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理由、获奖感言、科研坎坷路、启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理由、获奖感言、科研坎坷路、启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理由、获奖感言、科研坎坷路、启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网快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情商不高”的屠呦呦为何能获诺奖?

2015年10月06日文/新浪专栏观察家王石川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嵩素。

这是让全球华人为之振奋的好消息!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

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内地科学家,这一历史性突破委实值得庆祝。欣喜之余,我们也该思考,如何才能涌现更多的“屠呦呦”?

科学之途,荆棘密布。没有无数次的失败以及愈挫愈奋,就没有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仿佛屠呦呦天生与青蒿有缘,但是她一路走来,极其艰辛:一方面她临危受命,压力极大;另一方面条件艰苦,设备奇缺。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姗姗来迟。据报道,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马克思认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诚如此言!凭借智慧和求索,屠呦呦等人提炼出了青蒿素,但她不满足于既有成就,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药物。

应看到,屠呦呦取得杰出成就,非一人之力。这是团队合作的产物,更与她精勤不倦、锲而不舍有关。科研正是如此,站在前人或同仁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在一些人看来,屠呦呦很“另类”。其同事介绍,她不善交际,比较直率。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也许正因为“情商”不高,恰恰让她专心致志搞科研;正因为不趋炎附势,更容易矢志不渝地在科研路上挺进。

屠呦呦获得诺奖,有人替她鸣不平。比如,一位“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却能频繁摘得世界级大奖,岂不是对相关部门的讽刺?再比如,屠呦呦一再落选两院院士,“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这样一位名声在外的世界级科学家为何在国内缺乏足够的荣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值得我们反思。

还应看到,屠呦呦的成果出现在40多年前,那是条件艰苦的特殊年代。今天,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远胜当时,是不是更有理由涌现“屠呦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获得诺奖科学奖的科学家并不多。不完全统计,日本已经大概20名科学家成为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者,与之相比我们有迎头追赶的必要。为此,面对屠呦呦获奖,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沾沾自喜。

屠呦呦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可以说,任何诺奖获得者都在推动时代进步,让人类受益。屠呦呦获奖只是开始,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这需要科学家争气,也需要改革机制,更需要培植更优良的土壤。

屠呦呦获诺奖背后:青蒿素走向世界的坎坷之路

2015-10-06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编者按: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

其中,屠呦呦为青嵩素的重要发现者,该奖项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同时她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本文讲述了青蒿素是如何在中国被发现的,以及中国青蒿素类药物在走向世界中的坎坷历程。(文章原载于对外关系委员会文Asia Unbound博客,有删减。)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一种原产于中国而后被许多国家栽培的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

如今,青蒿素类药物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有效且见效最快的抗疟疾药物。

这一抗疟疗法拯救了全世界尤其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的生命,2011年,它的发现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此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全球最具声望的科学奖项之一。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抗疟疗法的发现可以追溯到60年代越战时期,当时恶性疟原虫开始对已有的氯喹等抗疟药物产生广泛的耐药性。鉴于疟疾对军队战斗力的巨大破坏性影响,研发新的抗疟疾药物迫在眉睫。

这直接导致了70年代美国军方抗疟药物甲氟喹的研发,而此时北越则选择了向其北方邻国求助。

1967年,中国启动了一项代号523的绝密项目,该项目动用了超过60家科研机构及大约500名科学家,旨在研发一种新的抗疟疾药物。

在搜寻整理了一系列草药和民间偏方后,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70年代早期注意到了青蒿素对于疟疾的治疗功效,并首次研发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疗效的新型提取工艺。

在屠呦呦团队的成果之上,另外两组中国科学家成功从青蒿中提取了可以有效对抗疟疾的晶体。

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虽然523项目的初衷是帮助北越军队研发有效的抗疟疾药物,但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却是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使用。

523项目在1981年中止,但中国科学家没有停止他们对有效抗疟药物的探索。

80年代早期,基于对比青蒿素和甲氟喹的临床研究,中国科学家最先提出使用联合疗法以降低复发和耐药几率。

1985年,他们又将蒿甲醚和苯芴醇整合制成单一片剂,从而发明了青蒿素类复方或联合用药(ACT)。

这种单一片剂在1992年在中国注册成为一种新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为原始专利持有者。

1987年,桂林制药厂(现桂林南药)为重症疟疾病人研发了用于静脉注射的青蒿琥酯,该药的液体剂型是中国本土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药物。

这些发现虽然极具突破性,但不幸的是大多发生在冷战时期,中国参与国际卫生合作十分受限。国际间学术交流的缺乏导致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疗法没能及时地为全球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事实上,直到1979年12月,国外科学家才通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了解到这些发现。又过了大概20年,ACT才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为全球抗击疟疾的一线药物。

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时至今日,中国制造的青蒿素类药物据说也只占了国际市场份额的1%。

鉴于这类药物在治疗疟疾方面的功效,人们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生产的青蒿素类药物将成为全球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

然而,令中国科学家和制药企业懊恼的是,在2007年之前世界卫生组织(下简称世卫)没有将一项中国自主生产的抗疟药物列入采购清单。

为什么中国公司被挡在了一个由本国科学家发明并且提取自本土植物的药品市场

之外?

问题并不在于中国缺少开发这类药物海外商业价值的兴趣。

早至80年代,中国的制药公司就曾试图对他们的抗疟产品进行全球推广。

正如美国前农业部官员Dana Dalrymple在他其关于青蒿素的专著中所述,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当时很少参与国际事务,其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缺少独立打入传统上一直由跨国公司占据的市场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此情形下,中国科学家和药企求助于当时唯一被授权经营海外投资业务的国有企业——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译者注)。

通过中信,中国的药品研发者和制造者们与西方的同行展开合作,制造销往其他国家的青蒿素类抗疟产品。

1988年,桂林制药厂与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圣德拉堡(Sanofi-Synthelabo)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其提供青蒿素产品。

这一合作伙伴关系加速了单方青蒿琥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

1994年,原始专利持有人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将青蒿素类复方药物的国际销售权出售给了瑞士公司汽巴- 嘉基(Ciba-Geigy),该公司后来成为诺华制药(Novartis)。

作为回报,诺华同意从中国采购其抗疟药物的原料药,并且每年支付给军事医学科学院相当于该药海外销售收入4%的使用费。

1999年,诺华成为全球第一家推出固定剂量ACT的制药公司,该药被命名为复方蒿甲醚(蒿甲醚- 本芴醇)。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第一款ACT时的合作伙伴——昆明制药厂(即后来的昆药集图—译者注)则成了诺华的原料药供应商。

截至2001年,世卫已经从赛诺菲采购了15万人份的单方青蒿琥酯,而桂林制药厂一直是它的供应商。但几乎就在同时,世卫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似乎加强了诺华在ACT市场上的先发优势。

三月份,世卫启动了药品预认证项目,该项目导致新药只有在满足世卫关于有效性、安全性及药品质量方面的标准后才有可能被采购。2001年四月,世卫建议在疟原虫对传统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国家使用ACT。

严格的预认证过程成了中国生产的ACT进入国际市场的又一障碍,因为当时没有一家中国制药公司符合世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结果,诺华生产的复方蒿甲醚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达到世卫预认证标准的固定剂量ACT。十二月,诺华与WHO签署协议向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以成本价提供ACT。

2002年,复方蒿甲醚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该清单用于指导那些在发展中国家分发药物的联合国机构的采购工作。截至2011年世卫与诺华协议到期的时候,诺华已经通过这一合约提供了七亿人份的ACT。

在新成立的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全球基金)的支持下,世卫得以显著提高青蒿类治疗药物的采购量,从2003年的二百万人份增加到了2004年的三千万人份。鉴于对青蒿素耐药性的关注日益增加,世卫开始认真推广ACT。

2006年,联合国停止从赛诺菲采购单方抗疟药物。此时,复方蒿甲醚已经占了世卫代办采购固定比例ACT药物的80%。一些中国制药公司抱怨说,即便联合国机构以2.4美元/人份的成本价采购复方蒿甲醚,但类似的中国产品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出售(1美元/人份)。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应用ACT或许受到了被复方蒿甲醚相对高的价格的制约。

公平地说,与跨国制药公司的合作涉及的技术转让使得中国药企达到了原料药产品在质量、健康、安全以及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提高了中国公司的研发能力。

后来桂林南药生产的ACT更像是赛诺菲产品的仿制药。中国药企作为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青蒿素供应商也获得了经济收益。

但是,由于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中国没能收获国际市场收益的最大份额:有报道称,青蒿素原料和成药销售利润比约为1:20。

中国的原料药生产商在国际市场的波动中也同样处于弱势。

2004年4月,全球基金批准了价值二亿美元的款项以用于ACT采购,然而此时青蒿的种植季节已过,这导致了实际上的原料短缺和原料药价格陡增。

关于原料短缺的广泛报道又导致了对市场潜力的不切实际的高估。在青蒿素热潮的驱使下,中国的青蒿素原料药生产商从2004年的三家增加到了2006年的100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非制药企业出身。

与此同时,青蒿的种植总面积增加到了2006年的八十万亩,是市场需求水平的四倍之多。生产原料的过剩在2005年世卫调低预测需求量后显得尤为明显。青蒿和原料药价格自由落体式下跌。结果,绝大多数新进入的原料药生产商要么不再生产要么解散。

然而,2004-2006年的青蒿素泡沫并没有阻止中国制药企业推行他们的全球化战略。在政府的支持下,从2007 年开始他们在向全球推广他们的抗疟产品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制药公司都满足于这种安排。

1994年,北京华立科泰开始出口双氢青蒿素(科泰新)。该公司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向非洲输出中国自有品牌青蒿素类药物的公司。

中国政府对本国制药公司的全球化努力给予了大力支持。

1996年,卫生部指定科泰新为中国援非医疗队必备药品。科泰新也常常被用作中国领导人出访非洲时的国礼。1999年,中国正式启动鼓励本土公司“走出去”“迈向世界”的发展战略。

两年后,一个政府专家委员会提出将中国青蒿素产品在国际抗疟药市场的份额在十年内从0.5%增长至35-40%。

中国卫生援助项目包括援助非洲建设医院、抗疟疾诊所也推动了这一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2006年11月,中国承诺在非洲建设三十家医院并提供3750万美元的援助以用于提供青蒿素和建设三十家抗疟疾中心。

2009年,中国进一步承诺向这些由中国建设的医院和抗疟中心提供价值7900万美元的医疗设备和抗疟疾药物。

华立科泰贡献了中国海外抗疟疾药物捐赠的三分之一。捐赠行为帮助这些药物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好的品牌认知度,这也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且潜在有效的可以将中国制造的ACT药物引入非洲的方式。该地区对抗疟疾药物的需求很高但本土购买力相对较低。

自2007年以来,中国制药公司在向全球推广其本土开发的抗疟疾产品上表现得更加积极。通过建立分公司和本地销售渠道,包括桂林南药、昆药集团以及北京华立科泰在内的大型中国ACT制造商都已打入了非洲这一最大的抗疟产品市场。

2007年8月,桂林南药的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获得世卫药品预认证,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家ACT产品获世卫预认证的药企,为联合国机构采购该产品铺平了道路。

五年后,另一款桂林南药的ACT产品也获得了WHO预认证。

据称,该公司至此已经为全世界供应了超过三亿人份的口服ACT。其他中国药企也在努力让他们的产品获得世卫预认证,这些产品包括华立科泰的科泰新、昆药集团的复方磷酸萘酚喹片(ARCO)以及新南方青蒿科技的青蒿素哌喹复方(Artequick)。

2014年,新南方在非洲岛国科摩罗完成了一项规模大且极具争议的试验,将他们的未经世卫预认证的产品免费提供给七十多万当地民众。为了向整个非洲市场推销该药,新南方引用了该试验作为青蒿素哌喹复方有效性的证明。

同年,昆药收购了北京华立科泰,成为全球最大的抗疟疾原料药的生产商。

这些努力似乎获得了回报。以科泰新为例,该药在东非和西非的市场占有率已排在前两位。但至今为止,它们还没为中国带来在全球抗疟疾药品市场份额上的显著扩张。

事实上,除了桂林南药以外,其他中国抗疟疾药品生产商都由于没有获得世卫预认证而无法向非洲的公共部门提供他们的产品。非洲的医生在开处方时,也依然倾向于诺华的复方蒿甲醚不是中国生产的抗疟疾药物。

另外,中国制造的ACT如今已不再具备价格优势。2006年,诺华将向公营机构提供的复方蒿甲醚售价降至1美元/人份。2008年,该售价又进一步降至0.8美元/人份。

由于无力挑战跨国制药公司在占有80%市场份额的公营领域的统治地位,中国ACT 生产商转向了私营部门。

在非洲,多数人仍无法获得公共卫生服务因而不得不从本地集市摊位、药店之类私人渠道购买抗疟疾药品。但即便在这一领域中国药品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2004-2006年青蒿素生产大跃进期间,大量不合格的原料药生产商的出现导致了大批假药劣药的出口。对中国公司是假冒伪劣抗疟疾药物源头的怀疑阻碍了中国在非洲私营领域的雄心。

另外,中国产品还遇到了来自跨国制药公司(如诺华、赛诺菲)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例如印度)的激烈竞争。

2010年,诺华启动了一个项目,以扩大其在私营领域的市场份额,该项目包括调低ACT销售价格,创建不受捐赠资金影响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以及教授私人供应商和病人如何正确使用该药品。

随后,诺华采用了包括可负担的抗疟药品采购机制(AMFm)在内的新型销售渠道,以使那些只能依靠私营机构的人们更容易获得ACT。

它还联手遏制疟疾伙伴关系(Roll Back Malaria)、全球基金、私营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了生命短信(SMS for Life)项目,该项目通过手机短信来追踪农村卫生设施的抗疟疾药物每周库存。

2013年,诺华在尼日利亚私营市场上推出了其开发的将疗程从原本的二十四片降至六片的ACT新药。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原料药供应商的地位也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经历过2004-2006年的青蒿素泡沫后,原料药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让诺华转向了中国之外的供应商。

如今,东非占据了青蒿素植物原料供应的20%。替代性提取方法,例如在实验室环境下合成青蒿素,而不是从植物中进行分离,也已经被开发出来。

2014年8月,赛诺菲及其合作伙伴宣布,首个大规模批次的利用新型半合成青蒿素制成的抗疟疾治疗药物已经交付疟疾肆虐的非洲国家。这一向新型原料药生产工艺的转变削弱了中国作为全球原料药供应领导者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在全球推广其青蒿素类产品,但若真的想要挑战国际抗疟疾药品市场的现状,路程依旧漫长。

人民日报评屠呦呦获诺奖:以自信,以自省

2015-10-06 人民网余建斌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这位85岁的女性获得了这项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诺奖的肯定,是对屠呦呦最好的回音。对这位药学家而言,40多年前的研究发现直到今天才获得诺奖,或许是姗姗来迟。而对一项科学发现来说,40多年来人们所目睹的其对于人类巨大的贡献,恰恰更证明了这项科学成果的牢固,因而对屠呦呦本人和她的科研伙伴们来说,并不嫌迟。更何况,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惊喜和满足,应该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永恒一些。

在2011年拿到号称“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和屠呦呦现象就已引人瞩目。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之时,人们仍然感觉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来不及品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万能心灵鸡汤句式“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科学奖”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这个“幸福”的确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在40多年前相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和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的科研人员就能够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

多年来,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创新的热爱程度,都在不断水涨船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电中所言,屠呦呦获奖,正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中国科学界水平在许多领域已经赶超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同时,屠呦呦在青蒿素工作上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青睐,也会帮助人们意识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看着高大上的国际刊物,也都只是评价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足够信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没必要妄自菲薄。有些人还在坚持“诺贝尔科学奖这次有没有照顾中国人”的疑问,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并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地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个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

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并不想着拿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惊艳的成果,他们只是用毕生精力,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体制机制认识是在不断刷新和提高的。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和导向落实落地的迹象:“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的举措将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人坐下来,让被浮躁之风侵染的学术界静下来。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

屠呦呦获诺奖予我们有什么启示?

2015-10-06 CSRPSP 佐智GP科研笔记本

青蒿素获奖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此话怎讲?说它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屠呦呦于2011年已获得作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说它在意料之外,是因为今年汤森路透的诺奖预测名单中没有屠呦呦。更重要的是,毕竟拉斯克奖已经颁发过4年了,这些年的期望一次次落空几乎让人觉得青蒿素已经获奖无望。

在诺贝尔奖设立120年来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诺贝尔奖颁发给中国女科学家,第一次把自然科学奖颁发给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让本土中国人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昨天下午5点30分(北京时间),屠呦呦一举创造了诺奖史上的3个第一!

应科学网博客主编之约,让我谈谈我在获悉屠呦呦获奖后的体会,其理由是我“对相关专业有研究”。的确如此,我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青蒿素抗疟的临床研究,而我本人从2000年开始又相继启动了青蒿素高产基因工程研究与青蒿素分子药理学研究,并开拓了青蒿素除抗疟以外的新用途研究,已初步阐明青蒿素抗癌、抗菌、抗炎、抗肥胖和抗衰老的作用机理。

这么说来,我在青蒿素这个话题下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因此,恭敬不如从命,下面我就分5点来谈谈我对屠呦呦获奖的感想和体会。

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是什么?

正如刚出炉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词所述: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was awarded...to Youyou Tu f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一种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抗疟法。

熟悉青蒿素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虽然把青蒿素开发成抗疟药并不是屠呦呦一个人的功劳,但她的最大贡献在于首先发明了青蒿素的有效提取方法,使得随后的结构鉴定与临床研究得以顺利进行。2011年把拉斯克奖授给屠呦呦的理由是基于她的3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青蒿素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青蒿素抗疟临床实验。

本人经过文献考证,也总结出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3个“最先”:最先经过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的高效抗疟作用(1971年10月4日);最先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结晶(1972年11月8日);最先经临床试验初步证实青蒿素结晶对疟疾患者有效(1973年9-10月)。

青蒿素的发现值得获奖吗?

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低温萃取法不仅是一种方法创新,更是一种思路创新。从高温提取到低温萃取看起来只是一种温度的简单改变,但在当年对青蒿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种改变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而且温度究竟多高才合适,必须经过无数次实验。假如温度并非青蒿素能否分离成功的前提,那么实验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越多,成功的希望越渺茫。

由此可见,科研的思路何其重要!屠呦呦独到的科研思路既不是娘肚子里带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受到先人的启发。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写道:“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正是其中的“水渍”和“绞汁”让屠呦呦琢磨出青蒿素可能不耐热,只能用低温萃取的想法。

不过,虽然古训的经验之说难能可贵,但不能把它们以教条主义的做法原封不动地照搬。实际上,青蒿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油,天然青蒿合成的青蒿素就贮存在充满芳香油的“腺毛”中。假如机械地套用“水渍法”,那么青蒿素的提取量将会很低,远远无法达到实用的要求。

屠呦呦的创意有两个:一是改“水渍”为“醇提”,因为青蒿素为脂溶性而非水溶性,适合用有机溶剂提取;二是改“高温乙醇提取”为“低温乙醚提取”,因为高温能使青蒿素失效。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两个创意都不算什么“高科技”,也许大多数从事药化研究的人都可能想到。但是,当初不仅不知道青蒿中究竟含有什么抗疟成分,更不知道该抗疟成分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结构,屠呦呦能想到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来更考虑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在低温下提取,难道不是有力地证明科学研究贵在思路创新吗?

中医药现代化是否还要继续?

屠呦呦受古代文献中“水渍”和“绞汁”等描述的启发,在多次热提取青蒿素失败后,果断改用冷萃取法。这说明不仅中医药本身是现代医药开发的素材,而且中医药古代文献也是现代医药研究的宝藏。这让我想起中医药现代化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中医药现代化的出路在何方?青蒿素研究成果的取得及屡次获奖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关于中药现代化的问题。

首先,以现代中药药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研究为核心的中药现代化很有必要,应该继续坚持下去。俗话说:“百草皆药”,每一种植物天然产物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而现代药物开发仅仅触及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尽管药物发现中的“人工进化”(即组合化学合成与高通量筛选)重要,但“自然进化”产生的天然药物更加可贵,因为高效低毒之故,预计今后将有更大比例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天然单体药物加入到市售药物清单中。

其次,中药现代化应该怎样做?究竟是整体打包的“东方思维”好,还是化整为零的“西方思维”好?青蒿素的研究应该为回答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注脚。有人担心中药或中药复方一旦被拆散,其药性不再或大大减弱,反对中药的单药提取及其药效研究。其实,这种过分担心没有必要,毕竟拆方效果最终要靠药效说话,而且不可能每种中药必须配伍才会有效。

屠呦呦获奖,同行应有怎样的心态?

可以说,青蒿素项目获得诺贝尔奖应该是实至名归、货真价实!至于对“个人功劳”还是“集体荣誉”的纠结,随着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奖与诺贝尔奖也就尘埃落地了。这是主流科学评价的“游戏规则”,中国人应该学会适应。一个连外国人都认可的突出成就,中国人还要质疑吗?如果把屠呦呦当做中国青蒿素研究的杰出代表,那么她的获奖也就是国际学术界对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因此,作为老一辈青蒿素研究同行,不宜对屠呦呦获奖抱有永远的成见,而应该把青蒿素获奖视为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它比中国胰岛素研究的待遇要好得多,因为这次青蒿素获奖已经没有给青蒿素研究人留下任何遗憾了!

预测诺贝尔奖,高影响力论文还有用吗?

至少从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来看,汤森路透的预测完全不靠谱。这主要是诺奖评选委员会与科学研究团队追求的理念不同所致,诺贝尔奖更青睐实用成果,哪怕是多年以前的人和事,而学术团队更注重前沿研究,非得创新和第一不可。这就决定了诺贝尔奖从科研成果发布到颁奖相对滞后的属性,或许汤森路透的预测在今后若干年内可以实现。

高影响力论文中固然集中了绝大部分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但个别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并不一定都是低水平的,而更有可能是原创的和初步的创新性成果,青蒿素研究工作中所发表的系列论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屠呦呦获诺奖不只具有个案价值

作者:北青社论

屠呦呦的故事再次说明,我国科学界、学术界一些领域存在的“有关系无能力者风光无限,有能力无关系者备受挤压”的潜规则,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昨天揭晓,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学者大村智共同荣获该奖项。

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她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凭借这项成就,她于2011年获得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如今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国际医学界对她的贡

献做出的最高表彰,也让屠呦呦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诺贝尔奖颁给在各个领域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可谓奖适其人而当之无愧。反过来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也给诺贝尔奖增添了特别的光彩,让诺奖的存在更富有意义和价值。

屠呦呦的成功,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成果。她长期收集整理大量的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方、验方,走访中医研究领域的众多前辈专家,进行反复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日以继夜埋头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研制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西药结合研究的杰出案例,是中国医学“引进来、走出去”的经典成就。

经过激进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国内流行一种怀疑甚至否定中医中药的观念,孙中山、鲁迅等人都对中医持严重不信任态度。屠呦呦的成功,让我们看到通过中西药结合研究,可以让中医发扬光大。中医药获得世界医学界的高度肯定,也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和促发我们,要在中医药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吸取屠呦呦的成功经验,在中西药结合研究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做出更大贡献。

应当承认,主要是屠呦呦个人的努力与勤奋,是她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与无私奉献,让她摘取了世界生理学或医学皇冠上的明珠。同时也毋庸讳言,这个伟大的荣誉也不只归功于她一个人,在屠呦呦背后,还有一个高水平的团队,以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重金投入。中国在中药研究、中西药结合研究领域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得以研制成功的重要因素。

屠呦呦却曾几次落选院士,被戏称为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她的故事再次说明,我国科学界、学术界一些领域存在的“有关系无能力者风光无限,有能力无关系者备受挤压”的潜规则,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现在屠呦呦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理由相信,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站在诺奖颁奖台上,以中国人为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收获来自全世界的瞩目和致敬。这需要中国科学家、作家坚信并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创新环境,需要建立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体系。

屠呦呦获诺奖不只具有个案价值。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国人,都应当生活在公平竞争的法治社会中,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中国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屠呦呦”,才能避免更多的“屠呦呦”被环境磨平棱角,在随波逐流中泯然众人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开拓创新保驾护航,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中国一定会有批量产生“屠呦呦”的那一天!

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理由

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奖理由】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Satoshi Omura 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新闻人物:屠呦呦】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屠呦呦曾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屠呦呦就获得诺贝尔奖发表获奖感言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王思北、吴晶)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5日晚间,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当晚,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记者了解到,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原标题: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1901-20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8) 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双语时文阅读】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附屠呦呦获奖原因解读)

英语时文阅读理解 BEIJING-Pharmacologist Tu Youyou has become the first scientist on the mainland to win America's respected Lasker Award for her discovery of a new approach to malaria (疟疾) treatment. The 81yearold was presented with the medical prize by th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 on September 23, 2011 in New York. Tu, a scientist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in Beijing, was praised by the jury (评判委员会) for her "drug therapy (治疗)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on the foundation's website. In early 1969, Tu was appointed head of a government project that aimed to eradicate(消灭) malaria, and it was then that she began applying modern techniqu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find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After detecting (检测) 380 extracts (提取物) made from 2,000 candidate recipes, Tu and her colleagues obtained a pure substance called "Qinghaosu", which became known as artemisinin in 1972. An artemisininbased drug combination is now the standard regimen (养生法) for malaria,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ists artemisinin and related agents in its catalog of "Essential Medicines", said a statement from the foundation. The Lasker Awards are given annually to people who have made major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treatment, cure and prevention of human diseases since 1945. Lasker Awards are known as "America's Nobels" for their knack (熟练技术) of gaining future recognition by the Nobel committe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28 Lasker laureates (得奖者) have gone on to receive the Nobel Prize, and 80 since 1945.更多英语时文及配套试题闯关请登陆奇速英语每日时文APP。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聚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囊泡出问题小命或不保 ————解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日前,斯德哥尔摩传来消息,美德三名科学家因“囊泡”共享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囊泡”是什么?它们的运输调控机制究竟怎样?这个基础领域的研究为何得到诺奖的青睐? 昨日,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罗深秋教授表示,囊泡运输是生命活动中非常基础而重要的一种存在形式,囊泡运输发生障碍会导致细胞甚至整个生命出现很多功能障碍。若看得长远一点,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很可能让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研究有所突破。 1 “指挥交通” 兰迪·谢克曼发现了控制囊泡运输的蛋白质是哪些基因表达的。囊泡运输的过程是否正常,与这组基因是否正常表达有直接关系 2 “收信地址” 詹姆斯·罗斯曼发现一种蛋白质化合物,可以让囊泡实现与目标细胞膜的准确结合 3 “送货时间” 托马斯·祖德霍夫探索细胞内囊泡在指令来了以后如何准确、有效地释放内容物 囊泡很忙 细胞里有不计其数形似皮球的囊泡,这些囊泡通过将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分子与物质包裹起来进行传送,以满足生命活动。 要说囊泡,首先得讲讲细胞。 “我们每个人身体内大概有1×1014—1×1015个数量级的细胞,这么多细胞活动的总和就是我们生命的表现,包括人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衰老、死亡等。”罗深秋说,完成这个复杂的生命过程,需要不同细胞的分工合作,“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细胞,它们的一些基本活动是一致的,如细胞内部及彼此间的一些物质交换。而在很多时候,这些物质交换就是通过细胞内的囊泡来实现。” “囊泡就像一个皮球。”罗深秋形容,它的“皮”就是所谓的生物膜。在细胞这个繁忙的“工厂”中,不计其数的囊泡通过将细胞本身产生或从外面进来的一些分子与物质包裹起来进行传送,以满足生命活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汇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 时间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 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 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 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1927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 格 奥地利 “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 治疗价值”

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各方观点

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各方观点 积极性评价 屠呦呦、: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贺辞: 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 全国妇联: 欣闻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全国妇联代表全国亿万妇女,向她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争议(集体还是个人)

其他观点: 有人公开表态说,“这个奖不是我报的,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不赞成她一个人得奖,我赞成国家科委批准的发明单位都应该得奖”。甚至有人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诺奖委员会:但是,诺奖是不按某些中国人所认同的“程序正 确”来办事的,也不是按照地位高低、论资排辈来分果果的。诺奖委员会成员汉斯如此说,“我们是把将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选出新药的研究者”。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科学延伸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的刘兵教授看来,这次诺奖的成就反倒可能成为对中医发展的又一次致命打击:若是把诺奖作为中医药领域的强心剂,只会导致中医的发展被一元论价值下作为“唯一真理”的西医所收编。 当然,像一些讨论诸如屠呦呦这样在几十年前特殊环境下的研究成果获奖;以及为什么近些年来科研经费投入巨增,以获奖为目标的规划性研究更多,但却反而没有得奖等涉及科研体制等问题,也是颇有意义的。另一个连带并且相关的问题是: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一事件就能真的代表中国科学研究已经整体性地进入国际前列了吗?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大脑两半球功 能 专属的研究 斯佩里Roger W. Sperry 美国 加利福尼亚技术研 究所 1913年—1994年 关于视觉系统信号 处理的研究 休贝尔 David H. Hubel 美国 哈佛医学 院 1926年— 威塞尔 Torsten N. Wiesel 瑞典 哈佛医学院 1924年— 斯佩里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 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休贝尔和威塞尔测试了猫的视皮质细胞反应。他们把微电极埋在猫的视皮质细胞中,尽管他们不能选择某个特定细胞,但可以把电极以大约正确的方式插在某处,因此可以了解他们到达了什么地方。而当研究者在屏幕上打出一些光影或者其他图形时,猫就用带子系好,藉已固定好猫的头部,研究者就可以知道是网膜上的哪一部分是图像显现之处,然后把这个被刺进的皮质区进行连接,透过放大器和扬声器,他们可以听到细胞启动的声音。其结果显示细胞对一个横向的线或者边缘有强烈反应,但对点、斜线或直线只有非常微弱的反应,或者根本就没有反应,之后的研究继续显示:有些细胞对某些处在一个角度上的线条、垂直线条、直角

诺贝尔 医学与生理学奖—1973

弗里希(蜜蜂) 弗里希(Karl von Frisch,1886—1982)德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感觉生理和行为生态学创始人。1973年与廷伯根、洛伦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动物学家 弗里希,生于维也纳,童年时热爱大自然,并养了很多动物,中学时就发表过几篇对自然的观察文章。曾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学位,后转入慕尼黑大学研究动物学。1910年在慕尼黑大学任助教。1921年被聘为罗斯托克(Rostock)大学动物学教授,1925年又回到慕尼黑大学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澳大利亚,战后在澳大利亚格拉茨(Graz)大学任教授,但很快又回到了慕尼黑。1973年与廷伯根、洛伦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里希在慕尼黑大学的最早研究是测定鱼对颜色的感受能力,他通过给鱼提供报偿来训练鱼区别不同的颜色,首次证明了鱼类不是色盲。他还用云斑鮰鱼(Amiurus nebulosus)作实验,证明了鱼类具有听觉。弗里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研究鱼和蜜蜂,通常是冬天研究鱼,夏天隐居家乡研究蜜蜂。使弗里希赢得科学荣誉的是他对蜜蜂行为和感觉能力的研究。 本世纪20年代,他曾提出过蜜蜂的气味通讯理论。但40年代所作的一些实验使他对气味 通讯理论发生了怀疑,并发现了蜜蜂的舞蹈语言。1949年又发现蜜蜂能感知偏振光,可借

助太阳辨认方位,因此荣获197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1]他的成名之作是1953年出版的《蜜蜂的舞蹈语言和定向》一书。蜜蜂的舞蹈语言理论已被广泛接受。 经济学家 简介 弗里希(Frisch Ragnar Anton Kittil,1895—1973)生于 挪威奥斯陆。1919年获奥斯陆大学文学士学位。后到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留学。1923年起在奥斯陆大学任教授。1926年获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和其他经济学家创建经济计量学会,并任会长。1932年建立奥斯陆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所长。1933年创办《经济计量学》杂志,任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联合国经济顾问、经济与就业委员会主席。曾在印度和埃及工作多年。1969年,和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共同获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成就 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先驱,1926年首先提出经济计量学一词,并把经济计量学定义为数学、统计学和经济理论的结合。他第一个应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波动。他提出用等量法来衡量货币的边际效用,研究了多重共线性等问题。他主张利用现代化的经济计划方法推动战后经济的重建。他的计划化并不取消市场机制,而是要对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测量,作为经济政策的反馈信息。他强调专家治国,使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在政治优先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协调机构。著有《衡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统计上建立需求与供给曲线的陷阱》、《运用完全回归系统的统计合流分析》、《生产理论》、《经济计划研究论文集》等。 洛伦兹(灰雁) Konrad Lorenz:洛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年与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简介 心理学家洛伦兹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那么她会有些什么获奖感言呢?请看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与你分享!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85岁的屠呦呦得知获奖后一夜未眠 央视记者今天一早来到屠呦呦在北京的居所,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屠呦呦的家宽敞整洁,进门的书柜中摆满了老人获得的各种奖牌奖杯,其中最醒目的是2011年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授予塔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昨晚一夜未眠。 谈起当年青蒿素的研究,老人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视频:《屠呦呦获奖付出艰苦努力》 李克强:这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 屠呦呦获奖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委托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5日晚看望屠呦呦并表示祝贺。

2010-201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件: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而被授予该奖项。 研究工作:早在1950年,爱德华兹就认为IVF可以有助不育症的治疗。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并成功实现人类卵细胞在试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细胞培养皿)中受精。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就是对爱德华兹的不懈努力的最好表彰。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将IVF进行改良,并将其与世界分享。 意义:他的贡献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包括全球超过10%的夫妇在内的人类因此获益匪浅。 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件: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日,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以免疫系统研究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研究工作:博伊特勒和霍夫曼所作贡献,是认定免疫系统中的“受体蛋白”,可确认微生物侵袭并激活先天免疫功能,构成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斯坦曼所作贡献,是发现免疫系统中的“枝状细胞”(DC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反应、即以自身调控方式适应并清除体内微生物过程中的作用,构成免疫反应的后续步骤。 意义:3名获奖者“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也为人类哪些久治不愈的如(癌症、乙肝、哮喘等)疾病提高新的治疗出路,也是21世纪唯一有可能攻克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 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件:北京时间8日17时30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研究工作:约翰·格登于1962年通过实验把蝌蚪的分化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进入卵母细胞质中,并培育出成体青蛙。这一实验首次证实分化了的细胞基因组是可以逆转变化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6年山中伸弥等科学家把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这意味着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 意义: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通过对人体细胞的重新编程,科学家们创造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20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2020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2015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会计网讯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 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个人简历】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

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 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人物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 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 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 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4年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princemahidolaward).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6月15日,获得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历届(1901-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9)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 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 罗伯特·科赫 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 瑞典 “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 罗伯特·巴拉尼 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

类文阅读: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报(人民日报)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刘仲华商璐)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囯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得益于三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疔的药物,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

细胞生物学作业 ——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医科大学的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举行。 我认为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年份分别是: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2005年: 获奖原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获奖人物及介绍: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 巴里·马歇尔,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古利,澳大利亚医师,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罗宾·沃伦,珀斯皇家医院病理学家。 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即原核生物,这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后,一定仔细研究了它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发现了它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与细胞生物学中的原核细胞内容有关。 获奖经历: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都对胃炎感兴趣,他们一起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幽门螺杆菌。1982年,他们做出了幽门螺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和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假说。但当时的科学家和医生们不相信会有细菌生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1984年,在弗里曼特尔医院,马歇尔教授完成了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之间的柯霍假设。2005年,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博士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获奖意义: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2007年: 获奖原因: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 获奖人物及介绍: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 马里奥·卡佩奇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的杰出教授。马丁·埃文斯是一位英国科学家,现为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校长。奥利弗·史密斯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遗传学家,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这三位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 几点思考 S315050041 付裕晖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屠呦呦 Vs 黄晓明 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 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

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二、屠呦呦 Vs 黄晓明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与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新闻相撞的时候,在当下中国引发了一片热议。 首先,私以为,将屠呦呦教授与黄晓明并列谈知名度、曝光率甚至引申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层面本身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放在一起,然后比较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为什么不如明星,这本身就存在问题。二人追求的本质不同,一是真理,一是知名度。明星更多的是台前,相比下,科学家更多的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研究,太多的曝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科学家的包装或者说是关注点更多的是针对学术的而不是针对民众的。所以,所谓的哀叹科学家知名

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氧气决定命运2019 年10 月7 日,北京时间17 时30 分许,美国癌症学家小威廉·G·凯林(William G。Kaelin Jr。),英国临床医学家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Sir Peter J。Ratcliffe)和美国临床医学家格雷格·L·塞门扎(Gregg L。Semenza)因为发现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oxygen availability)的机制,荣获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小威廉·G·凯林(William G。Kaelin Jr。) 小威廉·乔治·凯林是美国癌症学家、哈佛医学院教授。他1957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9 年获杜克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2 获得杜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8 年,凯林成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目前,凯林是哈佛医学院丹纳-法伯研究所基础科学部副主任、布莱根妇女医院高级内科医师。 凯林的工作为理解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细胞信号传导做出了贡献。他的团队的研究对象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简称VHL),抑癌基因RB-1 以及p53 等。希佩尔-林道综合征是因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3P25-26)的VHL抑癌基因突变所致。凯林发现,VHL 蛋白通过参与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标记而抑制它:如果氧气不足,则HIF 的羟基化程度降低,因此无法正常被VHL 蛋白标记,从而启动血管的生长。

2010 年,凯林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获盖尔德纳国际奖;2016 年凯林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目前,凯林的研究兴趣聚焦在于理解抑癌基因的突变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即为什么影响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癌症。凯林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为基于特定肿瘤抑制蛋白的生化功能的新抗癌疗法奠定基础。 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Sir Peter J。Ratcliffe) 彼得·J·拉特克利夫先后求学于剑桥大学和圣巴多罗买医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后来在牛津大学研究肾循环生理学。随后他开始研究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物质由肾脏产生,是对血氧水平下降的响应机制。1990年,作为惠康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他在牛津大学韦瑟罗尔分子医学研究所(Weatherall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成立了缺氧生物学实验室(Hypoxia Biology laboratory)。 这项研究工作开启了对氧气感知过程的发现,这一过程不仅决定了肾脏和肝脏如何调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更是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无论细胞是否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这一过程都在其中主导了众多细胞和系统过程,对缺氧作出响应。 拉特克利夫于2002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医学科学院。他也是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成员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AAS)外籍荣誉成员。他对氧气感知的研究工作已经获得多项大奖,包括2016年拉斯克奖。他于2016年5月起担任弗朗西斯·克里

2016高考语文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作文素材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 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 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 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 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 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 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 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 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 疗法也同时获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 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 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 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 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

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两人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 颁奖词: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首先公布,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30年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