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乡。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获得了偶像的签名,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那颗种子就是,阅读。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在这里迎刃而解。“图画书不是有用和有益的东西,要有趣才行”。读到

这句话时,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撞击我的心灵,我想,那种力量叫做反思。

事实上,作为教育者,我们谁都明白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等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做的远远没有说得那么洒脱,不是吗?

当我们学一首儿歌时,我们的目标往往是“背过”“会念”当我们在讲一个故事时,我们的目标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图能把故事讲下来”“懂得这个道理”;尽管我们的教案上都有情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往往并没有情绪放在第一位。是的,这样的教学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我并不讳言,就在几天前,我还眉飞色舞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个好听的故事,要认真听哦!听完老师会提问的,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就在几天前,我还在为孩子们听故事时的“全神贯注”而沾沾自喜,全然没有顾及到孩子们紧绷的神经。

是啊,带着“任务”听故事,不全神贯注哪行?

可是,这样的全神贯注中,能有多少孩子体会到故事带来的快乐,有多少孩子陶醉其中,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地被故事所感染?恐怕答案并不乐观。在语言教学中,有时让孩子体会到“纯粹”的阅读的乐趣,恐怕比“有针对性”的课程来得更加有效。其实何止语言课呢?在我们在教学中,有

太多的功利成份我们应当摒弃了。比如音乐,比如美术……

摒弃了功利的想法,现在让我们坐下来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吧!什么样的图画书是好书呢?松居直说:真实。读过雅布什的图画书,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也是这两个字,真实。“狗有狗样,熊有熊样”,这是许多人对他图画书的最高评价。

“狗有狗样,熊有熊样”,这也值得称道?初看,不可思议,细品,的确如此。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认识生活,学会生活。那么,就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情境,而不是扭曲的环境。当我们手里拿着色卡告诉孩子:“这是红色”,“这是绿色”的时候,请看一看窗外。如果现在刚好是春天,刚好有花有草,那么快扔掉色卡,带孩子们到户外去吧!那儿,才有真正的红色和绿色;当我们指着挂图告诉孩子们:这是大树,这是小草的时候,请看看窗外。如果我们的幼儿园里能找到一棵真正的树,请把课堂搬到这里,因为那儿才有真正的树;

如果条件允许,请不要把所有的动物弄成简笔画的形式呈现给孩子,别让孩子以为,只有穿着红肚兜,黑皮鞋的才是小熊;

因为,孩子需要真实的教育!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笔 记 人生之旅,快乐无限在图书馆漫无目的地享受群书的包围时,一个不经意的抬头,我的眼光落在了《生活的艺术》这几个字上。生活艺术,这两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与欲望。于是,我进一步走进它,静静地翻开了目录,神奇而又安静的心 灵之旅启程了 人生之旅,快乐无限 在图书馆漫无目的地享受群书的包围时,一个不经意的抬头,我的眼光落在了《生活的艺术》这几个字上。“生活”“艺术”,这两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与欲望。于是,我 进一步走进它,静静地翻开了目录,神奇而又安静的心灵之旅启 程了…… 近来正十分关注怎样享受生活的我,无疑地我对《生命的享受》这几章很感兴趣。我来到了角落边的一张沙发上,微笑地与那些 文字融在了一起…… 文中讲到了快乐问题,有一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 特曼说:‘我这样地做一个人,已经满意了。’所以我也以为我 现在活着,并且也许还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 就已经够了。这样看法,这个问题便变为极简单,而不容有两个

答语,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是的,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活着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 天呢?开心地活着更有价值。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一天一天 地重复着生活,日起日落,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何从简 单中得到乐趣呢?那就要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个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在这个物 质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着金钱、地位。是的,追求 自己要的东西固然没错,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为富翁时,才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要的到底是 什么。生活其实没必要太多的强求,开心就好。 快乐并不难寻。它隐身地藏在了天空、花草、树木等大自然 的一切中,还隐藏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更隐藏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中……偶尔地发呆,静静地沉思,轻松地阅读,放声地歌唱……这都是享受。只要你用心去享受,快乐无处不在。生活其实很美好。那些看不见的快乐。围绕在你身旁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和你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它们等待着你去掀开而一 睹快乐的芳容。 我记得朱自清曾《荷塘月色》里写到:“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惊天动地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平凡恬淡的 日子也一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荣华富贵能使人快乐,粗茶淡饭

爱上诗歌 爱上阅读论《幸福种子》诗歌类图画书之收获(黄芳)

爱上诗歌爱上阅读 ——论《幸福的种子》诗歌类图画书之收获 黄芳 2013年10月开始,幼儿园引进了由台湾信宜基金和宁谊幼教中心联合发行推广的“幸福的种子”这套教材,这一套书就是“幼儿园早期阅读系列丛书”,由30本非常精致的图画书小品组成。“幸福的种子”的说法最早应该是日本绘本出版家松居直先生提出的,现在几乎已经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的代名词。幼儿园早期阅读系列的书是一整套图画书。这套书实际上是台湾的信谊基金会20年来组织创作的图画书,主要用于讲故事和讨论的活动。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台湾本土和日本的图画书名家创作,虽然不是那种经典的“大制作”,但也是很精致的图画书小品,涉及到孩子成长中各方面的问题,故事很精彩。另外,这套书的文字量不大,文字比较大,如果学龄前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的,阅读这套书会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所以,如果作为起步阅读的入门素材,也是很好用的。 《幸福的种子》是一套丰富有趣的图画书集。荟萃众多名家手笔,讲述30个不同角度、风格各异的精彩故事。精心设计“名家赏析”、“亲子共玩”、“师幼互动”,充分展现图画书的乐趣和功用,是幼儿园教学、亲子共读的理想材料。 随之而来的关于这套教材的课题组成立以及之后的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都让我应接不暇,首先我唏嘘于自己本身的积累是如此的少而浅薄,但是又有对于这些个机会的强烈好奇与需求,它们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2014年7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基于不同类型图画书分析早期阅读指导研究”课题组活动在幼儿园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诗歌类图画书的解读与阅读指导”,其中一个问题:诗歌类图画书与其它类别的图画书在

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从整体上看,诗歌类图画书的语言呈现出丰富的多样化面貌,发挥了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的最大可能性。活动分享的要点有三:儿童诗歌的类型,诗歌类图画书的读本分析,诗歌类图画书的教学目标和策略。首先是儿童诗歌的类型,儿童诗歌是诗歌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及其内心世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从语言特点上,我们将儿童诗歌大致分为两大类:游戏性诗歌和文学性诗歌。文学性诗歌注重语言的艺术,独到的文学想象,精妙的文学修辞,浑然天成的内在音乐性;而游戏性诗歌注重语言的游戏,趣味性,韵律感,浅显性。文学性诗歌的类型包含现代儿童诗,古诗。游戏性诗歌类型包含游戏歌,绕口令,连锁调,问答歌,时序歌,字头歌,数数歌,还有其他。游戏性图画书的读本分析从三个方面:语言,图画,主旨。语言:诗歌类型,类型往往影响了一首诗歌的语言风格、词汇、韵脚,甚至修辞。核心词汇,诗歌中最重要的词汇,对诗歌的意义或趣味影响最大的关键词汇。音韵节奏,如:逐句押韵、一字押韵、多句押韵、隔句押韵、随句换韵。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顶真、通感。图画,其中的图文关系一是图画呈现了诗歌的客观内容,二是图画呈现了诗歌的主观意境。主旨,对诗歌的创意做一个定位。游戏性还是文学性?是倾向于追求有趣好玩呢,还是倾向于追求表达情愫,营造意境?诗歌的文字有强烈的画面感吗,还是更注重对声音的玩味?(所谓有画一般的诗歌,有音乐一般的诗歌)。 活动中的读本分析举例:《上楼下楼》,这首诗歌属于大班上学期,首先分析语言,属于绕口令的诗歌类型,其中核心词汇:上楼、下楼、楼上、楼下、昏了头。音韵节奏:一字韵“楼”,修辞手法用的是排比。图画(图文关系)图画呈现了诗歌的客观内容:有人在楼上,有人在楼下;有人上楼,有人下楼;图画

欧洲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第四章:“民族国家”——近代欧洲政治文化之一 本章的主题是近代欧洲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可总结为两条线:一是近代国家形态的出现,即民族国家成为欧洲的普遍现实;二是欧洲人的相互认同感,即欧洲观念。前者通向主权国家,后者通向所谓欧洲统一进程。 一、泛说“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指的是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语族与民族重合在一起,“国家”便有了雏形。这是一个欧洲概念。 1、“民族国家”观念成为普遍的政治现实,是欧洲近代时期的事,但它的观念在中世纪已经自发地存在; 2、“民族国家”观念是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宗教、语言)综合观念; 3、“民族国家”观念的普遍出现,结束了神权大一统时期,古典意义上的“帝国”观念从此让位给近代国家观念。 二、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马基雅维利根据自己的政治经验认为国家最重要的是强有力的统治。在当时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君主必须不惜一切可能的手段建立强有力的国家。霍布斯是新时期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是按约建国的契约论,他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学从神学的道德人格中解放出来,把政治学变成了人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着眼于意大利的各个分裂邦国,霍布斯已经着眼于欧洲的普遍现象,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民族国家的观念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 三、从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看欧洲 黑格尔把此前的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作了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虽然黑格尔有浓厚的日耳曼国家情节,但是黑格尔关于国家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哲学,无论如何批评它是“国家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精神——民族要变成“国族”、要变成“国家”——则是近代欧洲政治中的普遍性问题。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即把近代欧洲政治的基本因子抽象为“神”的理念指导下的国家学说。黑格尔将“国家理念”分作三个层次:(一)直接现实性,它是作为内部关系中的机体来说的个别国家——国家制度或国家法;(二)它推移到个别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关系——国际法;(三)它是普遍理念,是作为类和作为对抗个别国家的绝对权力——这是精神,它在世界历史的过程中给自己以它的现实性。 四、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中世纪便已经孕育,但成为普遍现象则在近代,并且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欧洲整体来看,建成民族国家的道路是曲折而复杂的。 西欧在三十年战争之后,各国签订《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的的观念不仅在条约里,更在人们的观念中显现。从三十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国家的存在不断凸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欧洲是在战争的砧板上打出来的。 东欧的民族问题较之东欧要复杂得多。各民族长期受到异族的压迫,经常在强族的驱赶下东离西散,居无定所,在十九、二十世纪还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在独立之后,其自身的特性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充分发展,以致于建立享有充分主权民族国家的任务完成的并不彻底,至今东欧地区仍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 第五章:“欧洲观念”——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对于“欧洲观念”这个欧洲的政治文化,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看法: “欧洲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它的出发点是欧洲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反映了在基督教文明若干个世纪的浸染渗透之中积累起来的欧洲人特有的“思想底格”和“心性”。可以说,“欧洲观念”是反映欧洲的“自性”的,然而“自性”同样应该理解为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林语堂在美国专门从事创作后发表 的第一本著作。其后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为翻译成十余种 语言,其中当然包括中文。林语堂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他个人对生 活方方面面的看法与见解。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因为林语堂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 《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林语堂在美国专门从事创作后发表 的第一本著作。其后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为翻译成十余种 语言,其中当然包括中文。林语堂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他个人对生 活方方面面的看法与见解。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因为林语堂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一些冲突,编者在整理出版过 程中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删改)分为十四章,每章都会有一个特定的 话题,在前几章(分别是1、the awakening 2、views of humankind 3、our animal heritage 4、on being human)中林语堂讲述了他对于人类的总的看法。接下来的部分都从生活的各个 方面发表林语堂的个人见解。其中触及了大部分人都避开的话题,如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在第八章的第三部分on sex appeal 中林 语堂毫不忌讳地说出了自己对性的观点。其中有这么一句话:Confucius reduced the great desire of human beings into two:alimentation and reproduction, or insimpler terms, food

and drink and woman。这其实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典型中国学生读物相比林语堂的这本著作显得很不“正统”。不过对于大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思辨的享受,只有接受不同的思想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在阅读学习中学到东西。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些颠覆传统的思想观点。比如说书中有一部分说到自古以来不吸烟者往往在烟民面前有某种道德上的优势。针对这一观点林语堂根据自己失败的戒烟经历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并反驳了这一观点。(我想也许是林语堂自己是个大烟民的缘故吧) 该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林语堂在表述自己的观点之时往往是旁征博引,从中西两方面进行比较论述。比如在Americanvices 中林语堂对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时间不同见解进行了比较。美国是依靠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繁荣的。与之配套的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系统高效率的社会分工。社会中一旦一道工序出现问题时就会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因此美国人十分强调效率,时间观念强。与之相比中国在这一方面来说随便得多。在中国人看来,美国人做客都要计划的做法简直就想把朋友亲人之间的亲密搞得跟铁板一样死板而毫无生趣。书中在涉及这一方面方面时往往都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主。其中有一段写到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挖隧道的不同,美国人往往在挖隧道之前要进行一系列勘探,力求两个施工队顺利准确在山体里会合。相比之下中国人说干就干,到最后两个负责一个项目的施工队挖出了两条隧道。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极具趣味性又不凡思想深度的读物,如果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篇一:《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 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 代表作。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 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 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通过阅读 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其实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问题,应该怎么 样给孩子读图画书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 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 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 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 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 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 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更不是为孩子以后 的学习做准备,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 读书的快乐! 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 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就是 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在书 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 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 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 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

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教育指导

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教育指导 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教育指导浙江省诸暨市 暨阳街道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中心 各位家长大家好!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的婴幼儿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的发展。其中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的促进方法包括多与孩子交谈,训练孩子的倾听,还有尽早开展早期阅读。 关于开展早期阅读方面我们今天要专门1个课时来讲。对于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主要以亲子阅读为主。因此我们今天主要是讲讲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教育指导,也就是亲子阅读的指导。 我是非常重视亲子阅读的,一直坚持并倡导亲子阅读。我的早教中心取名花婆婆,花婆婆是台湾方素珍翻译的一本绘本,花婆婆在中国就是“儿童阅读推广人”的代名词。因此我一直希望来到我花婆婆早教中心的家长们都是坚持亲子阅读的花妈妈、花爸爸,让我们的花宝宝们爱上阅读。确实,一个爱上绘本阅读的孩子,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一、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的定义和意义 (一)什么是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家长与婴幼儿一起阅读。亲子阅读需要一个中介,那就是书。从参加人看有家长与婴幼儿,从阅读

的形式上看亲子阅读主要是大人读书给婴幼儿听,也可以是婴幼儿读书给大人听,或者是一起阅读。 (二)亲子阅读的内容 亲子阅读的内容,也就是亲子阅读读什么,什么样的书 适合亲子阅读?绘本是最适合亲子阅读的。上次,在山下湖镇组织的三优培训中,一个家长说:“刘老师,我的孩子只爱听故事,不喜欢看书。”我说:“爱听故事很好呀。那你家书中绘本多吗?”她说:“都是文字的多。”我说:“文字的孩子不会主动喜欢阅读的,绘本会让孩子主动爱上阅读的。” 绘本又叫图画书,不是指带有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婴幼儿能在这样的图画里发现很多很多东西,是图画加文字大于二,绘本是最适合亲子阅读的。《母鸡萝丝去散步》、《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小蛇》等一些经典的绘本。 对于婴幼儿来说为什么绘本阅读好。婴幼儿的阅读是以娱乐为主的,一本绘本是以图画叙述故事的,富于趣味性的图画、恰当的色彩运用、合理的节奏展开和细节描写符合婴幼儿心理的特点,能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婴幼儿通过图画书获得快乐和情感上的满足。用诸暨话讲就是很有味道的。 绘本书中的艺术语言也会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婴幼儿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艺术视觉。婴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_《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_《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 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 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 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会,罗马帝国变成的天下;其次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

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几点感受 (一)要重视内部控制 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国历史的兴衰来看,也要讲求内部控制,一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也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历史上欧洲的国王比较悲催,既受教皇的控制,又受贵族的制约,一不小心还容易被送上断头台,所以欧洲的君王大都谨慎低调。反观我国甚至整个亚洲的历史上,因权力缺乏约束而实施暴政、纵情声色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作者:唐思恺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对于现代得人似乎非常难,生活让我们很累。人们不停地奔波,因为我们不断的追求。 《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林语堂在美国专门从事创作后发表的第一本著作。其后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为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其中当然包括中文。林语堂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他个人对生活方方面面的看法与见解。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因为林语堂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一些冲突,编者在整理出版过程中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删改)分为十四章,每章都会有一个特定的话题。 文中讲到了快乐问题,有一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特曼说:‘我这样地做一个人,已经满意了。’所以我也以为我现在活着,并且也许还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就已经够了。这样看法,这个问题便变为极简单,而不容有两个答语,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是的,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活着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呢?开心地活着更有价值。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一天一天地重复着生活,日起日落,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何从简单中得到乐趣呢?那就要

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个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在这个物质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着金钱、地位。是的,追求自己要的东西固然没错,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为富翁时,才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其实没必要太多的强求,开心就好。 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积极的过好每一天。第一遍读《生活的艺术》或许我涉世未深,感悟谈不上,感触有一点。或许30 年后,40 年后还可以再读读它,那时候,是否会有更深的体会……

幸福的种子 导读手册 小下

幸福的种子导读手册 进入阅读的天地,播下幸福的种子 (小下) 猫咪洗澡 蒋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 诗与歌是有区别的,歌是能唱的诗。因此,儿童与幼儿诗虽然很相似,但还是可以分辨出两者之间细微差别。一般说,儿歌的思想内容比较单纯、直白、偏重明白的展示,讲求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注重语言外在的音乐感;幼儿诗的思想内容较为含蓄,偏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设河意蕴的美感。然而,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两种文本往往互相渗透,互相融会,所以诗化的儿歌或者歌化的幼儿诗也是屡见不鲜的。 对诗与歌的联系与区别有个简要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鉴赏这本幼儿诗集中的作品了。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幼儿诗欣赏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首先,幼儿诗的要求形象生动。如《番茄红了》:“绿绿的番茄,等着人来采,等着等着——急得脸都红了。”作者用想象的彩笔吧番茄由绿变红的成熟过程,描绘得具体可感,鲜明生动,这是从孩子的视角观察得来的,更易感染孩子的心。 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诗作更直观、更形象,还在形式上作努力,如《瀑布》采用了图像诗形式,把“一条吵吵闹闹的瀑布”排列成一字一行,且弯弯曲曲,好似一条瀑布从山崖飞泻而下,“冲到山脚下”,冲击着小读者的视觉,最后一句,又十分形象地排成一行“趟成一面安安静静的湖”。 第二,优秀的幼儿诗也应画中有诗。如《黄昏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划到海上,给鱼儿铺张金色的床。”,作者用短短的四行十九字,画出一副十分鲜明的黄昏美景。透过画面般的诗句,我们还可感受到一种“关爱”的感觉,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种感觉和共鸣,来自于作者选择了一个美的画面(黄昏的景象),借助拟人化的角色(太阳),给鱼儿铺张“金色的床”。这个“有含意的景象”就是诗的“意象”,作者通过精心安排这一意象,才使“画中有诗”。 诗的鉴赏离不开意蕴的层面。因此,第三,我们鉴赏幼儿诗,也要想嚼橄榄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本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基督教;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其次是基督教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

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基督教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基督教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几点感受 (一)要重视内部控制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国历史的兴衰来看,也要讲求内部控制,一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也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历史上欧洲的国王比较悲催,既受教皇的控制,又受贵族的制约,一不小心还容易被送上断头台,所以欧洲的君王大都谨慎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追逐梦想乐享生活 ——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有感“秋风萧瑟,人生已到枫叶初红的时期。余下的季节只有冬。但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但无论结果怎样。人到老了,都有休息的权利。有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人生秋天的美丽,不该带着伤感去缅怀,不该带着不甘继续奋斗,到了这个季节,就美丽的享受一次。” 生活是什么?如何才能更高质量的生活?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我们有没有对生活有深层次的感悟?在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作者以自身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之余、责任之外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过上有品位的生活,即享受生活。对一般人而言,为了追逐梦想去努力工作,往往会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即追逐梦想会与享受生活存在冲突,但本书更多地是告诉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要以快乐为原则,即“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悟一:快乐生活是一种心境 荣华富贵使人快乐,粗茶淡饭也能使人快乐。快乐生活不分富贵贫贱;快乐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工作之余,放飞心情,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世界的神奇与魅力,这是一种快乐!空闲之余,多陪陪亲人、朋友,用心去倾听、交流,感受人生社会的千姿百态,

这也是一种快乐!对工作充满激情与热血,专注工作、一丝不苟,每天充实地工作,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还是一种快乐!当我们遭遇挫折,事业、感情不顺时,我们跌倒了爬起来,从挫折中汲取经验从而成长,这也是一种快乐!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正能量,只不过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并用心去感悟。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思考的事情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法,以及产生的结果都会有巨大的差异。正所谓佛语“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意思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我们相信,以乐观积极的心境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给你带来幸福与快乐。 感悟二:在生活的同时享受生活 社会在发展进步,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行走匆匆,穿梭于街头巷尾,为了生活而疲劳奔命。对很多打工一族来说,也许已经习惯了熬夜加班、外卖盒饭;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可能只够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子。在很多人眼里,生活,逐渐变成了一个结果,一个目标,很多人为了生活而生活,生活也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与价值。生活应当是快乐的,人们应当在生活中享受生活,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不代表放纵自己,要有一个度。 感悟三:珍惜你最宝贵的财富,时间 在林语堂的文字里,生活不仅包含着喜悦和光明,还包含着一丝淡淡哀愁的阴影,生活快乐的阳光与忧愁的暗影相随,人生就是这样调和五味杂陈,待我们细细品味。林先生更多地将生命的悲剧性视为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豆瓣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豆瓣 0.“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 正如很多人所认为的,艺术应该是美的创造活动,因此,有了“纯艺术”的说法。但实际上,艺术无论从其起源还是从其内容来讲,都不应该仅仅看重如今叱诧着风云的所谓“艺术家”们。 诚然,那些独具创造力的天才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毕竟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的人是很晚近才出现的,从远古以来,艺术都是以某种实用的功能而存在并发展着:从原始的祭祀所需,到建筑装饰,再到广告设计等等。欣赏艺术,不应该跳到作为晚辈的“纯艺术”中,而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去体会。我觉得,艺术应该首先是“美”的体现。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就是“为什么要体现‘美’”,以及“以什么方式来体现”。 在英国人E.H.Gombrich写的这本《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中的导论里就是这么说的,所以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 除此之外,在这篇导论中,他还表达了一种如何欣赏艺术的看

法。这个观点正是从他的“何为艺术”的前提中引伸出来的:既然艺术是一种美,那么欣赏艺术,就不应该着重于“艺术学”或者“艺术史”所关注的东西,而应该去欣赏一种美,从艺术作品中寻求共鸣。按照Gombrich的说法,艺术家们创造他们的作品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如何做到“合适”,而这个“合适”在欣赏的时候,也是最应该看重的。 艺术无处不在。 1.“与我们不同的不是他们的技艺水平,而是他们的思想观念。” ——奇特的起源: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看完这一章,对很久以来关于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的优劣的疑问有了一种令我信服的解释。大概现在绝大多数非艺术专业的人都会觉得“艺术”就是指的西方艺术,从14世纪的乔多开始。因为小学的美术所教授的就是那种风格的作品:真实是第一位的。但只要看过我们祖先的绘画,不论是人物的还是自然风景的,不能不承认那也是一种美,对我来说,特别是《水村图卷》那样的描绘淡雅的风景的作品,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古代美术的伟大和非凡。 看过《清明上河图》的人肯定不会说里面的人物画得很真实,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2011年3月12日《生活的艺术—生活的享受》林语堂 江苏文艺出版社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有许多不朽的篇章,这篇文章1937年出版于美国,后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林先生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茶,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玩水,如何养花、蓄鸟、听雨、吟风等,并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抒发其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观查感受,并提出自己的哲学理解。 林先生认为人的生活最终不过包括吃饭、睡觉、朋友间的离合、接风、饯行、植树、浇花等平凡的事情,所以哲学家们用深奥的字句来描写这类简单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掩概念的极端缺乏和模糊的技巧而已。本书以一种散文的哲学方式,简单而形象的解释了一些东西。因为本书分为十四个章节,内容比较繁杂,所以我选择我比较感兴趣的第九章生活的享受做一次读书笔记。 关于安卧眠床的意义,林先生认为在身体上是和外界隔绝而独隐,一个人睡在床上时,他的筋肉静息,血液的流动比较平顺,呼吸较为均匀,视觉、听觉和脉息神经也基本静息,造成一种身体上的静态,所以能使心思集中,不论对于概念或对于感觉都更加的纯粹。能真正的静下心来,考虑一些事情。还能静听自然和社会的声音。我认为在一个人独处时,我们可以掏出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拿出来进行品位琢磨。远离尘世的喧嚣,也许可以寻找真实的自我,可以享受自然或社会演奏的天籁之音。万物在一动一静中成长,一动一静相互协调,生生不息,做到动静有致,享受人生! 关于谈话,林先生认为,夜间是最宜于谈天的时候,白天总是缺乏夜间那种魔力。谈天的地点却可以随意,但要做一次真正的谈天,其必要条件是一间关上门的屋子,几个知己朋友,旁边没有我们所不愿意看见的人,那样我们才能悠闲地发表我们的意见。这种亲密的毫无顾忌的谈天,可以谈到出神的忘却身处何处,也不再想到身上穿什么衣服,谈言吐语,一举一动都是任性为主。许多的文学作品也是在谈话的过程中酝酿而生的,文化本身的进步,有赖于空闲的合理利用,谈话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好的艺术作品来源于交流。据我推想,现代社会的聊天虽然更为广阔,大家谈东谈西,但质量可能没有古时高,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加,我们每天都能听说各种各样的新的信息,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精品

【关键字】历史、生物、教案、教案、情况、方法、条件、认识、问题、系统、有效、发展、了解、情绪、理想、思想、力量、地位、精神、基础、需要、环境、活力、办法、结构、任务、关系、坚持、帮助、教育、实现、内心、关心、红心、针对性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乡。 一次偶然的机缘,(更多内容请访问:,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那颗种子就是,阅读。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在这里迎刃而解。 “图画书不是有用和有益的东西,要有趣才行”。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撞击我的心灵,我想,那种力量叫做反思。 事实上,作为教育者,我们谁都明白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等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做的远远没有说得那么洒脱,不是吗? 当我们学一首儿歌时,我们的目标往往是“背过”“会念”; 当我们在讲一个故事时,我们的目标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图能把故事讲下来”“懂得这个道理”;

爱国文章我爱祖国读后感

爱国文章《我爱祖国》读后感 读着作者对于蔡老师的依恋,我落下了眼泪,多少次,我也曾依恋。多少次,我也曾在失望的时候深深的依赖这老师,是啊,作者说的对啊”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多少次,我也渴望什么时候,我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以有个孩子如此的依恋我? 这慷慨激昂的诗句从我们心中澎湃而出,胸膛里狭隘和污浊被荡涤一空,留下的是燃烧的热血和傲视一切的决心。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四大发明大大的加快了世界人民由愚昧走向文明的进程。虽然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坚固的壁垒,日本侵略军的魔爪撕碎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梦想。古老的文明似乎荡然无存,伟大的中国人民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炎黄的子孙是压得垮的吗?看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国联军归缩回老巢,日本侵略军乖乖收起魔爪。我们中国依然雄踞于世界的东方,泱泱大国依然是不朽的神话。 吴霜是我们妇孺皆知的一位中国近代有名的戏剧家、画家、作家、花腔女高音的歌唱家,他获得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可谁能想到,在她一次次成功的背后,在那辉煌事迹的

掩盖之下,是刻苦的训练和艰辛的付出。 汶川大地震又能怎样,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携手抗灾。小小灾难又算得了什么,它不过是让中国人团结得更紧密一些,让世界人民再一次认识东方巨龙铁一般的脊梁。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发展,这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短短30年的沧桑巨变,创造了一个个光辉的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老师是灯塔,照亮前方;老师是大地,哺育万物;老师是雨露,滋润幼苗。今天,我读了《我的老师》,对老师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是白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彭铁男,他的智商只有70,所以他的同学读叫他白痴。彭铁男只会写“中。大、一”,他在学校每天给同学们、老师们提开水,倒垃圾,少了他大家都没水喝了。同学们换位置时,他总是不换,坐在茶壶边,就为了提水方便点。他还有一个妹妹,妹妹不许彭铁男告诉别人他是她哥哥,也不许靠近她。有一次妹妹摔到了,怪彭

读书心得体会《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89888265.html,)/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许久便听闻林先生的盛名,只是多看的是他的零散*,并未细读过。只是看到网上一段书评,开篇是这样的:“林先生学贯中西,著述颇丰。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 细想来这话不错。林先生总是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在这本书中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他谦虚言,写——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这样一个清冽干脆的人,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只想表现自己的观点。他惶恐,怕目标定得太高,难以满足读者期望。字里行间却透着他自己的独到哲学论,不免引人赞叹。他见解独特,只是能

读懂他的人,才会对这一点表示默契,然后与他在精神上成为永久的朋友。 “我们之间的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认为是惟一真实的相通方式――两个时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思想,具有着同样的感觉,彼此之间完全了解。”这是多宝贵多真挚的快乐,只得一人赏的快乐。在他眼中,人类心性是相同的。在这个国家里能感动人的东西,自然也会感动他国的人。我看到这里时无比赞同。这里的共通一定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找得到。能溯源至此,探到此境界也同为所动的林先生,心性又是如何的可爱呢? 在林先生笔下,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二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 的确,世事无极端,凡事无绝对。凡极端定会有失,凡绝对必会有漏。我这个半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想明白这些,如图找到了理想与梦想糅合之后的方向。林先生虽然整本书中尽言哲学,却如题一样讲的是生活的艺术。生活之中到处都是哲学,不是吗。“我们是属于这尘世的,而且和这尘世是一日不可离的……即使这

《幸福的种子》教学研讨活动——小班语言“长长的……”教案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生活里的“长长的”》 一、活动依据: 本班幼儿喜欢阅读绘本,对绘本中鲜艳的图片有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开展绘本阅读《长长的》幼儿对绘本中各种小动物拟人化的本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幼儿对生活中的“长长的”理解还不够,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生活里的“长长的”》可以让幼儿更加理解“长长的”概念,并结合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活动目标 (一)在生活中寻找长长的东西,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讲解。 (二)乐意参与活动,对绘本阅读感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通过阅读,能够找到生活中长长的物品。 (二)活动难点:初步学说“长长的xx,可以做xx。”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材料准备: 幼儿前期理解“长长的”概念。 (二)物质材料准备: 1.《长长的》PPT .生活中“长长的”物品照片.白板. 可以操作的长长的物品若干(毛线.长积木.长插塑.可以变形的长条玩具) 2.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通过猜谜语,小松鼠要到小二班做客,并带来一份礼物送给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找找“长长的……”。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小松鼠带来的礼物(动物的PPT)再说说这些动物身上的“长长的”。教师指导语:大象身上什么是长长的?(大象的鼻子长长的)。大象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可以做什么?(鼻子大象的像衣架,可以晾衣服。) 鳄鱼有长长的什么?(长长的身体)。鳄鱼长长的身体像什么,可以做什么?(鳄鱼长长的身体像小桥,可以让小蜗牛过河。) (2)幼儿寻找“长长的”物品。 教师指导语:动物的“长长的”真有用。其实在我们班的活动室里也有很多“长长的”东西,今天我们在活动室里寻找一下,哪些东西是“长长的”,像什么,它可以怎么玩? 2.说说“长长的……”。 (1)请幼儿说一说找到了哪些“长长的”。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长长的xx。可以做xx”的。 (3)教师用图夹文记录单的形式将幼儿讲述的内容记录下来。 (4)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例如:绳子长长的,可以做衣架。玩具长长的,可以做火车。)3.看看“长长的……”。 (1)教师出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长长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这些“长长的”有什么用处。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排成“长长的”小火车跟老师去玩了!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 中下

1爆米花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把下雨比喻成爆米花的意象。 ●在阅读学习中体验儿歌语言的谐趣。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青蛙噗通跳》(P6~P7),人手一本图画书《青蛙噗通跳》。 ●视频:爆米花。 ●汉字卡片:“雨”。 活动过程 ●欣赏视频“爆米花”(其中要爆米花之前操作的过程和爆米花在锅里跳动的过程)。——爆米花之前先要干什么?(盖锅盖) ——爆米花在锅里像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一起模仿并发出“啵啵——啵啵——”的声音。) ——幼儿自由猜测大自然中有什么现象像爆米花。(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它讲的就是把下雨比作爆米花的事情。) ●自主阅读图画书P6~P7《爆米花》。 ——图画书中的黑云像爆米花的什么? ——雨点像爆米花的什么? ——落下来时发出的声音像爆米花的什么? ●欣赏儿歌《爆米花》。 ——教师示范念儿歌。 ——儿歌中的哪一句你觉得不理解?大家一起来帮它解答。 ——幼儿跟念。 ●游戏:爆米花。 ——游戏玩法:爆米花,黑云盖锅,一半小朋友站成圆圈,两手向前斜上举,做成一个屋顶的形状,一半小朋友手抱头蹲在屋顶下;乌啊一乌啊一,下雨啦,圆圈里的小朋友慢慢向下蹲,手指上下抖动做下雨的动作;锅里小伞,啵啵——啵啵——,蹲着的小朋友站起来在圆圈里轻轻地跳动;爆开啦!圈上的小朋友蹲下不动,圈里的小朋友双手往上举并且静止不动。 —一圈内圈外的小朋友可以互换动作。 2池塘 活动目标 ●阅读理解图画书儿歌中重复出现的象声词。 ●学习小组合作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图画书《青蛙噗通跳》。 ●配套DVD。 ●象声词卡片。

活动过程 ●欣赏儿歌,观察画面。 ——看,这里有个大池塘,里面有许多小青蛙,它们在干什么呢?请你的小眼睛仔细观察。——小青蛙在干什么?小青蛙跳进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青蛙跳起来荷叶上的水珠怎么样了?水珠在荷叶上滚动会发出什么声音? ●学念儿歌。 ——教师示范念儿歌。 ——听到儿歌,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为什么觉得画面很生动很形象? 小结:有一些词语让我们一听就仿佛能够听到声音看到画面,这些词语就叫做象声词。——幼儿学念JL歌。 ●学习象声词。 ——在这首儿歌里出现了象声词,你们知道是哪几个吗? ——“噗通”是什么的声音?“噗通噗通,,是什么声音? ——听到“”咕噜“咕噜咕噜”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看,这些奇妙的象声词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有趣、生动起来了。我们一起看着配套DVD,一边再次感受一下吧。 ●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这首儿歌里面的青蛙生活在池塘里面,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它们在池塘里面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请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经验想象青蛙在池塘里的生活情景。 ——让幼儿分组,并讨论小组如何绘画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请各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教师将他们所说的内容记录下来。 ——将幼儿的作品组合装订,陈列展示幼儿自己创作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3变色鸟飞来了 活动目标 ●养成认真仔细阅读图画书的习惯。 ●学习观察图画书画面并理解内容。 ●观察、预测并感知颜色的混色过程。 活动准备 ●白鸟、彩色鸟、黑鸟图卡各一张。 ●装有各种颜料的杯子。 ●教学大书《变色鸟》、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变色鸟》。 活动过程 ●阅读图画书封面。 ——分别出示白鸟、彩色鸟、黑鸟图卡,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有一只白鸟慢慢地变成了彩色鸟,后来又变成了一只黑鸟。咦,这只鸟怎么会变色呢? ——指导幼儿阅读教学大书的封面。仔细观察封面带来的信息,鼓励幼儿猜测书中的内容。 ●幼儿阅读图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