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国家科技部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国家科技部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国家科技部

附件3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择优指南

(第三批)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一三年五月

目 录

太湖流域 (1)

1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调控与决策业务化平台 (1)

辽河流域 (4)

2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观测模拟平台建设关键技术 (4)

松花江流域 (8)

3中俄跨境地区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8)

洱海流域 (12)

4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体系综合研究与示范 (12)

产业化 (16)

5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机制试点与平台建设 (16)

战略与政策及其他 (20)

6工业水污染防控最严格管理制度设计及示范研究 (20)

7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价格政策改革及示范研究 (24)

8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与集成示范研究 (28)

9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 (31)

太湖流域

1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调控与决策业务化平台

一、概述

本课题是“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项目通过集成“乡镇污染行业节水减排和深度处理-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区域面源综合控制”系统控源减排、湖荡湿地-入湖河流-湖滨缓冲区”为一体的清水流域构建技术体系,建立以湖泊水生态安全为目标的水资源调度决策平台。结合示范工程和依托工程,实现重污染型竺山湾及邻近水域、农业面源污染型的笤溪小流域和城市化型的太湖新城水网区的水质改善,实现点源基本控制,面源重点发生区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河流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污染负荷削减30%,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提高1个等级;示范湖区水体消除劣V类,控制规模化蓝藻水华不发生。围绕项目目标,课题通过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业务化平台研制,提高流域水体净化污染物能力、水环境容量,保障流域水质、水生态及用水安全。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针对太湖河网水质超标、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提出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的评估方法,构建河网格局、水流、水量和水位等优化调控模式和调度准则;在现有防洪调度、引江济太、太湖水华预警等平台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环境安全调控决策业务化平台,实现不同类型水资源时空的合理分配和水生态系统自我恢

复与污染物净化的能力提升,改善流域河网-湖泊水质水生态,保障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

2、主要研究内容

(1)太湖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识别与评估

开展太湖流域河网分布格局、河网-湖泊水位和水量、水质和水生态,以及取水、排水、水工程运行等情况的同步调查,建立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的评估方法,识别流域调控工程运行对太湖河网水质、水生态安全的关键控制因素,评估不同水位、水流调控措施下的太湖及河网水环境安全状况和影响程度。

(2)流域水环境安全调控方案研究及示范

剖析河网和太湖水质和水生态安全与河网格局、水动力、水资源利用等的关系;研究水环境安全的关键约束条件,建立太湖河网水质、水生态安全的调控模型,进行不同调控情景下水环境安全模拟与方案比选,提出太湖河网水环境安全调度准则和调控方案,并进行调度示范。

(3)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调控决策业务化平台建设与应用开展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质-水量-水位联合调控系统平台需求分析;建立太湖流域自然(水文、气象等)、社会(用水、回水、防洪等)以及水工程(河道、闸、取水、排水等)管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太湖流域河网水质、水生态与水量、水流、水位的调控模型系统集成;在防洪调度、引江济太、太湖水华预警等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制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优化调控的决策平台,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3、考核指标

(1)提出太湖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估方法及技术指南,形成评估研究报告;

(2)提交与防洪和供水安全相适应的水环境安全中长期预防调控方案和短期应急调控方案,形成保障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的调控运行准则;应急调控期间示范区重点水域溶解氧指标消除劣V类; 中长期预防调控,确保示范区竺山湾上游和嘉兴河网区环保部门国控、省控制断面溶解氧达标率较示范前提高5%以上;

(3)提交太湖河网水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1套及水环境安全调控模型系统一套;

(4)建成流域水环境安全调控决策业务化平台,系统运行可靠性超过90%,具有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安全的系统模拟与调控决策功能,并在太湖流域日常管理中得到业务化应用;

(5)申请发明专利 4 项以上,获得授权2项;取得软件著作权授权4项;出版专著1部。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2000 万元,地方配套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少于1:2。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具有多年从事太湖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研究的基础,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申请。

辽河流域

2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观测模拟平台建设关键技术

一、概述

该课题是水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下设课题之一。针对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状况缺乏长期、立体观测等问题,拟从大尺度卫星遥感、无人观测和模拟预测等方面构建水生态完整性的监测、评估和管理的科技支撑平台,实现对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的全面观测和科学预测,促进辽河流域水生态监管水平提高。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围绕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观测、模拟和评估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卫星遥感、无人机/船巡航观测、河道通量观测和水生态模拟实验等技术和装备研发,构建流域水生态系统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形成辽河流域水生态管理科技实验基地,为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长期的科技支撑。

2、研究内容

(1)水生生境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示范

在“十一五”水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自主环境卫星和高分辨率系列卫星等遥感数据,建立河床形态、岸带结构、水流状态和面状水质异常区识别等遥感监测方法,形成水生生境遥感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构建辽河流域水生生境

遥感监测平台,实现辽河流域水生生境的遥感动态监测能力。

(2)无人机/船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示范

按照流域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观测要求,研究无人机流域监测的水生态完整性指标,研究无人机传感器配置和自动巡航技术,建立无人机在辽河流域典型区域的巡航机制,并开展监测应用示范;研究无人船传感器配置和智能巡航技术,开发水生态环境变化的无人船自动追踪技术,建立无人船在辽河流域典型水域的智能巡航机制,并开展监测应用示范;研究河流断面污染物通量测量技术,实现河流流量和水质的实时监测,形成辽河污染物通量的断面监测方案,并选择典型断面进行观测示范。

(3)河流生态系统实验模拟系统研究

以辽河流域典型河流为研究对象,研制河流生态效应的大型实验模拟系统,支持流域人类活动的水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和评估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和实验模拟结果,开展辽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4)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管理平台及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和实验模拟结果,研究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数字化重现技术,形成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辽河流域生态用水监控方法,研究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管理机制和政策;建立辽河流域水生态管理科研基地,形成

科研基地长效运行机制。

3、考核指标

(1)在辽河流域建成无人机和无人船应用基地1个,具备2架次无人机和1架次无人船的业务化巡航监测能力,实现对水生态完整性的动态监测能力。

(2)建立辽河流域水生态生境遥感监测软件平台,并实现业务化运行。平台具有流域水生生境遥感参数自动提取、生境变化检测、面状水质异常监测等基本功能;生产5种以上流域水生生境监测产品。

(3)在辽河流域建立300m2以上水生态模拟实验室1个,拥有大型模拟实验装置1套,实验装置能满足有效开展典型河流生态系统模拟验证及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估研究。

(4)建立辽河水生态完整性数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水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动态演示以及辅助决策支持功能。

(5)完成水生生境卫星遥感监测等8项关键技术,编制流域水生生境遥感监测技术规范、无人机业务化巡航监测技术规范、无人船自动追踪监测技术规范、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价值核算技术规范等文件草案。

(6)建立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管理科研机构,长期开展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观测、评估和管理科技支撑服务。

(7)申报发明专利5项以上,获得授权3项以上。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经费不高于2000万元,地方配套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少于1:2。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具有较好的水生态观测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基础。鼓励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相结合组建团队。

松花江流域

3中俄跨境地区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一、概述

该课题是“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针对我国跨境河流水环境风险监管及防范能力依然薄弱,跨境水环境安全和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的形势,在我国东北部中俄边境地区开展突发性水环境风险监控与管理、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识别与防控、跨境水环境问题溯源分析与水环境责任界定、跨境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发并构建跨境水环境综合管理与谈判决策支持平台,实现跨境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监管技术的集成、示范和业务化应用,为跨境河流水环境综合管理以及国家水环境权益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研究中俄跨境地区突发性水环境风险监管与累积性水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构建跨境水环境综合管理与谈判决策支持平台,实现跨境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监管技术的集成、示范和业务化应用,为跨境河流水环境综合管理以及国家水环境权益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2、主要研究内容

(1)中俄跨境地区突发性水环境风险监控与管理技术研究

研究跨境突发性水污染危害的判别技术,分析松花江流域风

险源对境外敏感目标的潜在影响,揭示中俄跨境地区水环境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建遥感观测、地面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相结合的跨境水环境风险监控体系,提出中俄跨境水环境风险综合监管方案。

(2)中俄跨境地区累积性水环境风险监控与管理技术研究研究中俄跨境地区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判别技术,筛选中俄跨境地区累积性水环境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开发和产业布局对中俄跨境水体的水文、水质影响,评估中俄跨境地区累积性水环境潜在性风险;研究跨境累积性水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提出中俄跨境地区累积性水环境风险防控方案。

(3)跨境水环境责任界定技术研究

针对中俄跨境水环境谈判支持的需求,研究跨境水环境问题溯源分析方法,开展中俄跨境地区污染源解析;建立跨境水环境责任界定技术方法,研发跨境水环境谈判决策支持系统,界定相关各方的水环境责任,为跨境地区水环境合作、纠纷调处及国家水环境权益的维护提供决策依据。

(4)中俄跨境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构建与业务化应用建立适应中俄跨境地区高寒水文气候特征的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开展松花江流域在线监测系统与模型系统的耦合;构建跨境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行,满足中俄跨境地区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的管理需求。

(5)跨境水环境综合管理与谈判决策支持平台研发

分析跨境水环境综合管理以及水环境谈判支持的业务需求,

研发跨境水环境综合管理与谈判决策支持平台,满足国家对跨境河流水环境预测预警、风险管理和谈判支持的需求。

3、考核指标

①构建中俄跨境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1套,监控范围覆盖松花江干流以及嫩江和第二松花江等主要支流,系统与流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耦合,系统预测精度达到70%以上,能够提供未来三天的水质变化预测数据,系统在中俄跨境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实地部署并满足业务化运行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②构建中俄跨境水环境谈判决策支持系统一套,具有跨境水环境问题溯源分析、水环境责任界定等功能,能够初步区分和界定自然源与人为源、境内源与境外源对中俄跨境断面水质的影响,能够为跨境水环境谈判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证据。

③构建我国跨境水环境综合管理与谈判决策支持平台1套,满足跨境水环境风险信息管理、监控预警以及跨境水环境矛盾协商调处等方面的需求;环保部国际司、污防司和环监局等业务司局以及黑龙江地方环境管理部门能够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并联合开展跨境河流水环境监管工作,对跨境水环境谈判提供技术支持;平台稳定运行率不低于85%,能够提供半年以上的稳定运行记录。

④编制适用于数字化平台建设的中俄跨境水环境风险综合监管方案和技术规范,得到黑龙江省环境监管机构的采用;形成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地方与国家协同的跨境河流水环境风险综合监管机制。

⑤提交我国东北部中俄跨境地区突发性水环境风险区划图件和重点监控风险源清单。

⑥提交中俄跨境地区累积性水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与水环境安全格局调控方案。

⑦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5项,获得授权2项以上。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预算不高于2900万元,地方配套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少于1:2。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需具有跨行政区域水环境风险评估、预测预警与综合管理研究的经验、技术储备和协调能力。鼓励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相结合组建研究团队。

洱海流域

4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一、概述

本课题是“洱海水污染防治、生境改善与绿色流域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项目的目标是:选择洱海作为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典型代表,通过集成研发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理念、整装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形成我国此类湖泊水污染防治的成套理论与方法。通过研发和集成,实现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技术突破。以重污染湖湾-红山湾(10 Km2)及其相应永安江子流域为科技示范工程区,开展系统控源、清水产流机制与入湖河流治理、水体生境修复、流域管理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实现红山湾水质显著改善,水质主要指标提高一个等级,展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领域有显著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建立以奶牛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为核心内容的产业化基地,以“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科学家支撑、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科学开发”的新思维,创建我国湖泊水污染防治新的体制与机制。本课题主要针对洱海流域水旱轮作、分散养殖两大农业源污染突出问题,结合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新变化、新特点,以“种养一体化、废物资源化、科技产业化和应用规模化”为指导思想,以控源、增汇、净化为整体设计思路,通过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发、集成与规模化应用,促进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为洱海水质改善做出

贡献。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在“十一五”水专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基础上,通过技术、管理和政策的整装集成与验证示范,构建适合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套技术体系,建立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并在洱海流域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有效削减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为洱海水质改善做出贡献。

2、主要研究内容

(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集成

针对洱海流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兼顾当前农业结构及经营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研究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清洁生产、分散养殖污染减排、种养一体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整装集成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制定操作规范。

(2)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研究与示范

系统调研洱海流域农业生产与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详细剖析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制定基于农业生产布局和生态功能定位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并在洱海流域开展应用示范。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模化运行机制研究与示范

针对洱海流域农户总量大、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农业面源

污染防控技术难于规模化应用的难题,探索创新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组织模式、管理机制和政策保障措施,研究建立适合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规模化运行机制,并开展应用示范。

3、考核指标

(1)形成2-3套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及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分散养殖污染减排技术体系、种养一体化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等,所开发的技术体系在示范工程中的农业面源氮、磷污染负荷下降达30%以上。

(2)提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运行机制建议,完成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并被地方政府采纳。

(3)在洱海流域全面示范应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其中,农田示范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主要集中在水旱轮作区),奶牛粪便资源化利用量达60万吨以上,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削减20%以上;选择1-2个实体进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模化运行机制试点,参与农户达到500户以上。

(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其中授权2项以上;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5000人次以上;培养研究生10人以上。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经费投入不超过2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

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1,地方配套可由地方财政投入及企业融资等方式实施。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拥有相关领域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稳定的学术团队。鼓励采取中央与地方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产业化

5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机制试点与平台建设

一、概述

水专项产业化是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重要任务之一,是以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支持、培育、引领和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目标的实现。重点围绕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控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水专项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构建产业化平台、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等方面部署实施。该课题针对我国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转换率低、市场化推广机制缺乏等问题,通过示范形成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的转化机制,促进产业化推广应用。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开展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孵化、交易和转移试点示范研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资本助力的技术成果孵化模式;构建一批具有技术示范、应用展示、市场服务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心,提供若干围绕水专项和水环境重点难点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打造以环保企业为主体的水专项成果产业化推广联盟,并建立覆盖面广的水环境产业信息平台,促进水专项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出基于市场机制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的战略政策框架和路线图。通过课题实施,支撑“十二五”水专项产业化目标的实现。

2、研究内容

(1)环保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机制研究与试点

以水专项技术为核心,第三方评估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与市场机制接轨的创新企业团队和商业模式;开展环保技术成果孵化模式试点,选择性的引入股权投资基金,实现创新企业快速增长;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选择、资本助力的技术成果孵化机制。

(2)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专业推广和运营体系建设与示范依托水专项和国家其它重大科研成果,以各类产业联盟和工程技术中心为基础,形成具有专业化实体的环保技术创新成果营销和专业运营服务体系,构建一批具有技术示范、应用展示、市场服务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心,围绕重点工业行业、重点流域和其他水环境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技术成果推广。

(3)水专项技术产业化推广联盟与信息平台建设

研究我国环保技术产业化推广联盟运行机制,提出水专项科技产业化推广联盟的运行方案,建立水专项技术产业化推广联盟,在重点工业行业、重点流域和其他水环境领域进行试点;构建以水专项成果为基础,涵盖企业、技术、产品和示范工程的交互式水专项成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动水专项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4)基于市场机制的环保技术成果推广政策研究

开展技术成果在环保产业升级进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提出基于市场机制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的战略政策框架和路线图,

形成我国环境技术产业化转化以及示范推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提出水专项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管理办法。

3、考核指标

(1)建立环保技术成果的市场孵化机制,以“十一五”成果为基础,选择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进行孵化,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不少于5000万元的技术孵化股权投资,课题执行期间实现2-3家创新企业每家企业累计利润超过3000万元,共实现利润超过1亿元。

(2)建立2-3个开放性的实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中心,分别具备技术示范、应用展示和市场服务等功能,提供的综合技术服务覆盖10类以上水专项关键技术和设备。

(3)完成2-3个领域实体化联盟试点,联盟的核心企业在课题执行期间实现核心技术产值不少于2亿元,各领域联盟累计带动相关产值20亿元。

(4)构建水专项成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覆盖水环境产业30%以上的产业信息,覆盖不少于市场规模40%的产业主体,覆盖80%以上的水环境综合服务企业。

(5)提出水专项科技产业化推广联盟的运行方案、我国环保技术成果产业转化与推广战略政策框架、水专项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管理办法(建议稿)。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经费不超过3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

智慧树知到《水污染控制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水污染控制技术》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均匀,径流量由东南向西北(),东南沿海湿润多雨,西北内陆干燥少雨,南北水资源相关悬殊。 A:递减 B: 递增 C: 增加 D: 锐减 正确答案:递减 2、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 )级标准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3 3、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正确答案:5年 4、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应经消毒处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水处理工程技术,指人类为满足生活、生产对水质的要求,采用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设计并建造相应的水处理工程设施和设备,通过生产运行去除水中含有的不需要的物质以获得符合水质标准的商品水的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1、差流方式调节是指使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污水采用外加叶轮搅拌、鼓风空气搅拌、水泵循环等设备对水质进行强制调节。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水中的pH值。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单纯的稀释过程并不能除去污染物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三章 1、格栅去除对象的废水中的胶体(1~100nm)和细微悬浮物(100~10000nm)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混凝过程同时存在凝聚和絮凝现象,都属于化学过程。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沉淀池的操作管理中主要工作为( ) A:取样 B:清洗 C:撇污泥 D:排泥 正确答案:D 4、在理想沉淀池中,颗粒的水平分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 ) A:大于 B:小于 C:相等

兰州水污染事件分析

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 关键词:兰州自来水汞含量超标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自流沟原油泄漏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近期发生在兰州市的关于自来水汞含量超标的事件进行简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危害,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意见。希望通过这次的事件引起社会、政府部门的相关重视,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正文: 2014奶奶4月10日17时至11日凌晨2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远超出国家标准近20倍。消息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以及广泛的关注,随之兰州市政府宣布24小时内兰州市自来水不宜饮用。 这个新闻事件让人重新审视和思虑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安全。该新闻事件已经离发生之日已过去数日,但是我们还是得探究其中的缘由。 据新闻数据显示,水厂的检测数据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的标准多达20倍。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毒,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极大的损害,是一种致癌物。 究竟,使自来水苯含量超出国家准备20倍的原因是何呢? 经过事件的一系列调查发现,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是兰州市唯一的一个供水企业,它的水源来自黄河,而检测出水含量汞超标的就是威立雅水务公司的一分厂和二分厂之间的一个管线,一分厂是水处理的预处理厂,从二分厂送出的产出水就是供给全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中间连接一二分厂的自流沟长约三公里,建于上个世纪巫师年代,全程封闭且没有排污口,是混合钢筋泥土的结构。自流沟的周边分布了许多化工企业,其中有部分化工企业的管线与自流沟是相互交叉的,从自流沟的下方穿过。本次受污染的自流沟离化工厂仅有一百米的距离。 不难看出,此次水含量汞超标事件其本身就具备了许多的诱发条件,而威立雅水务公司及相关单位并没有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这种结果或者说对于事件的解释,让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不太理解,明明知道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隐患却置之不理。据新闻采访,许多的兰州市民至今也不敢饮用提供的自来水,即使相关的专家表明24小时内不宜饮用,但是经过24小时后仍有市民对此抱有担忧,表示近段时间不会饮用自来水。 对于这次事件,更有媒体报道说此次的水污染事件是历史遗留是故有关。一是1987年12月28日,当地的一家化工企业渣油罐发生物理爆炸事故,罐体破裂造成90立方渣油泻出,其中有34吨渣油跑料未能回收。二是2002年4月3日,原兰州化公司原料动力厂原有蒸馏车间泵某出口总管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面对新闻媒体报道的历史遗留事故,其实这件事是可以避免的不是吗? 威立雅水务公司在遗留事故的漏油事件发生后未曾启用新的自流沟,而是修补后使用到现在,且“超期服役”。针对这个问题,威立雅水务公司应该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而此外,低下的石油管道也是存在相关问题的。是有管道老化,出现渗漏等,进而污染到水质。

整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 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 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第十章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沉砂池的设置目的是去除污水中泥砂、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 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 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沉砂池是通过控制进入的污水流速,以重力分离无机颗粒;而曝气沉砂池是由于曝气作用,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无机砂粒由于离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 7、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性能? 答: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基本条件是水中颗粒的润湿接触角大于 90度,即为疏水表面,易于为气泡粘附或者水的表面张力较大, 接触即角较大,也有利于气粒结合。 影响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因素有:界面张力、接触角和体系界面自由能,气-粒气浮体的亲水吸附和疏水吸附,泡沫的稳定性等。 在含表面活性物质很少的废水中加入起泡剂,可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泡沫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微气泡和颗粒的粘附性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巨大,以PM2.5和O3为特征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范围重污染天气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特别强调了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的要求。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多样、成因复杂,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从重霾天气的应对向大气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转变,控制技术重点需要从以往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管理技术要求从城市向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监管转变,这些都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提出了新的迫切的需求。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英国伦敦煤烟污染事件之后,发达国家经历了漫长的治污历程,通过建立严格的监测-减排-核查-评估等管理机制和支撑技术体系,不断升级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实施全过程的污染综合治理,实现

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从国内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展了污染成因解析、污染源头治理、污染监测预警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相关技术成果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北京APEC会议等活动中得到应用,积累了短期保障城市空气质量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在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为严厉”的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面对严峻的污染形势和艰巨的治理任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加强,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污染科学认知能力、源头治理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 三、现有工作基础 “十二五”期间,各部门、地方相继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制定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实施了“蓝天科技工程”、“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等专项工作,中科院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广大科学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工作。2014年4月,按照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题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 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等两个课题 申报指南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

一、指南说明 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主题--《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的项目-《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 围绕滇池水环境治理总体需求,针对主要水环境问题,结合流域“十二五”水环境质量改善及水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在流域层次上,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形成高原湖泊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重污染型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及高原湖泊规模化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建立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技术平台;以科技进步引导建立严格、有效的全流域水污染控制综合配套集成矩阵式环境经济政策,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建立覆盖150 km2入湖河流小流域的大型科技示范区,示范区内全面实施 2

控源截污减排,示范区入滇河道水质由劣V类提高到Ⅳ类;滇池草海水质改善,实现规模化生态修复和有效管理;“政、产、学、研”结合治理机制全面实行。 2、总体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 依据“十二五”滇池治理的科技需要,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分4个层次开展“十二五”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与任务分解。 (1)“十一五”控源治污工程提升改造的技术支撑 对现有控源治污工程的提升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和流域入湖河流清水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两个课题。 (2)“十二五”治滇重点工作的技术支撑 为“十二五”地方治滇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要包括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滇池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综合改善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滇池草海生态规模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外流域补水 3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1.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 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 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 系,称为~。 2.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 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3.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 氧量。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 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 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 降比。 6.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 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 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 10g/L,称为~。 8.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 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 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 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 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 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 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 界。 13.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 度,可以统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 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15.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 吸附。 16.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 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17.平衡浓度:当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达到动态平衡时, 即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同,吸附质在吸附剂及溶液 中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此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就 称为~。 18.半透膜:在溶液中凡是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透过,而 其它成分能透过的膜,都叫做半透膜。19.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 液中的某种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 20.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 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21.生物处理:是主利用微生物能很强的分解氧化有机物 的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一种可控制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2.生物呼吸线:表示耗氧随时间累积的曲线。 23.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 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24.氧化沟:是一个具有封闭沟渠的活性污泥曝气池。 25.总充氧量:稳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曝气池的 总氧量。 26.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形成絮状,悬浮 在混合液中不停地与废水混合和接触。 27.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28.面积负荷率法:即单位面积每日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 物等量。 29.自然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 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 30.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来净化废水的生物处理方 法。 31.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 32.污泥负荷率:指的是单位活性污泥(微生物)量在单 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 33.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 的重量,常用MLSS表示。 34.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min后,沉淀 污泥体积占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35.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曝气池混合液经 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以mL 计)。 36.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对污 染物的综合净化能力来处理城市和某些工业废水,同时利用废水中的水和来合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的生长,并使其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 37.两级生物滤池:当废水处理程度要求高时,一级高负 荷生物滤池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将两个高负荷滤池串联起来,称为~。 38.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 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39.厌氧流化床:当床内载体的膨胀率达到40~50%以 上,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 术研发与应用” 课题申请指南

附件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本项目针对信息社会对测绘服务的需求,建成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变化监测系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分发服务系统和应用开发示范工程,形成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地图缩编更新等创新性技术成果,以及一批实用化的软件、行业标准。项目成果能够促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信息社会对测绘服务的需求,研究解决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数据管理、分发服务等业务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初步形成一套信息化测绘服务技术,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测定和更新技术方法,开发更新生产所需要的实用化软件系统,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2)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平台,研究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业务化运行,提高我国GIS软件应用的整体技术水平。 (3)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建立分布式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化的海量影像数据快速浏览系统,为社会提供更加

丰富和方便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本项目拟支持3个课题,课题实施年限为2007年-2009年共3年。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 课题一: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变化监测系统研究 研究目标: 根据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生产的实际需求,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测定和更新技术方法及软件系统,包括影像的自动纠正与处理、目标识别、变化发现、综合判调、矢量数据缩编、数据库增量更新等,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信息变化提取系统研究 1)多源地理信息的精确配准 ●新影像与矢量化地图数据的配准 利用广义点摄影测量原理和自动线状地物提取,通过影像自动纠正,实现二者精确配准。 ●多源影像的精确配准 研究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影像之间、不同几何分辨率的影像之间、不同时相影像之间、原始影像与正射影像之间的配准理论及配准方法。 2)主要地形地物要素的快速识别 拟针对空间分辨率为5~10m的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中的道路、水系、居民地等主要基础地理要素,研究具有已有知识引导的目标智能识别方法。 ●利用已有矢量数据的知识进行道路提取 ●集成多种特征的遥感影像集团式居民地识别 ●利用分类和缓冲区检测在中小比例尺影像中提取水系目标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项目(课题)指南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京津冀区域综合调控重点示范 (1) 项目1、京津冀西北水源涵养及永定河(上游)水质保障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2017ZX07101 (1) 项目2、北运河上游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综合示范2017ZX07102 (8) 项目3、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建设综合示范项目 2017ZX07103 (14) 项目4、北京市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研究与建设项目2017ZX07104 (23) 项目5、京津冀南部功能拓展区廊坊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5 (29) 项目6、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与海河干流水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7ZX07106 (35) 项目7、天津滨海工业带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7 (40) 项目8、多水源格局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项目 2017ZX07108 (45)

项目9、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9 (50) (二)太湖流域综合调控重点示范 (58) 项目1、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管理项目 2017ZX07201 (58) 项目2、重污染区(武进)水环境整治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202 (69) 项目3、梅梁湾滨湖城市水体水环境深度改善和生态功能提升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2017ZX07203 (78) 项目4、望虞河西岸清水廊道构建和生态保障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2017ZX07204 (86) 项目5、苏州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205 (96) 项目6、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2017ZX07206 (101) 项目7、太浦河金泽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207 (108) (三)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 (115) 项目1、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集成研究项目2017ZX07301

水污染控制工程(完整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一、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及城镇污水(综合污水)。(P1) 二、水质指标 三、滤膜:反渗透膜(﹤1nm)→纳滤膜(﹤2nm)→超滤膜(﹤2~50nm)→微滤膜(200nm) 四、化学指标:BOD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以mg/L为单位,(20℃,5d))、BOD Cr、I Mn,TOC。 五、水体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的机制:①、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②、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和分解);③、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六、污染源类型(点源与面源)及其特征/区别 七、氧垂曲线定义: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称氧垂曲线。 八、天然水体的水质参数(无COD)及其成分 九、(选择题/填空题)水循环 十、(名词解释/填空题)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其任务 十一、城市处理(三阶段) 十二、(了解及记忆)地表水水质分类: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类),记忆相关的项目的指标。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格栅的作用及种类 (1)、作用:去除可能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2)、种类: A.按格栅形状: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B.按栅条净间距:①、粗格栅(50~100mm);②、中格栅(10~40mm);③、细格栅(1.5~10mm);C.按栅条断面形状:圆形、矩形与方形。 (3)、格栅渠道的宽度的选择标准:应使水流保持适当流速→一方面泥沙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泥不至于冲过格栅。 二、格栅、筛网截留的污染物的处置方法:①、填埋;②、焚烧(820℃以上);③、堆肥; ④、把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 三、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沉淀处理工艺的四种用法: (1)、沉砂池:作为预处理手段去除无机易沉物; (2)、初沉池:去除水中悬浮物,包含部分呈悬浮态有机物,减轻后续处理的有机负荷。(3)、二沉池:分离前方生物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生物膜,使水澄清(浊度下降)。 (4)、污泥浓缩池:把初沉池与二沉池的污泥进一步浓缩,以减小体积,降低后续构筑物尺寸、处理负荷及成本等。 四、(填空题)沉淀类型(四种):①、自由沉降;②、絮凝沉降;③、成层沉降;④、压缩沉降。(悬浮颗粒浓度由低到高) 五、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理想沉淀池解释)。

(完整word版)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附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第三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出版项目三类。重大项目是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需求,由科技部综合各部门、地方和专家建议确定的年度重点研究任务;面上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立项的研究任务;出版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资助出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四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按照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公开公正、简明高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职能

第五条科技部负责编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各部门归口管理本部门的软科学研究工作,并协助科技部组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科技厅(委、局)归口管理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工作,负责编制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计划,并协助科技部组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第七条科技部负责对各部门、各地区的软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与协调,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软科学研究。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八条科技部负责编制和发布《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年度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确定年度研究重点和申报要求。 第九条国务院各部门、地方科技厅(委、局)根据《项目指南》要求,组织本部门和本地区的申报工作。 第十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按规定程序确定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单位。项目责任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自然人作

2014年兰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A(化学)

2014年兰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A) 注意事项: 1.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 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学籍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相应 位置上。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O-16 H-1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 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早在1929年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其产品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是 A.烧碱生产B.纯碱生产C.粗盐精制D.尿素生产2.下列物质既属于有机物又属于酸的是 A.H2SO4B.CH3COOCH2CH3 C.CH3CH2OH D.CH3COOH 3.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荔枝酿酒B.酸雨侵蚀建筑物 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 4.下列物质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烧碱B.食盐C.单质镁D.单质溴5.2014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提出很多议案。下列关于环境和食品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推广使用环保袋可有效缓解白色污染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C.多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促进人体健康 D.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蚕丝、棉花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农业上采用波尔多液防治病虫害 C.医院常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D.生物实验室用福尔马林(40%的甲醛溶液)保存生物标本 7.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这种方法制取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种方法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A.S的杀菌作用B.SO2的氧化性C.SO2的漂白性D.SO2的还原性 化学(A)第1页(共6页)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苏州智为铭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李晓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属于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等需求,加强优质科技资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平台主要指围绕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利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在国家层面设立的专业化、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和《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进行管理。图书文献等科技资源,依据相关管理章程和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四条国家平台管理遵循合理布局、整合共享、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责任主体,促进开放共享。 第五条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除保密要求和特殊规定外,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通过国家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第六条中央财政对国家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共享服务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科技部、财政部是国家平台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制定国家平台发展规划、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 2.确定国家平台总体布局,协调组建国家平台,批准国家平台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3.建设国家平台门户系统即“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以下简称共享网); 4.组织开展国家平台运行服务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拨付相关经费; 5.指导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开展平台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是国家平台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计划方案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实施方案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 ..

目录 一、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二、立项的紧迫性及现有工作基础 (2) (一)立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二)现有工作基础 (2) 三、专项目标、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与专项成果 (9) (一)主要编制依据 (9) (二)专项目标 (9) (三)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四)“十一五”专项关键技术和预期成果 (19) 四、主题主要研究容与技术经济指标 (23) (一)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 (23) (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 (28) (三)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 (32) (四)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 (38) (五)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 (42) (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战略与政策研究 (45) 五、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富营养化治理综合示 (47) (一)研究目标 (47) (二)太湖流域综合集成示 (48) 六、组织实施方式 (51) (一)组织实施原则 (51) (二)专项组织实施与管理 (52) 七、技术经济效益 (58) (一)技术市场分析 (58) .. ..

(二)效益分析 (59) (三)市场风险分析 (60) .. ..

一、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状况仍未改变。在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大、负荷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同时,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导致水污染加重,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长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影响着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我国主要河流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污染负荷不断增加、污染治理进展艰难、水污染加剧的态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形成以氮、磷污染为基本特征的湖泊水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严重。河口地区和局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导致河口水环境质量退化。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饮用水源不仅受常规污染物污染,而且受新型有毒物质污染,饮用水的深度处理、输配送技术相对落后,已经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河流干枯、湿地退化、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城市河流普遍发黑发臭,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水环境的现实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支撑比较薄弱。水污染依然严重的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未来5~15年,甚至更长时间,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仍然是制约与胁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水污染控制知识点总结

水环境容量:一定的天然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最大负荷 活性污泥:有机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絮体就是活性污泥 污泥负荷: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所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单位是kg(BOD5)/kg(MLSS).d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 总需氧量:在9000C的高温下,以铂为催化剂,使水样气化燃烧,然后测定气体载体中氧的减少量,作为有机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致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和浓度降低。 活性污泥法: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的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二次污染: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其往往会给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使城市热源和地面覆盖和郊区形成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比周围地区热的现象 水污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或纳污能力,使水体丧失规定的使用价值时,称为水体污染或水污染 亏氧量:指在某一温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和实际浓度之差 自由沉降:一种非絮凝性或弱絮凝性固体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降,又称离散沉降 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将带电组分的盐类与非带电组分的水分离的技术 污泥龄:指曝气池中工作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水体生化自净:由于生物吸收、降解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消失的水体自净过程 水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要素及各自的含量所决定的特性及其组成状况。 絮凝沉降: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称为絮凝,因絮凝而导致沉降的现象叫做絮凝沉降 表面负荷:单位时间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与表面积的比值)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用微生物生化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需氧量的多少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mg/l)COD: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好氧生物处理:在充分溶解氧的条件下,主要依赖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过程的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在严格厌氧条件下,主要依赖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过程的工艺 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所承受的有机污染物的量,单位是kg(BOD5)/m3.d水力表面负荷:单位面积的滤池每天处理的废水量。M3(废水)/m2(滤池).d 水力容积负荷:单位体积的滤池每天处理的废水量。M3(废水)/m3(滤池).d BOD负荷:单位时间给单位体积滤料的BOD量,以N表示。Kg(BOD5)/m3(滤样) 氧垂曲线:表示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中溶解氧含量沿河道的分布呈下垂状曲线。在排污口下有河水中,溶解氧含量因有机物生物氧化的脱氧作用而显著下降,又由于下游大气复氧和生物光合作用等而使溶解氧含量增加,下垂曲线的临界点其溶解氧含量最小总需氧量:

水污染控制技术题库

1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五日生化耗氧量(BOD5) 2、氧转移效率(EA) 3、水环境容量 4、污泥沉降比(SV%) 5、水力负荷率 6、吸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说明城市污水三级处理过程中每一级处理的作用、构筑物或方法名称及BOD5去除率要求。 2、与推流式比较,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具有的优缺点。 3、在污水生化处理方法中,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比较具有哪些优点? 四、论述题(40分) 1、当前公认的污泥厌氧消化分为几个阶段?说明各阶段的名称、参与的微生物及产物。(15分) 3、试述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需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本题可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或实例进行讨论)。(25分)

2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微生物生长规律、、、 。 2.曝气方法主要有和。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装置有和 ,机械曝气的空气扩散设备有和。3.稳定塘的类型有、、、。4.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因素有、、、、 、、。5. 有机物厌氧消化降解过程、和6.消化池的搅拌方法、、。7.污泥过滤脱水设备有、、。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 1.MLSS 2.MLVSS 3.SV 4.SVI 三.综合题(50分) 1、与推流式比较,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具有的优缺点。(10分) 2、污泥膨胀的原因?(10分) 3.脱氮除磷机理?(10分) 4.简述SBR工艺。(10分) 5.请你设计一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0分) 3 1.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主要有、、、 。 2.曝气方法主要有和。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装置有和

,机械曝气的空气扩散设备有和。3.生物滤池由、、、四部分组成,可分为、和。4.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因素有、、、、 、、。5.消化池的搅拌方法、、。6.污泥过滤脱水设备有、、。二.选择题(2分×10=20分) 1. 污泥浓缩的对象主要是去除污泥颗粒间的_______。 A. 间隙水 B. 毛细管结合水 C. 表面吸附水 D. 内部水 2. 污泥的机械压滤脱水最常用的是______。 A. 板框压滤机脱水 B. 真空过滤脱水 C. 离心脱水 D. 自然干化 3. 混凝操作时,水在混凝反应设备的停留时间需要_____。 A. 1~2分钟 B. 15~30分钟 C. 50~60分钟 4. 自来水煮沸饮用属于_____。 A. 紫外线消毒法 B. 加热消毒法 C. 辐射消毒法 D. 臭氧消毒法 5. 活性污泥法是_____自净的人工强化方法。 A. 高浓度的有机工业污水 B. 低缩度的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 C. 水体 6.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 A .原生动物B. 真菌C. 细菌 7. 如二沉池中上清液混浊,则说明______。 A .负荷过高,分解不彻底B. 污泥膨胀C. 污泥中毒 8. 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有温度、酸碱度、营养 物质、毒物浓度和______。 A. 溶解氧 B. 碳源 C. 氮源 D. 无机盐类 9. BOD5/COD大大降低,表明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已基本______。 A. 去除 B. 保留 10.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运行形式有______、生物转盘、生物接触 化池和生物流化床。A.活性污泥B.生物滤池C.氧化塘 三.综合题(50分) 1.说明城市污水三级处理过程中每一级处理的作用、构筑物或方法名称?(10分)

国家科技部认可查新机构名单

国家科技部认可查新机构名单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 1990年公布的国家发明奖项目查新单位名单: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即我站)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中国化工信息中公安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煤炭技术信息研究 国家科委《关于公布第一、二批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通知》(国科通[1994]23号)公布的第一、二批科技查新机构名单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航天信息中心 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 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河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 黑龙江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广西区科技情报研究所 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 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 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 国家科委《关于复审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情况和公布第三批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通知》(国科函信字[1997]005号)公布的第三批科技查新机构名单:铁道部科技信息研究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

附件4: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成套整装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择优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成套整装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下称“海河项目”)的第六课题“海河流域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和第七课题“海河下游湿地群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及示范”采取发布指南、综合评审的方式择优委托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主题“海河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目标 紧密结合“十二五”地方水污染治理需求与规划,以河流水质功能达标为核心,集成研发河流污染控制、治理与管理适用技术,重点突破制药、皮革、食品深加工等典型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建立河流治理技术“产

学研”平台,有效支撑流域重点治污与水体治理项目,推动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北三河、子牙河、徒骇马颊河等重污染河流综合示范区COD功能达标,NH3-N降低至3-5 mg/L,实现海河流域水质根本性改善;统筹衔接海河流域阶段治理需求,围绕流域水系统格局复杂、平原河流环境流量不足、非常规水源补给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风险效应突出、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严重等特征问题,提出流域河流完整性恢复途径与措施,研发山前带水库水源地保护与水源水质污染控制、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滨海湿地群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河流生态完整性恢复技术等关键技术;综合集成基本形成海河流域河流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技术体系,为“十三五”海河流域水环境安全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保障。 2.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将针对海河流域9大水系河流水环境突出问题和流域内不同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核心,筛选集成水专项“十一五”期间研发的合适的污染控制/治理、管理技术,以影响海河流域河流水资源功能、水环境功能和水生态功能与健康的主要耗氧污染物COD、NH3-N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