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科大matlab数学实验 第三次作业

2014北科大matlab数学实验 第三次作业
2014北科大matlab数学实验 第三次作业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第三堂课MATLAB绘图练习

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资源1203 姓名姜祖鹏

学号 41211084

2014年11 月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三维曲面绘图最基本的指令,并学习绘制球面和柱面图。

2.学习三维图形的控制命令。

3.学习绘制一些特殊的三维图形。

二、 【实验任务】

7.用mesh 和surf 命令绘制三维曲面223y x z +=的图像,并使用不同的着色效果及光照效果。

8.绘制由函数

14

1692

22=++z y x 形成的立体图,并通过改变观测点获得该图形在各个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9.画三维曲面)2,2(522≤≤---=y x y x z 与平面z=3的交线

三、 【实验程序】

7.

t=-2:0.1:2; [x,y]=meshgrid(t); z=x.^2+3*y.^2;

subplot(121);mesh(x,y,z);shading flat ;light('position',[1,1,0]) subplot(122);surf(x,y,z);shading interp ;light('position',[1,2,0])

8.

theta=0:0.1:2*pi; phi=theta';

x=3*cos(phi)*cos(theta); y=4*cos(phi)*sin(theta); z=2*sin(phi)*ones(size(theta));

subplot(221),surf(x,y,z),view(3),title('立体图')

subplot(222),surf(x,y,z),view(0,0),title('xOz 平面投影图') subplot(223),surf(x,y,z),view(90,0),title('yOz 平面投影图') subplot(224),surf(x,y,z),view(0,90),title('xOy 平面投影图')

9.

t=-2:0.01:2; [x,y]=meshgrid(t); z1=5-x.^2-y.^2;

subplot(131),surf(x,y,z1),title('曲面z=5-x^2-y^2') z2=3*ones(size(x));

subplot(132),surf(x,y,z2),title('平面z=3') r0=abs(z1-z2)<=0.01; zz=r0.*z2;yy=r0.*y;xx=r0.*x;

subplot(133),plot3(xx(r0~=0),yy(r0~=0),zz(r0~=0),'x'),title('交线')

四、 【实验结果】

8.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的学习和练习,我学会了基础的MATLAB三维制图的一些指令和选项,从而对MATLAB 三维制图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

最新版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次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3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2.进一步掌握绘图程序格式和意义; 3.初步掌握meshgrid, mesh, surf, colordef, colormap, light等使用。 二、【实验任务】 79-7 79-9 三、【实验程序】 79-7 t1=-3:0.1:3; [x1,y1]=meshgrid(t1); z1=x1.^2+y1.^2;

subplot(1,2,1);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mesh(x1,y1,z1),title('x^2+3.*y^2'); subplot(1,2,2);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surf(x1,y1,z1),title('x^2+3.*y^2') 79-9 t=-2:0.1:2; [x,y]=meshgrid(t); z1=5-x.^2-y.^2; subplot(1,3,1),mesh(x,y,z1),title('抛物面') z2=3*ones(size(x)); subplot(1,3,2),mesh(x,y,z2),title('平面') r0=abs(z1-z2)<=0.2; zz=r0.*z2;yy=r0.*y;xx=r0.*x; subplot(1,3,3),plot3(xx,yy,zz,'x'),title('交线') 四、【实验结果】 79-1

数学软件MATLAB实验作业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作业 一.《数学软件》练习题(任选12题,其中19-24题至少选2题): 3.对下列各式进行因式分解. (1). syms x y >> factor(x^5-x^3) (2). syms x y >> factor(x^4-y^4) (3). syms x >> factor(16-x^4) (4). syms x >> factor(x^3-6*x^2+11*x-6) (5). syms x y >> factor((x+y)^2-10*(x+y)+25) (6). syms x y >> factor(x^2/4+x*y+y^2) (7). syms x y a b >> factor(3*a*x+4*b*y+4*a*y+3*b*x) (8). syms x >> factor(x^4+4*x^3-19*x^2-46*x+120) 5.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 (1).solve('(y-3)^2-(y+3)^3=9*y*(1-2*y)') (2). solve('3*x^2+5*(2*x+1)') (3). solve('a*b*x^2+(a^4+b^4)*x+a^3*b^3','x') (4). solve('x^2-(2*m+1)*x+m^2+m','x') (5). [x,y]=solve('4*x^2-9*y^2=15','2*x-3*y=15') 6.计算极限. (1). syms x f=(exp(x)-exp(-x))/sin(x); limit(f,x,0) (2) syms x >> f=(x/(x-1)-1/log(x)); >> limit(f,x,1) (3). syms x >> f=(1-cos(x))/x^2; >> limit(f,x,0)

Matlab数学实验报告一

数学软件课程设计 题目非线性方程求解 班级数学081 姓名曹曼伦

实验目的:用二分法与Newton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根; 用Matlab函数solve、fzero、fsolve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编程实现二分法及Newton迭代法; 学会使用Matlab函数solve、fzero、fsolve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通过实例分别用二分法及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组并观察收敛速度。 实验内容: 比较求exp(x)+10*x-2的根的计算量。(要求误差不超过十的五次方) (1)在区间(0,1)内用二分法; (2)用迭代法x=(2-exp(x))/10,取初值x=0 。 试验程序 (1)二分法: format long syms x s=exp(x)+10*x-2 a=0; b=1; A=subs(s,a) B=subs(s,b) f=A*B %若f<0,则为由根区间 n=0; stop=1.0e-5; while f<0&abs(a-b)>=stop&n<=100; Xk=(a+b)/2; %二分 M= subs(s, Xk); if M* A<0 symbol=1 %若M= subs(s, Xk)为正,则与a二分 b= Xk else symbol=0 % 若M= subs(s, Xk)为负,则与b二分 a= Xk end n=n+1 end Xk n (2)牛顿迭代法; format long

syms x s= (2-exp(x))/10; %迭代公式 f=diff(s); x=0; %迭代初值 a=subs(f,x); %判断收敛性(a是否小于1) s=(2-exp(x))/10; stop=1.0e-5; %迭代的精度 n=0; while a<1&abs(s-x)>=stop&n<=100; x=s %迭代 s=(2-exp(x))/10; n=n+1 end 实验结果: (1)二分法: symbol =1 b =0.50000000000000 n =1 symbol =1 b =0.25000000000000 n =2 symbol =1 b =0.12500000000000 n =3 symbol =0 a =0.06250000000000 n =4 symbol =1 b =0.09375000000000 n =5 symbol =0 a =0.07812500000000 n =6 symbol =1 b =0.09054565429688 n =15 symbol =1 b =0.09053039550781 n =16 symbol =0 a =0.09052276611328 n =17 Xk =0.09052276611328 n =17 (2)迭代法 由x =0.10000000000000 n =1 x =0.08948290819244 n =2 x =0.09063913585958 n =3 x =0.09051261667437 n =4 x =0.09052646805264 n =5 试验结果可见用二分法需要算17次,而用迭代法求得同样精度的解仅用5次,但由于迭代法一般只具有局部收敛性,因此通常不用二分法来求得非线性方程的精确解,而只用它求得根的一个近似解,再用收敛速度较快的迭代法求得其精确解。

AHA-C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AHA-C语言程序设计大作业要求 一、作业目的 1、掌握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练掌握window控制台应用程序的编写。 3、初步完成一个应用程序的设计、编码、调试,了解程序设计过程,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 猜数字游戏: 计算机随机生成没有重复的n个数,用户从键盘输入猜测的数。每猜一次,电脑给出提示信息。如果用户输入的数跟计算机生成的数,数值和位置都完全相等,则胜出。 基本功能要求: 1.随机生成没有重复的4个数。(每个数字在0-9范围内)。 2.用户从键盘输入4个不重复的数,程序能对用户输入的数与随机生成的数进行匹配,并 给出提示信息:“有x个数数值和位置都相同!有y个数数值相同,但位置不同。” 3.控制用户的尝试次数为10次。 4.计算、输出并保存用户的得分,计分规则:总分是100分,每失败一次扣10分。 5.有操作菜单,能根据不同选择运行不同功能:1:开始游戏!2:查看上次成绩!3:输 出帮助信息!0:退出程序! 扩展功能要求: 1.对用户输入的数字进行检查,如果用户输入重复的数,给出提示,要求重新输入。 2.能对游戏进行设置:在操作菜单中增加相应的选项:“4:系统设置”。 (1)修改要猜的数字的个数n,根据修改后的n值,计算机可随机生成n个数,用户进行n个数的猜测游戏。 (2)修改可以尝试的次数。 3.若游戏胜出且成绩在前五名,可输入并记录对应的用户姓名,并添加到积分榜中。操作 菜单中相应选项改为“2:积分榜!”,用于把积分榜中保存的前五名成绩及用户姓名显示出来。 4.能对积分榜的成绩进行排序和输出。 提示:(1)生成一个0~9的随机数,使用rand函数: #include #include //使用rand函数必须使用此头文件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srand(time(0)); //生成一个种子。整个程序只写一次即可。 a=rand()%10; //生成一个随机数。 printf("%d\n",a); return 0;

MATLAB实验练习题(计算机)-南邮-MATLAB-数学实验大作业答案

“”练习题 要求:抄题、写出操作命令、运行结果,并根据要求,贴上运行图。 1、求230x e x -=的所有根。(先画图后求解)(要求贴图) >> ('(x)-3*x^2',0) = -2*(-1/6*3^(1/2)) -2*(-11/6*3^(1/2)) -2*(1/6*3^(1/2)) 3、求解下列各题: 1)30 sin lim x x x x ->- >> x;

>> (((x))^3) = 1/6 2) (10)cos ,x y e x y =求 >> x; >> ((x)*(x),10) = (-32)*(x)*(x) 3)2 1/2 0(17x e dx ?精确到位有效数字) >> x; >> ((((x^2),0,1/2)),17) =

0.54498710418362222 4)4 2 254x dx x +? >> x; >> (x^4/(25^2)) = 125*(5) - 25*x + x^3/3 5)求由参数方程arctan x y t ??=? =??dy dx 与二阶导 数22 d y dx 。 >> t; >> ((1^2))(t); >> ()() = 1

6)设函数(x)由方程e所确定,求y′(x)。>> x y; *(y)(1); >> ()() = (x + (y)) 7) sin2 x e xdx +∞- ? >> x; >> ()*(2*x); >> (y,0) = 2/5

8) 08x =展开(最高次幂为) >> x (1); taylor(f,0,9) = - (429*x^8)/32768 + (33*x^7)/2048 - (21*x^6)/1024 + (7*x^5)/256 - (5*x^4)/128 + x^3/16 - x^2/8 + 2 + 1 9) 1sin (3)(2)x y e y =求 >> x y; >> ((1)); >> ((y,3),2) =

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答案(胡良剑)

数学实验答案 Chapter 1 Page20,ex1 (5) 等于[exp(1),exp(2);exp(3),exp(4)] (7) 3=1*3, 8=2*4 (8) a为各列最小值,b为最小值所在的行号 (10) 1>=4,false, 2>=3,false, 3>=2, ture, 4>=1,ture (11) 答案表明:编址第2元素满足不等式(30>=20)和编址第4元素满足不等式(40>=10) (12) 答案表明:编址第2行第1列元素满足不等式(30>=20)和编址第2行第2列元素满足不等式(40>=10) Page20, ex2 (1)a, b, c的值尽管都是1,但数据类型分别为数值,字符,逻辑,注意a与c相等,但他们不等于b (2)double(fun)输出的分别是字符a,b,s,(,x,)的ASCII码 Page20,ex3 >> r=2;p=0.5;n=12; >> T=log(r)/n/log(1+0.01*p) Page20,ex4 >> x=-2:0.05:2;f=x.^4-2.^x; >> [fmin,min_index]=min(f) 最小值最小值点编址 >> x(min_index) ans = 0.6500 最小值点 >> [f1,x1_index]=min(abs(f)) 求近似根--绝对值最小的点 f1 = 0.0328 x1_index = 24 >> x(x1_index) ans = -0.8500 >> x(x1_index)=[];f=x.^4-2.^x; 删去绝对值最小的点以求函数绝对值次小的点 >> [f2,x2_index]=min(abs(f)) 求另一近似根--函数绝对值次小的点 f2 = 0.0630 x2_index = 65 >> x(x2_index) ans = 1.2500

习题课及大作业题目要求

一、一次课 0+5+10+15…+45+50的值(等差数列的和)。 练习2:设计一评分程序,输入不同的分数会得到不同的评论,分数小于60,“警告”指示灯会亮起来,同时显示字符串“你没有通过考试!”;分数在60~99之间,“通过”指示灯会亮起来,同时显示字符串“你考试通过了!”;分数为100,“恭喜”指示灯会亮起来,同时显示字符串“你是第一名!”;如果输入为0~100以外的数字,会有错误提示,同时显示字符串“输入错误!”。 练习3:用顺序结构实现数值匹配:输入1~100之间的任意1个整数,然后系统随机产生1~100之间的整数,直到和预先输入的整数一样,然后输出匹配的次数和匹配的时间。 练习4:设计一个VI,用移位寄存器对连续产生的随机数进行100次累加,用累加值除以循环次数100,求这些随机数的平均数。再用判断平均数是否在0.45~0.55范围内,如果在此范围内则点亮指示灯,并计算程序运行所耗的时间。提示:可以用‘比较’子模板中的‘判定范围并强制转换’函数判断数的范围。 二、二次课 练习1:建立一个VI,产生一个包含20个随机数的数组,并输出它的第1,5,12,18个元素所组成的数组。 练习2:创建一个2行10列的二维数组,为数组赋值如下: 10,11,12, (19) 19,18,17, (10)

然后将此二维数组改为一个一维数组,成员为10,11,12,…19,19,18,17,10 练习3:用数组函数创建一个二维数组显示控件,数组元素为: 1,2,3, (10) 2,3,4,….10,1 3,4,5,….10,1,2 10,9,8, (1) 9,8,7,….1,10 8,7,6,….1,10,9 然后,用数组函数求出创建的数组大小,并将创建的数组转置。 练习4:构建一个VI,将包含10个随机数的一个数组的元素顺序颠倒过来,再将数组最后5个元素移到数组前端,形成一个新数组。练习5:创建一个簇控件,成员分别为字符型控件“姓名”,数值型控件“学号”,布尔型控件“注册”,从这个簇控件中提取出簇成员“注册”,显示在前面板上。 三、三次课 练习1:在一个波形图中显示3条随机数组成的曲线,分别用红、绿、篮颜色表示,其取值范围分别为0~1、1~5和5~10。 练习2:用循环结构产生0~10之间的随机数,每次循环都延时1s在波形图表上显示出来,要求同时显示两条直线2和8,要求线条略粗于随机数曲线,要求Y坐标保持在0~10范围内。当随机数大于9时LED灯闪烁,小于1时,波形图表不可见。每次运行时图标从头显示。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实验报告全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实验报告全

实验六工业热电偶的校验 摘要:本实验重在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对热电偶进行校正验证镍铬热电偶的准确性并了解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热电偶校正标准被校补偿导线 1 引言 (1)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了解热电势与热端温度的关系。了解对热电偶进行校正的原因及校正方法,能独立地进行校正实验和绘制校正曲线。 2.了解冷端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及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3.通过测量热电势掌握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设备 1.铂铑-铂热电偶(标准热电偶)1支 2.镍铬-镍硅热电偶(被校正热电偶)1支 3.热电偶卧式检定炉(附温度控制器)1台 4.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 1台 5.酒精温度计 1支 6.广口保温瓶 1个 7.热浴杯及酒精灯各1个 2 内容 1.了解直流电位差计各旋钮、开关及检流计的作用,掌握直流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热电偶校正 (1)实验开始,给检定炉供电,炉温给定值为400oC。当炉温稳定后,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标准热电偶和被校正热电偶的热电势,每个校正点的测量不得少于四次。数据记录于表6-1。 (2)依次校正600oC、 800oC、 1000oC各点。 (3)将测量电势求取平均值并转换成温度,计算误差,根据表6-3判断被热电偶是否合格。绘制校验曲线。 3.热电偶冷端温度对测温的影响及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1)1000oC校正点作完后,保持炉温不变。测量热浴杯中的水温,然后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镍铬-镍硅热电偶未加补偿导线和加补偿导线的热电势。数据记录于表6-2中。 (2)用酒精灯加热热浴杯,当水温依次为30oC、 40oC、 50oC时,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镍铬-镍硅热电偶未加补偿导线和加补偿导线的热电势。数据记录于表6-2中。 (3)用铂铑-铂热电偶测量炉温,检查实验过程中炉温是否稳定,分析若炉

山东建筑大学数学实验期末作业matlab

数学实验 期 末 作 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1. 求函数x x y 2sin 3=的5阶导数。 2. 使用sparse 命令描述? ? ???? ? ? ??30001 020******* 01020 10003。 3. 求解边值问题 1)0(,0)0(,34,43==+-=+=g f g f dx dg g f dx df 。 4. 建立函数1 2sin )(3-=x x f x 的M-文件,并计算)2(f 和)10(f 。 5. 计算二重积分dy dx x y ??211 0][。 6. 已知数列满足2,11 01=+= +a ka a k k ,求5a ,并要求最后结果分别以小数点后两位和有理数这两种数据显示格式输出。

7.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请根据你的思路编程求解。 8. 绘制以下方程所表示的图形。 (1)x x y -=23 2 (2)y z cos =绕z 轴的旋转曲面 (3))40(,) 2sin(sin )]2cos(4[cos )]2cos(4[π<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的个人工资、薪金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计算办法为:在每个人的月收入中超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应该纳税,这部分收入称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实行分段累计税率,按下列税率表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等级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2 超过500元,不到2000元的部分10 3 超过2000元,不到5000元的部分15 4 超过5000元,不到20000元的部分20 5 超过20000元,不到40000元的部分25 6 超过40000元,不到60000元的部分30 7 超过60000元,不到80000元的部分35 8 超过80000元,不到100000元的部分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 若某人的工资是x元,试建立税款y与收入x之间的M-文件,并要求程序运行时可以告知操作者“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your wage”。

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MATLAB 的开发环境; 2.掌握MATLAB 的一些常用命令; 3.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输入方法及各种基本运算。 二、实验内容 1.熟悉MATLAB 的开发环境: ① MATLAB 的各种窗口: 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工作空间窗口、当前路径窗口。 ②路径的设置: 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加入到MATLAB 路径中,并保存。 设置当前路径,以方便文件管理。 2.学习使用clc 、clear ,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3.矩阵运算: 已知:A=[1 2;3 4]; B=[5 5;7 8]; 求:A*B 、A.*B ,并比较结果。 4.使用冒号选出指定元素: 已知:A=[1 2 3;4 5 6;7 8 9]; 求:A 中第3列前2个元素;A 中所有列第2,3行的元素; 5.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计算: 1) )2sin(π 2) 5.4)4.05589(÷?+ 6.关系及逻辑运算 1)已知:a=[5:1:15]; b=[1 2 8 8 7 10 12 11 13 14 15],求: y=a==b ,并分析结果 2)已知:X=[0 1;1 0]; Y=[0 0;1 0],求: x&y+x>y ,并分析结果 7.文件操作 1)将0到1000的所有整数,写入到D 盘下的文件 2)读入D 盘下的文件,并赋给变量num

8.符号运算 1)对表达式f=x 3 -1 进行因式分解 2)对表达式f=(2x 2*(x+3)-10)*t ,分别将自变量x 和t 的同类项合并 3)求 3(1)x dz z +? 三、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内容的3、4、5、6、7、8,写出相应的程序、结果

大工19秋《电源技术》大作业题目及要求学习资料

大工19秋《电源技术》大作业题目及要 求

大连理工大学电源技术大作业 姓名: 学号: 学习中心:

大工19秋《电源技术》大作业及要求 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添加自己对于题目相关的学习心得! 题目一: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分析 总则:围绕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介绍其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对应计算方法,并简述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撰写要求: (1)介绍整流电路的分类。 (2)介绍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3)介绍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主要参数及对应计算方法。 (4)简述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5)学习心得(为区分离线作业是否独立完成,请写些自己对该题目相关的想法或者学习心得,学习心得严禁抄袭!) 作业具体要求: 1. 封面格式 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电源技术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 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3. 正文格式 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字数在2000字以上。 注意: 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 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数学实验报告-6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班级材料1209 姓名曾雪淇 学号 41230265 2014年 5月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微分方程求解和曲线拟合的方法,通过MATLAB求解一阶甚至是二阶以上的高阶微分方程。 二、【实验任务】 P168习题24,习题27 三、【实验程序】 习题24:dsolve('Dy=x*sin(x)/cos(y)','x') 习题27:function xdot=exf(t,x) u=1-2*t; xdot=[0,1;1,-t]*x+[0 1]'*u; clf; t0=0; tf=pi; x0t=[0.1;0.2]; [t,x]=ode23('exf',[t0,tf],x0t) y=x(:,1); Dy=x(:,2); plot(t,y,'-',t,Dy,'o') 四、【实验结果】 习题24:ans = -asin(-sin(x)+x*cos(x)-C1) 习题27: t = 0.014545454545455 0.087272727272727 0.201440113885487 0.325875614772746 2

0.462108154525786 0.612058884594697 0.777820950596408 0.962141414226468 1.148168188604642 1.276725612086219 1.405283035567796 1.518837016595503 1.670603286779598 1.860122410374634 2.089084425249819 2.356884067351406 2.654570124097287 2.968729389456267 3.141592653589793 x = 0.100000000000000 0.200000000000000 0.103024424647132 0.215787876799993 0.121418223032493 0.288273863806750 0.159807571438023 0.379808018692957 0.211637169341158 0.447918********* 0.275587792496926 0.484712850141869 0.348540604264411 0.481263088285519 3

matlab数学实验报告5

数学实验报告 制作成员班级学号 2011年6月12日

培养容器温度变化率模型 一、实验目的 利用matlab软件估测培养容器温度变化率 二、实验问题 现在大棚技术越来越好,能够将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利用这种优势,实验室现在需要培植某种适于在8.16℃到10.74℃下能够快速长大的甜菜品种。为达到实验所需温度,又尽可能地节约成本,研究所决定使用如下方式控制培养容器的温度:1,每天加热一次或两次,每次约两小时; 2,当温度降至8.16℃时,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当温度达到10.74℃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 已知实验的时间是冬天,实验室为了其它实验的需要已经将实验室的温度大致稳定在0℃。下表记录的是该培养容器某一天的温度 时间(h)温度(℃)时间(h)温度(℃)09.68 1.849.31 0.929.45 2.959.13 3.878.981 4.989.65 4.988.811 5.909.41 5.908.691 6.839.18 7.008.5217.938.92 7.938.3919.048.66 8.978.2219.968.43 9.89加热装置工作20.848.22 10.93加热装置工作22.02加热装置工作10.9510.8222.96加热装置工作12.0310.5023.8810.59 12.9510.2124.9910.35 13.889.9425.9110.18 三、建立数学模型 1,分析:由物理学中的傅利叶传热定律知温度变化率只取决于温度

差,与温度本身无关。因为培养容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8.16℃和10.74℃;即最低温度差和最高温度差分别是:8.16℃和10.74℃。而且,16.8/74.10≈1.1467,约为1,故可以忽略温度对温度变化率的影响2, 将温度变化率看成是时间的连续函数,为计算简单,不妨将温度变化率定义成单位时间温度变化的多少,即温度对时间连续变化的绝对值(温度是下降的),得到结果后再乘以一系数即可。 四、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1)温度变化率的估计方法 根据上表的数据,利用matlab 做出温度-时间散点图如下: 下面计算温度变化率与时间的关系。由图选择将数据分三段,然后对每一段数据做如下处理:设某段数据为{(0x ,0y ),(1x ,1y ),(2x , 2y ),…,(n x ,n y )},相邻数据中点的平均温度变化率采取公式: 温度变化率=(左端点的温度-右端点的温度)/区间长度算得即:v( 2 1i i x x ++)=(1+-i i y y )/(i i x x - +1). 每段首尾点的温度变化率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v(0x )=(30y -41y +2y )/(2x -0x )v(n x )=(3n y -41+n y +2+n y )/(n x -2-n x )

MATLAB数学实验100例题解

一元函数微分学 实验1 一元函数的图形(基础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图形加深对函数及其性质的认识与理解, 掌握运用函数的图形来观察和分析 函数的有关特性与变化趋势的方法,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掌握用Matlab 作平面曲线图性的方法与技巧. 初等函数的图形 2 作出函数x y tan =和x y cot =的图形观察其周期性和变化趋势. 解:程序代码: >> x=linspace(0,2*pi,600); t=sin(x)./(cos(x)+eps); plot(x,t);title('tan(x)');axis ([0,2*pi,-50,50]); 图象: 程序代码: >> x=linspace(0,2*pi,100); ct=cos(x)./(sin(x)+eps); plot(x,ct);title('cot(x)');axis ([0,2*pi,-50,50]); 图象: cot(x) 4在区间]1,1[-画出函数x y 1 sin =的图形. 解:程序代码: >> x=linspace(-1,1,10000); y=sin(1./x); plot(x,y); axis([-1,1,-2,2]) 图象:

二维参数方程作图 6画出参数方程???==t t t y t t t x 3cos sin )(5cos cos )(的图形: 解:程序代码: >> t=linspace(0,2*pi,100); plot(cos(t).*cos(5*t),sin(t).*cos(3*t)); 图象: 极坐标方程作图 8 作出极坐标方程为10/t e r =的对数螺线的图形. 解:程序代码: >> t=0:0.01:2*pi; r=exp(t/10); polar(log(t+eps),log(r+eps)); 图象: 90270 分段函数作图 10 作出符号函数x y sgn =的图形. 解:

大工18春《软件工程》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 网络教育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大作业 题目: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第一大题: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大题:完成下面一项课程设计。 2018春《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注意:从以下4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题目一:超市员工管理系统 总则:不限制编程语言,可以选用VB/C#等,不限数据库,可选用SQL/MYSQL/ACCESS等设计一个超市员工管理系统。(具 体工具平台及语言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不必完 全按照上述技术要求) 要求:(1)撰写一份word文档,里面包括(需求分析规格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报告书)章节。 (2)需求分析规格书,包含功能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介绍该系统具体包含何种功能。 (3)详细设计说明书包含数据表,核心程序,模块相关截 图。数据表为数据库所建立的数据表,至少包含超市管理

------------------------------------------------------------------------------------------------------------------------------ 人员表和员工信息表。核心程序需列出系统的核心程序。 模块相关截图需列出各个界面的截图。 (4)测试报告书要求简单介绍测试的方法与测试的示例, 举出一组示例即可。 (5)整个word文件名为 [姓名奥鹏卡号学习中心](如 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作业提交: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8年9月11日前。 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作业,不准抄袭其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实验第五次讲解学习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实 验第五次

精品资料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拟合与插值 2013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tlab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多项式及其相关计算等; 2.熟悉Matlab中多项式的拟合,编写一些相关的Matlab命令等; 3.熟悉Matlab中多项式的插值,并编写一些相关的Matlab命令等; 4.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二、【实验任务】 1.在钢线碳含量对于电阻的效应的研究中,得到以下数据.分别用一次、三次、五次多项式拟合曲线来拟合这组数据并画出图形,计算当x=0.45时的电阻值. 碳含量 0.10 0.30 0.40 0.55 0.70 0.80 0.95 x 电阻y 15 18 19 21 22.6 23.8 26 2.在某种添加剂的不同浓度之下对铝合金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得到数据如下,现分别使用不同的插值方法,对其中没有测量的浓度进行推测,并估算出浓度X=18及26时的抗压强度Y的值. 浓度X 10 15 20 25 30 抗压强度Y 25.2 29.8 31.2 31.7 29.4 3.用不同方法对在(-3,3)上的二维插值效果进行比较.

三、【实验程序】 1.在钢线碳含量对于电阻的效应的研究中,得到以下数据.分别用一次、三次、五次多项式拟合曲线来拟合这组数据并画出图形,计算当x=0.45时的电阻值. M文件 clc; clf; x=[0.1 0.3 0.4 0.55 0.7 0.8 0.95]; y=[15 18 19 21 22.6 23.8 26]; p1=polyfit(x,y,1); p3=polyfit(x,y,3); p5=polyfit(x,y,5); x1=0.1:0.05:1; y1=polyval(p1,x1); y3=polyval(p3,x1); y5=polyval(p5,x1); plot(x,y,'rp',x1,y1,'b-',x1,y3,'g-.',x1,y5,'m--'); legend('拟合点','一次拟合','三次拟合','五次拟合'); disp('以下为当x=0.45时的电阻值:') disp('一阶拟合函数值'),g1=polyval(p1,0.45) disp('三阶拟合函数值'),g3=polyval(p3,0.45) disp('五阶拟合函数值'),g5=polyval(p5,0.45)

南邮MATLAB数学实验答案(全)

第一次练习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会作二维、三维几何图形,能够用Matlab 软件解决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中的计算问题。 补充命令 vpa(x,n) 显示x 的n 位有效数字,教材102页 fplot(‘f(x)’,[a,b]) 函数作图命令,画出f(x)在区间[a,b]上的图形 在下面的题目中m 为你的学号的后3位(1-9班)或4位(10班以上) 1.1 计算30sin lim x mx mx x →-与3 sin lim x mx mx x →∞- syms x limit((902*x-sin(902*x))/x^3) ans = 366935404/3 limit((902*x-sin(902*x))/x^3,inf) ans = 0 1.2 cos 1000 x mx y e =,求''y syms x diff(exp(x)*cos(902*x/1000),2) ans = (46599*cos((451*x)/500)*exp(x))/250000 - (451*sin((451*x)/500)*exp(x))/250 1.3 计算 22 11 00 x y e dxdy +?? dblquad(@(x,y) exp(x.^2+y.^2),0,1,0,1) ans = 2.1394 1.4 计算4 2 2 4x dx m x +? syms x int(x^4/(902^2+4*x^2)) ans = (91733851*atan(x/451))/4 - (203401*x)/4 + x^3/12 1.5 (10)cos ,x y e mx y =求 syms x diff(exp(x)*cos(902*x),10) ans = -356485076957717053044344387763*cos(902*x)*exp(x)-3952323024277642494822005884*sin(902*x)*exp(x) 1.6 0x =的泰勒展式(最高次幂为4).

答案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 学习中心:(宋体,小三) 层次:(宋体,小三) 专业:(宋体,小三)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宋体,小三) 姓名:(宋体,小三) 完成日期:年月日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 第一部分: 题目二:结合图说明什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叫超额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是凯恩斯先提出来的,认为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拉开“膨胀性缺口”,造成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即以“过多货币追求过少商品”。如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概述图: 具体解释是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在此条件下,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闲置的机器设备由于已全部使用上了,过度的需求不仅不会促使产量增加反而引起物价上涨,产生通胀。此处,特别强调是超额需求(区别于成本推动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是在无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上升所导致)。后来又有人补充,当经济中未实现充分就业时,由于需求增加后,总供给的增加无法迅速满足总需求的要求便产生了暂时的供给短缺,从而推动了价格水平,产生通胀。由于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的上涨仍会刺激总供给逐渐增加,从而也使国民收入随之增加。 因总需求的增长持续超过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可达到的水平,而导致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图中纵轴P表示物价水平,横轴Q表示产量水平;D1、

D2、D3、D4、D5表示不同水平的总需求;Qf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充分就业产量)。当价格为P1时,总需求为D1,产量为Q1;当价格为P2时,总需求为D2,产量为Q2;当价格为P3时,总需求为D3,产量为Qf,这时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约束下的产量已达到最大,因此,总需求继续增大(由D3分别上升为D4、D5),将不可能引起产量增加(仍为Qf),而价格则由P3分别上升到P4、P5。 把A、B、C、D、E连成一线,可以得到通货膨胀轨迹。其中,CE段意味着过度需求的存在,所以CE段被称为真正的通货膨胀。 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实际因素主要有:①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财政赤字,并主要依靠财政透支来弥补;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形成所谓的“投资膨胀”;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都会导致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这种缺口只能通过物价上涨才能弥合,这就引起了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还可能由货币因素引起。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都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上述实际因素引起的过度需求虽然最初在非金融部门中产生,但若无一定的货币量增长为基础,便不可能形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换言之,过度的需求必然表现为过度的货币需求。从货币因素考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产生:①经济运行对货币需求大大减少,于是,即使货币供应无异常增长,原有货币存量也会相对过多;②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应增加过多。一般情况下,后者是货币因素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 学习心得 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到更多经济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数学实验报告-2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MATLAB绘图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班级材料1209 姓名曾雪淇 学号 41230265 2014年 5月

学会用MATLAB绘制二维曲线、三维曲线,掌握gtext, legend, title,xlabel,ylabel,zlabel,axis 等指令用法,并学会图形的标注。二、【实验任务】 P79 习题1,习题3,习题5 三、【实验程序】 习题一: x=0:pi/10:4*pi; y1=exp(x./3).*sin(3*x); y2=exp(x./3); y3=-exp(x./3); plot(x,y1,'b*',x,y2,'r-.',x,y3,'r-.') 习题二: x1=-pi:pi/10:pi; y1=x1.*cos(x1); x2=pi:pi/10:4*pi; y2=x2.*tan(1./x2).*sin(x2).^3; x3=1:0.1:8; y3=exp(1./x3).*sin(x3); subplot(1,3,1);plot(x1,y1,'r*'),grid on,title(‘y1= x1*cosx1’) subplot(1,3,2) ;plot(x2,y2,’b-‘),grid on,title (‘y2=x2*tan(1/x2)*sinx2^3’) subplot(1,3,3);plot(x3,y3,'g+'),grid on,title (‘y3=exp(1/x3)*sinx3’) gtext(‘y1=x1cos(x1)’),gtext(‘y2=x2tan(1/x2)sin(x2)^3’), gtext(‘y3=exp(1/x3)sin(x3)’) legend(‘y1= x1*cos(x1)’, ‘y2=x2tan(1/x2)sin(x2^)3’ ‘y3=exp(1/x3)sin(x3)’) xlabel(‘x轴’),ylabel(‘y轴’),axis xy 习题三: t=0:pi/10:20*pi; x=t.*cos(pi/6.*t); y=t.*sin(pi/6.*t); z=2*t; plot3(x,y,z,'r*'),grid on title(‘圆锥螺线的图像’) xlabel(‘x轴’),ylabel(‘y轴’),zlabel(‘z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