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专业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专业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

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院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及班级:生态2007-1班学号:

姓名:黄绿君

指导教师:努尔巴依

2008年7月

植物生态学实习任务书

实习评语

目录

1前言 (3)

2.实习概况 (3)

2.1实习目的 (3)

2.2实习的重要意义 (3)

2.3实习路线及内容 (4)

2.3.17月10 日路线及主要内容 (4)

2.3.27月11 日路线及主要内容 (4)

3.实习记录与分析 (4)

3.1沙生植物的特点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生态特征 (4)

3.2阜康绿洲的发展演化和土壤盐分的动态特征 (6)

3.3天山系的地质历史与地貌 (6)

3.4三工河的水文状况 (7)

3.5天山北坡中段植物种类及其生态生物学特点 (8)

3.6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作物与农作物 (10)

3.7天山北坡植被垂直带的分布规律 (11)

3.8土壤的垂直自然带和成土条件与成土过程 (12)

3.9天山北坡自然观带的垂直分布 (14)

4.总结与建议 (15)

参考文献

致谢

1.前言

植物生物学是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系的基础课,植物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作为植物生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植物。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实习,还可以使学生受到野外植物生物学工作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让我们把抽象的生物理论与生态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努尔巴依老师带领我们班在阜康、南山等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野外考察实习。

在带队老师的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和细心指导下,我们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爬三工河荒山、登南山,对当地的气候特征、水文状况、植物群落、土壤等有了基本的了解,认识和理解了天山北坡植被垂直带的分布规律及自然观带的垂直分布特征,同时,对植物生物学这一学科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总结这两天的野外实习历程,并结合《植物生态学》教材、《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导书》、《新疆植物志》、《中国荒漠植物志》、《新疆环境保护》等文献资料作出本实习报告。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甚至错误,恳请老师指点、修正。

2.实习概况

2.1实习目的

根据生态学野外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要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需达到以下目的:

①认识天山北坡自然观带垂直分布特征;

②了解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作物与农作物和各大城市分布;

③认识天山北坡植被垂直带的分布规律;

④观察黑钙土、栗钙土、灰色荒漠土、灰棕色森林土的剖面、认识成土条件与成土过程;

⑤认识天山山地优势植物群落、作用及其分布规律;了解高山、亚高山草甸、针叶林带、草原、荒漠的生态环境特征;

⑥认识天山山地主要植物种类和草原优势植物种类;

⑦观察三公河的水文状况与流水地貌;

⑧观察阜康绿洲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⑨认识沙生植物的特征,准噶尔盆地库尔班通古提沙漠的生态特征。

2.2实习的重要意义

由于植物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植物生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

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实

践和指导意义。第一,野外实习能够很好地验证和巩固理论

知识,补充和深化课堂知识,同时全面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第二,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认识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第三,通过野外实习,还可以使学

生受到野外植物生物学工作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第四,野外实习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做好实习的准备和安排,明确实习目的,做好充分的实习准备工作。

2.3 实习路线及内容

2.3.1 7月10 日路线:如右图所示;主要内容:我们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辨认沙生植物及其特征,了解沙漠的生态特点,分析阜康绿洲的形成及其分布;然后爬上三工河地区的荒山,观察当地的水文状况与地质地貌,同时,了解天山山系的地质历史。

2.3.2 7月11 日路线:乌鲁木齐市—大湾乡—永

丰渠—菊花台。主要内容:辨认天山山地主要植物

种类和山地、草原优势物种种类及其分布规律,了

解天山北坡经济带作物和农作物;观察土壤剖面,

认识成土条件与成土过程,了解高山草甸亚高山草

甸针叶林带草原荒漠的生态环境特征;认识天山北

坡植被垂直带的分布规律和自然观带垂直分布特征。

3.实习记录与分析

3.1沙生植物的特点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生态特征

提起沙漠,有人总以为那里是荒凉无际,黄沙滚滚,寸草不生。其实,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禁区,那里尚有片片绿洲呈现着生机。生活在沙漠里的这些植物被称为沙生植物。这些沙生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风沙大、雨水少、冷热多变的严酷气候下,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生就了种种奇特的形态。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异。

①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日照强烈,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面积大大缩小,有的甚至完全退化。如仙人掌的叶子完全变成针刺状;红沙茎枝上的小叶退化成圆柱形;梭梭和红柳的叶子成了鳞片状;盐爪爪和霸王的叶子长成肉质状;白柠条的叶子两面都长满了银白色的绒毛。这些千姿百态的叶子,对于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十分有利。鳞片状叶子可以减少蒸腾耗水;肉质状的叶子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那些白色的绒毛可以保护叶子免受高温强光的威胁;而胡杨的叶子更为奇特,为了缩小叶子面积以减少蒸腾,胡杨在一棵树上就有40多种叶型,甚至同一枝条上就长了5种不同形状的叶子。

②由于水分和营养物质缺乏,加上风大和强烈日照等,沙生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受到限制,多数植株较低矮,有些植物的枝条硬化成刺状,如木旋花、骆驼刺。有些植物的茎枝上长了一层光滑的白色蜡皮,如沙拐枣、梭梭、白刺,这种蜡皮可以反射强烈阳光的照射,以避免植物体温度升高所带来的蒸腾过旺。一般植物都用绿色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而很多沙生植物因为叶子退化,只好靠绿色的枝条来进行光合作用,如梭梭、花棒等。

③生长在沙漠城的植物还具有耐沙暴沙埋的能力。红柳、沙蒿和花棒的枝干被沙埋后可以生出不定根以阻拦大量流沙。白刺受风蚀后,其根大量露出地面,在暴露的根系上能长出不定芽。当风沙将

其枝条全埋起来以后,它向下能长出许多新的不定根,向上长出好多嫩的枝条,如此枝上发枝,枝上长枝,风沙越凶,生长越旺,天长日久,自然形成一个突起的像坟堆似的白刺包,它可以积沙几立方米或几百立方米甚至上千立方米。

④沙漠雨量稀少,高温干旱,水分蒸发很快,所以沙生植物都具有强大的根系,主根扎得深,侧根铺得广,且根部有沙套保护,而地上部分则大大缩小。一株不足半米高的白刺,它的很深达3米多,主根长13米,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根深为株高的7倍以上。梭梭的主侧根也很发达,它的根系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5~7倍。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上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

⑤在繁殖方面,沙生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多属风播植物,随流动的沙子一起移动,并保持在流沙的上层表面,而不被沙埋得太深。

⑥有些沙生植物还有耐盐的特性,可生长在盐分高的沙漠里。如梭梭在土壤含盐量达2%的条件下生长最好,其嫩枝含盐达14~17%。这种高浓度的盐溶液,形成高渗透压,更有利于从沙漠中吸收水分。红柳吸收带盐的水分,然后通过泌盐腺体再把盐排出体外。

⑦沙漠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植物,它们在春季或秋季的短暂降雨期间迅速生长发育,在1~2个月内完成生活史,这类植物叫短命植物。短命植物以种子或以鳞茎、块茎、根状茎等器官度过漫长的干旱季节,待来年雨季再形成新的植物体。这是这类植物对沙漠生活长期适应的结果。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腹地(44°11′~46°20′N,84°31′~90°00′E),面积达4.88×10~4 km~2,海拔在300~600 m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下简称“古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沙漠腹地仅有70~100mm,且主要集中在春季;年平均蒸发量在2000mm以上;年均温6~10℃,≥10℃的活动年积温可达3000~5000℃;空气相对湿度平均50~60%。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古沙漠中由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梭梭(H.ammodendron)和其他沙生植物构成的灌木、小乔木群落广泛发育;同时,由于冬春有一定的融雪和雨水,使短命和类短命植物也获得一定发育。除此以外,该沙漠地表还有发育良好的生物土壤结皮。荒漠地表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孢子植物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的形成使土壤表面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均明显不同于松散沙土,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蚀、水蚀功能;同时,它也是干旱荒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荒漠藻类作为荒漠半荒漠生态系统的先行者。

土壤水分条件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植被发育的最主要的制约因子,春季土壤水分对该区植被发育更具决定作用。通过野外标定,利用中子水分仪对原始沙丘、工程扰动沙丘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春季土壤水分受地貌部位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整体表现为垄间低地高于垄顶,人为扰动沙面又高于有植被覆盖的沙面。春季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表现为初春(3—4月)土壤水分的补给期和春末夏初(5—6月初)的土壤水分损耗期。认为植被状况、降雨、地形和人为扰动等因素对土壤水影响较大。降水少,蒸发量大,干旱多风,土壤肥力低和盐碱化较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不同地貌单元自然条件又不尽相同,特别是土壤质地、盐分和养分的差异,导致植物群落发生相应变化。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植被整体呈现出群落组成简单、优势度高、多样性和覆盖度较低等特征。它们所构成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敏感性很高。土壤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3~4月的补给期、5~7月的失水期、8~10月的弱失水期和11~2月的冻结滞水期。其垂直分布可分为表层30cm 的活跃层、30~60cm的过渡层和60cm以下的稳定层。

4月初短命植物萌动出土,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4、5、6三个月正是北疆沙漠风沙活动强盛期,大部分沙垄表面乔灌木和长营养期草本植物盖度不足10%,而短命植物盖度则分别达到13.9%、40.2%和14.1%,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稳定沙面的主要贡献者,对工程行为扰动沙面后的植物恢复调查显示,短命植物是首先入侵的先锋植物。

3.2阜康绿洲的发展演化和土壤盐分的动态特征

阜康绿洲在绿洲发展演化过程中,绿洲与荒漠形成既

相互矛盾又协调共生的非线性变幻局势,人为活动已成为

绿洲涨落的主要原因。焉耆盆地经过近40年的土地开垦

后,人工绿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农田向自然绿洲和荒漠

的扩张在整个研究阶段均可见;农田开垦的对象表现为从

草地(含部分沼泽地)→多汁木本盐柴类荒漠→超旱生灌

木半灌木荒漠迁移,体现了农田绿洲开垦从易到难,自然绿洲不断缩小,人工绿洲不断扩大的过程;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盆地内湖泊水体、湖泊周边及农田绿洲出现明显的生态退化。焉耆盆地今后的规划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盆地环境治理很大程度决定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调节。

绿洲内部土壤对绿盐渍化发生的现状,以三工河流域中上游阜康绿洲为研究区,运用遥感与GI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0—20 cm土层盐分动态特征及其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各种景观类型间转移剧烈,区域绿洲化作用强于荒漠化; ②通过对1982年和2005年土壤盐分的理论模型拟合,符合球形模型,并且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 ③Kriging插值及其与同期的绿洲景观类型图叠加运算表明,土壤盐渍化具有向北推进的趋势,南部绿洲土壤盐化程度减弱,北部绿洲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④农业灌溉具有一定的洗盐作用,使得南部绿洲土壤盐化程度减轻;北部绿洲,由于地下水作用,使得土壤盐化程度加重。

3.3天山山系的地质历史与地貌

2020寒假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寒假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Practice report of plant ecology in winter vacation 2020

2020寒假植物生态学实习报告 篇一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

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 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xx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xx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小xx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森林实习报告

森林实习报告 篇一: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090410102 专业:林学年级:XX级指导教师:范海兰教师职称:讲师 二O一一年十二月 一、实习目的 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一级学科重要的课程之一,实习是学生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森林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增加学生对森林群落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训练并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方法,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 第16周

周一:实习相关事项的讲解,包括实习内容和实习安全事项周二:外业,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 周四:外业,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和重要值的数据收集调查周三、五:内业,数据处理,计算,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地点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习一周。 四、实习主要内容 (一)生态因子综合测定 1、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变化多端,既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因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时影响其周围的生态因子。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垫面的主要生态因子的进行日动态观测与测定,使学生在实验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利用几种生态因子的测定工具,对几种主要生态因子进行日变化的观测和测定,并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及同一生态环境中时间变化的比较,了解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加深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2、方法步骤: 1、选取校园湿地公园、拓荒广场、及后山相思林测定光照强度。 2、按照图1的样方配置在有林地内选择测定点5个,在每个测定点分别10cm、50 cm、150 cm高度的光照强度(高度应一致),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要求15分钟内测定完

植物生态学

1.与植物密切相关的生态条件(生态因子)包括水条件__温度条件__主条啤__空气和风__土壤条件___地形条件__生物条件_和_人类影响___等八类。 2.以水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有___旱生植物__中生植物_____湿生植物___和___水生植物 3.水生植物因其生长和水层深浅不同,可分为汽水植物____浮水植物____、和__挺水植物___ 4.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有_最适点__最低点__和_最高点_称为温度三基点。 5.由于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不同,植物可分为___酸性土植物____中性土植物__和___碱性土植髓__三大生态类型。 6.对某一特殊的生态环境有指示作用的植物称为___三指示植物___ 7.温热多雨地区的森林,常常包括____乔木层_灌木层_____草本层_和____地被层_等层次。 8.同一生活型不同种的组合称为____层片 9.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活周期性变化的起止日期称为___物侯期__________________。 10.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貌,称为______季相 11.植物种间关系的形式有_____竞争、寄主、共主、附生、种间结合_ 12.中国植被可分为如下八个区域: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亚热夸常绿阔叶林区域、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温带荒漠区域、青藏高原植被区域 13.群落最上层的优势种对群落的外貌、结构具决定意义,特称__建群种 1.何谓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2.何谓生态条件? 3.某植物从播种到出苗期间的平均温度为18"C,经历7天,该作物从播种到出苗的有效 积温是多少? 4.植物从播种到出苗,当月均温度为15℃时,需15天才能出苗,问此阶段棉花的活动积 温为多少? 5.樟不过长江,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6.为什么西藏高原的白菜,萝卜比其它地区的要7.简述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8.为了合理利用光,生产上采用了哪些措施? 9.禾谷类作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10.简述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1.以稻为例说明稻的不同生态型。 12.植物群落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3.决定植物群落外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4.何谓群落结构?植物群落有哪些结构特征? 15.何谓植物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有哪些 16.植物群落旱生演替有哪几个阶段? 17.举例简述水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 18.在桦林中,若出现较多的云杉幼苗,桦林植物群落可能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19.地球上常见的植物群落有哪些? 20.我国的植被分为哪几个植被区域?湖北省、湖南省属什么植被区域? 21.植被区域命名的原则是怎样的? 22.举例说明我国植被群落的分类单位。 23.群丛命名的根据是什么? 1.答;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植物生态学的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正常的或失常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答:在植物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只有那些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间或地点,对植物的代谢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密切联系的条件,如对植物特征、特性的产生,类型的形成,分布的限制,具有深刻影响作用的环境条件,才能称为生态条件。如水份、光照、温度、空气、风、土壤、地形、生物等生态条3.答:根据有效积温的公式计算:K=(18一10)×7=56(℃) 4.答:根据活动积温的公式计算:K(15—0)×15=225(℃) 5答:樟不过长江、云杉不能栽种在华北平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温度的限制。樟不 越长江,是受到长江以北低温的限制,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生长是受到华北平 原的高温限制。这表明温度条件是限制植物南北分布的主要因素。 6.答:植物生长的呋慢幸要求有一定的温度条件外,还要求有一定的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比较显著的地巨千毛芝的生长和产品芒更量有良好的影响。西藏高原地 区的昼夜温差大。白天的高温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夜间的低温使植物的呼吸 作用减弱,因此白天产生的光合产物积累得较多。因此植物生长快而大,品质好。 7.答:太阳光在绿色植物芝兰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植物的生活中需要利 用光能进行物质生产,把二氧化碳和水加工成糖和淀争。三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需 要。植物的一切产量都是依靠这种作用而取得的。此外.尤其是影响植物生长和 发育厂一个重要生态条件。因为光的强弱和光的波长官目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器官 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植Q:器言芝形态和组织结构。而且,日照时间的 长短,还限制着很多植物的发育。由此看来,光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因 此,在生产活动中如何提高植物对阳光的利用率,使植物生产更多的有机物质, 这是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8.答:生产上为了协调植物与光芒关系.满毛植物对光的需要,合理利用光能,充 分发挥植物的生产潜力,采用了合理密植、间套复种这些提高作物对日光能利用 的有效措施。 9答:禾谷类作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往往会出现生育期延长,发育推迟的现象。 因为南方为短日照、高温条件,到北方后变为长日照、低湿条件。使禾谷类作物 出现生育期延长,发育推迟的现象。因此应先选引早熟类型或对光、温反应迟钝 的品种,以免发生以上现象。 10答: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土壤能经常不断地为植物提供一定数量的水 分,养料、温度和空气。植物要在土壤里扎根和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肥沃土壤是 植物丰产的基础。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证。 11答:根据稻对温度、光照、土壤水分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而分别形成对这些条 件的特殊要求.从而声生了不同类型的生态型。如籼稻和粳稻是不同类型的温度 生态型。早稻、中稻、晚稻是不同类型的光照生态型:陆稻、水稻是不同类型的 土壤生态型。 12.答:植物群落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有关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群落的生态与动 态,群落的分类与打芒等有关基本内容。 13.答;群落外貌是指群落的外表形态和相貌,它是群落和外界环境条件长期适 应的结果。而群落外蓑三要取决于植物种类的形态习性或长相,生活型或生长型, (特别是优势种的生活型)叶形以及周期性等几方面.因此群落的外貌特征主要反映 在群落的高度、种类组成、季相变化、成层现象、树冠类型、颜色、树皮特征、 芽的位置、类型、叶子形态、生活能力、以及变态根等因素有关。 14.答:销构是指群落所有种类及其个体在空间中的配置状态。结构是群落的一 个重要特征,它反映了群落对环境的适应、动态和机能。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群 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和同生群。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 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垂直结构主要包括群落的地上成层现象,地 下成层现象与阶的特点。群落的水平结构,反映出不同群落在空间水平分化或镶 嵌现象的情况。时间结构反映出不同群落因组成成员不尽相同,群落在时间上的 周期变化或更替情况不一样。同生群能反映出群落的重要生态结构特征。 15.答;植物群落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 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替现象.植物 群落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个类型。原生演替即植物群落的演替是从操迪 上‘芒芦簧譬:生演替即植物群落是从被破坏的群落中开始的演替。 16.答:群落旱生演替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首先在岩石上出现的是地衣檀 QF举摹;纂二簧孟.田蓍募植物阶段;第三阶段,即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第四阶 段,即木本植物群落阶段, 17.答:水生植物群落演替共有六个阶段,其简单过程为冲口低等藻、菖植物巧 弓三浮爵植物阶段一如轮藻等沉水植物阶段一如睡莲、莲、芡实等浮叶根生植物 阶段一如芦苇、香薄,予百等羹荩植物阶段一如莎草、禾本科等湿生草本植物阶 段+木本植物阶段。 18.答:在桦林群落中,若出现较多的云杉幼苗,今后以择卞为建群种缩植物群 落,将可能变为以云杉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所代替。因为云杉比桦树耐阴.当云 杉处在苗期耐对棒树影响不大,当云杉生长超过桦树时,由于桦树不如云杉耐阴, 所以很快衰弱下去,而云杉生长得更好.成为以云杉为建群种的群落了。这说明 植物群落形成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应运用植物群落的知识把握群落变化 的方向和速度,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9.答:地球上常见的植物群落有热带雨林群落,红树林群落,雨绿木本群落, 硬叶木本群落.夏绿木木群落,针叶木本群落,雨绿干燥草本群落,夏绿干燥草 本群落,中生草本群落,湿生草本群落,水生草本崔落.冻荒漠群落等。 20.答:《中国植被》将我国植被区域划分为八个植被区域。即:寒温带针叶林区 域,温带针叶筒卜逞交林区域,暖湿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热带季雨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温带荒羹巨壤.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湖北、 湖南两省均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21.答:植被区域的划分是按照热量带加上占优势的地带性植被型或其组合.再 加上区域QF食名万式命名,如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22.我国植物科学工作者,将植物群落分为三个“级”,即植被型(为高级单位), 群系(为中级单位)和群丛(为基本单位)。在每个“级”之上设辅助单位“组”, 级以上设"亚型"为分类单位的补充。例如: 植被型组如针叶林,阔叶林等植较茎如寒温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等 植被亚型如山地杨桦林,河岸落叶阔叶林群系组如温带松林,石栎林等 群系如大针茅草原,芨芨草草甸等亚群系如羊草十中生杂草类 群丛组如杜鹃、落叶松林群丛如羊草十大针茅十寸草苔草原 23.答:群丛命名一般以优势种为根据,通常依照群落的层次由上而下地依次写 出各层的优势种。如狗尾草十马唐群落。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 1 页共1 页

昆明西山植物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生态学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专业、年级:生物科学 2009级指导教师:路斌侯秀丽学生姓名:宁杨建平 2012 年 6 月15日

一、实习目的与内容。 1.1实习目的 1.1.1通过到昆明西山参观采样,了解昆明西山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 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1.1.2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1.1.3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1.2主要内容 1.2.1开展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 1.2.2通过采集土壤,了解西山土壤状况 1.2.3西山森林公园植被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昆明市的一个天然氧吧,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实地考察,有极大的生态学研究价值 二、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 2.1地理位置 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

2.2自然地理状况 西山临滇池西岸,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 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 2.3生态系统状况 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 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 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 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 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 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 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碧 鸡秋色”工程,连年持续栽种漆树、红枫树等彩色树木。 三、工作方法 3.1野外器材 数码相机、铁锹、土壤袋

生态学问答题(答案)整理

生态学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6、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常用生命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 (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3)称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4)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静态生命表中个体出生于不同年(或其他时间单位),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因此,编制静态生命表等于假定种群所经历的环境是没有变化的,有的学者对静态生命表持怀疑态度,但在难以获得动态生命表数据时,如果将静态生命表应用得法,还是有价值的。 7、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 d N/d t:rN(1-N/K)=rN(K-N/K) 式中:N表示种群大小;t表示时间;d N/d t表示种群变化率;r表示瞬时增长率;K表示环境容量。 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l+e a-rt” 式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8、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 (1)季节消长(2)不规则波动(3)周期性波动(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7)生态入侵 9、动物的领域性及决定领域面积的规律。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烟台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组长: 组号: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2013年 7月 10日 实习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 一、实习目的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了解各测定指标的调查,计算方法和生态学意义。 二、实习方法 班级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样地调查分析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无法认证的植物注明“未知X”在备注中写明特征。 测定的数据如下: 1.胸径:树木离地1.3m处的直径,可用胸径尺测量。 2.树木高度: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 3.冠幅:用皮尺测量东西、南北方向的距离,二者相乘即得冠幅 4.盖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5.分布:均匀,稀少,集中,一株 6.多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可以按个体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本实习采用植物在该样方内的数量多少表示,单位为株 (1)数据统计整理 (2)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计算 (3)实习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7.(1)密度(D)=某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2)相对密度(RD)=(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 =(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 (3)相对盖度RC:相对盖度RC:某种群的盖度/ 样方内全部种群的盖度和= Ci/∑C;

(4)高度H :某种植物体的高度总合; (5)相对高度RH :某种群的高度 /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高度和= Hi/∑H ; (6)频度(含有某特定种的样地数(或统计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百分数,称为该科的频度。它反映群落各组成种在水平分布上是否均匀一致,从而说明植物与环境或植物之间的某些关系。)F :某种群出现的样方数 / 全部调查样方数; (7)相对频度RF :某种群的频度 /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频度和= Fi/∑F ; (8)重要值(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较全面地反映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度、显著度(或湿度)和频度,对不同测量值.可以表不一定种植物的绝对数量特征,而它们的相对值(即对所有种测量总值的百分比)则反映该种植物在群落却部成员中的重要性、因此,把这三个测量数据的相对值合并,便构成特定植物的重要值。)IV :IV = RD + RC + RF ; 8. 相对重要值RIVi = 该种的重要值IVi / 所有物种的重要值和∑IV 。 三、实习工具 测高器、皮尺、米尺、胸径尺、GPS 定位仪、100米围绳、记录板、标签、调查表格、工具包、植物检索表等等 四、实习数据 样方的区域划分图: 五、实习结果计算、整理 1.草本小样方 样方1 A D B C A D

高级植物生态学试题

《高级植物(生理)生态学》课程考试试题 生命科学学院周晓丽学号:G2004477 一、名词解释(30分) 1.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低于阳生植物,C3植物低于C4植物。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2.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 CO2饱和点: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环境中CO2的浓度称二氧化碳饱和点。 CO2补偿点: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就是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 3.量子产率与羧化效率 量子产率:体系吸收每一个光子所引发的某种事件的数目。符号为ψ,Y。积分量子产率为Ф=事件数/吸收光子数。对于光化学反应,ψ=反应物消耗(或产物产生)的数量/吸收光子数量。微分量子产率为φ=(d[x]/dt)/n。式中d[x]/dt为某可测量量的变率,n为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光子数(摩尔或爱因斯坦)。ψ可用于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反应。 羧化效率:在低CO2浓度条件下,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直线的斜率(CE)受羧化酶活性和量的限制。因而,CE被称为羧化效率。CE值大,则表示Rubisco的羧化效率较高。 4.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植株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5.植物的碳同位素区异:主要指C3、C4在植物体内的不同含量。

二、简答题(40分) 1、画图示意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并标示出暗呼吸、光补偿点和光饱和 点。 光和响应曲线 2、如何理解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中的F V/F m和NPQ,它们在分析植物光合生 理分析有何意义? 调制叶绿素荧光全称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叶绿素荧光,我们国内一般简称调制叶绿素荧光,测量调制叶绿素荧光的仪器叫调制荧光仪,或叫PAM。 调制叶绿素荧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强大工具,与光合放氧、气体交换并称为光合作用测量的三大技术。由于其测量快速、简单、可靠、且测量过程对样品生长基本无影响,目前已成为光合作用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技术。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德国乌兹堡大学教授Ulrich Schreiber 博士利用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技术,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荧光仪——PAM-101/102/103。 所谓调制技术,就是说用于激发荧光的测量光具有一定的调制(开/关)频

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模板

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模板 ,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关于20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 请期待! :XX :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报告模板|会计实习报告| 大学生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实习周记| 3000 字范文 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模板 学生姓名:王转红 指导教师: 教学班: 20XX年X月X日 园林花卉学实习报告 20XX年X月,我来到东胜园林花卉公司实习,这里是一家培育温室花卉的公司,占地面积500川,有经理一人,副 经理三人,组长10人,园艺花卉培育员50多人。我们每天都要检测温室温度和适度,适时为花浇水、育肥,对有病理现象的花卉进行营养液治理。这里的实习让我切实感受到园林花卉工作的艰辛和快乐,对花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实习目的 (1)通过花卉实习观察植物园露地花卉和观赏温室花卉识别与

应用,实习华东花卉实习使学生在掌握东北地区露地花卉及温室花 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华东地区及华北地区花卉,同时扩充温室花卉的种类(扩充华南、西南地区植物) 使我们能达到社会需求,满足毕业生服务去向。 (2)结合花卉识别联系花卉应用形式及特点,进一步熟悉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花卉的产地、气候型与植物习性的关系;不同地域花卉选择应用的特点。 (3)培养独立考察、记载的实践能力; (4)通过实习,培养爱岗敬业、热爱专业的目的。 (5)通过对花卉的实际应用形式的实习,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其创新能力。 2、实习基本内容 通过对《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在几次花卉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们又亲自体验了有关花卉植物种类的识别、花卉设施类型参观、花卉种子的识别以及花卉的种子繁殖、栽培管理等过程,在实践中对花卉学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补充。《花卉学》与我们生态学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本学期花卉学的学习,对花卉学有一些个人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现 将其 分类叙述如下: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森林生态学系统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系统实习报告 一、实习名称:森林生态系统标准地和生物量调查 二、实习目的:标准地选取与测定; 生物量调查及其方法和相关知识 三、实习时间:2010年9月 四、实习地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五、实习步骤: 1、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选取:了解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制定调查计划。 标准地的形状以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为原则,一般为方形或矩形。为充分 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精度,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离林缘至少20米,还要有足够的林木株数,一般在近熟、成熟和过熟的林分中应至少有200株以上,中龄林250株以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实际工 作中,预先选定一块400平方米的小样方,查数株数,据以推算标准地所需面积。然后测量标准地边界,闭合差不超过1:200。标准地的四角要埋设界桩,标明样 地编号与测量时间。界外的树干要逐一刮去一块树皮或打上彩色记号,以使整个样地的边界明确。永久性标准地应在航片或外业调查用图上标明位置。

调查最基本的测树调查是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按径阶分组登记。所谓径阶是每木检尺时进行直径分组的组中值。组距的 大小依林分平均直径大小的不同而定。在永久性标准地上每木检尺的树木直径 采用单株实测值进行登记,不按径阶分组作记录,并对每株树木进行编号,以 便再次调查(复查)时作比较。林分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是,用每木检尺求算 的断面积总和除以株数得出平均单株断面积,再反查圆面积表所对应的直径, 或取每木检尺胸径平方平均数的方根。求算林分平均高或径阶平均高,一般可 沿标准地对角线随机选取15~25株树,实测每株树的树高和胸径,根据树高和胸径实测值,在方格坐标纸上用手描法绘出树高-胸径曲线,再根据每木调查计算出的平均直径和各径阶中值,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所求结果。这些平均测树指 标是选定标准木的依据。在必要时要用伐倒标准木或树木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标准地调查还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 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以及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等。 1.2样方法 测绳、皮尺、钢卷尺、2米秆两根 外业调查方法 a.用测绳或皮尺在群落中设置20*20m样地,每间隔5米拉直线等距设置16个样方,调查每个样方内乔木、灌木;在每个5*5m样方的四个顶点设置四

植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德国,HAECKEL,186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美国Odum,1983);生态学是研究影响有机体分布与多度的科学(加拿大Krebs,1985)。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 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生态学前沿科学领域与热点问题: (1)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维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机制 (2)生态系统服务 (3)生态健康与生态修复 (4)全球变化 (5)生态环境变迁与重大疫病和人群健康效应 (6)转基因生物释放的生态效应 (7)生态入侵 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 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 第二章植物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中,连接生命物资和非生命物质的枢纽正是由绿色植物所组成的植被。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的生物及其周围的物理环境所组成的总体,是生活物质及其生命活动的产物所集中的圈层。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区域环境:由于地球环境的非均一性而形成的区域环境,各个区域都是气候和地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生态学实习报告1 实习概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0x-11-3,晴。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这

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 1、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xx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xx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小xx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2、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 (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的蒸腾

环境生态学导论考试简答题&答案

简述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 (1)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作进化是生态监测的基础; (2)生物适应的相对性决定生态监测的可能性; (3)生物富集是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 (4)生态结果的可比性。 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性质;空气中由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较多;加上人为的热源等因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这种情况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合理的城市规划、宽阔的水域和良好的城市绿化对消减城市热岛效应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光的生态作用 光因子是一个能量因子,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质中。 光照强度能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控制着生长发育速度,保持身体比例。 光的穿透性制约着水生生物的层次分布。 光周期现象是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物、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 光对动物的生殖、体色、迁徒、羽毛更换、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等都有重要影响。还促进生殖腺机能活跃。 干扰类型及应用 按干扰动因划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按干扰来源划分为内源干扰和外源干扰;按干扰性质划分为破坏性和增益性干扰。 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性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生态工程的定义与作用 生态工程的定义是在复合的系统中,通过各个系统中的循环关系,包括复杂的物质能量代谢系统及地质化学循环系统,及时有效地将人类和动物的废物返回到土壤,把工业废物加以分解或再生,称之为生态系统工程。 生态工程的作用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工程的原理和要求 生态工程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要求是一、生态工程的建设有应用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自我设计和组织能力;二、生态工程是进行基础生态学研究的工具;三、生态工程的建设特别强调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不是其中的若干物种或成分,需要综合一系列的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使用建模、边际分析等方法来理解并处理设计生态系统中所遇到的问题;四、生态系统是以太阳能为支持的一个自我发展的系统;五、生态工程选择能满足人类的生态系统,以及那些适应于现存的生态系统的人类需要,来设计新的生态系统。 气候对人类和自然影响有哪些 气候对自然的影响: (1)对地形的影响是会形成各种地形,如风蚀、风积地形、沟壑纵横、山地性高原或喀斯特地形等。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090410102 专 业 : 林学 年级 : 2009 级指导教师:范海兰 教师职称:讲师 二O—年十二月

、实习目的 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一级学科重要的课程之一, 目的在于使学生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 过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森林生态学 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 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增加学生对森林群落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训练并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方法,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奠定基础。 、实习时间 第16周 周一:实习相关事项的讲解,包括实习内容和实习安全事项 周二:外业,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 周四:外业,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和重要值的数据收集调查 周三、五:内业,数据处理,计算,完成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习一周。 四、实习主要内容 (一)生态因子综合测定 1、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变化多端,既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因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时影响其周围的生态因子。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垫面的主要 生态因子的进行日动态观测与测定,使学生在实验课的基础上,子的测定工具,对几种主要生态因子进行日变化的观测和测定,一生态环境中时间变化的比较,了解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2、方法步骤:进一步学会利用几种生态因并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及同进一步加深认识生物与环境 1、选取校园湿地公园、拓荒广场、及后山相思林测定光照强度。 2、按照图1的样方配置在有林地内选择测定点5个,在每个测定点分别10cm、50 cm、 150 cm高度的光照强度(高度应一致),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要求15分钟内测定完毕),填入表1。图1-1.有林地内的样方配置 实习是学生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实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