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另附有附墙拉杆图纸DOC

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另附有附墙拉杆图纸DOC
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另附有附墙拉杆图纸DOC

塔吊

Q T Z80(T C T5512)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工程项目情况: 0

2、参建单位概况: 0

3、塔吊情况: 0

二、编制依据: (1)

三、塔吊附墙杆结构图 (2)

1、拉杆1结构图: (2)

2、拉杆2结构图: (3)

3、拉杆3结构图: (4)

四、附墙杆内力计算 (5)

1、支座力计算 (5)

2、附墙杆内力力计算 (5)

五、附墙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7)

1、附墙杆1验算 (7)

2、附墙杆2验算 (8)

3、附墙杆3验算 (9)

4、附墙杆对接焊缝强度验算 (10)

5、附墙杆连接耳板焊缝强度验算 (11)

六、塔吊附墙杆连接强度计算 (11)

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13)

一、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情况:

XX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为㎡)地下层,地上共有个单体, F- F;建筑高度为 m- m。本工程为民用二类建筑,其它为民用二类建筑,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标准为合格,且不少于市优质工程。

本工程共使用台塔吊,选用安装的塔吊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出厂的QTZ80型(部)和QTZ6015型(部)塔吊塔式起重机。

#塔吊QTZ80塔身中心到建筑物距离约米。

2、参建单位概况:

工地名称:XX

建设单位:XX

勘查单位:XX

设计单位:XX

监理单位:XX

施工单位: XX

工地地址:XX

3、塔吊情况:

#塔吊采用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TCT5512)型塔吊。该塔吊标准节中心与建筑物附着点的距离为,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现初步确定附墙的附着方案,该方案采用3根拉杆对塔吊进行附着,附着杆与建筑物梁面上的连接钢板(厚20)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350,联接钢板通过8根Φ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

2#塔吊附墙示意图

上,其附着位置参见下图。

二、编制依据:

《QTZ80(外套)塔式起重机说明书》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手册》;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三、塔吊附墙杆结构图

1、拉杆1结构图:

α

2#塔吊附墙计算简图

α

α

O

Mw

Nw

θ

四、附墙杆内力计算

1、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支座反力计算结果如下: ①、工作状态:水平力 Nw=190.276 kN ,扭矩 Mw=129 kN ?m ②、非工作状态:水平力 Nw=205.526 kN

2、附墙杆内力力计算

①、计算简图:

②、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T1[(b1 +c/2)cosα1-(a1+c/2)sinα1]+ T2[(b2 +c/2)cosα2- (a2+c/2)sinα2]

+ T3[- (b3 +c/2)cosα3+ (a3 -a1 -c/2)sinα3]=M w

其中:

α1=59°,α2=51°,α3=60°

③、工作状态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杆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62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9.6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6.2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62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9.6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6.2 kN

④、非工作状态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杆最大的轴

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63.5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5.9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9.9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63.5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65.9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9.9 kN

由以上两种工况的计算结果可知,验算3根附墙杆强度及稳定性时,应取下列载荷值进行计算。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62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9.6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9.9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62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9.6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9.9 kN

五、附墙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1、附墙杆1验算

杆1受力:F=262KN;

杆1长:l=4.8m;

现对其进行验算:

①、附墙杆1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压力,取 N=262kN;

f──为杆件的许用压应力,查表得f=215N/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压应力=262×1000/5032.4=50.06N/mm2。

最大截面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②、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性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取N=262kN;

A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 查表得An=5032.4mm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查表计算得,

取 =0.595;

──杆件长细比,取 =94。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262×1000/5032.4/0.595=84.13N/mm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2、附墙杆2验算

杆2受力:F=189.6KN;

杆2长:l=5.6m;

现对其进行验算:

①、附墙杆2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压力,取 N=189.6kN;

f──为杆件的许用压应力,查表得f=215N/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压应力=189.6×1000/5032.4=37.68N/mm2。

最大截面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②、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性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取N=189.6kN;

A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 查表得An=5032.4mm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查表计算得,

取 =0.493;

──杆件长细比,取 =110。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189.6×1000/5032.4/0.493=76.43N/mm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3、附墙杆3验算

杆3受力:F=219.9KN;

杆3长:l=5.06m;

现对其进行验算:

①、附墙杆3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压力,取 N=219.9kN;

f──为杆件的许用压应力,查表得f=215N/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压应力=219.9×1000/5032.4=43.70N/mm2。

最大截面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②、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性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取N=219.9kN;

A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 查表得An=5032.4mm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查表计算得,

取 =0.555;

──杆件长细比,取 =99。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219.9×1000/5032.4/0.555=78.74N/mm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从以上计算可知3根附墙杆的值均小于150,所以刚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3根附墙杆的强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

4、附墙杆对接焊缝强度验算

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附着杆最大拉力或压力,取 N=262 kN;

Lw——为附着杆的周长,取580mm;

T——为焊缝有效厚度,t=7mm;

ft或fc——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 185 N/mm2;

经计算,焊缝应力 = 262×1000/(580×7) = 64.53 N/mm2;

计算应力均小于许用应力,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5、附墙杆连接耳板焊缝强度验算

附墙杆与附着框采用双耳板销轴连接,耳板与附墙板采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160。验算时取3根附墙杆中受力最大的杆1的轴力N=262KN。耳板处角焊缝应力为:

σf=N/(0.7h f lw)/4

=262000/[0.7×12×(160-24)]/4

=57.34 Mpa

小于许用抗拉、抗压和抗剪许用应力160Mpa,满足要求。

六、塔吊附墙杆连接强度计算

附墙杆与建筑物梁面上的连接钢板(厚20)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350。联接钢板通过8根Φ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楼板上。

验算时取3根附墙杆中受力最大的杆1的轴力N=262KN;

偏心弯矩为M=Nh/2=262×0.16/2=20.96 KN·m

①焊缝验算

附着杆与建筑物预埋板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350,现计算焊缝的剪切应力为:

τf=F/(0.7h f lw)/2

=262000/[0.7×12×(350-24)]/2

=47.84 Mpa

σf=M/(0.7h f lw2/6)/2

=20960/[0.7×12×(350-24)2×10-3/6]/2

=70.44 Mpa

计算组合应力:

(τf2+σf2) 1/2

=(47.482+70.442) 1/2

=84.95 Mpa小于许用抗拉、抗压和抗剪许用应力160Mpa,满足要求。

②钢筋验算

联接钢板通过8根Φ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楼板上,前后排间距Z=200mm f y=215MPa ,f c=14.3Mpa

V=F=262KN

αr=1(两层)

αv=(4-0.08d)(f c/ f y)1/2

1/2

=(4-0.08×22)(14.3

/ 215)

=0.58

αb=0.6+0.25t/d

=0.6+0.25×20/22

=0.8

A s=V/(αrαv f y)+ M/(1.3αrαb f y Z)

= 262000/(1×0.58×215)+ 20960/(1.3×1×0.8×215×0.2)

=2101+469

=2570mm2

A s= M/(0.4αrαb f y Z)

= 20960/(0.4×1×0.8×215×0.2)

=1523 mm2

8根Φ22螺栓

A= nπd2/4

=8×π×222/4

=3041 mm2> A s=2570mm2

满足要求。

②销轴验算

附着杆与附着框采用一根Φ50的销轴联接,每根销轴有两个抗剪切面,其剪切应力为:τ=F/(2 A)

=262000/(2×π×502/4)

=66.72 Mpa<[τ]= [σ]/n/31/2=360/1.34/31/2=155Mpa

满足要求。

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

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

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

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5. 附墙杆若穿过剪力墙,在剪力墙根部预留300mmx100mm洞口。

6. 在进行附墙杆锚固焊接时,要求焊缝应饱满、密致、平整、均匀,并且无焊接缺陷,预埋钢板处的砼应浇灌捣实,确保预埋装置能承受附墙拉杆对其施加的作用力。

塔机附墙设计计算说明书

塔机附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惠南镇中心位置,东南面临南汇中学体育场,在体育场的西北角有一信号塔,距小区5号楼南外墙皮约20米左右,东北面临近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南侧临拱北路,西侧临观海路。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510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288.98平方米(含保温建筑面积)。地上总建筑面积101191.19平方米(含保温建筑面积),包含4栋15层高层住宅,5栋16层高层住宅,2栋11层高层住宅,1栋5层多层住宅,3栋6层的多层住宅,1栋2层的商业配套用房及高层住宅群房的配套公建,地下总建筑面积32097.79平米。 本工程8#楼和9#楼合用安装一台南通惠尔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出厂的QTZ63型(5510型)塔式起重机,臂长为58米,塔吊设置在9号楼东侧,(图1)安装高度超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最大独立高度,需进行附墙锚固,楼层高度为45.6m,塔机最大安装高度约为53m,设置有2道附墙,如图2所示。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中标明了建筑物外墙与塔吊中心的距离在4.0m左右,但由于该工程建筑物表面结构及工程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塔吊安装后,塔吊中心距离建筑物外墙8.997m。所采用的附墙杆件的长度以及与建筑物间的夹角,与原说明书的规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塔吊安全使用,我们对附墙杆件及其连接件作了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图1 22号楼1#塔吊布置图 图2 塔吊附墙示意图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主要依据为:GB/T 13752-19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 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和永发QTZ63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三、设计方案 1.原说明书要求 按照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附着架由四根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的柱子上,起着依附作用。(见图3) 图3 原附着架示意图 2.改进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塔机中心到连接点距离为8.997米。设计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塔吊附墙杆设置图 四、计算说明 1.计算附墙架对塔身的支反力 假设塔身为一连续梁结构(见图5),以此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可用力法求出附墙受力。实际使用中,塔机最上面的一道附墙受力最大,因为该道附墙节点力除由M引起的附墙受力外,还有承受由塔机悬臂端风

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及附墙拉杆图纸

XX区安置小区工程2#塔吊 QTZ0 (TCT55 1 2) 塔 吊 附 着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概况: 0 1、工程项目情况: 0 2、参建单位概况: 0 3、塔吊情况: 0 二、编制依据: (1) 三、塔吊附墙杆结构图 (2) 1、拉杆1结构图: (2) 2、拉杆2结构图: (3) 3、拉杆3结构图: (4) 四、附墙杆内力计算 (5) 1、支座力计算 (5) 2、附墙杆内力力计算 (5) 五、附墙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7) 1、附墙杆1验算 (7) 2、附墙杆2验算 (8) 3、附墙杆3验算 (9) 4、附墙杆对接焊缝强度验算 (10) 5、附墙杆连接耳板焊缝强度验算 (11) 六、塔吊附墙杆连接强度计算 (11) 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13)

、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情况: XX安置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78890.1川(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05876川,地下建筑面积为73014卅);地下1层,地上共有23个单体,16F-23F;建筑高度为52.8m-77.6m。本工程11#、13#为民用二类建筑,其它为民用二类建筑,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标准为合格,且不少于3幢创泉州市优质工程。 本工程共使用10台塔吊,选用安装的塔吊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出厂的QTZ80H(8部)和QTZ601?(2部)塔吊塔式起重机。 2#塔吊QTZ8塔身中心到建筑物距离约5.22米。 2、参建单位概况: 工地名称:XX安置小区工程 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XX市水电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XX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集团总公司 工地地址:XX交汇处 3、塔吊情况: 2#塔吊采用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TCT5512型塔吊。该塔吊标准节中心与建筑物附着点的距离为5220,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现初步确定附墙的附着方案,该方案采用3根拉杆对塔吊进行附着,附着杆与建筑物梁面上的连接钢板(厚20)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350,联接钢板通过8根①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

塔吊附着安装方案

中新生态城起步区12a地块二期住宅项目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新生态城起步区12a地块二期住宅项目项目经理部

2011年11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塔机安装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2、随机的使用、拆装说明书等; 3、塔机安拆方案及相关技术资料; 4、其他关于塔机拆装的技术资料。 二、安装工具及设备 (一)必需工具: 1.重型套筒扳手 2.常用工具(活动扳手、锂鱼钳、螺丝刀、撬杠) 3.吊索吊具 4.铁锤 5.麻绳 6.安全带 7.钳工工具(锉刀、手锯等) (二)设备: 1、电焊机 2、气割设备 三、劳动组织 本工程在附着锚固过程中,按规定要求配备相关人员,以保证附着锚固安全,人员配备情况如下:

四、附墙(着)装置 1、安装位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塔机附墙锚固于楼层框架梁内,梁内预埋钢板,附着撑杆与预埋钢板进行满焊相连,附墙装置由三根水平布置的撑杆和一组套在标准节主弦杆上的附着架组成,三根撑杆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附墙装置的套数由起升高度加以确定,每道附墙安装后,附墙以上塔机的自由起升高度不得高于25m,布置方式如下图。图中杆件1与杆件2、杆件3隔层交换方向。 2、附墙撑杆的布置 附墙撑杆布置见下图。图中的安装尺寸a和b按标准位置a=6m,b=4m,允许范围:a=5.5~7m。图A为理想安装状态;图B为撑杆倾斜安装状态,倾斜安装时各道撑杆必须交错倾斜,撑杆倾斜的允许范围c不大于200mm。

附墙支点位置表 3、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 撑杆应通过连接板及预埋螺栓与建筑物可靠地连接。

塔吊附墙计算书.doc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

目录 一、塔吊附墙概况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 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

一、塔吊附墙概况 本工程结构高度53.4 m,另加桅杆 15 米,总高度 68.4 米。本 工程采用 FO/23B 塔吊,塔吊采用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 -5.35m ,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12 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 6 标准节(结构标高 23.47 米),塔吊升到第 17 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14 标准节(结构标高42.8 米),然后加到第 23 标准节为止。 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 17-6=11 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 23-14=9 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用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根据塔吊与结构 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 采用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 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 附墙杆型号选用。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 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 轴或 y-y 轴,风向垂直于起重 臂(见图 1);

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 吹向平衡臂(见图 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 弯矩: M=() 剪力: V=(T) 扭矩: T=12() , 则: 1、当剪力沿 x-x 轴时 ( 见图 a) , 由∑ M B=0,得 T+V*L1 -L B0’*N1=0 即: N 1=(T+ V*L 1)/ L B0’ =(12+*)/ =(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 A 反力为: R AY= N1*=*= (T) R Ax= N1*=* = (T) 由∑ M C=0,得 N3*L G0’ +T+V*=0

塔吊附墙安装方法

QTZ80(TC5610Z)塔式起重机附墙 顶升、加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唐山付家屯城中村改造项目3#地块 监理单位:唐山金狮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米,不在塔吊安装自由高度之内,302#、

三、预埋件的安装: 附墙拉杆与建筑物固定点的预埋板预埋,预埋圆钢尺寸参照塔吊附墙件尺寸,待预埋点位置的砼硬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进行塔吊附着安装。 四、附墙框与拉杆的选用: 附墙框采用塔机原厂生产的附墙框和拉杆,附着装置由框梁和三根内撑杆组成,

六、作业人员的分工安排: 具体人员分工如下: 组 , 1 监督; 2 3,负 4、技术员俞彐兵在总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塔机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附墙安装作业,并注意过程检查、协调指挥,发现问题立即停机报告; 5、电工李向征在队长的安排下,负责塔机的电器安装等; 6、安装工赵俊杰、衣举在队长的领导下,负责塔机的附墙安装;

七、塔吊附墙、顶升安全技术要点及安全措施: 1、塔式起重机的附墙、顶升加节必须由取得专业队队伍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进行监督和监护。 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鞋,工具装入工具袋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必须更换。 3、工作前应检查电气的完好性、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液压油是否能满足要求、液 4 5 6 7 8 9 10 度。 11、禁止向下抛掷材料及工具。 12、准备好灭火器。 13、同一道附着装置上的各拉杆安装在同一水平面内。 14、塔机的对着高度及附着的距离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 15、附着以后,在无风状态下,塔身轴心对支撑面的侧垂直度应在2‰以内。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样本

QTZ80(TCT5512)型塔吊 附 着 安 装 方 案

一、编制根据 1、《塔式起重机使用阐明书》 2、《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4、《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层,地上层,总高度m、我公司设立了1台塔吊负责主体施工材料垂直运送工作,塔吊型号为QTZ80(TCT5512). 三、塔吊附着 前期准备 依照塔吊自身建造过程中属性,塔吊自由高度为40米,塔吊自身设计第一道附着高度为27m,约塔吊第4个原则节,原则节高度5m。最后一道附着距吊钩容许最大高度30m。我方参照了塔吊阐明书,结合现场实际状况。 QZT80(TCT5512)型塔吊需加设5道附着,其中附着高度分别为: 第一道附着:27米,第4个原则节; 第二道附着:42米,第7个原则节; 第三道附着:57米,第10个原则节; 第四道附着:72米,第13个原则节; 第五道附着:87米,第16个原则节; 塔吊锚板均为t=16mm厚钢板,与附着斜拉杆采用M=30螺栓连接,斜拉杆由2面20#槽钢背对背焊接而成,尾部连接有钢板,钢板厚16mm,钢板与锚板用M30高强螺栓进行连接,连接完毕后进行焊接。钢板及斜拉杆材质均为Q335B。

四、附着拉杆安装和拆卸应符合规定 1、塔吊附着前,检查塔吊附着点,附着点强度必要满足塔吊附着受力规定; 2、安装附着拉杆时,必要使起重机处在顶升时平衡状态,且使两臂位于与附着方向相垂直位置; 3、在安装每一道附着拉杆时,不得任意升高塔身,必要保证在未附着前起重机自由高度必要符合产品关于规定; 4、分段拼装附着拉杆各联接件(如螺栓、销轴等)必要安装齐全,各联接件固定要符合规定; 5、建筑物与附着拉杆之间联接必要牢固,保证起重机作业中塔身与建筑物不产生相对运动,需要在建筑物上打孔与附着拉杆联接时,在建筑物上所开孔径应和与它相连接销轴(螺栓)直径相称; 6、附着后,最高点如下塔身轴线垂直度偏差不不不大于2‰; 7、各附着框架与塔身之间联接应符合规定; 8、各附着点高度必要严格遵循阐明书规定; 9、附着框架在相应塔身节联接位置,不应超过规定误差,附着框架应保持水平,不应偏斜; 10、对于塔身在附着框架相连处有辅助装置起重机在锚固时,必要将其安装齐全; 11、附着框架与塔身之间应按规定办法固定牢固,不得松动; 12、附着装置安装应有专人负责,工作时应系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应遵守高处作业关于安全操作规定; 14、起重机作业时,应经常检查附着锚固装置,发现松动或异常状况时,应及时停止作业,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作业。 五、施工人员配备

塔机附着安装方案

塔式起重机附着顶升方案 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用于指导钱隆天下工程QTZ63(5510)塔式起重机附着安装、顶升工作,以保证塔机附着顶升安装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完成。 2、本方案主要依据中兴QTZ63(5510)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安装方案《JG/T100-1999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等法规标准编制。 二、工程及塔机概况 1、钱隆天下工程位于双林路,由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本工程地下室2层,地上33层。 2、塔机概况:该塔机为中兴QTZ63(5510)自升式塔机,壁长55米,平衡长13米。塔机独立高度37.4米。 三、附着方案 1、附着定位:按说明书规定,塔机第一附着点在塔机离地高度28米内,加节后附着点以上自由高度不大于28米。 根据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当塔机超过独立高度时,应在塔机约27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一道,应在塔机约39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二道,应在塔机约51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三道,应在塔机约63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四道,应在塔机约75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五道,应在塔机约87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六道,应在塔机约99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七道,附着后塔机使用高度约110米。 2、与建筑水平附着方式:见(第5页)图,塔机附着平面布置图。 3、与建筑物的连结形式:预埋件,附着杆与预埋焊接

3.1、预埋件应在附着楼层施工前预埋,选择安装于构造柱与楼板接点处,预埋件应适当加固,要求安全可靠,能满足各拉杆受力要求,详见(第7页)图,塔机附着立面布置图所列。 3.2、附墙拉杆的长度经测验分别为: L?=8.3m,L?=9.1m,L?=8.3m。 3.3、根据拉杆长度,附墙拉杆结构采用∠140×140×14角钢两根扣 焊组成拉杆。 4、安装工艺程序 以下吊装工作由塔机自身起吊完成,作业时配备2t(以上)葫芦2~3台。 4.1、在塔身上装附墙框的位置架设临时性安装平台,作好安装准备。 4.2、吊装附着框架: 4.2.1、将一侧的附着框架吊至塔身的附着点处(应使附着框架水平吊起),先用铁丝将其固定在塔身上。 4.2.2、将另一侧的附着框架吊起就位,然后将两外侧框架连结在一 体。 4.2.3、附着框架在塔身轴向固定使用4根直径7.7的钢丝绳在塔身上,侧向固定靠每个框架自身上,侧向固定靠每个框架自身的固定装置,在确定框架处于水平位置之后再进行固定。若未处于水平位置,应作适当调整后再固定。 4.3、吊装附着杆: 4.3.1、将附着杆在地面上装配到所需长度。

塔吊扶墙计算

塔吊附着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材料要求 3、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4、附着装置 5、附着装置的安装高度 6、安全要求 7、附件:塔吊附着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点 “东江花园(四期)7#楼东玉阁”工程位于东莞市凤岗镇,需计算塔吊为2#塔,塔身距主楼结构距离3m,扶墙臂按照60°角布设,扶墙臂长3.8m、3.7m、4.5m(位置见下图)。 2#塔机目前使用高度48米后,应加附着装置,附墙离地面22米,共计1次附着。

二、材料要求: 1、附着设施材料要求 (1)2#塔吊附着使用20b方钢。方钢为Q345b。 (2)锚板为后钻孔螺栓固定、锚板应用级别为Q345b钢板制作,厚度20mm。螺栓为8.8级钢27MM。(见附图) 工作工况 非工作工况 F1(KN)F2(KN)F3(KN) +135.0 +148.0 +73.0 +103.0 +135.0 +148.0 F3 F2 F1

其中n为螺栓数量;d为螺栓直径;l为螺栓长度;f为螺栓紧固强度;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3)、预埋板计算 N拉=647 KN V剪=P2/4=17.8 KN a r=0.85 锚筋层数影响系数 f y=300 锚筋许用强度 f c=14.3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 v=(4.0-0.08d)(f c/f y)1/2=0.44 式中d为锚筋直径 a b=0.6+0.25t/d=0.85 式中t为锚板厚度 埋件锚筋总面积[As]=πR2*n =5887 mm2 抗拉所需面积As=V/( a r *a v *f y )+N/(0.8a b *f y) =3330 mm2 < [As] (满足要求) 2、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三、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 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 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 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四、附着装置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一、本工 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现场勘察,为垂直运输的需要,每栋高层配备1台塔吊,9.1期场地狭小所有材料需要二次倒运故在裙楼北侧立一台塔吊,共6台(9-1A#与9-4#、9-5#、裙楼共用2台吊;9-1B#与9-3#用一台吊)。由于单体工程较多,现塔吊群总体规划如下: 三、根据该工程建筑物高度9-2#108.950米、9-3#104米、9-4#86.8米、9-5#86.8米、9-6#38.05米,满足施工高度米,塔机安装高度超过独立高度,故需设附着装置。 附着位置 1.根据QTZ40塔吊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第一道的附着高度≤30m,其他各道附着高度≤20m,最上端的自由高度≤22m。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设置三道附着,尺寸如下(结构层顶标高为56.25米):

第一道附着高度:20m 第二道附着高度:34m 第三道附着高度:48m 2.预埋铁件 施工至相应位置时,应按图纸要求,预埋好铁件,每层3块。预埋件采用20mm厚钢板制作,每块钢板上焊六根Φ25钢筋锚脚,钢筋锚脚长度不小于500。锚脚焊接必须采用开洞塞焊方式。 3.锚固附着杆 附着件主要由环梁及附着杆组成。环梁材料为四根12号槽钢,按塔吊使用说明书焊接制作并采用M20螺栓连接,附着杆材料为100*7钢管,每层三根使其与附着点支铰和环梁相连。 4.锚固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特别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附着杆安装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C20以上; 2.锚固环必须装设在塔身标准节对接处或设置在有水平腹杆处,塔身节主弦杆应视需要加以补强。锚固环必须牢固、紧密地箍紧塔身结构,不得松脱; 3.在建筑物上的锚固支座,位于预埋件处应增加二道钢筋网片,网片采用φ8@50,L=500; 4.在安装和固定附着杆时,要对塔身结构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如发现塔身偏斜时,应通过调节附着杆的长度进行调直。附着杆必须安装牢靠,其倾角不得大于10°; 5.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锚固装置的各个部位及连接件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松动或短缺,必须立即加以紧固并补齐; 6.附着拆除时一定要使降落塔身与拆除附着杆系同步进行。严禁先期拆卸附着杆,随后再逐节拆卸塔身节,以免骤刮大风造成塔身扭曲倒毁事故; 7.在遇雷雨、暴雨、浓雾,或风力超过六级时一律停止作业; 8.塔吊有交叉作业时,相应的一台塔吊提前一层附着。

塔吊附墙计算

一、塔吊附墙概况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 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 2 一、塔吊附墙概况 本工程结构高度53.4 m,另加桅杆15米,总高度68.4米。本工程采用FO/23B塔吊,塔吊采用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5.35m,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12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6标准节(结构标高23.47米),塔吊升到第17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14标准节(结构标高42.8米),然后加到第23标准节为止。 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17-6=11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23-14=9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用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根据塔吊与结构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构柱抗

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附墙杆型号选用。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见图1); 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见图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 弯矩:M=164.83(T.m) 剪力:V=3.013(T) 扭矩:T=12(T.m),则: 1、当剪力沿x-x轴时(见图a), 由∑MB=0,得 T+V*L1 -LB0’*N1=0 即: N1=(T+ V*L1)/ LB0’ =(12+3.013*3.65)/5.932 =3.88(T)

塔吊附墙方案

中洋·生态家园 塔 吊 附 墙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刘桂堂 审核人:宋培军 批准人:刘华 编制单位: 江苏江中集团 编制日期:2014年9月20日

塔吊附墙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附墙布置及尺寸 四、塔吊附着计算 五、附着支座与建筑物构件连接的计算 六、附着支座力学计算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八、塔吊的附着的安装 九、附墙安装安全措施 塔吊附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南通中洲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南通中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建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中洋·生态家园工程位于南通市港闸区永和路北侧,友谊路西侧,本工程总面积约22万平米,地上建筑共计11栋,地下1层,地上主楼33层,建筑总高度99.6米。根据工程需要,安装的QTZ63塔式起重机必须安装附墙才能满足施工高度的要求。 二、编制依据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FS5510塔式起重机说明书》 三、附墙布置及尺寸 根据工程需要,1#、2#楼安装5道附墙装置。第一道在距塔吊基础平面21米处安装。 2#楼的附墙是在梁上增加700高的支墩,该支墩长是为与下部梁同长,宽为200mm,配筋为8Φ16,箍筋为Φ8@100,1#楼的附墙采用原有的结构梁。 塔吊附墙杆由厂家按现场情况设计制造,为安全起见,进行需要对附着支座、附着杆等验算。 四、塔吊附着计算 1、塔机附着杆参数

塔吊附着安装方案

塔吊附着安装方案 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安装一台QTZ 塔吊,塔吊高度约米,因要安装相应附着支撑,具体要求如下: 一、塔吊位置于轴,建筑物上附着支点在轴,中心之间具体附着尺寸如下:第一道附着标高在米,约层具体根据施工要求 二、附着架安装基本要求 1、塔机与建筑物间距离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附着架的安装尺 寸受力图要求选择,塔机安装位置如超出说明书要求,应请专业单位设计附着架撑杆的位置与结构. 2、根据建筑物最大高度与塔机最大附着高度(最大起升的有 效高度),确定塔机,应架设附着的要求. 3、设计安装每道附着高度距离时,应严格控制在说明书总图 要求的高度尺寸之内,如因建筑物的结构和现场周边环境以及施工进度要求不符时,可提前安装第二个附着架,待下一个附着架安装后,可将第二个附着架撤下,做上一道安装,但撤除后必须保证各道附着架间的距离要求. 三、附着架安装程序及技术要求 1、附着架的位置尺寸方案确定后,应在安装前7-10天放设附着连

接预埋件,预埋件必须连接在建筑物能够承受附着点受力的位置,并且与内钢筋焊固. 2、安装附着架前必须检查预埋件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85%以上. 3、安装附着架时不得开机进行其他作业,应在停机状态下校正垂直度. 4、准备好吊索、吊具以及必须的工具. 5、将环梁提升到附着位置,包在塔身外,然后用螺栓连接起来. 6、按各撑杆尺寸位置对应吊装四根撑杆,上好销轴开口销,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2%,垂直度的调整有两种,一是撑杆为双头螺杆可调试,进行微调达到垂直度要求, 二是撑杆套入连接式用塔机旋转平衡臂位置使垂直度符合2%时,停止塔机旋转,焊固撑杆连接处来固定撑杆. 四、塔身安装程序 1、将起重臂旋至塔身引导方向,回转制动定位. 2、调整爬升架上的16个守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的间隙,一般为2-5mm 3、吊起一节塔身节,将小车开到外伸框架上方,并将四个引进滚轮落在引进滚轮分别装到塔身下方的四角.放下塔身节,使四个引进滚轮落在引进梁上,注意有踏步的一方对着顶升油缸,将吊钩升至最高点,开动小车找平衡,使塔机上部的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横梁的位置上,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螺栓. 4、将顶升油缸上的横担落在一对踏步上,开动液压系统,油缸活塞

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及附墙拉杆图纸说课讲解

X X区安置小区工程2#塔吊 Q T Z80(T C T5512) 塔 吊 附 着 方 案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工程项目情况: 0 2、参建单位概况: 0 3、塔吊情况: 0 二、编制依据: (1) 三、塔吊附墙杆结构图 (2) 1、拉杆1结构图: (2) 2、拉杆2结构图: (3) 3、拉杆3结构图: (4) 四、附墙杆内力计算 (5) 1、支座力计算 (5) 2、附墙杆内力力计算 (5) 五、附墙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7) 1、附墙杆1验算 (7) 2、附墙杆2验算 (8) 3、附墙杆3验算 (9) 4、附墙杆对接焊缝强度验算 (10) 5、附墙杆连接耳板焊缝强度验算 (11) 六、塔吊附墙杆连接强度计算 (11) 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13)

一、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情况: XX安置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78890.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05876㎡,地下建筑面积为73014㎡);地下1层,地上共有23个单体,16F-23F;建筑高度为52.8m-77.6m。本工程11#、13#为民用二类建筑,其它为民用二类建筑,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标准为合格,且不少于3幢创泉州市优质工程。 本工程共使用10台塔吊,选用安装的塔吊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出厂的QTZ80型(8部)和QTZ6015型(2部)塔吊塔式起重机。 2#塔吊QTZ80塔身中心到建筑物距离约5.22米。 2、参建单位概况: 工地名称:XX安置小区工程 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XX市水电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XX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XX集团总公司 工地地址:XX交汇处 3、塔吊情况: 2#塔吊采用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TCT5512)型塔吊。该塔吊标准节中心与建筑物附着点的距离为5220,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现初步确定附墙的附着方案,该方案采用3根拉杆对塔吊进行附着,附着杆与建筑物梁面上的连接钢板(厚20)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350,联接钢板通过8根Φ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

塔吊扶墙方案

目录 B4号楼塔吊附墙方案 (2) 一、塔吊附墙概况 (2) 二、塔吊附着立面示意图: (2) 三、附墙要求 (3) 四、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4) 五、塔式起重机附着式工作状态的安装与拆卸 (9) 5.1、工作状况 (9) 5.2、附着式塔起重机的安装 (9) 5.3、附着架 (10) 5.4、附着架子的安装与使用 (10)

4号楼塔吊附墙方案 一、塔吊附墙概况 4号楼总高度59米,塔吊安装总高度75米;本工程采用QTZ63自升塔吊起重机。该机这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其臂长为55米,最大起重量为6吨,额定起重力矩630KN.m最大起重力矩为780KN.m。由于结构条件和地形条件的限制,4号楼塔吊布置在以南的位置,该塔吊的直接附墙距离为3.5米。采取穿墙栓连接座埋件。 根据说明QTZ63塔吊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40米。附着式起重机的塔身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的旁的砼基础上,为了减小塔身计算长度以保持其设计起重能力,设有五套附着装置。第一附着装置距基础面33米(7层),第二附着装置距离第一附着装置是30米(14层),可允许现场根据楼层的高度做适当的调整。 塔机独立固定式工作,最大起升高度为40米。 二、塔吊附着立面示意图:

三、附墙要求

为满足B04#楼塔机对施工楼层的需要,根据塔机的出厂许用条件及建筑物楼层的实际情况现对于B04#塔机扶墙作如下布置: ○1第一道塔机扶墙高度+25.00m,第二道为+40m,第三道为+55m,顶层部位按三层设置一道。 ○2墙面附着点中心距离 4200mm ○3采用穿墙螺栓连接座埋件 ○4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扶墙点以上悬臂最大高度不超过32.5米。 ○5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安装时调节螺栓,调整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用经纬仪检测,误差控制在H/1000以内。 ○6附墙部位的墙板、梁钢筋的配筋,附墙件侧边各附加2根Φ14钢筋。 四、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 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 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 弯矩:M=164.83(T.m) 剪力:V=3.013(T) 扭矩:T=12(T.m),则:

(完整版)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另附有附墙拉杆图纸DOC

塔吊 Q T Z80(T C T5512) 塔 吊 附 着 方 案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工程项目情况: 0 2、参建单位概况: 0 3、塔吊情况: 0 二、编制依据: (1) 三、塔吊附墙杆结构图 (2) 1、拉杆1结构图: (2) 2、拉杆2结构图: (3) 3、拉杆3结构图: (4) 四、附墙杆内力计算 (5) 1、支座力计算 (5) 2、附墙杆内力力计算 (5) 五、附墙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7) 1、附墙杆1验算 (7) 2、附墙杆2验算 (8) 3、附墙杆3验算 (9) 4、附墙杆对接焊缝强度验算 (10) 5、附墙杆连接耳板焊缝强度验算 (11) 六、塔吊附墙杆连接强度计算 (11) 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13)

一、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情况: XX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为㎡)地下层,地上共有个单体, F- F;建筑高度为 m- m。本工程为民用二类建筑,其它为民用二类建筑,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标准为合格,且不少于市优质工程。 本工程共使用台塔吊,选用安装的塔吊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出厂的QTZ80型(部)和QTZ6015型(部)塔吊塔式起重机。 #塔吊QTZ80塔身中心到建筑物距离约米。 2、参建单位概况: 工地名称:XX 建设单位:XX 勘查单位:XX 设计单位:XX 监理单位:XX 施工单位: XX 工地地址:XX 3、塔吊情况: #塔吊采用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TCT5512)型塔吊。该塔吊标准节中心与建筑物附着点的距离为,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现初步确定附墙的附着方案,该方案采用3根拉杆对塔吊进行附着,附着杆与建筑物梁面上的连接钢板(厚20)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 f=12,焊缝长度350,联接钢板通过8根Φ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

塔吊扶墙计算

19#地块住宅小区工程 塔 吊 附 着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重庆中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2 年10 月12日

目录 1、前 2、工程概况 3、材料要求 4、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5、附着装置 6、附着装置的安装高度 7、安装方法 8、附着装置安装要求9、附着安装的注意事项 10、拆卸附着装置 11、安全要求 12、附一号塔吊附着计算书、二号塔吊附着计

因为我公司提供的随机附着仅限于塔吊距离建筑物3.8 米,当超过此距离时,我公司不提供附着设备,但我单位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宿迁华夏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云南中豪新螺蛳湾工程,情况比较特殊,塔吊距离建筑物较远。该公司提供了塔吊平面布置图,并要求我公司予以技术支持,由此我公司设计附着方案,生产安装该公司自行负责解决。 由此产生技术方面问题,我公司负责;安装的安全问题该公司负责。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商城大道东侧,商博路南侧,商英路西侧。 (二)、施工界线 我公司施工范围:纯地下室的自4号楼的西侧后浇带向东,E轴北侧后浇带向北;住宅楼:1、2、5、6号楼;会所7 号楼。 (三)、工程规模 1、地下室建筑面积:58898M2; 2、夹层面积:3525 M2; 3、1 号楼建筑面积33238.89 M2;2号楼33453.52 M2;5号楼31195.3 M2;6 号楼30388.39 M2。 4、会所2594.5 M2. 总面积:约19万M2(其中包括地下二层人防建筑面积为6021 M2)。 (四)、结构类型 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塔楼为剪力墙结构; 会所为框架结构。 (五)、建筑层次及高度 1 、纯地下室二层(塔楼下夹层一层),负二层层高3.8 米,负一层层高4米; 塔楼下负二层层高3.8米,负一层层高3米,夹层层高3 米。地下室负二层地面标高-9.8米(结构标高-9.95米)。 2、住宅塔楼33层,屋面一层,机房一层。层高2.95米,檐口高度98.85米,建筑物总高度106米(包括地下部分115.8米)

塔吊非标附着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部署 (2) 四、主要施工方法 (2) 五、检查、调整及验收 (6) 六、安全注意事项 (6) 七、计算书 (7)

2#塔吊非标准扶着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中联TC5610-6塔吊说明书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基座孔定位图 中联TC5610-6非标附着架图纸等 二、工程概况 总建筑面积59079.74㎡。其中2号楼建筑面积2157.96㎡,地上3层,建筑高度15.3m;3号楼建筑面积40150.22㎡,地上29层,建筑高度98.8m;地下室地下3层,高度-13m。 2#塔吊原计划为自立式塔吊,最大自立高度40.5m。现因群房位置土方单位施工持续时间过长,且该区域图纸大面积变更,正式版图纸至今仍未正式下发。2#塔吊若不增加附着继续顶升,随着3#主楼的增高,将无法继续使用。故需增加一套非标扶着。 三、总体部署 先升1#塔吊,再升2#塔吊。其中,1#塔吊先于10.8m进行第一道附着;2#塔吊于15.6m进行附着,且只附着1次。 四、主要施工方法 预埋件由项目部提供外,其余安装任务及塔吊顶升等均有塔吊安装单位进行作业,项目部予以配合。

1、预埋件加工及安装 根据厂家所发预埋件设计图纸,由技术商务部提出材料需用计划及加工计划,由器材部委托厂家场外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运至现场。 根据非标附着架设计图纸,I撑杆及II撑杆埋件各一块,其中I 撑杆埋件为480*260*20mm,预留螺栓孔洞4个;II撑杆埋件为496*260*20mm,预留螺栓孔洞6个,详见下图; 施工至10.8~15.6楼层时,在模板封装以前,联系塔吊安装单位进行位置确定,确定位置后,由安装单位进行安装。 2、附着架的选用 附着架是由三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砼墙体上,起着依附作用。使用时环梁套在标准节上。三根撑杆中,其中二根撑杆及一根撑杆端部各有大耳环与建筑物附着处铰接,三根撑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内,本塔机附着架按塔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超长,撑杆等设计计算及规范型号等,均有塔吊生产厂家进行设计

塔吊附墙计算书[1]

塔吊附着计算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 k=W0×μz×μs×βz 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 0.55kN/m2;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 μz=2.34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U s=0.065;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0.7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 w=W k×B×K s 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0.059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1.50m 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02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02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000kN.m q M 24.0m 9.0m 12.0m 12.0m 30.0m 计算结果: N w=107.477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 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39.88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9.06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43.98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22.71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0.50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12.70 kN 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 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14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57.47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0.08 kN

QTZ63塔吊附着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遵义华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在遵义县南白五里堡,总建筑面为90000M2,分A1、A2、B1、B2栋,A1、A2、B1、B2地下室一层,总高度98M建筑占地面积4000 M2,正负零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908.40M,采用框剪结构。其中A1、A2共用一台塔吊,B1、B2共用一台塔吊。 二、塔吊介绍 本塔吊为“华夏”牌QTZ40,最大独立高度为28.3米,最大附着高度为120米,在工作高度达70米前,可采用二倍率或四倍率钢丝绳;当工作高度超过70米时,只能采用二倍率钢丝绳。 三、附着架的安装 1、附着式的结构布置与独立式相同,此时为提高塔机稳定性和刚度,在塔身全高内设置至少7道附着装置。为此要求塔机中心线距建筑的距离为2.9米,附着装置之间的距离尺寸用户可根据施工情况自行调整,安装方法见图1-1。在图1-1中,H1小于或等于21.3米, H2=H3=H4=H5=H6小于或等于17.6米,H7小于或等于15米。

①、附着点的强度应满足塔机对建筑物的荷载,必要时应加配筋或提高砼标号。 ②、附着筐尽量设置在塔身标准节接头处,附着架应箍紧塔身,附着杆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0°以内。 ③、杆件对接部位要开30°坡口,其焊缝厚度应大于10mm,支座处的焊缝厚度应大于12mm。 ④、附着杆件与墙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 ⑤、锚固点以上的自由高度应控制在说明书规定高度之内。 ⑥、附着后要有经纬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调整附着撑杆的长度及顶块来保证塔身垂直度(塔身轴线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4/1000,最高锚固点以下的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并作好记录。 四、附着架的拆除 1、用钢管、跳板在附着筐下搭设操作平台,搭设时应将平台支撑好。 2、依据建筑物搭设走道或设置其它辅助起吊装置。 3、用走道拆除时可直接将附墙支撑转移到建筑物内,再转移至地面。 4、采用其它辅助起吊装置拆卸时,应先用吊绳固定好靠建筑物端的撑杆,然后退掉靠建筑物端的撑杆销;再用绳将塔身端撑杆固定好,退掉销子后缓慢放下支撑杆,让辅助起吊装置受

QTZ80塔吊附墙

QTZ80塔式起重机 附 着 方 案

颐东机械施工工程 QTZ80塔吊附墙支撑计算及塔吊基础节强度验算 一、概况: 工程位于港闸区永和路与工农北路交叉口。由于安装位置有限,塔吊附墙距离与建筑物超过了出厂的规定设计要求(小于5米),本附墙中心距5米4。 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技术指标和参数,分别取如下数据: S=200KN(合外力) Mn=300KN·m a=1205mmb=1475mm L1=4800mmL2=4800mmL=9600mm H=5800mm E=210Gpa δp=240Mpa [δ]=157MPa 只要计算出各杆所受的力极大值,对设计撑杆进行稳定性校验即可。 一、三根支撑杆的力极限值: 1)DF杆的力极限值P1max

(S a2+b2+Mn)* (L1-a) 2+(H-b) 2 P1max= 2H(L-b) =45.44KN 2) CF杆的力极限值P2max [Sa2(L1-2b) 2+(2aH-bL) 2+Mn(L1-2a)] (L1+a) 2+(H-b) 2 P2max= 2 b L (H -a) =97.3KN 3)CE杆的力极限值P3max [S(L1L+H2)+Mn L2+H2] P2max= * (H-b) 2+(L2-a) 2 2L L2+H2*(b-H) =77.99KN 二、对三根支撑杆的稳定性校核 三根支撑杆都是采用∠63*63*6,∠40*40*4角铁及壁厚16mm钢板焊接制作(详见附图)。 两端为铰支。 取nw=2.0 (1)DF杆稳定性:

CF杆的长度: L3= 5100mm i= I A П(D2-d2) = 64 П(D2-d2) 4 = D2+d2 4 =52.345(mm) L3 = i =128 ( =1) 由于 p= п2.E δp =92.9 可知 > p Pcr n= P1ma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