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一年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一年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一:节气法。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开始划分;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他们都是以地球在赤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二:农历法。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三:阳历法。气象上通常以阳历三月到五月为春季;六月到八月为夏季;九月到十一月为秋季;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为冬季。

四:物候法。杨柳晨叶,桃花绽蕊是春天;绿树成荫,赤日炎炎,是夏天;果熟叶落,水清露寒,是秋天;草衰花凋,北风怒号,为入冬。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一、春季作物:(2~4 月为春季) .'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1.花生:(4~10 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 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 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1)南方:4~7 月和7~10、11 月(双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 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 5.1 前插完秧苗,8.1 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 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2)东北:5、6~10 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 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二、 夏季作物:(5~7 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 月份) 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 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 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 月份播种,次年4、5 月份收割;秋种夏收。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 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 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而3~5 月降水量大于450mm 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 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2)春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北(东北地区):春节后播种,8、9 月份收获。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3)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 品质优,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 天。2.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油菜籽,霜降种小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 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3.甜菜:(5~9 月) 四、冬季作物:(11~1 月) 1. 大麦(优质大麦); 2. 蚕豆(优质蚕豆、鲜销蚕豆);适播期10 月中下旬至11 月上旬。 3.豌豆(鲜销豌豆);一般在11 月上中旬播种。 4.冬种马铃薯,辣椒,番茄,瓜类、豆类和叶菜类等蔬菜品种。 5.其它:油菜:有的品种在12 月份种植,次年 5 月收获。 6.花卉;青饲料,绿肥。 ;.

四季是怎样产生的

四季是怎样产生的 1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一个椭圆形,而太阳大概处于其中一个焦点附近。 所以:在地球公转的不同时间断离太阳的远近不同。而且由于夹角的存在导致在不同的时间短地球南北所受太阳照射的强烈和太阳光线的角度也不同(太阳光线照射角度小的热量就小。这样不同的时间段就会有不同的气候了。一年四季也就互相更替了。同样的道理由于赤道附近总是处于太阳光线的直射状态下所以热带地区只有夏季。还有地球两极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2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有夹角; 3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四季递变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 春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这说明随着一年四季的变更,四季星空也在变化。由于地球在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一年中同是在晚上,不同季节看到的星象是不一样的。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这说明随着一年四季的变更,四季星空也在变化。由于地球在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一年中同是在晚上,不同季节看到的星象是不一样的。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这说明随着一年四季的变更,四季星空也在变化。由于地球在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一年中同是在晚上,不同季节看到的星象是不一样的。

中国代表团冬奥会成绩的历史阶段划分

中国代表团冬奥会成绩的历史阶段划分 一、选题背景 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这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提出了在举办赛事方面的严峻要求,还在备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为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中国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金牌榜第一的历史最佳成绩,这让人们对2022年冬奥会的成绩给予了更高的期望。通过分析第16-22届冬奥会中国队奖牌的变化情况,分析背后的中国队奖牌竞争力,总结经验并找出不足为中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及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搜集第16-22届冬奥会中国决赛中奖牌结果及相关信息、备战第

24届冬奥会的政策法规等文件,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二)逻辑分析法 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三、结果 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冬奥会是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第13届冬奥会,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直到2002年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获得首金,截止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第22届冬奥会为止,我国累积获得了53枚奖牌,其中金牌12枚、银牌23枚、铜牌18枚。 (一)起步阶段(1980-1988)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第13届冬奥会是中国在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参加的首届冬奥会,但是由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悬殊,所以无人进入前六名。直到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才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这8年是中国冰雪项目在冬奥会的起步阶段,中国队在起步阶段

中的有两个特点:①代表团人数少,参赛阵容薄弱,缺乏高水平运动员,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差距明显。②参赛项目有限,以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为例,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总共设置了39个小项,而中国代表团只参加了26个小项的比赛,有13个项目没有运动员参加,项目发展不均衡。 (二)优势项目确立阶段(1992-1998) 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期间是优势项目确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并且能够稳定的在某些优势项目中竞争奖牌。比如短道速滑项目,在这10年中发展迅速,杨扬等优秀运动员成绩突出且稳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短道速滑也随之中国代表团主要的夺牌点,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到1998年长野冬奥会期间共获得14枚奖牌,其中10枚银牌、4枚铜牌:仅短道速滑项目一项就占到7枚银牌、1枚铜牌;速度滑冰2枚银牌、1枚铜牌;花样滑冰2枚铜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1枚银牌。

中国具体区域的划分

具体行政区划单位 华北 北京市,简称京,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1262万人。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个市辖区、2个县),322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0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市政府驻东城区正义路2号,邮编100001。行政区划代码110000。 天津市,简称津,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人口990万人。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3个市辖区、3个县),24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0个街道、123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和平区大沽路167号,邮编300040。行政区划代码120000。 河北省,别称冀,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7298万人。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个地级市),17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36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2233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个区公所、273个街道、1013个镇、894个乡、52个民族乡)。省会石家庄市,省政府驻维明街10号,邮编050052。行政区划代码130000。 山西省,别称晋,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人口3474万人。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1397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01个街道、564个镇、632个乡)。省会太原市,省政府驻府东街101号,邮编030072。行政区划代码140000。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面积约118万平方千米,人口2470万人。共有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9个地级市、3个盟),10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909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40个街道、477个镇、68个乡、17个民族乡、10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政府驻新华大街63号,邮编010055。行政区划代码150000。 东北 辽宁省,简称辽,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52万人。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个地级市),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15087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11个街道、6071个镇、221个乡、69个民族乡)。省会沈阳市,省政府驻皇姑区北陵大街45号,邮编110032。行政区划代码210000。 吉林省,简称吉,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2724万人。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6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县),89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0个街道、428个镇、162个乡、28个民族乡)。省会长春市,省政府驻新发路329号,邮编130051。行政区划代码220000。 黑龙江省,简称黑,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3843万人。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2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4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127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383个街道、478个镇、276个乡、58个民族乡)。省会哈尔滨市,省政府驻南岗区中山路202号,邮编150001。行政区划代码230000。 华东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间表(终审稿)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 间表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 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 1)南方:4~7月和7~10、11月(双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前插完秧苗,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 二、夏季作物:(5~7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秋种夏收。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 1)南方:4~7月和 7~10、11月(双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 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秋种夏收。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而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2)春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北(东北地区):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3)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2.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油菜籽,霜降种小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3.甜菜:(5~9月)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170万年前—前221年) 【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一)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经济: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工商业,青铜时代,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政治: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想文化:礼乐制度、甲骨文、傩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铁犁牛耕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促使了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和小农经济的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 政治: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各国纷纷改革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推动思想的大解放。 科技:取得很高成就。(司南、《甘石星经》、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黄帝内经》)文艺:帛画、《诗经》、楚辞、宫廷宴乐、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工商业得到发展。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造纸术、张衡、《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领先世界的成就。文艺:秦篆汉隶、帛画、汉赋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 政治: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思想: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科技:圆周率(祖冲之)、《齐民要术》 文艺: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王羲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 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经济:繁荣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内外交通的发达,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 思想:三教合一,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孙思邈(药王)。 文艺:草楷并荣,书法理论成熟;吴道子创制法度;唐诗;梨园的歌舞戏 第五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一)宋代(960-1271年) 政治: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经济重心南移。 思想:重文轻武、理学形成 科技: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 文艺: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南戏 (二)元代(1276—1368)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民族分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思想: 科技: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文艺:文人山水画、元曲、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地理规律大全】+农作物种植时间

地理规律大全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 ⑴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太阳高度小。 2.地球公转速度分布规律 ⑴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⑵公转速度变化图示: 3.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太阳直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所接受到的太阳垂直照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o)。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方向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某纬度地区,什么时间离太阳直射点最近,什么时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什么时间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什么时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相反。 5.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3)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是每天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为一年。 ②由于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同,在远日点附近较慢、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反之,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4)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中国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第一部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至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告终。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领导下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我国的区域划分

中国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所包含的省市都有哪些? 中国区域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区域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

天道:春夏秋冬四季形成的原因

天道:春夏秋冬四季形成的原因 春夏秋冬四季是怎样产生的? “季节”来源于拉丁语中的动词“Serere”,意思是“播种”.由此可见,“季节”最早时仅仅指的是适宜播种的春天。 但在中世纪初,其他三个季节也加入进“季节”的词义中,一年被划分为4个部分:冬季,湿冷的季节;秋季,成长、重要的季节;夏季,在古老的梵文中它原本通指一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浪漫情怀都为四季所影响,此外,它们还具有最乏味的天文背景。因为地球绕太阳作年度旅行的直接结果就是四季的循环往复。在此,我将尽可能简明地介绍这一内容。每24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每356.25天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了确保历法整齐归一,人类把每年的0.25天累积到一块,这样每四年就出现一次闰年,即这一年有366 天。但以两个“零”结尾的年份无闰年;可也有特例,那就是那些能被400 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 公元1600年是上一次的特例,下一次则是公元2000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并非正圆,而是椭圆。尽管它还不算是完全的椭圆,但是,这已给人类研究地球运行的工作增添了大量复杂的因素。 另外,地球的中轴与日地之间的平面不成直角,而是一个

66.5°的倾角。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它的中轴自始至终保持着这样的倾斜度,这就是世界各地出现季节交替的直接原因。每年的3 月21日,阳光刚好均匀地照射着地表的一半,于是,在这一日,世界各地的昼夜平分。 天后,当地球运行到其公转行程的四分之一处时,北极地区全部朝向了太阳,而南极地区则全部背向了太阳,于是,北极长达六个月的白昼开始了,而南极则坠落进长达六个月的黑夜。当北半球阳光灿烂的夏季到来时,南半球的居民就一边在火炉旁看书,一边打发着漫漫寒夜。 但是,当北半球的居民在圣诞节滑冰时,阿根廷人、智利人却正在受到炎炎夏日的煎熬,而当美国遭受滚滚热浪的袭击时,他们又在磨利自己的滑冰刀了。 四季产生的原理示意图 月23日是四季更替的第二个重要日期,这是一年中第 二个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的日子。然后,在12月21日,北极与太阳吻别,而南极朝向了太阳,这时,北半球进入严冬,而南半球进入酷夏。然而,地轴独特的倾斜和地球的自转并非四季循环形成的全部原因。 地球还被地轴66.5°的倾斜划分出了五个区。 赤道两旁为热带区,在这儿,阳光照射着大地几乎是垂直的。在两极地区,太阳光线的角度很小,即使在夏天,一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余类推。)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 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 5.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秋种夏收。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可编辑版】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 6月中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提出了新的综合经济区域划分设想,把内地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域。在新的区域划分设想中,中部被一分为二,这是否会影响刚刚聚拢的中部的合力?新的区域划分设想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将会为重新洗牌的区域带来哪些影响?为此,《经济视点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制订该区域划分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锋博士。经济视点报:新的区域划分设想将内地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并细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这与以往的“东、中、西”划分方法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次提出综合经济区域重新划分的背景是什么?刘锋: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条件和水平的巨大差异。迄今为止,就区域划分而言,官方和学者提出了不下几十种的方案,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七五”计划时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目前,这种划分方法显得过于粗略,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和制定区域政策,难免产生政策上的“大而统”和“一刀切”。“十一五”期间,为配合我国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区域划分需要建立相应的多层级体系和框架,以便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经济视点报:在旧有的划分中,国家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优先,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重新划分后的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同以往区域间的合作有什么不同?刘锋:总体上

来说,有了大的经济区以后,在经济区内部,可以对经济区内的经济联合起到比较强的推进。传统的三大地带差异比较大,现在就是考虑能不能有更具有分类指导意义的划分,更具有可操作性,像东北三省,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区域,要对整个区域的区域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经济视点报:八大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刘锋:考虑到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区差异性大,区域划分需要建立相应的多级多类型的体系和框架,既有一级的经济区划,还有层次分明的次级区域,这将有利于政府统筹安排,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从“十一五”规划的需要出发,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进行区域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社会结构相仿;区块规模适度;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经济视点报:黄河中下游综合经济区域的定位主要是能源开采和奶业基地,但河南在这一地区内的农业大省的现实却没有考虑进去。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在省内,甚至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否会影响某些未被列入规划的产业的发展?刘锋:目前的报告还只是一个很简要的定位,它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对一个区域进行较全面的阐述。比如,河南和山西划在了一个区域,但它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是农业大省,一个是能源大省,要想使国家的某项具体政策在这一区域完全具有互通性还是比较难的,但总的来说,这比三大经济带的针对性更强一些。鉴于科学划分经济区域需要做深入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本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重复着,重复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挨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 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我爱春天.春天代表着绿色,绿色却又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春天的来临. 我爱春天.当淅沥沥的春雨从天而降时,我总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特别是春雨过后,空气清新得很,彩虹也随之绽开笑脸.我国民间有关于晴雨预测的农谚,象"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有大收"等.也有关于春雨的诗句.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元明韵寄子曲>>中的"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一年之计在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作为四季的开始,必然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春满校园 春天到了,校园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到校园里欣赏美景,体会春色。 我们来到了校园西面的果园,一股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黄交错的草坪,有的小草破土而出,冒出嫩绿嫩绿的新芽,有的还是枯黄的。这时,我忽然看到每根草上好像放着几粒七彩珍珠,我俯身仔细观看,哦,原来是那颗颗露珠点缀在叶尖上,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显出了它的奇光异彩。我俯身望去,看见树上条条发青的嫩枝上有斑斑红点,是红色的露珠,还是未落的果实?不,都不是,而是那一个个含苞欲放的桃花花蕾。你瞧,那花蕾小巧玲珑,可爱极了,那花蕾顶尖已经裂开了一道缝儿,一丝花蕊正使劲往外钻呢,好像迫不及待地看看这奇妙的世界。 随着"滴哒滴哒"的水响,我来到了校园"大厅"--喷水池。池里的水是那样的清澈,是那样的清凉。小鱼在"乐园"中自由自在地玩耍,它们在石缝里钻来钻去,你躲我藏的,好像在玩捉迷藏。水池中央是一座栩栩如生的假山。山顶有一座金黄色的宝塔,在阳光照耀下,美丽极了。山腰上有两位正在下棋的老人,看他们那全神贯注的模样肯定还分不出谁胜谁负。山腰上有个小泉眼,不断地冒出白花花珍珠般的水珠。山脚下有一位一手捧着一顶斗笠,一手拿着鱼杆的老鱼翁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看他满脸笑容,肯定收获不少。山脚下还长着一棵棵像风车似的莞草,所以又名风车草。这时,一阵风拂过,碧波荡漾,风车转动,为水池增添了许多生机。喷水池四周种着许多花草,有红中带粉的玫瑰,有黄中带白的月季......蝴蝶、蜜蜂在花丛中、草丛中起舞、歌唱。把喷水池点缀得更美丽。 你瞧,喷水池旁的那棵金黄耀眼的黄婵开得多美啊!姿态万千,有的张开笑脸,仰着脑袋望着蔚蓝的天空,仿佛是为春天的美景而欢乐;有的花全开了就像一个个小喇叭,仿佛在吹奏着一首动人心弦的迎春曲;有的躲在枝叶下,犹如害羞的姑娘;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就像是一个个黄色的小彩灯。喇叭吹奏、姑娘起舞、彩灯闪烁,就像是一支乐队在歌颂这五彩斑斓的春光。 一阵芳香飘满校园,伴着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中久久回荡。 啊!春天,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欢乐。 我爱这五彩斑斓的春天,更爱这美丽可爱的校园!

中国古代史划分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 中叶以前。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中国远古 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 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 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 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 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 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 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 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 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在位115年。 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 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在位140年。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