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或者以《七子之歌》作为引子导入。

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

水》。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

4.听读课文: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研讨课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投影片显示)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1)第一、二自然段。

(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第二课时

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显示)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略)

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4)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4)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布置作业:(1)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板书设计:学者和诗人1、《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2、《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3、《古典新义》

闻一多先生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革命家1、起稿政治传单

说了就做2、群众大会演说

3、参加游行示威

(完整版)2.《说和做》教案(共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 主要内容,能运用全新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 生作为学者、革命家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 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散文不陌生,只是能在自学基础上梳理课文主要事件,理清思路,难点是 学习这篇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还有品析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 了解闻一多先生和作者臧克家。 2. 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的表现。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朗读课文,能圈点勾画出闻一多的两种身份和事迹,通过小组 合作讨论,能说出闻一多的身份、事迹,能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二、由视频引入本课。预习检测 赫然h e 函寄h an 漂白pi ① 衰微shu ai 钻探zu an 锲而不舍 qi e 兀兀穷年 w u 警报迭起 迥乎不同ji eng 慷慨淋漓k 召 气冲斗牛d cu 无暇 目不窥园ku 1 仰之弥高 mi 炯炯目光ji eng 沥尽心 血I i 2、解释下列词语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地壳 qi a o 校补 ji ao 卓越 zhu o 深宵 xi ao di e 潜心贯注 qi an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顾及xi a

优质课《掌声》优秀教案、反思

优质课《掌声》教案、反思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掌声》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9课,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从此内心很自卑,“总是默默地独自坐在一角”。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当她犹豫再三“一摇一晃”走上讲台正紧张害怕的时候。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爱是什么”,《掌声》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学中关注“爱”的主题,那是自然。但是我想:这份“爱”,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掌声就是爱,同学们都爱英子”这空化了的思想内容,那这份“爱”已经远离了我们。因为在我看来:爱,不是解释,不是告诉,更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只有让学生在“爱”的情感世界里,经历情感的洗礼,精神得到唤醒,内心得到敞亮,沉淀为人格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为生命奠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关心、鼓励别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公开课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归纳概括闻一多先生 的高尚形象。 2、对比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思想行动上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 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思想行动上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1、归纳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2、感悟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格。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讲授法 3、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问题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问题2 写闻先生作为学者的部分列举了哪些事例?详略怎样安排的? (二)授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问题1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 (起先,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 问题2 说的目的是什么? (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问题3 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他做了那些事情? ①起稿政治传单②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说③参加示威游行 2、播放《最后一次演讲》视频片段,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品读课文,赏评闻一多 教师:我们学完了课文,我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个闻一多先生的具体形象。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然后用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的学者,我从文中________中品读出来和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的革命家,我从文中哪个事件中概括出来的? 1、闻一多是一个“珍惜时间”“废寝忘食”的学者,我从“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中品读出来的。 2、闻一多是一个“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者,我从“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中体会出来的。 师:引用了孔子的弟子颜渊赞美孔子之道的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思是: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 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 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整理的《编辑文档》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会用一种方法打开文档。 2、掌握文字复制、粘贴的方法。 3、掌握文字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审美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打开文档,进行文字的复制与粘贴。 难点:文字的查找和替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儿歌《春天在哪里》

刚才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曲,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用“WPS 文字”编辑整理了一下,不过老师可能整理的有点匆忙,出现了一点 小问题,这节课请大家跟我一起来编辑一下这份文档。(揭题:编辑 文档)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打开看一看这份文档有什么问题。 请同学打开文档“春天在哪里歌词”,学生演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打开文档。(介绍打开文档方法。) 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打开文档“使用电脑小常识”。 二、新授 1.复制粘贴 问题一:歌词不完整 解决问题:学生将歌词补充完整。 第一个完成的学生介绍经验——使用了复制与粘贴,不是直接输 入文字完成的。所以速度特别快。 师介绍:在输入文字时,如果文档中重复出现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可以使用“复制”与“粘贴”命令来复制文字。 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

特别强调:第一步要先选中复制的文字。教师简单介绍复制粘贴 的三种方法。 学生用最快的'方法将歌词补充完整,并保存。 练习:打开“课程表(学)”,将空白的课程表填写完整。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2.查找替换 这首歌的歌词除了有空缺之外,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问题二:歌词有错误 错误歌词改正:那里——哪里 学生自学课本,尝试操作。 学生汇报演示。 学生修改歌词,大家都掌握了吗?接下来考考大家。 练习:找出电脑使用小常识中“电脑”出现了几次,并将“电脑”全部替换成计算机,并且标出他们所在的位置。 练习二:课程表中“语”替换成“语文” 三、课堂总结

《闻一多的说和做》优秀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叙述中的描写的运用及作用。关键词语。 教学方法: 1、文献法: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交流。 2、听读、朗读读法。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声请并茂来表情达意,领悟文意,感受美。 3、分组讨论探究法。 2、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标题导入 1、介绍臧克家及闻一多: 臧克家(1905——2004)。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1899-1946),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留学回国后,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开始后,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1946年7月15日,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革命家: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板书课题) 2、标题导入: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

(完整版)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或者以《七子之歌》作为引子导入。 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

第二课 《说和做 》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 的思想品格。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 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重点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难点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1.文献法。 查阅并整理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 2.朗读法。 3.研讨探究法。 4.语感品读法。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七子之歌》的歌曲。 2 课时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闻一多先生。 他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是新月派诗 1/ 12

人,中年时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作狮子 吼的民主战士。 他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满腔热血化为驱散黑暗的晨曦, 他将永远屹立在历史的潮头。 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的《说和做》,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 他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3 年,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 作品。 代表诗作有《老马》《有的人》等。 1.写作背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 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 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 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 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 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殴打屠杀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事件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 区。

【强烈推荐】三年级语文掌声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掌声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的。师生问好,上课!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齐读课题, 3、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掌声,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是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 4、(课件出示来信)“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二、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过渡: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进一步了解她,了解她的学校生活。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A她很孤独,(板书:孤独)我是读了这个句子知道的:“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课件出示:总是默默、教室的一角)你会读这两个词吗?指名读词。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评:她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她希望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她的内心是多么孤独。 B她很自卑,(板书:自卑) 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课件出示:落下、不愿意)谁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名读词。 师:落下时什么意思?“落下”就是留下的意思,是啊,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让英子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你想读读这句吗?指名读句子。 师评:她不愿意,她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 2、指导朗读。 A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谁能把她的孤独、自卑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B现在你们知道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C请大家一起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英的孤独与自卑。 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可是后来,就这样一个孤独、忧郁的女孩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变成什么样了?

(完整版)《说和做》教案设计

<<说和做>>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把握大语文观方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 2.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3.在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导演,而学生才是演员。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虽然有了欣赏美的权力,却很少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待遇。所以,让学生“翻身”当家作主迫在眉捷。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美的世界,真正成为教学舞台上的主角。而教师要做的只是导航,绝非掌舵。 4.对待传统教学,我们应该“扬弃”而非“抛弃”。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但它的某些基本内容却不能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构筑教学大厦的重要材料。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抓住叙述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3、掌握从生活中走进课堂,从课堂上步入生活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把握人物品德境界,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要通过朗读,理解文意,感受名人的形象和精神。 五。课前准备:阅读课文,预习生字、生词。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背景常识,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 六.引导研读策略: 【环节一】新课导入: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让学生发挥想像,从外表上看,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知人知面不知心,单从外貌我们很难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共同探讨闻一多的人生,真正领略一下闻先生的人格魅力。这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所在。 【环节二】整体感悟:先跳读积累: ①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跳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方法点拨:可从文章主题、结构、内容及语言等方面入手)。 再来整体感悟: 1、指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2、让学生说预习课文后,认为本文围绕人物的哪些方面写了哪些事情? (,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读议,逐渐明确围绕中心选材的特色。) 3、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学生思考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 4、小组讨论一分钟,然后全班交流以下四个问题:。 ①从全文看,文章可以分成几大板块?分界线在哪?(注意提示: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②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先生,作者各选取了几件典型事迹来写?(可让学生到讲台表演闻

《编辑文档》教案

《编辑文档》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的第3课。《编辑文档》是教材关于Word文字处理知识的铺垫,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根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Word 作为文字处理工具是必学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是学生学好后面知识的前提。本课内容是按“文字的复制”、“文字的修饰”、“段落的修饰”的顺序编写的,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三个知识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该内容属于四年级内容。下面以我见习的黄海路小学四年级(2)班学生为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通过课前的访谈,发现该班级学生总体思维比较活跃、团体协作能力较好。从学生的信息素养来看:根据问卷调查,发现该班学生对Word文档的创建与关闭、word窗口的组成、输入文字的内容已经较为熟练,可以说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2.学会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和颜色。 3.能够根据需要对文章进行对齐方式、行距的设置。 (二)过程与方法 在实施任务驱动的过程中,结合教师对难点部分的演示与讲解,通过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协作的方式,学会合理设置字符格式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进行文字处理的操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文字修饰的学习,学生间的相互评判和教师的点评等,感受美、体验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同学的互助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和颜色;设置对齐方式、首行缩进与行距。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文档编辑。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骤然、热烈、持久”等词语,会正确书写“愿意、姿势、投向、情况、慢吞吞”等词语,理解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内心忧郁、自卑的情感。 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品悟课文的1——3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难点: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

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等方面的课件。 【课堂预设】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读一读吧!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这几句诗来自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 ,让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语吧,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是啊,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 一、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 1、揭题: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掌声” 。一起读。读得轻、快。 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之间的事情。事虽然小,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感动。 2、(拿出学习单) 3、反馈 (1)来看第一题,已经完成的打“√” 。 (2)和同桌合作。读对的请给同桌打星星,不会的请你教 教他。

说和做教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一、课标相关要求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二、教材分析 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 ,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四、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4、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

word的基本操作及文档的录入与编辑教案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Windows XP的环境设置与实用工具 三、讲授新课 (一)word 的打开方式 1、开始/程序/office/word 2、建立桌面快捷图标 3、打开一个已经建立的WORD文档 (二) word 的工作界面 1、标题栏 位于文档的最顶端,包含文件的名称,最小化,还原,关闭按扭。 2、菜单栏包含处理编辑文件所有的命令。 打开菜单栏的方式:1 用鼠标单击 2 alt+相应菜单的字母 3、工具栏常用的命令用图标的形式显示,利用工具栏加快操作速度。 显示或隐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选择常用,格式 4、标尺利用标尺设置段落的缩进,页边距,制位表,以及改变栏宽。 5、文本区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设置格式。 6、滚动条拖动滚动块,查看文档的不同位置。 7、滚动条的左侧4个显示方式: 普通视图:输入,编辑和排版文本。 Web版式视图: 大纲视图:查看文档的结构。 页面视图:查看与打印效果相同的页。 8、状态栏 (三) word的打开和关闭 文档的打开:文件/新建快捷键 Ctrl+N 空白文档/利用模板建立新文档/利用向导建立新文档; 文档的关闭“ 1.单击文件/退出 2.按alt+F4 3.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扭 4.双击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按扭 (四)文件的保存 1、第一次保存新建的文档: A、组合键:Ctrl+S。 B、文件菜单→保存。 C、常用工具栏上单击“保存”按钮。 注意:保存文档时应首先选择保存位置、再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类型,最后单击“保存”。 a、文件默认类型为*.doc。

b、模板文件(文档模板):*.dot。 c、文本文件(纯文本):*.txt。 2、对已有的且已修改的文档进行保存 A、直接按F12。 B、文件菜单→另存为……。 (五)文本输入与选定 1、输入中文: 输入法的逐一切换:Ctrl+Shift。 中英输入法的切换:Ctrl+空格键。 中英文符号的切换:Ctrl+.。 全角与半角的切换:Shift+空格键。 2、输入标点符号: (1)键盘输入。 顿号:退格键左侧的那一颗双字符键; 省略号:Shift+6(双字符键); 破折号:Shift+ -(双字符键) 书名号:Shift+<、Shift+>;) (2)软键盘输入:在软键盘上右击,在菜单中选择符号类型,……。 (3)符号工具栏 (4)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或者特殊符号。 (5)插入与改写的切换:Insert键 3、选定文本: (1)任何数量的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2)一行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到本行结束,或者单击本行左侧的选定栏。 (3)一大块文本:首先选中开头的部分文字,再按下Shift键,文本末尾处单击左键。 (4)一块垂直文本:将“I”字形指针放在文本的起始处,按下Alt键,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5)全选:Ctrl+A。 (七)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1 、移动:左键拖动;剪切和粘贴。 2 、复制:左键拖动(配合Ctrl键);复制和粘贴。 (八)查找和替换 在文档中经常需要查找或修改一些文字符号,尤其当需要从较长的文档中统一地更改某些相同的字符时,可以使用查找与替换功能,可以快速查找或替换文档中的某个单词、短语、格式或特殊字符。 1、查找 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查找”命令 2、替换 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替换”命令 (九)撤消与恢复 快捷键:

《2说和做》教学设计

《2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文中典型事例,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快速把握文意,学 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品味文中重要语句,揣摩其含 义及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揣摩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教师语言:说话.做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的人先说后做,有的人只说不做,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常人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让我们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寻找答案。 7解说和做的特点 教师语言:速读课文,圈画文中表明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语句,看看他的说和做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 1.速读课文,圈画文中标明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语句,了解闻一多说和做的特 点。

预设: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他勒兑"了 ,跟S的是愀"。这不再是愀了再说"或胸了也不一定说" 了。他乍兑"了就做"。 点拔:闻一多说和做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再读课文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咒兑〃与胸〃 ? 明确:文童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教师语言:文童围绕他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学生活动:再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语言:闻一多作为诗人和学者这两个时期鋭"和W 的表现是否矛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预设:不矛盾。闻一多先生不管是做"了再乍兑"做"了不乍兑"还是 "说"了就都是以救国救民为出发点的,他的爰国精神是始终不变的. 所以说是不矛盾的。 教师语言: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看的爰国热情.言彳h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掌声》教学案例、教案课堂实录及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诗意”缘于“情意” ──三年级上册第29课《掌声》教学案例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史剑波朱瑛 【主题】 诗意语文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

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笔者认为,这一“诗意”缘于“情意”,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背景】 随着以王崧舟为代表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兴起,诗意课堂成为了众多教师的追寻目标。前不久,笔者以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执教了《掌声》。对于诗意语文,沉静后有了些许感悟。

【情境描述】 一、诗意语文:以感性复活为情怀 师:大家觉得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英子? 生:掌声。 师:我也同意,可我还有些纳闷。难道仅仅是掌声改变了英子吗?藏在掌声背后的究竟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3自然段,并用”“划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生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

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思考:“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配乐旁白,让学生闭眼想象。)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当下课铃声响起,一节课结束了,但对课的研究却没有,相反,引起我的深思。 在备课时,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这篇文章,可以说时代离学生较远,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较生疏。对此,在设计时,把背景资料的查找及对闻一多的了解放在学生预习,主要想锻炼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诗人以充沛的感情,精辟的语言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及他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文章的内容不是十分难,但事例是以概括性的语言来叙述的,这需要学生认真品读后才能捕捉,这篇文章的精彩是语言,诗意化的语言含蓄、凝练是最为值得学生品味的。而闻一多先生的精神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 而对这样文章对初一的学生,本着一课一得的思想,把课设为两课时。由于本次教学的特殊情况,只讲了第一课时。 面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生,在第一课时设计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学生读,知道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道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因为在第一课时如果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真正深入到文章中来,对闻一多先生有了了解,那么在第二为课时就可以在品读语言过程中来深入挖掘闻先生这种说和做,虽前后期不同但其根本就是:为追求民主,为救国救民。这样,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到渠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好,能读懂文章,而且学生领悟能力较强,其实在这过程中,我可以再深入引导学生对闻先生品格的精髓深入理解。而我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在当今社会如何把闻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把深入的分析推到第二课时。这也是教学中受教案和教学形式的拘泥。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更灵活的处理授课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特级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学情分析 阅读人物故事,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一般关注的是人物做了什么事,至于这些事情折射出人物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事件来展现人的精神品质,从人物的言行中汲取到了什么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学生思考较少,教师要多加引导。另外本文的语言精练而丰富,许多成语或句子较难理解,学生需要结合课下注释或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学生看屏幕,提问:他是谁?(臧克家) 1.作者简介 2004年2月5日,我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 臧克家(1905-2004),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人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 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曾说: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2.简介闻一多

(完整word版)Word文档的高级编辑教案

课题:Word文档的高级编辑 教学内容: 1.段落设置方法。 2.为文档添加背景色和效果。 3.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操作。 4.添加批注,阅读批注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为文档添加背景色和效果方法。 2.掌握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方法。 教学难点: 1.为文档添加背景色和效果。 5.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操作。 教学媒体:cp机 教学过程: Word文档的高级编辑 导入:考勤制度是公司正常工作秩序的基础,是支付工资员工考核的重要依据,接下来制作一个“公司考勤制度”文档。 范例公司考勤制度06. docx 操作步骤:

1、标题“公司考勤制度”:字号【小一】、加粗、【字符间距】4磅、位置上下左右都居中。 2、正文部分:字体四号、【段落】【缩进和间距】【特殊格式】【悬挂缩进】【2字符】 3、【段落】【行和段落间距】【1.15】 4、选中标题行,在【段落】组中单击【行和段落间距】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增加段落后的空格】选项,随即标题所在的段落下方增加了一块空白间距。切换到【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间距】组合框中【短前】微调框调整为“1行”,将【段落后】微调框中将间距值调整为“12磅”。【段前】和【断后】微调框中同时将间距值调整为“0.5行” 5、选中需要添加编号的文本,在【段落】组中单击【编号】按钮右侧的下三角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编号。 6、选择要添加边框的文本,在【段落】组中单击【边框】右侧下三角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外侧框线】选项。 7、选中要添加底纹的文档,在【页面背景】组中单击【页面边框】按钮。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切换到【底纹】选项卡,在【填充】下拉列表中选择【橙色,各性色2,淡色80%】选项。 8、【插入】水印,为文档添加水印效果,自定义水印效果。 9、【页面布局】【背景】为文档设置背景色【灰色-50%,着色3,淡色80%】。添加渐变、纹理、图案不同底纹效果。 10、添加批注,删除批注【审阅】【插入批注】。切换到【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_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教案

研讨课文: 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显示)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略) 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4)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4)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29《掌声》公开课教案

29《掌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麻”、“症”、“疾”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叫一位同学背古诗,背完之后让学生给她掌声,然后问:你得到掌声之后心情怎样?(开心、高兴)让你心情倍增,同学们,我们也把掌声送给彼此,鼓励自己能很出色上好这节课。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掌声》,它讲述的是同学们之间的小故事,事情虽小,但读起来却非常感人。因为这热烈的掌声,它改变了一个小女孩一生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二):初感掌声的力量(出示英子的信)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同学们,这是英子给大家的信,这里有几个词告诉我们掌声对英子的影响非常大,那就是,生答——永远,极大的鼓励,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2.对呀,是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英子为什么会

这样说,那英子开始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英子的句子。(三):重点分析: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英子平时表现的句子,谁能立刻找出来并读出来。(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自卑、忧郁)那几个词最能体现她的自卑、忧郁?(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离开) 师引:同学们,当你们在操场上游戏时,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同学们,当你们背着书包上学时,英子却(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 同学们,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英子却要(最后一个离开) 是啊,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身体的残疾,总是让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他总是觉得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心里还非常的(自卑)(板书) 3:这是我们刚才读书共同的体会,同学们也应该把它记下来。然后自己试着读读这一段,读出英子的忧郁和自卑。(指名读,读出你刚才体会到的感受)(齐读,现在就让我们大家再一次走进忧郁的小英子,轻轻的读) (2)学习第四段: 1:过渡:多么忧郁自卑的小英啊,你们希望她永远是这个样子吗?正入大家所希望的一样,小英变了,你们想知道她变得怎样了吗,请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英子变了,原来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现在会跟同学们游戏,说笑,还忧郁嘛?(不会)。性格变得(开朗),原来,她的腿有残疾,不敢让大家看到他走路的姿势,现在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现在的她,充满(信心)(板书),现在让我们一起把体会记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