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复习重点

园林复习重点
园林复习重点

1、园林的现代定义

从现代园林发展角度看,园林已发展成为更为宽泛且深远的现代景观,不仅仅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等,还包括人类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的活动,集自然生态、生态恢复、风景与人文、科技、艺术于一体的为人类社会提供自然生态的、文明的生存环境。(广义,狭义见课本P3)

2、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为代表。

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古典园林

,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来感受。

4、一池三山

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形式。一池指太液,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仙山而著称;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5、汉朝宫苑

总之,从汉朝上林苑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上林宛基本是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发展而来的。古代的囿,虽然已经初具园林艺术的某些特征,但它基本上是以自然环境为主,一般只是稍加人工的成分,造园的意境与构思还是极为初级的。而秦汉的宫苑是在圈定的一个广大地区中的囿和宫室的综合体。无论从内容、形式、构思立意,以及造园手法、技术、材料等各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应该说是真正具有了我国园林艺术的性质。

6、魏晋南北朝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对我国园林艺术创作中的布局、构图、手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7、西苑

隋炀帝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西苑总的布局是以山水为园的主要脉络,每个庭院三面临水,因水而活,丰富了园景。绿化布置不仅注意品种,而且隐映园林建筑,隐露结合,非常注意造园的意境,形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建筑。

对以后的唐代宫苑带来较大的影响。它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地位却不容抹煞。开创出别样的离宫型皇家园林,成为清代圆明园的滥觞。

8、华清宫

唐朝所建著名园林之一是华清官,华清宫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我国早期出现的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特色,随地势高下曲折而筑,是因地制宜的造园佳例。

9、辋川别业图

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修建的别墅园林。1.利用山林溪地创造自然山水园林;

2.景点多‘诗情画意’;

3.景点连贯形成整体。王维第一次把诗书画乐的创作方法应用到园林的创作当中,使园林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此后,文人的意境之美,成为古典园林设计中最为考究的思想之一。

10、艮岳营建的意义

宋徽宗在建造艮岳之前,先把园林的选材、规划立基、山水形制等都绘成图案,再按图纸设计进行施工。这种先设计后施工的方法是今天园林设计的先驱。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有艮岳这座全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园林假山之最,更有众多反映我国山水特色的景点;它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而元、明、清的宫苑也是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11、《洛阳名园记》中的名园

A、天王院花园子:园中既无池也无亭,独有牡丹十万株,牡丹花开时,花园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种而专供赏花而建的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还是少见的;

B、董氏西园:它的特点是“亭台花木,不为行列”,也就是说它的布局方式是模仿自然,又取山林之胜。入园门之后的起景点是三堂相望,一进门的正堂和稍西一堂划为一个景区,过小桥流水有一高台。这里在地形处理上注意了起伏变化,使人进园后,有一览无余之感,又可以说是障景和引人入胜的设计手法。

C、董氏东园:专供载歌载舞游乐的园林,洛阳人盛醉的到了这里就清醒,故俗称醒酒池,恐怕主要是清意幽新的水面和喷泻的水,凉爽宜人,使人头脑清新,这真是水景的妙用了。

D、富郑公园:该园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景分区,在景区中注意起景、高潮和结束的安排。各个景区各具特色,或为幽深的景,半路半含于花木竹林中,翠竹摇空,曲径通幽;或为开朗之景,如四景堂等;或以梅台取胜。景区的不同处理,犹如园中园的园林空间艺术效果,使空间多层次多变化,从而达到岩壑幽胜,峰峦隐映,松桧荫郁,秀若天成的意境。

12、狮子林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园内水体聚中有分,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园中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

为主,常绿树为辅;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私家园林代表作。

13、明末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14、元明清时期园林

清代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清朝的园林,除继承了历代苑园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使用上的多功能,还有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

15、明清时期园林特点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明清宫苑,特别是清朝的园林,除继承了历代苑园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使用上的多功能。还有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

16、颐和园

颐和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7、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目前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

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典范。

18、我国四大著名古典园林及其特点

我国四大古典园林是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①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园内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大部份。颐和园三大景区,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美景;各式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不同特点的建筑群落自成一格又相互联系。它巧妙地借西部玉泉山作为它的大背景,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②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③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④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留园占地三十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留

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19、古巴比伦园林特征

园林类型: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猎苑,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圣苑,受自然条件与工程技术影响的空中花园。猎苑中种植的园林植物有香木,石榴,葡萄等,还豢养各种狩猎动物。

两河地带为平原,因而,热衷于堆叠土山。山上有神殿与祭坛等。

20、古埃及园林特点

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

引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地规划,对园林影响较大;葡萄园,果园,菜园等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规则式园林初现;古埃及园林对之后的古希腊园林影响较大。

21、古希腊园林特征

园林的布局形式也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仍可以将它们看作是后世一些欧洲园林类型的雏形,并对其发展与成熟具有深远的影响。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人对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化产生作用。后世的体育公园、校园、寺庙园林等,都留有希腊园林的痕迹,而且,从古希腊开始就奠定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22、古罗马的园林特征

1.园林以实用为主,逐渐加强了观赏性,装饰性以及娱乐性。

2.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基础。

3.受希腊园林的影响,园林为规则式。

4.重视园林植物的造型,有专门园丁。

5.古罗马园林对后世的欧洲园林影响极大。

23、中世纪西欧园林的特征

1.修道院园林与城堡园林开始都以实用性为主,随着时局稳定和生产力发展,装饰性与娱乐性日益增强

2.迷园是这一时期比较流行的园林局部。

24、伊斯兰园林特点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25、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庄园(园林)特征

选址时注意周围环境,可以远眺前景→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多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风格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建筑与庭园部分都比较简朴,大方,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喷泉、水池作为局部中心。绿丛植坛为常见的装饰,图案花纹简单。

26、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庭园特征

16世纪后半叶庭园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构成若干台层,形成台地园。

1.有中轴线贯穿全园,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

2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

3.建筑有时作为全园主景位于最高处。

4.理水技术成熟,如水景与背景在明暗与色彩的对比,光影与音响效果(水风琴,水剧场),跌水,喷水等,秘密喷泉,惊愕喷泉等

5.植物造景日趋复杂。

27、阿尔贝蒂的园林设想

1.在一个正方形庭园中,以直线将其分为几个部分,并将这些小区造成草坪地,用长方形密生团状的剪枝造型黄杨、夹竹桃及月桂等围植在它们的边缘。

2.树木不论是一行还是三行均须种成直线形。

3.在园路的尽端,将月桂树、西洋杉、杜松编织成古雅的凉亭。

4.延园路而造的平顶绿廊支撑在爬满藤蔓的圆石柱上,为园路造成一片绿荫。

5.在园路上点缀石或者陶制的花瓶。

6.在黄杨树种植拼出主人的名字。

7.每隔一定距离就将树篱修剪造成壁龛形式,其内安放雕塑品,下置大理石坐凳。

8.在中央园路的相交处建造造型月桂树的祈祷堂。

9.祈祷堂附近设迷园,旁边建造缠绕着大马士革草、玫瑰藤蔓的拱形绿廊。

10.在流水潺潺的山腰筑造凝灰岩的洞窟,并在其对面设置鱼池、草地、果园、菜园。

28、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

1.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规模大,中轴明显。强烈地表现出惟我独尊、皇权浩荡的思想。

2.构图中,府邸总是中心,起着统率的作用,通常建在地形的最高处。花园在规模、尺度和形式上都服从于建筑。

3.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上,加以重点装饰,形成全园的视觉中心。最美的花坛、雕像、泉池等都集中布置在中轴上。

4.在水景创作方面,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式,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主要展现静态水景,除了形色各异的喷泉外,动水较少。

29、英国风景园特征

园林中尽可能避免直线条、几何形状及中轴对称等规则形式。完全取消了花园和林园的界限,大片的缓坡草坪成为花园的主体,甚至一直延伸到建筑物外围。恢复原本天然的缓坡草地景观,并利用地形阻隔视线,全园只有主要景区而无明显的轴线。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中不再起主导作用,并能很好的与自然环境衔接、融合在一起。水体设计成完全自然式的曲线驳岸,构成平静的水镜面似的效果。

30、公园

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31、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在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式;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

(4)选用乡土树种,特别用于公园周边稠密的种植带中;

(5)道路应呈流畅的曲线,所有道路均成环状布置;

(6)全园以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32、中国目前的国家公园数量是0。

33、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和精湛的造园艺术,其造园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诗经》中就有对周文王所营灵台、灵囿和灵沼的描述,之后中国古典园林大致经历了汉代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魏晋南北朝时期富有自然情趣的山水园林,唐宋时期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达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园林的功能亦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 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4、西方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西方古典园林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园林的兴盛,古希腊造园就如古希腊建筑一样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是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之后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西方古典园林又焕发了生机,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35、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A、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儒学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即“天人合一”。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

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统一。

B、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的山围水绕、“一池三山”的布局结构,表现就最为突出。

C、佛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佛教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体,认为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种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造园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36、山水画与诗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和诗词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刻板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

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美学思想。

37、西方文明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A、古埃及文明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埃及的文明发展首先得益于尼罗河。它由南北流经埃及境内,构成狭长的河谷地带。在一个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首先追求的是如何创造出相对舒适的居住小环境。因此,古埃及人在早期的造园活动中,除了强调种植果树、蔬菜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实用目的外,还十分重视园林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古埃及由于缺少树木而将树木神化,庇荫作用成为园林功能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树木和水体就成了古埃及园林中最基本的造园要素。

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了古埃及引水及灌溉技术的提高,土地规划也促进了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埃及园林的布局。由于天然森林匮乏而植物又必须开渠引水进行灌溉,这些都使的埃及园林是形成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人工气息,因而布局也采用了整体形对称的规则,给人以均衡稳定的感受。反映出埃及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力求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

B、古希腊文明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化源于爱琴文化。古希腊由众多的城邦组成,但却创造了统一的古希腊文化。希腊的艺术辉煌成就根植于深刻的人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整个希腊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古代希腊,人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们既不会为了某种虚幻的精神境界或宗教信仰而牺牲世俗生活的乐趣,也不会为了追求奢侈豪华的物质享受而终日忙碌、丧失自我,他们崇尚一种精神与物质、理智和情感相协调的、合乎人性的生活。这种民族心理与文明特点深刻地影响了园林的设计。

古希腊的园林同他的雕刻、建筑一样,对罗马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人对欧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化产生作用,后世的体育公园、校园、寺庙园林等,都留有古希腊园林的痕迹,因此,可以说,从古希腊开始就奠定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C、古罗马文明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罗马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宽容态度,使的整个罗马世界的文化事业呈现颇为繁荣的景象。罗马人讲究实际、注重功利的生活态度使的罗马的艺术强调实用性,艺术积极追求写实性。由于罗马人具有更为雄厚的财力、物力,而且生活更加奢侈豪华,这就促进了在郊外建造庄园之风气的流行。

早期的古罗马园林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包括果园、菜园和种植香料及调料植物的园,以后逐渐加强了园林发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罗马人把花园视作宫殿、住宅的延续部分,因而在规划上采用类似建筑的设计方法,地形处理上也是将自然坡地切成规整的台层。规则式园林形式也是受古希腊影响的结果。古罗马园林和重视植物造型的运用。花园中常采用矮篱围合的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还将遭雷击的树木看作是神木而备加尊敬、崇拜。

古罗马园林在历史上的成就非常重要,而且园林数目之多、规模之大,也十分惊人。

38、宗教及西方美学思想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A、基督教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从被罗马帝国尊为国教后,它的“基督信仰”的宗教世界观就成了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基督教的思想特别是它的经典《圣经》的题材、故事、格言、乃至语言和表达手法便渗透到园林艺术中,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契机与丰富题材。受基督教“原罪”观念和柏拉图“理想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艺术长期以来把现实世界的自然美看成是恐怖的、罪恶的,只有理想的天国才是美的化身。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

B、西方美学思想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期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它强调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西方几千年之久。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韵律、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园林的设计者更是将它奉为金科玉律。西方古典园林那种轴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他们认为美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因此,只有强调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才能确保美感的产生。西方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 B.控制论著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 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B.生物多样性原理 C.物种流动性原理D.景观叠加原理 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 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B.可及度 C.Simpson多样性指数 D.相对分块数 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 A.时间系列 B.空间系列 C.平面系列 D.立体系列 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 A.走廊宽度 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 D.网格大小 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A.太阳辐射B.降水 C.风 D.海拔高度 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 A.地被植物B.苔藓植物 C.草坪植物 D.藤本植物 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 A.斑块生产力 B.斑块起源 C.斑块周转率D.斑块密度 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 A.降水因素 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 D.人口因素 13.植物的运动地靠来实现的。 A.散布 B.迁移 C.巢区活动 D.群落活动 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A.化学力B.生物力 C.天然力 D.地动力 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A.恢复 B.破坏 C.上升 D.下降 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 A.系统性 B.统一性 C.同质性D.异质性 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等各种属性。 A.地理纬度 B.海拔高度C.植被 D.动物分布 18.城市景观是什么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 A.人为干扰 B.自然干扰 C.物质生产最高 D.系统最为稳定 19.水土流失属于下列哪种景观流。 A.物种流B.物质流 C.信息流 D.能量流 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A.黄土地貌 B.河谷地貌C.山地地貌 D.冰川地貌 21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起源于 A.德国 B.英国 C.荷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2.景观是处于的一级生物组织层次。 A.生物圈之下,区域之上 B.群落之下,个体之上C.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D.种群之上,群落之下 23.1982年,的成立,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风景园林学会 B.生态学会C.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D.国际生物圈组织 24.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视觉表现就是 A.颗粒的粗糙程度 B.颗粒的形态 C.颗粒的边缘 D.颗粒的色彩 25.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个关系表达式,表示物种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 A.S=cA z B.K=E/r C.I ij=Pij/d2 D.RDI=Rn/r.L 26.水的下渗主要取决于不同地方的 A.植被类型 B.毛细管孔隙的大小 C.土壤孔隙的大小 D.降雨量大小 27关于巢区和领域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巢区大于领域 B.巢区小于领域 C.巢区就是领域 D.巢区就是巢区,领域就是领域

中国园林史框架

中国园林史框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一)背景:1。狩猎为主2。群聚3。感性适应4。原始公社 (二)进入园林的萌芽状态 二.第二阶段: (一)背景:1。自觉开发自然2。理性适应3。城市集镇出现 (二)特点:1。服务对象2。造园主流:封闭的内向型的3。造园目的4。造园者 (三)此阶段园林的概念 (四)早期园林 1.园林文字字源:囿、圃 2.神话传说:宗教经典 (1)“瑶池”、悬圃(2)圣经:伊甸园(3)佛教:极乐世界(4)伊斯兰教:天园3.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4。造园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经营 (五)独特的园林体系 (六)按四要素分类:1。规整式园林2。风景是园林 三。第三阶段: (一)背景:1。农业——工业2。亲和——敌诉3。改良学说 (二)改良学说: 1.F.L奥姆斯特德——城市园林化思想(1)1857年与C。沃克斯纽约“中央公园”2。活化的“田园城市”设想 (三)特点:1。公共园林2。内向型——外向型3。造园目的4。造园者 四。第四阶段: (一)背景 (二)特点: 1。出现“园林城市” 2。区域性大地景观规划 3。跨学科的综合性与公众参与性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按园林基址(一)人工山水园(二)天然山水园 二.按园林隶属关系 (一)皇家园林周文王灵台灵沼 1.大内御苑 2.行宫御苑 3.离宫御苑A。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天然山地园:玉皇山、静明园天然山水园万寿山清漪园天然山水园圆明园人工山水园:畅春园人工园 4.承德避暑山庄 (二)私家园林形式: (1)宅园(2)游憩元(3)别墅园:A。别业:唐。王维,辋川别业东晋,石崇,河阳别业B。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 (三)寺观园林

园林生态学复习重点

绪论 海克尔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指动物与其他动物、植物之间互惠或互敌对的关系。 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在长期与自然的交往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对自然地了解逐渐增多。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这些知识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生态学建立时期:17-19世纪。十七世纪后,有关生态学的知识逐渐丰富。十九世纪末,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科学诞生。 3.生态学巩固时期:20世纪初-50年代。生态学进入到生态系统这一新阶段。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五大问题的挑战,人们意识到生态对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态学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2.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和标准。3.城市植被营建管护相关的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4.城市景观生态规则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 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外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城市环境的特征(简答) (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 (4)城市境污染特征:如“热岛效应”。 城市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环境污染: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3.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 综合性(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2. 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3.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4. 阶段性5.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稳态条件下,植物生长所必需元素中,供给量最少(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

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 大自然的造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要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 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 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 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则人认为: ?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达到真美境 界。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园林组成要素:建筑——建筑营造 ?山石——筑山 ?水体——理水 植物——植物配置 封建农业文明园林特点(作用): 1)为统治阶级服务 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 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 4)主要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完成 工业文明时期园林特点(作用): 1)向社会全体居民开放 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3)追求观赏美和陶冶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 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夏、殷、周 秦、汉——————园林的生成期 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 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两宋——————————园林的成熟初期 元明清——————————园林的成熟后期 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 ?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1200多年。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 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中国园林史发展总结:所谓中国园林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它不同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欧洲园林那样,呈现出各个时代迥然不同形式、风格的此起彼伏、更嬗演变,各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相互影响,复合变异。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自我完善,因而表现出稳定的、缓慢的、持续不断的历史演变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表 现为苑囿的形式。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 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家 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 1.生态学经典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性质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园林生态学也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4.从园林的发展历史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造园阶段(又称传统园林阶段)、城市绿化阶段以及大地景观规划阶段。 5. 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指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 6. 城市的物理环境,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部分。城市生态环境也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 7.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 8. 根据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谱段,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可见光谱依据波长从长到短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9.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三大生态类型。10.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11. 水生植物类型很多,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类。 12. 陆生植物指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可进一步划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三种类型。 13. 生态系统营养成分的循环分成三个主要类型:1.生物个体层次上的物质循环2.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14.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密切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15.大气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种。 16.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产生毒害。 22. 粗略地可将土壤有机质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大类。 17.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划分为三个类型:沙土类、壤土类、黏土类 18. 一般讲,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19. 森林群落,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20 引起群落演替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21. 蒋高明(1993)认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类型。 2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根据性质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3、水生植物类型很多,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 三类。 24、森林群落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 和地被层等层次。 25、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指大气圈的 、、、和,又称为全球环境。 26、植物群落的结构单元为和。 27、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将植物分为、、。 28、举例出娄底2种抗逆性较强的树种:、。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 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少年时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荆浩的画派和技艺。中年曾漫游北(自然山、(自人造山)、水的,由山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计成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体。 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 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作。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 天堂园:神秘的色彩。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 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

梦想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林,号称七贤。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 简答: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1 / 14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洲园林 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体系之一。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斯兰园林形成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世界。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3、中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国园林主要风格。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并峙比肩。它属于山水风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景式园林的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和英国风景式园林。近现代以来,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于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写意山水园林。中轴对称的规整式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2、伊斯兰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特点主要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园林

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自考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识记题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系统理论。 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景观叠加原理。 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交点。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障碍作用。 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连通性能。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可及度。 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时间系列。 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网的面积。 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降水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 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斑块密度。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 13植物的运动地靠散布来实现的。 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生物力. 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恢复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异质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各种属性。 18城市景观是人为干扰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 19水土流失属于物质流。 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山地地貌。 21我国土地等级系统分为三级,包括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组。 22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障碍作用。 23土地能力分类的类别方法是根据若干土壤和立地性状的临界值将土地归纳成若干不连续的类别,其数目通常不大于10。 24连续运动的动物对该景观的影响很大。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 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建造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中国园林形成发展建筑特色意境 一 .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园林建造应始于商周,当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宣帝的“乐游园”等。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二.中国园林的建筑特点 优秀的建筑在园林中本身就是一景。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占全园面积的比例、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 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

中国园林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绪论 一、园林的定义: 1、建筑学家童寯《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 2、造园学家陈植《长物志校注》:在建筑周围,布臵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臵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大百科全书》 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隶属关系分 1)皇家园林:苑、宫苑、苑囿、御苑等 2)私家园林:园亭、园地、池宫、山池、别业、山庄等 3)寺观园林:佛寺、道观 非主流园林:1)衙署园林、2)公馆园林、3)书园园林、4)茶楼酒肆、5)祠堂园林 2、按地方风格:1)江南园林、2)北方园林、3)岭南园林 3.按园林布臵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 4、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①生成期:殷、周、秦、汉;②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③全盛期:隋、唐;④成熟前期:两宋;⑤成熟期:元明清。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 园林生成期 1、“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台”: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囿+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的殷末周初);“园圃”: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 2、“囿”: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狩猎所获禽兽的场所。<诗经>毛苌注:“囿,所以域养禽兽也。” <说文>释囿为“苑有垣也”。囿还兼有游的功能:<周礼>: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 3、台,即用土堆筑的方形高台。《吕氏春秋》高诱注:“积土四方而高曰台”《说文解字》:“台,观,四方而高者也。”……台的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白虎通〃释台》“考天人之际,查阴阳之会,揆星度之验”。台还可以登高远眺,具有一定的游观功能。 4、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毛传:“园,所以树木也。”圃:《说文解字》:“种菜曰圃。”

园林生态学期末考试

1.园林生态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生态位: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得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得功能关系。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得地位与角色以及它们得温度、湿度、PH、土壤与其它生活条件得环境变化梯度中得位置。 2、生境:又称栖息地,就是生物生活空间与其中全部生态因素得综合体。植物个体、种群或植物群落在其生长、发育与分布得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得综合作用形成了植物体得生境。 3、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中对生物得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得环境要素。 4、种群:就是指一定得时空同种个体得总与,就是物种具体得存在单位、繁殖单位与进化单位。 5、趋同适应:不同种类得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似得环境条件下,常行成相同或相似得适应方式与途径。 6、物候:植物在长期得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季节温度变化相适应得生长发育节律。 7、植物群落:生物群落中得生物种群全为植物,则该群落便就是植物群落。 8、富营养化: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得影响下,大量得有机物与化肥得50%以上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得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河流湖泊海湾等缓流水域,引起不良藻类与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她生物大量死亡。 9、光周期现象就是一天内白昼与黑夜交替得时数。有些植物开花等现象得发生取决于光周期得长短及其变换 二、填空(每空1分,7空,共7分) 1、生活型就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得结果,生态型就是同种植物得不同种群对不同环境条件趋异适应得结果、 2、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三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学得概念就是由德国生物学家于海克尔1866年提出得。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五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五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 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 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 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 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 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 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 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 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b5E2RGbCAP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
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p1EanqFDPw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DXDiTa9E3d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
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RTCrpUDGiT 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
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5PCzVD7HxA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 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园林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柱廊园:庭院采用四合院式布局,一面为厅,两边为住房,厅前及另一侧常设柱廊,当中是中庭。以后逐渐演变成四面环绕列柱廊的庭院,被称为中庭式庭园或柱廊园。 2、迷园:源自希腊米勒斯王宫中的迷宫。迷园呈圆形、方形、六角或八角形等,内有复杂的小径,往往以绿篱围和,迂回曲折、扑朔迷离。到中世纪成为非常流行的娱乐设施,错综复杂的园路以大理石或草坪铺设,围以修剪整齐的高篱,形成令人难以走出的迷园。迷园的中心作为设计重点,多放置园亭或庭荫树。 3、虹霓阁:指架设在建筑物之间的高架廊道,好像虹一样地拱起,也就是飞阁。即下层架木构凌空,上层为来往交通的廊道。相当于秦代的复道。 4、“哈—哈”墙:又称为隐垣或界沟,是由布里奇曼率先使用的。它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 5、建章宫:是西汉上林苑十二宫之一,尚保留上代囿与台结合的余绪,具有多功能。其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6、结园:是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分为2种:在绿篱构成的图案中填以各色砂石、土壤、碎砖的称为开放型结园;在图案中种植花卉的则称为封闭型结园。 7、城市山林: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规模由小到大,包含内容亦相应由简到繁。 8、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内。 9、囿: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纪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大型天然动物园。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10、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含山水园、水景园、山地园。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11、艮岳: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由宦官粱师成具体主持修建工程。园林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大体上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水体。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07428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07428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56福尔曼将景观格局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答案.规则式均匀格局答案.聚集格局答案.线状格局答案.平行格局答案.特定组合或空间连接57判断本底一般可采用因子作为判断的标准。 答案.相对面积B.形状C.可达性答案.连通性答案.动态控制 58廊道对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答案.影响周围本底的环境和生物源答案.物种沿廊道迁移的通道答案.分隔地区的屏障或过滤器答案.作为某种物种的栖息地E.传输、阻隔和运输 59下列哪些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方式 答案.旅游答案.狩猎C.战争答案.污染答案.采集 60下列哪些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答案.景观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异质性;B.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镶嵌性;C.景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答案.景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答案.景观生态系统的生物进化过程。 三、填空题 61.廊道按照起源来分主要有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及人为引入型廊道等四种。 62.干扰包括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两大类。 63.从土壤地带分布看湖南是红壤土壤,北京是黄棕壤土壤。 64.影响地貌特征的主要岩石类型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三种。 65.植被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季节性变化、逐年变化和植被演替。 66.地球表面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冻原和隐域植被。 67.森林景观粒级结构是指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及其数量关系。 34.景观水平上推动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动力是扩散、重力和运动。 68.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有巢区活动、和三种方式。散布和迁徙 69.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有:气候变化、地貌形态、岩石和土壤、、、和干扰。流水和水文变化、植被变化 四、名词解释题 70.景观是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71.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72.植被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 73.干扰是指对景观动态产生影响的所有非连续事件的总和。 74.持久性指生态系统在一定边界范围内保持恒定或维持某一特定状态的时间 75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76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相互作用、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 77干扰状况:是描述干扰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总和。 78边际效应:是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79恢复性:指生态系统缓冲干扰并仍保持在一定阈值之内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80.简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答:包括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空间再分配原理、异质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81.简述景观本底的孔性的生态学意义。答:本底孔型影响景观中物种的隔离程度和总体边缘效应的大小,孔率低说明本底环境受斑块影响小,本底的内部环境稳定性好,对大型动物生境的适宜性有重要意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_以拙政园为例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所以能正确体会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对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园林艺术 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拙政园为例,通过具体对拙政园的造园和造景特色的分析举例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特色,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造园艺术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中国园林欣赏特色拙政园 【前言】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文明之珠。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充分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和特点, 1.1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筑山来营造山林之美,从而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在园林中常常通过筑山来丰富园中景致,达到合理自然地分割空间和增加景物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的假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林的各个地方,使得整个园林增加了许多自然艺术气息,也使得园林更加和谐和富有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对自然美的向往。在拙政园中更不乏各种假山的错落分布更为园林增加了几分情趣和美感。

1.2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在拙政园中水系尤为的多,每个建筑都几乎临水而建,因此对水系和池的处理更尤为的灵活。 1.3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 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西大园林生态学复习

绪论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整体观;系统观。协同进化。 生态园林的涵义。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涵义。园林中环境含义的二重性。 区域环境、生境 城市环境是区域性自然环境与城市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生态因子 主导因子 限制因子 生态幅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生理有效辐射。 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 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积温 低温伤害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着植物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格局。 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陆生植物:湿生、中生和旱生植物 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 城市气候 城市光照条件 城市气温: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风:热岛环流: 城市的降水:干岛现象: 城市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硫氧化物。酸雨或酸沉降。 碳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煤炭型空气污染与石油型空气污染: 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A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 B减尘作用 C杀菌作用 D减弱噪音的作用 E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城市水文特征和水体污染 城市水文特征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 植物种群 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空间格局的类型: 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空间分布格局检验: 方差/平均数方法。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两个假设,种群“S”型增长曲线。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dN/dt=rN(1-N/K) Nt=K/(1+e a-rt) 环境阻力。 最适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 K-对策者与r-对策者。 邻接效应或密度效应 自疏。 竞争的定义 生态位:空间生态位定义,营养生态位,超体积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和实现生态位。 第三章植物群落结构( 6学时) 植物群落的概念

中国园林史考试复习题目答案

复习大纲: 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P7 答: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按照园林的地区分,可分为北京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 按照身份阶层分,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院园林、百姓园林、风景园林和陵园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P13 答: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诗话的情趣; 意境的涵蕴。 3、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及概念P24 答:囿、台、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囿:王室集中豢养田猎捕捉到的活着的野兽、禽鸟的场所,还兼有游观的功能。囿起源于狩猎。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台有观天象,通神明登高眺远,观赏风景的功能。园圃:园,所以树木也(毛传);《说文解字》:“种菜曰圃。”园圃有供应宫廷果蔬和观赏的功能。 4、秦代重要的离宫御苑有哪些?P44 答:关中地区散布着秦代众多的离宫、御苑,其中比较重要且确定其具体位置的有上林苑、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等几处。 5、甬道、复道、驰道、一池三山 答:一池三山:中国古代传说有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座仙山,山上住着仙人有长生不老的药方。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面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就是山岳风景和海岛风景的再现,这种情况盛行于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为了满足皇帝求仙的欲望,在园林中引水为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山,以摹拟神仙境界。 甬道:

驰道: 复道: 6、西汉上林苑的规模、范围及内容。P48 答:上林苑的苑墙的长度方圆大约为130公里至160公里,共设苑门十二座。它的范围按现在的地理划分,南达终南山、北沿九峻山和渭河北岸,地跨西安市和咸宁、周至、户县、蓝田四县的县境,占地之广可谓空前绝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内容根据考古发掘情况,综述如下: 1.山水 上林苑外围是终南山北坡和九峻山南坡;关中有八条大河,即所谓”关中八水”,还有天然湖泊和人工开凿的湖泊。人工湖除了供游赏之外还兼作其他的用途,比较大的有四处:昆明池、影娥池、琳池、太液池。 2.植物、动物 天然植被当然是极为丰富的,另有大量人工栽植的树木,是一座大型的植物园。苑内豢养百兽,有大量的一般动物,珍禽奇兽,及许多外国的动物,相当于一座大型的动物园。 3.苑 苑即园林,也就是三十六处“园中之园”。一般都建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段作为游憩的场所。 4.宫 宫即宫殿建筑群。上林苑范围内的宫殿建筑群共计12处,以建章宫规模最大。5.台 上林苑内有许多台,仍然沿袭先秦以来在宫苑内筑高台的传统。 6.观 观、馆二名往往通用,是汉代对体量比较高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通称。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和用途的建筑物。 7.生产基地 8.上林苑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生成期古典园林的全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