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学习物理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电学有关知识,请认真复习!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基础知识

对于电学综合问题, 状态分析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 如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 应分析其受力状态和运动状态; 对于直流电路的计算, 应首先分析其电路的连接状态; 对于电磁振荡, 通常需要分析振荡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状态。

2、电场知识点:

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电场,静止电荷激发的电场是静电场。电场对处在场中的其它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一般说来电场力对电荷要做功,在静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在静电场中电荷具有电势能。在静电场中引入场强和电势这两个物理量,来分别描写静电场有关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只有深入地理解场强和电势的概念,才能加深对电场这一概念的理解。

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场,在空间各点描写电场的物理量¾ 场强和电势,均不随时间变化。但是,在场中的不同点,场强和电势的数值一般来说是不同的,它是随着空间点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关于这一点在中学物理中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经常研究匀强电场,在这一特殊的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而一般的电场却不是这样,必须考虑场强和电势在场中不同点的分布情况。

电力线和等势面是分别用来形象地描写场强和电势在空间中的分布的工具。对于它们的性质及描写电场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电场的概念、形象的建立电场的模型和图象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解决很多电学中的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场中一些概念的学习,如:电场力对电荷的功、电势能……,应对照力学中的重力对物体做的功,重力势能……

来学习和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和运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力学问题。所以静电场的学习是对力学问题的一次很好的复习和提高的机会。

3、稳恒电流知识点:

这部分知识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等效思想,学会画等效电路图

课本中,在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所说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是指等效电阻。在讲电池组时,所说的“电池组的电动势”

“电池组的内阻”也是分别指与所说的电池组等效的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谓甲与乙等效,是指在所研究的问题上,甲与乙的效果相同。在电路计算中,经常把一个电路,用另一个与之等效的电路来代替,这就是画等效电路的问题。一个电路用一个什么样的等效电路来代替,要根据讨论的问题的性质来决定。

(2)对“理想化”问题的处理:

对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采用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很多情况下可忽略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即降电流表和电压表均看成是理想电表;有时忽略电源的内阻;很多情况下,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但在有些情况下,却不能做这样的理想化处理。在题目中如果没有明显的告诉我们是否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时,一点要仔细分析题意,来判断是否可以做理想化处理。

(3)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分析物理问题往往可以不考虑过程的细节,使问题得到简化,有关反电动势的问题比较复杂,是数学中不做要求的内容。直流电路中有关反电动势的问题,一般可避开反电动势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比较容易解决。养成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习惯,掌握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对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4)从函数关系的角度来讨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物理公式,都是表示该公式中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变量之间存在这因果关系以及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将哪个量当做自变量,哪个量看作是它的函数,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等等。这样研究问题,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有效地利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防治简单的乱套公式。这样的分析方法,对解决电路计算的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4、磁场知识点:

磁场中各物理量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比电场中要复杂,要很好地掌握判定电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的右手螺旋法则和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的方向的左手定则,必须很好地树立空间立体观念,并能根据需要将立体图形改画成适当的剖面图,实现“立体图形平面化”,以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要很好地掌握洛仑兹力的特点(总与磁场方向垂直,与速度方向垂直,因而对运动电荷不做功)并能结合力学的基本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掌握安培力的特点,并能结合力学的规律解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的问题。

在学习中要与电场对比,了解研究场的方法的共同点,但更要注意磁场与电场的不同点。

5、电磁感应知识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用来确定感应电动势普遍适用的规律,必须深刻的理解它的意义,熟练的掌握它的应用。对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我们应注意:A、明确磁通量f、磁通量的变化量Df=f2-f1、磁通量的变化率Df / Dt,它们各自的意义,尤其是要注意它们的区别。B、它的研究对象是一闭合回路,即用它求得的是整个闭合回路的总的电动势,用它来确定某一段电路的感应电动势,一般说来是很不方便的。

C、由于在中学阶段我们只会计算在一段时间内磁通量的平均变化率,因而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e=nDf / Dt求得的是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应当指出,后两条并不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前面已经说过,它是用来解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时普遍适用的规律。这种局限性只是由于中学阶段我们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数

学知识不足造成的。

(2)对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时,可用公式:e = Blvsinq来计算导体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对于该公式应注意:A、公式中的B,一般说来是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如不是匀强磁场,需要求导线所在处的各点B的大小相等;导线与磁场B的方向、与导线运动方向都垂直,如不垂直时,需将导线在磁场B的垂直方向,速度v 的垂直方向投影,式中l可理解为这个投影的长度;一般说来,要求整个导线平动,即各点的速度相同,如导线在磁场中转动,导线上各点速度不相同时,应先将导线(或导线在与磁场垂直、与速度垂直方向的投影)分成很多小段,认为每一小段上各点速度相同,再求各小段速度(在空间上)的平均值,式中的v既是上述的平均值;式中的q是v与B 之间的夹角。B、该公式求得的是一段导线上的感应电动势。C、公式中的v是某一时刻的即时速度,e为该时刻的即时感应电动势,若v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e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在中学阶段,求某段导线的感应电动势,求即时感应电动势,我们必须用公式e = Blvsinq。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用能量及其转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方法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中,要特别注意用能量及其转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A、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楞次定律是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或者说,它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可以将楞次定律理解为:感应电流总是反抗产生它的原因。如反抗原磁通的变化、反抗导体与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反抗原来电流的变化(自感),……,其实质都是要求产生感应电流的外界因素做功,从而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的)电能。B、在解决有关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中,注意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即可使问题得到较简化的解决,又可加深对物理问题的理解。

6、交流电知识点:

关于交流电的初步知识,主要有交流电的产生、变化规律和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变压器的原理及电能的输送。交流电的问题实质是

电磁感应和电路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分析交流电问题,应运用电磁感应的规律和电路分析知识。

高二物理选修3-1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选修3-1电学知识点总结 电学是高二学生学习物理的重点内容,有哪些知识点需要了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选修3-1电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选修3-1电学知识点一、电场基本规律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2、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A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

高二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

高二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 电学是一门基础的物理知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高中物理知识点高二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高二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 一、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 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AB ○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完整版)高二物理电场磁场总结(超全)

电磁场总结 知识要点: 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 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基本电荷e =?-161019.C 。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Q=ne )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2.库仑定律 (1)公式 F K Q Q r =122 (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数学表

达式为F K Q Q r =122,其中比例常数K 叫静电力常量,K =?90109.N m C 22·。(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 Q 1、Q 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1)真空,(2)点电荷。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 3.静电场 电场线 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1)始于正电荷 (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2)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4.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电场 ⑴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q ,它所受到的电场力F 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F q 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是q F E =,E 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E:电场强度(N/C),是矢量,q :检验电荷的电量(C)) 电场强度E 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检验电荷无关。与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及带电量的多少均无关,不能认为E 与F 成正比,也不能认为E 与q 成反比。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1篇)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1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 (1)定义: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①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③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之分。 (2)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只决定于初、末位置间的高度差,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WG=mgh. (3)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2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学习物理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电学有关知识,请认真复习!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基础知识 对于电学综合问题, 状态分析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 如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 应分析其受力状态和运动状态; 对于直流电路的计算, 应首先分析其电路的连接状态; 对于电磁振荡, 通常需要分析振荡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状态。 2、电场知识点: 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电场,静止电荷激发的电场是静电场。电场对处在场中的其它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一般说来电场力对电荷要做功,在静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在静电场中电荷具有电势能。在静电场中引入场强和电势这两个物理量,来分别描写静电场有关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只有深入地理解场强和电势的概念,才能加深对电场这一概念的理解。 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场,在空间各点描写电场的物理量¾ 场强和电势,均不随时间变化。但是,在场中的不同点,场强和电势的数值一般来说是不同的,它是随着空间点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关于这一点在中学物理中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经常研究匀强电场,在这一特殊的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而一般的电场却不是这样,必须考虑场强和电势在场中不同点的分布情况。 电力线和等势面是分别用来形象地描写场强和电势在空间中的分布的工具。对于它们的性质及描写电场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电场的概念、形象的建立电场的模型和图象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解决很多电学中的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场中一些概念的学习,如:电场力对电荷的功、电势能……,应对照力学中的重力对物体做的功,重力势能……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1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2 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 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一个电子的带的电荷是元电荷. 单位:库仑,符号是C. 5.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导体: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铅笔芯)、酸碱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空气、纯净的水等。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电流和电路 1.电流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路 定义:用导线把电、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组成:电、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注意:电的作用是提供电能(或是提供电压),从能量的转化角度看电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3.干电池 功能:常见的电,提供电能的装置. 正极:金属帽. 负极:底部的金属 4.电路的状态

通路:电路处处连通,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电路中有电流. 断路:电路在某处断开,用电器不能工作,如开关断开、灯丝线断了、接触不良等属于断路。 短路:导线直接将电正负极或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形成短路,前者叫电短路,后者叫用电器短路。电短路时,电流委大,电和导线会损坏,用电器短路时,被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5.电路图 定义: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注意:电路图一般呈长方形,导线横平竖直,元件分布均匀,不要画在拐角处.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为串联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没有分支;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作用与其位置无关. 2.并联电路 定义: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物理高二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理高二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1. 电流和电量 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电 量是指通过一个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总数,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 库仑(C)。 2. 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是电流受到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电阻率是物质本身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3. 电压和电势差 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电势差是两点之间的电压差异,用符号ΔV表示,单位也是 伏特(V)。 4.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公 式表示为:I = 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5.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或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各个 元件中保持不变。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或电阻同时连接在一起,电压在各个元件中保持不变。 6. 电功率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它可通过公式P=UI得出,其中U为电压,I为 电流。 7. 简单电路中的电容器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它的 容量由电容值C表示,单位是法拉(F)。充电和放电是电容器的基 本行为。 8. 简单电路中的电感器 电感器是由线圈构成的,它能够储存磁场。电感的大小由电 感值L表示,单位是亨利(H)。电感器能够使电流改变速率减慢。

9. 恒定磁场中的力 安培力是指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它的大小和方向由洛伦 兹力公式给出:F = BILsinθ。其中,F为力,B为磁感应强度,I 为电流,L为导线长度,θ为电流和磁场夹角。 10. 电磁感应 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给出了感应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关系:ε = -NΔΦ/Δt。 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N为线圈匝数,Φ为磁通量,Δt为时间变 化量。 11. 自感现象 自感是指电流通过自感器时,由于磁场的存在而产生的电势。自感现象通过一个带有自感的电路元件,电流的变化速率减慢。 12. 交流电 交流电指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它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I = I0sin(ωt + φ)。其中,I为电流,I0为最大电流值,ω为角频率,t 为时间,φ为相位差。

高二物理部分电学知识点及例题

v v 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 与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 ①I=Q/t ;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 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则I=neSv ;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N 个电子,则I =Nev . ②表示电流的强弱,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③单位是:安、毫安、微安1A=103mA=106 μA 2.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 R=U/I,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U.I 无关. (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 与它的长度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 R =ρL/S (3)电阻率: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影响. ①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 2 的柱形导体的电阻. ②单位是:Ω·m. (4)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A 金属导体:导电性能好,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b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导电性能由外界条件所控制,如改变温度、光照、掺入微量杂质等 c 超导体:有些物质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它们的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 d 标准电阻: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 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 成反比。 I=U/R 2、适用于金属导电体、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空气导体和某些半导体器件.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时,常画成I ~U 或U ~I 图象,对于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对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 注意:①我们处理问题时,一般认为电阻为定值,不可由R=U/I 认为电阻R 随电压大而大,随电流大而小. ②I 、U 、R 必须是对应关系.即I 是过电阻的电流,U 是电阻两端的电压. 【例1】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 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 的 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 =1.60×1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_______。 解:按定义,.1025.6,15 ⨯==∴ = e I t n t ne I 由于各处电流相同,设这段长度为l ,其中的质子数为n 个, 则 由 v n l n e v I v l t t n e I 1 ,∝ ∴=== 得和。而 1 2,,21 22 12 = = ∴ ∝ ∴=s s n n s v as v 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1)正确把握电流强度的概念 I =Q/t 而 Q =ne 。所以n=Q/e=It/e,(2)质子源运动路程上的线密度与其瞬时速度成反比,因为I =neSv ,所以当电流I 一定时,n 与v 成反比. 6.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10 cm ,bc =5 cm ,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 ;若将 C 与 D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 一、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高二电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电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电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物理学科之一,涉及电路、电流、电势差、电阻等基本概念。以下是对高二电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电流和电量 电流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安培(A)。电量指电流通过导体的总电荷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为库仑(C)。电流的大小与电量的多少成正比。 2. 电阻和电压 电阻指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用字母R表示,单位为欧姆(Ω)。电压指电流在电路中的驱动力,用字母U或V表示,单位为伏特(V)。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I=U/R。 3.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将多个电阻或其他电器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在各元件间连续流动。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是将多个电阻或其他电器元

件并排连接,电流在各元件中分流。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各个电阻电压相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4. 阻值和电功率 阻值指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是电阻的固有特性,用字母ρ 表示,单位为欧姆(Ω)。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路中产生或消耗的 能量,用字母P表示,单位为瓦特(W)。根据功率公式,P=UI,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功率。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乘积成正比。 5. 电路分析方法 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可以通过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基 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 第二定律(回路电压定律)。节点电流定律指出,任意一个节点 处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回路电压定律指出,绕任意一个闭合回路 的所有电压代数和为零。 6. 电容和电感 电容是指导体存储电荷的能力,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法拉(F)。电感是指导体储存磁场能量的能力,用字母L表示,单位为亨利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 触到的内容之一。在高二物理学习中,电路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也包括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的组合等进阶知识。下面将对高二物理电路知识 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电流与电压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用符号 I表示,单位是安培(A)。电压是单位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 流乘以电阻,即U=IR。 2. 电阻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它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 欧姆(Ω)。电阻是导体材料特有的属性,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也不同。常用的导体材料有金属、半导体等。 3.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元件,电流在电路中的路径是连续的。在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上的电流之和,而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上的电压之和。此外,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4.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同时通过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元件,电流在电路中的路径是分流的。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上的电流之和,而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上的电压相同。此外,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导之和等于总电导,总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5. 电阻的组合 电阻的组合是指将多个电阻按照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常见的电阻组合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串联电阻的计算可以得到总电阻为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计算需要使用倒数的方法。 6. 超导体

超导体是指在低温下,某些材料的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体是电路中的重要材料,利用超导体可以制作出高性能的电子器件。 7. 电路分析 对于复杂的电路,需要进行电路分析才能得到电流、电压等相关参数。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和网孔分析法。基尔霍夫定律用于求解电流节点,网孔分析法则用于分析电压的分布。 8. 功率 功率是描述电路中能量转化的速率,它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UI。功率也可以用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P=I^2R。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9.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在电路中起到隔离和调节电压的作用。电感器则可以储存磁场能量,在电路中起到调节电流的作用。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一节认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

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 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 一、电场

电路高二知识点总结

电路高二知识点总结 电路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电流在各种电子元件中的流动和相互作用。在高中二年级学习电路课程时,我们了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二电路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领域。 一、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恒定的电路,其中最基本的电路元件是电阻、电源和导线。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可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即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值。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解决各种复杂电路的计算问题。 二、交流电路 交流电路是电流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电路,其中最基本的电路元件是电感、电容和交流电源。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呈正弦变化,我们通过相量图和复数形式的运算方法进行电路分析。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交流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一些重要特

性,如电感对电流变化的滞后作用、电容对电压变化的滞后作用等。 三、电源与电动势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我们学习了理想电源和实际电源之间的区别,以及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阻对电路的影响。电动势是电源对单位正电荷做功的大小, 内阻则会导致电源输出的电压下降。 四、电阻、电容和电感 电阻是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电能损耗的元件,它的大小可以通过 欧姆定律计算。电容是存储电荷的元件,当电容器两端有电压时,可以存储电能。电感是由线圈或线圈组成的元件,当电流发生变 化时,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抵抗电流的变化。 五、稳态电流 稳态电流是指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和电压都稳定不变的 情况。我们学习了电路中电流的分布和电压的分布以及如何计算 电路中各个点的电势差。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 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的叠加:

高二物理第一章电学公式总结

高二物理第一章电学公式总结 不定期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物理第一章电学公式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物理第一章电学公式总结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分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 功倍的学习。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期 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篇一】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连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连电路:I=I1+I2;(2)并联电路: 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高二物理复习电学基础知识点

高二物理复习电学基础知识点 登高必自卑,自视太高不能达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须培养泰然心态,凡事专注,这才是成功的要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物理复习电学基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 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 (3)特点: 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0,则UBA<0。 单位:伏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 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