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报告2-精品.pdf

研学旅行报告2-精品.pdf
研学旅行报告2-精品.pdf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一)烟花三月下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画中之画的小城,便是我们研学旅行的第一站。一、瘦西湖之游——欲比西子,不输颜色

古人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人常将苏杭与扬州相较,如此便不可不提

扬州的瘦西湖了。瘦西湖虽非西湖,却也有一番喜人风貌。西湖之所以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沿瘦西湖漫步。看,莲花塔前,清风徐徐,碧桃舒瓣,琼花吐苞;

听,五亭桥上,一弯檐角,风铃作响。玉板桥上杨柳依,听鹂馆前独松立。走过湖上草堂,钓

鱼台上,两洞三景——莲花塔,五亭桥,钓鱼台,画中有画,景中融景,同学们无不赞叹称奇。

沿着湖边漫步,满眼的琼花林,树上琼花尚未开放,却已有圆球状的花苞了,叶子浓绿,

花苞可人,开放之后的盛况,可见一斑。导游向我们介绍到,传说当年隋炀帝爱好扬州的琼花,

特意移植一些去了都城,以解对江南相思之苦。哪知无论如何悉心培植浇灌,这琼花树虽高,

却就是不肯开花。炀帝无奈,只得作罢。自此,便流传下琼花爱乡的美谈。我们听后都啧啧赞

叹,谁说草木无情,这般有情有义之花,无愧为扬州市花,传为佳话。

介绍过扬州市花,同在河岸边摆弄风姿的还有扬州市树——杨柳。杨柳依依,空中柳絮,

轻柔自在。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说的便是三月柳絮飘飞如烟如花,遍布城中,如景如画,

今日可算是领略到了。

瘦西湖的最后一游,我们来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当

年的二十四桥虽毁,然而今之桥,在我们看来仍不减当年颜色。后熙春台作景,旁九曲桥为衬。

吹箫亭中,清丽依旧,仿佛还能看到歌女淡妆素裹,吹箫弄笛。虽憾无赏月之风雅,却叹花海

夕阳相依之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当年

身在洛阳,神驰江南,幼时读词,不懂其缘。而今身陷江南美景,才略解乐天之愁——江南之

美,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二、何园之游——匠心独具,中西合璧

小憩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瘦西湖旁的何园。都说苏州园林好,导游却说这何

园不输于苏州园林,号称“晚清第一园林”,不知是否如此呢?

进入何园,首先来到的是读书楼。楼前无梯,唯有假山依附。看见我们疑惑的神情,导游

笑道:“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便是这个寓意了。”当年何园的主人何止舠为了让儿子何声

灏专心学习,特建此楼,以山为路,以石为梯。我们纷纷爬上此楼,顿有爬上“书山”之感。

走过水心亭,看水廊曲折,游鱼嬉戏;穿过蝴蝶厅,赏月楼,毓秀楼。话说当年何止舠为

了方便母亲礼佛,特建赏月楼,据说夜晚登楼,清辉满地,月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然而如

今却已无法窥见当年的美景了,我们纷纷叹惋,直言遗憾。虽然如此,何止舠先生的孝心,仍

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参观何园的各类房间时,中西合璧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之前所见皆是雕梁画栋,小桥流

水,但在书房里,西式壁炉毫无违和感的融入进去,更有芷虹阁内,巧妙地竹制折叠椅吸引了

我们的注意力。会客厅的玻璃更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据说这玻璃是从法国引进的,说一寸玻

璃一寸金,真真是毫不夸张。

最为令人称奇的,便是石涛叠石的惊人技艺。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

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在片石山房内的叠石是石涛叠石

的人间孤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驻足宁看。叠石即是假山,这座假山的“人造月亮”

是一奇观,盈盈池水,盎然成趣。“月亮”虽小,却展现出无穷的智慧和情趣。

据导游说,何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

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

天候游览空间,发挥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雏

形,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在那个时代的何止舠,已经具有了开放性的思维,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何氏家族的后人们也继承了何止舠先生的精神。自何家两博士回归,便创办持志大

学,并成为了后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雏形。

中国的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国外园林中轴线对称理念,采用的是自然法,其

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分布于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间,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先

生建的扬州何园,不仅深谙中国园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开放性布局和由各种两层回廊组成的

网络状结构,观念创新。在参观完何园后,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开拓创新的精神,更要应用于学

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登临金山添豪气,江天尽揽入画题当日下午,我们便赶到了镇江金山寺,远看只见高耸的塔尖。金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

晋,相传曾经由法海住持,玄奘也是在此长大。它仿佛佛教的长老,见证了千年来的风云变幻。

金山寺依山而建,我在其中穿行;绝顶是一座塔,我站在塔下,望着重檐的佛殿。一阵风

吹来,惊动了檐下的铃,发出庄严而和谐的响声。当年修建金山寺时,金山是长江中的一座岛,

不难想象当年的僧人站在这里,看着大江东去时的感慨。

江天一览之上,俯瞰长江,水天一色;大雄宝殿之前,信徒跪拜,虔诚礼佛。佛教自传入

中国,几经周折,至今不绝。它净化心灵,引人感悟,教人向善。作为我们,进入佛寺,也能

感受到那种庄严和肃穆。虽非信徒,当我们走过的时候,不曾喧哗,不曾拍照,小心翼翼的走

过,表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尊敬。一中的素养要在我们身上体现,我们,做到了。

(三)梦回春秋故都淹城

早在1988年,淹城遗址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专门用

一首歌——《春秋淹城》来讴歌古老淹城的魅力。有历史学家曾表示:“中国可以缺少历史上的

任何一个朝代,但中国唯一不可缺少的是春秋时代。因为这一时期,中国诸子百家文化争鸣。”还有专家将春秋时期视为中华文化的根基。研学旅行的第三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淹城春秋乐园

——春秋文化的记录者。

在这里,阴阳家,法家,小说家,医家,农家,墨家,儒家,名家,兵家,道家,纵横家,

杂家等十二家各有其代表地,体现了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其中,儒家之所的表演令

我们印象深刻。高耸的孔子雕像,别出心裁的木刻书简,儒家特色的书生装扮,都吸引了大批

游客的目光。

了解了诸子百家,淹城遗址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三道古城墙逶迤起伏,三条护城河清波

荡漾。淹城建于春秋之前,形如灵龟。据说,出土的独木舟、青铜器、单色陶,件件瑰宝。竹

木井、龙泉、孙武草庐等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会了诗经、楚辞、吴歌的意境。淹城比古

希腊帕提农神庙早500年、比古罗马大角斗场、泰勒斯凯旋门更早。考古学家和旅行家称之为

“中国第一水城”、“淹城形制天下奇”。淹城遗址是先民的独特馈赠,成为后辈稀有的精神家园。而平时普通的游乐设施,在这里也有了特殊的寓意。“铁血冒险城”——春秋战国,英雄辈出。

他们铁血丹心,历经磨难,追求信仰和理想,可谓铁血勇士。铁血冒险城模拟攻城夺关的征战

场景,充满惊险与刺激,挑战与快感,让恐惧与勇气交锋。同学们纷纷挑战自我,水军训练营,

吴楚决战,九龙问鼎,铁血春秋,大家过五关斩六将,都不在话下。游乐之余,也是复习历史

的好时机。

扬州,常州。此次研学之行,我们既领略了烟花三月,繁花似锦,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

也感受到了古朴的历史文化背景,春秋战国,硝烟未尽。一路欢歌笑语,同学情,更近,师生

意,更浓。江南一行,如梦一场,永难忘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江都。西湖岸边寻琼朵,玉带桥上看绿波。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兰陵。山寺檐角风铃荡,古墙三道逶迤走。早晚复相逢?

高一34班叶桢

2016.4.3

这些古语皆鼓舞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志当存高远”,“

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

人们要树立雄心壮志,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心理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懒洋洋地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缺乏热情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高楼!”

听完回答,心理学家判定: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只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位技术员;而第三个人心中已经立起了一座殿堂,因为他心态乐观,

胸怀远大的志向!

看到大海的人,就会顿感心胸开阔舒畅;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只能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登上五岳的人,才能感觉“一览众山小”;

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心中没有梦想的人,是普天下最平庸的人;目光短浅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最新版】

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以教育为目的的旅行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修学旅行,一种是研学旅行。前者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点,旅行时间较长;后者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点,旅行时间相对较短。所谓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分析 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

命题,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秘钥。因为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握手言欢,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的研学旅行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64%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能满足需求。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 从世界旅游市场来说,研学旅行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占有三分天

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第一章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 第一节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内容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数据来源 第五节分析依据 第二章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研学旅行基地行业准入政策 三、研学旅行基地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地方政策 第三章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总论 第一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背景 一、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名称 二、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承办单位 三、研学旅行基地项目主管部门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研学旅行基地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研学旅行基地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四章研学旅行基地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研学旅行基地行业发展规划 二、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研学旅行基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研学旅行基地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市场调查 一、拟建研学旅行基地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2018年游学研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游学研学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8) 1、研学旅行纳入日常教学活动,行业利好政策持续加码 (8) 2、教育观念更迭,游学研学消费倾向加深 (10) 3、留学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游学业务,签证、航线等客观因素趋优 (11) (1)国际游学市场增长潜力大,留学市场成为其发展的持久动力源 (11) (2)我国公民处境签证便利化趋势明显,利好国外游学 (12) (3)民航运输航线增加方便国内国际游学 (12) 4、一级市场关注度高,2017年投融资规模增速超过250% (13) 5、2017年我国游学研学市场规模374亿元,参与人次425万人 (14) 二、产业链情况 (14) 1、产业链参与者背景纷杂,百家争鸣各具优势 (14) (1)学校:游学的第一大组织方,占游学市场份额70% (15) (2)专业游学机构:专业游学机构优势在于游学研学产品设计优势 (15) (3)留学中介/培训机构 (16) (4)旅行社 (16) (5)地产商 (17) 2、上游稀缺资源、下游渠道把控产业链价值核心 (17) 3、游学研学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18) 4、短期看好B2B快速获客打开市场,长期看好B2B2C转换品牌价值实现规模 化盈利 (21) 三、行业发展趋势 (23) 1、游学产品回归教育功能、重复消费趋于常态、营地教育前景广阔 (23) (1)研学旅行在全国范围推行,加速游学产品教育功能的回归 (23)

(2)游学研学产品重复消费趋于常态,高频消费且兼具差异化的营地教育前景广阔 (23) (3)营地教育起源于美国,时至今日已有150多年历史,是欧美国家主流的户外教育形式 (24) 2、优质内容+核心渠道+稀缺资源共筑企业议价能力 (26) 3、产业发展趋于纺锤型,并购整合与BC端渠道融合大势所趋 (30) (1)并购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30) (2)长期BC两端渠道融合大势所趋,各取所需价值巨大 (31) 四、行业相关企业简析 (31) 1、世纪明德:国内最大的游学行业领导品牌之一,B2B游学龙头 (32) (1)商业模式:国内B2B游学龙头 (32) (2)核心竞争力 (33) ①三高(产品种类、质量和专业性)一低(产品单价)拉动业绩 (33) ②游学线路遍布全国,BC端渠道两手抓 (34) ③“全产品一站式”接待服务,六度模型强化接待服务管理水平 (34) ④“重安全、过程量、零事故”三级安全金字塔 (35) (3)财务数据 (36) 2、读行学堂:跟着课本游中国,旅游+教育综合赋能 (36) (1)商业模式 (37) (2)核心竞争力 (37) (3)财务数据 (38) 3、麦淘亲子:儿童场景教育平台,亲子旅游O2O服务商 (40) (1)商业模式:通过自营+平台的模式,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40) (2)核心竞争力 (41) ①自营+平台模式构建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用户满意率、复购率双高、裂变式 口碑传播效果佳 (41) ②轻资产输出快速扩张,反向输出夯实教研实力 (41) ③布局多个领域,完善亲子产业的生态布局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