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 )阶段。

A.4个B.9个

C.14个D. 6个

2.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

A.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 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 )。

A. 识别B.学生

C. 帮助

D. 文章

5.“给予1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8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在这个例子中,行为动词是( )。

A.填写B.给予

C. 写出D.完成

6.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

A. 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

B.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C. 课程、人和教学环境

D. 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

7.( )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A. 问题决法B.流程图法

C. 算法型D.矩阵选择表

8.( )指教育评价的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A.“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

C. “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9.好的教学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策略之间保持一致。这些因素不一致会导致不充分和不恰当的教学。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汁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

10.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如果只关注一个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 中间层次B.高层次

C.低层次D.具体层次

~

12.(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B.从宏观上看

C. 从中观上看D.从性质上看

1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宏观策略B.管理策略

C. 传递策略D.组织策略

1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

A. 开放性的

B.特定的行为

C. 预先规定的

D.不能预先规定的

:

1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B.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C. 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1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18.为了把完成一个任务的技能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9.(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 行为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 信息加工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20.“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A.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

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21.(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 语文

B. 数学

C. 美术D.体育

22.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 )。

A. 讲解教学方法B.谈话教学方法

C. 讲演教学方法

D. 讲读教学方法

/

23.普遍性目标的有2个基本特点,分别是( )。

A. 直观性和普遍性

B.原则性和直观性

C. 普遍性和模糊性

D.明确性和实用性

24.教师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科学的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方法。这是( )。

A. 讲解教学方法B.讲读教学方法的

C. 讲演教学方法D.谈话教学方法

"

25.( ),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

A. 从微观上看B.从中观上看

C. 从性质上看D.从宏观上看

26.( )指教育评价的第四个时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和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的被认可机会。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A.“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27.( )将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分为:首先,根据学生、社会和学科这三个基本来源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接着使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个筛子,对已经提出的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进行筛选,然后得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

A.布卢姆B.泰勒

?

C.霍恩斯坦 D. 梅里尔

28.肯普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

A.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

B.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C.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D. 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

29.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他们是指( )。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

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C.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30.当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较小的、更容易分别处理和掌握的任务时,人们能够学习得最好。子任务经常成为解决复杂任务的先决条件。就是说,学生如果首先掌握了子任务,就能够更容易地完成复杂(或大)的学习任务。这就产生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顺序。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 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四个方面。

A. 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 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D.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3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

D.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3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好坏优劣

B.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3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3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 从宏观上看B.从中观上看

C. 从微观上看D.从性质上看

3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C. 学习动机越强越好D.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37.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0个B.14个

C.6个D.9个

3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B.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 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39.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老师讲解

B.小组讨论

C.课堂问答

D.演示教学

40.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李秉德B.班华

C.巴班斯基D.威斯顿和格兰顿

~

4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中间层次B.具体层次

C.高层次D.低层次

42.(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B.从中观上看

C.从宏观上看D.从性质上看

@

4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管理策略B.宏观策略

C.传递策略D.组织策略

4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4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

~

A.预先规定的B.特定的行为

C.不能预先规定的D.开放性的

4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 )。

A.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B.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C.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4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4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呈现策略B.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D.传递策略

49.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A.理论B.模式

C.方法论D.工具

50.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5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四个方面。

A. 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

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52.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李秉德B.威斯顿和格兰顿

C.巴班斯基D.班华

5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 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

B.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优劣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5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A.社会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5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从微观上看B.从中观上看C.从宏观上看D.从性质上看

5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D.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57.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

A.12个B.6个

C.14个D.4个

5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B.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59.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演示教学B.小组讨论

C.课堂问答D.讲演教学

60.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策略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召开分析会议C.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

6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管理策略B.组织策略

C.微观策略D.传递策略

6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

6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结果认同时期”

D.“标准研制时期”

6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梅里尔B.奥苏伯尔

C.加涅D.皮亚杰

-

6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6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6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

A.情境认知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6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呈现策略B.组织策略

C.传递策略D.管理策略

69.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A.理论B.方法论

C.工具D.模式

.

70.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中间层次B.高层次C.低层次D.具体层次

71.(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朽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刮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B.从性质上看

C.从宏观上看D.从中观上看

72.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73.为了把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74.(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情境认知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信息加工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

75.“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A.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善

D. 部分错误

|

2.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4.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此外,他们都是封闭式的。(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5.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

A.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尤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6.教学媒体是采集、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7.教师作为“特殊媒体”,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需要借助、组织、使用其他类型的媒体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8.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求

解型。(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 部分错误

9.纵向组织学习内容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横向地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0.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1.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

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有4个基本特征,分别是:指导性、整体性、灵活性、创造性。(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3.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4.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5.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

16.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声画教学法。(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17.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组成:教师、目标、策略和评价。

(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

18.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19.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20.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21.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22.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此外,他们都是封闭式的。(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

23.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24.教学媒体是采集、传递、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 )

A. 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

25.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26.横向组织学习内容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横向地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27.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

A.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28.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29.1948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建立一个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还计划写一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著作,该著作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0.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1.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2.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相对稳定的操作样式。(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3.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对教学评价作划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4.教学设计的优越性: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5.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组织、价值评价、反应、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6.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7.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8.前期分析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三部分。(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39.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40.教学设计有4个基本特征,分别是:指导性、整体性、灵活性、创造性。(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3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0、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 11、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 12、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 13、编排思想——依据报道思想对版面编排的决策,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对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 14、同题集中、专栏集中、集纳性专栏、单一性专栏 15、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补充:新闻图片:图片的一个子概念,广义指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全部图片,狭义仅指与新闻保持着直接与密切关系的图片,或者直接反映新闻,直观传递新闻信息,或者评价新闻事实,表达媒体观点。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1、你认为当前报纸版面编辑出现了哪些新特征或趋势。大信息量;版面简洁;图像化;强化新闻版;专刊、副

期中考试后班会教案

期中考试后班会教案 导读:【篇一】 班会主题:认真总结再创辉煌 班会目的:让同学们总结此次的考试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在下半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再创辉煌。 班会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你对这次考试的结果满意了吗?你的目标实现了吗?你满意你在过去半学期的学习情况吗?下面我们进入主题班会的正式议程:[投影] 期中考成绩表 请看期中考成绩表,然后一起分析一下我们班的总体情况。 我们班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在文科班里,除了艺术班,我们在语、数、政这几科都是平均分最后一名。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就问题发表看法) 总结出原因: 1.平时学习不踏实; 2.自觉性不够强; 3.基础较差的同学还不够动力(特别是男同学) 4.有埋怨心理。 据不完全调查,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感到在学习数学和英语这两科上遇到的困难最大。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帮我们分析一下期中考试的失误和介绍学习方法。有请数学老师。(掌声)

(老师发言) 感谢数学老师的指导,下面有请英语老师。(掌声) (老师发言) 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掌声) [投影] 前十五名同学成绩表。 这是我们班的前十五名的同学的成绩,他们是我们五班的领头羊。同样的学习环境,同在一个班,为什么有的同学就能取得好成绩呢?下面,请本次考试的第一名,钟焰勤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她是怎么学习的。 (学生发言) 说到我们班这一次的惨淡成绩,相信没有人比我们的班主任更加揪心,下面请班主任为我们分析和总结一下。(掌声) (班主任发言) 我们要吸取经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谢谢。 【篇二】 班级地点 班会主题在总结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期中的真我) 时间 班会目的总结考试得失,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期中考试结束了,老师、学生需要对前阶段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反思,因此决定在班级举办这样一个主题班会。想以此来对同学们的今后的学习指出明确目标。

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1、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不等式组()314 2 1+15 2x x x x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因式分解 32231212x x y xy -+ (3)因式分解 ()2 22224a b a b +- (4)化简 222x y xy x y y x x y --+-- (5 )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本题5分)化简求值:19)1(9 61222--?+÷++-a a a a a a ,其中27a =

3、(本题7分)如图,已知AD=,,2BC=3AC,B=40,D=110,a AC b =∠∠△ABC ∽△DAC (1)求AB 的长 (1)求DC 的长 (1)求BAD ∠的大小 4、(本题8分) 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B 、的中点,AD CE 、相交于G . (1)求证:DE 1=AC 2 (2)求证:12 GD AG = 5、(本题6分)卫生活动中, “青年志愿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开工后,附近居民主动参加到义务劳动中,使清运垃圾的速度比原计划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4小时完成任务,问“青年自愿队”原计划每小时清运多少吨垃圾? B A

6、(本题9分)李叔叔承包了50亩荒山.经过市场调查,预测水果上市后A种水果每年每亩可获利0.3万元,B种水果每年每亩可获利0.2万元,李叔叔决定在承包的山上种植 A、B两种水果.他了解到需要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为:A种水果每亩1万元,B种水果每亩 0.9万元.设种植A种水果x亩,投入成本总共y万元.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李叔叔在开发时投入的资金不超过47万元,为使总利润每年不少于11.8万元,应如何安排种植面积(亩数x取整数)?请写出获利最大的种植方案.

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1.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 system design简称ISD又称为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 教学过程模式: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为理论基础;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3.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4.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任务分析方法。 5. 场依存性学习风格: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6. 场独立性学习风格: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数学成绩上。 7.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8. 抛锚式学习模式:①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②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③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9. 随机进入式学习模式:①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②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10. 支架式学习模式:①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②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③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11. 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目标是针对某个人还是某些人B 行为(behavior):描述可观察的行为。必须用可观察到的术语来表述。当目标陈述中使用了具体的、可观察到的动词来说明学生行为时,可极大地减少教学的不确定性C条件(condition):描述学习和评价的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借助工具书”。D程度(degree):描述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最低水准,是评价目标是否达成的根据。12.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组织竞争力。 13. 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 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14. 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学习管理系统):是一套用来建立、储存、维护、追踪、管理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软件系统。15. 绩效技术:它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策略,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16.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或会议辅助人机交互设备,它可以配合投影仪、电脑等工具,实现无尘书写,随意书写、远程交流等功能。从结构外形看有正投式、背投式以及书写板等多种形态。从硬件原理上说,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合了大屏幕投影技术,精确定位的测试技术等。17.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对信息活动态度以及对信息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18. 信息库(Information banks):信息的来源或仓库。信息库是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它负责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19. 符号簿(Symbol pads):符号簿被用于支持学习者的短时记忆,如记录思路、写下要点、处理方程等等。符号簿可以是卡片、练习本以及计算机编辑器等。20. 建构工具箱(construction kits):用于帮助学生寻找特定信息、完成认知操作、实现某种设想等等。实验室设备是最常用的工具箱。

期末复习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期末复习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1、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的重要性。 2、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的好方法。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时光如梭,转瞬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们收获了快乐,即将收获成功。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活动开展: (一)引入主题:复习的重要性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由张天聪,张超等同学带来的小品《考试前后》。 主持人:同学们,看完小品《考试前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①我觉得小红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她考试前,认真复习,考得不错。 ②我觉得小明同学是一个喜欢贪玩的孩子,考试前他只顾玩,不认真复习,考得很差。 ③我觉得考试前的复习很重要,如果你认真复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④我的感受是复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我们每次考试前应该认真复习。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说的不错,古往今来,人们都觉得复习十分重要,谁来说一说关于复习的名言?生交流 主持人: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梳理问题:复习的困惑 主持人:同学们,看来复习对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十分重要,在复习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激烈,谁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①我的记忆不好,每次听写总要错很多,有一次老师听写一个单元,我错了10个生字,妈妈老是批评我。 ②我每次考试时,近义词、反义词总要丢分,我也去记了,但总记不牢。 ③我们1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说时间不够用,复习了语文,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作业了,复习效率不高。 ④我们2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说自己在认真复习,可每次考试总是考得不理想,是为什么呢? (三)分享好方法: 1、仔细定好一个考前复习计划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30分) 1.下列各数中,最小.. 的数是 A .-2 B .-1 C .0 D .-π 2.-9的相反数是 A .(-3)2 B .-32 C .-33 D .(-3)3 3.在-32,-▏-2▏,(-1)3,-(-2),-4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5.01923分别取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A .5.0×105(精确到十分位) B .5.01(精确到百分位) C .5.02(精确到千分位) D .5.019(精确到0.001) 5.在-2,π,2a ,x +1, a xy 中,整式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 .-a 的系数是-1,次数是1 B .单项式ab 2c 3的系数是1,次数是5 C .2x -3是一次二项式 D .3x 2+xy -8是二次三项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数的和必大于每一个加数 B .零减去一个数仍是这个数 C .零除以任何数都为零 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8.如果3)3(2=+-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 A .1 B .3 C .3或-3 D .-3 9.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则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缺25本.设有x 名学生,则可列方程为( ) A .3x -20=4x +25 B .3x +20=4x -25 C .425320-=+x x D .4 25320+=-x x 10.a 、b 为任何非零有理数,则 ab ab b b a a ++的可能取值是 A .-3或1 B .3或1或-1 C .1或3 D .-1或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第一章教案文本的构成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01年。(√)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一致的。(√) 4. 教学重点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它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5.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它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6.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 7.教学方法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不必考虑师生的特点。(×) 8.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但这三方面不必分列。(√). 9. 片断教学就是将40分钟的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短课(×) 10. 片断教学时间短,故不必设置导入与结课环节。(×) 第二章:识字写字教学 1.小学拼音教学不需教的韵母是() A.en B.iu C.enɡ D. iɑo 正确答案:D 3.关于拼音教学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示范模仿法、口诀法、手势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见的拼读教学方法 B.歌谣是辨记声母、韵母的常用方法 C.应要求所有的小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 D.动画演示法一般用于学习单韵母 正确答案:B 4.“书写规范”中“规范”二字的意思是() A.笔画、笔顺正确,不写错字、别字、异体字等 B.握笔的姿势 C.整篇中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和距离 D.写字的坐姿、站姿 正确答案:A 5.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资源,一般不包括() A.插图与注释 B.语文园地 C.单元导读与目录 D.课文 正确答案:C 6.标对了调号的音节是() A.qiū B.bīe C.tūi D.dūo 正确答案:A 7.“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 )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

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 教案

七六班主题班会 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背景 期中考试是我们一学期工作成果的展示,是收获的季节,是我们所有同学摘取果实的时候,所以,我们所有的老师、同学,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就要以傲视群雄的信心投入到期中考试的竞争当中去,要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去,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投入到决战攻关当中去,奏响每个同学人生的交响曲,书新的篇章。 二、活动目的 充分认识本次考试的重要性,明确个人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树立自信。利用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三、活动过程 第一、同学们要充分认识本次考试的重要性。 考试是一个学期以来教和学的总结,是对同学一个学期以来学习的一次检阅,是我们评价同学们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试可以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问题,研究学习方法,进而改进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我们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特别本次考试是由县教育局统一组考,而我校自20XX年6月创办以来,经历了县统一抽考的三次重大考试中,综合分均居全县第一名。我们是再续辉煌,还是……关健在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请问,你们有不有信心再续辉煌? 第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妥善安排复习计划,注重复习效果。 同学们!离考试只有6天的时间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相当紧迫,所以我们要求同学们要以期末考试复习为重心,以考试为中心,以争取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标,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地分开,安排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努力提高复习质量。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上课时间、晚自习时间、课外时间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一样的。谁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复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单是机械的重复,而更应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平常学习好的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应该利用复习之机扎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大复习的力度,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自己学习水平再上新台阶。原来基础差的同学应充分利用期末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查漏补缺,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 第三、在考前应理清思路,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内外干扰,集中精力,奋力一博。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分值: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33分 1.临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尽量做到与其形体一致。(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诗句或课文原文填空,其中(1)(2)分别写作者和篇名。(11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_____________》)(3)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4)_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6)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转眼间,这学期已过去一半,不禁令人慨叹光阴易逝,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3.开学不久,为了让大家早点熟悉彼此,班上开了个关于交朋友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康棣华的部分自我介绍。 大家好!鄙人姓康名棣华。当初呢,我爸想给我起名单字“强”。可爷爷和他的想法有分qí,认为我爸性格粗犷,起名也太俗,于是想了很多文雅的名字,pái huái良久,才定下来。它来自于《诗经》里的句子:“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希望我做个有担当的人,我的自豪感yóu然而生,好像我确实很有担当,你们看,不是吗?不过自豪主要在别人不会读我的名字。每当别人念错我的名字,我都会告之以正确的读音,还说:“棣字都不认识,看我知识多渊博!”。可是五年级的新班主任念对了,还问我这个字有几个读音,自然我回答不上来,这时同学们纷纷说:“知识真渊博!”……我喜欢读书,在初中开学前,我就买来了《朝花夕拾》,发现书中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我也很爱写作,爱积累好句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样的句子都会背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正好今天也用到了。(1)如果让你给这次活动制作背景图,你会在背景上显示哪句话?说说你的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分qí()粗犷.()pái huái ()yóu然而生()(3)“它来自于《诗经》里的句子”其中“里”字是表示________的名词。(1分) (4)康棣华同学在说到“棣字都不认识,看我知识多渊博”时,大概是图_____的表情。听到同学说“知识真渊博”时,康棣华最可能是图____的表情,(只写字母)会在“_____”字的后面停顿一下,重读“__________”。(4分) A B C D (5)试评价一下康棣华同学的自我介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棣化发现《朝花夕拾》中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你能说说回忆了哪些往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B.组织策略 C.管理策略D.微观策略 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 C.梅里尔D.皮亚杰 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卷 (时间:5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 知识园 1. 我会算 (10分) 3×4= 6×6= 85-32= 3×6+11= 3+7= 3×4= 31-2= 9-2×2= 5×2= 2×5= 26+6= 5+5×4= 1×1= 3×5= 8+41= 9×9-80= 2.我会填(12分) (1)我的红领巾有( )个角。一把三角尺最多只有( )个直角。 教室的黑板表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2)姚明的身高是226( )。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是2( )。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3)笔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 )对齐,都从( )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就向( )位进1,减法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 )。 3.让我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下面是线段的打√,不是的打×。 ( ) ( ) ( ) ( )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 ) (4)一块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只剩下三个角。 ( ) 4.我来数数角(6分)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其中( )个是直角 5.填口诀(8分) 二二( ) ( )得九 三六( ) ( )二十五 三五( ) ( )得六 三四( ) ( )二十 6分) 3×3 3+3 2+2+2+2 2×4 26+12 42-2 6×4 5×5 7.看图列式并计算(10分) (1) (2)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加算式: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 乘减算式:_______________ (3) ( ) ×( ) =( ) 读作: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 )相加是( )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 8.列竖式计算(14分) 36+23= 29+56= 77-36+29= 62-17= 48-33= 19+48-36= 9.猜猜我是谁(4分)

现代教学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现代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 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论文撰写要求 1.任选一题,论文内容须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2.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教学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将以“不及格”处理) 可参考相关资料,引用内容须注明出处,论文结尾须列出主要参 考文献。 3. 字数:1500-2000 字左右。 二.参考题目 1. 对中小学新课改教材中某一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如:中学 语文《XXX》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2.选择一个的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完成一个研究 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3.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 4.谈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5.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

习动机的激发 6.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7.新课改中的评价体系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识性说明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虽然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自从教学文娱走进课堂之后,我们就尝试着把这些常识性说明文编写成一些顺口溜、快板词、三句半等小品,让学生表演出来,以达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文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变成自己的教学感悟、学习感悟,继而创编成易说、能演的文娱体裁。教学文娱是师生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自己对教学和学习体验的感情升华,它是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外在表现。创作的体裁有:相声、小品、诗歌、三句半、评书、顺口溜、课本剧等。 我在教学《新型玻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文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讲课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学习编写快板, 么样? 10课)学生在 课堂上兴趣盎然,激情飞扬。以下是这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咱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学编快板,怎 生:“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极高。

期末考试期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期末考试期间安全教育教案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地点:四年级教室 班主任:饶培喜 内容: 一、导入。 齐:各位同学:期末考试期间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听新闻、谈感受: 学生1: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生机勃勃的青少年。 学生2: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 学生1:生命是最宝贵的,它也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请听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新闻《湖南湘乡一校园发生蹂踏惨剧》 学生2:同学们,听了新闻后你最大感觉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指名说) 学生1:是啊!这多危险啊!短短的楼道,送上八条生命,真可惜!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呢? 学生2: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问答。(课件出示) 1、关于楼梯安全,下面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 A、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 B、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看课外书。.

C、玩上下楼梯游戏。 三、关于校园安全(例举一些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 学生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校关于安全文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自己因为一些不文明行为而受伤的过程或看到别人受伤的情景,好吗? 学生2: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课件出示)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学生1: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 学生2:现在轻松十分钟,我们来个安全知识问答。答对就得一颗星。(课件出示) (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2)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D.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叶子姐姐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卷(I)的答案需要填在卷(II)上方的表格中,卷(II)的答案需要写在本试卷上。 2.请务必在本试卷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指定位置填写座号! 卷(Ⅰ)现象·概念·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50分,共40个小题,前30小题每题1分,后10小题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案写在卷Ⅱ前的空格内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2. 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种生理现象相似(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手被针刺后缩手C.植物秋天落叶D.母鸡下蛋 3. 生物圈的含义是(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地球上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D.大气圈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 4.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 ) 5.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南橘北枳”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草盛豆苗稀” 6.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光B.水C.温度D.病虫害 7.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B.水分C.阳光D.海拔高度, 8. 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分层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 A.阳光B.温度C.气体D.盐度 9.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咒)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 A.共生、捕食、竞争B.竞争、捕食、共生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 10. 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 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工作做准备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11.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生物体( ) @ A.能适应环境B.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C.不能适应环境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2. 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 ) A.生活环境B.环境因素C.生态系统D.生态平衡 13. 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 14. 下列食物链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阳光→草→鼠→鹰B.草→野兔→狼C.草→田鼠→狐D.植物→蚜虫→瓢虫→细菌 15.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则( ) 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②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少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④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⑤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⑥生态平衡不容易被破坏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 ! 16. DDT是一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DDT,而从来未离开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了DDT,这个实例说明( ) A.DDT挥发性强B.考察队员把DDT带到南极C.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D.DDT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7.以下各项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表现是()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含蓄草的叶片被手触摸后闭合下垂 D、在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滴一端放一粒食盐,草履虫会立即游向另一端 18.“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进行呼吸 19. 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空气、光照(B)温度、水分(C)水分、空气(D)光照、温度 20. 宋代诗人苏武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B.水C.温度D.空气 座号

教资笔试教学设计题答题

教资笔试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3)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4)课程小结

对所上的课程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珍惜时间迎接期中考试的主题班会教案

珍惜时间,迎接期中考试的班会主题教案 六(3)班:谢鹏主题名称:珍惜时间,迎接期中考试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安排时间,如何做好期中考试准备,教导学生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如何处理学习与 课外的关系。 活动形式:做游戏,讲故事,看视频,聆听或合唱音乐 活动地点:六(3)班教室 会前准备:1、游戏一个 2、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两篇 3、视频两个,音乐一首,滴答时钟声MP3 活动成员:六(3)班全体同学和班主任两位主持人 主持人:扶慧婷谢家龙 活动过程: 一、开幕词 扶: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谢: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扶: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谢:然而,亲啊……,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去了,为什么却一去不复返呢? 滴答滴答滴答……(这时刻播放时钟行走的声音) 合:珍惜时间,把握青春,做时间的主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的主题班会----珍惜时间,迎接期中考试正式开始!(鼓掌) 二.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有愿意挤,总是有的。——鲁迅 三.制定学习目标。 1、班级的目标:三科的平均分年级第1名. 2、个人的目标:填写由级组统一印制的《六年级期中考试成绩目标》。四.教育学生要合理分配时间。 五.告诉学生如何掌握复习方法。(好的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好的方法则会事倍功半!) 分享方法:1、在过去的学习中我有哪些好方法,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同学说)2、老师介绍好方法。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了解各学科的特点 六.说一说。(图中谁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七.制定时间公约。 1.按时上学不迟到。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按时完成作业。 4.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拖到明天。 5.课后认真复习,不浪费时间 七.教师总结: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做好迎接期中考试的准备,考出优异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时间:5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知识园 1.我会算(10分) 3×4=6×6=85-32=3×6+11= 3+7=3×4=31-2=9-2×2= 5×2=2×5=26+6=5+5×4= 1×1=3×5=8+41=9×9-80= 2.我会填(12分) (1)我的红领巾有( )个角。一把三角尺最多只有()个直角。 教室的黑板表面有()个角,它们都是()角。 (2)姚明的身高是226()。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是2()。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3)笔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对齐,都从()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就向()位进1,减法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3.让我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下面是线段的打√,不是的打×。 ()()()()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4)一块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只剩下三个角。() 4.我来数数角(6分) 有()个角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角有()个角,其中()个是直角 5.填口诀(8分) 二二()()得九三六()()二十五三五()()得六三四()()二十 6.比一比(2分) 3×3 3+3 2+2+2+2 2×4 26+12 42-2 6×4 5×5 7.看图列式并计算(10分) (1) (2)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加算式: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乘减算式:_______________ (3) ( )×( ) =( ) 读作: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 )相加是( )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 8.列竖式计算(14分) 36+23=29+56=77-36+29= 62-17=48-33=19+48-36= 9.猜猜我是谁(4分) (1)我再多15就是62了。(2)我有两个乘数,都是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