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胺理化特性表

二苯胺理化特性表

二苯胺

名称二苯胺英文名diphenylamine别名

分子式C12H11N 分子量169.22规格100g/瓶危险性分类第六类毒害品CAS号122-39-4 UN号2811 危规号登记号储存数量 1 储存地点检测中心使用地点检测中心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至灰色结晶体。

熔点(℃):52.85 相对密度(水=1):1.16 沸点(℃):302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苯、乙醇、乙醚等。

危险特性概述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本品制造过程中可含有4-氨基联苯,应注意后者的致癌性。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够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

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及操作注意事项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操作: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苯乙烯理化性质表

国标编号33541 CAS号100-42-5 中文名称苯乙烯 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styrene 别名乙烯基苯 分子式C 8H 8 ;C 6 H 5 CHCH 2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分子量104.14 蒸汽压 1.33kPa/30.8℃闪点:34.4℃ 熔点-30.6℃沸点:146℃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密度(空气=1)3.6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毒性危害属低毒类;LD 50 5000mg/kg(大鼠经口);LC 50 2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3500mg/m3×4小时,明显刺激症状,意识模糊、精神萎靡、乏力;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应急及毒性消除措 施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配戴好面具、手套收集漏液,并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转移到安全场所。切断被污染水体,用围栏等物限制洒在水面上的苯乙烯扩散。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脱去污染外衣,冲洗污染皮肤,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淋洗全身,漱口。大量饮水,不能催吐,即送医院。加强现场通风,加快残存苯乙烯的挥发并驱赶蒸气。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容器,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苯胺的制备及其性质

苯胺的制备及其性质 摘要: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有300多种,在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对铁粉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及其性质进行论述以及对苯胺的制备技术进行概述总结。 关键词:苯胺硝基苯铁粉还原 Abstract:Aniline is a good organic solvent and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for chemical synthesis,The product of chemical industry which and the intermediate results in by its system have 300 many kinds of ,In professions and so on dye, medicine, agricultural chemicals, blasting explosive, spice, vulcanization promoter ha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with a goo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This article mainly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powdered iron return to original state nitrobenzene preparation aniline and the nature as well as carries on the outline summary to the anilin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Aniline Nitric alkyl benzene restore of Fe 引言 铁粉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 苯胺 (Aniline) 苯胺的性质 苯胺的制备技术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CH=CH 2 CH=CH 2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 2 △H Φ 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 +CH 4 +C 2H 4 +H 2 +C 2H 6 在水蒸气存在下,还可发生水蒸气的转化反应 +2H +2CO 2+3H 2 CH 2—CH 3 2 CH 2— 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苯胺的物化性质

苯胺的物化性质 苯胺物化性质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为氨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6H5NH2。是最简单的一级芳香胺。无色油状液体。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1.02173(20/4℃),加热至370℃分解。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为棕色。可用水蒸气蒸馏,蒸馏时加入少量锌粉以防氧化。提纯后的苯胺可加入10-15ppm的NaBH4,以防氧化变质。 分子结构:苯环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苯胺呈碱性,与酸易生成盐。其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烃基或酰基取代,生成二级或三级苯胺及酰基苯胺。当苯胺进行取代反应时,主要生成邻、对位取代产物。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由此盐可制成一系列苯的衍生物和偶氮化合物。 1. Product Identification 产品识别 Synonyms: Aniline oil; Aminobenzene; Phenylamine 别名:苯胺油;氨基苯;苯基胺 Chemical Formula: C6H5NH2 化学式:C6H5NH2 2.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组成/成分信息 Ingredient CAS No. Percent Hazardous 成分CAS编号百分含量危险性 Aniline 62-53-3 99 - 100% Y es 苯胺62-53-3 99 - 100% 有 3. 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识别 Overview: 概述: DANGER! MAY BE FA TAL IF SWALLOWED, INHALED, OR ABSORBED THROUGH SKIN. CAUSES IRRITA TION TO SKIN, EYES, AND RESPIRA TORY TRACT. COMBUSTIBLE LIQUID AND V APOUR. MAY CAUSE METHÆMOGLOBINEMIA. AFFECTS BLOOD, CARDIOV ASCULAR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IVER, AND KIDNEYS.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VERY TOXIC TO AQUA TIC ORGANISMS. VERY TOXIC TO TERRESTRIAL LIFE. 危险!如果吞食、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是有致命危险的。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液体和蒸气可燃。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败血症。对血液、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有影响。致癌迹象有限。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大。对陆生生物的毒性很大。Potential Health Effects:潜在的健康危害: Inhalation: Toxic. Affects ability of blood to carry oxygen. Symptoms of over-exposure may include bluish discolouration of lips and tongue, severe headache, nausea, confusion, dizziness, shock, respiratory paralysis, death. 吸入:有毒。影响血液的氧气输送功能。过量吸入后的症状可能包括嘴唇和舌头发青,严重的头疼、恶心、昏愦、头昏眼花、休克、呼吸麻痹和死亡。 Ingestion: Lethal dose may be as little as one gram. Symptoms of ingestion parallel those of inhalation exposure. 摄食:致命剂量可能小至一克。摄食后的症状与吸入后的症状类似。 Skin Contact: May be absorbed through skin. Symptoms of skin absorption parallel those from inhalation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 Local contact may cause dermatitis.

(完整版)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活性炭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活性炭 化学品英文名:Active carbon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活性炭64365-1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由于吸入炭粒的干燥性和摩擦作用,可能会造成呼吸道的轻度痛感。 健康危害: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如有意外,处置方式应以一般颗粒性异物对待,其可能会引起人体轻度疼痛。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不会引起皮肤不适,仅在颗粒受到摩擦时,会造成皮肤轻度痛感。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粉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洗掉即可,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吸入:呼吸新鲜空气,如有咳嗽或呼吸不适,及时就医。 食入:喝一至两杯清水,如胃肠不适感加重,及时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燃。 有害燃烧产物:CO 灭火方法:用水或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如有泄漏发生,应清洁泄漏物以免炭尘混入空气,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工业卫生条例,注意眼睛、皮肤、防护服的清洁。收集到的没用过的活性炭可放入相关容器,以没有危险的废物对待。对收集到的使用过的活性炭根据相关法规来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避免产生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Ⅲ)类。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如抽查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MAC(mg/m3):

活性炭MSDS

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活性炭 英文名:Charcoa activated granular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活性炭 化学品分子式:C 组成成分:100%活性炭 CAS号:7440-44-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 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洗掉即可,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如有疼痛,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新鲜空气;如有咳嗽或呼吸不适,及时就医。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清水,如胃肠不适感加重,及时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十粉,泡沫,喷水,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花谢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其粉尘。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未经处理不允许进入排水系统。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干燥,密封。常温储存。 第八部分暴露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方化学品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毕,洗手。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黑色粒状或粉状、无味。 溶解性:水(20℃)不溶 颗粒尺寸:≤150m PH值(50g/l 水溶液,20℃): 6

活性炭原理

活性炭原理,再生,制备方法 参考资料:/newsDetails470.htm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常见的活性炭有:果壳活性炭、木质粉状活性炭、煤质柱状活性炭等。 活性炭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 活性炭的一些性质 活性炭对石墨的导电机理 金属材料的晶格中充满着自由电子,因此是电的导体,对于金属一个很小的电场就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使自由电子在电场影响下流动.而在半导体中,则需要可观的能量才能破坏化学键以释放电子.在绝缘材料中,化学键的电子很牢固,以致加热也不能使这些电子获得自由,除非达到使晶体熔化或者逐渐蒸发的程度。石墨晶体在屋面方向是有活性炭原子组成的向四面扩展的六角环形层状大分子,活性炭原子与活性炭原子几件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叠加金属键,由于金属键的存在,所以石墨在层面方向有良好的导电性,但是石墨晶体在层与层之间足由较是由较弱的分子键联系的,故导电能力差很多。可以用金属键自由电子的存在解释石墨导电的原因,但是不能解释为什么石墨的导电能力随温度而变化及随晶格的完善而增加,只有应用电子激发的量子理论才能解释。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从能量上看,两种吸附是可以转换的。物理吸附的分子可以吸收能量而激发,越过势垒X进入化学吸附。目前生产的载银活性炭,经过等离子技术处理(给以激发能量),即可达到共价键结合的形式。从催化角度看,银表面能吸附氢和氧,而且是氢和氧的原子。 活性炭产品的再生 活性炭目前在环境保护,工业与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合被更换后,使用单位均将其废弃,掩埋或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再污染。 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因此还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并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连续重复使用及再生。 活性炭实验室制备方法 试剂与仪器 试剂:氯化锌,盐酸

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苯乙烯 1理化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折射率很高油状液体。有渗透性气味。分子式C 8H 8。 分子量104.16。相对密度0.9074(20/4℃)。熔点-31℃。沸点145.2℃。闪点31.11℃(闭杯)。自燃点490℃。蒸气密度3.6。蒸气压1.33kPa(10mmHg30.8℃)。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1~ 6.1%。极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接触空气和光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和醛,并发生聚合。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与氯磺酸、发烟硫酸、硫酸、氧发生剧烈反应,而有爆炸危险。分解放出辛辣烟。2侵入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液体苯乙烯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3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LCLo:10000ppm/30M;TCLo:600ppm,20ug/m3。 大鼠经口LD 50:2650mg/kg;吸入LC 50 :12mg/m3/4H。小鼠经口 LD 50:316mg/kg;吸入LC 50 :9500mg/m3/4H。 经呼吸道吸入的苯乙烯蒸气,仅一小部分以原形呼出,大部分经 体内代谢成扁桃酸(85%)和苯酰甲酸(10%)从尿中排出。当接触浓度低于650mg/m3时,苯乙烯代谢产物在尿中浓度与接触量成线性关系。 苯乙烯的急性毒性主要为刺激作用和中等度的麻醉作用。小鼠吸入2770~5500mg/m3,12小时,可出现步态蹒跚、运动失调;吸入10000mg/m3,2小时,引起昏迷。 人吸入浓度为250mg/m3时,即闻到臭味及刺激感;3500mg/m3下4小时,可出现明显刺激症状、意识模糊、乏力、困倦等。 4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当接触较高浓度时,可很快引起粘膜刺激症状。患者先有眼部刺痛、流泪、结膜充血,并出现流涕、喷嚏、咽痛及咳嗽等,继之有头

苯乙烯生产工艺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或者 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 %~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 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 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 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 主、副反应 主反应: 催化剂 +H 2 △H Φ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H 2 +C H 4 4 +H 2 H 6 +2H 2O +2CO 2+3H 2 高温下生碳 8C+5H 2 此外,产物苯乙烯还可能发生聚合,生成聚苯乙烯和二苯乙烯衍生物等。 CH 3 CH=CH 2 CH=CH 2 CH 2—CH 3 CH=CH 2 CH 2—CH 3 CH 4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活性炭的主要特性

活性炭的主要特性 吸附特性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活性炭的表面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检测数据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目前有很多仪器只能做直接对比法的检测,现在国内也被淘汰了。目前国内外比表面积测试统一采用多点BET法,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看中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比表面积检测其实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工作,由于样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样品的测试可能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那测试人员就时刻都不能离开,并且要高度集中,观察仪表盘,操控旋钮,稍不留神就会导致测试过程的失败,这会浪费测试人员很多的宝贵时间。F-Sorb 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是真正能够实现BET法检测功能的仪器(兼备直接对比法),更重要的F-Sorb 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积检测设备,其测试结果与国际一致性很高,稳定性也很好,同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精确性。 活性炭对各气体的吸附能力(单位:ml/cm3): H2、O2、N2、Cl2、CO2 4.5 、35、11、494、97 催化特性 活性炭在许多吸附过程中伴有催化反应,表现出催化剂的活性。例如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硫经催化氧化变成三氧化硫。 由于活性炭有特异的表面含氧化合物或络合物的存在,对多种反应具有催化剂的活性,例如使氯气和一氧化碳生成光气。 由于活性炭和载持物之间会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催化剂使催化活性大增,例如载持钯盐的活性炭,即使没有铜盐的催化剂存在,烯烃的氧化反应也能催化进行,而且速度快、选择性高。 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细孔结构、巨大的内表面积和很好的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例如,有机化学中加氢、脱氢环化、异构化等的反应中,活性炭是铂、钯催化剂的优良载体。 机械特性 ⑴粒度:采用一套标准筛筛分法,求出留在和通过每只筛子的活性炭重量,表示粒度分布。 ⑵静观密度或堆密度:饮食孔隙容积和颗粒间空隙容积的单位体积活性炭的重量。 ⑶体积密度和颗粒密度:饮食孔隙容积而不饮食颗粒间空隙容积的单位体积活性炭的重量。 ⑷强度:即活性炭的耐破碎性。 ⑸耐磨性:即耐磨损或抗磨擦的性能。 这些机械性质直接影响活性炭应用,例如:密度影响容器大小;粉炭粗细影响过滤;粒炭粒度分布影响流体阻力和压降;破碎性影响活性炭使用寿命和废炭再生。 化学特性 活性炭的吸附除了物理吸附,还有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既取决于孔隙结构,又取决于化学组成。 活性炭不仅含碳,而且含少量的化学结合、功能团开工的氧和氢,例如羰基、羧基、酚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胺,氨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aniline或aminobenzene 企业名称:上甲电子股份 地址:龙桥工业园区A区邮编:408000 传真:0 企业应急:1 技术说明书编码:716 生效日期:2006年7月1日 国家应急: 9 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化学品名称:苯胺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苯胺 100% 62-5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活性炭概述

活性炭概述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是一种极优良的吸附剂, 每克活性炭的吸附面积更相当于八个网球 埸之多. 而其吸附作用是藉由物理性吸附力与化学性吸附力达成. 其組成物质除了炭元素外,尚含有少量的氢、氮、氧及灰份,其結构则为炭形成六环物堆积而成。由于六环炭的不规则排列,造成了活性炭多微孔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性。 活性炭可由许多种含炭物质制成,这些物质包括木材、锯屑、煤、焦炭、泥煤、木质素、果核、硬果壳、蔗糖浆粕、骨、褐煤、石油残渣等。其中煤及椰子壳已成为制造活性炭最常用的原炓。活性炭的制造基本上分为两过程,第一过程包括脱水及炭化,将原料加热,在170至600℃ 的温度下干燥,並使原有的有机物大約80%炭化。第二过程是使炭化物活化,这是经由用活化剂如水蒸汽与炭反应来完成的,在吸热反应中主要产生由CO及H2组成的混合气体,用以燃烧加热炭化物至适当的溫度(800至1000℃),以烧除其中所有可分解的物质,由此产生发达的微孔結构及巨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的孔隙按孔径的大小可分為三类。大孔:半径 1000 - 1000000 A。过渡孔:半径 20 - 1000 A。微孔:半径 - 20 A。 由不同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径。由椰壳制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径。木质活性炭一般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径,它们

用於吸附较大的分子,並且几乎专用于液相中。在都市給水处理领域中使用的第一种类型之粒状活性炭即是用木材制成的,称为木炭。煤质活性炭的孔隙大小介於两者之间。 在煤质活性炭中,褐煤活性炭比无烟煤活性炭具有较多的过渡孔隙及较大的平均孔径,因此能有效地除去水中大分子有机物。 一般在水处理中使用的活性炭,其表面积不一定过大,但是应具有较多的过渡孔隙及较大的平均孔徑。日本市埸售一些液相用的活性炭具有以下特性:比表面积为850至1000m2/g,孔隙容积为0.88至1.5ml/g,平均孔隙半径為40至50A 活性炭过滤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水温的高低、水质的好坏等有一定关系。水温越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若水温高达30℃以上时,吸附能力达到极限,并有逐渐降低的可能。当水质呈酸性时,活性炭对阴离子物质的吸附能力便相对减弱;当水质呈碱性时,活性炭对阳离子物质的吸附能力减弱。所以,水质的PH不稳定,也会影响到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在其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平衡的表面浓度,再把有机物质杂质吸附到活性炭颗粒内,使用初期的吸附效果很高。但时间一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会不同程度地减弱,吸附效果也随之下降。如果水族

活性炭物理特征

活性炭物理特征 一、 一般性质活性炭外观为暗黑色,只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化学稳定性好,可耐强酸及强碱,能经受水浸,高温。比重比水轻,是多孔性的疏水性吸附剂。 二、细孔结构和细孔分布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去除后,晶格间生成的空隙形成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细孔。这些细孔壁的总表面积(比表面积)一般高达500~1700m2/g,这就是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大的主要原因。表面积相同的炭,对同一种物质的吸附容量有时也不同,这与活性炭的细孔结构和细孔分布有关。细孔构造随原料,活化方法、活化条件不同而异,一般可以根据细孔半径的大小分为三种: 大微孔半径1000~100000A 过渡孔20~1000A 小微孔~20A(A=10-9cm) 一般活性炭小微孔容积约为0.15~0.90ml/g,表面积占活性炭总表面积的95%以上,因此活性炭与其他吸附剂相比,具有小微孔特别发达的特征。过渡孔的容积为0.02~0.10ml/g,表面积不超过单位重量吸附剂总面积的5%,用药剂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孔容积和表面积可以提高。液相吸附时,吸附质(溶质)分子直径较大,如着色成份的分子直径多在30A以上,这时小微孔几乎不起作用。有些吸附质通过过渡孔作为通道扩散到小微孔中去,因此吸附质的扩散速度受过渡孔多少的影响。液相吸附时,过渡孔的数量有一定的要求是重要的。大微孔容积为0.2~0.5ml/g,表面积只有0.5~2m2/g。对液相物理吸附,大微孔的作用不大,但作为触媒载体时,大孔的作用甚为显著。活性炭的细孔分布及作用模式见图3: 上述细孔分布特征仅为一般情况,因活性炭的性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活化方法及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的细孔半径也不同,表面积多占比例也不同。我国生产的炭1与日本的炭2细孔结构的比较如下: 12总孔容积(ml/g)0.750.94微孔容积(ml/g)0.350.46中孔容积(ml/g)0.100.13大孔容积(ml/g)0.300.35 三、 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不仅受细孔结构而且受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1、活性炭的元素组成在组成活性炭的元素中,炭占70~95%,此外还含有两种混合物,一是由于原料中本来就存在炭化过程中不完全炭化而残留在活性炭结构中,或在活化时以化学键结合的氧和氢。活性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9768132.html,另一种是灰分,构成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的含量及组成随活性炭的种类而异,椰壳炭的灰分在3%左右,煤质炭的灰分高达20~30%。活性炭的灰分对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有些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催化作用。活性炭含硫较低,活化质量好的炭不应检出硫化物,氮的含量极微。表2中举出几种日本椰壳活性炭的元素组成。 CHSO灰分水蒸气活化炭B93.310.930.003.252.51水蒸气活化炭D91.120.680.024.483.70ZnCl2活化炭E90.881.550.006.271.30ZnCl2活化炭F93.881.710.004.370.05ZnCl2活化炭G92.201.661.215.610.04 2、表面氧化物活性炭中氢和氧的存在对活性炭的吸附及其他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炭化及活化的过程中,由于氢和氧与碳以化学键结合,使活性炭的表面上有各种有机官能团型

苯乙烯流程图解析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授课内容: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苯乙烯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和判断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中有哪些副反应? ●影响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二节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或者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 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 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 、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 2 △H Φ 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H 2 +C H 4 CH=CH 2 CH=CH 2 CH 2—CH 3 CH=CH 2 CH 2—CH 3 CH 4

活性炭再生方法

活性炭常识 活性炭的作用:防毒、除毒、脱色、去臭 活性炭具有一种强烈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可将某些有机化合物吸附而达到去除效果,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很快而有效地去除水族箱水质中的有害物质、臭味以及色素等等,使水质获得直接而迅速的改善。水族市场出售有多种活性炭产品,许多水族爱好者很难辨别它们的好坏。有的产品根本只是木炭而已,无法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质,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象木炭的产品,通常具有光泽,最好不要购买。好的活性炭产品是经过“活化处理”的,所谓“活化处理”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将活性炭的孔隙率给予显著地提高,使其更具吸附力。但是产品是否有经过“活化处理”用肉眼是很难辩识的,通常只能根据产品的特性说明去判断。此外,在选购时请记住颗粒愈小,效果愈好。因为它的总表面积愈大,孔隙愈多。但颗粒也不可太细而成粉末状,以免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影响到过滤器的过滤流量。一般以粒度约为直径较佳。活性炭虽然可用予去除水质中的悬浮物,但它的空隙很快就会被悬浮物堵塞,而失去原来的功效。所以应该把它放置在过滤棉的下面,让过滤棉先处理掉水质中的悬浮物后,过滤棉无法处理的可溶性有害物质再交由活性炭来处理,但为防止颗粒太小的活性炭随着滤水的尾程流入水族箱内,也为了以后能方便地更换,最好是将它作为第二层过滤材料来放置,而将其他的过滤材料,诸如:生物过滤球、陶瓷圈等等放置其下。使用活性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使用前要清洗去除粉尘,否则这些黑色的粉尘可能暂时会影响水质的清洁度。但建议不要直接用新鲜的自来水冲洗,因为活性炭的多孔隙一旦吸附大量自来水中的氯以及漂白粉,在随后放置到过滤器中使用时对水质造成的破坏,相信勿需我多言。靠平时简单的清洗,是无法将活性炭的多孔隙中堵塞的杂物清洁干净的。所以,务必定期更换活性炭,以免活性炭因“吸附饱和”而失去功效。且更换的时机最好不要等它失效以后再更换,如此方可确保活性炭能不断地把水族箱水质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建议每月更换活性炭的处理水质的效率与其处理用量相关,通常为“用量多处理水质的效果也相对好”。定量的活性炭被使用后,在使用初期应该经常观测水质的变化,并留意观测结果,以作为多长时间活性炭失效而更换的时间判断依据。在使用治疗鱼病的药剂时,应该暂时将活性炭取出,暂停使用。以免药物被活性炭吸附而降低治疗效果

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相关知识

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相关知识 苯乙烯知识 简介:苯乙烯是芳烃的一种。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熔点-30.6℃,沸点145.2℃,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苯乙烯在室温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0.0002%~0.002%)作稳定剂,以延缓其聚合才能贮存。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肉桂酸的办法得到。 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enylethylene ,Ethenylbenzene, Styrol, Vinyl benzene, Cinnamene, Styrolene, Cinnamol 中文名称:乙烯基苯 ,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 英文名称: styrene 分子式: C8H8 分子量: 104.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苯乙烯≥99.5%一级≥99.5%;二级≥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

危化品MSDS-苯胺

苯胺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aniline 中文名称2:氨基苯;阿尼林油 英文名称2:aminobenzene 主要用途:可用来测定油品的苯胺点,也用作染料中间体、农药、橡胶助剂及其它有机合成等的原料。 2. 危险性概述 2.1 危险性类别:有毒品。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 2.4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5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苯胺62-53-3 99.5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5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5.3灭火方法: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

丁苯橡胶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资料讲解

丁苯橡胶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丁苯橡胶的基本概念 丁苯橡胶又称丁苯胶; 英文名:Emulsion-polymeriz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简称:SBR; 分子式:C12H14; 分子量:158.2426; CAS号:9003-55-8; 结构式: 图1.1 丁苯橡胶分子结构式 丁苯橡胶(SBR) 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之一。它是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 丁苯橡胶的综合性能好,是合成橡胶中产量最高、消耗量最大的品种,常与天然橡胶掺混或单独使用。 丁苯橡胶(SBR)按聚合体系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类。 乳聚丁苯橡胶根据聚合温度的不同,分为高温乳聚丁苯橡胶和低温乳聚丁苯橡胶两大类。一般乳聚丁苯橡胶苯乙烯含量为23.5%,苯乙烯含量高于40%的称为高苯乙烯丁苯橡胶,结合苯乙烯达到70%~90%者则称为高苯乙烯树脂。此外,还有充油乳聚丁苯橡胶和充油充炭黑乳聚丁苯橡胶。乳聚丁苯橡胶主要用于轮胎胎面胶、胎侧胶,也广泛用于胶带、胶管、胶辊、胶布、鞋底、医疗用品及其他

工业制品,并少量用于电线、电缆等非橡胶制品中。 溶聚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在烃类溶剂中采用有机锂引发阴离子聚合而制得的共聚物。溶聚丁苯橡胶具有耐磨、耐寒、生热低、回弹性高、收缩性低、色泽好、灰分少、纯度高以及硫化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较快。溶聚丁苯橡胶有纯溶聚丁苯和充油溶聚丁苯两类。溶聚丁苯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制造皮带、刮水板、窗框密封及散热器软管等工业用零部件,制造胶鞋、雨衣、毡布、手套、风衣及气垫床等日用品,应用相当广泛。 溶聚丁苯橡胶是兼具多种综合性能的橡胶品种。其生产工艺与乳聚丁苯橡胶相比,具有装置适应能力强、胶种多样化、单体转化率高、排污量小、聚合助剂品种少等优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2 丁苯橡胶的特性 丁苯橡胶与其它通用橡胶一样,是一种不饱和的烃类高聚物,能溶于大部分溶解度参数相近的烃类溶剂中,而硫化胶仅能溶胀。丁苯橡胶能进行许多聚烯烃型反应,如氧化、臭氧破坏、卤化和氢卤化等。在光、热、氧和臭氧结合作用下,将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但其被氧化的作用比天然橡胶缓慢,即使在较高温度下老化反应的速度也较缓慢。光对丁苯橡胶的老化作用不明显,但丁苯橡胶对臭氧的作用比天然橡胶敏感,耐臭氧性比天然橡胶差。丁苯橡胶的低温性能稍差,脆性温度约为-45℃。与其它通用橡胶相似,影响丁苯橡胶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配合剂。丁苯橡胶的物理性能列于表1.1。 表1.1 丁苯橡胶(结合苯乙烯23.5%)的物理性能 填充50份炭黑硫化性能未硫化胶纯胶硫化胶 胶密度,kg/m3933 980 1150 932.5-933. 940-1000 530×10-6 体积膨胀系数,β=(1/V)(δV/δT),K-1 5 玻璃化温度,K 660×10-3660×10-6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