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采油地质工考试习题

初级采油地质工考试习题
初级采油地质工考试习题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倾向是指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倾斜线在(B)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A)斜(B)水平(C)铅垂(D)岩层 2.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D)。 A.立褶曲与斜歪褶曲 B 长轴褶曲与短轴褶曲 C穹窿构造与鼻状构造 D 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 3. 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通常把( B )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再进一步划分其构造。 (A)油气藏(B)油气盆地(C)油气田(D)油气聚集带 4. 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风化剥蚀,再经( D )、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A)溶解(B)分解(C)压实(D)搬运 5. 岩层是由( D )基本一致的岩石所组成,是在较大的区域内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 (A)颗粒(B)结构(C)颜色(D)成分 6. 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生物发育(B)气候状况(C)地球化学条件(D)自然地理条件 7. 在气压驱动的油田,油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压力( A )饱和压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D)接近 8. 对于厚底水油藏的开发,当底水能量补给满足不了采油速度的要求时,应在( A )注水,尽量造成纵向驱油条件。

(A)底水部位(B)油藏部位(C)油藏上部(D)油藏边部 9. 在布置开发井网时,若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布置在含油边 界以外的含水区内,并大致平行于含油边界。生产井布在含油边界以内,这种注水方式叫( A )。 (A)缘外(B)缘内(C)缘上(D)切割 10. CY613-A型井下压力计是属于( A )压力计。 (A)弹簧管式(B)弹簧式(C)微差(D)电子 11. 抽油井正常生产时在油套管环形空间所测得的液面深度叫( C )。 (A)下泵深度(B)沉没度(C)动液面(D)静液面 12. 在下列选项中,造成电泵启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 )。 (A)泵排量过大(B)泵排量过小(C)欠载保护电流过大(D)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试题(有答案)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 在地质学中认为()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成岩石的总称。 (A)沉积岩 (B)碎屑岩(C)地层(D)沉积岩 2.AA001 地质()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规律(B)现象(C)时间(D)时代 3.AA001 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大年龄。 (A)规律 (B)现象(C)顺序(D)岩性 4.AA002 表明地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概念称为地质时代。 (A)规律(B)现象(C)年龄(D)时间 5.AA002 用以划分地球()的单位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A)规律(B)现象(C)历史(D)时间 6,AA002 宙、代、世四个级别是国际性的地质时代()。 (A)单位(B)区域(C)历史(D)地方 7.AA003 地层()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群、组、段、层等。 (A)单位(B)界限(C)厚度(D)年代 8.AA003 地层单位中宇、界、系、统、阶、时、带等单位,主要是根据()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 (A)地层(B)动物(C)植物(D)生物 9.AA003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岩性和地层()关系来划分的。 (A)时间(B)沉积(C)接触(D)相互 10.AA004 界相当于一个()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B)宇(C)世(D)期 11.AA004 统是国际通用的地层单位,统相当一个()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B)宇(C)世(D)期 12.AA004 地质年代单位的()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 (A)群、组、段、层(B)宙、代、纪、世 (C)阶、时、代(D)期、时、组 13.AA005 震旦系沉积地层是指() (A)元古界(B)太古界(C)古生界(D)中生界 14.AA005 哺乳动物是在()产生的。 (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 15.AA005 属于古生代的是() (A)白垩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 16.AA006 沉积()是指地层剖面上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A)储层(B)层理(C)岩层(D)旋回 17.AA006 沉积岩的岩性及岩相变化的规律是受沉积()控制的。 (A)环境(B)气候(C)岩层(D)水动力 18.AA006 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含答案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倾向是指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倾斜线在(B)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A)斜(B)水平(C)铅垂(D)岩层 2.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D)。 A.立褶曲与斜歪褶曲B 长轴褶曲与短轴褶曲 C穹窿构造与鼻状构造D 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 3. 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通常把(B)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再进一步划分其构造。 (A)油气藏(B)油气盆地(C)油气田(D)油气聚集带 4. 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风化剥蚀,再经(D)、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A)溶解(B)分解(C)压实(D)搬运 5. 岩层是由(D)基本一致的岩石所组成,是在较大的区域内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 (A)颗粒(B)结构(C)颜色(D)成分 6. 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物发育(B)气候状况(C)地球化学条件(D)自然地理条件

7. 在气压驱动的油田,油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压力(A)饱和压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D)接近 8. 对于厚底水油藏的开发,当底水能量补给满足不了采油速度的要求时,应在(A)注水,尽量造成纵向驱油条件。 (A)底水部位(B)油藏部位(C)油藏上部(D)油藏边部9. 在布置开发井网时,若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布置在含油边界以外的含水区内,并大致平行于含油边界。生产井布在含油边界以内,这种注水方式叫( A)。 (A)缘外(B)缘内(C)缘上(D)切割 10. CY613-A型井下压力计是属于(A )压力计。 (A)弹簧管式(B)弹簧式(C)微差(D)电子 11. 抽油井正常生产时在油套管环形空间所测得的液面深度叫( C )。(A)下泵深度(B)沉没度(C)动液面(D)静液面 12. 在下列选项中,造成电泵启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A)。 (A)泵排量过大(B)泵排量过小(C)欠载保护电流过大(D)欠载保护电流过小 13. 电泵的过载保护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A)。 (A)120%(B)80%(C)60%(D)150% 14. 用酸液作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称为(D)。 (A)前置液压(B)酸化解堵(C)水力压裂(D)酸化压裂

采油工初级试题库选择判断有答案

初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石油在化学上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中除碳、氢外,还有氧、(氮)、硫等元素,一般它们总量不超过1%,个别油田可达5%-7%. 3.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4.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 5.石油中碳含量一般占(84%-87%)。 6.石油是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有机)矿产。 7.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两种,一般占含量的(96%以上)。 8.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饱和压力)。 9.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粘度)。 10.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体积系数)。 11.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12.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油质)为主。 13.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16~42)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14. 石油主要由(碳、氢)等元素组成。 15. 原油压缩系数单位是(Mpa-1)。 16..原油密度单位是(kg/m3 )。 17. 原油粘度单位是(mPa.s)。 18.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原始物质是(有机物质)。 19.高等生物含脂肪,蛋白质量多,在油、气(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0.一般认为(生油)物质主要是水生低等生物,台浮游生物、珊瑚、藻类、各种微生物、介形虫、有孔虫等。 21.随着埋藏的深度不断加大,长期保持还原环境,压力、温度也逐渐增高,是促使(有机质)快速向石油转化的有利条件。 22.前三角洲地区,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为生物提供了大量的养料,使生物更加繁盛,所以这种地理环境中的沉积物具有丰富的有机物。 23.一些有利生油的地理环境能否出现并长期保持,是受(地壳)运动所控制的。 24.压力(升高)可以促进有机质向石油转化。 25.油气生成所需要的(温度),随生油母岩不同而有差异。 26.在还原环境里,(细菌)能分解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而产生沥青质。 27.天然气是以气态(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气体组成的气体混合物。 28.含重烃多的天然气密度也大,密度大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相对(较少)。 29.在一定压力下,单位体积的石油所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该气体的石油(溶解度)。 30.天然气的可燃成分是(CH4)。 31.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以甲烷为主,甲烷含量为(80%-90%),乙烷与乙烷以上的重烃超过10%-20%,这样的气体称为湿气。 32.一般情况下(湿气)常与石油相伴生,而干气多与纯气藏有关。 33.天然气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34. 天然气在接近常压条件下,粘度与压力无关,随温度增加而(上升)。 35.天然气在流动时其分子间产生的摩擦力叫(天然气粘度)。 36.天然气的颜色一般为(无色)。 37.干气多产自(纯气藏)。 3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按含量大小依次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39.甲烷在天然气中含量超过(95%)时称为干气。 40.天然气中乙烷以上的重烃含量超过(5%)时叫湿气。 4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2.主要生油阶段是(干酪根)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热催化降解和聚合加氢等作用生成烃类。 43.油气生成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生油阶段、(主要生油)阶段、热裂解生气阶段。 44.在主要生油阶段,氧、硫、氮等杂元素减少,原油的密度、粘度降低、胶质、沥青质不断减少,轻质馏分增加,原油性质(变好). 45.在沉积物压结成岩过程中,油气从生油层向临近储集层发生同期运移的过程中,(地层静压力)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46构造运动力能够造成各种通道为油气(运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7.由于地壳运动,在倾斜的地层里,更有利于(浮力)发挥作用。 48.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动压力、(水动力)和浮力。 49.油气进入储集层后,在储集层内的动移叫油气的(二次)运移。 50.在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试题及答案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油气层损害2.吸水指数3.油井流入动态 4.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5.面容比 6.化学防砂 7. 破裂压力梯度8.财务内部收益率9.油田动态监测 10. 单位采油(气)成本 二、填空题 1.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 2.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和等评价实验。 3.常用的射孔液有、、、和等。 4.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主要有、、、、和等六大类。 5.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和三种类型。 6.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和等四类方法。 7.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和等。8.按防砂机理及工艺条件,防砂方法可分为、、和等。9.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和之间的关系。 10.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等类型。 11.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 三、简答题 1.简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2.简述油井堵水工艺设计的内容。 3.试分析影响酸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

4.简述完井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5.简述注水井试注中排液的目的。 6.试分析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 7. 简述油水井动态监测的定义及其作用。 8. 简述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9. 简述注水工艺方案设计目标及其主要内容。 10. 简述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设计的概念框架和设计特点。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油气层损害: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时造成近井地带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3.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 4.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 5. 面容比:酸岩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 6.化学防砂:是以各种材料(如水泥浆、酚醛树脂等)为胶结剂,以轻质油为增孔剂,以硬质颗粒为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后,挤入套管外地层中,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人工井壁,阻止地层出砂的工艺方法。 7.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8.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9.油田动态监测:通过油水井所进行的专门测试与油藏和油、水井等的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10.单位采油(气)成本:指油气田开发投产后,年总采油(气)资金投入量与年采油(气)量的比值。表示生产1t原油(或1m3天然气)所消耗的费用。 二、填空题 1.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基质胶结、接触胶结、充填胶结、溶解胶结。 2.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和应力敏等评价实验。 3.常用的射孔液有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聚合物射孔液、油基射孔液、酸基射孔液、乳化液射孔液等。 4.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表面能防蜡技术、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等六大类。

采油工初级工(扩充题库 带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初级工题库(采油工)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75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1分,满分87.5分。) 1. 石油在化学上是以(C)为主体的复杂混合物。 A、氮氢化合物 B、氢氧化物 C、碳氢化合物 D、氧化物 2. 石油中除碳、氢外,还有氧、(D)、硫等元素,一般它们总量不超过1%,个别油田可达5%~7%。 A、钙 B、镁 C、铀 D、氮 3. 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D)和芳香烃。 A、烯族烃 B、芳烃 C、碳烃 D、环烷烃 4. 一种以液体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性有机矿产是(B)。 A、柴油 B、石油 C、沥青 D、汽油 5. 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油气藏的(C)基础。 A、储量 B、物性 C、物质 D、规模 6. 石油中碳含量一般占(C)。 A、84%~85% B、84%~86% C、84%~87% D、84%~88% 7. 石油是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B)矿产。 A、无机 B、有机 C、化学 D、固体 8. 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两种,一般占含量的(D)。 A、90%~91% B、92%~93% C、94%~95% D、96%以上 9. 石油中氢含量一般占(A)。 A、11%~14% B、12%~15% C、13%~16% D、14%~17% 10.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为(C)。 A、脱气压力 B、地层压力 C、饱和压力 D、流动压力 11.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A)。 A、粘度 B、阻力 C、毛细管力 D、表面张力 12. 原油凝固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C)。 A、密度 B、粘度 C、含蜡量 D、含气量 13.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D)。 A、收缩率 B、溶解系数 C、体积变化率 D、体积系数 14.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B)。 A、结蜡点 B、凝固点 C、溶蜡点 D、凝析点 15.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A)为主。 A、油质 B、碳质 C、胶质 D、沥青质 16.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C)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6~42 D、32~56 17.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16~42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A)。 A、蜡 B、胶质 C、沥青质 D、重烃 18. 石油主要由(C)等元素组成。 A、碳、氧 B、氧、氢 C、碳、氢 D、硫、氢 19. 原油压缩系数的单位是(C)。 A、kg/m3 B、MPa C、MPa-1 D、MPa?s 20. 原油密度单位是(A)。 A、kg/m3 B、MPa C、MPa-1 D、mPa?s

采油工初级试题库

采油工初级试题库 采油工 1、石油在化学上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中除碳、氢外,还有氧、(氮)、硫等元素,一般它们总量不超过1% ,个别油田可达5%-7& 。 3、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4、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 5、石油中碳含量一般占(84%~87% )。 6、石油是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有机)矿产。 7、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两种,一般占含量的( 96% ) 以上。 8、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氧时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9、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黏度)。 10.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体积系数)。

11、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12、石油的组分主要以(油质)为主。 13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16~42 )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14、石油主要由(碳、氢)等元素组成。 15 、原油压缩系数的单位是(MPαˉ 1) 16 、原油密度单位是(kg/m3 ) 17、原油粘度单位是(mPa· s). 18 、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原始物质是(有机物质)。 19、高等生物含脂肪,蛋白质量多,在油、气(生成)过 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0、一般认为(生油)物质主要是水生低等生物,如浮游 生物、珊瑚、藻类、各种微生物、介形虫、有孔虫等。 21、随着埋藏的深度不断加大,长期保持还原环境,压 力、温度也逐渐增高,是促使(有机质)快速向石油转 化的有利条件。 22、前三角洲地区,河流带来大量(有机质),为生物 提供了大量的养料,使生物更加繁盛,所以这种地理环 境具有丰富的有机物。 23、一些有利生物的地理环境能否出现并长期保持,是 受(地 壳)运动所控制的。

8-《采油工》分析试题与答案

试题一:根据下表进行动态分析 某抽油机井供液能力大,采取换大泵增产措施,前后生产数据见下表。 抽油机井A换泵效果对比表 时间日日含液示泵冲冲泵产产水面功效程次径液油率图 t/d t/d % m % m 次/min mm 换泵前60 7 165 正常63.9 3 9 56 换泵后77 11 536 正常52.7 3 9 70 换泵后三个月76 12 485 正常52.1 3 9 70 换泵后六个月78 11 431 正常 3 9 70 注:泵下入深度956米。原油密度0.86t/m3。 请完成 一、完成表格(40分) 1、利用Excel制表,并计算含水率、泵效两列数据,小数点保留1位; 2、建立WORD文档,文件名为自己名字。 3、将制作完成的EXCEL表格拷贝到WORD中。 表格设置要求:内容居中、宋体、五号字 评分标准:表格制作30分,每列3分;计算10分,每空2分。 二、换泵效果分析(60分) 1、措施效果分析(30分) 2、存在问题(30分); 3、下步治理措施(30分)。 文字设置要求:宋体、五号字、单倍行间距。 上交WORD电子文档

试题一参考答案:《采油工》P511 一、完成表格 (共40分:表格制作30分,每列3分;计算10分,每空2分) 抽油机井A换泵效果对比表 时间日日含液示泵冲冲泵产产水面功效程次径液油率m 图% m 次/min mm t/d t/d % 换泵前60 7 88.3 165 正常63.9 3 9 56 换泵后77 11 85.7 536 正常52.7 3 9 70 换泵后三个月76 12 84.2 485 正常52.1 3 9 70 换泵后六个月78 11 85.9 431 正常53.4 3 9 70 二、换泵效果分析(60分) 1、措施效果分析(共30分) 该井换泵见到了较好效果,达到了换泵提液增油的目的(+5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换泵后日产液量增加17吨,日产油量增加4吨,达到了增油目的。说明注水效果好,地层能量充足,是换大泵的基础。(+5分) ②换泵后液面下降、含水下降,说明达到改善层间矛盾的目的,低含水层得到动用。(+5分) ③液面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合理沉没度,地层供液能力强,示功图正常,说明提液方案正确;(+5分) ④泵效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作业施工良好。(+5分) ⑤换泵使抽油井的生产参数更加合理。地层的供液能力与抽油泵的排液能力相匹配,发挥了地层潜力,抽油机损耗降到最小。(+5分) 2、存在问题(共15分) ①换泵后六个月后,含水有上升趋势,产量有所下降;(+5分) ②换泵后液面仍较高,油井仍有上调参数潜力;(+5分) ③换泵后液面仍有上升趋势,说明注采比大于1,应加强注采调控分析(+5分) 3、下步治理措施(共15分) ①进一步上调参数,发挥油井潜力;(+5分) ②择机换大泵提液;(+5分) ③做好注采调控分析,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水井加强剖面测试、控制主要吸水层强度,或者对主吸水层开展调剖等措施;(+5分)

采油工初级题新讲解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 石油在化学上是以()为主体的复杂的混合物。 A、氮氢化合物 B、氢氧化物 C、碳氢化合物 D、氧化物 2 石油中除碳、氢外,还有氧、()、硫等元素,一般它们总量不超过1%,个别油田可达5%~7%。 A、钙 B、镁 C、铀 D、氮 3 石油主要是由三种烃类组成:即烷烃、()和芳香烃。 A、烯族烃 B、芳烃 C、碳烃 D、环烷烃 4 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油气藏的()基础。 A、储量 B、物性 C、物质 D、规模 5 石油中碳含量一般占()%。 A、84~85 B、84~86 C、84~87 D、84~88 6 石油是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矿产。 A、无机 B、有机 C、化学 D、液体 7 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两种,一般占含量的()%。 A、90~91 B、92~93 C、94~95 D、96以上 8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 A、脱气压力 B、地层压力 C、饱和压力 D、流动压力 9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 A、粘度 B、阻力 C、毛细管力 D、表面张力 10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 A、收缩率 B、溶解系数 C、体积变化率 D、体积系数 11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 A、结蜡点 B、凝固点 C、溶蜡点 D、凝析点 12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为主。 A、油质 B、碳质 C、胶质 D、沥青质 13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左右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6~42 D、32~56 14 石油主要由()等元素组成。 A、碳、氧 B、氧、氢 C、碳、氢 D、硫、氢

采油工初级理论练习试题集及答案

《采油工》培训教程理论知识试题集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通常石油人所说的油藏都是位于( ). (A)地上深浅不一、形状和大小一样的封闭空间 (B)地上深浅不一、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封闭空间 (C)地下深浅不一、形状和大小也不一样的封闭空间 (D)地下深浅不一、形状和大小电不一样的任意空间 2.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指在( )的油气聚集。 (A)不同圈团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 (B)同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 (C)同一圈闭内具有不同压力系统 (D)不同圈闭内具有不同的压力系统 3.圈闭有( )等类型。 (A)构造圈闭、地层遮挡圈闭 (B)构造圈闭、岩性遮挡圈闭 (C)地层遮挡圈闭、岩性遮挡圈闭 (D)构造圈闭、地层遮挡圈闭、岩性遮挡圈闭 4.构造圈闭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位移造成的圈闭,主要包括( )。 (A)岩性遮挡圈闭、地层遮挡圈闭 (B)背斜圈闭、岩性遮挡圈闭 (C)背斜圈闭、断层遮挡圈闭 (D)背斜圈闭、地层遮

挡圈闭 5.根据圈闭的成因,油气藏可分为( )三类。 (A)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断层油气藏 (B)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C)沉积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 (D)岩性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 6.油、气、水在储油构造中的分布规律是( )。 (A)顶部是油,中部是水,底部是气 (B)顶部是气,中部是油,底部是水 (C)顶部是油,中部是气,底部是水 (D)顶部是水,中部是油,底部是气 7.油气藏内的油水界面与油层顶界的交线称为( )。 (A)外含油边界 (B)含水边界 (C)油藏高度 (D)含气面积 8.在油田开发中,( )不是用来进行描述油、气、水在油气藏内分布特征的术语. (A)油气藏高度 (B)外含油边界 (C)圈闭直径 (D)含气面积 9.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称为( )。 (A)断层 (B)储集层 (C)盖层 (D)圈闭 10.生成的油气经过二次运移之后,必须保存于( )中方可形成油气藏。

采油地质工高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C 1 .胶结类型中的基底胶结是指胶结物含量高,岩石颗粒之间( ) 。 (A) 大面积接触(B) 全部接触(C) 很少接触(D) 中等接触 B 2 .胶结的类型分为( ) 种。 (A) 2 (B)3 (C)4 (D)5 D 3 .胶结类型是指胶结物在砂岩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与碎屑( ) 的接触关系。 (A)粗粒(B) 中粒(C) 细粒(D) 颗粒 D 4 .储层定向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都在极不均匀地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储层的( ) 性。 (A)均质(B) 物性(C) 特性(D) 非均质 C 5 .碎屑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分成( ) 类。 (A) 2 (B)3 (C)4 (D)5 B 6 .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将( ) 影响到储层中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和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 (A)间接(B) 直接(C) 严重(D) 可能 D 7 .基底胶结的孔隙度( ) 。 (A)没有(B) 中等(C) 很高(D) 很低 B 8 .在几种胶结类型中,基底胶结的孔隙度( ) , (A)最高(B) 最低(C) 中等(D) 较高 B 9 .基底胶结的渗透率( ) 。 (A)没有(B) 很低(C) 中等(D) 很高 D 10 .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 ) 接触,这种胶结称为孔隙胶结。 (A)稀疏(B) 紧密(C) 点状(D) 支架状 A 11 .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支架状接触,这种胶结称为( ) 胶结。 (A)孔隙(B) 基底(C) 接触(D) 支架 D 12 .在几种胶结类型中,孔隙度仅次于接触胶结的是( ) 胶结。 (A)支架(B) 接触(C) 基底(D) 孔隙 C 13. 在几种胶结类型中,接触胶结的孔隙度( ) 。 (A)较高(B) 中等(C) 最高(D) 最低 B 14 .在几种胶结类型中,接触胶结的孔隙度( ) 孔隙胶结。 (A) 低于(B) 大于(C) 等于(D) 小于 A 15 、接触胶结是指胶结物含量( ) ,分布于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颗粒呈点状或线状接触的胶结。 (A) 很少(B) 很多(C) 较少(D) 较多 C 16 .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统称为( ) 非均质性。 (A) 平面(B) 层内(C) 层间(D) 孔隙 D 17 .层间非均质性包括( ) 的旋回性、砂岩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 (A) 层段(B) 砂岩(C) 砂体(D) 层系 A 18 、层间非均质性包括层系的旋回性、( ) 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 (A) 砂层(B) 地层(C) 层系(D) 隔层 C 19 、隔层分布、特殊类型的分布属于( ) 的范畴。 (A) 层内非均质性(B) 平面非均质性

[实用职业技能类试卷]采油工(高级技师)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

采油工(高级技师)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在动态分析中,( )动态分析应从对油藏、油层地质特点的再认识、油田开发状况、层系井网注水方式等方面着手分析。 (A)区块 (B)单井 (C)井组 (D)小层 2 油水界面分析,要特别注意分析油水过渡带( )问题。 (A)孔隙度 (B)地层压力 (C)渗透率 (D)原油外流 3 不同油层对开发井网的适应程度各不相同,造成层间矛盾加剧,( )无水采收率和阶段采收率。 (A)提升 (B)提取 (C)提高 (D)降低

4 油田开发经济评价应做好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为提高工程投资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提供( )。 (A)决策依据 (B)数据依据 (C)预测依据 (D)可行依据 5 原油生产费用或称生产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用货币表现的( )。 (A)总和 (B)总成本 (C)总费用 (D)总投资 6 拔键振荡器是为大型( )拔键而制作的专用工具。 (A)曲柄轴 (B)游梁轴 (C)传动轴 (D)输出轴 7 抽油机井不出油井口回压升高很多,一般大于( )MPa,就证明管线不太畅通。 (A)0.3 (B)0.4

(C)0.5 (D)0.6 8 电动潜油泵井因欠载值调得不合理而电流偏低导致停机时,可给电路加( ),延迟抽空时间。 (A)延时继电器 (B)欠载保护器 (C)欠载继电器 (D)过载保护器 9 三视图中的俯视图( )。 (A)只能看到物体长度 (B)既能看到高度又能看到长度 (C)既能看到高度又能看到宽度 (D)既能看到长度又能看到宽度 10 管道安装图中的尺寸定位是指建筑物、设备管线在工艺布置图上所建立的( )中的几何位置。 (A)横向方位 (B)纵向方位 (C)高度方位 (D)平面直角坐标系

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

目录 初级采油工理论试题 (2) 一、选择题 (2) 二、判断题 (20) 中级工理论试题 (27) 一、填空题 (27) 二、判断题 (47) 三、简答题 (53) 三、计算题 (55) 高级工理论试题 (58) 一选择题 (58) 二、判断题 (77) 三、简答题 (86) 四、计算题 (88)

初级采油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AA001 石油分为(A)两种。 (A)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B)重质油和轻质油 (C)成品油和原油(D)天然石油和轻质油 2、AA001 从煤或油页岩中可以干馏出(D)。 (A)煤油(B)原油(C)天然石油(D)人造石油 3、AA001 石油是由各种(B)混合组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A)碳氢混合物(B)碳氢化合物(C)碳氧化合物(D)碳氧混合物 4、AA002 为了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一般要求井底压力(A) 原始饱和压力。 (A)高于(B)低于(C)等于(D)降低到 5、AA002 为了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要求样品保持在(C) 状态下。 (A)常温(B)常压(C)地层(D)密闭 6、AA002 在地层条件下取出样品,进行各种物理参数分析,叫(D)取样。 (A)物性(B)密闭(C)常规(D)高压物性 7、AA003 油井生产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称为(A)。 (A)生产气油比(B)生产油气比(C)原始气油比(D)日产气量 8、AA003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B)。 (A)结蜡点(B)凝固点(C)熔蜡点(D)凝析点 9、AA003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C)。 (A)脱气压力(B)地层压力(C)饱和压力(D)流动压力 10、AA003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磨擦阻力称为原油(A)。 (A)粘度(B)阻力(C)毛细管力(D)表面张力 11、AA003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 (D)。 (A)收缩率(B)溶解系数(C)体积变化率(D)体积系数 12、AA004 石油主要由(C)等元素组成。 (A)碳、氧(B)氧、氢(C)碳、氢(D)硫、氢 13、AA004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A)为主。 (A)油质(B)碳质(C)胶质(D)沥青质 14、AA004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C)左右是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5~42 (D)32~56 15、AA004 原油中的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A)。 (A)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 (B)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 (C)胶质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无法确定 16、AA005 天然气颜色一般为(C)。 (A)白色(B)黄色(C)无色(D)蓝色 17、AA005 天然气是以(B)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采油工地质工技师动态分析试卷1-21

动态分析测试题 在一个区块内,采用均匀七点法注水(图1-128),其中区块中心有一个以注水井E为中心的井组,注采井距600m,井组周围水井注水正常,油井未采取任何措施,井组平均单井有效厚度5.68m,井组平均孔隙度Φ=25%,井组原始平均含油饱和度S o=65%,原油体积系数B o=1.35,地面原油密度ρo=0.86t/m3,原始地层压力P=11.8MPa,2007年井组年核实产油3732t。 请结合所给资料(表1-71~表1-75,图1-128,图1-129),完成动态分析报告。 动态分析报告 姓名:得分 一、井组生产数据(20分) 制作完善井组生产数据表(表格格式11分,计算每列3分,共20分)。 要求:用EXCEL制作井组生产数据表,完善含水率、井口累积产油量、井口累积产水量三列,增加月注水量、累注水量两列。用EXCEL格式拷贝到WORD里。表格下面注明公式。 二、井组生产趋势(20分) 用EXCEL制作井组注采关系曲线,复制到WORD答案中(每条曲线5分,共20分)。 要求:日产液、日产油、含水率、沉没度分别各放在一张柱状图里。 三、计算(35分) (1)井组的地质储量。(5分) (2)井组水驱控制程度。(5分) (3)2007年井组年采油速度。(5分) (4)2007年井组含水上升率。(5分) (5)2007年3月、2007年12月井组注采比。(10分) (6)2007年12月井组累积注采比。(5分) 四、分析(25分) 1、井组生产动态特点。(15分) 2、下步措施。(10分) 格式要求:将分析报告的文字材料形成Word文档,具体格式: 标题:二号宋体 一级标题:一、……(三号宋体) 二级标题:(一)……(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1.……(三号楷体) 四级标题:(1)……(三号仿宋) 正文:……(五号仿宋) 行间距:固定值20磅 页面格式: 纸张规格:A4 页边距:上3.7厘米下3.5厘米 左2.8厘米右2.6厘米 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居中 页码格式:-1-

采油工岗位基本知识试题

岗位基本知识 采油工 1、题目:钳型电流表的优点在于它具有(B )即可测量电流。 (A) 需要切断电源(B) 不需要切断电源 (C) 需要接入电源(D) 与电源无关 2、题目:在抽油机井内不下入( C )。 (A) 油管(B) 抽油泵(C) 多级分离器(D) 丝堵 3、题目:翻斗量油是利用(B)原理。 (A)连通器(B)杠杆平衡(C)记数器(D)流量计 4、题目:抽油机按照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和(C )抽油机。 (A )链条式(B) 塔架式(C) 无游梁式(D) 液压式 5、题目:游梁式抽油机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个绕支架轴承上下摆动的( B )。 (A) 横梁(B) 游梁(C) 连杆(D) 驴头 6、题目:有杆泵采油是通过地面动力带动抽油机,并借助于(D )来带动深井泵采油的一种方法。 (A) 驴头(B) 毛辫子(C) 光杆(D) 抽油杆 7、题目:有杆泵采油是由以(D)为主的有杆抽油系统来实现的。 (A) 电动机(B) 减速箱(C) 驴头(D) 三抽设备 8、题目:某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表明该机驴头悬点最大负荷为(A)。 (A) 10t (B) 3t (C) 53t (D) 5.3t 9、题目:某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其中(D )表示的是平衡方式。 (A) CYJ (B) H (C) HB (D) B

10、题目:直接与驴头相连接的抽油机部件是( B )。 (A) 横梁(B) 游梁(C) 连杆(D) 曲柄 11、题目:抽油机驴头的作用是保证抽油时( C )始终对准井口中心位置。 (A) 毛辫子(B) 悬绳器(C) 光杆(D) 抽油杆 12、题目:抽油机曲柄上的孔是用来调( A )的。 (A) 冲程(B) 冲次(C) 负荷(D) 转速 13、题目:在( D )的作用下,可以减小抽油机上下冲程负荷的差别。 (A)悬绳器(B)减速器(C)游梁(D)平衡块 14、题目:游梁抽油机的动力来自于(B )的高速旋转运动。 (A) 平衡块(B) 电动机(C) 曲柄(D) 减速箱 15、题目:游梁抽油机起变速作用的装置是(D )。 (A) 驴头(B) 游梁(C) 曲柄连杆机构(D) 减速箱 16、题目:游梁抽油机的电动机将其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由速箱的( A )带动曲柄做低速旋转运动。 (A) 输出轴(B) 中间轴(C) 输入轴(D) 皮带轮 17、题目:抽油机例保,是每( A )进行一次。 (A) 日(B) 旬(C) 月(D) 季度 18、题目:抽油机一级保养,每( B )进行一次。 (A) 季度(B) 月(C) 一年(D) 半年 19、题目:抽油机一级保养工作中的“润滑”是指在各(A)处加注黄油,检查减速箱机油是否足够。 (A) 轴承(B) 连接(C) 活动(D) 密封 20、题目:每分钟抽油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的次数叫( D)。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标准版)

( 安全试题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标准 版) Regular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upple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personnel in the company’s security positions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标准版) 一、选择题 1.倾向是指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倾斜线在(B)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A)斜(B)水平(C)铅垂(D)岩层 2.褶曲的基本类型有(D)。 A.立褶曲与斜歪褶曲B长轴褶曲与短轴褶曲 C穹窿构造与鼻状构造D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 3.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通常把(B)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再进一步划分其构造。 (A)油气藏(B)油气盆地(C)油气田(D)油气聚集带 4.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风化剥蚀,再经(D)、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A)溶解(B)分解(C)压实(D)搬运 5.岩层是由(D)基本一致的岩石所组成,是在较大的区域内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 (A)颗粒(B)结构(C)颜色(D)成分 6.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物发育(B)气候状况(C)地球化学条件(D)自然地理条件 7.在气压驱动的油田,油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压力(A)饱和压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D)接近 8.对于厚底水油藏的开发,当底水能量补给满足不了采油速度的要求时,应在(A)注水,尽量造成纵向驱油条件。 (A)底水部位(B)油藏部位(C)油藏上部(D)油藏边部 9.在布置开发井网时,若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布置在含油边界以外的含水区内,并大致平行于含油边界。生产井布在含

采油工初级技能考试题

2012年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核项目 采油工 初 级

中国石油大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采油工初级试题目录 试题一、取抽油机井井口油样(管理油水井30%)试题二、填写油井班报表(管理油水井30%)试题三、填写注水井班报表(管理油水井30%)试题四、启、停抽油机(维护设备40%)试题五、更换抽油机井光杆密封圈(维护设备40%)试题六、加注设备黄油(维护设备40%)试题七、用指针式钳形电流表测量抽油机电流(使用仪器仪表30%)试题八、更换压力表(使用仪器仪表30%)试题九、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使用仪器仪表30%) 采油工初级试题组合目录 组合一: 1、填写注水井班报表(管理油水井30%) 2、启、停抽油机(维护设备40%) 3、更换压力表(使用仪器仪表30%)组合二: 1、填写油井班报表(管理油水井30%)

2、更换抽油机井光杆密封圈(维护设备40%) 3、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使用仪器仪表30%)组合三: 1、取抽油机井井口油样(管理油水井30%) 2、加注设备黄油(维护设备40%) 3、用指针式钳形电流表测量抽油机井电流(使用仪器仪表30%) 试题一:取抽油机井井口油样 1、准备要求 ( ( ( 2、操作考核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准备工作; 2)检查; 3)停掺水; 4)放空; 5)取样; 6)送掺水; 7)控制温度;

8)清理场地。 (2)考核规定说明: 1)如操作违章或未按操作程序执行操作,将停止考核。 2)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项目得分按鉴定比重进行折算。 3)考核方式说明:该项目为实际操作,考核过程按评分标准及操作过程进行评分。 4)测量技能说明:本项目主要测量考生对抽油机井取样掌握的熟练程度。 3、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1min(不计入考核时间)。 (2)正式操作时间:8min。 (3)提前完成操作不加分,到时停止操作考核。 4、评分记录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采油工初级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现场号工位号性别______ 试题名称:取抽油机井井口油样考核时间:8min

采油工考试:中级采油地质工考试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卷.doc

采油工考试:中级采油地质工考试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为了确定构造位置、形态和查明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在( )阶段钻的井称为地质并。A 、地震精查 B 、区域勘探 C 、盆地普查 D 、地震详查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在地层的上倾方向上为断层所封闭的圈闭是( )。A 、断层圈闭 B 、构造圈闭 C 、地层圈闭 D 、岩性圈闭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注水方式一般分为四类,即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和点状注水。目前,多数油田采用( )注水方式。A 、边缘 B 、切割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C、面积 D、点状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产状关系,断层可分为走向断层、()断层和斜向断层。A、平移 B、倾斜 C、斜交 D、倾向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某油井的流动压力为6.5MPa,饱和压力为9.2MPa,地层压力为11.0MPa,则该并的流饱压差为()MPa。A、1.8 B、-2.7 C、-4.5 D、-15.7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判断题 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是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程度。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是人。 7、单项选择题 白喷井分层采油配产管柱的特点是各层段调整配产方便,从()下仪器调整小层油嘴,就可实现调整分层产量的目的。A、井口 B、工作筒 C、套管内 D、油管内 本题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