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针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技术(精)

日本金针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技术(精)
日本金针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技术(精)

日本金针菇瓶栽工厂化生产技术(下)

2009-06-20 信息来源:普宁山区信息网

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3)装瓶:标准的装瓶量是480g左右,要求表面压实,否则菇蕾难于发生。可采用16或12连的装瓶机,装瓶后加上无棉盖体的盖子。

(4)灭菌:装瓶后立刻灭菌,放置时间长,培养基容易发酵,所以夏天不超过2~3h。发酵时间长,灭菌后培养基变黑,菌丝生长慢,减产;灭菌时间太长,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采用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100℃时,保持4h;高压灭菌,120℃时只需30~40min。灭菌结束后,瓶子堆放在清洁的冷却室中待接种。

4.接种接种前,菌种瓶的外侧用酒精消毒,培养基表面用火焰灭菌并除去表面的老菌种块。接种应在无菌室进行,采用接种机接种,每个850ml的栽培瓶接8~l0g菌种。

5.菌丝培养接种的菌瓶立即移入18~20℃的菌丝培养室。在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d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纯白色品种比淡黄色品种约迟5d长满瓶,一般需培养23~25d满瓶。发菌阶段的主要害菌有细菌、青霉、木霉、根霉等,应及时把污染瓶拿出,经蒸汽灭菌后挖出销毁。

6.搔茵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搔过污染瓶子的搔菌机,必须经火焰和酒精消毒后才可继续作业。搔菌有平搔和刮搔。平搔不伤及料面,只把老菌种块扒掉,其特点是出菇早、朵数多。刮搔是把老菌种块和深5~10mm的培养基一起成块状刮掉,因为伤及菌丝,菇蕾的发生比平搔约迟2d,朵数也有减少的趋势,菌柄分枝变短,但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以采用刮搔为宜。搔菌是采用小型的马达使搔菌匙自动旋转的机械化快速办法。搔菌后移入催蕾室。

7.催蕾栽培瓶进入催蕾室后,必须在瓶口覆盖报纸喷水保湿,以防止培养基干燥;也可采用发生细雾的自动增湿机来加湿,催蕾室的湿度应保持在85%~95%。催蕾的前2~3d一定要保持好湿度,使受伤的菌丝恢复。催蕾中期以后因呼吸转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通风管理是关键。在催蕾管理中,勿使培养基干掉最重要,制冷机以自然对流式比较好。管理时应把温、湿度和通风调到适合的范围,搔菌后~6d,培养基表面会发生白色棉绒的气生菌丝,接着便出现透明近无色的水滴,过8~10d就可出现菇蕾。如果出现浅茶色至褐色且混浊的饴滴表明培养基已被细菌污染。饴滴的发生与菌种质量、木屑种类和持水性、培养基的组成,栽培管理状态都有关系,应控制好上述的条件,尽量减少饴滴的发生。降低湿度,也可改善症状。

8.抑制纯白色金针菇抑制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均育处理,如果直接进行

抑制处理,瓶子周围的温度很快降低至4~5℃,原基会停止生育。而均育是利用抑制工艺的低温,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了抵抗力,能均匀发育。均育的温度约8℃,空气湿度85%~90%,力求维持接近自然状态的空气环境,一般是2~3d,可在专门的均育室处理,也可利用走廊或抑制室,要避免日光直晒,也不要放在直接吹到冷风的地方。均育后,必须进行抑制处理。抑制是为了控制先伸长的金针菇牛育,促进后长的金针菇伸长,使所有的菌柄长度整齐一致。当菌柄怀lmm、菌盖直径约1.5mm时为最适。抑制室的温度保持在3~5℃,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在1000μl/L以下,抑制时间约7d。抑制的措施有光抑制和风抑制两种方法。对纯白色金针菇来说,光照也有抑制效果,错过光照适期,就会妨碍原基的生长。抑制初期光照后,会阻止菌盖形成。在抑制中期至后期,用2001x光照,1d照2h,分数次进行,抑制效果最好。和黄色金针菇需要遮光相反,光照抑制是生产优质白色金针菇的措施之一。风抑制是在栽培瓶移到抑制室后2~3d,菌柄长2mm左右开始吹风。1d吹 2~3h,分别吹风3d 左右。在吹风抑制时,结合光抑制,对金针菇的子实体形成有效。光源采用白炽灯或植物育种用的荧光灯,栽培白色金针菇品种如果不用光照也会出现菌柄长短不齐现象。当子实体伸长到瓶口时,可提高风速,有利于培养色白、干燥、质硬的金针菇。整天吹风,子实体会干掉,要在送风机上装报时器,送风约30min,停l0min,或使用移动式的送风机。均育、抑制期共l0d左右。

9.发育室管理子实体从瓶口长出0.5~lcm时,移到生育室,室温保持5~8℃,此时要注意不要经常吹风,否则瓶口周围的子实体发育缓慢,菇长得不整齐。进入生长发育室2~3d后,当子实体高出瓶口2~3cm时进行套纸筒,把扇状的蜡质纸卷起直立固定在瓶口上,以达到减少氧气、抑制菌盖开展、促使菌柄生长的目的。蜡质纸筒的底边为20cm、上顶34cm、高为15cm、开角为15℃左右。开始套纸筒一直到收获期,每天配合照射 3001x强光15min,或在套纸筒前后和收获前2d,连续照射3001x20~24h。此时进行光照,有增产和提高品质的效果。但光照不能过度,否则菌盖和菌柄的色泽发暗,且菌盖有变大的趋势。套纸筒后5~6d,子实体伸长至10cm时,由上往下对菌盖吹风,使菌盖、菌柄干燥、发白,培育出耐存放的优质金针菇。生育室的室温要求在6~7℃,相对湿度85%左右。

10.采收与保鲜优质菇的商品标准为:菌柄长13~14cm、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形、变形;不是水菇、菌盖和柄都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菇体结实,含水量不多。因而往菌盖吹风后2~3d,菌柄长13~14cm时即可采收。采收前2d,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若发现子实体含水份多,可开电风扇使水分蒸发。采收时将套筒取下,握住子实体基部,前后摇动即可。采完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部分、培养基、生长不良的菇剔除干净,放置于塑料筐中。栽培瓶从移入催蕾室至第一批菇采收大概需30~35d。

采收后的子实体要及时采取保鲜措施,否则因子实体作用旺盛,不仅会继续生长,而且会变色,影响商品价值。采用透气性差的、厚0.02mm 的透明聚丙烯袋可以抑制袋中金针菇的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收到较好的保鲜效果。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长野县每包100g,为防止失重每袋应装 105g),用聚丙、

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包装,低温保藏,经由生产合作社、农协、商运到各地市场销售。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新技术 金针工厂化栽培主要是反季节栽培,其实际意义就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针 菇那就必须遵循金针菇生长的规律,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本人把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做一介绍。 一、制冷设备(日产250kg金针菇所需设备为例) 1 、接种室:30 ㎡,3P空调一台 2 、培养室:90 ㎡,10P制泠机组一台 3 、催蕾室:60 ㎡,7.5P制泠机组一台 4 、抑制室:60 ㎡,7.5P制泠机组一台 5 、出菇室:100 ㎡,10P制泠机组一台 以上温室上下四周都需要安装7-10cm泡沫彩钢板保温和便于消毒清洗;培养室、催蕾室、抑制室用木 材或不锈钢制成5-7层培养架:宽0.8m,长视温室而定,层距0.4m,架距0.5m;出菇室制成4层培养架,宽0.8m,层距0.5_0.6m,架距0.5m,这样能充分利用制冷设备,温室上方中间各安一台轴流式风机,内连接分风桶,下方平地面前后或左右每隔一米开一个直经0.2米的孔。 二、常规设备 拌料机、装袋机、灭菌灶、周转筐等 三、原材料 棉籽壳石膏粉白糖石灰玉米粉菜籽饼折角袋橡筋大颈圈等 四、栽培技术 1、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77 石膏粉1 白糖1 石灰2-3 玉米粉18 菜籽饼5 (没有菜籽饼可增加同量玉米粉),石 灰气温低时少用,气温高时多用,含水量65%。 2、拌料装袋(23cm*30cm折角袋1000袋计算) 称取(公斤)棉籽壳640 石膏粉18 白糖18 石灰54 玉米粉125 菜籽饼45 水1 080 将原料拌均匀及

时装袋,套上大颈圈中间打孔插入直经2cmPVC管双层报纸橡筋封口,灭菌温度达10 0度保持12小时,闷锅6—8小时及时搬入接种室冷却。 3、接种 料温度降至30度内,先将接种室连同菌袋喷洒克霉灵消毒,30分钟后接种:去掉封口报纸,拔出PVC管,将菌种拔入孔中并盖满料面,再双层报纸橡筋封口,接种完成后及时搬入培养室。 4、菌丝培养 培养室温度16—18度,每天换气2次,每次30—60分钟,此期间尽量不翻动菌袋,但应尽早选出病虫袋 定期向菌袋表面空间地面喷洒克霉灵消毒,15—20天可长满菌袋。90%左右满袋即可进行催蕾。 5、搔菌催蕾 将已长满菌丝的袋子去掉封口纸手动或电动搔去颈圈中2—4cm老菌皮,搬入催蕾室,表面喷洒克霉灵消 毒,控制温度10—12度,湿度90%,光照200LX8小时,每天换气2次,每次30—6 0分钟,7—10天现蕾,菌柄1—2cm时转入抑制室管理。 6、抑制 抑制室温度3—5度,湿度80%,每天换气4次,每次30—40分钟,经7—10天抑制,菌柄长至3—5cm长时转入出菇室管理。 7、出菇室管理 出菇室温度5—7度,湿度85%,光照300LX8小时,每天换气2次,每次60分钟。及时套袋(23*43筒膜)将筒膜套在颈圈上再挽下低于子实体,待菌盖0.6—1cm时提起筒膜,再套一个橡筋圈并留一通气孔,根据市场需求,柄长15—20cm(大约7—10天)采收,此时子实体洁白鲜嫩,头潮菇平均重500g左右,用双层草纸和双层塑料袋定量密闭包装及时上市销售,抑制室可储藏10—15天不降低质量。一般头潮菇平均每袋可产500g左右,只采一潮菇淘汰,其菌料可用来栽培平菇、鸡腿菇等,留二潮菇不利于泠库利用且子实体商品价值低。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

目录 1前言 ---------------------------------------------------------------------------------------------------------------- 2 1.1 项目背景----------------------------------------------------------------------------------------------------- 2 1.2 项目产品概要 ----------------------------------------------------------------------------------------------- 3 2项目优势和难点 -------------------------------------------------------------------------------------------------- 4 2.1 项目优势----------------------------------------------------------------------------------------------------- 4 2.1.1符合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是农业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4 2.1.2变废为宝,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4 2.1.3市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属高利润大前景的朝阳农业产业。------------------------------- 5 2.1.4全过程无公害栽培,品质优良,是绿色食品。 -------------------------------------------------- 5 2.1.5技术先进,菌种优良,领先于同行业。----------------------------------------------------------- 6 2.2 项目难点----------------------------------------------------------------------------------------------------- 6 3项目目的、内容及目标 ----------------------------------------------------------------------------------------- 6 3.1 项目目的----------------------------------------------------------------------------------------------------- 6 3.2 项目内容----------------------------------------------------------------------------------------------------- 6 3.3 项目目标----------------------------------------------------------------------------------------------------- 6 3.4 项目产品计划 ----------------------------------------------------------------------------------------------- 7 4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 7 4.1 金针菇市场分析 -------------------------------------------------------------------------------------------- 7 4.2 杏鲍菇的市场分析------------------------------------------------------------------------------------------ 7 4.3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市场分析 ------------------------------------------------------------------------------ 8 4.4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价格走势分析------------------------------------------------------------------------- 8 5国内工厂化生产企业现状--------------------------------------------------------------------------------------- 9 5.1 金针菇工厂 -------------------------------------------------------------------------------------------------- 9 5.2 杏鲍菇工厂 -------------------------------------------------------------------------------------------------- 9 6项目实施 --------------------------------------------------------------------------------------------------------- 10 6.1 项目建设---------------------------------------------------------------------------------------------------- 10 6.2 原料市场简析 ---------------------------------------------------------------------------------------------- 10 6.3 产品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 10 6.4 其他注意事项 ---------------------------------------------------------------------------------------------- 11 7项目投资与收益 ------------------------------------------------------------------------------------------------- 11 7.1 项目投资分析 ---------------------------------------------------------------------------------------------- 11 7.2 项目收益分析 ---------------------------------------------------------------------------------------------- 12 8项目风险分析---------------------------------------------------------------------------------------------------- 14

金针菇种植技术范文

金针菇种植技术范文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Mushroom”。学名为Flammulinavelutiper(Fr.)Sing。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___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栽培金针菇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作用。金针菇在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 ___、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型,是一种异养,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江苏灌南、河北、安阳、林州等。河北石家庄灵寿大量白金针菇,每到十一二月份当量产销各地。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 菌丝体)和繁殖器官( 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⑴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实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⑵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是采用现代工业设施和人工模拟金针菇生态环境条件,实施生产操作机械化、生产环境控制智能化、鲜菇生产周年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其实质是以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管理方式组织农业,以现代市场理念经营农业。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利用空调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用塑料瓶栽培金针菇,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实现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国内始于八十年代,九四年开始已经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传的工厂化生产栽培工艺。 一、根据场地合理布局,科学设计: 生产厂房采用封闭式厂房,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带保温的彩钢板厂房。周围要求无工业三废、禽畜养殖场、垃圾置放场及其它污染源;生产用水符合城市居民饮用水标准。根据生产布局一般分为五个区域,一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是厂区洁净度最高的区域;二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三区为搔菌、出菇、包装区,对环境整体要求较高;四区为操作(装料、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别要求;五区为原料堆放场、下脚料处理区域,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根据日生产量和不同品种,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对各区域制订不同的管理要求和人员流动要求。 最主要是出菇房的调控,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置,保温降温设备,保湿降湿设备,光线的调节设备等,菇房的屋顶及四周墙壁要光

洁坚实,地面采用隔热处理,除了通风以外,不留任何缝隙,以方便清扫消毒。 菇房要求相对独立,各冷库排列于中间过道为宜,房门开于过道,这样过道便形成缓冲间,减少空气交换时外界与菇房的温度。中间通道一般为 2 米以上,以便通行。根据生产规模、管理技术合理安排。出菇房一般在60 平方米以内。 二、金针菇特性及其生产条件: 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喜湿性菌类,菌丝生长适温18-22 C,菇蕾形成时适温10C左右,子实体生长适温5-8 C,其发菌期比黄色金针菇长, 出菇温度亦比黄色金针菇低,发菌不充分则不易出菇,要求多通风,抗病能力比较弱。所以对栽培设施和管理要求比较高。菌种的优劣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生产者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择商品性状好,抗病性强,管理简便的优良菌株进行栽培。菌种生产和使用严格遵循 NY/T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5333-2006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三、科学经济地配制培养基质: 培养基质一般由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麦麸、 米糠、玉米粉、石膏、石灰等组成。 杂木屑主要起保湿、通气作用,粗细要合理搭配,用前要过筛去除硬物,

蘑菇工厂化管理大全

金针菇 工厂标准化生产 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轻松管理工厂 2014-3-22

前言 金针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可烹调、凉拌、煲汤,更是吃火锅不可缺的一道菜。同时金针菇富含金针菇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及赖氨酸、 精氨酸和亮氨酸等儿童发育必需的氨工酸,能促进儿童 生长及健康发育;而且金针菇具有抗癌的功效,因其含 有搞肿瘤活性多糖;在日本长野县种植金针菇地区,连 续栽培金针菇10年以上农户,癌症发病率是其它地区 的1/6。 金针菇在广东、四川、重庆及其它地区,主要消费 者是吃火锅客户,还有因为其为儿童增智菇,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挖。所以其市场潜力巨大,加上生产成本较低,技术门坎不高,所以是投资的一个较理想的项目。 在广东地区目前工厂化生产厂家就有23家,其中以上海雪榕、广东菇木真、绿阳等有名的厂家,还有新兴的品质较优的:绿和;在广东地区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现状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2013年1月寒冷的天气中,最好品质的绿和园山仔售价才达到:180元/件,所以说在广东市场中现在拼的是:品质、实力!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其在经营上的策略及管理上的成本。 而在重庆/四川地区,目前白色金针菇只有上海雪榕(成都都江堰)一家有实力的工厂,其它的基本为小农户或小型工厂生产的黄色金针菇,售价及品质都不及白色金针菇的2/3;而上海雪榕采用的是主玉米芯生产,其单产高,但品质色泽并不佳;所以在重庆市场投放现在绿和公司的产品是极具竞争及发展力的。 而需要打入重庆市场的确需要较大的努力。 首先是:技术方面――在技术方面因绿和公司还不具备标准化生产体系,所有的管理只是完全依靠人员的经验,其产生的问题就是无可复制性(这是广东各农业生产企业普遍的问题,当扩大后会出现质量失控的情况);在投入重庆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瓶颈,所以需要加大标准化管理进程; 第二是:资金方面――投入重庆市场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并是巨大,但也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如果投资6吨产能的工厂,投资厂房及设备方面需要约450-600万元(含流动),而日产值约为6万元(30%利益约合),需要一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但资金投资从何而来?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金针菇,纯低温型菇类,是我国最早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目前的栽培生产已普及到全国各地,业已成为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反季节应市的白色金针菇,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东北等市场的售价很高,较之常规季节,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大约高出1~3倍。 随着近年金针菇消费热潮的一再高涨,南北各地不少投资者纷纷做起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满足市场供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工厂化生产的基本含义应该是:运用工业化生产理念,按照工业化流水作业要求,配套设施设备,设计并输入程序,全部由电脑控制、机械自动生产。但是,据笔者了解,如山东等地近年发展起来的所谓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仅仅是设施化栽培,甚至最多只是半机械化生产而已,唯一不可或缺的低温出菇房也是人工控制温度的,其它的还要人工装袋、人工接种、人工采收等,这是不了解“工厂化生产”的真正含义和标准,也是被个别人“忽悠”及盲目投资的例证之一。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一般投资约在千万元以上。 基本要求及程序如下: 1、设施要求: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使用瓶栽,因此,除必要的原材料存放、办公等设施外,必须建造拌料装瓶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发菌室、搔菌室、催蕾室、控制室、生长室等,以及生产后期的分级包装室、废培养基清除室等。全室内自动操作,不得有露天作业。 2、配套设施:水、电、汽等;均需有自备设备,以防万一。 3、设备要求:

3.1冷却室、接种室:设置冷却器,可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18℃。装瓶室、挖瓶室可不用控温。 3.2发菌室、搔菌室: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同时必须安装带定时的换气阀或全热交换器,2~3小时强制通风15分钟,排出二氧化碳。 3.3催蕾室:要求室温保持在10~14℃,空气相对湿度85%~90%,黑暗。室内要设置冷却器、加湿器和吸、排气装置。 3.4控制室:使菇蕾培养成整齐、圆整而结实的金针菇的菇房,室温要求4℃左右,空气湿度80%~85%。为使子实体的水分蒸发,要安装由上往下吹风的冷风机组。 3.5生长室为使金针菇菌柄伸长,子实体干燥发白,必须套上纸筒,同时室温要求6~7℃,室内要安装可控上下左右吹风的冷风机。 4、栽培瓶:容量750~1000毫升、口径7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瓶。 5、基质材料:采用硬质阔叶木屑和麦麸或米糠。木屑需在室外一边洒水,一边堆积,任其日晒雨淋,使之自然腐熟,一般堆积4~6个月。 6、培养基制作:含水率60~65%。机械自动装瓶,基料上紧下松。装瓶结束后高压灭菌。料瓶冷却到18℃左右接种。 7、菌丝培养:发菌室温度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自动通风换气。经20~22天,菌丝长满。 8、栽培管理 8.1 后熟搔菌:菌丝发满后,10℃条件下后熟培养10天,即行搔菌处理,搔菌后随即移入催蕾室。 8.2催蕾:搔菌后的菌瓶覆盖棉质布喷水保湿,保持10~14℃的温度、80%~90%的湿度条件,8~10天就可现蕾。

瓶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作业题答案(精)

任务资讯引导单 学习情境木腐菌栽培学时22 任务金针菇栽培学时 2 资讯方式利用微生物实训室的学习书籍、教材、网络精品课程、信息 网、视频资料等获得相关的任务资讯。 资讯1 1.金针菇对营养的需求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金针菇是弱木腐菌,木屑应陈旧、发酵;喜高氮 2.金针菇对温、光、气、湿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温度:低温型、恒温结实菌类。菌丝体生长 的最适温度是18-20度,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5~8度;(2) 湿度:金针菇喜湿类菌类,培养料湿度65~70%、子实体生长 空气湿度为80~95%(3)空气:菌丝体生长期和子实体分化期 注意通风;子实体生长期需控制通风;(4)光照:菌丝生长 期需黑暗,子实体分化期需散射光,子实体生长期需弱光 3.分化期需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降温至10~15℃,空气湿度85%~95%;弱散光刺激, 空气新鲜。 4.抑制期管理的时机、目的及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时机:菌柄长3mm、菌盖1mm 措施:降温至3-5℃;湿度至80%~90%;加强通风,由弱到强 3h/d、分数次吹,风速约1m/s ;通风换气:2500ppm以下 目的:利于菇长得齐,菌柄壮、挺,不易倒伏 5.伸长期管理的目的、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措施:温度5—8℃;空气湿度85%左右;光线200lx, 30min/d;空气少;吹风量:适当减少,促进菇齐 目的: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细长;颜色浅;菇质嫩 资讯2 1.若金针菇长得颜色深、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 导致的? 参考答案:光照强、通风多 2.子实体不挺拔,易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参考答案:没有经过抑制期的管理 资讯引导根据工作任务单,利用学习资源、参考资讯问题,熟悉金针 菇生物学特性,理解主栽品种和栽培期,掌握金针菇瓶栽法 技术,会种植外观好看,产量高的金针菇。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项目资料

国家鼓励发展产业项目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 计 划 书 2008年8月

目录 一、前言 1.1 项目背景 1.2项目产品概要 二、项目优势和难点 2.1项目优势 2.1.1符合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是农业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2.1.2变废为宝,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1.3市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属高利润大前景的朝阳农业产业 2.1.4全过程无公害栽培,品质优良,是绿色食品 2.1.5技术先进,菌种优良,领先于同行业 2.2项目难点 三、项目目的、内容及目标 3.1项目目的 3.2项目内容 3.3项目目标 3.4项目产品计划 四、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金针菇市场分析 4.2杏鲍菇的市场分析 4.3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市场分析 4.4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价格走势分析 五、国内工厂化生产企业现状 5.1金针菇工厂

5.2杏鲍菇工厂 六、项目实施 6.1项目建设 6.2原料市场简析 6.3产品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6.4其他注意事项 七、项目投资与收益 7.1项目投资分析 7.2项目收益分析 八、项目风险分析 一、前言 1.1 项目背景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量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曾经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鲜品、深加工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罐头加工)、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一是大量的大棚和设施化栽培,导致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二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 研报告

编号:FS-DY-80980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152 万t,比XX年的99万t 增长了54.0%,比XX 年的65 万t增长了134.0%。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总量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XX 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

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总量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家,增长率为28%。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各企业产能情况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年为节点,XX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有关。 XX-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量分析 XX-XX年工厂化品种产量情况 XX年金针菇日产量2568.34吨,较XX年的2679.61吨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及菇渣综合利用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及菇渣综合利用 金针菇又名金菇、毛柄金钱菌。其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干部形似金针,故名金菇。还有一种色泽白嫩的,叫银针菇。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拌凉菜和火锅食品的原料之一。也可以做汤、做馅、炒或烤着吃。 金针菇中含锌量比较高,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健脑的作用,在日本等许多国家被誉为“益智菇”和“增智菇”。金针菇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生活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生长发育也大有益处。 经常食用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高钾低钠食品 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食用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属盐类物质、抗肿瘤的作用。 由于金针菇的保健功效明显,现食用金针菇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较其它信用菌类产品高。金针菇的生产季节性较强,尤其是南方产区,因为它是典型的低温菌类。适宜生长温度在5~12℃。所以,金针菇特别适宜在北方地区生产。尤其适合在我区半地窖式暖室生产。夏季遮阳,冬季加温。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进行金针菇生产。

玉米芯种植金针菇新技术

玉米芯种植金针菇新技术 1.建造加厚菇房。选择周围环境卫生清洁、土层较厚、土质黏重的地方,挖深1.5米、宽2米、长度不限的地沟。注意沟底稍窄,上口略宽,沟壁稍倾斜。两端留斜坡以便上下行走,沟上用竹片搭成弓,竹片上覆盖塑料膜,膜上用秸秆、枯草叶等做成25厘米厚的加厚层,再用塑料膜固定。沟两端挂厚草苫作门。用前灌大水,并喷洒2%敌敌畏和5%石灰清液杀虫消毒。 2.培养料的处理及栽培袋的制作。玉米芯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和虫害。对陈旧材料尤应注意。玉米芯晒干后,将原材料用粉碎机粉碎备用。培养基配方:玉米芯(或秸秆粉)50千克、尿素0.1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肥土2.5千克、麸皮8千克、石灰0.5千克、石膏0.5千克(后放)。料:水为100∶(200~230)。调制时,将尿素、石灰溶于足量水中,过磷酸钙磨碎后掺入麸皮、肥土、玉米芯粉中,边混合边加入尿素、石灰。拌匀后堆闷半天,装袋前加石膏0.5千克混匀。含水量以手握紧料有水渗出不滴为准。将配好拌匀的培养料分装于17厘米×30厘米的聚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约0.5千克。按常规法灭菌。一端接种,品种可选用金针菇81号、金针菇9号、金19号。扎口后将菌袋放室温条

件下(若低于15℃可加温),注意在暗光下培养。发菌期间,要经常检查污染,及时处理,预计20天,可进行出菇期管理。 3.出菇期管理及采收。进入出菇期管理的菇袋,菌丝已长至袋的一半,将长好一端的扎绳去掉,并放松一下袋口,放入人造加厚盖平整,放一半左右用砖或立木棍相隔,以防倒塌。摆放好后挂干湿度计,整个生长期掌握温度5~20℃,相对湿度70%~90%。如后期稍干,可往空间喷水。如小气候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弱光照等条件均适宜金针菇生长,则管理既省工又能保质保量。待菇柄长至20 厘米左右,即可采收。 采收时,一手按住袋料面,一手轻轻握住菇丛从基部拔下。注意不要留腐根,摘净散菇。第一次采收后,袋中菌丝已长好,视湿度情况先喷洒营养液,再向两边墙与菇袋缝隙或地面灌水或喷水。每天注意观察温度、湿度及出菇等情况。待第二潮菇长出后,按本法继续管理,一般可采收3~4次。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 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 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 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 ,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金针菇生产工艺流程

金针菇的介绍工艺流程 一、金针菇的介绍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英文为:"Eniki Mushroom ",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的食用菌. 据分析,金针菇中含有18种氨基酸,每100克干菇中氨基酸的总量为20.9克,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占44.5%,高于一般菇类,尤以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成分最高,分别为1.024克和1.231克,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被誉为“增智菇”或“智力菇”。另外,金针菇中含有的抗癌活性物质扑菇素,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促进智力发育。经常使用金针菇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治疗肝脏及胃肠道溃烂等疾病。 二、金针菇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金针菇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 1、菌丝体 金针菇的菌丝体为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锁状联合。 2、子实体 金针菇子实体丛生,极少单生。单个子实由菌盖、菌褶和菌柄等部分构成。人工栽培菌柄细长,直径0.3—0.4cm,长15—20cm,脆嫩、淡黄或白色,无绒毛或少绒毛。 (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 1、幼蕾期 金针菇的子实体刚分化形成,大小像米粒,一般成堆或成团。 2、菌盖分化期 子实体大小像绿豆粒,圆形,长度1—2cm。 3、菌柄分化期 菌柄在菌盖下面逐渐形成,子实长度3—5cm。 4、成形期 菌盖、菌柄逐渐生长,菌盖直径5—10mm,子实体长度5—10cm。 5、商品期 菌盖半球形,菌盖直径10—20mm,子实长度8—18cm。 6、开伞期 菌盖平展。 7、老化期 菌盖完全平展,菌肉组织老化,散发出大量孢子。 (三)生长发育条件 金针菇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主要有营养度、温度、湿度、光度、二氧化碳浓度和酸碱度等方面,这6个方面对金针菇栽培产量及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作为生产者认真掌握这些生长条件,对栽培成功、稳产、高产

金针菇生产工艺详解

金针菇生产工艺 食用菌按其栽培所需的原材料可分为草腐菌 料为阔叶树的木屑和棉籽壳。草腐菌类主要有双 孢蘑菇、高温蘑菇、棕色蘑菇、姬松茸、草菇和 灵芝和猴头菇等。 金针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 伞菌目,白蘑科,小火焰菌属(或金钱菌等)。 金针菇生产时,产地环境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 废”污染的地区,其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自然条件应符合 NY5358-2007标准执行。金针菇一般采用工厂化层架式培养,因为它 的生物学特性是喜阴暗、耐二氧化碳。 由于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种, 工厂化栽培由于采用设施控温, 所以可以实现周年化生产。 一、生产概况 日本:1928年,森木彦三郎发明了瓶栽法,现已实现了工厂化、 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周年生产; 中国:原始栽培起始于唐代,1964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 木腐菌 和木腐菌,草腐菌所需栽培主要原料为作物秸 秆,以及禾木科秸秆原料,木腐菌栽培的主要原 鸡腿蘑等。木腐菌有金针菇、香菇、木耳、平菇、 草腐菌

育出了三明1号,从20世纪80年代始用塑料袋栽培法,80年代未 以前,栽培的主要是黄色品种,现栽培的有黄色和白 色两大系列。 二、生活条件 白色金针菇弱木腐菌:木屑应陈旧、发酵; 喜高氮:用麦麸、玉米面等补充; 2.温度 低温型,菌丝体:23C左右;子实体:8?14C(因种而异) 3.湿度 喜湿性菌类:培养料湿度:65%?70%;子实体生长空气湿度: 85% ?95%。 4.空气 因CC2可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故菌丝生长期、子实体分化期要注意通气;子实体生长期要控制通气。 CC2含量对子实体的影响 CO?含量(%)子实体形态 0. 03 0.1-0.15 0. 195 菌盖似针头、菌柄纤细 0.5 子实体形成困难

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 栽培金针菇的方法有瓶栽、袋栽和床栽等多种方式,其中以瓶栽最为普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瓶栽或袋栽 1.培养料配方 (1)木屑培养基 木屑70%米糠或麦皮27%蔗糖1%石膏粉15%碳酸钙0.5%水适量 (2)棉籽壳培养基 棉籽壳75%米糠或麦皮22%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水适量 (3)甘蔗渣培养基 甘蔗渣75%米糠或麦皮20%玉米粉3%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

(4)玉米芯培养基 玉米芯70%米糠或麦皮25%蔗糖1%石膏粉2%过磷酸钙1%碳酸钙1% 水适量 2.培养料制作按上述配方任选一种,称取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65%左右,然后装入广口瓶或塑料袋内,揩净(袋装的袋口套塑料圈竹圈),塞上棉塞,移入高压锅或蒸笼中灭菌。高压锅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小时;蒸笼或上消毒灶在水烧开后保持6~8小时。 3.接种培养料灭菌后搬入接种箱或无菌室,料温降到25℃左右时,就可以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瓶子或塑料袋内的培养基中,每瓶菌种可接60~70瓶(袋)。 4.培养管理 (1)菌丝培养接种后将瓶或袋移进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5℃,菌丝生长蔓延后,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发酵热,比室温

高3~4℃,所以室温比菌丝生长的适温可低3~4℃。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就开始萌发,10天后就能向料内纵深蔓延生长,约经一个月左右,菌丝就能长满全瓶。由于金针菇栽培过程容易发生杂菌,在发菌阶段要认真检查,发现杂菌感染应及时处理或捡出,防止扩散蔓延。 (2)出菇后的管理菌丝长满后,要立即进行搔菌(即将表面的老菌种刮掉),以促进原基和子实体形成。这时要加强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散射光进行催蕾培养。 子实体长出后,温度控制在8~14℃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并进行缓慢的通风换气。由于金针菇的主要食用部位是清脆的苗柄,以菌柄长而嫩的品质最高。因此当子实体形成后,在瓶口或袋口套上15厘米高的牛皮纸袋或用黑布遮住栽培房的门窗,促进菌柄生长,以获得小菌盖长菌柄的金针菇。 (3)采收一般菌柄长至13~14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时就可采收。采收时,先取下纸袋,轻握菌柄,轻轻摇动拔起,要防止折断菌柄或带出培养料。采收后,整平瓶面或袋面,按同样方法管理,可继续长出第二批菇。待第二批采收后,将培养料挖出,铺于地面或床架上,做成厚10厘米的床畦,稍压实,覆盖塑料薄膜,经20天左右又可再长l~2批菇。

金针菇种植技术

金针菇种植技术作者:今日三农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a10493364.html,)

金针菇汁的制作技术 选择无病害、无霉变、根蒂无杂质的金针菇放入铝锅中,加热至90℃~100℃,煮沸15分钟。将金针菇加一倍的水,用机器打成水浆,用离心机在1400转/分下进行分离,用80目铜筛过滤后取滤汁备用。将金针菇滤液加水5倍稀释,再加入5%~10%的苹果汁和过滤好的糖浆,使饮料的含糖量达10%左右,按糖酸40~45:1的比例,加入柠檬酸,将混合滤液过80目铜筛精滤。将滤液加温至100℃,经3分钟灭菌后将滤液装入已消毒的玻璃内封盖冷却,即成为一种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的保健饮料。 金针菇栽培中技术难点及预防措施 1、袋料面出现白色絮状气生菌丝 原因:①菌袋含水量偏低,保湿发菌阶段空气温度不足。②搔菌后,催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通风不足,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 长转化的时间。 措施:①调整培养基含水量。②增加保湿发菌阶段空气相对湿度, 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膜。做好催蕾阶段室内保温与通风 工作。 2、“搔菌”3天后,不见料面料恢复 原因:催蕾室小环境的空气过于流通,菌袋料面覆盖物未盖严。 措施:集中处理,用冷开水连续2天内轻喷2--3次,使料面湿润,

喷水10分钟后再覆盖,保持覆盖物与料面之间有较高的相对湿度。 3、菌袋料面呈黑色潮湿状 原因:①直接将生水喷洒于料面。②薄膜水时间覆盖料面,引起膜上冷凝水回滴,导致菌丝萎缩,料面变黑。 措施:用灭过菌的小刀挖去发黑部分培养料,重新保湿发菌。 4、菇蕾变色枯死 原因:在诱导出菇阶段所分泌的小水珠未能及时风干,使菇蕾原基被分泌的水珠淹没,窒息而死。 措施:待料面出现细小水珠时,逐渐加大室内通风,使室内的小水珠风干,水珠颜色呈淡黄色,清亮为正常,若呈茶褐色或混浊时,视为已被细菌感染。 5、原基密密麻麻,有效菇稀稀拉拉 原因:主要是金针菇发育不同步所致,因为抑制开伞,片面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过早地将菌袋翻折下的塑料薄膜拉起,或过早进行套袋,使大部分菇蕾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窒息。 措施: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栽培环境,采取不同通风量的办法来解决。在抑制阶段要加大室内通风,让长得高的菇蕾发白。春夏秋冬,雨天要加大室内空气循环量,相对湿度保持80%--85%,宜采

2020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2020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 152 万 t,比 XX年的 99万t 增长了54.0%,比XX年的 65 万t增长了134.0%。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总量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 XX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 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总量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

家,增长率为28%。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各企业产能情况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年为节点,XX 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有关。 XX-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量分析 XX-XX年工厂化品种产量情况 XX年金针菇日产量2568.34吨,较XX年的2679.61吨有所减少。杏鲍菇日产量2075.38吨,较XX年的1831.52吨下降了10%。双孢菇557.9吨、海鲜菇195.8吨、白玉菇279吨、白灵菇61.5吨,其他菇类如秀珍菇、茶树菇、虫草花等品种日产量均在20-30吨左右。 据本次调查统计,XX年关、停、并、转的企业数量为55家,主要原因是市场效益不好、成本上涨、技术人才缺乏。 XX年新建、扩建项目191个,主要生产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秀珍菇等。减产企业40家,主要是金针菇生产企业。 XX年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关停情况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