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的实质(论文)

对话教学的实质(论文)
对话教学的实质(论文)

对话教学的实质与表现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121F3Z4001 陈美玲指导老师:尚光一

【摘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形态,是民主性的学习,是开放创新性的学习,是一种培养师生生成性思维,体现教学创造性品质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旨在解放师生,追求生命意义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师生平等和思维创新,只有师生平等,真诚倾听,多边互动,才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接纳对话教学。只有创新,才会使对话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教师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对话教学的一般表现形式有“问答”式对话教学、“启发”式对话教学、“讨论”式对话教学、情境式对话教学。我们要使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激活学生,激活教材,激活教师,从而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认知的形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教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激活表现形式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指出,由于几千年旧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都被束缚着。他大声疾呼冲破旧的教育传统,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敢于冲破束缚,大胆的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干;解放儿童的眼睛,引导他们去看清事物的本质;解放儿童的嘴,鼓励他们大胆地讲和问;解放儿童的空间,支持他们自由到社会和自然中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摆脱繁重的课业负担,去思考人生,着意创造。陶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以及“轻负高质”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在语文学科中践行“对话型”的教学,真正解放了孩子们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培养了青少年儿童的创造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语文课。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育的取向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那些文本和知识并非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是构成式的。这些知识、精神的构建、能力的培养、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种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中才能有效地生成,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与认识上,在一种富有情意的氛围中,得以充分直接地交流、合作与共享。因此,对话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老师问、学生答”的谈话法,这只是一种教学对话。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总结、归纳、推理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的机会,而对话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是师生、生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是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使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一)对话教学的本质

1、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式”教学并非是凭空提出的,它有着先进的理论基础。从狭义上来看,是指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

对话教学是时代与教育的联姻,它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对话时代的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教学形态。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品性的教学。究其实质,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i由此可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1)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形态,是民主性的学习。

“对话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都需要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离不开了生命体的平等,离不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否则只会有灌输和填鸭。对话教学,开辟了教学的主体间性领域,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者的角色作用;第二,学生享有足够言说的机会和权利,积极思索,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觉对话分析并解决问题。

(2)对话教学是开放创新性的学习。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对话。但对话式教学的问题既不是简单的认知性问题或其它思维含量也不是智力价值不高的是非问题、描述性问题或肯否问题等,而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

生成性思维支配下的对话教学,将意味着教学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追求。对话教学中,知识不再是教师以独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静态的书本内容,而是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提供不断创造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1比如,对“雪化了是什么”这个老问题,就不会只满足于是“水”的事实性答案,雪化了是“春”、是“温暖”将是更有灵气和更传神的回答。

(3)对话教学是一种旨在解放师生,追求生命意义的教学形态

对话教学,体现了教学的人性化追求,意味着教学重新开始了对人的关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自近代以来,这个作为“万物尺度”的人也渐渐失去了其固有的尊严和地位。在近代科学世界观所尊奉的工具—技术理性的影响下,人们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

1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 2001(7):45-48

的代价。人的个体性丢失了,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机械化和客观化了。“技术以理性的名义支配着一切,所有的东西都是按照成本和利润原则、效率原则等运作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在技术的威权之下,人的自主性消失殆尽。”2正如胡塞尔所说,“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是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3教学曾一度或仍在屈服于工具—技术理性的威权之下,因此,从教学领域中对主体性的呼唤以及对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渴盼将变得重要。比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的一文中,师生分角色朗读,男同学扮演文中的萨沙,女同学扮演萨沙的妈妈,接下来当老师说出对换角色让男同学扮演萨沙的妈妈时,课堂上一片哗然,显然男同学觉得别扭,于是老师灵机一动,把文中的“妈妈”改成“爸爸”,学习一下子激起了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在读着“爸爸(原文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时,男同学的声音充满了阳刚之气,懂得了爱护花草树木也是勇敢的意思。对话教学正是对一度异化了的教学的反思和批判。它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情怀。它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动的、创造性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对话能力的现代人。

2、对话教学的特点

对话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师生平等和思维创新,只有师生平等,才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接纳对话教学的学习方式。有了创新,才使对话教学有了时代的气息。

(1)平等意识。所谓平等意识,主要是指师生在对话过程中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应有片面的权威和对真理的独占,师生双方都反对固执己见或差强人意的做法。在对话教学中树立平等意识,是时代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后现代思想家认为,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一个人或一种思想——不管这个人或这种思想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真实。一个实在并不比另一个实在少点或多点实在性。因此,后现代思想家主张屏弃一切歧视,接收和接受一切有区别的东西,“接收和接受一切差异”4众所周知,如果失却了对话品性的教学或者说在非对话教学中,这种平等意识是缺位的。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等教学专制和教学偏见是种病理现象,单就课堂中的话语霸权更是教学中平等意识的缺失。保罗?弗莱雷曾把这种平等意识缺位的教学称为“灌输式”教学。他指出这种教学具有以下特征: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教师作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有征求其意见)适应学习内容;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可见,缺乏平等意识的教学必定是封闭的、独断的、呆板的教学。对话教学则不然,它主张开放,主张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反对用一种观点

2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

3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4Bashler,J.(1996). The Metaphysics of Natural Complex.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33

来排斥另一种观点,也不把个人的观点强加于他人的观点之上。平等意识引导下的对话教学,必然会发生师生之间见解和智慧的不断地相遇、碰撞和交融,必然会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活力、动态性和创新的可能。

(2)真诚倾听。对话教学,它不再是教师一方独霸讲台,滔滔不绝,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就有关问题、意见、思想等进行的交流和分享。它力主让“说者的位置空缺”。让“说者的位置空缺”,并不是师生都不说话,而是指没有人总把自己放在说者的位置上,也没有人能够成为权威,师生双方都拥有一种真诚倾听的意识,在倾听中言说,在言说中倾听。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共情地倾听。对话者应该打开自己所有的触角,‘甚至愿意漠视你自己的心智所向往的东西,使它对它没有料到的思想开放’(利奥塔)”5也就是说,真诚倾听意识需要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要时刻对对方怀有一种“期待视界”,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确信“变化的眼光会改变一切”,以一种欣赏和积极的态度,随时准备听取和接受来自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3)多边互动。已有的研究表明,课堂上相互作用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教师单向传递式;第二,师生双向交流式;第三,基于师生双向交流又允许学生彼此交流的改进式;第四,教师成为小组一员共同参与活动,并鼓励小组中所有成员进行交流的多边多向互动式。

3、对话教学的师生观

我们已清楚地知道,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彰显了体现时代气息的新的理念,稍作留心,我们会发现,对话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已不再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理解上,而是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1、教师: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

在对话教学中,它把教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拉了下来,学生不再是按教师的指定方式保存知识的“存储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对话的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从此,“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6作为对话的引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价值引导。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价值的冲突、困惑,甚至价值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只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肩负起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责任,“把学生价值取向的车轮,从消极、黑暗、阴冷的车道上引导到健康、积极、有意义的阳关大道上来”7。比如,写作后老师以《龟兔赛跑》故事新编为题,规定了“乌龟取胜,但兔子不是因为骄傲而输”这一基本前提。学生又编出了小乌龟“买通评委”、“投机取巧”、“挖坑陷兔”等“缺德”情节,经过教师的点化、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8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7何夏寿. 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3(5)

引导以及师生研讨,学生重编了故事。第二,创设互动和谐的氛围。他以积极和宽容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学会合作、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特别是在面对争议时,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的面孔出现,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以平等的身份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丰富的选择。

所谓对话的倾听者,教师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并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而不是任意地打断学生的谈话或武断地发表意见。一个人倾听另一个认的讲话并作出反应的方式,对于建立互相间的满意关系,并进而进行有效的交流起关键作用。……当听话者迅速作出判断而不是虚心倾听时,他经常迫使说话者在继续交谈中处处设防和小心谨慎。当持有不同意见时,特别是这种不同意见来自像教师这样的权威人物时,交流就容易中断或突然停止。

所谓对话的合作者,是指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种外在于学生的、高高在上的监视者和控制者,他融于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平等一员,跟学生一起共同探索、讨论和交流。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8威廉姆·多尔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交往中的角色作用——“平等者中的首席”。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化为与这一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2、学生: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

学生是一个具有不断生成性的独立的生命存在。对话教学把学生的角色定位于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这是对学生的科学认识,人不是纯然被规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生命存在,个体的生成性来自于他真实的生活实践,来自于生活实践中人与人的活生生的交往。其次,学生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对话教学不仅注意尊重和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而且相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动地探索世界、揭示世界奥秘的能力。再次,学生是一个未完成性的、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人。学生在学习中是一种处在变化过程中的存在,是一种不完美和不完善的存在。“一个把自己的生存看成是最完善无缺的生存、把自己的思想看成是终极真理的个人和群体,必定会拒绝对话、拒绝对自己的生存和思想作出任何细微的改变。”9正因为如此,人才具有了趋向完善完美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构成了教育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同时又为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建构提供了前提和契机。

学习者,是学生主要的和一贯的角色,而问题就在于,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者,是教师装填知识的“容器”。对话教学则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表现在,学习态度上,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换言之,对话教学中的学生不再执迷于“标准答案”,他们敢于向教师发问,向权威挑战,“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学习方法上,倡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对话和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总之,对话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着积极求知的主动精神。

8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

9张开焱.开放人格——巴赫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120

从学习过程的角度讲,学习者即建构者。也就是说,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依靠自身的知识背景、文化修养和人生体验等先前的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选择、思考、重组和整合,并进而把知识内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能力和信念的过程。学生作为知识的建构者,不仅体现了对话教学新的学生观,而且还可以从建构主义理论中找到充足的的证据。我们知道,建构主义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派别,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还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首先,他们都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其次,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再次,他们都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最后,他们在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只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可见,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为对话教学学生观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营养。

3、师生关系:“我—你”对话关系

“我—你”对话关系首先意味着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民主即指师生各自在承担一定责任(倾听)的同时,也享受应有的权利(言说);平等则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等对待,凡属待遇,均与其所为对等;二是平等原则,凡属机会,每个人毫无例外地给予。尊重、信任、宽容和爱作为师生在交往中所必须恪守的准则,是“我—你”对话关系在情感领域的具体反映。正如加拿大教育家克里夫?贝克所讲,对话的关键就是要:“(1)尊重彼此的观点;(2)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3)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4)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5)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6)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弗莱雷也指出,“只有建立在平等、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如果缺少爱、缺少谦恭、不相信人就不会产生信任。如果没有信任,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条件。信任会使对话双方更加感到在讨论世界的问题中他们是同伴。”10“我—你”对话关系还意味着双方在同伴探索中的互动与共享。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师生都不是作为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对象,而是作为与“我”围绕共同话题充分交流意见的“你”。正如美国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所言,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在这种框架中,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权威“延缓不信任”,相反通过行动和交互作用向教师“随之产生的能力”开放。相应地,教师将“乐于面对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师生所达成的共识。ii我国学者李镇西曾以师生共同进餐作比喻,形象地称之为“共享”关系,即“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对话实质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和谐的和富有成效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师生的“我—你”对话关系,并不是否定师生各自的独特地位和区别性,淡化或混同其固有的职业角色和作用。而在于说明双方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

10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6)

在基于平等、尊重、信任和共享基础上所形成的亲密和和谐。

(二)、对话教学的一般表现形式

对话教学理论必须依附于外显的形式才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为师生对话构筑支架。对话教学的一般表现形式有“问答”式对话教学、“启发”式对话教学、“讨论”式对话教学等,重点阐述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情境式对话教学

情境式对话教学指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互换等手段营造生活化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在情境中欣赏、体味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情景性,所使用的结构性话语要力求为话题的展开创设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情景,便于学生在文本或已有背景知识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联接,让课堂成为学生对话的场域。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三顾茅庐》为例,选取蒋淑真老师(简称师J)和孙双金老师(简称师S)的课堂教学为模板,笔者截取其中的典型片段对两位老师情境式教学话语的对话性评析如下。

为了让学生体会刘备对诸葛亮“恭恭敬敬”这个词体现的情态,两位老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创设情景:

“师J:文中还有哪些词能感受到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生1:从“恭恭敬敬”这个词能感受到。

师J:读到这个词,你们仿佛看见刘备怎样地站在台阶下等候?生2: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

生3:两手放在前面,头低着,一动也不动地等候。

师J:在平时的电影、电视中,你看过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着?生4:皇帝上朝时,那些大臣们就这样站。生5:大户人家,那些佣人也这样站。

师J:是的。只有皇帝的臣子、那些奴仆、佣人才会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着,同学们都知道,当时刘备的身份是(生齐说:一位皇叔),诸葛亮的身份是(生齐说:一位村夫)。老师还要告诉你们的是当时刘备已经47岁了,而诸葛亮仅仅27岁。身份的悬殊、年龄的悬殊,刘备都不应该“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可他却这样做了,同学们你们想说什么?

生6:刘备不顾自己的身份、年龄,就是为了显示他对诸葛亮的尊重。生7:刘备这样做正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想感动诸葛亮。

生8:刘备这样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自己年龄,可见他很想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才。生9:我觉得刘备真是求贤如渴,对人才十分地尊重。

10

师J:说得真好!读读这句话,把刘备恭恭敬敬等待的画面读出来。(生练习读)

师S:是啊,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看这个恭字,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生1:(表演:两手立正站好)师S:一个刘备,还有不同站法吗?

生2:弯腰低头是对一个人的尊敬。(表演:低头弯腰,双手抱拳)师S:噢,更恭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的虔诚和恭敬。”

孙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演的方式直接感受;蒋老师则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间接感知。前一种情景中,两个学生的表演创造并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意义,使得对话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后一种情景中,教师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充实了学生的感性世界,对学生进一步理性地思考刘备这一举动的意义提供了帮助。应该说,这两场师生间的对话,都遵循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促进了师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思维方式的拓展。同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充分地参与了对话。两位老师与学生展开的对话彰显了对话的创生性,应该说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2)生成式教学

动态生成强调“以学定教”,凸显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丰富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性的教学因素,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与感悟、加强合作交流的互动与共享,让学生在多元体验、多维建构和思维互补中不断生成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价值,提升教学的张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实的课堂对话从质疑、寻疑、解疑开始,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中即时生成的疑点或不确定因素,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提升课堂对话的真实度;由于知识、智力、生活体验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尝试和广度,教师应及时引导,让学生的理解从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开掘对话的深度、广度。

如上述《三顾茅庐》案例蒋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物关系,自悟到“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折射出的深层含义。学生这一发现和独到的领悟,顿时成为课堂的亮点。师生双方的对话由此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即学生成为师生对话的暂时引导者。在平等而开放的对话氛围中,师生对文本课程的解读创生出新的理解和新的意义。换言之,师、生双方都扩大了自己原初的视野,即“你”的视界与“我”的视界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视界。对话的生成性特征由此而得到体现,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成了自己新的理解和领悟。这种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师生对话有效进行的表现之一。因为对话教学的目标是意义建构,对话教学是追求创造性质的教学,是产生新意义的创造过程。所以说,教学的对话性由此而得到张扬,大放异彩,师生间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彼此碰撞与接纳的结果,也是相互之间视域融合的生成。

(3)召唤式教学

接受美学创始人伊塞尔提出“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由“空白”、“空缺”、“否定”组成,文本意义未确定性能诱导读者在阅读中发挥创造性联想或想象,在不断的对话中逐渐建构新的文本意义。“空

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的部分,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空白”的填补正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之一。召唤式对话正是利用文本的“空白”激活学生的联想或想象,与文本及文本相关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让学生见仁见智,从而构造自我的文本意义世界,走进文本的深层意蕴世界。文学作品中的“空白”主要表现为语义空白、句法空白,意象、意境空白。

枫叶网转载文的一则案例,教学《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让学生以韩麦尔说不下去的话进行“空白”召唤: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样难以言状的痛苦?他的心头是怎样的汹涌澎湃?

“生1: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根,记住她就有了根,谁也不能使我们屈服。

生2:……虽然我走了,但我今天把爱国的种子撒下了,希望它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生3:……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在应该好好教育你们的时候却不负责任,我愧对你们!生4:……不要悲伤,不要绝望,留着一份信仰,那就是对法兰西的爱。

生5:我——孩子们,这是最后一课,却是你们人生的起始课,你们将从这里走向成熟。”15

(对话精彩纷呈,学生与小弗郎士一样,也在经历着人生的一课。)

当然,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形态有其独特性,也是不可穷尽的,但它有着对话教学最典型的特征,即开放、平等、创生。以上列举的几种对话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交替进行,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教师只有秉承对话精神,才能让对话教学走向有效与深刻,走向本真与灵性。

(三)、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语文对话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因此,在语文对话式教学中,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激活”学生。

学生是语文对话式教学的主体,只有激活学生,才能激活语文对话式教学。

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对话不是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理念。作为教师,我们要摘掉头上的光环,用平常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与之“对话”,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个特征鲜明的个体,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

其次,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读文本。在语文对话式教学中,提问、质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学生能提问、质疑,形成与老师的对立面,才会有对话的热烈气氛。魏书生说他很“懒”,这其实是

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懒”,是一种民主,这正是为把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有独立研讨的机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给时间让学生读文本,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前的提示和看课文后的练习,把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然后分组讨论,再把意见不一致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一起,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交流、探讨。

再次,尊重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文章本身结构决定的,而是在学生的阅读中才得以逐步实现的。从理论上说,读是没有既定前提、没有终极标准的思想活动,因此它绝非是一种次一级的“再创造”、“审美的再造”,而是一次崭新的创造活动。读是来回穿梭于作品与读者自身背景之间的思想活动,是读者跟作品之间的没完没了的对话。正是在这种对话中,作品产生出它无穷的意义。据此在文学教学中就要形成这样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从而开辟这样一种语文阅读教学境界:在师生、生生及范围更广的对话中,学生与阅读对象展开深入的“对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万万不可用自己(包括教参)的分析、结论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要允许学生把自己的富于个性的理解讲出来,并尊重其理解,这样才能使对话持续下去。天津市特级教师李鉴蕙对学生提出课堂教学的“七个允许”,即“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教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接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利,让他们有对话的机会。

当然,这样做,并不是说不要课堂常规。为了维持教学的正常进行,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礼仪”,用“课堂礼仪”来引导学生课堂行为的理念。如师生对话中我和学生共同探讨出了“倾听”的基本礼仪:①耐心,不随便打断对方,不争吵。②积极响应,认真思考,通过点头、微笑、提问、安抚等方式做积极反应和意见反馈。③全神贯注,目不斜视。④有时作必要的记录。这些礼仪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课堂上就不会是乱糟糟的了。

第四,增强对话频度,面向全体学生,积极评价学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洛费和古德的观察发现,教师与学习好的学生的对话的时间频度约为“差生”的两倍,令人深思的是:当学生不回答或说不知道时,教师往往对好学生重述问题,提供暗示,或再问其它问题,而对差生则往往很快地放弃或直接告知答案。再从实际情况来看,中等生得到的对话机会最少,最不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成见,面向全体学生,主动、有意识地增加中等生、差生的对话频度。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提问、回答给予正确评价,对优秀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客观,防止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激起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欲望;对后进生采用肯定评价,激发他们的成功情绪体验,对于那些标新立异的回答,要给以热情的笑容,兴奋的神情,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公开认可学生理解上的高明之处,

自己应当向他学习。也即在评价上也要进行分层次评价,不能一刀切,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对话积极性。

2、激活教材,激活教师

语文对话式教学的理念,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学习与理解前人的道德与知识的同时,强调对话者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相互交流,并通过这些交流又将对话者的视野引向现实世界的广阔天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阅读文本,积极对话,主动对话。有的学生在课后与老师交谈时说“上课时最喜欢听老师‘跑题’的那一部分”,这句话有它的片面之处,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只有“激活”语文教材,将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旁征博引,联类引申,才能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探究文章的美学价值等。

语文对话式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要力求克服自己性格中与本学科教学不适宜的地方,尽量使自己的性格开朗、外向,以求更好地再现教学内容,更好地表情达意;要让学生在认可教师的人格中,认可和接受教师的对话。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纵贯古今,横贯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信手拈来,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普通话,再加上那具有平等性、教育性、艺术性的语言,学生不会不主动地参与对话中来。

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水常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因为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实施语文学科“对话式”教学,正是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性的潜力、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的水之荡、石之激。因此让我们把握对话的生成功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因素,让“对话式”语文教学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2]高伟.对话:追求和谐的教育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魏正书.教学对话论——与“对话理论”的对话[J].渤海大学学报,2006.4

[4]李小红.教学对话的典型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5]黄娟,韩军延.认识论视角下的教学对话[J].江西教育科研,2006.7

[6]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余国良.语文教学对话的起点、过程与目标.语文教学通讯,2009.3

[8]孙建军.教学理论视野下的语文对话教学.教海探航,2007.9

[9]杨麟.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朵.枫叶教育网转载,2006,8.

[10]姜洪根.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反思及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7.1 [11][德]马丁?布伯著. 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三维书店,2002.[12][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最新小学英语论文题目选题参考.doc

最新小学英语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2020年4月

最新小学英语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本文关键词:选题,题目,参考,小学,英语论文 最新小学英语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本文简介:如今随着时代的前进,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早,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英语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小编整理了部分小学英语论文题目给大家,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研究的参考课题。 1、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探析 2、小学英语开放式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 3、基于 最新小学英语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本文内容: 如今随着时代的前进,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早,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英语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小编整理了部分小学英语论文题目给大家,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研究的参考课题。1、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探析2、小学英语开放式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3、基于语用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4、微课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策略--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与学为例5、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6、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

学策略分析7、小学英语教学新认知8、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9、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分析10、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1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12、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相关思考13、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教学14、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15、论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6、小学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分析与实践17、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18、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19、刍议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探讨提高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21、如何构建小学英语趣味课堂2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23、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24、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25、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26、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究27、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具的创新应用--以录音机辅助教学为例28、现代信息技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五个体现29、冀教版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材的衔接探索30、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31、黔东南州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32、农村小学新任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33、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方法研究34、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论文修订版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论文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 [摘要]:近几年里,随着职业学校的扩招,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对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为未来人才必需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融于社会的发展中,所以,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完成好在校学习任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法激发兴趣 《电子技术基础》是我院电子电工专业、机电应用专业、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通常是在学生具备《物理》、《电工基础》、《电工仪表》等知识的前提下开设此课程。本学期,我系分别在06中专、06高职和06高技班开设此课程。我有幸担任了三个中专班和一个高技班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略有收获,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中国劳动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电子技术基础》共七大章内容,教学大纲中总的教学时数为146学时,而实际教学中却只有78学时的教学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我系实习教学内容,我大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删减,并制订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

英语情景对话教学初探论文

英语情景对话教学初探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英语情景对话教学初探 李春花 霍城第四中学,新疆伊犁835200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曾经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运用外语。学外语就象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里面去,并感到得其所哉;这样他最后才能够象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了。”从中可知,学生只有通过实际运用英语才能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学好英语。而情景对话的教学,对学生学好英语来说意义重大。 一、对英语情景对话的理解 口语受情景的影响,情景对口语起

支配作用。根据不同场合和学习内容,需要组织不同的题材进行情景对话。如教Shopping时,我准备了很好多实物,如学习用品:pen,pencil,eraser,pencil-box,knife,books;吃的东西:bread,eggs,cakes,bananans,apples,oranges等。把它们摆放在讲台桌上,布置得像小卖部一样,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会用英语讲怎样购物,而且这些东西都将低价出售,请同学们准备好人民币,买你所想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会很高,而且每个人都想有机会买到东西且渴望老师教他们讲。在教会学生怎样买、卖东西后,就让他们扮演角色,尤其对表演售货员的同学进行嘉奖。这节英语课几乎全班同学都参与,他们甚至忘记了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商店里购物,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强烈求知欲中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英语情景对话教学的几个步骤 1.确立话题,创设情景。教师利用本

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学论文5篇

一、研究背景 2000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 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对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在现行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dialogue)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 能力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然而客观地反思我们近年来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实践,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 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 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重复地运用语言训练的一些最初级形式,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长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 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 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我们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 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 外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 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信息的能力,我们学校提出了《对话教学》 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基础 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是由社会驱使(socially driven)、心理机制运行控制(psycho-motor control)的人际间语言交流活动。 1、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 如果说使用书面语有时并非是为了人际交流,例如写日记,写日程表、写购物单等 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那么口语却不同。除了偶尔自言自语外,口语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出于交际的需要,必须与其他人进行口头上的交流。因此,凡使用口语,其动机都不可能脱离与人交流的社会因素,其目的也都与社会活动有关。社会语言学将口语看成是社会驱使的行动。 2、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表达又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大致 有四个步骤:①第一步起始于大脑搜索与选择表达所需的恰当概念(selecting appropriate conceptualizations)。既过去已有、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社会、文化、语言知识与对话内 容及上下文中理解后储存的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为寻求恰当的概念提供依据。②一旦找到相关概念,便根据已知的规则对它们进行整和与排序(accessing and sequencing appropriate formulations)。在这一步骤中,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对处理加工概念的速度 与准确性有决定性的影响。③将使用规则后的结果与发音相连接(relating formulations to articulations)。④产生音义结合的口语(producing the articulations that combine sounds and meanings)。在上述心理过程中,人脑内部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监控(monitor),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23456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复兴小学严光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小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一一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

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小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小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小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①“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

论文: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第1次 一、研究背景 2000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对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在现行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dialogue)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然而客观地反思我们近年来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实践,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重复地运用语言训练的一些最初级形式,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长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我们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信息的能力,我们学校提出了《对话教学》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基础 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是由社会驱使(socially driven)、心理机制运行控制(psycho-motor control)的人际间语言交流活动。 1、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 如果说使用书面语有时并非是为了人际交流,例如写日记,写日程表、写购物单等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那么口语却不同。除了偶尔自言自语外,口语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出于交际的需要,必须与其他人进行口头上的交流。因此,凡使用口语,其动机都不可能脱离与人交流的社会因素,其目的也都与社会活动有关。社会语言学将口语看成是社会驱使的行动。 2、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表达又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大致有四个步骤:①第一步起始于大脑搜索与选择表达所需的恰当概念(selecting appropriate conceptualizations)。既过去已有、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社会、文化、语言知识与对话容及上下文中理解后储存的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为寻求恰当的概念提供依据。②一旦找到相关概念,便根据已知的规则对它们进行整和与排序(accessing and sequencing appropriate formulations)。在这一步骤中,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对处理加工概念的速度与准确性有决定性的影响。③将使用规则后的结果与发音相连接(relating formulations to articulations)。 ④产生音义结合的口语(producing the articulations that combine sounds and meanings)。在上述心理过程中,人脑部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监控(monitor),随时调节个部门的工作,纠正偏差。 三、研究目标 1、探索训练口语交际的途径,初步构建小学对话交际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为交际

小学科学教师论文

小学科学教师转岗培训教学论文 科学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小学科学中含有丰富的问题因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极好阵地。我们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敢问,多问,善于发问。 关键词:科学课培养问题意识 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中也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让事实性知识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我觉得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敢问,多问,才能善于发问。 一、“敢问”意识的激起 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疑,就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师长是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1、创设师生民主平等的环境 有这么一个案例:在上《奇妙的指纹》时,一位教师利用影片《警察的证据》成功地引出了课题《奇妙的指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顺理成章地提出了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奇妙的指纹,大家都先看看自己的指纹是怎么样的?学生在观察完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指纹是一条条的”、“我的是一圈圈的”……突然有一个学生说到“老师,我能把指纹印到纸上……”话还没有说完,教师马上问道:“你在回答哪个问题?”这学生被震住了,倒也“识趣”,自己“乖乖”地坐了下去就不再言语了。最终,到下课结束,他都再也没有站起来回答过一次问题。 上面案例中的学生是的如此可怜,他的眼中教师又是多么“威严”。教师应该牢固树立“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地方允许再想;不明白的地方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自己要是有错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意见;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当众提问的学生,教师则可到他们的身边去征求问

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投入使用,英语已成为中小学的重点课程之一。虽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专门的语音课,然而英语语音学习无疑是小学英语首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小学生英语字母、词汇及句型、课文的学习;同时也是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语音教学。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用得好呢?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之一。 一、英语语音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语音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变音能力强,善于模仿,这是他们学好英语语音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教师的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学生一开始就接受了错误的读音,以至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花大力气也难以纠正错误发音。 教师自身语音素质偏低直接表现语音和语调不正确。尽管不少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但是他们对英语语音基本概念不甚清楚,缺乏语流音变,没有重音、连读和节奏的概念。另外,教师的职责不够明确。自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恰恰相反,现在教师的任务是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能力形成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 2、语音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对语言知

电子技术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 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加快知识更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培养的要求,该课程需要在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对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实践教学 843300)阿拉尔作者简介:王宪磊(1983-),男,陕西子洲人,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助教;周鹏(1970-),男,河南信阳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新疆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工程教改项目“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05)、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立项编号:TDGJ0914)、塔里木大学质量工程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立项编号:TDZGKC090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107-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3 “电子技术”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既具有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又是一线的操作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基本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并迅速成长,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1]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要更新观念,改革原来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能够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改变原有不合适的教学体系,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实践能力。[2] 1.提高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原来一个班级一起到实验室做实验,因为人数多,做实验时真正动手的学生很少,可能只有一个人在做实验,其他学生都在观看,没有亲自动手做,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现在要改变原有实验模式,每次只有十多人做实验,这样可以保证一人一台实验设备,可以给每位

谈对课堂对话的思考的教学论文

谈对课堂对话的思考的教学论文 谈对课堂对话的思考的教学论文 ---谈对课堂对话的思考 课堂中的主角是谁?这是一个命题。有人说,是老师,有人说,是学生,有人说,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我的答案是:真正的主角是对话。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不是静止状态的,基于双方文本阅读的基础,处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双方阅读体会和思想交流必然会发生大量递进式的对话。 这些对话构成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成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对话是可以预设的,有的对话是无法预设的。每一堂课,都不可完全预期和复制。即便是名师,走遍五湖四海,也永远不能预知下一堂课的细节和精彩。因此,对话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研究对话艺术,体会对话功效,反思对话技巧,这些都成为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连续两天,聆听了两场讲座,使我对对话的理解和思考更加深入。王崧舟老师做的讲座题目是《情境对话和情感陶冶》,从课堂预设方面,提出了细致的陶冶情感的策略和情感推进的策略,常州的项阳老师的讲座《情境对话和课堂理答》则是从从课堂生成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对话应对机智。两个讲座从不同的角度指向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对话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

对于课堂对话,我现在有了几个这样的认识: 一、 课堂对话的关键在于“对”的起来,成败在于“话”的智慧。 “对”是一种状态,是对话的起点。教师先与文本进行对话,两相印和,形成教学对话的一个框架。针对这个框架,教师会精心预设一些对话的问题或者是话题。这是老师进行预设时的设计原点,要唤醒学生的情感,接着教师的对话设计要着眼于有效的情境营造和情感沟通,在高潮处不断推进和升华学生情感。最后,设计合适的对话让学生将情感的闸门打开进行释放。 教师设计的对话要有效,就要知道自己和学生的起点。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的话题设计艺术是否高明,话题设置起点是否合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都将决定一堂课的成败。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这是“我—你”关系,而非“我—它”关系。用这一理论烛照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学生、文本、境物之间的关系都应该体现为“我—你”的关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完全话语的主动权和观点的决定权,尤其是对于文本的解读,为了达到自己的高度和深度,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语音教学。 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用得好呢?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之一。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二级语音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来研究如何搞好语音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学会规范的发音,发展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一些语音教学策略: 1.有效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的策略.语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听准、辨清、观察、模仿、练习、会运用48个因素和学会拼读音标,记住读音规则。但如何教好语音,使学生真正获得自学能力呢?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引导、

如何教,使语音教学寓于趣味,生动活泼。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对汉语拼音掌握得很好,而许多英语字母的发音其实与汉语拼音是很相似的,如英语字母中的辅导字母的发音与汉语拼音的声母的发音很相似,而很汉语拼音中的ei与/ei/,ai与/ai/, u/与/u:/等基本相似;另一方面,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相当于声母的作用,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作用相当于汉语拼音的韵母,一个单词的拼读由辅音和元音组成。 2.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对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的策略.为了缩短语音学习的学程,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二年级时,要求学生能认读26个字母,期间穿插对日常英语的复习,简单用语的渗透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让学生有充分的成就感。在集中学习字母之后,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认读训练,将字母的认读与词汇学习充分结合起来,适当地让学生听听辨辨,如让学生看着两个单词:mouth, nose选择所听到的一个单词,再进行字母发音的渗透,NN/nnn/,nose nose nose, MM/mmm/,mouth mouth mouth.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对字母教学的编排着重对字母和音素进行训练,通过以前所学单词的积累,让学生通过比较逐步得出字母音素歌,/AA/ A,/b//b/B,/k//k/C的吟唱,使学生在吟唱过程中逐步感觉到

浅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南街小学龙慧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会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学英语会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反思近几年在小学英语会话课中的教学实践,自己有太多的感悟。随着教材的不断变化,我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更好、更实用、更适合小学英语会话课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学生较少。在尝试中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 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可能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在模拟的情景中机械重复地训练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在技能方面,学生有一定的长进,但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离小学英语会话课较理想的教学模式还是有点距离。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要求,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我多次深入课堂观摩示范课、积极撰写课后反思及教育教学论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通过教研组开展“观摩对话教学课例研讨”,“同课异构”等活动,在实践中积极学习和探索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有效模式。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实施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去探索,发现,改进。记得在一次“观摩对话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中,作课教师王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

小学科学电教论文科学课中的电化教学手段

小学科学电教论文《科学课中的电化教学手段》 摘要:电化教育所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正确在运用好实物投影、幻灯、电视、收录机、摄像机、数码相机、多媒体、网络等电化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电化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环境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有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主要采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媒体教学法,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的过程的最优化。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内容给了科学的、全面的界定:“在实验中,要巩固和发展以投影和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资源;积极发展计算机教育及辅助教学,推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研究交互网络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进行有关虚拟现实的研究实验工作”。在这个精神中,我们知道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还有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都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下面,笔者就这些电化教学手段如何在《科学课》教学中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实物投影、幻灯 在《科学课》教学中,实物投影、幻灯是应用最简单、最实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化教学手段。 1、将模糊变清晰 如在教学浙教版三下《科学课》中第六单元《物体的热涨冷缩》一课,关于空气的热涨冷缩实验:烧瓶口装上一个插着玻璃管的塞子,在管里滴一滴带颜色的水,外面用线做个标记,然后用热毛巾捂住玻璃瓶,瓶内空气逐渐变热,管里的小水滴就会向管口移动,放开热毛巾,瓶里空气变冷,管里的小水滴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个实验可见度小,且移动距离短,弄不好小水滴会窜出玻璃管外。可以把玻璃弯成“W”或“V”形,这样实际距离长了,就避免了小水滴溢出,将它平放在投影器的工作面上,再照上法实验,实物投影或幻灯放大的图像十分清晰,小水滴在玻璃管里的移动,学生一目了然。 2、将枯燥变生动 实验可使学生动起手来,激发学生爱自然、学自然的兴趣。但在教学中,实验也会受到仪器、演示可见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讲解时也会变枯燥、乏味。如浙教版四下教材《电流》一课,要让学生学会组装简单电路,但没有演示板,如老师在讲台上边讲边组装,学生看不到老师的操作,或站起来争着看从而影响纪律,或只能凭想象。特别是讲解并联时,学生更是莫名其妙。不如直接把干电池、开关、小灯座、导线等放在幻灯机的工作面上进行操作示范,把其黑影打在银幕上,使学生直接看到了老师做的情况,简单明了。当然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则效果更佳。 又如浙教版四下教材《磁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示范磁铁性质之一: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示范时如把两辆小车放在实物投影上进行演示,老师就是嘴里什么都不说,学生通过观看演示,也能知道磁铁的性质了;再如《鱼》一课,讲解鱼体构造及鱼鳍作用时,也可把鱼缸放到幻灯机工作面上,(注意当心把水溅出来)鱼影一下子投影到银幕上,生龙活虎。剪去鱼鳍的鱼游动情况也直接显现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赖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背景要求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众所周知,当今国际上,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已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的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就首先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需要,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制订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7、8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外语时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可塑性强等。因此,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也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通过对外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素质。外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与经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各种修养,形成国际竞争意识,使他们长大后更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满足以后国际交往的需要。 二、农村小学的特点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行政村,与城里小孩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调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2、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对话:基于尊重和理解:

对话:基于尊重和理解: 如今,“阅读是对话”已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至少,我们平常所阅读的教学案例或教学思辨文章和所听到的各类公开课、观摩课中,早已鲜见“一言堂”、“填鸭子”了。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进步,使语文的新发展呈现出一片明亮色彩。 对话是多重的,主要涉及的有:作者,作品(文本),读者(教师和学生),编者(通过教材编排序列、课文阅读提示等内容或大或小地介入)。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对话”是如何展开的,我们这里不多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对话”是在怎样的心理背景下展开的。 众所周知,对话有其前提: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对话。因为对话是在双方及至多方之间展开的,是多种观点、思想的交流、碰撞,而意义则是,交流碰撞之后有一个公允的观点、思想或者虽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思想却已为更深入地对话奠定基础、孕育先机。如此,试想,如果其中有一种观点、思想虽然并不特别具有说服力,但却是“权威”的,具有压迫性的,则何谈“对话”?只是“一人说话,大家听话”而已。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普遍地存在着的。阅读作品,主体似乎该是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后者),实际却是教学参考书,虽然教师在大声“贩卖”,学生在努力“收购”,根本上却是处于一种可怕的“失语”状态,因为面对文本,他们并没有付出(或无机会付出)思考的努力,时间久了,恐就确如许多论者所言,有失去思考的欲望甚而失去对话的能力的危险。 所幸现今情形正在好转,但在平常所看到的课例、所听到的公开(观摩)课中,我们却又看到了不少与对话的平等精神相悖的另外的情形:如果过去很多情形下是将教材(实则是教参编者)奉若神明,纵有腹诽也是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对教材说半个“不”字,如今却就像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回过头来斗地主富农一样批斗教材了,一腔怨气全撒在了教材身上,难得肯对教材说声“好”字,或者索性丢开教材不理,只作导入之用,思考、讨论都在教材之外。应该说此类做法并非大流,但我们必得重视,它看似还给了老师和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实现了对话的自由度,其实却仍只是“独声演出”,只不过是角色发生置换,过去是教材(教参),如今是老师和学生,“大家说话,一人听话”而已。在本段提到的两种情形中,一者是把教材当成了敌人,集体口诛笔伐,“打倒”;一者是把教材当成了闲人,晾在一边,真正地“保持沉默”。 比如有一个课例,题目就叫《请说出不喜欢的理由》,我们以为,这里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是值得商榷的:1、作为“学习”的阅读(而不是“消遣”),其读还是不读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是“喜欢”或“不喜欢”,而须是阅读的意义,而这是由教材本身的价值来决定的,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有关调查报告可知,几乎是多数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教鲁迅作品,相反,我们要更加耐心细心地教,因为鲁迅和他的作品有着伟大的意义,如果我们的民族想有足够的深度和力度,就必须进入鲁迅;2、由前者,尽管“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说能促进听、说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在四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传统教育下的很多学生,他能读会写,但到生活实际中来,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说会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语言学家汤姆斯(d.hymes)认为:语言能力不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还应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说话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交际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说话氛围,激发说话欲望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新鲜事物,小学生都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师在起步阶段注意引导,努力创造说话氛围,消除学生怕说错,怕说不好的顾虑,保护好他们的说话欲望,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我们就迈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给他们上第一课时,我不忙着上新课,也不向他们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向学生出示了许多生活中的英语:chocolate(巧克力)、 cd(光碟)、 jeep(吉普车)、 wc (厕所)、 sofa(沙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体验成功感,没想到自己没学过英语,居然还会说不少的英语单词了。让他们感觉学英语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从而增强了他们说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针对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语,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朋友见面说什么?hello,hello是您好。 朋友告别说什么?再见再见是byebye.感谢别人说什么?thank you thank you 是谢谢。 对不起请说i‘m sorry.sorry sorry 是对不起。 熟人见面how are you?回答请说fine,thank you.第一次见面how do you do ?回答还是how do you do ? 礼貌用语要切就记,小朋友争做好儿童。 然后,我向学生提出了用英语向我,同小朋友,同自己爸爸妈妈打招呼的要求,并对实行这个要求的学生给予取一个英文名的奖励。学生兴致极高,很快,校园中“hello,miss lin .” “thank you,andy.”的招呼声此起彼伏,用英语说话的氛围基本形成。不出一个月,学生就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这大大增加了他们说英语的机会。 另外,平时和学生相处,我注意尽量用英语,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这样,不仅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许多书本上没有过的日常用语也早已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日常用语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渐渐发现小朋友之间那些粗话、脏话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礼貌的用语。 二、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口语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回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自然大方地讲英语,逐渐提高语言组织的能力。例如,在教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want?—i want ——时,我设计了who is lucky ?的游戏。拿出已准备好的一个颜色转盘,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选取一种颜色,转动转盘,看指针会停在哪个颜色上,最后给猜队的那个组予以一颗五角星的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双方的通用语言只能是英语,对于犯规的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 作者:谢世平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总结、验正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

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很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电化教学”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