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变频空调基本原理结构

直流变频空调基本原理结构
直流变频空调基本原理结构

直流变频空调基本原理及结构

直流变频空调其关键在于采用了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压缩机,其控制电路与交流变频控制器基本一样。

(1)直流变频空调的基本原理

?直流变频概念

我们把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压缩机的空调器称为“直流变频空调”从概念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直流电是没有频率的,也就谈不上变频,但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对于采用无刷直流压缩机的空调器就称之为直流变频空调。

?无刷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与普通的交流电机或有刷直流电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转子是由稀土材料的永久磁钢构成,定子采用整距集中绕组,简单地说来,就是把普通直流电机由永久磁铁组成的定子变成转子,把普通直流电机需要换向器和电刷提供电源的线圈绕组转子变成定子。这样,就可以省掉普通直流电机所必须的电刷,而且其调速性能与普通的直流电动机相似,所以把这种电机称为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既克服了传统的直流电机的一些缺陷,如电磁干扰、噪声、火花可靠性差、寿命短,又具有交流电机所不具有的一些优点,如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无涡流损失。所以,直流变频空调相对与交流变频空调而言,具有更大的节能优势。

?转子位置检测

由于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时,必须实时检测出永磁转子的位置,从而进行相应的驱动控制,以驱动电机换相,才能保证电机平稳地运行。实现无刷直流电机位置检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电机内部的位置传感器(通常为霍尔元件)提供的信号;二是检测出无刷直流电机相电压,利用相电压的采样信号进行运算后得出。在无刷直流电动机中总有两相线圈通电,一相不通电。一般无法对通电线圈测出感应电压,因此通常以剩余的一相作为转子位置检测信号用线,捕捉到感应电压,通过专门设计的电子回路转换,反过来控制给定子线圈施加方波电压;由于后一种方法省掉了位置传感器,所以直流变频空调压缩机都采用后一种方法进行电机换相。

?直流变频空调与交流变频空调的电控区别

交流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按照SPWM调制方法,通过三极管的通断,给压缩机三相线圈同时通电,压缩机为一三相交流压机。

直流变频空调的变频模块每次导通二个三极管(A+、A-不能同时导通,B+、B-不能同时导通,C+、C-不能同时导通),两相线圈通以直流电,驱动转子运转,另一相线圈不通电,但有感应电压,根据感应电压的大小可以判断出转子的位置,进而控制绕组通电顺序。直流变频相比交流变频多一位置检测电路。

下图为直流变频空调的电路原理图:

下图为直流变频空调压缩机各绕组电压控制例图

直流变频空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有压缩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二是不仅压缩机,还包括室内风机、室外风机都采用了无刷直流电机,而且制冷剂的调节方式也由毛细管变为电子膨胀阀,这就是全直流变频空调。KFR-35GW/BP2Y,就是一款全数字直流变频空调(其中其压缩机更是采用了高性能的双转子直流变频压缩机)。

三. 变频空调电路分析

变频空调电控总体框图如下

概述:

室内电路与普通空调基本相同,仅增加与外机通讯电路,通过信号线“S”,按一定的通讯规则与室外机实现通讯,信号线“S”通过的为+24V电信号。

室外电路一般分为三部分:室外主控板、室外电源电路板、IPM变频模块组件。电源电路板完成交流电的滤波、保护、整流、功率因素调整,为变频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主控板执行温度、电流、电压、压机过载保护、模块保护的检测;压机、风机的控制;与室内机进行通讯;计算六相驱动信号,控制变频模块。变频模块组件输入310V直流电压,并接受主控板的控制信号驱动,为压缩机提供运转电源。

1.通讯电路

?通讯规则:从主机(室内机)发送信号到室外机是在收到室外机状态信号处理完50毫秒之后进行,副机同样等收到主机(室内机)发送信号处理完50毫秒之后进行,通讯以室内机为主,正常情况主机发送完之后等待接收,如500毫秒仍未接收到信号则再发送当前的命令,如果1分钟(直流变频为1分钟,交流变频为2分钟)内未收到对方的应答(或应答错误),则出错报警;同时发送信息命令给室外,以室外机为副机,室外机未接收到室内机的信号时,则一直等待,不发送信号,通讯时序如下所示:

?电路分析

由于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距离比较远,因此两个芯片之间的通信(+5V信号)不能直接相连,中间必须增加驱动电路,以增强通信信号(增加到+24V),抵抗外界的干扰。

下图为室内外通讯电路图,其中上部份为室内通讯电路,下部份为室外通讯电路。

二极管D1、电阻R1、R2、R47、电容C3、C4、稳压二极管CW1组成通讯电路的电源电路,交流电经D1半波整流,R1、R2限流后,R47电阻分流后,稳压二极管CW1将输出电压稳定在24V,再经C3、C4滤波后,为通信环路提供稳定的24V电压,整个通信环路的环流为3mA左右。

光耦IC1、IC2、PC1、PC2起隔离作用,防止通讯环路上的大电流、高电压串入芯片内部,损坏芯片,R3、R18、R21、R22电阻限流,将稳定的24V电压转换为3mA的环路电流,R23、R42电阻分流,保护光耦,D2、D5防止N、S反接。

当通信处于室内发送、室外接收时,室外TXD置高电平,室外发送光耦PC2始终导通,若室内TXD发送高电平“1”,室内发送光耦IC2导通,通信环路闭合,接收光耦IC1、PC1导通,室外RXD接收高电平“1”;若室内TXD发送低电平“0”,室内发送光耦IC2截止,通信环路断开,接收光耦IC1、PC1截止,室外RXD接收低电平“0”,从而实现了通信信号由室内向室外的传输。同理,可分析通信信号由室外向室内的传输过程。

2.交流电源的滤波及保护

下图为室外电源电路板上的滤波及保护电路

该部分主要的功能是吸收电网中各种干扰,并抑制电控器本身对电网的电磁串扰,以及过压保护及防雷击保护。

FS1为延时保险丝,可以防止电控器的长时间过流或短路,同时,又可在输入电压过高时,与ZMR1一起保护后续电路免受冲击而千万损坏。

AS1、ZMR2共同组成防雷击保护电路。

C1、T1、C4、C5、C2组成有效的电磁干扰滤波器,该滤波器有双向作用,即能吸收电网对电控器的干扰,也能阻止电控器本身的谐波进入电网。

3.变频器高压直流供电部分

下图为室外电源电路板上的高压直流供电电路

该部分的功能是将交流输入整流滤波为300V左右的高压直流供给变频驱动部分作为主能源。并将已畸变的电流波形校正减少高次滤波(以奇次为主)对电网的干扰。并且提高功率因素。

PTC1、RL3组成延时防瞬间大电流电路,以防止上电初期对电容的过大的电流冲击,以免插入电源插头时,插头与插座间打火,如果室内外机通讯正常,延时3-5秒手,RL3

吸合。

整流桥堆DB1将交流整流为直流,该器件可能发生的故障有断路和短路,断路时引起的现象是压缩机启动后,转动一会即会停止,产生欠压保护;短路可引起的现象是用户的保险烧断或限电保护器动作。

C81-C83为主滤波电容,该电容有可能过太击穿,另外电解液干涸及使用环境温度过高均可使其损坏。损坏分两种情况:失效(含断路)和短路,前者表现与桥堆断路相同,后者与桥堆短路相同。

DB2、C26、L1组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此部分中DB2为故障关键点,该器件固定在散热铅型材上,其断路时与DB1现象相同,更换即可,短路则无明显表现,只是对电网易产生干扰,不影响变频空调的使用。

4.变频模块

如下图,P、N端接入300V高压直流电,CZ端子从主控板处接来控制信号,控制六个三极管的通断,以获得准确控制电压,U、V、W对压缩机输出控制电压,交流变频输出的为三相交流电,直流变频输出的为通电绕组不断改变的直流电。

<>

5.全直流风扇电机

美的全直流变频空调室内、外风扇电机使用的都是直流电机,以下为它们的接线图。

?室内直流风机

通过改变电压大小的方式来控制风机转速,Vc的电压范围在9~36V之间,电压越高,风机转速越高,电压越低,风机转速越低;+5V为风机内电路控制板的工作电压;

?室外直流风机

室外直流风机工作原理与直流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PWM电压波形形成电路做在了电机内;Vc为高压直流供电部分提供的直流电源,供风机绕组工作使用,300V左右,由于

用户电源电压有高有低,因而Vc实际在200V-375V之间;+15V电压为风机内电路板的工作电源电压;Vsp为风机转速控制信号,室外主控芯片发出的外风机风速控制信号为+5V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电路,转换成最大电压+15V的模拟信号,即Vsp,控制电机内电路板以产生PWM电压波形;风速反馈信号为12脉冲/转,脉冲幅值+15V,因主控板芯片工作电压为+5V,因此需在电源板上将其转换成+5V的信号后,才能供给外主控芯片以检测外风机转数。

直流变频空调基本原理及结构

直流变频空调基本原理及结构 直流变频空调其关键在于采用了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压缩机,其控制电路与交流变频控制器基本一样。 (1)直流变频空调的基本原理 ?直流变频概念 我们把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压缩机的空调器称为“直流变频空调”从概念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直流电是没有频率的,也就谈不上变频,但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对于采用无刷直流压缩机的空调器就称之为直流变频空调。 ?无刷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与普通的交流电机或有刷直流电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转子是由稀土材料的永久磁钢构成,定子采用整距集中绕组,简单地说来,就是把普通直流电机由永久磁铁组成的定子变成转子,把普通直流电机需要换向器和电刷提供电源的线圈绕组转子变成定子。这样,就可以省掉普通直流电机所必须的电刷,而且其调速性能与普通的直流电动机相似,所以把这种电机称为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既克服了传统的直流电机的一些缺陷,如电磁干扰、噪声、火花可靠性差、寿命短,又具有交流电机所不具有的一些优点,如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无涡流损失。所以,直流变频空调相对与交流变频空调而言,具有更大的节能优势。 ?转子位置检测 由于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时,必须实时检测出永磁转子的位置,从而进行相应的驱动控制,以驱动电机换相,才能保证电机平稳地运行。实现无刷直流电机位置检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电机内部的位置传感器(通常为霍尔元件)提供的信号;二是检测出无刷直流电机相电压,利用相电压的采样信号进行运算后得出。在无刷直流电动机中总有两相线圈通电,一相不通电。一般无法对通电线圈测出感应电压,因此通常以剩余的一相作为转子位置检测信号用线,捕捉到感应电压,通过专门设计的电子回路转换,反

格力空调变频原理

班级:机械093 学号:09550327 姓名:周泽斌 格力空调变频原理 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是在普通空调的基础上选用了变频专用压缩机,增加了变频控制系统。它的基本结构和制冷原理和普通空调完全相同。变频空调的主机是自动进行无级变速的,它可以根据房间情况自动提供所需的冷(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期望值后,空凋主机则以能够准确保持这一温度的恒定速度运转,实现“不停机运转”,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稳定。 变频空调器是由驱动电路、室外机电源电路、室内机电源电路、室外机风扇电机控制电路、室内外机通信电路、单片微电脑及其外围构成的主控电路等组成。 交流变频空调器的工作原理是:变频技术是通过变频器改变电源频率,从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的一种技术.通过变频器先进行交流到直流的变换,再通过变频器进行直流到交流的变换,从而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而对变频器的控制是通过传感器将室内温度信息传递给微电脑,输出一定频率变化的波形,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当室内急速降温或急速升温时,室内空调负荷加大,压缩机转速加快,制冷量按比例增加,相反,当室内空调负荷减少时,压缩机正常运转或减速。 直流变频空调器的工作原理是把50Hz工频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送至功率模块主电路,功率模块也同样受微电脑控制,所不同的是模块所输出的是电压可变的直流电源,压缩机使用的是直流电

机,所以直流变频空调器也可以称为全直流变速空调器。直流变频空调器没有逆变环节,在这方面比交流变频更加省电。 变频空调器的制冷系统与普通空调器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控制制冷剂流量的毛细管被电子膨胀阀所取代。电子膨胀阀是一种由单片微电脑控制脉冲步进电机正反旋转带动一个可控制开度的阀门,阀门的开度除了与压缩机转速有关外,还与管路上的传感器有关。变频空调器的节流采用电子膨胀阀,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在膨胀阀进出口。压缩机吸气管等多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并将其采样信息输送至室外机组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则经过分析判断,可以及时控制阀门的开启度,随时改变氟里昂的流量,使压缩机的转速与膨胀阀的开度相适应,使压缩机的输送量与通过阀的供液量相适应,使蒸发器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此外,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可以作到制热时化霜不停机。空调器利用压缩机排气的热量先向室内供热,余下的热量输送到室外,将换热器翅片上的霜化掉。变频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排气量)是可变的,为了使制冷效率更高,最好使压缩机的转速与制冷剂的流量(阀门的开度)相适应。 变频空调特点 ①启动电流小,转速逐渐加快,启动电流是常规空调的1/7; ②没有忽冷忽热的毛病,因为变频空调是随着温度接近设定温度而逐渐降低转速,逐步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与冷量损失相平衡的低频运转,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 ③噪声比常规空调低,因为变频空调采用的是双转子压缩机,

变频空调器通讯电路原理与维修

变频空调器通讯电路原理与维修技术 主讲:马保德

述: 变频空调器通讯故障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故障,当通讯电路部分出现故障时,空调器的各种控制指令无法传送,空调器的各项功能均无法正常完成。在对变频空调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空调器整机不能开机、室外机不工作、开机即出现整机保护等情况,根据实际维修经验,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通讯电路故障所引起的。

述: 变频空调器一般都带有故障代码显示,一旦通讯电路出现故障,空调器均会显示相应的故障代码,这对于故障范围的判定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但在实际维修中,单纯依赖故障代码并不容易直接找出具体故障点。确切地说,当空调器出现通讯故障的代码显示时,只能笼统的判定通讯回路异常,而具体的故障原因还需要对通讯电路做详细的检测方能查出。

变频空调器一般采用单通道半双工异步串行通讯方式,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通过以二进制编码形式组成的数据组进行各种数据信号的传递。下面以美的变频空调器为例对数据的编码方法及通讯规则进行介绍,以便于大家对通讯电路的理解。

一、通讯方式及其原理 、通讯数据的结构 主、副机间的通讯数据均由16个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由一组8位二进制编码构成,进行通讯时,首字节先发送一个代表开始识别码的字节,然后依次发送第1~16字节数据信息,最后发送一个结束识别码字节,至此完成一次通讯。每组通讯数据的内容如下表:

一、通讯方式及其原理 、通讯内容的编码方法 1)命令参数 第三字节为命令参数,由“要求对方传输参数的命令”和“给对方传输的命令”两部分组成,在8位编码中,高四位是要求对方传输参数的命令,低四位是传输给对方的命令,高四位和低四位可以自由组合。 0 0 0 0 0 0 0 0 要求对方传输参数向对方传输参数

风电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组成结构Word版

风电机的基本原理和部件组成如下: 大部分小功率风电机具有恒定转速(定速定桨),叶片尖端的转速为64米/秒,在叶轮轴心部分转速为零。距轴心四分之一叶片长度处的转速为16米/秒。但是,随着大功率风电机的研发并投入使用,风电机的转速不再恒定(变速变桨),叶片尖端的转速也随着叶轮转速的变化和叶片长度的不同而变化。所以站长推荐对不同类型的风电机单独查看其技术数据。(请参考产品信息) 风电机结构 一般风电机结构图(双馈机型) (1.轮毂 2.齿轮箱 3.机舱罩 4.联轴器 5.电控系统 6.发电机 7.冷却器 8.泵站 9.偏航驱动 10.偏航制动 11.偏航轴承 12.底座 13.弹性底座 14.叶片) 机舱:机舱包容着风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维护人员可以通过风电机塔进入机舱。机舱前端是风电机叶轮,即叶片、轮毂和轴。 叶片:捉获风,并将风力传送到轮毂。在600千瓦级别的风电机上,每个叶片的长度大约为20米;而在5兆瓦级别的风电机上,叶片长度可以达到60米。叶片的设计很类似飞机的机翼,制造材料却大不相同,多采用纤维而不是轻型合金。大部分叶片用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RP)制造。采用碳纤维或芳族聚酰胺作为强化材料是另外一种选择,但这种叶片对大型风电机是不经济的。除此之外,已经有厂家用竹子做叶片,实际运行情况还有待试验。木材、环氧木材、或环氧木纤维合成物目前还没有在叶片市场出现,尽管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发展。钢及铝合金分别存在重量及金属疲劳等问题,目前只用在小型风电机上。。实际上,叶片设计师通常将叶片最远端的部分的横切面设计得类似于正统飞机的机翼。但是叶片内端的厚轮廓,通常是专门为风电机设计的。为叶片选择轮廓涉及很多折衷的方面,诸如可靠的运转与延时特性。叶片的轮廓设计,即使在表面有污垢时,叶片也可以运转良好。

直流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安装方案.

16. 约克直流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安装方案16.1 工程概况与特点 项目名称:“XXXXX”项目空调工程。 项目地点:XX省XX市XX路。 建筑面积:XXX㎡。 建筑用途:XX。 设备名称:。 设备数量:室外机XX套(约XX匹),室内机台数约XXX台。 16.2 安装施工质量依据 16.2.1 约克多联式空调《安装、操作和维护手册》 16.2.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16.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16.2.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16.2.5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GB 17790 16.2.6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文件 16.3 约克专业人员现场监督 监理人员:约克专业技术人员 监理次数:施工期间每周不少于1次现场监督 监理标准:约克多联式空调《安装、操作和维护手册》 监理流程:(见下页)

16.4 施工方案和措施 16.4.2 施工工艺 16.4.2.1 室内机的安装步骤: 1.根据图纸,明确室内机位置,核对室内机型号、尺寸,确定定位点足够牢靠。 2.放线打孔,制作安装室内机吊杆(Φ8-Φ10mm ),吊杆长度根据吊顶高度以及室内机尺寸来确定。吊杆采用镀锌铜丝,以便调节室内机高度及水平,焊接部位需做二次防锈处理。 3.打开包装,检查室内机外表无损后,可进行吊装,依据设计标高,用水平仪校正水平度,采用上下对夹定位法紧固固定螺栓。 4.为减少噪音和振动,应在机组和螺纹吊杆之间装上合适的减振垫。 5.在吊顶结束后,安装室内机面板或固定风口。 16.4.2.2

变频空调的电路通讯基本原理

变频空调的电路通讯基本原理 变频空调通讯电路电路分析2. 变频器高压直流供电电路 3.变频模块4.全直流风扇电机5. 交流电源的滤 波及保护 概述: 室内电路与普通空调基本相同,仅增加与外机通讯电路,通过信号线“S”,按一定的通讯规则与室外机实现通讯,信号线“S”通过的为+24V电信号。 室外电路一般分为三部分:室外主控板、室外电源电路板、IPM变频模块组件。电源电路板完成交流电的滤波、保护、整流、功率因素调整,为变频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主控板执行温度、电流、电压、压机过载保护、模块保护的检测;压机、风机的控制;与室内机进行通讯;计算六相驱动信号,控制变频模块。变频模块组件输入310V直流电压,并接受主控板的控制信号驱动,为压缩机提供运转电源。 1. 变频空调通讯电路 ·通讯规则:从主机(室内机)发送信号到室外机是在收到室外机状态信号处理完50毫秒之后进行,副机同样等收到主机(室内机)发送信号处理完50毫秒之后进行,通讯以室内机为主,正常情况主机发送完之后等待接收,如500毫秒仍未接收到信号则再发送当前的命令,如果1分钟(直流变频为1分钟,交流变频为2分钟)内未收到对方的应答(或应答错误),则出错报警;同时发送信息命令给室外,以室外机为副机,室外机未接收到室内机的信号时,则一直等待,不发送信号,通讯时序如下所示: 电路分析 由于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距离比较远,因此两个芯片之间的通信(+5V信号)不能直接相连,中间必须增加驱动电路,以增强通信信号(增加到+24V),抵抗外界的干扰。 二极管D1、电阻R1、R2、R47、电容C3、C4、稳压二极管CW1组成通讯电路的电源电路,交流电经D1半波整流,R1、R2限流后,R47电阻分流后,稳压二极管CW1将输出电压稳定在24V,再经C3、C4滤波后,为通信环路提供稳定的24V电压,整个通信环路的环流为3mA左右。 光耦IC1、IC2、PC1、PC2起隔离作用,防止通讯环路上的大电流、高电压串入芯片内部,损坏芯片,R3、R18、R21、R22电阻限流,将稳定的24V电压转换为3mA的环路电流,R23、R42电阻分流,保护光耦,D2、D5防止N、S反接。 当通信处于室内发送、室外接收时,室外TXD置高电平,室外发送光耦PC2始终导通,若室内TXD发送高电平“1”,室内发送光耦IC2导通,通信环路闭合,接收光耦IC1、PC1导通,室外RXD接收高电平“1”;若室内TXD发送低电平“0”,室内发送光耦IC2截止,通信环路断开,接收光耦IC1、PC1截止,室外RXD 接收低电平“0”,从而实现了通信信号由室内向室外的传输。同理,可分析通信信号由室外向室内的传输过程。 2. 变频器高压直流供电电路

直流输电原理题库

《直流输电原理》题库 一、填空题 1.直流输电工程的系统可分为两端(或端对端)直流输电系统和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两大类。 2.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主要有整流站、逆变站和直流输电线路三部分。 3.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可分为单极系统、双极系统和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三种类型。 4.单极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单极大地回线方式和单极金属回线方式两种。 5.双极系统的接线方式可分为双极两端中性点接地接线方式、双极一端中性点接地接线方 式和双极金属中线接线方式三种类型。 6.背靠背直流系统是输电线路长度为零的两端直流输电系统。 7.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的稳定性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大容量送电。 8.目前工程上所采用的基本换流单元有6脉动换流单元和12脉动换流单元两种。 9.12脉动换流器由两个交流侧电压相位差30°的6脉动换流器所组成。 10.6脉动换流器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分别产生6K±1次和6K次特征谐波。12脉动换流器在 交流侧和直流侧分别产生12K±1次和12K次特征谐波。 11.为了得到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的电压相位差30°,其阀侧绕组的接线方式必须一个为 星形接线,另一个为三角形接线。 12.中国第一项直流输电工程是舟山直流输电工程。 13.整流器α角可能的工作范围是0<α<90°,α角的最小值为5°。 14.α<90°时,直流输出电压为正值,换流器工作在整流工况; α=90°时, 直流输出电为 零,称为零功率工况; α>90°时,直流输出电压为负值,换流器则工作在逆变工况。15.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六个等级是:换流阀控制级、单独控制级、换流器控制级、极控制 级、双极控制级和系统控制级。 16.换流器触发相位控制有等触发角控制和等相位间隔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17.直流输电的换流器是采用一个或多个三相桥式换流电路(也称6脉动换流器)串联构 成。其中,6脉动换流器的直流电压,在一个工频周期内有6段正弦波电压,每段60°。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交流电机分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大类。异步电机一般作电动机使用,拖动各种生产机械作功。同步电机分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两类。根据使用电源不同,异步电机可分为三相和单相两种型式。 一、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因转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三相笼型和绕线式电机。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 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作用是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以驱动转子旋转。定子铁心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为减少铁心损耗,一般由0.35~0.5mm厚的导磁性能较好的硅钢片叠成圆筒形状,安装在机座内。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安嵌安在定子铁心的内圆槽内。定子绕组分单层和双层两种。一般小型异步电机采用单层绕组。大中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双层绕组。机座是电动机的外壳和支架,用来固定和支撑定子铁心和端盖。 电机的定子绕组一般采用漆包线绕制而成,分三组分布在定子铁心槽内(每组间隔120O),构成对称的三相绕组。三相绕组有6个出线端,其首尾分别用U1、U2;V1、V2;W1、W2表示,连接在电机机壳上的接线盒中,一般3KW以下的电机采用星形接法(Y接),3KW以上的电机采用三角形接法(△接)。当通入电机定子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改变后,因定子的旋转磁场方向改变,所以电机的转子旋转方向也改变。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 转子主要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三部分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形成电磁转矩,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从而带动负载机械转动。转子铁心和定子、气隙一起构成电动机的磁路部分。转子铁心也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压装在转轴上。气隙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它是决定电动机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气隙过大将会使励磁电流增大,功率因数降低,电动机的性能变坏;气隙过小,则会使运行时转子铁心和定子铁心发生碰撞。一般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气隙为0.2~1.0mm,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气隙为1.0~1.5mm。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结构型式不同,可分为笼型转子和绕线转子两种。笼型转子绕组由嵌在转子铁心槽内的裸导条(铜条或铝条)组成。导条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短接的端环上,形成一个整体。如去掉转子铁心,整个绕组的外形就像一个笼子,由此而得名。中小型电动机的笼型转子一般都采用铸铝转子,即把熔化了的铝浇铸在转子槽内而形成笼型。大型电动机采用铜导条;绕线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似,由嵌放在转子铁心槽内的三相对称绕组构成,绕组作星形形联结,三个绕组的尾端连结在一起,三个首端分别接在固定在转轴上且彼此绝缘的三个铜制集电环上,通过电刷与外电路的可变电阻相连,用于起动或调速。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每台电动机上都有一块铭牌,上面标注了电动机的额定值和基本技术数据。铭牌上的额定值与有关技术数据是正确选择、使用和检修电动机的依据。下面对铭牌中和各数据加以说明: 型号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主要包括产品代号、设计序号、规格代号和特

最新变频空调的原理与维修

变频空调的原理与维 修

变频空调器原理与检修 随着变频空调器的发展,其变频技术也由交流变频发展到直流变频,控制技术由PWM(脉冲宽度调制)发展为PAM。(脉冲振幅调制。) 第一节变频空调器原理 一、变频空调器原理与特点 1.变频空调器原理 变频空调器是采用先进变频和模糊控制技术生产制造的,且制冷量可以进行自动调节的新型空调器,其最大特点是节能和舒适度高。 例如,变频空调器初次运行时室内温度较高,空调器会自动高速运转使室内很快达至设定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器会自动低速运行,这样室内噪音就会降低,并使整个房间保持此温度从而减少了压缩机频繁启动带来的电力浪费。 变频空调器与传统空调器的主要区别是,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变频器将电源频率处理,使供给变频压缩机的电源频率根据需要发生变化,这样压缩机转速也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压缩机排气量使空调器真正达到节能效果。此外它还采用了电子膨胀阀替代毛细管,在电控系统主要增加了变频器和感温检测点并采用了三相变频压缩机。变频空调器运转速度始终受电控系统变频器控制,其制冷量随压缩机转而变化,电控系统主要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控制中枢采用微电脑单片机。 变频空调器将交流电通过大功率半导体整流变成直流电,然后再根据需要把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且电压随频率变化的交流电。 2.变频空调器特点 (1)启动后可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变频空调器启动时频率较低压缩机转速较慢,当压缩机启动后利用较高的频率使其转速增加,这样使制冷量在增大的同时缩短室内温度不舒适的时间。 (2)室内温度变化小且稳定。普通空调器是利用温控器对压缩机进行开/停控制,制冷量调节是通过改变室内风机转速实现的,而压缩机转速并没有变化,因此电功率并没有降低多少。而变频空调器制冷量小时,压缩机转速降低,所以电功率的消耗大幅度将下降。当室内达至设定温度后压缩机将保持这转速,使室内温度稳定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3)空调器运行后振动和噪音小。变频式空调器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没有频繁的开停机现象,所以不会产生开关的动作声,以及压缩机启停机时发出的气流声和振动声。 (4)空调器制热效果有较大增强。普通空调器排气量是以制冷设计为主。对于热泵空调器如设计制冷量大,就会影响其制热能力,而变频空调器可利用提高压缩机转速增加制热效果。 例如,当室外低于零度时变频空调器可通过提高压缩机转速使制热量增加,为防止室外机结霜时室内温度低,变频压缩机除霜时仍以高转速运转,同时除霜时还通过旁通阀将压缩机排出制冷剂的一部分直接送入室外散热器,这样使除霜时间缩短,制热能力增加。

高压直流输电原理与运行-第一章

高压直流输电原理与运行 第一章绪论 1.1 高压直流输电的构成 1.高压直流输电由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和逆变站三部分构成。 常规高压直流输电,由半控型晶闸管器件构成,采用电网换相;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由全控型电力电子构成,采用器件换相。 2.针对电网换相方式有:(1)长距离直流输电(单方向、双方向直流送电);(2)BTB直流 输电;(3)交、直流并列输电;(4)交、直流叠加输电;(5)三极直流输电。 3.直流系统的构成 针对电网换相方式有: (1)直流单极输电 1)大地或海水回流方式:可降低输电线路造价;但材料要求较高,对地下铺设设备、通信等有影响; 2)导体回流方式:可分段投资和建设; (2)直流双极输电 1)中性点两端接地方式:优点,当一极故障退出,另一极仍可以大地或海水为回流方式,输送50%的电力;缺点,正常运行时,变压器参数、触发控制的角度等不完全对称,会在中性线有一定的电流流通,对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地下铺设设备和通信等有影响。2)中性点单端接地方式:优点,大大减小单极故障时的接地电流的电磁干扰;缺点,单极故障时直流系统必须停运,降低了可靠性和可利用率。

3)中性线方式:中性线设计容量小,正常运行时,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小,降低电磁干扰。 3.直流多回线输电 1)线路并联多回输电方式:可提高输电容量、输电的可靠性和了可利用率。 2)换流器并联方式的多回线输电:实现相互备用,提高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可利用率。4.多段直流输电 1)并联直流输电方式:要实现功率反转必须通过断路器的投切来改变换流站与直流线路的连接方式。 2)串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各换流器与交流系统的功率通过对电压的调整进行。 1.2 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1.直流输电的特点 1)经济性:流输电架空线路只需正负两极导线、杆塔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损耗小;直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大、造价低、损耗小、不易老化、寿命长,且输送距离不受限制; ?通常规定,当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站的造价与交流输电线路和交流变电所的造价相等时的输电距离为等价距离。 2)互联性: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的稳定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大容量送电;采用直流输电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网; 3)控制性:直流输电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均可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解析

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解析 空调主要分为定频空调与变频空调,变频空调又可分为直流变频空调与交流变频空调两种。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往往不明白这三者之间有何差异,尤其是变频空调,作为一种新兴的空调技术,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及优势是许多人重点关注的话题。与传统空调相比,变频空调“变”在哪里?下面,我们来看看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及变频空调的原理图解析。 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 供电频率高,压缩机转速快,空调制冷(热)量就大;而当供电频率较低时,空调制冷(热)量就小,这就是所谓“变频”的原理。变频空调的核心是它的变频器,变频器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一种高新技术,它通过对电流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频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率改为30至130Hz的变化频率,使空调完成了一个新革命。同时,还使电源电压范围达到142V至270V,彻底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造成空调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难题。 变频空调每次开始使用时,通常是让空调以最大功率、最大风量进行制热或制冷,迅速接近所设定的温度。由于变频空调通过提高压缩机工作频率的方式,增大了在低温时的制热能力,最大制热量可达到同级别空调器的1.5倍,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制热效果。 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

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PK定频空调的工作原理 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众所周知,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由于供电频率不能改变,传统的定频空调的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依靠其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而与之相比,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和舒适度高。 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直流与交流变频空调的原理区分 变频空调主要分为直流变频空调与交流变频空调两种。其工作原理最本质的差别就是在压缩机转换电流方式以及频率上的不同,并且所用压缩机也大同,所以直流变频与交流变频在实际使用中的耗电方面也就不一样,但是相对的直流变频的节能效果更出色。一般情况下,交流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要省电30%,而直流变频空调则省电50%。 总体而言,除了节能效果和舒适度更好、可在低电压和低温度条件下启动外,变频空调由于实现了压缩机的无级变速,它也可以适应更大面积的制冷制热需求。变频空调较定频空调有较多优点,是未来家用空调的发展方向;掌握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熟悉变频空调的原理图可供消费者更好的选购空调产品,提前享受变频空调带来的舒适健康生活。 本文由舒适100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一、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下面电机原理部分的内容主要摘自谢明琛教授编著的《电机学》: 图示为一个最简单的直流电机模型,定子上有固定的永久磁铁做磁极,转子为圆柱型的铁芯,上面嵌有线圈(图中导体ab和cd连成一个线圈),线圈的首末端分别连接在两片彼此绝缘的圆弧型换向片上,换向片固定在转轴上,换向片构成的整体称为换向器,整个转动部分成为电枢,为了把电枢和外电路接通,在换向片上放置了两件空间位置固定的电刷A和B,当电枢转动时,电刷A只能与转到上面的换向片接触,电刷B只能与转到下面的换向片接触。 当这个原理样机作为直流发电机运行时,用原动机拖动电枢,使之以恒速n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导体的有效长度为l ,线速度为v,导体所在位置的磁通密度为 ,则在每根导体中感应出电势为 = v l e.. B δ

导体感应电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确定,在图示的瞬间,ab导体处在N极下,其电动势的方向由b—a,而导体cd处·在S极下,其电动势方向由d—c,整个线圈的电动势为2e,方向由d—a,如果线圈转过180度,则ab导体和cd导体的电动势方向均发生改变,故线圈电动势为交变电动势。 但通过测量,我们却发现在电刷A/B间的电动势却是单向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电刷A只与N极下的导体接触,当ab导体在N极下时,电动势方向为b—a—A,电刷A的极性为+,在另一个时刻,导体cd转到N极下时,电动势的方向为c—d—A,电刷A的极性仍为+,可见电刷A的极性永远为+,同理,电刷B的极性就永远为-,故电刷A/B间的电动势为直流电动势。 若把上述电机模型用做电动机运行,在电刷A/B间施加直流电压,使电流从正极电刷A流入,通过线圈abcd,经负极电刷B流出,由于电流始终从N极下的导体流入,S极下的导体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可知,上下两根导体受到的电磁力方向始终为逆时针方向,它们产生的电磁力矩的方向也始终是逆时针方向,使电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直流电机的绕组里,电枢线圈里的电流方向是交变的,但产生的电磁转距的方向却是单向的,这也是由于有换向器的原因。 以上是直流电机运行的基本原理,而对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我就不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下面,就首先从电动机的额定参数的定义开始给大家开始介绍电机的运行方程及特点。

变频空调基本知识

. . 变频空调电控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2、变频空调的优势及缺点 3、变频空调电控原理 4、变频电控关键器件简介 5、变频空调功能简介及故障判别 6、变频空调新产品展望 7、变频空调面临的问题

. 一、基本概念 1、常规空调(定频空调) ▲使用一般的定频压缩机 ▲压缩机运行频率是固定的50Hz或60Hz ▲输出的制冷、制热能力恒定 ▲控制方式简单,使用继电器、压缩机启动电容进行控制及启动控制电路图: 零线 2、变频空调 ▲使用变频压缩机(又分为三相交流感应式异步电动机、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交流电机等) ▲压缩机运行频率在20Hz~130Hz之间可调 ▲输出的制冷、制热能力根据运行频率变化而变化 ▲控制方式复杂,需要专用的变频驱动电路及相应的驱动控制芯片 .

. 变频空调控制电路框架: 变频压缩机控制原理: 变频压缩机依据原理:n=60f(1-s)/p (n—压缩机转速,f—压缩机供电频率,p—电机极对数,s—转差率) 通过改变压缩机的供电频率f,在p与s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运转速度n 就会跟随供电频率f的变化而变化。 3、交流变频空调 ▲压缩机采用三相交流感应式异步电动机; ▲驱动电压采用交-直-交变换方式; ▲驱动方式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式; ▲压缩机运行频率根据驱动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形成V-F对应曲线。4、直流变频空调 ▲压缩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或永磁同步交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绕组采取分布卷绕制方式;永磁同步交流电机绕组采取集中卷绕制方式; ▲驱动电压也是采用交-直-交变换方式; ▲驱动方式采用方波驱动方式(分布卷)及正弦波驱动方式(集中卷); ▲需要进行位置检测并进行电子换相。 5、全直流变频空调 .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图解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图解 一.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解释。 这是分析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其中,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作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转动部分有环形铁心和绕在环形铁心上的绕组。(其中2个小圆圈是为了方便表示该位置上的导体电势或电流的方向而设置的) 上图表示一台最简单的两极直流电机模型,它的固定部分(定子)上,装设了一对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N和S,在旋转部分(转子)上装设电枢铁心。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气隙。在电枢铁心上放置了由A和X两根导体连成的电枢线圈,线圈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到两个圆弧形的铜片上,此铜片称为换向片。换向片之间互相绝缘,由换向片构成的整体称为换向器。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换向片与转轴之间亦

互相绝缘。在换向片上放置着一对固定不动的电刷B1和B2,当电枢旋转时,电枢线圈通过换向片和电刷与外电路接通。 二.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发电机是机械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气设备。 如何转换?分以下步骤说明: 设原动机拖动转子以每分转n转转动; 电机内部的固定部分要有磁场。这个磁场可以是如图示的磁铁也可以是磁极铁心上绕套线圈,再通过直流电产生磁场。其中 If 称之为励磁电流。这种线圈每个磁极上有一个,也就是,电机有几个磁极就有几个励磁线圈,这几个线圈串联(或并联)起来就构成了励磁绕组。这里要注意各线圈通过电流的方向不可出错。在以上条件下环外导体将感应电势,其大小与磁通密度 B 、导体的有效长度 l 和导体切割磁场速度 v 三者的乘积成正比,其方向用右手定则判断。 但是要注意某一根转子导体的电势性质是交流电。而经电刷输出的电动势确是直流电了。这便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动画演示: 三.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海信KFR变频空调电路图

海信KF(R)变频空调电路图

海信KF-2809GW/BP改进的有关数据KF-2809GW/BP改三王:言并芒芙

海信KF-2809GW/BP 室内外机电路图 ACNuN st r i Lj 1 3 I :弋:1 -1 ;3 1 1 ; 、TF 1 1 ■ ■ 9 1 . 1 1 L z B tx e> 京外机 _______ 泗艸 ttcuvcrx >01 i> e?c?vcezirt 1) AC rxitTTio?l “ ?X5?l> AC ? vurv vv*i HSW vurc (CK?J.i VUFI GMn (CX3?l.9> a (cz?<4 4) YOI ” VOI ?> v ? ■ ▼:" 16” ucavr ncTiMi "rr (CM02 . vw raioo: ? VMC (CMOS IQ VMMCMVt * t V W (CX?>I.T> v> —…<> I ?€*?? ? ? ,:2 < : 4C< JOI 打 T?fr nxo?cx :。, 11 : ------------------ f — C 4? 1II _ a -- 一 AC ? ----------------------------------------- M -「 ----------------- L ---------------- F A SSC CZ1O1 CZ4O1 开爰:HtHUIk COIL ROOM o 控制花板 PRV DISPLAY PULSE IM C2S01 CZ3Oi CZ4O2 MIC COft c?:e) l> C

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解

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解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解 更多资料请到->发表时间05-27 编辑:bjjdwx 浏览量: 4872 随着变频空调的普及掌握变频空调维修技术是每个空调维修人员迫在眉睫的事情,,《变频空调工作原理图解》这篇文章献给空调维修一线人员做参考资料,希望大家早日踏上变频空调维修的大门。 一、变频空调制冷系统的原理:热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表征气体状态参数的三个物理量:温度/压力/比体积 1.温度: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K 换算关系:华氏=9/5 t+32 k=+t 2.压力: Pa 1Pa=1N/M2 1MPa=106 Pa=10kgf/cm2 P= Pb+ Pg (大气压Pb ;表压力Pg ) 3.比体积:V= v/m3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体积) 4.焓:物质所含内能与物质所作推挤功之和,是计算空调换热的常用物理量。空调制冷剂在一个循环系统中,通常包含着温度、压力,以及体积的变换,通过计算这些变化量,可以得出空调的制冷能力 二、实验室常用的测试空调制冷量的方法 1.焓差法量热计通过测量空调室内机进风和出风口的温度差,计算出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 2.热平衡法量热计内机不装风口,通过分别测量室内侧,室外侧达到平衡时的热量,计算出整机的冷量。室内外侧是通过水系统循环计算平衡时的热量。 三、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热能与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后的能量总和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间接地传给高温物体,必须消耗一定能量进行补偿 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能量守恒的原理,是一切换热计算的基础,作用同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空调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四、制冷系统简图 气化:气化是液体变化为气体时的吸热过程,如工质在蒸发器内所发生的过程。

变频空调电路和变频模块分析

通讯电 路 通讯规则:从主机(室内机)发送信号到室外机是在收到室外机状态信号处理完50毫秒之后进行,副机同样等收到主机(室内机)发送信号处理完50毫秒之后进行,通讯以室内机为主,正常情况主机发送完之后等待接收,如500毫秒仍未接收到信号则再发送当前的命令,如果1分钟(直流变频为1分钟,交流变频为2分钟)内未收到对方的应答(或应答错误),则出错报警;同时发送信息命令给室外,以室外机为副机,室外机未接收到室内机的信号时,则一直等待,不发送信号,通讯时序如下所示: 电路分析 由于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距离比较远,因此两个芯片之间的通信(+5V信号)不能直接相连,中间必须增加驱动电路,以增强通信信号(增加到+24V),抵抗外界的干扰。 下图为室内外通讯电路图,其中上部份为室内通讯电路,下部份为室外通讯电路。 二极管D1、电阻R1、R2、R47、电容C3、C4、稳压二极管CW1组成通讯电路的电源电路,交流电经D1半波整流,R1、R2限流后,R47电阻分流后,稳压二极管CW1将输出电压稳定在24V,再经C3、C4滤波后,为通信环路提供稳定的24V电压,整个通信环路的环流为3mA左右。 光耦IC1、IC2、PC1、PC2起隔离作用,防止通讯环路上的大电流、高电压串入芯片内部,损坏芯片,R3、R18、R21、R22电阻限流,将稳定的24V电压转换为3mA的环路电流,R23、R42电阻分流,保护光耦,D2、D5防止N、S反接。 当通信处于室内发送、室外接收时,室外TXD置高电平,室外发送光耦PC2始终导通,若室内TXD发送高电平“1”,室内发送光耦IC2导通,通信环路闭合,接收光耦IC1、PC1导通,室外RXD接收高电平“1”;若室内TXD发送低电平“0”,室内发送光耦IC2截止,通信环路断开,接收光耦IC1、PC1截止,室外RXD 接收低电平“0”,从而实现了通信信号由室内向室外的传输。同理,可分析通信信号由室外向室内的传输过程。 变频模块 P、N端接入300V高压直流电,CZ端子从主控板处接来控制信号,控制六个三极管的通断,以获得准确控制电压,U、V、W对压缩机输出控制电压,交流变频输出的为三相交流电,直流变频输出的为通电绕组不断改变的直流电。 5.全直流风扇电机 美的全直流变频空调室内、外风扇电机使用的都是直流电机,以下为它们的接线图。 室内直流风机 通过改变电压大小的方式来控制风机转速,Vc的电压范围在9~36V之间,电压越高,风机转速越高,电压越低,风机转速越低;+5V为风机内电路控制板的工作电压; 室外直流风机 室外直流风机工作原理与直流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PWM电压波形形成电路做在了电机内;Vc为高压直

变频空调器室内外机通讯电路工作原理

变频空调器室内外机通讯电路工作原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变频空调器室内外机通讯电路工作原理 在变频空调中室内外机之间的通讯一般采用双向串行通讯方式,按程序依次一收一发。根据室内外机总的连线(配线)的多少分为三线制和四线制,其中的两根连线一定是外机的线。 (1)三线制通讯 除了两根电源线外只有一根是主通讯线,因此必须利用电源线中的一根或二根作为公共线构成信号传递回路。由于电源线的高侧须用光耦隔离,信号搭载的方式分为直流载波和交流载波两种。 1)直流载波型(见下图): 信号搭载于直流电源线的主通讯线(3号配线),2号配线是电源和通讯的公共线,室内机的(也可是室外机)D101、R101、C101构成搭载的直流电源,搭载的信号源通过室内机的收、发隔离光耦→D103、 R103→3号配线-室外机的D501→R501→室外机的收、发隔离光耦一最后通过2号配线回到Cl01上形成一个信号传递回路。发信隔离光耦为TLP127、PC853H等,要求其输出三极管VCE0>300V。注:本节通讯电路的所有收信隔离光耦均为TLP521、PC817、PS2501等普通三极管输出型。 2)交流载波型(见下图):

信号是搭载在50/60的交流主电源上,3号配线是主通讯线,1号和2号配线都是电源和通讯的公共线,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时通过D151→R151→室内机的发送隔离光耦→3号线→室外机的D26→R53一室外机的接收隔离光耦一最后通过2号配线形成一个信号同路,同样在交流电源的负半周时通过D152、 R152、室内机的接收隔离光耦、3号配线、D27、R52、室外机的发送隔离光耦、最后通过1号配线形成一个信号传递回路。使用的发送隔离光耦TL541G/J(相同的还有TIP545G/J、TLP741G/J、S22MDIV等)是单向晶闸管(SCR)输出,有的使用双向触发管输出型的(如:TIP560G/J、S21MD3V等),并且要求它们的VDRM>400V,不能用普通低VDRM三极管输出型的TJP331、PC417、TLP521、PC817等代用。 (2)四线制通讯电路(见下图) 室内外机的连(配)线有四根,其中两根是专用的通讯线,另外的两根则是电源线,也是使用直流电源载波的方式,但是为防止室内外机的误配线而造成主控电路的损坏,在外机仍保留收、发隔离光耦(均为TLP521、PC817等)。

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调节方式及其特性

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调节方式及其特性 摘要: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调节方式对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调节起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来一直被完善和更多的应用。 关键词:控制调节方式定功率模式定电流模式 1.1直流输电系统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调节输送的直流电 和直流功率: 1)调节整流器的触发滞后角或逆变器的触发超前角,即调节加到换流阀控制极或栅极的触发脉冲的相位,简称控制极调节。 2)调节换流器的交流电势,一般靠改变换流变压器的分接头来实现。 用控制极进行调节,不但调节范围大,而且非常迅速,是直流输电系统的主要调节手段。调节换流变压器分接头则速度缓慢且范围有限,所以只作为控制极调节的补充。 1.2控制极调节方式 控制极调节通常采用两种调节方式:整流侧均采用定电流调节方式,逆变侧常采用定关断余裕角调节或定电压(直流)调节方式之一。 1)定电流定关断余裕角调节 一般在整流器上都装有定电流调节装置,自动地保持电流为定值。定电流调节不但可以改善直流输电的运行性能。同时也可以限制过电流和防止换流器过载,所以它是直流输电系统基本的调节方式。定电流调节的基本原理是把系统实际电流和电流整定值进行比较,当出现差别时,便改变整流器的触发角,使差值消失或减少,以保持等于或接近于。图3.2(a)表明它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设原运行点为A,整流器触发角,直流电流为。若由于某种原因逆变侧交流电压从下降到,而整流器又无自动调节时,则新的运行点将移到B’点,电流大于。当装有电流调节器时,则在它的作用下,。角迅速地增大到,使工作点从A移向B,最后稳定在B点,电流便恢复到Ida。同理,逆变侧的电压升高或整流侧的交流电压波动时,也能保持等于。可见在电流调节器的作用下,运行点将在垂直线AB上移动。直线AB即整流器定电流调节器的伏安特性,称为定电流特性。定电流特性有一定的范围,当逆变侧交流电压上升或整流侧交流电压下降超过某一定值时,即使电流调节器将角减少到上限值,电流也不能恢复正常,因而整流器被限制在=特性上运行。这时系统运行在定特性和定特性的交点上(C点),这时即使成稳定运行,也容易引起电流大幅度波动,为了保证逆变器的安全运行,减少发生换相失败的几率,要求逆变器的关断越前角不小于关断余裕角(包括可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