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4-16T09:29:15.4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3期作者:汤进罗志刚

[导读] 移植是治疗终末期严重器官疾病的最有效手段[1-2]。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移植是治疗终末期严重器官疾病的最有效手段[1-2]。然而因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风险性,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是术后移植物再切除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3]。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成为了决定移植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从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现况研究上、诊断与治疗进展上做一综合概述。关键词:移植;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1.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现况研究

1.1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加大对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认识,以便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减少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改善移植术后的预后,增加移植成功率。

1.1.1自身机体条件

移植患者器官功能状态大多为衰竭期,如处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术前已经历了多次透析等替代疗法,自身状况极差,免疫力低下,极其容易导致真菌感染。加上Yang CH等人[4]通过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临床对照试验可见:若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高血压、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增加了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机率。

1.1.2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为了减少超急性、急性等排斥反应的发生,在围手术期管理中需要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HSCT)前还需大量的放化疗治疗。这些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可使移植患者长期免疫抑制状态中,是真菌感染的是最主要易感因素[5]。

1.1.3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移植术后由于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导致人体正常菌群部分杀死,菌群失调,使真菌大量定植,造成真菌或其他混合性感染。

1.1.4手术相关因素

移植后真菌感染常见于手术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一般大于12个小时[6];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呆留时间过长;术后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过长;中心静脉置管、伤口引流管及尿管等手术管道留置时间过长;血制品的使用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导致真菌感染的重要诱发因素。

1.1.5环境因素

对于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移植患者,院内及院外均可发生真菌感染。院内空调、饮水系统、医疗垃圾的处理、空气层流净化程度及病房传染病隔离情况等环境;院外居留地的环境及职业等环境状况都可诱发真菌感染。

1.1.6病毒感染

若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病毒感染的,常见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virus,CMV)的感染,可下调树突细胞表面的MCH-I/MCH-II等分子和其他免疫标志物的表达[7],降低机体抵抗力,可诱发真菌感染。

1.2发生真菌感染的现状

1.2.1发病率

移植术后感染常发生于术后1个月,术后1至6个月及术后半年以后等三个时间段,其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大约20%[8],相比细菌及病毒感染的发病率要低。不同组织器官移植及不同的移植类型,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有差别。据统计真菌感染在实体器官和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BMT)术后患者中的发病率是5%~20%和50%[9]。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中感染的风险性肝脏约为7%至42%、心脏约为5%至21%、肺部约为15%至35%和胰腺约为18%至38%,肾脏约为1%至14%[10]。

1.2.2菌群

移植术后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的念珠菌属、曲霉菌属为主。据统计其中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隐球菌属、其他霉菌属检出率分别约59.0%,24.8%,7.0%,9.2%[11]。

1.2.3部位

不同部位,真菌感染的定植率也不同。真菌感染可分为浅表及深部侵袭性菌感染。其中支气管及肺部最容易真菌定植[12]。

2.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

由于移植后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上检测检验的方式方法特异性及其灵敏度不高导致了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难度大,确诊周期长。以下就临床主要的诊断方式做一说明。

2.1临床症状诊断

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未见明显特殊表现。常常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咳粘丝状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发热,甚至高热,若连续发热超过4天,并使用广谱抗生素无效[13];还有寒战、低血压,甚至休克等菌血症表现等。

2.2影像学诊断

对于移植术后真菌感染临床上常常行CT扫描。真菌感染在肺部CT上常表现为[14]:曲霉菌属在CT上可见高密度的片子或结节影,病灶外周呈“晕轮征”,发病2周余,可见病灶出现坏死液化可见空腔或“新月征”。隐球菌属在CT上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团块状影,也可坏死液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成因及伦理研究? 唐媛1,李建华1,吴易雄2 1.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2.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E-mail:wuyixiong100@https://www.360docs.net/doc/fa15154425.html,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替代其病损器官的技术。中国器官移植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移植数量逐步增加,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除肾移植外其他器官移植从开展例数、存活时间或从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除技术、药物等条件方面外,还存在伦理发展与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因此,全面阐述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保障实现器官移植真正造福于民的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器官移植;现状;成因;伦理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技术。1998年10月北京某医院一位眼科医生为救治两位病人,未经一位死者家属同意,擅自摘取了尸体角膜。死者家属见此事后,将这位医生告上了被告席。1999年1月18日《健康报》第1版就登载了这起纠纷,记者就此器官移植问题作了专题报道。同年3月初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这位医生擅自摘取尸体眼球一案不予起诉的决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也专题报道了这起纠纷。虽然这起“眼球丢失案”已经过去近10年了,但由此引发的中国器官移植若干伦理和法律问题,则引起了医学界和伦理学界的持续讨论。为使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走上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3月16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同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明确了申请办理器官移植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为三级甲等医院,并须具备的条件是有具备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执业医师和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有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有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这一规定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对于规范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健康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 中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早在1974年就成功移植了第一例肾脏,1978年就成功移植了第一例肝脏和第一例心脏,1979年卫生部与同济医科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建立了器官移植登记处,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器官移植专家。80年代来中国相继开展了胰岛、脾、肾上腺、骨髓、胸腺、睾丸和双器官的联合移植。近年来中国器官移植在各种临床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同种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保存灌注液的创制与应用、现代移植免疫与检测,以及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验证等方面又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998年国内开展肾移植的医院有68家,当年共进行肾移植3596例,到2000年有108家医院开展肾移植,肾移植数达4830例。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64家医院经卫生部审定批准开展器官移植,每年肝移植数在3000例到3500例之间,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07年6月底已累计完成14613例。每年肾移植数目超过100例的医 ?本课题得到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2340-77221)的资助。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11-18. [5] Depoortere I,Thijs T,van Assche G,et al.D ose2depen2 d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11on con2 tractile properties in rabbit2,4,62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coliti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0,294(3): 983-990. [6] Thielemans L,Depoortere I,Assche G V,et al.Dem on2 stration of a functional m otilin receptor in TE671cells from human cerebellum[J].Brain Res,2001,895(1/2): 119-128. [7] Alcalde AI,Plaza M A,Marco R,et al.S tudy of the bind2 ing of m otilin to the membranes of enterocytes from rabbit jejunum[J].Peptides,1996,17(7):1237-1241. [8] P oitras P,M iller P,Dickner M,et al.Heterogeneity of m otilin receptor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the rabbit [J].Peptides,1996,17(4):701-707. [9] Satoh M,Sakai T,Sano I,et al.E M574,an erythromycin derivative,is a potent m otilin receptor ag onist in human gastric antrum[J].J Pharmacol Exp Ther,1994,271 (1):574-579. [10] Depoortere I,Peeters T L,Vantrappen G,et al.Develop2 ment of m otilin receptors and of m otilin2and erythromycin2 induced contractility in rabbits[J].Gastroenterology, 1990,99(3):652-658. [11] Lebenthal A,Lebenthal E.The ontogeny of the small in2 testinal epithelium[J].J Parenter Enteral Nutr,1999,23 (5Suppl):S3-S6. [12] Depoortere I,Peeters T L.T ransduction mechanism of m otilin and m otilides in rabbit duodenal sm ooth muscle[J]. Regul Pept,1995,55(3):227-235. [13] He X D,G oyal RK.Inhibitory junction potentials in the m ouse pyloric sphincter:roles of ATP,VIP and NO[J]. Gastroenterology,1995,108(4):A975. [14] P orter A J,Wattchow DA,Brookers S J,et al.The neuro2 chemical coding and projections of circular muscle m otor neurons in the human colon[J].Gastroenterology,1997, 113(6):1916-1923. [15] Clark M J,Wright T,Bertrand PP,et al.Erythromycin derivatives ABT229and G M611act on m otilin receptors in the rabbit duodenum[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1999,26(3):242-245. [16] Pasricha P.Identifying the m otilin receptor:science,seren2 dipity,or sim ply business[J]?Gastroenterology,1999, 117(6):1502-1504.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盛春泉,季海涛综述 张万年审校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摘要: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是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靶点和新的先导化合物。本文综述了作用于真菌细胞壁、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抑制鞘脂生物合成和电子转移抑制剂四类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971(2001)0620347205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艾滋病的流行以及放射治疗和器官移植的广泛进行,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真菌细胞膜脂质合成的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和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52氟胞嘧啶)。然而,两性霉素B由于具有肾毒性而大大限制其应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虽然毒性较小,但  收稿日期:2001205208是它们易产生耐药性而使治疗指数大为降低;52氟胞嘧啶也存在着抗菌谱窄、复发率高等问题;而特比萘芬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出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抗真菌药物。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一些新的作用途径、作用靶点被发现,并有数个具有开发前景的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本文就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作一综述。 1 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 以真菌细胞壁为靶点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是

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1310?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SouthMedUniv)2007;27(9)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易述红,李华,杨扬,陆敏强,蔡常洁,许赤,易慧敏,汪根树,陈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7、 摘要: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l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病因、易发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46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共有91例(19.49%)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弥漫性脑病72例,脑血管意外12例,癫痫发作4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高龄、术前高胆红素血症、高渗透压、低血小板、肺部严重感染与弥漫性脑病密切相关。5例脑病患者施行了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8例脑出血患者中5例施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中有79例痊愈,12例死亡.与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率为10.98%。结论神经系统病变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具有潜在危险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免疫抑制剂的神经毒性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脑出血的发生多提示预后不良。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及时调整有利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肝移植;神经系统:手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6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54(2007)09.1310.04 Major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andtheirmanagement YIShu-hong,LIHua,YANGYang,LUMin?qiang,CAIChang-jie,XUChi,YIHui-min,WANGGen-shu,CHENGui?hua LiverTransplantationCenter,111们AffiliatedHospita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features,underlyingmechanismandmanagementofmajor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MethodsThedataof467patientsundergoinglivertransplantationfromOct.2003toSep.2005wereretrospectivelyreviewed.ResulIs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occurredin91(19.49%)cases.Themostcommon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wereencephalopathy(72cases),followedbystroke(12cases),seizure(4cases),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3cases),andcentralnervoussysteminfections(2cases).Fiveencephalopathycasesweretreatedwith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and5intracranialhemorrhage caseswith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Themortalityrelatedto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Was10.98%(12/91).Conclusions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arecommonandpotentiallyfatal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involvingseveralfactors.CsAandFK506mayplayallimportantroleintheonsetof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andstroke,especiallyintracranialhemorrhage,hasahighmortality.Combinedtherapiesandtimelymodulationoftheimmunsuppressiveregimensmayimprovethepatient’Soutcome. Keywords:livertransplantation;nervoussystem;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然而国内尚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467例肝移植患者资料.就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中心共为467例患者施行了479次肝移植术,术式主要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1例,劈离式肝收稿日期:2007.05.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项目(2003CD515507);广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523.E0101) SupportedbyNational973ProgramforKeyBasicScie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3CD515507)andbySci.techResearchProjectofGuangdongProvincialSci-teehAdministrationBureau(20057_3.EOl01). 作者简介:易述红(1973.),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学移植2例。受者术前诊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重症肝炎并暴发性肝功能衰竭76例,原发性肝癌152例.硬化性胆管炎7例,胆汁性肝硬化10例.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4例,肝糖原累积症1例。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和类固醇激素二联免疫疗法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治疗中部分病例加用霉酚酸酯(MMF)或赛尼呱加强免疫抑制治疗。术后监测肝功能相关指针和免疫抑制药物浓度,其中术后早期FK506血药浓度控制在8~12ng/ml,CsA血药浓度控制在200~300“g/ml。 1.2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 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抑郁、躁动、缄默、幻视、幻听、头痛、谵妄、昏迷等可疑神经系统病变时,立即检查肝肾功能、血生化、血CsA或FK506药物浓度,并根据临床病变的发展。及时行脑部MRI或CT、脑电图等检查,有临床指征时。行腰穿检查CSF,并行细菌、真菌和病毒检查,以明确诊断。

真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呢

真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呢 真菌感染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脚底以及皮肤上,真菌感染的现象最为明显,希望患者可以及时的治疗它。一般真菌感染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个人的卫生或者皮肤破裂,导致真菌的感染等情况。我们都知道皮肤上存在的真菌以及细菌是比较多的,皮肤破裂就很容易滋生真菌。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4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 (一)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二)皮肤真菌病: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

病,发病率高。 (三)皮下真菌病: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四)系统性真菌病: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介绍的内容后,你们应该都知道真菌感染是怎么产生的吧,它对于我们身体健康的伤害。一般系统性的真菌病有支原体疾病以及衣原体疾病,也有手藓等疾病,希望你们可以根据它的发病原因去治疗它。

伏立康唑抗致病真菌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伏立康唑抗致病真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英, 顾军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 刊名: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英文刊名: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年,卷(期):2002,28(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21条) 1.Sutton DA;Sanche SE;Revankar SG vitro amphotericin B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Aspergillus terreus, with a head-to-head comparison to voriconazole 1999(07) 2.Vora S;Chauhan S;Brummer E Activity of voriconazole combined with neutrophils or monocytes against Aspergillus fumigatus: effects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998(09) 3.Clancy CJ;Nguyen MH In vitro efficacy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of voriconazole against Aspergillus and Fusarium species 1998(08) 4.Fratti RA;Belanger PH;Sanati H The effect of the new triazole,voriconazole ( UK- 109,496), on the interactions of Candida albicans and Candida krusei with endothelial cells 1998(01) 5.Belanger P;Nast CC;Fratti R Voriconazole (UK-109,496) inhibits the growth and alters the morphology of fluconazole-susceptible andresistant Candida species 1997(08) 6.Vora S;Purimetla N;Brummer E Activity of voriconazole, a new triazole, combined with neutrophils or monocyte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effect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998(04) 7.Hoban DJ;Zhanel GG;Karlowsky JA vitro susceptibilities of Candida and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solates from blood cultures of neutropenic patients 1999(06) 8.Sabo JA;Abdel-Rahman SM Voriconazole: a new triazole antifungal[外文期刊] 2000(09) 9.Ryder NS;Leitner I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of terbinafine with triazoles or amphotericin B against Aspergillus species[外文期刊] 2001(01) 10.Weig M;Muller FM Synergism of voriconazole and terbinafine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isolates from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patients with oropharyngeal candidiasis[外文期刊] 2001(03) 11.Swift AC;Denning DW Skull base osteitis following fungal sinusitis 1998(01) 12.Hegener P;Troke PF;Fatkenheuer G Treatment of fluconazole-resistant candidiasis with voriconazole in patients with AIDS 1998(16) 13.Hughes WT;Bartley DL;Patterson GG Ketoconazole and candidiasis: a controlled study 1983(06) 14.Perea S;Fothergill AW;Sutton DA Comparison of in vitro activities of voriconazole and five established antifungal agents against different species of dermatophytes using a broth macrodilution method[外文期刊] 2001(01) 15.Espinel-Ingroff A In vitro fungicidal activities of voriconazole, itraconazole, and amphotericin B against opportunistic moniliaceous and dematiaceous fungi[外文期刊] 2001(03) 16.Nucci M;Akiti T;Barreiros G Nosocomial fungemia due to Exophiala jeanselmei var. jeanselmei and a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总论与细菌性肺炎》要点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总论与细菌 性肺炎》要点 一、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总论 目前,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和小肠等实体器官移植(SOT)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但影响SOT受者术后生存率的两大主要因素,依然是排斥反应和感染。SOT术后受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使受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继发各种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在术后早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使用期或再次冲击治疗时期。SOT术后约有80% 以上的受者至少出现过1次临床感染,40%的受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是感染,或其它并发症同时合并感染。感染的病原学之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的部位方面,以肺部感染最常见。细菌感染可以单独反复发生,或者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自2015 年我国成立了规范的器官获取组织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逐渐成为SOT受者得到器官的重要来源。来源于捐献的供者,死亡前绝大部分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气管插管等器官辅助支持,供者本身携带的病原体成为受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感染不仅损害移植物功能,而且显著增加SOT受者的病死率,使SOT面临更大的挑战。 肺部感染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肺部感染均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SOT 受者作为免疫受限人群,

肺部感染的风险更高,而且这种高风险状态伴随终身。所有的SOT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肺部感染是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术后。针对SOT受者的细菌感染,需要积极预防、及时诊治、合理治疗,才能降低细菌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SOT 受者的移植后病死率。 二、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性肺炎的诊疗技术规范 SOT患者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尤其是围手术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期、患者所处的环境为院内医疗场所等情况。 在SOT受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肺移植。其次是心脏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等。 SOT术后早期(<3个月)细菌性肺炎多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或医疗相关性肺炎,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较高,显著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是影响移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SOT 术后超过1 年以上发生的细菌性肺炎多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1 SOT受者细菌性肺炎的诊断 1.1 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医学文案)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据中国肝脏移植注册系统(CLTR)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完成肝脏移植近20000例。2008年CLTR报告显示,良性肝病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82.3%、77.4%、73.8%。 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原发病复发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疾病等。 血管并发症 肝脏移植手术涉及的血管重建包括肝动脉、门静脉以及静脉流出道三大部分。Bekker等分析了999篇文献中的71项研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其中成人患者为2.9%,儿童患者为8.3%,病死率为33.3%。我中心一个外科小组报道,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为 2.7%(3/110)。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肝脏缺血性坏死、缺血性胆管炎,进而发生胆漏、腹膜炎、菌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晚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则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评价肝动脉血栓形成非常有效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方法,仍需进一步诊断时可行腹部增强CT或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进行确诊。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的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行溶栓治疗,如失败可立即行手术切开取栓,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放置支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约在2-3%。术后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而行腹部增强CT或血管造影可进一步确诊。术后门静脉血栓若早期得以发现并诊断,可行手术取栓恢复门脉血流,而对于晚期门静脉血栓,往往主要需针对门脉高压症进行处理。而对门静脉狭窄的患者而言,若狭窄程度较重者,可行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治疗。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约为1%。但随着活体肝移植开展,手术难度增加,肝脏重建中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升高,国外统计的发生率为6.7%-16.6%。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常见的症状为无诱因的腹水、双下肢水肿、胃肠道出血等。临床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可通过腹部多普勒超声、CT增强扫描发现,而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可以确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张庆柱 第一部分概述 一、真菌类型与致病性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因此, 一般将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s)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大类。 1.浅部真菌感染常由各种皮肤癣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引起手足癣、体癣、股癣、叠瓦癣、甲癣、头癣等。浅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高,治疗药物主要为抗浅部真菌感染药和外用(局部应用)抗真菌药。 2.深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引起的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感染, 如肺、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 严重者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深部真菌感染多由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皮炎芽生菌等引起。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如假丝酵母菌病和曲霉病等。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尤其在严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等)时,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时更易发生。治疗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及唑类等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二、真菌结构与药物作用机制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根据作用机制抗真菌药物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壁 细胞壁作为真菌与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几丁质、β-(1,3)-D-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抑制细胞壁组分的合成或破坏其结构,可以达到抑制、杀灭真菌的目的。由于哺乳动物无细胞壁,因此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具有选择性,对机体影响较小。根据作用靶位,又可分为:①β-(1,3)-D-葡聚糖合酶抑制剂:脂环肽类是结构上含有环肽和脂溶性侧链的天然抗生素大家族,以棘白霉素类(echinocandins)为代表,可以非竞争性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酶, 抑制许多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细胞壁的一种基体成分β(1,3)-D-葡聚糖的合成, 从而破坏真菌细胞壁,导致细胞内容物渗漏。②几丁质合酶抑制剂。③甘露糖蛋白抑制剂。 (二)作用于真菌细胞膜 真菌细胞膜与哺乳动物细胞膜比较相似,含有磷脂、鞘脂、固醇和蛋白质。 1.作用于麦角固醇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与哺乳动物细胞的胆固醇类似,能稳定细胞膜结构,减小流动性。细菌的细胞质膜上无类固醇,故作用于麦角固醇的抗真菌药物对细菌无效。 (1)唑类(azoles):包括咪唑类(imidazoles)和三唑类(triazoles),通过咪唑环上未被取代的氮原子与血红素卟啉基上的Fe络合,抑制14α-去甲基酶(14α-demythyelase,14-DM),造成固醇前体的积累和麦角固醇的耗尽,导致真菌质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一.肝移植术后的一般处理: 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水,但可经胃管少量药物管饲、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或半卧位为主,坚持翻身拍背以利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尽早坐起锻炼,下地活动。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必要的血氧分压,同时定时做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气道,以免痰液过于粘稠而难以咳出。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 (1)胃管:应定时冲洗,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恢复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争取早期拔除,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测压管及Swan-ganz导管:除中心静脉插管可保留一段时间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导管均应在循环稳定24小时后及早拔除,并将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CVP 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刻拔除,可留置PICC管用作补液通道。 (4)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被血块堵塞。引流量减少后应逐步拔除肝上引流管。右肝下引流管应在T管夹闭后拔除。 (5)T管:肝脏移植术后留置T管,除胆道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外,尚可观察胆汁性状,或经过窦道对某些胆道并发症进行治疗。应定期行胆汁细菌培养。术后1周行T管造影,确认无胆漏后可夹闭T管。怀疑有胆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观察胆汁质量,取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胆道造影检查。T管拔除一般在术后3 - 4个月,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为防止拔管过程中胆漏的发生,可在拔除T管后马上沿窦道置入一根中心静脉插管,将其尖端置于窦道汇入胆总管处。留置一两天后,如未出现胆漏可逐步拔除。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液体的进出量多,对病人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监测指标决定补液量的多少。具体治疗上因人而异,容量超负荷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延长呼吸机依赖的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又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常用的胶体液有新鲜冰冻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在病人凝血功能恢复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有增加肝动脉吻合口血栓发生的机会,在使用中应引起注意。白蛋白可有效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扩容效果快速,应使血白蛋白指标达到38 – 40g/L 水平。电解质调节中重点需注意高钠、低钾、低钙血症等异常,应及时纠正。肝移植病人术后常出现酸碱失衡现象,故必须经常进行血气分析,早期往往为代谢性酸中毒,稍后则转为代谢性碱中毒。治疗酸碱失衡重要的是纠正病因,对症处理只是暂时性的辅助治疗。 6.营养支持: 肝移植后营养需要量很高,从腹腔引流和第三间隙丢失的蛋白量很多,因此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补充非常关键。营养补充一般遵循两个原则:即根据肝功能恢复状况补充营养和尽早从胃肠道进食。一般每天至少补充热量30Kcal/kg/d,葡萄糖与脂肪乳各补充一半热量,最好使用中长链脂肪乳,这样对肝脏负担小。根据肝肾功能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或肾病氨基酸。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多数意见赞同应用生长激素,认为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7.抗感染治疗: (1)抗菌治疗:肝移植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应选用较低级的品种。一旦发生感染则尽可能按照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为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建议采用“降阶梯治疗”,即以强力广谱抗生素覆盖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得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改用相对窄

(整理)抗真菌药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致病真菌耐药的逐年上升,免疫抑制状态下严重真菌感染的增多,以及某些抗真菌药毒副作用大及选择范围小等原因,两种以上抗真菌药的联合应用是临床抗真菌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抗真菌药联合应用进展较大,有很多联合用药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抗真菌药联合应用的研究状况。 目前,抗真菌药主要有以下几类:(1)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2)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和泊沙康唑(posaconaz ole)等;(3)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4)杂类,如核酸抑制剂5-氟胞嘧啶等;细胞壁抑制剂类,如尼可霉素Z、棘球白素等。从理论上讲,不同种类的抗真菌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联合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并可以减少单一用药的剂量及其毒副作用,缩短疗程,还可防止耐药的发生。现将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多烯类与唑类合用 Louiee等先后通过体外实验发现两性霉素B 与氟康唑合用对白色念珠菌有拮抗作用。也有研究证实两性霉素B加咪康唑对光滑念珠菌有拮抗作用。Kontoyiannis等用E-te st方法证实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烟曲霉有拮抗作用。但Barchiesi等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发现,两性霉素B分别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合用时对新生隐球菌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而且末发现有拮抗作用。 Louie等利用兔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发现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合用表现为拮抗作用。随后又利用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发现两件霉素B和氟康唑对敏感株和中度耐药株的菌珠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氟康唑高度耐药的菌株则表现为相加作用。也有学者利用小鼠白色毛孢子菌感染模型发现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减少脏器菌荷量。Barchie si等在小鼠隐球菌病动物实验中也发现,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合用可相互增强抗菌活性。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自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以来,抗真菌药物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有各种抗真菌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对真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仍需新的高效安全抗真菌药物问世。从目前来看,较有前途的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与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的两大类药物。此外,像两性霉素B等抗菌活性强但不良反应严重的老药也在不断得到改进。分类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分为:①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如唑类、丙烯胺类和吗啉类)以及损害细胞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的药物(如多烯类);②影响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卡泊芬净);③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如5-氟胞嘧啶,灰黄霉素);④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的药物(如碘化钾等)。 按抗真菌药物的结构类型的不同分为:①唑类(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等);②丙烯胺类(特比萘芬、萘替芬等);③吗啉类(阿莫罗芬等); ④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⑤其他类(灰黄霉素、5-氟胞嘧啶、碘化钾、环吡酮胺、卡泊芬净等)。 唑类药物(azoles) 这类药物有共同的N-碳置换的咪唑或三唑环,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两大类。唑类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真菌药物,在近年来防治真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唑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在真菌的细胞膜。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同时使甲基化的固醇堆积,这样则改变了真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从而阻止了真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些唑类药物在高浓度时可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外露,发挥杀菌作用这类药物可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系统用药治疗严重的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等。唑类药物中供外用的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供系统 使用的包括: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酮康唑ketokonazole 酮康唑是第一个可口服使用的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抗菌谱酮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癣菌、糠秕孢子菌、念珠菌属、酵母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有抗菌作用。对曲霉、毛霉无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特点该药在胃肠道容易吸收,口服400mg 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5~6mg/l,但是个体差异较大。胃酸可促进药物吸收,当胃酸分泌减少或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时服用时药物吸收减少。口服酮康唑后,药物可分布在皮脂,尿液、乳汁中;但在脑脊液中含量甚微。 临床应用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问世之前,口服酮康唑是治疗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长期服药引起的肝毒性以及停药后复发的问题,临床上限制了对它的使用。现临床可用于念珠菌病、花斑癣、皮肤癣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的治疗。对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一般无效,对曲霉病、毛霉病以及足菌肿无效。不良反应10%的患者服常规剂量的酮康唑后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口服剂量大于800mg/d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50%。与食物同时服用或在夜间服药有助于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是酮康唑较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可持续数周;肝活检程肝炎样损害。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肝功能(2次/月),尤其要注意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大剂量(大于800mg/d)服用酮康唑能抑制肾上腺与睾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引起脱发、性欲减退及男性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研究者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研究,至今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研究范围从单味中药发展到复方,研究和探索抗真菌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为发现和研制抗真菌药物提供有利的线索和理论依据。目前中药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水煎剂,乙醇、乙醚、稀醋酸等的浸出制剂。另外研究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管碟法、固体培养基法、纸片抑菌法、平皿稀释法以及平板打孔扩散法等,它们通常只用于对中药的抑菌活性作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常用二倍稀释法。本文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字中草药抗真菌研究 1、不同形式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1.1单味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 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王理达等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宫毓静等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纪丽莲[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王昊、付爱

华[5~6]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尹秀芝报道苍术浸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屠鹏飞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IC在18.8~750μg/m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刘小琴等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侯幼红等[10]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何进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的迟缓期。付爱华等发现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藿香精油等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烟曲霉等18种深部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杜青云报道姜黄挥发油对动物皮肤藓菌感染模型的有效率达87.5%。夏忠弟、方芳等]采用同位素标记和电镜证实山苍籽油乳剂干扰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 1.2中草药复方的抗真菌作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理复杂,有些方剂中的单味药并无明显的抗真菌活性,但复方却呈现一定疗效。邱莹等在对中药祛屑洗药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制剂(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的MIC值最低为312.5ms/L,而其他单味中药制剂的MIC值除鱼腥草外均在 600ms/L以上。纳猛等用藿香、香薷、茵陈、土槿皮和石榴皮5味中药组成复方洗剂,该复方水煎剂稀释到40%(v/v),10%(v/v)和5%(v/v)时能够完全杀灭不同的表皮真菌。隋芝芹等取足癣患者损伤处皮屑培养,加入苦甘洗剂(由苦参、当归各30g,白藓皮、枯矾各20g,甘草40g组成),絮状表皮癣菌菌落明显减少或不出现。郭建辉Ⅲ1发现癣净散(地肤子、土荆皮、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夏枯草、丁香)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具有较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