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专项—两化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化专项—两化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化专项—两化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化专项—两化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

编制单位:XX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九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3)

1.1项目单位 (3)

1.2信息化发展现状 (3)

第2章项目的需求分析 (5)

2.1项目建议的背景和依据 (5)

2.2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的需求分析 (7)

2.3业务流程分析以及功能、安全、设备、软件等方面需求分析 (10)

第3章项目建设方案 (24)

3.1建设目标 (24)

3.2总体架构 (24)

3.3应用系统 (25)

3.4网络及软硬件系统 (33)

3.5信息安全保障方案 (39)

3.6采用的标准及其他辅助设施和设备等 (40)

第4章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安排 (43)

4.1项目建设周期 (43)

4.2实施进度计划 (43)

4.3责任人和组织保障 (43)

第5章投资计划和资金来源 (44)

5.1投资估算 (44)

5.2资金筹措 (46)

第6章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7)

6.1项目经济效益 (47)

6.2项目社会效益 (51)

第7章其他相关附件 (53)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单位

XX中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1日,座落于太和县工业园A区,公司注册资金1280万元,是一家具有现代化生产加工牛肉干产品的中型企业。目前公司职工286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18人。公司主要生产“五源”牌牛肉干、肉松、肉脯、真空软包装牛肉系列产品。目前公司拥有生产线12条,年加工生产能力1500吨。

公司以信得过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声誉获得了市、县颁发的多种奖项。2015年被评为“市名牌农产品”称号、2008年“XX工业创新成果展银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理事单位”、“产品信得过单位”、2009年获得“太和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获“第四届XX民营企业十大创新品牌奖”、2011年被授予“阜阳市百强企业”称号、2012年“省著名商标”、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2信息化发展现状

1、本单位或本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规划或设想

依托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引入先进的科研、商务、管理软件系统及其它配套设施,改造现有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和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现有应用系统的情况

XX中亚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局域网,初步实现了部门办公自动化,内部办公现使用的网络办公软件产品,从而实现部分工作流的无纸化办公,同时解决文件的异地发放和审批工作。财务部门应用了用友的

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部分的一体化。信息化工作基本停留在局部应用的层面上,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销售渠道管理、仓库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管理等。

3、拟建项目与已有系统的关系

该项目是在新建两化融合信息化平台,不存在与现有系统的矛盾问题。

4、现有网络、设备以及其他信息资源情况

XX中亚食品有限公司共有18台电脑,建立了公司内局域网,内有16台电脑可以接通互联网,具备了实现了信息化办公的基本条件。目前公司内简单具备了一定条件下信息化办公的手段,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办公,但就管理而言,仍然是粗放型的,离现代化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2章项目的需求分析

2.1项目建议的背景和依据

2.1.1项目建议的背景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两化融合度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应用深度、影响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两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硬技术”与“软环境”发展不均衡;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不均衡;两化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缺少带动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部门间协调不够,缺少合力等。在“十三五”期间要着力解决上述两化融合存在问题,使两化融合进程继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重考虑:

第一、从政府层面来看,两化融合任务很艰巨,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手段不多。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推动两化融合进程。尤其是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引导企业主动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政府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信息化建设能够争取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第二、从企业自身层面来看,多数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初级阶段,推进两化融合的难度很大。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体,本应引领各方力量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藉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绝大多数企业的管

理层对信息化的涵义不明或者不够重视,尚未真正明白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专注信息化工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导致真正的两化融合成绩很少,大多数企业尚未树立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理念,没有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第三、从两化融合软环境层面来看,信息化发展软环境不完善,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有待制定。受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企业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化专业人才往往仅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同时,如果企业自己培训这些人才,则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也不合适。因此,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

综上所述,两化融合发展的三方均存一定问题:政府助推不足导致两化融合动力不足;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需求不明确,导致两化融合驱动力不足;信息化软环境不佳导致两化融合技术的传播滞后。因此,十三五期间“两化融合”工作任重而道远。

2.1.2项目建议的依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加快我国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了我国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战略。这些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

建设“数字XX”,是XX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立足XX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等建设方面,涌现了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成功典型。建设“数字XX”,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加速XX省工业化进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通过“数字XX”建设,广泛应用数字和信息技术,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搭建先进的数字平台,可以大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数字XX”建设不仅是“861”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这一宏伟工程的技术平台。要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每一项重大建设都离不开信息化,都必须有现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支持和保障,发挥好信息技术的倍增与渗透作用,就会对整个“861”行动计划产生巨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为了建立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平台,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壮大的要求,实现企业双向信息的掌握和交流,改变粗放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秩序,XX中亚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实施“信息化专项—两化融合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数字XX”建设规划和九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导向。

2.2采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需要的需求分析

●建立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平台,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壮大的要求。

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企业将在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紧密层、改善和提高生产装备水平甚至产品品种外延等多方面仍会有较大动作。这些目标对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平台有着迫切需要,因为没有高水平

运营和管理的支持,会越大越乱甚至控制不利,达不到规模、效益、竞争力同步增长的目标。

本次信息化规划、设计和实施,不能局限于当前的企业规模、企业现状、企业需求,更要将企业未来的发展纳入信息化视野范围,不但显著改善目前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满足未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求,同时支持企业的发展过程。使信息化系统成为企业真正的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平台。

●实现企业双向信息的掌握和交流

企业快速发展,规模快速扩大,管理环节的增多,业务量的扩大。企业决策层和高层管理者,过去走一圈就可掌握大概的状况已没有可能,靠被动汇报和报表信息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更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和正确决策。同时企业规模越大,基层人员向高层反馈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不通畅:一是领导业务太忙很少见面;二是层次越来越多基层人员总感觉自己问题是小问题,单独汇报打扰领导总觉得不合适;三是基层人员对高层有畏惧情节,很少敢于主动当面反映问题。

实施信息化,解决信息的双向交流,上级及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下级准确理解和贯彻领导决策。

●改变粗放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秩序

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从创业初期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支持着企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对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企业发展太快,其管理流程和秩序没能及时梳理、总结、改善、优化,在管理过程的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再加上业务量的剧增,人工手段的限制,已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规律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

借助实施企业信息化,优化企业管理业务流程,改善管理和业务处理手段,建立一体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秩序。将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价值)链,为解决大规模定制环境下研、产、供、销、财等环节响应速度低、应变能力差、质量不稳定、资金占用及成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提供先进的管理技术平台,充分激活企业资源,达到数据高度准确及具备权威性,实现计划、控制、执行等环节的柔性化运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谋取大规模定制市场的产销量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

●信息化要面向未来趋势

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大,目前企业基本采用传统订单处理模式,以传真、电话、纸面合同、邮件等模式处理销售业务,客户订货后很难及时获取自己订单的执行情况。这与国际上已经和逐步实现供需链信息化环境和良好客户关系的需求差距较大,未来与客户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国内同行一旦实施类似系统,企业在与之竞争时也会遇到困难。

建立国际水平的企业信息外延平台,实现客户、订单管理、订单跟踪的基本电子商务环境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本需求。面向市场竞争,支持相关业务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市场运作提供有效的工具;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市场信息,尤其是市场信息的电子化交换、传输与处理,实现市场管理自动化、网络化。

●有效的数据集成和信息查询

形成企业包含所有业务集成的数据中心,改变多个数据库的信息化孤岛现象。及时对设计、工艺、生产、销售、库存和财务管理等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存贮、查询和检索,消除数据冗余并及时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台帐,使相关业务处理实现网络信息化;

■做到产-供-销部门间物料信息的集成。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

■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财务帐”与“实物帐”同步生成。

■客户、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集成。优化供应链-协同合作竞争。

■支持“推式访问”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按需供应”;

■用一个组合查询界面,以形象的查询分析工具,滤去细节,把控关键,掌握企业运行指标是否脱离管理目标,以便及时做出决策判断,为差异化管理、目标管理、事中监督控制和辅助决策支持的实现提供依据。

2.3业务流程分析以及功能、安全、设备、软件等方面需求分析

2.3.1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基本思想是:融合项目管理、TOC(约束理论)、并行工程、MRP 和成组技术等先进管理思想,以产品工程管理为基础,以物料管理、计划管理和成本控制为重点,通过有效的作业调度实现企业的有序高效生产,是一个集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为一体化的行业高级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系统彻底解决了企业实施以MRP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数据准备工作量大、生产制造过程变化大系统失去指导作用、实施难度大失败率高的问题。

1、全面集成的一体化方案

设计制造经营一体化:设计CAD、CAPP、PDM系统与ERP系统的无缝连接,解决了ERP系统令人生畏的基础数据准备瓶颈。生产经营的一体化提高了企业的实时管理和决策能力。

2、两点技术创新

●TOC 约束理论支持下的计划和执行模式,突破传统MRPII 若干实施的难题,减低了实施难度,大大提高了装备制造业实施成功率。

●拓展BOM 内涵,实现了设计BOM 、工艺BOM 和工程制造BOM 有机

3、三级生产管理 产记录,式。

计划员

车间主任车间操作员生产三平台模型

4、两种管理方式

该系统结合了项目管理和任务管理两种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订单及预测两种生产模式并存而带来的生产难以优化管理的问题矩阵式

管理

5、一个协同平台

以任务结构树为导航操作平台,实现设计、工艺、物流、生产计划和车间多个部门的并行协同工作。即满足试制产品的项目化管理需求,也满足销售订单的计划、生产、采购等多部门协作要求。

管理人员通过任务结构树可实时总揽项目计划、项目进度和料工费发生情况,真正做到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

6、系统的核心内容

●产品工程管理的BOM 导航技术提供了设计、工艺、生产、采购等全过程的数据准备与集成并行工作平台。

●项目管理技术和MRPII 技术结合,独创性地解决了装备制造业生产计划系统实施困难成功率低的难题。

项目管理 平衡物流

●在多种BOM数据基础上的“三级二价”成本体系,为真实核算和有效控制成本提供了可靠手段。

●生产过程工序级跟踪、看板式管理真正实现了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

2.3.2功能需求分析

1、电脑辅助设计(CAD)应用需求

真正基于画法几何原理和多视图概念。充分利用图形的水平、垂直、相接、相切、单视图对齐、多视图对齐、对称、同心、均布等几何和拓扑结构约束关系和端点、中点、切点、圆心、交点等特殊点快速准确定位,无须输入坐标,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模仿直尺、圆规、量角器、橡皮擦等绘图工具,绘图信息显示清晰、完备。完全按照图形的定位过程和标注方法来绘制图形,符合工程师的思维特点,使绘图准确、快捷。

提供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图组选择的形式多达十种,并提供了独特的伸展变形功能。存储了图形的交点信息,可以直接删除线段、弧段。

建立了尺寸和工程符号约束,提供基于约束的尺寸分析和参数化设计功能。实现对多视图图形的欠约束、过约束分析,可进行多视图参数化设计,实现草图变正图,大大提高系列化产品的设计效率。

紧扣国家标准,用简捷、自然的方式实现国标有关规定。例如在尺寸标注时可以查询上下偏差,标注形位公差时可以根据主参数和精度等级进行查询,紧固件库以装配的形式调用,而且有多视图的投影等。

以提高绘图效率为中心,充分将鼠标操作与热键操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操作简单化、记忆极小化。菜单简洁,不设命令行。使用户

使用软件时能够专注于设计工作,无须记忆命令。使用开目CAD一天之内可以进行实际绘图,三天之内可以非常熟练。

设计为工艺服务,CAD面向与CAPP的集成。CAPP系统所需要的零件的属性信息和图形、定形定位尺寸、工程符号等,均可以从开目CAD 中获取。

建立了海量的多视图图形库,并提供开放的图形库建库工具。用户可以自行建立子图库、符号库、表格和系列件库。

可以在PDM的环境下,以多种身份进入开目CAD,完成图纸的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等工作。

按照工程实际的需求来进行开发,充分体现机械工程的专业化特色。面向制造业,以功能够用、好用为原则,不简单地增加其他行业的功能。

2、产品数据管理(PDM)应用需求

集中管理企业产品资料库,设计资料及信息收集系统

基本信息维护,项目管理、产品结构管理

可定制的报表生成、多维的权限管理、技术文档管理

可定制的工作流程、组织和资源管理、工艺文件管理

提供产品结构的单级、多级、最终反查及报表

具有与其他CAD、CAPP相集成的能力

任务分配功能,图纸批注功能、与应用系统的集成等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及对象连接与嵌入技术(OLE),集成常用产品与工程设计绘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及字处理软件(Word,Excel)增强系统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可进行产品结构的复制

提供子件的成批替换

担供产品结构的整个删除,即相关删除

支持可选件设计

3、工艺文件管理(CAPP)应用需求

工艺文件管理提供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常用工艺文件录入、修改、查询、打印输出功能,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片、工具明细表(外购、厂标准)、工装明细表

文件输出系统能铭自动生成工艺单、产品明细表,标准件明细表等,可直接打印或输出到EXCEL、WORD中,由用户自定义报表格式。图纸通过嵌入的绘图软件进行输出,标题栏内容自动填入,如果是总装或部件图,明细表栏也可以自动输出

可进行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的复制

支持不同产品共用工艺路线

自动生成物品提前期报告

支持工序工装的处理

自动生成产品/部件的定额工时

4、OA系统应用需求

公文管理:是企事业常规的办公系统,包含收、收发管理,报告审批,领导督办、公告与通知,会议管理等部分,各模块均能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视化配置,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文档管理:对系统的收发文模块的文档进行有效的归档整理,并对单位存档的文档进行登记,方便用户查阅,提供借阅登记、催还、统计等功能

日常办公:为各业务、项目提供协同工作环境,将业务办公与企业

信息系统集成,根据企业的不同该部分会有所不同。

公共信息:用于管理那些需要广而告知的信息,它包含规章制度、内部刊物、常用信息、电子论坛等部分。

个人事务:提供给办公人员一个统一的处理平台,系统自动将所有要处理阅读的文件放入待办事宜中,使用户能及时办理和阅读文件,还有与Internet互连的电子邮件系统、个人的通讯录、群组日程安排、个人文档等。

人事管理:干部管理(考察、任免、调配、考核、奖惩同、职称评定、晋级、离退休、复转军人安、死亡抚恤等)、工人招聘、调配工作、企业劳务出口、人事档案等有关事务的管理。

外出管理:贵单位的许多工作需要多个个体(部门或个人)互相协作完成。为了有效地提高个体这间的协同工作效率,避免日程安排冲突,本模块可以以关键事件或关键个体为核心进行出差的协调调度工作。

辅助办公系统:辅助办公提供了很多不常用,但往往不可缺少的功能模块。其中包括九大模块:信访管理、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采编、项目管理、活动安排以及人员信息管理等。

客户管理应用需求

客户档案及基础信息

客户联系情况记录

客户供销货历史记录查询

客户业绩统计与分析

供应商评级管理

客户主要业务人员说细资料及联络方式

客户报表

客户的反馈跟踪服务等

5、ERP应用需求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的MIS管理系统,但在XX爱姆恩智能科技集团却早已形成了一些有关于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这些需求总体上反映了XX爱姆恩智能科技集团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报价过程中,无法在第一时间估算其标案的成本状况,完全凭经验粗略报价,至于盈亏,等交货后才知道;

2、缺乏完善的营销管理系统,公司难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变化

3、相关计划的编制没有考虑到在整个供应链计划过程中的影响,其结果造成供应和需求不匹配由于需求的影响和错误的预测而产生的采购流程的调整,直接导致某些商品库存增加或短缺

4、财务对业务的反应滞后,无法进行准确及时的财务监控、资金分析和业务跟踪

5、由于原物料存放统计不准确,因此无法对产品进行有效、及时的时效性管理

6、急需优化渠道和直销方式,迎合企业发展策略及大型营销模式

7、公司管理的制度化,员工职能提升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3.3数据分析

在运行信息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是在运用系统之前没有或未明确规定的,故需要做大量分析研究的工作。包括一些产品、工艺、库存等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

准备原则

(1)数据规范化要求

信息系统是一种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因此,要求数据必须规范化,或者说必须具有统一的标准。数据规范化是实现信息集成的首要条件。

(2)数据准确性、完整性要求

数据规范化是数据准确的前提,没有规范就谈不上准确。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是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因为对于信息系统来说,“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只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数据自动化要求

考虑到项目进度、软件安装、培训、设置等问题,使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时,全部手工录入信息是不现实的。客户以及各个下级单位如果已经使用其他管理系统,可将其数据转为文本格式,然后通过接口程序转入系统。

准备内容

把各项管理数据分为3类,即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中间数据。它们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2.3.4安全需求分析

XX中亚食品有限公司两化融合信息化平台的安全需要包括:能够对网络中传输的敏感信息提供必要的加密手段,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能够对每个使用系统的用户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机制;能够对每个用户进行授权,应用系统可以根据该授权信息决定该用户是否能使用本系统;能够提供防抵赖机制;能够提供全网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

按照研究目标要求,信息化平台的安全基础设施包含三方面含义:安全平台能够支持多种安全功能;安全平台能为系统的各种应用,提供支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方便地与上层应用结合;安全平台稳定可靠,不能成为系统瓶径或故障点。按照主要内容要求,安全平台应支持身份

认证、授权、加密、完整性、抗抵赖等安全措施,除了安全平台本身提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8.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 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 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精)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欧阳中球 2010年,县委、县政府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围绕“工业倍增”行动计划,着力实施“621工程”,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项目建设持续向好、园区活力持续增强、工业规模持续做大、经济质量持续提高。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家,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48.2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交工业税金1.46亿元,同比增长49.8%。完成技改投资29.80亿元,同比增长3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1%。全年工业用电达2513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4.66%,表明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达到38.7%,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0年,我局再次帮助企业争取各级财政无偿投入奖励资金超过千万元,拉动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我局的衡阳经济网成为全国百强经济网站和湖南省核心公共服务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在连续两年获得市先进和省红旗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各项指标都非常扎实,有望再次获得先进。 2011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突出工业招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平台,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一、突出工业招商 衡阳县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承接产业转移形势大好,但沿海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要始终抓住工业招商这个牛鼻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产业转移、资源开发、技术改造等滚动发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重大工业项目梯次跟进。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调动乡镇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乡镇基地建设,推动界牌、石市、关市、井头、金兰、演陂、库宗、洪市、渣江等乡镇建立工业新区。协调抓好一批总投资过5000

两化融合建设总体情况

1、两化融合建设总体情况 1.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xx公司成立于x年x月,是新成立的化工生产企业,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企业生产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公司建设期间,就注重引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体系,2013年底,公司建设完成xx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采用了先进的DCS连续化生产控制系统,2014年底,公司建设完成xx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采用了PLC控制系统。 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公司使用了用友财务软件,而且还建设了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2. 发展现状、总体目标、发展思路 2.1 发展现状 公司成长的过程就是两化融合的过程。在两化融合的实践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 目前,公司建有标准化机房,现有的信息协同管理平台包括采购、加工制造、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财务、办公自动化等系统,涵盖了供应链上、中、下游和决策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流程顺畅,数据精准和“三流”同步的目标。公司建立和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的制度和流程,为两化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两化融合已成为公司科学决策和高效运营的灵魂。 2.2 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依靠资源、要素的低价格和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从而获取低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成长的方式。但是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殆尽。再加上我国开始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减缓,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众多企业的实践证明,两化融合是一个有效手段。 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企业推动两化融合效果显现是一个漫长过程,在两化融合建设前期往往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在短期内却无法获得明显的竞争力提升;只有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才会事先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xx公司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变革创新,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2.3 发展思路 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是一项庞大而长期的系统工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

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92分)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 .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 .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 .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 A .中国、美国、德国 B .中国、德国、美国 C .中国、德国、日本 D .美国、德国、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 A .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 .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 .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 .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程中,重点扶持安全可控的()。 ①工业基础软硬件②高端行业应用软件③嵌入式系统④新型工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6.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 息安全保障体系

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报告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 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伊始,公司管理会议便讨论通过了《关于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决议》,组长由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公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2015年恒大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经过半年以来的努力,领导小组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实施,时至今日,公司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以下做详细汇报: 一、公司网站建设 众所周知,互联网在国内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产品推广和客户更方便的了解企业,我公司自成立初就建设和完善了自己的网站,并由专人进行维护更新,企业网站制作让企业信息通过互联网通达世界各个角落。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最新的商业信息,供全球检索,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宣传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的服务,全面展示企业形象,并通过网络与各行各业进行交流、推销和合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寻找货源和新客户,我公司通过网络推广,将产品信息及时快捷的反馈给市场,实践证明这是业务拓展最节约最有效的方式。 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公司在整个厂区进行了全面的网络覆盖,并率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实现了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为信息共享、内部联系、客户沟通和以及对行业信息的及时反馈应对提供了有力的网络保障。 三、数字化网络监控和红外线警报系统

我公司淘汰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重新上马新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并配置红外监控联网设施,对整个厂区以及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库进行了有效监控,安保人员可以24小时对厂区情况进行清晰监控,特别是重要部门和重要车间部位进行红外线警报系统的布置,有效规避了企业可能产生的盗窃损失。 四、速达软件系统 考虑到发展对数据管理特别是进销存管理的需要,在2014年初公司上马了速达荣耀G3系统,以量化数据的形式改善进销存的业务流程,实现三者的无缝对接,帮助企业维护更为亲密的客户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五、金蝶K/3ERP项目 公司在2015年10月引进上马了金蝶K/3ERP项目,公司建立一个以流程制造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下目标: 1、建立一个从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到财务管理实现全面集成的系统; 2、财务上,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求,并符合国家规范的财务规定; 3、规范库存管理,增加库存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库存成本,与财务有效集成; 4、规范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与财务的有效集成; 5、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对生产计划、进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料、工、费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并准确及时反映; 6、加强对生产成本与核算的管理,及时准确提供生产成本的动态信息;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成效、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与阶段

发展历程和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客户响应速度、客户服务等因素已同传统的质量、革 新、功能化和成本列为企业竞争的必备要素。公司管理层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人是科技载体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进程,在战略高度上,统一和强化 公司信息化管理组织。在企业文化上提出“以营销委龙头,财务为核心,信息化委手段” 的发展方针,在公司内部全面贯彻集团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和毅力。 近年来菲时特集团在两化融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达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使企业运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从集团信息化整体发展来 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下面我将做简要的介绍。 一、准备阶段(2009年-2010年) 人员准备:菲时特集团在2009年组织成立集团信息中心,招收了一批优秀的IT高新技术人才,分管南京与浙江两大生产基地信息化工作。 制度准备:公司内部确立了“以营销委龙头,财务为核心,信息化委手段”的发展方 针并由集团总经办牵头,规范了集团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一系列操作职责。 基础资料准备:对公司经营的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工作和讨论工作,包括产品分类、产 品编码编制规则、客户资料、客户信息维护方式与分类等。 菲时特集团耗时一年规范了集团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制度、责任和基础信息管理方式, 为接下来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启动阶段(2011年-2012年) 在2011年7月份,菲时特集团展开分销系统的选型工作。通过与世界软件百强企业 SAGE软件公司合作,确立了公司信息化的首选方向并2011年11月份正式启动了SAGE 分销系统工程的实施工作。 三、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SAGE工程实施成功后,公司又相继启动了集团中英文网站、昂捷SCM总代商系统、生产自动化包装线、渠道在线集成化服务平台等多个工程。在后文会做简要的介绍。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2020年咨询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5.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 A.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B.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C.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能力的平台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D.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用户答案:[D] 得分:0.00 9.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A.3 B.4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Word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01-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可持续竞争优势、领导作用、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改进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 b)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000-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可持续竞争优势 4.1总则 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变化,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打造信息化坏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2识别组织的内外部坏境 组织应识别与其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确定。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注2:外部坏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注3:内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组织应将两化融合作为贯穿战略始终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应与其战略相匹配。 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组织应按照所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内外部环境,见4.2; 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见4.3.1;

【98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分】用户得分:98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

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A.中国、美国、德国 B.中国、德国、美国 C.中国、德国、日本 D.美国、德国、日本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5.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6.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 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8.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从对信息化的意义建构角度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上海烟草为例 1. 导言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解与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Introduction),并提出本文不但提出了信息化意义建构,而且提出了共演的意义建构框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关于如何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学者与产业界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认为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而不是简单集成,融合的最高境界是“意识不到信息化的存在”{计算机世界报, 2007 #2100}。但在理论上,对于什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特别是怎样理解融合产生的过程,还缺乏微观层次的解释。本文从企业对信息化的意义建构角度讨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过程。意义建构(sensemaking)是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组织通过理解其外部环境,产生对环境意义的理解,并在组织成员中交流与互动从而产生对外界环境的“集体理解”,并基于这种理解采取下一步行动{Isabella, 1990 #2101; Sackmann, 1991 #2102; Starbuck, 1988 #2103; Weick, 1993 #2104}。组织意义建构过程代表了组织对外界环境的认识过程。信息化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环境互动,但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对于信息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不同的。从企业层面出发,了解不同的阶段企业信息化意义建构的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的历史,找到融合的规律。本文以上海烟草为例,提出了一个共演的(Coevolution)的意义建构框架,解释了在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是怎样理解信息化,并进行信息化实施、融合的。最后对针对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模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2. 意义建构理论 ?明确本文研究的是组织层次的意义建构;详细解释什么是信息化的意义建构(提出信息化意义建构的一般模型,图0);解释从信息化意义的建构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对意义建构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意义建构过程,讨论:意义赋予、意义接受,单向与双向的意义建构,以及这些过程对于我们研究人员的意义。 意义建构是指组织理解外部环境,并将对环境的理解以文字等方式显性化,以此作为

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样本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方案

目录 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状况 (4) 二、两化融合信息化规划 (6) 三、策划目及范畴 (7) 四、策划组织体系 (8) 1、领导组 (8) 2、工作组 (8) 五、策划准备与重要内容 (9) 六、策划详细内容与规定 (10) 1、策划输入 (10) a)两化融合目的 (10) b)煤机市场环境分析成果 (11) c)合用法律法规规定 (12)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规定 (12)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12) f)业务需求和目的 (12) 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现状 (13) h)数据开发运用现状 (14) i)基本条件和资源现状 (15) 2、策划输出 (16) a)满足策划输入所提出规定 (16) b)拟定业务流程与组织构造优化需求 (16)

c)拟定技术实现需求 (17) d)拟定运营维护需求 (20) e)拟定数据开发运用需求 (22) f)拟定基本条件和资源需求 (27) g)两化融合实行框架 (28)

前言 公司自1998年实行并运营MRPⅡ制造资源筹划系统以来,公司管理基本得到较好加强,公司管理水平得到较好提高,公司在销售和生产经营上对市场应变能力得到大大增强,有效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合理运用了在制品状况,筹划更加精确且步调一致,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随着基本信息数据逐渐增长,通过加工有效数据为公司在产品报价、价格审批、库存状况分析、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真实信息,为公司决策分析提供了有利工具。

一、两化融合现状及基本状况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为加强公司基本管理,公司领导层提出了2个切入点,一种是ISO9000原则在我公司引入,另一种就是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来强化基本管理工作,用外力对公司进行彻底改造。 通过广泛调研和市场调查,最后选定了运用MRPII系统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1998年与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信息中心订立了上马MRPII合同,开发有产品数据模块、库存模块、主生产筹划模块、车间控制模块、采购模块、销售模块、质量控制模块,增长了综合查询模块(自己编制)。重要是对公司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控制,该系统几乎涵盖了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 MRPII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从了产品设计开始,由研究所将产品构造、工艺路线、材料定额及单台生产数量输入计算机,转筹划管理处进行MEPII筹划运算。由计算机在考虑库存和在制品状况后将所需生产零部件数量生成后,有筹划员进行调节通过计算机自动投放,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在投放同步,生成原材料采购清单、毛坯采购清单、外购配套件采购清单,转有关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各采购部门可依照资金状况和库存状况进行品种和数量修改,下达给采购员进行采购。材料采购入库验收后,由库管员进行 单据计算机录入,在生产过程中依照生产部门打印领料票进行计算机出库,库存管理所有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无手工帐本,财务处按月对当月产生出入库单据进行材料稽核,保证库存精确性。 同步为各生产单位生产生产明细表、按工作地排序零件加工表、按材料品种排序下料筹划表等生产所需各种表格及清单,由筹划处进行打印下发。生产过程控制从产品投料、发料、加工过程、入库、出库全过程控制,无需手工单据流转,工人执行计算机自动生成加工票,按照加工票上所载内容进行加工,加工票上注明了开始加工时间、竣工时间、入库时间或下转工序名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 (试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年12月15日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评定管理组织 (1) 3 评定机构要求 (1) 4 评定人员要求 (2) 5 评定管理平台 (2) 6 评定程序 (3) 6.1 初次评定 (3) 6.1.1 受理评定申请 (3) 6.1.2 制定评估审核计划 (3) 6.1.3 实施评估审核 (4) 6.1.4 形成评估审核报告 (5) 6.1.5 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验证 (6) 6.1.6 给出评定结论 (6) 6.1.7 评定决定 (7) 6.2 监督审核 (7) 6.3 再评定 (8) 7 评定证书 (9) 7.1 评定证书的有效期 (9) 7.2 评定证书要求 (9) 7.3 评定证书的暂停 (9) 7.4 评定证书的撤销 (10) 7.5 评定证书的变更 (10) 7.6 评定证书的使用 (11) 8 监督与管理 (11) 8.1 信息保留与公开 (11) 8.2 申诉、投诉、举报及处理 (11) 8.3 评定机构与评定人员信用等级管理 (12) 8.4 抽查与复核 (12) 9 其他 (12) 10 附则 (1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1 适用范围 1.1 本办法用于规范对企业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工信部公告〔2014〕3号)建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的评定活动。 1.2 本办法明确了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及其绩效的评定和监督要求,强化评定过程管理。 1.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应遵循“自愿、独立、公开、公正”的原则。 2 评定管理组织 2.1 设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专家委员会(简称评定专家委员会),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作出专家结论。评定专家委员会设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 2.2 设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简称评定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管理、协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制订完善评定工作细则、流程和方法,管理评定机构及评定人员等。评定工作委员会设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接受联盟指导委员会和联盟理事会的指导,其日常工作由联盟秘书处承担。 3 评定机构要求 3.1 评定工作委员会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定机构从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活动。 3.2 评定机构应建立并有效运行评定工作体系,完善评定监督和责任机制,以确保从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活动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3.3 坚持咨询与评定分离原则,禁止评定机构为其利益相关方提供评定服务。 3.4 评定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1)有固定的办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2)有1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职评定人员。 3.5 评定机构至少应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 2)评定机构授予、保持、变更、暂停或撤销评定及其证书等环节的程序和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科技、商务、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发展,塑造转型升级新动力。把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基点和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优先目标,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

(二)绿色发展,构建两型产业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加快信息技术与环境友好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三)智能发展,建立现代生产体系。把智能发展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长期努力的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业产品、基础设施、关键装备、流程管理的智能化和制造资源与能力协同共享,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四)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深度融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进合力。切实推动信息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提升产业支撑和服务水平。注重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一)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两化融合

两化深度融合的含义编辑 两化深度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 两化深度融合的范围编辑 从范围来看,两化融合将向地市、区县、产业集群、园区等基层单位延伸。从行业来看,两化融合将从大类行业向各自细分行业扩展,并从工业扩展到生产性服务业。从领域来看,两化融合将从单个企业的信息化向产业链信息化延伸,从管理领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安全生产领域延伸。从层次来看,两化融合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还将引发商业模式创新甚至商业革命,催生更多新兴业态。从应用来看,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企业信息化从单项应用向局部集成应用、全面集成应用发展。从智能来看,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将更高,涌现出一批“智慧企业”,“智慧行业”、“智慧产业”。 两化深度融合的意义编辑 如果说以前的两化融合只是把两种物质搅在一起,产生“混合物”,那么两化深度融合将是两种物质起化学反应,产生“化合物”。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值得指出的是,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两化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在一些关键领域进行深化、提升。 两化深度融合的方向编辑 一、推进产品信息化 推进产品信息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一是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具等智能家居产品,为打造“智慧家庭”奠定基础。发展变频家电、物联网家电,推广家电能耗管理系统,降低家电能耗,实现家电联网和远程控制;应用电子信息和自动控制技术,发展满足人体工程学的智能家具。 二是发展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机械装备。重点发展具有远程控制、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的工程机械,发展类似工业机器人的无人驾驶、智能化工作的工程机械,发展网络化、具有协作能力的工程机械群。 三是发展智能化的交通工具,提高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航空电子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提高汽车、船舶、飞机的信息技术含量,使之成为移动的信息终端。[1] 二、推进集成应用创新 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商务,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企业数据目录和交换体系,实现产品、项目、服务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如ERP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 [2] 、生产设备和工位智能化联网管理系统DNC [2] 、生产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系统MDC [2] 、制造过程文档管理系统PDM [2] 、工装及刀夹量具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Tracker [2] 、PLM等的集成。发展企业信息门户,实现企业多个信息系统的单一入口登录。鼓励企业通过信息化集成应用实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1] 三、产业集群两化融合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领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开展调查研究,立足产业集群的共性需求、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准切入点,开展试点示范,循序渐进地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支持一批面向产业集群、市场化运作的两化融合服务平台,采用“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降低集群内中小企业使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的门槛。地方各级信息化推进部门和中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市两化融合现状与促进对策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加速**市工业企业产业升级、由大变强,进而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 **市地处**省,是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和电力基地,工业体系较为完整,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 2010年GDP达到920.2亿元,人均GDP接近2.74万元,其中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工业。 为摸清**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加速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市两化融合小组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发放填写问卷、下企业实地考察方式对**市##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两化融合调研情况 此次调研发放问卷##家,收回问卷##家,实地考察企业##家。调研相关情况整理如下: 1、行业分布:煤炭46%、煤化工14%、机械装备11%、冶金10%、医药食品8%、建材5%、电力3%、其它3%; 2、规模分布:大型企业(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上)17%、中型企业(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53%、小型企业(销售额500万元以上)30%; 3、企业性质:民营企业50%、集体企业20%、国有企业15%、合资企业2%、其他企业13%; 4、信息化资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大型企业0.28%,中型企业1.24%,小型企业3.9%; 5、企业中直接从事信息化建设、维修或管理的人员平均比例为大型企业占3.5%、中型企业1.7%、小型企业0.8%;接受信息化培训时间为大型企业人均120小时、中型企业人均50小时、小型企业人均不足10小时。 6、信息基础设施情况:管理和专技人员计算机平均拥有率分别为大型企业25%、中型企业14%、小型企业10%;企业信息安全设备配置为18%的企业进行了入侵检测配备, 24%的企业建立了防火墙, 41%的企业进行了防病毒配置; 7、完全没有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企业:大型企业0,中型企业31%,小型企业46.7%;将企业信息化规划分散在其他业务规划中的企业:大型企业51.9%,中型企业55.7%,小型企业42.5%;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单列信息化规划的企业:大型企业37%,中型企业13%,小型企业11%。 8、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在信息化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员工信息化培训、信息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规划几个方面起步早、基础好、档次高,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则相对差。 9、各类企业中直接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专技人员比例都偏少,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比例则更少。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中普通员工接受信息化培训时间普遍少于国有企业。 二、信息化现状分析及促进对策 对上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看出: 1、煤炭、煤化工、冶金、机械等传统行业是**市支柱产业,其次民营企业数量居多,中型企业居多; 2、多数企业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制定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实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计划性不强,信息化资金投入比例低; 3、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专技人员不足,员工接受信息化培训时间偏少; 4、信息基础设施情况不乐观,计算机硬件设备配置和软件配置均需进一步提高。 要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使两化融合工作走上快车道,**市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大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企业广泛宣传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市实施两化融合的方针、目标和要求。

两化融合和信息化相关概念及关系

1引言 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到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家对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刻。近年来两化融合也成为信息化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的概念较多,比如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泛在网络、新型工业化等,对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认识的不清晰、不统一,往往造成相关人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共同的基础,从而对理论研究、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实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本文以业界相关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对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关系辨析,希望能有助于形成统一认识,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2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概念 2.1信息化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扩大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应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概念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是信息化的基本手段,扩大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应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工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信息化的最终目的。 2.2信息产业 通常认为,信息产业(又称ICT产业)是指国民经济活动中,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从事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及其设备、设施等产品为主要产出,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各个部门的集合。广义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相关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并且涉及电子等元器件和设备制造、软件和电信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新闻媒体、图书音像出版等行业。 2.3信息服务业 通常认为信息服务业是指从事信息生成、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利用,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的行业。从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划分,信息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传统、现代两大类。传统信息服务业是以印刷文本为主要手段提供服务,如传统的档案、图书馆、文献情报等。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依托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如电信、广电、在线数据库等。按是否要借助通信网络分,可将我国信息服务业分为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非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以及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三大类。 2.4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属于服务业,但与对服务业的定义和行业范围认识不同,关于到底什么是现代服务业,哪些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目前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存在多种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认为新兴服务业才 两化融合和信息化相关概念及关系李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和两化融合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重点,为进一步促进业界对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形成更加一致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这些概念包括信息化、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信息化、无线城市、泛在网络、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辨析。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