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

广告1101 吴秀婷 3111301314 在粉丝时代,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的广为传播和日益盛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而绝非只是简单的追星和崇拜,正是具有了这种文化基础和精神,粉丝现象才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迅速蔓延.。

现在的粉丝,多是有工作的,多生于70~80年代,他们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成为当今社会粉丝的主体。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遍布天下。让这个源于英文fans的词汇有了深广的社会含义,成为社会学家不得不去正视的庞大族群。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不仅可用于流行文化,也常常被人引用于需要高度理性的科学、政治、宗教等领域。粉丝文化的诞生,与理性相背离,开始了对偶像、对社会和历史的改造。

而许多通过选秀节目而红的明星,之所以这么红,是因为他们有一大堆的粉丝支持。从05年超级女生的李宇春,周笔畅到现在快男的欧豪,华晨宇等等。有了粉丝的支持,他们发的专辑,就会有人去买;演的电影电视剧,就有人去看;上的综艺节目就会有人去看。这就会产生粉丝经济。因为这些人有市场。

不论是身份认同也好,经济纽带也罢,毋庸置疑的是,偶像与粉丝间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盟约关系。在偶像的牵引下,众多粉丝凝聚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群。同一社群内部,粉丝同胞们互助友爱,团结一致;然而一旦群体遭遇“外侵”,粉丝军团便会立即展开行动,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由此可见,“冲突”是粉丝团体的又一种生存状态。在这个以“率性”、“忠诚”、“狂热”著称的人群中,冲突随处可见。

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中阅读2019)

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①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社会大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流行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上与其它文化形态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 ②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更显著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在大众传播充分发展的情形下,流行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扩散,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流行文化中所利用的关键形式。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流行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在信息传播互动中产生的某个文化现象作为一个讯息元素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信息的传播互动被许多人迅速认同、模仿,并将其作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过程。文化行为或实体要被不同群体的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流行,就要有更多受传者的需求基础。一条传播的讯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不同群体的成员才会进行记忆和实践,最终形成流行文化。 ③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

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大众传媒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安排,干扰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其次,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致使它不可以深度阐释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它把原先的理念和观点模糊掉。例如我们经常过度使用手机:造成不可摆脱的媒介依赖,难以摆脱;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 ④基于此种情况,流行文化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难以引领新风尚,使得文化本该有的功能出现异化。而文化垄断、强势话语使流行文化开始出现西方价值取向。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靠精彩的剧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轻诙谐幽默占领了流行文化市场,人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因为流行文化拥有强有力的渗透力、感染

粉丝文化

第九章大众文化与粉丝文化 一、作者简介(P.328) 约翰﹒费斯克:当代著名大众文化理论家。 1、文学研究出身但对电影、电视、通俗小说的兴趣更大——运用符号学对电视媒介进行详 细阐述等; 2、本人的一些理论观点在学姐存在较大争议——如“对大众文化消费不加批判的欢庆”。 二、背景知识 1、粉丝研究被忽略——原因:学术传统,即学者普遍相信媒介工业的操纵性和受众的被动性;(p.330) 2、研究的转变——从媒介直接影响个体到发现媒介很少能直接影响个体,受众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在积极地寻求个人满足;“积极受众”的观念。(p.331) 3、英美粉丝研究的三个阶段(p.332~336) 三、经典文本阅读——《粉都的文化经济》 (一)相关理论依托和概念 1、粉丝的概念、粉都的概念(p.314) 2、布迪厄模式——将文化描述为人们可以投入并积累资本的一种经济; 布迪厄二维坐标(p.316,p.334) 3、布迪厄模式的缺陷和可取之处(p.316~317) (二)粉都的主要特征(p.318~326) 1、辨别力与区隔 2、生产力和参与性 3、资本积累 (三)粉丝与商业(大众)文化(p.326~328) 1、粉都与一般大众文化的关系,粉丝与更“正常”受众的关系问题; (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没有类别上的不同) 2、粉丝文化还与文化工业的商业利益密切相关。 四、相关问题概说(p.336~347) (一)粉都愉悦的源泉 1、粉都中的性愉悦 2、粉都中的宗教体验 3、粉丝与粉都客体的亲密关系 (二)粉丝社群与粉丝类型 1、粉丝社群的组织形式 2、粉丝类型 (三)粉丝、文化工业与新媒介 五、个案分析——《“玉米”社群的崛起》(略)

创建企业文化打造精英团队.

创建企业文化打造精英团队 矿长 在铁煤集团领导班子(扩大)集体学习上,听了翟鸿燊教授的讲座和韩董事长的讲话,很受教育和启发。通过聆听翟教授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座,使我们在妙趣横生之中感悟天道、地道、人道、商道和王道;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境界;体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理;使我们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提升企业发展的管理之道——儒道精髓:以“人”为本,是企业和谐发展之根本;以“义”育人,可培养企业团队精神;以“礼”待客,赢得人际关系,获得企业信誉;以“智”为贵,勇于创新,不断发展;以“信”为贵,是做人之本、兴业之道。通过聆听翟教授的演讲,使我们在震惊和觉悟中获得了心智上的成长和突破,就像一把火,点燃企业团队的熔炉,必将铸造金光闪闪的企业品牌! 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韩有波在讲话中提出:“搭建平台,打造团队,学习强企,实现目标”。为我们摆明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途径。这四点要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相生相济,是企业之树长青之源泉,永续辉煌之根本,为我们今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目前,在我们全面扎实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更进一步的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转向“内在竞争力”的提升。纵观全球著名企业,什么是内在的竞争力?什么是百年老店持续辉煌、青春永驻的关键?是企业文化!如何打造稳固团队?如何稳固市场?企业发展战略的平台工程是什么?还是企业文化!应明确企业文化是基础、是平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根本。如翟教授所说“一个企业没有愿景,没有未来,没有

歌声,没有笑声,没有快乐因素,又何来凝聚力啊?”企业文化目的就是通过建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精英团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实现人企合一,人企和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创建企业文化,为企业注入灵魂,从而打造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精英团队。团队建设应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由班组、区队、全矿分层次进行打造。关键在领导班子,基础在区队和班组,要在决策力和执行力上下工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素质的提升,先做人,后做事,提升班子和干部决策能力、管理水平及个人魅力,提高团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要有效地开展好“六五创建”活动,为员工提供成就个人理想的事业平台;持续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让员工与公司同步发展;让员工在真诚、友善、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工作,促进执行力的提升。提倡“学乐”精神,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区队班组和知识型员工。全体员工真诚地对待同事、对待工作,诚实守信、以诚相待。最终要形成和谐班组、和谐区队、和谐矿井,真正实现人企合一。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资源的整合。近几年,我们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准军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血肉,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第四,应循序渐进,求真务实,摆正关系。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分步实施务求实效。要明了企业文化不是为了给人看的,而根本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出几个手册、喊几句口号就可以了,而是要苦练“内功”,不摆花架子。同时,处理好制度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现阶段我们还

对“粉丝”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对“粉丝”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回望近年来我国娱乐圈、文化圈中的热点事件,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横空出世,到2006年的“韩白”网络之争,再到2007年的杨丽娟事件以及绵延至今的“于丹热”,无一不与时下新崛起的“粉丝”(Fans,英文“迷”的谐音)一族有所关联。面对越来越多的文化娱乐事件被打上“粉丝参与”和“粉丝制造”的烙印,人们开始将注意力投向这一日渐膨胀的新型受众群体。虽然“粉丝”的迷狂行为和执著信仰常常令传统受众迷惑不已,但事实上它却是由传统受众发展过渡而来。那么,传统受众为什么会成为“粉丝”?从受众到“粉丝”又会出现哪些具体表现和变化?这些问题成了本文考察的对象。 众所周知,过去只有媒体才能捧红明星,然而如今“粉丝”对于偶像制造过程的积极参与甚至“越俎代庖”地颠覆了传统的、单向的传播过程。换言之,在后追星时代,“粉丝”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传播格局,进而完成了传受双方高度互动并相互融合的新传播格局的再造。在大众传播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传播媒介的强效果论。那时的人们没有过多的选择,信息资源的匮乏使他们唯大众媒介马首是瞻。他们被戏称为“沙发上的土豆”,不带任何思考和批判意识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被动地接受文本传递给他们的各种讯息及意识形态。 然而,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资源的日益丰饶,这一格局在当下被彻底改写。疯狂的“粉丝”从沙发上跳下涌向明星偶像的身边,他们的声势超过了媒体的鼓噪,其强烈的参与互动意识正慢慢将其由传播的边缘地带推向前台。 以百度贴吧为例,它为“粉丝”提供了一个网上据点,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立门户,为各自的偶像欢呼造势。它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粉丝部落,部落里的每个成员都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在共同的聚居地,他们分享资讯,交流情感,对某某事件或某某人物品头论足,甚至直白地向媒体及偶像提出建议。 而他们的情绪和观点也并不是无人问津,不仅媒体从业者为把握受众反馈需要时常加入到传受互动的行列,连明星、偶像也会偶尔亲临贴吧参与“粉丝”的讨论或答问。而随着“粉丝”队伍的日益壮大,大众媒介除了感受到这些激情人群热烈的表达欲望,更直接面临了移交话语权的压力。由此,我们看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传播图景,一方面“粉丝”通过互动特质独立于传统受众之外,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参与的热情积极融入传播者的阵营,以致一直以来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那条鲜明的界线在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的“粉丝”的踩踏下逐渐变得模糊。 从表面上看,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粉丝”聚合及自我展现等行为都是在技术逻辑的决定下发生的。然而,深究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实质,我们会发现暗含在其中的另一种主导逻辑——消费主义引领下的明星经济。传统受众在消费大众文化产品时方式较为单一,花销也相对廉价。从前的追星举动如果放到今天这样一个物欲膨胀的大环境下,简直成了一个“朴素”的神话。 而放眼时下的大众文化市场,但凡受到热烈追捧的偶像明星都会派生出一连串绵长的产品联动效应,媒体的市场化运作不仅拉长了传播过程的外延,更丰富了人们消费偶像的方式。于是,在偶像崇拜情结的驱动下,在媒介宣传累积效应的刺激下,在大众文化市场逻辑的引导下,当下的“粉丝”陷入了消费主义的泥潭,把购买与明星相关的产品作为传播互动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消费想象中,大众媒介向“粉丝”提出了一个类似于“数学极限”的命题:你可以通过不断消费与偶像相关的一切产品以拉近与偶像之间的距离。 然而,哪怕这种距离被无限制地缩短,最终它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因为这其中的距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物理距离,其本质显然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区隔。在现实生活中,明星与“粉丝”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在消费主义的面纱下,这二者也会在大众文化的舞台上执手共舞。但那条无形的鸿沟却不会消失,它依然存在于粉丝迷蒙的视线和发热的头脑之外。而那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粉丝”则沉湎于消费所带来的快感中,乐此不疲地体验那些虚无缥缈的所谓零距离偶像接触,成了明星经济不自觉的牺牲品。 技术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双重驱动不仅导致了“粉丝”群体的诞生及其消费行为,也在无形中促使“粉丝”建立了一种以寻求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体系。在“粉丝”的国度里,地域和阶层已经不再是划分人际交流圈的绝对法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及情感的共鸣。当代的“粉丝”幸运地享受到了跨越空间、自由交流的便利,这使得“粉丝”力量的聚集成了转瞬间的事。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第35卷第3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V ol.35N o.3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M ay.2008 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张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6) 纵观美国的历史,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构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不仅以此为开端,而且仍以此而延续。伴随着移民的潮涌,众多不同种族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逐渐在这片广袤的新大陆上重生。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具有如此多样性的人口结构,而正是这种多样性造就了今天的美国,同时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多元文化。美国所形成的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共存的社会,不仅为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各种文化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精英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一方面,美国社会中一直存在的所谓/沃士波0阶层,代表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精英群体和主流文化;而另一方面,以一代又一代美国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形成了与其格格不入的所谓反主流文化。而当今美国的精英文化中出现了所谓的/第三种文化0现象的新发展趋势,这种新世纪应运而生的/布波族0文化以上述两种传统精英文化的相对融合为特点。 一、孕育美国多元文化的历史渊源 /从1821年到1997年,大约有6400万移民来到美国。这是人类迄今所知的最大量的移民0[1](P63)。这番话一语道破了美国最重要的特点:移民国度。美国移民潮的开端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从16世纪初到独立战争之前,第一批到美洲大陆定居的移民几乎完全来自西欧,其中包括西班牙人在现在的美国建立的第一批欧洲人定居点,以及1620年乘/五月花号0踏上新大陆的英国移民,他们后来被称为/移民始祖0。几乎完全由英国人后裔在北美建立的13个殖民地后来就成为美国建国的基础。当然,在此期间,除去上述由于各种原因自愿来到美洲的欧洲白人外,还有一批被强行运送而来的强迫劳动力,他们就是后来的美国黑人(非裔美国人)。60多年之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从19世纪40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这次移民潮的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虽然仍主要来自欧洲,但不再是集中于西欧,而是欧洲各地。第一批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在这个时期踏上美国的土地,他们主要充当修铁路的廉价劳动力。两次大战都对移民的速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移民数量大幅度下降。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移民限制,因而出现新一轮移民高潮,大批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移民进入美国。这些不断出现的移民潮,逐渐造就了今天多民族和多种族共存的美国社会,其数量超出世界上任何国家,美国的文化因而也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点。如果在英文雅虎网站[2]上搜寻美国文化,出现的结果是55种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这就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典型写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它所具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种族和民族的数量当然也是首屈一指,因而在美国文化中形成多元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主要由英国人后裔构成的13个殖民地从英国获得独立并建立美国之后,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曾设想建设多种文化融合而一的全新国家,美国国玺上的拉丁文短语/E plur ibus unum0(众皆为一)就很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后来这个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形成/大熔炉0理论,以说明在美国的移民和殖民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文化和种族融合 收稿日期:2008-03-20 # 186 #

粉丝与消费的互动

粉丝与消费的互动 消费除了被当作一种社会操纵,还经常被当作社会区隔的标记。挪威裔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是最早关注商品的符号意味的研究者。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一书里,凡勃伦探讨了美国新富阶层中的炫耀式消费。他认为,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有闲阶级主要是通过炫耀式休闲(conspicuous leisure)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这一点,面对城市里众多的陌生人,炫耀式休闲已经不足以展示个人的经济力量。城市生活的匿名性要求一种更加明显的权力和地位的展示方式,于是就出现了炫耀式消费。新有闲阶级的成员试图远离其财富的来源,以炫耀式消费的方式来表明他们的财富是天然形成的,不是通过商业成功获取的⑦。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继承 了凡勃伦的研究路径,继续挖掘了消费的符号交际功能。在1968年出版的《物的体系》一书中,波德里亚提出,物品构建了一个社会认知(recognition)体系,标记了个体的社会地位(social standing),使得千千万万个陌生人每天在街上能通过社会地位的符码互相了解。波德里亚因此认为,消费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模式,不仅是和物的关系,还有和集体、和世界的关系”⑧。在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一书中,

波德里亚再次重申,“流通、购买、销售、对作了区分的财富及物品/符号的占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我们的编码,整个社会都依靠它来沟通交谈”⑨。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同样受到了凡勃伦的影响,而且他将凡勃伦对“有闲阶级”的考察扩展到了整个法国社会。在《区隔》一书中,布迪厄详细分析、比较了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消费方式。他认为,文化需求是教养和教育的产物,艺术实践和偏好首先和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其次和社会出身相关,艺术等级与消费者的社会等级是相对应的。这使得品味不单是一个审美范畴,还预先具有了“将社会差异合法化的功能”⑩。各主要阶级的生存境况的差别是由他们所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总量决定的。不同类别的资本的不同分配构成了不同的“资产结构”,并在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得到了反映。如经济和文化资本双高的专业人士一般家里有钢琴,他们喜爱光顾古玩店、音乐会,打高尔夫和桥牌。拥有最大经济资本的企业家和商业雇主,则选择艺术收藏、驾驶外国小汽车、商务宴请、在旅馆度假等生活方式(11)。 针对法兰克福学派所信奉的消费操纵论,以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为基地的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一套积极受众(消费者)理论。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尔(Stuart Hall)指出,消费者并不完全受文化工业(生产者、广告商)的任

浅谈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浅谈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摘要:当前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喧嚣繁华,精英文化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状态,由此而来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失衡状态和大众文化的价 值取向向下的问题不断呈现。为构建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 境,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 精英文化大众化现实意义 “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1]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可以将文化笼统地分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定义也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例如,国内学者邹广文认为,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精英文化就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2]“精英”一词在《辞海》(1989年版)有解释说:“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与一般天才与优秀人才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的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因其散布预各行各业,从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 我认为,精英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文化是指一定社会中的先进阶层(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精英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由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并分享的文化。狭义的精神文化更强调一种高层次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引导价值。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普通民众所创造、传播并分享的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分别具有以下特征:精英文化具有精英性或学术性、严谨性、社会性、引导性以及传播范围的有限性,而大众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平民性和通俗性、随意性、娱乐性、迎合性以及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自古以来,文化就有雅俗之分,但是“雅文化”并不是精英文化的专属名

关于粉丝文化的作用及意义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UL TURE OF FANS STUDIES XI RAO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I I T,Chicago, Illinois 606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image, activities, and meaning of fandom. Fans were portrayed as deviant creatures until the late 1980s. This image was clarified when people looked into fans and their creative works. Scholars realized that fans productively generated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the given materials, which reflected the social experience of the creators. Therefore, fandom was soon understood as a way of fans to resist the dominant culture in the society. 【KEYWORDS】TV F ANDOM;F ANDOM; DOMINANT CUL TURE;RESIST 作者简介:饶曦(1991—),女,湖北十堰人,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信息架构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架构科学研究。 INTRODUCTION In 2014, people sent 576,000 tweets, on average, during each episode of The W alking Dead (Nielsen, 2014a). AMC’s show, which is seen by 14 million viewers, reached 4,934,000 people on Twitter (Nielsen, 2014b). Also, 2,491,473 unique users on Facebook made 4,477,454 activities (including posts, comments, likes, shares) related to Breaking Bad around the episode airing on Sept 29, 2013 in total (Facebook for Business, 2014). Audiences are clearly using social media to be involved with television. What we don’t know is (1) what are they doin g, and (2) why does any of it matter?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two questions by situating fans’ current social media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fan studies from the late 20th century and examining the impacts fans’ social media behaviors have on 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on fans themselves. 1 A Brief History of TV Fandom Images of deviance haunt the literature on TV fandom (see Miller, 1989; Johnson, 1987; Caughey, 1978). Until the late 1980s, researchers consistently characterized fans as fanatics or potential fanatics, meaning that TV fandom was seen as excessive, bordering on deranged, behavior (Jenson, 1992; Jenkins, 1992). As Jenson (1992) summarizes, researchers discuss deviant fandom as two types: the obsessed individual and the hysterical crowd. In the “obsessed individual” characterization, individuals, usually loners, enter into an intense fantasy relationship with a particular celebrity. They then achieve public notoriety by stalking, threatening, or killing the celebrity (e.g., Robert John Bardo, who killed actress Rebecca Schaeffer after stalking her for three years). An article in People W eekly on Schaeffer’s murder blames TV show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influencing fan obsession, “This country has been embarking for a long time on a fiel d experiment in the use of violence on TV… W e’ve given the losers in life or sex a rare chance to express their dominance” (Lewis, 1992). Fans were regarded as mindless, immature consumers who don’t have any “important” things to do in daily life except de voting their lives to the useless knowledge of the programs. For instance, William Shatner of Star Trek fame, said, “Get a life!” to fans during an appearance on Saturday Night Live (Jenkins, 1992). The “hysterical crowd” characterization refers to groups such as screaming teens waiting to glimpse a rock star. “Five thousand shrill female voices come in on cue. The screeching reaches the intensity of a jet engine. When Elvis comes striding out on stage with his butchy walk, the screams

粉丝文化现象对青少年价值取向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和理论依据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理论依据 (2) 1.2研究现状 (4) 1.2.1国外相关研究 (4) 1.2.2国内相关研究 (5) 1.3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6) 1.3.1选题目的 (6) 1.3.2选题意义 (6) 1.3.3研究方法 (7) 2粉丝文化现象及价值观 (8) 2.1文化及文化现象 (8) 2.1.1文化 (8) 2.1.2文化现象 (9) 2.2粉丝文化现象及其特征 (10) 2.2.1粉丝文化现象 (10) 2.2.2粉丝文化现象的特征 (11) 2.2.3粉丝文化现象的主体 (12) 2.3价值观及价值取向 (14) 2.3.1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界定 (14) 2.3.2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关系 (16) 2.3.3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16) 3粉丝文化现象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 (18) 3.1粉丝文化现象与青少年 (18) 3.1.1粉丝文化现象在青少年中盛行 (18) 3.1.2青少年群体的粉丝化 (18)

Elite Culture(精英文化)

1 Elite Culture-Key to Improve Cross-culture Competence 2 Elite is defined as people who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in a particular society or category. Thus, it is easy to 3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elite culture. It means the culture created, appreciated and influenced by the elite. The elite 4 culture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stream culture by most people traditionally. The opposite side to elite culture is grass rooted culture, which lives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is accepted by ordinary people, who make up the main body of our 5 6 society. 7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think that the elite culture cannot represent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our society. They think the key to improve cross-culture is the grass rooted culture. This opinion is 8 9 not a newly-born one. However, it began to gain popularity quickly these years a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make the 10 economy booming. The most frequently referred argument is that the grass root class is the main body of our society. 11 Supporters of grass root culture also argue that the elite culture cannot last long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elite can never 12 experience life of common people. It seems right upon hearing. But we can prove this to be wrong after minutes of 13 thinking. 14 First of all, we cannot deny the fact that grass rooted people is much more than elite. But, does the privilege in 15 amount mean privilege in culture necessarily? We all know that no matter how many the rabbits are, they could never 16 avoid the fate that they would be eaten by the wolf. More people do not necessarily mean more power. Whether or not a 17 culture can represent our society does not depend on how many people form it but how influential and how typical it is. 18 Though it is hard to give a definition to the concept culture, we can say for sure that the culture is the mental element of 19 our societ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physical elements. The mental elements depend on physical elements and can 20 influence the physical elements in turn. What is the cruci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culture? The way of producing new tools 21 and other things. The culture represents the society should be one which is most influential and is appreciated by most 22 people. Although the elite culture is created by the elite, it is appreciated not only by the elite, but also by common people. 23 As the elite are usually more talented and outstanding, the elite culture is usually connected to elegance and advanced. For example, gambling is popular among common people, while the elite tend to play chess for entertainment. I don’t 24 25 think that people who playing cards are less elegant. But there are some links b etween these. We cannot ignore that few criminals like to play chess or read classical literature. 26 27 Elite culture lacks neither the ability to represent our culture nor the ability to last long. Some may say that real 28 life and labor are the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culture. They say that the elite have no chance to do labor work so that they

大众文化 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 ——关于艺术家受众问题的思考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 -——关于艺术家受众的思考摘要:艺术家关注社会现实,并围绕社会现实进行阐述。当艺术家勉励的受众不同时,艺术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受众不同,艺术家所关注的角度也不同。无论如何,艺术家要引领的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的是有利于人民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精神和观念。 1.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顾名思义,是大众的文化,即反映着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的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升促使人民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上升。“大众”意味着大众文化所面对的人员数量之广,它根植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他所面对的群体消费结构的复杂性,需求层次的不同、数量的不同,致使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点: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日常性、类型性等,他的数量庞大种类复杂,深刻的影响到了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的广泛性决定了大众文化艺术受众的复杂性,他们处于不同的地位,知识背景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由此也出现了艺术绘画受众的复杂性,出现了一种画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对的情况,因此就有了千人千面,众说纷纭的状态。在这样的复杂性、通俗性里面,藏污纳垢就自然容易多了,当出现了看不懂,看不明白的作品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云亦云,与他人保持一致,一种是至死不渝,坚持自己的观点,无关乎对错。所以创作绘画作品时所想传达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艺术家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得到灵感,加以自己的感悟感受创作出来在表现给人民大众,这个过程实现了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的互动。艺术家站在社会之中又立于社会之外的角度看待世界,从中批判赞扬社会,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大众再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对生活的解释,找到生活中的光亮以减轻生活的痛苦,欣赏艺术家的情感以得到精神的升华。在这种艺术家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中,在这种艺术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艺术家仅仅注意到了个人的形式而忽略了大众的理解,只注意到了创作者,而忽视了欣赏者,那会造成理解过程的中断,艺术家就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难以随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展。 2.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

我眼中的粉丝文化

我眼中的粉丝文化 对于粉丝及偶像崇拜,我曾嗤之以鼻,朋友们谈论起,也只风轻云淡地笑笑罢了。自从好友因为我不知其喜欢的明星而愤慨翻脸,我就避谈此类问习题,自认为但凡诸事,俗不可耐。 于是,隐去思虑,宁独坐深林,不羡繁嚣景,自臆为出淤泥不染,俯览万千朵红莲,任由车马扬尘,风高浪兴,不沾一寸锦衣。 可是从此以后,我似乎离群索居了,几乎成为了孤家寡人。 我不可理解,无法接受。问父亲,他说,每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别强求别人同你一样,别为寻求话习题而丧失自我本质。 我幡然醒悟,开始用新的视角对待。猛然意识到,对明星的崇拜,对偶像的追捧,是不能再变的社会事实,任凭哭喊怒骂,它就在那里,即便你刻意回避,也终究会找到你。 当同桌在笔盒上贴满TF的照片,后桌剧烈地讨论着宋仲基,学生电台里播着薛之谦的音乐,我学会淡然接受这类文化。是时代与社会造就的风光明星,也造就了身后成群痴醉的粉丝,打闹也好,争执也罢,无人有资格去褒贬,你刻骨憎恶,别人却习以为常;你横眉冷对,别人能崇拜敬仰——自古事物不以好坏定论。 苛求自我,未必完美,不谙世事,难免褊狭。既是文化,何妨涉猎?身临这般时代,不可脱轨一刻。 粉丝文化,它既不是洪水猛兽,凶神恶煞,也不值得去倾注心血,抛撒头颅,一昧排斥和走火入魔都是过激。

而那些为了自己的偶像,不远千里、卖血卖肾只为惊鸿一瞥,砸锅卖铁、抛家弃子在所不惜的人呢,就是疯狂病态的追随,争抢所谓“同款”的热潮,只在乎银幕上虚拟光环的人,与其说走火入魔,不如说是没有自律自省,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格丧失。 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习题,崇拜偶像不是毒药,粉丝的行径是枚警醒世人的闪光弹,是社会变革的映射。比科技与经济来的更快的某些东西,深深扎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虚荣:人人渴望权益,于是崇拜,个个唯求出彩,所以追捧。在灿烂光辉的帷幕抖落后,仅存孤陋佝偻的白骨铁架,摘下游鱼拥簇的红莲,便显露摧枯拉朽的逆根。 偶像崇拜不应该成为超越亲人和自然的情感,它没有资格做我们的片天空。姑且把它当一朵浮云吧,那么,你的世界,日光倾城。 我更期待心中的那个桃花源,化净天地,一卷清丽诗境。无奈,前路漫漫,必经山云,君若有意,同我携寻。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