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

西夏文
西夏文

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介侯),于嘉庆甲子年(1804)在家乡武威养病。一日与友人共游清应寺。寺内有碑亭,前后砌砖,封闭已久。当地传闻,若启封则有风雹之灾。张澍求知心切,请和尚拆封,再三要求不得准允。最后张澍提出如有灾祸,愿意自己承担,才被允许。拆开碑亭前面所砌封砖后,见一高碑,上面所刻文字体形方整,乍一看,好象都能认识,细看则无一字可识。张澍认定碑后一定有文字,又令拆除后面封砖,果然见到碑的另一面刻有汉文,其中有建碑年款:“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戍十五年戊子建”。“天佑民安”是西夏年号,张澍以此定碑前所刻不识文字为西夏国字。这通石碑就是有名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张澍的这一偶然发现不仅使这一重要文物重光于世,也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开始又为世人所知。可以说张澍是第一个明确识别出西夏文字的学者。他把这一重要发现记在《书西夏天佑民安碑后》一文中,于l837年收入《养素堂文集》卷十九中刊出。

稍后,清道光七年(1827)初尚龄所著《吉金所见录》一书中,引用清朝金石学家刘青园在武威发现的数瓮古钱中,除有不少西夏年号的汉文钱外,还有所谓“梵字钱”。他把梵字钱上得文字和《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阳文字对照后,知道所谓“梵宇钱”即为西夏文钱。

张澍和刘青园两位学者的发现,并未很快引起中外专家的注意。特别是西方学者,到十九世纪末才真正解决辨认西夏文的问题,而在此之前,英、法诸国学者竟为识别西夏文字打了二十多年的笔墨官司。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所修建的居庸关云台门洞内,刻有六种文字,至十九世纪中期尚有—种不能识别。1870年英国人伟烈(A.Wylia)考定为“女真文字”。十二年后,法国学者德维利亚(Deveria)判定此种不识文字不是女真文,因为它与已知河南开封的女真文宴台碑不同,怀疑它可能是西夏文。又经过十三年,即1895年,他再次撰文论述这种文字为西夏文,但仍不敢决断。直至1898年他考证了《凉州碑》后,在《西夏国字研究》一文中,才确认这种文字就是西夏文。而这时上距张澍发现《凉州碑》已近一个世纪,距张澍所识公诸于世也已有六十多年了。

本世纪初,法国人毛里斯(M.G.Morlsse)发表了《西夏语言和文字的解读》一文,这是对得自我国的三卷泥金字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的研究成果。他识出了不少西夏字,并注意到西夏宾语在前、动词在后的语法顺序,指出西夏语和藏语语法有相似的现象,还找出了一些西夏语虚字。毛氏的研究进展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的,受到学术界的好评。然而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毛氏的成功大半得力于一位中国学者。原来此经的第一卷第一页不象其他页那样以绀纸书写,而是以白色纸抄写,在西夏字的右方已有工整秀丽的汉字注释。这样看来,在毛氏之前已有中国学者试通其文,由于此人的精心研究并获得成效,才使毛里斯有思考的锁钥,循此继进,取得更新的成果。此人是何许人呢?据中央民族学院贾敬颜先生考证,他就是清末涉猎过西夏文的鹤龄。西夏文成为死文字后,此人可推为第一个取得较大研究成果的人。

那么,西夏文字究竟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呢

西夏文字的创制者野利任荣

野利任荣是党项族中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典籍非常精通。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的参与者和谋划者,曾受元昊委托亲自主持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字——西夏文。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为谟宁令(天大王)。

舌战群臣提倡务实

在元昊继位之初,就准备废除父辈传下来的沿袭宋朝的繁琐的典章礼仪制度,而尽量突出党项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但却遭到了一些大臣,尤其是前朝元老的激烈反对。在西夏国内施行何种建国方略上,存在着两种方针、两套方法的斗争。当时的大臣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两派截然不同的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种意见主张完全照搬唐宋的那一套,认为他们

的礼仪制度详实完备。西夏落后,理应全盘宋化;另一种意见主张根据党项的实际情况稳步进行改革,反对照搬。面对群臣截然不同的意见,何去何从,元昊神色凝重,一言不发。就在这宫廷熙熙攘攘的辩论声中,野利任荣站了出来。只听他对元昊和众大臣慷慨激昂地讲到: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兴旺,必须有一整套持之以恒的建国方略。刚才诸位大臣认为要想使夏国富强,主张照搬中原宋朝的那套制度,这种说法太没道理了。昔商鞅变法,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变革,秦国才成为一代霸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重视兵备,因而国家才强大起来。我们夏国的实际情况是党项族人与汉族人混居,民性强悍,喜欢打猎,经常与兵马打交道,没有礼乐诗书之气。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顺着民族的习性,根据我们党项族人的风俗习惯进行奖罚。我们党项族人的风俗习惯是人民喜欢征战,崇尚强悍,视战死沙场为荣,老死家中为耻。只有这样,才可以与宋朝抗衡,征服其他少数民族政权,难道只有宋朝的区区礼仪就能打败敌人吗!此时此刻,宫廷内一片寂静,众大臣哑口无言,都被野利任荣纵横捭阖的话语深深折服了。元昊脸上也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野利任荣这种强调根据本国和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确定立国方针,进而进行改革的务实意见,深得元昊的心意和赞同,这场事关西夏何去何从,兴亡盛衰的立国方略的大辩论就这样以野利任荣的胜利而结束。此后,元昊更加倚重野利任荣,视其为知己与心腹,无话不谈,放心地把建国的方略大计、典章制度,交给野利任荣指定与谋划。

元昊在改革礼乐时曾对野利任荣说:”王者制礼作乐,道在宜民,蕃俗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这实在是采纳了野利任荣提倡务实的高见。其实,野利任荣提出的务实精神,在元昊的倡导下,不仅在礼乐方面,在西夏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重实际、轻形式,善于根据本国和本民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选择。

独居高楼创制西夏文字

党项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党项族的社会发展,先进的文化形态在生产发展的孕育以及其它民族文化的创击中有了最新的胚胎。而文字的创制,正是这种胎动的客观显著表现。主观上是党项族一直使用汉族文字,为了巩固民族语言,增强民族意识,忧国忧民的野利任荣认为创制一种作为党项族表征的党项文字势在必行。在元昊的大力支持下,野利任荣独居一高楼上,根据汉字与藏文的若干特点,专心研修,废寝忘食,不分白天黑夜,终于在短短几年后,既大庆元年(1036年)演绎出了西夏文字十二卷。西夏文字是野利任荣仿照汉字的造字特点,多采用会意合成法,例如:取水和土的各一部分合成泥字,地和动的各一部分合成震字等。西夏文字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被创制出来,既是党项民族富有智慧的表现,同时也为西夏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野利任荣创制出西夏文字后,元昊下令遵为“国字”。颁布之时,群臣上表敬献颂词,举国庆贺,并改元(广运三年)为大庆元年以示庆祝。为了推广这种文字,野利任荣派人到民间教习传授,帮助他们使用西夏文字记事,并不辞辛劳,亲自到过很多地方传授、解惑。元昊规定西夏国内所有的文艺诰牒,一律都用新制夏字书写。

由于野利任荣的积极推行和大力提倡,西夏字便广泛地使用和迅速流行起来,上自官方文书,下至民间日常生活方面,都用新文字作为使用的工具。经过应用,西夏字也逐渐演绎成一套如汉字楷、草、隶、篆书体的固定体式。野利任荣创制西夏文字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西夏的主体居民党项族从来不曾有过自己的文字,他们在热情建立自己的政权时期,迅速创制新文字用以巩固民族语言,并从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入手,来提高学习文字的效率,以利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社会的知识文化。

主持蕃字院翻译汉文典籍

野利任荣创制出西夏文字后,元昊在国家的政权中设立了“蕃字院”。元昊对蕃字院特别重视,特委任野得任荣来主持。元昊同吐蕃、回鹘及西域各国往来文书,一律用西夏文字书写,由蕃字院担任撰写。除此之外,野利任荣主持蕃字院,通过翻译汉文典籍,还学习汉

族文化,掌握治理封建国家的一套本领。在蕃字院中,由野利任荣主持翻译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汉文典籍为西夏文。

野利任荣还在党项和汉族官僚子弟内,选拔品学兼优者,让他们进入蕃字院学习,等到他们学业有成时,出题考问,根据他们的成绩,授以大小官职。野利任荣的这种培养、选拔官吏,以科举取士的办法,对提高党项地主阶级的文化水平,意旨贵族豪强势力的扩大,巩固夏国封建政权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里希特霍芬

2004-11-13 09:0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久已失传的西夏文字发现始末(文/ 史金波)

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七月,为西夏民生国计操劳一生的野利任荣去世。李元昊悲痛至极,三次前去祭奠,并且抚灵痛哭悲呼:“何夺我股肱之速也!”并给于厚葬,赠封为富平侯。天盛十四年(1162年)仁宗仁孝又追封野利任荣为广惠王。

纵观野利任荣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有成就的大学者,而且还是一个有作为的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野利任荣能把二者结合为一身,这在西夏国党项族人中是不多见的。

西夏文所记录的语言被称作西夏语,实际上是西夏主体民族党项族的语言。因党项人自称“弥”,所以称自己的语言为“弥”语,一般译成汉文为“蕃语”。

党项族和汉族因所操语言不同,在夏、宋关系中,还闹出了不小的纠葛。元昊在已继承王位,尚未正式称帝时,就自称“兀卒”,汉文史籍记为“青天子”或“可汗”。后来元昊向宋朝提出把“兀卒”二字改为“吾祖”。宋朝的大臣们认为这是元昊想占宋朝皇帝的便宜。双方关系趋于紧张。其实“兀卒”乃是西夏语“皇帝”二字的译音。元昊早有称帝之意,只是开始势力不够强大,慑于宋朝的压力,所以对宋往来只用西夏语“兀卒”之音,不译成汉语“皇帝”二字。

西夏灭亡后,西夏语历经元、明随着党项民族的逐渐被同化而消失,和西夏文成为死文字一样,它也成了一种无人会说的死语言。在近代解读西夏文的过程中,西夏语的秘密也逐渐被揭开,经过反复比较研究,目前一般认为西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它除了有汉藏语系各语言都具备的共同特征,如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单音节词根占大多数、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等,还具有这一语系中藏缅语族的重要特点。

随着一些有价值的西夏文文献资料,特别是各种西夏文辞书的发现和整理,西夏学界对西夏语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对西夏语的构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它的特点可以描绘得比较具体。

(一)语音方面

1.据西夏文字典《音同》和《五音切韵》所载,西夏语声母共分九大类: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舌上音、牙音、齿头音、正齿音、喉音、来日舌齿音。其中,舌上音音节最少,来日舌齿音音节最多。

2.西夏语声母有鼻冠音,这与藏缅语族中某些语言的特点相同。此外,可能还有轻化鼻音,这种现象在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中也能找到。

3.据西夏文字典《文海》和《五音切韵》等文献资料证实,西夏语有平,上两个声调,

平声九十七韵,上声八十六韵。

4.韵母中复韵母较为丰富,有开口、合口之别。元音可能有松紧喉音的对立。

5.有的韵母后有鼻韵尾,这一语音现象可能受汉语影响较大。

(二)词汇方面

1.西夏语词汇和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一样,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如:人、天、打、吃、红、青、我等,合成词如:民庶、今日、骆驼、勾管、牵连人等。区分一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一般并不困难,但由于西夏文资料较少,对这一死亡了的语言了解不深,有时会发生误解。如西夏文中有时用发音为(阔危]的两个字称呼“汉人”。这两个字不与任何其他字搭配组成新词,很象是双音节单纯词,在此以前也没有人解出这两个西夏字各自的意义。笔者经反复推敲;知第一字与西夏语“布”同音[阔],且由“布”字和另一章义为“汉”的字组成;第二字与西夏语中“衣”字同音(危),并由“衣”字与“汉”字组成。这样就清楚地知道,在西夏语中“汉人”和“布衣”发音同为[阔危]。用“布衣,称呼汉人,正反映出当时汉人的衣着特点,与“衣皮毛”的党项人可形成鲜明的对照。用(阔危)称呼汉人,是“布衣”词意的引申。可知(阔危)实为合成词,而非双音节单纯词。与此同类的还有发音为(那啰)的“明天”等词。

2.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和其他民族的交往,一词多义和词卑引申的现象逐渐丰富。如“瘦”引申出“枯”意,“看”引申出“尝”意,“渡”引申出“船”意,“色”引申出“染”意,“津润”引申出“平光”意等。这种多义现象逐渐发展成为同源的近义词。西夏人为本义词和引申词都分别造了字,因此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往往被人忽略。

作者:里希特霍芬

2004-11-13 09:0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久已失传的西夏文字发现始末(文/ 史金波)

3.西夏语借词数量很大,主要借自汉语,不仅一般词语,而且基本词也大量借人。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新事物的传入而产生的借词,如经略、府、寸、圣、璎珞等。很多借词和本语中的同义词同时流行使用,如山、海、红、灰,知、打等,都分别有一个借汉词和一个本语词。这反映出当时党项族和汉族人民的密切交往。借人的词被西夏语文学家收入了各类字典,可见它们已成为西夏语词汇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量借词的频繁使用甚至影响了西夏语音的变化。此外,西夏文还有部分藏语借词。

4.西夏语有固定词组。四音联绵词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如相合聚集、各自分享、有水有草、杀生斩命、身体康宁等。四字格的组成往往以对仗的格局,连成骈俪的形式,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说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写在纸上整齐好看、笔下生花。

5.动词加辅助成分可构成名词。这种形式构词能力较强。例如动词后加意为“所”的词(音(勒)),可构成名词。“吃”加“所”组成“所吃”,意为“食物”,“穿”加“所”组成“所穿”,意为“衣服”。

6.同义词和反意词联合,对照使用的情况较多。如“打拷”、“斗争”、“死生”等。

(三)语法方面

1.西夏语词类可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助词、

连词、叹词等十一种。前六种为实词,后五种为虚词。

2.句子中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之前。如“我修造屋舍”一句,西夏语中词序是“我一屋舍一修造”。

3.西夏语的代词;名词修饰名词时在名词之前,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在名词之后,如“红花”在西夏语中词序为“花一红”。可能由于受汉语的影响,也有了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的使用方法,如“瑞雪”在《掌中珠》中为“瑞一雪”。形容词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是藏缅语族语言的重要特征。

4.西夏语有较多的助词表示语法关系,如有表示主语、定语、介词结构的助词,在动词之前表示各种语范畴的助词更多。这也是西夏语归为藏缅语族的重要依据。西夏语的存在动词比较丰富,有明显的类别范畴,这和藏缅语族一部分语言是很相近的。有些动词的重迭可表示互动、全部。这些也是藏缅语族语言值得重视的特征。

总之,西夏文记录的西夏语具有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般规律,又有自己的某些特点。

探寻西夏文字与汉文字的区别

文/ 史金波

西夏境内,很早就有大量汉人居住,汉文已成为通行文字。西夏文创制前,党项族所建夏州政权和宋朝往来文书都使用汉文。元昊本人就通晓汉文。西夏创造文字时借鉴汉字笔画构造,而不袭用现成的汉字,尽量避免与汉字雷同,因而使所造出的西夏字无一与汉字相同。然而它无论在造字韵原则上、在文字的结构上,乃至于具体的文字笔画,字体形态、书写规则方面,都未能脱出汉字的影响,以致使人乍一看到西夏字,便觉得好象是汉文。

西夏文作为党项族的民族文字一直延用到这个民族的消亡,中间没有另造其他文字,不象契丹。女真那样造出大字后又造小字,说明西夏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困难。这也可能是西夏语同汉语一样同属单音节词根语的缘故。在当时,这种语言用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来记录是比较合适的。西夏字和汉字性质的相同和形式的相近,表明了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作为两个民族的文字来看,也可以说是兄弟的关系。具体地说,它们之间有以下的共同特点:

(一)两种文字同属表意文字体系。在表意文字中,它们在结构、笔画、形象上最为接近。它们都有了表音成分,所以也可以称为音意文字。意符和音符在形式上没有任何标志,其位置都不固定,都具有难认、难写、难记的特点。

(二)两种文字形体近似。西夏文也象汉字一样是方块形,“形体方整;类八分”。它的基本笔画也有汉字的点、横,竖、擞、捺,拐、提等。

(三)有相似的文字构成方法。占西夏文总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会意合成字、音意合成字分别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

作者:里希特霍芬

2004-11-13 09:0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久已失传的西夏文字发现始末(文/ 史金波)

(四)两种文字中的某肇形体在不同的部位上,都有笔画变通现象。这.是两种方块字在创造或使用过程中,为了字形美观、易于书写而形成的共同现象。

(五)两种文字都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楷书多用于刻印和工整的抄写,行书、草书常用于手写,摹书则仅见于碑额和印章。楷书方正匀称,行书自由舒展,草书云龙变幻,篆书屈曲蜿转,都能和艺术融为一体。

(六)两种文字都受到当时统治阶级世界观的影响。记录党项薛自称的蕃字,皇帝的姓氏(嵬名)二字,构成成分都有“圣”字,以示其神圣、高贵。而记录其他民族称呼的字则往往以“虫”、“草”等字合成,以示轻蔑。过去个别汉字的构成也有这方面的情况。当然这种字在两种文字中都是个别现象。

创造西夏文的时代,正是元昊强调本民族特点,与北宋王朝相抗衡,处处标新立异的时期,因此西夏文又有其鲜明的特点。与汉字比较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西夏文字比汉字更为繁复。西夏文中笔画较少、结构简单的字比汉字少得多。另一方面,西夏文中超过二个画的字也较少。因此,通观书写成篇的西夏文书页,笔画均匀,疏密有致,十分美观。

(二)西夏文字的笔画斜笔较多,也即撇、捺较汉字丰富。这使大部分西夏字的四角都很饱满,看起来匀称舒展。西夏文笔画中没有汉字常用的竖钩。

(三)在文字构成上,西夏文会意合成字较汉字中的会意字多,与汉字形声字相似的音意合成字比汉字形声字少。汉字中的形声字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一点和西夏文很不相同。

(四)类似拼音构字法的反切上下字合成法是西夏文字构成的一大特点。这种合成法构成的字不仅比汉字的比例大,而且更有系统性,拼合感更强。西夏文中左右互换字比较丰富,也是别具一格的。

(五)西夏文在构字时普遍地省形、省声,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个字时;无论是作意符还是作音符,都可以只用一个宇的一部分。省去的部分并不固定,而汉字构字时,省形i省声是个别现象。

西夏文用一个字组成新字时,可以根据需要用这个字的上、下、左、右、中、大部、全体等各部分,也就是说一个字的各个部分都可以代表这个字去组成新字。因此西夏文没有汉字那样明显的偏旁体系。

(六)西夏文中象形、指事字极少,这与汉字不同。西夏文中类似汉字形声字的音意合成字的表意部分并不表示物形,而汉字形声字时义符往往与物形有直接关系。

(七)西夏文音意合成字大多与组成它的表音字同音,而汉字形声字中仅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字与声符同音,其余的只是发音相近或有一定关系。这是由于汉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文字是在这种变化以前创制的,它不能反映这种后来发生的变化。西夏文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在这段时间里西夏语不大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百年西夏学

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进步,人文科学也有令人瞩目的发展,一些学科拓宽领域,钩深致远,一些新的学科悄然兴起。在新兴的学科中除了人们已熟知的甲骨学、敦煌学等学科外,还有过去鲜为人知,近来才渐受关注的西夏学。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一个王朝,以党项羌为主体,自称大夏国,统治西北地区近两个世纪,前期与北宋、辽抗衡,后期与南宋、金鼎立。西夏历十代帝王,设宫立爵,创制文字,备一代典章制度,最后亡于蒙古。党项羌在元代被称为唐兀,属色目人,历经明、清而消亡。

在中国正史中西夏史仅作为附传列于宋、辽、金三史之末,记载简略,难以反映西夏全豹。后西夏典籍渐被湮没,西夏历史被蒙上朦胧的面纱。西夏汉文史料的匮乏和同时代宋、

辽、金史料的丰富形成鲜明对照,这使后世治西夏史者深感困难。

早在19世纪,西北史地学家张澎就在武威打开了砌封多年的西夏凉州感通塔碑,该碑一面西夏文,一面汉文。这一发现使世人见识到死亡多年的西夏文,可惜当时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不久的1909年,以科兹洛夫为首的一支俄国探险队,在中国的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城外的古塔中盗掘了大量西夏文献和文物,仅文献就有数千卷之巨,其中绝大部分是西夏文文献。俄国探险队将这批珍贵遗物席卷而走,至今仍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和冬宫博物馆。这次发现是本世纪继甲骨文、汉简、敦煌文书以后又一次重大文献发现。英人斯坦因步科兹洛夫后尘,1914年也到黑水城遗址寻找发掘,得到不少西夏遗物,藏于大英博物馆。1917年在灵武县(今属宁夏灵武)也发现了百余卷西夏文佛经,使西夏文文献更加丰富,现大部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作者:里希特霍芬

2004-11-13 09:07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久已失传的西夏文字发现始末(文/ 史金波)

大批西夏文献、文物的发现和西夏文字的解读,使西夏研究峰回路转,拉开了西夏学的序幕。西夏文是一种死亡的、无人可识的文字。

西夏文字的解读经过了艰难的历程,从开始个别字的对译、试解文义,到析求语音、贯通语法,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对于这种难以破译的文字及其文献,国学大师们给予很大关注。二三十年代,陈寅恪、王国维、罗振玉等或解读文字,或诠释文献,或考证文物,筚路蓝缕,收获粲然。又有王静如、罗福成、罗福苌分析文字、研究语言、介绍文献,为中国西夏学奠基。特别是王静如撰著的《西夏研究》三辑,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献,考证推敲,功力深厚,是当时西夏研究的高水平成果。同时苏联的学者借助近水楼台之便,逐步介绍和解读俄藏文献,取得突出成就。特别是聂历山教授撰写论著,并从大量文献积累字词,编写西夏文字典,功不可没。可惜他的字典在他去世20多年以后的60年代才在其《西夏语文学》专著中面世。当时日本的学者也涉足西夏研究。

1932年1月出版《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西夏文专号,由中、俄、日三国专家撰稿,有黑水城考古介绍,西夏文文献释文、西夏文文献目录,不仅荟萃中外西夏学专家,还有周叔迦、向达等学者加盟,编辑西夏文佛经目录,译介西方著述,成为当时西夏学的一次盛会。

二次大战时西夏研究几乎停滞,战后苏联和日本相继恢复西夏研究。苏联克恰诺夫等专家在前人基础上系统整理所藏黑水城文献目录,1963年出版《西夏文写本和刊本目录》,第一次使世人了解到俄藏黑水城出土珍贵文献有400余种。日本的西田龙雄致力于西夏语言、文化探讨,创获颇多。中国西夏学研究恢复较晚,王静如教授于60年代初期年过花甲,仍殚精竭虑,深入探究西夏奥秘,并招收第一名西夏文专业研究生。1964年,王静如、常书鸿、宿白诸教授组织敦煌西夏洞窟考察组,在敦煌工作3个月,对相关洞窟从文字题记到艺术风格进行科学记录和研究,最后将原来认为莫高窟、榆林窟只有几个西夏洞窟改定为80多个西夏洞窟,大大改变了对洞窟布局的认识。

70年代后,中国的考古专家们又将目光投向了位于贺兰山脚下的西夏陵园。那里矗立着9座高大的帝陵和几十座陪葬墓,星罗棋布,蔚为壮观。专家们陆续发掘了其中的一座皇陵,几座碑亭和陪葬墓,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包括有特色的硕大的鎏金铜牛、人像石碑座以及大量西夏文、汉文残碑。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等地发现了一些西夏文献。这些文物

的重见天日又一次拓宽了西夏学的领域。

80年代以后,国内从事西夏研究的人才增加,西夏学出现了更加繁荣发展的局面。随着西夏文重要字典《文海》和《音同》的翻译和研究,对西夏文字和语言的研究渐次深入,已经达到能基本译释西夏文文献原文的水平。80年代至90年代,在宁夏、甘肃、内蒙古又陆续出土了很多西夏文物、文献,使西夏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国内外专家们各展所长,依据新发现的西夏文资料、文物资料结合汉文史料,演绎发挥,撰写有关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文物、宗教、法律、民俗、经济等著述数十部,丰富、提高了对西夏历史文化的认识,在很多方面重塑、填补了西夏历史。

西夏文献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涵十分丰富。如果将传世的西夏文献与西夏同时代的宋、辽、金传世的古籍作一比较,就会对西夏古籍有更深刻的印象。宋朝占据中原地区,文化寝盛,形成文献难以计数,但留存于世的古籍不过1000多部。辽朝在中国北部,势力强大,文化也很发达,然而目前所见文献屈指可数,山西应县木塔所出《契丹藏》十二卷以及其他刻本、写本共数十件为其精粹。金灭辽驱宋,武力强大,文教兴盛,山西赵城发现的金刻汉文《大藏经》数量众多,有4000余卷,使金代古籍大为丰富,但存世的金代世俗文献则难得见。

西夏文献数量大、种类多,大大丰富了中国文献宝库。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经过协商,达成了整理和出版全部俄藏西夏文献的协议,出版物定名为《俄藏黑水城文献》。根据协议,中方人员先后四次前往圣彼得堡披览、整理、拍照俄藏文献,使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国宝魂归故土。现已出版11册,以后将按计划陆续出版十几册。

这批古籍全部出版以后,研究人员足不出户即能研读远隔万里之遥的大量西夏文献,实现几代人的梦想。这将为西夏研究开辟广阔的前景,有力地促进西夏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20世纪末,西夏学界又有振奋人心的喜讯:1995年在宁夏银川召开了国际西夏学术研讨会。1997年建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继宁夏博物馆常年展出西夏文物之后,1998年宁夏又成立西夏博物馆。2000年宁夏大学设立西夏研究中心,成为又一个新的西夏研究基地。可以预见,在新的世纪中西夏学将有更大的发展,对相关学科也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回顾近百年的西夏学,由于几代学人的努力,成绩斐然。目前西夏学已经发展成一门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学、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它与敦煌学相交叉,又往往涉及到印刷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纺织等。西夏学作为一门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学科,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西夏学的发展可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出特殊的贡献。

党项族的语言和文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在归附唐朝以前,党项族曾一度为吐蕃族所统治,曾借用藏文的字母拼写语言。西夏语言和藏语比较接近,属于汉藏语系,与彝、僳僳族、纳西等族同属一种语族。

语言文学

西夏语有它独特的语法结构。在句子中,谓语动词往往位于末尾,宾语则放在动词的前面,而形容词有时则放在名词之前,有时则置于名词之后。经过国内外学者近八十年的研究,对西夏语言的规律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西夏文字是仿照汉字而制成的。西夏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书颇重复”字体有草、篆、隶、楷等。字体的构成,多采用汉字的会意法,也有和汉字相同的以类相从法,有的则直接借用汉字。西夏文结构和汉字一样,以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党项人论述西夏文和汉文的关系时也说:“论末则殊,考本则同”。

《宋史》把西夏文字的创造归公于元昊,说“元昊自制番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辽史》记载为“李绩迁……子德明,制书十二卷,又制字若符篆”,则把西夏文字的发明归功于德明;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则认为:“元昊果叛,其徒遇乞先创造番书,独局一楼上,累年方成,至是献之”,说西夏字是由野利遇乞创造的。这三种说法尽管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把西夏文字说成是某一个人的创造,这些说法和把汉字的发明归功于仓颉一样,不符合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认为西夏文字是党项族劳动人民在长期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采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创制而成的。

元昊称帝时,令野利任荣造番书,不过是把民间流传的西夏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归纳和演绎。并用娱乐的形式予以公布和推行。西夏文公布以后,汉文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大量的事物表明,不仅劳动人民,就是在统治阶级中,也往往两种文字同时并用,汉文在西夏文化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文字学

西夏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有很大的成就,并有许多论著。据出土的刊本和写本,西夏人编撰有〈文海〉〈文海杂类〉〈音同〉〈番汉

合时掌中珠〉〈五音切韵〉等有关语言文字的著作多种。〈音同〉刊印于乾顺正德六年(公元1132年),成书的时间则可能还要早些。收集六千一百多字。它仿〈切韵〉的分类,以每个字第一个子音的次序排列。子音又分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牙音、喉音等九类。每一类中又将含有相同发音系数的字,依次归纳成同一小类,所以在同一类中,只要知道其中某各字的读音,其余各字的音也就可以随之读出。〈文海杂类〉排列方法和〈音同〉按韵排列的方法相似。每字下有三部分注释。一是分析字形,二是解释字义,三为反切注音。〈文海〉残缺很多,今只存有三千字左右,依韵排列,也分字形、字义和字声三部分。〈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西夏乾佑庚戍二十一年(公元1190年)党项人骨勒茂才所著,它是一部汉文和西夏文对音的字典。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说,这本书供西夏人学汉

文、汉人学西夏文用,以达到互通语言,增进党项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全书按内容分为天、地、人三大类,每类又分成列,每列四行。右数第一行为西夏字的汉字注音,第二行为西夏本字,第三行为西夏字的汉文意义,第四行则为释意汉字的西夏对音。这部字书,为党项族和汉族人民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方便。此外,又有名为〈杂字〉的书,收集的字分类排列,有天、地、人三大部,以下再分小类,如男子衣服、妇女服饰、树木、蔬菜、草、五谷、西夏姓氏、器具等。解释字义用小字,并注明其汉字,如西夏字“琵琶”下注曰“汉名琵琶”。可能是作为启蒙教育的杂字课本。

由于西夏时期大力推行用西夏文字翻译各种汉文经史典籍及佛经,所以西夏文字在一部分党项贵族的影响。西夏灭亡以后,元朝的统治阶级曾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在杭州路大万寿寺雕印西夏文〈大藏经〉三千六百余卷,分施与原西夏统治的主要地区,继续利用佛教来加强对党项民族的统治。考古材料证明,西夏文在个别地方还一直延续到明代晚期,河北省保定市近年还出土了晚至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用西夏文字雕写的石经幢。

TTS文本语音转换系统

北京瑞明达通信技术发展中心是国内较早从事专业计算机电话语音系统(CTI)产品的开发商, 在客户交互式解决方案行业中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具备雄厚的语音产品开发能力。其语音产品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整体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领先的模块叠加技术,软件开发引进弹性编码规程,并且支持多层次语音导航模式,可任意调整、扩充系统运行流程,从而保证了系统整体运行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北京瑞明达通信技术发展中心积极投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更是凭借雄厚的资金与实力,制订并确立了院校语音招生行业解决方案,为教育行业实现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管理、现代化手段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方案将招生咨询与考分查询等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现有电话公网为媒介,可实现招生、考分、录取资讯一线沟通。该系统采用了数字语音处理技术,内部开放式系统结构,采用了当今最尖端的TTS技术,系统规模可大可小,并可平滑升级。系统预留多种软件接口,为今后接驳其他底层系统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这一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广大院校的积极响应,普遍认为它的出现密切了与学生的联系,加强了学校对外宣传力度,为教育行业与社会各界及时沟通提供了一个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系统特性 1.采用数据库构架,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2.提供统计数据,输出各类报表。 3.支持文字信息传真自动回复。 4.可接驳因特网或企业/校园局域网。 5.具备遇忙排队功能,提供音乐等待音。 6.预留多种软件接口,支持外部数据源导入及内部数据源导出。 7.提供语音在线录音、编辑软件,语音文件可随时进行编辑更新。 8.支持IE网络浏览及查询,支持因特网网络全线功能扩充。 9.支持人工座席服务,可与来话者直接通话,提供人性化服务。 10.系统中全部步骤均有语音引导进行操作,用户不需要记忆任何过程或步骤。 11.采用树枝型构架,每级菜单模块化处理,以积木叠加的方式进行流程扩充。

外文翻译----一个实验文语转换系统在分析韵律短语的贡献

外文翻译文献(中文) 一个实验文语转换系统在分析韵律短语的贡献 介绍 我们描述了一个实验性的文语转换系统,它使用一个确定性的解析器和韵律规则为英文输入生成词组水平音高和时间持续久的信息。这一信息是用来注释输入句子,然后被处理的文本到语音程序目前在贝尔实验室开发。在建构这系统中,我们的目标一直是检验假设(i)该语法树中的信息可用。尤其地,如主谓和头补这样的语法功能,是BV公司本身在确定svnthetic韵律时有用的短语和语法功能(ii)它可以使用一个指定语法句法分析函数来确定合成语音的韵律短语。 虽然语法和韵律之间的某些关联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像进度话词性应力的影响,或设立括号表达式关闭)实用的知识是非常小的语法问题上可能被连接到可用的韵律短语。在许多研究中,研究人员之间寻求成分结构和韵律连接(如Cooper 和Paccia-Cooper1980年。Umeda1982年。Gee和Grosjean1983)但是,随着Selkirk(1984年)的例外。他们往往忽略了在svntax树语法功能的代表性。此外,以前的工作还没有具体明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实施的基础。在我们的韵律短语记录人类语言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强调三个方面的结构,它涉及到短语:句法选区,语法功能及成分的长度。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将详细讨论,已实施了韵律规则的集合在一个实验文语转换系统。 我们系统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对我们的韵律系统的输入是由一个一个分析树的deterministtc分析器Fidditch(欣德尔1983)版本生成的。这个解析器左角落搜索策略,特别是,它的决定,给Fidditch的速度,使在线文本到语音的生产是可行的。在建设一个解析树里,Fldditch确定核心主谓对象关系,但没有试图代表附属或修饰关系。因此相对的条文,状语和其他非参数的成分在树中没有指定位置,而且没有指定的语义角色。第二,在韵律系统的规则通过参考据法结构和早期的语法结构来建立韵律树。其结果是一个支持该观点的分层表示,也是在Selkirk(1984)提出该语法功能信息与韵律短语有关,但间接得,通过不同层次的处理。该系统的非正式测试显示,它在所产生的合成语音质量韵律中能够产生显著改善。我们在我们描述的调查系统的问题中,并没有发现任何严重违反我们的基本方针。在许多情况下,看来当前版本的问题能就通过进一步采取我们的做法来解决,包括所要求的另一个因素确定的韵律短语解析器的词汇信息 文语转换 大多数文语系统包括两部分:发音规则和语音合成器。发音规则转换成拼音输入文字,wav可以补充到一个提供关于一部分语音、强调模式和特定词语的拼音组

中英文录入

中英文录入教案 设计思想 本课内容理论知识点较少,主要以上机实践内容为主。中英文录入做为计算机操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相对其它计算机技能显得较为枯燥和乏味,但其重要性不可怀疑。做为中英文录入的第一次课,因以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和指法习惯为主。键盘、鼠标的构造以学生探究和教师 辅导相结合为主进行教学。中英文实际录入以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材分析中英文录入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各项操作的前提,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且文字录入看似简单,但真正掌握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的练习。本节内容主要以实践为主,以学生掌握正确的中英文录入方法,养成良好的打字训练习惯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鼠标的几种常用方法; 2、认识键盘及各个键位; 3、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及击键姿势; 4、掌握输入法状态栏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正确的指法进行文字录入; 2、能初步使用盲打进行文字录入; 3、能使用五笔输入法进行中文录入; 4、能利用各种快捷键进行输入法、标点等切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正确的计算机技能学习的学习观; 2、使学生认清技能课堂中学习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3、通过文字录入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恒心;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的文字录入指法和姿势、各种符号的插入、输入法状态栏的使用和五笔86 版的使用

难点:正确的键盘指法、掌握键盘中各个键位的布局和依靠手指触觉打 字(盲打)、和五笔86 版的使用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内容知识点较为简单,以实践内容为主。知识点如键盘各键位的作用、各种符号的输入等可用提问法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如打字姿势和指法则用图示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鼠标的各种操作因其难度较低,以学生摸索实践为主;键盘指法和中英文录入则以模仿反复训练为主。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机房、PPT课件、各种视频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6课时) 教学课时一: 一)导入(3 分钟)教师活动】: 文字录入的重要性 文字录入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一项最简单的工作,但确是计算机各项技能中最基础的技能,在以后的计算机学习和工作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日常的网络交流,无纸化办公等都需要我们要较快的文字录入速度。而毕业以后如从事办公文员、程序编制等工种时,文字录入的要求更高。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速录师,类似从前的速记,将会议或者其它现场的口述记录下来,打字速度达到近每分钟200,月薪高达5000 元以下。我知道同学们都会普通的中英文录入,但速度并不快,“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能快速录入文字,一定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7中国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

中国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西夏碑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西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夏文字则是西夏文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放射出迷人的光彩。自清代以来,凉州先后出土、收集、保存了大量的西夏珍贵文物,其中有的保存完整,被视为国宝,闻名中外;有的为国内首次发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凉州大量西夏文物的出土及一些早期学术成果,为今天研究西夏文化、政治、经济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众多西夏文物中,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当属之最。 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俗称西夏碑。该碑原被封闭在城北隅清应寺(今钟鼓楼旁,毁于1927年大地震)一座砖砌的碑亭内,清嘉庆九年(1810),由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发现。此碑高2.5米,宽0.90米,两面刻文,一面刻西夏文,计28行,每行56字;一面刻汉字,计26行,每行70字。碑头为篆字题名西夏文碑额,两侧各有一线刻伎乐菩萨,作舞蹈状,上头刻云头宝盖。碑铭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一些离奇的故事来宣扬佛法无边,并给统治者歌功颂德。在其叙述中,反映了西夏的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西夏国名、帝后尊号、纪年和官制等方面的情况及当时的民族关系、佛

教活动。此外,碑上的线刻伎乐菩萨、云头宝盖、卷草纹图案等,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较好的西夏艺术品之一。 由于西夏文书资料遗存甚微,当时几乎无懂西夏文者,故无法识辨被称为“天书”。1908年我国发现西夏文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编于1190年)后,才逐步知道了西夏文的构造、文字和字意。我国近代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学家罗福成在1932年全文发表了西夏碑的汉文和西夏文以及西夏碑的译文。西夏碑是迄今全国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西夏曾仿唐、宋翰林体制,建立“蕃字”、“汉字”二院,在国中将两种文字一道推行,并将前者尊为“国字”。西夏碑正面用西夏文,背面用汉文,实际上就是这种体制和国策的反映,对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土地制度、阶级关系和西夏国名、帝后尊号、官制纪年以及当时凉州的佛教盛况等方面都是丰富而珍贵的资料,特别是近乎两千个西夏文字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活“字典”。 1961年,西夏碑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武威西夏博物馆。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古方还阳丹考述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古方还阳丹考述梁松涛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科技史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2) 收稿日期:2012-03-25;修稿日期:2012-04-2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TQ007) 作者简介:梁松涛(1972-),女,河南南阳人,河北大学副教授,博士。

(9)每次50至70丸。 (10)空腹,热酒中服。 本西夏文药方名曰还阳丹,主治遇冷腰疼,由14味药材组成。据此查检现存汉文医籍,名为还阳丹、返阳丹、回阳丹者和本西夏文药方相去甚远,兹举3则较类似的汉文医方如下:其一,《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治阴毒伤寒诸方”所载“回阳丹方”[2]: “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气胀,脉候沉细。宜服回阳丹方。 硫黄(半两,细研入),木香(半两),荜澄茄(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一分,炮裂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右件药,捣罗为末,炼蜜面糊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三十圆,频服,三服后,以热酒一盏投之,以衣覆取汗。”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伤寒阴毒”条亦载此“回阳丹”方[3]600,内容表述略有不同。 其二,《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五“身体门”之“风湿腰疼”条所载“复春丸”[4]232: “复春丸,治腰脚风湿劳损,手足麻痹,筋骨疼痛,不能屈伸。治气血,驻颜色,补虚损,宜服之。 萆薢(四两),破故纸(炒),杜仲(炒,去丝),葫芦巴(炒),木通(各二两),骨碎补,虎骨(蒸炙),乳香(研),槟榔、没药、木香(各一两半),甜瓜子(三两,炒),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巴戟(各二两,去心),黑附子(一两,炮),胡桃仁(一百个,去皮另研极细)。 右为细末,与胡桃仁一处,再研极细,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五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其三,《普济方》卷一百五十六“身体门”之“腰胯疼痛”条所载“木香丸”[4]257: “木香丸,治久冷,腰胯疼痛。 木香(三分),干姜(一两,炮裂剉),当归(一两,剉,微炒),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羌活(一两),桂心(一两),莨菪(三合水濯去浮者,水煮,令芽出,浸干,炒令黄黑色)。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本西夏文药方与以上三方相比,虽然所载药同者有四至七味,主治病症亦较为类似,但药方仍迥然相异。观诸药方,应均为治疗腰疼之方,《圣济总录》卷八十五“腰痛门”之“腰痛统论”论曰:“腰痛有五:一阳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令人腰痛;二风寒著腰,风痹腰痛;三肾虚劳役,伤肾腰痛;四坠堕伤腰;五寝卧湿地腰痛。凡此皆本于伤肾,盖肾主腰脚,肾伤则腰痛也。”[3]1481故西夏文药方所治腰痛应为阳气不足、著感风寒所致,组方所载诸药亦是围绕此病配伍。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药方所载各药:零香有祛风寒、辟秽浊之功效;硇砂为西夏之特产,西夏时期常做食盐的代替品,《本草图经》记载:“西土人用淹肉炙以当盐食之,无害,盖积习之久”[5]60,其入药有消积软坚、破瘀散结、化腐生肌之功效;木香行气止痛、祛风活血、温中和胃,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6]故其活血祛瘀、润燥滑肠;巴戟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之效;蓬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为“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荆三棱同用之,良。妇人药中亦多使”[5]223;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官桂温肾壮阳、温中祛寒、温经止痛;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消痰解毒;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胡椒、官桂、附子同入药“有补火益元之妙”[7];茴香温肾散寒、和胃理气;吴茱萸温中理气、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京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常和蓬莪术作为药对入药方。诸药均为补益、散寒、助阳、理气之药。方中所谓“遇冷腰疼”即肾亏阳虚之症,故本方应为助阳回春、治疗腰痛之方。本西夏文药方所载药物和剂量之写法,药方炮制和服用方法等均与一般汉文医药传统类似,所以此方应本于某种已散佚的中原汉文医方。 · 5 9 · 梁松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古方还阳丹考述 第2期

语言转换器(系统)方案

语言转换器(系统)方案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0907班 小组成员:李伦徐宁张延辉郭泽宇

语言转换器(系统)方案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文化源远流长,正因为如此,我国方言众多,尽管国家已大力推行普通话,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在各地仍然是方言为主流,普通话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地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步骤,但是发言的大行其道,成为了地域间交流的一个障碍。然而方言又是地域文化的一个标志,势必不能取消。因此,这款主要以我国方言间转化及方言与普通话间转换的语言转换器就应运而生。本文就设想该语言转换器的构造组成、创新点、创意价值、实施计划、转化难点及缺陷不足等方面做了比较粗略的介绍。 关键词:语言转换器方言普通话 团队组成 团队名称:梦之队 组长:李伦 成员:李伦徐宁张延辉郭泽宇 创意来源 清明放假的时候,坐在回程的客车上,遇到一位初中同学,交谈一番,才知道她学的是语文教育,都快毕业了,然而当她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被告知还要考普通话,达到一甲标准就能到全国各地任教,其他的就是达到二甲标准也远远不如一甲的发展前景好。但是,考试时,老师说,信阳考生考这个是十考九不过。因为我们那儿方言与普

通话发音差异很大。就在我们正说得起劲时,我对面的一位中年乘客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他说他当兵时喊口令一按方言喊下面人就笑,全然没了一丝肃穆的气氛,不得已,普通话他学不会,就学了东北话;而且,他教育儿子时对于儿子学习普通话完全没有好的办法。 就这样,我在心里沉思起来,倘若有一种语言转换装置那该多好啊。于是在心里就有了这个关于语言转换器(系统)的构思。当然,由于现阶段认识的不足及不够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个构思是相当粗糙的。 创新点 鉴于我国方言众多,尽管我国已大力提倡使用普通话,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很多地区方言仍是主流,再加上很多人从小并没有一个学习普通话的环境,所以说方言的人还是很多的。另外,方言的存在有利于研究地域文化,让普通话完全取代方言也是不可能的。鉴于此,我认为这套系统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一是不同于现有的语言转化器仅只用于国际少数几种语言的转化,而是针对多种语言尤其是在前期以我国方言为主,让习惯讲方言的中老年人与他人交谈时不至于交流困难,有话可谈; 二是该语言转换器主要针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使用,而不仅仅是让少数人掌握使用,可以让我国许多人节省学习语言的时间,让其专注于其他项目。 三是该语言转换器技术成熟后可以像电脑一样联网,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中英文输入法教案

中英文输入法 教学内容:中英文输入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认识键盘的作用,掌握键盘的布局组成。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指法,了解几种输入法:区位码、全拼输入法、双拼输入法、智能 ABC 输入法。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难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时间: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 1、 键盘的使用 1.1 键盘的布局和作用 常用的键盘有101、104键等若干种。为了便于记忆,按照功能的不同,我们把这101个键划分成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和数字键区4个区域,如图1-1所示。图中最大的一块区域叫做“主键盘区”,最上面的一个长条区域叫做“功能键区”,最右面的一块区域叫做“数字键区”,夹在主键盘区和数字键区之间的一块区域叫做“编辑键区”。 键盘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见上机实训P1。 1.2 正确的指法 1. 技巧提示: 打字姿势归纳为“直腰、弓手、立指、弹键”。 2.正确的指法 母键(基准键):在键盘上的F 和J 键上,这两个字母的键面上,各有一个凸起的细短线或圆点。有了这两个标志,操作时不用看键盘就能摸到手指应放的正确位置。 基本键:是键盘中排的8个键位,“A ”、“S ”、“D ”、“F ”、“J ”、“K ”、“L ”、“;”。 按键的标准姿势:将左手食指放在F 键上,其余三指分别放在A 、S 、D 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 键上,其余三指放在K 、L 、 ;键上,双手的大拇指轻轻放在空格键上。操作键盘进行打字时,十个指头都要充分利用起来,每个手指都有明确的分工。熟练掌握基本键位的指法是学好打字的基础。 键盘指法分区如图所示。

汉语文语转换系统中停顿指数的自动标注

汉语文语转换系统中停顿指数的自动标注﹡ 赵永贞,刘挺,王志伟,陈惠鹏,邵艳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检索研究室 15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语音处理研究室 150001) 摘要:本文采用了一个基于C-TOBI的停顿指数标注的语料库,利用有指导的学习方法对自动停顿指数标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实现了三种方法:基本的马尔科夫模型,引入了词长信息的马尔科夫模型,引入词长信息的马尔科夫模型结合基于转换的错误驱动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对3000句的真实文本进行开放测试,以基本的马尔科夫模型的结果作为基准,实验结果不断改进,最终达到了78.6%的准确率,错误代价降低了14.5%。关键词:文语转换;停顿指数;马尔科夫模型;基于转换的错误驱动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1 Assigning Break Indices for unrestricted texts in Mandarin Text to Speech System Zhao Yong-zhen, Liu Ting, Wang Zhi-wei, Chen Hui-peng , Shao Yan-qiu (Information Retrieval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HIT, Harbin 150001, China) (Speech Processing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HIT,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a corpus with break indices based on C-TOBI. Applying supervised learning method, some useful attempts are made in the field of automatic break indices intonation. Three approaches, namely, the basic Markov model approach, the Markov model using word length approach, and the Markov model using word length combining Transformation-Based Error-Driven Learning approach, are presented. After implementing these three approaches, open tests are made on a corpus of 3,000 sentences. The performances are getting better and the last approach produces the highest accuracy, 78.5%, and results in 14.5% decrease in error-cost taking the result of Markov Model as baseline. Key Words: Text to Speech; Break Indices; Markov Model; Transformation-Based Error-Driven learning 1引言 在汉语的文语转换系统中,要想得到流畅自然的合成语音,除了采用恰当的语音合成技术之外,还必须有能准确地体现人类语音特征的韵律控制参数,比如重音、停顿、音调、语调等。停顿指数[1]反映了人所能感知到的音节之间以及音节和无声段边界处的音联程度。本文的任务就是从任意输入的汉语文本中预测出停顿指数。 文语转换系统中自动的韵律分析器一直不能产生高质量的韵律,一个主要的难点就是 ﹡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203020)资助。赵永贞(1981-),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合成。刘挺(1972-),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王志伟(1980-),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合成。陈惠鹏(1965-),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合成。邵艳秋(1970-),女,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合成。

西夏文字与汉文字的区别

西夏文字与汉文字的区别 宁夏新闻网史金波著 西夏境内,很早就有大量汉人居住,汉文已成为通行文字。西夏文创制前,党项族所建夏州政权和宋朝往来文书都使用汉文。元昊本人就通晓汉文。西夏创造文字时借鉴汉字笔画构造,而不袭用现成的汉字,尽量避免与汉字雷同,因而使所造出的西夏字无一与汉字相同。然而它无论在造字韵原则上、在文字的结构上,乃至于具体的文字笔画,字体形态、书写规则方面,都未能脱出汉字的影响,以致使人 乍一看到西夏字,便觉得好象是汉文。 西夏文作为党项族的民族文字一直延用到这个民族的消亡,中间没有另造其他文字,不象契丹。女真那样造出大字后又造小字,说明西夏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困难。这也可能是西夏语同汉语一样同属单音节词根语的缘故。在当时,这种语言用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来记录是比较合适的。西夏字和汉字性质的相同和形式的相近,表明了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作为两个民族的文字来看,也可以说是兄弟的关系。具体地说,它们之间有以下的共同特点: (一)两种文字同属表意文字体系。在表意文字中,它们在结构、笔画、形象上最为接近。它们都有了表音成分,所以也可以称为音意文字。意符和音符在形式上没有任何标志,其位置都不固定,都具有难认、难写、难记的特点。

(二)两种文字形体近似。西夏文也象汉字一样是方块形,“形体方整;类八分”。 它的基本笔画也有汉字的点、横,竖、擞、捺,拐、提等。 (三)有相似的文字构成方法。占西夏文总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会意合成字、 音意合成字分别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 (四)两种文字中的某肇形体在不同的部位上,都有笔画变通现象。这.是两 种方块字在创造或使用过程中,为了字形美观、易于书写而形成的共同现象。 (五)两种文字都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楷书多用于刻印和工整的抄写,行书、草书常用于手写,摹书则仅见于碑额和印章。楷书方正匀称,行书自由舒展,草书云龙变幻,篆书屈曲蜿转,都能和艺术融为一体。 (六)两种文字都受到当时统治阶级世界观的影响。记录党项薛自称的蕃字,皇帝的姓氏(嵬名)二字,构成成分都有“圣”字,以示其神圣、高贵。而记录其他民族称呼的字则往往以“虫”、“草”等字合成,以示轻蔑。过去个别汉字的构成也有这方面的情况。当然这种字在两种文字中都是个别现象。创造西夏文的时代,正是元昊强调本民族特点,与北宋王朝相抗衡,处处……

中英文输入

科目:中英文輸入ⅠⅡ學分數: 4 類別:電腦基礎操作能力科目代號: 一、教學目標: 1.熟悉鍵盤及英文打字之方法。 2.期能以正確的姿勢、方法敲擊各按鍵。 3.能瞭解中文拆碼的原則與方法。 4.加強學生輸入法的速度及準備度。 二、教材大綱:(節數=學分數×18)

三、教學要點: 1. 教材編選:倉頡輸入法。 2. 教學方法:講述教學法、練習教學法、精熟教學法。 3. 教學評量:紙上猜碼測驗,機上文章測字數。 4. 教學資源:電腦、電腦廣播系統、互動教學光碟、輸入法練習軟體。 5. 教學相關配合事項(實習場所,材料) 場所:電腦教室 材料:A4列印紙 四、參考教材 著者出版時間書名出版地點出版社 資訊圖書公司最新版本中文輸入實力養 成暨評量(碁峰)資訊圖書公司

科目:會計入門ⅠⅡ學分數: 4 類別:電腦能力科目代號: 二、教學目標: 1.能瞭解財務會計之基本論。 2.能熟練會計處理程序,培養帳務處理之能力。 二、教材大綱:(節數=學分數×18)

三、教學要點: 1. 教材編選:編選適合的教材,以會計基本法則導入為主。 2. 教學方法:觀察法、問題法、啟發法、練習教學法、講述教學法 3. 教學評量:筆試、口試、作業、實際操作帳簿。 4. 教學資源:黑板、圖表、帳簿、投影片。 5. 教學相關配合事項(實習場所,材料) 場所: 材料: 四、參考教材 著者出版時間書名出版地點出版社 最新版本

科目:計算機概論Ⅱ學分數: 2 類別:電腦基本操作能力科目代號: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應用電腦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巧。 2.引導學生熟悉視窗軟體的基礎觀念與方法。 3.指導學生瞭解計算機程式的基本知識與觀念。 4.指導學生增進個人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及推理思考能力。 二、教材大綱:(節數=學分數×18) 三、教學要點: 1. 教材編選:計算機概論審定本 2. 教學方法:講述教學法 3. 教學評量:二次月考、期考、上課筆記、學習單(形成性評量)

近百年来汉文西夏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述评

2005年5月宁夏社会科学N o.3.May,2005 第3期(总第130期)S 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G en.N o.130近百年来汉文西夏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述评3 胡玉冰1,孔令升2 (1.宁夏大学中文系,宁夏银川 750021;2.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北沧州 061001) 摘要:近百年来,学者对汉文西夏文献整理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六类,即文献综述、专书或专题考证、专书整理、文献辑录、史料考辨、海外访书与书目编修。对汉文西夏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有重大 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有助于西夏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有助于西夏学 研究水平的提高,使相关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西夏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西夏;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6.3;G25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5)03-0090-05 汉文西夏文献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汉文西夏文献是指凡记述内容直接或间接与西夏相关的各种汉文文献都可称作汉文西夏文献;狭义的汉文西夏文献是指记述内容直接与西夏有关的各种汉文文献,包括记事涉及夏州地方政权史、夏国史及夏国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的各种汉文文献。此类文献主要由宋、辽、金、元、明、清等6朝人撰写,多见存于史、子、集诸部文献中,内容涵盖了西夏国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宗教、语言文字、典章制度、民风民俗等方面。本论文主要述评以狭义的“汉文西夏文献”为整理和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 近代科学意义上的西夏文献研究始于20世纪初俄罗斯学者对黑水城文献的研究。中国学者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王静如等也对部分已公布的黑水城文献和国内新发现的西夏文献进行了研究,陈寅恪、王国维、周叔迦、向达等学者对西夏文献的研究也给予了关注,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英国、法国、美国、韩国、匈牙利等国家的部分学者也都陆续加入到西夏文献的研究队伍中来。随着西夏考古发现的层出不穷和绝大部分俄藏黑水城文献的陆续公布,西夏文献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但海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是对西夏国原始文献(以西夏文和汉文文献为主)的整理和研究,对史、子、集诸部中汉文西夏文献整理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不突出,成果数量也比较少。据我们统计,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关于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论文数量不足80篇,专著只有一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只有少数是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这与西夏学学科整体发展水平是很不相称的。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内才开始有学者关注汉文西夏文献。最早对汉文西夏文献给以关注的学者是朱希祖先生,罗福苌、罗福颐、胡玉缙等先生随后也开始对这类文献进行整理或研究,他们的成果对研究西夏文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此后罕有学者继续从事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学术的繁荣,学者逐渐加强了对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力度。白滨、顾吉辰、李范文、聂鸿音、李蔚、汤开建等先生先后撰文,对西夏专书文献进行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有些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有些结论仍值得商榷。韩荫晟、罗矛昆、龚世俊等先生致力于对传世汉文西夏文献的辑录和整理工作,取得的成果推动了西夏学的研究,但有些成果的学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胡玉冰近年来也致力于对汉文西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此类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海外对汉文西夏文献关注的学者非常少,取得的成果也很有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学者克恰诺夫、日本学者冈崎精郎、台湾学者乔衍 等曾对汉文西夏文献作过研究,但 收稿日期:2004-11-12 作者简介:胡玉冰(1968-),男,回族,宁夏吴忠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献整理;孔令升(1968-),男,河北沧州人,沧州师专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古文献。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赞助项目《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项目编号:04BT Q012. — — 9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 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文输入法基本知识,了解常见中文输入法。 (2)熟悉输入法的安装与设置。 (3)熟练输入汉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 3、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兼有讲授、演示、诱导启发等多种方法。 教学重点:输入法的安装与设置,特殊拼音的汉字和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教学难点:输入法的安装与设置。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输入法软件。 教学过程: 键盘作为输入设备在计算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前面我们学习了利用键盘进行英文的输入,本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键盘的使用——利用键盘输入汉字。 一、常见中文输入法 1、拼音输入法:如搜狗拼音、智能ABC、QQ拼音、微软拼音、紫光拼音等输入法。 2、五笔输入法 3、其他输入法:如郑码输入法、区位码输入法、自然码输入法等。 二、输入法的安装与使用 右击“输入法图标”,单击“设置(E)”,打开“文字服务肯输入语言”对话框。单击【添加(D) 】或【删除(R) 】按钮,就可以进行输入法的“添加”或“删除”操作了。 以安装QQ拼音输入法为例介绍输入法的安装。 单击语言栏,在弹出的“语言栏设置”对话框中,取消桌面上显示语言栏左边的“√”,单击确定按钮,观察变化。 三、选择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 1、单击输入法图标,选择一种中文输入法。我们以智能ABC为例介绍中文输入法的使用。 切换中英文输入法——“Ctrl”+“Space”。 各种输入法间切换——“Ctrl”+“Shift”。 2、智能ABC输入法 智能ABC不是一种纯粹的拼音输入法,而是一种音形结合输入法。

西夏文

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介侯),于嘉庆甲子年(1804)在家乡武威养病。一日与友人共游清应寺。寺内有碑亭,前后砌砖,封闭已久。当地传闻,若启封则有风雹之灾。张澍求知心切,请和尚拆封,再三要求不得准允。最后张澍提出如有灾祸,愿意自己承担,才被允许。拆开碑亭前面所砌封砖后,见一高碑,上面所刻文字体形方整,乍一看,好象都能认识,细看则无一字可识。张澍认定碑后一定有文字,又令拆除后面封砖,果然见到碑的另一面刻有汉文,其中有建碑年款:“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戍十五年戊子建”。“天佑民安”是西夏年号,张澍以此定碑前所刻不识文字为西夏国字。这通石碑就是有名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张澍的这一偶然发现不仅使这一重要文物重光于世,也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开始又为世人所知。可以说张澍是第一个明确识别出西夏文字的学者。他把这一重要发现记在《书西夏天佑民安碑后》一文中,于l837年收入《养素堂文集》卷十九中刊出。 稍后,清道光七年(1827)初尚龄所著《吉金所见录》一书中,引用清朝金石学家刘青园在武威发现的数瓮古钱中,除有不少西夏年号的汉文钱外,还有所谓“梵字钱”。他把梵字钱上得文字和《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阳文字对照后,知道所谓“梵宇钱”即为西夏文钱。 张澍和刘青园两位学者的发现,并未很快引起中外专家的注意。特别是西方学者,到十九世纪末才真正解决辨认西夏文的问题,而在此之前,英、法诸国学者竟为识别西夏文字打了二十多年的笔墨官司。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所修建的居庸关云台门洞内,刻有六种文字,至十九世纪中期尚有—种不能识别。1870年英国人伟烈(A.Wylia)考定为“女真文字”。十二年后,法国学者德维利亚(Deveria)判定此种不识文字不是女真文,因为它与已知河南开封的女真文宴台碑不同,怀疑它可能是西夏文。又经过十三年,即1895年,他再次撰文论述这种文字为西夏文,但仍不敢决断。直至1898年他考证了《凉州碑》后,在《西夏国字研究》一文中,才确认这种文字就是西夏文。而这时上距张澍发现《凉州碑》已近一个世纪,距张澍所识公诸于世也已有六十多年了。 本世纪初,法国人毛里斯(M.G.Morlsse)发表了《西夏语言和文字的解读》一文,这是对得自我国的三卷泥金字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的研究成果。他识出了不少西夏字,并注意到西夏宾语在前、动词在后的语法顺序,指出西夏语和藏语语法有相似的现象,还找出了一些西夏语虚字。毛氏的研究进展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的,受到学术界的好评。然而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毛氏的成功大半得力于一位中国学者。原来此经的第一卷第一页不象其他页那样以绀纸书写,而是以白色纸抄写,在西夏字的右方已有工整秀丽的汉字注释。这样看来,在毛氏之前已有中国学者试通其文,由于此人的精心研究并获得成效,才使毛里斯有思考的锁钥,循此继进,取得更新的成果。此人是何许人呢?据中央民族学院贾敬颜先生考证,他就是清末涉猎过西夏文的鹤龄。西夏文成为死文字后,此人可推为第一个取得较大研究成果的人。 那么,西夏文字究竟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呢 西夏文字的创制者野利任荣 野利任荣是党项族中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典籍非常精通。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的参与者和谋划者,曾受元昊委托亲自主持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字——西夏文。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为谟宁令(天大王)。 舌战群臣提倡务实 在元昊继位之初,就准备废除父辈传下来的沿袭宋朝的繁琐的典章礼仪制度,而尽量突出党项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但却遭到了一些大臣,尤其是前朝元老的激烈反对。在西夏国内施行何种建国方略上,存在着两种方针、两套方法的斗争。当时的大臣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两派截然不同的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种意见主张完全照搬唐宋的那一套,认为他们

108塔简介

一百零八塔---宁夏青铜峡市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宁夏银川市南60公里,青铜峡市西偏南20公里,青铜峡水库上游古峡西1.5公里处,佛塔群整体面向东方,依山临水,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并抬高,整体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第一级平台高5米,长54米,宽5.67米,第一级护坡平台至第12级护坡平台总高31.82米,总宽59.1米。护坡平台表面平整,修建时先将山石一层层凿平,然后在上面铺设方砖。平台前沿用片石和条砖垒砌,条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自上而下每层分别有1、3、3、5、5、7、9、11、13、15、17、19奇数排列成12行,共108座,因塔数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明一统志》和宁夏方志《弘治新志》记载,过去认为是元代所建,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可能是西夏的遗构,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塔林下原建有2座小喇嘛塔,2塔皆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塔下有一座古寺遗址,1958年修建青铜峡水库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塔林下的古寺遗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准备将108座喇嘛塔全部迁移,但在已经被拆除的2座塔当中发掘出了带有西夏文的千佛图帛画和佛经残页,整体迁移计划才就此作罢。1963年2月,一百零八塔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198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部门对一百零八塔进行了修复。1988年“一百零八塔”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 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有很多种传说,有传说称是北宋百姓为了纪念当年穆桂英点将所建;有传说称是明初当地百姓为纪念在此战死的108名将士所立;有传说称这里只是108座和尚的骨灰塔,也有说法认为这只是尊仰《金刚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 一百零八塔其实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贯珠108颗,念佛诵经108遍,晓钟108响;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数一个塔即除一种烦恼,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不少游人至此都要数塔。

【电脑设置成英语了怎么变回中文】电脑输入法英语怎么变中文

【电脑设置成英语了怎么变回中文】电脑输入法 英语怎么变中文 1、点击【开始】,出现开始菜单,点击右侧倒数第4个【ControlPanel】,在中文里,这就是“控制面板”。 2、进入“ControlPanel”(即中文里的“控制面板”)。选择【Clock,Language,andRegion】下面的【Chagedisplaylanguage】,前面有个地球和时钟标记,language=语言,这个单词认识 吧?Changedisplaylanguage=改变显示语言。 3、上一步,点击了【Changedisplaylanguage】,出现了如下的【RegionandLanguage】,且选项卡为【KeyboardsandLanguages】(中文意思为“键盘和语言”)。大致翻译下:InstallorunistalllanguagesthatWindowscanusetodisplaytextand wheresupportedrecognizespeechandhandwriting.(安装或卸载Windows可用于显示文本和识别语音和手写(在支持地区)的语言)。 Install/unistalllanguages...(安装/卸载语言)。 Chooseadisplaylanguage(选择显示语言):点击下拉菜单,我这 里已经事先安装好了几门语言,“中文(简体)”也在其中,选中它,点击确定。 4、上一步点击OK后,会蹦出来一个对话框。ChangeDisplayLanguage(更改显示语言)。Youmustlogofffordisplaylanguagechangestotakeeffect(您必须注 销才能使显示语言更改生效)。 Makesureyousaveyourworkandcloseallopenprogramsbeforeyoul ogoff.(请确保在注销之前保存了所做的工作并关闭了所有打开的程序。) 点击Logoffnow,就是“立即注销”。

中文输入法怎样摆脱美式键盘布局

中文输入法怎样摆脱美式键盘布局 Leonardo Laos 原创 所有非英语用户都有一个共同的抱怨:搜狗、谷歌、QQ、五笔、百度等,几乎所有的中文输入法都默认了美式键盘,就算你安装了其它键盘布局它也不会改变。 这时,有三种语言:中文、英语、非英语,还有两个状态:中文、外文。真让人眼花缭乱,输入符号时尤其容易出错。对于买了欧洲原装机或者需要兼容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用户怎样才能摆脱“美式键盘”这个幽魂呢? 本人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并试验,终于找出一个简便的方法让中文输入法兼容非英语键盘布局。 这样中/外文切换无论是按CTRL+SPACE开/关输入法,或者SHIFT键切换中/外文,还是用ALT+SHIFT(WIN+SPACE)切换语言,CTRL+SHIFT切换键盘布局,不仅所有符号都已经按非英语键盘排列,而且只有中/外文两种状态,非常方便盲打。 本文以Win7 (32位) 为例,在“搜狗拼音”输入法中调用“西班牙语”键盘布局,步骤如下: 1.请按照搜狗拼音的说明,安装好输入法。 2.请将两条分隔线之间的文字“一字不漏地”复制、黏贴到“记事本”程序中。 ========================分隔线=========================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Keyboard Layouts\E0220804] "Layout Text"="中文(简体)- 搜狗拼音Leonardo" "Layout File"="KBDSP.DLL" "Ime File"="SOGOUPY.IME" ========================分隔线========================= 3.然后另存为“非英语键盘布局.reg”文件名(记住:文件类型选“所有文件”,编码类型 选“Unicode”),然后双击“非英语键盘布局.reg”文件,将其导入到系统中。 4.删除多余部分,只留下图的两个: 5.重启。

最新中英文混合输入教案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一、教学内容P30-P35 二、教学目标: 在混合输入中英文的过程中,达到以下目标: 1.熟练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操作。 2.学会美化文字。 3.体验中英文输入的不同之处。 三、教学重点: 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操作 教学难点: 混合输入中英文 教学准备: 1. ppt 2.调试每台计算机。 3.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4.由班长带队有秩序地进入微机室。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先猜一则谜语:举步不出门,方知天下事,小手点一点,能走万里路。(打一工具) 师:“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字母和数字的输入方法,那么汉字怎么输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中文输入。明确任务竞争激励法 (板书:中文输入。任务驱动法)要输入汉字,就得选择一种合适的输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课件展示: 打开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超链接) 选择输入英文“what’s are you name? ” 1.教师演示讲解。 2.学生试操作。 (三)、混合输入中英文 1. 教师演示讲解:输入汉字(你叫什么名字?扎西南小)的过程中,如果要输入英文,先切换到英文输入状态,再次输入中文时,再切换到中文输入状态。 教师演示:我们在输入词语时一共有两种种方法: 第一种: 按下Ctrl的同时按下空格键进行切换 第二种输入切换法。 1、把两个字的拼音全部打完。我们把它叫做“全拼”。 2、我们只输入两个字的声母。我们把它叫做“简拼”。 3、是把第一个字的拼音输完,第二个字只输入“声母”,或只输入第一个字“声母”,第二个字的全部拼音。我们把它叫做“混拼”。 2.学生试操作。 (四)、美化文字 1.教师演示、讲解。 2.学生实际操作。 (五):课堂作业: 在写字板上输入一首诗,置适当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并保存起来。(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在“写字板”转换中英文标点符号,并且能够美化文字,老师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以后多动手操作,能够把Word软件应用的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