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作业解析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作业解析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作业解析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钱振

学号:63 班级:金属13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得到了显著应用,在医用领域应用更多,本文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基本条件,概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用途,并浅谈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展望。通过介绍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工脏器、药剂及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以及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对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认识和其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生物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现状,应用,展望

1.引言

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学科学中的最新分支学科,它是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是用于人工组织或器官制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的研制、药物新剂型的开发和和仿生效应研究的基础[1] 。

生物医用材料,简称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用于与生物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的材料]2[。主要包括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涉及材料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门介于现代医学和高分子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目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已遍及整个医学领域(如: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心血管、骨修复、神经传递、皮肤、器官、药物控释等)。

2.研究现状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医用高分子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医用新材料和人工装置,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肾用透析膜、心脏起博器及骨生长诱导剂等。近10年来,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

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正以其特有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等优异性能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医学临床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等。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些材料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聚矾中空纤维人工肾、硅橡胶医用导管、介入栓塞材料、介入诊疗导管以及护理方面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等,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这些产品在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的独特作用,因而在高分子化学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医用高分子(Medical highpolymers)。它是把高分子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临床医学的需要结合起来,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生物体器官的功能及医用材料的应用等的一门年轻而边缘性的学科]4[。

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组成和结构的控制而使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耐生物老化,作为长期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易加工成型,原料易得,便于消毒灭菌,因此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已成为生物材料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品种,近年来发展需求量增长十分迅速。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经验和半经验阶段,还没有能够建立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以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的化学组成、表面性质和生命体组织的相容性之间的关系为依据来研究开发新材料。目前全世界应用的有90多个品种,西方国家消耗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我国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医用高分子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研究历史。1949年,美国首先发表了医用高分子的展望性论文。此后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研究热潮,有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被陆续报道。尤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研究成果显著,从人工器官到高效缓释高分子药物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和巨大效益。据美国健康工业制造者协会资料报告,1995年世界市场达1 200亿美元,美国为510亿美元,预计在21世纪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7]世界各国都看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

料的潜在市场,加大力度投入。德国1997年投入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总经费大约为33亿马克。生物技术是日本21世纪创新产业的主要技术领域之一。在“生物技术立国”的口号下,日本政府5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其中生物降解材料和药物生产商业化是其重点支持的领域。韩国制定了《韩国生物技术2000纲要》,在实施纲要的14年期间,政府和企业将投资200亿美元。现在美国商业化的生物技术是以医药品为主。加拿大的生物技术的优势领域在医疗器材和制药业。在欧洲,英国的生物技术市场达到36亿欧洲货币单位。据Espicom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仅骨生物活性材料2007年全球市场估计在42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7%。可见,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生物医学高分子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九五”期间由何炳林与卓仁禧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组织大批科研力量进行研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生物医学高分子”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制备了不同种类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并对其基本性能、功能化、材料制备、生物学评价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进展,获得了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目前科研院所与各大高校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展开大量研究工作,使中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现有医用高分子材料60多种,制品达400余种。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医疗水平的进步密切相关,其用途十分广泛。现阶段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非常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对于战胜危害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探索人类生命奥秘将具有重大意义。[6]

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人们常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有:有机硅聚合物、有机玻璃、尼龙、聚酯、聚四氟乙烯等。医用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高纯度、化学惰性、稳定性和耐生物老化等优点。对于非永久植入体内的材料,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能被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对身体无毒害,容易排出;而对于永久性植入体内的材料,要求能耐长时间的生物老化,如能经受血液、体液和各种酶的作用,还必须无毒、无致癌、无致炎、无排

异反应、无凝血现象,还要有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的加工成型性和一定的耐热性,便于消毒等等。[8]因此,要求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吸收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1) 组织相容性:组织相容性指材料与生物活体组织及体液接触后,不会致使细胞、组织的功能下降,不会发生炎症、癌变以及生物排异反应等。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的主要缺点是往往含有可游离的有毒物质或在与生物组织接触过程中逐步降解产生有毒物质,长期植入后出现异物反应。组织相容性要求材料无毒、不损伤生物体组织、没有抗原性和致癌性等。一般可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改性来解决组织相容性问题。[9]

(2) 血液相容性[10]:血液相容性所包括的内容很广,但最主要的是指高分子材料与血液接触时,不引起凝血及血小板粘着凝聚,没有破坏血液中有形成分的溶血现象,即凝血和溶血。由于高分子材料和血液接触主要是在材料的表面上,所以除了传统的机械性能外,抗凝血材料的主要工作是在材料表面的合成设计上,即围绕着惰性表面、亲水性表面、亲水-疏水微相分离结构表面以及它们的表面修饰而展开。表面修饰,除一般的化学功能团的修饰外,还包括能够溶解或分解血栓的线溶体、尿酶素、肝素、透明质酸、白蛋白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固定。为了修饰材料表面亲水性的单体有丙烯胺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一p-轻乙酷等。为防止血浆蛋白的沉积,侧链上具有寡聚乙二醇的丙烯酸酷效果较好。表面修作饰还包括材料表面的电荷修饰,如负电荷型聚离子复合物己发现能有效地降低血小板的粘着和凝聚。其中较为集中的工作是围绕着以聚醚氨酷等亲水一疏水微相分离结构高分子而展开的合成及表面改性。细径高分子材料人工血管的开发,浑然一体的杂化材料,伪内膜形成材料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3)材料可降解吸收性[11~1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永久性材料使用时,不仅要求组织相容性好,而且要求其耐生物老化性好,即要求在活体内非常稳定。而作为非永久性植入材料时,要求其在发挥作用后能自动被吸收,最好能参与正常的代谢循环而被排出体外,如可吸收手术线,吸收就可避免拆线。药物释放体

系也是备受青睐的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在活体内的分解可分为水解和酶解两大类。

经降解而产生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分子量要降低到肾脏能排出,或进一步在活

体内分解而参与代谢。最主要的是分解产物应该没有毒性,并在活体环境里能够分解,一般来说生物和天然高分子易被酶分解。目前来说生物降解吸收性高分子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降解速度的控制、功能基的修饰和药物扩散速度的控制。

此外,还应具备耐生物化,物理和力学稳定性,易加工成型,材料易得、价

格适当,便于消毒灭菌;以及还要防止在医用高分子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引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于不同用途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往往又有一些具体要求。在医用高分子材料进入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对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以及材料与生物体或人体的相互适应性进行全而评价。通过评价之后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才能临床使用。

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按性质可分为:非生物降解和可生物降解[14]。

非生物降解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芳

香聚酯、聚硅氧烷、聚甲醛等,其在生理环境中能长期保持稳定,不发生降解、交联或物理磨损等,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胶原、脂肪族聚酯、聚氨基酸、聚

己内酯等,这些材料能在生理环境中发生结构性破坏,且降解产物能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被基体吸收或排出体外。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生物材料]15[:指从自然界现有的动、植物体中提取的天然活性高分子,

如从各种甲壳类、昆虫类动物体中提取的甲壳质壳聚糖纤维,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海藻酸盐,从桑蚕体内分泌的蚕丝经再生制得的丝素纤维与丝素膜,以及由牛屈肌腱重新组构而成的骨胶原纤维等,详细见表1。这些纤维都具有很高的生物功能和很好的生物适应性,在保护伤口、加速创面愈合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据日本、美国的多项专利介绍]16[,由壳聚糖纤维制得的手术缝合线既能满足

手术操作时对强度和柔软性的要求,同时还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能被人体吸收的功效,是最为理想的手术缝合线;壳聚糖纤维制造的人造皮肤,通过血清蛋白质对甲壳素微细纤维进行处理,可提高对创面浸出的血清蛋白质的吸附性,有利于创口愈合,在各类人造皮肤中其综合疗效最佳。据研究报道]18,17[,已用于酶固定化、细胞培养、创面覆盖材料和人工皮肤以及药物缓释材料等医学各领域,尤其各种再生丝素膜在人工皮肤、烧伤感染创面上的应用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前景广阔。

表1 主要天然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 来源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多糖类 纤维素、淀粉、海

藻酸盐、果胶、瓜尔胶 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 细菌纤维素、葡聚糖、黄原胶、香菇

多糖、裂褶菌多糖

蛋白质类 大豆蛋白、玉米醇溶蛋白

干酪素、血清蛋白

胶原蛋白 合成高分子材料:与人体器官组织的天然高分子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和

物理性能,因而可以植入人体,部分或全部取代有关器官。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科置入件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降解及药物控制释放材料。

外科置入件用高分子材料耐生物老化,作为长期置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稳

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易于加工成型,原料易得,便于消毒,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这类材料主要用于生物体软、硬组织修复体、人工器官、人工血管、接触镜、膜材、粘结剂和空腔制品诸方面。其特点是大多数不具有生物活性,与组织不易牢固结合,易导致毒性、过敏性等反应。不过作为承重的植入件用高分子材料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9[,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材料的对生物体的安全性;提高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改善生物学性能,改善提高力学、机械、物理性能]10[。在生物膜材料方面,属于线性高分子多糖结构的壳聚糖是甲壳质脱乙酰基的衍生物,无毒、无抗原性,可在生物体内自行降解.壳聚糖膜

]11[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

用,具有良好通透性,且含有游离氨基,能结合酸分子,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因而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在医学生物材料上可作为人工肾膜和人造皮肤。

生物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乳酸、聚乙烯醇及改性的天然多

糖和蛋白质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暂时执行替换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或作药物缓释系统和送达载体、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创伤敷料等。其特点是易降解,降解产物经代谢排出体外,对组织生长无影响,目前已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方向。

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不仅能提高药效,简化给药方式,大大降低了药物

的毒副作用,而且纳米靶向控制释放体系使药物在预定的部位]12[,按设计的剂量,在需要的时间范围内以一定的速度在体内缓慢释放,而达到治疗某种疾病或调节生育的目的,比如高分子多肽或蛋白药物控制释放体系新的研究进展

]13[,

为那些口服无效的多肽或蛋白药物的临床应用,展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角度、目的甚至习惯,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尚无统一标准。主要在人造器官、人造组织、以及其它的一些高分子药剂等。

一、人工器官

人工器官指的是能植入人体或能与生物组织或生物流体相接触的材料 ;或

者说是具有天然器官组织或部件功能的材料[18]。

(1)人工肺:人工肺并不是对于人体肺的完全替代,而是体外执行血液氧

交换功能的一种装置,如图2所示;

(2)人工肾:目的在于过滤血液中本应可以通过肾脏去除的代谢产物。人工肾包括血液透析型、血液滤过型、血浆置换型等类型;

(3)人工心脏:图3所示为用钛和聚合物材料制成的Abio Cor人工心脏,美国FDA批准此类装置为“过渡移植”装置,而非永久性植入装置;

(4)人工肝脏:主要用于替代因肝脏功能不足所需要弥补的解毒功能,是将患者的血浆在体外循环代谢的一种辅助装置,它只能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分血液透析型等。

(5)人工胰脏:目的是人工调节血糖浓度等,含微包囊型、扩散管型、人工血管型等,如:可采用包膜法,即在移植的异体胰岛或动物胰岛表面覆盖一层高分子半透膜,能允许胰岛素向膜外渗透,但阻止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抗体、补体进入膜内而引起免疫排异损伤,即又起到免疫隔离膜的作用;

(6)其它,如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电极的高分子包覆层、人工血管(如图4、5所示)、人工喉、人工气管、人工食管、人工膀胱等。

目前,植入性医疗器械中骨科占据约为38%的市场份额;随后是心血管领域的36%;伤口护理和整形外科分别为8%左右。人工重建骨骼在骨科产品市场中占据了超过31%的市场份额,主要产品是人工膝盖,人工髋关节以及骨骼生物活性材料等,主要应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密度聚乙烯、聚砜、聚左旋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液晶自增强聚乳酸、自增强聚乙醇酸等。心血管产品市场中支架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还有周边血管导管移植血管通路装置和心跳节律器等。人工器官未来发展趋势是诱导被损坏的组织或器官再生的材料和植入器械。人工骨制备的发展趋势是将生物活性物质和基质物质组合到一起,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血管生物支架的发展趋势是聚合物共混技术,如海藻酸钠/壳聚糖、胶原/壳聚糖、胶原/琼脂糖、壳聚糖/

明胶、壳聚糖/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二醇等体系。

二、人造组织

人造组织是指用于口腔科、五官科、骨科、创伤外科和整型外科等的材料。

(1)牙科材料:主要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砜和硅橡胶等,如蛀牙填补用树脂、假牙和人工牙根、人工齿冠材料和硅橡胶牙托软衬垫等;

(2)眼科材料:这类材料特别要求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润湿性和透氧性、生物惰性和一定的力学性能,主要制品有人工角膜(PTFE 、PMMA)、人工晶状体(硅油、透明质酸水溶液)、人工玻璃体、人工眼球、人工视网膜、人工泪道、隐型眼镜(PMMA 、PHEMA 、PVA)等;;

(3)骨科材料:人工关节、人工骨、接骨材料(如骨钉)等,原材料主要有高密度聚乙烯、高模量的芳香族聚酰胺、聚乳酸、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19]

(4)肌肉与韧带材料:人工肌肉、人工韧带等,原材料有PET 、PP 、PTFE 、碳纤维等;

(5)皮肤科材料:人工皮肤,含层压型人工皮肤、甲壳素人工皮肤、胶原质人工皮肤、组织膨胀器。

(6)整形外科材料:人工乳房、面部整形(如人工鼻及鞍鼻整形、唇部整形、人工下颌骨整形等)、人工耳朵、假肢(肢体支撑或软组织外形塑造)、人工声带等,一般采用硅橡胶、硅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软组织填充剂材料;

三、药用高分子

目前药用高分子材料主要以下两种用途]20[:(1)高分子缓释药物载体:药

物的缓释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的部分药物尤其是抗癌药物和抗心血管病类药物(如强心苷)具有极高的生物毒性而较少有生物选择性,通常利用生物吸收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活性分子投施到人体内以扩散、渗透等方式实现缓慢释放。通过对药物医疗剂量的有效控制,能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抗药性,提高药物的靶向输送,减少给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节省财力、人力、物力。目前存在时间控制缓释体系(如“新康泰克”等,理想情形为零级释放)、部位控制缓释体系(脉冲释放方式)。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利用聚合物的相变温度依赖性(如智能型凝胶),在病人发烧时按需释放药物,还有利用敏感性化学物质引致聚合物相变或构象改变来释放药物的物质响应型释放体系。

(2)高分子药物(带有高分子链的药物和具有药理活性的高分子):如抗癌高分子药物(非靶向、靶向)、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分子药物(治疗动脉硬化、抗血栓、凝血)、抗菌和抗病毒高分子药物(抗菌、抗病毒、抗支原体感染)、抗辐射高分子药物、高分子止血剂等。将低分子药物与高分子链结合的方法有吸附、共聚、嵌段和接枝等。第一个实现高分子化的药物是青霉素(1 962年),所用载体为聚乙烯胺,以后又有许多的抗生素、心血管药和酶抑制剂等实现了高分子化。天然药理活性高分子有激素、肝素、葡萄糖、酶制剂等。

5.发展趋势

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制和生产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开始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植入性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也将日益旺盛。2015年1月28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4中国单体药店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2013年度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06%。但是相比于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来说,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19还略低,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医疗器械仍然还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evaluate MedTech公司[18]基于全球300家顶尖医疗器械生产商的公开数据而得出的报告《2015-2020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预测,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4775亿美元,2016-202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1%。

世界医疗器械格局的前6大领域包括:诊断、心血管、影像大型设备、骨科、眼科、内窥镜,其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往的医学研究对组织和器官的修复,更多是选择一种替代品,实现原有组织和器官的部分功能。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生物技术再生和重建器官、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已经成为趋势。因此传统的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需要模拟生物的结构,恢复和改进生物体组织与器官的功能,最终实现器官和组织的再生,这也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6.总结

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人工脏器将更多地挽救临危病人,高分子长效缓释

药物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由于一切生命物质的基本单元都是有机分子,而人体就是由多种功能高分子复杂组装起来的有机结合体,因此,从分子设计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人工合成各种功能的生物医用高分子都是可能的,同时从社会角度,我国还是一个人口的大国,发展生物医学材料具有特殊意义,对于加速医学科技的发展解决千百万患者的痛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致谢:

参考文献:

[1] 沈建,林思聪教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及其基础研究.1-1.2005

[2] 何天白,胡汉杰主编.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JS Temenoff,AG Mikos著,Wang Yuanliang等译,生物材料—生物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科学出版社,2009.

[4] 章俊,胡兴斌,李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8.

[5] 汤顺清,周长忍,邹翰.生物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暨南大学学报, 122-125.2000.

[6] 李小静,段树桐,田鹍鹏,杨丽君,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现状(综述).天津市塑料研究所,2013.

[7] 谭英杰,梁玉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山西化工25卷24期,2005.

[8] 任杰,《可降解与吸收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9] 余耀庭,张兴栋,生物医用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102-111.2000.

[10] 简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2005.

[11] 袭迎祥,王迎军,郑岳华,硅酸盐通报,2000.

[12] 李浩莹,陈运法,谢裕生,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

[13]李浩莹,陈运法,谢裕生,材料科学与工程[J],2000.

[14] 陈先红,郑建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酸酐的研究进展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3.

[15] 钱清.甲壳质纤维的制备及应用[J].合成技术及应用,29~32,2001.

[16] 徐鹏.日本功能纺织材料新进展[J].国外纺织技术,202:1~9,2002.

[17] 张幼珠,吴徽宇,田保中.药物丝素膜的性能及在烧伤感染创面上的应用[J].纺织学,报,2001.

[18] 梁慧刚,黄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2015.

[19] 王建营,朱治国,孙家跃等.聚醚醚酮人造骨关节材料研究[J].化学世界,45(1):53-54,2004.

[20]张常虎.系列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表征[D].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1] 吴桐,浅谈几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J].科技讯,2011.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研的( )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 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 2.( )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学术著作学术论著专题论著论文著作 3.(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判断思维推理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 4.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研究包括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两个方面,其核心是( ) 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品创新 5.下列学术报告中,( )是指被学术会议接收并安排再制定地点进行口头演讲的内容。 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张贴报告视频报告 6.知识产权的( )特点是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之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 劳力经济阶段资源经济阶段智能经济阶段知识经济阶段 7.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 )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从今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学方法科学器材科学探索科学创新 8.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 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地面试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9.( )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 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方案设计 10.科研论文是以( )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文字报告图表记录 11.(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期刊评价法专家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12.下列中,不属于科技论文评价的原则的是( ) 创新性原则准定量原则可比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13.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 功能抽象学预测科学决策结构探析 14.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 工具法引文法借鉴法探讨法 15.( )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 代表会议专题会议研讨会团体定期会 16.( )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科技创新作文10篇完整版

《科技创新作文》 科技创新作文(一): 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电脑、电视都是科技的馈赠,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整个世界就迈入了科技时代;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就离开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顿因为树上掉下来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让科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其三,科学一旦与人生碰撞,在科技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无论是正面与反面,也是趣味横生的。 科技无处不在,科技让人类无比自豪! 科技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人们将继续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了煤气、石油,那人们岂不是还要吃生的东西或钻木取火,继续用生畜拉车;没有了手机和电脑,人们是不是还用飞鸽传书 由此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对科技的发展以自我的方式探索着,贡献着我虽然顽皮,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苏打粉放进被子里,然后加上白醋,这时火山爆发了!立刻,白醋冒起了洁白的泡泡。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我曾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曾参加市级的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成绩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是离不开的。参加科技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搞笑的现象,越来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礼貌,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如今,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从1901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一样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电子产业、通讯技术的日益普及,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久的一天,也许就在你的餐桌上,会出现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学习科学技术,不仅仅仅是为了成为科学家,也是为了能适应生活,更为了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起新世纪,为国家建设,为人类礼貌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邓小平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为我们祖国的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它是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里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阐述,从而揭示现象(或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科技论文。按照写作目的不同,科技论文可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学术论文是为了在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相应学位,以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撰写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在写科技论文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科技论文写作包括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论文的撰写。读者在研读一篇文献时首先关注的是文献的摘要,因此摘要在论文写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在任何撰写论文摘要方面作了很多工作【1,2】。一篇论文的引言起着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的作用,如何撰写引言也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3】。 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学习心得 (5000字)

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科研工作的学生,深切的感触到,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而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最多的形式不过于是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的科研文章,各个国家学者的文章是大家相互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那么面对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字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要想让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们读到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审阅。他们就需要用一种大家都可以看的懂的文字来将自己的文章展现在相关的科研平台上以供大家的查看和检索。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一种流通语言,同样可以用来作为科研领域学术文章流通的工具。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英文的科技论文,如何让那些非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读懂你的文章,不会对你所达的内容产生歧义,以达到科研学术结论供大家参考的目的,这其中的方式与技巧,必然与我们平常的英语写作形式,写作以及口语表达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科研学者都需要自己去阅读和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当中大家定性的相关规定与方法,从而了解到其他的科研学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英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并去传播的。通过对研究生阶段的这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已经经历过从中学到大学的十多年的英文学习,对英文这门语言来说也算是有课一定的掌握,但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时发现其有着自己的一套详细而又独特的写作方法,面对这种新颖的写作特点,既觉得新奇有感觉到了有点难受,特别是当面对最后的大作业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时候,深深的感受到其翻译中给我带来的艰难。在课堂上,老师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互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又通过在课堂上及时的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进行应用练习,让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其翻译要领,这样有条有理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才可以展现出来的风采。教学内容上老师较多将在学术文章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讲解,如面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等语法表达,以及对一篇文章所要具有的结构,主题,除此之外,文章开头的背景,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价值,研究方法的描写,其中在英语论文的书写中多使用到的语法,时态等都通过不同例句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以后遇到的可能的写作都有着很实用的价值。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主动和大家交流互动,引导大家的思维开放,用自己积累的方式与单词将一句话表达清楚,整个过成让人心情愉悦,轻松。其次,课堂上还着重讲解了在引用文章,引用他人的结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技巧,如何通过时态的不同和使用将不同的内容引用的合理,其中的有些规定在科技文章的写作中如果要想表达的准确,明了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在自己私下的阅读和练习中是很难以注意到的。在用词造句上,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和使用方法也同样通过例句的分析比较传授给学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书面语言的正式,严谨。在句型上通过对一段长句的划分析,每一个单词的词性和多意的理解,进行揣摩构造,表达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老师多次带领学生一起对一整篇已经在科学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现场导读讲解,使学生可以完全跟进老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模式,以达到将自己的英文方面的技能的到传授的目的。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老师又对以往大家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错误进行了总结和指导,让我对今后使用英文对科研类文章的撰写有了更大的信心。总的来说,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应该学习并拥有的一项必要技能,这门课程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即将进入研究岗位的大四学生等都是有着及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希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接触科研的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受益。

科技论文写作A第一次作业

科技论文写作A第一次作业 姓名:毛岸青学号:12933120 班级:建筑工程技术(工民建)2012-82班 二、主观题(共26道小题) 10. 《科技论文写作A》与《科技论文写作B》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科技论文写作分为《科技论文写作A》和《科技论文写作B 》两门课程。其中《科技论文写作A》着重讲解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专科毕业报告,《科技论文写作B 》主要介绍除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报告之外的其他各种科技论文的写作知识。 11.学习科技论文写作应采取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 应采取知行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练习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实践、练习,我们的科技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2.什么是科技论文? 参考答案: 科技论文主要是指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新见解、新成果、新知识、新进展进行论述的文章。 13.科技论文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 理论型:如《对“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再思考》 实证型:如《厌氧氨氧化处理养殖废水启动试验研究》 设计型:如《网络虚拟校园系统设计》

描述型:如《试论转轨以来俄罗斯总统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1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位论文的一种,学位论文(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 1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有何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检验教学质量、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16.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开始到完成,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参考答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开始到完成,主要包括选题、开题、填写任务书、研究与设计、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七个环节。 17.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如下期方面内容: 选题理由:选题的必要性、选题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实验法?调研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文本阐释法? 基本结构:论文有那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 主要结论:主要观点 进度安排:完成设计(论文)的时间表 参考文献:对本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专著、论文 1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草稿的修改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

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

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及结果,300字左右 首先简要介绍系统开发的目的 其次介绍系统所使用的关键技术 再次介绍系统开发的过程以及系统所实现的功能 最后还可以对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后期工作进行简要描述 关键词一般取论文的关键技术的名称,一般为3-4个 目录 绪论主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所做的工作以及论文的组织形式。 论文的一般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系统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论文的组织形式。 第二章介绍本系统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第三章介绍系统的需求分析,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软硬件需求等。 第四章介绍系统设计。在概要设计阶段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划分,描述系统工作流程。在详细设计阶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本系统所涉及的数据表。 第五章描述系统的实现过程。首先介绍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然后对各功能模块的实现进行详细说明,给出部分关键代码和系统的主要界面图。 此处可以增加系统测试部分 第六章对毕业设计所做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系统存在问题进行说明 系统采用的技术部分首先确定开发本系统要用到哪些关键技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技术进行介绍 需求分析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以及软硬件需求。 系统功能需求是需求分析的关键,在描述系统功能需求时,首先确定系统的用户,然后确定每一类用户的基本需求。 对每一类用户,首先综述其需求,然后针对每一种具体需求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指出所涉及的数据信息。 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可以使用UML语言进行系统建模,建立用例图,用文字对用例图进行描述,更具体的说明用例与角色的交互。 为了更详细描述系统,还可以画出系统的时序图、协作图等。 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分别在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完成。 首先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对每一个功能模块以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 其次进行系统流程分析以便对系统结构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 再次要对数据库进行设计,详细地介绍系统所涉及的表,包括每个表中所包含的字段信息; 最后还可以对数据的存储过程以及系统的页面等进行设计。 为了使论文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写这章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理论知识如系统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原则等。 系统实现部分主要描述系统的开发环境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系统开发环境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等; 软件环境描述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数据库的选择、开发语言的选择以及开发环境的配置; 在介绍各个模块的实现时可以用文字形式或其他方式描述各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展示一些关键的页面,也可以介绍一些关键的代码,并加以文字说明。 总结部分首先对文中所做工作进行概括, 然后指出系统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最后应有谢辞、参考文献、论文字数统计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院(系):班级: 学号:成绩: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技术需要“社会协作”? 答:因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①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 ②科技新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不断加快 ③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 ④技术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 通过技术的特点可看出:单凭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完成技术的进步的,所以说技术 需要“社会协作”。 2、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什么? 答:撰写科技论文首先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认识更加深刻,能够科学的看待客 观事物,激发我们的创造性; 其次,能够锻炼我们考虑事物的严密性、逻辑性,使我们在遇到复杂工作时能够 认真、系统的将其完成;

再次,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必然要阅读很多文献,书籍,查阅很多参考资料,因 此将锻炼我们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最后,还能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若课题比较大,需要多人完成,还能锻炼我们 的团队协作能力。 3、科技论文怎样做到“论证有力”? 答:首先从科技论文的表达方法上做到“论证有力”即:叙述、说明、议论。 叙述,是用来交待与揭示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 式。议论就是议事说理,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辨是非,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是使用简洁 的语言把实体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功能、成因、关系与抽象事物的概 念、特点、原理、演变、异同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要求内容科学、表述明确、 态度客观。

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认识

科技论文写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反应,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于发展的源泉。学完这门课程以后,了解到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的发展史,因其能培养读者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读者科学素质而开设看的一门学科。 虽然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看,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贯彻科教兴国之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意识日趋深入人心,科技的发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的增加,科技队伍也随之扩大,科技写作的发展的今天已有规律可循。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发明活动越来越普及,科技论文写作也成为一种必要。掌握科技写作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以此,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当然科技论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撮和,还要掌握必要的写作理论知识。科技论文正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含作者地址和通讯方式)、前言(或称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作为科技论文,目的是报道新成果和新发现,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了解和引用,为达此目的,除正文外,科技论文还要提供其它几项可供快速阅读、浏览、检索的档目,分别为摘要(中英文两种)、关键词、检索号(或称分类号,由编辑部提供)。为尊重他人劳动,科技论文的最后,往往还有一个致谢。 课上老师从科技论文写作的含义,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可续性这几方面来讲解。让我映像最深的莫过于科技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在学术界中,抄袭论文是时有发生的,这不仅仅是对学术的亵渎,更是写作人员的对待写作的一种不负责的态度。学术是严谨的,严肃的,严密的严格的。因此,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是无耻的,这就要求从事科技写作时,一方面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写作,不能想当然,另一方面不能高“;包装艺术”。不能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不能没有新观点而强行拼凑,写作时尤其要严谨,不能草草下定论,对新的现象要考虑周到,如若缺乏这种态度,很可能会有违背科学性的事情发生,甚至会在某个领域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科技论文是科研结果客观、如实的报告。由于要保护知识产权,科技论文严禁抄袭和重复已有成果。又由于科学要求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因此论文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和详实。但是,又由于版面所限,故论文的行文又必须尽可能简洁。可以说,创新、真实、详尽和简洁是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创新是灵魂,真实是底线。 但我们也应懂得,错误和缺点也是机会,要善于发现他人研究中的缺点、错误,因为这种发现意味着创新,意味着超越。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不要怕出现缺点和错误。要善于发现自己学习,研究乃至论文准备中的缺点、错误,因为这种发现便是进步,便是提高。 更重要的是,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文章如何如何好,而是从读者角度分析:要有自己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如同准备做报告的思维方法一样:做报告之前,重要的不仅仅是想清楚自己要讲什么重要思想,而且还是要想清楚听众是哪些人?他们来听报告,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怎样讲才是对听众来说有价值的?怎样建立起自己的报告和听众的联系?正如一位科学工作者所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写作上如此认真努力原因很简单.一个研究结果只有在被别人使用时才有意义.而想被别人使用,文章必须能引起其他科学家的兴趣,而且得保证其他人能看懂并可以重复和再现你的结果.只有可以被理解的研究才会被重复,也只有可以被再现的工作才能导致别人的引用和跟踪.而你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常常用来衡量研究的影响力.从某种角度看,,写作就像是把你的工作成果推销给其他的科学家."科技的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可读性这方面还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不仅仅有利于学术的交流而且也是从事科技的要求。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做成部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一种重要标志),有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发现。这就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意义。 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科技工作的进展。譬如一篇写得好的科研选题报告或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可以促进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或建设项目尽快上马;反之,一篇写得不好、表达不规范的论文,也将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与从事科研开发工作一样,必须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地阅读文献资料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防止重复研究,而且可为毕业设计做好技术准备,还可以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作为标题,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等。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

研究或开发的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学生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 其次,还能反映出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内容,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与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关系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完成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

新版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大作业(案例)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综合大作业 (参照稿件) 课题名称:汽车无级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 现状研究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评分体系及项目得分 评分项目及其要求项目得分 2.选择和使用工具书(检索系统)的情况(50分): (1)选择检索工具、系统(数据库)的种类[至少5种,其中必有一种外文数据库] (15分)得分:(2)查的文献条目的数量(至少15条,至少包括1篇外文原文) (10分) 得分:(3)外文文摘的翻译情况(10分)得分: (4)综合运用所选检索系统(数据库)的各种检索途径或制订检索策略的能力(15分)得分:3.文献综述的撰写(50分) (1)综述中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5分) 得分:(2)文献综述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完成质量较高(30分) 得分:(3)摘要整理准确(5分)得分: (4)文献综述格式符合我院规范要求(10分)得分: 总得分:

查找文献条目、记录文献线索 1.利用《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检索 检索条目1: 【论文题名】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的组成及其发展 【作者】李晓静等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81 【刊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 V ol.20 No.1 2.利用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检索条目2: 宋锦春,姚利松,程乃士等.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液压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3.利用《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 检索条目3: 【论文题名】汽车无级变速器控制系统实时数据检测与建模 【论文作者】张仁海 【导师姓名】王旭东 【授予学位】硕士 【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授予时间】20040301 【分类号】U463.221.2TP273 【摘要】(略) 【论文页数】1-54 4.利用搜索引擎检索 进入百度搜索引擎(https://www.360docs.net/doc/fb10476797.html,)输入关键词“汽车无级变速器”和“汽车自动变速器”,以搜索到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共数十篇,取其中一篇如下:检索条目4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0476797.html,/CPLD-CVT-ECU-.htm:熊东,刘晓明,黄智勇等.汽车无级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发布日期:2006-10-01 13:45

科技与创新作文字

科技与创新作文字 导读:【第一篇】 科技,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的意思。对于科技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它就运用和服务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还跟给我们带来了身体上的舒适。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代表了一种精神,也代表了一种力量;代表了一种创新,也代表了一种文明。它是估计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不管在什么领域,科技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科技的运用很广泛,军事、生物以及航天都运用到了科技。科技已融入了生活,也丰富了生活。在街道、在家中、在教室、在商店,科技都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科技,也是科技造就了人类,人类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技。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奇妙的科技生活中看看。 人靠衣装,每个人都需要用衣服来装扮自己。仔细看看我们穿的衣服,晴纶的、丝绸的、纯棉的……瘦身的、保暖的、健体的……多不胜数,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健康和快乐。而这些衣服的制作都离不开科技,就说保暖衣吧,它可以使你感到温暖,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不用穿上肥大的厚羽绒服、粗重的毛衣,只靠一件轻薄细软的保暖衣就可以让我们倍感温暖。瞧,这不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吗? 再来看看我们吃的,现在,我们吃的东西都要讲究一点,那就是

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大家对食品的观念也改变了,不单单只追求味道好,还要求食品健康营养。现在很多人吃的都是科技食品,比如:蛋白质粉、钙片、膳食纤维等,它们都是经过科技人员的研究而来的。 今天,我们来说说一样科技食品:蔬菜汁饮料。蔬菜是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它是生命健康的保证,在营养保健方面,蔬菜能提供全面的营养,预防甚至治疗营养的缺乏。但由于蔬菜的味道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科技人员们将蔬菜进行了改善,制作出了味道可口的蔬菜汁饮料,成为了理想的未来饮料。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用来修筑家居中最常见的材料——水泥。水泥是由石灰石和黏土等加工而成的一种棕色的灰粉末,使用时与水拌后变得坚硬异常。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功能型的水泥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品种很多,如:玻璃水泥、轻型水泥、橡胶水泥、加糖水泥、变色水泥……等十几种高科技的水泥,它们各有特色,都是科技的结晶。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很神奇的水泥:变色水泥。这种水泥不但是理想的建筑材料,而且还可以用于预报天气,也有“气象水泥”之称,在天气干燥时,它呈蓝色;一旦变潮湿,即成紫色;如果下雨,则在吸收水分后变作明亮的玫瑰色。它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在水泥中加入了二氧化钴。瞧,是不是很神奇呢?其实这也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便捷。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题库与答案(单选题)

A B ( )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 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方案设计 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有( ) 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专著 C 创新思维的( )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跳跃性创新性批判性灵活性 从理论上讲,对论文进行最科学的评价方法是() 指标评价期刊评价专家评价综合评价 从EI中各类文献所占比例来看,文献中收录最多的期刊为() 应用物理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电子和通讯类化工和工艺类 从中文核心期刊来说,国内期刊较为广泛的评价依据是()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 《新华文摘》转载量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出版)D ( )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理论性科研论文实验性科研论文应用性科研论文综合性科研论文 ( )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理论性实验性描述性设计性 “大毛领衔儿,小毛加塞儿,做事在中间,外带是搭车”。这是指抄袭剽窃中的()强占式拼凑式拿来式挂名式 代表性的弹性思维不包括() 发散思维想象思维收敛思维联想思维 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 )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科研方法科研策略科学选题科学创新 对于国内学术期刊,评价的关注点通常是() SCI 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 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蒸汽机的发明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 激光技术、合成材料的兴起 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的建立、电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进步 E F 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评价科研成效的公认尺度的是() 论文索引论文引言论文提纲论文报告 G 根据文献特征,其检索的外表途径不包括() 号码途径作者途径作品途径文献名途径 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 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 地面试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关键词的选用要求能够标出() 论文所引用的资料素材 论文所研究方法的手段 论文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论文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关于论文发表的规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专家评审→编辑初审→修改加工→付印出版 编辑初审→修改加工→专家评审→付印出版 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修改加工→付印出版 专家评审→修改加工→编辑初审→付印出版 关于在论著摘要的写作中应该否定的是() 列举例证阐述研究过程列图表及结构图作自我评价《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收录的索引数据起自() 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 《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文摘来自() 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会议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一、不定项选择题 1、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其最终目的是 C A、选择该病暴露因素 B、使论文具有可读性 C、达到齐同对比、均衡化抽样 D、观察指标稳定可靠 E、使研究内容达到先进性、创新性 2、专业设计主要包括 E A、选择观察对象 B、需组织多少观察病例 C、观察结果可重复性 D、减少或排除抽样误差 E、确立研究目的和建立假设 3、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BCDE A、解决实验结果可重复性 B、提高实验效率 C、保证样本代表性 D、样本间可比性 E、观察结果精确性 4、临床设计中的主要困难是 ABCD A、不能再人身上复制疾病模型 B、样本一致性差 C、只能应用整体水平进行研究 D、观察条件不易控制 E、观察结果离散度大 5、专业设计中建立假设是 BCD A、对某一问题的学说设定 B、一种科学预见 C、主观预测 D、对提出问题的释疑 E、推理指导下安排实验与调查 6、实验设计中的处理因素是指 D A、随机化 B、盲法 C、观察对象代表性 D、分组因素及其水平 E、指标的客观性、稳定性 7、实验设计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是 ADE A、随机化与盲法 B、观察对象金标准 C、制定明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D、设立对照组 E、达到有统计意义的最低样本含量 8、机遇误差(抽样误差)的数据特点是 ADE A、个体反应差异 B、数据差异具有方向性 C.数据常不呈正态分布 D.数据趋向于接近均值水平 E、可通过统计学处理缩小 9、产生偏倚的数据特点和控制是 CE A、数据无规律,随机变化 B、个体反应差异所产生变化 C、不能用统计学方法控制 D、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E、实验设计不周所产生的数据变化 10、选择性偏倚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BCDE A、个体反应差异 B、测量上具有主观倾向性 C、选择病例未应用金标准 D、分组时有关特征构成的差异显著 E、抽样及分组时未采用随机盲法 11、样本代表性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DE A、诊断金标准 B、贯彻随机化原则 C、是否排除了偏倚产生 D、确定达到统计要求的最低样本含量 E、抽样及分组时未采用随机盲法 12、数据资料能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必须是哪一类资料AE A、抽样误差产生数据 B、诊断性偏倚产生数据 C、分组偏倚产生数据 D、入院率偏倚产生数据 E、具有组间可比性、随机盲法分组产生数据 13、求样本大小设定的统计学范围是 BCE A、设定总体标准差 B、设定检验水准 C、设定检验效能 D、设定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值 E、设定把握度 14、哪些实验设计中应用正交设计 DE A、单个处理因素、两个样本均数比较 B、单个处理因素、两个样本含量不等的均数比较 C、两个处理因素、且每个因素又有两个水平的实验设计 D、三个处理因素以上(含三个处理因素)、各因素之间又存在交互作用 E、三个处理因素以上(含三个处理因素)、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15、交的表头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ABCDE A、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因素 B、确定各实验因素水平数 C、看主效应水平数 D、各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查交互作用表 E、安排正交试验数据作方差分析的误差计算途径 16、两样均值对比(正态、方差齐条件下)选择应用CE A、X2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数据变量转移 E、t检验 17、多样本均值对比(正态、方差齐条件下)选择应用 C A、X2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数据变量转移 E、t检验 18、均值对比(正态、方差不齐条件下)选择应用 BD A、X2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数据变量转移 E、t检验 19、计数(率)对比实验中,选择应用 A A、X2检验 B、方差分析 C、t检验 D、F检验 E、Bartlett法 20、多组均数(呈正态,方差齐)比较,若需求任意两组之间均数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意义应选用 DE A、X2检验 B、单因素方差分析 C、t检验 D、q检验(SNK) E、LSD法检验 21、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的假设检验是 D A、t检验 B、X2检验 C、方差分析 D、秩和检验 E、多元相关分析 22、秩和检验,作为首选统计方法,仅在哪几种情况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摘要:不知不觉,为期10周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结束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是啊,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整合到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里,使其真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作者从词汇、语法、专业知识以及在科技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四个层面对这10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有所收获的目标。 1.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 1.1概述 在这10周里,教员系统并详细的对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了讲解和分析。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1.1.1 写科技论文的步骤 1)Choose a topic。选定题目; 2)Gather information。搜集信息; 3)make an outline. 列提纲; 4)Write the paper. 开始写论文。 1.1.2 题目的作用 1)Generalizing the text; 总结全文; 2)Attract the reader; 吸引读者; 3)Facilitating the retrieval; 使文章容易被检索。 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该符合ABC原则;A is Accuracy, B is Brevity, C is Clarity. 也即准确,简洁,清楚。 在科技论文写作时,论文的题目可以:以目的为主,以对象为主,以方法为主,以结果为主,以论点为主。 为了表示强调,论文的题目可以全部大写;或者首字母大写。但是对于单词长度小于3-4字母的单词,则应小写。 1.1.3 摘要的作用 摘要是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因此在读科技论文时,应该先读摘要来确定文章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样会避免浪费时间。 摘要的结构:一般摘要有三大部分,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sentence,conclusion sentence. Topic sentence的作用是挑明文章的主题,作者往往在这个句子中讲明在此文中作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

1、()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 确认并给予资助。 C、课题立项 2、()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 思路。 B、联想思维 3、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D、灵活性 4、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D、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实验分析实验等 5、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系。 C、建立创新体系 6、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 B、中前提 7、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 D、连续性 8、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科学决策 9、留意最新的研究报道,及时查询报道性文章,从中可以了解最新 的研究动态,息,属于期刊论文的() C、报道性文章 10、论文发表中,()对提高原稿的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保证 刊物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 C、修改加工 11、下列不属于科研论文主要特点的是() D、科学性 12、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名称权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有() D、专著 14、下列中,不属于科技论文评价的原则的是() D、平等性原则 15、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研究包括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两个方 面,其核心是() A、技术开发 16、知识产权是一种(),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 有的权利。 A、无形资产权 17、下列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为( ) B、某机关清洁员 18、首先把“科学“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B、康有为 19、科研的最基本意义是() C、创造学术价值 20、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D、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的建立、电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进步 21、决定课题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的环节是() B、提出假说设计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构思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构思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 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 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要作读者分析

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如果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