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

浅谈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铁路工程快速发展。勘察设计是铁路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影响着工程运行和整体性能。目前,由于社会发展对交通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对铁路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尤其是跟工程安全性能紧密相连的地质勘察工作越来越重视。本文即分析了铁路勘察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该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072-01

1.地质勘察概述

勘察与设计是紧密相连的整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协调,铁路工程勘察即是为制定设计报告而服务的,反之,设计则可为勘察指明方向。地质勘察分为踏勘、定勘等四个部分,通过每个部分的勘察,对铁路工程所涉及的地方循序渐进、形成区域性了解。地质勘察是保证设计合理与施工正常的重要手段,要谨慎对待,以相关的可行性设计书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

在开始地质勘察工作前,应收集关于所勘测地段地质条件的详细资料,以形成一个大概的认识,进而拟定可行的地质勘察计划。在勘探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不知探测点、测试点等,根据所勘察的地质面貌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来合理分布地质点的密度。所选择的地质点要求具有代表性,以求通过对地质点的挖掘和研究能够准确地

高速铁路勘察特点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摘要针对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从工程地质勘察理念、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勘探的密度和深度、岩土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的勘察、建筑材料的专门勘察、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成果的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高速铁路勘察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勘察设计,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近两年,笔者先后参加了武广客运专线和福厦快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地质勘察监理,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系统总结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1 工程地质勘察理念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观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任何对岩土环境、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都不应提倡。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分析评价铁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措施和建议,使高速铁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2 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 高速铁路建设对工程场地区域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速铁路选线阶段,工程地质工作者就应从区域地质稳定性角度参与线路方案的比选,避免线路方案走行于活动断裂带、不稳定地块及高烈度地震区,同时也要避免线路方案位于人为坑洞密集、时间久远、不宜查清巷道空间位置的古老采空区,地表明显形成移动盆地且处于移动活跃的大型煤矿采空区或活跃移动盆地边缘地带,以及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山崖崩塌地带;此外,线路方案还要避免走行于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溶蚀谷洼地区、易产生大面积湿陷的黄土塬区,以及明显存在危及线路方案的重大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不稳定斜坡地段。总之,工程地质勘察应从区域稳定性角度对线路方案给予评价,确保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一开始就走行于场地稳定、地基适宜、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 高速铁路建筑物对沉降变形要求极高,《京沪设计暂规》(铁建设[2004]157号)规定: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桥梁墩台工后沉降小于3,相临墩台沉降量差不大于15mm;无碴轨道的工后沉降量小于2cm。对沉降的严格控制要求基底下岩土层有极高的强度,因此,在高速铁路勘察中,必须对基础下部的岩土适宜性做出准确评价,确保各类工程基础置于满足极高工后沉降要求的岩土层中。 松软土是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而在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特

潼洛川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新完整版

潼洛川隧道工程地质勘 察报告新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三、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四、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二)地形地貌 (三)气象特征 (四)地震动参数

五、工程地质特征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水文地质特征 六、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一)不良地质 (二)特殊岩土 七、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一)水文地质特征 (二)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八、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建议工程措施 (一)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力学参数建议值 (二)隧道围岩分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三)隧道进出口工程地质条件 (四)隧道施工预测预报内容及范围 九、隧道辅助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及建议工程措施 十、设计及施工中注意事项 潼洛川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DK341+~ DK345+) 一、工程概况 潼洛川隧道位于潼关黄土台塬区前缘,隧道进口(DK341+304.0m)位于潼沟河左岸,岸坡地形较陡,出口端(DK345+120.0m)位于黄土塬边,全长3816m,最大埋深120m,相对高差90~130m。该隧道设有斜井,斜井位于港口镇,和线路交于DK343+100m处,斜井长294m。

工点北临西潼高速,并有便道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勘察工作主要分为初测(2003年11月~2004年2月)、定测(2004年5月~9月)、补充定测(2004年12月~2005年1月)三大阶段进行。初测阶段线路方案走行于潼沟河下游苏家村附近,以隧道形式通过,主要以收集区域资料和地面调查为主;定测阶段线路方案与初测阶段方案相同,收集了区域地质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详细的沿线地质调查,随后,根据工程设置及定测阶段技术要求,布置了深孔1孔,计145.0m ,一般工程孔钻探241.70m/4孔,试坑30m/2坑,并取样化验,完成了本阶段工作;补充定测阶段线路方案没有调整,在充分利用定测阶段资料的基础上,沿线作了补充地质调查,完成本阶段任务。 三、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主要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工点位于潼关县潼沟河下游苏家村附近。工点北临西潼高速,并有便道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二)地形地貌 潼洛川隧道位于潼关I级黄土台塬区,塬面地形平坦,高程545~555m;进口位于潼沟河左岸,岸坡地形较陡,相对高差20~70m,冲沟发育;出口端位于黄土塬边,地形起伏,冲沟发育,相对高差15~50m;斜井洞口位于一黄土冲沟,地形起伏,地面高程420m。塬顶为农田,多有村庄、道路分布。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01-07T17:10:52.32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11期作者:杨杰郑金秀[导读] 我国对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日渐增高,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作为重要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杨杰郑金秀 江苏连云港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苏连云港 222023 摘要:我国对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日渐增高,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作为重要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当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开篇,提出了相应优化改进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工作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基础设计 引言:在施工区域进行地层结构、地质演变规律、气候环境等信息的详细勘查,通过勘查得到勘查报告与勘查结果进行分析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此设计基础施工方案的工作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工作。因此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之间协同合作、及时沟通,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工作。 一、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一方面,当前在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工作中,地质勘察相关技术与配套仪器、设备在不断优化更新,整体市场呈现科学化、全面化趋势。但是由于勘察工作基本已形成市场化,部分勘察单位存在低价竞争的现象,成本的降低导致了勘察工作不到位、方法不当等现象。 另一方面,存在人员因所受教育、专业训练不足,导致其思想较为局限性,缺乏对勘察报告研究、了解的专业视角,往往只看参数与剖面图,基础设计方案与地质勘查结果无法形成有效互补关系;同时还有部分相关人员受环境恶劣的影响导致外业工作不扎实,甚至是勘察报告水平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不仅需要相关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性,还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建筑工程周期较短,使得未合理分配工作时间,人员若专业技术不够扎实,很容易出现地质勘探不全面、基础设计额资料不足等现象,最终导致工作出现疏漏、错误等严重问题。 二、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完善措施 (一)健全市场机制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已进入市场化模式,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控制手段来进行相应调节与控制,利用市场特有的准入机制,对于为达到合格标准的团队、人员进行遏制。如建立相应准入市场条例,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在进行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招标时,设定详细的竞标标准与详细要求,保证公平、公正与公开,提高资质较高、技术水平优秀的团队中标几率;在进行地质勘查期间,邀请专家进行勘察数据对比,并对勘察团队进行专业技术与勘察质量测评,杜绝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1]。 (二)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一方面,对于聘用人员应进行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相关专业技术、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全面测试,并且制定具有针对性地培训计划;对于在职人员,应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储备量,并尽快将新技术、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成立健全的考核与激励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对整体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团队进行结构优化,去除传统管理、协作模式,探索、创新一套更加适用于自身团队的结构体制。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于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工作的重视,相关地质勘察人员应进行实地勘察,与施工人员就施工现场进行认真、深入地交流了解,避免建筑工程因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工作的不足,而产生质量、安全隐患。而企业自身也应杜绝出现“表面功夫”,对于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应加强重视。 (三)合理结合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之间相辅相成,地质勘探是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托,基础设计是地质勘探的必要结果。在地质勘察开展前,应先制定合理、科学的执行计划,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地质、水文条件、项目要求等因素,并对此次勘察工作的目的、原则、方法、费用等进行预算,为稳定推进勘察工作提供保障。在地质勘察结束后将详细勘察评价,针对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位置、不良地质防治工程等方案出具工程地质报告,为接下来的基础设计方案打下坚实基础。而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环节,基础设计人员应对工程地质勘察结果进行详细、全面、深入研读,及时与相关勘察人员沟通报告中的疑点、难点,同时保证基础设计内容中勘察资料、试验资料、设计说明、设计图纸等项目全部通过外业验收与设计文件内审,进而保证接下来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 (四)案例简析 某特种改造工程,拟建区地势较为平整,地面标高149.90~151.60m之间。有五项不同的拟建建筑物,其中包括主炼钢车间、电气室、除尘设备处、水处理设施以及煤气柜,采用的桩基础为泥浆护壁钻孔桩,桩长在25m,桩径在800mm。 按照工程建设区域的具体地质勘探报告可得,第⑤层细砂在密度上是稍密-中密,第⑥层砾砂在密度上顶部要保持中密-密实,第⑥中1层细砂的密度为中密,第⑥中2层中砂的密度为中密,因此会出现滞桩现象,预制桩不能够达到理想深度,不适合使用混凝土预制桩,可更换为泥浆护壁钻孔桩,第⑥层下部被选择做桩端持力层,桩长在10m到20m之间,桩径为0.6m或0.8m,桩型具体选择为摩擦端承桩吗,且砾砂层本身比较稳定,厚度也较厚,内部没有胶结层或者孤石,密度为稍密-中密,能够进行沉桩。若煤气柜或者炼钢车间,需要的荷载力很大,同时在进行基础埋置时要求较深,约在一般在2.0m到7.0m之间,那么炼钢车间基底的压力为则为400kN/m2,煤气柜基底压力为300kN/m2,因此对于炼钢车间与煤气柜,建议选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的选择为第⑥层的下层砾砂。 针对以上数据可得在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桩基础方案的选用,需要结合施工地区的具体岩土条件、建筑物本身用途、可承受荷载等应进行适宜的选择。例如,如果使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不均匀的或者不平衡的沉降,如施工的部位局部有很厚的杂填土,那么在施工开始后,一定要对杂填土层全部进行清理,同时进行替换的土垫层;如果选择使用采用桩基础,在施工前就需要针对单桩,从竖向层面进行静载和动载两个层面的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等。

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 1.4 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

目录 1.勘察概况 (1)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1) 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 1.2.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2) 1.2.2.勘察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 (2) 1.3. 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2) 1.3.1.勘察工作布置 (2) 1.3.2.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3)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2.1.地形地貌 (4) 2.2.气象与水文 (4) 2.3.地质构造 (4) 2.4.地层岩性 (5) 2.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5) 2.6. 水文地质条件 (5) 2.7. 水土腐蚀性评价 (6) 2.8. 特殊性土-填土的评价 (6) 2.9. 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 (6) 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6) 3.1. 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原则 (6) 3.2 野外重型动力触探(N63.5) 原位测试 (6) 3.3. 岩石测试成果及统计评述 (6) 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9) 3.5.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 (9) 4.地震效应评价 (10) 4.1场地类别评价 (10) 4.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 (11)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1) 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1) 5.2.边坡稳定性评价 (11) 6.场地地基评价 (23) 6.1.场地地基均匀性评价 (23) 6.2.地下水作用评价 (23) 6.3. 岩土层承载能力评价 (23) 6.4.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23) 6.5.基础型式建议 (23) 6.6. 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论证及对环境的影响论证 (24) 7.结论与建议 (24) 7.1结论 (24) 7.2建议 (25) 附图表目录 1.勘探点平面图NO:1 2.工程地质剖面图NO:2-1~61 3.钻孔柱状图NO:3-1~252 4.动探试验曲线图NO:5-1~6 5.钻探点数据表NO:6-1~12 附件目录 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 2.岩土工程勘察纲要1份 3.室内岩土试验成果1份 4测量成果表1份

XXX隧道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1)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1) 四、自然地理概况 (1) (一) 地理位置 (1) (二) 地形地貌 (2) (三) 气象特征 (2) (四)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2) (五) 地震动参数 (2) 五、工程地质特征 (2) (一) 地层岩性 (2) (二) 地质构造 (4) (三) 水文地质特征 (4) 六、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4) 七、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 (一)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4) (二) 隧道围岩分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4) (三) 隧道进出口工程地质条件 (5) 八、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 (5) 附件: 一、 XXXXX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1:2000) 二、 XXXXX隧道进口工程地质平面图

三、 XXXXX隧道出口工程地质平面图 四、 XXXXX隧道洞身工程地质纵断面 五、 XXXXX隧道进出口放大工程地质纵断面 六、 XXXXX隧道进口工程地质横断面 七、 XXXXX隧道出口工程地质横断面 八、 XXXXX隧道进口弃渣场工程地质断面图 九、 XXXXX隧道出口弃渣场工程地质断面图 十、地质柱状图 十一、XXXXX隧道土工试验报告 十二、XXXXX隧道岩石试验报告

一、工程概况 新建XX铁路工程XXXXX隧道位于XXXXX镇XXXXX,XXXXX隧道起讫里程DIIK4+120~DIIK5+730,全长1610m,洞深最大埋深约48m。 二、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 该隧道定测阶段的调查工作始于XX,外业钻探日期为XXX,水、土、岩的试验工作为XXX,资料整理工作于XX结束。 本次定测针对该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技术要求,采用地面大范围的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1:2000)、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资料综合分析(含区域地质资料、初测资料的分析)等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工作过程中,地质分界线的填绘主要利用手持GPS定点,钻孔的定位采用中线桩及全站仪,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室内试验进行。 三、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表1.1 主要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四、自然地理概况 (一) 地理位置 XXXXX隧道在行政区划上属于XXXXX镇,位于XXXXX镇东北部的XXXXX 村,交通较为便利,村镇之间有公路连接。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山坡缓坡处,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要 一、铁路工程各专业所需的地质设计参数 (一)路基 1、路堤 1)一般路堤:基底土承载力小于200kP地段土的沉降计算,设计参数为e、e-p曲线 2)高路堤(粗粒土>20m,细粒土>12m) (1)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最佳含水量—稳定分析,用于沉落加宽计算 (2)基底土的γ、c、φ值,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 3)陡坡路堤(横坡>1:1.25,即22°) (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 —稳定计算 (2)基底土的γ、c、φ、σ (3)支挡建筑物基底与岩土的摩擦系数f 4)浸水路堤 (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 、f等 (2)防水措施所需的设计参数,如支挡的σ 2、路堑 1)土质路堑 (1)边坡土的γ、c、φ地下水位—稳定计算 (2)基底土的σ 、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 (3)边坡率 (4)支挡工程的设计参数(挡土墙、抗滑桩、锚杆等) 2)石质路堑 (1)石质边坡的γ、c、φ或φe(岩体,结构面) (2)边坡率 (3)加固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 3、不良地质地段路基 1)崩塌地段 (1)石块的弹跳高度、块度 (2)各类防护和支挡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 ①遮挡建筑—棚洞、明洞(按隧道要求) ②支挡建筑—按支挡建筑要求 ③拦截建筑—拦石墙等 2)岩堆地段 (1)路堑边坡率 (2)路堑边坡土的γ、c、φ、σ 、f—稳定计算 (3)支挡建筑的设计参数 3)岩溶及人工洞穴地段 (1)洞穴顶板的安全厚度:完整基岩厚跨比为0.5,不完整基岩,顶板厚度>5倍洞高 (2)洞穴距路基的安全距离:坡脚距洞穴的水平距离必须满足路堤填料扩散角的要求 (3)处理工程的设计参数(视处理工程的种类而定) 4)煤矿采空区地段 (1)确定移动盆地范围 (2)在路基范围内埋深<40m,宽度>2m的坑道必须处理 5)地震地区路基

工程勘察重点、技术难点

工程地质勘察;重点;难点;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各类房屋和构筑物基本都造在地面,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的松密程度、压缩性的高低、强度的大小、地下水的 深度与水质情况以及附近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等,都关系 着建筑物的安危。因此,为了正确的设计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必须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据。只有对当地自 然条件的原始资料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才能做出好的 设计方案。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的技 术经济政策,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工程勘察工作 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 的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 段和方法,为解决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其成果资料是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等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难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工程地质 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 的地质资料。要实现此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需按照工 程地质勘察的要求,掌握重点、克服服难点、加强管理,确 保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1、选址勘察阶段工作 选址勘察阶段通过几个候选场址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首先,要搜 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 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 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 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 不能符合要求,但其它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另外,选 择场址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一般情况下宜避开下列工程 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或地段:一是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对场地 稳定性有直接或潜在威胁的地段;二是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 地段;三是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或 9度且邻近发震断裂带的场区;四是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 有威胁或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地段;五是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 矿藏或不稳定的地下采空区上的地段。 2、初步勘察阶段工作 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 案作出工程地质论证。首先,搜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 关工程性质及工程规模的文件。另外,初步查明地层、构造、 岩石和土的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冻结深度、不良地质现象 的成因和分布范围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 当场地条件复杂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还有,对抗 震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建筑场地,应判定场地和地基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 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法规类别】铁路运输 【发文字号】铁建设[2009]62号 【发布部门】铁道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4.05 【实施日期】2009.04.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 知 (铁建设[2009]62号)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现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铁建设[2007]169号)、《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铁建设函[2004]121号)、《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铁建函[1998]1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时速 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 [2007]76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6号)、《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铁建设[2006]116号)、《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铁建设[2006]117号)、《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

建设[2003]127号)、《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铁建设函[1999]157号)、《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 [2006]181号)、《铁路隧道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7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铁建设[2002]24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6]85号)、《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6号)、《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铁建设函[1999]157号)、《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7]163号)、《铁路信号设计规范》(铁建设[2006]48号)、《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铁路驼峰信号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答器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 123号)、《铁路电力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7]37号)、《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6号)、《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5号)、《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铁建设函[2007]1369号)、《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本人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本人所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铁路 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 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唯有和铁路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 得当、经济合理。根据有关规、规程对报告的本人写的要求,在不同的 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信息内容和侧重说明有所不同。现就如何本人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如下说明:1、报告的本人制程序 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 场地质本人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本人写勘察调查结果。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人写工 作应遵循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出现明显常 会出现现场本人录与实验者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通常的本人制处理程序是: (1)外业和试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 随后即进行。首先资讯应检查诸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 否出全,同时可本人制测定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管理成本统计表和勘探 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本人录。这是项 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 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黏 土的,物理出来的塑性指数却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 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本人;钻孔的布置本人和布 置方针,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 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

地质勘察报告

无锡恒隆广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2007-8-38 一、工程概况 (一)前言 受无锡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无锡恒隆广场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设计提供依据。 拟建工程位于无锡市人民中路、后西溪路之间和健康路东侧,拟建物包括一座购物广场和二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3万m2,设计正负零为3.5m(黄海高程),购物广场共有7层,楼高32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西塔楼41层,高度216m,东塔楼47层,高度245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以上深度参照正负零,塔楼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其它为剪力墙结构。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开始现场野外施工,因拆迁原因,中间几次进场施工,到2008年12月15日结束,2008年12月25日提供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009年1月5日提供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顾问为凯达环球有限公司、结构顾问为迈进公司。 (二)勘察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根据本工程建筑类型,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如下: (三)勘察工作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按规范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工 作依据与工作量。 1.工作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版) (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8)《土的分类标准》 GB 145-90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6月版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2.地基设计等级、抗震等级、勘察等级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甲级。 (2).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以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照《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第3.1条划分: 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工程为一级;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 楔形体稳定计算中,首次采用向量表示的方法,严密地推导了楔形体分析计算的全套公式。对任意给定的4个平面产状,可分析计算其形成楔形体的可能性,确定楔形体的滑动面和滑动方向,并计算多作用力下的稳定性,以及锚固措施的锚固自由段最小长度,实现了对楔形体的“智能”化分析计算。 参考文献[1] 楚涌池等.铁路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 朱志澄,宋鸿林.构造地质学[M].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 [3] 肖树芳,杨淑碧.岩体力学[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3 [4] 孙家广,杨长贵.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050628作者简介:王茂靖(1964—),男,1985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王茂靖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31)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Wang Maojing 摘 要 针对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从工程地质勘察理念、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勘探的密度和深度、岩土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的勘察、建筑材料的专门勘察、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成果的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工程地质勘察 高速铁路勘察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勘察设计,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近两年,笔者先后参加了武广客运专线和福厦快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地质勘察监理,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系统总结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1 工程地质勘察理念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观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任何对岩土环境、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都不应提倡。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分析评价铁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措施和建议,使高速铁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2 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 高速铁路建设对工程场地区域稳定性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因此,在高速铁路选线阶段,工程地质工作者就应从区域地质稳定性角度参与线路方案的比选,避免线路方案走行于活动断裂带、不稳定地块及高烈度地震区,同时也要避免线路方案位于人为坑洞密集、时间久远、不宜查清巷道空间位置的古老采空区,地表明显形成移动盆地且处于移动活跃的大型煤矿采空区或活跃移动盆地边缘地带,以及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山崖崩塌地带;此外,线路方案还要避免走行于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溶蚀谷洼地区、易产生大面积湿陷的黄土塬区,以及明显存在危及线路方案的重大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不稳定斜坡地段。总之,工程地质勘察应从区域稳定性角度对线路方案给予评价,确保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一开始就走行于场地稳定、地基适宜、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 高速铁路建筑物对沉降变形要求极高,《京沪设计暂规》(铁建设[2004]157号)规定: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cm , 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 ,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 ,桥梁墩台工后 沉降小于3cm ,相临墩台沉降量差不大于15mm ;无碴4 5铁 道 勘 察2005年第4期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过程。因此,工程地质勘察必须明确勘察工作的因素,以确保勘察和设计的质量。本文就民用建筑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变形;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学早在 21 世纪 30 年代就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期的研究成果更是高深至运用非线性科学研究其复杂性问题。地质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因区域、地区、场地而各异。 在各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为保证其安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技术条件:①地基强度条件,即保证地基稳定性,不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破坏;②地基变形条件,即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都不超过地基容许变形值。地质勘察报告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满足上述两个技术条件的必备资料。科学的地质勘察报告不仅能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还可节省工程量,减少投资,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建筑物地基,有时通过详细勘察尚不能全部查明情况或取得全部所需资料时,则需进行施工勘察。当前在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编制单位: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年10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 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 (3) (一)区域地质构造 (3) (二)工程地层特征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5) (一)水文地质条件 (5) (二)水文地质试验 (5) (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 (6) 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8) (一)岩石力学性质 (8) (二)工程地质评价 (8) 六、综合测井测试 (10) 七、封孔情况 (13) 八、结论 (13)

附图、附表 图号顺序号比例尺 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 2 2-1 SSZ-6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 3 3-1 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 4 4-1 综合测井成果图 附表: 附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 附表:岩石鉴定报告 附表:水质检验报告 其它:岩芯照片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评隧道SSZ-6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一、概况 黄竹坪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设计钻孔SSZ-6,里程为DK320+700右15m处。为查明隧道沿线两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特委托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南广铁路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的钻探任务。 我公司受理业务后,迅速组织精干的技术人员、设备物质及资金,采用XY-300型钻机,于2008年7月23日进场,设备安装调试后于2008年8月3日至2008年8月11日完成钻探任务(终孔深度为150.0m),尔后又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岩、水样的采取送验和电测井工作,直至2008年8月21日全部竣工,历时30天,共完成如下工作量(见表1、表2) 钻探施工期间,我公司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钻探规程》等规程规范施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要求 *******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工程设计项目部 *****年*****月

一、工程概况 ******** 二、勘察的主要依据 2.1执行技术标准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2 参照标准 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I87—92) 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3.《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J37—93) 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5.《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 6.《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l0027—2001) 7.《铁路工程物探规程》 8.《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行业未明确的,执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民建等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三、勘察目的与任务 1.初勘是根据工可报告推荐的路线走廊带,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对公路工程建筑场地做工程地质比选,为初步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 2.根据设计需要,进一步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公路路线和构造物的布设位置。 3.查明路线沿线及各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基本地质结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桥、隧、 路堤、路堑等构筑物设置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地基、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并对其工程性能作出评价。 4.查明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性质,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处治的合理建议并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5.查明沿线地表水、地下水的分特征及富有情况,并进行水质分析,判断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查明沿线筑筑路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并进行储量估算及开采条件评价 四、勘察工作的一般技术要求 1 岩土分类 岩土分类同时执行路基和桥涵两个专业的分类原则。路基土的工程分类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之规定,路基土的工程分级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B 之规定,软土的划分按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表3.1.1 之规定;桥涵土的工程分类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 2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 由于前期地调是基于路线大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底图为1:10000地形图,而本次地调底图须要求采用1:2000地形图,对前期地调工作进行强化,加深其调绘精度,其目的是更加准确的查明路线走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对路基、桥基以及其他构造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做出评价,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