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观察青蛙”实验报告

观察与思考“观察青蛙”实验报告
观察与思考“观察青蛙”实验报告

“观察与思考”实验报告单

名称观察与思考“观察青蛙”年级八下学科生物学编号02 类型观察与思考编写何武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活青蛙或是活牛蛙、也可以是青蛙和牛蛙的图片、筷子或细棒,加盖玻璃缸

观察与分析对照右图,观察青蛙或牛蛙的形态特征。

方法步骤

1.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

(1)把青蛙捉放到加盖的玻璃缸里,手有粘滑感。观察青蛙蹲和跳跃的动作。向玻璃缸里注水,观察青蛙游泳情景。

(2)观察青蛙的皮肤看它有没有附属物。观察它背部的体色、斑纹及两侧的皱褶。观察它腹部的皮肤颜色等特点。

(3)观察青蛙身体的各部分试稍转动它的头部,看有没有颈。从前往后依次观察口、口裂、鼻孔、眼睛和鼓膜。掰开青蛙的口,用硬塑丝或细铜丝插入鼻孔,看看它的鼻腔跟口腔是否相通。试压迫蛙的眼球,能否下陷。

(4)寻找蛙口角旁有没有鸣囊来辨别它是雌的还是雄的。如果在生殖期间,则可观察到雄蛙的第一指基部内侧有婚瘤(见图)。

观察青蛙的前后肢特点,如长短,趾数,有无蹼。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 一、人体基本组织得观察 (一)实验目得 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 四大基本组织得永久装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得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得结构特点与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得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得 1.观察脊髓得形态结,了解脊神经得组成。 2.观察脑干得得形态结构与脑神经进出脑干得部位,了解脑干中得主要神经核团与纤 维束得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与大脑得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得主要沟、回与分叶。 (二)实验材料 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得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得结构组成与功能。 三、反射弧得分析与脊髓反射得观察 (一)实验目得 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得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得反射弧得组成部 分,探讨反射弧得完整性与反射活动得关系。 2.观察脊髓得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得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青蛙 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 保留下颌部分。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 上。 2.2.正常脊髓反射得观察 2.3.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得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得皮肤上,可 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反射时得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与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得脚趾尖浸 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得时间,即反射 时。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按上法重复三 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 射弧得分析 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得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羊的解剖实验报告(资料参考)

实验1.21 牛、.羊的解剖 【目的和要求】在学习各离体内脏器官的基础上,通过牛(或羊)的尸 体解剖,系统复习和观察反刍动物各系统,特别是胸腔和腹腔各器官的位置,相互联系,加深整体概念,并进一步认识和记忆在离体标本上看不到的结构。 【观察内容和步骤】 一、观察腹壁肌肉 剥去腰、腹部皮肤,顺序观察皮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参考马的尸体解剖部分)。 二、观察牛(羊)的腹腔器官的腹膜 1.切开腹膜使尸体左侧倒卧,沿肋弓切除腹壁肌肉,然后切开腹膜。2.观察大网膜打开右侧腹壁后,可见大网膜包裹了十二指肠外的绝 大部分肠管,位于表面的是大网膜的浅层,剪开浅层可见大网膜深层,观察深层和浅层大网膜的起始部,走向和止于哪些器官? 3.观察小网膜与哪些器官的什么部位相连。 4.剪开大网膜深层观察各肠段的位置关系。 (1)观察十二指肠从皱胃的幽门起始,向上形成乙状弯曲,在肝的脏 面附近转向后走,绕过右肾,再向前方折转,重新达到肝的脏面附近向下延续为空肠。 (2)观察总肠系膜两层腹膜先将盲肠、结肠初袢和终袢包住,然后将 结肠旋袢包在中间,向下延续为小肠系膜,小肠位于结肠旋袢的右侧和下方,羊的结肠旋袢的离心回最后一圈远离旋袢,延伸在小肠系膜之中,肠管

·34· 彭克美编.畜牧兽医基础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 第一章畜禽解剖学实验指导 内已形成粪球。 (3)观察肝牛肝分叶不明显,由发达的胆囊和圆韧带把肝分成左 叶、中叶和右叶,寻找胆管,观察其在乙状弯曲的入口。胆管与胰管合 并后开口到乙状弯曲,羊肝的右叶在右背侧,后端结右肾。右叶背面有 尾叶的尾状突,肝左叶位于腹侧。边缘较薄,胆囊附在中叶与右叶 之间。 观察胰:在十二指肠肠袢之间,呈不正四边形,粉红色。寻找胰管,牛的胰管约在距幽门30cm处,单独汇人十二指肠。羊的胰形状不规则,胰管与胆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 观察盲肠:盲肠的盲端伸向骨盆腔入口处,寻找回肠进入盲肠的部位,观察盲肠转为结肠,观察回盲韧带。 观察胃:牛、羊胃约占据腹腔的3/4,.瘤胃左侧与左腹壁相邻,右侧与肠相邻。网胃在瘤胃的前下方与膈相邻,瓣胃位于瘤胃的右前方。皱胃位于瓣胃的下方和后方。 将胃肠道从腹腔摘出后,观察胃的内部结构:剪开瘤胃,观察瘤胃肉柱、瘤胃乳头;剪开网胃.观察其黏膜结构:牛的网胃内常有金属异物存在;观察食管沟,注意其沟唇、食管沟的经路;剪开瓣胃观察瓣叶结构特点,观察纵向分布的黏膜褶。 观察唾液腺:腮腺的形状和位置.寻找腮腺管及其通入口腔的部位,下

解剖学实验报告-总

解剖学实验报告-总

《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实训)指导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前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如:(1)椎骨的形态特?(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每次试验后要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整洁。主要项目要求如下: 1.注明姓名、班级、组别、学号、日期、代教教师。 2.实验号数和题目(如:实验室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 3.实验目的。 4.实验器材。 5.实验内容。 6.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内容认真得用铅笔绘画于实验报告上。 7.讨论和结论:实验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概括性的理解与判断,即达到使实验结果能验证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实行各组器材自己使用的原则,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混乱。

青蛙解剖实验设计

青蛙解剖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对青蛙的系统解剖了解最先开始陆地生活的蛙类为适应陆地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进化现象,体会生命进化演变的过程。 实验方法:观察、触压、解剖,与鲤鱼解剖进行对比解剖实验。 实验材料:活青蛙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镊、解剖剪、骨嵌、镊子。(解剖针、胶皮手套、毁髓针、棉花) 实验猜想假设: 1.青蛙的骨骼系统出现了关节的分化、有骨髓,关节之间没有韧带联系。 2.肌肉与骨连接不依靠韧带,只是简单的附着关系。 3.有肋骨,但是骨骼系统骨化程度低,保留许多软骨。 4.肌肉出现肌束的分化,但分化程度不高。 5.青蛙皮肤与结缔组织存在联系,依靠内分泌腺支配其作用,并有腺体不断分泌粘液保持皮肤湿润。 6.口腔没有牙齿、有舌头,有唾液腺、口通过食管直接与胃相连,有初步的吞咽消化。7.胰脏、肝脏与胃相连,与肠道共同构成消化系统,肠道没有明显分化。 8.肝脏起到血液仓库作用,是全身血液第二枢纽。 9.心脏与肺共同构成肺循环,表皮分布有大量毛细血管。 10.肌肉组织中血管分布稀疏。 11.鼻腔一定分化,有气味感受器,与口腔相连帮助呼吸。 12.有两个肾,与静脉相连 13.有淋巴循环系统,没有胸腺。 14.神经系统对肌肉控制作用强。 15.尿道、肛门、生殖道没有分化,位于同一个口道。 16.没有泪腺、有眼睑、眼球可以转动,但是视神经不发达。 17.脑与脊髓直接连接,没有垂体,没有下丘脑。 18.心脏两房一室没有房室瓣,其中一个心房与肺相连是静脉血输入端。 19.两腿的肌肉较前肢发达许多,有关节、肌肉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使得青蛙腿部爆发力强。 20.脚趾之间有薄膜连接。 21.有听力系统。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不熟悉的结构、组织、器官) 1.用镊子一只脚插入青蛙顶骨,毁坏其脑与脊柱的连接处死。 2.观察青蛙表皮,脱去胶皮手套,触摸,研究其性质。 3.使青蛙置于解剖盘内,腹面朝上,左侧向上,用解剖刀轻轻划开腹部皮肤,用镊子拨开,露出肌肉,观察腹主动脉的位置,确定切开部位,避开神经,小心打开腹腔。 4.从口腔开始,寻找消化系统脉络(可用牙签或口腔直钩做辅助),观察消化系统连接工作方式及其脉络途径。 5.由鼻腔、食管、肺、皮肤、心脏血管为一个整体观察蛙类呼吸循环机制。 6.以心脏为起点观察循环系统的整体途径,尤其是主动静脉、重要的毛细血管。 7.将呼吸系统同循环系统联系在一起,观察两系统间的协调。 8.观察肝、胆、脾、胃、肾之间的联系方式。 9.观察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解剖学实验报告-总

《正常人体结构》 实验(实训)指导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前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 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 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如:(1)椎骨的形态特 ?(2) 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 ?(3) 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 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每次试验后要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整洁。主要项目要求如下: 1.注明姓名、班级、组别、学号、日期、代教教师。 2.实验号数和题目(如:实验室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 3.实验目的。 4.实验器材。 5.实验内容。 6.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内容认真得用铅笔绘画于实验报告上。 7.讨论和结论:实验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实验结论是从实验 结果中归纳出概括性的理解与判断,即达到使实验结果能验证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实行各组器材自己使用的原则,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混乱。

解剖牛实验报告-

解剖牛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牛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材料指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解剖教研室编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录 第一章绪言 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三、实验室守则…………………………………… 第二章实验指导及报告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 任务三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 任务四观察头颈肌(系解+局解)…………………… 任务五观察躯干肌(系解+局解)…………………… 任务六观察四肢肌(系解+局解)………………… 任务七观察消化系统………………………………… 任务八观察呼吸系统……………………………….. 任务九观察泌尿系统……………………………….. 任务十观察男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一观察女性生殖系统……………………………. 任务十二观察腹膜分泌系统……………………. 任务十三观察心脏模型…………………… 任务十四观察全身动脉…………………… 任务十五观察全身静脉…………………………..

任务十六观察淋巴系统……………………………. 任务十七观察眼模型……………………………… 任务十八观察耳模型…………………………………任务十九观察脊髓模型………………………………任务二十观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任务二十一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任务二十二观察脑的被膜、血管……………………任务二十三观察脑神经…………………………………任务二十四观察脊神经…………………………………任务二十五观察脏神经……………………………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2012 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 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 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 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 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青蛙 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 1 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 养皿 2 个,烧杯 1.3 药品 0.5% 硫酸, 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2.3 搔扒反射:将浸以 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 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 0.5%和 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射弧的分析 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 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 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 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的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6.5 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6.6 刺激神经两端: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7 破坏脊髓: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 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8 刺激腓肠肌: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羊的尸体剖检

实验一、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 一、试验目的:病羊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通过对羊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羊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二、羊病理解剖学检验要点。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羊(死羊)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三、羊的尸体剖检,通常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取出约占腹腔3/4的瘤胃。 (一)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包括检查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态、皮肤和可视黏膜以及部分尸征等。(二)体腔的剖开与内脏的采出 ⒈剥皮将尸体仰卧,自下颌部起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脐部后把切线分为两条,绕开生殖器或乳房,最后于尾根部会合。再沿四肢内侧的正中线切开皮肤,到球节作一环形切线,然后剥下全身皮肤。传染病尸体,一般不剥皮。在剥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皮下的变化。 ⒉切离前、后肢为了便于内脏的检查与摘除,羊先将右侧前、后肢切离。切离的方法是将前肢或后肢向背侧牵引,切断肢内侧肌肉、关节囊、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再切离其外、前、后三方面肌肉即可取下。 ⒊腹腔脏器的采出 (1)切开腹腔先将母畜乳房或公畜外生殖器从腹壁切除,然后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至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髂骨体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注意不要刺破肠管,造成粪水污染。 切开腹腔后,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 (2)腹腔器官采出剖开腹腔后,在剑状软骨部可见到网胃,右侧肋骨后缘部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可见盲肠,其余脏器均被网膜覆盖。因此,为了采出羊的腹腔器官,应先将网膜切除,并依次采出小肠、大肠、胃和其他器官。 ①切取网膜检查网膜的一般情况,然后将两层网膜撕下。 ②小肠的采出提起羊盲肠的盲端,沿盲肠体向前,在三角形的回盲韧带处分离一段回肠,在距盲肠约15cm处作双重结扎,从结扎间切断。再抓住回肠断端向身前牵引,使肠系膜呈紧状态,在接近小肠部切断肠系膜。由回肠向前分离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再作双重结扎,于两结扎间切断,即可取出全部小肠。采出小肠的同时,要边切边检查肠系膜和淋巴结等有无变化。 ③大肠的采出先在骨盆口找出直肠,将直肠内粪便向前挤压并在直肠末端作一次结扎,并在结扎后方切断直肠。抓住直肠断端,由后向前分离直肠系膜至前肠系膜根部。再把横结肠、肠盘与十二指肠回行部之间的联系切断。最后切断前肠系膜根部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可取出整个大肠。 ④羊胃、十二指肠和脾的采出先将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的联系切断,然后分离十二指肠系膜。将瘤胃向后牵引,露出食管,并在末端结扎切断。再用力向后下方牵引瘤胃,用刀切离瘤胃与背部联系的组织,切断脾膈韧带,将羊的胃、十二指肠及脾脏同时采出。 ⑤胰、肝、肾和肾上腺的采出胰脏可从左叶开始逐渐切下或将胰脏附于肝门部和肝脏一同取出,也可随腔动脉、肠系膜一并采出。

羊的消化器官解剖

羊的消化器官解剖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观察羊的消化器官的构造是研究羊消化特征的基本方法。因为羊的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是其工艺性能的基础。 本实验在于解剖观察羊消化器官如四胃,小肠等的特殊构造,组织内皮细胞及纤毛形状、大小及排列状态在组织结构上的特点。为更好的饲养管理作准备。 认识和记忆羊的消化器官结构。 二、实习用品 动物解剖台,解剖剪,解剖刀,磨刀石,黑绒布板、尖头镊子、外科直剪、玻璃棒、吸水纸、双面刀片、四氯化碳、浓硫酸、蒸馏水、显微镜、肥皂、消毒液等 三、实习方法及步骤 (一)羊的口咽器官 羊唇灵活,上唇中间有明显的纵沟,两鼻孔之间形成鼻唇镜,齿颈明显,舌体后部隆起叫舌圆枕。舌背上有较粗的角质化的乳头,称锥状乳头。菌状乳头分散在舌背上。在靠近舌圆枕处有明显的轮廓乳头。五叶状乳头。唾液腺:腮腺近于三角形,开口于第五上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颌下腺比腮腺大,自寰椎起向下颌伸延,在下颌间隙处,左、右颌下腺几乎相连。 (二)羊胃的观察 1.首先观察胃的外形: (1)瘤胃:两侧稍扁,前后稍长的椭圆形,有浅的左纵沟,纵沟将瘤胃分成背囊和腹囊。两个囊的前、后端分别又称为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瘤胃后端还有背冠状沟和腹冠状沟。羊的后腹盲囊比后背盲囊长。 (2)网胃:为圆囊状,位于瘤胃背囊的前下方。 (3)瓣胃:呈椭圆形,在瘤胃右侧。 (4)皱胃:呈长囊状,前端较粗大,后端较细,背缘为小弯、腹缘为大弯。 2.观察胃的内腔面:

(1)瘤胃最大,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占据腹腔的左半部,其下半部还伸到腹腔的右半部。瘤胃的前方与网胃相通,约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前口。瘤胃的前、后两端有较深的前沟和后沟;左右两侧面有较浅的左纵沟和右纵沟。在瘤胃壁的内面,有与上述各沟相对应的肉柱。沟和肉柱共同围成环状,把瘤胃分成瘤胃背囊和瘤胃腹囊两部分,背囊较长,由于瘤胃前、后沟较深,在瘤胃背囊和腹囊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忙囊和后腹盲囊。瘤胃的前端有通网胃的瘤胃口,瘤胃口大,其腹侧和两侧有瘤网褶。瘤胃的入口为贲门,在贲门附近,瘤胃和网胃无明显分界,形成了一个穹窿,称为瘤胃前庭。瘤胃粘膜一般呈棕黑色或棕黄色(肉柱颜色较浅),表面有无数密集的乳头,乳头大小不等。 (2)网胃网胃略呈犁形,前后稍扁,大部分位于体中线的左侧,在瘤胃背囊的前下方,约与第6—8肋骨相对。网胃的壁面(前面)凸,与膈、肝接触,脏面(后面)平,与瘤胃背囊贴连。网胃的下端呈一圆形盲囊,称为网胃底。网胃上端有瘤网口,与瘤胃背囊相通。在网胃壁的内面有食道沟。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伸延到网瓣口。沟两侧隆起的粘膜褶,称为食管沟唇。羊的网胃下部向后弯曲与皱胃相接触。网格较大,但周缘褶较低,次级皱褶明显。 (3)瓣胃瓣胃比网胃小,呈卵圆形,位于右季肋部,约与第9—10肋骨相对。有网瓣口和瓣皱口,分别通网胃和皱胃。瓣胃粘膜形成百余片辫叶,瓣叶呈新月形。 (4)皱胃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网胃和瘤胃腹囊的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底壁紧贴,约与第8—12肋骨相对。皱胃的前部较大,为底部,与瓣胃相连,后部较细为幽门部,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皱胃粘膜光滑、柔软,在底部形成12—14片螺旋形大皱褶,粘膜内含有腺体,可分三部分,为贲门腺区、幽门腺区、胃底腺区。

生理心理学:牛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基本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 ②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③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④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及关系。 二、实验摘要 肌肉组织的兴奋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有关。用方形电脉冲刺激组织,在一定的刺激时间(波宽)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所达到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界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度。 肌肉收缩的形式,不仅与刺激本身有关,而且还与刺激频率相关。若刺激频率较小,使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增大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时间,则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三、材料与方法 (1)材料:培养牛蛙、任氏液、常用手术器械、粗剪刀、蛙板、蛙钉、锌铜弓、培养皿、滴管、棉线、张力换能器、双凹夹、三角支架、保护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RM6240C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方法: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①材料:牛蛙、常用手术器械、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钉、粗棉线 ②方法:使用毁髓针将牛蛙进行双毁髓,用手术器械剥离后肢标本,依次分离两后肢,坐骨

羊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羊的解剖 二、试验时间:2010年6月12日 三、实验地点:牧医楼 四、使用器械:镊子(带齿)、手术刀、手术剪刀、骨钳、止血钳 五、解剖程序:首先把羊处死,处死方法:在羊的颈静脉沟处开口,在颈静脉 沟深处找到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上开口放血,使羊致死;然后进行解剖观察 六、观察内容: 1.肩带肌:躯干与前肢连接的肌肉,大多为板状肌,起于躯干止于前肢的肩 胛骨和肱骨 2.斜方肌:扁平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颈上半部的浅层,其作用是提举、摆动 和固定肩胛骨 3.菱形肌:在斜方肌和肩胛软骨的深面,起点同斜方肌,止于肩胛软骨的内 侧面。起作用为向前上方提举肩胛骨 4.背阔肌:位于胸侧壁的上部,三角形大板状肌 5.臂头肌:位于颈侧部浅层,长而宽的带状,起于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止 于肱骨嵴;作用:牵引前肢向前,伸肩关节,提举侧偏头颈 6.肩胛横突肌:呈薄带状,起于环锥翼,止于肩峰部的筋膜 7.腹侧锯肌:大型的扇形状,下缘呈锯齿状,位于颈、胸部的外侧面 8.膈: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突向胸腔,上面有3个孔:①主动脉裂 孔②食管裂孔③腔静脉孔 9.腹外斜肌:为腹壁肌的最外层,以肌齿起于第5至最后肋骨的外面

10.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层,肌纤维向前方,起于髋结节,止于腹白线, 呈扇形向下方扩展 11.臀股二头肌:长而宽,位臀股部的外侧。起点分为两头椎骨头起于荐骨和 荐结节阔韧带;坐骨头起于坐骨结节,下方有坐骨神经 12.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的浅层,起于前一肋骨的后缘,肌纤维斜向后下方, 止于后一肋骨的前缘。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扩大,引起吸气。13.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层。起于后一肋骨的前缘,肌纤维斜向前下, 止于前一肋骨的后缘。作用:向后方牵引肋骨,使胸廓变小,帮助呼气. 14.胃:羊的胃为复胃,分为: ①瘤胃:最大,约占4个胃总容积的80%,呈椭圆形 ②网胃:4个胃中最小,呈梨形 ③瓣胃:约占4个胃的7%或8%,呈两侧稍扁的圆球形 ④皱胃:约占4个胃的8%到7%,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 其中瘤胃、网胃、瓣胃称前胃,内无腺体;皱胃称为真胃,内有腺体 15.肠:分为:十二指肠、空场、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16.心脏:位于胸腔纵膈内,夹在左右两肺之间,略偏左侧,呈倒圆锥形 17.肺:位于胸腔内在纵膈两侧,左右各一,右肺通常较大,粉红色,呈海绵 状,质地柔软,富有弹性 18.肾: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略呈豆形,红褐色,位于腰椎下方 七、体会:通过这次羊的实体解剖,我学到了一些东西。首先,要不怕脏,这点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再者,我们对知识的掌握还大有欠缺;老师的对羊的各个部位的名称与功能都滥熟于心,让我们学生敬佩不已。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青蛙的解剖

青蛙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青蛙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和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和特点。 2、学习脊椎动物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 1、青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的观察。 2、青蛙的解剖及其消化、呼吸和泄殖系统形态结构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青蛙、解剖器、蜡盘、大头针、棉花、乙醚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观察蟾蜍的外形,进行解剖,观察蟾蜍的各内部结构特征。 (一)外形观察 青蛙皮肤湿润光滑。身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躯干后端近背方有泄殖孔。具可活动的上下眼睑,下眼睑有瞬膜。眼后鼓膜一对。外鼻孔一对,有瓣膜。 雄蛙头两侧口角处有一对声囊。前肢细短,四指,生殖季节第一基部有瘤状突起,称婚垫。后肢发达,五趾,具蹼。

蛙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其附属的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泄殖腔等,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 1.口腔:剪开蛙的口角,使口张大,令口腔全部露出。 内鼻孔:为口腔顶壁前方外侧的一对椭圆形的孔,通过鼻腔与外鼻孔相通。 耳咽管孔位于咽腔的后端,颌角附近有1对大孔,与中耳相通。 喉门位于下颌的后部,为口腔后方的1条纵裂缝。 食道开口咽的最后部位是食管的开口,与咽腔之间无明显界限。 2.食道很短,开口于喉的背面,下端与胃相连。 3.胃位于体的左侧,形状稍有弯曲,前端略粗,后端较细,并有一明显的紧缩分,此即幽门,为胃与小肠的交界处。 4.肠:分小肠与大肠。小肠又由十二指肠和回肠组成,起于胃后,弯向前方的一小段为十二指肠,自十二指肠向后折,经过几次回旋而达大肠的部分为回肠。大肠膨大而陡直,开口于泄殖腔。 5.泄殖腔:较大肠短小,为汇集肛门,输尿管和输卵管(雌

解剖牛实验报告记录-

解剖牛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 日期: 2

IW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动物医学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L' ■-- 报告题目 《小牛活体解剖课程实习》 课程名称 《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 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

(一) .实验目的、要求 一、 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的解剖活动, 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 剖学的基本知识,并 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 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实习要求: (一) 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 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 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 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 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 家畜品种:牛 性 年 活 (三) .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 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 观察巩 膜为白色, 健康状况:良好 2. 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 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 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右手按压住颈静脉沟的颈基部,让颈静脉鼓起, 主刀手迅速于颈静脉沟的后 1/3部切开皮肤约6厘米长。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把颈静脉挤向上方,继续分离结缔组织,在气管的侧面即可摸到搏动的颈动脉。 把颈动脉拉出,分离迷走交感干,用止血钳夹住颈动脉的头端,用一只手拉住颈动脉的胸段,用手 术刀切开颈动脉。进行放血。 抽筋后,用手触摸睫毛,判断是否死亡(如果睫毛不动,则表示已经死亡) 瞳孔放大。 别: 龄: 重: 母 未知 59斤 56斤 放血后重: 前后关节:健全 蹄着地情况:正常 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叫声:小声,嘶哑 鼻镜:湿润 眼神:呆滞 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

青蛙的解剖

青蛙得解剖 一、实验目得 1、通过青蛙得内部解剖与观察,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与神经系统得形态构造与特点。 2、学习脊椎动物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 1、青蛙得外形、皮肤、骨骼与肌肉系统得观察。 2、青蛙得解剖及其消化、呼吸与泄殖系统形态结构得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 青蛙、解剖器、蜡盘、大头针、棉花、乙醚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观察蟾蜍得外形,进行解剖,观察蟾蜍得各内部结构特征。 (一)外形观察 青蛙皮肤湿润光滑。身体分头、躯干与四肢三部分。躯干后端近背方有泄殖孔。具可活动得上下眼睑,下眼睑有瞬膜。眼后鼓膜一对。外鼻孔一对,有瓣膜。 雄蛙头两侧口角处有一对声囊。前肢细短,四指,生殖季节第一基部有瘤状突起,称婚垫。后肢发达,五趾,具蹼。

(二)消化系统 蛙得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其附属得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肠与泄殖腔等,消化腺包括肝脏与胰脏。 1. 口腔:剪开蛙得口角,使口张大,令口腔全部露出。 内鼻孔: 为口腔顶壁前方外侧得一对椭圆形得孔,通过鼻腔与外鼻孔相通。 耳咽管孔位于咽腔得后端,颌角附近有1对大孔,与中耳相通。 喉门位于下颌得后部,为口腔后方得1条纵裂缝。 食道开口咽得最后部位就是食管得开口,与咽腔之间无明显界限。 2. 食道很短,开口于喉得背面,下端与胃相连。 3. 胃位于体得左侧,形状稍有弯曲,前端略粗,后端较细,并有一明显得紧缩分,此即幽门,为胃与小肠得交界处。 4. 肠 : 分小肠与大肠。小肠又由十二指肠与回肠组成,起于胃后,弯向前方得一小段为十二指肠,自十二指肠向后折,经过几次回旋而达大肠得部分为回肠。大肠膨大而陡直,开口于泄殖腔。 5. 泄殖腔 : 较大肠短小,为汇集肛门,输尿管与输卵管(雌蛙)

解剖山羊实验报告,

金山学院课程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山羊活体解剖课程实习》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学》 实习地点动物医学家畜解剖实验室实习时间 专业动物医学班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活体家畜羊的解剖活动,使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复习和巩固一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家畜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并进一步掌握不同家畜品种的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练习家畜解剖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为后期有关课程和为将来畜牧生产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按照本实习指导书的指导方法和参考教材有关内容与插图,边解剖边观察,认识和掌握各器官的位置、色泽、形态、硬度和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记录要详细,必要时可以绘图或照相。 (三)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团结互助,听从指挥,严守课堂纪律。 (四)总结讨论,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按时缴交。 (二).家畜品种:山羊 性别:母 年龄:未知 活重:59斤 放血后重:56斤 (三).解剖程序和观察内容 1.活体观察 毛色:褐色前后关节:健全蹄着地情况:正常 观察巩膜为白色,瞳孔为椭圆形,眼结膜粉红色、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叫声:小声,嘶哑鼻镜:湿润眼神:呆滞呼吸时胸部起伏情况:较大2.活体触摸 左手抓住鼻梁和颊部,右手抓住下颌,用劲拉开口腔(用两指伸入齿间缘,用力往下压)拉出舌头。观察口腔粘膜和舌粘膜的眼神是正常的。呈粉红色。 用手触摸肩前淋巴结、髂下淋巴结 用手触摸肋骨、肋间隙、髋结节、坐骨结节、髋关节、肩关节 触摸乳房,乳头两个 触摸关节和蹄部 触摸喉头、气管,按压颈静脉沟后部,颈静脉怒胀彭起 3.处死 磨刀,绑定,称重。 右手按压住颈静脉沟的颈基部,让颈静脉鼓起, 主刀手迅速于颈静脉沟的后1/3部切开皮肤约6厘米长。 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把颈静脉挤向上方,继续分离结缔组织,在气管的侧面即可摸到搏动的颈动脉。把颈动脉拉出,分离迷走交感干,用止血钳夹住颈动脉的头端,用一只手拉住颈动脉的胸段,用手术刀切开颈动脉。进行放血。 抽筋后,用手触摸睫毛,判断是否死亡(如果睫毛不动,则表示已经死亡)。 瞳孔放大。

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局部解剖学》颈部解剖实验报告 一、一般项目 1.实验名称:颈部解剖操作 2.实验者: C班6组 吴志军(62015075) 沙喜(62015043) 高志玲(62015048) 丁晓燕(62015081) 指导老师:于波 3.实验地点和时间:解剖楼105室 2015年10月31日 二、实验目标 1.观察颈部浅层肌肉及血管位置及走形 2.观察颈部浅神经位置与走形 3.观察颈筋膜位置及其内部结构 4.观察颈部各区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 三、实验准备 实验室提供解剖器械,如:解剖刀、镊子、血管钳等。 四、实验步骤 1.尸体仰卧,肩部垫一木枕,使头部尽量后仰。做以下切口:正中切口: 沿颈前正中线,自下颌骨下缘中点沿颈前正中线向下切至胸骨颈静脉 切迹中点;上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上端,沿下颌骨下缘向外侧切至乳 突;下横切口:自正中切口下端,沿锁骨向外侧切至肩峰。剥皮并翻 向两侧; 2.沿锁骨将颈阔肌切断,向上剥离; 3.剥离浅层结构后,剖出封套筋膜;切断胸锁乳突肌在胸骨柄和锁骨上 的起点,向上翻开; 4.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显露颈动脉鞘; 5.纵向切开颈动脉鞘,探查鞘内结构。 五、实验结果

1. 剥皮并翻向两侧,可见颈阔肌,该肌宽而菲薄,此肌起自胸大肌 筋膜、三角肌筋膜,越过锁骨斜向内上方,至于下颌下体下缘及 腮腺咬肌筋膜; 2. 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浅筋膜内可见颈前静脉; 3. 在下颌角后下方,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寻找出颈外静脉。发现该具 尸体左侧颈外静脉较右侧明显增宽。 4.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找出颈丛皮支:追踪出耳大神经,枕小 神经,锁骨上神经,颈横神经由于处理不慎,无法追踪。 5.剥离浅层结构后,可见封套筋膜;向上翻开胸锁乳突肌,可见肩甲舌骨肌、胸骨舌骨肌;修洁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 甲状腺假被膜,剥离此被膜即可显露甲状腺;切开深筋膜浅层后, 显露下颌下腺,寻出一枚大小约1cm的下颌下淋巴结; 6. 分离肩甲舌骨肌及胸骨舌骨肌后显露颈动脉鞘,在颈动脉鞘前壁 显露颈攀,追踪其分支,寻出舌下神经,副神经颈支; 7. 纵向切开颈动脉鞘,可见颈动脉位于内侧,静脉位于外侧,迷走 神经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探查颈动脉小球; 颈内动脉起始部探查颈动脉窦;将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分别向两 侧拉开,在两者深面寻找迷走神经干,在喉旁寻找喉上神经,喉 返神经,交感神经干。追踪出星状神经节。 六、 此次由于解剖需注意的是由于颈部皮肤较薄,切口要浅,以免损伤颈阔肌。解剖难点:1)颈攀:颈攀位于颈动脉鞘浅层;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其中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形,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舌下神经,称颈攀上根;第2,第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颈攀下根。上下两根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攀。2)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有调节呼吸的作用。此次解剖中两侧均能显露出该结构。3)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 七、小结 通过这次的颈部的解剖、观察和辨认,我们对颈部的境界及其内部结构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颈部的层次结构和各脏器之间的毗邻关系。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实践,我们在实地解剖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细致的进行解剖,细心观察和辨认各层次结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人体生理学实验》牛蛙

人体生理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生理学实验手术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 3: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1: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 2:蛙的离体组织、器官保持活性所需的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盒掌握; 3:任氏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蛙心脏在体外 跳动时间,保持其它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对 象:牛蛙 设 备: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 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 钉、粗棉线 药品与试剂:任氏液 四、实验方法: 1.制备离体蛙心 (1)取一只蛙,捣毁脑和脊髓,将蛙仰卧固定于蛙板上。从剑突下将腹部 皮肤向上剪开,然后剪开胸骨,打开心包,暴露心脏,分离左、右主 动脉。 (2)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根线,此头端结扎作插管时牵引用,在主动脉干 班 级 11应用心理 姓 名 张红 学 号 2011326670130 实验日期 2012.10.12 指导教师 胡信奎 实 验名称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制作

下方穿一根线,在动脉圆锥上系以松结用于结扎固定蛙心管。 (3)左手持左主动脉上方的结扎线,用眼科剪在松结上方左主动脉根部剪 一小口,右手将盛有少许任氏液的大小适宜的蛙心管由此切口处插入 动脉圆锥。插管头到达动脉圆锥时,用镊子夹住动脉圆锥少许,将插 管拔出后退,并转向心室中方向,镊子向插管的平行方向提拉, 心室收缩期时将插管插入心室。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管内任氏液的 液面会随心室的收缩而上下波动。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用预先准备 好的松结扎紧,扎线系在蛙心插管的侧钩上打结并固定。剪断主动脉 左右分支。 注意:勿扎住静窦脉,插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下口。 (画心室图,见26页) (4)轻轻提起蛙心插管以略高心脏,用一线在动脉干与腔脉交界处作一 结扎,结扎线应尽量下压,以防伤及动脉干,在结扎处外侧剪断所有 组织,将蛙心游离出来。 (5)用新制任氏液反复换洗蛙心插管内有血的任氏液,直至蛙心插管内无 血液残留为止。此时离体蛙心插管制备成功,可供实验。 (6)将蛙心插管固定在铁支架上,用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住心尖,并将 蛙心夹的线头通过滑轮连至张力换能器的应变梁上,调节此线张力至 1g,插管内加灌流液约1—1.5m,并在插管上标记灌流液的高度。在 此实验以后过程中,灌流液稳定于该高度。 2: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剥制后肢标本: 法一:将双毁髓的牛蛙背面向上放入蜡盘中。左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 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耳后腺后 缘水平的脊柱。用手术剪横向剪断脊柱。左手持手术镊提起断开的脊 柱后端,右手用手术剪沿脊柱两侧剪开体壁,再剪断下腹壁肌肉,自 基部剪断内脏。然后用蘸有任氏液的左手捏住断开的脊柱后端,右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