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以“小财政”办“大民生”——**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查

□中共**市委政策研究室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积极创新民生工程投入机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近两年来全市民生工程累计投入43亿元。20xx年达到2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村民生工程投入亿元,占到总投入的58%,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和改革发展的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小财政”办“大民生”的路子。

一、集中资源,突出重点改善民生

坚持从农民群众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项目入手,整合资源,重点推进。

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目标,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0xx年用于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等民生项目的投入达到亿元,占农村民生总投入的37%。一是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建成通乡公路公里、通村公路公里。近三年累计建成通村公路公里,在全省率先

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任务,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目标。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去年新建、改建水利工程5128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平方公里,改造开发中低产田土万亩,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综合考评一等奖。三是解决农民吃水难,努力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完成红层找水打井万口,解决了万人饮用水困难。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新建户用沼气池5万余口,建成数列全省第一,成为省级沼气化示范市。

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20xx年农村教育助学、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等项目投入达亿元。一是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两免一补”惠及45万学生,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促进了城乡卫生资源整合和卫生事业统筹发展。探索市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县级医院领办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联办村卫生室新办法,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建立甲级村卫生室489个,初步形成农村30分钟就医圈。三是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实施“万村书库”工程、

农村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信号共缆传输行政村通率达到%。

以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全覆盖为目标,增强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扶贫解困等项目投入达亿元,占农村民生总投入的%。一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去年培训农民工万人次,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53%。二是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94%,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实行零起报线,县级以上起报额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去年参合农民报销费用近2亿元。农民群众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明显减少。三是在安居区试点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批参保群众达5000人。四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区县均建立了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流浪人员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五位一体”的社会福利中心。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达%。五是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农村低保对象达131637人,去年累计发放资金5489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元。六是完成农村“安身房”建设1345户,确保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住有所居。

以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改善农村

第 3 页共8 页

环境。投入亿元,实施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一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全面实施“两池六改”,在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集中规划新建了一批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全面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设,目前全市乡镇绿化达标率为49%、亮化达标率为60%、净化达标率为68%、美化达标率为40%。二是绿化造林再上台阶,去年新增森林面积445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居丘区七市第一名。三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和社区10个,蔬菜和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居全省第一,动物重大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100%。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投入亿元实施助农增收工程,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7元,比上年增收619元,增长%,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至∶1。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种植业19万亩,新增蔬菜面积9万余亩,新增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第2页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万亩,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品达到52个,绿色产

品的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二是支持发展现代畜牧业,去年出栏生猪万头,新建万头猪场37个、千头猪场87个,生猪良种化率达%、规模化养殖率达%。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助农人均增收304元。三是推进农业综合园区建设,实施5个“1+2工程”项目,建成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14个,实现经营收入亿元。四是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着力打造劳务品牌,转移输出劳动力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增长%。

二、多方投入,聚集资金保障民生

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以“小财政”办“大民生”的路子,按照“整合资源、聚合力量、捆绑投入、集中使用”的原则,通过地方财政尽力安排、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充分激活民间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将发改、劳动保障、民政、交通、教育、卫生、水利、扶贫、林业、环保等方面的资金统筹起来,设立民生工程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保障功能、放大效应。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公共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新增财力的百分之五十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确保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同步增长。20xx年,市、区县财政民生投入达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其中投入农村民生亿元,加上上级补

第 5 页共8 页

助到位资金,全市投入农村民生的财政性资金达到亿元,引导社会资金和农民投入亿元。

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益性文化、教育助学、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等方面,主动作为,整合项目,积极申报。20xx年,争取上级农村民生项目补助资金亿元,同比增长%。

鼓励支持社会投入。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近年来民营企业投入亿元对口帮扶定点村发展产业化项目及专合组织建设。发动在外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捐资筑路修桥建学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救助贫困学生的“慈善志翔班”、解决残疾人就业的“爱心亭”、企业冠名基金,收到社会各界捐助资金万元,已争取到慈善资金及物资7000余万元。

引导农民自主投入。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的主体作用,出资出劳建设村道路、红层井、沼气池等民生工程。20xx年,全市红层找水打井总投资万元,其中农民自筹万元;建设沼气池总投资亿元,其中农民自筹亿元;建设乡村道路总投资亿元,其中农民自筹亿元。

三、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服务民生

建立农村民生改善评价考核机制。在全省率先出

台导向明确的《农村民生改善评价考核办法》,使民生建设目标明确、检查考核有章可循,引导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农村民生改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设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享受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活环境5个大类、18个具体指标,每年对各区、县进行统一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布。全市20xx年、20xx年农村民生改善程度要分别达到%、%,XX年农村民生改善程度达到84%,2020年农村民生状况得到切实改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完善民生工程建设长远规划。制定《**市进一步深化惠民行动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总体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入70亿元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决定每年市、县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实施民生工程。在落实好省上统一实施的八大民生工程基础上,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增加了“五创联动”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两个项目,将省下达的75个小项任务扩展到138项,进一步拓展民生工程的深度和广度,力求最大限度惠民富民。

落实民生工程项目领导责任制。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全市民生改善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按照“归口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责任制,每一项具体工程都由市级分管领导挂任项目组长,将工作

第7 页共8 页

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和各区、县,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市和区、县层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规划协调、资金平衡、督导检查、信息联络、宣传报道、监察审计等6个工作组,定期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机制健全、保障有力。

完善“阳光高效民生”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市民生工程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和《**市民生工程监察审计规定及办法》,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开展绩效审计,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实施严密监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重复投入。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了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实行月报季查制、公开监督制、工作述职制“三项制度”,严格督查督办。按照“阳光民生”的要求,及时将民生工程纳入政务公开内容。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课后测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课后测试 单选题 ?1、2018年我国实现()种抗癌药大幅度的降价,并且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6.67 分) A 17 B 19 C 22 D 25 正确答案:A ?2、李克强总理指出,稳增长首要是为了()。(6.67 分) A 保就业 B 促发展 C 招商引资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3、2017年我们新增新出生人口虽然只有1723万人,但其中的()都是二孩。 (6.67 分) A 五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D

?4、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的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了()。(6.67 分) A 55% B 60% C 65% D 70% 正确答案:B ?5、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亿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这项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6.67 分) A 9 B 8 C 7 D 6 正确答案:A ?6、我国的八项社会救助中,最重要的是()制度。(6.67 分) A 最低生活保障 B 特困人员供养 C 教育救助制度 D 医疗救助制度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应该说我们的()建设等,都和我们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6.67 分)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社会 正确答案:A B C D ?2、基本的生存问题包括()等层次。(6.67 分) A 基本民生 B 发展性民生 C 享受性民生 D 幸福性民生 正确答案:A B C ?3、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举措包括()。(6.67 分) A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B 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C 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D 落实税法改革 正确答案:A B C ?4、政府应鼓励()利用闲置场地举办托育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基于托育服务领域,对托育服务提供后备补贴和政策支持。(6.67 分) A 企业 B 机关事业单位 C 社区 D 医院

改善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论述,结合我镇实际,把民生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推动和谐赤化建设,就要求我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将教育发展、就业促进、医疗社会保险和应急机制建设纳入到政府中心工作中,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大力发展经济,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我镇位于广元市西南方向,辖9个村1个居委会,共计人,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的五年,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强力推进赤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我镇构建和谐社会,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采取切实措施,着力改善民生。近年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我镇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镇努力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着力改善民生。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调动各村(居)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民人均收益显著得到提高。 (二)切实做好我区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自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我区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积极探索农村低保制度,出台了《利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推进低保工作协调规范运行。按照国家民政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镇的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启动,实现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向农村低保的顺利过渡,切实保障了城市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社会稳定。

2019年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中作用的调研报告

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中作用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部署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报告中要求政府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许多地方都与改善民生直接相关,这不但为今后的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给各级财政部门提出了艰巨的任务。通过调研,我市财政部门近年来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改善民生、打造民生财政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市财政工作实际,就全市民生财政的现状及改善民生的对策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目前民生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20**年为例,**市财政收入实现26亿元,比上年增加5.98亿元,增长3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49亿元,比上年增加1.68亿元,增长28.8%。财政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大幅增加,财政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持经济发展更加主动。 1、关注“三农”,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年由市级财政安排的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性资金1235万元,较20**年990万元增长24.75%。在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还积极争取中省财政对我市农业的资金扶持,20**年中省拨给我市农业专项资金108,377

万元。各县区财政支农资金预算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农业法》规定的“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要高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特别是特色的龙头企业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了汉滨、汉阴、石泉的蚕桑,汉阴、石泉的优质粮油种植加工,紫阳、平利的茶叶种植加工,汉滨魔芋种植和深加工,旬阳、白河的花卉经济林,镇坪的中药材项目建设。支持科技推广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项目安排中,确定科技推广资金不得低于项目资金的40%,20**年项目直接用于科技推广资金达500多万元。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素质。通过调查摸底,全市确定40个重点蚕桑乡镇,23个重点茶叶乡镇,20个重点畜牧乡镇,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加快蚕桑、茶叶、畜牧三大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目前巴山丝绢公司、宝业丝绢公司、秦东魔芋有限公司、阳晨养殖厂、女娲茗茶公司等都与各类种植农户签订了相关协议或购销合同,明确最低保护价,确保农户收入。 2、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其他各项科学文化建设。20**年春秋两季我市共支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1445万元,为75.29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学生免除学杂费;秋季市财政安排352.22万元,为19977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免除学杂费。20**年我市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501万元,资助36527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充分实施了国家提出的公平教育方针政策。20**年支出中小学灾后恢复

在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黄田金) 今年来,一六镇围绕建设和谐中心城镇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在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以水利建设为抓手,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水利建设年的大好机遇,启动了指背岭、沿河、十三户村总投入51万元的水渠建设项目和百堆村的河沙坝建设项目;与乐水河灌渠管理所联合制定了《乐水河轮流灌溉实施方案》,轮流派人值班,分时段保证各区域农业用水;扎实推进一期投入资金1360万元的高标准良田项目建设,认真组织抓好了北岸防洪渠、汤湖里人字坝的清淤工作。 二是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将土地集中在农业大户手中,该镇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小组,并分别与各成员签订了责任状,根据总体流转情况年终进行绩效考核,重奖重罚高位推动。年初以来已成功流转土地3000亩,在北岸村的抛荒治理项目上建成了总面积500亩的玉米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 三是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开发为抓手,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进行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古韵水北岸、公园香口、田园石街头,力求达到建好一个示范片、树立全县样板效果。同时,在示范片建立集粮食生产、大米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环保龙头企业和集“猪-沼-果”模式加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公司。

四是以农业基地创办为抓手,扩散带动农业发展。目前该镇在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协合牲猪养殖合作社的推动下,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石街头黄瓜种植基地、香口西瓜种植基地、北岸种养基地、汤湖里热带鱼养殖基地、栏杆岭养殖基地,5个基地预计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不但积极引导着该镇的种养业,还辐射到我县南部的6个乡镇近2000农户。 五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抓手,着力保障劳动就业。该镇积极为无业人员牵线搭桥,联系企业到一六举办招聘会6次,为农民工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次600多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人。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076-49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20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基本情况 一教育方面。全县教育情况总体良好。一是严格 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资助402xxxx 学生共28.xxxx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 流、教研、学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 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二医疗方面。医疗卫生基本满足群众需要。一是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 乡镇卫生院16处,规范村医务室899处,初步形成了 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群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 80.xxxx,,累计报销21xxxx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行风建设加强。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住房方面。近年,从沿街经营用房开发开始向商品住宅开发转变,新夏、聚鑫园、津华园、明星家园、永基花园等住宅小区1xxxx处,共计3017 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止到7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装备非常落后。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存在老龄化、知识更新慢等问题。四是公办小学办幼儿园现象突出,挤占了小学教育资源。五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乱办班、乱收费现象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改善我区民生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把坚持民生优先作为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水利建设中突出民生,应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使发展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凸显了其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规划建设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着力加强和改善我区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雨城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雨城区辖19个乡镇,191个村,农村人口???万人,由于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有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夏季雨多,冬春两季少,平坝区不能形成径流,溪沟较少的特点,造成大部份村社季节性缺水,给我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4年摸底调查,雨城区农村人口中有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万人;不安全人口万人,不安全人口占全区农业人口的%。 二、雨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效 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截止到2010年底我区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以及地方群众集资、投劳,共投入3100万元。兴建农村集中式供水站69处,共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

人。全面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使我区群众饮上了安全水,群众感到满意。 三、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机构建设、落实责任制。 雨城区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加强领导和督察。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与项目乡镇和区水务局签定了责任书,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主体雨城区水务局专门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小组等机构,负责工程实施和监督等工作。保证民生工程的实施效果。 2、加强前期规划工作、保证饮水工程方案可行 区水务局根据雨城区农村饮水现状,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主要原则是解决人口集中,水源可靠的饮水不安全乡村。全部项目均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首先编制可研报告和做初步设计,按要求经省、市主管部门审批后再做技施设计和进行工程建设。由于方案有受益村组群众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群众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3、全力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缓解了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压力 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每年我区积极与发改、水利、财政等部门衔接,争取项目资金。环节了饮水工程建设的资金压力。对争取到的各项资金均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加强审计,确保用于

2020年民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精品】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也愈发明显。那么农村居民对环境和生态意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真实想法,**月17日上午9时,逆风飞行团队针对人口集中地——水冶,开展了一次农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象涵盖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文化程度的普通公民。在调查活动期间,小组成员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交流,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汇总,我们初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 经数据显示,100%的居民认为当地空气污染严重,60%的居民认为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是工业污染排放严重,当地环保措施投入较少,80%的公民认为改善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环保的政策和法律。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40岁以上,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居民对涉及环境调查的活动非常排斥,有的甚至上升的仇视的程度。经过我们询问了解到,由于当地政府和环保局加大对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企业的整治,很多未达标的中小企业按规停产,许多农民因此失业。 从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的判断越清醒,关注度也就越高。针对当前现状,在此提出一些参考建议:加强政府环保工作,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坚持贯彻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最后环境保护离不开每位公民的亲力亲为! 十三五规划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xx”规划的总指向、总目标,民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7月20日,中共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时便提出,“xx”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是我国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为民”、“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现实体现。 勤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调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员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范围内,通过会议、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调研活动,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后勤服务工作中有关民生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后勤服务中心现状 后勤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膳食科、学生宿舍管理科、水电科、绿化科、房管环卫科、医院等,主要从事学生饮食服务、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水电管理与服务、校园绿化管理与服务、校园公房管理、环卫管理与服务、车辆服务、邮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中心现有在编职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有关民生的主要问题 1、学校生活用水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乡镇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问题

乡镇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问题 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按照这一目标要求,结合我乡面临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以下几个人民最关心问题,是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是教育问题。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农村中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1、农村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当前农村师资力量资源分布不合理,一些优秀中小学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中优秀的教师资源比例偏低;3、当前较高的高校收费,对许多来自农村中的大学生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为此许多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收费较低,条件差的学校学习。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济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每一个孩子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城乡教师流动交流机制,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执教农村,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二是社会保障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发展,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逐步凸显出来。由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和供养水平普遍较低, 虽然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老人的生活水平大部分还停留在温饱线上。主要表现在:首先,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靠子女,现今的农村子女外出打工者居多,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其次,农村无养老保险,只能单纯依靠子女赡养老人,经济负担重。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农村五保政策,完善农村贫困群众救助制度,发展以扶老、助残、养孤、济困为重点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三是医疗卫生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实施以来,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表现为:首先,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窄,好多医院不能列入到医疗补贴中,不能方便农民就医;其次,医疗报销不及时,报销状况不透明;再次,农民即使入了合作医疗,在定点门诊看病门诊收费高,看病难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政府应加大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激发农民参合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基本建设的投入,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使参保农民有更多选择,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为参合农民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镇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镇政协委员关于 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某镇政协委员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麒麟建设,最近,镇政协工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站所负责人、村组干部、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镇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镇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调研中各界反映,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四个移民乡村除外)收入稳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75元,高于8000元的达到25%以上,低于2000元贫困线的不到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685元,贫困人口不到农村人口的10%;80%以上的居民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5%的居民拥有稳

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无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总户数的1%;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100%的村设有卫生所,98.4%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13%的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10%的城市困难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2%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镇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困难。 我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目前,这些设施大部分已过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目前的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2、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街道2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房屋内,近20户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集镇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30分) 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在发展中实现团结和谐、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有许多涉及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社会效益、节能减排、人均享有、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如何改善民生的问题。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总之,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020年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和改善民生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 ___新时代 ___社会主义思想“XX篇”、省委XX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问题”、市委慕新海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问题”和XX提出的“六个方面问题”,内涵丰富、指导性强,为我们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指明了方向。在开展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青神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持续改善民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各类规划之间要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乡村振兴规划既要体现空间布局,又要有时间进度安排,既要包括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又要涵盖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生态文明、人居环境等内容。每个乡镇确定一个乡村振兴先行先试试点村。 2.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兴百业旺,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是加快发展XX产业,擦亮“中国XX之乡”这一招牌。坚持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推进XX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争创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形成“全国晚熟柑桔看XX,XX柑桔看XX”的发展地位。二是加快发展竹产业,擦亮“中国竹编之乡”这一金字招牌。坚持抓二带一促三,在特字上

做文章,充分彰显青神平面竹编和斑布品牌优势,让青神竹编享誉世界。三是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农业+旅游、+康养、+文创、+电商等新业态,推动多种业态互相融合、多元发展。 3.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文明细胞创评活动。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竹乡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充分挖掘、继承、创新以东坡文化、竹编文化等为核心的本土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化+”,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创意产业、旅游业等融合发展。 4.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实施绿满青神行动,抓好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升级、沼气建设、危房改造、人居环境等工程实施,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小组微生”建设模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深入推进产镇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工业小镇、商贸小镇、旅游小镇、森林小镇等特色示范镇。 5.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抓好促乡村振兴。继续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农业农头企业上,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统一。重点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和“一事一议”等民主治村工作机制,引导并发挥好“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

2021年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查报告

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查报告 作为率先在东北乃至全国进行棚户区改造的省份,辽宁棚改的脚步从未停歇,下面是搜集的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欢迎大家阅读查看。 冬日,在铁岭市西丰县营厂乡,65岁的农民周典贵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丰收的粮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政策好,农民收入连年看涨,像我这样超过60岁的,每月还能有85块钱的养老金,得了病还能报销,知足啊!” 近年来,我省一直保持财政支出七成左右用于民生。今年,财政用于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民生投入,占总支出的比重接近80%。 xx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一直领跑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4700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420元,增长6.7%。 更难得的是,辽宁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前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达标率达78.9%,同比改善3.4%。生活饮用水达标率达96.9%。

这一组组温暖人心的数字背后,是百姓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 经过几轮的笔试、面试,大学生宋立强终于找到心仪的工作,沈阳一家知名的上市企业与他签订了工作协议。 “选择留在沈阳就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能把所学知识贡献给这座城市。”这位黑龙江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 宋立强所在的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共有527名,截至目前,已经有114人与用人单位签约,就业率达21.6%。机械学院副院长张娜告诉记者,由于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才需求减少,就业工作略显艰难。但学校早谋划、早动手,从目前就业率看,仍好于去年同期。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周一通报”制度,将就业工作目标纳入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实行通报、问责和约谈,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的稳定就业。 提前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一项项惠及高校毕业生的好政策密集出台,正点亮几十万大学毕业生的新希望。

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全县人民健康服务为目标,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主要目标 (一)抓好全民健康工程 1.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二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确保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病为主的重点人群享受到城乡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三是促进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让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项目,并归口治疗,避免重大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继续开展35-64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不断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继续开展育龄妇女孕前期叶酸补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开展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项目;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2.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供给水平 (1)提升2个服务能力。一是有效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开展好“三基”考试;落实好基本医疗核心制度;培养实用型的、能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技术队伍;引进和运用适宜技术;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建立基本医疗服务工作目标量化考核标准,把绩效工资考核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建立和落实卫生系统《劣质服务追究制度》;深化“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等主题活动。二是要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经费实行预算制,公共卫生项目实行考核制,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方法是“明确服务任务、摸清服务对象、熟悉服务规范、制订服务计划、落实服务人员,每月检查督导”。落实县级专业公共卫生的指导职能,实施好每一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建设好3支人员队伍。一是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队伍建设: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遴选一名比较称职的院(所、站)长,配齐一个具有一定战斗力的班子,选拔和培养一批技术精湛、懂管理、思想好的科主任。二是着力加强基本医疗服务队伍建设:在医疗机构打造学习型团队;将专业知识学习制度和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纳入医务人员的个人绩效工资考核,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执业医师比例;鼓励多途径提升学历和技术职称;积极借助外力大力培养实用型的基本医疗服务人才。三是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落实医疗机构专职从事公共卫生的编制及人员,落实公共卫生房屋设备等资源配置,强化公共卫生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训,稳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支人员

城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32-40 城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城镇民生问题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根 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工程"的工作部署, 最近,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教育、卫生 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镇 办领导、站所负责人、部分村委(社区)干部、居民 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海城区民生情况进行 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 议。 一、海城区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 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近年来海

城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XX 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0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4元,均高于广西区、北海市的平均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城市社区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94.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0%的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全区城乡低保惠及3346户7609人,年支付低保资金约793.6万元;农村五保对象234人,供养水平超过自治区标准,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连续三年实现刑事案件发案大幅下降(XX年刑事发案比XX年下降29.9%,XX年比XX年下降19.8%,XX年比XX年下降12.7%)。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区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

浅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查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系 年级2013级1班 学号134040411024 姓名杨敏 教师朱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制 二零一五年五月

结合两会热点谈谈对如何改善民生问题的看法 摘要:通过对2015年两会热点的解读后“十二五”规划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经济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切实把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改善民生问题上。 关键词:十二五改善民生两会热点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民生问题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量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存在。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基本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从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和政策上看,我得出以下总结。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要努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公平,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

基于农民素质视角的农村民生改善问题

基于农民素质视角的农村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由东 【摘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农村民生改善的前提。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才能有质的飞跃,新农村建设才有经济内驱力从而最终实现农民增富。而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智力型劳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愿意献身农村事业的乡土人才,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现代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生产经营人才和懂文明守法纪的现代农村管理型人才。这些都受到农民整体素质的制约。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不可替代。本文从农民素质对农村民生改善的影响出发,基于农民素质视角对农村民生改善问题进行研究,相应的提出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 【作者简介】由东(1987 ),男,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村民生改善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农村民生改善的主体,农村民生改善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民生改善就会缺乏根本的动力支撑。因此,在农村民生改善的进程中,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民生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民素质对农村民生改善的影响分析 (一)农民素质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而和谐村镇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提高修养、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移俗、团结互助的崇高美德,有利于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促进村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民素质制约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需求,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尚不到40%。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接受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和培训非常的少,缺乏职业专业技能,文化水平较低、没经过技术教育学习和培训、缺少一技之长的农民,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农民素质影响着农民收人 。 从图1可以看到农民素质与收入之间呈现一种很强的相关关系,农民素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加快提高农民的素质,经过系统培训后的农民,大多可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骨干。从某种意义上讲,培训一名农民,就等于增加了一个产业开发技术能手,这既可以提高特色产业科技含量和开发效益,又可以拓展农民就业增收门路,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人。 二、农民素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的文盲人口及文盲率都有所下降,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所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渐渐认识到科技和信息的重要性,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守法、护法的意识也明显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 (一)文化素质不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是衡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生产发展、经济 · 5 ·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富蕴县围绕建党90周年,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立足“民生建设年”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提出了22项重点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了32项惠农富民政策,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期,富蕴县就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解决我县民生问题的对策。 大工程,坚持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加强城乡劳动力“双语”和实用技能培训。20xx年,投入1550万元组织1500名少数民族农牧民参加了“1+2”劳动预备汉语强化培训,选派69名学员赴援疆省市学习,委托疆内外院校培训714人。今年,计划按3200元/人的标准,县财政按3200元/人的标准,县财政补贴培训3000名重型卡车驾驶员,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以上,新增产业工人3000人,使全县固定产业工人达到1.2万人。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兴边富民和科技富民工程,全面落实小浆果种植、大棚种植、农机具购置等各项惠民富民补贴政策。将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

20xx年,全县为109名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36万元。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清零,20xx年解决了3412人的就业再就业问题。 普及率达到62.4%,用气普及率达到80%,有线电话通达率达到92.64%,无线电话信号通达率达到100%,宽带通达率达到80.88%,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98%。大力推进气化富蕴进程,县财政为每户补贴资金1350元,住户只需投入500元就可使用到价廉、清洁的液化天然气,年内力争完成县城和2个乡镇的气化工作。 保民生是中央提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之一。民生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生动体现。为及时了解颍上民生工程实施情况,为各级党政部门制定改善和保障民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xx年3月31日—4月3日对红星、南照、耿棚等乡镇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可概括为:乡镇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制度健全,尊重群众,有序开展,群众期望高,投入需加大,问题不容忽视,监督需要加强,需创新思路,追求实效。 一是民生工程存在转包现象,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群众满意度受影响。如耿棚镇某村室建设,先后经四次转包,“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