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题(附详尽答案)

分子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题(附详尽答案)
分子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题(附详尽答案)

1、你认为Aβ学说前景如何?说明理由。(赫荣乔)

从阿洛斯·阿尔茨海默1906年对AD患者脑的实验性报道到Glenner 和Masters1984年关于β淀粉样蛋白的生化分析,1987年对于APP的分离,90年代初期对于APP病源性变异的认识,“淀粉样蛋白假说”在过去的20年在学术界中已取得了确定的地位。

随着EFOAD有关Aβ产生的基因的正染色体变异(特别是Aβ42)的认识,关于迟发性AD的风险因子APOE-ε4,这个因子似乎能影响Aβ的聚集和清除(例如从脑中排出)的概念也建立了起来。有些在各个独立的数据库中已经显现出遗传学联系得基因有着在基因水平和功能水平做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生物学研究提示另外的几种蛋白可能在AD的产生和清除上也起关键作用,包括那些能影响β和γ分泌酶活性的蛋白(例如neprilysin、IDE和PLAU), 以及那些能够影响Aβ从脑中排出的蛋白(例如α2M and LRP).

基于各个独立的旨在对新的AD基因定位的基因组筛选研究结果,期待另有一个同APOE 相似的单个AD风险性基因似乎是不合理(Warwick Daw 等, 2000).大部分余下的基因都只与AD发病风险有小到中等的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风险因子。这些普通变量在AD的发病因素上的作用较以前预测的小是可能的。

AD的疾病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某些迟发性/早发性AD可能会由于一些少见的或现在还未知的途径引起神经元降解,同那些在EFOAD中发现的情况相似,而同一般的多态性易感的结果相反。所以不能只依靠AB学说就全部解释。

随着更多更成熟的在基于家族史和病例对照统计分析方法和饱和基因SNPs数目的增多以及更多的基因数据库的出现将会加强有关基因的分析的进行。第二,更大量的和更确定的AD病例的收集也会使分析更为方便。最后,能够有效预测和检验编码和非编码SNPs的能力的不断增强也能对旨在证明DNA变异的疾病相关性的病原结果的研究提供帮助。

临床上预防和治疗AD,达到这一步仍然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从以往艰苦努力获得的大量数据而成功确定的四个AD基因已经提示我们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AD的方法包括减少Aβ的产生(特别是Aβ42)和加速其从大脑中的清除和降解。

大量APP 或Aβ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这些AD 动物模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AD 样病理变化和认知功能障碍[31]。在AD 动物模型中,抑制Aβ产生或促进Aβ清除可减轻AD 样的病理变化和认知障碍[32-33]。多方面的结果支持Aβ积累导致神经元损伤在AD中起重要作用。

尽管有报道AD 患者大脑中Aβ淀粉样斑块量与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34-35],但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突触的丢失程度[34] 和大脑内可溶性Aβ的水平[36-37] 与AD 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显著相关。

突触的功能异常和丢失被广泛认为是AD 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细胞机制。近年来有多个蛋白被报道在Aβ引起的突触可塑性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如Tau、Prion 和Caspase3 蛋白[67-70],大脑内Aβ积累导致突触障碍可能存在更基本的细胞分子机制,且可能是Aβ积累引起多种突触障碍的共同机制。

近十几年来,大量实验结果显示神经元内Aβ积累在AD 早期发生,并可能在突触损伤,特别是突触前区的结构功能异常改变、淀粉样斑块形成、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Selkoe 实验室发现,由细胞分泌的Aβ42 寡聚体能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并能在体内损害大鼠海马区神经突触的LTP。

2、Kazutoshi Mori和Peter Walter获得2014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的获奖理由是什么?(袁增强)

答:获奖理由是“发现非折叠蛋白反应——一条综合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他们的研究发现细胞能检测到内质网中蛋白质有害的错误折叠,并反馈给细胞核采取保护措施。”内质网是负责对细胞分泌蛋白和细胞膜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折叠的工厂,内质网一旦发现这些蛋白质出现折叠错误,将会发出信号给细胞核,激活可以修改这些错误的基因。这些研究对囊性纤维化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提供了分子解释。

内质网内环境的稳定是实现内质网功能的基本条件,因此内质网具有极强的内稳态体系。内质网应激是指细胞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内质网形态、功能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后发生分子生化的改变,蛋白质加工运输受阻,内质网内累积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细胞会采取相应的应答措施,缓解内质网压力,促进内质网正常功能的恢复。引发内质网应激的因素很多,缺血低氧、葡萄糖或营养物匮乏、钙离子紊乱等可造成急性应激损伤;而病毒感染、分子伴侣或其底物的基因突变等能引发慢性应激损伤。

根据诱发原因,可将内质网应激分为以下3种类型:未折叠或者错误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蓄积引发的UPR;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过度蓄积激活细胞核因子κB引发的内质网过度负荷反应;胆固醇缺乏引发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通路调节的反应。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对内质网蛋白累积的一种适应性应答方式,细胞通过减少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降解,增加帮助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等方式缓解内质网压力。但内质网应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过细胞自身的调节能力,就会伤害细胞,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和凋亡等。

由于内质网应激常导致内质网内未折叠蛋白质或错误折叠蛋白的蓄积,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所以一般用参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标志性分子来提示内质网应激的发生,PERK,IRE-1,ATF6是内质网应激的三条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在非内质网应激条件下,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能结合这三个分子的内质网内端,维持信号转导因子的非活化状态。未折叠蛋白反应时,激活的核酸内切酶Ire1α能从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中特异性剪切26个碱基的内含子,改变XBP-1 mRNA的开放阅读框,其翻译产物XBP-1能促进含内质网应激反应元件的未折叠蛋白反应靶分子如BiP/GRP78表达,以减轻或中止内质网应激反应,从而恢复细胞内环境稳态。可见BiP是内质网应激的关键性调控分子,其中BiP和XBP-1表达上调常被用作内质网应激的标志。大量研究表明,发生内质网应激的细胞能调节内质网应激相关性促凋亡分子如CHOP和caspase-12等和促存活分子如GADD34和BiP等的表达/活化,最终决定细胞是适应还是凋亡。

在发生内质网应激条件下,PERK与分子伴侣Grp78分离而活化,并引起其下游eIF2α磷酸化而失活,终止细胞内绝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但能够激活ATF4的表达,进而引起CHOP 表达量上调。在哺乳动物细胞,XBP1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哺乳动物细胞中,当未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蓄积时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哺乳动物细胞定位于内质网膜的

IRE1a,可通过二聚化而激活其自身的蛋白激酶及核糖核酸酶活性,从而部分地转导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活化的IRE1a在XBP1 mRNA的两个位点对其进行切割反应,诱导一种非传统剪接反应,这种剪接反应会产生一种功能性XBP1转录因子,可作为内质网应激反应时的传感器。同时,在内质网应激反应时还有另一种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酶解系统发挥作用。

其实内质网应激不仅和疾病关系密切,而且也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手段。最近就有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严重持续的应激会导致细胞死亡,适当的应激能让细胞更加健康,这是生命进化过程中获得的必然能力。为应对环境不利因素,生物体必须建立一定的应对系统,这些应对系统具有可调节性,要维持这种应激系统正常功能,生物体必须经常接受外来不利因素的挑战。其实生活中我们对这种现象非常熟悉,我们都知道温室里的花朵并不是健康的,不经历风雨植物难以应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人类也一样,没有外界环境的接触,或者接触不够充分,例如太过干净无法获得健康的免疫系统,不接触阳光无法获得足够

的维生素D,不经过足够的运动无法获得健康的肌肉。

细胞内的应激系统有很多,其中内质网应激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形式,这种适当内质网应激和过度应激会产生生与死截然不同的后果。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组装系统,组装蛋白质最重要的内容是进行折叠,折叠是蛋白质产生功能的必要条件,但在折叠过程中会发生错误,如果这种错误折叠过多,就会产生内质网应激,如果这种应激足够剧烈,可导致细胞死亡。研究发现,内质网因为蛋白错误折叠发生应激反应时,一方面使死亡受体5激活,同时也能促进这种受体降解。当内质网应激不够强时,死亡受体5的激活效应和降解导致的数量下降相互抵消,如果内质网内折叠蛋白持续积累导致应激足够强,激活效应超过降解效应,细胞会启动死亡程序,如果此时应激效应下降,因为死亡受体的水平会降低使细胞返回生存状态。

3、如何鉴别神经递质?简述囊泡循环的步骤。(孙坚原)

答:(1)中枢突触部位的信息传递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来完成,在外周神经节内以及神经末梢与效应器之间的传递也是由释放递质来完成的。

神经系统内有许多化学物质,但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化学物质才能确认为递质。这些条件是: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含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②在神经末梢内有突触小泡结构,可贮存递质以免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冲动抵达末梢时,小泡内的递质被释放入突触间隙;③递质在突触间隙内弥散,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而发挥其生理效应;④突触部位有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的环节;⑤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

①、在神经元内合成。

②、贮存在突触前神经元并在去极化时释放一定浓度(具有显著生理效应)的量。

③、当作为药物应用时,外源分子类似内源性神经递质。

④、神经元或突触间隙的机制是对神经递质的清除或失活。如不符合全部标准,称为“拟订的神经递质”。

分类:神经递质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与中枢神经递质两类。1)外周神经递质(植物性神经递质)主要有两种: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2)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四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

a.乙酰胆碱脑内许多部位存在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因此其分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联系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一方面直接传出,引起骨骼肌收缩,另一方面经过侧支兴奋闰绍细胞;由于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它的活动可返回抑制前角运动神经元,从而使骨骼肌的收缩能及时终止。在特异感觉传入途径中,丘脑后外侧核的神经元与大脑皮层感觉区之间的突触传递,脑干网状结构中的某些神经元之间,边缘系统的海马以及大脑皮层内部均有乙酰胆碱突触传递。乙酰胆碱在这些部位的作用主要是兴奋神经元的活动,传递特异感觉,提高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以及促进学习与记忆等活动。

纹状体内也有乙酰胆碱系统。尾核内有丰富的乙酰胆碱,同时在尾核、壳核和苍白球内有许多对乙酰胆碱敏感的神经元。纹状体内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主要参与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调节。

b.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多巴胺主要由中脑黑质的神经元合成,沿黑质-纹状体纤维上行到纹状体,调节躯体运动功能。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位于脑桥的蓝斑以及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外侧部分。它的上行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等部位,对大脑皮层的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维持皮层的觉醒状态。5-羟色胺的神经元位于中缝核内,其上行纤维投射到边缘前脑、大脑皮层等部位;它的功能与情绪生理反应、睡眠的发生有关。

c.氨基酸类主要有谷氨酸、甘氨酸与γ- 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在大脑皮层和脊髓背侧部分含量较高。它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因此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可能是感觉传入粗纤维的神经递质,也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甘氨酸可使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此是抑制性递质。脊髓前角内闰绍细胞的轴突末梢可能就是释放甘氨酸从而对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的。γ-氨基丁酸也是抑制性递质,在大脑皮层与小脑皮层中含量较高,而纹状体-黑质的投射纤维也是释放γ-氨基丁酸的。

d.肽类早已知道神经元能分泌肽类物质,例如升压素、催产素、调节腺垂体活动的多肽等。这些肽类物质分泌后,要通过血液循环才作用于效应细胞,因此称为神经激素。现在知道这些肽类物质,在神经系统内也能作为递质而发挥生理作用。脑内还有吗啡样活性的多肽,称为阿片样肽。阿片样肽包括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三类。脑内还有胃肠肽存在,例如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胃泌素等,它们也可能具有递质的作用。此外,P物质是十一肽,可能是背根传入细纤维释放的兴奋性递质。

(2)囊泡循环过程:

包括以下9个步骤:

①出芽(budding):从内质体萌生出新的突触囊泡。

②神经递质的摄取(uptake):突触囊泡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摄入囊泡内,能量来自囊泡膜钠钾泵产生的电化学梯度。

③成熟和移位

④锚靠(docking):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接触,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锚靠在突触前膜的特定区域——活化带(active zone)

⑤激活(priming):锚靠后,突触泡在ATP等的作用下进一步成熟。

⑥融合(fusion)在Ca2+内流的触发下,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快速融合。

⑦入胞(endocytosis):神经递质释放后,囊泡迅速内在化(internatization),笼形蛋白—凹陷小泡—包被囊泡。

⑧酸化(acidification):回收或入胞形成的包被囊泡酸化

⑨移位(translocation):酸化的囊泡扩散到内质体系统。

4、神经干细胞分为哪几类?分裂方式?存在于哪些区域?(王晓群)

答:

定义: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定义:NSCs是指能够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细胞群。

分类:

(1)根据分化潜能及产生子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神经管上皮细胞

分裂能力最强,只存在胚胎时期,可以产生放射状胶质神经元和神经母细胞。

2)放射状胶质神经元

可以分裂产生本身并同时产生神经元前体细胞或是胶质细胞,主要作用是幼年时期神经发育过程中产生投射神经元完成大脑中皮质及神经核等的基本神经组织细胞。

3)神经母细胞

成年人体中主要存在的神经干细胞,分裂能力可以产生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和各类神经胶质细胞。

4)神经前体细胞

各类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比如小胶质细胞是由神经胶质细胞前体产生的。

(2)根据部位分类

神经嵴干细胞(neural crest stemcell,NC-SC)和中枢神经干细胞(CNS-SC)。

外周神经干细胞(PNS-SC),既可发育为外周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Schwann氏细胞,也能分化为色素细胞(pigmented cell)和平滑肌细胞等。NSC一般是指存在于脑部的中枢神经干细胞(CNS-SC),其子代细胞能分化成为神经系统的大部分细胞。

分化和迁移:生理状态下, 神经类细胞发育的起始点在脑室, 但它们最终的位置却在远离脑室的灰质和白质。

分布:在哺乳动物胚胎期的纹状体、海马、脑皮层、视网膜、脊髓、嗅球和侧脑室的脑室区、室下区均发现有NSCs的存在。成年后, NSCs主要存在于嗅球(olfactory bulb, OB)、侧脑室外侧壁的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ubgranular layer, SGL)。

5、如何找一个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分子?找到后如何证明该分子与LTP/LDT及学习基因有关?举一个表观遗传学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例子。(刘力)

答:(问一)

用正向遗传学的方法:

①遗传筛选:单基因诱变处理模式动物(比如果蝇),新技术:RNAi,TALEN,CRISPR-Cas9,iPS等进行突变处理。使后代产生不同变异的表型;

②遗传分析:检测不同突变体的学习记忆能力;对行为、形态及发育进行评估;

③确定目标基因:从表型mapping到单个基因,克隆目标基因。

④功能验证:Rescue试验观察是否恢复。

⑤综合分析:通过找到的多个基因,组装信号通路及network。

(问二)

定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Bliss和Lomo研究发现在海马这个被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脑区中的兴奋性通路上给予短暂的重复刺激,将引起突触传递增强,在无损伤的动物体实验中,这种增强效应将维持数小,甚至数周,这种突触传递的增强被称作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特征:NMDA受体依赖性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表现出三个主要的特征:

(1)时间性(Temporal specificity):突触效应的增强要求突触后和突触前的协同一致。(2)协同性(Cooperativity):诱导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需要很多纤维同时被激活;

(3)联合性(Associativity):有关的纤维和突触后神经元需要以联合的形式一起活动;(4)特异性(Input-Specificity):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对被激活的通路是特异的,在其他通路上不产生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机制: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全过程包括诱导、表达和维持三个阶段,一般称其为诱导期、表达期和维持期。诱导期是指强直刺激后诱发反应的过程;表达期是反应逐渐增大直至达最大值的发展过程,而维持期是指诱发反应达最大值之后的持续过程。由于不同脑区的LTP或同一部位不同刺激参数引起的LTP,它们的每个期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所以一般又将LTP形成早期(半小时左右) 称为早时相LTP (early-phase LTP , E2-LTP),将其后的阶段称为晚时相LTP ( late-phase LTP , L-LTP) 。关于E-LTP 和L-LTP在时间的划分上并不十分严格,这与不同研究单位使用的标准不完全相同或在不同脑区获得的研究结果并非完全一致有关。研究发现,LTP的诱导期与维持期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

研究方法:

1)遗传学途径:对表现有LTP受损的突变靶分子的小鼠(transgenic or knock-out,过表达相关受体等)进行表型、生化、行为学和生理学分析,观察是否对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有障碍,反之亦然。

2)药理学方法:观察阻断LTP的药物施用后对实验鼠的学习记忆是否有损害;或者施用促进LTP的药物观察实验鼠的学习记忆是否有改善等。

(问三)基因转录时改变被认为是对基因的维持有作用的,这样的不以DNA改变的产生可遗传表型的过程称为表观遗传。对基因转录时染色质的各种修饰(组蛋白的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等,或DNA甲基化等)表现在神经科学上叫做认知神经表观遗传学(Cognitive Neuroepigenetics)

四种类型的组蛋白相互作用,将细胞核里的DNA紧紧地包装起来。这样的紧密包装能够有效阻止酶读取DNA上的遗传信息。然而,乙酰基连到组蛋白上能削弱它们对DNA的占据。因此局部乙酰化能暴露出相应的基因,让它们更容易激活。研究表明,暴露基因转录激活位点,即环境富集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EE)会通过诱导染色质的修饰,以组蛋白抑制子来促进小鼠的学习能力(Fisher et al., 2007, Nature 447:178-182),而过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the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抑制子2,会使小鼠的记忆形成受损,敲除hdac2基因的小鼠的记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表明了HDAC2在小鼠海马中调控突触的可塑性(Guan et al., 2009 Nature 459:55-59)

6、控制囊泡转运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作用?(曹鹏)

答:神经元中钙依赖的囊泡转运机制:

钙依赖的囊泡释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比如神经递质的释放;精子顶体酶的释放;胰岛素的释放;Aβ的释放等。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发现囊泡转运机制的James Rothman,Thomas Sudhof,and Randy Shekman3位科学家。钙离子内流, Ca2+与Syt1结合激活了SNARE复合体,Syt1磷酸化,磷脂作用,导致膜融合,递质的释放。(详见手写资料p11)(Syt10 和 Syt1见课件)

7、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神经疾病。虽然这类疾病的病变部位及病因各不相同,但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neumde.generati。n)是它们的共同点。该类疾病主要包括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

(Pakinson’s disease,PD),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 disease),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al cerebeIlar ataxiaS),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核萎缩(dentatonIbropallidoluySianatrophy),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及脊髓肌萎缩症(spinaI muscular atrophy)等。

①AD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记忆障碍,认知功能缺失及痴呆。病理学特征是脑中发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及选择性神经元死亡。受影响的区域主要有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及脑干单胺类神经核团。老年斑的核心成分是p淀粉样蛋白(amyloid pprotein,AB)。A8由细胞分泌,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可产生很强的神经毒性。目前认为,这是AD病人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D分子量约为4kDa,是其前体蛋白(amyloid lB-protein precursor,APP)的酶解产物。APP是一组具有受体样结构的跨膜糖蛋白,APP基因转录后可因剪接不同而生成数种APP亚型。APP在a一分泌酶(a—secretase)作用下,在AB片断内被水解,生成含部分Ap序列的分泌性APP(secretory APP,APPs)和羧基端片断。以PPS跨膜分泌后可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而羧基端片断则在细胞内降解。因a一分泌酶代谢途径破坏了郫完整结构,故这一过程称为非A口生成途径。APP也可在p分泌酶作用下在Ap片断的氨基端水解,生成口APPs和含有邮完整结构的羧基端片断,该片断在7.分泌酶作用下,在AB片断的羧基端水解,生成A8,并释放至细胞外。APP的这一代谢过程称为A8生成途径。AD病人脑内Ap含量比正常对照明显增加。家族性AD病人中,由于APP基因点突变引起APP分子在以上酶切位点及附近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这些氨基酸的置换有利于p-和}分泌酶发挥作用,使邮生成增加。7一分泌酶在APP分子上有两个酶切位点,分别生成长度为40或42氨基酸残基的A1B,其中90%是可溶性A‰。A&2仅占总Ale含量的10%,但它易沉淀积聚,并产生神经毒性作用。神经纤维缠结是AD的又一病理特征,它由成对螺旋丝(paired heIicaI fiIaments)在神经元内积累而成,组成成对螺旋丝的主要亚单位是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一tau蛋白。该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是神经纤维缠结产生的主要原因。神经纤维缠结的含量与AD病人的痴呆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每分子tau蛋白含2—3个磷酸基,其作用是促进微管形成和维持微管的稳定性。在AD脑组织中。成对螺旋丝上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每分子含有5~9个磷酸基。此外,AD脑组织中的tau蛋还可被糖化和糖基化,当tau蛋白超磷酸化和糖化/糖基化后就失去微管蛋白结合能力,使微管的形成和稳定性发生障碍。由于微管结构的完整性是神经元咆体与末梢间营养物质运输的基础,微管结构受损则会严重影响神经元功能。

②帕金森病(P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肌强直,震颤及进行性运动徐缓(bradykinesia)等。PD的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内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及胞浆中出现球形嗜酸性颗粒,I。ewy体。PD的病因有遗传因素,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居住或工作环境常与杀虫剂、杀草剂及其他化学物质接触等均可能增加PD发生。与PD有关的有害物质包括某些微量元素,氰化物,油漆稀释剂,有机溶剂,一氧化碳及二硫化碳等。1.甲基一4,苯基一l,2,3,6一四氢吡啶(1一methyl.4一phenyI.1,2,3,6.te.trahydmpyridine,MPTP)是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八十年代初,美国一些吸毒者因吸食自制的度冷丁产生了与PD十分类似的症状。研究发现。其中混杂的MPTP对PD症状的出现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PTP首先在脑内胶质细胞中单胺氧化酶B的作用下生成活性离子MPP+,然后被DA神经元摄取。进而导致DA神经元线粒体复合物I功能失调而产生毒性作用。该发现不但为PD发病的外源性毒性机理提供了重要证据,而且为研究PD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灵长类动物PD模型。

③Huntington舞蹈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舞蹈,精神障碍和痴呆等。病变主要在纹状体和大脑皮

质。疾病早期主要在纹状体有广泛的神经元缺失,后期在大脑皮层可见大量神经元缺失。

④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选择性累及运动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最常见。该病多半为散发性,仅1%~10%病人为家族性,但临床上很难区分。该病的预后差,95%的病人在起病后3~5年死亡。该病的病理学特征是运动神经损伤,但运动神经元缺失的机理尚不清楚。

神经生物学试卷试题及包括答案.docx

神经生物学思考题 1.叙述浅感觉传导通路。 ⑴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第 1 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第 2 级神经元:脊髓后角(第Ⅰ、Ⅳ到Ⅶ 层)→脊髓丘脑束→第 3 级神经元: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内囊→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⑵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第 1 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第 2 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第 2 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脑桥核(触压觉) →三叉丘系→第 3 级神经元: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内囊→中央后回下部 2.叙述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基本过程。 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微环境的建立→轴突枝芽长出与延伸→靶细胞的神经 重支配→再生轴突的髓鞘化和成熟 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微环境的建立:损伤远侧段全程以及近侧端局部轴突 和髓鞘发生变形、崩解并被吞噬细胞清除,同时施万细胞增殖并沿保留的基底 膜管规则排列形成 Bungner 带,这就构成了轴突再生的通道。同时,施万细胞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分子等,为轴突再生营造适宜的微 环境。 轴突枝芽长出与延伸:再生通道和再生微环境建立的同时或紧随其后,在 损伤神经近侧轴突末梢的回缩球表面形成胚芽,长出许多新生轴突枝芽或称为 丝足。新生的轴突枝芽会反复分支,在适宜的条件下,轴突枝芽逾越断端之间 的施万细胞桥长入远侧端的 Bungner 带内,而后循着 Bungner 带一每天 1mm 到数毫米的速度向靶细胞延伸。 靶细胞的神经重支配:轴突枝芽不断向靶细胞生长延伸,最终达到目的地 并与靶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再生轴突的髓鞘化和成熟:在众多的轴突枝芽中,往往只有一条并且通常 是最粗的一条能到达目的地,与靶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其他的轴突枝芽逐渐溃 变消失,而且也只有到达目的地的那条轴突才重新形成髓鞘,新形成的髓鞘起 初比较细,也比较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轴突逐渐增粗,髓鞘也逐渐增厚, 从而使有髓神经纤维不断趋于成熟。 3.Concept and stage of memory,Types, and features of each type of memory 从心理学来讲,记忆是存储,维持,读取信息和经验的能力。 ② 记忆的基本过程:编码,储存,提取 ③ 记忆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④ 感觉记忆特点:包括图像记忆声像记忆触觉记忆味觉记忆嗅觉记忆 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并且每次收录的信息有限,若不及时处理传送至短时 记忆,很快就会消失。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的程度。 短时记忆特点:又称工作记忆。是有意识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易 受干扰而遗忘,经复述可以转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特点:包括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 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其定位是小脑深部 核团和纹状体。陈述性记忆是指人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其定位是海马和大脑 皮层。长时记忆的信息内容不仅限于外界收录的讯息,更包括创造性意念,知 识。记忆容量非常大,且可在长时间内保有信息。 4.Changes of electrophysiology and structure when long term memory is formed 电生理的改变:包括LTP(长时程增强效应):给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 频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和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 的现象。 LTD(长时程抑制效应) LTP和 LTD相互影响,控制着长时程记忆的形成。 LTP强化长时记忆, LTD则在长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 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

药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11大学试题 课程名称药理学开课学院医学院 使用班级考试日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查人签名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副作用: 2. 配体: 3. 半数有效量: 4. 生物利用度: 5. 半衰期: 6. 后除级: 7. 耐受性: 8. 抗菌谱: 9. MIC : 10. 化学治疗: 命题教师: 共 4 页第1 页 学 生所在学院专 业、班级学 号姓 名

211 大学试题第2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药物体内过程包括、、、。 2. 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 。 3.可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是和。 4.胺碘酮对心肌最显著的电生理特性影响是,临床主要用于。 5.苯二氮卓的药理作用有、、和中枢性肌松作用。6.许多药物通过干扰某些酶的活性而显示其作用,写出下列药物的作用机理所影响的酶:阿斯匹林青霉素 喹诺酮利福平 奥美拉唑新斯的明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药动学是研究() A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 B 药物如何影响机体 C 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 D 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 E 药物的量效关系 2.过敏性休克首选下列哪种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苯海拉明 D 糖皮质激素 E 多巴胺 3.新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发挥间接拟胆碱作用,但不可应用于() A 重症肌无力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腹胀气 D 青光眼 E 尿贮留 4.下列哪种不良反应为阿斯匹林过量所致( ) A 胃肠道反应 B 凝血障碍 C 过敏反应 D 水杨酸反应 E 瑞夷综合症 5.下列哪一疾病不是β受体阻断剂的适应症( ) A 支气管哮喘 B高血压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心绞痛 E 窦性心动过速 6. 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 A 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 B 镇吐、人工冬眠、抗抑郁 C 退热、防晕、抗精神病 D 退热、抗精神病及帕金森病 E 低血压性休克、镇吐、抗精神病 7. 维拉帕米是() A β受体阻断药 B Ca++通道阻滞药 C H1受体阻断药 D H2受体阻断药 E Na+通道阻滞药 8. 中枢性降压药是() A 可乐定 B 利血平 C 拉贝洛尔 D 肼苯哒嗪 E 硝苯地平

关于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转录结合域、结合其他结合蛋白的结构域。 (8)Open reading frame (ORF):开放式阅读框架,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9)Gene: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能转录且具有生物学功能的DNA/RNA的序列。) (10)DNA denaturation:DNA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希望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然后带着下列的问题重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调质、离子通道、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皮层诱发电位、信号转导、受体、神经递质、神经胚、神经诱导、神经锥、感受器、视网膜、迷路、味蕾、习惯化、敏感化、学习、联合型学习、非联合性学习、记忆、陈述性记忆、非陈述记忆、程序性记忆、边缘系统、突触可塑性、量子释放、动作电位、阈电位、突触传递、语言优势半球、RIA、LTP、CT、PET、MRI、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儿茶酚胺、神经递质转运体、神经胚、半规管、传导性失语、离子通道、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组织化学法、细胞外记录、EEG、突触小泡、纹外视皮层、半侧空间忽视、 二、根据现有神经生物学理论,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说明其理由。 1、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的数 量是不断增多的。 2、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西班牙的哈吉尔(Cajal)、英国的谢灵顿 (Sherrinton)和俄国的巴甫洛夫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哈吉尔主要是因创立了条件反射理论,谢灵顿主要是因创立神经元的理论,而巴甫洛夫主要是因创立反射(突触)学说。 3、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但其数量在神经组织并不是最多 的。 4、海马的LTP与哺乳动物的学习记忆形成的机制有关。 5、神经系统的功能学研究方法和形态学研究方法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方法,因 此迄今尚没有办法把功能学和形态学研究结合起来。 6、一个神经元一般只存在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7、大脑功能取决于脑的重量。 8、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个化学突触。

9、Bernstein 的膜假说和Hodgkin等的离子学说均能很好地解释神经细胞静息 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10、EPSP有“全和无”现象 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与氯通道激活有关,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 生与钠通道激活有关。 12、视锥决定了眼的最佳视锐度(空间分辨率),视杆决定视敏度。 13、神经管的细胞不是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不能由神经管的 细胞转化。 14、哺乳动物特殊感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一般感觉的形成则一 般不经过丘脑的投射。 15、语言的优势在大脑左半球,所以语言的形成与右半球无关。 16、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实验材料的应用对一些神经生物学理论 的创立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海兔对乙酰胆碱作用的了解,鱼类的电器官对学习记忆机制的阐述,枪乌贼对细胞生物电离子学说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17、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其树突和轴突分别有接受和 传出神经信息的作用。 18、REM睡眠与觉醒时脑电图相似,而这两个时期脑和躯体状态有明显的不 同。 19、采用脑透析术可引导脑的诱发电位。 20、ATP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21、钾通道既有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也有化学门控性离子通道。 22、视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听觉的形成则一般不经过丘脑的投 射。 23、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既有对称性,也有不对称性。 24、典型的突触结构主要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5、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运动代表区,中央前回是躯体感觉代表区。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李沁 写在前面:这份东西是根据一位马师兄(很抱歉我忘记名字了)的题目提纲整理的,里面的 一些对章节学习的提示也是来自于他。大题基本都COVER到了,答案我是尽量按照书上的,可能会有漏的点请大家自己补充,PS,由于我只是一名考试党,只能说尽量帮助大家度过 考试。对于考试中的非主流题目虽然不能担保了,但是背完它大题基本就没问题的。另外,下划线表示我没找到书上的答案。 资料有风险,参考需谨慎!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 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 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 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内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 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 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 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 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 曲线逐渐下降。 3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 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内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 是阿托品。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神经生物学试卷及答案6套

神经生物学1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1 分,共30题,共30分) 1.腺苷酸环化酶(AC)包括Ⅰ~Ⅷ等8种亚型,按其激活特点可分为如下三类:() A ACⅡ、Ⅵ和Ⅶ可被G-蛋白s和亚单位协同激活; B ACⅤ、Ⅳ和Ⅵ的活性可被G-蛋白i 亚单位和Ca2+抑制; C ACⅠ、Ⅲ和Ⅷ可被G-蛋白s亚单位和Ca2+-钙调蛋白协同激活; D ACⅠ、Ⅲ和Ⅷ可被G-蛋白i 亚单位和Ca2+-钙调蛋白抑制。 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包括如下三类:() A. ERK s、JNK s和p38等三类12个亚型; B. ERK s、JAK s和p38等三类12个亚型; C. ERK s、JAK s和SAPKs等三类12个亚型; D. JAK s、JNK s和SAPKs等三类12个亚型。 3.3.部分G-蛋白偶联的7跨膜受体介导了磷脂酶C(PLC)信号转导通路,如下那些受体 属于此类受体:() A.-氨基丁酸B受体(GABA B); B.-氨基丁酸A受体(GABA A); C.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 D.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受体。 4.与寡肽基序(Oligopeptide motifs)相结合的可能蛋白质结构域(Protein domain)包 括:() A PH结构域;

B EF-hand和C2结构域; C SH2和SH3结构域; D PTB/PID和激酶结构域。 5.神经管的闭合最早的部分是:() A 前段; B 中段; C 后段; D 同时闭合。 6.关于胚胎神经元的产生,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增生过程中核有周期性变化; B 在孕第5周至第5个月最明显; C 早期以垂直方式为主,后期以水平方式为主; D 边缘带(脑膜侧)是细胞增生区域。 7.轴突生长依赖于细胞间直接接触、细胞与胞外基质的接触、细胞间借远距离弥散物质的通讯,其过程不包括:() A 通路选择; B 靶位选择; C 靶细胞的定位; D 生长锥的种类。 8.关于活动依赖性突触重排,下列那项错误:() A 突触消除、数量减少; B 在神经活动和突触传递中完成的; C 与早期的通路形成步骤不同;

神经生物学试题大全

神经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膜片钳 2. 后负荷 3. 横桥 4. 后电位 5. Chemical-dependent channel 6. 兴奋—收缩耦联 7. 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8. 钙调蛋白 9. 内环境 10. Channel mediated facilitated diffusion 11. 正反馈及例子 12. 电紧张性扩布 13. 钠泵(Na+—K+泵) 14. 阈电位 15. Chemically gated channel 16. 绝对不应期 17. 电压门控通道 18.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19. 主动运转 20. 兴奋

21. 易化扩散 22. 等张收缩 23. 超极化 24. (骨骼肌)张力—速度曲线 25. 时间性总和 26. cotransport 27. Single switch 28. 胞饮 29. 最适前负荷 30. excitability兴奋性 31. 阈电位和阈强度 二、选择题 1. 正常的神经元,其细胞膜外侧比细胞间质 A. 略带正电 B. 略带负电 C. 中性 D. 不一定 三、填空题 1. 钾离子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是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转运Ach是通过方式,从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葡萄糖是通过_______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2.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兴奋时,都要首先产生_______。 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波的传导速度快慢取决于_______和________。 4. 骨骼肌细胞横管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纵管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 5. 易化扩散是指________物质在_________的帮助下_______。

(完整版)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D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C A.瞳孔缩小,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B.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C.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D.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E.瞳孔散大,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 3.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E A.支气管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皮肤粘膜、骨骼肌血管扩张E.以上都是 4.新斯的明禁用于:B A.重症肌无力B.支气管哮喘C.尿潴留D.术后肠麻痹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是:D A.直接激动M受体B.直接激动N受体C.易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D.难逆性抑制胆碱酯酶E.阻断M、N受体 6.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烟碱样症状的表现是:C A.呕吐、腹痛B.出汗、呼吸道分泌增多C.骨骼肌纤维震颤 D.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口罗音E.瞳孔缩小,视物模糊 7.麻醉前常皮下注射阿托品,其目的是D A.增强麻醉效果B.协助松弛骨骼肌C.抑制中枢,稳定病人情绪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E.预防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9.肾上腺素不宜用于抢救D A.心跳骤停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感染中毒性休克E.以上都是 10.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防止局麻药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少量:B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11.肾上腺素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易引起: A.激动不安、震颠B.心动过速C.脑溢血D.心室颤抖E.以上都是E 12.不是肾上腺素禁忌症的是:B A.高血压B.心跳骤停C.充血性心力衰竭D.甲状腺机能亢进症E.糖尿病13.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易引起:C A.兴奋不安、惊厥B.心力衰竭C.急性肾功能衰竭D.心动过速 E.心室颤抖 14.酚妥拉明能选择性地阻断:C A.M受体B.N受体C.α受体D.β受体E.DA受体 15.哪种药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翻转:D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酚妥拉明E.普萘洛尔16.普鲁卡因不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B A.麻醉作用弱B.对粘膜穿透力弱C.麻醉作用时间短D.对局部刺激性强E.毒性太大 17.使用前需做皮内过敏试验的药物是:A A.普鲁卡因B.利多卡因C.丁可因D.布比卡因E.以上都是 18.普鲁卡因应避免与何药一起合用:E A.磺胺甲唑B.新斯的明C.地高辛D.洋地黄毒甙E.以上都是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2019神经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9神经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2019 神经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神经生物学思考题 1.叙述浅感觉传导通路。 ⑴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第 1 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细胞第 2级神经元: 脊髓后角(第Ⅰ、Ⅳ到Ⅶ层)脊髓丘脑束第 3 级神经元: 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内囊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⑵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第 1 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第 2 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第 2 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压觉)三叉丘系第 3 级神经元: 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内囊中央后回下部 2.叙述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基本过程。 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微环境的建立轴突枝芽长出与延伸靶细胞的神经重支配再生轴突的髓鞘化和成熟轴突再生通道和再生微环境的建立: 损伤远侧段全程以及近侧端局部轴突和髓鞘发生变形、崩解并被吞噬细胞清除,同时施万细胞增殖并沿保留的基底膜管规则排列形成Bungner 带,这就构成了轴突再生的通道。 1 / 13

同时,施万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分子等,为轴突再生营造适宜的微环境。 轴突枝芽长出与延伸: 再生通道和再生微环境建立的同时或紧随其后,在损伤神经近侧轴突末梢的回缩球表面形成胚芽,长出许多新生轴突枝芽或称为丝足。 新生的轴突枝芽会反复分支,在适宜的条件下,轴突枝芽逾越断端之间的施万细胞桥长入远侧端的Bungner 带内,而后循着Bungner带一每天 1mm 到数毫米的速度向靶细胞延伸。 靶细胞的神经重支配: 轴突枝芽不断向靶细胞生长延伸,最终达到目的地并与靶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再生轴突的髓鞘化和成熟: 在众多的轴突枝芽中,往往只有一条并且通常是最粗的一条能到达目的地,与靶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其他的轴突枝芽逐渐溃变消失,而且也只有到达目的地的那条轴突才重新形成髓鞘,新形成的髓鞘起初比较细,也比较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轴突逐渐增粗,髓鞘也逐渐增厚,从而使有髓神经纤维不断趋于成熟。 3.Concept and stage of memory,Types, and features of each type of memory 从心理学来讲,记忆是存储,维持,读取信息和经验的能力。 ②记忆的基本过程:

药理学试题库和答案

药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和()。 2.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 3.首关消除较重的药物不宜()。 4.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受体激动时()兴奋性增强。 5.N 2 6.地西泮是()类药。 7.人工冬眠合剂主要包括()、()和()。8.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防治()。 9.山梗菜碱属于()药。(填药物类别) 10.口服的强心甙类药最常用是()。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治疗。 1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高的水肿。 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13.H 1 14.可待因对咳漱伴有()的效果好.但不宜长期应用.因为它有()性。 15.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主要有()。 16.硫酸亚铁主要用于治疗()。 17.氨甲苯酸主要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18.硫脲类药物用药2-3周才出现作用.是因为它对已经合成的()无效。硫脲类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 19.小剂量的碘主要用于预防()。 20.伤寒患者首选()。 2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抢救。 22.氯霉素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23.甲硝唑具有()、()和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24.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中枢兴奋药物药物有__________,主要通过刺激化学感 受器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有____________。

25.久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停药反应.包括(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26.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和药。27.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和排泄四个过程。 28.氢氯噻嗪具有、和作用。30.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31.首关消除只有在()给药时才能发生。 3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33.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药.可以使心脏().胃肠道平滑肌(). 腺体分泌()。 34.氯丙嗪阻断α受体.可以引起体位性()。 35.腹部手术止痛时.不宜使用吗啡的原因是因为吗啡能引起()。36.对乙酰氨基酚也叫()。 37.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时用药时间不宜超过()。 38.洛贝林属于()药。 39.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主要用于缓解()。 40.心得安不宜用于由冠状血管痉挛引起的()型心绞痛。 41.小剂量维持给药缓解慢性充血性心衰.常用药物是()。 4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多的水肿。 43.扑尔敏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44.对β 受体选择性较强的平喘药有()、()等。 2 45.法莫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 46.硫酸亚铁用于治疗()。 47.氨甲苯酸可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2016

一、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轴突,树突组成。 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不在神经元之间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化学物质。 离子通道:是各种无机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在神经系统中是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之一。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物质在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的突触。 电突触:直接通过动作电流的作用到达下一级神经元或靶细胞的突触。 皮层诱发电位:在感觉传入的冲动的刺激下,大脑皮层某一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 信号转导: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局部电位:能引起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而尚未达到阈电位的变化。 受体:能与配体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它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的蛋白质大分子。 G-蛋白偶联受体:在与激动剂结合后,只有经过G蛋白转导才能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结构上由单一多肽链构成,形成7次跨膜结构的受体蛋白。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转运体:膜上将递质重新摄取到突触前神经末梢或周围胶质细胞中储存起来的功能蛋白。 神经胚:原肠胚的外胚层经过发育,经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最后形成神经管,这就是神经胚的形成,经历上述变化的胚胎。 神经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中央的脊索与其上方覆盖的预定神经外胚层之间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组织的过程。 神经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 先驱神经纤维:指在发育期间形成较早,最早到达靶组织的轴突,它们是其他轴突发育为神经束的引路向导。 感受器:把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和化学能)转换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视网膜:视觉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结构,可将光能转换为神经电信号。 光致超极化:光照引起感受器细胞超极化效应的过程。 视觉感受野:视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都在其视网膜有一个代表区,在该区内的化学变化能调制该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特定的视网膜区为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视皮层功能柱:具有相似视功能的细胞在厚度约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式呈柱状分布。 on-中心细胞:细胞的感受野对中心闪光呈去极化反应。 迷路:前庭器官和耳蜗共同组成极复杂的内耳结构。 行波:声波引起膜振动从耳蜗基部开始,逐渐向蜗顶传播。 本体感觉:指人和高等动物对身体运动的感觉。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1)-(1)

药理学题目精选 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4’=20’ 二、填空题20多分 三、简答题5个×8’=40’ 四、论述题1个10多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此范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16、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T1/2恒定,与血浆浓度无关),一般在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时发生,其给药时间与对数浓度曲线呈直线,故又称线性动力学消除。 17、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 不变,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又称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18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9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0.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配体(包括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某些药物),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1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也可人 工合成。 22.首剂现象:病人首次使用哌唑嗪(1 分)的90 分钟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 1 分) ……还有很多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20、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21、基因簇: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22、超基因家族: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各成员序列同源性低,但编码的产物功能相似。如免疫球蛋白家族。 23、假基因:一种类似于基因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功能蛋白的失活基因。 24、复制:是指以原来DNA(母链)为模板合成新DNA(子链)的过程。或生物体以DNA/RNA

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ec2013

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状态与篮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动有关? A.促进随意运动的发起; B.掠夺性攻击和对恐惧认识的降低; C.调节注意力、意识、学习和记忆、焦虑和疼痛、情绪和脑代谢; D.与奖赏、精神紊乱有关。 2下列哪项反应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A.支配心脏和血管以调节血压和血流; B.参与技巧、习惯和行为的记忆形成; C.对生殖器和生殖器官的性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D.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3下列哪项不参与无脊椎动物记忆的神经基础? A.突触传递的修饰可以产生学习和记忆; B.神经的活动转化为细胞内第二信使时,可触发突触修饰; C.现存突触蛋白的改变可以产生记忆; D.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 4 伤害性感受器是______神经纤维。 A. Aα纤维 B. Aβ纤维 C. Aδ纤维 D. Aδ和C纤维 5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嗅觉感受器细胞是特化的组织细胞; B. 嗅觉感受器的信息转导机制可能只有一种; C. 味觉感受器的信息转导机制可能也只有一种; D. 每种乳突仅对一种基本味觉敏感,具有选择性。 6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_______

A. 脑对脊髓运动的调控通过外侧通路和腹内侧通路; B. 外侧通路控制肢体远端肌肉的随意运动; C. 腹内侧通路控制姿势肌肉的运动; D. 位于脊髓的下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与γ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都产生肌力。 7 神经元有几个轴突? A 1 B 2 C 3 D 4 8 神经系统来源于哪个胚层? A.内胚层 B.中胚层 C.外胚层 D.内胚层和外胚层 9.人患有腹内侧下丘脑综合症的症状主要包括: A.肥胖; B.消瘦; C.水肿; D.脱水; 10.GABA受体是几聚体? A.二; B. 三; C. 四; D.五 二名词解释 1.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4F反应:fight,fright,flee,sex 强烈的动员机体,以牺牲机体长时程健康为代价实现短时间的应答 2.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包括边缘叶,相关皮质及皮质下结构。Broca 规定的边缘叶包括围绕脑干和胼胝体的环状结构,包括扣带回,杏仁核,海马,海马旁回,皮质包括额叶脏部,岛叶,颞极。皮质下结构包括杏仁核,海马,上丘,下丘,丘脑前核。功能是嗅觉,内脏,自主神经,内分泌,性,学习,记忆,摄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