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

关于超声造影剂的问题

老板催的很紧,要我近期内写出一份超声造影剂课题(腹部脏器或小器官方面)的实验设计方案。我们省还没有开展超声造影剂这一最新技术,我只能通过看一些有关文献自学,但是仍然知之甚少。老板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基本上是靠自己了。现在我知道的超声造影剂只有两种:德国先令公司生产的Levovist,北京阜外医院超声室的FX530,计划做动物实验。当务之急是请教它们的价钱、具体联系地址以便购买。若有其他安全、经济、好用的造影剂,请推荐。先行谢过!

据我所知原来Levovist已经撤出中国市场了,我们医院超声科所使用的都是直接从国外带回来的,但是可能最近情况有变,因为前一段时间一个国外公司在我院做超声造影剂全国的产品演示,我可以明天帮你再详细询问一下。

在此守侯两小时,终于有同仁回应啦,真高兴!

谢谢组长,我等你消息!

肝肿瘤灰阶超声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沈理徐智章R.Lencioni

作者单位:202150 上海,崇明县中心医院超声科(沈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超声科(徐智章);Department of Neoplasm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R.Lencioni)

医学超声领域三项主要技术进步,即微泡成为改变组织回声强度的有效造影剂,探头及声束形成的技术进步和系统数字化程度提高,已明显影响超声造影诊断法的临床研究和应用[1]。业已取得的成绩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超声造影术在诊断肝肿瘤中作用和地位的认识。这里,我们就灰阶超声造影这一重要医学超声新进展所采用的技术和取得的成绩作初步总结和介绍。

一、对肝脏微泡造影剂及相关特性的新认识

近年,人们对微泡与声场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微泡造影剂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设计出新一代更优秀的超声造影软件,使微泡造影剂用于肝实质灰阶对比增强成为现实。

1、肝实质超声造影剂目前,常用于肝实质灰阶增强的微泡造影剂主要为Levovist(SH U 508A; Schering, Berlin, Germany.)它是一种优秀的多普勒超声信号增强造影剂。最近,因发现Levovist还具有一种特殊肝相(liver-specific phase)作用,即将其注入体内后可产生延迟的肝脏增强效果。所以,远远超越先前仅作为增强多普勒信号的诊断应用。关于特殊肝相的形成机理尚不甚明了,可能与微泡缓慢流经肝血窦,造成造影剂的滞留和堆积有关[2]。其他被认为具有特殊肝相可供临床选择应用的肝实质超声造影剂还有:①Optison(FS069, Mallinckralt Medical,St Louis,MO.)是一种人血白蛋白八氟化丙烷(octafluoropropane)有壳微泡造影剂,微泡直径大约为3.5μm,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心肌超声造影术。最近,有正式文献报告应用这种造影剂作肝脏实质增强造影[3]。②SonoVue(BR-1,BRACCO,Milan,Italy.)是一种六氟化硫(SF6)微泡造影剂,平均直径2.5μm,不含防腐剂。在安全性研究方面,认为与生理盐水没有什么区别[4]。目前,在欧洲SonoVue的肝实质超声造影应用已处于临床检验阶段,根据作者参与的研究工作,其增强造影效果令人满意。④其他如Sonazoid (NC100100 Nycomed, Oslo, Norway.)和Definit(DuPont, Boston,MA.),Sonovist(SH U 563A Schering,Berlin, Germany)等。其中,SH U563A由于具有更为坚固的氰基丙烯酸酯壳(cyanoacrylate shell),可有更长的特殊肝相[5、6]。

2、微泡特性和谐频信号微泡是一种易受超声功率影响的物质,利用不同的超声功率变化可引发微泡振动或触发微泡破裂得到微泡谐频信号[7]。目前,采用控制超声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ices,MI)来表达和调整超声功率,实现微泡的振动或触发微泡的破裂:①高MI和微泡的破裂高MI指MI设置在1.0~1.7左右(仍在公认的诊断超声安全域之内)。此时,微泡局部受到的压力超过了它本身的气压,因而可触发微泡破裂、解体,释放气体后消失。这种因反射体(如微泡)突然消失,而导致声束和反射体之间相关性突然消失的效应被称为触发式超声发射(stimulated acustic emission)[8]。微泡破裂、解体时会产生瞬间高强度、丰富谐频信号[9、10]。现在,一些特殊的造影剂信号检测技术能够捕获到这一瞬间消失信号,使得人们能掌握微泡(包括运动和几乎处于静止状态的微泡)在肝组织实质中即时分布情况,“快照snapshot”受检区血管容量。换而言之,即高MI技术能允许毛细血管床造影成像,显示受检区血管容量信息。但是,高MI造影成像时基本上耗尽了受检目标内的所有微泡,加之肝血窦的血液流速又极为缓慢。因此,为了保证造影效果有必要在再次高MI成像前,预留出一定时间让完好微泡先再次充分地刷新检查区肝血窦。所以,高MI都采用了间歇延迟扫查(interval-delay scanning)或触发成像(triggered im aging )技术[11、12]。目前,对最佳间歇延迟扫描时间的认识尚未统一,Kim[13]等在分析血管瘤超声造影研究资料后,提出合适的间隔延迟扫查时间应为10~15s。通常,在高MI间歇延迟期间常结合采用低MI法成像作病灶跟踪超声扫查。②低MI和微泡的振动:低MI状态指MI 设置0.1~0.7左右。采用低MI技术时,声场中的微泡可以在保持完好不被振碎的前提下,作稳定的共振产生谐频或即倍频信号[14]。由于微泡不受破坏,所以低MI可进行连续造影成像,实时显示微泡在受检区血管内的分布和运动情况,使检查者获取肝肿瘤血管的动态血流信息。而且,随着技术进步预测低MI技术也可允许受检区毛细血管床造影成像。所以,低MI技术被认为极具发展前景。

二、肝实质微泡造影剂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

由于到达肝血窦的微泡造影剂已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不能被常规多普勒或常规谐频超声技术所检测。所以,必须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在已经开发的众多新技术中,用于检测肝实质微泡造影剂信号进行灰阶成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反向脉冲法不同产品对本法的命名可能有所不同,如反向脉冲谐频成像(Pulse Inversion Harmonic Imaging,ATL公司)或反向相位谐频成像(Phase Inversion harmonic im aging,西门子公司)。反向脉冲法的本质是发射两束形状相同、方向相反的脉冲进入媒质,取代常规B型或常规谐频成像法仅发射一束脉冲的方法[15、16]。在合成返回信号时,因为来自组织细胞等返回的线性信号呈振幅相等而方向相反的波型,经相加时被删除。另一方面,来自微泡返回的非线性谐频信号,可凑取至位相相同的波型而使振幅增大,实现理想检测肝实质中微泡造影剂产生的非线性信号的目的[11]。

2、非反向脉冲法这种技术也采纳发射两束脉冲进入媒质的方法,与反向脉冲法不同之处是两束脉冲的方向和形状完全相同,且第二个脉冲采用短暂延迟发射技术。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有两束超声脉冲分别作用于媒质。当合成返回信号时,因为来自组织细胞线性信号的波型其相位差极小,稍加处理即可删除;而来自微泡非线性谐频信号则不然,它返回的信号中具明显相位差,所以可以得到累积和保存。这样,也达到了有效检测肝实质微泡造影剂信号的目的。目前,采用这一技术检测肝实质造影剂信号者主要为百胜公司(ESAOTE),他们将其命名为C3 - ModeTM。

三、灰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临床应用

1、造影剂注射和扫描方法通常,选择从周围静脉如肘静脉以“团丸式(bolus)”注射法,将微泡造影剂快速推注入体循环。“团丸式”注射法的优点是有助于区别动脉相或静脉相增强,并产生更好的造影剂剂量功效[17]。现对HCC、FNH和转移瘤这种被称为动脉化病灶(arterialized lesions)的肝肿瘤多采用高MI 间歇延迟扫描成像检查,即在注入造影剂后每隔5~15s作一次高MI超声造影成像扫描。血管瘤因血流缓慢造影剂灌注时间相对较长,故间歇延迟扫描时间也需适当延长。必要时可在注入造影剂后数分钟再作高MI超声造影成像扫描。

如果采用低MI造影成像检查肝肿瘤,则在造影剂有效作用时间内,不受上述扫描时间限制。

2、肝实质造影增强Dall-palm a等[18]报道Levovist注入体内2 min后可观察到肝实质灰阶信号明显增强,4 min开始减弱,在6 min后增强效果明显减弱或几乎消失。不过,肝实质增强效果的差别还取决于患者的个体体质和造影剂功效差异。此外,还发现心功能减弱、肠气干扰和肝硬化患者中肝实质增强效果较弱。一般地说,微泡超声造影剂(如Levovist等)注入体内后,显现出特殊肝相增强理想效果的时期多在2~5min左右[19、20]。

现有的技术还能区分超声造影剂注入体内先、后进入肝动脉、门静脉,再进入肝实质的过程。因此,灰阶超声造影和Spiral CT或MRI 造影术一样,能作出肿瘤动脉相(arterial phase)、门静脉相(portal phase)或实质相(parenchyma phase)增强诊断分析,帮助作出准确的肿瘤定性诊断[2、21]。

3、肝肿瘤定量诊断有研究[18]将灰阶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和Spiral CT相比较,评价灰阶超声造影检测肝脏恶性肿瘤的能力。与常规超声相比较,灰阶超声造影检出的病灶数多于常规超声的占56%(20/36);二者病灶检出数完全一致的占39%(14/36);病灶检出数少于常规超声的占5%(2/36),这些病灶大多数位于肝右叶深部。研究者同时将灰阶超声造影与Spiral CT 相比,发现病灶检出数多于Spiral CT的占16%(6/36)。特别在其中3例(占8%)Spiral CT 没有发现任何肝肿瘤影像;灰阶超声造影病灶检出数少于Spiral CT的占11.1%(4/36),其中2个病灶位于Glisson's鞘之下,1个病灶被胃内气体所掩盖;灰阶超声造影病灶检出数和Spiral CT一致的占67%(24/36)。研究表明,在肝肿瘤定量诊断方面,灰阶超声造影优于常规超声和Spiral CT。尤其在检测10mm 以下的亚厘米病灶(subcentimeter lesions)方面,灰阶超声造影的诊断能力可优于或至少与Spiral CT具同样敏感性[22]。研究人员发现在灰阶超声造影术中肝肿瘤周围的正常肝实质回声常被明显增强,可达40dB以上。在一些病例中,病灶和正常肝实质之间还出现“亮环” 效应(an intensely bright halo effect),这些造影增强改变使原先模糊或等回声病灶获得清晰显示,帮助检出微小肝实性病灶[6]。Albrecht 等[23]报道灰阶超声造影术检出的病灶可小至2 mm左右。

4、肝肿瘤定性诊断①肝细胞癌(HCC)[2、3、18]:HCC以多血管(hypervascular)肿瘤多见,且以动脉供血为主。所以,在造影早期的动脉相上肿瘤区即可出现均匀或非均匀性增强改变,病灶的回声强度大大超过周围正常肝组织。有时在瘤内还可发现被增强的呈不规则线状强回声结构的瘤内血管影;然而进入门脉相后变化相反,即在动脉相被增强的肿瘤实质回声急剧减弱,而周围正常肝组织开始出现回声增强。根据这种造影增强变化规律灰阶超声造影可准确作出HCC 的定性诊断。另有报道[3]利用低MI连续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可发现HCC的瘤内和瘤周广泛" 树状"血管影像,揭示了多普勒超声未能显示的肿瘤血管。②血管瘤:与spiral CT和MRI的血管瘤增强所见一致[13]。一般在门静脉相或实质相时,病灶周边才出现球状或环状增强回声常伴渐进性、向心性填充。病灶增强时间显著延长可达5 min以上。这种增强模式不会出现于恶性肿瘤,故认为肝脏灰阶超声造影可以作出血管瘤的特异性诊断。③转移瘤:在增强影像上,转移瘤主要表现为病灶内部回声大大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但由于原发瘤的多样性,可导致转移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不同。Kim等的研究发现原发自胃肠道的转移灶也可出现周边环状增强改变。有些肿瘤内部回声还可出现缓慢、点状轻度增强改变。但是,与血管瘤不同,转移瘤通常不伴渐进向心性增强改变。同时,被增强的

肿瘤回声强度会迅速减弱(注入造影剂后35~62s,平均47s)[13]。并且,一般说病灶增强改变也不会出现于造影早期的动脉相。据此,可与HCC作出鉴别。在使用低MI连续造影成像法检查转移瘤时,Wilson等[3]还见到了细小血管在转移瘤周围围绕,部分不规则分支进入病灶中央的表现。

四、灰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局限性

与常规超声相比,灰阶超声造影术也有一些技术缺陷。例如,高MI法造影依赖微泡破裂时产生的短暂信号,检查者仅有甚为短促的快速扫描时间执行成像任务。因此,不可能用多个不同切面详细分析肝肿瘤的造影改变[18]。同时,患者需作屏气动作,可能增加运动伪差的发生[3、6]。而且,历经数个扫描延迟间歇要求检查者保证获取的所有影像取自同一平面,也有一定技术上困难[13、17]。其次,有效造影检查深度也有限制,一般认为检查深度≥120mm时,造影效果明显减弱。另外,本法虽能发现一些常规B超或Spiral CT未能检出的病灶,但业已证实亦有一定假阳性率[22]。最后,对有回声的病灶而言,因周围正常肝组织被增强,有造成病灶隐匿的可能[6]。而且,本法对少血管(hypovascular)肝肿瘤的鉴别诊断同样也存在一定困难。

灰阶超声造影技术有影响肝肿瘤超声诊断的潜在能力,就象造影影响CT和 MRI对肝肿瘤诊断一样[2]。在肝肿瘤临床,灰阶超声造影大大拓展了正常和病理肝组织的解剖学细节显示,从而增强广大超声医师期望检出小而模糊病灶的信心。现阶段在检出和定征肝局灶性病变方面,所得结果与CT和MRI相当,有助于超声对肝肿瘤作出更为迅速、更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预期肝肿瘤灰阶超声造影术不久将成为常用诊断工具,在临床迅速获得推广和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Mattrey RF, Kono Y. Contrast-specific imaging and potential v ascular

applications. Eur Radiol, 1999,9(suppl 3): 353-358.

2 Mattrey RF, Kono Y.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on gray-scale in normal and

pathologic tissues. Eur Radiol, 1999, 9(suppl 3):359-363.

3 Wilson SR, Burns PN, Muradali D, et al. Harmonic hepatic US with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initial experience showing improved characterization of heman-

giom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metastasis1. Radiology,2000, 215:

153-161.

4 Schneider M. Sono Vue, a new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Eur Radiol,1999, 9(Suppl

3):347-348.

5 Marelli C. Preliminary experience with NC100100, a new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Eur Radiol, 1999,9(Suppl.3):343-346.

6 Harvey CJ, Blomley MJK, Eckersley RJ, et al. Hepatic malignancies: Improved

detection with pulse-inversion US in late phase of enhancement with SH U 508A

-Early experience 1. Radiology, 2000, 216:903-908.

7 Sirlin CB, Girard MS, Steinbach GC, et al. Effect of ultrasound transmit

power on liver enhancement with Im agent US, a PFC-Stabilized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Int J Imaging Syst Technol, 1997, 8:82-88.

8 Blomley MJ, Albrecht T, Cosgrove DO, et al. Improved imaging of liver metastases with stimulated acoustic emission in the late phase of enhancement with the

US contrast agent SH U 508A: early experience. Radiology, 1999, 210:409-416.

9 Burns PN, Wilson SR, Muradali D, et al. Microbubble destruction in the origin

of harmonic signals from FS069 (abstr). Radiology, 1996, 201(P):158.

10 Porter TR, Xie F, Kricsfeld D, et al. Improved myocardial contrast with second

harmonic transient ultrasound response imaging in humans using intravenous perfluorocarbon-exposed sonicated dextrose albumin. J Am Coll Cardiol,1996, 27:1497-1501.

11 Burns PN, Wilson SR, Simpsion DH, et al. Harmonic interval delay im aging: a

new ultrasound contrast method for imaging the blood pool volume in the liver (abstr). Radiology, 1998, 209:189.

12 Moriyasu F, Kono Y, Nada T, et al. Flash echo (passive cavitation) Imaging

of the liver by using US contrast agents and intermittent scanning sequence

(abstr). Rodiology, 1996, 201(P): 196.

13 Kim TK, Choi BI , Han JK, et al. Hepatic Tumors: Contrast agent-enhancement patterns with pulse-inversion harmonic US1. Radiology, 2000, 216:411-417.

14 Starritt HC, Duck FA , Hawkins AJ, et al. The developm ent of harmonic

distortion in pulsed finite-amplitude ultrasound passing through liver. Phys

Med Biol, 1986, 31:1401-1409.

15 Bauer A, Hauff P, Lazenby J, et al. Wideband harmonic imaging: A novel contrast

ultrasound imaging technique. Eur Radiol, 1999, 9(suppl 3):364-367.

16 Burns PN, Wilson SR, Simpson DH, et al. Pulse inversion imaging of liver blood flow: improve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focal masses with microbubble

contrast. Invest Radiol, 2000, 35:58-71.

17 Burns PN, Wilson SR, Kahlili K. Contrast-enhanced pulse inversion imaging of the liver with a Perflurocarbon Agent: Protocol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ocal lesion. Radiology, 2000, 217: 458.

18 Dalla-palma L, Bertolotto M, Quaia E, et al. Detec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with pulse inversion harmonic imaging: Preliminary results. Eur Radiol, 1999, (Suppl 3): 382-387.

19 Blomley MJ, Albrecth T, Cosgrove DO, et al. The microbubble Levovist as a liver specific contrast agent: an investig 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using the

stimulated acoustic emission(SAE) phenomenon. Radiology, 1998, 209:309

20 Albrecht T, Bauer A, Hoffmann CW. Wideband harmonic B-mode imaging with Levovist: first experiences in humans. Radiology, 1998, 209:309.

21 Girard MS, Baker KG, Steinbach GC, et al. Assessment of liver and kidney

enhancement using perflurocarbon vapor-stabilized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Acad Radiol, 1999, 6:273-281.

22 Albrecht T, Hoffmann CW, Schmitz SA, et al. Detection of liver Metastasis:

Comparison of contrast-enhanced Phase inversion ultrasound and dual phase spiral CT with intraoperative sonographic correlation. Radiology, 2000, 217:

459.

23 Albrecht T, Hoffmann CW, Schettler S, et al. Improved detection of liver metas-

tases with phase inversion imaging during the liver-specific phase of the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Levovist. Eur radiol, 1999, 9(Suppl 3): 338.

今天我问了超声科的值班医生,前一段百胜公司与世界著名造影剂生产公司Bracco公司(博莱科)合作推出一种新型的超声造影剂——SonoVue,目前在做临床实验,我们医院是参与单位之一。但是由于值班的医生专业方向不是超声造影剂,所以和公司具体的联系方法还有价钱不知道,估计做临床实验的药物是没有定价的。明天我们就恢复正常上班了,我再去请教这方面的专家!

不过我登陆百胜网站发现很不错,有不少关于超声有用的资源,上面的文章就来源于它的网站。

>

希望对你有帮助,明天给你信!!!

组长在假期中不辞劳苦、雪中送炭,小女子不胜感激。我为咱影像组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而欢欣鼓舞。祝你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

腹部超声造影剂的应用在我们这里可谓一片空白,现在我刚开头慢慢摸索,要完成这个课题,以后的困难还很多,请组长及各位大虾鼎力相助!

发展中的超声造影剂及其临床应用

沈理赵建军

本文作者沈理先生,上海市崇明县中心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赵建军先生,医师。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临床应用

尽管一些构造简单的超声造影剂早已在临床使用,如饮用液体来帮助辨认食管、胃和通过灌肠来显示结肠等。但是,同其它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超声造影剂在临床使用中还处在一个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而且,无可置疑超声在应用安全、可控制的物质来提高自身显像质量方面已经落后了。然而,自从微泡被引入这个领域后,超声造影剂的现状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超声造影学也逐渐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新的分门别类的超声造影剂正在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回顾超声造影剂及其临床应用的发展。

一非气泡造影剂

1. 口服液体

超声检查中口服液体(水或更为患者接受的其它液体或饮品)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腹部形成一个更好的声窗,以有利于胃肠道及相邻器官等结构的显示。例如,液体经过十二指肠的特征性图像能把十二指肠与胰腺肿块或其它腹膜后结构相区别,液体的作用是代替胃肠道内阻挡超声波的气体。

另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是将一根细的导管插入子宫腔内,然后慢慢注入2~ 5mL生理盐水充盈并显示宫腔解剖结构,使原来不容易与子宫内膜增生相区分的宫腔息肉获得诊断。此外,本法也可用于诊断子宫粘连,结果与X射线子宫造影检查相符,并有避免电离辐射的优点。

2. 结肠水灌注

超声可通过结肠灌水排空肠腔气体来检查肠道病变,本法可以显示极为详细的结肠肠壁五层结构。甚至,直径5mm的息肉都可藉以发现。这种方法优于结肠镜之处是可以发现粘膜下病变,通过对病变部位肠壁是否受侵及受侵程度的分析,超声可作出结肠癌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诊断,其准确率可达83%~100%。

二气泡造影剂

1. 简单气泡

这里指使用不能通过肺循环的自制造影剂,配制的主要方法是在注射器内先吸入适量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等液体后,吸入少量气体; 然后,震荡注射器使注射液中产生具有造影效果的气泡,再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体内。由于这类气泡的直径一般均大于10mm,不能通过肺微循环,加之经过肺毛细血管网时气泡会发生破裂。所以,只能获得右心造影的效果。

2. 二氧化碳气体(CO2)

CO2有很高的血液溶解度和快迅廓清率,所以是一种安全的气体。约在15年前,Matsudat和Yabuuchi首次报导经动脉注射CO2显示肝肿瘤血管。配制方法是将CO2和肝素化的生理盐水相混合、震荡,需要时还可加入少量病人自体血液,以增加CO2气泡的表面张力使之变得更为稳定。通过经皮肝动脉插管术或开腹下向肝动脉内注入20mLCO2造影剂后,超声可观察到整个肝实质迅速出现回声增强改变。历经数秒钟后,随着CO2被逐渐清除,正常肝组织的增强效应逐渐消失。但是,肿瘤的增强效应却可继续维持至数分钟。并且,由于CO2的血管舒张作用使气泡进入非常细小的肿瘤血管,从而使一些血管造影术或CT下都未能显示的小病灶获得了检出。这种方法的显著缺点就是它的有创性,故只能作为血管造影术或术中检查的辅助技术。

另一项类似的技术是经导管向膀胱内注入CO2气体后,再沿脊柱两侧扫查肾脏用来检测输尿管反流。这是一种属于相对侵入性的诊断方法,目前未能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3. 结肠双氧水(H2O2)灌注

在我国,曾报道利用H2O2结肠灌注法诊断肝脏恶性肿瘤。H2O2在体内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泡,氧气微泡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实质,利用这种独特的气体导入法,可帮助超声探寻肝内实体肿瘤。

三其他新型造影剂

1. SonoRx

尽管简便的饮水技术改善了腹腔和腹膜后结构的显示,但至今仍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保证超声能理想地显示上述解剖结构,部分原因是饮水所吞下的气体也会增加超声伪像。所以,在使用泻药或禁食的同时,人们正在尝试用消除胃肠道气体的药物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由于二甲硅油(Simethicone)可使小气泡合并在一起,并帮助将其从胃肠道排出,因此,成为研究中最好的消气型药物之一。另一方面,充盈水的胃常是超声首先显示的声窗,由于水的声阻抗小于软组织,所以在其深部的组织结构会出现过度回声增强改变。研究发现,采用纤维素悬浊液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伪像。纤维素悬浊液的声特性阻抗取决于纤维的长度和纤维素悬浊液的浓度,最佳的浓度大约是2%,纤维长度为18~22μm。国内已开始批量生产此类造影剂,商品名为“胃窗声学造影剂”。作者初步应用后体会纤维素悬浊液的总体表现优于水,纤维素悬浊液的主要优点是能更清晰地显示胃壁层次和十二指肠球部等结构(图1)。

最近,新的研究关注点之一是如何把纤维素悬浊液和消气型药物二者的优点组合起来。一种称为SonoRx(Bracco Diagnostics)的口服造影剂现已问世,其主要成份包括了纤维素(7.5g/dL,纤维长度22μm)和二甲硅油(0.25% Simethicone)。初步应用结果显示,与仅做空腹准备的病人相比,服用SonoRx后能使检查者获得更为清楚的腹部及腹膜后声像图。

但是,目前能试用到SonoRx这种新型口服造影剂的人数还非常少。在消气型造影剂中,纤维素悬浊液、复合型造影剂、中药制剂和单纯的水都能帮助腹部超声检查。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大样本的、令人信服的比较研究来证实究竟哪一个最好。

2. 新型微泡造影剂

1960年心脏科医师J.Charles在做心动超声中,经导管注射吲哚花青(Indocyanine Green)时,发现形成于导管头端的微泡在左心室内产生了瞬间回声,由于这一次偶然发现使微泡造影技术研究大为提前。微泡的谐振行为,可使回声信号增强达25dB以上,结合采用一系列独创性的科学方法,现在微泡成为临床超声安全、稳定和有效的回声增强剂。这种技术可运用于Doppler研究,并已被扩展至肿瘤或心肌的微循环成像。例如,在检测和定征局灶性肝肿瘤方面,新型微泡造影剂的使用并结合非线性的反向脉冲、相位反向(图2)或声学激励发射成像技术均能改善超声肝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所得结果与CT和MRI相当。

目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获准使用并临床应用最广的造影剂是Levovist(利声显、SH U 508A,Schering,Berlin,Germany),它由半乳糖结晶和微量棕榈酸构成。半乳糖结晶的表面是粘附微泡的场所; 微量的棕榈酸作为表面活性物质,以稳定微泡使之能通过肺循环。Levovist的配对物Echovist(Schering,Berlin,Germany),由于缺乏棕榈酸故其微泡不能生存至通过肺循环,使用价值大为受限。但是,在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术(Sonosalpinography)中,Echovist仍不愧为是一种有效的超声造影剂,可用于子宫和输卵管疾病的评价。

Echogen(Abbott,Chicago,IL)的微泡形成机制与Levovist不同,它也是一种新型微泡造影剂,其主要成分是氟烷(十二氟戊烷)。在注入体内前,先将Echogen 预制成带表面活性物质的水性乳剂,注入体内后在体温作用下,造影剂微滴即转化为气相生成氟烷气体,它的微泡直径多数在3~8μm。由于氟烷气体是大分子结构,因此可有效减少气体弥散,延长造影增强时间。属于大分子结构的造影剂还包括Sonovue(BR-1,司诺维,Bracco,Milan,Italy)和Definity(Du Pont Merck,Billerica,Mass),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六氟化硫(Sulphur Hexafluoride)和全氟丙烷(Perfluoropropane)。

微泡膜的表面活性物质也是重要的(如Levovist),而且已有软壳(如Optison Mallinckrodt,St.louis,Mo.和Sonovue)及硬壳(如Sonavist SH U 563A; Shering,Berlin,Germany)之分。Sonovue和Definity使用的膜是磷脂。Sonavist的生物可分解壳(氰基丙烯酸酯)能使微泡稳定至被网状内皮系统和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所吞噬,从而也解释了这种造影剂的肝脾特异性。

依靠使用各种主动和被动的定量分析方法,微泡超声造影技术还可拓展应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研究领域。举例,一种重要的应用是测定造影剂肝脏渡越(Transit)时间,方法是经周围血管以“团注”法注射利声显后,再用超声检测肝静脉中造影剂的显影时间。正常情况下造影剂显影时间出现在40s之后,而在肝硬化和转移瘤患者中会出现显影时间提前至小于24s及时间—强度曲线“左移”的情况,此与患者肝动脉血供增多或肝内存在动—静脉分流有关。因此,研究发现这种技术对无创诊断早期肝硬化及早期检出转移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3. 组织定征造影剂

在临床研究初期,微泡造影剂曾被认为仅可用于血池造影。但是,晚近研究发现其中一些造影剂如Levovist,Sonavist,Sonazoid(Nc100100,Nycomed、Oslo、Norway)和BR14 (Bracco,Milon Italy)注入体内后,在肝脾软组织中可显现出特殊的声相。这一点与肝脏MR检查中使用顺磁氧化铁造影剂的作用相似,所以,这类微泡造影剂现已作为一种组织定征造影剂加以研究应用。有研究者报告,通过电镜观察已证实Sonavist在枯否细胞中的存在,但更脆弱的微泡如Levovist似不能经受住细胞的摄取。因此,造影剂特殊声相的形成机理尚不甚明了。目前,相关的推测主要有二种,一是微泡可能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二是微泡堆积于肝血窦中。

4. 乙基胆影酸酯微粒(Lodipamide Ethyl Ester)

它是一种独特的造影剂,为含有密集的多孔且不定形的固体微粒,直径1~2μm,表面或内部可吸附气泡。因此,是一种粒/泡造影剂。在注入造影剂10~20min 后,枯否细胞即会吞噬已抵达肝脏的造影剂,引致肝实质出现回声增强改变。研究发现,此类充气粒子比表面光滑粒子的背向散射系数高达40~ 60dB,理论计算显示这个增强值是由粒子携带的气体所产生。

5. 治疗用途造影剂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造影剂的治疗用途。其一,通过造影剂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效应; 其二,将造影剂作为运输工具来运送治疗药物。例如,运送基因药物、溶栓剂和抗肿瘤药物到特定区域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用。

四造影剂安全性

大量试验证实超声造影剂应用是一项十分安全的技术,未见明显的副作用报道。但是,人们关注造影剂的安全性是有其理由的,因为在常规诊断超声应用中,即有可能造成生物的亚细胞膜损害,而在使用氟烷气体获取谐波信号和触发式造影扫描中,尤其在微泡破裂时,有可能会增强这种局部的生物效应。目前,对于这些可能生物效应的明显症状仍属未知。最后需要指出,常规超声诊断仪器的MI设置上限为1.9,但在超声造影中,这一设置是否恰当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全文完)

超声造影剂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_王志刚

·述评·超声造影剂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志刚 “超声造影”技术是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1],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超声微泡造影剂直径小于红细胞),增强组织器官显像,达到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疾病的目的。超声造影由于无放射性辐射、操作简单方便、实时显像等优势,极具发展潜力。超声造影剂是超声造影的基础与关键,随着超声造影剂的不断改进与革新,超声分子影像学也应运而生,利用超声微泡(球)造影剂,可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成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目前,国内临床所用超声造影剂均为国外进口,为了使我国超声造影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造影剂的开发及制备技术的革新,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对超声造影剂的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声微泡造影剂 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历了第一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第二代包裹空气的微气泡造影剂之后,第三代微泡造影剂采用了其内包裹有在血液中弥散极低的高分子氟碳气体,使造影剂的稳定性、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超声微泡造影剂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可使血液产生强散射,使实质性器官显影增强。目前所用的超声造影剂为内含不同气体成分的微气泡,其外壳多为表面活性剂类、人血蛋白质类、脂质类等。超声微泡造影剂由于气体周围有一层外膜,使得微泡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在血液中的持续时间长,信号增强,实现了超声造影由有创性向无创性的转变,使超声造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生物相溶性比白蛋白微泡好,并且白蛋白微泡由于其较多的过敏反应而趋于淘汰。目前临床常用的微泡造影剂SonoVue即属于脂质微泡造影剂。 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医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广泛开发用作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4]。这些高分子载体材料,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体系为主,在体内能自然降解,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研究者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为外壳,以氟碳气体为核心,研制了这类新型超声造影剂。由于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抗压性和稳定性高,且作为核心的氟碳气体分子量较大,其溶解度和弥散度较低,因此,这类微泡粒径小、分布均匀、对比信号显著增强、在血液循环中持续时间长。由于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这些优势,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05.001 作者单位:400010重庆,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简称UCA,是一类能显著增强超声背向散射强度的化学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微气泡,一般直径为2-10um,可以通过肺循环。 最早的超声造影剂是含二氧化碳氧气或者空气的微气泡,主要是通过手振生理盐水获得仅能用于右心系统显像。 采用变性的白蛋白,脂质体,多聚体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材料包裹的微泡造影剂才是目前常用的造影剂。 超声造影成像原理 造影剂微气泡在超声的作用下会发生振动,散射强超声信号。这也是超声造影剂的最重要的特性——增强背向散射信号。例如在B超中,通过往血管中注入超声造影剂,可以得到很强的B超回波,从而在图像上更清晰的显示血管位置和大小。 接收到的超声强度是入射强度和反射体的散射截面的函数。散射截面是与频率的四次方和散射体半径的六次方成正比,这对所有的造影剂介质都适用。理论上,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看到气泡粒子的散射截面要比同样大小的固体粒子(例如铁)大1亿倍。这也是气泡组成的造影剂的造影效果比别的散射体优越的原因所在。 气泡散射还有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特性——气泡共振。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气泡共振频率一致时,入射声波的能量全部被气泡共振吸收,形成共振散射,这时散射截面远比上述公式给定的大。 应用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追溯到1968年Gramiak等人描述的心脏内注入盐水后可在主动脉根部得到云状回声对比效果。80年代后期,超声组织定征遇到一定的困难,某些组织即使病理上有区别,它们的超声特性却很相似。为此能增强组织和血液回波能力的超声造影剂受到极大关注。 早期的造影剂,包括含有自由气泡的液体;含有悬浮颗粒的胶状体;乳化液体等。缺点是尺寸大、不稳定、效果差。自由气泡是超声造影剂最简单的形式,中国临床采用过H2O2作为超声造影剂,它进入血液后生成游离氧,多用于心动学中的造影。由于自由气泡尺寸太大很不稳定,不能通过肺循环,不适于心脏造影。含悬浮颗粒的胶状体可用于增强软组织背向散射,且有较好的造影效果,它的存活时间长。但考虑到毒性的影响,只能小剂量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脂类化合物作为超声造影剂是从脂肪肝的回波能力增强中得到的启示,它的增强效率较低。由许多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液进入人体后,使循环系统的声速和密度随造

超声造影

超声医学最新进展——超声造影技术 前言 回顾医学超声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70 年代崛起的实时灰阶超声(real-time grey-scale ultrasound )即 B 型超声或二维灰阶超声断层扫描技术,奠定了现代超声诊断的基础,为超声极为广泛地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使现代超声影像诊断极具特色,为心血管和全身器官组织血流的无损检测和血流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90 年代以来,许多超声新技术的出现可谓层出不穷,其中对医学超声最具影响力并能进一步提升其在现代影像技术中地位者,莫过于超声造影成像,即造影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力,大大提高超声检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和增强CT 扫描极为相似。如今造影不仅进一步开拓了临床应用范围,提高常规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水平,在靶向治疗方面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之,超声造影是重大的技术革新和研究方向,是医学超声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 超声造影的概念 Barry B. Goldberg 是世界上研究开发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先驱者,他对各类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Goldberg 等将微泡超声造影剂称作血管造影剂(vascularcontrast agents)或血管增强超声造影剂,它有别于通常用于胃肠造影的口服造影剂(oralagents)。因此,超声造影有血管造影剂和口服或灌肠造影剂 2 类,前者也称微泡造影剂。十多年来,超声造影增强或血管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微泡超声造影剂初始研究阶段,最早用于造影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和氧气,其后,是以CO2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无壳膜造影剂静脉注射和经导管肝动脉内注射进行超声造影。90年代开始新型超声造影剂问世,以Levovist(利声显)、Albunex 和Echvist 为代表的含空气微泡的壳膜造影剂,称为第一代新型造影剂。此后,更有含惰性气体的SonoVue(声诺维)、Options 等为代表的壳膜型造影剂出现,亦称第二代新型造影剂。新型造影剂微泡的平均直径约3~5μm,可以顺利通过肺循环,实现左右心室腔、心肌以及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增强。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经大量实验研究和超过万例临床应用经验证明,微泡造影剂是安全的。据测算,超声造影每次静脉注入的微泡含空气/气体总量小于200μl(0.2 ml),没有发生气栓的任何危险;目前上市的造影剂中只有利声显的壳膜是由半乳糖构成,其余造影剂多以白蛋白、磷脂或聚合物等构成,易被人体自然代谢,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超声造影剂。研究指出,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采用低溶解度和低弥散性的高分子量含氟惰性气体如SF6、C3F8 等,可显著延长微泡造影剂在人体血液中的寿命,增加了微泡的稳定性。超声造影原理 超声造影剂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CO2 自由微气泡为代表的第一代无壳膜型造影剂,以Albunex 和Levovist (利声显) 为代表的第二代含空气微气泡有壳膜型造影剂,及含惰性气体的新型微泡造影剂如SonoVue 、Optison、Echogen 等。这些造影剂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声衰减、声速和增强后散射等,改变声波与组织间的基本作用,即吸收、反射和折射,从而使所在部位的回声信号增强。理想的超声造影剂微泡要小至能够通过肺、心脏及毛细血管循环,以便通过简单的外周静脉注射即可造影,并可以在成像中稳定地保持其声学效应。研究发现采用低溶解性、低弥散性的高分子气体如含氟气体,可以提高微泡在血液中的寿命,增加稳定性。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国外有学者利用可生物降解多聚体材料来替代人血白蛋白和磷脂等自然物质,改变微泡的外壳组成,从而避免了由于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声学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聚体微泡的开发是最具有前途的超声造影剂,它可以通过改变聚合条件使其声学特性可以设计,可为某种成像条件“量身定做”适合

超声造影剂 声诺维 sonovue

超声造影剂声诺维 一、造影剂的基本概述 造影剂的定义: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这种被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之为对比剂。 超声造影CEUS: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UCA来增强人体的血流散射信号,实时动态地观察组织的微血管灌注信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评价器官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果说超声造影是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而声诺维作为超声技术的第三次革命—超声造影的引领者,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血管、心脏及妇科检查,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肯定,迄今为止国内近百万患者接受了该坚持,为临床提供了决定性的指导信息。 二、药物介绍 药物名称:六氟化硫微泡 英文名称:Sulphur Hexafluoride Microbubbles 别名声诺维 三、声诺维超声造影剂的产品特性 浓度1-5x108个微气泡/ml 微气泡平均直径μm SF6浓度8μl/ml 2ml声诺维=16μlSF6=90μgSF 渗透压和粘滞度290mOsm/kg PH值 配置后的稳定时间6h 成分不含人体蛋白 四、声诺维的优势 以意大利博莱科声诺维为代表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其内含高密度的惰性气体六氟化硫,稳定性好,造影剂有薄而柔软的外膜,在低声压的作用下,微气泡也具有好的谐振特性,振而不破,能产生较强的谐波信号,可以获取较低噪声的实时谐波图像,这种低MI的声束能有效的保存脏器内的微泡,而不被击破,有利于有较长时间扫描各个切面。由于新一代造影剂的发展,使得实时灰阶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五、声诺维微泡的物理学特性

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书

超声造影剂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根据造影原理的不同,造影剂主要分为X射线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 和超声造影剂。其中超声造影剂是利用含有气泡的液体对超声波有强散射 的特性,临床将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血管中来增强血流的超声多普勒信 号和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目前,超声造影剂在眼科、妇产科、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该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6279.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2664.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9%;流动资金361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68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511.40 万元,税金及附加281.29万元,利润总额6386.60万元,利税总额7548.80万元,税后净利润4789.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58.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23%,投资利税率46.37%,投资回报率 29.42%,全部投资回收期4.90年,提供就业职位447个。

超声造影剂项目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研究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m,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剂,其利用声波对气体反射比液体大近1000倍的原理,使用含气微泡后超声回波信号增强,得到更高的对比分辨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肿瘤组织由于快速生长的需求,血管生成很快,导致新生血管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因而纳米级的粒子能穿透肿瘤的毛细血管壁的“缝隙"进入肿瘤组织,而肿瘤组织的淋巴系统回流不完善,造成粒子在肿瘤部位蓄积,这就是所谓的增强的渗透与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ffect,EPR),在实体瘤中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这种策略属于被动靶向的一种,在当前的靶向制剂研究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为疏水段与生物相容性好、水溶性好、柔性好、低免疫原性的亲水段如聚乙二醇等组成的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因有疏水段和亲水段而具有类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在水中能自发形成有序聚集体胶束,其具有极稳定的壳--核结构。 与普通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比,聚合物胶束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小、体内循环时间长、安全性好、具有靶向性、制备简单、易于保存的优点。表现为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解离速率,在生理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使装载的药物保留更长时间,在靶位有更高的药物累积量等,并且该聚合物胶束由于体积小(粒径通常小于100nm),且外层为水化层,而不易被网状内皮细胞吸收及肝排除、肾排泄,延长了药物在血液里的循环时间,是潜在

的药用纳米载体,在基因药物及细胞毒性药物的给药研究中,将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有学者用两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LA)为成膜材料制成能发生气液相变的纳米泡,发现其在体内稳定,长循环,通过被动靶向到达肿瘤组织间隙后,在超声诱导下转变成微泡,使成像效果增强。因此,具有两亲性的可生物降解的两嵌段共聚物作为超声造影剂的成膜材料将会是最理想的材料。 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PLGA-PEG的合成需经过两步反应。首先是将PLGA末端羧基酰氯化生成酰氯化PLGA,然后酰氯化PLGA再与mPEG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PLGA-PEG 本项目在上述微泡及纳米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可静脉注射的、用于肿瘤定向诊断与治疗的载DOX纳米泡的研究。即以可生物降解、疏水性的PLGA为疏水段,以生物相容性、水溶性、柔性等均好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01),mPEG)为

超声造影技术

超声造影 (ultrasonic contrast)又称声学造影(acoustic contrast),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的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和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有人把它看作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目录 超声造影原理 超声造影剂 超声造影技术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的前景 编辑本段超声造影原理 血细胞的散射回声强度比软组织低1000-10000倍,在二维图表现为“无回声”,对于心腔内内膜或大血管的边界通常容易识别。但由于混响存在和分辨力的限制,有时心内膜显示模糊,无法显示小血管。超声造影是通过造影剂来增强血液的背向散射,使血流清楚显示,从而达到对某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目的的一种技术。由于在血液中的造影剂回声比心壁更均匀,而且造影剂是随血液流动的,不易产生伪像。 编辑本段超声造影剂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要选用不同的造影剂。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用来观察组织灌注状态的微气泡造影剂。通常把直径小于10微米的小气泡称为微气泡。 造影剂的分代是依据微泡内包裹气体的种类来划分的。第一代造影剂微泡内含空气,第二代造影剂微泡内含惰性气体。 以德国先灵(Schering)利声显(Levovist)为代表的第一代微气泡声学造影剂,其包裹空气的壳厚、易破,谐振能力差,而且不够稳定。当气泡不破裂时,谐波很弱,而气泡破裂时谐波很丰富。所以通常采用爆破微泡的方式进行成像。它利用爆破的瞬间产生强度较高的谐波。心脏应用时,采用心电触发,腹部应用时,采用手动触发。

超声造影

最佳答案 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粉沫样的物质。直至今日,它在全世界各种检查和诊断中已被使用超过10万次。现在我们多数使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和改进的所谓“离子型”造影剂。本文讲述的超声造影剂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用药,在人体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检验与成像方面,用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检测,简便、耗时短而且实时无创、无辐射,具有其他检查方法如CT、MRI 等无法比拟的优点。与常规超声成像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对病变组织在微循环灌注水平的检测。因此,超声对比显影成为超声领域中最前沿的跨学科的研究重点〔1〕。 1 概述 1.1 公认的超声造影剂(USCAs)始于1968年,Gramiak和Shah报道注射吲哚篝绿(indocyanine)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进行M模式的超声心电图检查,所得图像明显增强。 1.2 超声造影剂的历史及发展 1.2.1 第一代超声造影剂以空气为内含物,微泡在血管内的持续时间由下式决定:T=ro2.r/2D×Cs,其中ro为气泡半径,r为内涵气体密度,D为气体的弥散度,Cs为气体在血液中的饱和度。第一代超声造影剂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持续时间短,容易破裂,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中观察和诊断的时间。 1.2.2 第二代造影剂最大的优势在于在合适的超声强度(直接声压DP)的作用下,气泡能够有很好的非线性作用下的震动而不破裂。根据这一特点,超声设备的低机械指数实时成像,被认为是超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革命性技术,有专家的下述评说,现已被广泛接受:“超声造影剂和实时超声造影,是继实时二维成像、多普勒和彩色成像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2 超声造影剂的类型及相关技术 2.1 超声造影剂的类型目前造影剂根据剂型及成分的不同,可分为:(1)自由气体;(2)包裹气体;(3)混悬液;(4)胶体溶液;(5)水溶液。各种超声造影剂:(1)靶相超声造影剂;(2)微胶囊造影剂:包括蛋白质空气微胶囊超声造影剂、氟碳气体微胶囊超声造影剂、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胶囊超声造影剂;(3)团注超声造影剂;(4)微泡超声造影剂;(5)多聚体声学造影剂;(6)包膜超声造影剂。 2.2 相关技术 2.2.1 二次谐波技术不同大小的微泡对应于一定频率的声波不仅可散射相同频率的回波(基波),尚可产生2倍于发射频率的回波(谐波),甚至3

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_敖梦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06AA02Z4F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430230)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770565)。 [作者简介]敖梦(1982-),女,重庆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超声诊断与治疗。E -mail:h appym eng520@https://www.360docs.net/doc/fb15813818.html, [通讯作者]王志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影像学研究所,400010。E -mail:w zg62942443@https://www.360docs.net/doc/fb15813818.html, [收稿日期]2008-10-08 [修回日期]2008-11-12 Progres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based on high molecular polymer A O M eng,WA N G Zhi -gang * ,RA N H ai -tao (I ns titute of Ultr asound I mag ing ,the 2nd A f f il iated H osp ital ,Chong qing Univer sity of M edical S ciences , Chong qing 400010,China) [Abstract] I n r ecent year s var ious ultr aso und contrast agents g ot gr eat develo pment in r esear 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U ltr asound contrast ag ents w hich made wit h hig h mo lecular polymer curr ently beco me the ho tspo t as its advantages of bio -co mpatibilit y,unifo rm particle size,co mpress perfor mance and long dur atio n enhancement.T he pr epar 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 h mo lecular po ly mer ultr asound contrast ag ents w ere rev iewed in this art icle.[Key words] U ltrasound;Co nt rast media;H ig h mo lecular materia ls;P rog r ess 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敖 梦综述,王志刚* ,冉海涛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影像学研究所,重庆 400010) [摘 要] 近年来各种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大发展。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由于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大小均匀,抗压性能好,显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高分子材料;进展 [中图分类号] R4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475(2009)03-0293-03 自1968年Gramiak 和Shah 首次报道通过注射盐水产生小气泡使右心室显影增强以来,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超声造影剂。目前所用的超声造影剂均为内含不同气体成分的微气泡,其外壳材料多数为表面 活性剂类、人血蛋白质类、脂类等。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国外有学者用高分子材料与空气或其他难溶性气体制备出微泡超声造影剂,其具有微泡均匀度好、体内稳定性高、体内外存留时间长、抗压力性能好、声衰减微弱等特点。由于具有上述优势,高分子材料造影 剂成为超声造影剂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1 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制备 高分子聚合材料为分子量一般在5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主要组成物的材料。在超声造影剂中已采用的高分子材料有氨基丁二酸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多聚糖、海藻酸盐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目前一般采用W/O/W 或O/W/O 乳液-溶剂挥发法,再采用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形成白色流动粉末。另外,通过改 变高分子聚合条件从而设计造影剂的声学特性;亦可在制备过程中根据需要/量身定做0适合的造影剂,如通过调节制备参数可以调节粒径的大小,制成纳米级微粒。这种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工艺同常规微泡造影剂不同,可包裹药物或载基因[1-2]。

超声造影剂

关于超声造影剂的问题 老板催的很紧,要我近期内写出一份超声造影剂课题(腹部脏器或小器官方面)的实验设计方案。我们省还没有开展超声造影剂这一最新技术,我只能通过看一些有关文献自学,但是仍然知之甚少。老板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基本上是靠自己了。现在我知道的超声造影剂只有两种:德国先令公司生产的Levovist,北京阜外医院超声室的FX530,计划做动物实验。当务之急是请教它们的价钱、具体联系地址以便购买。若有其他安全、经济、好用的造影剂,请推荐。先行谢过! 据我所知原来Levovist已经撤出中国市场了,我们医院超声科所使用的都是直接从国外带回来的,但是可能最近情况有变,因为前一段时间一个国外公司在我院做超声造影剂全国的产品演示,我可以明天帮你再详细询问一下。 在此守侯两小时,终于有同仁回应啦,真高兴! 谢谢组长,我等你消息! 肝肿瘤灰阶超声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沈理徐智章R.Lencioni 作者单位:202150 上海,崇明县中心医院超声科(沈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超声科(徐智章);Department of Neoplasms,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R.Lencioni) 医学超声领域三项主要技术进步,即微泡成为改变组织回声强度的有效造影剂,探头及声束形成的技术进步和系统数字化程度提高,已明显影响超声造影诊断法的临床研究和应用[1]。业已取得的成绩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超声造影术在诊断肝肿瘤中作用和地位的认识。这里,我们就灰阶超声造影这一重要医学超声新进展所采用的技术和取得的成绩作初步总结和介绍。 一、对肝脏微泡造影剂及相关特性的新认识 近年,人们对微泡与声场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微泡造影剂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设计出新一代更优秀的超声造影软件,使微泡造影剂用于肝实质灰阶对比增强成为现实。 1、肝实质超声造影剂目前,常用于肝实质灰阶增强的微泡造影剂主要为Levovist(SH U 508A; Schering, Berlin, Germany.)它是一种优秀的多普勒超声信号增强造影剂。最近,因发现Levovist还具有一种特殊肝相(liver-specific phase)作用,即将其注入体内后可产生延迟的肝脏增强效果。所以,远远超越先前仅作为增强多普勒信号的诊断应用。关于特殊肝相的形成机理尚不甚明了,可能与微泡缓慢流经肝血窦,造成造影剂的滞留和堆积有关[2]。其他被认为具有特殊肝相可供临床选择应用的肝实质超声造影剂还有:①Optison(FS069, Mallinckralt Medical,St Louis,MO.)是一种人血白蛋白八氟化丙烷(octafluoropropane)有壳微泡造影剂,微泡直径大约为3.5μm,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心肌超声造影术。最近,有正式文献报告应用这种造影剂作肝脏实质增强造影[3]。②SonoVue(BR-1,BRACCO,Milan,Italy.)是一种六氟化硫(SF6)微泡造影剂,平均直径2.5μm,不含防腐剂。在安全性研究方面,认为与生理盐水没有什么区别[4]。目前,在欧洲SonoVue的肝实质超声造影应用已处于临床检验阶段,根据作者参与的研究工作,其增强造影效果令人满意。④其他如Sonazoid (NC100100 Nycomed, Oslo, Norway.)和Definit(DuPont, Boston,MA.),Sonovist(SH U 563A Schering,Berlin, Germany)等。其中,SH U563A由于具有更为坚固的氰基丙烯酸酯壳(cyanoacrylate shell),可有更长的特殊肝相[5、6]。 2、微泡特性和谐频信号微泡是一种易受超声功率影响的物质,利用不同的超声功率变化可引发微泡振动或触发微泡破裂得到微泡谐频信号[7]。目前,采用控制超声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ices,MI)来表达和调整超声功率,实现微泡的振动或触发微泡的破裂:①高MI和微泡的破裂高MI指MI设置在1.0~1.7左右(仍在公认的诊断超声安全域之内)。此时,微泡局部受到的压力超过了它本身的气压,因而可触发微泡破裂、解体,释放气体后消失。这种因反射体(如微泡)突然消失,而导致声束和反射体之间相关性突然消失的效应被称为触发式超声发射(stimulated acustic emission)[8]。微泡破裂、解体时会产生瞬间高强度、丰富谐频信号[9、10]。现在,一些特殊的造影剂信号检测技术能够捕获到这一瞬间消失信号,使得人们能掌握微泡(包括运动和几乎处于静止状态的微泡)在肝组织实质中即时分布情况,“快照snapshot”受检区血管容量。换而言之,即高MI技术能允许毛细血管床造影成像,显示受检区血管容量信息。但是,高MI造影成像时基本上耗尽了受检目标内的所有微泡,加之肝血窦的血液流速又极为缓慢。因此,为了保证造影效果有必要在再次高MI成像前,预留出一定时间让完好微泡先再次充分地刷新检查区肝血窦。所以,高MI都采用了间歇延迟扫查(interval-delay scanning)或触发成像(triggered im aging )技术[11、12]。目前,对最佳间歇延迟扫描时间的认识尚未统一,Kim[13]等在分析血管瘤超声造影研究资料后,提出合适的间隔延迟扫查时间应为10~15s。通常,在高MI间歇延迟期间常结合采用低MI法成像作病灶跟踪超声扫查。②低MI和微泡的振动:低MI状态指MI 设置0.1~0.7左右。采用低MI技术时,声场中的微泡可以在保持完好不被振碎的前提下,作稳定的共振产生谐频或即倍频信号[14]。由于微泡不受破坏,所以低MI可进行连续造影成像,实时显示微泡在受检区血管内的分布和运动情况,使检查者获取肝肿瘤血管的动态血流信息。而且,随着技术进步预测低MI技术也可允许受检区毛细血管床造影成像。所以,低MI技术被认为极具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