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骨科病人术后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一)、床单位准备:

1、按麻醉种类要求准备床单位,臀下及患肢切口处垫一次性中单,避免切口渗血污染床单。

2、根据病情、手术及麻醉的需要准备用物。如大手术后需要准备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全麻病人还需要准备负压吸引器、急救车等抢救用物;股骨颈骨折术后准备中立位丁字鞋;显微外科术后需要准备烤灯。

(二)、交接病人的护理

1、皮肤护理

(1)、术后重点检查骶尾部及骨突部位皮肤有无压伤。

(2)、取俯卧位手术的,应检查两侧髂前上棘及面颊部皮肤有无压伤。

(3)、四肢骨折手术应检查扎止血带部位皮肤有无损伤。

(4)、术中牵引复位患者应检查会阴皮肤有无挤压充血。

2、管道交接

(1)、伤口引流管:注意保持通畅,防止脱出、打折,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并准确记录。

(2)、静脉留置套管针:检查套管针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漏、脱出,固定是否牢靠,根据病情和病人情况调节滴速。

(3)、留置尿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尿管。2)、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位,防止逆行感染。3)、定时检查尿管是否通畅,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并准确记录。4)、尿道口护理。5)、夹闭尿管,每2-3小时开放一次,训练膀

胱正常收缩功能。

3、病情交接

(1)、手术后病人安置正确的卧位后,首先判断神志是否清醒。

(2)、测量生命体征,全麻病人应监测呼吸情况。

(3)、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

(4)、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功能,保持肢体功能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了解术中病情及出血情况,根据术中失血量、生命体征、术后尿量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三)、麻醉术后护理

1、全麻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低流量氧气吸入,2升/分,禁食水。

(2)、判断病人意识情况,未清醒者应设专人看护,监测病人呼吸,观察有无舌后坠、呼吸道有无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防止窒息的发生。

(3)、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强度等,如有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防止病人发生安全意外:躁动病人应给与保护措施,设专人看护、约束带约束肢体固定、加床档等等。

(5)、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6)、麻醉苏醒4-6小时,可给予流质饮食。

2、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位6小时。

(2)、观察麻醉平面消失情况,检查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是否恢复,如果术后4小时仍未恢复,甚至进行性加重及大小便失禁,应警惕脊髓损伤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术后6小时内,警惕尿潴留的发生,必要时给予导尿。

(4)、术后常规禁食水,6小时后进流食。

3、臂丛麻醉后护理:主要是并发症的观察

(1)、麻药毒性反应:表现为,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等。

(2)、喉返神经阻滞:表现为病人声音嘶哑或失音,呼吸困难。

(3)、膈神经麻痹:表现为,胸闷、气促等缺氧症状,及时给与吸氧,改善呼吸。

(4)、霍纳综合症:表现为一侧面部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结膜充血、鼻塞、面微红不出汗等,一般不用处理,麻醉消失后可自行恢复。

(四)、病情观察及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的变化。

2)观察尿色及量,如果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同时伴有脉搏细速,甚至血压下降,应警惕血容量不足,及时报告医生,加快输液速度。

2、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1)、将引流管安置妥善,防止管道受压,打折或脱出。

(2)、引流袋应低于伤口水平线,避免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液量,如果术后2小时内引流液量

>400m1,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警惕休克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给予补充胶体溶液或血制品。

(4)、更换引流袋或倾倒引流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切口护理

(1)、密切观察切口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预防

感染。

(2)、注意患者体温变化及切口情况,若体温上升,切口红、肿、热、痛,提示感染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

(五)、并发症的发生: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的生四大并发症,分别

是褥疮、便秘、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预防的护理方法,见骨

科护理常规)。

(六)、疼痛的护理:

1、镇痛泵,或口服止疼药物。

2、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3、理解患者的感受,关心患者的病情。

4、调整舒适体位给予心理安慰。并了解疼痛的原因、程度、部位、

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5、理疗(如:冷疗、红外线照射等等)

(七),专科护理

1、四肢骨折术后护理

(1)、取正确卧位,患肢抬高,并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2)、观察末梢血运情况包括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均需与

健侧对比,上肢骨折应注意桡动脉搏动情况,下肢骨折应注意足背动

脉搏动情况。

(3)、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应保持外展位,禁止内收,并观察有无气胸,

臂丛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4)、肱骨中段骨折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桡神经损伤症状。

(5)、上肢骨折患者除手部骨折外,都可进行用力握拳,充分伸指的

功能锻炼。

(6)、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均应穿丁字鞋(外展中立

15-30度)固定患肢,防止患肢内收,外旋。

(7)、外固定架患者应每天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钉眼,清除结痂,

防止痂下积脓。

(8)、指导功能锻炼,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以不觉疲劳为

度。

2、脊柱骨折术后护理

(1)、颈椎手术

1)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术后6小时前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病情平稳后每36-60分钟测量一次,连续监测12小时。

2)、记录每小时尿量,视血容量随时调节输液速度。

3)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和有无缺氧的表现,如:口唇发绀、鼻翼扇动、憋气等等。

4)观察伤口渗血、渗液、肿胀及引流情况,注意颈部有无增粗,发音是否有改变。

5)观察吞咽与进食情况,尤其在术后24-48小时内,并注意有无腹胀。

6)观察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

7)搬动病人或帮助病人翻身时,保持颈部中立位,有专人保护颈部,避免颈部扭曲或过伸,防止植骨块脱落。颈部围领制动。

8)鼓励病人深呼吸和咳嗽,以利于痰液排出。

9)体位:术后一般平卧4-6小时,然后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形成。

10)术后即可向心性按摩双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肌萎缩。2-3次∕日,30分钟∕次。

11)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当日即可进行双手握力和手指屈伸及四肢关节活动的练习。

(2)、胸腰椎术后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尿色变化,每30-60分钟观察一次,连续观察12小时,并详细记录,视血容量调整输液速度。

2)观察双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

3)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及引流情况,注意有无皮下血肿。

4)术后平卧4-6小时,以后每两小时轴线翻身一次,防止皮肤压伤。

5)尿管及会阴部的清洁护理。

6)腹胀及便秘的护理: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及水果,术后3天内避免喝牛奶及豆浆。

7)功能锻炼:

A、术后第一天被动坐直腿抬高练习,由30度开始,逐日增加抬腿幅度,每日3次,两腿交替,坚持半分钟。

B、术后第二天主动练习直腿抬高。

C、术毕当日即可向心性按摩双下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预防血栓形成。

D、吹气球练习,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术后一周内禁止拍背。

骨科病患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

骨科病患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17-05-24T16:39:45.8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5期作者:陆双玲[导读] 探究骨科病患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 (新疆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新疆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病患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4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术后针对性护理与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采取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临床统计意义。结论:实施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02-02 前言 目前我院骨科入院手术患者包括有两大:一是发生意外性突发事故导致的骨科疾病患者,大多为骨折;二,慢性病与老年病导致的非突发骨科疾病患者[1]。我国老龄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腰椎退行性疾病以及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开始实施手术的方法。老年患者需长时间卧床,给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64例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4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89例,女性75例,年龄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37.8±6.2岁,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术后针对性护理与康复指导,具体如下所述: 1.2.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发生任何不适都会担忧是否发生并发症,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护理工作者需以“鼓励、关心、理解、尊重”的态度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使其对自身预后情况的了解清晰,消除患者负面心理,避免患者负面心理影响到疾病的治疗。 1.2.2日常护理:(1)便秘防治护理:便秘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0%。紧张、饮食不合理、活动量少以及肠胃功能弱等均为导致患者便秘的主要因素[2]。护理工作者需告知患者在术后肠胃恢复功能后开始摄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的半流质食物来对能量进行补充。多饮水(每日摄入量≥2500ml,睡前喝蜂蜜水滋润胃肠),并于排便前20min安排患者进行腹部的按摩。必要时需通过灌肠药物或者开塞露的方式辅助患者进行排便。(2)泌尿道感染护理:骨科患者于术后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长期卧床休息以及导尿管的留置等情况均会提高泌尿道感染发生率[4]。护理工作者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加快尿液的排泄,必要时可通过对膀胱部位进行热敷以及对腹部施压等方式辅助患者排尿。(3)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长期卧床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护理工作者在患者麻醉药效退去之后需放置柔软物品(如小枕头等)抬高患肢30°,为其实施向心性肌肉的按摩,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并鼓励患者早日下床实施康复锻炼。 1.2.3疼痛护理:患者由于创伤以及术后炎症等过程都会出现疼痛感。护理工作者需在患者术后8h的创口疼痛高峰期辅助患者抬高患肢(外展位),以加强血液循环。此外可安排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自身的注意力来缓解其疼痛感。对于疼痛感较强的患者,需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强阿片类药物来有效的减轻疼痛感[3]。 1.2.4康复指导:护理工作者需在患者术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锻炼与其重要性,通过锻炼可避免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关节内黏连等情况。同时依据患者自身耐受性,合理的安排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避免因康复心切实施超负荷的锻炼。并通过示范对患者的康复锻炼进行讲解与指导。于术后24h后实施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术后72h后使用CPM机帮助关节进行锻炼屈伸;术后6周开始使用辅助器械对肢体的功能进行全面的锻炼[4]。 1.2.5出院指导:护理工作者在患者出院之前,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休息、饮食、锻炼计划做出规划,并且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形式对康复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告知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回院实施相关检查。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应用科室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满分100分。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1.3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取方差分析,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采取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临床统计意义,详见表。 3.讨论 对骨科患者采取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后,可加强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质量,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病痛并加快患者康复。展开康复指导之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艳玲,甄红军.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医论坛,201628(9):781.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型特点 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

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具有缺陷心理的患者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 2.术后心理护理 (1)消除疑虑: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或从手术室回到病室,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手术已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即使术中不顺利或病灶未能切除,亦暂时不能把真情告诉患者,应对患者实行保护性措施。态度应和蔼,让患者知道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胸腹部手术术后需咳嗽排痰,但患者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生怕造成疼痛或致刀口裂开。这时,应向患者重复强调术前训练时所说的咳嗽方法,鼓励其大胆咳嗽排痰,并告知其适当的活动,刀口不但不会裂开,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刀口愈合。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89例在我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给予患者术后干预护理措施后,2例患者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加强术后用药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并及时处理、做好饮食、休息、健康以及出院指导等。 标签:内镜;息肉切除术;术后;护理 肠息肉是现在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在内视镜下进行消化道息肉切除手术是当前肠息肉治疗的常见方法。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手术后恢复也快。但术后也不能放松护理。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导致肠道出血,肠道穿孔等严重后果[1]。现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89例,均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6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49.3±7.9)岁;64例患者息肉直径2cm。病理检查发现,增生型患者35例、腺瘤型患者32例、炎症型患者22例。 1.2治疗方法息肉内镜切除手术就是利用高频电凝套圈对息肉进行切割。具体操作是使电凝套圈套住息肉的基部,然后稍微上提,使套圈不与正常肠壁接触,并调整套圈位置使息肉也不与正常肠壁接触,再进行息肉切除手术。在进行手术过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电凝和切割参数,手术过程中,应保证内视镜的视野良好,操作者技术娴熟,业务能力强。在切割时,还应同时收缩电凝套圈,缩小创伤面,达到止血的作用。对于那些不能进行电凝套圈的小息肉,可以采用电凝灼除手术。手术时,应该先取生活组织,然后进行手术,并要对处理的息肉残体进行病理检测。 1.3术后护理方法 1.3.1用药指导①对于患有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的患者在手术后应适当的吃一些降压药,指导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如果患者在手术前服用一定剂量的抗凝药物或者手术创伤面较大时,医生要注意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w的止血剂的辅助治疗,并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时间。③如果患者毛细血管较为脆弱且心肺功能差时,医护人员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输液速度,避免因快速输液对患者的心脏等部位造成一定的影响[2]。④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

CABG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大血管外科ICU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冠心病】: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冠状动脉官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冠状动脉血流不同程度的减少,心肌血氧供应与需求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心脏病。外科治疗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评估】: 1、按体外循环术后评估 2、病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吸烟史。 3、心绞痛类型及规律:评估心功能、EF值。 4、心电图:有ST段及T波改变。 5、辅助检查: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胸片等。 【常见护理问题】: 1、围术期心梗与动脉痉挛、血运重建不完全有关。 2、低心排血量与术前心功能差及心脏手术有关 3、心律失常与心肌灌注及血容量不足有关 4、下肢组织灌注量改变与下肢大隐静脉取出有关。 【护理措施】: 1、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常规 2、围术期心梗的护理措施 (1)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有无ST~T弓背上抬、T波改变和心肌缺血情况,连续3天定时做床旁心电图检查,每天复查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处理。 (2)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3)术后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有效应用抗凝、抗聚类药物,确保血管桥的通畅,并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血、胃肠道不适等。 (4)保证氧供,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心肌的耗氧。 3、循环维护 (1)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脉压差、中心静脉压、监测心指数、心排血量体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尽早发现低心排看,及时处理。 (2)遵医嘱应用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以增强心肌

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与末梢循环。术后早期及时补充血容量,增加心输 出量,保持液体平衡。 (3)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充分镇静以提高氧分压,减少组织氧耗,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4)记录每小时出入量,监测尿量,观察有无肝脏肿大及胸腹腔积液。及时查血气,监测电解质及酸碱,保持内环境紊乱。 (5)观察体温及四肢末梢的情况,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6)经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大者,循环仍无改善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 4、心律失常 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心律的变化,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 (1)室性早搏注意补钾,维持血钾在4-4.5mmol/L,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窦性心动过速原因为,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或患者应激状态所致,给予 充分镇静,给予强心药物治疗。 5、下肢组织灌注量改变 (1)观察下肢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或感染迹象。 (2)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下肢并观察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3)抬高患肢15~30°,利于下肢静脉回流,预防组织水肿;间断活动患肢,防止血栓形成。 (4)术后24小时拆除弹力绷带。 6、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监测血糖,必要时给胰岛素,开始进食后,给予糖尿病饮食,并尽可能使用术前口服的降糖药及剂量。 【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切忌情绪波动,注意休息,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服用药物,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护理评价】: 1、无围术期心梗发生,或围术期心梗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2、病人能安全的度过术后危险期,无出血、酸碱紊乱等并发症发生。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案例护理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案例护理 案例介绍: 基本情况:患者吴秀芬,女,62岁,诊断:1左侧腕管综合征。入院日期:2016-06-21。主诉:左手拇指、食中环指疼痛五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五个多月前在干活后出现在手拇指及食中环指胀痛,开始未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明显,伴拇指及食中环指无力,屈伸患指时出现弹响伴疼痛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患者无头昏,头晕、头痛等不适,饮食好,大注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病史,14年前摔伤致右腕部骨折,无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3℃P78次/分R20次/分BP 150/96mmHg 患者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音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查体无特殊。 专科检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皮肤感觉迟钝,大鱼际肌萎缩,左拇指对指功能减退,肌力减弱,左腕部压痛,屈腕后左拇指及食中环指疼痛加重;左拇指、食中环指远侧掌横纹处可扪及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屈伸患指有弹拨感。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肌电图提示:左侧正中神经腕部受压之电生理表现。 情景一:入院时患者的护理: 患者步行入院,由责任护士陪同进入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入院评估,收集病史,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PCG、血生化,做好入院宣教。 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疼痛:与疾病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腕管综合征相关知识有关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病人自手术完毕回病室直至出院阶段的护理,称为术后护理。 【护理评估】 (一)心理状况手术后是病人心理反应比较集中、强烈的阶段,随原发病的解除和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病人心理上会有一定程度的解脱感;但继之又会有新的心理变化,如担忧疾病的病理性质、病变程度等;手术已致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变者,则担忧手术对今后生活、工作及社交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切口疼痛、不舒适的折磨或对并发症的担忧,可使病人再次出现焦虑,甚至将正常的术后反应视为手术不成功或并发症,加重对疾病预后不客观的猜疑,以致少数病人长期遗留心理障碍而不能恢复正常生活。 (二)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不同类型的手术,涉及的范围、大小及持续时间各异,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安置的引流管及不同麻醉方式使术后观察和护理的要点亦不尽相同。故护士要正确评估。 1.手术类型 (1)按手术期限分类大致分为三类:①择期手术:手术日期的迟早不影响治疗效果,有充分时间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等②限期手术:手术时间虽然可以选择,但不易延迟过久,如恶性肿瘤根治术等。③急症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疾病,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在最短时限内完善必要的准备,争分夺秒地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例如:脾破裂、肝破裂等。 (2)按手术范围分类可分为大手术、中手术、小手术及微创手术。 2.麻醉方式分类可分为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 (三)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切口状况:有无渗血、渗液、感染及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3.引流管与引流物:术中是否安置引流管、术后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物量、色、质的观察等。 (四)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必要时可行胸部X摄片、B超、CT、MRI检查等,了解脏器功能恢复状况。 【护理诊断/问题】 (一)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方面的知识。 (二)疼痛与手术创伤、安置引流管有关。 (三)尿潴留与麻醉剂残余作用未完全消失、切口疼痛、病人不习惯在床上解尿有关。 【预期目标】 (一)病人能复述术后饮食、活动、切口护理、导管护理的要点和相关知识且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我保健。 (二)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三)病人能够有意识地排尿。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护士应根据病人术中、术后的具体情况及出现不适的原因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给予对症护理;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缓解不良心理反应,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利早日康复。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根据手术大小,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不稳定或特殊手术者,应送人重症监护病房,随时监测心、肺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伤口、胸腹腔以及胃肠道出血和休克等的早期表现,并对症处理。 1.血压中、小手术后每小时测血压一次,直至平稳;大手术后或有内出血倾向者必要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 理护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型特点 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具有缺陷心理的患者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 2.术后心理护理 (1)消除疑虑: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或从手术室回到病室,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手术已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即使术中不顺利或病灶未能切除,亦暂时不能把真情告诉患者,应对患者实行保护性措施。态度应和蔼,让患者知道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胸腹部手术术后需咳嗽排痰,但患者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生怕造成疼痛或致刀口裂开。这时,应

临床护理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临床护理专业实习总结报告 我带着彷徨与紧张的心情踏进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临床护理实践。时至今天,实习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因而十分感谢附一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辛勤教导,让我在踏上岗位之前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 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增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就业岗前的训练。即使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我倍加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升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带教老师为我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能够较快地适合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合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合,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即使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能够说是很低微,不过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准确理解护理,树立了准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会阴切开术的整个过程 及其术后的护理方法

会阴切开术的整个过程及其术后的护理方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产道是胎儿分娩的必经之路,产道又分骨产道和软产道,在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称会阴,会阴体则是阴道口到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它们都是软产道的一部分。而在分娩过程中,会阴部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大多数孕妇还会面对会阴侧切问题,因此会产生种种疑问。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会阴切开术的相关知识,供参考。 一、会阴切开术的3大步骤 第一步、麻醉 在坐骨棘内侧下方注入麻醉药。取膀胱截石位,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较小的会阴切开,局部浸润即可。手术者以一手的食、中二指在阴道内触摸坐骨棘,另一手持接上20~22号长针头的针筒,由坐骨结节与肛门联线中位处皮肤刺入,先作一皮丘。然后向坐骨棘方向进针,直达其内下方,注入0.5%~1%奴夫卡因溶液10ml,再向切口周围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作扇形浸润麻醉。必要时可从阴道内进针,较易达到坐骨棘。 第二步、切开 切开时间:应在儿头露出会阴部约5~6cm直径时进行。切开过早可造成不必要的失血,过迟则失去切开的意义。术者以左手食、中二指插入胎儿先露部与阴道壁之间,二指略展开,使会阴稍隆起,然后用绷带剪(或普通剪)剪开。剪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结扎止血。

切开部位:1)会阴侧切开:自会阴后联合向左侧或右侧坐骨结节方向(与会阴正中切线成45~60°角)剪开,切口长3~4cm。2)会阴正中切开:在会阴正中线切开,切口长2~3cm。优点是缝合简便、愈合良好,但如保护不好,有向下延伸造成三度会阴撕裂的危险。 第三步、缝合 开始缝阴道粘膜。用左手两指分开阴道,找到切口创缘的顶端上约0.5cm处开始缝合。先将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以0号铬制肠线作连续“锁边”缝合或间断缝合至阴道口(以处女膜为标志)然后将深部组织作2~3层间断缝合,最后用丝线缝皮或用肠线作皮内连续缝合(图75~77)。缝合注意将组织对齐,不要过紧但不能留有死腔,以免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会阴切开术后的9个护理常识 1、保持正确的卧位:如为左侧切应采取右侧卧位或仰卧位,以免恶露污染伤口。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1)及时更换卫生巾; 2)24小时内护士会为产妇做会阴冲洗2次; 3)如厕大小便后,如有条件应使用流动水(冲洗池)冲洗会阴;便后擦拭时应从前向后擦,以免污染伤口。 3、早期做缩肛运动,促进盆底组织、会阴组织及产道恢复。 4、如有伤口肿胀,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可做理疗,也可用75%酒精或50%硫酸镁的棉纱外敷,以促进水肿吸收。 5、伤口一般情况下4天左右拆线,肠线需慢慢吸收,约1个月左右恢复。

术后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护理 手术后伤口的护理非常重要。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尽快痊愈。 手术当天,麻醉过后,伤口疼痛程度最重,手部等神经末梢分布多的部位,可能更明显。疼痛程度也和病人的意志和耐受性有关。疼痛虽然不直接影响愈合,但会干扰病人的睡眠和食欲,可以酌情使用止痛药。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其实,等不到伤口愈合,两三天以后就不怎么痛了。 手术后,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止血,保护伤口。背部开刀的,可采取仰卧位,利用体重压迫止血。不过,不可忽视经常翻身,以免形成褥疮。腹股沟疝修补后,常在伤口上放置小沙袋压迫止血。阑尾炎手术后咳嗽时,可用手捂住伤口,免得伤口震动加重疼痛。四肢的手术,宜将肢体抬高,帮助静脉回流,减轻出血和水肿。截肢后,为了防止伤口内突然大出血,应在床边备有止血带。颈部的伤口,要特别防止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危险。除了用乳胶片引流淤血外,还应准备好拆线用具,一旦有异常,便可以拆除缝线,解除血肿压迫。 手术后,一般都有轻度发热。这是手术时受损伤组织被身体吸收的正常反应,5天以后体温就趋于正常。如果手术5天后体温升高,并伴有伤口疼痛加重,要想到伤口是否有感染化脓。 手术后两三天,伤口一般有些水肿,缝线的针眼稍有发红,是正常现象,要与感染相区别。清洁的伤口,如果没有引流物,也无出血、污染或感染征像,手术后不必换药。有的病人及亲属,为了看看伤口多大、缝了几针,自行揭开敷料;医生换药的时候,也凑到跟前围观,这样容易造成病人伤口的污染。会阴附近的伤口,尤其是儿童病人,要注意防止尿液、粪便污染。如有污染,要及时更换。常有病人要求医生给伤口“上药”。他们以为手术以后,在伤口上涂抹或者撒些药粉之类,对伤口生长有好处。其实,换药就是更换敷料,一般伤口除了用酒精消毒以外,并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只有在伤口感染或有肉芽创面的时候,医生才会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洗必泰”溶液、高渗盐水、“生肌散”或凡士林纱布等。换药的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伤口渗出、生长情况而定。不必要的“上药”,过勤的换药,反而成为不良刺激,抑制伤口的愈合。有时,为了预防感染,减轻不良反应,医生要在病人的伤口内放有引流条,将淤血引流出来。敷料上有较多的渗血,需要及时更换。一般在术后1~2天,出血就会基本止住,便可拔除引流条。 头面部及颈部的伤口,3~5天拆线;下腹部、会阴部5~6天;上腹部、胸背部7~19天;四肢伤口10~14天。医生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情况,会把拆线时间适当提前或推后。有时,医生先间断拆几针,过几天再拆余下的几针。万一拆线后发生裂开,可将伤口消毒、拉紧以后,用胶布粘合,过几天就能长好。 开刀时,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神经末梢被切断。伤口愈合时,新生的神经纤维长入疤痕,很容易受到刺激,产生痒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但要避免搔抓。这种痒的感觉,以后会自然消失。 伤口拆线后,用无菌敷料保护一两天后(有些部位的伤口甚至或以不用敷料保护),如全身情况许可,就可以洗澡,不必总是包着、捂着。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常规

第章 第一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 【护理评估】 (一)术后出血 伤口敷料被血液渗透时应及时打开检查伤口,若血液持续涌出,或在摘除部分缝线后看到出血点,可明确诊断为出血;若术后病人早期出现低血容性休克的各种表现或有大量呕血、黑便;或引流管中不断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CVP低于5cmH2O,尿量少于25ml/h,特别在输给足够液体和血液后,休克征象或实验室指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或曾一度好转后又恶化都提示有术后出血。 (二)切口感染 病人主诉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博加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等典型体征。 (三)切口裂开 多发生于腹部及邻近关节处。腹部切口裂开常发生于手术后一周左右,病人在突然增加腹压,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时,自觉切口剧痛和松开感 (四)尿路感染 分上尿路和下尿路。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以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胃寒、发热、肾区疼痛、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段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细菌。急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一般无全身症状;尿常规检查有较多红细胞和脓细胞。 (五)肺不张 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加快;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明显,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胸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有局限性湿啰音、呼吸音减弱、消失或为管样呼吸音,常位于后肺底部。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主诉小腹轻度疼痛和压痛或腹股沟区疼痛和压痛,体检示患肢凹陷性水肿,腓肠肌挤压试验或足背屈曲试验阳性。 【护理措施】 (一)术中出血较多者,必要时应用止血药物;凝血机制异常者,可在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确诊为出血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 通知医生,完善术前准备,再次手术止血。 (二)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更换法律时严格执行无菌制度,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若切 口已出现早期感染症状时,采取有限措施加以控制,如勤换敷料、局部理疗、有 效应用抗生素等;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争取二期愈合。必要时可拆除 部分缝线或置引流管引流脓液,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三)手术前加强营养支持;对切口完全裂开者,加强安慰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镇静; 禁食、胃肠减压;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块覆盖切口,并用腹带包扎;通知医生,护送病人入手术室重新缝合处理。若有内脏脱出,切勿在床旁还纳内脏,以免造 成腹腔内感染。

断指再植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

断指再植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论文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血管吻合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方法:为提高断指再植的术后成活率,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及术后护理,全方位提升再植的成功率。结果:本组50例经过有效的护理,成活率达92.5%。结论:断指再植术前及术后经过有效的护理,可大大提高再植的成功率。 手指离断后给予再植,血管吻合技术是断指患者再植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但是术后观察和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我院2006 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断指再植患者50例,经过术前及术后细心的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72指,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3?29 岁,平均24岁。受伤原因:三角带绞伤16例32指,交通事故15 例18指,钝器伤13例16指,儿童意外伤6例6指。 2临床护理 2.1术前准备 对于断指患者,延误时间越短,其成活率越高。护理人员应立即按常规做好准备工作,护士应立即执行医嘱,以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尽早进入手术室,争取时间增加再植成活的机会。 2.2心理护理 严重创伤可引起机体生理、心理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出现情感障碍[1 ],而手指离断多为突发事件,短时间内患者及家属都难以接受现实,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手术成功和心理护理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因患者在伤后常会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等情绪,主要是担心手指再植不成功而残废。而这种情绪波动或其他精神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同时促进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因此,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入院后,应适时进行引导,讲解情绪与手术成功间的因果关系,并用我院成功的先例打消患者的担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早期还要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尽可能减少探视,因探视的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外科手术后能否做好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与及早发现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病人手术后的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重视术后病人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病人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等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护理? 1.1术后回病室的病情观察 病人术后回病室应及时了解麻醉方式,术中情况,引流管数量,引流液的性质、量,输液(血)管道是否通畅,衔接是否牢固等。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还应了解有无从手术室带入压疮,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动态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注意病人的瞳孔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1.2保持术后正确的体位 术后回病室,早期根据麻醉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卧位,以后根据不同的手术给予恰当的体位。如颅脑损伤病人术后6h血压平稳,采取抬高床头15°~30°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引流,改善脑供血,有利于缓解脑血肿和脑低氧,从而降低颅内压。胸腹部手术病人一般在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从而有利于呼吸、引流,并可减轻腹部张力,使病人感到舒适。 1.3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病人常因病情需要放置各种引流管,护士应确认各种引流管的名 称、放置部位及其作用,应保持引流管长短适宜、妥善固定,经常检查,防止引流管扭曲、阻塞、脱落。熟练掌握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气味,定时更换引流瓶、引流袋,各种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4营养与输液 应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的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的需要和水、电解质的平衡。术后能否进食及进食的时间往往与手术的部位、手术的类别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有关。如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需要严格禁食、禁饮,术后5d如病情无特殊变化,方可从少量饮水开始,视病情变化逐渐由半量流质饮食、全量流质饮食、软食逐步过渡。因而在不能由口进食或进食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保证机体的营养补充,如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等。但同样值得重视的是,术后静脉输液供应营养物质,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合理掌握输液速度。? 1.5 术后的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 保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床单元整洁、舒适。早期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3次,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了解病人的大小便情况,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的发生。针对病人术后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心理问题疏导,注意缓解病人的疼痛,以减轻焦虑与不适,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重视与家属的沟通,获得家属对病人的心理支持。? 1.6术后用药观察与疼痛护理 遵医嘱及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应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 某些药物的特殊要求、药物的配制等。抗生素的半衰期、有效浓度,从而达到准确给药,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使用放松法或分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病人术后的疼痛感? 1.7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报告总结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报告总结 我是**级护理系普专护理班学生**。通过2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根据学习的需要,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为期9个月的临床实践学习。 我们于**年7月份进入了**人民医院,进行为期9个月的临床护理实践。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和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与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前的最佳锻炼阶段。在这里我要感谢德昌县人民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的实习条件,也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关心照顾和辛勤指导,让我能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拥有如此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 实习期间我一共经历了五个科室,分别是门诊、妇科、内科、外科、产科。实习生活丰富多彩,看到很多、学到很多,所以感触颇多。 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理论知识的问题: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中国式的教育 一向是填压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人是有惰性的。特别现在独生子女多,这种惰性、依赖性表现比较强烈,实习阶段要注意克服。带教老师最喜欢勤奋的学生,只有勤奋才能被人赏识,被人接受,才有的机会去学习的实践知识。“四勤”首先要眼勤,就是要善于观察。 ①认真观察和学习带教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安排的周密性和计划性。 ②观察各项护理操作的操作流程和具体操作手法,临床上许多知识教科书上是没有的, 有些知识和经验只有心悟而不可言传,只有在实践中多观察,多领悟其中的要领,才会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有质的进步和飞跃。 ③要勤察病情,对病区内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病人要密切观察。如手术病人存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心脑血管病人各项牛命体征的观察、各种特殊治疗和用药疗效或不良反应的观察等等,通过观察才能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处理突发事件,严密的观察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提高治疗率和抢救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再则就是要口勤,通过言语才能沟通,但语言要讲究艺术和职业规范,不能自以为是、杂乱无章的乱讲。包括尊敬师长语言甜蜜、求学知识勤钻好问、安抚病人话语温馨、主动询问、耐心解释、入院宣教、科普知识等等。护患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沟通,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得心理护理 一、病人术前得心理与心理护理 手术就是外科治疗得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就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得。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得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得作用,使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得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得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与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必将影响患者得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得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我国得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得心理活动,对手术一就是害怕,二就是担心。怕得就是疼痛与死亡,担心得就是就是否会出意外,就是否会残废与毁容等。她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得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例如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得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就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得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一次在心脏科得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得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得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大量临床观察与均证明,病人术前得这种恐惧与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得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得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得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得医生与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得意见与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得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得安全作肯定得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得危险性。权威性得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得病人,用其恰当得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得痛苦。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饲管得病人,因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她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得需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得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就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

胸部手术的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胸部手术的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3-05-20T14:10:53.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董莉陈艳华李秀妍王献霞王辉白羽[导读] 胸部外科包括胸部损伤、肿瘤、肺支气管先天疾患,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内利疾病。 董莉陈艳华李秀妍王献霞王辉白羽(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310-02 【摘要】目的讨论胸部手术的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对胸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效避免并发症出现。 【关键词】胸部手术术后护理诊断 胸部外科包括胸部损伤、肿瘤、肺支气管先天疾患,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内利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先天性心脏病等。下面将胸部手术术后呼吸道低效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呼吸道低效与开胸术后体位不当、伤口疼痛、余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术后胸腔残腔等因素有关。 1 预期目标 呼吸道通畅,血氧含量正常;呼吸正常,呼吸道健康。 2 护理措施 2.1体位的护理术后病人未清醒时,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半卧位,头及上身抬高30°~45°,可使横膈下降在正常位置,有利于肺通气、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当病人从平卧位改为半卧位时,上身要逐步抬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协助病人坐起时,应扶持其健侧手臂及头背。一般肺叶切除手术后可取健侧卧位,可翻向任何一侧;但呼吸功能较差或易发生反常呼吸的手术(取3根肋骨以上),应避免健侧卧位,以免压迫正常肺,限制其通气。全肺切除术后仅允许取平卧位或1/4侧卧位,应避免完全侧卧于患侧或搬运病人时剧烈震动,以防纵隔过度移位与心血管扭曲引起休克;也应避免完全侧卧于健侧压迫惟一的肺,造成严重缺氧。为避免长期躺在同一侧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不张,应每1~2h给病人常规翻身一次。 2.2疼痛的护理胸部手术切口常较大,切断的肌肉多,或引流管安置不适压迫肋间神经,故手术后切口疼痛较剧。病人因畏痛常不愿咳嗽、深呼吸或翻身做坐起,使分泌物潴留在呼吸道内,导致肺炎和肺不张。应检查和纠正插管位置或改变病人体位,可减轻疼痛。术后1~2d内,每4~6h1次给镇痛剂或镇静剂,但应掌握哌替啶与吗啡的适应证,吗啡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分泌物变稠难以排出,故老人与儿童慎用吗啡,一般多用哌替啶加非那根。在给药后20~30min内镇痛效果最佳,应安排在此阶段进行咳嗽排痰、深呼吸及某些治疗护理操作,术后第3日始可改服去痛片等镇痛。每次用药后,应观察药效及呼吸、血压的变化。 2.3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肺换气 2.3.1气管插管的护理严密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滑脱或移向一侧支气管,造成通气量不足或胃胀气。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维持在95%以上。观察呼吸幅度,听诊肺部呼吸音,随时吸净气道内分泌物。每次吸痰前后要充分吸氧,吸痰持续时间应在30s内,以避免引起缺氧。拔除气管插管前,须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拔管后立即翻身拍背,辅助排痰,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2.3.2给氧、改善缺氧症状肺切除手术后24~48h内,由于麻醉抑制、伤口疼痛、肺膨胀不全、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减少等因素,会造成病人程度不同的缺氧。术后常规给予鼻导管持续给氧,流量为2~4L/min,直至缺氧症状改善后可改为间断给氧或按需给氧,以维持动脉氧分压在100mmHg以上。 2.3.3鼓励并协助病人有效咳嗽排痰术后前3d内,应协助病人咳嗽排痰。置病人于半坐卧位或坐位,站在病人健侧,轻叩其胸背部,双手扶夹住胸壁,头置于病人胸部后面,轻压伤口,支撑肋骨,随病人咳嗽运动适度上抬胸部。术后1周,应常规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2次/d,有消炎、稀释痰液及活跃纤毛运动的作用,利于痰的咳出。 2.3.4扩肺间断正压呼吸(IPPB)、深呼吸、吹瓶或吹气球等,以促使更多的肺泡扩张和肺充分膨胀,增加通气容量。注意扩肺时,病人有可能发生一时性晕厥,其原因是肺扩张增加胸内压力,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减少心输出量,血压下降使脑供血不足,也可由于过度通气后抑制呼吸致缺氧。一般经数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须保护病人防止摔伤。 2.3.5注意保温,预防病人感冒。 2.4指导、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第1日,生命体征平稳,应鼓励和协助病人下地活动,坐在椅中或站立于床旁移步。带引流管者要妥善保护,一切活动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动过速、头晕、气短、心悸或出汗等症状,立即停止活动。手术后第2日起,可扶持病人在室内绕床行走3~5min,每隔4h1次。一般病人术后3d内不宜下蹲解便,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协助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术后病人的运动康复锻炼参阅开胸术后功能锻炼,对预防肺不张、肩关节强直及废用性萎缩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重点评价 3.1呼吸节律、频率有无异常,两侧呼吸幅度是否对称。 3.2体温、脉搏、血压是否正常。 3.3有无呼吸困难、紫绀,动脉血气分析是否正常。 参考文献 [1]郭晓峰,李变红,王静.胸部肿瘤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08期. [2]张小红,王志英,李玉梅.胃癌根治术9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1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