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资料

最新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资料
最新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资料

注:本标准基于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PDCA 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P——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D——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C——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

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法称为“过程方法”。GB/T 19001—2000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于PDCA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兼容的。

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技术,有助于得到对所有相关方都是最优化的结果。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取得最优化环境结果。环境管理体系能够促使组织为实现环境目标,在适宜和经济条件许可时,同时充分考虑采用这些技术的成本效益。

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财务或风险等管理体系要求。但可以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素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组织可通过对现有管理体系做出修改,以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这里还要指出,对各种管理体系要素的应用,可能因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相关方而异。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多少、所投入的资源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等。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

3)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

2 引用标准

无引用标准。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节号和上一版(GB/T24001—1996)保持一致。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3.2持续改进: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总体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3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3.5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6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8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9 环境目标与组织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3.10 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3.11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3.12 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3.13 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4 内部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满足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3.15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3.16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7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18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

3.19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3.20 记录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2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预防污染、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 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4.2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组织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4.4.3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

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4.4.4文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因编制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

a)在文件发布前得到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修订,并重新审批;

c)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需要它的岗位;(参考ISO9000)

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误用,如出于某种目的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4.4.5 文件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文件便于查找;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4.4.6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对于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以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4.5 检查

4.5.1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4.5.2 合规性评价

a)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b)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c)评价采取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配。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

4.5.3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4.5.4内部审核

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是否符合计划的环境管理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和保持。

b)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6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对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进行改进的机会和修改的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b)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包括抱怨;

c)组织的环境绩效;

d)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f)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关的发展变化;

h)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做出的,和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决策和行动。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模版

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00年月日批准2000年月日实施

目录 编号章名编写者 1、环境方针 2、环境管理手册的发布令 3、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公司简介 5、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法规及标准、定义 6、环境管理手册管理 6.1总要求 6.2环境方针 6.3环境因素 6.4法律与其他要求 6.5目标和指标 6.6环境管理方案 6.7组织机构与职责 6.8培训、意识与能力 6.9信息沟通 6.1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11文件控制 6.12运行控制 6.13应急准备与响应 6.14监控与测量 6.15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16记录 6.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6.18管理评审 7、附录 7.1厂区平面图 7.2厂区所在位置示意图 7.3生产工艺简介及流程图 7.4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清单 7.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7.7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图

发布令 各部门、各科室、车间: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环境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司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1996-GB/T24001:1996)及其它要求的《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和见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应。 《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于2000年月 日发布,公司各部门、各科室、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学习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作为我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活动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 总经理: 2000年月日

环境管理体系资料汇编

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质监分局ISO14001环境管理工作 资 料 汇 编 整理时间:二〇一五年九月

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环境方针 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发展经济,营造优美环境,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减少污染排放,倡导清洁生产,追求持续改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诚信为本,努力把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城区,并打造具有侯马开发区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开发区。为此,我们郑重承诺: 科学规划,发展循环经济, 依法行政,实施清洁生产, 诚信服务,营造优美环境, 持续改进,构建和谐新区。

环境管理体系质监分局职责 1、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进行控制; 2、贯彻执行环境方针,遵守执行法律、法规; 3、积极参加开发区组织的培训,并做好本部门培训; 4、接受内审,对审核者发生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

侯马开发区质监分局ISO14001环境管理工作 目 标 指 标 管 理 方 案

侯马经济开发区 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一览表 序号环境 目标 环境 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措施 计划完 成时间 费用 责任部门/ 人 备注 1 烟尘排 放达标 驻开发区 各企业主 要烟尘排 放达标率 100% 1、所有锅炉必须配 齐除尘设备装置; 已完成 各使用单位 2、所有单台锅炉排 放达GB16297二级; 已完成 3、除尘设备100%开 启、使用。 已开启 使用 2 废水总 排放口 达标排 放 各单位污 水排放达 GB8978 二级 1、提高污水重复利 用率,循环使用减少 排放量5%/年;重要 用水部门投资中水 处理设施 2年内 完成 100万元 各单位负责 人 2、医院等污水处理 设施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 3 推进城 市绿化 保持绿化 覆盖率≥ 35% 1、根据开发区绿化 美化管理办法要求, 确保企业新建项目 绿化率≥30% 三年 规划建设局 2、公用绿地不得少 于绿地总面积的70% 三年 4 节能 降耗 开发区各 单位制定 节能降耗 指标 1、制定节约能源降 低消耗考核办法; 长期 经济发展局 2、督促检查各单位 设备、管道维护。 长期

ISO14001-2015全套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

全套ISO9001:2015及ISO14001:2015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目录 0.1章颁布令 (3) 0.2 章管理方针、目标 (4) 0.3章公司组织机构 (5) 0.4章管理职责描述 (5) 1章范围 (9) 2章引用标准 (9) 3章术语和定义 (9) 4章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环境 (10) 4.1 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10) 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0) 4.3 管理体系范围 (11) 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1) 5章领导作用 (13)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3) 5.2 管理方针 (14) 5.3 岗位职责与权限 (14) 6章策划 (15)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5) 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7) 6.3 变更的策划 (18) 7章支持 (19) 7.1 资源 (19) 7.3 意识 (22) 7.4 顾客沟通/信息交流 (22) 7.5 文件化信息 (22) 8章运行 (23)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23)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4) 8.3 设计与开发 (25)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8) 8.5 销售和服务提供 (29)

8.6 产品放行 (32) 8.7 不合格品控制/应急准备及响应 (32) 9章绩效评价 (33)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33) 9.2 内部审核 (35) 9.3 管理评审 (35) 10章改进 (37) 10.1 总则 (37) 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 (37) 10.3 持续改进 (38) 附录A: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 (39) 附录B: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 (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33-7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 24001:2004 等同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所需的主要证据资料一览表

部门审核时检查 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需准备的主要证据资料 行政部(或办公室、综合 部等)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程序 受控文件清单(包括外来文件清单)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文件更改记录(体系文件有更改时)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记录控制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一览表 人力资源管 理 人力资源管理规定 岗位职务说明书(或岗位任职要求)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如电工、焊工、司炉工、叉车工、起重 机械操作工) 环保部(未设置专门的环境因素识 别、目标指 标和管理方 案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应急准备与 响应 潜在紧急情况识别程序 应急预案(如火灾应急预案等) 消防演练计划、演练报告、演练照片/实际 发生过的应急响应记录 各场所配备数量适宜、能有效使用的消防 设施

环保部,可 能纳入办公 室、综合部 管理)环境监视和 测量 环境监视和测量的有关规定 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98年以后的新改 扩建项目) 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烟尘、厂界噪声等)排放达标的环境监测报告(外部第 三方监测) 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主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的定期检查记录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识别程序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合规性评价 合规性评价程序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记 录 生产部门(如生产部、生产技术部等) 设备管理 特种设备备案登记证、定期检验报告(如 行车、锅炉、电梯等) 环境因素识 别、评价、 控制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环保设施的运行规定 现场废水、废气、噪声、粉尘、固废的排放 点有必要的环保治理设施,控制良好,最 好有相应的控制记录 质量管理部门(如品管部、质管部 等)认证范围内 产品中的有 害物质限量 符合要求的 检验报告 当客户或法规、产品标准有要求,提供企 业产品符合环保要求的检验报告(如供应 商提供的原辅材料符合环保的质保书、企 业产品接受主管部门抽检或委托外部检验 机构检验表明有害物质符合限量要求的检 验报告) 环境因素识 别、评价、 控制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它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 14001是由ISO/TC 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SC 1)制定的﹒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它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或“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它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并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是支持环境保护的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见其它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含环境管理手册)共121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全部程序】共121页 文件清单 序号文件名称 1环境管理手册 2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 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4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5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6信息与交流运作管理程序 7相关方管理作业程序 8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 9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10运行策划控制程序 11废弃物管理程序 12能源资源管制程序 13噪音、废水、废气管制程序 14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15消防演习控制程序 16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7合规性评价程序 18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9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0不符合控制程序 21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22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管理手册依据【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制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2019-7-1 批准审核编制

目录 章节号名称页码0.1 环境管理手册目录 0.2 手册修改记录 0.3 环境管理手册发布令 0.4 任命书 0.5 XXX有限公司简介 1.0 目的和适用范围 2.0 引用标准 3.0 术语和定义 4.0 公司所处的环境 5.0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岗位、职责和权限 6.0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3 合规义务 6.1.4 措施的策划

章节号名称页码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7.0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和意识 7.3 信息交流 7.4 文件化信息 8.0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9.0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0 改进 / 附件一:XXX有限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与权责一览表 / 附件二: XXX有限公司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 附件三: XXX有限公司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 附件四: XXX有限公司厂区图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 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实施中,如何确保贯彻CNAB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的相关规定,把握EMS监审证据的获取重点,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是监审有效的关键。现就审核实施中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高层领导的审核 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审核,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主要需获得以下证据:1、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新、扩、改”项目领导抓了哪些“三同时”工作;2、守法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是否了解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组织采取哪些守法对策;3、对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安排和关注;4、在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取得的成效如何,在资源优化、环保费用方面有哪些投入;5、政府或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6、自我完善机制如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7、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守法证据 EMS监督审核仍然要获取守法的证据,特别是二监、三监审核以体现EMS的有效性。 1、对于属于一类风险的组织不但要审核水、气、声排放的日常监测结果,而且要审核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例行监测和年度监测报告,是否达标排放; 2、对于属于二、三类风险的组织酌情而定,对初审时提供的水气声监测报告中已接近排放标准的项目,应要求提供新的年度监测报告,以审核其改进的有效性; 3、组织当年的排污许可证与实际实施情况,有无超标、超量排放,有无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4、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或转移的证据; 5、国家或行业节电节水有明确指标要求,组织是否达到了相应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最新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手册+程序文件)

1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全套资料 (手册+程序文件)

X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手册 IS O14001-2015 文件编号:E M-01 A/10 编写: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1日实施日期:2019年11月01日

修订记录

目录第1 章概述 1.1 颁布令 1.2 公司简介 1.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1.4 环境手册的管理 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 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3.1 引用标准文件 3.2 术语和定义 第4章组织的背景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第5章领导作用 5.1 领导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3 合规义务 6.1.4 措施的策划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

6.2.1 环境目标 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信息交流 7.4.1 总则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 7.5 文件信息 7.5.1 总则 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文件信息控制 第8章运作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9章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 9.1.2 合规性评价 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 9.2.2 内部审核方案 9.3 管理评审 第10章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3、监测与测量的审核 监测与测量的工作对象是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它体现在: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进行监控,对环境表现加以跟踪,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在第一阶段审核时,通过文件审核,评价监测与测量程序是否覆盖了标准要求的内容,以达到对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运行及活动关键特性监控的目的;是否为环境因素控制要素提供监督作用,程序是否合理,与环境因素控制要素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收集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或证据,监察组织是否评价了自身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在第二阶段审核时,应借助查阅记录和现场观察等手段深入审核监测与测量实际运作是否严格按程序文件执行,是否实现相应监督保障作用,对于发现的不符合是否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程序加以整改。 (三)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审核 持续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使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之一,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审核使体系审核的重要任务。 审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 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情况; b) 法律和其它要求的程序文件与ISO14001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和实施情况; c) 环境管理体系中与法律法规相关的要素与ISO14001标准的符合情况。 1、对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内容 以下内容主要在第一阶段审核。 a) 在审核文件时,首先应确认该程序文件中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范围符合标准要求,即应包括与该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需注意不应只收集有关活动方面的法规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 b) 程序中应规定收集、登录、保持法规的责任单位或人员,这是有效执行该程序文件的基本条件; c) 程序中应规定收集频次、途径、登录和更新的方法,这是保证组织持续获得最新法律的需要; d) 程序应规定识别方法、以及传达和执行的方法。组织在收集法规之后,一定要对法规进行识别。 e) 组织识别法规的结果,应在体系文件附件中列出相关法律、法规的清单,并做到正确、充分、无遗漏; f) 组织应列出相关活动、服务、产品与所应遵守的法规的关系,以使收集的法规能切实指导相关的活动; g) 组织的文件中应规定对组织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情况进行定期评审,以判断体系是否能够实现环境方针的要求,实现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符合性的审核内容 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在现场审核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等,例如: a) 新建项目、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ISO14001全套资料--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创兴服装洗漂实业有限公司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执行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标准) 内部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控制程序 (本受控文件之规定,相关部门应严格、有效执行。未经批准,不得复制和向外提供)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要求,用来确定公司的各项环境管理活动是否符合环境管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3、职责 3、1贯标办负责制定《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 3、2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 3、3环境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 3、4各部门负责纠正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3、5环境管理者代表指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内部审核日程安排表》。 4、工作程序 4、1《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的制定 4.1.1贯标办负责编制《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报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 4.1.2《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的编制,应根据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前审核的结果,其内容包括: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的全部要素要求,说明受审核的范围,部门及时间安排。对公司与环境管理相关的部门,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现场内部审核。 4.1.3除上述例行审核外,环境管理代表可根据以下情况决定增加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频次。 a)体系的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如:产品结构变动,工艺方法的改变以及体系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 b)法律、法规的改变; c)相关方对环境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d)发生重大环境影响事故; e)具有重大环境影响事故的潜在可能性; f)相关方对于环境管理的投诉; g)上一次内审的结果,需要再一次的进行验证。 4、2审核的准备 4.2.1每次审核前贯标办负责组织审核小组,审核组长由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经培训并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审核组的成员分工应注意审核人员独立于被审核部门的工作。内部环境体系审核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由专业权威机构确认其资格。 4.2.2依据《年度EMS内部审核计划》,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内部审核日程安排表》,《内部审核日程安排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GB/T 24001-96 批准日期1996-12-01 实施日期1996-12-01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对它们的符合,并向外界进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和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管理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指南见其他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图1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E M-01A/0 编写: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8年1月1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日

修订记录

目录 第1 章概述 1.1 颁布令 1.2 公司简介 1.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1.4 环境手册的管理 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 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1 引用标准文件 3.2 术语和定义 第4章组织的背景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第5章领导作用 5.1 领导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4 措施的策划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 6.2.1 环境目标 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信息交流 7.4.1 总则 7.4.2 内部信息交流 7.4.3 外部信息交流 7.5 文件信息 7.5.1 总则 7.5.2 创建和更新 7.5.3 文件信息控制 第8章运作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9章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

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 9.2.2 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 第10章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

1.1环境手册颁布令 环境手册是本公司从事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促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是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用以统一、协调全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活动,使其基于G B/T24001-2016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 现决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按一体化《环境手册》规定的标准贯彻实施。 总经理: 日期:2017年11月21日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内容

参考资料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得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与它应遵守得其她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得信息,制定与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得那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得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得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得环境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得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得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得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得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得环境方针,活动、产品与服务得性质,运行场所与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得指南. 2规范引用文件 无规范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得人员。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得过程,目得就是根据组织得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得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得所有方面。 3、3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得不符合得原因所采取得措施。 3、4 文件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就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她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得组合。 3、5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得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6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得活动、产品与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得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就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得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得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得任何有害或有益得变化。 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管理体系得一部分,用来制定与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1:管理体系就是用来建立方针与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得一系列相互关联得要素得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与资源。 3、9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最新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资料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1667 评论:0更新日期:2012年09月29 日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实施中,如何确保贯彻CNAB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的相关规定,把握EMS监审证据的获取重点,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是监审有效的关键。现就审核实施中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高层领导的审核 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审核,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主要需获得以下证据:1、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新、扩、改”项目领导抓了哪些“三同时”工作;2、守法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是否了解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组织采取哪些守法对策; 3、对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安排和关注; 4、在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在资源优化、环保费用方面有哪些投入; 5、政府或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6、自我完善机制如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 7、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守法证据 EMS监督审核仍然要获取守法的证据,特别是二监、三监审核以体现EMS的有效性。 1、对于属于一类风险的组织不但要审核水、气、声排放的日常监测结果,而且要审核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例行监测和年度监测报告,是否达标排放; 2、对于属于二、三类风险的组织酌情而定,对初审时提供的水气声监测报告中已接近排放标准的项目,应要求提供新的年度监测报告,以审核其改进的有效性; 3、组织当年的排污许可证与实际实施情况,有无超标、超量排放,有无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4、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或转移的证据; 5、国家或行业节电节水有明确指标要求,组织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能耗标准; 6、组织的特种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等是否按时由监察机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中提出来的整改要求,是否经过了整改和复验合格后投入运行; 7、其他对照适用法律法规必须强制执行的证据。 三、审核准则变化及其审核 要关注EMS审核准则的变化如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发布实施,特别是地方法规和顾客、第二方审核提出的其他要求,要依据这些新准则要求进行审核取证,如纺织、服装行业2006年1月1日全面强制执行“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在审核产品中环境因素控制时,应依据上述标准要求,关注相应的PH值、甲醛含量、色泽度等指标是否达标的证据。 四、体系的变化及其审核 首先要关注EMS范围有无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组织的体系有哪些变更以及变更后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如有的组织在取得证书后在厂区内新建了员工食堂、宿舍;有的工厂在

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4.1总则

7.4.2内部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4.1中提及的外部和内部问题; b) 4.2中提及的合规义务; c) 其组织的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 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 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4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在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关注点

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关注点 1、“适当的”与“适用的”不得互换:“适当的”意指适合于或适于……的,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适用的”意指相关的或有可能b应用的,意味着如果能够做到,就须要做, 2、“确保”:意指职责可以委派,但责任不能委派。 3、标准使用短语“保留文件信息作为……的证据”来表示记录。用短语“保持文件化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 4、“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合同方) 5、“三大支柱”是:环境、社会和经济(0.1背景) 6、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0.1背景) 7、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8、生命周期是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9、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0.3 成功因素) 10、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是可能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使用不同的环境技术,并有不同的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0.3 成功因素) 11、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合规义务,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0.3 成功因素) 12、本标准使组织能够运用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想,将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0.5 本标准内容) 13、应:表示要求;应当:表示建议;可以:表示允许;可能、能够:表示可能性或能力;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标准(0.5 本标准内容) 14、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1 范围) 15、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1 范围) 16、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1 范围) 17、本标准适用于组织基于生命周期观点确定的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1 范围) 18、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1 范围) 19、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岗位和职责、策划和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术语:管理体系) 20、环境管理体系用来管理环境因素、履行合规义务、应对风险和机遇(术语:环境管理体系) 21、环境方针是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意图和方向。(术语:环境方针) 22、组织是为实现其目标而具有职责、权限和关系等自身职能的个人或群体。(术语:组织) 23、相关方是指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