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症医学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最新重症医学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最新重症医学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及操作要求

适应症:

1、严重吸气不足;

2、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

3、呼吸肌麻痹及麻醉的呼吸管理。

禁忌症:

1、大咯血;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操作流程:

1、接好管路。

2、选择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比值。

3、供气压选择在0.1—0.25kpa(小儿酌减)。

4、选择合适的氧浓度。

5、同步吸入压调至最小,同频敏度置适中位置,先打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打开减压表上的旋钮,接通电源,机器开始向患者送气。逐步增大同步吸入压直至通气充足。

6、患者在自主呼吸,选择合适同步灵敏度,调至刚好能触发机器为宜。

7、使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胸部运动情况,观察气道压力表上显示气道压力来判断通气情况。

8、机器使用完毕,先关掉氧气瓶总阀开发,再关掉减压表旋钮,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注意各管道和电源接插头的连接情况,观察有无气道松动,漏气或脱落现象。

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情况变化并做好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吸痰

前后应给予纯氧吸入。

3、呼吸机使用完毕应将喉管卸下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防止交叉感染。

呼吸机操作流程图

用物准备 连接管路

检查各管连接是否紧密固定,有无漏气

操作模式

选择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比值

选择供气压力0.1-0.25kpa (小儿酌减)

选择合适的氧浓度

仪表态度

同步吸入压调至最小,同步灵敏度适中位置,先打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打开减压表上的旋钮,接通电源,机器开始向患者送气。

电动洗胃机

一、操作步骤:

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2)当按“自动”键后,自动工作开始,此时首先吸液指示灯亮,表示在自动吸液,一定时间后,冲洗指示灯亮,吸液指示灯熄灭,表

示在自动冲液,如此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洗胃的目的。

4、使用机器完毕后,将过滤器刷洗干净,然后按好各管路,桶内装好清水,接通电源按“自控”键对管路进行自动清洗约5分钟,再关闭电源。

5、使用完毕将胃管、过滤器、吸引软导管全部浸泡在0.2%“84”消毒液内1小时后晾干放薰蒸柜消毒备用。

二、注意事项:

1、在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胃管,造成不吸水、不出水或水流减慢,可瞬时按“手冲”键或“手吸”键,直至水流通畅后,再按“自控”键继续洗胃。

2、在“自控”洗胃内,必须注意观察排污口状况。

3、严禁无液体时开机操作,以免烧坏水泵。严禁同时按两个以上的键,以免烧坏溶丝管。

4、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

5、洗胃过程中还要观察洗胃液入量与出量是否均衡,洗出液体的颜色,气味。

6、对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洗胃机操作流程

向病人解释(清醒病人)

机器准备

准备病人(取左侧卧位,清醒者可取凌晨卧位)胸前围胶单

戴手套,量胃管长度,插胃管

确认胃管位置后接洗胃管

按“手吸”键后按“自控”键

洗毕,拔胃管(如不需保留)

处理病人口腔、皮肤及头发卫生

清洗消毒洗胃用物

洗胃机放回原处备用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向病人解释(清醒病人)

准备病人(平卧、四肢平放)

酒精棉球清洁导联接触部位

接上各导联线

开启电源开关

按PAPER SPEED 键调节走纸速度(25mm/s )

同时按EMG 及HUM 二键抗干扰

调节描笔于适中位置

按←→键导联

按START 键开始记录

记录完毕按STOP

关机,从病人身上取下电极

心电图纸上标导联并写上姓名、日期、时间

整理导联线放回原处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联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肢导联 右上肢:红 右下肢:黑 左上肢:黄 左下肢:蓝

监护仪使用操作

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插上电源,仪器指示灯亮,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清洁病人皮肤,贴好电极,将心电、BP、SPO2电缆线分别连接于病人身上,按下仪器左方最下角的开机键,待仪器屏幕上显示监护画面后,按下‘血压周期设置键’,根据医嘱及病情通过旋转‘选择键’来设置所需的时间周期,再按下‘血压启动键’,仪器默认所设置的血压周期测定,血压测量完毕,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HR、SPO2、R、BP数值,根据广场数记录于护理启示单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3、监护仪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键’,把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上取下,整理好病人体位,保持床单整齐,并向病人致谢。同时记录,整理用物,推回原位放置,用75%酒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及时补充电极片、心电图纸,以便备用。

四、注意事项:

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教师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处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深层。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监护仪操作流程图

备用物

推至病人床前

开机进入

监护状态

监 护

使用完毕

终末处理

吸引器操作规程

1、核对并解释

2、插电源

3、清洁皮肤

4、连接各导连线

1、设置血压测定周期

2、测血压

1、交待注意事项,及时记录各项记录各项数值

2、测血压

1、关机

2、取下各导联线

3、致谢

4、记录

1、放回原位

2、清洁消毒仪器

3、补充使用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素质要求

备齐用物

病人准备

插管

吸痰

观察面色、吸吸道是否通畅

记录病情及痰量、性质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向病人致谢,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备吸引器、接电源、

检查吸引器性能

治疗盘放入病人床旁

核对、解释(对清醒者)

病人头转向操作者

湿润导管,试吸,从口腔

或鼻腔插入至咽喉

右手持钳,将管插入(插管时,左手指折叠导管末端避免产生负压),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引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用物清洗流消毒,定时清洗贮痰瓶

(吸出痰液,消毒后倾倒)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适用证:

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20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300、36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AED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

如果病人

“不响应、不呼吸、无脉搏”;

连接衬垫病人电缆;

贴附衬垫;

将Energy Select (能量选择)

转向AED On

如接到指示,按ANAL YZE (分析)

指示要电击 没有指示要电击

按SHOCK (电极)

检查病人,检查脉搏

无脉搏脉搏

按PAUSE

通气

在一系列的电击内

如节律监护动作的话

在一系列 的电击后

二、手动模式除颤

1. 使用外部桨形电极

2. 使用多功能除颤电极衬垫

转动Energy Select(能量选择)旋钮到Manual On(手动通)位置

转动Energy Select(能量选择)旋钮到Manual On(手动通)位置

贴附多功能电极衬垫

将电极衬垫连接到电极衬垫病

人电缆上去

将病人电缆和除颤器上的病人

电缆连接连接

转动Energy Select(能量选择)旋钮选择能量(成人为150J)

确证桨形电极与除颤器连接

涂上导电胶

将桨形电极贴附到病人的胸部

上,放在“前尖”位置

转动Energy Select(能量选择)旋

钮选择能量(成人为150J)

按CHARGE(充电)或按桨形

电极上的充电按钮

按CHARGE充电按钮

按SHOCK(除颤电击)或按桨

形电极上的除颤电击按钮

按SHOCK除颤电击按钮

三、同步复律及起搏

1. 进行同步心脏复律

2. 起搏

转动Energy Select (能量选择)

贴附多功能电极衬垫;并将电极衬

垫与病人电缆连接

转动Energy Select (能量选择)

贴附监护电极;应用LEAD SELECT (导联选择)选最佳导联

按Pacer (起搏器);选择“按

需/固定”模式,

调整起搏率(ppm ),按rate (起

搏率)增减

应用LEAD SELECT (导联选择)显示大QRS 综合波的最佳导联

把桨形电极上涂上导电胶;

按Sync On/Off (同步通/断)下方按钮,屏幕出现SYNC 字样

利用增益控制来调整ECG 大小,

选能量水平

按CHARGE (充电)

要开始起搏,按“start/stop ”(启动

按下不放SHOCK (电击),当发现

下一个R 波时,系统就发送电击

按“start/stop ”停止起搏;按

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规程制度

ICU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适应症、操作方法、监护) 第一章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一节适应症 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者。 心搏骤停的标志: 1.突然意识丧失。 2.颈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3.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 (前两项主要标志出现即可判定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抢救。) 第二节操作方法 一、心肺脑复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BLS)(又称心肺复苏CPR) 即现场抢救。目的在于尽快地恢复氧合血供应脑。它包括A(Airway)气道保持,B(Breathing)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和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力争呼吸心跳骤停后5分钟内开始。 第二阶段后期复苏(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目的在于促进心脏复跳,恢复自主循环和正常血压,力争8分钟内开始。包括:①继续基础生命支持;②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如各种通气管道或气管内置管;吸氧、机械通气、开胸心脏胺压等,以建立和维持有效通气和循环;③建立静脉输液给药通路,肘前静脉插管是首选;④药物治疗促进复跳,包括纠正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钾症及酸中毒等,以保持复苏后内稳态;⑤心电图监测,以便发现心律失常并及时控制;⑥电击除颤、复律或应用起搏器;⑦对明显的原发伤、病进行治疗;⑧头部低温。

1.开始CPR之后多久需做再评估:五个循环后评估。2.按压部位必须准确,按压力度适宜,压力过大会导致肋骨骨折,过小无效,按压两臂必须伸直,重力垂直向下。3.心脏按压必须持续进行,不能停顿〔但可换人操作〕,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心脏按压的同时做好插管,除颤的准备。 4.一個循环指→30次胸外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5.当气吹不进去时应考虑什么-呼吸道没打开。 这时候的处置→再次打开呼吸道。

重症医学科重点病种诊疗规范、急救预案及流程

重症医学科重点病种诊疗规范、急救预案及流程 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 一、诊疗规范 (一)概述 心源性猝死是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 小时内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的因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心肌梗死后1 年内。除冠心病外,心源性猝死的第二大病因是心肌病。此外,一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原发性心电异常也是猝死的原因,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马凡综合征等。心源性猝死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或微血栓所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进而产生严重心律失常,室颤是猝死的具体表现。产生室颤的电生理基础是心肌缺血使心电活动下稳定和心肌折返激动。 (二)临床表现 猝死的临床表现框架分为4 个组成部分: 1、前驱症状新的血管症状的出现或原有的症状加重,如胸闷或心前区不适、典型的心绞痛、心慌、气短或乏力等,发生在终末事件之前的数天、数周或数月,但这些症状既不敏感也缺乏特异性。 2、终末事件的发生急骤发生的心悸或心动过速、头晕、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胸痛。时间非常短暂,患者往往不能回忆起晕厥发生之前的症状。终末事件的发生代表了心脏的结构性异常与功能性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易于产生心律失常及心肌代谢环境的改变。 3、心脏骤停由于脑血流量不足而致的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和脉搏消失。其心电机制是室颤(60%~80%)、缓慢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20%~30%)、持续VT (5%~10%)。其他少见机制包括电机械分离、心室破裂、心脏压塞、血流的急性机械性阻塞(大的肺动脉栓塞)以及大血管的急性事件(大动脉穿孔或破裂)等。 4、生物学死亡如不进行治疗干预,持续4~6 分钟的室颤引起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在猝死后4分钟内开始进行复苏术成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8 分钟内若缺乏生命支持治疗措施,即刻复苏和长时间存活几乎不可能。 (三)诊断要点 1、突然意识丧失伴有抽搐,多发生在心脏停跳后I0 秒内。

ICU标准化管理

ICU病房标准化规范 一、ICU病房整体环境标准化规范 ?I CU病室物品摆放标准化规范: ICU监护床摆放位置:所有监护床常规拆掉床头档,床头离墙面30-40CM距离。 ?I CU整体环境各物品维护保养管理规范要求 随时保持病房内地面整洁,各种物品按照“ICU物品清洁、消毒规范要求”执行,保持各物品表面整洁无尘,按规范要求维护和管理各物品。 二、ICU备用床单元标准化规范 1、监护床、床头桌按标准化要求摆放合适位置。 2、监护仪: ?各传感线(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监测、压力监测)需将过长部分整理为“直径小于10cm 圆圈状”,高度位置位于监护仪主机下侧边缘以上。各监测导线需留足监测长度,均可进行对侧监测操作。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导线要整理挂于灵活模块服务器的左侧端。无创血压监测导线及血压袖带整理置于灵活模块服务器的右侧端。心电监测导线(电极片安装好)和压力监测导线整理置于灵活模块服务器的正中下端。体温监测导线另行整理挂于和过长部分同一高度。 ?监护仪界面备用时置于正对前方方向位置。 ?电源线整理后贴放置于固定架底端。监护仪接地保护电缆整理后放置于灵活模块服务器后面。 3、治疗带:现监护所有呼叫器整理后垂挂。 ?吸氧装置不常规置于墙壁氧上,收治病人前安装好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可以装好备用。 ?物品架:放置收治病人备用物品:简易呼吸器、吸氧管、吸氧面罩(储气囊或文丘里)、清洁约束带。 4、床头桌:桌面备用吸痰管数根、吸痰用生理盐水两瓶(经口鼻和经气管),床头桌内应整洁无物。 5、负压引流集痰器置于床头桌右侧边,备用吸引端吸引管放于清洁瓶内,清洁瓶终末消毒时及有污渍随时更换。 6、监护床:监护床电源线和气垫床电源线从监护床中层空

重症医学科护工工作流程

重症医学科护工工作流程 1、提前10分钟接班,与上班护工交接各项物品(体温计、被套、枕套、单子、枕头、棉被等),因交接不清造成物品丢失由接班者负责赔偿,并保持被服柜整洁。 2、每日早上彻底清理大厅内陪护,保持大厅整洁。 3、检查氧气筒是否功能良好,保证氧气充足处于备用状态。 4、负责床单、被罩、枕芯、枕套、被子、陪护衣、约束带、冰袋套的更换,不得丢失。有他科转入床单元物品应严格交班。 5、协助护士接收及转运患者,贵重物品与患者家属当面交清,必要时签字。 6、为新入院及长期住院患者修剪指甲、胡须等,保持患者全身干净、清洁,所有病人穿病号衣。交班者清洁不到位接班者可以不接。 7、协助护士为患者翻身(每两小时一次或根据需要),整理床单元,负责清理病人大小便。 8、协助清醒患者进食水,不得在未经医护人员允许下私自喂病人食物。 9、及时清理用后的液体瓶。 10、保持吸引器桶盖清洁,及时倾倒并更换负压吸引瓶(按要求3/4满更换)和吸引器管道。 11、负责保持整理箱内物品整洁,血压袖带有血渍、污渍时要及时清洁晾干,约束带、被服污染时要及时与洗衣房兑换。 12、认真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 13、保洁员不在班时负责保持病房地面整洁,有污物时随时清理,保持垃圾桶盖的清洁,及时倾倒病区垃圾, 14、每班负责拖鞋的清洗消毒,保持换鞋处整洁。 15、保持医护人员入口处、探视处隔离衣、口罩、帽子的补充并保持

整洁。隔离衣每天更换。 16、保持淋浴间整洁,对进入并病区的可疑人员应及时向当班医护人员汇报。 重症医学科护工岗前培训内容 1、个人形象(服装、仪容仪表、个人卫生):工作衣要求整洁、合体,便于工作,使人感到精干利索。指甲要经常修剪(不留长指甲、不涂抹指甲油),不允许戴戒指及其他首饰。 2、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护士长领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不可随意离开病区及医院,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护士长或专职负责人同意。 3、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安静、不准在病房内高声谈笑,不得慌张懒散懈怠。服务认真,周到,态度和蔼,注意病人的安全、舒适,使病人感到满意。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凡给病人做每项工作前后必须做好手卫生。病人的用具,做好清洁、消毒,并分类放置。 4、安心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应一视同仁(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职业、地位、贫富)。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稳重,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实行保护性医疗体制,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5、不私自为病人或家属解释病情,对危重或术后病人,未经医护人员许可,不得擅自改变体位;不私自为病人使用热水袋或冰袋。 晨晚间护理 1、晨间护理:为危重患者进行面部清洁(胡须短、耳廓清洁、)梳头、剪指(趾)甲、清洁外阴,皮肤干燥者适量涂润肤露,协助清醒患者漱口,整理床单位,协助清醒患者进食水。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系统掌握重症医学科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具备较丰富的重症医学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具备阅读重症医学外文文献所需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够完成实习医生的教学任务。具备良好的人文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要求 1、培训内容及目的: (一)呼吸、循环、生化及影像学动态监测的方法、结果及临床意义。 1)血流动力学主要监测指标与意义以及氧代谢监测意义; 2)呼吸功能监测; 3)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治疗; 4)神经重症的监测;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监测; 6)重症患者病情评估措施; (二)呼吸机呼吸模式及呼吸机参数在不同病人的设置 (三)心肺脑复苏及持续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四)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 (五)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六)多发伤、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诊治 (七)各系统常见危重病的ICU 处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心衰、重症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上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脑出血、脑梗死、中毒、溺水等。 (八)ICU 常用的基本技能:气管插管术、面罩加压氧疗、深静脉置管术、经皮气管切开、电除颤、心肺复苏等。 (九)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除颤仪、呼吸机、血气分析仪 重点掌握:(1)重症病人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2)重症病人基本生命监测手段及方法 (3)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机械通气的原理、适应症、并发症及常见报警的处理 (5)不同类型休克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监测、诊断及鉴别诊断、液体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ICU技术操作流程图

ICU接病人程序 ICU技术操作流程图

二、CPB术后ICU病房监护常规 目的:通过对相关监测目标的分析,对循环、呼吸、泌尿、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血液、消化、内分泌系统的状态做出判断,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注意事项: 1、动态的监测术后病人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与值班医生沟通,对病人细微变化及时报告,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2、运用现代化医疗设备为病人服务,但不迷信设备,运用视、听、感官发现、分析监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勤于动脑、动手,使病人安全度过恢复期。

三、监测指标的分析判断方法和异常处理 目的:循环系统主要是观察心室泵的功能,防止低心排及心包填塞。 循环系统各项指标正常值 注意事项 1、 入ICU 后30分钟监测一次生命特征,密切观察记载引流量、及性质,动手挤压引流 管; 吸痰前后听诊肺部痰鸣音是否减少或消失。 2、 维护好心功能,调试好正性肌力药物,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报告病情。 3、 完整记录出入量及为患者所做的一切护理操作工作。 BP : 120/80mmHg MAP : 25?80mmHg LAP : 6?12 mmHg CVP :5?12cmH O 尿 前 4h > 2-4ml/kg/h 量 后 4h > 1-3ml/kg/h SaO 2: 95% f HR : 70-140 次/min

四、心脏骤停抢救流程图 目的:以徒手操作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评估抢救实施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确认患者意识丧 通知科主任、 麻醉科及相关 临床科室 ①胸外按压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5cm f,而 后迅速放松,100 次/min f,反 复进行 软床需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将患者去枕平卧、解开上 衣、腰带,使患者头颈、躯 干平直无弯曲,双臂放于躯 干两侧。 按压、放松时间1: 1 按压部位:两乳头之 间,胸骨中下1/3处 按压:人工R=30 : 2 迅速检查BP、P、R,评价生命体征与循环情况(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如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头 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取下 活动义齿,恢复原位,将小 鱼际至患者前额,手掌用力 后压,头后仰,另一手食、 中指抬下颌,通畅气道,下 颌角与水平面成90° 按压手法:一手 掌根部放于按压 部位,另一手平 行重叠于此手背 上,手指并拢, 只以掌根部接触 按压部位,双臂 位于患者胸骨的 正上方,双肘关 节伸直,利用上 身重量垂直下压 ②开放气道 ③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 送气时间为1s:呼气2s,见胸廓抬起即可 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氧流量 8~10L/min,—手以“ 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 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操作5组CPR 再 次判断颈动脉搏 动及人工呼吸10 秒钟,如已恢复, 抢救人员到达检 查心律,判断是 否需除颤,给予1 次除颤后继续上 述操作5组CPR 后再次判断,如 此反复,直至抢 救成功转入ICU 进一步诊治。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细则 重症医学为一门新型跨学科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它以机体在遭受严重的伤、 病打击下引发的全身病理改变,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症医学科(ICU) 的任务则是运用重症医学理论,采纳一切当今最先进的手段,中断疾病的发展,维护全身器官 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赢得治疗基础伤、病的时机,从而争取尽可能高的存活率和生存 质量。因此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能运用现代 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挽救病人生命。 ICU 专科医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培养时间为3 年,通过 3年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第二阶段的危重病医学的高级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 本细则为第一阶段专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 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 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 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ICU科住院医师的轮转应当着眼于重症医学范畴,应以在危重症出现机率较高的科室及区域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科室。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本科室(ICU)24 个月,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2 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1.所有的ICU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12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24个月的重症医 学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 1。 (1)第1年:基本培训,参加重症医学相 关学科轮转。

ICU的设计规范

ICU的设计 目的: 规范已经存在的ICU和将来建设的ICU模式。这些设计标准并不一定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结果,但可以使空间和设备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1.设计队伍: A、应反映出医生、护士、管理者、建筑技术人员的综合需要,以及安全、 防火、防疫的需要。 B、设计人员应从该医院ICU的病员来源、预期床位使用率、周转率、特 殊功能需要(如针对传染病的防护、通风等),支持设施(如中心实验 室、药房、放射科等)和未来发展空间,综合考虑ICU的设计。 C、设计队伍应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医院管理者、建筑设计师、技术工 程师,并广泛征询其他医生、护士、甚至患者,以及其他医院的ICU 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设计方案满足预期的功能。 2. ICU整体计划和各区域设计 A、预先规划ICU模式(综合或多单元模式)、床位数量(推荐多单元ICU 的每个单元8-12张床位)、探视探访制度、设备需求(护士站数量、 储物间数量、设备数量、员工数量、管理和继续教育需要等)。 B、ICU应实行控制出入制度。不允许出现穿行、自由出入ICU的情况。 物品供应和医务人员通道必须与探访通道分开。 C、地理位置尽可能选择在采光、通风良好处。 D、与电梯、急诊室、手术室、放射科、实验室尽量接近。 2.1 患者区域的设计 A、病房的分布必须使患者被安置在工作人员任何时间可直接目视范围, 特殊情况下为间接目视(通过可视监测器),以保证日常和紧急情况下 的患者安全。 B、最佳设计为从中心护士站可直接目视患者,多单元模式下为分护士站 可直接目视管理范围内患者。 C、滑动的玻璃门和隔断应满足上述要求并有利于紧急情况下迅速进入房 间。 D、患者呼叫信号、监护设备报警信号和电话铃声可能恶化ICU内的休息 环境,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投诉。应设定在合理范围(国际噪音会议 推荐在紧急治疗区域白天不得超过45分贝,傍晚40分贝,夜晚20 分贝。大多数医院该区域噪音水平为50-70分贝)。 E、地面覆盖物应选择可吸音材料,并考虑感染控制、清洁维护、设备移 动的需要。天花板和墙壁应选择高吸音材料和结构。柜子、玻璃门、 非直对的房门设计均有利于消除声音传导和折射,减低噪音水平。 2.2 中心站 A、中心护士站应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能满足全体员工的工作需要。如果 为分护士站,每个护士站应能提供大部分中心护士站的功能。 B、提供充足的照明、墙壁钟。有自动化办公条件的应提供足够的空间放置 计算机和打印机。应为医生和护士提供足够的工作平面和座位。提供充 足的文件架放置全部常用医疗文件,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取用。 2.3 X线阅片区域

重症医学科护工工作流程

重症医学科护工工作流 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重症医学科护工工作流程 1、提前10分钟接班,与上班护工交接各项物品(体温计、被套、枕套、单子、枕头、棉被等),因交接不清造成物品丢失由接班者负责赔偿,并保持被服柜整洁。 2、每日早上彻底清理大厅内陪护,保持大厅整洁。 3、检查氧气筒是否功能良好,保证氧气充足处于备用状态。 4、负责床单、被罩、枕芯、枕套、被子、陪护衣、约束带、冰袋套的更换,不得丢失。有他科转入床单元物品应严格交班。 5、协助护士接收及转运患者,贵重物品与患者家属当面交清,必要时签字。 6、为新入院及长期住院患者修剪指甲、胡须等,保持患者全身干净、清洁,所有病人穿病号衣。交班者清洁不到位接班者可以不接。 7、协助护士为患者翻身(每两小时一次或根据需要),整理床单元,负责清理病人大小便。 8、协助清醒患者进食水,不得在未经医护人员允许下私自喂病人食物。 9、及时清理用后的液体瓶。 10、保持吸引器桶盖清洁,及时倾倒并更换负压吸引瓶(按要求3/4满更换)和吸引器管道。 11、负责保持整理箱内物品整洁,血压袖带有血渍、污渍时要及时清洁晾干,约束带、被服污染时要及时与洗衣房兑换。 12、认真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 13、保洁员不在班时负责保持病房地面整洁,有污物时随时清理,保持垃圾桶盖的清洁,及时倾倒病区垃圾, 14、每班负责拖鞋的清洗消毒,保持换鞋处整洁。 15、保持医护人员入口处、探视处隔离衣、口罩、帽子的补充并保持整洁。隔离衣每天更换。

16、保持淋浴间整洁,对进入并病区的可疑人员应及时向当班医护人员汇报。 重症医学科护工岗前培训内容 1、个人形象(服装、仪容仪表、个人卫生):工作衣要求整洁、合体,便于工作,使人感到精干利索。指甲要经常修剪(不留长指甲、不涂抹指甲油),不允许戴戒指及其他首饰。 2、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护士长领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岗位。不可随意离开病区及医院,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护士长或专职负责人同意。 3、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安静、不准在病房内高声谈笑,不得慌张懒散懈怠。服务认真,周到,态度和蔼,注意病人的安全、舒适,使病人感到满意。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凡给病人做每项工作前后必须做好手卫生。病人的用具,做好清洁、消毒,并分类放置。 4、安心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应一视同仁(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职业、地位、贫富)。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稳重,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实行保护性医疗体制,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5、不私自为病人或家属解释病情,对危重或术后病人,未经医护人员许可,不得擅自改变体位;不私自为病人使用热水袋或冰袋。 晨晚间护理 1、晨间护理:为危重患者进行面部清洁(胡须短、耳廓清洁、)梳头、剪指(趾)甲、清洁外阴,皮肤干燥者适量涂润肤露,协助清醒患者漱口,整理床单位,协助清醒患者进食水。 2、晚间护理:面部清洁、梳头、洗脚,外阴部擦洗,整理床单位。新入院病人: 1、嘱其家属准备如下物品(尿垫2包、湿巾1包、卫生纸2卷、不同颜色毛巾3条、脸盆3个、碗两个,小勺一把,润肤露1瓶,无尿管

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XXXX 医院 重 症 医 学 科 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目录 一、气管插管术 (3) 二、气管切开术 (4) 三、经皮气管切开术 (6) 四、胸腔穿刺术 (8) 五、胸腔闭式引流术 (9) 六、腹腔穿刺术 (10) 七、骨髓穿刺术 (11) 八、腰椎穿刺术 (12) 九、中心静脉穿刺术 (14) 十、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 (18) 十一、肺动脉漂浮导管植入术 (20) 十二、亚低温治疗 (22) 十三、心脏电转复及除颤术 (23) 十四、心肺复苏术 (26) 十五、心包腔穿刺术 (29) 十六、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31) 十七、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 (33) 十八、关节穿刺术 (34) 十九、清创术、清创缝合术 (35)

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就是否齐全合用,特别就是喉镜就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15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3周,预计2-3周内病情不改善,可考虑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多专业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上报医务科、业务副院长。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医务科。 3.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事后及时补记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4.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了解患者家属的意见,告知内容须记录在病历上。发出病重(危)通知书,医师和家属双签字,完成告知义务。两个科室以上联合抢救时,须共同承担告知义务,以主要实施科室(如手术)为主。 5.抢救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精确到分)、抢救经过、检查和治疗的时间、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上级医师意见及执行情况、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死亡患者须注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 6.拒绝抢救的患者,须有详细记录及患者直系亲属代表签字。一定要详细交代检查、抢救与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的作用、副作用;强调拒绝抢救的后果。 7.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检查科室,应积极配合抢救。 8.急、危重症患者离开病房检查治疗或进入手术室的途中,须有医务人员陪同,根据患者情况,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药品。 9.患者死亡后,医生须向患者家属提出尸检建议,并将家属意见记入病历,家属签字。家属同意尸检的,须按程序填写尸检同意书。 10.各科的抢救设备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有关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安排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和护 人员安排与 士担任抢救工作,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科 抢救药品、齐全完备,做到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消 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抢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ICU抢救制度急救流程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及诊治流程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重症监护医学科

目录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2)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4)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6)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8) 急性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9)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流程 (11) 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流程 (13)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流程 (14)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重危病人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听班人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处、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二)医护人员发现病人病情危重,第一发现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建立输液通道等,同时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协助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 (三)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责,要无条件服从抢救工作主持者的指示,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者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四)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必须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由专人记录。 (五)在抢救病人的同时,由抢救工作主持者或指定人员,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危重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六)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用拒绝或推迟,后勤管理处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 (七)特殊情况如高级干部、港、澳、台胞,或已产生纠纷的病例,可由医务处到场协调,必要时设立科室或院抢救小组,选派专人负责治疗

(成人)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方案和操作规范流程参考

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

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h放气1次。

《重症医学》规范化培训出科考试卷

. 《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出科考试试卷 [闭卷,试卷共6页,答题时间60分钟] 姓名专业科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 分。) 1、芬太尼副作用,不正确的是() A、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B、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轻 C、快速注射可引起胸腹壁肌肉强直从而影响通气 D、镇痛作用比吗啡弱 2、控制性液体复苏适合() A、出血未控制病人 B、高血压病人 C、老年病人 D、颅脑损伤病人 3、 左图是哪种类型心律失常() A、房颤 B、室颤 C、室早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常见休克类型是() A、心源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分布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 D、以上都是 5、下列哪项不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原因() A、大量失血 B、大量失液如烧伤 C、严重腹泻 D、过敏 6、高钾血症临床表现() A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B、心电图改变为T波高尖 C、神经肌肉感觉异常,早期震颤,后期麻痹 D、以上都是 7、治疗休克首要的中心环节是() 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B、应用纠酸药物 C、消除病因、补充血容量 D、应用激素 8、有关营养支持说法正确的是() A、肠内营养液输注越快越好 B、注意监测血糖 C、当患者严重腹胀或腹腔间隙综合征时,宜肠内营养 D、呼吸功能不全者多用糖,肾功能不全者多用蛋白质。 9、关于脑出血术后控制血压不正确的是()

A、维持血压在90-140\60-90 mmHg B、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 C、血压不宜大起大落 D、不宜过度降压 10、咯血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A、窒息 B、失血性休克 C、吸入性肺炎 D、肺不张 1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首要措施是() A、迅速大量补液纠正缺水 B、持续小剂量泵入胰岛素纠正高血糖 C、尽早补钾 D、补碱 12、甲状腺手术后4小时,患者突然出现极度烦躁,呼吸困难,紫绀,心率迅速降至50次/分,考虑为() A、失血性休克 B、全麻后低氧血症 C、窒息 D、心衰 13、关于ARDS,错误的是() A、机械通气时使用PEEP的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 B、机械通气时采用低潮气量、低FiO2,以PaO260 mmHg 以上(SP O290%以上)为目标

重症医学科医师资格准入制度与程序

重症医学科医师资格准入制度与程序 为了规范重症患者管理,加强重症医学科资质准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重症医学科医师资格准入要求: (1)重症医学科医师资格: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在本院注册,进入重症医学科后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掌握以下(2) 及(3)本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严格的 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人员。或取得国家或本省级重 症医学分会专科资质培训合格人员。 (2)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 力:复苏、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 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 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 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 外营养支持、镇静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免疫功能紊乱等。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3)除掌握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 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臵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

术、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电复律与心脏除 颤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4)重症医学科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 二、重症医学科资格准入程序 (一)对于本科新进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集中培训,达到以上技术能力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考试。 (二)考试合格符合准入条件人员填写《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资格准入申请表》。 (三)科室资格准入考评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考评小组组长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人专业理论、技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四)具体程序如下: 1、个人符合资质要求,填报《重症医学科资格准入申请表》 2、科室考评小组评议及组长(科主任)同意并签名 3、医务科对其资格、材料进行审核。 4、审核合格后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5、医务科备案并公示。 (五)资格准入实施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 三、重症医学科资格准入监督管理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图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 一、收治围及标准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 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后需脑复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 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围。 二、转出标准 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 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者,由专科联系ICU值班护士,ICU值班护士通知ICU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到现场; 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3、若决定转ICU,ICU会诊医师需要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ICU费用情况,并通知ICU值班护士,告知需要准备的用物。 4、ICU值班护士负责准备床单位及用物。 5、转出科室值班护士负责结账,并将患者的信息、病历转至ICU。 6、转出科室医生及护士负责转运途中的安全,需要ICU 医师协助的,可与ICU会诊医师协商。 7、患者从病房转运至ICU后,转出科室医生及护士与ICU 值班医生及护士进行床边交接,患者从手术室直接转运ICU 的,由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一起护送患者到ICU 予以床旁交接;均需要完整填写交接记录单;具体容包括: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检查资料、治疗情况、经费情况、家属要求等。 四、转出流程 1、患者转出前,由ICU医生、专科医师联合查房,请专科医生会诊讨论后,决定患者是否转出ICU;如果存在意见分歧,由ICU申请全院大会诊,医务部决定是否转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