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管理.doc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管理.doc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管理.doc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2020年4月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本文介绍了室内环境检测的概念与目的,针对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危害的严重性,就室内环境检测进行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了探析,并提出了提高室内环境检测规范化管理措施,以提高室内环境检测的整体水平。

一、室内环境检测相关问题

(一)室内环境检测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

室内环境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

1、环境治理专家提出,室内装修后,各种人造板

材、装饰布、地毯等散发的甲醛,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都有不可忽视的毒害,可引起鼻、咽喉、皮肤及消化道癌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强烈致癌物质。

2、在室内装修中应用的各种油漆及油漆添加剂和防水涂料中,含有苯和二甲苯。苯化物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强烈致癌物质,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破坏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造成孕妇流产和胎儿先天性缺陷。

3、在民建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防冻液,主要成分是氨,它在室内发出的大量氨气,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极大降低了人的免疫力,引发肺气肿,成人呼吸窘迫症等多种疾病。

(三)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室内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内环境规划、室内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室内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发展趋势和速度,追踪污染源,为实施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检测资料,为研究室内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预测预报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4、为制定、修订室内环境标准、室内环境法律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5、为室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室内环境检测的不规范现状

(一)检测机构资质不够,检测价格差距大

当今对装修的信任危机,催生了越来越大的室内空气检测市场。然而,一些机构未经资质认证就四处招揽业务,违规出具检测报告,名头各异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的收费标准更是差异巨大。检测机构发布的收费标准由100元到上千

元不等。这主要是检测环境、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的构成不同造成的。正规的公司都有专业的实验室和经培训上岗的检验员,还应获得CMA计量认证资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收费自然高。然而由于检测行业兴起的时间不长,市场体制还不健全,一些检测机构只是到工商部门注册拿个经营证,再买几套设备就开始营业,检测后出具的装修治理检测证明并不准确,但是消费者一般不会再做一次复检来核实结果是不是准确,检测证书起到了一个哄骗消费者的作用。

(二)行业有待法律规范

室内空气检测和治理行业的混乱,与法律规范的缺失有关。目前,国家对这一行业尚未出台专业法规,只有关于室内空气检测主要有两项标准,分别是《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前者是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发布的国标推荐性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标准;后者则是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标准。一般来讲,GB/T18883—2002较多用于家庭和精装修的房子。

(三)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有待提高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属于一项新兴的技术,首先,国内具备室内环境检测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十分短缺,具备室内环境检测资格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其次,一些检测机构由于资金短缺,缺乏技术性能良好、灵敏度满足检验标准、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这些因素造成室内环境检测的技术含量不高,检测结果不准确。

三、规范室内环境检测的措施

(一)建立市场分级管理机制

一个正规的从事室内环境检测验收并出具检测报告的机构,应该有符合检测要求的实验室、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建立起相应的检测程序和质控体系.有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正规资质.并通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CMA认证。但由于目前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可以实现分级管理体制。对具有资质并取得CMA认证的单位,可以批准其进行室内环境工程验收和室内装饰装修检测,并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作为解决法律纠纷、居民维权和政府工程验收的依据;对大多数居民进行室内检测环境.只作为治理或评价参考的.可以由部分资质不深或未取得CMA认证的机构进行检

测,降低成本。

(二)加强政府管理力度

争取政府早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物价及其他部门应出台固定的收费依据,抵制不良竞争,价格定位大致可分为工程验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出具普通检测报告、简易检测4种费用。

(三)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的技术研发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企业内部的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对研发出的监测治理技术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并适当的向研发企业拨助款项,来鼓励企业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技术自主研发,努力提高全国的室内环境监测治理水平,保证我国的室内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人体健康标准。

(四)培训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人员

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效果与开展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联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

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知识和技术,合理开展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还应当出台和完善规范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从业人员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标准,保证从业人员在认知国家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要加强对室内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室内环境健康意识,加大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及污染源头的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室内环境监测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污染控制与预防。可利用新闻媒体对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室内污染预防与控制的新经验、新进展等进行报道,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在全民中开展环境科普教育,让公众对环境有知情权,提高公众的环保自觉性。同时还可通过环保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让权威的专家学者参加环境知识普及,避免误导公众的现象发生

四、室内环境检测的规范施工

(一)布点与采样

布点和采样采样点位的数量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要能正确反应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2个点;50~100 m2设3~5个点;100 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应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0.5~1.5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经装修的室内环境,采样时间应在装修完成7d以后进行。一般建议在使用前采样监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室内环境,空调应正常运转。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而定。

(二)监测项目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新装饰、装修过的室内环境应测定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人群比较密集的室内环境应测菌落总数、新风量及二氧化碳;使用臭氧消毒、净化设备及复印机等可能产生臭氧的室内环境应测臭氧;住宅一层、地下室、其它地下设施以及

采用花岗岩、彩釉地砖等天然放射性含量较高材料新装修的室内环境都应监测氡(222Rn);北方冬季施工的建筑物应测定氨。

结束语

室内环境检测是一项关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工作,对室内环境检测进行规范,认真开展监测工作,努力为广大居民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环境监测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人员要本着大胆实践、认真钻研的工作态度,规范检测行为,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努力探索规律,切实提高室内环境检测水平。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GB50325-2010.

[2]李先庭.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与发展[J].暖通空调,2009(30):36-40.

[3]李金荣.家装污染及其检测治理技术[J].舰船防化2006.(1):13-15.

[4]王映华.室内装修污染的危害及防治[J].河北化工,2007.30(3):50-51.

[5]朱萍,柳欣.室内污染及其防治[J].今日科苑,2007(18):165.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2017年8月2号 衡阳市科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为:氡、氨、甲醛、、苯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五项。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三、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1.空气中氡的检测 1.1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2检测仪器: 1027型电子氡气检测仪 1.3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 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以闪烁室法为基础,用气泵将含氡的气体吸入闪烁室,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使闪烁室内的ZnS(Ag)柱状体发光,光电倍增管再把这种光讯号变成电脉冲。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测量电路,把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放大、整形,进行定时计数。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与氡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空气中氡的浓度。 2.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的检测 2.1测试方法及依据 2.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1.2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基本原理: 用大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甲醛吸收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

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空气中氨的检测 3.1测试方法及依据 3.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1.2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2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3.3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4.空气中苯的检测 4.1 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F。 4.2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TP-2030型热解吸装置、BTJ-Ⅲ型热解吸装置、湖北方圆公司生产的FYGC-2000B型气相色谱仪。 4.3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苯用活性炭管吸附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提取出来,经气相色谱仪由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计算出空气中苯的含量。 5.空气中TVOC的检测 5.1 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 5.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TP-2030型热解吸装置、BTJ-Ⅲ型热解吸装置、湖北方圆公司生产的FYGC-2000B型气相色谱仪。 5.3 基本原理: 空气中的TVOC用Tenax-TA吸附管吸附采集,经热解吸提取出来,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甲醛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甲醛监控 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0 1.1 选题背景 0 1.2小结 0 第二章作品方案设计 (1) 2.1 作品方案 (1) 2.1.1 作品概述 (1) 2.1.2 上位机软件设计及WEB服务器设计 (2) 2.1.3 网关设计 (3) 2.1.4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 (4) 2.2 预期目标 (5) 2.3 小结 (5) 第三章上位机与WEB服务器设计 (6) 3.1上位机软件设计 (6) 3.1.1功能模块 (7) 3.2 小结 (12) 第四章网关数据收发软件设计 (12) 4.1硬件系统 (13) 4.1.1 SIM900A 开发板 (13) 4.1.2 协调器 (14) 4.2 软件系统 (15) 4.2.1 GPRS模块程序设计 (15)

4.2.3 ZigBee协调器程序设计 (17) 4.3小结 (18) 第五章底层ZigBee节点软硬件设计 (19) 5.1硬件系统 (19) 5.1.1 ZigBee节点底板电路设计 (19) 5.1.2 甲醛检测传感器MS1100-P111 (20) 5.2软件设计 (21) 5.3小结 (22) 第六章测试和结果分析 (23) 6.1测试目的与方案 (23) 6.2 上位机软件测试 (24) 6.3 网关测试 (25) 6.4 底层ZigBee网络测试 (26) 参考文献 (27) 附件 (28)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甲醛具有比较高的毒性并且被我国列入在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己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它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质之一。甲醛问题己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家庭装修成为人们时尚的追求,但在美化了居室环境的同时,也因很多装饰材料中含有毒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特别是室内甲醛污染更为严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加强对甲醛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对于保护人类日常生活的健康具有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除采用常规方法将其去除外,对存在甲醛的环境及时通风是关键。本项目针对甲醛检测、开风扇或其他排气装置进行通风、报警展开设计,稀释甲醛浓度,使其达到允许浓度,同时报警,提醒人们注意健康。当然,本系统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家庭室内,也适用于生产装演材料、家具厂等场合。 1.2小结 结合以上所述,研究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甲醛监控系统,对于解决家庭室内环境甲醛浓度监测难、不好控制、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现实意义。

国军标技术状态管理(1).doc

国军标 技术状态管理内容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质量:日期: 标准化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引言 1.1 基本要求 1.2 一般信息 2.程序和规定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2.2 技术状态管理组件机构 2.3 技术状态项目选择准则 2.4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2.5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3.技术状态标识 3.1 技术状态项目规范树 3.2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3.3 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3.4 制定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符 3.5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编写技术状态文件 3.6 发放技术状态文件 4.技术状态控制 4.1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原则 4.2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分类 4.3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程序 4.4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提出 4.5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实施 4.6 技术状态偏离的控制 4.7 超差特许的控制 5.技术状态记实 5.1 技术状态记实内容 5.2 技术状态记实记录 5.3 技术状态记实报告 5.4 技术状态记实实施 5.5 技术状态记实分析 6.技术状态审核 6.1 一般要求 6.2 审核内容 6.3 技术状态审核实施 7.相关文件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1 引言 1.1 基本要求 a)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 出能全面反应其在某一特定时刻确定下来的技术状态文件和管理计划,并明确建立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其中功能基线应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分配基线应与《研制任务书》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并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的全部更改都具有可追溯性。 b)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是按照GJB 3206-98 标准的要求指定的,应是符合合同要求,计划 要明确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并明确对技术状态标示、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合的管理计划。 1.2 一般信息 a)适用的军用武器装备系统、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项 目说明,即能满足最终使用性能并指定为单个实体的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的技术状态管理,具体分为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b) 重要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间安排:包括初样/正样的方案论证评审、关键技术(包括 关重件特性)实施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产品技术鉴定、重要设计(涉及产品性能技术指标)的更改评审、产品改进方案评审等,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制/生产活动; c) 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目的在于准确适时有效地贯彻公司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确保 产品技术状态受控。 d)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控制范围适用于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 中的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e) 相关文件: GJB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3206 技术状态管理 GJB 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2 程序和规定 公司编制并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包括与顾客订购方或供方取得一致意见的技术状态 管理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a)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b)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c) 技术状态管理项目选择准则; d)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 e)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公司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规定了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定义、职责、工作程序与要求、控制记录等。其中主题内容为:描述军品技术状态要求,建立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和控制程序;适用范围为: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合同环境和自主开发环境下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2.2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智能化监测系统设计说明

2016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原创保证能用)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室环境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2016 年05月25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生产生活的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因此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室环境发舒适程度。住宅不仅是家庭团聚和生活的场所,而且还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保障,但随着装修材料的肆意使用和生活用品的日益广泛,居住环境的隐患大幅度提高,室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尤为重要的便是室环境的监测,不仅要灵敏的检测出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小,也要具有报警功能,可以时刻提醒危险。当下市面上也有很多监测室环境的装置仪器,但其大部分价格偏高而且功能相对单一局限,因此非常需要能够综合监测室温湿度和有害气体的智能系统。 本设计主要运用了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1.将单片机和温湿度、气体传感器相连接,实现实时采集和读取室温湿度值以及监测气体浓度,达到预期效果。 2.利用LCD完成了显示电路的设计。 3.利用蜂鸣器报警功能,当气体浓度值和温湿度值超过设定的标准值时,实现自动报警功能。 4.当温湿度超限时,LCD显示器可以立即提示并结合发光二极管报警,当气体浓度超限时采用发光二极管报警。

关键词:单片机;声光报警;LCD显示电路;室环境监测 Title The design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if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improved, so people have begu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door environment. Residence is not only the place of family party and life, but also an important material guarantee of people's lives. But with the wanton use of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daily necessities, the hidden danger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greatly improved.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serious killer on the modern

室内环境检测全步骤学习资料

检测全步骤 (一)采样前一天准备工作 1.采样点的选取:氨、甲醛、苯、TVOC一层和顶层必测,其他均匀分布,氡在低层 2.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写 3.应检查大气采样器是否运转正常,电量是否充足,电量不足或欠压及时充电。 4.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是否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及时更换;检查上述实验仪器编号是否完整、清晰、唯一,若有缺失,及时修补完整。 5.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是否已经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 6.检查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Tenax TA吸附管)在采样前是否已活化,苯活性炭管活化条件为 350℃ 10min,TVOC采样管活化条件为300℃ 10min。 7.采样管的核查记录。要求在标准大气压采样管的阻力在5-10kP 8.准备好采样记录、见证记录、委托书,现场采样描述,备案表,检测方案并放在文件夹中,采样时携带。(二)采样前一小时准备工作 1.首先记录化学分析室的温湿度记录表 2.配制氨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已配制好的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b.100ml容量瓶(专门用于配制氨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 准确度), c.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 d.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 e.刻度吸管管架1个(用于放置刻度吸管), f.滤纸1张,撕成四等份, g.100ml小烧杯1个(盛放50ml蒸馏水的),胶头滴管1个(吸取蒸馏水的), h.洗瓶1个(装满蒸馏水), i.250ml烧杯1个(盛废弃液)。 ②配制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步骤 取出专门吸取氨吸收原液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原液洗涤2次量取10ml氨吸收原液→至100ml 容量瓶中→盖上氨吸收原液试剂瓶玻璃塞→将10ml刻度吸管放回刻度吸管管架→在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2cm,再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上玻璃塞,旋转15度,上下翻转10次,翻转时旋转容量瓶→配制完成。 ③将10ml氨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取出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液洗涤2次,在盛放氨吸收液的容量瓶中量取10ml氨吸收液→打开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注入10ml氨吸收液(注意,注入溶液时,将刻度吸管末端管尖靠在大型气泡吸收管下部内壁上)→盖上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继续盛装下一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直至达到采样所需数量,并多做一个试剂空白和一个室外上风向空白。(例如:若采样点为10个,则需加12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的吸收液) 若是氨吸收原液数量不够,可多配几瓶或是在容量瓶中氨吸收液不够10ml时,倒掉剩余溶液,用自来水洗涤3遍容量瓶,再用蒸馏水洗涤3遍,用此瓶再配一次氨吸收液。 3.配制甲醛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M BTH], b.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原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 影响实验准确度), c.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 响实验准确度),

江苏省《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征求意见稿)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X—XX—XX日

目录 1. 总则 (4) 2. 术语 (5) 3. 基本规定 (6) 4. 室内空气质量 (7) 4.1一般规定 (7) 4.2甲醛 (8) 4.3苯 (10) 4.4氨 (12) 4.5TVOC (14) 4.6室内氡浓度 (16) 4.7合格判定 (16) 5. 室内热湿环境 (18) 5.1一般规定 (18) 5.2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18) 5.3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22) 6. 室内声环境 (26) 6.1一般规定 (26) 6.2室内背景噪声 (26) 6.3楼板和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性能 (33) 6.4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 (38) 6.5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 (41) 7. 室内光环境 (46) 7.1一般规定 (46) 7.2室内采光系数 (46) 7.3室内照度值 (53) 7.4一般显色指数 (58) 7.5照明功率密度 (64) 7.6统一眩光值 (65) 8. 室内通风效果 (75) 8.1一般规定 (75) 8.2换气次数 (75) 8.3新风量的检测 (79) 8.4室内空气流速 (79) 8.5自然通风 (80) 8.6合格判定 (82) 9 室内可吸入粒物浓度 (83) 9.1一般规定 (83) 9.2PM10 (83) 9.3PM2.5 (87) 9.4合格判定 (89)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规定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规定 1.对于关键、重要、高风险、高故障的产品,三新项目,重要接口等需进 行技术状态管理。 2. 对技术状态进行标识 2.1 对技术状态的标识应在研制阶段开始,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设计人 员在设计文件和图样的标题栏中,对试制阶段、正式生产阶段分别 作S、A标记。 2.2 作为正式生产用的图样,由企业技术中心盖部门章后才可正式投入 生产用。 2.3 对于关键件、重要件图样的标识按规定进行;对重要试验项目试验 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执行WYQP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程序》。 2.4 技术状态的签署应认真履行会签、审核、批准三级审批制度,质量 和工艺会签制度、标准化检查制度。质量会签应着重审查那些与最 终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 2.5 各阶段编制的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协调。 2.6 定型技术文件和图样的更改执行WYQP4.2.3-1 《文件控制程序》 和《新产品的试制和试验控制程序》。 2.7 生产各阶段的状态标识按《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 3. 技术状态评审 3.1 产品的技术状态在每一设计阶段任务完成后或重大更改后,应由企 业技术中心按WYQP7.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评审。评审工作一般在各阶段的设计、工艺评审时一并进行;必要 时,可组织专题评审,以控制各阶段的技术状态。 4. 技术状态的冻结 4.1 凡已定型或经试验成功的产品,按其设计研制过程,分阶段适时冻

结技术状态。技术状态冻结一般不作特殊标记,只在更改技术状态 时才按规定作更改标记。 4.2 已冻结的技术状态,不得随意更改,如必须更改时,要经过充分论 证和试验,并按原审批权限审批,重大更改须提请高一级审批。 4.3 产品的试制、试验应按已确定的技术文件和设计图样要求进行。工 艺技术科定期(每月一次)或不定期进行工艺纪律检查,以确保已 确定的技术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实施。 5. 技术状态的更改 5.1 在试制和试验过程,为完善和改进设计,或者供应条件变化而对设 计、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时,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试验或论证,并要 保证被更改的文件与其相关的文件能协调一致。 5.2 企业技术中心负责将更改情况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并及时从工作 现场撤除作废的图样和技术文件;需要时,对更改后的效果作适当 验证,防止出现不合格品。 6. 技术状态更改过程和执行情况的记录、报告 6.1 一般的技术状态更改可在更改单上详细填写,其内容包括:更改类 别、更改原因、更改标记、在制品处理意见、实施日期、使用情况 等。 6.2 重大技术状态更改,以及设计研制阶段中由设计评审和工艺评审对 该产品的技术状态更改,要做汇总报告和实施情况记录。 7. 顾客要求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及其更改必须经顾客同意。

室内环境检测的主要指标和方法

室 内 环 境 检 测 的 主 要 指 标 和 方 法 系别:XXXX 专业:X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姓名:XXXX

按照国家标准目前室内主要污染物质危害和指标有五项: 氡:氡存在于建筑水泥、矿碴砖和装饰石材。国家制定了氡含量的国家标准,新建房标准是小于100BQ/立方米,已建房标准是小于200BQ/立方米。氡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导致肺癌,它是除吸烟外的第二大致肺癌病因。 甲醛: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木板,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质,主要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于1995年发布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卫生部和建设部制定的居室内标准仍然为0.08毫克/立方米。但是,公用建筑和其他建筑物的标准为0.12毫克/立方米。 氨:室内氨气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肤的刺激和损害。2001年《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空气中氨浓度为每立方米低于0.2毫克。 苯:苯、甲苯和二甲苯存在于油漆、胶粘剂以及各种内墙涂料中。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容易对人体的造血机能造成伤害。卫生部和建设部制定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苯的标准是每立方米小于0.09毫克。 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从广义上说,室内任何液体或固体在常温常压下自然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都属于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TVOC中除醛类以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萘、二异氰酸酯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室内空气中TVOC浓度限值I类民用建筑工程为500mg/m3,I类民用建筑工程为600mg/m3。 有关室内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 1、检测方法简介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目前可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及评估,同时也对建筑材料的放射性进行检测,方法完全符合最新国家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具体如下: 1). 氡的检测: 使用RCM-2氡连续检测仪进行检测。该设备由北京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制造,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鉴定合格。 2). 甲醛检测: 应符合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的规定,(用分光光度计检测) 3). 氨的检测: 应符合:GB/T18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酚蓝分光光度法》的规定,该方法为检测数据发生争时的仲裁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具权威性。 4). 苯、二甲苯及苯系物的检测: 应符合GB/T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的有关规定。 5). 放射性的检测: 用JFY-1智能化石材放射性检测仪检测。该产品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核科联环境科技中心监制、生产,为本行业中广泛采用的检测仪器。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模板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反映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使用正确和准确的技术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状态的管理、协调和审核。 3.2设计所负责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标准化审核。 3.3检验处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检查。 4工作流程 5工作程序

5.1一般要求 5.1.1技术状态管理应包括下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b)技术状态控制; c)技术状态纪实; d)技术状态审核。 5.1.2根据产品技术状态的演变过程, 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 制定产品研制( 生产) 程序, 划分阶段, 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确定每一阶段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5.1.3以技术协议( 合同) 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 用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阶段的技术状态进行描述, 最终形成成套技术资料。必须确保”设计输入”完整、正确实现, 保证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正确、统一、清晰。 5.1.4要保证产品研制过程中各项质量特性与有关文件规定一致, 必须实行技术状态控制, 严格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5.1.5凡出现关键的、重要的超差和更改行为, 均应进行记录, 保证产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

5.1.6为保证产品符合技术协议( 合同) 及设计任务书的规定要求, 确保产品的技术文件能准确表述产品的技术状态, 在产品质量评审后, 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2技术状态标识 5.2.1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在任务确定之后, 由设计所主管所长会同产品主设计师, 根据技术协议( 合同) 的要求, 确定设计输入、产品的基本组成。主设计师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 同时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 制定产品研制计划, 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50325的相关培训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 空气中的甲醛、氨、氡、苯、TVOC 1、检测目的、依据及范围 2、民用工程室内环境分类及限量 3、抽样方法及要求 4、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 5、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 6、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检测 7、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检测 8、室内空气中TVOC浓度的检测 一、检测依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2013年版)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也不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非建筑装修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分类及限量 民用建筑工程按不同的室内环境要求分为以下两类: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 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苯(mg/m3)≤0.09≤0.09 氨(mg/m3)≤0.2≤0. 2 TVOC(mg/m3)≤0.5≤0.6 1 污染物浓度测量值,除氡外均指室内测量值扣除同步测定的室外上风向空气测量值(本底值)后的测量值。 2 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抽检量应增加1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 及原不合格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时,应判定为合格。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三、抽样方法及要求 单体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每间布设点数符合下表: 布设位置: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 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 行;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苯、TVOC、甲醛、氨检测应在 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氡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四、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检测 ●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 ●方法的探测下限不应大于10Bq/m3。 ●本公司测氡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方法为双滤膜法,满足标准上的 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设计开题报告 1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现状 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空气质量却急剧下降。人们对各种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0。传统的室内环境监测设施实时性差、精度低、体积大、功能不齐全等,难以适应人们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它能实时自动地采集室内的所需数据,并分析数据传输到我们需要的界面。减轻室外空气污染最早为14世纪,以英国伦敦的烟雾法 为代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最近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人们最多提及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蓝天。生活环境的PM2.5值的上升,让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的空气净化系统,可见空气质量现在对人们的重要性。随着不断的研究,人们对空气质量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也不断完善。人们对不同环境下,不同污染物在室内和室外的相互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检测系统。国外对环境改善处理技术研究较早,正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我国对于环境监控技术的起步较晚,目前仍有局限性。国内市场室内环境的监测仪器主要是有害气体检测,功能单一且价格较贵,所以非常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且经济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2系统设计方案 2.1.主要设计内容 本系统是实现一个具备温湿度、烟雾、甲醛、一氧化碳为一体的多功能监测系统,要求其精度合适,适用于家庭、综合办公楼等室内环境监测,与硬件设计部分配合完成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完成系统软件设计部分包括:各个模块软件设计、系统总体软件设计,以及对应的软件代码调试。各个模块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报警、显示、输出驱动模块、与上位机监控中心的RS-485 通讯模块及上位机的人机交互模块等。主要完成的内容如下: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单位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室内环境检测现场见证单(首页)

二、检测依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 2.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测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 3. GB/T 1820 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测定方法》 4. GB/T 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5. GB/T 1466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注 : 检测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列出相应的规范。 三、检测设备 注: 多台同规格可用一栏 四、检测概况 注: 应包括抽样方式、检测原理和方法 1.氡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24小时,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无源扩散收集法,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探测下限不大于 10Bq/m3。 2.游离甲醛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进行现场 检测。将空气采样器架好, 放上气泡吸收管,管中加入吸收液,调节采 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气体流量进行采样, 样品采集完后,加入显色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概述 (1) 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总体设计 (3) 1.1 课题设计的内容 (3) 1.2课题设计的方法 (3) 1.3总体方案设计 (3) 1.3.1系统框图 (3) 1.3.2功能设定 (3) 2 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5) 2.1 空气质量检测仪系统简介 (5) 2.1.1 系统硬件结构及原理 (5) 2.2 STC89C52单片机简介 (5) 2.2.1STC89C52主要性能参数: (6) 2.2.2时钟电路模块 (7) 2.2.3复位电路模块 (8) 2.3传感器的选用 (8) 2.3.1气体传感器 (8) 2.3.2温度传感器 (11) 2.4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14) 2.5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16) 2.6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16) 2.6.1LCD1602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16) 2.6.2LCD1602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18) 2.6.31602LCD的RAM地址映射及标准字库表 (19) 2.6.4LCD1602的一般初始化过程 (19) 2.7按键电路设计 (20) 2.8电路电源设计 (20) 2.9本章小结 (20) 3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22) 3.1 系统软件设计思路 (22)

3.1.1 编程语言的选择 (22) 3.1.2 软件功能需求 (23) 3.2软件模块设计 (24) 3.2.1主程序模块 (24) 3.2.2AD转换模块 (25) 3.2.3液晶显示模块 (26) 3.2.4声光报警模块 (26) 3.2.5按键模块 (26) 3.3本章小结 (26) 4系统调试 (27) 4.1系统硬件调试 (27) 4.1.1 常见的硬件故障 (27) 4.1.2硬件调试方法 (27) 4.2 系统软件调试 (27) 4.3本章小结 (28) 结论 (29) 1主要结论 (29) 2展望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附录 (32) 附录一 (32) 附录二 (33)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室内环境检测空气采样技术及质量保证

室内环境检测空气采样技术及质量保证 兰军明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9) 摘要:综合室内环境的各项国家标准,制定室内环境检测的空气采样技术作业指导书,方便检测人员掌握。参考其它标准,对采样涉及的环境条件、质量保证措施做出规定,保证标准实施的统一性,提高标准的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采样技术作业指导书环境条件质量保证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是目前国家这一领域的强制标准,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更新及改版,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管和检测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一直以来未对采样技术单独进行规范,其关于采样的各种技术要求均散落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及相关的参照标准中,且比较简单。随着对检测工作的管理不断加强,本着“采检分离”的原则,笔者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出发,综合参照标准、其它标准及管理规范,重点针对室内环境检测中的甲醛、氨、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四项污染物,建立本检测机构现阶段的《空气采样技术作业指导书》,对采样技术单独进行了归纳。《空气采样技术作业指导书》初步实施以来,对采样的各

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提高了采样的质量控制水平。现将《空气采样技术作业指导书》拿出来,供从业人员参考、讨论,希望在检测标准实施的第一步就加强质量控制,为室内环境检测工作的规范、可控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空气采样技术作业指导书 1 布点 1.1检测点数设置 1.2检测点放置要求 当房间内有 2 个及以上检测点时,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地面高度0.8m~1.5m。 1.3检测房间封闭要求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采样应在房间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采样则应在空调正常运转、对外门窗关闭的条件下进行。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全面反映产品当前的技术状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使用正确和准确的技术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技术状态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状态的管理、协调和审核。 3.2 设计所负责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标准化审核。 3.3 检验处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的监督检查。 4 工作流程 5 工作程序 5.1 一般要求 5.1.1 技术状态管理应包括下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a) 技术状态标识; b) 技术状态控制; c) 技术状态纪实; d) 技术状态审核。

5.1.2 根据产品技术状态的演变过程,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产品研制(生产)程序,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确定每一阶段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5.1.3 以技术协议(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用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阶段的技术状态进行描述,最终形成成套技术资料。必须确保“设计输入”完整、正确实现,保证图样和技术文件完整、正确、统一、清晰。 5.1.4 要保证产品研制过程中各项质量特性与有关文件规定一致,必须实行技术状态控制,严格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5.1.5 凡出现关键的、重要的超差和更改行为,均应进行记录,保证产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 5.1.6 为保证产品符合技术协议(合同)及设计任务书的规定要求,确保产品的技术文件能准确表述产品的技术状态,在产品质量评审后,应进行功能技术状态、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5.2 技术状态标识 5.2.1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在任务确定之后,由设计所主管所长会同产品主设计师,根据技术协议(合同)的要求,确定设计输入、产品的基本组成。主设计师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同时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制定产品研制计划,划分阶段、确定阶段任务目标。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2017年8月2号 衡阳市科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为:氡、氨、甲醛、、苯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五项。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三、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1.空气中氡的检测 1.1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2检测仪器: 1027型电子氡气检测仪 1.3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 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以闪烁室法为基础,用气泵将含氡的气体吸入闪烁室,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使闪烁室内的ZnS(Ag)柱状体发光,光电倍增管再把这种光讯号变成电脉冲。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测量电路,把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放大、整形,进行定时计数。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与氡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空气中氡的浓度。 2.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的检测 2.1测试方法及依据 2.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1.2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基本原理: 用大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甲醛吸收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空气中氨的检测 3.1测试方法及依据 3.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基于物联网传感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互联感知的室内环境监测 贱人 摘要:如今人们在室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室内环境气体质量检测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市场上室内气体检测仪成本高、精度低、检测种类单一等缺点,本文基于物联网传感平台,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一种室内环境气体实时检测系统。本系统立足于解决室内污染超标而不被人所知继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实现对室内环境气体质量的实时动态检测,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结合最高危害上限指标要求,及时给出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报警基点。利用CO传感器、CO2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气体质量,将检测数据交给单片机分析处理,单片机可根据检测值自动做出是否报警的决定。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物联网;单片机;声光报警;传感器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system based on IOT sensor design Li Che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branch in Shuo Zhou Shang Xi,036000) Abstract: Nowadays people spend much of their time indoors, an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so the indoor environment gas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the market at present high cost of indoor gas detector, low precision, detection of single speci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ntrol core design an indo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