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以及茶文化

茶知识以及茶文化
茶知识以及茶文化

(完整word版)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页码: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 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

茶文化讲座主持词

茶文化讲座主持词 茶文化讲座主持词1 一、开幕环节 请大家归座,我们的茶会即将开始! 首先,有请今天的主角们,我们的茶艺师,香道师上场,行茶礼,敬香礼! 自循天道性至灵,日月育成四季青。 万世难成参天树,和风细雨意盈盈。 新叶方采新芽生,旱不萎靡霜不惊。 夏浓秋厚春新茗,最宜珍收最宜品。 先苦后甘人生道,山泉竹器陇亩情。 滴滴沁满诗中意,此时莫羡蓬莱境。 请君明年还复来,座上又添二三人. 一壶天然老道茶,八方佳朋论古今。 二、香道表演 请欣赏香道表演:花落深庭初识香

三、主持人开场 各位茶友,各位嘉朋,在这色如金、味如茶的秋天,我们相聚,放下琐碎与忧扰,停下匆匆与繁忙,关掉手机与I派,以茶为媒,将要度过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下午。 我是你们的茶友楚歌,因为爱茶,而欣然接受方学梅老师的邀请,担纲今天的主持,其实也不是主持,茶不喜欢这么职业的词,我只是今天的茶引,些许温暖的词,陪陪大家的下午茶;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茶会的嘉宾,他们是: 接下来我要讲一讲今天的茶会是怎么形成的,免不得要请组织方来分享一二,茶在中国,不仅饱含东方哲学,因其仪式感,而规范了茶人的行为,因其端庄风雅的仪态,倍受中华文化的推崇,深圳学梅茶艺的方学梅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培养更多的茶识之仕,为中华茶文化的开枝散叶,深研远播,付渚了全心的努力与心血,今天的茶会即是在学梅老师的倡导下由深圳学梅茶艺主办,才应运而生,到这里,请大家用热情而温暖的掌声有请方老师用她那极具襄阳特色的普通话开启今天的茶会,有请方老师; 今天茶会的协办单位,是深圳市周公文创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宝地。走入周公文创,仿佛与历史开启了对话,这里的千年老木头,仿佛在向我们讲诉中华文明的辉煌过去

茶文化茶礼仪的基本知识【最新版】

茶文化茶礼仪的基本知识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到,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所以一般茶只倒八分满。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随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会让主人尴尬,还显得不尊重。 六、头冲脚惜(闽南语脚气的意思),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说,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 十、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惕桃二(两人恋爱游玩)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茶文化讲座自己翻译的修订版

茶文化讲座自己翻译的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参加本次中国茶文化普及讲座。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谈谈中国的茶文化。关于中国茶文化有一个传说,茶是炎帝神农偶然发现的。Distinguished guests and friends, welcome to this lecture for universalization on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Today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together with you. Legend has it that tea was discovered accidentally by Emperor Yandi, Shennong. 一天,他在树下烧水,突然间发现远处一只野兔。于是,他就去追那只野兔,但没追着。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一些树叶掉进了他烧开的水中,水已变淡黄。神农追赶野兔而累出一身汗,口干舌燥,尝了一口泛黄的开水,顿时口舌生津,精神一振。由此,泡茶的传统就流传下来了。不管传说是真是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 One day, he was boiling water under a tree, and then he saw a hare in the distant. And he went to chase the hare, but he failed. When he came back, he found some leaves in the boiled water which had turned to light yellow. He was in a sweat after chasing the hare. His throat was dry and he was really thirsty. Drinking some lightly yellow water, he felt refreshed at once and it was sweet to soul. The tradition of making tea has been handed down from then on. No matter the legend is true or not, China is undeniably the hometown of tea culture. 早在唐代,中国的茶叶就通过陆路及海运的方式远销各地。于是,茶文化也随之传到了日本,韩国,印度,中亚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在17世纪初期,中国茶叶远销至欧洲

茶文化知识的介绍

茶文化介绍 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茶知识博大精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千年文化传承。同时,茶文化亦是东方文化瑰宝,它的美,它的意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知识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茶文化是一种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一种习惯,这写知识慢慢地变成大家一种认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种在中国文化范畴之内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

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知识,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 ( 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 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 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 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 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有的揉前堆积闷黄,有的揉后堆积闷黄。如:君山银会、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6、黑茶类:黑茶属后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工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褐,故称黑茶。如:云南普洱、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普洱茶:性情温和,降血脂,美容减肥等。 7、再加工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是基本茶类,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苹取茶、果味茶、减肥茶、药用保健茶和茶饮料等。 第二部分中国十大名茶五大名泉 一、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2、碧螺春 3、铁观音 4、信阳毛尖 5、都匀毛尖 6、大红袍 7、六安瓜片 8、祁门红茶 9、黄山毛峰 10、君山银针 二、五大名泉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水木芙蓉员工考试复习资料 填空: 1、茶树鲜叶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六大茶类。 2、青茶又称乌龙茶,它分为四大类型:闽白乌龙、闽南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 3、闽北乌龙“四大名丛”分别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4、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5、芙蓉茶庄成立于1994年,旧址在老报社对面,芙蓉茶庄2008年1月1日举办首届茶文化艺术节。 6、冲泡绿茶的投茶方式有三种:上投法、下投法、中投法。 7、泡茶技艺三要素分别是:投茶量、泡茶的时间、水的温度。 8、安吉白茶产于浙江,属绿茶类。 9、冲泡铁观音的水温应有95度以上。 10、狗脑贡是名优绿茶,它产于湖南资兴。 11、普洱茶产于云南,冲泡普洱茶,水温应达到100度。 12、君山银叶产于湖南岳阳,它属于黄茶类。 13、茶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的茶叶是西湖龙井。 14、青山绿水它是苦丁和毛尖杂交培植出来的,它产于贵州。 15、益阳伏砖它属于黑茶类。 16、黄山毛峰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属绿茶,产于安徽黄山。 17、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18、泡茶时择水很重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19、中国的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20、“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21. 冲泡名优绿茶时,水温应以80—90度为宜 22.举出三种乌龙茶类蜻蜓头形:黄金桂、铁观音、单从奇种。两种粗条形乌龙茶大红袍、凤凰单丛。 23. 青茶中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的代表品种。 24. 冲泡花茶时所用的茶具是三才杯,其中的杯盖是天,杯身是天,杯托是地。 25“三龙护鼎”中的“三龙”是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26.滇红主产于云南省,属于大叶种类型。 27 饮茶四要为茶水火器。 28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教学内容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探索茶文化的人越是越来越多,茶文化的知识众多,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茶文化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茶道体验活动方案

茶道体验活动方案 关于茶文化庆国庆活动方案 举办“茶气深深庆国庆,清品茗茶展销会”活动方案茗茶展销会 二、活动主题茶气深深庆国庆,清品茗茶展销会 三、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日(星期三)至10月4日(星期六)共四天每天09:30——18:00 四、活动地点开幕式深圳古玩城文化舞台活动开展深圳古玩城文化广场 五、主办单位深圳古玩城 六、开幕式主持人(待定) 七、开幕式嘉宾区领导、黄贝街道办、深圳古玩城董事长及各位领导 八、开幕式议程 1.主持人致欢迎辞 3.黄贝街道办领导讲话 4.古玩城领导讲话 5.主持人宣布“茶气深深庆国庆,清品茗茶展销会”开始 九、活动操作 1.开幕式文化舞台采用文博会规格布置背景喷绘,文字为:“茶气深深庆国庆,清品茗茶展销会” 2.开幕式文化舞台放置音响、话筒、鲜花,在新茶坊安置接待处(方便来宾签到)

3.开幕式文化舞台前设置彩虹门,彩虹门文字:庆国庆,深圳古玩城茗茶展销会 4.古玩城牌坊前彩旗:入口沿路插彩旗 5.开幕式文化舞台前摆设桌椅子 6.文化广场展销期间挂彩旗(国旗、灯笼) 7.文化广场展销期间设置条幅条幅文字:庆国庆,深圳古玩城茗茶展销会 8.文化广场展销期间设置安保点 9.在文化广场(淘宝市场)划分展位,邀请茶商开办展位,展示产品以普洱茶、铁观音等茶叶为主,供人免费品尝。 10.展销期间在文化舞台举办一系列的茶艺、讲座活动。 11.展销现场,我司配置展篷、展柜各一个,椅子两把。 12.布展时间为2011年9月30日09:00——18:00;展销时间 为2011年10月1日至10月4日(需取消一天淘宝市场),每天09:30——18:00;撤展时间为2011年10月4日下午18:00——20:0013.展位费用收取明细 十、具体活动安排时间开幕式时间2011年10月1日10:00——11:00 茶艺表演2011年10月1日15:00——15:45 茶文化讲座2011年10月2日10:30——11:15 茶艺表演2011年10月2日15:00——15:45 普洱茶文化讲座2011年10月3日10:30——11:10 斗茶表演2011年10月3日10:30——11:20 十一、具体活动安排内容

学习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学习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 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 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 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 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 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 《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 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 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 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 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 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 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 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如今,茶已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 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茶为:"

茶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页码: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乌龙茶因习惯浓

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 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

茶文化讲座策划书参考word

兰州大学学生会关于 举办“茶文化讲座”活动的 策 划 书

兰州大学学生会2015年4月5日

一、活动背景 (3)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3) 三、活动时间 (3) 四、活动目标 (4) 五、活动开展 (4) (一)前期准备 (4) (二)活动宣传 (4) (三)活动流程 (5) 六、经费预算 (5)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5)

一、活动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至少有了4700多年的历史。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茶的精神不仅渗透了宫廷和社会,而且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茶文化研究中既包含历史又包含文学更囊括社会学及人文科学等数十种学术科目,知识的外延及扩展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均有着非凡的意义。举办茶文化讲座能加深全校同学对茶文化的了解以及认识,弘扬茶文化,充实茶文化内容,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在生活中发现茶文化。

三、活动时间: 2015年X月X日至X月X日 四、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让每一位兰大学子都能够了解茶文化,学习并贯通茶文化,并且能够自发的弘扬中国茶文化。五、活动开展: (一)前期准备: 1.兰州大学学生会召开常委会,研讨本次活动流程,所需经费,及其他相关事务。 2.向兰州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和外联实践部下发文件,通知活动相关内容,要求两部门通力协作,互相分工,完成本次活动。 3.兰州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和外联实践部分别召开例会,向部员传达活动相关内容,分配工作任务。 (二)活动宣传: 1.通过兰州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微博向同学们散播举办茶文化讲座的消息,进行舆论造势,让更多的师生知道本次活动,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 2.在校园里人流较多的地方(后市门口、隆基大道、西区体育场、一食堂、二食堂、视野广场)分别拉横幅,进一步提升本次活动知名度。

茶艺老师自我介绍_自我介绍

茶艺老师自我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茶艺这一传统的文化必然能净化社会、陶冶人的情操,茶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下面是橙子整理的茶艺老师自我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茶艺老师自我介绍篇1 教师姓名:王海霞教授课程:茶艺授课分院:老师简介:汉族。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师、云南普洱茶研究院研究员、云南普洱茶研究院茶艺团团员、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员、英国救助儿童协会云南片区爱心使者、上教学目标:学员在一种简单、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所学课程并自由畅谈自己的学习想法和感悟与学员和老师进行交流。 师从于普洱十大人物之一邵婉芳;普洱茶国际标准化领域专家周红杰。进行了为期四年本科茶学(茶艺茶道方向)专业学习,对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审评、茶叶冲泡、茶叶加工,茶文化,茶艺茶道等都有较深的领悟。 茶艺老师自我介绍篇2 持国家高级茶艺师资格证书 曾受邀担任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九州茶苑》栏目的茶艺指导 担任《九州茶苑》栏目组旗下湖南九州茶艺学校的茶艺老师。期间,受邀在国内多家大型茶艺馆进行茶文化教学,担任过国内超过三十家茶艺馆的茶艺顾问 1 / 3

应邀参加在广东佛山举办的“中华茶艺面向世界暨国家茶艺师资格鉴定标准”研讨会,与来自韩国、日本、新家坡、香港及内地的茶文化专家进行交流 应邀参加广州、上海、福建、江西等地举办的国际茶文化艺术节应邀参加湖南省茶叶协会年会,并作为特邀嘉宾表演自创茶艺《玲珑茶艺》 自创茶艺《功夫茶艺》参加在广西横县举行的全国首届“刘三姐杯”茶道茶艺表演赛,获优胜奖 辅导湖南郴州玉熹茶馆茶艺表演队参加湖南省茶艺表演大赛,获一等奖 参加国际茶艺佳丽大赛,获莆田赛区冠军 受邀在中山大学讲授《闻香品茗——中华茶文化》 受邀在国内多家银行VIP俱乐部、行长大讲堂进行茶文化讲座,受到一致好评 茶艺老师自我介绍篇3 王斐 由于本人对茶的喜爱,在20xx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茶行业,做起了茶叶销售。从此我每天都可以闻到茶香,品尝茶的滋味。对茶的每一点新知,常常让我兴奋不已,白天顶着烈日往返于茶店和茶城之间,晚上手捧茶书津津有味的拜读。懵懵懂懂得认为做茶就是要泡一壶使得顾客称赞的香茶。跑遍茶城的角角落落,拜访懂2 / 3

茶文化主题讲座主持词范例

茶文化主题讲座主持词范例 (9:40)第一次催场 柳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伙伴们,欢迎您参加“让好茶与您更亲近”20xx年春茶品鉴座谈会,我们的座谈会将于10:00准时开始,请入坐稍等,谢谢! (9:50)第二次催场 柳虹:各位尊贵的朋友,“让好茶与您更亲近”20xx年春茶品鉴座谈会,即将开始,请大家入座并保持安静;现场的各位同事请将还没 有入座的朋友引领入座。(10:00-10:05)主持人开场 柳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合作伙伴,亲爱的同事 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这里是大家茗茶20xx年春茶品鉴座谈会的现场,欢迎你们的光临,我是主持人柳虹。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大花 园当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从出现至今已经发展了数 千年,几千年来,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包括平民百姓为之痴狂, 而今天,正是这样一种神奇的文化力量再次把咱们现场所有的嘉宾高 朋汇聚到了一起!在此,我代表大家茗茶的全体成员对各位领导、来宾 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合作伙伴,为大家茗茶的发展辛勤付出,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感谢! 柳虹:本次座谈会受到集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出席本次大会 的重要领导有:XX、XX、XX、XX最后,请允许我借大家的双手欢迎在 场所有人的到来! 柳虹:自成立伊始,大家茗茶就将“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作为立 企之本,并将“超值优价”理念一以贯之。能够说,该理念与当前的 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不谋而合。大家茗茶坚持还原茶本质,力推平价 中端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有了本次大会的主题“让好茶 与您更亲近”。现在,我宣布“让好茶与您更亲近”20xx年春茶品鉴 座谈会正式开始。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是什么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是什么 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被称为茶文化,所以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 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在内的都属于茶文化知识。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 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 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例如自嘉茶的茶道“品 尝甘醇味道,享受天然滋养”,正是品鉴出了茶的自然甘醇之美感。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 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 趣相差甚远,兹枚举四家略作说明中国的茶道精神: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中 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茶文化基础的知识: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是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 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 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是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 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 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 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茶文化的茶器简介 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 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不过另一方面,选 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现在的人喝茶已 不如古人那般如此方便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自然环境,更多的人选择到装修较好的茶室 或是在自己家中品茶。如此,茶器的存在可以为品茶的环境增添几分韵味,再加上茶 器本身的实用功能,所以说茶器还是很重要的。正如《茶疏》(明许次纾)中所说“茶滋 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 古代的陶瓷类茶器 中国人泡茶一般都喜好以陶瓷茶具为器,而金属类多用为具,而少用为器。从陶 器煮茶粥到后来技术发展发明了瓷,瓷成了至今仍为人们广受欢迎的茶器。北方多使 用上以白釉的白瓷,而南方则选择东瓯(今浙江)的青瓷,呈青黄色的釉。到了唐代, 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四之器》中说:“刑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这便从 碗的质量和衬色上说明了唐代在择茶碗上的标准。 宋代后,因为人们使用点茶法,为了衬出白色的茶汤,人们从青瓷又改择福建产 的黑茶盏。除了福建,江西的吉州(今吉安)也产黑釉茶盏,斗茶的盛行使黑盏风行整 个中国。到了宋元时期,宋代的影青瓷和元代时的花瓷茶器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明代以后因为人们普遍采用散泡,至此景德镇的瓷器茶器成了人们最普遍喜爱的茶器。 不过更能代表明清茶器的恐怕不是景德镇的瓷茶器,而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器。 紫砂器始于宋而盛于明清,产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哪里地处太湖的西岸,产有 一种澄泥,分三色,一是紫红或浅紫色的“紫砂泥”,烧出的成品呈紫黑或紫棕;二是灰 白色或灰绿的“绿泥”,烧出的成品呈浅灰或灰黄色;三是红棕色的“红泥”,成品为灰黑色。

中国茶文化历史

课程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中国茶文化 摘要: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正文: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

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在大茶业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 1.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晋吴兴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 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舍着《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谈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 二、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 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2.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