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专题调研

山西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专题调研
山西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专题调研

山西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专题调研

调查问卷

说明:对于需要保密的内容,请在问卷回答时注明。此问卷为WORD 文档,表格可以续加,不受限制。

填写人姓名您在本单位的职称/职务

联系电话机构所属学科

您的学术任职:

第一部分:研究机构的学术地位及成就、所属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1、研究机构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

1、

2、

3、

4、

2、研究机构标志性研究成果及其水平评价

标志性研究成果有:

1、,成果水平评价()

2、,成果水平评价()

3、,成果水平评价()

4、,成果水平评价()

5、,成果水平评价()

注:此成果水平评价可以使用:A、国际领先B、国际先进C、国内领先D、国内先进E、省内领先F、省内先进

成果概述:

3、所属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态势?请做概述。

4、您所了解的本省和国内其他省份在本学科内的领先优势情况

表1-1:省内研究机构在本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情况

表1-2:省外研究机构在本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情况

第二部分:本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对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目标的贡献

1、本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对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贡献:请举例说明。

2、本研究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请举例说明。

表2-1:与企业合作及提供服务的情况

合作年限:指双方合作的起止时间(年月);

合作的方式:包括信息交流式、难题解决式、项目合作式、成果转化式、人才培养式、战略合作式以及其他具体的方式;

2

与企业合作(服务)过程中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与企业合作(服务)的典型事例:(可用附件的形式提供书面或电子版材料)

3、您所在的研究机构在推进与企业交流、为企业服务的互动机制中有什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

4、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成果完成人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5、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应服务于

A、国家战略目标

B、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求

C、企业需求

D、自由探索

E、其他:

第三部分:本研究机构与省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联系情况

1、与其他同类或相关研究机构或学科有什么样的联系?联系方式有哪些?联系的程度如何?

2、你对山西省引进名校大院大所的认识?

A有必要,目的是为了:。

B没有必要,理由是:。

C不清楚或其他:。

3、从学科或研究方向的角度,结合山西省产业需求,您认为我省应该引进的名校大院大所有哪些:

研究院所而言,能够为山西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服务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机构。

第四部分:研究机构基本情况

1、本研究机构拥有:()

A、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学科

B、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学科

C、省重点建设学科或扶持学科

D、其他

2、本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稳定情况如何?()

A、稳定,研究机构或学科团队力量充足

B、比较稳定,研究团队有人才流失的情况

C、不稳,研究团队的重要人才经常流失

D、非常不稳,研究团队的人才大部分流失,对团队的研究能力造成重要影响

造成研究团队核心成员流失的原因是:

表4-1:研究机构拥有的主要学科及其人员基本数据统计表(表可复制,分学科填报)

(2)学位点是指本学科所拥有的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及学位点的级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3)学科分类及学科名称参照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

2

2015年度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申请书

附件1 : 申报领域 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申请书 团队带头人: 研究方向: 所在学校: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主管部门: 江苏省教育厅制

编写说明 一、编写前要仔细阅读本次通知中的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要求; 二、编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三、申报类别分为财政支持创新团队和自筹经费创新团队两 种; 四、申报领域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 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及沿海开发、现代农业等; 五、“专业技术职位”指受聘的工作岗位,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员、 副研究员等。 四、“专家组评审意见”和“省教育厅意见”各留半页空白纸。 五、申请书用A4纸双面打印,申请书与附件一同装订,用软封面装订成册(请不要用塑料封面或塑料文件夹),合计不得超过80页。 六、上报的申请书至少有一份原件,每份申请书上均应附证明材料复印件。

一、简表

二、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 简述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目标等(2000字以内)。 三、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着重阐述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及集成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同行中所处的水平,具备的优势和特色(5000字以内)。 四、创新团队带头人简介 简述大学以上学历、主要学术任职、主要科研工作经历,包括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部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以及所获各种人才计划或基金的资助情况等(1000字以内)。 五、研究骨干简介(4—6人) 简述大学以上学历、主要学术任职、主要科研工作经历等(2000字以内)。 六、创新团队成员合作研究的成果(主要论著、授权发明专利和获奖目录) 按年份顺序由近及远排列,每一项按以下方式排列: 论文:作者(按顺序全部列出)、年份、题目、期刊名称(影响因子)、卷(期)、页、引用次数; 专著:著者(按顺序全部列出)、年份、书名、出版社、引用次数; 授权发明专利:发明人(按顺序全部列出)、年份、专利名称、授权专利号、授权国家或地区、转让情况。 获奖:获奖项目名称、奖励类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时间、获奖者名单(按顺序全部列出)。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申请书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 申请书 (项目类别:自由申请项目) 项目名称: 申请者: 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开户银行及帐号:交通银行昆明分行建设路支行 531078126010149120252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政编码:650092 电话: 填报日期:2010年4月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2010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和《2010年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申请项目必须符合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资助范围。申请书用仿宋小四号字逐条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A4幅面并双面印制。 二、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类别——填写“自由申请项目”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 研究性质——属“纯基础研究”填“A”、“应用基础研究或基础性工作”填“B”。 纯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 应用基础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生产实践和科学自身发展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新原理、新方法和基础技术,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对基本科学数据、资料系统地进行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基本规律。 申报学科及代码——按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学科及代码填写,填写申请项目所属学科的最低层次学科及代码。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申报领域及代码——按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及代码填写。 工作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其代码按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单位及代码填写。 隶属关系——指申请者所在单位隶属哪个部门,其代码按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隶属部门及代码填写。 项目组成员——申请者,参与者必须本人签字。 三、项目申请书(一式六份)须经完备所有签字、签章手续,由申请者上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按备案核准制要求审查、评议后,将上报推荐的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报省科技厅备案核准(包括电子文本)。

XX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国内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促进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下简称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是我省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在川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当然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三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科协、省社科联等部门(以下简称省直八部门)共同负责,省人事厅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定 第四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定管理对象为: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在职的专家、学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属于评定管理对象。 第五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定工作两年进行一次。 第六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一般按二级学科、专业评定。每个学科、专业一般评定1至2人,重点、优势及覆盖面广或对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学科、专业可适当增加评定数量。条件尚不成熟的学科、专业暂不评定。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及现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专业分布情况,省人事厅商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委员会确定每次评定管理总名额。 第七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定人选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川经济社会事业作贡献;

(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 (三)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能够预见和把握其发展趋势; (四)有较强的研究、开发才能与组织、管理能力,能开辟本学科、专业新的发展方向,能带领本学科、专业保持和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善于提出重大课题和思路,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 (五)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业务工作; (六)具有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称)(含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的高级工程师,具有特级教师称号的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一般应具有中国国籍; (七)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学术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居省内领先地位。 第八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由市(州)政府,省直部门或中央在川主(代)管部门,省级学术、技术团体负责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被推荐人应填写《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推荐表》,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第九条省人事厅负责对被推荐人进行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 第十条省人事厅组织专家委员会,采取差额、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评定被推荐人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专家委员会由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组成,具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的省科协、省社科联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下设若干学科、专业组,省人事厅根据专家委员会构成情况确定学科、专业组召集人。 第十一条省人事厅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专家委员会评定通过的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满,省人事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名单,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委、省政府发文公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单,省政府颁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证书》。 第三章职责和待遇 第十二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履行好以下职责: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推荐工作的补充说明 一、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同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2013年起增设创新团队奖励,每年奖励数量不超过3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授予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围绕一个学科、领域或某个研究方向,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认的科研群体。创新团队奖励不分等级,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标准评审、授奖。 二、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三、创新团队应实现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支持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实力和条件。 四、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五、创新团队应在本团队研究方向、领域内取得持续突破和长期累积成就;团队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单个获奖项目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最高奖获得者获奖时所依托的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应重点说明团队在曾获奖励之后的后续成就。 六、创新团队的推荐不受“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曾经推荐但未获奖的项目再次推荐需隔一年以上”、“作为项目完成人获奖后再次作为项目完成人报奖被推荐需隔两年以上”等规定的限制。 七、创新团队推荐材料需登录我办网上平台报送,全部推荐材料均不得涉密。如有团队工作内容涉密的,推荐材料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并提供主要支持单位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审查后出具的不涉密证明。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概念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概念 一、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探索自然规律,追求新发现、新发明,创立新学说,积累科学知识,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自身发展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目的的定向性研究工作;对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以探索基本规律的基础性工作。 二、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主要为获得应用原理性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 1 ―

——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 1 ―

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地址: 项目负责人(签名):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电子邮箱: 项目负责人所属部门(院系): 填报日期:年月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一七年制

项目信息表

编写提纲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 包括项目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项目技术路线、技术关键和主要创新点 三、项目的目标与进度安排 1、主要目标及考核指标(应明确具体,尽量量化,在2年内能够完成)。 2、项目的阶段性目标及年度计划安排(以6个月为节点) 四、项目的基础条件 1、现有工作基础(申报单位及合作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申报单位近三年获得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专利、项目等情况)。 2、研发团队(包括研发队伍的规模和结构;项目负责人情况特别是近三年来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项目、课题及获得的有关专利等情况)。 3、现有工作条件(申报单位及合作单位可提供的必要的软硬件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以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究基地参与情况等)。 五、项目的效益与风险分析 1、项目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六、项目申报承诺

我单位承诺: 1、提交的申报材料真实有效,无虚报隐瞒。 2、管理好项目资金,并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七、附件清单 (1)与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前期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专利受理通知书、新药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奖励证书、技术转让协议、发表的文章的首页、文章收录引用检索证明等); (2)与合作单位的有关协议(申报临床试验研究的医疗机构必须具有相关资质,且必须提供与武汉地区生物医药企业双方临床试验合作协议); (3)其它相关材料(如有,请提供)。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区别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定义特点及区别? 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或特定的或使用为目的。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理论或。 ——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特点 ——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着、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2018山西软科学计划项目

2018年度山西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指南 本指南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一、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采取定题方式申报,题目不得调整,可以增加副标题。(一)山西省科技产业细分领域发展研究 1、山西省科技产业细分领域发展研究 2、山西省科技产业细分领域重点案例研究 3、山西省科技产业细分领域优势分析研究 (二)聚焦三大目标研究 1、发挥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牵引作用研究 2、在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中山西科技重大专项发展方向研究 3、在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中科技开放合作模式研究 (三)聚焦三大攻坚战研究 1、科技创新助推精准脱贫的模式及作用研究 2、山西省构建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体系研究 3、山西省重点流域水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五)加强党的建设 1、新时代加强党组对科技创新工作全面领导能力研究 2、新形势下加强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 3、新形势下加强省纪委派驻机构党风廉政信息化应用研究(六)其他重点研究课题 1、山西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策略和路径研究 2、山西省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研究 3、山西省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政策研究

4、山西省加强全社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研究 5、山西省科技创新主体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6、山西省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对策研究 7、山西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精准化过程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 8、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9、山西省科技智库建设研究 10、公立医院诊疗模式改革及医患关系改善研究 11、山西省人才专项支撑“人才强省战略”配套体系研究 12、山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位提升对策研究 13、山西省布局大科学装置战略研究 14、公益一类科研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研究 15、山西省开发区创新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 16、山西省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17、山西省科技评估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18、山西省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跟踪评估 19、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20、新时代青年社会组织中发展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二、一般项目支持方向 一般项目需紧密围绕以下方向进行申报,自拟题目、自由探索,基于问题导向提出,要求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对科技决策、战略、政策等制定有参考价值。自主选题项目的题目不得与重点项目重复,不要过于宏观。 (一)科技体制改革方向 科技计划分类评价机制研究 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监督评估研究 科研诚信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的通知

关于推荐选拔2011-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 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的通知 各处室、馆、二级院(部)、: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2012年度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教人[2012]46号)文件精神,河南省教育厅分配给我院的候选人推荐名额为1人。现将有关选拔、推荐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拔对象 高等学校主要推荐在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人员。推荐的重点是在各自学科、专业中起骨干核心作用,以及在关系我省和本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学术技术领域中做出特殊贡献、取得较大成绩的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优秀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及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及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厅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前三名主要参与者),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回国工作的海外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等可优先推荐。 具有以下荣誉称号的人员一般不再推荐:“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省级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555人才工程”——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专家、省辖市拔尖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者。 二、选拔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具有思想解放、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其学术和教学水平在省内和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3、有较强的创新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能真正起到带头、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所建树; 4、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5、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博士毕业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 6、爱岗敬业,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 三、报送材料的要求 1、个人自荐材料1份。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字数控制在一五00字以内。 2、《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候选人选情况登记表》一式2份。(各候选人在2012年2月10日自行登录。根据系统提示,认真注册个人信息,准确填写并在线提交、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方案教学内容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 立方案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方案 一、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立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安徽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日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日益完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提前准备,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创造更好的成绩。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分重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的平台,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赛。2006年、2009年、2011年共有3位学生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奖;2007年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奖和省级奖。2010年荣获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两项“金奖”。2014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等等。然而科技创新竞赛必须依靠团队力量,组建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学习效果,氛围和竞赛成绩。 二、如何组建学术科技创新团队: 1、团结是创新团队之灵魂 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应以团结为核心灵魂,必须能够凝聚思想的和谐氛围和善于形成合力的团队精神,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而且能有效缩短磨合时间,便于尽快形成团队合力,不断开拓进取。团结的学术科技创新队员要不计名利、不计分内分外,不计个人得失,任何时候,尤其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都要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相反,一支精神涣散、各自为政的团队不可能在科技创新的探索中披荆斩棘,更不可能取得辉煌耀目的突破性成绩。所以,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的组队应以团结为前提。2、团队人才的层次结构 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一个学历、专业、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梯队应形成核心突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组织架构。综合我院实际情况,学术第一梯队为青年教师作为学术带头人,学术第二梯队为我院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骨干力量,学术第三梯队为我院优秀本科生作为学术发展力量。衔接紧密的梯队构成一个有机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方向、成果,最终凝聚成整体团队。 3、组长和组员的选拔 组长是组织设计、制作创新作品的核心人物之一,负责谋划全局、细化任务、开展工作、沟通交流等关键环节。因此,组长应具备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领导才能。组长要明确自身任务,在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深刻领会创新作品的核心精神和任务,根据队员特长和创新规律把握进程和要求,确保科技作品质量水平和队员的学习效果,做到队内职责明确、合作融洽,组织全面、工作协调,发现、解决问题及时,沟通交流顺畅。优秀的组长是科技作品取得竞赛良好成绩的重要前提,能促进学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整体水平提高,帮助大家更迅速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实际。 组员队员的选拔应本着特长均衡,想象力丰富,善于学习的原则。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特长分配合理是顺利开展科技制作活动的基础。无论是方案确定、作品设计、模型制作、书写材料,制作视频、宣传展示、讲解答辩等,每个环节都有队员能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升和作品层次的突破。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构想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构想 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团队这一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地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杰出的拔尖人才,而且还需要由拔尖人才主导的优秀的人才群体.这是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凝练学科方向,是我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研成果是学校、教师学术水平和价值的主要标志,良好的科研习惯、浓厚的科研氛围是学校层次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学校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面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让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凝练学科方向服务,是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和科研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学科优势明显、科研队伍较完整的重要学科或科研领域、科研机构建设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能够在我校前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凝聚科研力量,促使我校部分教授、博士及时调整相对老化的研究方向,实现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及相近学科的优势互补,将在短期内实现科技工作与优势学科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围绕国家和省、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在学校新的发展形势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培育团队精神、凝聚优秀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产生原创性具有推广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一、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涵 1.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基本概念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界定,科技创新团队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或学术部门根据科技项目研制的需要,组织起来的科技单元;从广义上说,由学术带头人带领下的群体组成的科研单元,如课题组、研究组、项目(如863、973)组等都可以算作是科技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和企业等各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促进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如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与建设、发展;培养具有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创新人才群体的学术梯队. 2.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或特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徐维祥创新团队简介

徐维祥创新团队简介 负责人简介 徐维祥 :1963年3月生,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健行学院院长。 目前聘任岗位:校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负责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方向负责人。 人才培养背景:151人才工程。 团队简介 创新团队以“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联动发展”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展开轴线,利用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三省集群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有利条件,研究产业集群生存基础、演进模式和基于产业集群、产业组织的区域互动发展模式,期望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本创新团队有以下特点:(1)科研合作密切型创新团队本创新团队是在长期、密切的科研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实质性研究GROUP;团队成员至少参加过2次以上的合作科研项目。(2)高学力人才密集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9位成员中有8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为在读博士。(3)学术梯队层次结构合理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由3位教授、3位副教授和3位讲师组成,形成合理的方向、层次、年龄梯队。 研究方向及目标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是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团队研究密切关注和追踪国际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依托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有利条件,围绕产业集

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1、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对区域乃至全国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 2、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从产业集群健康培育的视角,寻求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有效路径,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3、研究产业集群创新与产业优化组织,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优化优化组织,从而提高产业组织能力和企业整体生产率。 通过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使本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开发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设目标 以学科动态为导向、队伍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支撑、研究开发为目的,使团队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更为合理的方向、层次、年龄梯队;加强跨学科交流,研究项目向高(国家级)、大(大型、重点)、新(新理论、新方法)发展,在主要研究方向上有重大进展和创新,在国际国内知名杂志上发表高档次的学术论文,出版高水平的专著。建设好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为成功申报经济学博士点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决策咨询和国际合作交流,为浙江经济发展,尤其是为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创新与决策支持,使本团队成为服务于我省经济建设,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产业优化组织,提升我省整体竞争力水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活动简报 2007年9月22号晚上,在朝晖校区A区318教室召开了团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研讨会。会议由团队主要成员之一:郑胜华副教授作主要汇报人,主题为杭州市休闲产业链整合研究。会上先由郑胜华副教授作了主体汇报,然后根据汇报

驻马店学术技术带头人

驻马店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候选人选情况登记表 姓名: 单位: 专业及组别: 所在县市区/市直单位: 驻马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制

填表须知 1、此表填写时,打印或复印均有效,不用进行精装、塑封等装饰。若有其他重要附件,每人不超过A4纸一页。 2、写“通讯地址”一栏时,请将通讯地址和电子信箱(Email)同时填写。 3、附:专业及组别:1、哲学与历史学组(含哲学、历史)2、经济学组(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3、法学与教育学组(含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 4、文学与教育学组(含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体育学、艺术学) 5、数学组(含数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 6、物理学组(含物理学、天文学) 7、化学组(含化学) 8、地学组(含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9、生物学组(含生物学)10、力学组(含力学)11、工学一组(含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林业工程、农业工程)12、工学二组(含材料科学与工程)13、工学三组(含冶金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4、工学四组(含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15、工学五组(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工学六组(含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17、工学七组(含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18、工学八组(含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19、工学九组(含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序)20、农学一组(含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21、农学二组(含畜牧学、兽医学、水产、林学)22、医学一组(含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学、药学)23、医学二组(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4、医学三组(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25、军事学组(含战略学、战役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与军事装备学)26、管理学组(含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研究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研究 【摘要】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由角色结构、素质结构、关系结构三个主要维度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团队成员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然后将其的三个主要维度细分为数量不等的细分维度并提炼出各细分维度的衡量指标,最后阐述了依据Delphi技术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期望通过构建成员结构评价体系为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评价 团队是由为数不多的有互补技能的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团队具有高倍能放机制,通过增强协作程度,团队能产生很强的核心能力。分工合作是团队工作的基本原理,团队的成员结构会影响到团队的绩效表现。有机的结构对创新有积极的影响,它能提高团队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跨越职能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团队更容易创新。随着科技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技化,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活动必须按一定规则结合成适当的群体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增大集体的效能,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构成状况与团队的绩效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将以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多维度的深入分析。 一、关于团队成员结构的研究综述 团队成员结构亦即团队成员的特征总和。英国组织行为学家贝尔宾认为“团队的功能取决于团队成员的各种相关力量以及按照各种力量进行调整的程度”。他于1981年提出了团队角色模型,将团队成员划分为九种不同的角色。团队角色理论认为一个成熟的团队是在团队角色不断磨合、冲突、适应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否形成有效的团队关键在于成员能否有效地扮演自己的团队角色。库恩提出了团队能力角色并结合美耶—布格类型指标指出了构建角色均衡团队的方法。国内学者也分别对成员结构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管迪研究了团队成员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张立平提出了团队成员学缘结构的定量评价方法;邵俊提出了构建角色均衡团队的知识共享策略;朱晓琴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由上可知,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团队成员结构的特定方面进行的,而对团队成员结构进行综合研究的少。 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团队是以一定的方式或模式将团队成员的个性化、差异化特征有机结合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这种系统化整体所展现的结构形式即为科技创新团队结构。依据创新团队结构结合方式、模式的不同将创新团队成员结构划分为角色结构、素质结构和关系结构三个维度。 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的三维分析 1、素质结构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区别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定义特点及区别 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特点 ——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是利用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现在的知识与技术,创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是一种以生产新产品或完成工程技术任务为内容而进行的研究活动。 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 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应用研究的特定应用目的不外乎二类: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对比说明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模板

XX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申请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填报日期: XX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一三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其它有关规定。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为打印件(A4纸宋体小四),于左侧装订成册。第二页以后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三、下列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 1、在读研究生; 2、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 3、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 四、同一申请人,只允许报送一个项目。 五、科技查新报告等附件需与申报书文本幅面相同并与申报书装订成一册。 六、填写要求: 1、申报内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 2、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应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3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基础研究:指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

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报审学科:申请项目所属的最基础学科。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两个,先填为主学科。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意小数点。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项目批准的当年月算起,完成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全称中的数字一律写中文。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研究的科学意义:要结合所报项目的核心内容,围绕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撰写;基础研究须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基础研究须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的突破点,论述国内外研究情况,依次论证项目的创新或研究特色。 研究内容:应突出重点,工作量要适度,要保证资助的经费基本够用,计划时间内可以完成目标。 研究目标: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应是有所创新的理论、重要结论。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相对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项目的真正难点所在,要仔细分析其理由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研究方法:要有特色、有创新,如把经典方法与最新技术相结合,要描述细节。

科研创新团队实施办法讲解

***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草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培养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打造优秀科研创新群体,推动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创新团队是以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 第三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或横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 2.争取在国家级、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上获得更大突破。 3.争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上取得新突破。 4.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推动其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层次的优秀人才或团队支持计划行列。 5.推动科研基地建设,与科研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为基地建设提供科研支撑。 6.打造学术梯队,凝炼学科特色方向,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第四条学校重点促进和支持省部级、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鼓励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院士工作站、特聘教授工作室、校级专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和建设,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体系。鼓励跨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第五条学校设立科研创新团队专项资金,拟用3年时间资助建设15个左右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每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为三年,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各层次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以河南省、教育部等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应管理办法为准。 2.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研究方向: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2)团队带头人: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近五年主持过单项到账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或主持的课题到账科研经费年均50万元以上;同时,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二等奖及以上1项(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奖项,单位和个人排名前五)。 社科类的创新团队标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或以上项目; (3)科研支撑条件:科研创新团队必须以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或校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中心)、或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托,具有相对完备的研究条件支撑。 (4)学术梯队:科研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群体,团队成员应在学术带头人主持研究的课题中作为主研人员(排名前10),承担过具体研究内容(不包括近2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一般由10-15人构成,骨干成员以50岁以下的中青年博士教授不少于1人和40岁以下博士副教授不少于3人组成,具有合理的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校级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交叉。

学术技术带头人事迹申报材料

学术技术带头人事迹申报材料 学术技术带头人事迹申报材料 学术技术带头人事迹申报材料 根据县教体关于河南省教育厅学学术技术带头人推荐工作的安排意见,参照《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条件》,结合我校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实际情况,经学校领导研究,一致同意推荐同志为我校“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候选人。 ,女,现年46岁,本科学历,中教高级,从事教育工作30年,现任内乡县实验初中初三语文课教学,班主任工作,兼教研组长和内乡县教体局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 该同志30年如一日,矢志不谕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学习上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进修和培训,成为内乡教育战线中资格最硬、证书最多、能力最强的学科带头人;教学上能围绕教学大纲、把握课文重点及疑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堂堂是样板,课课是精品,成为内乡教育战线中的一盏航标灯,一棵长青树;工作上识大体,顾大局,勇挑重担,超负荷、高效率运行,连创辉煌,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成了学校夺魁的先锋,名扬菊乡的“十佳教师”。 该同志在教研中,能指导全县教师的优质课教学,带领全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一是率先垂范,积极组织、指导广大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心德体会和论文,有效促进了县校教研工作的开展;二是在教学指导中不满足先进教学模式的移植,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教师先行指导,学生全体互动,使教学过程由学生靠“天”(老师满堂灌)吃饭到自流灌溉(学生当先生),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三是在课堂设计中采取三个“合乎“和四个“有利于”措施,转变教师行为角色,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达到了节时高效的目的;四是确立教研课题,组织团队攻关,率先上好示范课、观摩课,加快课改进程,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县的认可,推行素质教学,落实课改理念,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五是重视发扬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倡导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引导教师抛弃好坏学生一锅煮的教学传统和旧的教学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普遍提高。教学成绩期期居学校级段之首,年年中招名列全县前茅,教研工作名扬菊城,受到县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成为县校教学教研的领军人物。 经考核,同志符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条件,一致同意推荐该同志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县实验初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