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议论文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议论文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议论文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议论文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与海景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北海的雄伟壮观

B、表现作者的宽大胸怀

C、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D、增强行文说明的磅礴气势

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满招损,谦得益

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梁启超《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A、“百日维新”兴起时

B、“百日维新”失败不久

C、辛亥革命兴起时

D、辛亥革命失败不久

4、《容忍与自由》中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主要原因是()

A、塞维图斯不相信上帝

B、塞维图斯提出独立思想,批评高尔文的新教教条

C、塞维图斯反对罗马旧教

D、塞维图斯反对“良心的自由”

5、《吃饭》中例举“白煮蟹和醋、烤鸭和甜酱”的例子为了说明()

A、世界的混乱颠倒

B、世界的不可妥协

C、事物的相成相济

D、烹饪中调料的重要性

6、《我的世界观》中,引用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的名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类比法

C、对比法

D、归纳法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述“盛衰之理”所用的史实是()

A、唐玄宗前盛后衰的历史

B、李煜不务正业而导致亡国的史实

C、陈叔宝荒淫误国的史实

D、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的历史

8、《容忍与自由》中陈独秀“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他的“主张”是()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白话文

D、提倡婚姻自由

9、《咬文嚼字》中分析贾岛“敲”和“推”的区别在于()

A、文字更顺畅

B、文字更漂亮

C、意境的区别

D、文学上的区别

10、庄子《秋水》是主旨是()

A、阐发为政以徳的政治道理

B、阐发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C、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11、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

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

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12、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

A、和而不同

B、多极并立

C、一支独秀

D、百家争鸣

13、《咬文嚼字》中,月轮的“晕外霞光”的喻义是()

A、文字的思想感情

B、文章的创新成分

C、文字的直指意义

D、文字的联想意义

14、《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

15、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通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16、《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7、《论毅力》中,依次罗列“志力薄弱者”、“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者”五种人的态度和结果,这种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

C、排比

D、层递

18、“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借代

B、反讽

C、比拟

D、比喻

19、下列《王制》中的律条,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是()

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B、“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异众,杀”

C、“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20、《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说明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不可粗枝大叶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系意义

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21、《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A、时间统一联想

B、相似性联想

C、地点统一联想

D、对比性联想

22、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

B、崇尚民主,反对专制

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D、承认赏罚分明的上帝

23、“如果某个人硬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例证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4、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5、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二、多项选择题

1、议论文的立论方法有()

A、演绎法

B、归纳法

C、驳斥法

D、对比法

E、类比法

2、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属于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五十步笑百步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E、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吃饭》的写作特色是()

A、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

B、巧设陌生化的比喻

C、广征博引

D、主要采用了归纳论证

E、言之有物,明白清楚

4、《我的世界观》的主要特色有()

2017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 A.礨空之在大泽 B.中国之在海内 C.梯米之在大仓 D.毫末之在于马体 2.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 A.顺与逆 B.成与败 C.强与弱 D.幸与蹇 3.《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A.伊尹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 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 C.食有鱼 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 A.背诵《汉书》 B.记百姓名姓 C.拔刀断一指 D.操纸笔立书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而“国人皆不欲”的原因是 A.胡服过于窄小 B.公子成极力反对 C.胡服便于骑射 D.夷夏有别的观念 7.《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的语句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doc

1、学会"照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 2、羡鱼与结网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

2018年4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试题详解及解析

2018年4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答案]D [解析]课文原文: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参见教材P31.(2018年4月真题) [知识点]《咬文嚼字》 [章节]第一章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借代 [答案]C [解析]“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参见教材P17.(2018年4月真题) [知识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章节]第一章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答案]C [解析]课文原文: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参见教材P46.(2018年4月真题)[知识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章节]第一章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人之多也 [答案]A [解析]课文原文: 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大学语文作文议论文举例子

大学语文作文议论文举例子 【篇一: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不一样的亲情 陈超 “走,给我出去!”一片巨大的身影投射到我的身上,似乎将我无情 地吞噬。父亲站在我的面前,目光似剑一般锋利,“从此以后,你不 要再回来了。”我畏惧地奔向母亲,希望母亲温暖的怀抱能够驱散这 片阴霾。没想到一向对我宠爱备至的母亲竟然冷漠地用前掌将我推开,“从今天起,你就自谋生路吧!”我不禁呆呆地望着母亲,任涟 涟的泪水将我的毛皮打湿,这话就像冰水一样灌进我的胸膛,而发 出这句绝情的低吼的竟然是我最亲爱的母亲!“走!” 父亲再一次绝 情的低吼,颈上的棕毛已经笔直地竖起,而这种情景只有在他捕猎 时才会出现。我又惊又惧,摇摇晃晃地畏缩到墙角,洒下一路泪花。“我不走,我不走……”父亲不由分说,纵身一跃,张开大口,一口 咬住我的颈部,将我叼住,走向洞口。我龇牙咧嘴,扭动着身子, 做着徒劳的反抗。我一直在想:难道狼族就不能有亲情存在吗?更 可气的是我也没有看见母亲转过身时眼角滑落一滴泪珠。…… 十年以后,我也成为一只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威风凛凛的大狼了,也 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个我深爱 着的儿子。可是,今天我却不得不做一件令我痛苦万分的事—— “给我出去!”我狠狠地对儿子吼道。他惊疑地望着我。看到他的眼神,我的心又是一阵巨痛。我一口叼住他,就像当年父亲叼住我一样。我冲向洞外,不停地跑着,烈烈的西风撕扯着我的心。我不时 地拐着弯,直到我认为他不能找到回家的路时才停了下来。“听着, 以后一切就要靠你自己了,无论有什么事,都不用找我和你妈了。” 我竭力地保持平静,可是一张嘴,声音还是微微地颤抖。我头也不 回地走开了,可是心中却抹不去他那哀怨的眼神。走回洞口时,我 的泪水终于像三峡一样汹涌地夺眶而出。这可是我被逐出家门后的 第一次流泪!唉,孩子啊!希望你能够理解父母的苦衷啊!不经奋斗,就不可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能自立于世的狼啊!不是我狠心,如 果把你留下来,让你永远生活在父母身边,你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才是真正地害了你呀。直到这一刻,我也终于理解了父母当年 撵我走的苦心了。是啊,这是狼族延续下去的生存法则,也是大自 然适者生存的法则。这种做法似乎是不顾亲情,其实这才是真正的

大学语文04729自考历年真题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与“中国之在海内”形成类比的是(B)2-6 A.礨空之在大泽 B.稊米之在大仓 C.毫末之在于马体 D.尔向之自多于水 2.下列《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C)4-14 A.操舟 B.为山 C.掘井 D.平地 3.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例句中,被作者称赞为“点铁成金”的一句是(D)7-30 A.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B.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C.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4.《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出自《战国策》中的(A)12-59 A.齐策 B.楚策 C.魏策 D.秦策 5.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A)13-67 A.四面楚歌 B.东城快战 C.拒渡乌江 D.慷慨自刎 6.《马伶传》一文具有时政讽刺意味,所讽刺的对象是(D)19-97 A.金陵士女 B.李伶 C.严嵩 D.顾秉谦 7.《纪念傅雷》一文称赞傅雷为“儒家之刚者”,是因为他(B)24-119 A.性直好怒 B.坚持真理 C.一怒而死 D.教子严厉 8.《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B)26-133 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 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 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 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 9.《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四季描写的表现手法是(D)27-143 A.对比 B.衬托 C.夸张 D.象征 10.《陌上桑》夸夫一节运用的描写手法是(C)32-165 A.侧面映衬 B.借景烘托 C.铺陈夸饰 D.比兴象征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五、作文(30分) 答案:一类卷(26~30分) 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 B.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C.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 【评分标准】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 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 c.具备上 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21~25分) 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B.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 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评分标准】以2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 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 );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16~20分) 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 B.语言: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 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评分标准】以1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b.其中 B项比较好一些,酌情加分;c.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10~15分) A.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B.语言: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C.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 【评分标准】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b.另两项稍好一些,酌情加分;c.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10分以下) A.内容:文不对题,内容贫乏 B.语言:文理不通 C.篇章:结构层次混乱 【评分标准】以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b.另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c.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A.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 2.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 C.类比法D.对比法 3.《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 A.我行我素,张扬个性B.不平则鸣,不甘人后C.照顾家庭,赡养母亲D.探求知己,以展怀抱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之地 B.赵武灵王招兵买马训练胡服骑射C.赵武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 D.赵武灵王就胡服骑射事说服公子成 6.下列文章中,虽然不加议论,但语句多含褒贬之意的是() A.《西湖七月半》B.《爱尔克的灯光》 C.《纪念傅雷》D.《都江堰》 7.《秋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这些“英雄”指的是() A.枣树B.小粉红花 C.小青虫D.蜜蜂 8.《哭小弟》:“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D.肖像描写 9.《都江堰》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A.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B.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C.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D.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1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 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 11.《湘夫人》中,通过描述举止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诗句是() 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自考《大学语文》诗歌单元模拟考试

江南专修学院大学语文模考试卷(一)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象征世间一切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的诗是() A.《诗经·蒹葭》 B.陶渊明的《饮酒》 C.杜牧的《早雁》 D.白居易的《长恨歌》 2. 如果把《蒹葭》看成一首招贤诗,那么诗中的“伊人”最有可能是() A.贤才的女儿 B.织绣的才女 C.隐居的贤者 D.出仕的贤者 3. 《蒹葭》中追寻者的心情主要是() A.欣喜雀跃 B.忧伤痛苦 C.执著惆怅 D.平静自然 4. 《湘夫人》中关于水中筑室的描写,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正面描写 B. 侧面烘托 C. 托物言志 D. 大肆铺陈 5.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直接抒发了羁旅之苦、思乡之切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C.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主要是抒写() A.残秋之景令人感伤 B.事业无成之苦 C.羁旅行役之苦 D.国破家亡之苦 7. 诗歌《早雁》“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中的“长门”实际上是指() A.长安的宫殿 B.潇湘的远门 C.边关的大门 D.塞外的边门 8. 戴望舒《雨巷》中“颓圮的篱墙”象征() A. 等待、希望和追求 B.家园的破落和环境总值的低潮 C.人生漫漫长路 D.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事物 9.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悼念的是() A.妻子 B.母亲 C.姐姐 D.小妹 10.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怀念往昔未妻伉俪生活的词句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1.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表现国破家亡之痛的词句是() A.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2. 李白《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和抒情方式是() A.借典型举止抒情 B. 借象征抒情 C. 借典故抒情 D. 自然天成 13. 下列属于移情于景的诗句是()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C.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D.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14. 《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抒情手法是() A.自然天成 B.移情于景 C.因情造景 D.借典故抒情 15. 《长恨歌》中“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抒情手法是() A.借比喻抒情 B. 融情入景 C.直接抒情 D. 因情造景 16. ①世间一切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②梦中情人;③革命;④遭受蹂躏 1

大学语文作文素材

【精彩素材1】 林德曼独身横渡大西洋 1920年7月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向世人宣布:他将独身横渡大西 洋这一死亡之海。理由是,他想用自己做个实验,证明强化信心,对人的心理和肌肉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在此之前,有100多名德国青年先后加入驾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行列,但是这100多位青年均未生还。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独身横渡大西洋是完全不可能的。林德曼独舟出航十几天后,船舱进水,巨浪打断了桅杆。林德曼筋疲力尽,浑身像被撕成碎片一样疼痛,加上长期睡眠不足,开始产生幻觉, 肢体渐渐失去感觉,在意识中常常出现死去比活着舒服的念头。但他马上对自己说:懦夫,你想死在大海里吗?不,我一定要战胜死亡之海!在整个航行的日日夜夜里,他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成功,我一定要 成功!”这句激励的话,成为控制他意识的唯一意念,从而产生出无限的潜能。结果怎样呢?被人认为早已葬身鱼腹的他,却奇迹般地到达了大西洋彼岸。 林德曼只身横渡大西洋,给世人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尤其值得记住的是,他发现了以前100多名先驱者遇难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船体的翻覆,也不是生理能力到了极限,而是由精神上的绝望导致的勇气和信心的丧失。人处于无法忍受的状态时,最最需要的是激励。然而一个人最先听到的激励声音是来自于你自己的心语。无论如何,没有其他人可以 像你自己那样激励你自己。别人的激励是对你的支持,自我激励会带 给你无穷的力量

【素材点拨】 绝处逢生依靠自信。故事有些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有时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差,前进一步是海阔天空,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在身体与心理达到极限之时,也许精神意志可以帮你越过难关。 【适用话题】 面对困境”,自信与成功”,自我激励”,意志与成功” 【精彩素材2】 面对最困难的问题 许多人围着一位退休的老船长,听他讲述一生航海过程中的种种奇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老船长与狂风暴雨搏斗的惊险历程。 谈到大海上不可预测的天气时,有人问老船长:如果你的船行驶在海 面上,通过气象报告,预知前方的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向你的船袭来。请问,以你的经验,你将会如何处置呢?” 老船长微笑着反问发问的人: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问者偏着头想了想,回答道:返航。将船头掉转180度,远离暴风圈。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吧?” 老船长摇了摇头道:不行,当你掉头回航,暴风圈还是迎向你的船;你这么做,反而将你的船跟暴风圈接触的时间,延长了诸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一人忙道:那,如果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90度,试着脱离暴风圈的威胁呢?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专科)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分第小题1分 1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C A例证法 B概括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珠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D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情感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C A对比性 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 D地点统一性 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D A比喻 B比拟 C对偶 D排比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后诟远的是 C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时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D 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7《香市》的作者是 B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宗璞 8下列《纪念付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A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 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D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 9《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 C A治水事业的承续 B李冰的坚定自信 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D 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11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 B A下担捋髭须 B脱帽著帩头 C来归相怨怒 D十五颇有余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D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 13《长恨歌》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内容是D A杨家女倾国倾城 B唐明皇重色误国 C杨贵妃马嵬殒命 D太真女仙山寄情 14《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 B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5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 D A梧桐与鸳鸯 B旧栖与新垅 C空床与南窗 D自己与亡妻 16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D A丈夫新丧之哀 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 D狐苦无依之悲 17《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 A A建筑美 B音东美 C竟象美 D情感美 18《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 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 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 C古典诗词竟境的化用 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历年作文题汇编(2011完全版)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历年作文题汇编(2011版) 搜集整理 (2001.10本)以《我与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0分) (2001.10专)请以《〈我与地坛〉读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30分)(2002.4本)以《真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2.4专)以〈小议“异想天开”〉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2002.10本)以《期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2.10专)古语云:“千里之堤,溃于一穴”。据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2003.1本)以《难忘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3.1专)以《旅游途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03.4本)以《心灵关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3.4专)蒲公英老了,小蒲公英问:“留下什么遗产?”老蒲公英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 戴上了一把远飞的伞。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2003.10本)以《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3.10专)第24届奥运会金牌得主,我国著名女子跳水运动员高敏在回答记者“你的对手是谁”的提问时说:“是我自己,我首先要战胜自己。”以《战胜自己》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2004.1本)以《尊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 不限。 (2004.1专)以《说“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2004.4本)以《思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4.4专)以《挫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04.7本)以《理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 不限。 (2004.7专)数学家华罗庚写了一首诗:“同是一粒豆,两种前途在。阴湿覆盖中,养成豆芽菜。娇嫩盘中珍,聊供朵颐快。如或落大地,雨润日光晒。开花结豆荚,留传代复代。”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04.10本)清代诗人袁枚曾经说过:“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请以《“食桑吐丝”的 启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04.10专)以《生命的价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05.1本)请以《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答案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

精品文档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更多自考资料请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寡人之于国也》语句中,被用作比喻的是( B )1-4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以五十步笑百步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下列《容忍与自由》所提到的外国人中,曾参加过宗教革新运动,但在掌握了宗教大权后,居然以“异端邪说”的罪名,活活烧死了学者塞维图斯的是( C )6-25 A.阿克顿B.马丁·路德 D .柏时.高尔文C3.下列《咬文嚼字》列举的例证中,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 A )7-27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是个好小子——你这好小子 C.见草中石,以为虎——见草中有虎 D.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 4.《冯谖客孟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 )12-57 A.排比.层递B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C.对偶D.夸张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行为中,属于贺兰进明的是( D )14-73 A.为国让贤B.抽刀断指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范例

【题型】作文题 【题干】 在汉语中,与“独”有关的成语很多,例如“一枝独秀”、“独当一面”、“特立独行”、“独辟蹊径”、“独具匠心”、“独断专行”、“独善其身”、“独木难支”。请在以上成语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一枝独秀》 我们常以“花团锦簇”、“遍地开花”形容花的美丽,似乎花朵与我们一样属于“群居动物”,其实也有标新立异的花的,譬如那株“冰雪佳人” 说其冰雪,并非“傲霜斗雪”,而是“狂放不羁”,不与他人为伍;称其佳人,是与其匹配的,绽放笑容的红玫瑰能不美吗? 其实乍看它,也挺纳闷的。高高的花梗,一圈圈绕着花梗盘旋而上的枝叶,密得很,可在顶部只有它茕茕孑立,独占鳌头,是一位孤傲的女王,一名高高在上的贵妇,尽享风光。 瞧瞧它周围的团团“西洋杜鹃”,比它矮多了,却很是亲密,一朵挨着一朵,形似手足兄弟。一朵朵粉色的五瓣花儿,招引来了许多蜜蜂。即使美丽,也只是一群“世俗之辈”。 看看它身边的株株“黄花菜”,仍高不过它,但尤为茂盛,叶子向四周垂落,像瀑布,又像绿色的蓬蓬裙,姿态万千,却贯穿生出了一颗颗狗尾巴草,纵使有型,也只是一名凡夫俗子。唯有“一枝独秀”的玫瑰,是超然脱俗的象征,她长得很高,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魅力,而是不愿与平凡人一样,她要看见外面的世界,她的叶子很多,深绿的颜色展现着她顽强的意志力,很扎手,不是孤立的意图,而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她零立枝头层层叠叠的花瓣包裹着她细细密密的心。红色的花瓣虽抵挡不了风雨,有了些褶皱,但她本着一份坚强、勇敢的执着。难怪他皱着眉的花草对其“俯首称臣”。 玫瑰花都能恪守着自己的本分,高贵而不庸俗,典雅而不失雍容,一枝独秀,是名副其实的君子。连娇小的花都这样了,何况是我们造物主-----人呢? (一)掌握这些成语的内涵意思。 1,“一枝独秀”:一枝独秀就是其他花没有开放,只有这一只枝开着。比喻枝高一筹,优势明显。有独领风骚、独占鳌头、无出其右、鹤立鸡群、超群绝伦等的意思。 作文写作两个角度:(1)“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特立独行,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不人云亦云,不追随大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2,“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的意思。 3,“特立独行”:独来独往,怪,我行我素,独树一帜。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不人云亦云,不追随大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4。“独辟蹊径”:辟:开辟。蹊径:小路。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别出心裁、匠心独具、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意思。 5,“独具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有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巧夺天工、别具一格的意思。 6,“独断专行”:按个人意思办事。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有独断独行、刚愎自用、专横跋扈的意思。 作文写作角度:可写批判这种独断专行的工作态度; 7,“独善其身”: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指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文写作角度:可写成加强个人的修养,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8,“独木难支”: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有孤掌难鸣、回天乏术的意思。

大学语文议论文练习题附答案

议论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中反映文章中心论点的是哪一句()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成语出自() A.《秋水》 B.《论毅力》 C.《寡人之于国也》 D.《五代史伶官传序》 5.先秦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庄子》 6.《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 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 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7.“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论毅力》 D.《五代史伶官传序》 8.集中体现本文中心意旨的一组反义词是() A.天命与人事 B.盛与衰 C.忧劳与逸豫 D.满与谦 9.《秋水》中“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是用来说明() A.人的认识要受到性格的限制 B.人的认识要受到个人习俗的限制 C.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D.人的认识要受到环境的限制 10.庄子《秋水》的中心论点是() A.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无限 B.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无限 C.宇宙有限,人的认识有限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2.从整体上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 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14.“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历年自考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往年自考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王好战 C.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D.王无罪岁 2.梁启超《论毅力》反驳“旁观者”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这里反驳的是 A.论据 B.论点 C.论点和论证 D.论据和论证 3.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为了避免愚蠢的见识,“尤宜提防”的是 A.自以为是 B.激烈的主张 C.心理想象力 D.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 4.《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 A.英雄多情 B.自矜功伐 C.优柔寡断 D.知耻重义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中,为国让贤的是 A.张巡 B.许远 C.南霁云 D.贺兰进明 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 A.人物传记 B.讽刺小品 C.山水游记 D.政论文

7.《前赤壁赋》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 A.作者情感的变化 B.辩驳思路的交替 C.明月的自然升落 D.游历空间的转移 8.《马伶传》:“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其中的“椒山先生”是 A.组织两部大会的新安贾 B.《鸣凤记》的作者 C.因弹劾严嵩被害致死的杨继盛 D.金陵之贵客文人 9.《西湖七月半》以“避月如仇”四字来表达对杭州人赏月的看法。下列成语中,与文章作者意图相近的是 A.趋吉避凶 B.求仁得仁 C.叶公好龙 D.有所不为 10.《秋夜》中用代词“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 A.枣树 B.小粉红花 C.猩红色的栀子 D.小青虫 11.在下列《纪念傅雷》所写到的事例中,最充分地展现了傅雷性格的是 A.与滕固吵翻一怒而回 B.与作者对翻译的争论 C.对黄宾虹画作的褒贬 D.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12.《都江堰》中“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的深层含义是 A.孟姜女的传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B.建造长城并不是为了造福民众 C.民众的看法不能改变长城的伟大 D.都江堰的修筑动用了很多民力 13.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选

《大学语文》作文例文选 附:最近七次《大学语文》考试作文试题如下: 1、《独自面对》(09-01) 2、《友谊》(/08-10) 3、《人间只有真情在》(08-07) 4、《好事多磨》(08-04) 5、《水的联想》(08-01) 6、《我的珍藏》(07-10) 7、《一次难忘的经历》(07-04)(这些作为如何审题,请见大学语文真题上我的分析——陈老师) 记叙文4篇 我也美丽乔叶 没有哪个女人不想让自己美丽,我也一样。 其实十八岁以前的我一直是很自卑的。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是女娲神母漫不经心用泥点甩出来的失宠的孩子。于是就一直很懊丧地呆在灰暗的角落里,怕见阳光。不过说自己不漂亮时心里是不大甘心的,总暗暗奢望有人能赞美一句“你很美丽”或“你气质很特别”,好让自己也开心几天。遗憾的是听到的只有“心灵美才最重要”、“内秀胜于外华”之类的宽慰和劝导。于是,鼓涨涨的虚荣心一次次空落落地垂下来,对着夕阳,少不了寻愁觅恨一番。那时候我还不懂得:漂亮与美丽根本就是两码事。 第一次听到有人夸我美丽是在上师范时,一位文选教师很钟爱我,经常单独批阅我的笔记。一次我在文中流露出因容貌而自卑的心理时,她在后面写道:“孩子,我很爱你,因为你很美丽,我不知道班里还有哪个女孩能让我这样评价她。”读过,我泪如泉涌。不是喜悦,而是深深的骄傲和感动。然而平静下来之后,还是不敢相信自己配用这份赞美,有些怀疑教师是出于偏爱而发出的溢美之辞。于是把这第一声美丽珍重而感激地埋在了心底。 第一位夸我美丽的男人是一个爱我三年的男孩,他在信中写道:“你是最聪明最可爱最美丽的女孩。”“最”自然是不敢当,“聪明”、“可爱”也真真假假听过几回,唯有“美丽”一词结结实实地震了我一下。照照镜子,好像果然就是美丽了许多,但最终是不爱他,这份美丽也只好由他自己收回,不敢享用。心里慢慢淡下去的时候,我才悟出:一个女人的美丽原来是针对爱她的男人而言的。而一个女人美丽的体验则落实于她爱的男人。美丽,原来是一张等“爱”来签字的空白支票。 第三次听人说我美丽是在大街上,我是那种从来都不会让男孩子疯狂吹口哨的女孩,一直打扮得淡泊。那天黄昏刚洗了澡,穿一件并不合身却宽松舒适的洁白衣裙,搂着一摞地摊上买来的旧书,飘飘摇摇地穿行十字路口。突然传来一句低沉而标准英文:“BEAUTIFUL(美丽)!”下意识地回首,看见因红灯停行的公共汽车中一位中年男子倚窗而坐,默默地看着我。我蓦然明白那个赞美的单词是对我说的!淡淡地向他笑了笑,心中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素不相识,萍水而遇,他的赞美没有什么居心,更不是非份,他只是为了美丽而言美丽!——那一刻,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也是美丽的!回到家,伏在枕上,幸幸福福地哭了一场。 原来,陌生人的欣赏也是一种纯洁动人深情广阔的爱。原来,我也美丽。

201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试卷【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为什么“王好战” B.如何使“民加多” C.不可以“违农时” D.必须要“谨庠序” 2.下列《咬文嚼字》所提到的戏剧、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这个人物形象是 A.婵娟 B.石秀 C.杨雄 D.茗烟 3.下列《吃饭》语句中,作者据以生发议论,进而押击和嘲讽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是 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B.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D.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4.《冯援客孟尝君》中,冯援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尽烧其券,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勇于变革 B.不甘屈居人下 C.无为而治 D.注重民心向背 5.《张中丞传后叙》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夸张 B.铺垫 C.衬托 D.对比 6.柳宗元写作《种树郭囊驼传》的根本目的是 A.批评长人者政令繁苛 B.阐发养民治国思想 C.说明种树的正确方法 D.赞叹郭囊驼的技艺 7.下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武灵王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坚持变革的勇气和决心的是 A.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B.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C.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D.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8.下列《秋夜》意象中,表现出色厉内荏特征的是

A.天空 B.恶鸟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9.《爱尔克的灯光》的主要写作特点是 A.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 B.熔叙事、写景、记人、抒情于一体,善于铺陈,物象层出 C.笔墨客观冷静,写人鲜明生动,剪裁得当,层次井然(面部音项 D.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助 10.下列《纪念傅雷》提到的事件中,让作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的是 A.谈翻译技术 B.傅雷夫妇的逝世 C.论绘画艺术 D.傅雷家书集出版 11.《哭小弟》中引用了小弟的诗:“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这两句所体现的小弟的美德是 A.不怨天尤人 B.不急功近利 C.严于律己 D.乐于奉献 12.《都江堰》:“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这段文字中,“人类学的思考”指的是 A.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 B.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 C.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D.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13.《蒹葭》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 A.全用四言 B.重章叠句 C.多用对偶 D.一韵到底 14.《陌上桑》一诗中,“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是 A.行者与少年 B.耕者与锄者 C.使君与吏 D.坐中人与夫婚 15.《长恨歌》所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七夕誓言是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B.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C.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D.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6.南唐后主李煜的别号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