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_金融工具(1)

第10讲_金融工具(1)
第10讲_金融工具(1)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资产

◇衍生工具

【单选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 )。(★)

A.企业购入的看涨期权

B.预付账款

C.持有的其他方的权益工具

D.债权投资

【答案】B

【解析】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商品或服务,不是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金融负债的有( )。(★★)

A.合同负债

B.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C.应付账款

D.从银行取得的借款

【答案】AB

【解析】金融负债是指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偿还的合同义务,所以选项A和B均不属于金融负债。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单选题2】甲公司有一个债券和权益工具的投资组合,正式的书面投资和风险管理规定要求该组合中权益工具所占的价值比重应限定在投资组合总价值的25%至40%之间;甲公司授权相关投资管理部门根据这一比例规定,购买或出售债券和权益工具以平衡该投资组合。如果该投资组合的管理部门被授权购买和出售金融资产以平衡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而不存在交易意图,且以往也没有为短期获利进行交易的说法。该组合中的债券和权益工具应分类为( )。(★★★)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B.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D.应收款项

【答案】A

【解析】该组合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不是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即不能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只能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单选题15】甲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为浮动收益型,期限为6个月,不可转让交易,也不可提前赎回。根据理财产品合约,基础资产为指定的单一固定利率信贷资产,该信贷资产的剩余存续期限和理财产品的存续期限一致,且信贷资产利息收入是该理财产品收入的唯一来源。甲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理财产品利息收入,一般不会在到期前转让。甲公司应将该理财产品分类为( )。(★★)

A.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答案】A

【解析】该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为指定的单一固定利率信贷资产,该信贷资产的剩余存续期限和理财产品的存续期限一致,且信贷资产利息收入是该理财产品收入的唯一来源,基础资产满足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甲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理财产品利息收入,一般不会到期前转让,甲公司管理理财的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因此,甲公司应将购买的该银行理财产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多选题7】下列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持有的非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可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企业为消除会计错配,可以将某项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且该指定不可撤销

C.如果取得某项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不仅限于本金和利息,通常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该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企业持有的非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的合同现金流量一般并非本金和利息,因此,不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多选题9】关于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B.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发生改变时,应当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C.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D.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对所有金融负债进行重分类

【答案】AC

【解析】只有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当企业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才能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选项B错误;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选项D错误。

第三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复合金融工具

◇永续债的会计处理

【单选题13】某合伙企业甲,新合伙人加入时按确定的金额和持股比例入股,退休或退出时入股资金及累计未分配利润全额退还给合伙人。合伙企业营运资金均来自合伙人入股,合伙人持股期间可按持股比例分得合伙企业的利润。当合伙企业清算时,合伙人可按持股比例获得合伙企业的净资产。该金融工具是( )。(★)

A.金融资产

B.权益工具

C.复合金融工具

D.金融负债

【答案】B

【解析】该金融工具具备了满足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的特征要求,应当确认为权益工具。

【多选题38】对于属于权益工具投资的永续债,持有方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可以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B.符合条件时对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初始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C.可以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D.可以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答案】AB

【解析】对于属于权益工具投资的永续债,可以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在符合条件时对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初始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选项A和B正确。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金融工具的减值

【单选题5】2×18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18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2×18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甲公司由此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投资2×19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 100

B. 82.90

C. 72

D. 82.50

【答案】B

【解析】2×18年12月31日该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2 078.98+10)×(1+4%)-2 000×5%=2 072.54(万元),因资产负债表日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2×19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 072.54×4%=82.90(万元)。

【单选题7】2×19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100万元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 000万元的5年期不可赎回债券,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实际年利率为7.53%。2×1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090万元,甲公司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为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 1 070

B. 1 090

C. 1 182.53

D. 1 200

【答案】B

【解析】2×19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其公允价值,预期信用损失准备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不影响其账面价值。

【单选题8】2×18年6月9日,甲公司支付价款855万元(含交易费用5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2×18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2×19年2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 000万元,甲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现金股利。2×19年8月21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将乙公司股票全部转让。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9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 -15

B. -100

C. 40

D. -55

【答案】C

【解析】甲公司持有该股票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当期损益,影响投资收益,出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出售时应将其他

综合收益转至留存收益,不影响投资收益。甲公司2×19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 000×2%=40(万元)。

【单选题10】甲银行发放了一笔4 000万元的十年期分期偿还本金贷款。考虑到对具有相似信用风险的其他金融工具的预期(使用无须付出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以及未来12个月的经济前景,甲银行估计初始确认时,该贷款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的违约率为0.5%。此外,为了确定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甲银行还确认未来12个月的违约概率变动合理近似于整个存续期的违约概率变动。在报告日(该贷款还款到期之前),未来12个月的违约概率无变化,因此甲银行认为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并无显著增加。甲银行认为如果贷款违约,会损失账面总额的25%(即违约损失率为25%)。

甲银行以12个月的违约率0.5%,计量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的损失准备。甲银行在报告日应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的损失准备金额为( )万元。(★★★)

A. 20

B. 1 000

C. 5

D. 0

【答案】C

【解析】应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的损失准备金额=4 000×0.5%×25%+4 000×99.5%×0=5(万元)。

【单选题11】甲公司于2×19年12月15日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的债券,该债券期限10年,年利率为5%(与购入时的市场利率一致),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初始确认时,甲公司确定其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2×1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跌至1 900万元。甲公司认为该债券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由此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为60万元。假设不考虑利息和其他因素,甲公司上述业务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 160

B. -40

C. 60

D. 100

【答案】B

【解析】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故考虑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后,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1 900-2 000)+60=-40(万元),选项B正确。

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0

借:信用减值损失6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60

【多选题11】2×18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2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购入某公司同日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另支付交易费用8.24万元,该公司债券的面值为1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4%,实际年利率为3%,每年12月31日支付本年利息,到期支付本金。甲公司将该公司债券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债券利息40万元,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因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甲公司由此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 2×18年1月1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为1 028.24万元

B. 2×18年应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19.09万元

C. 2×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余额为-19.09万元

D. 2×19年应确认投资收益30.57万元

【答案】AC

【解析】该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020+8.24=1 028.24(万元),选项A正确;2×18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前账面余额=1 028.24+1 028.24×3%-1 000×4%=1 019.09(万元),会计分录如下:2×18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 000

—利息调整 28.24

贷:银行存款 1 028.24

2×18年12月31日

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40

贷:投资收益30.85(1 028.24×3%)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9.15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40

贷:应收利息40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19.09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19.09

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100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因已发生信用减值,2×19年应确认投资收益=(1 019.09-100)×3%=27.57(万元),选项D错误。

【多选题28】2×18年7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以面值公开发行20 000万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期限为1年,票面年利率6%,每张面值为100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及配套件等。甲公司将该短期融资券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假定不考虑发行短期融资券相关的交易费用以及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2×18年12月31日,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每张120元(不含利息);2×19年6月30日,该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完成。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 2×18年7月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额为20 000万元

B. 2×18年12月31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 000万元

C. 2×18年12月31日应确认财务费用600万元

D. 2×18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为24 000万元

【答案】ABCD

【解析】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2×18年7月1日,发行短期融资券:

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20 000

(2)2×18年12月31日,年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费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000(20 000÷100×120-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4 000

借:财务费用600(20 000×6%×6/12)

贷:应付利息 600

【计算分析题1】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2 00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不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购入乙公司债券,该债券还剩五年到期,债券面值为2 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72%,购入时实际年利率为10%,每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年末按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20万元。

2×19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年末按整个存续期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50万元。

2×20年12月31日,因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该债券投资已发生信用减值,年末按整个存续期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100万元。

2×19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2 090万元,2×20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2 010万元。

2×21年1月10日,甲公司将上述投资对外出售,售价为2 01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2×18年12月31日取得债券投资及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分录。

(2)计算2×19年12月31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余额、2×19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及损失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2×20年12月31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余额、2×20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及损失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2×20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

(5)编制2×21年1月10日出售该债券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2 5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00

借:信用减值损失2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20

(2)2×19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2 090万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前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2 000+2 000×10%-2 500×4.72%=2 082(万元),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余额=2 090-2 082=8(万元),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发生额=8-0=8(万元);2×19年因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利息收入金额=2 000×10%=200(万元)。

①确认利息收入

借: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82

应收利息118(2 500×4.72%)

贷:投资收益200(2 000×10%)

②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118

贷:应收利息 118

③确认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8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8

2×19年12月31日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50万元,本期应确认的损失准备金额=50-20=30(万元)。

借:信用减值损失3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30

(3)2×20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2 010万元,账面余额=2 082+2 082×10%-2 500×4.72%=2 172.2(万元),累计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余额=2 010-2 172.2=-162.2(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发生额=-162.2-8=-170.2(万元)。

2×20年12月31日收到债券利息=2 500×4.72%=118(万元),因2×19年未发生信用减值,2×20年应按期初账面余额计算利息收入,则根据实际利率法确定的利息收入=2 082×10%=208.2(万元)。

①确认利息收入

借: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90.2

应收利息 118

贷:投资收益 208.2

②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118

贷:应收利息 118

③确认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70.2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70.2

2×20年12月31日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100万元,本期应确认的损失准备金额=100-20-30=50(万元)。

借:信用减值损失5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50

(4)2×20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2 172.2-100=2 072.2(万元)。

(5)

借:银行存款 2 015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27.8(500-82-90.2)

—公允价值变动 162.2(170.2-8)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2 500

投资收益 5

借:投资收益62.2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62.2

(170.2-8)

【综合题1】2×19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同日发行的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

2 078.98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至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根据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为2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2 080万元。甲公司于2×20年1月1日变更了债券管理的业务模式,将其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至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发生减值,由此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50万元。

至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已发生减值,由此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1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19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19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分录。

(4)简要说明金融资产重分类时会计处理原则,编制甲公司2×20年1月1日重分类时的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20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6)编制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分录。

(7)计算甲公司2×21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8)编制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分录。

(9)计算甲公司2×22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

【答案】

(1)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2 000

—利息调整 88.98

贷:银行存款 2 088.98

(2)2×19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 088.98×4%=83.56(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2 000×5%)

贷:投资收益 83.56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6.44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3)公允价值变动前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2 088.98+83.56-100=2 072.54(万元),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2 080-2072.54=7.46(万元)。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7.46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7.46

借:信用减值损失2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20

(4)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 2 000

—利息调整 72.54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7.46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2 000

—利息调整 72.54(88.98-16.44)

—公允价值变动7.46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20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20

(5)2×20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 072.54×4%=82.90(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2 000×5%)

贷:投资收益 82.9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7.1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6)

借:信用减值损失30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30(50-20)

(7)

2×21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 072.54-17.10)×4%=82.22(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2 000×5%)

贷:投资收益 82.22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7.78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8)

借:信用减值损失50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50(100-50)

(9)

2×22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 072.54-17.10-17.78)-100]×4%=77.51(万元)。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19页)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复合金融工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发行的复合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B、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复合金融工具 C、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复合金融工具的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 D、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负债成分 2、2×18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了一项年利率为10%、无固定还款期限、可自主决定是否支付利息的不可累积永续债,其他合同条款如下(假定没有其他条款导致该工具分类为金融负债):(1)该永续债嵌入了一项看涨期权,允许甲公司在发行第5年及之后以面值回购该永续债;(2)如果甲公司在第5年末没有回购该永续债,则之后的票息率增加至12%;(3)该永续债的票息在甲公司向其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时必须支付。假定甲公司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能够自主决定普通股股利的支付;该公司发行该永续债之前多年来均存在普通股股利的支付义务。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将发行的永续债分类为()。 A、金融负债 B、长期股权投资 C、应付债券 D、权益工具 3、关于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基本原则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企业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按权益工具核算 B、如果企业能够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例如能够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自主决定是否支付股息,同时所发行的金融工具没有到期日且持有方没有回售权、或虽有固定期限但发行方有权无限期递延,则此类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结算条款不构成金融负债 C、如果发放股利由发行方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自主决定,则股利是累积股利还是非累积股利本身均不会影响该金融工具被分类为权益工具 D、对于非衍生工具,如果发行方未来有义务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则该非衍生工具是金融负债 4、企业发行的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应的少数股东权益部分,应当分类为()。 A、权益工具 B、金融资产 C、金融负债 D、当期损益 5、某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万元,其账面余额为48万元(持有期间计提减值准备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在重分类日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按50万元入账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按48万元入账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及计量定稿版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 的分类及计量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破坏,危机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顺周期性备受指责,金融危机也使人们意识到高质量会计准则对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客观上加速了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进程。2009年4月G20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全方位改革,主要目的是降低会计准则的复杂性,缓解顺周期效应。自2009年起,经历了多次修订,终于在2014年7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终稿,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并取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 为了更好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并结合我国企业会计的相关实务,财政部于2016年08月修订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征求意见稿)》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为新准则),新准则主要变更了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对金融资产转移的处理做了更明确的阐释,同时引进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在整个金融资产核算体系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的顺周期性受指责最多,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同时,分类和计量也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后续的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都将基于上述分类和计量,因此本文着重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重分类展开讨论。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1.1 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 2 题) 1 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是()。 金融负债 金融工具 权益工具 衍生工具 2 某企业发行了不可赎回优先股,每年需按6%支付股息,发行方不能递延股利,且发行日市场 利率为6%,则该不可赎回优先股属于()。 金融资产 金融工具 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 多选题(共 2 题) 3 金融工具列报包括()。 金融工具列示 金融工具确认 金融工具计量 金融工具披露 金融工具分类 4 准则的修订目的包括()。 完善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资产转移相关信息的披露 促进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合理评价金融工具使企业在报告期间和期末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和程度 反映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后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合理评估企业风险敞口、风险性质、风险程度及其财务影响 判断题(共 2 题) 5 企业应当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来区分金 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错误 正确 6 如果用于结算金融工具的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是作为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替代品,则该金融 工具是发行方的金融负债。()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 2 题) 1 如果企业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则该合同义务 符合()的定义。 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 金融工具 权益工具 2 某企业发行了不可赎回优先股,每年需按6%支付股息,发行方不能递延股利,且发行日市场 利率为6%,则该不可赎回优先股属于()。 金融资产 金融工具 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 多选题(共 2 题)

2019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习题:金融工具含答案

2019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习题:金融工具含答案 第九章金融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18年4月1日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 50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2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该项债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 A、1 510 B、1 490 C、1 500 D、1 520 2、2×18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

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18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次年1月10日支付上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债权投资2×18年12月31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900万元,则2×19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利息收入为()万元。 A、76 B、172.54 C、2 072.54 D、2 083.43 3、企业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为206万元,其中包含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6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06 B、200

C、204 D、210 4、企业取得的金融资产,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在初始确认时,将其直接指定为()。 A、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5、甲公司2×19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支付价款为104万元(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利息4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19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4万元;2×19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2×20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19年度的利息4

CPA《会计》学习笔记-第十章所有者权益02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二)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三)以外币计价的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 符合固定换固定,应分类为权益工具,但属于范围很窄的例外情况。 【教材例10- 6】一家在多地上市的企业,向其所有的现有普通股股东提供每持有2股股份可购买其1股普通股的权利(配股比例为2股配1股),配股价格为配股当日股价的70%。由于该企业在多地上市,受到各地区当地的法规限制,配股权行权价的币种须于当地货币一致。 本例中,由于企业是按比例向其所有同类普通股股东提供配股权,该配股权应当分类为权益性工具。 (四)或有结算条款 对于附有或有结算条款的金融工具,发行方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 有例外,如只有在发行方清算时,才需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等。 【教材例10- 7】甲公司发行1亿元优先股。按合同条款约定,甲公司可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自主决定是否派发股利,如果甲公司的控股股东发生变更(假设该事项不受甲公司控制),甲公司必须按面值赎回该优先股。 本例中,该或有事项(控股股东变更)不受甲公司控制,属于或有结算事项。同时,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也并非不具有可能性。由于甲公司不能无条件地避免赎回股份的义务,因此,该工具应当划分为一项金融负债。 (五)结算选择权 对于存在结算选择权的衍生工具(例如,合同规定发行方或持有方能选择以现金净额或以发行股份交换现金等方式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发行方应当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所有可供选择的结算方式均表明该衍生工具应当确认为权益工具的除外。 (六)合并财务报表中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一)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一) 摘要:随着金融创新浪潮席卷整个西方世界,衍生金融工具所涉及的问题受到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监管者、财务报表编制者和用户的关注。因此1998年公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具有重要及深刻的意义。本文分析了IAS39的一些关键内容,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绝对主体,具体分析了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关键词:IAS39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 从1988年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就开始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1995年批准公布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1998年批准公布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且尚在为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准则而继续努力。IASC之所以要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因为以往的准则存在一些重大缺失。比如以往的会计实务使许多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得到确认。因为没有初始成本,不能按传统会计模式确认。再比如以往缺乏合理、统一的套期会计规范。对于套期如何核算,国际会计准则缺乏指南。 一、金融工具国际准则IAS39基本内容 (一)关键术语定义 1、四类金融资产的定义 (1)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主要为从价格或交易商保证金的短期波动中获利,而购置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和回购,且有证据可实际获得短期收益。特别说明对于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除非它们被指定且是有效的套期工具,否则应认为是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2)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指具有固定或可确定金额和固定期限,企业明确打算并能够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企业发起的贷款和应收款项不包括在内。 (3)贷款和应收帐款,指企业直接向债务人提供资金、商品或劳务所形成的金融资产。但打算立即或在短期内就转让的贷款和应收款项不包括在内,而后划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指其它金融资产。 2、与确认和计量有关的定义 (1)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AMORTISEDCOST),指初始确认日以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金额经以下调整后的余额:减去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初始确认额与到期金额之差额使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累积摊销额;减去因资产减值或资产不能收回而减记的价值(直接或通过备抵账户)。 (2)实际利率法(EFFECTIVEINTERESTMETHOD),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在相关期间分配利息收益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指将从现在开始至到期日或下—个以市场为基础的重新定价日预期会发生的未来现金支付额,精确地折现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当前账面净值所运用的利率。它应包括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到的各项费用和百分点。同时实际利率有时被称作是至到期日或下一个重新定价日的平均收益率,是该期间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内含收益率。 (3)公允价值(FAIRVAIUE),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4)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S),指可直接归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发行或处置的新增费用。它包括支付给代理商、顾问、经销商和自营商的手续费和佣金;监管机构和证交所征收的款项;证券交易税,交易费用不包括债券溢价或折价、筹资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或持有成本的摊销。 3、与套期有关的定义 (1)套期工具(HEDGINGINSTRUMENT),在套期会计中,是指定一项或多项套期工具,使其公允价值变动能全部或部分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第05讲_金融工具(2)

第二节金融工具的计量 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5.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不需计提减值准备,除了获得的股利(明确代表投资成本部分收回的股利除外)计入当期损益外,其他相关的利得和损失(包括汇兑损益)均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得转入当期损益。当其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差额,或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或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例题?计算分析题】2017年7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以2 600万元的价格受让乙公司所持丙公司2%股权。同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款2 600万元;丙公司的股东变更手续办理完成。受让丙公司股权后,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017年8月5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丁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100万股(占丁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的1%),支付价款2 2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根据丁公司股票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及管理丁公司股票的业务模式,甲公司持购入的丁公司股票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所持上述丙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所持上述丁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2 700万元。 2018年5月6日,丙公司股东会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共计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2018年7 月12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分配的股利10万元。 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所持上述丙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 200万元。所持上述丁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 2019年9月6日,甲公司将所持丙公司2%股权予以转让,取得款项3 300万元,2019年12月4日,甲公司将所持上述丁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取得款项2 45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1)甲公司对丙公司和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2)甲公司按实际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3)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破坏,危机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顺周期性备受指责,金融危机也使人们意识到高质量会计准则对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客观上加速了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进程。2009年4月G20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全方位改革,主要目的是降低会计准则的复杂性,缓解顺周期效应。自2009年起,经历了多次修订,终于在2014年7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终稿,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并取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 为了更好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并结合我国企业会计的相关实务,财政部于2016年08月修订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征求意见稿)》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为新准则),新准则主要变更了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对金融资产转移的处理做了更明确的阐释,同时引进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在整个金融资产核算体系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的顺周期性受指责最多,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同时,分类和计量也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后续的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都将基于上述分类和计量,因此本文着重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重分类展开讨论。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1.1 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1.1.1 金融资产分类

高级财务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本章主要介绍金融工具的概念及分类,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和列报,以使读者能对金融工具的概念、种类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本章学习中,要重点掌握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其分类;衍生金融工具一般业务、公允价值套期、与权益工具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等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金融工具会计概述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内容 金融工具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成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企业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其中,金融资产通常指企业下列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金融负债通常指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权益工具从发行方看,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具体则指企业发行的普通股、在资本公积项下核算的认股权等。 二、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 三、金融工具的类别 金融工具可以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一)基础金融工具的内容 基础金融工具是自市场经济形成以来用以完成货币流通和信用逐渐形成并经常使用的,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普通股,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的金融工具,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出保证金、存入保证金、客户贷款、客户存款、债券投资、应付债券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 1.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也称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随某些因素变动而变动,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很少净投资,以及在未来某一时期结算而形成的企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下列特征:(1)衍生金融工具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其价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变化。衍生金融工具的结算金额,也往往通过标的变量作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来确定。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既指一定数量的货币金额,也可能指一定数量的股份,还可能指衍生金融工具合同所约定的一定数量的其他项目。衍生金融工具的结算金额也可能不需要通过名义金额确定,而是通过合同中明确的结算条款确定。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表明衍生金融工具结算需要经历一段特定期间而不需立即结算。但是,“在某一日期结算”不能理解为只在未来某一日期进行一次结算。

金融经济学十讲——史树中

1、一般经济均衡: 假定市场上一共有k 种商品,每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这k 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 这k 种商品的供需均衡就得到k 个方程。 但是价格需要有一个计量单位,这k 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只有k-1 种商品的价格是独立的。 瓦尔拉斯又加入了一个财务均衡的关系,即所有商品供给的总价值应该等于所有商品需求的总价值。这一关系目前就称为“瓦尔拉斯法则”,它被用来消去一个方程。 2、从“华尔街革命”追溯到1900年 ?3、对每一固定收益都求出其最小风险,那么在风险-收益平面上,就可画出一条曲线,它称为组合前沿。马科维茨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在证券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一条双曲线的一支;在证券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若干段双曲线段的拼接。 组合前沿的上半部称为有效前沿。对于有效前沿上的证券组合来说,不存在收益和风险两方面都优于它的证券组合。 ?4、夏普:假定所有投资者都以马科维茨的准则来决策,而导出全市场的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是有效的以及所谓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这一模型认为,每种证券的收益率都只与市场收益率有关。 5、米勒与莫迪利阿尼:探讨“公司的财务政策(分红、债权/股权比等)是否会影响公司的价值”这一主题。他们的结论是: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的价值与财务政策无关。后来他们的这些结论就被称为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MMT ?无套利假设是指在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即确定的低买高卖之类的机会)。因此,如果两个公司将来的(不确定的) 价值是一样的,那么它们今天的价值也应该一样,而与它们财务政策无关;否则人们就可通过买卖两个公司的股票来获得套利。‘ ?布莱克和肖尔斯先把模型连续动态化。他们假定模型中有两种证券,一种是债券,它是无风险证券,其收益率是常数;另一种是股票,它是风险证券,沿用马科维茨的传统,它也可用证券收益率的期望和方差来刻划,但是动态化以后,其价格的变化满足一个随机微分方程,其含义是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收益率,其期望值和方差都与时间间隔成正比。这种随机微分方程称为几何布朗运动。 ?然后,利用每一时刻都可通过股票和期权的适当组合对冲风险,使得该组合变成无风险证券,从而就可得到期权价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一个偏微分方程,其中的参数是时间、期权的执行价格、债券的利率和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方程居然还有显式解。于是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公式就这样问世了。 6、布莱克-肖尔斯公式的成功也是用无套利假设来为金融资产定价的成功。这 一成功促使1976 年罗斯(S. A. Ross, 1944~) 的套利定价理论(APT,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的出现。 如果证券组合的风险越来越小,那么它的收益率就会越来越接近无风险收益率。 7、金融经济学就在很大程度上离开了一般经济均衡框架,而只需要从等价于无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章节密训题:金融工具含答案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章节密训题:金融工具含答案 第九章金融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工业企业,赊销自产产品形成应收账款,根据合同约定客户应在规定信用期内支付该笔货款。如果客户不能按时支付,甲公司将通过各类方式尽可能实现合同现金流量。根据金融资产分类的要求,不考虑其他因素,应将其分类为()。 A.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甲公司该项应收账款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即使甲公司预期无法全部取得合同现金流量(部分应收款项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不影响其业务模式的分类,应将其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下列各项中,关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不得确认损益 B.该项指定一经做出,不得随意撤销 C.当该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转入留存收益 D.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C 【解析】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满足条件应确认为投资收益,选项A错误;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选项B错误;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选项D错误。

3.甲公司2019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5%的股权,甲公司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甲公司支付购买价款100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80万元和交易费用10万元)。2019年6月30日该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9年12月1日甲公司将该股权出售,取得处置价款108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处置该股权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20 B.160 C.120 D.80 【答案】A 【解析】甲公司处置股权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80-1100=-20(万元)。

新金融工具准则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重点解读出炉啦!!!小编呕心沥血的盘点不要错过,快快看过来!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CAS22)、《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以下简称CAS24)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随后,于2017年5月2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CAS 37”),以反映上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在列示和披露方面的相应更新。上述四项准则统称“新金融工具准则”究竟其中有何变化,又会带来什么影响,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一、新准则出台背景 1.新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创新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有关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实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现行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过于复杂,主观性强,影响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过于原则,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会计实务指导不够;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脱节等。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修订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来及时、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2.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借鉴:据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谈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凸显,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并于2014年7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为切实解决我国企业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实务问题、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财会〔2010〕10号)的要求,我们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需要,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重点解读 表1 新CAS 22 与原CAS 22 的比较 新CAS22 原CAS22 分 类原则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 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和目的 分类结果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 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 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 计量凡是权益工具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务 工具分两种情况,对于即满足商业模式 持有至到期投资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类别以公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补充规定

附件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补充规定 ——债务工具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 (征求意见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6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就企业发行的优先股、永续债等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本规定的适用范围 本规定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金融工具准则)的补充,适用于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之外的各种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包括优先股、永续债(含永续中票,下同)、认股权等。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未来可能有更多法律形式的金融工具出现,其会计处理应当适用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和本规定。 二、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 企业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判断其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确定发行的金融工具的会计属性,同时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一)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的下列负债: 1.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但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交换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二)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发行方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 1.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2.企业须用或可用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如为非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 (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取决于发行金融工具的企业是否承

2020年(金融保险)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全)

(金融保险)第七章金融工 具会计(全)

导读 一、2013年大纲的变化 1、由2012年的8章增加到9章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内容在形式分离 3 二、复习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章的线索,对教材进行概括。 2、课后在复习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应做适当习题以巩固每一章内容。 3、用历年真题强化训练,把握做题时间。 三、教材内容的涉及的会计准则

知识点 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 [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金融工具的类型 (二)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馈的分类、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以及各类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四)掌握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的分析和判断,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 (五)掌握套期保值的原则、方式和实际操作 (六)掌握各类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七)掌握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审批和实施程序 (八)掌握股权激励业务的会计处理 (九)了解股权激励的方式和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 一、金融资产

概念:金融工具P337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如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 金融工具的种类 1、基础金融工具: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债券、股票。 2、衍生金融工具:期权、期货、远期合同、利率互换等。

一、金融资产 1、金融资产的内容: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对外投资等资产。 2、金融资产的分类P339 初始确认的分类:金融资产按照企业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4类。 例【7-1】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甲公司20 x8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第4讲_或有事项,金融工具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考点1】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1.预期可能获得补偿作为资产单独确认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 (1)相关义务已确认为预计负债; (2)从第三方获得的补偿基本确定能够收到; (3)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即不能冲减原来的预计负债); (4)补偿金额不能超过确认的负债的账面价值。 【提示】资产的确认是以已确认的负债为前提。 基本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支出 2.预计负债计量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1)风险和不确定性 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既不能忽略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或有事项计量的影响,也要避免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重复调整,从而在低估和高估预计负债金额之间寻找平衡点。 (2)货币时间价值

预计负债的金额通常等于未来应支付的金额,但如果预计负债的确认时点距离实际清偿有较长的时间跨度,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则在确定预计负债的金额时,有必要考虑采用现值计量。 【链接】油气井或核电站等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未来应支付金额的现值确定。 (3)未来事项 企业应当考虑可能影响履行现时义务所需金额的相关未来事项,但不应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形成的利得。 4.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相关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贷:预计负债 或作相反会计分录。 【考点2】或有事项会计的具体应用 【考点3】重组义务 1.企业因重组而承担了重组义务,并且同时满足或有事项的三项确认条件时,才能确认预计负债。 2.重组义务的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由于企业在计量预计负债时不应当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的利得和损失。 【提示】确认为预计负债,会计科目是预计负债或应付职工薪酬。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考点1】金融工具的概述 1.所有金融工具均由合同确定,非合同权利或义务不是金融工具。由政府法律规定导致的与所得税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因为它并不是合同性的。 2.类似的,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等推定义务,也不是产生于合同,因此,不属于金融负债。 【考点2】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总体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购买可转债的金融工具类型,应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理由:该债券不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因为其回报与发行人的权益价值挂钩,包含了与基本借贷安排无关的合同现金流量风险敞口或波动性敞口,不满足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呢? 一个金融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机构和市场所组成,它们允许交换合约和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使得经济代理人(economic agents)的收入流和消费流不同步,即让它们缺少相似性。 这一功能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和风险维度(risk dimension)。 金融: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 为什么将消费和收入夸时分离是有用的呢? 理由1:收入在离散的时间情况下获得(比如一个月),而与此同时按照人们的习惯,消费是连续的(即每天)。 理由2:消费支出决定了生活水平,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要逐月逐年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困难的。这样就有了对平稳消费流的要求。 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的,因此这一要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于为退休而储蓄的需要,即消费小于收入,这样才能使退休后消费流超过收入,即动用储蓄。 对于较短时期的情况,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同样需要。例如,消费和收入的季节性模式:特定的个体(汽车销售员、百货公司销售员)可能会经历由于季节性事件(如绝大多数的新车都是在春季和夏季销售的)所导致的收入波动,而他们不希望这一波动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同样由于营业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也会产生这一问题,工人不想因为暂时的失业而失去了可持续的收入时,工人们不希望他们家庭的消费大大下降。 因此,金融中第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时间 (勤俭创业的企业家) 在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世界中,将没有资产,没有金融交易(虽然人们使用货币,但货币仅具有交易的功能),也没有金融机构。 持有资产则使得消费流和收入流不同步。例如农民留着种子、守财奴将金子埋起来或老奶奶将钞票放在床底下,都会使他们的消费和收入不同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更高水平的福利。 一个完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应当具备有效完成这一同样功能的性质。因此金融体系应当提供多功能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贷款规模、贷款时间的选择和贷款到期日以及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等方面,满足存款人和借款人普遍不同的需求。

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

导读 一、2013年大纲的变化 1、由2012年的8章增加到9章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内容在形式分离 3、会计部分变化 (1)新增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新增了合并财务报表 (3)事业单位会计根据201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了一些修改 二、复习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章的线索,对教材进行概括。 2、课后在复习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应做适当习题以巩固每一章内容。 3、用历年真题强化训练,把握做题时间。 三、教材内容的涉及的会计准则

知识点 第七章 金融工具会计 [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金融工具的类型 (二)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馈的分类、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以及各类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四)掌握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的分析和判断,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 (五)掌握套期保值的原则、方式和实际操作 (六)掌握各类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七)掌握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审批和实施程序 (八)掌握股权激励业务的会计处理 ( 九)了解股权激励的方式和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 一、金融资产 概念:金融工具 P337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如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 金融工具的种类 1、基础金融工具: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债券、股票。 2、衍生金融工具:期权、期货、远期合同、利率互换等。

一、金融资产 1、金融资产的内容: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对外投资等资产。 2、金融资产的分类 P339 初始确认的分类:金融资产按照企业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4类。 例【7-1】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甲公司20 x8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会计继续教育题库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第1部分判断题 题号:QHX019566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8.?某项合同是一项权益工具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可能导致企业获得或交付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还应考虑交付的是非衍生工具还是衍生工具,交付的自身权益工具是固定数量还是非固定数量的。 A、对 B、错 题号:QHX019567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3.?若企业管理某项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且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则企业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A、对 B、错 题号:QHX019568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4.?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CAS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并对相关金融资产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A、对 B、错 题号:QHX019569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2.?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A、对 B、错

题号:QHX019570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1.?对于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者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企业也可以将该合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只能在合同开始时做出该指定,并且必须能够通过该指定消除或显着减少会计错配。该指定一经做出,可以撤销。 A、对 B、错 题号:QHX019571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1.?衍生工具如果附属于一项金融工具但根据合同规定可以独立于该金融工具进行转让,或者具有与该金融工具不同的交易对手方,则该衍生工具不是嵌入衍生工具。 A、对

会计精讲第十章

会计精讲第十章 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 知识点1:股份支付概述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一、股份支付的四个主要环节 (一)授予日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二)可行权日 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从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时段,是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因此称为“等待期”,又称“行权限制期”。 (三)行权日 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行权是按期权的约定价格实际购买股票,一般是在可行权日之后到期权到期日之前的可选择时段内行权。 (四)出售日 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按照我国法规规定,用于期权激励的股份支付协议,应在行权日与出售日之间设立禁售期。 可行权日至失效日为行权有效期。 二、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类型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例如,某公司制订股权激励计划,规定如果未来三年收益率连续增长10%,三年以后管理层即可以每股3元的价格购买公司200股股票。 最常用的工具有两类: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 例如,某公司规定服务满三年的管理人员可以获得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即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可以行权获得现金。 最常用的工具有两类: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 第二节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知识点2:确认和计量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