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的一百个中国第一及中国电影导演代际与作品总结,你弄清楚了吗

关于电影的一百个中国第一及中国电影导演代际与作品总结,你弄清楚了吗
关于电影的一百个中国第一及中国电影导演代际与作品总结,你弄清楚了吗

关于电影的一百个中国第一及中国电影导演代际与作品总结,你弄清

楚了吗

一百个中国第一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中国人是林祝三。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中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A·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侍女。

9、中国第一位导演是郑正秋。

10、中国第一部风光片是1919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西湖风景》。

11、第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电影制片机构是1917年在上海设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2、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0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阎瑞生》。

13、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出版的《影戏杂志》,陆洁、顾肯夫主办。

14、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

15、中国第一次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清虚梦》(1922年,商务印书馆摄制)

16、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是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17、中国第一本电影理论专著《影戏院》(1924年由徐卓呆译著)。

18、中国第一部童话片是1925年民新公司出品的《飞行鞋》。

19、中国第一公映美国有声电影《飞行将军》是1929年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今上海新华电影院)。

20、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申屠氏》,洪琛1925年创作。

2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

2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

23、中国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18集)。

24、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

25、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是《野草闲花》(1930年)中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2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被选为电影皇后的影星是蝴蝶。

27、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场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唱的有声片是《野草闲花》(1930年)第一部正规有声片是1934年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

28、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缘》(1932年)。

29、中国第一部在片上发音的电影音乐是《母性之光》(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田汉编剧,聂耳作曲)。

30、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记录片是天一公司录音的《四郎探母》(1933年)。

31、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电影录音机是1933年司徒慧敏发明的三友式录音机。

32、中国左翼电影的第一部作品是《狂流》(1932年)。

33、中国左翼第一本电影刊物是《电影艺术》(1932年7月8日创刊,沈西苓主编)。

34、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1935)。

35、中国解放区的第一个电影机构是"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第一部长纪录片是《延安和八路军》。

36、中国解放区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是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赠送的。

37、1946年延安的电影团成立,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陈波儿编导的《边区劳动英雄》。

38、中国第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是《共赴国难》(1932年,史东山、蔡楚生编导)。

39、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36年出品的《骆驼献舞》。

40、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1940年出品的《铁扇公主》。

41、新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电影制片机构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

42、新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留下他打老蒋》(1949年长影出品)。

43、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44、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普及刊物是《大众电影》(1950年6月创刊)。

45、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1950年《赵一曼》)。

46、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是1954年上影厂出品的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47、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中华女儿》(1950年)。

48、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科教片是《淡水养鱼》(1954年)。

49、第一位获奥斯卡奖的华裔是黄宗沾(1955年20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50、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6年北影厂出品的《祝福》。

51、新中国第一部合拍片是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公司合拍的故事片《风筝》。

52、新中国第一次影评选举得票最多的最佳演员是白杨(1957年)。

53、被誉为"东方第一老太"的演员是吴茵。

54、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是王苹,代表作《柳堡的故事》、《东方红》等。

55、中国第一部剪纸片是《猪八戒吃西瓜》(1959年)。

中国第一部折纸片是《聪明的鸭子》(1960年)。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

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是《小小英雄》(1953年)。

中国第一部木偶长片《孔雀公主》(1946年)。

以上影片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56、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1959年上影出品)。

57、新中国第一部歌剧影片是1959年八一厂出品的《红霞》。

58、新中国第一部舞剧影片是1959年天马厂出品的《宝莲灯》。

59、新中国第一本面向海外发行介绍中国电影的刊物是1959年创刊的《中国银幕》。

60、新中国第一部现代京剧影片是1965年长影厂出品的《红管家》。

61、新中国第一位获奥斯卡奖的中国人是苏聪(1988年60届奥斯卡音乐作曲奖)。

62、中国第一位在一部影片中成功塑造两个性格迥异角色的演员是蝴蝶(1933年《姐妹花》中饰大宝、二宝)。

63、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的故事片是《女蓝五号》(1955年上影厂出品)。

64、新中国第一部用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来扮演剧中本人的艺术片是《黄宝妹》(1958年天马厂出品)。

65、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是《魔术师的奇遇》(1962年天马厂出品)。

66、中国第一座放映立体电影的电影院是上海东湖电影院。

67、大众电影第一届百花奖1962年举办。

中国电影第一届金鸡奖1981年举办。

68、新中国第一部以哈萨克文写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是《姑娘坟》。作者:阿里木江·哈提巴依。

69、中国第一部比效全面系统地叙述中国电影自1869年--1949年发展历史的通史著作是1963年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

70、新中国第一部由多民族合作完成的故事片是《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长影厂出品)。

71、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出现毛-泽-东、周-恩-来-形象的影片是《大河奔流》(1979年北影厂出品)。

72、新中国第一部武打片《神秘的大佛》(1981年北影出品)。

73、新中国第一部根据同一小说改编的由两个电影厂同时拍摄同时上演的故事片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年北影、八一厂摄制)。

74、新时期第一部国产科学幻想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上影厂出品)。

75、新中国第一部环幕电影是1981年摄制的《中国奇观》。

76、中国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是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第一次上映的立体声影片是《超人》(美国)。

77、中国第一部在旅游风景区常年上映的故事片是《庐山恋》(1981年,上影出品)。

78、中国第一位获当年度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影后的影星是张瑜(1981年)。

79、第一次出现蒋介石形象的故事片是《西安事变》(1982年西影厂出品)。

80、新中国第一部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大奖是故事片是《城南旧事》(1982年上影厂出品)。81、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一个和八个》(1983年广西厂出品)。

82、中国第一座超宽银幕采用杜比系统立体声设施的电影院是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

83、第一位获大众电影百花奖特别奖的导演是谢晋。

84、中国大陆第一部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影片是《人生》(1985年西影厂出品)。

85、新中国第一部70毫米宽银幕故事片是《无敌鸳鸯》(1987年北影厂出品)。

86、第一位获大众电影"百花奖"三连冠的演员是刘晓庆。

87、新中国第一位在国外举办个人影展的演员是刘晓庆。

88、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竟赛性电影节是198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我国美术片《山水情》获大奖。

89、首部在竟赛性国际-A-级电影节上荣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红高梁》(1988年,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90、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

91、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电影辞典是199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出版的《中国电影大辞典》。

92、中国第一部反映大陆、台湾电影发展史,以图态形式发行的电影图书是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图态》(1995年)。

93、新中国电影行业中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

94、新中国第一位为电影事业而殉职的特技演员是梁国庆。

95、第一部以中国卫星发射科研人员为主角的故事片--《冲上九重天》。

96、《红河谷》外景拍摄点海拔高度居故事片第一。

97、《泰坦尼克号》票房收入创进口片第一。

98、第一个在银幕上饰演共-产-党-人的香港当红明星--张国荣(《红色恋人》)。

99、第一部反映中国现代海军生活的故事片--《海之魂》。

100、第一个在行政管理上实现"影视合流"的城市--上海。

一、第一代导演:

这是一批自学成材的电影导演,活跃于1910~1930年代。

张石川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其代表作有:《难夫难妻》《黑籍冤魂》《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等。他和郑正秋被并称为中国电影的奠基人。

第一代重要导演还包括:黎民伟/《庄子试妻》、郑正秋/《姊妹花》等。

第一代导演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

1、从人才、资金、技能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为中国电影奠定了发展基础。

2、开创了“家庭伦理片”和“武侠片”——这两种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的影片类型。

3、为电影从默片向有声片过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性探索。

二、第二代导演:

主要指那些在1930年代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并活跃于1930~1940年代的导演。

最著名者为蔡楚生,他被誉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是1930和1940年代的票房之最。

同期重要导演及作品还有:吴永刚/《神女》《浪淘沙》;袁牧之/《都市风光》《马路天使》;费穆/《小城之春》《生死恨》等。

第二代导演的卓越成就在于:

1、成功的实现了中国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过渡。标志性作品为:《桃李劫》《马路天使》。

2、使中国电影在思想、艺术和技术上走向了成熟,并开始直面社会现实问题。

3、让中国电影确立了自身的民族气质和社会声誉。

4、尝试拍摄了中国首部彩***《生死恨》(1947,费穆)。

三、第三代导演:

泛指那些1949年前后从影,主要活跃于“17年电影”时期的导演(1949~1966)。其中最杰出的导演是“北影四大帅”、“南北二谢”、以及桑弧等。

成荫:代表作为《南征北战》《红灯记》(样板戏)、《西安事变》等。他是新中国“**历史题材影片”的重要奠基人,其风格以“宏大叙事”见长。

水华:代表作有《林家铺子》《伤逝》等。其影片以塑造特殊性格的人物见长,具有含蓄凝练的风格。

崔嵬:代表作有《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其作品激情澎湃,十分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凌子风:代表作为《红旗谱》《骆驼祥子》等。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谢铁骊:代表作为《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等。《早春二月》/1963年,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味。

谢晋:代表作为《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在中国前四代导演中,谢晋是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最多、拍片数量最多的导演,也是迄今我国所有导演中艺术生命最长的一位。

桑弧:代表作为《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祝福》、《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等。桑弧谙熟市民观赏趣味,堪称“中国城市电影”的开拓者。他擅长中国式的家庭情节剧。在1949年后的新中国电影史中,桑弧导演有三个第一:拍摄了首部彩色戏曲片《梁祝》;首部彩色故事片《祝福》;首部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

第三代导演的历史成就在于:

1、确立了“**历史题材”这样一种新的影片类型。

2、集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3、创立了“歌颂型”喜剧电影。

4、在戏曲艺术片的拍摄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5、在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成功实现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向彩色的跨越。

四、第四代导演:

泛指在文革前接受了电影教育,文革结束后才开始独立执导的一批导演,他们主要活跃于1980年代前后。

主要有:张暖忻、谢飞、郑洞天、黄健中、吴贻弓、吴天明、黄蜀芹等。

他们的代表作主要有:

谢飞:《本命年》《黑骏马》;郑洞天:《邻居》;

张暖忻:《青春祭》《沙鸥》;黄健中:《小花》《过年》;

吴天明:《老井》《变脸》;吴贻弓:《城南旧事》;

黄蜀芹:《人·鬼·情》等。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贡献在于:

1. 大力提倡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纪实美学”。

2. 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实践极大地淡化了“17年电影”中的“歌颂”主题,使中国银幕开始倾向于“非政治化”的大众题材,表现出了对普通人情感和命运的真切关怀,并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真实人生的剖白震动了影坛,感动了观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代导演中还集中涌现了一批卓有建树的女性导演,如:张暖忻、黄蜀芹、史蜀君、陆小雅、王君正等——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

五、第五代导演:

整体上大都出生于1950年代,是“文革”结束后,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首批大学生(1978~1982)。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及其作品有:

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张艺谋:《红高粱》《活着》等。

黄建新:《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

冯小宁:《大气层消失》《红河谷》等。

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电影的重大贡献在于:

1)、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很多重要的“国际奖项”,真正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2)、他们以“全新的电影语言”,使中国电影“从形式到观念”都发生了**性的飞跃,并由此进入了“影像美学时代”。可以说,第五代的崛起使中国电影步入了一个“新电影时代”

六、第六代导演:

大都出生于1960~1970年代,目前平均年龄在40岁上下。他们于1980年代中后期分别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并于1990年代初陆续开始拍片,

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

贾樟柯:《小武》、《三峡好人》(2006年获威尼斯“金狮奖”)。

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2007年获柏林“金熊奖”)。

王小帅:《17岁的单车》

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

张元:《东宫西宫》

这批导演最初以低成本的“地下电影”首先在国外引起关注,作品大都游离于现实主流社会与人生,基本上是对“个人成长经验与记忆”的表达。从1990年代末开始,他们陆续回到“体制内”工作,近年来开始冲击国际大奖,并略有收获。但从国内票房看,他们迄今仍未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七、新生代导演:

大都为1970~1980年代初生人,目前平均年龄30多岁。1990年代中后期毕业于各大高校。

其中影响较大的几位导演及其作品是:

陆川:《寻枪》《可可西里》

马丽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们俩》

宁浩:《疯狂的石头》

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批导演的市场意识很强,尤其是上述几位优秀者,很善于在艺术与票房间寻求平衡点,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既能赢利,也能获得评论界的认同。其中《疯狂的石头》和《可可西里》尤为如此。这个群体的艺术追求,或许是未来十年左右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

八、其他导演:

姜文(1963年生人)和冯小刚(1958年生人)也是两位十分突出的导演,但从个人经历与影片风貌来看,很难把他们归入哪批导演的行列。他们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个人风格极为鲜明。

冯小刚:《甲方乙方》《大腕》《天下无贼》《手机》《集结号》等。冯小刚以“贺岁片”驰名,并长期保持着高票房的声誉。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姜文作品虽少,但在艺术与思想两方面,均获得评论界高度赞赏。

2020必看的励志电影

2020必看的励志电影 1、《录取通知》(accepted) 绝对好看,如果你厌恶中国的教育制度,那么就看这个吧,什么 才是真正的教育。音乐没的说,原声是特别的好听。你不看下边我推 荐的什么都不会后悔,唯独不看这个会后悔。 2、《甜心辣舞》 女主角很漂亮又很有爱心,关键是街舞很漂亮。 3、《舞出我人生》 男主角帅啊,舞蹈很好。 4、《歌舞青春》 不多说了,确实很棒。 5、《热力四射》(you got served) 讲友情和团队精神的。 6、《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这个不是电影,而是美国卡内基梅隆 大学教授兰迪·波许在患癌症,临终前做的一场演讲录像,他以他的 幽默、乐观、无惧激励了无数的人。兰迪说:“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只能决定如何反应。我们不能改变手里的牌,但是能够决定如何 出牌。”这充分体现出他乐观进取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我想,任何 人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无论是面对病痛的折磨还是人生的失意,他 都能用一次次漂亮的出牌实现自己的价值。 7、《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心想事成的秘密通过对一系列学者、作家、医生的访谈来详细并 系统的介绍了吸引定律的全貌。由电影改编而来的励志书籍《the secret秘密》中文版已出版。 8、《和平战士》 影片根据作家丹·米尔曼Dan Millman的名作《深夜加油站遇见 苏格拉底》(Wayofthepeacefulwarrior)改编,这位作家在这部作品中 让年轻时代的自己成为主角,本书也是他最畅销的关于人性与内心解 读的书籍,小说在高强度竞争的男子体操运动中加入让人惊奇的哲学 思想,作为一部体育题材,它描述的胜利不是来自于运动项目本身, 而是来自于人的内心。 9、《追梦赤子心》 梦想成真的故事!能把你感动得热泪盈眶!1993年美国三星公司出 品的剧情片,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歌颂了愈挫愈奋、永不气馁的顽 强精神,鲁迪的形象能够说是美国人勇敢追求梦想、执着不懈的象征,多次申请失败,多次落选球队主力阵容,但他最后还是坚持完成了自 己的梦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意志不够坚韧而阻挡了我 们的成功之路,也许这就是本片给我们的启示。本片提名1994年美国 青年艺术家奖杰出家庭影片奖。

(完整版)中国电影导演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郑正秋、张石川等人。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民族电影的奠基人,拍摄了中国首批无声故事片。影片内容多受“五四”精神影响有反封建倾向,形式上保留较多的舞台程式,表演上受卓别林影响。注重教化、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 张石川,原名张伟通,浙江宁波人。他一生拍摄了150部影片,在150部影片中,《难夫难妻》是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孤儿救祖记》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黑籍冤魂》是第一部长故事片;《火烧红莲寺》敲开了武侠影片的大门……他的创作特点:首先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让观众有戏可看;其次,作品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线索清晰,内容通俗易懂,比较符合早期观众的欣赏口味;再次,喜欢在影片中穿插嘘头,善于抓住一个细小情节尽情渲染,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郑正秋,原名芳泽,他的电影艺术思想和戏剧艺术思想一脉相承——改革社会、教化。他一共编、导、演了53部影片,这五十余部影片比较复杂,既编写了一批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较有社会意义的影片《玉梨魂》、《盲孤女》《上海一妇女》等,又屈从与商业化的要求。他始终执着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其创作思想及创作风格可归属于现实主义流派。郑正秋尤其关注妇女问题,并由此构成他的选材和表现主流,这与他坚持电影的社会教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创作特点:首先,影片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多为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达到抨击旧制度、旧礼教的目的,寄托了对弱者、被压迫者的深厚同情。其次,作品富有民族特色。影片故事性强,戏剧冲突激烈,有完整的结构和明确的因果关系,细节丰富,引人入胜。他为电影的中国化做出了贡献。 第二代导演:指30~50年代的一批艺术家,如蔡楚生、史东山、孙瑜、应卫云、张骏祥、吴永刚、成荫、汤晓丹、沉浮、郑君里、桑弧等。他们常通过家庭的悲欢离合去反映社会,讲究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节奏平稳缓慢,善用长镜头。他们拍出大批具有现实主义内容和民族风格的优秀影片,是中国电影成熟的标志。左翼电影运动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中国电影有着深远的影响:改变了电影创作的倾向(反帝反封建)、显示了进步电影的主导地位(通过电影争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发言权,显示进步力量的正义和号召力,是行之有效的。)、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渔光曲神女)、大大提高了电影创作的质量。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同样都有成就。《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和郑君里合编。东方传统延续——人伦情感的魅力(以家庭人伦悲欢离合的故事来透视社会人生);传统表现的丰富化——戏剧结构的严谨缜密(以戏剧冲突达到批判主题的体现);历史认知的价值——史诗悲剧艺术(以电影手法从宏观角度反映重大历史的道路,把个人命运与整个历史事件和时代风云有机结合);人物性格的鲜明化——现实主义的典型化 第三代导演:指五十年代起参加电影工作的导演,如水华、谢晋、谢铁骊、凌子风、翠微等人。他们继承了老一代古朴深沉的传统,有赋予时代的新理念。内容上较多的反映社会变革,歌颂英雄,艺术上追求现实主义风格,明朗、朴直、抒情健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风尚。讲究戏剧结构,注意电影特点,善用蒙太奇手法,少用长镜头。他们一批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投身电影事业并有所成就的电影人,如桑弧、石挥、严恭等。更多一批导演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开始走进电影创作的新电影人。他们怀着对艺术的真诚的崇敬,更有明确歌颂新生活、批判旧时代的思想意识,大胆无畏的对原本陌生的电影艺术进行探索。《早春二月》谢铁骊,成荫《上海姑娘》、《西安事变》谢晋《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红色娘子军》水华《林家铺子》《白毛女》等。 第四代导演:指七十年代末才走上导演岗位的一批中年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滕文骥、胡柄骊、郑洞天、黄蜀芹等。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既熟悉电影规律,又主张用新观念去改造电影,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程式化,追求开放式结构,散文化风格。郑洞天《台湾往事》散文化的叙事故事中,收敛的表演、含蓄的情感表达、精致的镜头语言、诗化的氤氲气息。第四代的独特之处:“厚德载物”可以形容第四代电影人的精神存在,就精神传扬而言,他们的价值更多在传统的承继上;“悲悯情怀”是第四代的内在气质。对人性的关怀和人生命运关注是本源于第四代电影人的悲悯心态;社会道义是第四代电影关注中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他们艺术成就得拖累(文革影响,在创新上缺乏。);坚持坚守韧性的过于变通导致艺术风格的游移不定并遭到怀疑。 第五代导演:指80年代毕业于电影学院的一批青年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等人。他们有全新的电影理念,追求表现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把情节放在次要地位,多用象征、比拟手法直抒己见,有很强的主观性、抒情性、象征性和寓言色彩。寓言化创作;造型语言与民族取向。我们可以再他们的大量的无论是表现生命还是表现死亡的作品中,看到以往的作品中少有的激情,包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的崇拜、对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的深刻反省。他们用以表述的电影语言大多极富个性,有的甚至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区别于他人的作品,其中甚至充满了狂野的气质,把影响美学推向了极致。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1905年随着《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漫长旅程,经历了战乱,国破家亡的电影人在新中国前仆后继,一直不停地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努力探索。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 张石川(1922—1980),和郑正秋联合创办新民电影公司,并联合执导了《难夫难妻》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通过包办婚姻把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送进洞房,造成了难夫难妻的生活,对现实批判意义极大。《劳工之爱情》是以戏剧的手法通过一个木匠为追求爱情和开诊所治骨折的未来岳父的闹剧来勾画了当时贫困的社会普遍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喜剧萌芽的开端。 秋【1888----1935】

黎民伟(1882—1953),中国电影之父,生于日本,早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和兄弟黎海山,黎北海,妻严珊珊共同创作并演出《庄子试妻》,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1926年,他随军北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下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1930年组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他著名的作品《古都春梦》。抗战爆发后,他辗转于粤桂为抗日宣传而奔走,抗战胜利后,他返回香港,继续电影事业,直到1953年逝世。

导演(中国第一代到第六代)

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郑正秋、·任彭年、侯曜、沈浮、史东山、何非光、袁牧之、蔡楚生、洪深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 ·陈怀皑、桑弧、崔嵬 第三代导演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谢晋、谢铁骊、谢添、沙蒙、水华、林农、李前宽、肖桂云、凌子风 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直接影响到*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黄蜀芹、黄健中、郑洞天、谢飞、王启民、滕文骥、吴贻弓、丁荫楠 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是指一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 第六代导演 “第六代”不仅是一个时空意义上的聚合体,更重要的是由一个文化姿态、创作风格相对一致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带有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或群落)。他们在当代中

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10个导演

1.张艺谋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 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9 年薪:1亿 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东西。”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愁。 代表影片: 《英雄》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创新作品奖 《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电影“华表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活着》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秋菊打官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大卫奖)最佳外语片大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红高粱》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 2.李安华人电影的骄傲 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9 年薪:9千万 李安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最特别的一位。他游刃有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同。 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除了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及最近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居然还能拍出令国际影视界一致叫好的跨文化的《冰风暴》、《理智与情感》及《与魔鬼共骑》等英语片。也许对于一个真正的金牌导演来说,电影不存在什么文化与国别的区别,只要他的作品能触动观众。

好看的中国励志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好看的中国励志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奋斗是马伟豪2011年导演的一部励志青春剧,该剧根据石康同名小说《奋斗》改编而成,描述了一群一直秉承着善良、勇敢与坚持,并最终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坚持的青年们勇于奋斗的故事。 影片的编导秦浩键、金琛,将关注的镜头对准了闯荡北京、追求人生理想的几个外地青年,把集中在外地青年身上,为追求梦想而表现出来的幸喜、坚韧、执着... 《杜拉拉升职记》是徐静蕾自导自演的都市爱情影片。黄立行、吴佩慈、莫文蔚等倾情出演。影片讲述了职场女性杜拉拉在外企经历八年,见识了各种职场变... 很难用简单的话去定义《听说》, 说它是在讲述梦想,笔墨并不象一般的励志片那般浓重 说它是在讲述爱情,男女主角的互动并不像是在恋爱 说它是在宣扬亲情,天阔父母对儿子的爱,秧秧和小朋的姊妹情又似乎不是全片的主旋律 但在我看了两遍之后,却突然发现一件很妙的事,就是爱和梦想的主题已经渗透在《听说》的每个细节中。 《我要成名》:此剧由香港导演刘国昌执导,汇聚了尔东升、陈果、梁家辉、刘青云、霍思燕、郑伊健、草蜢等人的豪华演出阵容影片《我要成名》,因主演中国版《天国的阶梯》被称为“内地崔智友”的霍思燕扮演一位到香港演艺圈发展的内地女孩,她历经种种磨难,在经纪人刘青云帮助下最终问鼎威尼斯影后……另外,尔东升、陈果、梁家辉、郑伊健、草蜢等众多影人将客串本片。 西雅图的产前版;致青春的基友版;新东方的教学案例;美国梦的一记耳光。

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 励志故事。该片浓缩了一代创业者的成长历程,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片中记述了石娃和他父亲石大的父子深情。难忘片中石娃啃冻干的馍馍,难忘石娃站在 领奖台上说的“我现在只想我姐姐……”,难忘片尾石娃背起父亲 上学堂的一幕,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石大背起石娃走进马莲河,告诉石娃:“河水有涨有落,学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 个结果。” 这一句话,虽出自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在这其中却蕴藏了一番哲理。 《转山》改编自同名畅销书,原著记录了作者谢旺霖骑行2000 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程,这个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无数年轻人向往。电影《转山》想传达给人的是一股梦想和不屈的力量。 梦想,贵在坚持。只要有梦想,坚持下去,哪怕遥不可及,也总有会实现的一天。 《逆光飞翔》是一部2012年的台湾电影,张荣吉以《天黑》获 得台北电影奖最佳剧情短片后,花两年时间重新打造的全新剧本, 改编自真人真事,描述一名全盲钢琴家与梦想成为舞者的女孩,一 段好友互相鼓励勇敢逐梦的历程。 电影中传递的纯真和善良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力量。——龙应台 这个电影是一部感人、热血、充满希望的电影,我觉得导演有让我感受到很多盲人世界的真实。——张震 有关大学生活的电影,比如王家卫监制的影片《逆光飞翔》,没有赢得好的票房,但却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誉。——龙斌 周星驰扮演的尹天仇,整天穿着蹩脚的西服,靠在剧组跑龙套来换取盒饭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底层小人物。但是,他有自己

国内著名导演分析

张艺谋导演的艺术风格 张艺谋的作品分为前张艺谋时代和后张艺谋时代,前期作品主要有:《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后期作品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 前期作品的特点: 1、他的电影的主题都有一个或明或暗的“性”问题,尤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展示形成他的电影表现的潜在魅力和叙事主线。 2、民俗的运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随处可以见到民俗,《红高粱》中的“颠轿”“回门”《菊豆》中的“出殡”《活着》中的“皮影戏”等,张艺谋的电影大都是改编自小说,小说中的民俗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成了一种极富特色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气概的弘扬。民俗在影片中完全艺术化了,完全是一种美学追求。 3、对色彩的迷恋。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首先对接受者产生的正是这种来自色彩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在影片《红高粱》中,漫野摇曳的红高粱,泼洒大地的红高粱酒,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土岗、血红的袄等,这种红色呼唤着一种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表现了人物对生命赤裸裸的欲求,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这种红灯笼是在封闭规整的乔家大院里使用的,并在扭曲中使用,形成了对扭曲生命的否定,散发着腐朽的美丽气息和血腥的灾难气息。《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的红棉袄,这种红色是母亲对爱情的积极释放。 后期作品的特点 张艺谋后期作品对形式美的追求高于对内容的追求,形式大于内容,大场面、大制作、大手笔成了这类作品的特点,华而不实,内容苍白。 1、影片《英雄》耗资3000万美金,堪称国内超大手笔,国内票房超过两亿,从票房上说,《英雄》意味着张艺谋电影商业突围的成功,但不意味着张艺谋电影文化突围的成功。影片中加入了传统的儒道思想,“书法”、“剑道”等,即所谓的雅文化,同时又把影片的主题上升到“和平、统一”的高度。但整个影片的形式过于丰富多彩,压得本不精彩的影片内容喘不过气来。影片中的故事是老掉牙的刺秦,不同的人讲了三段不同的故事,似乎套用黑泽明的经典影片《罗生门》,真真假假,以假乱真。同时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似乎也不是很明显,身为赵国人的无名,为报灭国之仇,练剑十年,一意刺秦,其志坚意决可见一斑,而导演却让他这种积蓄良久的决心在残剑的一番劝说中灰飞烟灭,最终放弃刺秦。其转变之快、思虑之深,已不符合一个侠客的身份,更像一名理性的智者。即使这个人物的性格变化具有某种特殊性,而片中对这种特殊性也缺少必要的铺垫和合理的艺术表现,因此其结局显得突兀而可笑,观众被导演的如此设计迷糊的团团转。 2、《黄金甲》中导演更是采用上万盆真实的菊花来做道具,还有演员身上用重金属打造的黄金服装,色彩斑斓的琉璃柱子,场面铺设的如此豪华,似乎只有张艺谋能够玩得起这样的大

10大青春励志电影

10大青春励志电影 近年来,青春励志电影很受欢迎,人们能从青春校园电影中回忆起自己以前的学生校园生活,那一段青春回忆很美好,现在就来看看有哪些受欢迎的青春励志电影。 青春励志电影1、《美国往事》 《美国往事》包含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爱情、幻想、责任、冲突。它更像是一场让人不愿醒来的梦,当面条躺在床上,在温暖的灯光和的迷离的电话铃声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岁月,这场梦便开始了,直到最后的面条终于露出笑容,我们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继续那些不尽的故事。什么帮派,什么仇杀,原来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个毛躁的少年,偷看一个美丽女孩儿跳舞;只有一个负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上床睡觉;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背叛了的友谊,语调平和,不动声色。《美国往事》带着你作了一个三小时四十五分钟的梦。人生如梦,这也许是惟一的感受。 青春励志电影2、《E.T》 如果看《E.T》时你流泪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惭愧,不管你有多大的年纪。实际上,能够和孩子们一起为E.T 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多么让人庆幸的事,这代表着我们还有

一点童心未曾泯灭,代表着我们有一些梦想还藏在心底。当长着一双孩子的眼睛的 E.T 用超能力让孩子们的自行车飞上夜空,穿过那轮明月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对自己一些已经习惯了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青春励志电影3、《东方不败》 大学生不应该不看武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侠电影,你会选择什么?我想应该是《东方不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剑客的身姿随着剑在空气中的游走而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金庸的《笑傲江湖》讲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东、张叔平、李连杰等一干天才用电影再现了金庸笔下这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沧海一声笑的曲子传唱至今,成为我们一个幻想的凭籍,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 青春励志电影4、《黑暗中的舞者》 一部震撼心灵的影片,具有深渊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经典。现实与理想,执著与信念,主题深刻的让人窒息。 青春励志电影5、《喜剧之王》 小人物的辛酸历程,周星驰自己的真实的写照。 “如果人活着没有理想,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青春励志电影6、《心灵捕手》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将你打动,或者说,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慢慢欣赏和体味的,《骄阳似我》并没有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_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_杨远婴

中 国 电 影 史Chinese Film History 明星又反过来成为维护类型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事实上,是明星通过制片厂的宣传运作,将其作用与效果源源不断地传送给喜欢他(她)的观众,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稳定化,使观众在类型观念的潜在指引下,回到影院,再去看他(她)主演的与以前相类似的影片,并通过观看,使观众再一次获得满足,获得快感。 第三点,是关于首轮影院的问题,而20年代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当时的影片公司拥有的首轮影院是数量不多的,只仅限于几家较有势力的公司,这样,影片公司生产出来的影片第一次放映便有了几种不同的方式。 1、在自己的首轮影院放映。 2、租赁别家的首轮影院放映。 3、在二三流影院放映。 在此,我们先来看第二种,影片在别家的首轮影院放映,由于租金昂贵,且加上租期的限制,使这一影片的反馈受到了影响。而即使很快反馈回来,假定观众非常不喜欢,影片公司要改换类型,但由于租金以及租期的问题,资金的回收便不会及时,这样便限制了制片公司的生产。第三种放映方式,则效果更差,不仅观众稀少,反馈信息慢,而且资金的回收也相当的困难,在当时小本经营的状态下,投资另一部影片其周期便变得相当漫长。因此,相较而言,第一种方式,便成为最好的一种方式,在自己的首轮影院放映,先前的麻烦就可迎刃而解,它不仅使影片的反馈信息及时返回,且由于范围广泛,而使这一信息相当准确,再加上资金的流转速度快,这样,便使影片公司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继续生产或改变原先的类型成为可能。所以,首轮影院在20年代的中国电影业中,起码具备如下功能: (1)首轮影院的存在,是制片厂与类型之间的一个晴雨表,它告诉制片厂是继续还是停止对该类型的生产。 (2)由于中国当时的影片公司拥有首轮影院的数目太少,决定了中国的电影类型一直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使对类型形态加以修补的可能性变得极小。 综上所述,20年代的中国电影工业与类型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清楚,简言之,当时的中国电影工业已具备条件并生产出类型,但是,种种的不利条件又限制了类型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了20年代中国电影类型的待成熟化,这成为2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大幸事,也成为一大憾事。 百年六代 影像中国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 杨远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提要: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本文依据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演变作出描述,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导演的精神气质和求索路径,展示不同历史环境下电影观念形态和社会象征符码不断被重新塑造的过程。 生长于百年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中,每个代群的导演都经受了剧烈的身心冲击和思想转变。在一个世纪斗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衍化里,他们将个人的艺术抱负和政治追求投放于电影世界,从而建构了一个个时空特征鲜明的中国形象。而在这些不同形象的背后,记录着政治的辖制,观念的约束以及手段的局限,每一代导演的成败荣辱都述说着可歌可叹的家国梦幻。本文研寻中国导演的代际传承,力图探讨社会心理变化的依据,揣度文化方式转换的契机。透过其间,以了悟历史政治之于人、之于艺术的强大威慑力量。 关键词:谱系研寻 代际传承 电影功能 专业抱负 社会语境 精神历程 生存条件 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语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和提法已成定论。尽管有人表示异议,但大都出于对因强调断代集体特征而抹煞风格手法相异的不满,一般未曾质疑划分六代本身的科学性。倘若沿袭生物繁衍规律,百年六代似乎过于密集,统领整体人文学科的文史学人仅被定尊为三代。(1)然而电影学界的六代言说自有缘由:独特的行业内在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电影导演非自然时间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其中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转换、表述主体的更迭是最基本的分析依据。研究者循之评说,继而约定俗成。因此,笔者对20世纪六代导演的谱系描述对象绝非生理年龄组合,而是由社会时空所建构的文化精神集团。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大抵如此:建立了本土电影雏形的郑正秋、张石川等为第一代;创造了三四十年代社会写实风格的蔡楚生、孙瑜等为第二代;1949年后致力于社会主义语境表达的崔嵬、谢晋等为第三代;1979年后追求影像语言电影化的张暖忻、谢飞等为第四代;1985年后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陈凯歌、张艺谋等为第五代;90年代后崭露头角的张元、王小帅等为第六代。本文希望以代际嬗变为线索,透过谱系研寻,刻画不同文化背景中电影 (1)钟一冰《20世纪中国三代文史学人》,《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2月8日。 NO.10599

中国历代导演及代表作品

第一代导演 -- 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是对戏剧舞台上表演内容的忠实记录,摄影机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观众席,因此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戏剧纪录片。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又叫做“影戏”。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 先后拍了十八集 ) 。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第二代导演 -- 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第二代导演是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开始电影创作的,他们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追随时代前进步伐,贴近社会生活,摄制了一大批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影片。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 第三代导演 -- 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65 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 1966 年至 1976 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第四代导演 -- 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中国励志电影

中国励志电影 篇一:励志必看的十部经典电影 励志必看的十部经典电影 来源:长松咨询 一.《当幸福来敲门》 你刚刚拿到大学文凭,雄心勃勃,希望在事业上大展身手,可是找工作的过程渐渐泯灭了你的雄心。比你有学历、有能力、有势力的人多如牛毛,四处碰壁后怎么办?这时候,你可以看这部片子。想想再怎么样,你也比威尔?史密斯演的男主角好吧!他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涉足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领域,并且最终赢得了高层的首肯。相信自己,他行,你也行! 剧情简介: 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这种不安定的生活已经影响到家庭的和睦,最终妻子琳达忍受不了经济上的压力,离开了克里斯,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这时候克里斯银行帐户里只剩下21块钱,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了公寓。 费尽周折克里斯赢得了在一家声名显赫的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期间没有薪水,而且最终只有一人可以成功进入股票投资公司。为了通向幸福之路,克里斯决定走下去。为了省钱,每天晚上克里斯带着儿子去住收容所,吃饭靠领救济,但这些并没有摧毁父

子间的亲情与他们的信念,他相信幸福总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勤恳的努力,克里斯终于迎来了那幸福的时刻…… 观点:这不是一部值得拥有“珍藏”的电影,而是一是随时需要拿出看的电影,任何的挫折和困难《当幸福来敲门》都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二. 《肖申克的救赎》 其实这部电影适合所有为了将来打拼的人们——高考、考研、找工作、升职……它告诉你,无论如何,千万不要放弃。 剧情简介: 肖申克,一座监狱的名字,无数的犯人关押在这里,在台湾版里这所监狱被翻译成鲨堡,何谓鲨堡?想来也不难理解,鲨鱼的凶猛是众所周知的,这座监狱也如其名,是一座黑狱,一座吃人的监狱。 一个貌似大姑娘的普通的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在蹲监狱的19年时间里,他为监狱图书馆集资,帮助罪犯求学,并且,帮典狱长洗黑钱。然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逃了出去,而他的工具是:一张诺大的海报以及一把仅仅被认为是可以雕琢小石子的小锤子。 典狱长瑞德怎么也想不明白,安迪是怎么逃出监狱的,瑞德望着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副刺绣的圣经,上面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的审判比预料的来得快!”而当初瑞德开玩笑的和安迪说:“如果想用这把锤子逃出去,恐怕需要整整六百年”……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代际划分

关于中国导演的代际划分 关于中国导演的代际划分,实际上不属于学术范围,或者是从没有得到电影界官方的正式认证。它只是一些电影学者,民间的或其他人员的自行研究。但是,时间一久,中国电影导演的代数划分便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则。关于这种代际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依据,此文的代际划分是最普遍,认可度相对较高的一种。 另外有必要澄清的是: 关于中国电影的代际划分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是什么严肃的学术问题。可悲的是,这样的论资排辈,居然很长时间以来成了电影学者们研究中国电影历史、特别是导演历史的公认参照系,一直到所谓“第六代”,发现终于没什么可研究的了,于是又出现了什么所谓“新生代”、“无代期”、“六代后”等等无聊的“术语”。这种对代际划分的热衷,显示出中国电影学者们在80年代摆脱了政治化的电影史分期后,对“谱系空白”的担忧和失语;同时,这种偏重导演、偏重作品的电影史(或者说,偏重导演代表作的历史),是一种极端片面、甚至极端扼杀其他工作人员(制片人、摄影师等工种)和扼杀非主流电影(非故事片,包括纪录片、实验片等)、扼杀电影生产其他环节(电影发行、放映、评论等等)的历史观。 因此,各位对于国内导演代际的划分,只需要作为知识了解明白即可,无须过多的进行研究。 ——————写在前面

一、“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 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1905~1930)。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任庆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纪录片《定军山》为中国电影史首开先河。随后,梅兰芳也应邀拍摄了《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直至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拍摄了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挪用,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 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 “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 “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但两人相比,郑正秋比张石川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张石川的制片方针是“处处惟兴趣是尚”,郑正秋则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

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电影作品 (2006-08-02 10:44:45) 转载 分类:生活总在别处 一篇发表在《大众电影》上的旧文,就算普及电影史知识。 不过如今看看觉得自己的选择难免偏执,黑白片多了些几乎占了一半,而把《悲情城市》排出在外就是自己的大失误了。昨夜又看《悲情城市》,感觉到好电影真正的力量。 以下是原文—— 什么是电影的影响力?电影不同于其他所有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事物,电影作为一种涉及人文、社会、历史、宗教等多个重大领域,集强大视听功能于一体,利用最为形象与直接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体形式,其可能的影响力之广之深之远可谓无所能及。电影的影响力给电影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电影创作新的可能性,它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还有我们自己。它开创新的电影风格并使之成为潮流,它直接促成了新的文化思潮、新的时尚潮流。以此为标准,我们从1905年至今创作的中国电影中选取了10部,这就是我们评出的中国电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十部电影作品。 1,《神女》 《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一方面源于其内容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精湛的艺术质量。这是一部重视电影的视觉艺术因素,运用得也相当成功和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银幕的视觉形象不仅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叙事手段出现,而且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电影美感。《神女》的视觉造型虽保留了早期电影的基本风格,但与此时的大量影片比,仍透露出一种真实,朴素的清新气息,吴永刚很注意环境和人物造型的融洽自然,反对脱离剧情和人物片面追求造型的形式美。同时他又很注重画面造型与电影的剪接和蒙太奇的运用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简洁鲜明的画面形象成为影片叙事和表现中的有力手段。并且还在某些地方大胆试用了一些不做完整的空间交待的处理方法,尝试直接以最有表现力的画面展开段落,造成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片对于光影、构图等手段的某些有明显戏剧性目的的应用,也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影片创造的一种真实朴素而又凝炼鲜明的视觉风格,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青春励志电影排行榜

中国青春励志电影排行榜 青春是我们奋斗的资本,趁着我们年轻,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标,不要总是沉浸在风花雪月中,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谱写自己的青春,让它更加绚丽多彩。我们因为拥有青春而幸福快乐,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同桌的你》 上映日期:2014年4月25日 电影《同桌的你》创意来源于1994年高晓松创作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本片由郭帆执导、高晓松任制片人、杜扬担任监制,周冬雨、林更新、Mike隋、王啸坤、龚格尔、李岷城、赵思园、曹阳等人主演,影片拍摄取景地包括北京、厦门、纽约、费城,辗转中美两国四地。 《同桌的你》目前正在各大院线热映,影片上映三天票房已经破亿,并收获不俗口碑,排片率和上座率均名列第一,票房与口碑双赢,排片与上座齐飞。强烈推荐大家组队前去观影! 剧情简介: 电影《同桌的你》讲述的是一对青春懵懂的同桌从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的甜蜜初恋和青葱记忆。93年的盛夏,戴着一副小眼睛很文静秀气的转学生周小栀(周冬雨饰)结识了自己的同桌,坐在班里最后一排喜欢捣蛋的林一(林更新饰),从此他们一同经历了初中、高中和大学弥足珍贵的青葱岁月,两个人纯洁的爱情也一同绽放,林一对周小栀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去只有我们两

个人的地方。”于是一晃十年,当初的承诺不知是否已实现....... 同桌,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同伴,他/她伴随着我们整个刻骨铭心的学生时代,我们的青春记忆里他们一定是道重要是光景,而电影《同桌的你》将重现我们学生时代的熟悉片段,展现我们这一代人集体的青春回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导演】赵薇 【主演】韩庚、赵又廷、杨子姗、郑恺、安又琪 【励志指数】★★★★★ 【推荐理由】 看点一:赵薇首次执导大银幕作品,北影导演系研究生毕业作品; 看点二:幕后精英团队保驾护航,名编剧李樯亲自执笔; 看点三:超人气演出阵容,韩庚短发出演文艺青年; 看点四:赵又廷首触内地青春剧,全力打造“高傲青春范儿” 《杜拉拉升职记》 【导演】徐静蕾 【主演】徐静蕾、莫文蔚、黄立行、吴佩慈、李艾 【励志指数】★★★★★ 【推荐理由】 看点一:人人都爱杜拉拉; 看点二:羡煞旁人的办公室恋情; 看点三:我的青春我做主;

中国十大著名导演年薪排行榜

中国十大著名导演年薪排行榜 1、张艺谋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9 年薪:1亿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 2、李安华人电影的骄傲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9 年薪:9千万 李安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最特别的 一位。他游刃有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同。也许对于一个真正的金 牌导演来说,电影不存在什么文化与国别的区别,只要他的作品能触动观众。3、吴宇森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名誉 指数:8 票房指数:10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8 年薪:8千万携东方导演之名,与西方巨星在好莱坞交流出票房与口碑后,这位东方执导人,已经深受观众的认同和好莱坞的肯定。自从14年前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开始,就是台、港最受影迷喜爱的动作片大导演,吴宇森拍电影,全是暴力与书卷气,动与静、正直与邪恶交替有

致的故事。4、王家卫都市生活的阐述者名誉指数:9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8 年薪:7千万王家卫的电影里永远是那种宿命的、边缘的、破碎的世界,那里永远上演着让你心动、感伤的故事。王家卫总是倾 向于拍都市中最一般的小人物。没有根,没有理想,换句话说,没有起与止,生生漂浮于多彩而冷漠的都市中。他们孤独而无言,只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表面也冷漠,内心也脆弱、易感,很重感情5、陈凯歌理想主义者名誉指数:8 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7 潜力指数:8 年薪:6千万陈凯歌的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强烈地表现 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陈凯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黄土地》、《大阅兵》、《霸王别姬》、《孩子王》、《边走边唱》、《风月》、《荆柯刺秦王》都为他带来极大的荣誉。6冯小刚贺岁片霸主名誉指数:7票房指数:8 投资指数:8 潜力指数:7 年薪:5千万冯小刚给中国观众留下的印象不仅是导演的形象,还有一个演员的形象,但这决不是因为他出演过电影,而是因为他的身上夹杂了一种冯氏特有的痞味。这种痞好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在中国并不太景气的电影市场中“冯小刚”这三个字已经成了票房保证。他的电影总会闪现出很多奇思异想,但又让你觉得贴切无比。7杜琪峰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名誉指数:7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7 潜力

励志电影排行榜励志电影排行榜2018前十名

励志电影排行榜-励志电影排行榜 2018前十名 中国青春励志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介:18岁的郑微(杨子姗饰)满怀期冀地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她的追爱之旅。原来,郑微从小便与邻家的林静(韩庚饰)大哥哥青梅竹马,此次终于如愿考上林静所在学校的邻校,可以开诚布公地与之交往了。励志电影排行榜谁想迎接她的不是心上人的怀抱,而是命运的捉弄–林静出国留学,杳无音信。郑微倍受打击,患难时刻却与室友阮莞(江疏影饰)、朱小北(刘雅瑟饰)、黎维娟(张瑶饰)及师哥老

张(包贝尔饰)结下深厚友谊,在他们陪伴下慢慢走出心结。 崭新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启,在这个男多女少的理工院校,郑微和阮莞两大美女很受瞩目。富家公子许开阳(郑恺饰)便是郑微众多追求者中很有实力的一位,而阮莞用她特有的清冷守护着对于爱情的忠贞。一次偶然的误会使郑微与老张室友陈孝正(赵又廷饰)结为死敌,在一次次地反击中,郑微惊讶地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表面冷酷、内心善良的高材生,于是疯狂地反击演变为死缠烂打地追求,而陈孝正也终于在强攻之下缴械投降,欢喜冤家终成甜蜜恋人。 大学四年时光匆匆流逝,毕业在即的郑微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再一次遭遇晴天霹雳:陈孝正迫于家庭压力选择出国留学,却迟迟不敢告诉郑微。励志电影排行榜感觉再次被欺骗的郑微痛苦地离开陈孝正,却遇到搂着新欢的许开阳,两下对比更觉世界的荒凉。但大家终于四散。多年以后的新世纪,郑微已

蜕变为职场上的白领丽人,竟再次品尝命运的无常:带着悔意和爱意的林静和陈孝正同时回到她的生活里!郑微,这个昔日的玉面小飞龙,将怎样面对生活和青春赐予她的迷雾和抉择。 中国青春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升职记》是徐静蕾自导自演的都市爱情影片。黄立行、吴佩慈、莫文蔚等倾情出演。影片讲述了职场女性杜拉拉在外企经历八年,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及职场磨练,最终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同时收获爱情的故事。 中国青春励志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2016年9月28日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于2016年11月22日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