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4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4年7月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 A .平均数代表性 B .相关关系

C .回归直线代表性

D .序时平均数代表性

14.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

A .弧形分布曲线

B .U 型分布曲线

C .J 型分布曲线

D .钟型分布曲线

15.对动态数列各数值进行平均,反映各个不同时期平均水平的方法是 A .序时平均数 B .算术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平均数指数 16.在时间数列中,反映事物在随时间变化而呈现较整齐波动现象的是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周期波动 D .不规则变动 17.在时间数列中起主要作用的构成成分是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周期波动

D .不规则变动

18.某地区GDP 的环比增长速度2005年比2004年增长7%,2006年比2005年增长8%,则2004—2006年该地区GDP 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为 A .0.56% B .15% C .15.56%

D .56%

19.假定销售量已经变化到报告期水平时,反映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公式是

A .

∑∑0

1Q

P Q P

B .

∑∑1

011Q

P Q P

C .

∑∑0

1P

P

D .

∑∑0

1Q

Q

20.如果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的物价指数为93%,则今年的1元钱相当于去年的 A .0.93元 B .1.07元 C .1.075元 D .0.925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凯特勒所总结和融合的统计学的源头包括 A .政治经济学 B .政治算术 C .国势学 D .古希腊数学 E. 概率论

22.用有名数表示的离散程度指标有 A .方差 B .极差 C .平均差

D .标准差

E. 离散系数

23.以下属于描述集中趋势量的指标有

A.众数B.几何平均数

C.样本容量D.标准差

E. 样本可能数目

24.在回归分析中,对Y=a+Bx 描述正确的有

A.X和Y两个变量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X可假定为不是随机变量,是可控的

C.常数a是直线斜率,b为截距

D.b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

E. b的含义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25.构成时间数列的主要成分包括

A.长期趋势B.序时平均数

C.季节变动D.不规则变动

E. 周期波动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改正划线部分。

26. 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对比法和归纳推断

法。

27. 统计资料描述的是大量的、密集型事物的综合特征。这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

28.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就是次数分布中的变量值。

29. 在抽样调查之前无法获知抽样误差。

30. 在回归分析中,不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31. 对于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直接对各期指标数值求算术平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统计方法有哪些主要的应用场合?

33.什么是权数?它有什么作用?

34.简述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35.编制时间数列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36.指数有什么作用?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7、39小题各6分,第38小题13分,第40小题8分,共33分)

37.对某企业产品合格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经验,合格率为88%,本次调查要求误差不超过2%,概率保

证程度为95.46%(t=2),问至少要抽多少件产品以形成样本?

38.10名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

试根据上述资料以身高作为自变量、体重作为因变量,拟合学生身高与体重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9.某人以5万元为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一年后这笔钱增加了3万元,二年后总额增长到11万元,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4万元,到第四年末他一共拥有资产18万元。计算他的财富在这几年间每年的增长速度,并计算增长速度的平均值,说明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所使用方法的名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CACDA 6——10:ABAAD

11——15:BACDA 16——20:BACB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BCE 22.ABCD 23.AB 24.ABDE 25.ACDE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1)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2分)

(2)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1.5分)

(3)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1.5分)

33.权数是变量值重要程度的一个标度。其基本作用是用以表现它所对应的变量值在总体一般水平中所占

的份额。权数越大,平均值越靠近它所对应的变量。

34.抽样误差是指在抽样调查中,由于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而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1分)影响因素有四个:

(1)总体的变异程度;(1分)

(2)样本容量;(1分)

(3)抽样方法;(1分)

(4)抽样的组织形式。(1分)

35.(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1分)

(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1分)

(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1分)

(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2分)

36.(1)可以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1分)

(2)可以测定和分析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2分)

(3)可以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1分)

(4)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1分)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7、39小题各6分,第38小题13分,第40小题8分,共33分) 37.已知p=0.88,02.0=?

p ,t=2

即 (2分)

(2分) 则n=1056 (2分) 设回归直线方程为bx a y

+=?

(5分,写出计算公式2分,计算出最后结果3分)

(5分,写出计算公式2分,计算出最后结果3分)

回归方程为x y

17.111.133?+-= (3分)

39.18,15,11,8,543210=====a a a a a (1分) 每年的增长速度 (1分) 每年的增长速度为

(1分)

平均增长速度%74.3712.13636.1375.16.14=-???= (1分)

(或平均增长速度 )

n p p t

t p p )1(-=?=?μn

88

.012.0202.0??=17

.1312036401730

29960210693173012025310)(2

2

2

==-??-?=--

=∑∑∑∑∑x x n y x xy n b 11

.13310

173017.110

693-=?

-=

-=

-=∑

n

x b

n

y bx y a 11

-=-i i a a %20115

18%,36.3611115%,5.371811%,6015

8

=-=-=-=-%74.3715

18

4=-=

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几何平均法。(2分)

40.(1)价格总指数

(2分) (2分)

(2) (2分)

=109.14% (2分)

%79.1001

25098

.0142003.116501320

1

1

11

1=?+?+?==∑∑q

p k q

p p

0079

.11200

1320

销售价格指数销售额指数

=销售量总指数=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2014年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4 年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 分,每小题 1 分。) 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 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A. 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类比统计 D.相关分析【参考答案】B 2. 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 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A. 实验数据 B. 分类数据 C?顺序数据 D.定量数据 【参考答案】C 3. 《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A. 次级数据 B. 原始数据 C?分类数据 D.顺序数据 【参考答案】A 4. 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非概率抽样 【参考答案】D 5. 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A. —次性全面调查 B. —次性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全面调查 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参考答案】B 6. 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 散点图 B. 折线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参考答案】A 7 .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则缺勤天数的()。 A. 中位数为2 B. 中位数为2.5 C. 中位数为3 D. 众数为4 【参考答案】B 8 .某区1000名学生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数为560,方差为36分,其中1名考生的分数为620分,其在该区1000名学生考分中的相对位置得分是()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2014年统计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统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统计基础知识》单选题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答案】C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 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 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答案】D 3.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普查 【答案】B 4. 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66.97% B. 105.03% C. 93.14% D. 92.78% 【答案】C 5. 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答案】C 6.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口出生率 B. 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 D. 工农业产值比 【答案】C 7.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某一种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答案】D 8.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个。 A. 8 B. 9 C. 10 D. 7 【答案】A 9.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答案】A 10.由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和协调的统计调查方案是() 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部门统计表制度 C.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D.人口普查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2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 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值 B.变量 C.指标值 D.指标 6.年龄是()。

A.变量值 B.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 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确定调查的范围 D.确定调查的单位 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职工调查 B.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 B.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标准时间 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全距和组距 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 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200 B.300 C.400 D.600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要点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 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B、标志值 D、质量指标 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 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 C、不受次数影响 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 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 A、众数为零 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 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

4、某企业产品产量增长30%,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 A、增长 B、不变 C、无法判断 D、下降 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 ()(4分) A、Yc=6+0.24X B Yc=6000+24X C、Yc=24+6000X D、Yc=2400+6X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 A、增加两倍 B、增加到两倍 C、增加四倍 D、增加三倍 7、抽样误差的大小() 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 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 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 A、指数曲线 B、抛物线 C、直线 D、无法判断 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 A、96% B、126.96% C、101.56% D、125.4%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一个得 0.5分,共10分) 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 ()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C、极限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 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 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 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 /L ~9.1×109 /L ,其含义是 E.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B.u 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统计学试卷2014年

中央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试题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2.本试卷共有四道大题,请不要漏答。 3.考试时间为110分钟,请注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4.答题中可能用到的部分公式已经附在试卷末尾供参考。 5.试卷不得带出考场,交卷时请将试卷和答题纸分开。 6. 可以把试卷的空白处用作草稿纸,不另附草稿纸。 7. 所有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都取为0.05,不再另行说明。 8.评分只以答题纸为准,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或者写清题号,答题纸背面也可以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每题1分,共20分。) 1. 为了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20个城市中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学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 2.“您的父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吗?”这一问题的设计( )。 A 、没有任何问题 B 、措辞不准确 C 、包含了多个问题 D 、属于诱导性的问题 3. 一组数据的偏度系数接近0,峰度系数为-2.5,则该数据的统计分布应具有( )特征。 A 、扁平分布 B 、尖峰分布 C 、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 4. 道琼斯指数是按照n p n p I t p ∑∑= 的公式计算的,这一指数的编制方法为( )。 A 、拉氏指数法 B 、帕氏指数法 C 、调和平均指数法 D 、简单指数法 5. 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采用( )计算的。 A 、拉氏价格指数公式 B 、帕氏价格指数公式 C 、固定加权指数公式 D 、简单指数公式 6. 系统聚类分析中计算个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 、最短距离 B 、最长距离 C 、平均距离 D 、平方欧式距离 7. 在回归分析中若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则( )。 A 、估计过程会中断,无法估计出回归系数 B 、各共线变量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仍然能保留较高的精度 C 、回归系数估计值的符号可能会违背经济学常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A .只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 C .只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动态指标 C .相对指标 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 ∑f x B. f xf ∑ C. ∑∑? )(f f x D.x x -∑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 A .相等 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统计学题库(含答案)

绪论 1.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16.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___C____。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7.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A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A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___A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_C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_E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_D__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b.全部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2014年) 第一章总论 一、概念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标志的共同表现。 2.统计指标、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3.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4.统计指标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汇总而成的。 5.年份、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宾馆星级以及是非标志等是品质标志。 二、思考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2.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答: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如人。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等。 3.统计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概念和数值。构成要素有:(1)时间限定;(2)空间范围;(3)指标名称;(4)指标数值;(5)计量单位;(6)计算方法。如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 5亿吨。 4.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方法论科学,其特点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等。5.什么是简单现象总体?什么是复杂现象总体? 答:将几个小总体组成一个大总体,这时小总体变成了大总体的总体单位。如果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有相加性,则这个大总体叫做简单现象总体;如果无相加性,则叫做复杂现象总体。上述各个小总体本身是简单现象总体。 第二、三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概念题 1.统计整理的方法有分组、汇总和编表。 2.计算同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用未分组资料或单项式分组资料是精确值,用组距分组资料是近似值。 3.调查对象就是总体,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 4.复合分组是将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并层叠排列,不是平行排列。 5.不是所有的分组表都是次数分布表。 6.异距分组时要通过次数密度来观察数据分布状况。 二、思考题 1.简述普查的的概念和特点。 答: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主要对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所进行的全面调查,普查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它的主要特点是周期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3.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答: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某标志区分为若干组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1)区分总体内部的不同类型;(2)反映总体内部的结构状况;(3)探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