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强度快速预测系数实例预测分析

水泥强度快速预测系数实例预测分析
水泥强度快速预测系数实例预测分析

水泥强度快速预测系数实例预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2T01:14:37.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肖国辉[导读] 摘要:通过水泥快速抗压强度与水泥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寻找最佳快速预测系数。深圳市盐田港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518000摘要:通过水泥快速抗压强度与水泥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寻找最佳快速预测系数。关键词:水泥快速抗压强度;实测强度;预测强度;系数 1、引言水泥强度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水泥强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能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水泥强度为按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有关要求制备40X40X160mm胶砂试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标准养护温度为20±1℃的水中),养护龄期为3天、28天的抗折、抗压强度值。其养护龄期长,保质期短(通用水泥保质期为三个月)等自身特点,制约着水泥使用者难以按水泥常规28

天抗压强度合格检验报告的结论为依据,进行选购和使用水泥。水泥快速检测是以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有关要求制备40X40X160mm胶砂试体,采用55℃湿热养护法加速水泥水化,24h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从而获得水泥快速强度。水泥快速强度与常规标准养护28天抗压强度存在着线性对应关系,可通过其对应关系,用水泥快速强度预测标准养护下28天抗压强度。水泥快速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预测准确率较高等优点,水泥快速检测强度成为选购和使用水泥的一项重要指标,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着工程的质量。预测准确不仅保障了工程的质量,更为施工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预测错误不仅影响质量,更带来安全隐患,继而为加固施工或拆除重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快速预测系数又是制约预测准确性的主因,故确定合理的快速预测系数便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快速预测系数的确定进行实例分析如下。

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见表1)表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3、预测公式的建立水泥28天抗压强度的预测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R28预=aXR快+b R28预—预测的水泥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R快——水泥快速抗压强度,单位MPa; a,b——待定系数(由R28,R快对应关系确定)

4、实例分析根据2017.06.01-2018.12.31此阶段所检测的复合硅酸盐32.5R强度数据,按《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 738-2004的规定,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待定常数a,b值如下:单位(MPa),见表2. 表2

水泥28d抗压强度预测

水泥28d抗压强度预测 强度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确定出厂水泥标号的重要依据,GB175—92标准中对水泥各龄期强度及其检验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根据水泥强度标准检验方法,水泥28d抗压强度必须在水泥胶砂试体养护28d后才能得出,不能满足实际生产控制的要求。随着大规模工程的需求和水泥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水泥的贮存和周转期愈来愈短,往往根据水泥早期强度甚至快速强度决定出厂,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水泥28d抗压强度,是确保出厂水泥质量的关键。本文根据实验和实际生产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水泥28d抗压强度预测公式,经实际生产验证,行之有效。 1 水泥28d强度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是回归分析的前提。水泥强度的影响因素有熟料的质量、SO3含量、混合材的掺量及粉磨细度等,其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以我公司Ⅱ型硅酸盐水泥的生产为例,来逐一分析。 1.1 熟料的质量 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其结构决定了熟料的质量,对水泥强度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水泥28d强度,基本依赖于C3S的含量,C3S含量高早期强度增进率高,在28d时已基本发挥出最高强度的绝大部分;C2S主要影响水泥后期强度,而对28d以前的强度影响不大;C3A主要对1d、3d等早期强度影响最大;而C4AF对水泥强度无较大的影响。因此,合理、稳定的矿物组成是确保水泥强度及其增长率的重要因素。 1.2 SO3含量 水泥中SO3含量主要来源于石膏,其含量的变化影响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尤其是C3S的早期水化。图1是水泥SO3含量与水泥抗压强度(R i)曲线图。图中表明,SO3含量在2.0%~3.0%之间,对各龄期强度影响不大。而我厂出磨水泥SO3含量控制在2.5%±0.3%范围之内,不至于对强度影响较大,可不予考虑。

探讨水泥熟料强度

探讨水泥熟料强度 1 本人从事水泥行业20年余,从土立窑的窑工开始,烧过立窑、中控窑,现在做5000t/d 的窑操,从事过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质量厂长,具有煅烧高级技师,工艺师证,统计研究过多家水泥厂的熟料台账对提高熟料强度有着以下的见解,现将我的看法说出来供大家探讨。 先从配料开始,配料中要追求高KH、低N、低P,(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观点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就在这里,一般厂家追求高KH、高N、高P,他们的理由是提高C3S 和C3A)毫无疑问,高KH的目的是追求高C3S ,降低N率目的同样是提高C3S ,虽然从理论上讲N率越高形成的C3S 越多,但这只是在相同KH的情况下,在实际煅烧中就不是理论数据,殊不知熟料的易烧性不只是以KH决定,也决定于N率也就是说,KN越高、N率越高,易烧性越差。如果提高N率一般情况下Fcao就高,只能降低KH,这样达不到提高C3S 的目的。我们可以做个计算,每提高0.1的KH要大于提高0.1的N率所得到的C3S 。根据我的经验1.8的N率在实际煅烧中熟料饱和比可以提高到0.98,FCao可以不超过2.5,但是如果2.9的N率,实际煅烧中熟料KH不能超过0.89,如果达到0.9的KH,熟料中的FCao就会超过2.5。并且我通过统计多家的熟料强度可也确定的说:KH和熟料强度特别是三天强度成正比,而N率和三天强度几乎没有规律。所以要想提高三天、28天强度必须要提高KH,想提高KH,实际生产中N率就提不高。 降低P值的目的就是提高C4AF 降低C3A,这一条大家不明白的往往就是被C3A的三天强度多蒙蔽,关于C3A的叙说,水化热高,三天强度三天内全部发挥出来,但请记住一般情况后边还有一句,绝对值不高,实际上C4AF 的强度仅次于C3S ,即便是三天、28 天强度也远远高于C3A,通过我对多家的熟料台账统计证明P值和三天强度,28天强度成正比,C3A对水泥性能的负面影响也大,水化热高、强度绝对值不高、凝结时间来得快,还要石膏来调节,假凝是它、熟料强度到缩也是它,所以尽可能的降低,只要不影响煅烧产量就行。 煅烧对强度的影响大家知道的不少和理论上的差距不大,我暂且不论正。 2 楼主的配料方案已显落伍! ISO检验结果表明,高硅低铁配料强度损失最小,这也是转窑和立窑的区别所在.此外,高硅水泥和易性等使用性能均优于高铁,这也是众多立窑小水泥除强度外所无法相比的! 高KH低S配料属八九十年代立窑采用复合矿化剂的配料方案,实施ISO如果继续沿用该方案则显产量低,煤耗高!而大型干法窑采用高硅中饱和比配料则是传统的转窑技术,也是实现 良好煅烧的根本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立窑采用高硅配料并非某立窑水泥研究所的所谓新工艺技术,要实现低煤耗 快烧还得老老实实地从改进生料的易烧性着手! 本人水泥工艺大学本科毕业,也操此行当20多年,是早期立窑复合矿化剂的成功生产实践者,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3 以下是引用CHCM888在2006-1-5 18:41:38的发言:楼主的配料方案已显落伍! ISO检验结果表明,高硅低铁配料强度损失最小,这也是转窑和立窑的区别所在.此外,高硅水泥和易性等使用性能均优于高铁,这也是众多立窑小水泥除强度外所无法相比的! 高KH低S 配料属八九十年代立窑采用复合矿化剂的配料方案,实施ISO如果继续沿用该方案则显产量低,煤耗高!而大型干法窑采用高硅中饱和比配料则是传统的转窑技术,也是实现良好煅烧的 根本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立窑采用高硅配料并非某立窑水泥研究所的所谓新工艺技术,要实

出厂水泥强度预测及控制值计算表2013.9.5

出厂水泥强度预测及计算值控制表 一、水泥品种及等级强度:P·C32.5 1、概述 本厂是以出磨水泥进行确认,结合出磨水泥与出厂水泥的实测强度及本厂实际生产需要,来推算1d快速强速与3d抗压强度以及1d快速强度与28d抗压强 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求回归系数的计算过程列于下表: 回归系数的计算过程 回归系数的计算过程 序号编号1d=xi 3d=yi 28d=zi xi2yi2zi2xiyi xizi 1 A3-1 19.8 20.6 39.9 392.04 424.36 1592.01 407.88 790.02 2 A3-2 18.5 19.6 39.1 342.25 384.16 1528.81 362.60 723.35 3 A3-3 18.9 19.3 38.9 357.21 372.49 1513.21 364.77 735.21 4 A3-4 18.2 19.6 38.9 331.24 384.16 1513.21 356.72 707.98 5 A3-5 19.0 20.5 41. 6 361.00 420.25 1730.56 389.50 790.40 6 A3-6 18.1 18.8 38. 7 327.61 353.44 1497.69 340.2 8 700.47 7 A3-7 19.1 20.3 39.4 364.81 412.09 1552.36 387.73 752.54 8 A3-8 18.6 20.0 39.4 345.96 400.00 1552.36 372.00 732.84 9 A3-9 17.9 18.5 37.9 320.41 342.25 1436.41 331.15 678.41 10 A3-10 18.7 18.7 39.2 349.69 349.69 1536.64 349.69 733.04 11 A3-11 18.9 20.3 39.4 357.21 412.09 1552.36 383.67 744.66 12 A3-12 18.8 19.4 38.9 353.44 376.36 1513.21 364.72 731.32 13 A3-13 19.3 20.2 40.5 372.49 408.04 1640.25 389.86 781.65 14 A3-14 18.8 19.4 39.2 353.44 376.36 1536.64 364.72 736.96 15 A3-15 19.8 20.6 38.6 392.04 424.36 1489.96 407.88 764.28 16 A3-16 17.9 19.1 38.1 320.41 364.81 1451.61 341.89 681.99 17 A3-17 18.2 18.6 37.6 331.24 345.96 1413.76 338.52 684.32 18 A3-18 17.8 18.9 38.3 316.84 357.21 1466.89 336.42 681.74 19 A3-19 17.6 18.8 38.1 309.76 353.44 1451.61 330.88 670.56 20 A3-20 17.2 18.0 37.4 295.84 324.00 1398.76 309.60 643.28 21 A3-21 17.8 18.6 38.0 316.84 345.96 1444.00 331.08 676.40 22 A3-22 19.3 20.4 39.2 372.49 416.16 1536.64 393.72 756.56 23 A3-23 16.9 17.4 36.9 285.61 302.76 1361.61 294.06 623.61 24 A3-24 17.5 18.2 37.6 306.25 331.24 1413.76 318.50 658.00 25 A3-25 16.9 17.7 37.2 285.61 313.29 1383.84 299.13 628.68 26 A3-26 17.9 18.5 38.7 320.41 342.25 1497.69 331.15 692.73 27 A3-27 17.2 17.9 37.3 295.84 320.41 1391.29 307.88 641.56 28 A3-28 17.6 18.2 38.1 309.76 331.24 1451.61 320.32 670.56 29 A3-29 17.2 17.8 37.5 295.84 316.84 1406.25 306.16 645.00 30 A3-30 18.2 18.8 39.4 331.24 353.44 1552.36 342.16 717.08

水泥28天抗压强度检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水泥28天抗压强度检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摘要:本文试图运用方差理论,对水泥强度检验结果的重复性及再现性的误差进行分析,以实现对检验人员、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环境的考核和控制。 1、引言 水泥抗压强度检验值是评判水泥强度等级的主要指标,因此水泥抗压强度检验值的误差是否足够小,直接影响对水泥质量的评判。我们知道检验误差是与检验人员是否具备熟练的检验技术、是否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以及检验过程中是否有差错等有关,这些包括制备水泥强度试件的试模、成型方法、养护方法,试压时使用的抗压夹具、加荷方法以及试验环境、养护环境、检验数值的读取方法等有关。目前许多检验机构虽然已经将上述的检验仪器设备、环境、计量设备、检验人员操作等方面纳入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如何分析和判断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呢?现在大多检验机构仅依据现行标准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中对检验方法的精确性的规定。即:(10.5条)检验方法的精确性通过其重复性和再现性来测量,(10.6条)对于28天抗压强度的测定,在合格试验室之间的再现性,用变异系数表示,可要求不超过6%,(11.5条)对于28天抗压强度的测定,一个合格试验室在上述条件下的重复性以变异系数表示,可要求在1%-3%之间。而这些规定过于宽泛,不容易使检验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为此笔者试图用方差理论对水泥强度检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影响强度检验值的因素,及时对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 2、重复试验结果的(组间)误差分析 在水泥抗压强度检验中,如果没有误差的存在,则水泥抗压强度检验值应该相同。在实际检验中可以认为水泥强度检验值的波动,主要是由误差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假设在检验人员不变,试样质量均匀,检验仪器设备相同的情况下,水泥抗压强度的检验值应该服从正态分布,同时组与组的方差相等,且数据相互独立。根据方差理论,试件的组内(三块试件,六个抗压强度检验值)的差异是由试件制作人员和破型人员及测试仪器的测试误差引起。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以某检测单位对某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四次重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使用同一试样,试验由同一检验人员,采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养护条件相同,其28d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序号28天抗压强度(MPa) 1 2 3 4 5 6 数据和平均值 1 41. 2 44.4 42.6 42.9 43.6 41.0 255.7 42.6 2 40.1 40.8 41.2 40.2 39.2 38.7 240.2 40.0 3 40.7 39.9 41.9 42.6 44.5 42. 4 252.0 42.0 4 42.2 40.4 41.1 40.6 40.6 39.8 244.7 40.8 表中共有4组试件,24个检验数据,对这24个数据分析如下: 4组数据的强度代表值的统计特征值如下: 平均值:41.4MPa,标准差:s=1.17MPa, 变异系数:C v=2.83% 变异系数在1-3%之间,符合GB/T17671-1999标准第11.5条重复性要求,即从标准角度而言检验的精确度满足要求,但是若从方差上分析我们会发现检验的精确度并不符合检验要求。 下面我们从方差上进行分析: 24个测定值的数据和为:T=992.6 24个测定值的平方和为:ΣΣy ij2=41106.24 4组数据和的平方:ΣT i2/6=41076.77 故总的偏差平方和:S T=ΣΣy ij2-T2/24=41106.24-992.62/24=53.96,自由度f T=23 组间偏差(因子)平方和:S A=ΣT i2-T2/24=41076.77-992.62/24=24.49,自由度f A=3 组内偏差(误差)平方和:S e=S T-S A=53.96-24.49=29.47,自由度f e=20

粉喷桩7天、28天、90天抗压强度变化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设计及施工两方面简要介绍用水泥 土搅拌桩法加固软土地基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基本建设蓬勃兴起,基建用地日益紧张,那些土质软弱的场地也必须利用起来。因此必须对这类场地进行人工加固,这个过程称为地基处理。我国幅员辽阔,在各地都分布着各种成因的软土地基,这些软土含水量高(高达60%以上)、孔隙比大(>1.0)、工程性状差,因而人们提出了各种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处理有很多种方法,如水泥土搅拌桩法、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挤密桩法、砂石桩法等等。 水泥土搅拌桩法具有施工工期短、加固深度大、处理效果好等特点,能有效的解决地基差异沉降,并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目前在全国很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天津滨海地区软基的加固处理,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加固桥涵软土地基,广州大学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 本文结合广州大学城外环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谈谈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心得体会。 二、地质水文情况 广州大学城外环路长约14.9km,跨越剥蚀残丘、丘间洼地、珠江三角洲等多个地貌单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形、地貌、

地层结构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全线划分为工程地质二个大区。 I区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主要见于场地西北(北亭村~南步村)、东南(穗石村~南亭村)。剥蚀残丘,坡、残积土已裸露。Ⅱ区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河漫滩、丘间洼地,主要见于场地西南(北亭村~南亭村),东北(穗石村~南步村),受海湾潮汐的影响,珠江水位变化1~2m,淤泥层厚度一般2~12m,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有较强的地域性。因Ⅱ区区段较长,且淤泥层的工程性质同淤泥的生成环境及外界条件变化关系密切。鉴于此,将Ⅱ区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亚区:Ⅱ1亚区在岗丘边缘,淤泥厚度小于2m;Ⅱ2亚区表面有硬壳层1~2m,淤泥厚度一般小于3m;Ⅱ3亚区表面有耕植土层,淤泥厚度一般3~6m ;Ⅱ4亚区为古河床,淤泥厚度一般大于6m。 勘察各钻孔均见地下水,仅少数位于Ⅰ区剥蚀残丘的钻孔未见地下水,在Ⅰ区的剥蚀残丘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及基岩裂隙中,水量较小,属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类型;在剥蚀残丘间洼地及河漫滩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细砂、中砂冲积地层中,水量丰沛,属上层滞水~潜水类型,局部略具承压性。地下水与珠江水有良好水利联系,并靠珠江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在与珠江相通的涌溪附近,水位受潮汐影响变化明显。水位埋深各区变化大,道路路基范围内地下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土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弱~中等分解类腐蚀性,在弱透水层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

快速检验水泥强度的方法

快速检验水泥强度的方法 本方法系在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用55℃湿热养护24h, 获得水泥快速强度平预测水泥28d抗压强度。它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用本方法预测的水泥28d强度不作为水泥品质鉴定的最终结果,而是水泥生产和使用的质量控制指标。 1仪器 1.1 胶砂搅拌机、振动台、试模、下料漏斗、刮平刀、抗压试验机及抗压夹具应符合GB177-85的规定。 1.2湿热养护箱湿热养护箱(见图)由箱体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箱体内腔尺寸650mm×350mm×260mm; 腔内装有试体架,试体架距箱底高度为150mm;箱顶有密封的箱盖;箱壁内填有良好的保温材料。养护箱用1kW电热管加热。温度控制装置由感温计及定时控制器组成。 2材料 2.1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2.2 标准砂应符合GB178-85《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的质量要求。 2.3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3温、湿度 3.1 试验室温度17 ̄25℃(包括强度试验室),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3.2 常温养护箱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 4 试体成型 按GB177-85的规定进行。 5 养护制定 5.1 试体成型后,立即连同试模放入常温养护箱内预养3h±15min。 5.2 将带模试体放入湿热养护箱内的试体架上;盖好箱盖,从室温开始加热。在1.5h ±10min内等速升湿到55℃,并在55±2℃下恒温18h±10min。停止加热。 5.3 打开箱盖,端出试模,在室温下冷却50±10min。 6 抗压强度试验 按GB177-87的规定进行 7 水泥28d抗压强度的预测 水泥28d抗压强度按下试计算:R28=A?Rk+B

水泥强度的介绍

水泥强度的介绍 水泥C30的抗压强度,就是30MPA,也就是30N/mm2 但这是设计值,实际值一般都比这个高 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也就没有屈服强度.只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标准。 1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 长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级,并采用“标号”表征。1987年 GBJ107-87标准改以“强度等级”表达。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5108-199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均以“强度等级”表达,因而新标准也以“强度等级”表达以便统一称谓。水工混凝土除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指标外,还要满足抗渗、抗冻和极限拉伸值指标。不少大型水电站工程中重要部位混凝土,常以表示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融指标或极限拉伸值指标为主要控制性指标。 过去用“标号”描述强度分级时,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数值冠以中文“号”字来表达,如200号、300号等。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如C20、C30等。 水工混凝土仅以强度来划分等级是不够的。水工混凝土的等级划分,应是以多指标等级来表征。如设计提出了4项指标C9020、W0.8、F150、εp0.85×10-4,即90 d抗压强度为20 MPa、抗渗能力达到0.8 MPa下不渗水、抗冻融能力达到150次冻融循环、极限拉伸值达到0.85×10-4。作为这一等级的水工混凝土这4项指标应并列提出,用任一项指标来表征都是不合适的。作为水电站枢纽工程,也有部分厂房和其它结构物工程,设计只提出抗压强度指标时,则以强度来划分等级,如其龄期亦为28 d,则以C20、C30表示。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ylindrical Concrete Specimens)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可用于确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 本方法适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试验。 引用标准: GB/ T 2611—19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 T 3722—1992《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T0551—2005《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2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1中2.3的规定。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规定。 (3)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试验机上、下压板之间应各垫一钢垫板,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其厚度至少为25mm。钢垫板应机械加工,其平面度允许偏差±0.04mm,表面硬度大于等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5mm。试件周围应设置防崩裂网罩。 3试件制备和养护 3.1试件制备和养护应符合T0551中相关规定。 3.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表T0551-1规定。

3.3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符合T0551中表T0551-1规定。 3.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 4 试验步骤 4.1 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 4.2 取出试件,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lmm 。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 4.3 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4.4 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MPa/s~0.5MPa/s 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 C30小于C60时,则取0.5MPa/ s~0.8MPa/s 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8MPa/s~1.0MPa/s 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5 试验结果 5.1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A F f cu (T0553-1) 式中: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F ——极限荷载(N); A ——受压面积(mm 2)。

水泥强度快速预测系数实例预测分析

水泥强度快速预测系数实例预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2T01:14:37.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肖国辉[导读] 摘要:通过水泥快速抗压强度与水泥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寻找最佳快速预测系数。深圳市盐田港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518000摘要:通过水泥快速抗压强度与水泥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寻找最佳快速预测系数。关键词:水泥快速抗压强度;实测强度;预测强度;系数 1、引言水泥强度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水泥强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能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水泥强度为按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有关要求制备40X40X160mm胶砂试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标准养护温度为20±1℃的水中),养护龄期为3天、28天的抗折、抗压强度值。其养护龄期长,保质期短(通用水泥保质期为三个月)等自身特点,制约着水泥使用者难以按水泥常规28 天抗压强度合格检验报告的结论为依据,进行选购和使用水泥。水泥快速检测是以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有关要求制备40X40X160mm胶砂试体,采用55℃湿热养护法加速水泥水化,24h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从而获得水泥快速强度。水泥快速强度与常规标准养护28天抗压强度存在着线性对应关系,可通过其对应关系,用水泥快速强度预测标准养护下28天抗压强度。水泥快速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预测准确率较高等优点,水泥快速检测强度成为选购和使用水泥的一项重要指标,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着工程的质量。预测准确不仅保障了工程的质量,更为施工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预测错误不仅影响质量,更带来安全隐患,继而为加固施工或拆除重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快速预测系数又是制约预测准确性的主因,故确定合理的快速预测系数便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快速预测系数的确定进行实例分析如下。 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见表1)表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3、预测公式的建立水泥28天抗压强度的预测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R28预=aXR快+b R28预—预测的水泥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R快——水泥快速抗压强度,单位MPa; a,b——待定系数(由R28,R快对应关系确定) 4、实例分析根据2017.06.01-2018.12.31此阶段所检测的复合硅酸盐32.5R强度数据,按《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 738-2004的规定,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待定常数a,b值如下:单位(MPa),见表2. 表2

混凝土试块折算为28天强度.

混凝土试块折算为28天强度 砼各龄期强度的增长值 龄期度对应值 7天 28天 3月 1.25 6月 1.5 1年 1.75 2年 2 5年 2.25 20年 3 与28天强0.6-0.75 1 砼强度的发展,大致与其龄期的对数成正比关系 Rn=R28*lgn/lg28 式中: Rn――n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公斤/厘米2)R28――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公斤/厘米2) Lgn、lg28-n(n≮3)和28天的常用对数。 注:此公式仅适用于普通水泥制成的砼在标准条件下养护,且龄期不小于3天的情况,因砼强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强度的增长不可能一致,故此公式只能作为参考。 推算28天强度数值 Rn=R28*lgn/lg28(25℃±5℃) 天数 3 4 5 6 7 8 9 lgn/lg28值天数 0.329 0.416 0.483 0.539 0.584 0.624 0.66 10 11 12 13 14 15 16 lgn/lg28值天数 0.693 0.72 0.746 0.77 0.791 0.813 0.832 17 18 19 20 21 22 23 lgn/lg28值天数 0.851 0.867 0.883 0.899 0.914 0.928 0.941 24 25 26 27 28 29 30 lgn/lg28值 0.954 0.966 0.978 0.989 1 1.011 1.021 温度华氏与摄氏的换算: F=C*5/9-32 蒸养快速推强公式 R28抗压=14.591+1.862* R3抗压 R28抗折=2.918+1.728* R3抗折 砼受压弹性模量 砼标号 15 20 2.7 25 2.9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测定作业指导书 1.前言 1.1本方法规定了混合材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检验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混合材比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检验。 3.引用标准 GB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4. 混合材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检验 4.1水泥胶砂试体成型 4.1.1准备工作和称样 4.1.1.1试验前,先将当天成型的样品编号,按工作程序写在黑板上,并注明用水量、品种、龄期和破型日期。 4.1.1.2 调整天平零点,检查料盒是否干净,称取试验样品:162g 混合材,378g硅酸盐水泥和1350g标准砂。对比样品:540g硅酸盐水泥,1350g标准砂。被称样的桶应单独放在一处,称完即将盖子盖上,并记录试验日期放到另一侧。 4.1.2搅拌 4.1.2.1试验前先检查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量水器拌和水中有无异物,量筒是否干净,并备好抹布,一切正常时向称样者报告准备工作就绪。 4.1.2.2在每个编号样品搅拌前,用拧干的湿抹布擦净锅和搅拌叶。 4.1.2.3对比样品加入230ml入锅前要审视刻度,确信无疑的情况下

才能加入锅内。 4.1.2.4 胶砂搅拌操作按标准规定进行,对比样品拌和5秒后徐徐加入238ml水,(试验样品加水量按流动度达到125-135㎜时的水灰比计算)20-30秒加完,并在加水后和搅拌的最后一分钟内用小刀沿锅壁刮锅,将沾在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内。 4.1.2.5 搅拌好的胶砂,要立即送到振动台岗位,采用二只锅时,砂和水泥倒入锅内用湿布盖好。 4.1.2.6 更换样品时要用拧干的湿抹布将搅拌叶与锅擦干净,试验结束要进行全面清理,不得留有浆迹。 4.1.3振动成型 4.1.3.1试验前先检查振动台的卡具、声音、自动控制器的振动时间,刹车是否正常,在确认无问题后才可以试验。 4.1.3.2准备试模,如发现试模内有过多的油时予清除。并用拧干的湿布抹擦漏斗,不得留有水珠,在等待来料时将湿布盖在漏斗上。4.1.3.3试验时将拌好的胶砂在锅内翻动一周,然后倒入漏斗拨平,均等分布在漏斗的三个格内开动振动台,三个格有二个格出现空洞时为下料时间,并记录下料时间。 4.1.3.4当下料时间可能超过40秒时,应在接近40秒时用小刀迅速帮助下料。 4.1.3.5振动过程中要防止夹具松动,振动完毕将试模送刮平岗位,然后在振动台上放上空模和漏斗,盖上湿布等待下一盘胶砂。 4.1.3.6更换样品的漏斗要清洗,并用拧干的抹布将内外表面擦干,

混凝土、水泥的强度等级划分

水泥的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目前使用的方法是“软练法”。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 1、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3的水泥、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抗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是以1:2.5的水泥和标准砂,按规定的水灰比(0.44或0.46),用标准制作方法制成4cm×4cm×16cm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规定龄期(3d、28d或3d、7d、28d)时,测定其抗折和抗压强度,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强度值评定其所属标号。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2、水泥的种类 水泥的品种非常多,根据国家标准《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 4131-1997规定,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及特性水泥三类。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硅酸盐水泥,它是以硅酸盐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具体名称、代号及强度等级见下表: 通用水泥的代号和强度等级 水泥名称 简称 代号 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P·Ⅰ、P·Ⅱ 42.5、42.5R 、52.5、52.5R 、62.5、6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P·O 42.5、42.5R 、52.5、52.5R 矿渣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 P·S·A 、P·S·B 32.5、32.5R 42.5、42.5R 52.5、52.5R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水泥 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水泥 P·F 复合硅酸盐水泥 复合水泥 P·C 注:强度等级中,R 表示早强性。 3、水泥的强度等级 标准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2007年11月09日发布,2008年06月01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关于水泥标号 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指标为水泥的抗压强度,检测标准主要为水泥砂浆硬结28d 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 后的抗压强度为42.5MPa ,则水泥的强度等级定为42.5级或42.5R 级。水泥有:32.5、32.5R 、42.5、42.5R 、52.5、52.5R 、62.5、62.5R 六种强度等级。强度等级带R 表示该水泥为早强水泥。强度等级32.5、32.5R 的可

水泥混凝土3天强度与28天强度换算

鲍罗米公式的推导及试配分析 杨丹(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350005) [提要] 通过配制各种强度等级砼并据此推导鲍罗米公式,为工程上砼配比提供设计依据;并对试配调整分析提出看法。 [关键词] 水泥标准;鲍罗米公式;回归系数;相关系数;试配分析 The speculation and test-mix analysis of Paoluomi formula Yang dan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Fuzhou 350005) Abstract: Author mixes up all kinds of intensity grades of concrete and speculates the Paoluomi formula to provide the design gist for the concrete ration in project;author also provides her own view to the reg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est-mix. Keywords:cement criterion;Paoluomi formula; regressive coefficient;interrelate coefficient;test-mix analysis 1基本情况 由于我国的水泥标准与国际接轨,即从原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2)重新修订成现有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这样检验水泥物理性能的方法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中的水灰比以0.50替代原有的0.44,水泥的强度等级在修订前后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由于这些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计算混凝土配合比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必定随之变化,因此不同地区利用本地区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制并进行鲍罗米公式的推导,为该地区混凝土试配确定计算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再者,水泥的f ce值可根据3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据此可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砂、石等材料用量并进行试配,及时地为工程上混凝土施工提供依据。 2材料情况 我们采用工地送样的水泥、砂、石等材料,,分别进行了二百多组软炼试验以及各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制。使用的水泥有来自江西、安徽、南京以及我省生产的工程上使用量大的顺昌炼石、建福、南平武夷、永安等地区的水泥,具有相当的广泛性。石子为河卵石,粒径范围为20~40(mm),单粒级较多,压碎指标在10%以内,针片状较少。砂子为中砂偏细,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少,质量较好。 3试验方法 3.1水泥强度检验依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合物性能测试以及抗压试验分别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浅谈我公司熟料28天强度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我公司熟料28天强度低的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彭中贵 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11803 1 出现的问题 我厂是4.8*74m新型干法预分解窑,自去年8月投料运行以来,生产运行正常,产量一直在5500吨以上,质量稳定,熟料3天强度在30~33MPa(我公司的内控指标≥28MPa),28天强度在60~62 MPa(我公司的内控指标≥58MPa),深得客户的欢迎;可是最近一段时期28天强度一直在55~57MPa,提高了水泥成本,特别在今年整个水泥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为企业的生存找到一线生机,另外对于粉磨站的需求大大折扣,为此我们生产部门配合品质部门从各个方面下手,找出其原因,与各位同仁们一起探讨。 2 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2.1 熟料28天的强度主要是由熟料中的含有C3S的A矿提供,强度增进率较大,28天的强度可达1年强度的70~80℅,烧结好、冷却好的熟料在显微镜光片下A矿结晶小而均齐,发育良好,轮廓清晰;但是这批强度偏低的熟料明显发育不良,可能是由于为了进一步提高熟料28天强度,为公司节约后续水泥成本,提高了入窑生料饱和比,由原来的0.910提高到0.920,C3S含量虽然提高了,但是熟料游离钙也相应的增加到由原来的小于1.5,到现在1.8左右,给煅烧带来困难,热耗增加,窑尾结皮加重,窑内通风不好,反而造成28天强度降低。后配合品质部门把熟料的饱和比恢复以前正常水平. 2.2 控制熟料中的碱含量,碱含量偏高,会与熟料矿物形成含碱矿物及NC8A3,导致C3S难以形成,相应的增加了熟料游离钙的含量,

导致后期强度的降低,我公司熟料中的碱含量一直在0.6℅左右,所以碱含量影响不大。 2.3 熟料结粒不好,熟料立升重在1.10~1.20kg/L飞砂料多,也会导致28天熟料强度下降,同时由于熟料结粒不好水泥磨的辊压机难以形成受挤压后难以形成密实的料床,产量一直上不来。有资料介绍,飞砂料的强度比正常熟料低5~10 MPa,由于近期进厂的一批原煤中的煤灰含量有以前的23%降到20%,而配料还是按正常地配料方案导致铝率偏低1.40~1.50,进而熟料液相粘度不够,结粒差,导致熟料立升重偏低,后来增加粉煤灰配比,把熟料铝率提高到1.5~1.55,熟料升重恢复到1.20~1.30kg/L.另外是由于一度提高熟料饱和比来提高强度(如上所述),导致窑况不好,熟料品质偏差,熟料结粒不好。 2.4 硅率校正原料的影响,我公司一直用泥岩做为硅率校正原料,但是最近由于泥岩短缺,就购买砂岩替代,但是砂岩中结晶硅、石英的含量高,尺寸大,活性差,熟料煅烧质量不好,对28天强度影响很大,同时由于易磨性差,生料立磨难磨,一方面磨台时产量上不去,一直维持在400T/h左右,而以前用泥岩的时候台时稳定在430 T/h左右.与品质部门沟通泥岩和砂岩搭配使用;另一方面砂岩易磨性差,会造成生料细度跑粗,生料易烧性变差,也是导致熟料28天强度下降的原因,特别是0.2mm的筛余超标,最高达2.0%,我们以前正常在1.0%.左右。 2.5 冷却机冷却的影响对熟料强度影响较大,C3S在1250~2065℃温度范围内稳定,低于或高于该范围会发生分解,急冷可防止L(液相)+C3S→C3A+C2S,从而提高C3S的含量,保证熟料28天

提高水泥熟料28天抗压强度优化方案解读

提高水泥熟料28天抗压强度优化方案解读 2012-12-17 14:45:41 中国建材报海螺水泥陈永波 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初期,窑工艺运行稳定。但受原燃材料资源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一直偏低,2007年全年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平均只有57MPa,最低时只有54.6MPa,给水泥质量控制及混合材掺量带来困难。2008年始,公司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对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进行技术攻关,攻关小组根据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现象,通过多种数理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探索熟料28天抗压强度降低的原因,结合分析结果,优化原材料结构与生料配料方案,达到了提高熟料28天抗压强度的目的。通过一季度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明显提升,现已超过60Mpa,产品实物质量较好,水泥磨混合材掺入量相对前期得到有效提高,水泥生产成本下降,给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及降本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相关调整过程及经验介绍如下。 影响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分析 我公司刚投产以来出窑熟料质量数据表明,出窑熟料自投产起28天抗压强度基本上在56-58Mpa之间,为探索影响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笔者对公司投产以来的熟料质量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总结出可能影响熟料28天抗压强度的因素,现将影响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1)原燃材料品质较差,有害成份含量偏高。 A.石灰石品位低,MgO、SiO2含量偏高。

我公司下山石灰石品位整体较低,有一段时间入库石灰石CaCO3含量只有79.32%,生料不得不两组份(另加Fe2O3含量>60%的高品位铁粉)配料,加之当时进厂无烟煤质量差,灰份高,入窑煤灰份达35%,造成熟料KH值偏低,严重影响熟料质量的正常控制。期间下山石灰石MgO含量平均在1.72%左右,出窑熟料MgO含量平均值为1.92%,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平均仅57.5Mpa,9~10月份出窑熟料MgO含量平均超过2.0%,28天抗压强度平均仅56.5Mpa。由此可见,MgO对熟料28天抗压强度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B.配料用粘土碱含量偏高,不利于熟料后期强度正常发挥。 ①碱含量偏高将导致熟料安定性不良,后期强度降低,对高碱熟料的岩相分析发现,碱对熟料矿物,特别是阿利特形貌具有明显影响。生产实践也表明,碱含量偏高给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也带来了危害。 ②碱对熟料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也存在一定影响。 ③投产初期火焰光度计尚未采购到位,碱含量无法检测,为表明粘土掺量对熟料28天强度的影响,在日常过程中我们通过粘土掺入量与熟料28天抗压强度进行了对应分析,在熟料率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生料配料中粘土掺加量与熟料后期强度成反比,且粘土配比超过8.0%时后期强度异常偏低。 综上所述,因我公司粘土质原料中碱含量偏高,日常生料配料粘土掺入量参数与出窑熟料28天抗压强度对应关系较为明显,成反比例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