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谈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谈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谈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作者:路爽, LU Shuang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刊名:

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7,33(22)

参考文献(3条)

1.日本土木学会;孙逸增滨水景观设计 2002

2.J O Simonds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 1990

3.诺曼 K 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198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晏铃.杨柳青城市景观与文化传承——以湘乡市滨河读书长廊景观设计为例[期刊论文]-中国园艺文摘

2011,27(3)

2.曹旭城市滨河景观的地区性设计策略初探[学位论文]2005

3.杨智勇.金萍当代城市滨河景观规划探析[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0(10)

4.陈怀录.张淑娟.龚亮.杨亚斌城市滨水道路景观设计——以甘谷县滨河路景观规划为例[期刊论文]-甘肃科技2010,26(14)

5.闫欲晓.郭明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河南南阳滨河大道景观[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2004(4)

6.谢芙辉.XIE Fu-hui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理念——以广州南沙蕉门河景观设计为例[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0,29(5)

7.刘树杰.LIU Shu-jie平泉县瀑河橡胶坝滨河绿地景观设计[期刊论文]-河北林果研究2008,23(2)

8.刘玫北京市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海河水利2003(6)

9.邱文鑫.QIU Wen-xin城市滨河区桥岸节点景观设计模式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17)

10.俞孔坚.张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期刊论文]-中国园林2004,2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b8878970.html,/Periodical_shanxjz200722219.aspx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对城市公园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Abstract: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rban landscape, urban park greeni ng’s first priority i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park design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park; Landscape; design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1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 1.1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滘村和葛岸村富有文化历史的两村紧密联系,其公园设计特点应当融合现代与历史两个方面,体现现代商贸的风采,又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商贸风采与传统记忆 1.2城市的互补作用。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

城市景观设计综述

城市景观设计综述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Preface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urban design, but also the face of a city,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Landscape design is quite extensive, including a deal with the city space, the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site, and contact betwee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plaza, pedestrian street layout, street short as well as settings such as municipal facilities, both with regard to function, it also involves the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design to green-oriented, with the city's modernization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landscape is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lled for a more aesthetic enrich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own so large-scale use of hard landscap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引言 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景观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1)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 29-0347-02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李晓琼 摘要:在引入城市街头绿地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设计结构与形态理论, 阐述了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得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形态, 还应包括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结论。关键词:城市街头绿地, 景观 设计, 设计原则, 心理特征中图分类号:T U 985 目前,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城市建筑日趋密集, 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街头绿地为了缓解城市远离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压力, 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 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性, 保护和改善已有的城市生态环境格局应运而生。因此, 城市街头绿地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 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文献标识码:A 效果, 从而达到美化市容市貌的目的, 同时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视觉上的美感。 人们同样还具有不喜欢雷同及追求就近布置的心理。但是, 随着城市中主要构筑物建筑地方风格的削弱, 各城市面貌越来越趋于同一, 显得千篇一律, 缺乏自身的特色, 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发挑剔与追求这些街头绿地的特色。 另外, 我们还可以发现结合街头绿地使用功能, 以不同地域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 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子组成多种结构的植物群落,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城市街头绿地, 从而可以形成不同地域的城市特色。至于就近布置的心理, 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使用的便利。街头绿地可以做到点多面广, 均匀布局, 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开敞式、全天候接待, 真正满足人们对公共绿地的就近、随意及经常性的要求。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大城市中,城市道路是构成优美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与脉搏,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时代车轮将人类带入一个汽车时代、一个崇尚速度与效率的信息社会时,城市道路在城市规划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因此,调和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景观的关系,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的肆意排放,白色垃圾无处不在,引起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疾病产生蔓延,改善城市环境刻不容缓,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其中很重要一点。 1.道路绿化的历史与发展 在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周期,有沿道路种植行道树的做法了。《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是指周朝由首都至洛阳的街道两侧列植树木供来往的过客遮阳休息。到了秦朝,开始大规模的出现行道树种植,《汉书》中就记载着“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及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以后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逐渐影响,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道路植物造景形式,而且植物的种类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倾向在中国的道路环境景观建设中,虽然不断发展前进,也考虑了美学上的因素,但在整体上并未有机的与多方位因素相结合,而只是单纯的行道树种植绿化。 到了现代,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道路环境景观建设才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也大大风富了道路环境景观建设的形势与手段,多元化的景观因素不断充实着道路景观的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在强调自身的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在不断考虑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治愈。 2. 道路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应考虑 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 多样性:物种景观建筑文化系统的多样化和异质性 进化性: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及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进化适应能力及自组织、自调节能力 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 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能的流通、滞竭、再生及与人交流程度 标识性: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特性的显示度 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的对立统一 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 3. 道路景观规划的原则 3.1 功能原则 道路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降温、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关键字:城市景观植物功能道路 摘要: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道路绿化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注重的问题以及道路景观和营造等几方面来展开,强调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要害字:道路绿地;分车带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非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

条绿化带宽广、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熟悉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非凡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报告总结即是个化零为整的过程,总结归纳,从而提炼出所学的精华。本学期城市景观设计课程通过①广场景观规划设计②公园规划设计③大型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④居住区规划这四大块主题内容展开,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设计,交通,照明设施,大众行为心理学等等内容着手阐述。通过此次的总结报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具有良好梳理性的整理,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驾轻就熟。景观设计是满足于功能要求、舒适性、技术性、安全性、和谐性等要求前提下来满足大众审美评判标准。城市景观包括城市的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个大的方面,而这三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也是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对象。城市景观的六项基本类型,包括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广场、水景及城市照明景观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对城市景观进行了理论总结。首先谈及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广场是可以供市民聚集的空地,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是城市道路枢纽,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场所。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在城市中广场数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在设计时必须满足设计三元素:①视觉景观形象②环境生态绿化③大众行为心理。这三点任何设计中都尤为重要,这是达到人与景观和谐的必要条件。除考虑设计三元论外,在设计前,给广场的主题定位也是重中之重,例如是瞻仰性,或是娱乐性还是文化性等等等;接着考虑广场从其地理位置,人流层次,形象风格等来确定广场的定位,这些均是设计前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在设计风格的取向确定后即是对实际实用性的考量,例如广场的容量,道路规划,照明设施等公共设施。广场的容量并不只局限于人流量,也要考虑到景观建筑的容量;广场景观建筑小品设计通讯设施、雕塑、阅报栏、垃圾桶、铺装等等;景观建筑的照明包括①基础照明②庭院灯(即景观灯)③草坪灯等等。宜居城市的标准之一是市民生活是否闲适。具体反映到城市广场上,就是看是否有充盈的市民活动。在西方城市广场,按照过去传统的遗留,或多或少保留有中世纪来就存在的市民生活细节。比方说,罗马的“鲜花广场” ,现在仍然是市民购买鲜花的场所。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即便最热闹的中城地区,在周末时,市政府也会在专门路段封闭车辆进入,组织“街市” ,让附近居民有购买时蔬水果、自由交往的邻里空间。与之相比,中国的广场设计当下应该不再是强调城市有多少标志性建筑和体面的广场,而是看看这些标志性建筑和广场究竟有多少“亲民度” 。接着讲划设计。公园, 的园林,而现府修建并经观赏区和供玩的公共区城市生态、防用。而现代的到的是公园规古代是指官家代一般是指政营的作为自然公众的休息游域。具有着改善火、避难等作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公园的概念即是一大块草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晒太阳,运动等等;它是公有的,面向全体人群。①公有,草地,树木,花,自然景观占大部分,人工构筑的景观为次要是公园的景观形象特征;其②景观分为可变色景观(即人工建筑物)和不可变色景观(即自然景观)两大类;③公园需包含动物、植物、水体、地形、游乐设施、园林建筑和人群这几大要素。突破传统意义的公园概念,当今城市公园这一理念正在飞速兴起,并越来越受推崇,创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相当重要。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城市公园的先河。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园都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创建发展至今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时代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美观念也随之逐步的改变和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各地普遍新建旅游景区或是楼盘开发,城市公园的发展则相对忽视,自身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针对具体场地的设计思路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针对具体场地的设计思路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对成绩评定(百分制填写) 毕业设计作品阐述毕业论文 分值: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分别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的40%。

内容摘要:设计地块在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产业园区兴港路和南环路交界处,属于公共休憩空间。西南方向是黄骅市区,东北方向有南大港生态湿地。地块周边有学校,汽车站,加油站。整个设计范围被道路河流十字划分为形状大小各异的四个部分。在这个由农场形成经济体系的辖区当中,景观设计该以何种目的介入到这个大环境中,不带来负面影响,不成形感官刺激!如何将地块融入到整个环境中,同时又能影响到当地居民,带来新的生活感受?四个不等的地块怎样形成统一,个性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生态系统?在对整个场地的前期分析和思考当中,我的想法是如何在这个较为特殊的区域里形成一个可供人休憩的城市街头绿地空间,同时这块场地可以承载一定的人文精神也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带来新的生活感受。建成以后将是一个可参与的,生态的,人文的,景观空间。手法:运用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营造舒适的景观尺度。采取国际风格的景观构筑,体现人文精神带来新的空间感受。运用本土材料和新型材料的结合,来协调场地肌理。 关键词:可参与性生态关怀人文情怀 Abstract:The design of block in Cangzhou city of Hebei Province in southern Dagang Industrial Park Xinggang road andSouth Ring Road at the junction, is a public open space. Southwest is the urban area of Huanghua, northeast ofthe Nandagang wetland is. The land around the school, bus station, gas station. The whole design of road crossriver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by thefarm area, landscape design in which the objective in this environment, do n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not formingsensory stimulation! How to put in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can affect the local residents, bring new life experience? Four different plots of land to form a unified, landscape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文结合亲自设计的两个滨河绿地改造项目,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 1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1.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1.2 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认识到了滨河绿地的重要性,同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相比,滨河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除已经规划的滨河城市绿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预留绿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如将其开发成休闲绿地将会减少大量的投资。 第二、生态条件优秀。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在一些没有受过污染的河道中,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根据滨河景观的特点,确定了滨河景观设计要体现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巧妙设置空间分隔,精心安排植物配置。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滨河景观;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傍水而生。城市、村镇莫不依水而建。因而滨水景观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滨水区( Water front)简要地说就是城市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或濒临江海、湖泊,或纵贯河流。在很多方面,城市滨水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外来旅游者观光活动的场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容貌的亮点,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典范。它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着城中人的情操,颐养着市民的心灵,影响着市民的行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同时,滨水区景观的塑造也是寻求新的商业价值的手段。 滨河景观是滨水景观的一个小类,可比照滨水景观的共有属性进行设计;除此之外,滨水景观还独具以下特点: 1. 地带狭长 滨河景观区,不像广场那样拥有宽阔的场地,而是典型的近似对称的两条相呼应的狭长型地带。 2. 空间开放 城市中河道两旁的堤岸是一座城市难得的开放空间,线路长,空档区域多,受众面比较广。 3. 利于展示城市文化

滨河景观地段是城市的剖面,是城市的剪影,是城市的重要展示层面,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氛、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都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根据城市滨河景观的特点,在规划设计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滨水区的共性因素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因素进行考虑和处理。 一、审美价值取向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则认为,“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和富有较强表现力的景观。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只要花费心思,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趣味还是可以做到的。长长的河带,分段式的区域设计,可以设置不同风格不同情趣的景观,从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口味。早在20世纪50年代,着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就将美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其设计风格受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用大量的不同植物,构成大块的彩色画。又如被称为“哈佛三子”之一的丹凯利设计的米勒庄园,采用网格的结构、水平视线,利用植物、铺地、景墙等造型元素营造了一个完美的空间。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充分理解主体服务对象这一理念,从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并遵循美的形式法则,满足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要求。形式美按照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这几种形式法则互相依赖,且交叉、重叠,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根据不同条件灵活处理。 二、总体原则 基于以上美学法则,遵从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总体要求,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追求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 (1)

平原新区滨水带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地形地貌 蒙山县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湄江纵贯其中。县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北部的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及西河镇为盆地。南部的黄村、汉豪、陈塘为峡谷地。县境西连大瑶山。西北部的骛山,属萌诸岭山脉,海拔1104米,是全县的最高峰。东北部有鸡冠山脉,从荔浦县的猪头山起延伸经蒙山、昭平两县,成为两县的天然分界线。北部有白面山,西南部有百崖顶、大道岭,南部有高山岭。 水文状况 县内有大小河流159条,均发源于金秀大瑶山山脉和鸡冠山山脉等山系,其中较大的江河有24条。湄江是蒙山江河的主流,属西江水系,是西江支流蒙江的上游,发源于大瑶山,从县西北新圩镇的坝头村入境,流经新圩镇、西河镇、蒙山镇(县城)、黄村镇、汉豪乡、陈塘镇,下经藤县在蒙江镇汇入浔江,全长107。50公里,县内流程86。86公里,水位最高为112。61米,最低为106。61米。主要的支流有壬山河、茶山河、瓦冲江、百合江、夏宜河等河流。 气候特征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长,酷热;冬季短,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9。7℃,平均最高气温24。5℃,极端最高气温38。5℃(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5℃(1955年1月12日)。全县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2。03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日照总量为158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738。7毫米,最多为2529毫米(197年),最少为1138。3毫米(1958年)。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雨季一般始于4月中旬,终于8月下旬。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冰雹、狂风。暴雨、寒露风、霜冻等。 土壤状况 全县分为水稻土、旱地土、山地土3个立类。水稻上有7个亚类,18个上属,43个土种,均宜种植水稻。旱地土多分布在村庄前后及河流两岸、河谷地带,是多种农作物适生地。但大部分耕作层浅,保水保肥力差。一般山地上以山地黄红土、山地紫色土、山地红土

城市历史环境下的滨河景观设计

城市历史环境下的滨河景观设计 ——以景德镇昌江中渡口到瓷都大桥段滨河景观设计为例 满 新 张 捷 【摘要】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导致历史城市传统风貌的严重破坏,因而环境空间的趋同性以及历史文脉的割裂性成为城市历史环境景观设计中所应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难题,以景德镇昌江中渡口到瓷都大桥段滨河景观设计为例,在深入挖掘景德镇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的基础上,从地段所在的历史地域文化及现状遗存入手,着重梳理其独有的城市历史肌理,并力求在设计中保存其城市记忆,依托“水—城—山”的特色景观空间结构,为历史地段注入现代化城市功能的同时,将昌江开放性滨河景观重还景德镇市民。 【关键词】历史环境;历史地段景观设计;滨河景观 1.独特的区位条件及价值 1.1 地理区位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本研究对象为 景德镇中山北路历史环境下的滨河空间,主要范围为北至 昌江大道、南抵中渡口、西到昌江西岸、东至中山北路之 间的地段,总面积约为33.95公顷。其中,滨江部分(防 洪堤到中山北路)的面积为4公顷,为重点研究对象。(图 1) 1.2 地段概况 1.2.1昌江 本研究地段位于昌江中渡口至瓷都大桥段东岸。昌江属鄱阳湖区饶河水系,是景德镇市与外地沟通的唯一水道,在皖赣铁路通车前,它承担着景德镇市物资运输总量的一半以上。1昌江流域处赣东北暴雨区,5~6月是洪水灾害的主要时期。如历史上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1884年,渡峰坑水位达36.67米,超过警戒线8.17米。新中国成立后最高水位达33.85米(1955 1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1 研究范围及其微观区位图

年),超过警戒线5.35米;最低水位20.83米(1958年)。 1.2.2中山北路 本研究地段内包含景德镇最为重要的历史街道——中山北路。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山北路的北段,南北长约1000米,途经徐家码头、里市渡、石狮埠、中渡口(曹家码头)。中山北路原为中山路北段,是景德镇市老城中心地段。中山北路平行于昌江东岸,北起观音阁,南至珠山中路,路幅宽8米,地面标高约为31~32米。 1.2.3水利工程 本研究地段内沿昌江东岸已修建完成防洪堤水利工程。根据九江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图集,本研究地段范围内建设防洪堤,堤顶高程为 35.69~35.36米(设计洪水位线为35.19~34.86米)。与此同时,应水利工程需要,中山北路西侧滨江区域的建筑已全部拆除,同时拆除的有道路东侧临街建筑,街巷肌理消失,但前街至后街范围内仍有文保单位1处(天主教堂)、推荐历史建筑16处、传统风貌建筑116处。 1.3 地段历史沿革及价值特色 1.3.1地段历史沿革 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发展历程与瓷都大桥至中渡口地段关联密切,历史上称该地段为许家码头至中渡口段。该地段作为景德镇历史城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的传统功能分区中地 位显要。从当前考古发现的情况看,许家码头 到中渡口地区从南宋时期即成为镇区北部边缘 区域,明代开始成为主要运输码头和原料输入 地,到明代后期已经成为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热闹的街市,人口集中。 从清代开始,景德镇的传统功能分区逐渐具有了现代城市意味,(形成了相对独立的5个功能分区,分别是:御窑厂核心区、原材料输入交易区域、民窑生产集中区域、工商业区及金融中心、民窑生产集中区域)。其中许家码头、里市渡、中渡口为轴线的原材料输入交易区域在景德镇城区中始终为贸易的核心地带。 清代晚期开始,陶瓷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生产手段和运输工具的演进,传统的依河建窑方式不再成为景德镇地区陶瓷生产的唯一选择。随着级差地租的出现,景德镇老城中成为陶瓷销售和生活居住的主要区域, 传统的功能格局由窑房—坯房—民居的中心散布 图2 清代晚期前、后街功能变迁模式图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邛崃南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滨水新景观——邛崃南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文化与商业的有机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古城文化的底蕴风貌 1、项目概况 邛崃南河滨水景观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65公里,位于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幅员1384平方公里。南河河滨路两岸景观绿化带规划区位于邛崃市南城区南河,西起邛名高速,东至洄谰塔,全长约6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2300余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 以“树影、楼影、塔影、岛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历史人文、古窑遗韵、运动健康、生态湿地、”四大设计主题,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邛崃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 1.1 区域位置 邛崃市区(临邛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西依邛崃山麓,与大同乡、水口镇连界;东瞰川西平原,与前进镇、宝林镇相接;南与卧龙镇、孔明乡毗邻;北与桑园镇、茶园乡接壤。东、北部原野平坦,西、南部山丘连绵。 1.2 设计范围 南河河滨路两岸景观绿化带规划控制区面积2300余亩。规划用地内现有人工水渠、湿地、树木、草坪、耕地以及农房和道路,自然环境良好。 滨河绿地用地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西部最高点高程504m,东部最低点高程494m,高差10m,南河以北为淤积岸,岸平水缓,有大量天然形成的滩涂地,南河以南为河流冲击岸,岸陡水急,河岸两侧植被状况一般,树种以杨树、枫杨等为主,老南桥西侧有一天然岛屿。此外沿南河分布着邛窑遗址、老南桥、和洄谰塔等文物古迹,都具有较高的游览和观赏性。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5、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滨河带景观设计方案

1)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道 路绿带。如果水面不十分宽阔,对岸又无风景时,滨河路可以布置得较为简单,除车行道和人行道之外,I临水一侧可修筑游步道,树木种植成行;驳岸风景点较多,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游步道、草地、花坛、座椅等园林设施。游步道应尽量靠近水边,以满足人们近水边行走的需要。在可以观看风景的地方设计小型广场或凸出岸边的平台,以供人们凭栏远眺或摄影。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踏步联系。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们的亲水感。 2)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步道 和树木,凡未铺装的地面都应种植灌木或铺栽草皮。如有顽石布置于岸边,更显自然。 3)在滨河绿地上除采用一般行道绿地树种外,还可选用适 于低湿地生长的树木,如垂柳。树木不宜种得过于闭塞,林冠线也要富于变化,除了种植乔木以外,还可种一些灌木和花卉,以丰富景观。如果沿水岸等距离密植同一树种,则显得林冠线单调闭塞,既遮挡了城市景色,又妨碍观赏水景及借景。在低湿的河岸上或一定时期水位可能上涨的水边,应特别注意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滨河路的绿化,除有遮荫功能外,有时还具有防浪、固堤、护

坡的作用。斜坡上要种植草皮,以免水土流失,也可起到美化作用。滨河林荫路的游步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尽可能用绿化带隔离开来,以保证游人安静和安全。国外滨河路的绿化一般布置得比较开阔,以草坪为主,乔木种得比较稀疏,在开阔的草地上点缀以修剪成形的常绿树和花灌木。 有的还把砌筑的驳岸与花池结合起来,种植的花卉和灌木形式多样(图4-29)。 4)一般从水利上来说,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域治 理的有机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运、排盐、纯景观等方面加以区分。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在一项设计动笔之前,必须抓住纲领,搞清绿地的性质。否则会造成后期设计中不必要的功能分区,造成投资的浪费。 5)比如说邻近的用地是居住区,那么你可能考虑一些儿童活 动设施或场地在这里,因为早晚时间大人会带着孩子就近玩耍。如果邻近的用地是一片工业区,那么在这里设人流集散的场地就是多余的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