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_知识沟和政治参与_韦路

数字鸿沟_知识沟和政治参与_韦路
数字鸿沟_知识沟和政治参与_韦路

网络传播研究

网络传播研究

数字鸿沟、知识沟和政治参与

t韦路张明新

一、引言

近10年来,有关/数字鸿沟0(d i g ital divide)的研究成为各学术领域的热点议题。作为一个比喻,这一概念使人们有机会认识到技术富有者和技术贫穷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学术界此前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接入0(access)和/使用0(use)上(如H indm an, 2000;Norris,2001;UCLA I nternetR epor,t2000;W ilhe l m,2000)。这两个层面也被学者们称为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A tte w el,l2001;N atrie ll o,2001),他们的确勾画了数字技术在社会应用中的清晰图景。然而,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回答,那就是,在互联网愈来愈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的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是否最终对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和政治行为产生了切实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者能对当前人们对数字鸿沟的忧虑给予较好的回答。

须承认,全球各地的实证研究给予了知识沟以大量的经验支持。知识沟假设指出:当一个社会系统中大众媒介上的信息流量增加时,相对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有着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往往会以更快的速度获取知识(T ichenor et a.l,1970)。然而,这一假设是否能被应用于互联网这一全新的传播媒介,以及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的差异是否会导致知识沟,对此我们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此外,在现代社会里大众媒介所扮演的角色,已不仅仅只是向公众传递信息。人们从传媒上所获取的政治信息,往往推动了人们参与政治活动;当传媒被视为是政治动员信息的重要来源之时,则更是如此(Le m er,t1984;1992)。因此,在知识沟之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是否由数字沟所导致的知识上的差距,最终导致了人们行为上(譬如政治参与)的差异?

在发展中的我国大陆,迄今互联网的扩散率已接近10%,就网民的绝对数量而言,总数已达1123亿;在不少大中城市,互联网的渗透率则已接近甚至超过3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N I C],2006)。在这一新的数字环境下,考察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对人们知识获取和政治参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考虑到数字鸿沟和知识沟研究在美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供借鉴,本研究以美国的一组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试图对数字鸿沟、知识沟、政治参与和互联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为互联网在我国大陆的扩散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就理论上言,考虑到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上的鸿沟往往被

#

#

143

新闻与传播评论

研究者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从未被纳入到相关研究设计中这一事实(van D ij k,2002),本研究试图考察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对人们政治知识获取与政治参与的影响,并力图将人们当前对数字鸿沟的关注转移到对其社会影响的关注上来。

二、文献综述

(一)数字鸿沟

自1995年美国政府发布/Fa lli n g through the N et0的研究报告,/数字鸿沟0这一概念开始流行开来(Servon,2002;NT I A,1995)。数字鸿沟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1)全球鸿沟,即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因特网接入上存在的差距;(2)社会鸿沟,其关注的是在每个国家内部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存在的差距;(3)民主鸿沟,强调的是人们在是否使用数字技术参与公共生活方面的差距(Norris,2001)。

传播学者A tte w ell(2001)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出发将数字鸿沟分为两个层面,即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他将电脑和因特网接入上存在的差距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0,将电脑和因特网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称为/第二道数字鸿沟0。A tte w ell的这种划分方法与van D ij k(2002)的分类法有着内在的一致之处。后者认为,接入的概念可以分为四种:(1)由于缺少兴趣、电脑焦虑和新技术缺乏吸引力而导致的基本数字经验的缺乏,可称为/精神接入0(m enta l ac-cess);(2)电脑和网络连接的缺乏,称为/物质接入0(m aterial access);(3)由于技术界面不够友好、教育和社会支持不足而导致数字技能的缺乏,称为/技能接入0(sk ills access);(4)使用机会的缺乏以及这些机会的不平等分布,则可称为/使用接入0(usage access)。仔细观察可发现,虽然A tte w ell和van D ijk使用了不同的名称和术语,他们对数字鸿沟的分类大体上是一致的。van D ij k归纳的头两种接入与第一道数字鸿沟紧密相关,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人们是否在物质层面上接入因特网。后两种接入则直接联系到第二道数字鸿沟,因为技能水平会对用户如何使用因特网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大多数数字鸿沟的研究都集中在第一道数字鸿沟,即关注物质接入之差距。这一研究群体的中心在于调查有哪些社会因素影响物质接入上存在的鸿沟。既有的许多经验研究证明了经济发展和数字技术接入之间的联系(H arg itta,i1999;Norris,2001;NT I A,1995,1998, 1999,2000,2002);一些个案研究也显示了政府政策在改善因特网接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utierrez&Ber g,2000;Fuentes-B autista,et a.l,2002;H a w ki n s&H a w kins,2003)。

知名传播学者van D ij k(1999;2002)认为,就数字技术的接入而言,当精神和物质接入的问题得到部分倘若不是完全的解决之后,技能和使用上的结构差异就开始登上舞台。这就表明,对于数字鸿沟的研究,不能仅仅止步于关注互联网技术的接入问题,恰恰相反,这仅仅是问题的开端。显然,拥有相同的物质接入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按照完全相同的方式和以相同的程度来使用因特网。故数字鸿沟的研究开始从第一道鸿沟转向第二道鸿沟。

既有的文献中,不少有关因特网使用鸿沟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上网时间的差距上(Krau t et a.l,1998;N i e&E r bring,2000;Rob i n son et a.l,2000;UCLA,2000)。鉴于相等的上网时间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以相同的方式使用因特网(H a wk i n s&P i n g ree,1981;M oy,Scheu fele, &H o l b er,t1999;Norris,1996;Shah,M c Leod,&Yoon,2001),一些学者超越时间维度的测量尺度,开始对人们使用因特网的多种方式进行研究。W ilhe l m(2000,pp.73-76)将信息和电信技术缺乏者分为三类:(1)对技术进步免疫者;(2)边缘接入者;(3)边缘使用者。他进一步指出,这些群体可以通过在更大的社区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能力而得到区分。

van D ij k(1999,2000,2002)将数字技能划分为工具技能、信息技能和策略技能这三个等级递进的技能层次,并提出了使用沟的假设。他指出,一部分人能够系统地将高级数字技术用于#

#

144

网络传播研究

工作和教育,并从中受益,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使用基本的数字技术和简单的应用,并主要以娱乐为目的。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的Jung及其同事(2001)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因特网使用的指标)))因特网联系指标(Internet Connectedness Index,I C I)。这一指标纳入了传统的时间、历史和环境尺度,并超越这些尺度,增添了上网目的、网络活动和网络在生活中的中心性等尺度。通过将数字鸿沟重新定义为因特网联系上的差距,他们认为数字鸿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上网目的、网络活动和传播方式紧密相关。

(二)知识沟

鉴于既有研究中的巨大缺陷,van D ijk(2002)强调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即:人们往往对接入差异的效果想当然,而没有将其作为数字鸿沟研究的一部分。新媒介接入和使用上的差异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何影响?对于社会接受和排斥有何影响?在数字技术上的/贫穷0,是否会导致在社会生活中的/贫穷0?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因特网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由于信息和知识能够被转化为社会和政治力量,人们知识获取的不平等必然会对其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故一旦接入和使用鸿沟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知识鸿沟的问题将成为人们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传统上,知识沟的研究集中在知识获取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而正规教育,则经常被用来当作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Gaziano,1983,1997;T ichenor et a.l,1970;T ichenor,Roden-k irchen,O lien,&Donohue,1973;M oo re,1987;V is w anath&Finnegan,1996)。然而,后续研究发现,其他因素也会对知识沟的形成产生影响,于是学者开始对基于教育的知识沟假设提出挑战。例如,Gaziano(1983)对一系列因素的作用进行了考察,这些因素包括媒介议题类型、传播地理范围、知识的操作性定义、传播渠道的类别、研究设计以及数据收集方法等等。V is w anath &F i n negan(1996)探讨了影响知识沟的几种条件,包括媒介内容和议题差异、信息功能、地理范围、知识的复杂性、传播渠道差异,以及媒介宣传在策划传播和非策划传播中的作用。

随着新传播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以上因素当中,传播渠道差异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以往有关渠道差异的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印刷媒介的独特作用、印刷媒介与广播媒介在促成知识沟的有效性方面的比较,以及电视作为知识平衡者(也就是减少知识沟)的巨大潜力(V is w anath&F i n negan,199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关于新技术对知识沟的影响的争论。技术狂热者宣称因特网能够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来减少不平等,增强低收入人群获取社会资本和参与职业竞争的能力,并进而增加他们的人生机会(Anderson et a.l,1995)。另一方面,技术怀疑者则指出技术所带来的最大利益将会归于高社会经济地位者,他们能够利用其资源更快地、更有成效地使用因特网,而这一趋势又会被更好的网络连接和更多的社会支持所进一步强化(DM i agg io&H ar g itta,i2001)。

缘此,因特网接入和使用上的数字鸿沟是否会转化成知识获取上的鸿沟,并进而导致其他社会后果,对于我们理解数字化时代的不平等现象极为重要。尽管在论及由互联网所带来的社会不公之时,数字鸿沟与知识沟这两个概念不时交织在一起(Bucy,2000;DM i agg i o et a.l, 2001;H ind m an,2000;K ingsley&Anderson,1998;van D ijk&H acker,2003),但少有研究者将此二者联系起来考察。事实上,虽然诸多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皆在推测,人们往往借由互联网接入而得到诸如商品、服务及其他社会利益;但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者以经验证据支持这一结论(DM i aggio et a.l,2001)。而且,正如Bon fadelli(2002,p0166)所说,/在既有的文献中,不仅缺乏坚实的经验数据来证实互联网接入要优于传统媒介的使用;而且,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清楚互联网接入是否会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甚至无法确知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入是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0。

根据上述的文献检阅,本研究的第一个研究假设将致力于检验接入沟与知识沟之间的

#

145

#

新闻与传播评论

关系。

H-1:由个人的互联网接入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

Bon fadelli(2002)试图就数字化时代的知识沟现象做出理论解释。这位学者认为,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人们在互联网使用上的鸿沟更为显著。这些鸿沟包括信息供给上的差异、信息使用上的差别(信息选择上不同的兴趣与偏好)以及不同的信息接收策略(不同的媒介内容需求与满足,譬如信息和娱乐)等。所有这些鸿沟都可能导致知识沟。Bonfade lli以最近在欧洲进行的两个调查为例总结道,教育程度更高的人往往在使用互联网时更具主动性,其使用也偏向信息导向型,而教育程度较低者的互联网使用往往更多局限于网络的娱乐功能。因此,本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假设,试图检验使用沟对知识沟的影响,以及比较接入沟与使用沟对知识沟的影响力。

H-2:由个人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

H-3:互联网使用比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个人政治知识的获取。

(三)参与沟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动员人们参与政治和公共生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M erritt& Rosen(1995)认为,新闻媒介、尤其是报纸是向人们传递对个人而言必需信息进而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中介。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对特定议题的简单描述(譬如发生在一个社区的冲突事件),而且包含着对该议题的各个竞争性面向的理解(Le m er,t1984,1992)。

社会资本研究者颇为关注互联网对人们社区参与的影响。市民参与、人际信任以及生命满意是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构面(Portes,1998;Scheufe l e&Shah,2000;Shah,M c Leod&Yoon, 2001)。根据此前有关社会资本的传统路径的研究,社会资本与个人的年龄、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声望、宗教参与、整体之社会化程度及个人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Putna m,1995,2000; V er ba et a.l,1995),但却与个人的大众媒介使用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对大众媒介的使用愈多,社会资本愈少。究其原因,与传统的对大众媒介使用时间的测量方法有关,同时与广受研究者们青睐的替代理论(disp lace m ent t h eory,Shah,M c Leod&Y oon,2001)和涵化理论(cu ltiva-ti o n t h eory,Ger bner et a.l,1980;H a w kins&Pingree,1981)的基本假设有关。Du tta-Berg m an (2005)对此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补充架构,其研究发现不论是在个人水平还是在社区水平上,互联网接入皆与人们的社区参与正相关。换言之,居住在有互联网物质接入的社区中的个人,相对于其居住在没有互联网接入的同伴,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其所在社区的活动。这就揭示了社区互联网接入不等所产生的不利的社会影响(Dutta-B erg m an,2005)。

此外,考虑到传统媒介使用测量的方法并未能顾及到媒介使用的多元程度,以及不同的媒介使用方式可能源于媒介消费者所要求的不同功能这一事实(Scheufele&Shah,2000;Shah, Kw ak&H olber,t2001;Shah,M c Leod&Yoon,2001),研究者发现特定媒介所具有的特定功能是比媒介使用程度更好的预测公共生活参与的变量。特别的,人们对互联网的信息使用往往与社会资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对互联网的娱乐使用则与社会资本负相关(Shah,Kw ak&H o-l ber,t2001)。

由于政治参与这一构念的多维度的内在特性,故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模糊的。尽管对于这一概念到底有哪些维度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但大多数研究者皆认为应将参与投票选举与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区分开来(e.g.,Eve land&Scheufe le,2000;M il b rath &Goe,l1977;Rosenstone&H ansen,1993;Verba et a.l,1995)。如同M il b rath&Goel(1977)指出的,投票选举往往基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社会规范,它并不需要个人获取足够的政治信息及要求个人从中获得什么满足;而至于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活动,情形就有所不同。参与选举活动可能仅仅受/个人所感受的某种责任或者出于影响政府决策的理念0而驱动(V er ba et a.l, 1995,p01360)。

#

146

#

网络传播研究

因此,仅仅意味着拥有上网基本条件的互联网接入,应只与参与选举投票相关较为密切,而应与一般政治参与活动并不很相关。另一方面,个人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往往会为个人带来较多的政治知识,因此相对于参与投票选举而言,应对个人的一般政治参与活动有较好的预测力。因为前者明显较少的受到互联网上内容的影响。

为了拓展我们关于数字鸿沟对人们政治参与影响的认知,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假设:

H-4a:由个人的互联网接入可预测其政治选举和一般政治活动参与。

H-4b:相对于一般政治参与,由个人的互联网接入可更佳预测其参与选举。

H-5a:由个人对互联网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参与选举和一般政治参与。

H-5b:相对于参与选举,由个人对互联网政治信息的使用可更佳预测其一般政治活动参与。

H-6a:相对于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个人参与选举。

H-6b:相对于互联网接入,互联网使用能更佳个人参与一般政治活动。

如同Dutta-B er g m an(2005)所指出的,互联网接入与社区参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互联网是一个有用的信息来源。为了增加社区的社会资本,社区应努力投资为个人获取信息所需要的物质接入,如互联网接入,并在此基础上为社区成员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及各种公共事件新闻和知识。此外,社区成员也应积极将对互联网的信息使用作为增大社会资本的方法。如此看来,知识应是介于数字鸿沟和政治参与之间的中介变量。

H-7a:由个人的政治知识可预测其参与选举和一般政治活动参与。

H-7b:相对于参与选举,个人的政治知识可更佳预测其一般政治活动参与。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皮尤人民与媒介研究中心0(The Pe w Research Center for t h e People and the Press)在2004年1月上旬所做的政治传播研究项目。数据资料下载于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dataarchive/。该调查的电话访问在/普林斯顿调查研究协会0(Pr i n ceton Survey R e-search A ssociates)的指导之下进行。调查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04年1月4日之间进行,共电话访问了全美1506位18岁及以上的成人公民。根据全美人口总体,在95%的置信水平上,由抽样或其他随机性因素所导致的误差为?3%。

(二)变量的测量

1.因变量

政治知识。调查中用于测量受访者政治知识的是四个陈述。其中的两个是询问受访者关于(a)美国副总统戈尔对民主党内候选人H o w ar d Dean的支持,以及(b)H o w ard Dean关于/希望成为那些皮卡车箱内悬挂南部联邦战旗者的候选人0的言论。根据受访者的回答,他们被分为四个类别:知道较多(1),听说了一些(2),从来没有听说过(3),以及不知道或者拒绝回答(9)。为了分析的便利,前两类被编码为1,其余的被编码为0。

另两个问题是:/你知道在总统候选人中,(c)哪一位曾是陆军将军(正确答案为W esley C lark),(d)哪位曾经是众议院多数派的领导人(正确答案为R ichard Gephardt)?0正确回答的被编码为1,其余为0。测量政治知识的这四个陈述所构成的量表的信度值为0170。

政治参与。如前所述的原因,本研究中将参与选举与一般政治活动参与分别予以测量。

参与选举。采用4个问题予以测量(A=0181):(1)到目前为止你是否已在自己所在的选区注册参与选举(是=1,否=0)?(2)你是否可绝对肯定你将会去注册参与选举(绝对肯定= 1,有可能不参与选举=0)?(3)你认为自己一般在多大程度上会参加选举,基本上会、很可

#

#

147

新闻与传播评论

能、有可能、可能性较小还是几乎没有可能(基本上会=1,很可能=2,有可能=3,可能性较小=4,几乎没有可能=5;/10,/20,/30,/40被编码为/10,/50被编码为/00)?(4)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你是否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参加选举(参加了选举=1,未参加=0)?

一般政治活动参与。采用一个由4个陈述所构成的量表测量(A=0164):为某一候选人捐钱赞助其选举、与某位选举官员联系、因为某一政治活动参加了某个组织、参加了某一选举过程中的事件。受访者被询问其是否有过上述经历以及是否在最近12个月内有过上述经历。对每一问题的两个回答都为/是0的受访者被编码为/10,先答/是0而后为/否0的被编码为/20,皆为/否0的被编码为/30。为了分析的便利,本研究中将上述编码为/10和/20的再次编码为/10,而/30被进一步编码为/00。

2.控制变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受此前研究的启发(如Delli Carpini&Keeter,1996;Eve land,Jr.& Scheufe le,2000;M c Leod,Scheufele,&M oy,1999;V er ba et a.l,1995),几个人口统计学变量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媒介使用和政治知识;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受访者的年龄、性别(我们将其视为一个二分变量,其中/10代表男性,/20代表女性)、收入和教育程度控制起来。除此之外,传统媒介使用也曾被证实对个人的政治知识获取有显著影响,因此也被我们作为控制变量处理。

传统媒介使用。对/传统媒体的政治使用0这一变量的测量采用一个由16个陈述所组成的李克特量表(A=0168),其中的11个问题是关于电视的,3个与广播有关,1个关于报纸,1个关涉杂志。受访者被询问自己在多大的频度上自己曾在这些传统媒体上获取有关总统候选人的信息,可供选择的选项为:常常(1),有时(2),极少(3),从不(4)。在下文的分析中,前三类被编码为1,最后一类被编码为0。

3.自变量

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接入这一变量的测量由两个/是-否0问题构成:(a)请问您是否在工作场合、学校、家里或者其他任何地方曾经使用过电脑?以及(b)您是否曾经上过网或者曾经收发过电子邮件?回答/是0者被编码为/10,回答为/否0则被编码为/00。这两个陈述之间的相关性达0173(p<0101)。

互联网使用。如同在上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所指出的,对/互联网使用0这一变量的测量应超越传统的采用/使用时间0这一单一维度的测量方法。因此,我们除了采用一个问题用以询问受访者使用互联网的频度之外,还有七个问题用以测量其对互联网政治信息的使用,分别是:(a)使用电子邮件来了解有关候选人或选举运动有关的信息;(b)为了参与与选举有关的活动使用互联网,诸如阅读新闻组、签名、或者捐款;(c)参加网上在线聊天、讨论与选举有关的事情;(d)在网上搜寻候选人就某些问题所持观点的信息;(e)寻找在自己所在地区的与选举组织和活动有关的信息;(f)访问候选人的竞选网站;以及(g)访问支持某位候选人或其所持主张的、由相关团体或者组织所建立的网站。受访者被要求在一个6级李克特量表上表明自己使用互联网的频度(1=一天内至少使用一次,2=每天使用一次,3=每周有3到5天使用互联网,4=每周有1到2天使用,5=使用很少,6=不使用或者从来都没有使用)。其中,在下文的分析中,1,2,3,4,5被编码为/10,6则被编码为/00。后面的7个问题采用/是0(1)和/否0(0)的形式要求受访者回答。这8个问题构成一个用以测量受访者对互联网的政治信息使用的量表,其内在一致性为A=0183。

四、研究发现

表1中所展现的是用以预测受访者传统媒介使用、互联网接入、互联网使用与政治知识的#

#

148

网络传播研究

多元阶层回归分析的结果。其中,人口变量解释了互联网接入的绝大部分的总变差(调整后的R2增量为3113%,p<01001),其中年龄(B=-0136,p<01001)、教育程度(B=0136,p< 01001)与收入(B=0113,p<01001)是可显著预测受访者互联网物质接入的变量。本研究的这一发现与既有的研究完全吻合(如NT I A,1995,1998,1999,2000,2002)。

至于互联网的政治使用,人口变量组又解释了总变差的最大份额(调整后的R2增量为713%,p<01001),其中教育程度(B=0112,p<01001)、性别(B=-0107,p<01001)与年龄(B=-0104,p<0105)是显著的预测变量。互联网接入则仅仅解释了受访者互联网政治使用的412%的调整后的总变差。这一结果也与此前的相关结论一致(如Bon fadell,i2002;Loges& Jung,2001),这表明人们即使有着同样的互联网物质接入并不意味着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互联网。有着较高教育程度的、男性以及年轻人对互联网的政治使用更多。

表1预测传统媒介使用、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政治使用与政治知识的多元阶层回归分析

传统媒介使用互联网接入互联网使用政治知识

人口变项

年龄0.10***-0.36***-0.04*0.34***

性别(女=2)-0.08***0.01-0.07***-0.21***

收入-0.010.13***0.000.05***

教育程度0.06***0.36***0.12***0.25***

调整后增加的R2%31.3***7.3***26.2***

传统媒介使用0.08***0.13***0.20***

调整后增加的R2%0.6***2.3***5.6***

互联网接入0.25***0.07***

调整后增加的R2%4.2***1.1***

互联网使用0.21***

调整后增加的R2%3.6***

调整后R2%的总和1.7***31.9***13.8***36.5***

注:N=1,506,表中的回归系数皆为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s)。

*p<0105,***p<01001.

人口变量组解释了人们政治知识的2612%的调整后的总变差,其中年龄(B=0134,p< 01001)、教育程度(B=0125,p<01001)、与性别(B=-0121,p<01001)是显著的预测变量。分析表明传统媒介使用仍然是一个显著影响人们政治知识获取的变量(B=0120,p<01001),其在p<01001的水平上解释了516%的因变量的调整后的总变差。当在控制了人口变量与传统媒介使用变量之后,互联网接入(B=0107,p<01001)仅仅解释了因变量111%的调整后的总变差(p<01001)。虽然这一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数据对研究假设1所提供的支持却很弱。

在上文的研究假设2中我们假设,由个人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状况。当在控制了人口变量和传统媒介使用变量之后,受访者对互联网的政治使用(B =0121,p<01001)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其政治知识(调整后R2的增量为316%,p< 01001)。尽管在这一模型之中,调整后R2的增量相当有限,但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却相当的高(B=0121),超过了传统媒介使用,甚至快达到了教育程度(B=0125)对政治知识获取的影响力。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假设2得到了证实,整个模型对因变量也达到了较高的解释力,共解释了3615%的调整后的总变差。

正如研究假设3所猜测的,较之于互联网接入,互联网使用被证实为是受访者政治知识的更加有效的预测变项。不论是回归模型中的标准化beta值还是调整后R2的增量,互联网使用皆明显高于互联网接入,这为研究假设3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支持。

#

149

#

至于政治参与,我们发现了一些较为有趣的结果(如表2所示)。总体上言,当在阶层回归方程中加入了/政治知识0这一变量之后,不论是对哪个因变量,整个模型的解释方差都在显著增大,但仅仅是对参与选举而言解释的较多(调整后的R2的总和=2217%,p<01001),对于一般政治活动参与则解释的较少(调整后的R2为=1611%,p<0100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口变量解释了参与选举这一因变量的最大部分的变差(调整后的R2的总和= 1717%,p<01001),这种模式与一般政治参与不同(调整后的R2的总和=510%,p<01001)。对于选举参与而言,所有的人口变项对因变量的影响皆是显著的,其中年龄(B=0133,p< 01001)和教育程度(B=0113,p<01001)的影响力最强。至于一般政治参与,仅仅只有年龄(B =0111,p<01001)和教育程度(B=0108,p<01001)是显著的预测变项,且这种影响力相对于对参与选举而言,其影响力要弱得多。

表2预测两种政治参与的多元阶层回归分析

参与选举一般政治参与

人口变项

年龄0.33***0.11***

性别(女=2)0.08***0.00

收入0.05**0.01

教育程度0.13***0.08***

调整后增加的R2%17.7***5.0***

传统媒介使用0.05**0.08***

调整后增加的R2%1.0***2.1***

参与选举一般政治参与

互联网接入0.12***0.01

调整后增加的R2%1.5***0.5***

互联网使用0.04*0.27***调整后增加的R2%0.5***7.6***

政治知识0.18***0.12***调整后增加的R2%2.0***0.9***

调整后R2%的总和22.7***16.1***

注:N=1506,表中的回归系数皆为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s)。

*p<0105.**p<0101.***p<01001.

与人口变项的表现不同,同样作为控制变量的传统媒介使用对于参与选举(B=0105,p< 0101)和一般政治参与(B=0108,p<01001)的影响模式较为相似。较之于参与选举(调整后的R2的总和=110%,p<01001),这一控制变量解释了一般政治参与(调整后的R2的总和= 211%,p<01001)的稍多的总变差。

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使用作为两个最主要的自变量,对于个人的政治参与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特别的,互联网接入是个人参与选举的显著的预测变量(B=0112,p<01001),在p< 01001的水平上解释了115%的总变差。然而这一变量对于个人一般政治参与的影响却不显著,也仅仅在p<01001的水平上解释了015%的总变差。因此,假设H-4a被拒绝,而假设H-4b得到了经验支持。

互联网使用对因变量的影响则是另一番景象。尽管它对个人的参与选举和一般政治参与皆能显著预测,但较之于参与选举(B=0104,p<0105),它能更佳的预测个人的一般政治参与(B=0127,p<01001)。同时,相对于对参与选举(调整后的R2V的总和=015%,p<01001)的影响力而言,个人对互联网政治信息的使用解释了一般政治参与(调整后的R2的总和= 716%,p<01001)总变差的更大的份额。这里的发现为上述所假设的H-5a和H-5b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倘若将调整后的R2的总和作为预测强度的指标,互联网使用在预测个人的一般政治参与时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但相对于互联网接入对参与选举的预测力而言,则显得更弱。这就支持了上述的假设H-6a与H-6b,即互联网接入是比互联网使用更好的预测参与选举变量,而互联网使用是比互联网接入更佳的预测一般政治参与的变量。

政治知识可显著预测个人参与选举(B=0118,p<01001)和一般政治活动(B=0112,p< 01001)。政治知识与不同政治活动参与的关系模式与我们最初的猜测不同。由表2可知,政#

150

#

新闻与传播评论

网络传播研究

治知识解释了参与选举的更多的总方差(调整后的R2的总和=210%,p<01001),而对一般政治参与的解释力稍低(调整后的R2的总和=019%,p<01001)。因此,假设H-7a得到证实而H-7b被拒绝。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论为/传播技术的分布和使用不公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0这一论断提供了实证依据;由于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的差异所造成的人们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上的差异即是上述负面社会影响的两个侧面。

特别的,拥有着互联网接入的个人,相对于那些没有互联网接入的个人有着更多的关于总统候选人的知识。同时,在控制住了人口因素、传统媒介使用和互联网接入这些变量之后,对互联网的政治信息使用愈多的个人,则相对于其对互联网的政治使用更少的同伴而言,拥有更多的政治知识。本研究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发现是,互联网使用较之于互联网接入对知识的获取有更佳的预测力。互联网接入的确可预测人们的知识,但这仅仅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一个开端,因此它仅仅解释了因变量的极小的一部分变差;而互联网使用这一包含着多个维度的概念(如使用的时间、目标、参与方式等),对个人的知识获取则有着更大的影响。正如Bonfadelli (2002)所指出的,既然有着同样互联网接入的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可能千差万别,故相对于接入沟而言,使用沟应该对人们之间的知识沟贡献更大的份额。

在分析两个不同层次的数字鸿沟与个人的一般政治参与时,本研究也发现了与此类似的结论。人们的互联网使用较之于接入对其一般政治参与有着更强的预测力。这可能是源于互联网使用这一概念本身就涵盖着多个维度这一事实。互联网可为人们提供的,绝不仅仅限于一种物质上的接入,而是涵盖着很多事物,包括知识。既然更多的政治参与需要更多的政治知识,因此个人对互联网政治信息的使用这一可很好预测政治知识的变量,会较之于互联网接入对个人的一般政治参与有更强的影响力。

参与选举这一因变量的预测变量与一般政治参与有所不同。如同假设H-6a所揭示的,互联网接入比互联网使用是其一个更好的预测变量。因为参与选举投票并不像参与其他一般政治活动那样需要较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这与互联网的物质接入的性质有些类似。人们可能仅仅由于意识到自己是民主社会的一员而去参与投票,并不在乎自己到底会支持哪位候选人。与此相似,个人联入互联网可能仅仅出于自己应该成为新技术社会的一员的意念,他们可能并不将互联网作为信息科技来使用,甚至有可能不怎么使用它。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是否成为了新技术的拥有者,并不在乎自己到底从互联网上得到了什么。因此,相对于一般政治参与,人们的互联网接入对参与选举的预测力更强,也比互联网使用对参与选举的预测力更强。

令人吃惊的是,相对于一般政治参与,政治知识对参与选举的预测力更强,这与我们的假设是相对的。这可能源于本研究对政治知识的操作化方法有关。在本研究中,对政治知识的测量仅仅包括四个陈述,询问受访者关于总统候选人的立场和背景。这些政治知识对于人们参与一般政治活动而言也许并不足够,因此有可能不足以预测人们的一般政治行为。但是选举却并不需要个人有相当多的政治知识,故即使个人仅仅拥有关于候选人的较少的知识,也能较佳的预测其参与选举的行为。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即:个人的互联网政治使用比互联网接入对其政治知识的获取和一般政治参与有更好的预测力。由于一般政治参与比参与选举有着更高的政治卷入程度,因而也是受到政府更加关注和鼓励的。由此,当愈来愈多的人拥有了互联网接入之后,应将注意力投注于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上。同时,政府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也不应止步于人们的互联网物质接入;一旦物质接入这一问题解决之后,应将更多的资源

#

#

151

新闻与传播评论

和政策倾斜于改善人们的互联网使用,并由此而使得互联网成为真正强有力的促进人们介入社会生活和政治参与的社会技术。

另外,本研究探索了数字鸿沟、知识沟和社会资本这几个经典假设和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知识沟和参与沟可能是今后数字鸿沟研究的方向。十多年来有关数字鸿沟的研究,并未明确它是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何种实质性的影响。正如本研究所揭示的,它对于人们的政治知识获取和政治参与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数字鸿沟的社会负面影响的证据。此外,作为人们其他的社会和政治行为的基础,知识可能是一个介于数字鸿沟和政治参与之间的中介变量。另一方面,借助于数字鸿沟的研究,知识沟和社会资本的研究亦有了不断拓展的潜能。由于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种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中,媒介渠道的差异愈来愈受到更多关注。然而,已有的关于数字鸿沟的大量研究却并未被系统地利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对知识沟的型塑作用。正如本研究所揭示的,相对而言历史更为短暂的数字鸿沟研究,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关于经典知识沟假说的新的理解。在数字化时代,这一路径将新兴媒介技术视为可显著预测和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一。同理,采纳数字鸿沟的视角也丰富着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譬如,本研究即显示,无论是互联网接入还是互联网使用,皆与个人的政治参与正相关,这就向传统的观点,即媒介使用削弱了社会资本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作为一个二次数据分析,本研究在对相关概念的测量上存在着局限。譬如/政治知识0的概念,仅仅只采用了四个陈述来测量。有关/政治知识0不同类别的相关问题,比如对候选人的喜好/厌恶、候选人所持观点、不同党派的政见、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等等,都能显著提升对/政治知识0这一本研究中核心概念的测量效果。对于/政治知识0这一概念的更好的测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澄清其与不同形式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再如对于/传统媒介使用0这一变量的测量也存在问题,本研究中共采用16个指标来测量这一概念,其中大多数指标是用来测量人们的电视收看的,而有关人们的报纸阅读的指标仅有1个。然而,即使在对传统媒介使用做如此测量的情形下,数据分析也未显示出人意料的结果,传统媒介使用解释了因变量的相对于互联网接入和使用的更大的方差,这与研究者的预期是一致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中阶层回归的模型,并不意味着数字鸿沟、知识沟和政治参与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我们的模型仅仅意味着社会效果的发生次序,即存在着阶梯次序但并不一定是因果路径。倘若对人们接入和使用互联网的之前和之后做一个纵贯研究,则将有助于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鉴于人们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知识也同样有可能预测个人的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使用,我们可用非递归模型(non-recursive mode ls)来更好的澄清数字鸿沟、知识沟和政治参与间的相互关系。

今后的研究,可在更为精确的测量相关变量的基础上,继续就数字鸿沟的社会后果进行探讨。后续研究也可对数字鸿沟/社会影响0的更多维度予以探讨,比如议程设置的层级效果(differential agenda-setti n g effects)、政治知识的不同水平、人们态度的差异以及人们的社会和政治参与的不同维度,等等。此外,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取自美国这一与中国大陆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其结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现实,则有待今后的实证研究予以检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 i na Internet N et wo rk Infor m a tion Center[CNN IC],2006年7月),5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2006年8月1日取自: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nic.ne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upl o adfiles/doc/2006/ 7/19/103601.do c.

[2]A nderson,R.H.,B i kson,T.K.,L aw,S.A.,&M itche l,l B.M.(1995).U niversa l access to E-m a i-l F ea-sab ility and soc i e tal i m plicati ons.Santa M on ica,CA:RAND.

[3]A ttew el,l P.T he first and second d i g ita l d i v i des.Soc i o l ogy o f Educati on,2001.74:252~259.

#

152

#

网络传播研究

[4]A ttew el,l P.,&Battle,J.H o m e co m puters and schoo l perfor m ance.The In f o r m ati on Soc i e t y,1999.15:1~ 10.

[5]Besser,H.T he nex t d i g ita l div i des.R etrieved January,2004.15:2004,fro m h ttp://www.tc l a.gse is.uc l a. edu/di v ide/po litics/besser.ht m l

[6]Bon fade ll,i H.The Internet and kno w ledge g aps:A t heoreti ca l and e m pir i ca l i nv esti g ati on.European Jour-nal o f Co mmunicati on,2002.17:65~84.

[7]Bucy,E.P.So cial access to t he Internet.P ress/P o litics,2000.5:50~61.

[8]Cull en,R.A ddress i ng the d i g ita l d i v i de.O nli ne Infor m ati on R eview,2001.25:311~320.

[9]D M i agg io,P.,H arg itta,i E.,N eu m an,W.R.,and R obi nson,J.P.Soc ial i m plica ti ons o f the Internet.A n-nua l R ev ie w of Soc i o l ogy,2001.27:307~336.

[10]D onohue,G.A.,T icheno r,P.J.,&O lien,C.N.M ass med i a f unc tions,kno w ledge and socia l contro.l Journa li s m Q uarterly,1973.50:652~659.

[11]D utta-B ergm an,M.J.A ccess to the i nte rnet i n t he context o f community pa rti c i pati on and co mm un ity sa-t isfacti on.N ew M edia&Soc i ety,2005.7:89~109.

[12]G aziano,C.K no w l edg e gap:A n analytical rev ie w of m edia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m un i cation R esearch,1983.10: 447~486.

[13]G aziano,C.F orecast2000:W i den i ng know ledge gap.Journalis m and M ass Co mmun ica ti on Q uarter l y, 1997.74:237~264.

[14]G erbne r,G.,G ross,L.,M organ,M.&S i gnorie ll,i N.The/m ainstrea m i ng0of Am er i ca:V i o lence pro file N o.11.Journa l o f Communicati on,1980.30:10~29.

[15]G utierrez,L.H.&Berg,S.T e lecomm un i cations li bera li zati on and regu latory governance:L essons from La ti n Am erica.T e lecommunicati on P o licy,2000.24:865~884.

[16]H arg itta,i E.W eav i ng t he w este rn W eb:Expla i ning d ifferences i n In ternet connecti v ity a m ong OECD countries.T elecomm un i cation Po licy,1999.23:701~718.

[17]H arg itta,i E.Second-Leve l dig ital d i v i de:D ifferences i n peop l e c s onli ne sk il.l F irst M onday,7(4).R e-tr i eved Janua ry,2002.15:2005,fro m htt p://first monday.o rg/i ssues/issue7_4/harg itta i/#autho r.

[18]H arg itta,i E.Internet access and use i n context.N ew M edia and Soc i e ty,2004,6(1):137~143.

[19]H awk i ns,E.T.,&H a wk i ns,K.A.B ri dg i ng L ati n Am erica c s di g ita l div i de:G overn m ent po lic i es and In-ternet access.Journa li s m and M ass Co mmun icati on Q uarter l y,2003.80:646~665.

[20]H a wk i ns,R.P.,&P ingree,S.U n if o r m m essages and habitual v iew i ng:U nnecessary assu m pti ons i n soc i a l rea li ty effects.Hum an Communicati on R esearch,1981,7(4):291~301.

[21]H i nd m an,D.B.T he rura-l urban dig ital div i de.Journa lis m and M ass Co mmun ica ti on Q uarterly,2000.77: 549~560.

[22]Jung,J.-Y.,Q iu,J.L.,&K i m,Y.-C.Internet connectedness and i nequa lit y:Beyond the/d i v i de0.Co m-municati on R esearch,2001.28:507~535.

[23]K i ngsley,P.,&Anderson,T.F ac i ng life w ithout the Interne t.Internet R esearch:E lectron ic N et w ork i ng

A pp licati ons and Po licy,1998.8:303~312.

[24]K raut,R.E.,Scher lis,W.,P atterson,M.,K iesler,S.,&M ukhopadhyay,T.Soc i a l i m pact o f t he Inter-net.W hat does it mean?Comm un i cations of t he AC M,1998.41:12~22.

[25]Kw ak,N.R ev isiti ng the know ledge gap hypothesis:Educa ti on,mo ti vation,and m ed i a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municati on R esearch,1999.26:385~413.

[26]L e m ert,J.N ews contex t and the e li m i nati on o f m ob ili z i ng i nfor m ation:A n exper i m ent.Journa li s m Q uar-terly,1984.61:243~249,259.

[27]L e m ert,J.E ffective pub lic op i n i on.In J.D.K enna m er(Ed.),Pub lic op i n i on,t he press,and publi c po l-i cy(1992.41~61).W estport,CT:P raeger.

[28]L og es,W.E.&J ung,J.-Y.Explor i ng the dig ital d i v i de:In ternet connectedness and age.Co mmun icati on R esearch,2001.28:536~562.

#

153

#

新闻与传播评论

[29]M cL eod,J.M.,Bybee,C.R.,&D ura l,l J.A.Equ i va lence o f i nfo r m ed po litica l partici pation:T he1976 presi den tia l debates as a source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m un i cation R esearch,1979.6:463~487.

[30]M err itt,D.,&R osen,J.I mag i n i ng public j ourna lis m:A n ed i to r and scho lar re flect on t he b irth o f an i de-

a.B loom i ng ton:Roy W.H ow ard P ro ject,Schoo l of Journa lis m,Ind i ana U n i versity,1995.

[31]M il brath,L.W.,&G oe,l M.L.Po litical partici pation:H ow and why do peop l e get i nvo l v ed i n po litics? (2nd ed.).L anham,M D:U n i versity Press of Ame rica,1977.

[32]M oore,D.W.P o litica l ca m pa i gns and the know ledge gap hypothesis.Pub li c Op i n i on Q uarterly,1987.51: 186~200.

[33]M oy,P.,Scheufele,D.A.,&H olbe rt,R.L.T e l ev isi on use and so cial capita:l T esting Putnam c s ti m e dis-p l ace m ent hypo thesis.M ass Communicati on&Society,1999.2:27~45.

[34]N ati onal T e l eco mmunicati on and Infor m ation A d m i nistrati on.F a lli ng through the N e t:A survey o f the /H ave N ots0i n rura l and urban Ame rica.R etriev ed January,1995.15:2004,from htt p://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nti a-ho m e/d i g ita l d i v i de.

[35]N ati onal T e l ecommunicati on and In f o r m ati on A d m i n istration.F alli ng t hrough the N e t II:N ew data on the

d i g ita l d i v i de.R

e trieved January,1998.15:2004,fro m htt p://www.nti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nti ahom e/d i g italdiv i de/

[36]N ati onal T e l ecommunicati on and Infor m ation A d m i n istration.F a lli ng through the N et:T owa rd dig ital in-cl usion[O n li ne].A vail able:http://www.ntia.do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ntiaho m e/d i g ita l d i v i de,2000.

[37]N ationa l T elecomm un i cation and Infor m ation A d m i n i strati on.A nation onli ne:Ente ri ng t he broadband age.R etrieved January,2004.15:2004,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repo rts/ano l/N ati on O n li neB roadband04. ht m.

[38]N atr i e ll o,G.B ridg i ng the second di g i tal div i de:W hat can soc i o l og ists o f educati on contribute?Soc i o logy o f Education,2001.74,260~265.

[39]N i e,N.,&E rbr i ng,L.Internet and soc i ety:A pre li m i nary report.Stanf o rd,CA:S tanfo rd Institute f o r the Q uantita tive S t udy o f Soc iety,2000.

[40]N orr i s,P.Does te lev isi on erode soc i a l capita?l A rep l y t o Putnam.PS:P o litica l Sc i ence&Po litics,1996. 29:474~480.

[41]N orris,P.D i g i tal d i v i de:C iv i c engag e m ent,i nfor m 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 rl dw i de.N ew Y ork: Ca m bri dge U nivers it y P ress,2001.

[42]P ortes,A.Soc ial cap ita:l Its o ri g ins and appli cations i n m odern soc i o logy.A nnual R ev ie w o f Soc i o l ogy, 1998.24:1~24.

[43]P ut na m,R.D.Bow li ng alone:Am er i ca c s dec li n i ng soc i a l cap i ta.l Journa l of D e m ocracy,1995.6:65~78.

[44]Putna m,R.D.Bow li ng a l one:T he co llapse and rev i v al of Am er i can co mmunity.N ew Y ork:S i m on and Schuste r,2000.

[45]R ob i nson,J.P.,D M i agg i o,P.,&H arg itta,i E.N ew soc i a l survey perspectives on the d i g ita l di v ide.IT& Soc i ety,2003:1(5):1~22.

[46]R ob i nson,J.P.,K est nbau m,M.,N eustadt,l A.,&A lvarez,A.M ass med i a use and soc i a l life among In-ternet users.Soc ial Science Computer R ev ie w,2000.18:490~501.

[47]Scheufe le,D.A.&Shah,D.V.P ersona lity streng t h and soc i a l cap i ta:l T he ro le of dispo siti ona l and i n f o r-m ati onal var i ables in the produc tion o f c i v ic participa ti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municati on R esearch,2000.27:107~131.

[48]Servon,L.J.B ridg i ng t he di g ita l d i v i de:T echno l ogy,co mmunity and pub li c po licy.M alden,M A:B l ack-w ell Publi sh i ng,2002.

[49]Shah,D.V.,Kw ak,N.&H olbe rt,R.L./C onnecting0and/d i sconnecti ng0w ith civ i c life:Patterns o f Interne t use and the produc ti on o f soc ial capita.l P o litica l Communicati on,2001.18:141~162.

[50]Shah,D.V.,M cL eod,J.M.,&Y oon,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m un i cation,contex t,and community:A n explorati on o f pr i nt,broadcast,and Internet infl uences.Co mmun ica ti on R esearch,2001.28:464~508.

[51]T i chenor,P.J.,D onohue,G.A.,&O li en,C.N.M ass med i a fl ow and d ifferen tia l gro w th i n know ledge. Pub lic O pi n i on Quarter l y,1970.34:159~170.

#

154

#

网络传播研究

[52]T i cheno r,P.J.,R odenk i rchen,J.M.,O li en,C.N.,&Donohue,G.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m un it y issues,confli ct,and public affa irs kno w l edg e.In P.C larke(Ed.),N ew m ode ls for mass comm un i cations research(pp.45~79).Beve rl y

H ills,CA:Sage,1973.

[53]U CLA Internet R epo rt..Survey i ng the d i g ita l fut ure.Los A ngeles:U CLA Center for Communicati on Po l-i cy,2000.

[54]van D ijk,J.T he net wo rk soc i e t y:so cial aspects of t he new m edia.London:Sage,1999.

[55]van D ijk,J.W i den i ng i nfor m ation gaps and po lic i es of preventi on.In K.H acker&J.van D ij k(Eds.),

D i g i tal demo cracy,issues o f t heory and practi ce(pp.166~183).L ondon:Sag e,2000.

[56]van D ijk,J.A fra m ewo rk f o r di g ita l div i de research.E lectron ic Journa l o f Co mmun ica ti on,12.R etr ieved January,2002.15:2004,from http://shado https://www.360docs.net/doc/fc1233497.html,:7979/j ourna ls/EJ C/012/1/01211.ht m.l

[57]van D ij k,J.,&H acke r,K.T he dig ital di v ide as a comp lex and dyna m ic phenom inon.The In f o r m ati on Soc i ety,2003.19,315~326.

[58]V erba,S.,Schloz m an,K.L.&B rady,H.E.V i o lence and equa lity:C i v ic vo l un teeris m i n Ame rican po l-i ti cs.C a mbr i dge,M A:H arvard U n i ve rs i ty P ress,1995.

[59]V i s w ana t h,K.,&F i nnegan,J.R.,Jr.T he kno w l edg e gap hypothes i s:Tw en t y-fi ve years l a ter.In B.R. Bu rleson(Ed.),Co mmunicati on yearbook19(pp.187~227).T housand O aks,C A:Sage,1996.

[60]W ade,R.H.Br i dg i ng the dig ital d i v i de:N e w route to deve l op m ent o r new f o r m o f dependency?G loba l

G overnance,2002.8:443~466.

[61]W il he l m,A.G.D e m ocracy i n the d i g ita l age:Cha llenges to po liti ca l life i n cyberspace.N ew Y ork:Rou-t ledge,2000.

#

155

#

新闻与传播评论

L iYan:Professor,Co mm unication I nstitute o f Zhe jiang Un i v ersity

15.孙晓亚、殷畅、张川霞:浙江大学传播所研究生

Sun X iaoya,Y in Chang,Zhang Chuanx ia:Postg raduates,i n Co mm un icatio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 i v ersity

16.朱梓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M.A.Schoo l of Journalis m Co mm un icatio m,W uhan Un i v ersity

17.罗以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

心研究员

Luo Y icheng:Dean,Professor in Schoo l of Journalis m&Co mm un i c ation i n W uhan U niversity; Research Fello w,M edia Deve l o p m ent Research C enter

18.叶晓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Y e X iaohua:A ssoc iate Pro fessor,School of Journa lis m&Co mm un icati o n i n W uhan U niversity

19.付玲: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Fu L i n:Rongtong Fund M anage m ent Co.Ltd

20.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Chen L i d an:Pr o fessor,Jour na lis m and Social Deve l o p m entR esearch C enter,R en m i n University of Ch i n a

21.吴璟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研究生

W u Ji n w e:i Post g raduate,Renm i n Un i v ersity of China

22.夏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X ia Q i o ng:Professor i n School of Journa lis m&Co mm un ication i n W uhan U niversity

23.李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博士生

L iYang:Ph.D.C and i d ate,Schoo l o f Jour nalis m&Co mmunicati o n inW uhan Un i v ersity

24.蒒涛:烟台大学文学院新闻专业教师

ShiTao:Lecturer,Schoo l of L iterature i n Yan T aiUn i v ersity

25.方晓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Fang X iaohong:Professor,School of Journa lis m&Co mm un ication i n Nan Ji n Nor m a lUn i

versity

26.王瀚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W ang H andong:Professo r,in Schoo l o f Jour nalis m&Co mmunicati o n inW uhan Un i v ersity

27.周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Zhou Yu:Ph.D.C andidate,Schoo l o f Jour nalis m&Co mmun icati o n i n W uhan Un i v ersity

28.Pradeep W eerasi n ghe: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媒介研究系讲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Pradeep W eerasi n ghe:Lecturer,School of M edia in Co lo mbo Un i v ersity,Ph.D.Cand i d ate, Schoo l o f Jour nalis m&Co mmunicati o n inW uhan Un i v ersity

29.韦路: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助理教授

W e iLu:Ph.D.,W ashington S tate University,USA,A ssistant Professor i n the Depart m ent o f Co mm un icati o n S t u dies,Un i v ersity of Rhode Island,USA

30.张明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讲师

Zhang M i n gx i n:Ph.D.Candidate,Lecturer,Schoo l of Jour nalis m&Co mmunicati o n i n W uhan Un i v ersity

31.刘丽群: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210

#

附录

广播的关注不够。本文将侧重从斯里兰卡变化的媒介景观和社会景观中研究公共广播的现实,首先使用出版与未出版的资料指出公共广播概念的异同;其次运用批判分析考察广播在斯里兰卡如何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

关键词:公共广播斯里兰卡无线电台

Realities and Issues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The Case of Sri Lank Abst ract:It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radio broadcasti n g i s the only effecti v e m ass m ed i u m i n m ost develop i n g countries.It can be seen a rapid popu larity of pub lic serv ice radio stations during last t w o decades.R ecently,Scholars and j o ur nalists ackno w ledged the sit u ation where the lack of a-t 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public broadcasti n g in SriLanka.I n this paper,w e w ish to address the rea-l iti e s o f public serv i c e broadcasti n g and issues w ith spec ific atten ti o n to Sri Lanka in a chang ing m e-diascape and societa l scenario.I n this paper,first ackno w ledges po i n ts o f si m ilarities and d ifferences of concept of pub lic serv i c e broadcasting usi n g data fro m unpub lished and pub lished sources.Sec-ond l y,critical ana lysis is carried out to i n vestigate ho w br oadcasti n g has infl u enced unc lear govern-m ent po licy and po litics i n SriLanka.

K ey W ords:public serv ice broadcasti n g SriLanka pub lic rad i o

数字鸿沟、知识沟和政治参与

韦路张明新

内容提要:两个不同层面的数字鸿沟(d i g ital div i d e)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人们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使用的差异对其政治知识获取和政治参与的影响。结论显示,个人的互联网政治使用(po litical use o f the I n ter net)比互联网接入(Internet access)能更好预测其政治知识获取(acquisiti o n of politica l kno w ledge)和一般政治参与(general po litical partic i p a-ti o n)。研究者建议,政府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不应止步于人们的互联网物质接入。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探索了数字鸿沟研究、知识沟假设和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关键词:数字鸿沟知识沟政治参与互联网社会资本

D igital Divide,Know ledge Gap,and Political Partici p ation

Abst ract:W hat are the i m pacts o f the t w o levels o f dig ital div i d e on people c s da ily life?Th is paper exa m i n ed how d ifferentia l access to and use o f the Internet i n fl u ence peop l e c s kno w ledge acqu isition and politica l partic i p ati o n.Resu lts i n dicated tha t the politica l use o f the I nter net has stronger po w er i n pred icti n g the acqu isition o f politica l kno w ledge as w ell as genera l po litical participati o n t h an In-ter net access.Practica ll y,govern m ents c endeavors to bridge the digita l d i v ide should no t end at the level of physical access.Theore tica lly,this study exp l o red so m e li n ks a mong the w ell established dig ita l div i d e,kno w ledge gap,and soc ial capital theory.

K ey W ords:D i g ital divide;Kno w ledge gap;Po litical partici p ation;Interne;t Soc ial capital

中美政府网站评估体系比较研究

刘丽群刘淑芬

内容提要:政府网站评估对于政府网站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意义。美国政府网站建

#

#

221

初中政治知识点背诵口诀

初中政治知识点背诵口诀 七年级 生命可贵,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课) 了解情绪,调控情绪,克服消极,保持乐观;(3课) 全面客观,评价自己,不断完善,发展自己;(4课) 个人国家,命运相连,未成年人,四大保护;(12课) 人口现状,计划生育,资源环境,持续发展;(13课) 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平等团结,三个尊重;(14课) 传统美德,民族文化,培养弘扬,民族精神。(15课) 八年级 诚信负责,对人对事,维护诚信,保护消费;(5课) 人格法律,人人平等,真诚友善,尊重人格;(6课) 尊重宽容,和谐相处,对外交往,平等友好;(7课) 权利义务,二者统一,保护生命,尊重隐私;(8课) 接受教育,权利义务,经济权利,财产继承;(12课) 伟大变化,党的领导,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3课) 指导思想,马毛邓三,基本国情,基本路线;(14课)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共同富裕,全面小康。(15课) 九年级

挫折难免,两种作用,开拓进取,战胜挫折;(1课) 正视压力,调控焦虑,树立正确,学习观念;(2课) 做事负责,避免犯罪,违法犯罪,区别联系;(3课) 善待生命,实现价值,为了社会,做出贡献;(4课) 爱是力量,奉献爱心,服务人民,服务社会;(5课) 每一角色,都应负责,责任意识,从小培养;(6课) 良好社会,需要合作,树立公平,合作意识;(7课) 社会需要,正义制度,维护正义,两大要求;(8课) 依法治国,监督制约,守法护法,从我做起;(9课)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新的目标,全面小康;(10课) 世界主题,和平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1课) 科技关键,教育基础,必然选择,科教兴国;(12课) 实现理想,艰苦奋斗,肩负使命,立志成才。(13课) 中考政治学习及应考口诀 学好政治并不难,课本内容要记全。 知识框架记心间,前因后果穿根线。 重点考点心有数,主干知识最关键。 死记硬背不可取,理论实际紧相连。 解题要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1]

马克思主义含义及组成部分:狭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包括后人对他的发展。是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历史条件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次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再次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唯物主义历史观几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格斯论述物质、运动、时空的客观性与关系:运动定义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界定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任务物质、运动与时空三者不能分割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法定义和三大规律: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辩证法界定: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辩证法三种基本形态:1、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朴素的古代辩证法;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合理的辩证法”主客观辩证法:恩格斯提出,客观辩证法指整个客观世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指在人们的思维中起支配作用的运动规律,即辩证的思维。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货币及五种职能: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绝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2)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2) 第三课男生女生 (3) 第四课青春萌动 (3) 第五课青春飞扬 (4) 第六课青春有格 (4) 第七课青春的情绪 (5) 第八课情绪管理 (5) 第九课我们的情感世界 (6) 第十课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7) 第十一课集体生活邀请我 (7) 第十二课集体生活成就我 (8) 第十三课单音与和声 (8) 第十四课节奏与旋律 (9) 第十五课憧憬美好集体 (9) 第十六课我与集体共成长 (10)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 1.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 2.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 遗传营养锻炼 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 5)如何让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 1.参加集体活动向他人求助 2.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3.自我调节 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参加体育活动 3.自我暗示,自我解嘲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什么是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 1.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 2.勇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 1.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3.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1.有质疑的勇气

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复习汇总(必背知识点)

2019年中考政治知识点专题复习汇总 1、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3、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4、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5、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7、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我国的总任务是什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或关键)。 1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5、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7、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关系(新时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9、我们个人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0、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1、“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2、制定“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意义(港澳回归证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2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4、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坚持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5、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26、我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6、如何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7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28、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政治理论学习知识测试试卷

中特迎评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试卷(二)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保护环境为中心 C.已调整结构为重点 D.以节约资源为重点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世界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C.新世纪时代特征。 D.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个文明,两手抓” C.“五位一体” D.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B)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 C.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D.公平公正 5.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A) 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提高改革水平 D.科学发展 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C.发展文化产业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7.不属于党的建设的主线是(C) A.执政能力 B.先进性 C.革命性 D.纯洁性 8.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减少污染。 9.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是是(C) A.学习型 B.服务型 C.先进型 D.创新型 10.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C) A.坚持党的领导

B.加强依法治国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什 么?( AC ) A.爱国主义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集体主义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在于( ABCD )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B.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括而言,主要是指( ABC ) A.根本制度 B.基本制度 C.具体制度 D.具体机制 4.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增强哪些能力( ABC) A.自我净化 B.自我完善 C.自我革新 D.自我提升 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全党要坚定哪三个自 信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基础知识点之政治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基础知识点之政治理论27大知识点 17. 商品与货币 ⑴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具体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它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指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它形成价值。 ⑵货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具备五大职能:第一,价值尺度,即商品的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第二,流通手段,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第三,贮藏手段,即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第四,支付手段,即货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手段。第五,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疆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货币的作用。 18.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19.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 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 遗传营养锻炼 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与困惑 5:如何让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 参加集体活动向她人求助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 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自我暗示自我解嘲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就是身体 1:什么就是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她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瞧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 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 有表达自己观点与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考虑她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5:批判的技巧? 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与对自己的反思 就事论事,不攻击她人 有一定建设性,不就是一味否定 6: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我们要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 7: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 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关注她人与社会,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就是创造的源泉 第三课:男生女生 1:男生与女生的差异? 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 2:性别角色的认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与弊端? 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3 : 怎样对待性别角色? 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4:面对男女生的各自的性别优势,应该怎么做? 发现与欣赏对方优势,认识自身优势,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 不因某方面优势而自傲,不因某方面欠缺而自卑,男女生之间相互理解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第四课:青春萌动 1:青春期心里萌动的表现? 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2:与异性交往意味着什么? 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与情感特征,能瞧到对方优秀品质 就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面,也就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3:怎样对待青春期情感?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4:什么就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需要具备爱她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与共同的生活理想,就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 真正的爱情包括尊重、责任、珍惜、平等与自律。 第五课:青春飞扬 1:自信的作用?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才能有坚定的信心与希望,开始伟 大而光荣的事业。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2019中考政治考前必背知识点100%汇总

2019中考政治考前必背知识点100%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2016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2016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 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 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使商品循环 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次形态变化: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W—G(W指 商品、G指货币),即卖;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G—W,即买。货币具备价值尺度、流 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 值上下波动。 二、毛泽东思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 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

2020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2020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 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 遗传营养锻炼 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5、如何让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 参加集体活动,向他人求助,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 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自我暗示,自我解嘲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什么是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 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5、批判的技巧 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和对自己的反思;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有一定建设性,不是一味否定 6、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我们要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 7、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

2020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0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从某种思路上来看,政治学科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政治学科也不断突破传统的关照范围,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20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 3、重要观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核心价值观、三个代表、共同富裕、共同理想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关键、核心、中心、保障、保证 1、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3、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四、目的、目标 1、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党的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

政治理论知识试题题库

1、我们的强国之路? 答案:坚持改革开放 2、党的行动指南? 答案: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就是 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 4、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 答案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什么就是党的“三大法宝”? 答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党的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 答案:实现共产主义。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 答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作介绍人、 答案:两名正式党员

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案。1919年五四运动 12、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主要矛盾就是什么? 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4、我们党的最大优势: 答案:密切联系群众、 16、党的性质? 答案: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就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领导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票)的方式、 18、党的建设主要包括: 答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19、入党宣誓? 答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 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 先天不如人的地方如不漂亮等如何才能自尊?P6 4.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5. 知耻与自尊是什么关系? P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知耻,才有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6.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P7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7.虚荣心的含义: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P8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2.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P10 3.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P10。○2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P11第一段。③我们需要他人的善意提醒。P11第二段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P13 4.如何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P14 5.自尊的度?P14最后一段 6.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7. 怎样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方法 真正的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首先要善于 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P15 8.为什么要赢得他人的尊重?意义 P1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 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1. 自信的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 目标。 2.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 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 别人,自以为是;3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4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 己的缺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自卑为什么会使人们远离成功?P24 自负者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 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 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2.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P25 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P27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 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才能 迎接成功的未来。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② 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②责任的来源:①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①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的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理解:①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二世纪五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⑤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的意义:① 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⑥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① 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 也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①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我国的最基本国情:①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或原因:①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

善。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国家的根本任务:①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①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①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们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⑦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⑧ 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①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 兴国之要② 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① 立国之本② 政治基石改革开放:① 强国之路② 活力源泉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① 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①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稳定压倒一切。②我国基本政治制度: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①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④新型的民族关系:①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⑤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校团委一直在推行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建设学习型的团组织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尤其是政治理论知识,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在实践工作中提高为广大同学们服务的能力,也同样需要在理论上提升不断地自己。政治理论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执政的基础理论,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样也应该是我们共青团学生干部应该将政治理论思想作为基础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中提到: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而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产生误差甚至走向另一面。中国共青团实践的理论,由中国共产党所集成和创造的一系列理论,属于正确的认识之范畴,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它对共青团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凝聚学生干部的人心,能激励学生干部的斗志,更是稳定和团结团委办公室所有学生干部的有力武器,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国家、政党、团体都无不例外的将政治理论看成是占领思想阵地的一大法宝。在提倡学习型团组织的新时期,只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共青团组织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更自觉地为共青团做出贡献,用思想武装头脑,达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的目的,充实自己的思想,从而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更好的做老师的帮手。 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 一、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为政治学习自觉性不高,以前主要在院团委干事,院团委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生活动和比赛,以及琐碎的宣传工作,工作之余,根本没有将工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一心只是想着把工作完成就行,很少得出工作总结之类的理论性东西,开展工作时更没有将任何政治理论知识作为科学性的指导。因此,从完整、系统地从科学体系上理解和把握政治理论还不够,研究性学习少,学习深度迫切需要推进。 二、政治学习缺乏切实有效的计划。校团委一直都将制定相应的政治学习和考核制度作为重点,最近的周末学习型会议上都一直在强调工作考核制度,但在由于自身原因,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受一些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如:各类大型的活动和比赛等。以前由于在院团委工作时大家都主要强调工作中的执行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1

七年级(下)政治知识清单 第11课人们说我长大了 1、青春期的生理特点:①性机能发育成熟。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怎样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①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②应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④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3、青春期的心理烦恼:①生理变化。②心理冲动。③三大心理矛盾:渴望独立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里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4、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烦恼?这些心理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时会使我们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我们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调控好心里矛盾。 5、怎样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奏曲,或(怎样消除烦恼快乐成长):①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与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②克服心理冲动,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③不断丰富自我,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5、应怎样追求美:同学们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更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 第12课花季中的男孩女孩 1、男女生交往的意义:①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②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率。③男女同学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注意:还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2、怎样荡起友谊的双桨:①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②自然、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③尊重、真诚(是交往的前提)④广泛交往。 第13课让生活充满阳光 1、最常见的情绪种类:喜、怒、哀、惧 2、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①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和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3、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①情绪会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特定的影响。②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积极的情绪对我们的影响):积极的情绪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地认清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而当人们情绪消极时,情况则相反。 4、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①理智调控法。②注意力转移法。③幽默化解法。④自我暗示法。 5、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①哭泣宣泄。②运动宣泄。③书写宣泄。④倾诉宣泄。 6、注意事项:消极的情绪需要宣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第14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 1、什么是高雅情趣,它的表现: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兴趣。它符合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要求,也符合和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它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 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记忆本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1?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开始进人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3.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 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6.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7. 如何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变化? (1) 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2)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3) 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8. 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 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 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 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 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思想使我们强大。 2.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3. 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4. 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5. 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6. 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7. 如何理解思维的独立?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