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行 原 理

五 行 原 理
五 行 原 理

五行原理

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五行原理”。我们知道,“五行”是我国数千年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以”木、火、土、金、水”为符号,它深刻地描绘出人体与自然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首先看一看自然界中的“五行”,“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从而维持了自然界的平衡,使万物可以繁衍生息。

我们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有相对应的关系,我们习惯把“肝”归为“木’,肝和胆是经络关系。肝好时能正常的分泌胆汁,从而促进消化,帮助吸收养分;当胆汁上逆时,人会出现口苦的现象。

“心“归”火”,心和小肠是经络关系,当心有火时,受热的水经过小肠流经膀胱时,会出现尿急、尿痛、和尿血的现象。只要我们知道是由心火引起的,就不会觉得害怕,只要把心火降下来。小肠的这些症状就会自然消失。

“脾”归“土”,脾和胃是经络关系,脾好时,胃能正常的消化,促进脾很好地吸收养分,脾能生血。

“肺”归“金”,肺和大肠是经络关系,有些人会有无名的咳嗽,如果久治不愈,我们就要考虑是否有腹泻的现象,如果有,那就是大肠有炎症,只要对症就可治疗咳嗽。

“肾”归“水”,肾和膀胱是经络关系,肾有滤毒的作用,膀胱在正常工作下,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和尿液,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最后一腑是“三交”是无形的。

通过无行我们就可以看出,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就好,肺好,肾就好,肾好,肝就会更好。如果我们身体是处于这种良性循环时,我们的健康就不会有问题。

有相生就有相克,我们知道水可以克火,火可以克金,金可以克木,木可以克土,土可以克水,所以肾脏长时间受损就伤害心脏,心脏功能弱了又会伤害肺,肺不好之后就会影响肝脏,肝不好,又会伤脾,所以肝硬化,肝腹水的病人都有肝大脾大的问题。最后脾不好又伤到肾,如果我们的身体处于恶性循环,也就等于进入疾病的困扰当中。相克1—2圈时,由于承受不了疾病而带来的痛苦去看医生,而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又往往大于疾病本身所带来的伤害,那相克几圈后,这个人恐怕也就无药可医了。

这就说明,当一个人能直立地站在五脏六腑之中,就说明他是健康的,当一个脏器特别突出或不足,破坏了和谐就会产生疾病,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形成慢性病合并症,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公司就生产了一款主打产品“寿世芝华”。又译作曼殊沙华、如意华、是四种天花之一,其花瓣鲜白柔软,天上的神可以随意撒下这种花,来庄严讲经说法的道场,身上沾有这种花的人可以断恶业,这是取自佛经的典故,也就是寓意服用柔软华的人,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走向健康。

为什么说它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是因为它主要是有三种食用菌组成,首先有针对“肝”、“心“二经的柏树菌,柏树菌是生长在东北长白山长年枯死柏树干上的

一种食用菌,其形状酷似灵芝,是一种非常坚硬的蘑菇,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链多糖和水溶性β-D葡聚糖。蛋白链多糖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迟发性过敏症有非常好的效果。水溶性β–D葡聚糖,经试验显示,相当少的剂量,就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使脾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亦同时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能力来吞噬癌细胞,也就是说柏树菌可以抗癌防癌,强肝利心,老百姓有句话说,有柏树菌的地方,毒药都敢吃,说明柏树菌的解毒功能很强。

针对“肾“、“肺”二经的有“冠蝉”。冠蝉是生长在南方苦竹林里的一种“知了”,由于夏秋雨后,苦竹林潮湿闷热,被菌寄生后的蝉失去了金蝉脱壳的本领而死于地下,从头部长出棒状或珊瑚状的子座,其颜色呈肉桂色,深至金碧色,慢慢露出地面高达地面一寸时,采集晒干入药为冠蝉,古医书中说,此时的冠蝉有入药最奇之说。因为它既有冠蝉的养分,冠蝉的精华和竹林中的清气。冠蝉属于子囊菌纲,麦角菌科,主要成份有,马钱子碱(又名:士的宁)甘露醇及多种氨基酸。马钱子碱主要作用于脊椎骨部位,可以降低神经元兴奋所引起的强直性痉挛。甘露醇可使身体器官组织中的水分排进血液,因此减轻组织水肿,并使肾小管中原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水分,因此产生利尿作用。氨基酸是人体细胞所必需的。冠蝉起到强肾润肺的功效。

寿世芝华的第三种成分是鸡腿蘑,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英国医师将鸡腿蘑晒干磨粉之后,喂正常的小老鼠食用,11天后,小老鼠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低了,而胰岛素浓度不变,体重增加受到限制,这个实验证明在不增加胰岛素的同时,可以降低血糖,这无疑是对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福音,实验证明对小老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90%,因此抗癌效果确定,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帮助消化,治疗痔疮的作用,因此维持了排泄功能的正常。

这三种食用菌组成的“柔软华”给全身起到了打底的作用,如果有针对性的产品是不是见效更快?我们公司又研发了有针对性的产品。

针对肝脏的有“舒荣”,舒荣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自体免疫力,排毒抑制肿瘤,主要针对各种肿瘤癌症。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脂肪肝,肝腹水,类风湿,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舒荣同时可以减缓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化疗的功效,解酒的效果非常好。

针对心脏的有一款“贞心”,心本然能降低血液粘度,增强血管壁弹性,因为心脏每分钟要喷射4-5公升血液,每昼夜要喷射4500公升血液,一个人按60岁计算,心跳次数20亿次之多。所以心脏的负担很重,如心适用于:美尼尔综合症、心悸、心率不齐、心脏扩大、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高胆固醇、癫痫、偏头痛、头晕、偏瘫、中风、神经衰弱、失眠、精神抑郁、忧悒症。

针对脾胃的有“承谷”,承谷的功效是利五脏、助消化、修复肠胃。适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胃胀气、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强化胃功能及各种胃病和不适,以及胃癌、肠癌、贲门癌等。

针对儿童的有一款“稚充”,主要针对十二岁以下儿童厌食、偏食、注意力不集中、呼吸道反复感染、免疫力低下。同时可益智增高。

针对肺脏的有“宜金”,宜金强化呼吸系统,抑制过敏反应,具有安神镇静,适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喉炎、哮喘、肺炎、肺癌。

针对肾肺有“盈泽”,盈泽的主要成分是冬虫夏草、黄花、胡秃叶。主要强肾利肺,养气活血延缓衰老,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生殖功能减退、视力不明、肾炎、肾亏、水肿、尿毒症、肾结石;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癌、贫血等。

针对肾脏的产品相对就多一些,首先针对男性的有“玉临风”。主要调理男性生殖功能,有养肝、养胃、固精缩尿、名目之效。适用于男性肾虚、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前列腺肿大、精子过少、不育。男三宝是寿世芝华、玉临风、盈泽。有男性的就有女性的,针对女性的“胜星华”,主要作用是养血,通经,防止贫血,调理女性生殖功能,适用于月经不调、子宫虚冷、性冷淡、不孕症、习惯性流产、阴道炎、附件炎、盆腔炎、乳腺炎、乳房囊肿、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输卵管闭塞等。女三宝是寿世芝华、胜星华、盈泽。

针对骨骼的有“筑坚”,筑坚能促进钙吸收,并锁住钙的流失,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补钙,但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缺多少钙,如果补钙多了就会得肾结石,胆结石。经古强能够帮助食物中的钙吸收,截止钙的流失,把体内多余的钙排出体外。经古强适用于骨质酥松症、各种骨疼、跌打损伤、骨折、骨癌、双腿无菌性坏死、痛风、风湿性关节炎、佝偻病、颈椎病病、变形性骨炎、肩周炎、骨结核病、骨纤维性发育不良、骨髓病变、骨骼居家调养等。

针对糖尿病患者量身订做的产品有“济本”,济本能降低血糖、降血压、适用于糖尿病尿糖高、前列腺肿大、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脏癌。

与柔软华有同等功效的是“驻年华”。驻年华含有花粉成分,对男性前列腺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能调理气血,适用于痛风、骨折、贫血、青春痘、皮肤炎、老人斑、不孕症、过敏症、妇女病、全身酸痛、美容养颜、内分泌失调、甲状腺亢进、更年期退化、黑色素沉积、坐骨神经痛、异位性皮炎、手术后加快复原。

最后一款产品是“玉鹤甘茗”茶,它主要是从肝肾入手,主要成分是白鹤灵芝草、五叶参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绞股蓝、长寿参,功效是降火气、缓解紧张情绪、促进新陈代谢、化解激素的副作用、提高激素的功效。老人有明目之功效,儿童饮此茶可益智,常饮此茶能抗衰老、抗疲劳、镇静催眠,特别是搭配其他产品服用,能提高产品功效。

以上是我们盛世国际集团生产的十三款产品为大家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我们更准确有效地去运用这些产品,下面通过颜面望诊和身体的一些其它表现形式更能准确地找出身体内存在的一些潜在疾病。

首先看“五窍”,肝开窍于目,当眼睛发干发涩、近视、当眼部不适,其实都是肝功能弱了,我们习惯买来羊肝猪肝来吃,能起到明目的作用。

心开窍于舌,中风病人在发病前就会有舌头发硬发麻。说话不清的表现。

脾胃开窍于口唇,口唇发干、起皮、口腔溃疡、口腔有异味、都是脾胃不合造成的。

肺开窍于鼻,鼻炎、鼻窦炎、习惯性伤风等,都是肺功能弱的一种表现。

肾开窍于耳,有些人会有耳鸣、耳聋、耳嗡嗡响的现象。这些都证明肾脏功能减退。

我们再看“五体”,肝主筋和指甲,古医书上说,肝好筋柔,久走伤筋,久伤筋必伤肝,有抽筋闪筋的现象是肝功能弱,再看指甲,有横纹、竖纹、灰指甲、

习惯称为爪甲不华,都是肝功能弱。

心主脸,有些心脏不好的人早上起来感觉脸发紧,麻痹,其实都是心脏方面发出不健康的信号。

脾胃主肌肉,有很多人很胖,但没劲儿,容易出汗都是脾胃不和。脾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是吸收养分生血的时间,如果我们每天不吃早餐就会贫血。

肺主皮毛,皮肤不光滑、有疙瘩、毛孔大、都是肺功能弱。

肾主骨髓,容易出现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方面的疾病都是肾脏功能弱。

从“五志”上看也可看出与身体的关系,肝不好容易怒,怒大伤肝,容易发火的人肝火旺。经常发脾气也伤害肝脏。

心脏不好的人忌喜,喜大伤身。

脾胃不好的人忌思,思则伤脾胃,经常思考事儿的人脾胃不会很好。悲忧伤肺,肺功能弱的也爱悲忧。

恐伤肾,小孩不慎受惊吓容易小便失禁,尿裤子。

再看“五味”,肝不好的人喜酸,酸菜、酸黄瓜、醋等过量会伤肝。

心脏不好的人喜食苦,苦菜、苦瓜、苦茶等,苦伤心。

脾胃不好的人喜食甜的,甘甜入脾胃,我们知道小孩饭前一定不给他吃糖,不然,吃饭会有饱足感。

,肺不好的人喜食辛,过于辛辣,伤肺。

肾不好的人喜咸,肾能滤盐,但过量时,肾滤不出去时,人就会增加肾脏负担,严重时会克及心脏,东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特别多,跟平时过量食盐有直接关系。

最后再看“五色”,肝不好,脸色发青,或肝区发青。

心脏不好,脸色发红,或脸蛋儿有红血丝。

脾胃不好,脸发黄,面黄肌瘦。

肺不好,脸色发白,惨白无血色。

肾不好,脸发黑,或肾区发黑。

通过以上的表现形式,我们就能了解一个人地健康状况,能够有效地把我们的产品准确的用到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身体达到一个健康的水准,我们的产品可预防三大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项美誉,就是常常连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人,你试试看,交给融德天翔准没有错。

今天我的五行原理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人体肌肤,使之发汗,扩张毛孔,将深伏于关节、经络、骨骱的瘀血、痰浊等病邪从毛孔透出体外,使药物从毛孔渗入体内,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祛风散寒,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又由于熏疗过程中角质层吸收水份变得疏松,而药物成份还有一定的溶解角质层的作用,使药物成份更易透过皮肤屏障而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角化细胞亦能贮存某些药物,这种“库存效应”能够使贮存的药物成份被缓慢吸收。所以短时间的熏疗可以发挥长时间的疗效,仅用小剂量的中药熏蒸就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中药熏疗治疗的康复机理 1、药物直接穿透肌肤吸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其次,皮肤的吸收渗透与湿度有关,药汽体中含有水分子,湿度又有增强皮肤吸收渗透效果。中药熏疗法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配用不同药方的药物与物理湿热双重作用融为一体产生的汽体,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使皮肤血管扩张,使药物通过多途径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并加快药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过程较匀速、稳定扩散,剂量均匀递增,浓度相对恒定辐射深入腠理、脏腑发挥药效。 2、调节神经 中药熏疗汽体中所含芳香化浊、辛香走窜等药物离子作用于全身皮肤、腧穴后,通过神经体液装置系统而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刺激效应,达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治愈疾病,改善全身生理过程等作用。对松驰骨骼肌、镇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加强物质代谢过程,能使糖、脂肪、蛋白代谢增强、睡眠显著改善。 3、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温热能加速新陈代谢及增加组织再生能力 中药汽化是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产生的,其一,有药物离子特性作用于皮肤,又有温热作用,使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开放,促使炎性致病介质和代谢产物排出,增加药物穿透、吸收的通道,加速提高中药导入功效,迅速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其二,药物与温热双重作用于全身皮肤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及促凝与抗凝,纤溶与抗纤溶的双向作用,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改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旺盛,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或随温热作用汗出达到祛邪排毒,药物对免疫干预、抑杀、调节免疫活性,平衡气血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使疼痛、肿胀、酸楚沉重、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畏风怕寒等症状,显著改善和消除。 4、促进邪毒、炎性致病介质及其他异物随汗液外泄 熏蒸的美容原理及其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人的颜面肌肤、毛发等与内脏腑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腑脏功能正常,气血旺盛,阴阳平衡,才能容颜健美。”“帝蒸堂””借用中药液的热力和药力,以及局部摩擦熏浴等刺激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调节阴阳,疏通气血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美容养颜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面部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是角阮细胞、真皮、皮下组织缺水,特别是角阮细胞的角质层角质蛋白缺水,从而出现角化、脱皮、皱纹。 熏蒸疗法是美容、美肤、美发的最佳途径。美容主要是美化皮肤和它的附属器官。现代

美学原理网课答案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蔡元培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有介绍的理论是里普斯的移情说 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D、以上都有 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 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 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 很多学者写出来的文章都平平淡淡,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D、理论感审美活动的核心是(B、审美经验 学习美学既要重视直接方法,又要注重间接方法。√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独特的范畴和体系,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 对高尔泰的叙述不准确的是(C、高尔太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李泽厚对“美”的认识是(B、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懒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来自(C、蔡仪 光潜认为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审美主体。√ 蔡仪先生认为,美是客观的。√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C、柳宗元 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象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西方美学家通常将“象”称为(C、形式 物是知觉的世界。(M)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B、张璪 用来形容宋元花鸟画不恰当的是(C、不写实 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A、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是“美”的本体。C、意象 表象就是物的形象。(√) 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C、胡塞尔 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B、生活世界 下列关于意象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C、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如所存而显之。”这句话出自(B、王夫之 下列关于“美”的描述正确的是(C、美是纯粹的 ()认为审美活动不是“比量”。D、王夫之 以下哪项不是主客关系的特征(B、相对性 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C、审美态度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C、道 埃尔金斯《视觉品位》中看油画的方式有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审美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下列人物中,最早发现移情作用的是(C、亚里士多德 中国“审美心胸”的理论发源于()。C、老子 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D、以上都有 伽达默尔认为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与其他体验相并列的体验,而且代表了一般体验的本质类型。(M)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以下对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说法错误的是()。C、美感是和生理快感完全对立的。 愉悦性是美感的重要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 在地理环境对生物的活动有何影响方面,作出研究最好的是()。A、泰纳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B、审美偏爱影响审美能力。 C、审美偏爱和审美选择是审美能力的体现。 D、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我的答案:B得分:分 对审美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包括()。A、种族因素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审美活动可以脱离社会历史环境进行。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的人是()。C、孔子 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D、君主专制时代《风雅生活论》的作者是()。B、巴尔扎克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社会上集中体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M) 我的答案:√ 《时装信使》是哪个国家的时装杂志()B、法国 审美的重要领域不包括()。A、时尚美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装模作样”往往是精英分子追随小资产阶级生活风气的一种体现。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正确 服装是阶级隔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D、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正确 自然美就是在自然物、自然风景上面显现的审美意象。(√)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在审美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的物质性。(√)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1.1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对 1【单选题】首次提出“美学”一词是在()年。 1750 2【单选题】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 文艺对话录 3【单选题】“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是()的名言。 宗白华 4【判断题】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对 5【判断题】“美学大讨论”的主题是美的本质。对 6【多选题】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括()。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1.2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对 1【单选题】国内美学界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审美活动 2【单选题】现代形态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 文化大综合 3【多选题】美学的特点是()。 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4【多选题】美学学科的性质是()。 人文学科、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中的学科 5【判断题】美学是审美意识()。错 6【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对 1.3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他与道家美学有密切关系。对 1【单选题】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 王朝闻或王兆文。 2【多选题】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 主要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还有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审美设计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等。 3【判断题】写意与儒家美学有密切联系。错 4【判断题】写意就是虚拟。错

5【判断题】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对 6【多选题】美学的学习方法()。 立足于中国文化;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2.1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李泽厚认为美是主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错 1【单选题】蔡仪在《新美学》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 典型性 2【单选题】狭义的“美”是()。 古希腊式的美 3【单选题】在美学中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是()。 李泽厚 4【多选题】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包括()。 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对美的社会性做出合理解释 5【判断题】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对 6【判断题】在美学大讨论中多数学者支持朱光潜。错 2.2美的本质的定义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对 1【单选题】“慧能”强调的是()。 心物不二 2【单选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张璪 3【多选题】“象”被中国古代艺术家称为()。 物色、景色 4【多选题】美带有历史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共同性、差异性 5【判断题】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指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对 6【判断题】“物”就是知觉的世界。错 2.3审美意象与审美活动 《美学与哲学》作者是英国的杜夫海纳。错 1【单选题】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是美在()。 意象 2【单选题】中国传统美学用()来说明意象的性质。

美学原理尔雅课作业参考答案

1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 B、西方美学 C、中国形而上学 D、中国美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 C、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D、美学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学科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5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1 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表现出来。 A、场景 B、剧情 C、技艺 D、演员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美学的学科性质 D、人们的喜好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4 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美学原理

绪论 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B.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C.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D.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A. 冯友兰——“乐道”; B. 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C. 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D.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B.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C.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D.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 A. 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 B.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 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D. 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多选题】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 经济的头脑; B. 技术的眼光; C. 文化的头脑; D. 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

美学原理笔记 (2)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美学原理考试参考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 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他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7.美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的“美”与美学学科领域上的“美”的区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美”的概念比较随便,例如炎热的夏天吃一根冰棍,你会说“多美啊!”。这些都不是美学学科领域的“美”的概念。广义的“美”的概念与狭义的“美”的概念的区分: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将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而广义上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8.柏拉图观点: 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奇妙无比的“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是客观的。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的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 9.中国美术界的代表人物: ①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②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美 在心不在物。就美与美感的关系 说,是美感决定美;③李泽厚:客 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不能脱离 人类社会而存在;④朱光潜:主客 观的统一。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 在心,而在于心物的关系上。 10.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的命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 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 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 造性。第二,没并不是对任何人都 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 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 蕴。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 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 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 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11.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 观的“美”。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有 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 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 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答:第一阶段,“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 “自我”对外物的单纯肯定。主客 二分关系中的“自我”,不仅实体 化了自己,而其实体化了客体,因 而总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与事物之 间的关系看成彼此外在、相互对立 的,所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 水不是水”,这是把实体性的“自 我”进一步绝对化,只有“自我” 是真实的,“自我”之外一切都不 存在,所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自我”对外 物的单纯否定。 到了第三阶段,“依前见山只 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超越了 主客二分的关系,超越了“自我”。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才真正见到事 物(世界)的本来面目,见到万物 皆如其本然,这种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非实体的“心”(“空”、“无”) 上面刹那间显现的样子。这是刹那 间的真实。这是“心物不二”。所 以马祖道一说:“凡所见色,皆是 见心,心不自心,因色固有。”“万 物皆如其本然”,万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在这个非实体性的“心”上显 现、敞亮。反过来说,“心”的存 在,就在于它显现了万物的本来面 目。 12.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 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 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意象”是 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13.梵高《一双鞋》能解释什么: 这个感性的世界,在这双农鞋 被扔在农舍中时并不存在,在农妇 漫不经心的穿上它、脱下它时也并 不存在,而只有梵高对它进行审美 观照时,也就是当他进入梵高的审 美活动(审美体验)时,它才对艺 术家敞开。艺术家于是看到属于这 双破旧的鞋的那个充满意蕴的世 界。这不是一双作为物理存在的鞋 或有使用价值的鞋,而是一个完整 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这个完 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是 审美意象,也就是美。 14.真善美的统一: 真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被人认识和利用的时候,即是“为 我之物”,真代表“有”。善是人们 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 遵循它,利用它,以符合人的意愿, 便有了善的价值。人类社会体系 中,主要是“真”和“善”的价值, 经历了一个从真到求善的一个过 程。美以真善为前提,美必须建立 在真的前提上,美必须以善为前 提,真善并非都是美的。美是以真 善为基础的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 内容。真善美的统一只能在审美活 动中实现。 15.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用 “现量(现在、现成、显现真实)” 说明美感的性质(美感的三个层 面): “现在”是当下的直接的感 兴,是“心目之所及”。“现成”就 是指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 蕴的完整的世界。美感是“显现真 实”—是真与美的统一。审美体验 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 的体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 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 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16.审美态度是什么及中国文化中 的审美态度? ①为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 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式,为进入天 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条件。这种 条件,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 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叫做审美 心胸。瑞士审美学家布洛用“心理 的距离”来解释这种审美态度。所 谓“心理的距离”,就是指审美主 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一定的距 离。 ②中国美学中审美心胸的理 论发源于老子,老子提出“涤除玄 鉴”的命题,“涤除玄鉴”就是把 关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 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 内心的虚静。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 子的思想。庄子提出“心斋”和“坐 忘”的理论。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 要人们从自己内心排除利害观念, 保持一个空明的心境。“平常心” 是禅宗的概念。所谓“平常心”, 一是要破除“功利心”,二是要破 除“分别心”。 17.什么是移情作用? 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 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 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 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 的这种错觉,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 和共鸣。移情作用的核心乃是意象 的生成,移情作用之所以使人感受 审美的愉悦,也是由于意象的生 成。 18.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 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 区分的根据主要是两点:第 一,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 生理快感则其与实用要求的满足。 第二,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 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 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 配,它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 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但是不 要把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这种区别 加以绝对化, 要注意:第一,人的美感,主 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第二, 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感官获 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转化为美感 或加强美感。 19.高峰体验是什么? 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 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 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 乐的体验的概括。 高峰体验的特征: 1,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一 种比任何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 合的自我感觉。2,高峰体验的认 识是存在认识。3,存在认识和普 通认识还有一个区别。存在认识如 果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 4,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 去时空的感觉。5,在高峰体验中, 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 种神秘和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 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 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6,高峰体 验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是手段体 验。7,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 于存在价值的欢悦”。8,处于高峰 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 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情 怀。 20.美感的特征(综合描述): 1,无功利性。2,直觉性。3, 创造性。4,超越性。5,愉悦性。 21.为什么审美具有社会性: 1,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 史的存在;2,任何审美活动都是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22.自然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必然会深 刻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 精神气质,而这种方式和精神气质 又必然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 趣和审美风貌。梁启超提出两个论 点,①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个 朝代的气象(审美风貌)。②不同 的天然景物,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 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纤丽这样 两种不同的意向和风格。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①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以及 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最时髦的中心 人物,必然会影响整个时代的审美 风尚,必然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以及艺术的各种形式中表现出 来。②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 风尚确实是在这个时代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必然 处处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和风俗习惯。这就是美与美感的社 会性。 23.审美趣味 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 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格调或 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 表现。审美趣味与审美格调在审美 价值的意义上有种种区别:高雅与 低俗的区别,健康与病态、畸形的 区别,纯正与恶劣的区别,广阔与 偏狭的区别,等等。 审美风尚 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 行的审美趣味。时代风貌则是一个 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 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两者的区 别: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 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是多数人的 审美追求,而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 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所显示的相 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是那个时 期的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显示的时 代特色。 24,自然美的性质: 1,自然美是在与自然物的属 性。2,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3,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4,自 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 的审美意象。自然美也是情景交 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自然美 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 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25,自然美的意蕴 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人 与自然(自然风景)互相沟通、互 相契合的产物,因而它必然受审美 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 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 湖石之美的意蕴,北宋书法家米芾 用“瘦”、“漏”、“透”、“皱”四个 字评价太湖石。瘦,如留园冠云峰, 孤迥特立,独立高标,有野鹤闲云 之情,无萎弱柔腻之态。漏,太湖 是多孔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 通透与活络。透,与漏不同,漏与 塞相对,透则与暗相对。皱,前人 认为,此字最得石之风骨。 26,中国对于自然美的鉴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 (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 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 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 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 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 的精神愉悦。 27、社会美的形态: 1,人物美:人物美的第一个 层面是人体美;人物美的第二个层 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人物美的第 三个层面是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 的人的美;2,日常生活的美,饮 食是一种文化,他和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从政治、经济到生活方式, 从社会风气到社会心态)紧密联 系,包含有历史的、审美的意蕴。 日常生活的美,是表现为一种生活 的氛围给人的美感。3,民俗风情 的美。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 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人心灵 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 享受。4,节庆狂欢。节庆狂欢活 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生活 回到了自身,人回到了自身,“回 复到人类原来的样子”。狂欢节的 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5, 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休闲文化 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 自由的,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 28、什么叫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 意象的“大风格”。 29、什么是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则是这种“大风格” (即审美形态)的概括和结晶。审 美范畴包括五个内容:1,“优美” 就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 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 风格。2,“崇高”则概括了继承希 伯莱文化的西方基督山文化中以 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 大风格。3,“沉郁”概括了以儒家 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 意象的大风格。,4,“飘逸”概括 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 表的审美意象大风格。5,“空灵” 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 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30、优美的审美特征: 古希腊的单纯、静穆、和谐的 美,就是人们常说的优美。优美的 特点就是完整、单纯、绝对的和谐。 “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 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 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31、崇高的文化内涵: 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 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 神是崇高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 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到 了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之交的浪 漫主义时期,“崇高”的文化内涵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的超越自我 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诗 和音乐成了崇高的新的感性显现。 32、崇高的审美特征: 形式上,粗犷,激荡,刚健, 雄伟。美感上,给人以惊心动魄的 审美感受。崇高的特征是无形的, 既无规律的,无限制,表面粗糙、 怪异、多直线、折线、常突破或违 背对称均衡,均匀节奏,和谐等形 式美法则,各部分不协调。可以调 节情感,清除忧伤、愁苦、郁闷的 心情,振奋人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使人心胸开阔。 33、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又称壮 美与优美。区别: 1,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在 中国美学中的优美,并不具有西方 美学的优美那种“高贵的单纯”和 “静穆的伟大”的文化内涵;中国 美学中的壮美,也不具有西方美学 中的崇高那种宗教的文化内涵。2, 由于中国美学的壮美和优美都源 于《易传》,而按照《易传》,“一 阴一阳之为道”,天地之道是阴阳 (刚柔)的统一,就是说,阳和阴, 刚和柔,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 一的,都是“道”所不可缺少的。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可以“偏胜”, 但却不可以“偏废”。在中国古典 美学的系统中,壮美的意象不仅要 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 在的韵味;优美的意象不仅要秀 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 的骨力。 34、悲剧的代表观点: 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 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黑格尔,两 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尼采,日神 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剧的美感主要 包含怜悯、恐惧、振奋三要素。 35、什么是悲剧: (1)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 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 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 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 责任,这才构成悲剧。(2)正是悲 剧英雄这种独立自主、保持自身人 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品质,给观众 以巨大的震撼和激动,使观众的精 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亚里士多 德说的“净化”。 36、悲剧的本质: 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 的核心。当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支 配的力量所造成的灾难却要由他 来承担责任,这就构成了悲剧。 37、悲剧美感的特点: 1这种爱或同情,会产生一种 愉悦。怜悯还包含有惋惜的感觉。 这主要是一种痛感。2悲剧中的同 情并不是普通生活中的“同情的眼 泪”,或指向某个外在客体的道德 的同情,而是一种审美的同情。3 悲剧感类似与崇高感。(“在崇高感 中,这样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的 根源是崇高事物展示的巨大力量, 而在悲剧中,这种力量呈现为命 运”)。4悲剧引起观者的怜悯和恐 惧的情绪,但它在最后并不会使人 感到沮丧压抑,悲剧主人公有一种 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 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5、 总之,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 运感,然而从不畏缩和颓丧;他赞 扬艰苦的努力的英勇的反抗。它恰 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 现人的伟大和崇高。 (中国的悲剧核心是命运,是命运 不可抗拒的,有中国的文化历史和 内涵)。 38、喜剧的定义: 喜剧体现古人的一种时间感。 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 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 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 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 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 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特点:轻松愉快地笑,有滑稽,机 智,幽默,反讽,诙谐,夸张等 39、丑的审美价值 (1)实际生活中,不仅有美的、 健康的、光明的东西,同时也有丑 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丑” 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展现“生活 的本来面目”。 (2)十九世纪以来,艺术家们越 来越重视观察和显现各种人物的 个性特征,而丑常常最能显示一个 人的个性特征。 (3)优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和谐,丑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 不和谐。 40、中国美学中丑的内容: 1“丑”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 力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 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2“丑” 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 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 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3“丑” 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 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的意象 (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 义的丰满”。4“丑由于发掘和显现 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 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 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完整版)《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联系:第一,美以善作为前提;第二,美是蕴涵着善的。 区别:第一,抽象与具象的区别。第二,注重形式和不重形式的区别 第三,与功利联系的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第四,美与善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伦理学,认识和观赏);

2019年美学原理答案

美学原理答案 美字力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字概况 (单选题]首次提出“美学”一词是在(B)年。 A、1850年 B、1750年 C、1900年 D、1050年 [单选题]“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是(A)的名言 A、宗白华 B、朱光潜 C、丰子恺 D、蔡元培 (单选题]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C)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文艺对话录》 D、美学原理》 (多选题]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括(ABD)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康有为 D、蔡元培 (判断题]柏拉图是第一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v

(判断题]“美学大讨论”的主题是美的本质。v 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单选题]国内美学界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美 B、艺术 C、美感 D、审美活动 (单选题]现代形态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B) A、学术精神 B、文化大综合 C、历史主义 D、理性主义 3 (多选题] 美学学科的性质是(ABC) A、人文学科 B、理论学科 C、交叉学科 D、成熟的学科 4 [多选题] 美学的特点是(BC) A、美学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B、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C、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D、美学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5 [判断题] 美学是审美意识。(X) 6 [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V 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单选题]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C) A、冯友兰 B、张岱年 C、王朝闻 D、王夫之 2 (多选题]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AC) A、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B、学习美学可增加自身的魅力 C、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D、学习美学可实现人生目标 3 (多选题]美学的学习方法(ABCD) A、立足于中国文化 B、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C、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 D、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4 [判断题]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V 5 (判断题]写意与儒家美学有密切联系。X 6 (判断题]写意就是虚拟。X 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