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现率的含义及确定原则

折现率的含义及确定原则
折现率的含义及确定原则

折现率的含义及确定原则 1.折现率的含义折现率是将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值的比率。折现率实质是一种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它与报酬率、利润率、回报率、盈利率和利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企业投资者的愿望是以较小的风险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中,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就意味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即收益率与投资风险成正相关。折现率的本质揭示了确定折现率的基本思路,即折现率应等同于具有同等风险的资本收益率。 2.折现率的确定原则(1)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企业将资本投资于国债或银行,不需承担风险,但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愿冒一定风险投资,如投资于企业,以期获得更多收益,故企业价值评估时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2)折现率水平应以行业平均收益率为基础。企业收益水平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行业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和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行业主要结构特征决定了竞争的强弱,进而决定了行业的收益率和行业内企业的盈利空间。关于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确定方法的探讨合理确定折现率既是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得以恰当运用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也是难点和障碍之一。无形资产折现率的确定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是因为确定方法本身的技术含量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信息资源的短缺。当前,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其他的利益相关方都对资产评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证监会2004年的第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中,对收益现值法使用预测收益数据和评估结果提出了严格

的刚性规定。由于折现率是影响收益法评估结果的重要参数,所以在当前,应当重新审视无形资产折现率确定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求进一步提高无形资产评估的质量。一、无形资产折现率的主要确定方法评析在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过程中,折现率的确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风险累加法。所谓的风险累加法就是无风险报酬率加风险报酬率作为无形资产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报酬率一般采用两种思路来确定:一种思路是无风险报酬率采用zz所发行债券的利率,也有相当一部分评估人员将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来看待。至于风险报酬率,主要是考虑无形资产的开发风险、产品市场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等;另外一种思路是无风险报酬率采用行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风险报酬率则是根据企业及无形资产特有的风险来计算,具体的风险报酬率一般根据评估师的判断来确定。风险累加法的运用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当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整体资产中的一部分时,其面临的具体风险与此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有内在联系的,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二是在确定无形资产的折现率时,必须考虑评估目的以及分成收益的计算基础与假设条件,还必须考虑折现率与分成收益之间是否匹配,以及无形资产收益率与企业整体收益率、企业其他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必然导致评估结果的偏差。 2.报酬率折算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回报率来折算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对总资产回报率法的修

正,因为“如果直接采用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回报率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将会低估投资的风险,从而使折现率取值偏低”(赵强:《折现率估算的误区分析》,《中国资产评估》,2002.3 )。采用这种方法所涉及的具体参数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期望投资回报率、市场价值以及长期投资的市场价值。在实务中通常选择短期和中长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期望投资回报率,也通常选择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各自的市场价值。报酬率折算法就思路而言,无疑是传统方法的发展。但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如果直接选择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各自的市场价值,那么和资产评估的本意是相背的,由此推算出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自然也缺乏说服力。 3.市场法。市场法就是直接采用市场上相似的无形资产的收益与价格之间的比率作为折现率、这种方一法的突出优点是比较客观,得出的结果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惟一的问题是由于无形资产收益的透明度较低,巨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与其运作的各种条件密切相关,所以可能会导致从市场中直接获得的相关数据与被评估无形资产之间的收益程度也较低,从而使评估结果出现偏差。 4.统计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直接搜集企业或行业无形资产收益率的统计资料,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无形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而确定无形资产的折现率。因为统计分析法依据的是无形资产收益率的统计资料,显然比其他方法更具有说服力。但无形资产不能脱离有形资产而独立发挥作用,必须和有形资产结合在一起共

同为企业创造收益。从这一点来看,若要获得无形资产收益率的统计资料,首先必须采用恰当的方法将无形资产的收益从企业整体收益中分离出来,所以这种方法的工作量很大,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二、无形资产折现率确定方法的选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元素。但与此同时,无形资产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独立性,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确定无形资产的折现率,都应该反映无形资产在企业整体资产组合中的收益和风险。笔者认为,应根据引起无形资产评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折现率确定方法。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应该是与所采用的无形资产分成收益基础及分成收益计算口径一致的,同时其与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具体情况以及未来的使用状态相关。只有根据无形资产评估的具体目的、前提条件与未来使用状况进行折现率确定方法的选择,折现率才能与被评估的无形资产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评估结果也才会有更高的准确性。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评估目的为非目前在用条件下的继续使用或最佳使用,即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作价人股;第二种情况是无形资产现有用途的继续使用,即将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整体资产中一项要素进行评估。评估的具体条件不同,评估方法的选择思路也就各异: 1.当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作价入股时,分成收益一般取此无形资产的最佳使用的收益或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平均收益。此时折现率的选取可根据该类无形资产的行业统讨一平均收益率来计算。当然,折现率的最终确定还应考虑受让方运用无形资产的

可能的空间和方式以及收益风险的高低。目前的问题是相应的无形资产所在的行业的平均收益率统计数据还是很缺乏的,因此,该思路的运用受到限制。所以,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是当务之急。 2.在将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整体资产中一项要素进行评估的前提下,折现率的确定则是建立在无形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基础之上的,所以需要考虑的侧重点是无形资产收益在企业总收益中所占的份额以及承担的风险。同时考虑企业在不同年份各类资产所占总资产的份额不同,所以仍然需要对无形资产收益所占份额与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平均化处理。而目前由于缺少大量的各类资产收益率的统计数据,会计准则还规定自创的无形资产不能按照其真实的价值人账,因此,这样的定量分析中只能是一种近似的计算。三、无形资产折现率确定方法的运用及发展(一)关于折现率确定方法的运用2001年9月I 日起施行的《资产评估准则一一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作了“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保持一致”的规定。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折现的收益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创造的应该归属于他的一部分收益,而收益的折现率则应体现无形资产获得这部分收益时的风险报酬率。所以,“在判断和选择无形资产折现率时,要与预测无形资产收益时所依据的载体的规模、作用空间、发展趋势相对应”(姜楠:《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管理体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为保证折现率确定方法的合理性,特别应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在风险累加法的运用中,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必须侧重无形资产所面临的特殊

风险。各类无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通常是有差别的,如专利权的侵权风险、技术过时风险、非专利技术的失密风险、商标权的假冒盗用风险等,都应根据评估对象的差异认真考虑。其次,应避免该方法的误用。比如,如果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的商誉,应体现出商誉是企业收益与按行业平均收益率计算的收益之间的差额的本金化价格。在期望收益率(折现率)的实际选择上,可以按企业的长期负债(贷款)与自有资金的权益结构加权计算综合资金成本(或折算)来确定,如果直接采用风险累加法则有失偏颇。 2.采用报酬率折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确定行业投资回报率的过程中,应该验证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的合理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无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报酬率的相互关系。由于无风险利率考虑了期限风险或利率波动风险,所以一般将市场无风险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但使用无风险利率时,需要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对于长期的投资应该选择长期的债券利率作为其无风险报酬率。(二)关于折现率确定方法的优化与发展随着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发展,评估的方法也在发展。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也在从简单化向科学化发展。 1.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目前,在无形资产评估实务中,所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静态分析方法,即假设无形资产在未来各时期的收益率是固定不变的。而大量实践证明,无形资产的收益率往往具有波动性,是一个随机变量,即资产收益值与其价值在时间域上并非同步变动,也就是说折现率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单纯运用静态分析估测无形资产折现率只是一种简单的公式化的估测手段,评估结果会可能失真。

而运用动态研究方法估测无形资产的折现率就很有积极意义。动态研究方法需要测算待估无形资产的折现率序列数据,而后建立折现率拟合模型和动态预测模型,从而推测无形资产的折现率。由于动态研究方法的基础数据是无形资产的历史收益率,所以如果缺乏相关的数据,则采用此分析方法存在障碍。 2.因素分析与模型分析当前常用的无形资产折现率确定方法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无形资产收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累加得出风险收益率,这样折现率的确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评估人员主观偏好的影响,从而丧失客观性。从因素分析向模型分析靠拢也是折现率确定方法的发展方向之一。西方国家常用的折现率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若将其运用于无形资产折现率的确定,则需要测算无形资产相对于市场的整体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模型分析的突出特点是必须依据某些假设条件。在这些假设条件的前提下,我们所获得的结果是在一个规范且完美的市场条件下的无形资产折现率。而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模型分析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并不完全具备。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用的假设中的资本市场高度有效以及投资者对某单一证券的预期报酬率和风险存在着共识等等,这些条件都与我国现实状况不符。所以模型分析方法在理论上可能是优先选取方法,但实际中的应用性还存在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将模型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以便符合我国无形资产所处的环境,应该说是一个理性的取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企业可能存在多项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因此在评估企业所拥有的某一项无形资产的价值时,还存在分成收益如何进行分

割与各项无形资产的折现率是否应该有所差异的问题。( 作者: 资产评估网| 来源: 晨星资产评估顾问) 浅析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06-6-1 阅读:596 次王岩魏青荃(西京学院管理科学系,陕西西安710123)摘要: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中,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是较科学、合理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重置成本法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价值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收益法中确定未来收益的界定和预测、利润分成率和折现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无形资产实际评估业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一、无形资产的组成及特性随着世界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有形资产转移到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者管理目的而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一个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企业内部:包括专利权、著作权、概念、模型等。另外,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有时亦属此列;企业外部:是指商品名称、商标和商誉等。无形资产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巨大。一个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产权更迭速度加快,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传统会计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无形资产的核算与评估

日益引起经济界的关注。和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有其独有的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中,应该按照其固有的特征和价值进行考察,进而确定相应的计算方法。无形资产成本指无形资产研制或取得、持有期间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费用支出。另外,无形资产按照其拥有途径可分为外购和自创两种,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由买价和购置费用两部分构成;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一般包括材料费用、工资费用、设备费用、咨询鉴定费用、培训费、差旅费、管理费、技术服务费等项。与有形资产相比,自创无形资产具有一次性生产的明显特点,其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对应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这是确定无形资产成本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二、评估方法在无形资产实际评估中,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重置成本法;二是收益现值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将其截然分开,应该相互参照,协调运用,得到一个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估结果。下面就这两种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一)重置成本法该法是用计算替代或重建某类无形资产所需的成本,如R&D成本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来进行估算的,适用于那些能被重建或替代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计算,也可估算因无形资产使生产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减少或价格降低、浪费减少和更有效利用设备等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从而评估出这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由于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途径不同,其计算项目、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亦不同。下面分别就外购型和自创型两种无形资本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用“Pu”代表“无形资产重置成本”。1、外购型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和购置费用。根据掌握资料的条件不同,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确定方法通

常有以下两种:(1)有账面记录资料时,以账面价格为基础,乘以自购置日至评估日的物价指数,将账面历史成本调整为重置成本。其公式为:Pu = 账面成本×评估日物价指数在上式中,物价指数的确定是关键。从无形资产成本构成来看,主要有物质消耗费用和活劳动消耗费用,不同的无形资产两类费用的构成相差很大,一般按两类费用的构成和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物价指数计算综合物价指数,作为无形资产评估日的物价指数。(2)无账面记录资料,可依据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进行适当调整,求得现行购买价格;同时根据被评估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和现行标准,按购买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其购置费用。此方法中:Pu = 现行购买价格+ 现行购置费用。2、自创型指企业创造或研制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物质资料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在实际评估业务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账面历史成本法:Pu = 历史成本×评估日综合物价指数;(2)财务核算法:依据该项无形资产创立时实际发生的材料、工时消耗数量以及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Pu = 物质资料实际消耗量×现行价格+ 实耗工时×现行费用标准(3)市价调整法:按市场同类无形资产的交易价格,同时考虑自制成本与售价的一定的调整比例:Pu = 同类无形资产市价×成本售价系数。3、影响重置成本法的因素分析重置成本法评估的是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净值,其数额由无形资产重置成本和无形资产的成新率决定,而无形资产成新率又是由无形资产的损耗决定,因此,确定无形资产的成新率,必须研究无形资产的损耗。无形资产的损耗是指由于无形资产的使用、技术进步以及企业外部环

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无形资产价值的降低,通常分为时效性陈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等情况。时效性贬值通常是指由于无形资产的使用,使其尚可使用年限减少而引起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使得拥有该项无形资产的主体的垄断性减弱,从而降低其获得垄断利润的能力而引起的;经济性贬值是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而引起的。在实际评估业务中,对无形资产贬值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三种贬值因素,得出综合成新率。(二)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或收益本金化法,是国际上公认的资产评估基本方法之一。此法是根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得计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利用此法可以计算例如商誉、继续经营能力(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歇业或进行清理)和特许代理等的价值。1、收益现值法的基本计算公式是:其中:P:收益评估值;Fe:未来t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当收益期有限时,Fe值中包括期末资产剩余净额值;n:收益期限(年);i:折现率,该值用于将未来收益折成现值,它反映无形资产与其未来收益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由评估人员根据社会、行业、企业和评估对象的资产收益水平综合分析确定。2、影响收益现值法的因素分析收益现值法的评估参数有预期收益额、折现率(适用本金化率)、资产的寿命期和分成率。无形资产的价值主要决定于它的未来收益,确定无形资产未来收益有三个难点:一是未来收益额的预期;二是与无形资产共同带来的未来收益如何划分;三是多项无形资产共存时,如何划分单项无形资产所带来超额收益的份额。(1)未来收益只能通过预测确定,一般利用利润总额、净利润

和净现金流量等参量来估计。上述三个参量在含义、计算方法和结果上差别很大,而且收益额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它重要参量(如折现率、经济寿命期)的选择。通常,企业之间的联营兼并、租赁等,可选用利润总额作为收益额;若是企业改制、无形资产转让、中外合资等,可选用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作为收益额。提高未来收益预测的可靠性,是决定无形资产评估的关键,单一理论远远不够,必须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管理学和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影响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加以分析,提高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利润分成率是对专利、专有技术和与之结合的有形资产共同形成的利润的进行分成的比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无形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发挥作用,共同产生收益,这样,科学准确的确定收益分成比例,才能合理地确定无形资产的收益额。分成率的确定较难,一般有边际分析法、约当投资分成法、资金成本加权平均分析法等。(3)折现率是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最为敏感的参量,从前面收益法的公式也可发现,折现率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评估资产量的巨大差异。实际操作证实,不存在一个经验的折现率或通过某种途径取得一个统一的适合各类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但就一般意义,折现率应包括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报酬率。同时,无形资产是企业内部最具风险的资产,折现率通常要比有形资产高,在确定折现率时,这是应注意的一个问题。三、结束语无形资产评估是现代经济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经济活动,评估的方法也不限于这两种,对它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尤其是评估的方法,凭操作者经

验,主观断定的因素还很多,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客观统一的境界,对于同一份无形资产,评估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这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充满挑战,值得深入的研究领域。基于投资回收补偿的技术资产评估折现率研究王吓忠内容提要:如何确定技术资产的折现率属于我国资产评估的前沿问题,折现率取值的很小差异就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为了科学地评估技术资产的价值,在技术资产折现率的选取中应深入分析投资回收补偿对折现率的影响,然后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折现率。目前,收益现值法被广泛应用于技术资产转让和投资的评估中,该法集中的难点是折现率的确定,其很小的差异,将极大地影响到采用该方法所得出评估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收益法公式分为有限年公式和无限年公式,两公式的折现率是不同的,由于年限为无限的假设,使无限年公式的折现率产生了变化,若不认清此变化,会对造成评估值造成很大的误差。本文将对技术资产折现率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一、技术资产折现率的影响因素与确定原则1.折现率确定需考虑的因素⑴技术因素。所谓技术因素是指技术资产的技术水平、性能、成熟程度及有效使用期限对其投资收益所产生的影响。单从资产收益角度而言,技术成熟可靠、水平高、通用性与实用性强的技术资产,其折现率低,资产价值高。⑵时间因素。技术资产评估须依据评估时点原则,由于许多市场因素和相关条件会随时间而呈间歇性循环反复变化,因此在确定折现率时,须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⑶政策法律因素。政策的支持、法律的保护都会影响到技术资产的未来超额收益,它对技术所有权价格的影响会更大,使用权价格

可通过有限许可或提高提成率方式来降低出让方的风险。⑷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政治经济稳定状况和社会治安程度。一般而言,一个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国家,其折现率较高,只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投资者才会冒此风险进行投资的。⑸技术资产类型。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资产,其收益与风险是不同的。⑹市场因素。这包括市场的供求状况、产出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对技术资产未来超额收益的影响。2.折现率确定应遵循的原则(1)匹配性原则。即收益额与折现率计算口径应相互匹配,与技术资产的年预期超额收益相对应的折现率应是投资收益率,而不是投资利润率。且不能孤立地看待折现率,防止扩大未来超额收益的计算范围,将不属于技术资产产生的收益也计入进来。(2)客观性原则。收益法中技术资产超额收益求取的是客观值而非实际值,与此相对应的折现率的确定也是客观的,而非实际的投资收益率。

(3)可操作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折现率的选取和计算要切合实际,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能为人们所接受并自觉地在估价实践中加以应用。(4)风险补偿原则。企业投资技术资产争取市场盈利的同时,也相伴着投资风险,因此须在收益中补偿或准备补偿所有无法避免的投资风险,作为投资收益率的折现率应体现这一原则。按此原则,折现率一般要高于无风险的安全利率,这样评估出的资产价值才是客观的市场或非市场价格。二、技术资产折现率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化1.折现率的基本构成技术资产折现率主要由如下三项构成:(1)延期消费补偿i1。投资者为了投资,须延期消费,因此他

首先需要获得的是延期消费的补偿,即使其投资没有任何风险,这个对延期消费的补偿也是必须的。(2)通货膨胀补偿i2。多数投资者预期他们投资后未来回收金额比当前能买的东西要少,需要进行补偿。通常可以用具有高度流动性而又无风险的国债利率Rf作为延期消费补偿和通货膨胀的补偿,即安全利率Rf=i1+i2。许多文献将安全利率(国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分开单独计算,其实,理论上国债利率应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正如90年代初,当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银行利率高,国债利率也高,而现在,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消除,国债利率就跟着下来了。(3)风险补偿i3。与国债不同,技术资产投资存在风险,因此要求比无风险的国债更高的利率作为风险补偿。收益法是从投资者所获收益角度对技术资产进行估价,因此风险补偿对象当然是投资者,而且所补偿的是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的系统性风险。风险补偿具体体现在市场风险补偿、财务风险补偿及资产流动性风险补偿等。市场风险补偿包括购买力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前者指低估通货膨胀率的风险,即未来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已计入的i2。后者指投资经营技术资产所获收益不足以补偿投资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指技术资产的净营业收入无法清偿债务的可能性。这是针对部分投资技术资产的资金是通过举债而来的;技术资产流动性风险指资产无法实现快速变现和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技术资产是缺乏流动性的高风险资产。风险补偿究竟应该有多大,这是各国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美国通常采用β[E(Rm)-Rf]作为风险补偿。β为估价对象技术资产不可分散化风险的标准化量度系数,可用历史数据通过回归方程

求出。E(Rm)为技术资产市场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用国债利率表示,[E(Rm)-Rf]称为风险溢价,乘以β即为风险报酬,而我国是用风险调整值法来求取风险报酬的。如上分析,折现率基本构成为三项,即i=i1+i2+i3=Rf+i3 公式(1)2.折现率的变化技术资产收益现值法公式分为有限年公式和无限年公式,在未来收益为等额年金A的情况下,则V=A 和V= 。其中,i为折现率。R为资本化率或本金化率。显然,n趋于无限,使有限年公式变为无限年公式,这说明是收益年限无限长造成折现率的变化,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折现率与资本化率的关系:由V=A 式,可得公式(2)式中V·i是投资者投资技术资产V后的投资回报,而V·则是对资产价值V的年投资回收,因为若年折旧额为V·,其折算到期限末的F值将等于V,刚好n年后回收资产原值V,这实际上是折旧的提取方法之一,偿债基金法。显然,年收益A=投资回报+投资回收。由A=V·i得公式V= ,仅体现投资回报,这说明由于无年限的作用,使年投资回收忽略不计了。但实际估价中,不存在收益年限无限年的资产,它仅是个近似值。因此,若随意使用V= 公式,且折现率不相应变化,可能会造成较大误差。实际上,只要对公式V= 中的折现率i补偿投资回收,即可消除误差,补偿率为,经补偿后折现率i就变为资本化率r,即r= ,将其代入公式V= ,结果与公式(2)求取的V相一致。资本化率有的以直线法折旧率R= 来补偿投资回收,是不够精确的。例如,假定某技术资产及所在行业有关数据如表1:表1,技术资产折现率与资本化率比较公式、

年限i、r的构成V=A V= n=35年25年20年n=35年25年20年i1+ i2+ i3 10% 10% 10% 10% 10% 10%投资回收补偿率RR= 0 0 0 0.369%1.017% 1.75%折现率i1+ i2+ i3 10% 10% 10% ———资本化率i1+ i2+ i3+R———10.369% 11.017%11.75%技术资产评估值V 9.64A 9.08A 8.51A 9.64A 9.08A 8.51A由表可见,若V= 中资本化率不考虑投资回收补偿,则V=10A,当n=25年时,比实际值9.08A高估10.13%,n=20时,比实际值8.51A高估17.51%,误差很大。反过来,考虑投资回收补偿后,无论年限n的大小,也无论采用哪个公式,表中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即它们可以通用。所以当使用无限年公式时,需要在折现率基础上再加投资回收补偿率才得资本化率,说明折现率与资本化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由于技术资产评估的无限年公式不止一个,不同的公式,投资回收补偿率是不一样的,即折现率的变化程度不同。若用折旧率R= 作投资回收补偿率,则会低估资产很多。由于理论上,当时,摊到每年的投资回收为0,所以与有限年公式相比,无限年公式缺少投资回收,也就是说,实际评估中需要补偿的是投资回收。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投资回收补偿后,无限年公式不再受年限必须是无限年这一条件的约束了,只不过,两公式折现率的构成是不一样的,但评估结论一样,且没有误差,这也比较适合实际评估中不存在无限年资产的情况。三、技术资产折现率及其构成的确定1.技术资产折现率的确定方法(1)求和法或称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它是确定折现率的最原始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投资者为了投资,须获

得相应的补偿,将这些补偿率加总起来就是折现率,前述用国债利率表示延期消费补偿与通货膨胀补偿,即为安全利率。风险补偿用风险调整值来确定,做法是通过考察平均风险报酬并进行相应调整得出,国际上通行做法是将观测期内普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与安全利率的差额作为市场平均风险报酬,在美国该值介于4%~8%之间,然后根据技术资产的相对风险通过调整平均风险报酬得出风险补偿值。(2)资本成本加权平均法。即将购买技术资产的抵押贷款收益率与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折现率。其使用的前提是被抵押的技术资产必须是可确指的、权利性的资产,同时需要确定技术资产融资的抵押贷款利率、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以及它们所占总价值的比例。要使投资收益最大化,抵押贷款占总价值的比例有一个合理值,美国认为合理值在68%左右。(3)投资收益率排序插入法。即找出相关投资类型及其收益率(银行存款、贷款、zz债券、保险、企业债券、股票等有关领域的投资收益率),按风险程度进行比较、判断,以确定技术资产的折现率。该法可谓是从宏观层面来把握技术资产与其他投资资产的收益与风险关系,其前提须确定其他资产的收益率,问题就归结到各种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上。这好比西方曾较为流行的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是各种投资资产的收益与风险如何权衡的问题。(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其折现率的公式为i=Rf+β[E(Rm)-Rf],参数的含义同前。CAPM 理论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CAPM模型与我国的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相类似,但它主观调整因素相对少,使用大量统计数据来确定β

值及风险溢价[E(Rm)-Rf],其中风险溢价是根据股票和国债历史数据的几何平均值求出,β值估计的一般方法是利用该技术资产的现有历史收益率数据Rj与市场收益率Rm通过回归方程:Rj=a+βRm得到。风险高于市场平均值的技术资产的β值大于1,反之,则小于1,无风险资产的β值为0。(5)历史收益加权平均乘数法。是以技术资产历史收益加权平均乘以一个随着资产风险与实力而变化的乘数作为技术资产的价值。这乘数实际上是资本化率的倒数,资本化率扣除投资回收补偿就可求出折现率,乘数可请专家通过打分方式估出。技术资产折现率的其他确定方法还有资本边际成本法和资本机会成本法等,前者是指每新增一元钱资金的成本,以此作为折现率。后者指在不增加投资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最好的资金利用方式所能实现的收益率,将该收益率作为折现率。总之,无论上述哪种确定折现率的方法,都需要解决风险的度量问题。2.技术资产折现率构成值的确定技术资产折现率是由三项基本构成再加投资回收补偿率所组成。资本化率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对不同的无限年公式,由于投资回收补偿率不同,其构成值也就不同,技术资产的无限年公式一般有四个:(1)资产未来超额收益为等额年金A。V= 公式(3)。(2)i>g,第1年超额收益为A1,以后按比率g递减或递增。V= 公式(4)。(3)年超额收益1至t年为Am,t年后为A。V= 公式(5)。(4)年超额收益按数额G递增。V= ——公式(6)。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它们的投资回收补偿率:①公式(3)的投资回收补偿率为:——公式(7)②对于公式(4),先考虑净收益按比率g

递增,其有限年公式为:V= ——公式(8),可转为:A1= 则A1= ——公式(9)。由前述A1=年投资回报+年投资回收,设公式(9)的A1= + 。=V(i-g)是公式(4),因无限年作用,年投资回收近似为0,因此仅体现年投资回报,包含g的贡献。由此可见,=年投资回收,比较=V(i-g)后,= ——公式(10),将其除以V后得出公式(4)中递增情况的投资回收补偿率为:——公式(11)。例如,假定折现率前三项为10%,g为4%,当n为35、25、20年时,由公式(11)得投资回收补偿率分别为0.98%;1.958%;2.898%。折现率分别为10.98%;11.958%;12.898%。由公式(4)得V分别为14.33A1;

12.57A1;11.24A1。这与公式(8)用10%求出的结果一致,说明公式(11)是正确的。若公式(4)不计投资回收补偿率,则估价值为V=16.67A1,比当n=25年时的精确值12.57A1高估了32.62%。对于公式(11),当g=0时,变为公式(7),说明公式(7)是它的一个特例,因此我们可得出公式(3)、(4)的一个综合投资回收补偿率R1的模型:当g=0时R1= 当i>g,A按g递增时当A按g递减时则公式(3)和(4)折现率构成值为(Rf+ i3+R1)。③公式(5)折现率构成中投资回收补偿率假设为R2,可通过如下公式求出,其中等式右边为公式(5)相对应的有限年公式,i为折现率:——公式(12)显然,由此式计算R2比较难,因此,先将公式(5)V= 变化为,该式左边相当于资产在t 年末的价值,即,由公式(3)可得t年后投资回收补偿为,因此,当t很小时,,实际估价中为了能准确估计Am,t一般应在2年之

基准收益率和折现率

基准收益率的计算 在按时价计算项目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基准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归纳如下: i c = (1 + i1)(1 + i2)(1 + i3) ? 1 式中:i c为基准收益率;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i2为年风险贴现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在i1、i2、i3都为小数的情况下,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i c = i1 + i2 + i3 在按不变价格计算项目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不用考虑通货膨胀率,则: i c = (1 + i1)(1 + i2) ? 1 由上可知,基准收益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是随上述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基准收益率的大小则是采用净现值法的关键,它决定了项目的取舍。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讲应慎重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大小。 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Ic)是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基准判据,也是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最低要求,还是用作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因此,财务基准收益确定的是否合理,对决策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至关重要。如把该值确定过高,就有可能把一些本来在财务上合理的项目以财务评价不可行而拒之;反过来如果把该值确定过低,又有可能把一些财务上不具备生存能力的项目放行,造成投资的损失和浪费。 对财务基准收益率设立的原则规定:如果有行业发布的本行业基准收益率,即以其作为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如果没有行业规定,则由项目评价人员设定。设

定方法:一是参考本行业一定时期的平均收益水平并考虑项目的风险系数确定;二是按项目占用的资金成本加一定的风险系数确定。 推荐确定原则如下: 1.对于以国家投入为主,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大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项目,可以仅考虑项目的融资成本,把项目的融资成本作为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依据。对于以上不以国家投入为主,而其它形式投资的公益项目则应在融资成本加一定的风险系数确定,建议风险系数取1至2个百分点。 2.对于为市场提供产品的一般项目,在确定财务基准收益率时,三个因素都要包括。风险因素和最低期望值用百分点表示,建议:风险因素取1至2个百分点,最低效益期望值取2至5个百分点。 3.对于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能力强的高科技产品项目在一般产品项目基础上要提高效益期望值,取5至10个百分点。 4.对于特殊项目应视具体项目情况研究确定 中国部分行业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取值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2006年7月3日发布

折现率的计算

一、折现率的计算 本次评估采用公司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所以折现率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WACC)。基本公式如下: R = R1×W1+R2×W2 式中:R1—税后债务资本成本; W1—债务资本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R2 —权益资本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 W2—权益资本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其中: R1 = 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所得税率) R2 = R f + β(R m - R f)+α 式中:R f—无风险报酬率; Rm —市场预期收益率(投资者期望的报酬率); β—上市公司股票在市场上的风险系数; α—企业个别风险系数。 基本参数取值如下: 1、权益资本报酬率的确定 (1)无风险报酬率Rf的确定 无风险报酬率是对资金时间价值的补偿,这种补偿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润率,是转让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附加率,是对因通货膨胀造成购买力下降的补偿。由于现实中无法将这两种补偿分开,它们共同构成无风险利率。本次评估无风险利率采用评估基准日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2.25%。 (2)企业风险系数β β系数为被评估技术所在行业的风险与市场平均风险的比率。我们选择与被评估企业具有类似经营结构的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的平均系β数作为被评估企业的β值。 抽样类似经营结构上市公司的β值

m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税后净收益与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我们选择与被评估企业具有类似经营结构的上市公司,以其近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作为市场预期收益率。这10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行业平均收益率计算表 故Rm市场平均收益率=6.87%

折现率的选择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二----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 ftwszl 摘要:本文是在文章“收益现值法及其主要参数之一—预期收益额的选择”之后,对折现率计算和选择,进行了编辑和探讨。在实际评估业务中,折现率大小,对评估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对折现率计算与选择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折现率的实质 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折现率,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本金运动的直接目的来看,本金与收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量:依据一定量的本金投入,可以取得一定量的收益,从而产生本金收益率的社会概念、行业概念和企业概念;反之,根据预期收益,通过本金收益率的逆运算,就可以追溯相对应的本金。本金还原中,适用的本金收益率,称之为本金化率。如果企业无限期预期收益稳定,其收益现值就是年预期收益除以适用本金收益率的结果。但收益稳定只是一种抽象的假设,而且作为本金载体的企业可能是有限期运营,从而使收益额及时间都是有差异的。为反映这些差异,就引进了折现的概念。折现实际上是以本金占有收益的事实为基

础.并将这个事实对于时间的关系形象化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适用本金收益率就称之为折现率,收益折现是本金还原技术,本金化率与折现率质同名异。 折现率,亦称贴现率,是用以将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在价值的比率。由于技术资产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之所以购买、使用、投资于它,正是基于其能够带来的未来收益。这种由技术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表现为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如果将这种未来收益进行折现,所选用的折现率只能是投资于技术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或称投资收益率)。可见,技术资产评估收益法中的折现率的实质是一种投资报酬率。而这种投资报酬率的取得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企业必须筹措一定的资本投资于技术资产,这样资本成本即成为投资报酬率的最低界限。因此,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也可用作收益现值法中的折观率。另一方面,企业在决定未来投资方向时一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其一是将资本投资于国库券、政府公债或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很有把握地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不需冒任何风险。但大多数投资者愿意选择第二种,即冒一定的风险投资,如投资于一项高新技术,以期获得额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可分为两部分,一为投资者的无风险报酬或称无风险利息,相当于购买国库券和政府债券的利息,其报酬率称为无风险利息率。二为投资者的

折现率分析与计算的一个案例1

折现率分析与计算的一个案例 摘要 折现率是收益法评估中的一个基本参数,但是在资产评估实践中,对如何确定折现率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以一个现实的案例为背景,分析了折现率的实质、内涵,并对折现率进行分析和计算,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折现率β系数α系数 正文 随着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业务越来越多,为了指导和规范企业整体价值评估,2004年,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其中第二十九条对合理确定折现率提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综合考虑评估基准日的利率水平、市场投资回报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等资本市场相关信息和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资本化率或折现率。”的要求,作者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对某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的案例为背景,对评估师应该如何对企业折现率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确定合适的折现率的过程进行了陈述,供大家参考。 被评估企业基本情况:该企业是一家国有集团公司全资企业,生产

汽车零部件,属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准日:2007年6月30日,评估目的是为被关联上市公司收购提供价值参考。 一、折现率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折现率是一个将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值的比率,折现率的实质是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企业投资者的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就必须承担较高的风险,即收益率与投资风险成正相关。折现率的本质揭示了确定折现率的基本思路,即折现率应等同于具有同等风险的资本收益率。 (一)折现率的确定原则 1.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将资本投资于国债或银行,基本上不需承担风险,但投资回报率较低,其收益主要体现的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之后,却不能取得的相应的经营收益,企业组织的存在也就失去意义,因此,投资者会主动承担一定风险投资,以期获得更多收益。 2.折现率水平应以行业平均收益率为基础。作为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收益水平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行业特征影响着行业竞争规则的确立,决定了本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竞争的地位,进而决定了行业的平均收益率和行业内企业的发展空间。 3.折现率与收益额相匹配的原则。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不同的口径,不同的资金有不同的回报要求,因此,企业的折现率口径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最后计算出来的折现值的口径,因此,我们应该将折现率与收益额进行匹配。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估从投资者获取投资汇报的角度,采用了股东投资回报和股东权益折现率相匹配的方法。 (二)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PPP财务测算中年度折现率如何取值

PPP财务测算中年度折现率如何取值? PPP项目财务测算内容及方式 1内容 1)、物有所值:包括PPPs值和PSC值,具体包括政府股权投资、补贴金额、自留风险成本和配套投入、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增值税等税金中立调整指标和全部风险承担等。 2)、财政承受能力:项目实施前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率、运营期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测值、政府股权、补贴、自留风险等支出占政府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率。 3)、借款及利息:借款本金、借款期限、年度利息、可用来归还借款的资金及还款期限。 4)、利润表各指标: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运营费用、建设成本分摊、流转税及附加、所得税和利润等指标。 5)、现金流量表:各年度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指标。 6)、内部收益率: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社会资本财务内部收益率等。 7)、回收期: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 8)、投入产出的各项年均指标。 2方式 1)、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和折现相结合 由于PPP项目一般至少在10年以上,因此,既要依赖权责发生制测算年度收益,更要依赖收付实现制和折现率来编制测算现金流量表、

物有所值、政府承受能力和投资收益率等指标。 2)、条件假设 PPP项目一般跨期在10年以上,因此,财务测算需要对相关指标和情境进行假设,包括:投融资结构、融资利率、利润率、折现率;项目方式、合作期限、回报机制、收入和成本费用的调价机制、资金投入进度等。 3)、测算技巧 PPP项目涉及在轨道交通、医疗养老、供水、供暖、供气、市政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地下管廊建设等产业,规模不同、付费方式不同、期限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利益诉求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和利益主体方要求,既坚持政策和财务原则,不能突破有关底线,又有针对性地考虑假设前提、指标口径、逻辑关联等,量身定做,从而尽快测算出合理的数据指标。 PPP折现率的重要性 当项目现净金流确定后,就可以通过净现金流算出财务内部收益率,当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折现率时,这个项目从财务上讲是可投的。 内部收益率是项目现金流的内凛特性,只要现金流确定了,内部收益率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根本用不着折现率,所谓基准折现率只是一个外部参考标准而已。 一、PPP折现率问题 首先,让我们通过分析财政部推荐使用的PPP付费公式来观察政府真

最新折现率计算方法

折现率(i)计算 折现率,又称期望投资回报率,是基于收益法确定评估价值的重要参数。本次评估通过计算xxx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方法估算商标使用企业期望投资回报率,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无形资产折现率。为此,第一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选取对比公司,然后估算对比公司的期望投资回报率;第二步,根据对比公司的期望回报率估算商标使用企业的期望投资回报率;第三步,根据无形资产特有风险计算商标无形资产折现率。公式为: R=WACC+α WACC—加权平均总资本回报率 α—商标无形资产特有风险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WACC) WACC(WeightedAverageCostofCapital)代表期望的总投资回报率。它是期望的股权回报率和所得税调整后的债权回报率的加权平均值。 在计算总投资回报率时,第一步需要计算,截至评估基准日,股权资金回报率和利用公开的市场数据计算债权资金回报率。第二步,计算加权平均股权回报率和债权回报率。 ①对比公司股权回报率的确定 为了确定股权回报率,我们利用资本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or“CAPM”)。CAPM是通常估算投资者收益要求并进而求取公司股权收益率的方法。它可以用下列公式表述: Re=Rf+β×ERP+Rs 其中:Re:股权回报率 Rf:无风险回报率 β:风险系数 ERP:市场风险超额回报率 Rs:公司特有风险超额回报率 分析CAPM我们采用以下几步: 第一步:确定无风险回报率 国债收益率通常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因为持有该债权到期不能兑付的风险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本次选取1999-2013各年度年末距到期日五年以上的中长期

折现率的选择

折现率的选择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二----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 ftwszl 摘要:本文是在文章“收益现值法及其主要参数之一—预期收益额的选择”之后,对折现率计算和选择,进行了编辑和探讨。在实际评估业务中,折现率大小,对评估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对折现率计算与选择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折现率的实质 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折现率,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本金运动的直接目的来看,本金与收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量:依据一定量的本金投入,可以取得一定量的收益,从而产生本金收益率的社会概念、行业概念和企业概念;反之,根据预期收益,通过本金收益率的逆运算,就可以追溯相对应的本金。本金还原中,适用的本金收益率,称之为本金化率。如果企业无限期预期收益稳定,其收益现值就是年预期收益除以适用本金收益率的结果。但收益稳定只是一种抽象的假设,而且作为本金载体的企业可能是有限期运营,从而使收益额及时间都是有差异的。为反映这些差异,就引进了折现的概念。折现实际上是以本金占有收益的事实为基

础.并将这个事实对于时间的关系形象化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适用本金收益率就称之为折现率,收益折现是本金还原技术,本金化率与折现率质同名异。 折现率,亦称贴现率,是用以将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在价值的比率。由于技术资产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之所以购买、使用、投资于它,正是基于其能够带来的未来收益。这种由技术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表现为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如果将这种未来收益进行折现,所选用的折现率只能是投资于技术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或称投资收益率)。可见,技术资产评估收益法中的折现率的实质是一种投资报酬率。而这种投资报酬率的取得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企业必须筹措一定的资本投资于技术资产,这样资本成本即成为投资报酬率的最低界限。因此,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也可用作收益现值法中的折观率。另一方面,企业在决定未来投资方向时一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其一是将资本投资于国库券、政府公债或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很有把握地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不需冒任何风险。但大多数投资者愿意选择第二种,即冒一定的风险投资,如投资于一项高新技术,以期获得额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可分为两部分,一为投资者的无风险报酬或称无风险利息,相当于购买国库券和政府债券的利息,其报酬率称为无风险利息率。二为投资者的

基准折现率

和折现率相关的几个概念是利率、贴现率和收益率。折现率不是 利率,也不是贴现率,而是收益率。折现率、贴现率的确定通常和当时的利率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利率,是因为:①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 率是管理的报酬。利率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途径没有直接联系,折现率则与资产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相关。②如果将折现率等同于利率,则将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之所以说折现率不是贴现率,是因为:①两者计算过程有所不同。折现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而贴现率是内扣率,是预先扣除贴现息后的比率。②贴现率主要用于票据承兑贴现之中; 而折现率则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收益分配等。 要搞清楚折现率的,就必须先从折现开始分析。折现作为一个时 间优先的概念,认为将来的收益或利益低于现在同样的收益或利益,并且随着收益时间向将来的推迟的程度而有系统地降低价值。同时,折现作为一个算术过程,是把一个特定比率应用于一个预期的现金流,从而得出当前的价值。从企业估价的角度来讲,折现率是企业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也就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折现率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期望、对投资风险的态度,

都将综合地反映在折现率的确定上。同样的,现金流量会由于折现率的高低不同而使其内在价值出现巨大差异。 在投资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按照马科威茨教授的定义,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大于财富的期望效用,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等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中性者(此时财富与财富效用之间为线性关系);如果期望财富的效用小于财富的期望效用,则为风险追求者。对于风险厌恶者而言,如果有两个收益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风险最小的项目;如果有两个风险水平相同的投资项目,他会选择收益水平最高的那个项目。风险厌恶者不是不肯承担风险,而是会为其所承担的风险提出足够补偿的报酬率水平,即所谓的风险越大,报酬率越高。就整个市场而言,由于投资者众多,且各自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出现水平不一的要求报酬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的现金流量估计完全相同,其内在价值也会出现不容忽视的差异。当然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投资者对未来的期望相同,要求报酬率相等,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也相等。因此,索偿权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索偿权持有人要求报酬率的高低。比如,按照常规的契约规定,债权人对利息和本金的索偿权的不确定性低于普通股股东对股利的 索偿权的不确定性,因而债权人的要求报酬率通常要低于普通股股东的要求报酬率。企业各类投资者的高低不同的要求报酬率最终构成企业的资本成本。单项资本成本的差异反映了各类收益索偿权持有人所

基准折现率的确定

1 概述 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是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投资者的主观愿望。 财务基准收益率是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基准和判据,是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最低要求,也用作计算财务净现值的折现率。 现行的投资项目基准收益率是按照1993年以前的财税价格条件,根据当时各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统计数据,并考虑了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技术进步、资源优化、价格结构等因素按照统一的方法制定的。它代表行业内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财务盈利水平,代表行业内投资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它的确定,在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为决策项目建设与否提供了重要判据。但考虑到经济体制,有必要根据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以及行业、企业特点和项目本身特点,对基准收益率进行测定。 2 基准收益率的内涵界定 2.1 市场利率内涵界定 谈到基准收益率就不能不联系到资金利息率。我国的利率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官方利率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确定公布,并且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利率,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存贷款利率等。市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竞争形成的利率,随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等。市场利率要受官方利率的影响,官方确定利率也要考虑市场供求状况,一般来说,两者并无显著脱节现象。 2.2 基准收益率内涵界定 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利率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从量的规定性来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主要由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违约风险附加率和到期风险附加率组成。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出发,对于一般盈利性的投资项目,其基准收益率首先应该大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因此,基准收益率涵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基准收益率用作不同年份资金价值换算的折现率,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率,其本质就是资金利息率。 定性地说,基准收益率应包括无风险报酬率和投资风险报酬率。如果财务评价采用变动价格,为保持口径一致,设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3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风险和报酬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基于上述对投资项目基准收益率的内涵界定,风险和基准收益率(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ic = if +bQ (公式1) ic:风险调整贴现率,即投资项目基准收益率 if:无风险的贴现率 b:风险报酬斜率 Q:风险程度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准则》)中多次使用“折现率”、“实际利率”等概念。这些概念相互关系如何?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一探讨。 一、折现率、折现率的适用与具体操作 (一)折现率及其适用 《准则》中的折现率,是指将未来因支付租金等可预计的现金流出量(最低租赁付款额)折合成现值时所适用的利率。 《准则》规定,折现率只适用于承租人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用相关利率作为折现率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时:(1)如果承租人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2)如果承租人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则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3)如果既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合同又没有规定利率,则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这就是法律术语上所谓的“顺序适用”。 (二)不同折现率对承租人租赁业务核算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折现率时,折合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不同,这样是否会妨害租赁资产的正确核算?笔者认为无大妨,原因是:(1)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算出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会高,当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高于租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时,按《准则》规定则采用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而舍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2)必须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租入资产入账价值较高而未确认融资费用较低,因此分期计入损益的融资费用较低而租入资产折旧费用较高,融资费用额与折旧费用额的反向变动会基本相抵;反之,折现率高而租入资产入账价值低,应分期确认的融资费用高而折旧费用低,二者高低变动的金额也会基本抵销。

收益法评估之折现率选取

收益法评估之折现率选取 (2014-04-17 08:42:06) 转载▼ 标签:无形资产评估 知识产权评估 折现率 评估方法 杂谈分类:无形资产评估文集 北京资产评估协会中小评估机构技术援助专家委员会专家提示第2号——折现率选取 收益法已成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主要方法,折现率是收益法的重要参数,折现率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评估结论的重大变化。为有效提高此类评估业务的执业质量,降低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风险,使评估报告使用者理解折现率选取的合理性,特提出以下提示建议。 特别说明:本提示仅供评估机构及相关业务人员以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参考,不能替代相关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准则以及注册资产评估师个人的职业判断。提示中所涉及的相关事项,评估机构在执业中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资产评估准则以及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判断确定,不应简单照搬照抄。 一、折现率的确定方式 (一)折现率数值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判断,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谨慎对待用于测算折现率的相关数据和计算逻辑,保持应有的谨慎。这种职业判断主要包括: 1.对于测算数据来源及其可靠性的考虑; 2.对于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的科学性和业内共识的理解; 3.对于计算结果合理范围的大致判断。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陈述折现率的确定公式,应使报告使用者了解折现率测算的数据依据和基本思路。具体测算过程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但工作底稿中必须有折现率详细的、可以重复验算的过程。 (二)折现率计算的主要参数有:无风险报酬率、beta系数、风险溢价、行业风险报酬率、行业资本结构、规模报酬率、个别风险报酬率、债券报酬率等。上述参数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确定,一是由注册资产评估师或其所在机构根据可靠数据来源自行计算;二是从其他权威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产品中直接获取;三是从专业研究报告、书籍、文献中摘录。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通过符合逻辑的分析判断来确定折现率,其主要参数获取方式并无优劣之分。 二、数据来源 (一)折现率计算中引用的数据来源应是行业内公认为权威的数据,包括: 1.金融数据服务商,如万得资讯、大智慧、彭博资讯、评估资讯网、投中集团、清科数据研究中心等; 2.评估行业发布的研究成果,如行业协会课题、高等院校相关课题成果等; 3.大型资产评估机构、证券咨询机构的研究成果; 4.其他研究成果。 对课题等研究成果中数据的使用,应该仔细分析确认研究的前提和假设、研究采用的数据期间、数据频率、指标口径、结论的适用范围、成果中提及的不足等。如果成果对上述内容介绍不够清晰,建议不引用该成果的结论数据。 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应考虑行业、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相关评论,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研究成果时,应了解对该研究成果的评价、对评估项目的适用性,应有符合逻辑的判断,不能盲目引用。 (二)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知晓,不同的数据内涵测算出的折现率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数据内涵常见的细节有: 1.指标口径——指标覆盖的范围,如全部上市公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关注相关统计分析资料对资料范围的说明; 2.数据频率——如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周、日上市交易收盘价; 3.数据可能存在的周期性(明显具有周期性的行业,如航运业、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季节性(一般存在与季度和月度数据中);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步骤

一、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步骤 (1)净现值和现值指数的计算 净现值是指项目寿命期内各年所发生的资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按照规定的折现率折算为项目实施初期的现值。因为货币存在时间价值,;争现值的计算就是要把投资折成终值与未来收入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银行计算终值的方法计算现值(也就是银行的贴现).得出其计算公式:NPV=F/(1+i)n(其中F为终值、NPV为现值、i为折现率、n为时期)。净现值计算的关键是确定折现率,一般而言,投资收益率最低就是银行利率,银行利率相当于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是进行投资的最低机会成本,最初测试折现率时,宜采用当时一年期银行的存款利率。 例如:某物业公司为适应辖区业主的需要以10万元投资一个新服务项目.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第一年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纯利润为万元,第二年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纯利润为万元,2年后以11万卖出,求该项目的净现值? 假如:一年期银行的存款利率为5%,设定为折现率,各年收益的现值和为:×1/1++×1/(1+2。+11×1/(1+005)2=万元。 净现值为收益现值总额减投资现值,现值指数=收益现值总额/投资现值。净现值,即:=万元;现值指数,即: /10=。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净现值大于0,现值指数大于1,说明该项目投资可行。 (2)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由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大致可以确定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的范围,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该项投资实现的收益率,通过综合银行利率、投资风险率和通货膨胀率、同行业利润率比较等因素,确定该项投资预期收益率为10%,并且对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进行计算验证。 由直线内插法公式:IRR=i1+NPV1(i2一i1)/NPV1+︱NPV2︱ 公式中,IRR-内部收益率:i1-净现值为接近于零的正值时的折现率;i2-净现值为接近于零的负值时的折现率;NPV1一采用低折现率i1时净现值的正值;NPV2-采用高折现率i2净现值的负值。 设定5%为低折现率i1,设定8%为高折现率i2,折现率为8%时,上述投资项目中各年收益的现值总和为: 0. 1×1/1+008+×1/(1+2+11×1/(1+2=万元。 净现值即为:—10=万元。 内部收益率=5%+(8%-5%)/ 如果该项目的期望收益率(基准收益率)是10%,实现收益率远远低于期望收益率,该项投资是不可行的。 更直观、明了地理解内部收益率的方法,就是运用几何图解法进行计算:先在横坐标上绘出两个折现率i1=5%、i2=8%,然后在此两点画出垂直于横坐标的两条直线,分别等于相应折现率的正净现值(NPV1),负净现值(NPV2),然后再连接净现值的两端画一直线,此直线与横轴相交的一点表示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即为内部收益率(IRR)。如图: 由图中的两个相似三角形,可以推导出相似三角形的数学公式: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和“实际利率”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准则》)中多次使用“折现率”、“实际利率”等概念。这些概念相互关系如何?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一探讨。 一、折现率、折现率的适用和具体操作 (一)折现率及其适用 《准则》中的折现率,是指将未来因支付租金等可预计的现金流出量(最低租赁付款额)折合成现值时所适用的利率。 《准则》规定,折现率只适用于承租人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用相关利率作为折现率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时:(1)如果承租人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2)如果承租人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则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3)如果既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合同又没有规定利率,则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这就是法律术语上所谓的“顺序适用”。 (二)不同折现率对承租人租赁业务核算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折现率时,折合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不同,这样是否会妨害租赁资产的正确核算?笔者认为无大妨,原因是:(1)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算出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会高,当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高于租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时,按《准则》规定则采用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而舍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2)必须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租入资产入账价值较高而未确认融资费用较低,因此分期计入损益的融资费用较低而租入资产折旧费用较高,融资费用额和折旧费用额的反向变动会基本相抵;反之,折现率高而租入资产入账价值低,应分期确认的融资费用高而折旧费用低,二者高低变动的金额也会基本抵销。 (三)具体操作 采用适当的折现率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第一步,确定最低租赁付款额 《准则》规定,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如果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且因购买价格特别优惠,因此,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必定会行使这种购买权,则购买价格也应当包括在内。 实践中,凡租赁合同中订有优惠行使购买选择价格的(优惠价一般应低于或等于合同规

折现率的计算探讨

中美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计算方法比较及思考 作者简介:司徒荣轼(1970-),男,广东开平人,地产经济师,研究方向:资产评估。 摘要: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的计算是影响无形资产评估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我国实务界通常采用风险累加法和加权平均成本法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美国评估实务界通常采用CAPM模型、扩展累计模型等方法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文章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性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水平的思路。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CAPM模型;风险累加法 无形资产是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但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评估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难题,人们对其评估和计量的水平远低于与人们对其作用的认识水平。为准确的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种评估的方法,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涉及到折现率的确定,可以说,折现率是影响无形资产计量和评估值正确度的重要参数。但是关于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计算方法,国际上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美国实务界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Ibbotson扩展方法和扩展累计模型。我国实务界在无形资产评估中,通常采用风险累加法,风险累加法中的折现率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两个部分组成,一般采用政府所发行债券利率或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做为无风险报酬率;而风险报酬率则由评估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裁量。这种方法体现了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基本原则。但忽略了利率的期限对回报率的重要影响,且评估师主观确定的风险报酬率由于没有依据而无法取得社会的信服。本文将对中美评估界通常所采取的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借鉴美国的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提高无形资产评估的水平。 1美国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计算方法评析 目前,在美国评估实务界常用的计算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模型)、Ibbotson 扩展方法和扩展累计模型。 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现代最常用的资产定价理论。它是在1964 年至1966 年间由威廉?夏普(William?Sharpe)和约翰?林特(John Linter)、简?莫森(Jan Mossin)等人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被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奠基石。该理论认为,收益与风险之间存在着数量化的模型关系,一项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以及该项资产的投资风险相关。用公式表示为:E(Ri)=Rf + βi [E(Rm)— R f] 其中:E(Ri)为资产i的预期回报率;Rf 为无风险利率;E(Rm)— R f为市场风险溢价;βi 为资产i的系统性风险系数,可衡量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对市场变动的敏感程度。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一项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风险的收益率,一部分是投资风险的报酬率,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应该是投资者在考虑风险程度后可以接受的必要报报酬率。这个必要报酬率就是无形资产评估中所要使用的折现率。按照该折现率对一项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进行折现后所得到的现值,就是无形资产的目前的评估值。CAPM模型被广泛用于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但是CAPM模型也存在不少局限性,首先该模型建立在完

折现率的确定

(一)折现率的确定 1、无风险收益率r f,参照国家近五年发行的中长期国债利率的平均水平(见表5-4),按照十年期以上国债利率平均水平确定无风险收益率r f的近似,即r f= 4.08 %。 表5-4 中长期国债利率 序号国债代码国债名称期限实际利率 1 10100 2 国债1002 10 0.0346 2 10100 3 国债1003 30 0.0412 3 101007 国债1007 10 0.0339 4 101009 国债1009 20 0.0400 5 101012 国债1012 10 0.0328 6 101014 国债1014 50 0.0407 7 101018 国债1018 30 0.0407 8 101019 国债1019 10 0.0344 9 101023 国债1023 30 0.0400 10 101024 国债1024 10 0.0331 11 101026 国债1026 30 0.0400 12 101029 国债1029 20 0.0386 13 101031 国债1031 10 0.0332 14 101034 国债1034 10 0.0370 15 101037 国债1037 50 0.0445 16 101040 国债1040 30 0.0427 17 101041 国债1041 10 0.0381 18 101102 国债1102 10 0.0398 19 101105 国债1105 30 0.0436 20 101108 国债1108 10 0.0387 21 101110 国债1110 20 0.0419 22 101112 国债1112 50 0.0453 23 101115 国债1115 10 0.0403 24 101116 国债1116 30 0.0455 25 101119 国债1119 10 0.0397 26 101123 国债1123 50 0.0438 27 101124 国债1124 10 0.0360 28 101204 国债1204 10 0.0354 29 101206 国债1206 20 0.0407 30 101208 国债1208 50 0.0430 31 101209 国债1209 10 0.0339 32 101212 国债1212 30 0.0411

折现率的确定

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确定及方法模型 一、 折现率确定的理论回顾 目前世界上比较认可的折现率的确定方法是1964年夏普、林特尔、莫森建立的资本资产订价模型(CAPM ),即 ()r i E - r f =()[]r r f m i E -β 或 ()r i E = r f +()[] r r f m i E -β r f :资产无风险收益率 ()r i E :资产i 的收益率 ()r m E :资产市场平均收益率 ()r i E - r f :对资产i 承担风险的补偿,即风险报酬 ()r m E - r f :对整个市场风险的补偿(市场风险溢价) β i :资产i 对市场组合的贡献率,也称为市场敏感性指数,它代表资产i 的市场风险的一个测度,这种市场风险是不可分散的系统风险。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如图1所示: ()r m E ()r i E r f 图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从上述风险报酬率确定因素来看,主要是确定βi 因素,在西方发达国家, 证券市场比较成熟,只要是公开上市的企业,都会有专职的服务机构估算βi 值, 并公布其结果,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上述方法计算风险报酬率是可行的。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不完善、不发达,也没有估算βi 值的专职服务机构, 就是能计算出βi 值也与实际有较大的偏差,对于不是公开上市的企业βi 值就 更难确定。因此夏普、林特尔、莫森的资本资产订价模型(CAPM )中的风险报酬率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中难以操作。 二、 折现率确定方法的探讨 关于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国外有很多观点和确定方法,不存在惟一的结论。现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探讨折现率确定的一种方法。 1.折现率的确定模型 ()r i E =R DCL DCL DCL R h h h i h _+ R h :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DCL i :企业综合杠杆系数; DCL h :行业平均综合杠杆系数; DCL DCL DCL h h i - :企业相对于行业的风险系数。 每一个行业的平均指标代表了该行业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是对行业中的各企业之间的数量差异加以抽象化的结果。它综合体现国家的经济状况、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的市场地位、行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以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折现率基础,它包括了行业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所有因素。然后在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与行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比较,来调整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折现率,它不仅考虑了行业的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的各种因素,而且考虑了各个企业的具体风险因素,是一种具有操作性

预期收益额的选择

收益现值法及其主要参数之一 —预期收益额的选择 ftwszl 摘要:在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深入了解收益现值法内涵,对其三个参数(预期收益额;折现率;资产寿命期)选择,缺乏理论的依据,本文和下两篇文章要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一、收益现值法的含义与实质 收益现值法的含义。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 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 1、现值与终值。现值(用P表示).即将未来年份才能获得的资金,从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资金数额。例如,年利率为5%,现在的100元资金,—年后的本利和为105元。即一年后的终值为105元与现值的100元是“等值”的。 收益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在剩余寿命期间每年(或每月)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累加得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从而估算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其出发点是.资产购买者购买的某项资产能带来一定的预期收益,他为此支付的货币量不会超过该项资产(或与其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相似资产)的预期收益的折现值。

2、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即是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评估人员应模拟充当资产购置者,设身处地站在购买资产的立场上,去分析、判断被评估资产预期收益能力,将资产的售价(价值)看成是买主的投资,该投资应得到回报.并希望能尽快收回投资。考虑在购买某项资产时,资产售价的上限应该低于该资产各年预期收益的折现值之和,这是投资者的最低获利要求。换言之.与资产售价相等的资产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是投资者保本的界限。如果投资者不满足于保本,而要多获盈利,则他无疑希望提高折现率,以利压低资产价格,少支付投资,并有利于早收回投资。显然,投资者所要求的折现率至少不低于银行利率或债券利率,否则,他将不愿进行资产投资。另一方面,资产投资者不仅要求资产保值和增值,还要求补偿由于投资而带来的其他方面的损失,包括由于投资使资金失去了另作他用的机会,或由于投资使资金失去了兑现而自由使用的机会,或由于投资增加了处理投资问题所产生的成本,如谈判费用、产权转让处理费用、开办费用等,或由于投资而增加了资本风险,如可能赔本、资本未来购买力下降、投资期内银行存款利率上升、投资回报不足,等等。因此,在对资产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必须认真分析上述资产保值、增值及投资过程中的损失,并将这些因素体现在折现率与资本化率等指标中。 综上所述,收益现值法的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 资产的重估价值=该资产预期各年收益折成现值之和。

折现率确定的主要方法

折现率确定的主要方法 折现率确定的主要方法,小编为大家总结以下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 企业的资产多种多样,各类资产具有不同的成本,这种方法是通过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回报率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即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的替代。这是因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各种投资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但是如果直接采用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回报率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将会低估投资的风险,从而使折现率取值偏低。 (二)风险累加法 折现率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组成。累加法是一种将无形资产的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量化并累加求取折现率的方法。无风险报酬率是指在正常条件下的获利水平,是所有的投资都应该得到的投资回报率。风险报酬率是指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所获得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部分的投资回报率,根据风险的大小确定,随着投资风险的递增而加大。风险报酬率一般由评估人员对无形资产的开发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分析并通过经验判断来取得,其公式为: 风险报酬率=开发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

风险累加法在运用时要考虑的问题有:一是注意无形资产所面临的特殊风险。无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与有形资产不同,如商标权的盗用风险、专利权的侵权风险、非专利技术的泄密风险等等。二是如何确定计人折现率的内容和这些内容的比率数值。三是折现率与无形资产收益是否匹配。 (三)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是目前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时确定折现率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可以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获得,也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统计资料得到,因为上市公司采用公开的财务制度,且财务报表经过注册会计师的严格审计,具有可靠性,因此这样算出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比较合理。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是企业运行情况的综合体现,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收益状况。但这种方法在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容易忽视行业内部差别,同一行业内部各个企业在决定企业风险的因素上有着很大差异,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得的相关数据与被评估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不相同等等,因此在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无形资产评估折现率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将在此基础上修正后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西方国家主要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折现率。其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