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

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
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

实验四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

题目:求一个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

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日期:

一、需求分析

在本实验中,由于本人编程能力问题,没有使用结构体、指针等较为复杂的东西,只是力图实现prim算法,关系的存储亦是直接使用关系矩阵存储,没有输入操作。

4、测试数据

共七个点,它们之间的权值如下:

mx[1][2]=50;

mx[1][3]=60;

mx[2][4]=65;

mx[2][5]=40;

mx[3][4]=52;

mx[3][7]=45;

mx[4][5]=50;

mx[5][6]=70;

mx[4][6]=30;

mx[4][7]=42;

之间没有权值的两个点令其权值为1000。

二、概要设计

为实现上述程序功能,用关系矩阵存储节点间权值。

2、本程序包含两个模块:

(1)主程序模块:

int main(){

定义变量;

接受命令;

处理命令;

退出(return 0);

}

(2)prime算法的实现,产生最小生成树。

三、详细设计

1,预编译部分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VEX 30 //定义最大点的个数

#define MAXCOST 1000 //定义最大权值,用来描述两点间没有关系

2,主函数

int main()

{

int n=7,i=0,j=0,mx[MAXVEX][MAXVEX];//定义节点数、关系矩阵、循环变量

for (i=0;i<=n;i++)

{

for (j=0;j<=n;j++)

{

mx[i][j]=MAXCOST; //初始化关系矩阵,使每个值都为最大权值}

}

mx[1][2]=50; //描述节点间关系

mx[1][3]=60;

mx[2][4]=65;

mx[2][5]=40;

mx[3][4]=52;

mx[3][7]=45;

mx[4][5]=50;

mx[5][6]=70;

mx[4][6]=30;

mx[4][7]=42;

cout<<"最小生成树为"<

prim(mx,n);

return 0;

}

3,prime算法

void prim(int c[MAXVEX][MAXVEX], int n)

{

int i,j,k,min,lowcost[MAXVEX],closest[MAXVEX];

for (i=2;i<=n;i++)

{

lowcost[i]=c[1][i]; //把与第一个节点关联的节点之间的权值存到数组内

closest[i]=1; //标记未处理节点

}

closest[1]=0;

for (i=2;i<=n;i++)

{

min=MAXCOST;

j=1;

k=i;

while (j<=n) //寻找最小权值节点

{

if (lowcost[j]

{

min=lowcost[j];

k=j;

}

j++;

}

cout<<"("<

closest[k]=0;

for (j=2;j<=n;j++) //节点j通过k连到图中

{

if (closest[j]!=0 && c[k][j]

{

lowcost[j]=c[k][j];

closest[j]=k;

}

}

}

}

四、调试分析

本实验语法和初始阶段的构思都比较难,所以我简化了一些非必要的部分,故而在完成本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调试问题不多。

五、运行结果

六、实验环境

(1)Windows XP系统下

(2)编程环境:VC6.0++ ,TC2.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图的遍历和生成树求解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6014389 题目: 图的遍历和生成树求解实现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 2012 年 12 月 09 日 完成时间: 2012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1 需求分析 (5) 1.1任务与分析 (5) 1.2测试数据 (5) 2 概要设计 (5) 2.1 ADT描述 (5) 2.2程序模块结构 (7) 软件结构设计: (7) 2.3各功能模块 (7) 3 详细设计 (8) 3.1结构体定义 (19) 3.2 初始化 (22) 3.3 插入操作(四号黑体) (22) 4 调试分析 (22) 5 用户使用说明 (23) 6 测试结果 (24) 结论 (26)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阐明各种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讨论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在其上进行各种运算时的实现算法,并对算法的效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是应用以前学习的数据结构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知识,结合起来才完成了这个程序。 因为图是一种较线形表和树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在线形表中,数据元素之间仅有线性关系,每个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并且在图形结构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图中任意两个数据元素之间都可能相关。因此,本程序是采用邻接矩阵、邻接表、十字链表等多种结构存储来实现对图的存储。采用邻接矩阵即为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和十字链表都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结构。对图的遍历分别采用了广度优先遍历和深度优先遍历。 关键词:计算机;图;算法。

实习三--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实习三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1?需求分析 问题描述: 若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通信网络,只需要架设n-1条路线即可。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建设这个通信网,是一个网的最小生成树问题。 基本要求: (1) 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其中,以课本8.7节中的等 价类表示构造生成树过程中的连通分量。 (2) 利用普里姆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 (3) 以文本文件形式输出生成树中各条边以及他们的权值。 2.设计 (1) 设计思想:创建邻接矩阵存储结构。本程序主要分为两个模块:创建邻接矩阵模块,最小生成树模块。创建邻接矩阵模块:以邻接矩阵的存储形式创建无向网。最小生成树模块:生成最小生成树,输出其各条边及权值。 (2) 概要设计:int型LocateVex函数判断权值在矩阵的位置;声明CraeteGraph 函数创建邻接矩阵;声明kruskal函数用于生成最小生成树;声明main函数为程序调用步骤。 (3) 设计详细:a.将程序分为两个模块: B. 主函数流程图:

C. 最小生成树流程图 (4) 调试分析:--变量没定义就使用 --子函数嵌套定义; --使用数组是越界; (5) 用户手册:a.主页面: 解决:定义完变量在使用。 解决:子函数单独定义,可调用。 解决:注意数组的值,注意不能越界 b.输入顶点数及边数的信息:

d.输入顶点及权值 c.输入顶点信息 (6)测试结果:输出最小生成树及 权值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defi ne MAX 100 #defi ne MAX_VERTEXNUM 20 typedef char Vertex[MAX];〃 顶点字符串 typedef int Adjmatrix[MAX_VERTEXNUM][MAX_VERTEXNUM];〃 邻接矩阵 typedef struct//定义图 〔用空格隔 卷迎建设通 请输入顶蕉 譎入m 个顶点的信息* :青紹3条边的两个顶点及权値;〔用空格隔开) 欢迎建 i 珮入 请输入彳个顶点的信息; 論条迪的两个顶点及权值;(用空格隔开) 嚴费矗数颓边数’(用空槨研) 歸 个顶点的信息:(压空格隔开) 最小生成树的各条边及权值 为 1-2-1 飯黑边数:(用空格隔 开) (用空格隔开) 長和边数:(用空格隔开) (用空格隔开) 嬲边数

7.4.1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7.4.1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void DFSForest(Graph G,CSTree &T) //建立无向图G的深度优先生成森林的 //(最左)孩子(右)兄弟链表T。 { T=NULL; for(v=0;vnextSibling=p; //是其他生成树的根(前一棵的根的“兄弟”)。 q=p; //q指示当前生成树的根。 DFSTree(G,v,p); //建立以p为根的生成树。 }// if(!visited[v]) }// for(v=0;vlchild=p;first=FALSE; }// if(first) else //w是v的其它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 { //是上一邻接顶点的右兄弟节点。 q->nextsibling=p; }// else q=p; DFSTree(G,w,q); //从第w个顶点出发深度优先遍历图G,建立子生成树q。 }// if(!visited[w]) }// for(w=FirstAdjVex(G,v); }// DFSTree

分别利用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实现求图的最小生成树

/*分别利用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实现求图的最小生成树*/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VertexNum 12 #define MaxEdgeNum 20 #define MaxValue 1000 typedef int Vertextype; typedef int adjmatrix[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typedef Vertextype vexlist[MaxVertexNum]; int visited[MaxVertexNum]={0}; struct edgeElem {int fromvex; int endvex; int weight; }; typedef struct edgeElem edgeset[MaxVertexNum]; void Creat_adjmatrix(vexlist GV,adjmatrix GA,int n,int e) {int i,j,k,w; printf("输入%d个顶点数据",n); for(i=0;i

if(i==j) GA[i][j]=0; else GA[i][j]=MaxValue; printf("输入%d条无向带权边",e); for(k=0;k

数据结构编程——求无向图连通子图

#include #include void DFS(int **a,int v,int *k,int n,int *visit){ int *S=(int *)malloc(50*sizeof(int)); int top=-1,j; (*k)++; visit[v]=1; ++top; S[top]=v; while(top!=-1){ v=S[top]; for(j=1;j<=n;j++){ if(a[v][j]==1&&visit[j]==0){ (*k)++; visit[j]=1; S[++top]=j; break; } if(j==n)top--; } } } void xxxx(){ int n,m,i;//n个顶点,m条边 scanf("%d %d",&n,&m);

int *visit=(int *)malloc((n+1)*sizeof(int)); int **a=(int **)malloc((n+1)*sizeof(int*)); int e,f; for(e=0;e<=n;e++){ a[e]=(int *)malloc(sizeof(int)*(n+1)); } for(e=1;e<=n;e++) for(f=1;f<=n;f++) a[e][f]=0; for(e=1;e<=n;e++) visit[e]=0; for(i=1;i<=m;i++){ scanf("%d %d",&e,&f); a[e][f]=1; a[f][e]=1; } int k=0; int sum=0; int *b=(int *)malloc((n+1)*sizeof(int)); DFS(a,1,&k,n,visit); sum++; b[0]=k; e=1; int v; for(v=1;v<=n;v++){ k=0; if(visit[v]==0){ DFS(a,v,&k,n,visit); sum++; b[e]=k; e++; } } printf("%d\n",sum); int t; for(i=0;i

最小生成树算法分析

最小生成树算法分析 一、生成树的概念 若图是连通的无向图或强连通的有向图,则从其中任一个顶点出发调用一次bfs或dfs后便可以系统地访问图中所有顶点;若图是有根的有向图,则从根出发通过调用一次dfs或bfs亦可系统地访问所有顶点。在这种情况下,图中所有顶点加上遍历过程中经过的边所构成的子图称为原图的生成树。 对于不连通的无向图和不是强连通的有向图,若有根或者从根外的任意顶点出发,调用一次bfs或dfs后一般不能系统地访问所有顶点,而只能得到以出发点为根的连通分支(或强连通分支)的生成树。要访问其它顶点需要从没有访问过的顶点中找一个顶点作为起始点,再次调用bfs 或dfs,这样得到的是生成森林。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图的生成树是不唯一的,不同的搜索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生成树,即使是同一种搜索方法,出发点不同亦可导致不同的生成树。 可以证明:具有n个顶点的带权连通图,其对应的生成树有n-1条边。 二、求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 严格来说,如果图G=(V,E)是一个连通的无向图,则把它的全部顶点V和一部分边E’构成一个子图G’,即G’=(V, E’),且边集E’能将图中所有顶点连通又不形成回路,则称子图G’是图G的一棵生成树。 对于加权连通图,生成树的权即为生成树中所有边上的权值总和,权值最小的生成树称为图的最小生成树。 求图的最小生成树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下面的这个例题。

例1、城市公交网 [问题描述] 有一张城市地图,图中的顶点为城市,无向边代表两个城市间的连通关系,边上的权为在这两个城市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的造价,研究后发现,这个地图有一个特点,即任一对城市都是连通的。现在的问题是,要修建若干高速公路把所有城市联系起来,问如何设计可使得工程的总造价最少。 [输入] n(城市数,1<=n<=100) e(边数) 以下e行,每行3个数i,j,w ij,表示在城市i,j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的造价。 [输出] n-1行,每行为两个城市的序号,表明这两个城市间建一条高速公路。 [举例] 下面的图(A)表示一个5个城市的地图,图(B)、(C)是对图(A)分别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得到的一棵生成树,其权和分别为20和33,前者比后者好一些,但并不是最小生成树,最小生成树的权和为19。 [问题分析] 出发点:具有n个顶点的带权连通图,其对应的生成树有n-1条边。那么选哪n-1条边呢?设图G的度为n,G=(V,E),我们介绍两种基于贪心的算法,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1、用Prim算法求最小生成树的思想如下: ①设置一个顶点的集合S和一个边的集合TE,S和TE的初始状态均为空集; ②选定图中的一个顶点K,从K开始生成最小生成树,将K加入到集合S; ③重复下列操作,直到选取了n-1条边: 选取一条权值最小的边(X,Y),其中X∈S,not (Y∈S); 将顶点Y加入集合S,边(X,Y)加入集合TE; ④得到最小生成树T =(S,TE)

求一个无向图G的连通分量的个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一)判断一个图有无回路 (二)求一个无向图G的连通分量的个数 一、目的和要求(需求分析): 1、了解图的定义和图的存储结构。 2、熟悉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3、理解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4、学会编程处理图的连通性问题。 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包括程序的结构,数据结构,输入/输出设计,符号名说明等) 判断一个图有无回路: 在程序设计中,先必须确定所要创建的图是有向还是无向,是图还是网,其次再根据各自的特点,用连接表来实现创建。 在有向图中,先找出入度为0的顶点,删除与这个顶点相关联的边(出边),将与这些边相关的其它顶点的入度减1,循环直到没有入度为0的顶点。如果此时还有未被删除的顶点,则必然存在环路,否则不存在回路。 无向图则可以转化为: 如果存在回路,则必然存在一个子图,是一个回路。因此回路中所有定点的度>=2。 第一步:删除所有度<=1的顶点及相关边,并将另外与这些边相关的其它顶点的度减1。 第二步:将度数变为1的顶点排入队列,并从该队列中(使用栈)取出一个顶点,并重复步骤一。 如果最后还有未删除的顶点,则存在回路,否则没有。 求一个无向图G的连通分量的个数: 用连接表创建图,对于非连通图,则需从多个顶点出发进行搜索,而每一次从一个新的起始点出发进行搜索过程中得到的顶点访问序列恰为其各个连通分量中的顶点集。所以在设计中,为了统计出无向图中的连通分量个数,则因在其深度优先所搜无向图时对函数DFSTraverse(ALGraph G)调用DFS次数进行统计,其结果便为无向图中连通分量个数。 三、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在调试和运行求一个无向图G的连通分量的个数程序时,由于执行语句块 void DFSTraverse(ALGraph G)先于void DFS(ALGraph G,int v), 而void DFSTraverse(ALGraph G)内调用了DFS( ),因此计算机无法正确运行,将两者顺序进行了交换,程序便实现了其功能,且运行正常。 四、源程序及注释:

1一个连通的无向图G

1.一个连通的无向图G,如果它的所有结点的度数都是偶数,那么它具有一条( ) A.汉密尔顿回路 B.欧拉回路 C.汉密尔顿通路 D.初级回路 2.设G是连通简单平面图,G中有11个顶点5个面,则G中的边是( ) A.10 B.12 C.16 D.14 3.在布尔代数L中,表达式(a∧b)∨(a∧b∧c)∨(b∧c)的等价式是( ) A.b∧(a∨c) B.(a∧b)∨(a’∧b) C.(a∨b)∧(a∨b∨c)∧(b∨c) D.(b∨c)∧(a∨c) 4.设i是虚数,·是复数乘法运算,则G=<{1,-1,i,-i},·>是群,下列是G的子群是( ) A.<{1},·> B.〈{-1},·〉 C.〈{i},·〉 D.〈{-i},·〉 5.设Z为整数集,A为集合,A的幂集为P(A),+、-、/为数的加、减、除运算,∩为集合的交 运算,下列系统中是代数系统的有( ) A.〈Z,+,/〉 B.〈Z,/〉 C.〈Z,-,/〉 D.〈P(A),∩〉 6.下列各代数系统中不含有零元素的是( ) A.〈Q,*〉Q是全体有理数集,*是数的乘法运算 B.〈Mn(R),*〉,Mn(R)是全体n阶实矩阵集合,*是矩阵乘法运算 C.〈Z, 〉,Z是整数集, 定义为x xy=xy, ?x,y∈Z D.〈Z,+〉,Z是整数集,+是数的加法运算 7.设A={1,2,3},A上二元关系R的关系图如下: R具有的性质是 A.自反性 B.对称性 C.传递性 D.反自反性 8.设A={a,b,c},A上二元关系R={〈a,a〉,〈b,b〉,〈a,c〉},则关系R的对称闭包S(R)是( ) A.R∪I A B.R C.R∪{〈c,a〉} D.R∩I A 9.设X={a,b,c},Ix是X上恒等关系,要使Ix∪{〈a,b〉,〈b,c〉,〈c,a〉,〈b,a〉}∪R为X上的 等价关系,R应取( ) A.{〈c,a〉,〈a,c〉} B.{〈c,b〉,〈b,a〉} C.{〈c,a〉,〈b,a〉} D.{〈a,c〉,〈c,b〉} 10.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 B.??? C.{?}?? D.{?}∈? 11.设解释R如下:论域D为实数集,a=0,f(x,y)=x-y,A(x,y):x

求出下图的最小生成树

求出下图的最小生成树 解:MATLAB程序: % 求图的最小生成树的prim算法。 % result的第一、二、三行分别表示生成树边的起点、终点、权集合 % p——记录生成树的的顶点,tb=V\p clc;clear; % a(1,2)=50; a(1,3)=60; % a(2,4)=65; a(2,5)=40; % a(3,4)=52;a(3,7)=45; % a(4,5)=50; a(4,6)=30;a(4,7)=42; % a(5,6)=70; % a=[a;zeros(2,7)]; e=[1 2 20;1 4 7;2 3 18;2 13 8;3 5 14;3 14 14;4 7 10;5 6 30;5 9 25;5 10 9;6 10 30;6 11 30;7 8 2;7 13 5;8 9 4;8 14 2;9 10 6;9 14 3;10 11 11;11 12 30]; n=max([e(:,1);e(:,2)]); % 顶点数 m=size(e,1); % 边数 M=sum(e(:,3)); % 代表无穷大 a=zeros(n,n); for k=1:m a(e(k,1),e(k,2))=e(k,3); end a=a+a';

a(find(a==0))=M; % 形成图的邻接矩阵 result=[];p=1; % 设置生成树的起始顶点 tb=2:length(a); % 设置生成树以外顶点 while length(result)~=length(a)-1 % 边数不足顶点数-1 temp=a(p,tb);temp=temp(:); % 取出与p关联的所有边 d=min(temp); % 取上述边中的最小边 [jb,kb]=find(a(p,tb)==d); % 寻找最小边的两个端点(可能不止一个) j=p(jb(1));k=tb(kb(1)); % 确定最小边的两个端点 result=[result,[j;k;d]]; % 记录最小生成树的新边 p=[p,k]; % 扩展生成树的顶点 tb(find(tb==k))=[]; % 缩减生成树以外顶点 end result % 显示生成树(点、点、边长) weight=sum(result(3,:)) % 计算生成树的权 程序结果: result = 1 4 7 8 14 7 9 13 10 10 14 10 11 4 7 8 14 9 13 10 2 5 11 3 6 12 7 10 2 2 3 5 6 8 9 11 1 4 30 30 weight = 137 附图 最小生成树的权是137

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作者:————————————————————————————————日期:

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图的逻辑结构 ⑵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⑶验证图的邻接矩阵存储及其遍历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1)建立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 (2)对建立的无向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对建立的无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三、设计与编码 (1)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 (2)算法设计 (3)编码 // 图抽象类型及其实现.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stdafx.h" #include"Graph.h" #include"iostream.h" int Graph::Find(int key,int &k) { ?int flag=0; ?for(int i=0;i<VertexLen;i++) ?if(A[i].data.key==key){k=i;flag=1;break;}; return flag; }; int Graph::CreateGraph(int vertexnum,Edge *E,int edgenum) {//由边的集合E(E[0]~E[VertexNum-1]),生成该图的邻接表

表示 if(vertexnum<1)return(-1);//参数vertexnum非法int i,front,rear,k; ?Enode *q; ?//先生成不带边表的顶点表--即顶点为孤立顶点集 ?A=newVnode[vertexnum]; if(!A)return(0);//堆耗尽 ?for(i=0;ikey=front; q->Weight=E[i].weight; ??q->next=A[rear].first; ?A[rear].first=q; ?A[rear].data.OutDegree++; A[front].data.InDegree++; ?if(Type>2) { ??q=new Enode;

离散数学--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图的存储表示和以及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 二、实验内容: 1.实现图的存储,并且读入图的内容。 2.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网络的最小生成树。 3.实现构造生成树过程中的连通分量抽象数据类型。 4.以文本形式输出对应图的最小生成树各条边及权值。 三、实验要求: 1.在上机前写出全部源程序; 2.能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程序; 3.用户界面友好。 需求分析: 1、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 2、以用户指定的结点为起点,分别输出每种遍历下的结点访问序列; 3、输入为存在边的顶点对,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值;输出为所得到的邻接矩 阵以及按权排序后的边和最后得到的最小生成树; 克鲁斯卡尔算法:假设WN=(V,{E}) 是一个含有n 个顶点的连通网,按照构造最小生成树的过程为:先构造一个只含n 个顶点,而边集为空的子图,之后,从网的边集 E 中选取一条权值最小的边,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分属不同的树,则将其加入子图,反之,若该条边的两个顶点已落在同一棵树上,则不可取,而应该取下一条权值最小的边再试之。依次类推,直至只有一棵树,也即子图中含有n-1条边为止。 测试数据: 自行指定图进行运算

四、详细设计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20 #define MAX 20 typedef struct { int begin; int end; int weight; }edge; typedef struct { int adj; int weight; }AdjMatrix[MAX][MAX]; typedef struct { AdjMatrix arc; int vexnum, arcnum; }MGraph; void CreatGraph(MGraph *); void sort(edge* ,MGraph *); void MiniSpanTree(MGraph *); int Find(int *, int ); void Swapn(edge *, int, int); void CreatGraph(MGraph *G) {

图的遍历及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实验三最小生成树问题 班级:计科1101班 学号:05 姓名:杜茂鹏 2013年5月23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图的存储表示和以及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 二、实验内容 1.实现图的存储,并且读入图的内容。 2.利用普里姆算法求网络的最小生成树。 3.实现构造生成树过程中的连通分量抽象数据类型。 4.以文本形式输出对应图的最小生成树各条边及权值。 三、实验要求 1.在上机前写出全部源程序; 2.能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程序; 3.用户界面友好。 四、概要设计、 首先采用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然后从终端输入图的顶点名称、弧以及弧的权值建立邻接矩阵,并将图存储在文件中。 然后利用已经建好的图,分别对其进行深度、广度优先遍历,一次输出遍历的顶点 最后建立此图的最小生成树,并将对应的边及权值写入文件中。 六、详细设计 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FINITY INT_MAX owcost!=0&&mini>cld[i].lowcost) { mini=cld[i].lowcost; s1=i; } } return s1; } void CreateUDN(MGraph &G) { int IncInfo; printf("请分别输入顶点数/弧数/以及弧所含信息:"); scanf("%d %d %d",&,&,&IncInfo);

getchar(); for(int i=0;i<;i++){ dj=INFINITY; [i][j].info=NULL; } for(int k=0;k<;k++) { char v1,v2; int w,i,j; printf("输入一条边依附的顶点及权值:"); dj=w; if(IncInfo) *[i][j].info=IncInfo; [j][i]=[i][j]; getchar(); } } dj!=INFINITY) DFS(G,j); } void BFSTraverse(MGraph G,void(*Visit)(MGraph G,int v)) { LinkQueue Q; for(int v=0;v<;v++) visited[v]=0; InitQueue(Q); for(int v=0;v<;v++) if(!visited[v]) { visited[v]=1; Visit(G,v); EnQueue(Q,[v]); while(!QueueEmpty(Q)) { DeQueue(Q); for(int j=0;j<;j++) if(!visited[j]&&[v][j].adj!=INFINITY) { visited[j]=1; Visit(G,j); EnQueue(Q,[j]); } } } } void MiniSpanTree_PRIM(MGraph G,char u)

最小生成树问题,图形输出最小生成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系别电子信息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2年7 月12日

目录 1 需求分析 (2) 2 概要设计 (2) 2. 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2) 2 . 2模块划分 (3) 3 详细设计 (4) 3. 1数据类型的定义 (4) 3. 2主要模块的算法描述 (6) 4 调试分析 (10) 5 用户手册 (10) 6 测试结果 (11) 7 附录(源程序清单) (13) 参考文献 (20)

一、需求分析 1.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通信网络,只需要架设n-1条线路即可,而要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建设这个通信网,就需要在这个网中求最小生成树。 (1)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 (2)实现教科书 6.5 节中定义的抽象数据类型 MFSet 。以此表示构造生成树过程中的连通分量。 (3)输入顶点个数,输入顶点序号(用整型数据[0,1,2,……,100]表示),输入定点之间的边的权值(整型数据)。系统构造无向图,并求解最小生成树。 (4)以图形和文本两种形式输出最小生成树。 2.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 (1)随机生成一个图; (2)输入图坐标信息; (3)以文本形式输出最小生成树; (4)以图形形式输出最小生成树; (5)以图形形式输出构造的图; (6)结束。 3.测试数据 (1)用户输入需要构造的图形顶点个数,假设顶点个数为4; (2)C语言函数随机生成的图形,顶点分别为a,b,c,d,权值分别为: ab=75,ac=99,ad=80,bc=33,bd=93,cd=19; (3)最小生成树边的权值分别为:ab=75,bc=33,cd=19; (4)结束。 二、概要设计 1. 图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Gragh{ 数据对象V: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 R={VR} VR={| v,w∈V且P(v,w),表示从v到w的弧, 谓词P(v,w)定义了弧的意义或信息 } 基本操作P: CreateGraph(&G,V,VR); 初始条件:V是图的顶点集,VR是图中弧的集合。 操作结果:按V和VR的定义构造图G。 DestroyGragh(&G);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图G。 GetVex(G,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值。 FirstAdjvex(G,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是G中某个顶点。

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图的逻辑结构 ⑵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⑶验证图的邻接矩阵存储及其遍历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1)建立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 (2)对建立的无向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对建立的无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三、设计与编码 (1)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 (2)算法设计 (3)编码 // 图抽象类型及其实现.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stdafx.h" #include"Graph.h" #include"iostream.h" int Graph::Find(int key,int &k) { int flag=0; for(int i=0;i

if(vertexnum<1)return(-1);//参数vertexnum非法 int i,front,rear,k; Enode *q; //先生成不带边表的顶点表--即顶点为孤立顶点集 A=new Vnode[vertexnum]; if(!A)return(0);//堆耗尽 for(i=0;ikey=front; q->Weight=E[i].weight; q->next=A[rear].first; A[rear].first=q; A[rear].data.OutDegree++; A[front].data.InDegree++; if(Type>2) { q=new Enode; if(!q)return(0); q->key=rear; q->next=A[front].first;

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求无向连通图得生成树 一、实验目得 ⑴掌握图得逻辑结构 ⑵掌握图得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⑶验证图得邻接矩阵存储及其遍历操作得实现 二、实验内容 (1)建立无向图得邻接矩阵存储 (2)对建立得无向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对建立得无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三、设计与编码 (1)本实验用到得理论知识 (2)算法设计 (3)编码 // 图抽象类型及其实现、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stdafx。h” #include”Graph.h" #include”iostream。h” intGraph::Find(int key,int&k) { int flag=0; for(inti=0;i〈VertexLen;i++) ?if(A[i]、data。key==key){k=i;flag=1;break;}; ?return flag; }; int Graph::CreateGraph(int vertexnum,Edge *E,int edge num) {?//由边得集合E(E[0]~E[VertexNum—1]),生成该图得邻接表表示?if(vertexnum<1)return(—1);//参数vertexnum非法 ?int i,front,rear,k;

Enode *q; //先生成不带边表得顶点表-—即顶点为孤立顶点集 A=new Vnode[vertexnum]; ?if(!A)return(0);//堆耗尽 for(i=0;i〈vertexnum;i++) { ?A[i]、data、key=i; ?A[i]、tag=0; ??A[i]、data.InDegree=A[i]、data。OutDegree=A[i]、tag=0; ?A[i]、first=0; }; VertexLen=vertexnum; //在生成边表 ?if(edgenum〈0)return(1);//无边得图 for(i=0;i<edgenum;i++) { ? front=E[i]。Head;rear=E[i]。Tail; ?if(!Find(rear,k) ||!Find(front,k))return(-2);//参数E非法 ?q=new Enode; ?if(!q)return(0); ??q->key=front; q->Weight=E[i]、weight; ? q—>next=A[rear]。first; A[rear]、first=q; A[rear]、data.OutDegree++; ? A[front]、data。InDegree++; if(Type>2) ?{ ?q=new Enode; if(!q)return(0); ??q—〉key=rear; ???q-〉next=A[front]、first; ??A[front]。first=q;

图的最小生成树的实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图的最小生成树的实现(Kruskal算法) (Kruskal算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1 年 3 月 4 日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评阅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

图的最小生成树的实现(Kruskal算法)是一种按照网中边的权值递增的顺序构造最小生成树的方法.在构造过程中,按照网中边的权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不断选取当前当前为被选取的边集中权值最小的边.最后形成的连通分量便是最小生成树.在存储图时选取邻接矩表.此算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判断回路,解决办法是定义一个一维数组,让f[i]=I,在增加边时判断f[i]是否和f[j]相同.这样的设计更方便实用,可以使用户更好的使用. 关键词:邻接矩阵;邻接表;kruskal;最小生成树

1 课题描述 (1) 2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2) 3 逻辑设计 (3) 4 程序编码 (5) 6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1 课题描述 图的最小生成树的定义:设图连通G的所有边的集合E(G),在从任意顶点出发便利图时,必定将E(G)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便利的边的集合,另一个是剩余的.把经历的边的集合和图G中所有顶点一起构成连通图G的极小连通子图。这个连通图是一棵生成树,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不是唯一的,连通图的一次遍历所经历的边的集合及图中所有顶点的集合就构成了该图的一棵生成树,对连通图的不同遍历,就可得到不同的生成树。如果无相连通图是一个网,那么它所有生成树中必有一棵边的权值总和最小的生成树,我们称这棵树是最小生成树。本次课设将采用Kruskal算法解决最小生成树问题。 1

实习三--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实习三求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 1.需求分析 问题描述: 若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通信网络,只需要架设n-1条路线即可。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建设这个通信网,是一个网的最小生成树问题。 基本要求: (1)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其中,以课本8.7节中的等 价类表示构造生成树过程中的连通分量。 (2)利用普里姆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 (3)以文本文件形式输出生成树中各条边以及他们的权值。 2.设计 (1)设计思想:创建邻接矩阵存储结构。本程序主要分为两个模块:创建邻接矩阵模块,最小生成树模块。创建邻接矩阵模块:以邻接矩阵的存储形式创建无向网。最小生成树模块:生成最小生成树,输出其各条边及权值。 (2)概要设计:int型LocateVex函数判断权值在矩阵的位置;声明CraeteGraph 函数创建邻接矩阵;声明kruskal函数用于生成最小生成树;声明main函数为程序调用步骤。 (3)设计详细:a.将程序分为两个模块: B.主函数流程图:

c.最小生成树流程图 (4)调试分析:--变量没定义就使用解决:定义完变量在使用。 --子函数嵌套定义;解决:子函数单独定义,可调用。 --使用数组是越界;解决:注意数组的值,注意不能越界。 (5)用户手册:a.主页面: b.输入顶点数及边数的信息:

c.输入顶点信息: d.输入顶点及权值: (6)测试结果:输出最小生成树及权值: (7)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100 #define MAX_VERTEXNUM 20 typedef char Vertex[MAX];//顶点字符串 typedef int Adjmatrix[MAX_VERTEXNUM][MAX_VERTEXNUM];//邻接矩阵typedef struct//定义图

图的最小生成树

#ifndef _ _MY_KRUSKAL_H_ _ #define _ _MY_KRUSKAL_H_ _ #include"adj_list_undir_network.h" #include"equivalence.h" #include"min_priority_lk_queue.h" template struct KruskalEdge { int vertex1,vertex2; WeightType weight; KruskalEdge(int v1=-1,int v2=-1,int w=0):vertex1(v1),vertex2(v2),weight(w){}; }; template bool operator<=(const KruskalEdge &first,const KruskalEdge &second) { return first.weight<=second.weight; } template void MiniSpanTreeKruskal(const AdjListUndirNetwork &net) { int vexNum=net.GetVexNum(); Equivalence equival(vexNum); MinPriorityLinkQueue< KruskalEdge >prioQ; for (int v=0;v=0;u=net.NextAdjVex(v,u)) { if(vkEdge(v,u,net.GetWeight(v,u)); prioQ.InQueue(kEdge); } } } for(int count=0;countkEdge; prioQ.OutQueue(kEd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