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机使用铜管对照表

分体式空调机使用铜管对照表

分体式空调机使用铜管对照表

1HP : 1/4&3/86.35&0.769.52&0.760.0160.046

1.5HP:1/4&1/26.35&0.761

2.70&0.890.0160.093

2HP:1/4&5/86.35&0.7615.88&1.020.0160.155

小3HP:3/8&1/29.52&0.7612.70&0.890.0930.046

大3HP:3/8&5/89.52&0.7615.88&1.020.0460.155

小5HP:3/8&3/49.52&0.7619.05&1.070.0460.233

大5HP:1/2&3/412.07&0.8919.05&1.070.0930.233

铜管外径与壁厚可按客户要求订做

2.保温管可采用白色复合保温管以及黑色橡塑保温管。

3.3M-10M的空调被覆铜管两端可接铜套头

4.&P12.7mm(1/2&) , &P1

5.88mm(5/8&) , &P19.05mm(3/4&), 长度为3M-8M的规格铜管两端可加工外线波纹管(不用焊接),可随意弯曲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1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 第3种:(4.7MPa)用 5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 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19.05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0.4,+0.08)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3.0MPa,以3.0MPa为设计压力,φ19.05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3.0×19.05)/(2×33+0.8×3.0)+0 =0.8355mm 取整t=0.9mm,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0.06,+0.08)mm内,如果t取1.0mm,就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②R410A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410A制冷系统高压侧最高压力设计为4.15MPa,则其壁厚计算为: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4.15×19.05)/(2×33+0.8×4.15)+0 =1.14mm 进行取整t=1.2mm,此壁厚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V级偏差也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选择壁厚为1.2mm的O形管,相比选择壁厚为1.0mm的H/2型管,成本增加了20%,这样设计是不合算的。而根据附表2可以知道采用H/2(TP2Y)铜管,壁厚为1.0mm时,其耐压可达到6.684MPa,完成符合设计压力的要求,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壁厚为1.0mm 的H/2(TP2Y)铜管。

2021年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欧阳光明(2021.03.07)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face.jpg(21.89 K)2012-2-22 0:56:331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 第3种:(4.7MPa)用 5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 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19.05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 ±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 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0.4, +0.08)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组合式空调机组各段体设计选型

概述 本课件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工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方法。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方法可参阅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 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现行标准: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该标准侧重空气动力和热工能; EN1886-1998《建筑通风用空气处理机组机械性能》,该标准是EN标准系列中建筑通风和空调用机组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侧重箱体结构的机械性能。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一般换热器的命名方法: 换热器的中文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M表示换热器厚度方向铜管排数,N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换热器的的系列代号方法如下:

完整的换热器的表示方法如下: ZK.HRQ3Z 换热器M×N×L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ZK.HRQ3Z 换热器8×24×2015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表示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水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 每排管数为24(N=24)、换热器迎风面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 (L=2015)的左式换热器。 具体名称命名方式可参阅换热器命名。 换热器的设计: 一、基本参数的设计: M 一般尽量按客户要求选择,在客户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N、L的值,加上我们的经验公式(见后)进行计算。 N、L 根据我们规划的段位尺寸,保证换热器在表冷段中便于安装,且有最大的换热面积和迎风面积,具体的段位尺寸见组合空调标准段位图。 二、翅片和铜管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有波纹片、开窗片、平片三种翅片形式。波纹片主要是与φ16铜管 配套,开窗片、平片与φ9.52铜管配套。风机盘管主要采用φ9.52铜管套平片,空调箱按风量区别,5000m3/h以上的采用φ16铜管套波纹片,5000m3/h以下的 采用φ9.52铜管套开窗片。 波纹片与φ16铜管换热器特点:风阻较小,换热能力较小。开窗片与φ9.52的换热器特点:风阻较大,换热能力较大。平片与φ9.52的换热能力最小。 三、铜管管路的分布 根据载体——水在管路中的走向及流程分布,管路可以分为:全回路、1/2回路、3/4回路等,目前多采用的为全回路、1/2回路。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

编制:许辉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换热器(表冷器)如何设计 第二章风机和风机电机的设计选型 第三章加湿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四章风阀及电动执行器的设计选型 第五章过滤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六章消声器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七章减震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八章转轮热回收装置的知识和设计选型第九章框架防冷桥原理介绍 第十章挡水板的设计选型方法和工作原理

概述 本规范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工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方法。组合式空调机组基本型号有24个,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长、宽、高是按模数进行设计,标准规定:1M=158mm,基本命名方式为:MKZXXXX,前两为数字表高度上的模数,后两位表示宽度上的模数,尺寸的计算方法为:L=XX*158+50(70)。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 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第一章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 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 以换热器的中文名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 ,M 表示换热器的排数,N 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 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换热器的的系列代号方法如下: 完整的换热器的表示方法如下: MK .HRQ3Z 换热器M ×N ×L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MK .HRQ3Z 换热器8×24×2015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表示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水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每排管数 为24(N=24)、换热器迎风面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 (L=2015)的左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设计: 一、 基本参数的设计: M 一般尽量按客户要求选择,在没有客户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N 、L 的值,加上我们的经验公式(见后)进行计算。 N 、L 根据我们规划的段位尺寸,保证换热器在表冷段中便于安装,且有最大的换热面积和迎风面积,具体的段位尺寸见组合空调标准段位图。 二 、翅片和铜管的选择 目前我们公司有波纹片、开窗片、平片三种翅片形式。波纹片主要是与φ16铜管配套,开窗片、平片与φ9.52铜管配套。风机盘管主要采用φ9.52铜管套平片,空调箱按风量区 换热器基本代号,换热器汉语拼音缩写,用HRQ表示 空调末端产品基本代号,美的空调汉语拼音缩写,用MK表示MK ·HRQ 部件分隔符,用“·”表示 □换热管代号,φ16换热管缺省不表示,φ9.52用U表示 □换热器总水管代号,用1、2、3、4表示,分别代表通径 为DN40、DN50、DN65、DN80的总水管 □ 左、右式换热器区别代号,左式用Z表示、右式用Y表示。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 1. 工作简况 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术语 删除平螺旋盘管。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产品分类 扩宽了管材的规格,外径由原来4mm~30mm扩为3mm~30mm;盘管壁厚由原来~2.0mm扩为~2.0mm,盘卷的内外直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如表1所示)。 表1 盘卷内外直径单位为毫米 类最小内最大外卷外 1 15层绕管2056本标蚊香形管110—≤610 1 230—75~400 层绕管卷 1 000≤—平螺旋管卷— 250原17791-1999 ,φ300φ400,500φ——蚊香形管卷— ,,φ800φ900600φ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2所示。由于管材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管材的尺寸偏差普遍加严,具体如表3.3.1单位为毫米表2 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 壁厚平均外径 >~>~~>~>~允许偏差尺寸范围(±)允许偏差(±)3~15本标准 15~20> 20~30>—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1编制目的: a.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B8607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H3300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制冷铜配管标准 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JISB8607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R404A,R507A)的设计压力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 第3种:用 5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P×OD)/(2σa+]+α(㎜) t:必须的壁厚(㎜)?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MPa)? OD:标准外径(㎜)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N/㎜2) *σa=33(N/㎜2) α:腐蚀厚度(㎜)*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计算如下: 壁厚t=[(P×O D)/(2σa+]+α(㎜) =(×)/(2×33+×)+0 =0.9558mm 取整,t=。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以为设计压力,φ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 壁厚t=[(P×OD)/(2σa+]+α(㎜) =(×)/(2×33+×)+0 =0.8355mm

分体式空调器的计算

鉴定台分体式空调器的计算: 利用SG533QB2M型压缩机配制KFR-25GW型空调器,该压缩机气缸容积Vg=16.2CM3/r ,转数N=2880r/min ,在空调名义工况下能效比EER为2500/880(W/W),性能系数COP为2800/860(W/W)〉。 制冷系统(制热系统)原理如图1-1所示。

制冷循环如图1-2所示制冷循环如图1-2所示; 制冷循环如图1-3所示。 空气循环系统在制冷时,室内外换热器空气在进口处的温度参数如下: 室内侧,进口温度C t N 271=(干球),C t c 5.191=(湿球), 出口温度C t N 152=(干球),C t c 5.132=(湿球), 室外侧,进口温度C t w 353=(干球),C t c 243=(湿球), 出口温度C t w 454=(干球)。

空气循环系统在制热时,室内外换热器空气在进口处的温度参数如下: 室内侧,进口温度C t N 211=(干球),C t c 151=(湿球), 出口温度C t N 372=(干球), 室外侧,进口温度C t w 73= (干球),C t c 63=(湿球), 出口温度C t w 44=(干球),C t c 7.34=(温球)。 ㈠制冷系统制冷运行循环计算 已知所需制冷量w Q 25000 = 。 ①单位质量制冷量 )/(89.1492.47509.62560Kg KJ i i q o =-=-= 。 ②单位容积制冷量 )/(81.3485043 .089.1493 1 m KJ v q q o v === 。 ③制冷剂质量循环量 )/(6089 .1496.325000h kg q Q m o o =?= = 。 ④制冷剂体积循环量 )(58.2043.0603 1h m v m V o o =?== 。 与压缩机排气量S V 比较 ⑤压缩机排气量= =60n V V g S λ16.2×10-6×0.95×2880× 60=2.66(m 3/h)>2.58(m 3/h),(可以) 。 ⑥单位质量制冷剂移热量K q 。)/(76.1912.47596.66652kg KJ i i q K =-=-= m o V 0 q v q

组合式空调机组相关知识与设计选型

组合式空调机组相关知识及设计选型 编制:许辉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换热器(表冷器)如何设计 第二章风机和风机电机的设计选型 第三章加湿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四章风阀及电动执行器的设计选型 第五章过滤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六章消声器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七章减震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八章转轮热回收装置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九章框架防冷桥原理介绍 第十章挡水板的设计选型方法和工作原理

概述 本规范描述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设计参数、性能要求、设计工况及各元件设计和选型方法。组合式空调机组基本型号有24个,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长、宽、高是按模数进行设计,标准规定:1M=158mm,基本命名方式为:MKZXXXX,前两为数字表高度上的模数,后两位表示宽度上的模数,尺寸的计算方法为:L=XX*158+50(70)(面板厚度为30mm时取50,面板厚度为50mm时取70)。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方法可参阅组合式空调机组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QMZ-J20.011-2007)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

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第一章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 换热器的中文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M*N*L,M表示换热器厚度方向铜管排数,N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 1. 工作简况 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20062784-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3.1 术语 删除平螺旋盘管。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3.2 产品分类 扩宽了管材的规格,外径由原来4mm~30mm扩为3mm~30mm;盘管壁厚由原来0.3mm~2.0mm扩

组合式空调机组知识及设计选型

组合式空调机组知识、设计选用、ZK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换热器(表冷器)如何设计 第二章风机和风机电机的设计选型 第三章加湿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四章风阀及电动执行器的设计选型 第五章过滤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六章消声器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七章减震器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八章转轮热回收装置的知识和设计选型 第九章框架防冷桥原理介绍 第十章挡水板的设计选型方法和工作原理

概述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型号很多,不同公司的产品也不一样,功能段包括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各种加湿、风机段、消声段等二十余种功能段。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具体命名方法可参阅组合式空调机组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QMZ-J20.011-2007)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设计工况: 混合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表冷段、热盘管段、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消声段等进行自由组合,对空气的进行处理,满足客户对空气洁净度和舒适度、环境噪声的需求。 第一章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换热器用来实现空气与热源载体——水进行能量交换的设备,是空调末端产品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构件有进出水管、集水管、铜管、翅片、U 型管、端板等,下面主要介绍表冷器大小、翅片形式、铜管大小等的选择,其结构上的知识不做介绍。 我们公司换热器的命名方法: 换热器的中文名称加三个主参数,即:换热器 M*N*L ,M 表示换热器厚度方向铜管排数,N 表示换热器高度方向的铜管数,L 表示换热器有效长度(即换热铜管长度),如:换热器 4*20* 1500,表示4排换热器,高度方向有20根管,换热器铜管的有效长度为1500。换热器的其他构件相关尺寸都是以这三个基本参数为依据换算而来。 换热器的系列代号方法如下: 完整的换热器的表示方法如下: MK .HRQ3Z 换热器M ×N ×L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MK .HRQ3Z 换热器8×24×2015 (换热器系列部件图样代号及名称) 表示换热管规格为φ16、总水管通径为DN65(3型管)、8排(M=8)换热管、每排管数 为24(N=24)、换热器迎风面长度或换热管有效长度为2015mm (L=2015)的左式换热器。 具体名称命名方式可参阅换热器命名 。 换热器的设计: 一、 基本参数的设计: M 一般尽量按客户要求选择,在客户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N 、L 的值,加上我们的经验公式(见后)进行计算。 N 、L 根据我们规划的段位尺寸,保证换热器在表冷段中便于安装,且有最大的换热面积和迎风面积,具体的段位尺寸见组合空调标准段位图。 二 、翅片和铜管的选择 目前我们公司有波纹片、开窗片、平片三种翅片形式。波纹片主要是与φ16铜管配套,开窗片、平片与φ9.52铜管配套。风机盘管主要采用φ9.52铜管套平片,空调箱按风量区 换热器基本代号,换热器汉语拼音缩写,用HRQ表示 空调末端产品基本代号,美的空调汉语拼音缩写,用MK表示MK ·HRQ 部件分隔符,用“·”表示 □换热管代号,φ16换热管缺省不表示,φ9.52用U表示 □换热器总水管代号,用1、2、3、4表示,分别代表通径 为DN40、DN50、DN65、DN80的总水管 □ 左、右式换热器区别代号,左式用Z表示、右式用Y表示。

zk gzk系列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选型手册

第四章 ZK、GZK系列组合式空调机组 一、产品概述 格力组合式空调机组采用防冷桥铝型材结构,特殊橡胶材料密封条与外面的金属隔绝,加上铝型材的凹凸槽衔接,使漏风率非常低,保温性能好。内表无需粘贴保温绵或其他保温材料,符合洁净空调的要求。 格力组合式空调机组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多种功能段组合,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精密机械制造、纺织、化工、卷烟、制药、食品、电站等工业性空调场所,也适用于商业大厦、饭店、超市、影剧院、展览中心、体育馆、商场、宾馆、办公大楼等商用及民用大中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场所。

第一节ZK 系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一、产品命名规则 组合式空调机组型号分为整机型号和功能段型号。 1、 整机型号表示方法 ZK □ □ □ □ 序列号:两位数字,按00、01、02…排列,00可省略 功能段数:两位数字 高度模数:两位数字 宽度模数:两位数字 组合式空调机组 2、功能段型号表示方法 Z □ □ □ □ □ □ 序列号:两位数字,按00、01、02…表示,00可省略 第二特征描述 第一特征描述 高度模数:两位数字 宽度模数:两位数字 功能段代号 组合式空调机组 说明: 1)第一特征描述:对表冷段指表冷器排数,II 表示8排管,I 表示6排管,4排管不表示。非表冷段可省略。 2)第二特征描述:对表冷段或翅片式加热段指进出水(汽)方位,Y 表示右侧进出水(汽),左侧进 出水(汽)不表示。其它段可省略 。 3)顺着气流方向,进出水(汽)管在右侧的机组为“右”式机组,反之为“左”式机组。 3、示例 产品名称 型号 整机 13×09模组合式空调机组(风量5870m 3/h) ZK13090401 混合段 ZE1309 表冷段(6排管,右出水) ZF1309IY 加热段(右进出水) ZG1309Y 功能段 送风段 ZL1309

铜管壁厚确定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选择标准、配管类 别、壁厚计算公式 [ 关键词:铜管发表日期:2012-11-22 11:55:50 ]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设计选择标准、配管的类别、壁厚的计算公式、铜管的选择参数及允许值。 1 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 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 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 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 种、第2 种以及第3 种。第1 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 第2 种:相当于R410A 的设计压力(4.15MPa) 第3 种:(4.7MPa)用 5 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t= [(P×OD)/(2σ a + 0.8P)]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 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 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 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①R22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 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 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 ×OD)/(2σ a + 0.8P)] +α (㎜)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 取整,t=1.0mm。注:国标GB/T1804 规定φ 19.05 的铜管壁厚V 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 来

分体空调结构介绍

第十章分体空调结构介绍 一、室内机 底座贯流风扇外罩过滤网 面板 蒸发器 电器盒 接水盘风板

现有分体机通用得结构方式见上图(分体机得结构爆炸图),主要介绍几种结构特点:a)、底座及风道结构分体机得室内机结构就是从底座开绐构筑起来得,按结构得分类,可以说一个底座就就是 分体机得一个主体。 底座得结构基本上已体现了整台空调器得大部分结构,从底座得结构可以判断到整台空调器得能力范围。 从我们设计得角度考虑,底座较多就是以风道得结构考虑,其实底座大部分得空间就就是一个风道腔(又称为蜗壳),它与导风座(接水盘)配合就组成一个完整得风道。现时我们得风道都就是参考国内外得样机,通过进行噪音风量得测试,选择噪音风量很好得室内机作为样板机,然后通过测数,抄取风道曲线,做CNC手样,通过噪音风量试验得测试作为验证,根据情况作适当得参数修改,就进入最终得风道建模设计。 b)、蒸发器结构 分体机得蒸发器结构形式也比较多,有直排、双折、三折、四折、多折、弧形得结构排布方式,安装方式基本上就是采用两端板固定,右侧出管得方式。 无论采用那种结构方式,蒸发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并及时处理: 1.蒸发器翅片应整齐不倒片、不翘起。倒片与翘起都会引起冷凝水流动不畅而造成滴水现象。 2.蒸发器长度公差控制在±2mm以下,装配时发现装配孔偏移较大时,应及时检查蒸发器长度就是否符合要求,强制性得装配会造成蒸发器变形或底座变形。如果就是底座变形,很容易产生风道变形,这样很容易产生异音。 3.蒸发器折弯处及接合处应保证一定得密封性,我们一般在接合处贴一PU海绵,从而使空气更多地从翅片表面流过,发挥应有得换热效果。另外折弯处不能有翅片得堆积,折弯得角度以45°以下为宜,这样才能有效得确保冷凝水得排放。 c)、凝排结构 凝排即冷凝水与凝露水得排放,在分体机中,凝排结构相当关键,在设计不周、装配不到位等都会影响到冷凝水得排放。 在分体机中冷凝水得排放方式基本就是:蒸发器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分布在翅片、铜管上,以三折蒸发器为例,前二折蒸发器得冷凝水就是顺着翅片及端板直接流到接水盘上,另外一折安装就是插到底座上,冷凝水从底座上得排水槽引导到接水盘上,而蒸发器两端得弯管及辅助管上产生与冷凝水侧直接滴到接水盘或底座排水槽上,为防止水滴下产生溅射,还特别设计有一块挡水板挡水。 另外一方面就是冷凝水得控制,这方面主要就是在性能匹配时进行调试,在结构上应考虑控制冷冷凝水流动顺畅,冷凝水流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溅射、分流得现象。所以在安装前必须要留意底座、接水盘得排水口就是否有堵塞、有塑料飞边。 凝露水一般控制都采用保温材料控制,安装时注意保温材料粘贴准确牢固,就是最有效防止凝露得要点。 在面板下面得嘴唇与外罩得接触处,在做凝露试验时经常滴水,这时,一方面在面板得下嘴唇处增加海绵等保温材料,另一方面调整面板得扣位,减少面板与外罩之间得缝隙。 d)、控制器结构 分体机得控制器排布都不得比较紧凑,多数控制器得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都排在一块板上,所以安装时要把强电、弱电得走线分开。 控制器得固定在一个阻燃得塑料电器盒上,一般变压器放在最底部,靠着底座固定,防止松脱,强电得元件排布在上部,弱电得元件排布在下部,装配时强电(如风扇电机引线、电加热线)从左则引到电器盒式上部,弱电(如步进电机引线、显示器引线)从右侧引到电器盒得下部,以符合电器得安全要求。 e)、外罩及面板结构 外罩及面板就是分体机得外观核心,体现整台空调器得形象,通过外罩、面板得变化,可以派生设计出多款得产品。 外罩及面板得主要结构功能特点就是进风,外罩及面板得设计必须满足空调器性能所需得进风量。最常用得方式就是在面板上设计多条横条得进风栅格,就是一种比较经典,且进风状态最好得结构方式。空气经过栅格、过滤网后就直接进入蒸发器。但随着市场潮流得变化,面板要求简洁不积尘,面板转向采用平板式得外观结构,由于平面板就是中间不能进风得,所以为了达到空调器得进风量,平面板空调器得进风主要采用上下进风,或者只就是把面板上面抬起,从上面进风。 面板还有一个结构特点,空调器在安装使用时,面板要比较容易打开,面且打开后可以固定在

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制冷课程设计 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 教师姓名: 学院: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目录 《制冷及低温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4) 一、工况 (4) 1.制冷 (4) 2.制热 (5) 二、压缩机的选择 (6) 三、蒸发器 (7) 四、冷凝器 (15) 五、毛细管的设计 (23) 六、管路设计 (23) 七、辅助设备 (24) 八、附图 (25) 九、参考文献 (28)

《制冷及低温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类型:《制冷及低温原理》课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 设计一拖一分体式冷暖房间空调器设计(不采用电辅助加热)。进行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热力计算,选配制冷压缩机(定频),设计室外和室内换热器,完成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制冷系统管路设计。根据设计规范命名空调器的型号,并确定其能效等级。 三、设计依据: 1.《房间空气调节器GBT7725-2004》 2.《GB 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3.《压缩机选型设计规范》 4.《流路设计规范》 5.《毛细管冷媒量匹配设计规范》 6.《制冷系统保护设计规范》 7.设计原始资料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类型:气候环境T1 结构形式:分体式F 挂壁式G 制冷机组代号W 主要功能:热泵型R 冷却方式:空冷式 压缩机控制方式:定频型 条件:房间空调器的额定冷量:3986W 制冷剂:R134a 型号命名:KFR-39GW/Bp 一、工况: 1.制冷: 蒸发温度:t0=5℃,冷凝温度:t k=48℃, 过热度:7℃,过冷度:8℃ 制冷循环图: 点号 p/Mpa t/℃ h/(kJ/kg) v/(m3/kg) 0 0.3498 5 400.00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 2009-10-16 铜管 国外相近的 牌号 产 品名称中国牌号国际标准美国日本 性能特点与 使用说明 规格(mm) T2 Cu-FRHC C11000 C1100 有良好的导 电,导热,耐 蚀和加工性 能,常用作导 电,导热,耐 蚀器材与 T1,T2相比, 含降低导电, 导热的杂质 多,含氧量更 高,仅用做一 般铜材,如电 气开关,垫, 钉,油管及其 他管道 铜管外径2-450mm 壁厚 0.2-40mm 可以做各种厚 壁管、薄壁管、盘管,蚊 香管,电炉用导电管,化 工用管,要求高精度管、 螺纹管、覆塑管,银铜管, 矩形管、波纹管、散热盘、 制冷盘管、空调管 T3 Cu-FRTP C21700 TP1 Cu-DLP C12000 C1201 焊接,冷弯性 能好,可在还 原性环境中 加工使用, 主要以管材 供应,偶尔也 有以管,板, 带,线供应, 多用来制造 各种输送管, 冷凝管,蒸发 器,热交换器 等 TP2 Cu-DHP C12200 C12300 C1220 TU2 Cu-OF C10200 C1020 纯度高,导 电,导热性极 好,多用作电 真空仪器,仪 表,器材 TAg0.1 CuAg0.1 具有很好的

耐磨性,电接触性和耐蚀性 H96 CuZn5 C21000 C 2100 强度低,导 热,导电性 好, 镀锡铜管,各类牌号均 可,预镀铜层厚 H90 CuZn10 C22000 C 2200 和H96性能相似,强度稍高,可镀金 属,各种给排 水管,双金属片及奖章,艺术品等 H85 CuZn15 C23000 C 2300 强度较高,塑性良好,适合冷,热加工焊接性及耐蚀 性良好,冷凝 和散热用管,蛇形管,虹吸管,冷却设备制件 H80 CuZn20 C24000 C 2400 和H85性能 类似,强度较 高,塑性也较好,耐蚀性较 高,薄壁管,皱纹管造纸网及房屋建筑用品 H70 CuZn30 C26000 C 2600 塑性优良,强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好,焊接,耐蚀性 好,热交换器,造纸用管,机械,电子零件 H68 C26200 性能与H70 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复 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 H68A CuZn30As C26130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 照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各种铜管标准及国际对照 2009-10-16 铜管 国外相近的 牌号 产 品名称中国牌 号 国际标准美国日本 性能特点 与使用说 明 规格(mm) T2 Cu-FRHC C11000 C1100 有良好的 导电,导 热,耐蚀 和加工性 能,常用作 导电,导 热,耐蚀 器材与 T1,T2相 比,含降 低导电, 导热的杂 质多,含 氧量更 高,仅用 做一般铜 材,如电 气开关, 垫,钉, 油管及其 他管道 铜管外径2-450mm 壁厚可以 做各种厚壁管、薄壁管、盘 管,蚊香管,电炉用导电管, 化工用管,要求高精度管、螺 纹管、覆塑管,银铜管,矩形 管、波纹管、散热盘、制冷盘 管、空调管 T3 Cu-FRTP C21700 TP1 Cu-DLP C12000 C1201 焊接,冷 弯性能 好,可在 还原性环 境中加工 使用,主 要以管材 供应,偶 尔也有以 管,板, 带,线供 TP2 Cu-DHP C12200 C12300 C1220

来制造各 种输送 管,冷凝 管,蒸发 器,热交 换器等 TU2 Cu-OF C10200 C 1020 纯度高, 导电,导热性极好,多用作电真空仪器,仪表,器材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电接触性和耐蚀性 H96 CuZn5 C21000 C 2100 强度低,导热,导电性好, 镀锡铜管,各类牌号均可,预镀铜层厚 H90 CuZn10 C22000 C 2200 和H96性能相似,强度稍高,可镀金属,各种给排水管,双金属片及奖章,艺术品等 H85 CuZn15 C23000 C 2300 强度较高,塑性良好,适合冷,热加工焊接 性及耐蚀 性良好, 冷凝和散 热用管, 蛇形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