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消化糊精文献综述

难消化糊精文献综述
难消化糊精文献综述

青岛农业大学

抗性糊精研究综述

姓名:曹金苗

学号:412081012

导师:孙庆杰

时间:2012/11/5

抗性糊精是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是现代食品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原辅料。本文介绍了抗性糊精的特性、功能及其在食品领城中应用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抗性糊精膳食纤维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作为第六大营养素在人类饮食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具有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理功能[1]。然而,近年来饮食中精加工食品的出现使人们忽略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因此,在加工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变得非常必要。,膳食纤维按照溶解性分为:不可溶的性的膳食纤维(IDF)和可溶的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口感粗涩且不光滑,所以很难使加工食品变得美味。水溶性膳食纤维,由于其粘度高、凝胶性大,在食品加工上也不能得到好的应用[2]。近年来出现的低粘度水溶性膳食纤维使膳食纤维这种营养素变得容易吸收,抗性糊精既是代表。

抗性糊精由日本科学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发明,在1989 年申请了专利,相继在欧洲和美国申请了抗性麦芽糊精的专利;在我国,抗性糊精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有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有人根据国外的专利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2007 年,广东省食品研究所申请一种抗性麦芽糊精的制备方法的专利,专利利用普鲁兰酶代替传统方法中的糖化酶制备抗性麦芽糊精。同年日本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申请了含有异构化糖的抗性麦芽糊精的制造方法的专利[4]。2010 年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新型抗消化糊精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酶制剂直接转化生产,大大提升了淀粉向功效成分转化的转化率,使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90%以上。目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双螺旋挤压机法及高温法,这两种方法耗

时耗能,热能利用率低。微波法制备抗性糊精的研究还在实验室阶段。

市场上,存在多种可溶的和不可溶的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由于口感粗涩且不光滑,所以很难使加工食品变得美味。而高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由于其粘度高、凝胶性大,在食品加工上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应用[2]。近年来出现的低粘度水溶性膳食纤维使膳食纤维这种营养素变得容易吸收,在低粘度水溶性膳食纤维中抗性糊精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1理化特性

抗性糊精为白色到淡黄色粉末,略有甜味,无其他异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10%水溶液为透明或淡黄色,pH值为 4.0~6.0[5]。抗性糊精的水溶液黏度很低 (30%水溶液约 0.01 pa·s),并且黏度值受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影响小[3]。抗性糊精热量低(0.5kal/g~1.4kal/g)、耐热、耐酸、耐压、耐冷冻,低褐变、耐储存,这些性质作为膳食纤维添加到食品中后不会改变产品的最终品质。

抗性糊精由淀粉加工而成,将焙烤糊精的难消化成分用工业技术提取处理并精炼而成的一种低热量葡聚糖属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3]。通过甲基化分析已证明,抗性糊精具有比原料淀粉更复杂的分支结构,这是因为淀粉加热分解过程中本身所含的还原性葡萄糖基发生分子内脱水,或被解离的葡萄糖残基转移到任意羟基形成新的分支结构。淀粉在酸热分解的同时,转移反应及逆合成反应同时进行,抗性糊精除了淀粉原本拥有的α-1,4和α-l,6葡萄糖苷之外,还拥有α1,2和α-1,3键合的萄萄糖苷结构,部分还原端上还有分子内脱水的缩葡聚糖和β-1,6葡萄糖苷结构的存在[6]。

2生理功能

从抗性糊精所具有的抗消化酶作用特性来看,它是一种低热量食品原料,而且由于在消化道中不会被消化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因此,可作为膳食纤维发挥各种生理作用。

2.1降低血糖

实验表明食用抗性糊精后可明显抑制血糖和胰岛素的上升。这是因为抗性糊精可延缓和抑制小肠对糖类的消化吸收,并改善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感受性,降低对胰岛素的需求。水溶性的抗性糊精随着凝胶的形成,阻止了糖类的扩散,推迟了糖类在肠内的吸收,从而抑制了糖类吸收后血糖的上升和血胰岛素升高的反应。此外抗性糊精能改变消化道激素的分泌,如使胰汁的分泌减少,从而抑制了糖类的吸收。抗性糊精还可通过改变肠道内消化酶活性来调节机体代谢活动。抗性糊精还具有抑制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延长酶作用于淀粉的时间,使葡糖糖释放缓慢,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2调节血脂

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它能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降低,在降低血胆固醇的时候,还会使肝脏、主动脉及其它组织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具有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连续摄入抗性糊精这种低分子量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清胆同醇和中性脂肪浓度及体内脂肪量,抗性糊精还可吸附胆汁酸、脂肪等而使其吸收率下降,可达到降血脂,改善各种类型高血脂症患者的脂类代谢的作用。有实验证明抗性糊精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但作用机理目前不明。

2.3整理肠道

抗性糊精在小肠内不被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是一种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益生菌的代谢为人体提供一些有用的调节物质,可提高人体机能,包括免疫系统和肠道功能,同时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抗性糊精在大肠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产酸量较同等膳食纤维多。这些短链脂肪酸能阻止癌

细胞的生长与繁殖,抗性糊精的吸水膨胀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痔疮、结肠癌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2.4控制体重

抗性糊精具有膳食纤维特有的增容、持水、持油的作用,在胃肠内吸水后,能够使胃、肠扩张,产生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另外抗性糊精的低热值,特别有利于减肥人士控制体重。

3应用领域

目前,抗性糊精主要还是应用在食品领域,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与砂糖或糖粉有着同样粉状特性和加工适应性的低黏度水

溶性膳食纤维。抗性糊精基本满足上述要求且使用方便,黏度和甜度均比较低,还具有优越的耐酸、耐热性,可广泛用于乳制品、保健品、婴儿食品、面制品、肉制品中。常见的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水溶性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准之上,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胰岛素和三酸甘油脂。

保健品作为便秘、糖尿病、肥胖等各种健康食品的原辅料和保健品载体制成的纤维片、胶囊、口服液、冲剂等,是目前我国膳食纤维应用的主体部分。30%—90%

面制品馒头、面包、糕点、饼干、挂面、方便面等。5%—20%

肉制品火腿肠、午餐肉、三明治、肉松、馅料等。2.5%—3%

乳制品牛奶、豆奶、酸奶、奶粉等。1%—5%

3.1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抗性糊精可以像砂糖或糖类一样简单的添加,又不会影响食物原有的风味和质构,从而可以应用到需要强化食物纤维的乳制品或乳饮料中。

由于抗性糊精与脂肪有相似的口感,热量低,可部分替代砂糖或脂肪来调制低热量冰淇林、低脂肪型酸奶饮料等。近年来,发酵乳和乳酸饮料消费量,在发酵乳或乳酸饮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性糊精,可使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肠内有益菌的生物机能充分的发挥,从而产生极大的相乘效果[5]。

3.2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糖尿病人保健食品:抗性糊精具有的降低血糖的功能,使得它在糖尿病人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每日摄人一定量的抗性糊精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人的各种症状。便秘人群保健食品:水溶性膳食纤维目前广泛用于调节微生态平衡、润肠通便的保健食品。抗性糊精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一种,以其优越的整理肠道的功能作为

防止便秘的保健食品必将受到患者欢迎。减肥食品:一般糖类物质热量高达 4cal/g,各种糖发酵后产生的酒精的热量高达 2cal/g,而难消化糊精的热量只有 1cal/g[7]。因此,添加到减肥食品中,得到广大爱美女性的青睐。

3.3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

婴幼儿特别是断乳后体内双歧杆菌骤减,导致腹泻厌食、发育迟缓、营养成分的利用率降低。在婴儿配方食品中加入抗性糊精,可以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和促进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5].

3.4在面制品中的应用

抗性糊精可以增加和改善面包色泽,使出笼馒头口感良好,有特殊香味,面条添加后韧性良好,耐煮耐泡。饼干烘焙对面粉筋力质要求很低,便于大比例地添加抗性糊精,更有利于制作以纤维功能为主的多种保健饼干;糕点则是在制作中含有大量水分,烘焙时会凝固成松软产品影响质量,水溶性抗性糊精添加在糕点中,可保持产品绵软、滋润,增加保质期,延长货架存放时间[5]。

3.5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与蛋白通过食盐和疏水键相互作用形成了热稳定性凝胶。并且,膳食纤维还能吸咐香味物质,防止香味物质的挥发。添加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可提高肉制品产品出品率,增强口感和质量;抗性糊精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脂肪替代品,生产出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盐、低热量并具有保健功能的火腿肠[8]。

4市场前景

抗性糊精由于其良好的特性和应用价值,已经逐渐引起各国相关生产企业的重视,并被食品级保健品生产企业所青睐。近两年,已经有大型的国际企业将该产品推上市场。 Tate&lyle推出了 Promitor 可溶性玉米纤维,并逐步展开了该产品的市场开拓。 Roquette推出了 NUTRIOSE系列膳食纤维产品,并宣传为 NUTRIOSE (R)FB 06是Roquette公司生产的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于此同时,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专利技术的抗性糊精已经推向市场。

日本松谷化学研制开发的 Fibersol-2和 Fibersol-2B的本质也是抗性糊精,而且经过松谷的推广,该产品已经在国内被较多的食品企业所接受。在日本,抗性糊精的产量在各类食物纤维产量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聚合葡萄糖,已用于清凉饮料、果汁饮料、调味料、果子

酱的生产[9、10]。由于推出抗性糊精的企业,均已其特定的名称投放市场,因此,该产品目前具体市场销售量较难统计。但是,根据对目前人们摄入膳食纤维的情况统计,水溶性膳食纤维将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一个不错的市场潜在容量。另外,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几大热点:超重 /肥胖问题成为一大困扰;零热量 /低热量成为食品/饮料产品的热门趋势;消化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益生元 /益生素逐渐被消费者所认知来看,抗性糊精这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一旦受到消费者青睐,也将产生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寇秀颖 ,于国萍 .水溶性膳食纤维 Fibersol-2和 Nutriose FB

[J].学术论坛 ,2008,50-51.

[2]大隈一裕 ,等.水溶性膳食纤维 Fibersol-2[J].食品添加剂

2003,(5):11-16

[3]付银龙 ,钱和 .难消化糊精及其应用[J].粮食于油脂 ,2002,

(11):43-44

[4]滕健 .微波法抗性麦芽糊精的制备及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硕士

论文

[5]徐仰丽 ,等.抗性糊精的研究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2008,29(4):67-71

[6]顾正彪 ,王志强 ,谢春阳.淀粉酸热转化过程研究[J].陕西粮油

科技 ,1996,21(3):43-45.

[7]大隈一裕 ,刘凌 .难消化糊精 Fibersol-2的保健功效 [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2,(2):50-51

[8]杨海军 .功能性食品配料-水溶性膳食纤维[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9):29-31.

[9]食物纤维作业部会 .机能性素材的开发现状[J].食品与开发,1991,26(4): 14-16.

[10]编集部 .食物纤维 ---市场动向与表示[J].食品与开发 ,

1990,25(9):39-46.

(完整版)消化性溃疡病历

消化性溃疡病历 病例1 男,24岁,5年来经常于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部烧灼痛,严重时夜间疼醒,伴返酸烧心,多于冬秋季复发,每次持续一周左右。自服甲氰咪胍或进食后症状可缓解。4天前因过劳,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少许当日食物水,无胆汁。为确诊来院。查体:一般状态佳,巩黄(-),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 病例2 王某某,男,29岁,司机. 自述有胃病史6年,冬秋季节易复发,每次发作多于饭后3小时,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或服小苏打可缓解,有时夜间疼醒,常伴反酸、灼心。近两周来又因过劳上腹痛加重,饥饿疼,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水,无胆汁及血液,但仍能进少量饮食,近三天上腹胀疼,呈持续性,进食加重,每日呕吐5-6次,呕吐物有酸酵味并伴不消化食物及隔日食,周身乏力,见瘦来诊。 查体:Bp 110/70mmHg,神清但较萎糜,皮肤弹性差,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率94次/分,律齐,无杂音,肺(-),上腹膨隆,可见胃形,震水音(+),上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浊音(-),肠鸣音活跃。 病例3 男,60岁,9年来间断出现餐后1小时左右心窝部隐痛,饱胀,嗳气,无反酸,多于秋冬季节复发,每次持续10天左右,自服胃药(不详)可缓解。近2个月又复发,上腹持续性疼痛加重,服药无效,并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体重下降6Kg,间断黑便,每次30g,未介意,近半月自觉头晕,活动后心悸气短,为明确诊断而入院。 查体:P80次/分,一般状态欠佳,贫血貌,双肺无异常,心律整,心尖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5次/分,移动浊音(-)。 病例5 男,32岁,3年来每于冬季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背部放射,尤以夜间为甚,伴反酸烧心,先后出现3次柏油便,曾行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均未见溃疡,今冬又复发,持续性后背痛,继之发现尿黄,为明确诊断来院。 查体:一般状态佳,巩黄(+),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肝区触痛(-),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胆囊区触痛(-),Murphy’s (-),肠鸣音4次/分,移动浊音(-)。 病例6 王某某,男,28岁. 主诉: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以上腹隐痛、饱胀、嗳气2年为主诉在消化病房住院已2天。今日早餐后自觉上腹疼痛缓解,但出现乏力、头晕,有便意去厕所排出黄色软便,排便后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医务人员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二便失禁,神志很快恢复,被抬至床上 既往史:无同样发作史. 查体:T 36.5℃,P 120次/分,Bp 85/65mmHg,神清,精神萎糜,结膜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录]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种种,但治愈率并不高。本文通过对其难治性的原因分析后,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一些确有成效的对策,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原因、对策 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溃疡(DU),是人类的常见病,呈世界性分布,约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20世纪后,该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发达国家较高,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近20年来,DU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为一种常见病,为什么治疗中存在一系列困难?本人十余年来对此病的难治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商: 1.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 1.1 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不彻底 1.1.1 根除HP用药不规范 虽然大家都知道根除Hp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重要性,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真正坚持根除Hp的三联治疗方案的患者并不多,坚持四联疗法的患者更是廖廖无几,这与部分医务人员消化专业知识有欠缺之外,这与患者嫌服药麻烦有一定关系。 1.1.2 根除Hp时忽视了其耐药方面的考虑[1]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Hp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10%—20%,硝基咪唑类中甲硝唑最高,为10%—70%,B一内酰胺类中的阿莫西林耐药性新近出现,但巴西报道说其达29%,喹诺酮类以环内沙星为代表,其耐药率也达10%,随着该病耐药率的逐步提高,给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增加了难度。 1.2 不能随时追踪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少数具有较为典型的症状外,多数轻重不一,有些根本就没有临床症状,甚至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首发。部分患者服药后,自感症状减轻或消失,便以为用药有效,加之消化性溃疡多数并不危及生命,胃镜复查又不愿意接受,于是,自认为基本治愈而自行停止用药,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病情的完全康复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1.3 应激与心理因素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其治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可发生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一、症状体征 (一)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二)消化性溃疡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

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全解

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 摘要:介绍了麦芽糊精的生产,粘度、吸湿性等方面的性质,以及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麦芽糊精;性质;应用 0 前沿 麦芽糊精是指以淀粉为原料,经酸法或酶法低程度水解,得到的DE值在20%以下的产品。其主要组成为聚合度在10以上的糊精和少量聚合度在10以下的低聚糖[1]。麦芽糊精属淀粉的低转化物,其摩尔质量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2]。其原料是含淀粉质的玉米、大米等,也可以是精制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等。主要成分为糊精并含有多聚糖、四糖或四糖以上的低聚糖,还含少量的麦芽糖和葡萄糖[3]。 1 麦芽糊精的生产 1.1 生产原理 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缩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由α-1,4糖苷键连接,少量是由α-1,6糖苷键连接。α淀粉酶的催化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只能水解α-1,4键不能水解α-1,6键,而且不容易水解麦芽糖和麦芽三糖中的α-1,4键,所以二糖、三糖和其它低分子量的多糖,特别是含α-1,6键的糖,都在最后的水解产物中[4]。 1.2 生产工艺 麦芽糊精的生产工艺大致分为三种:酸法工艺、酶法工艺、酸酶法工艺。由于酸法工艺和酸酶法工艺均需要精制淀粉做原料,其生产成本高,水解反应速度快,工艺操作难以控制,加之酸法工艺产品因聚合度在1~6之间,糖的比例较低,易发生浑浊或凝结,产品溶解性能不好,透明度低,过滤很困难,现已基本淘汰。因此,采用酶法工艺居多。 1.3 工艺流程[5] α淀粉酶 大米清理除杂磨粉调浆(pH6.2~pH6.4)液化压滤脱色浓缩喷雾干燥成品包装 2 麦芽糊精的性质 2.1 一般性状 麦芽糊精粉一般为白色粉末,随转化程度不同有时稍带黄色,不甜或微甜,

消化性溃疡习题

单选题: 1、男性、55岁,上腹痛10年,餐后痛,服药有效,近三个月来,腹痛变为无规律,食欲减退,查体:轻贫血貌,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多次粪便隐血,应考虑下述哪一项诊断最合适: A、胃溃疡活动期 B、胃溃疡并慢性穿孔 C、胃溃疡并胃炎 D、胃溃疡恶性变 E、胃溃疡并出血 2.男性,40岁,突然上腹剧痛,伴恶心,后延至脐周、全腹,体检:全腹压痛,尤其以上腹明显,且浊音消失,肠鸣音减弱,血淀粉酶500单位(快速法,正常是1000单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胰腺炎 B、胆囊炎、胆石症 C、急性小肠梗阻 D、消化性溃疡穿孔 E、急性胃扭转 3.男性,32岁,近三天解柏油样便,每日2-3次,以往常有返酸,上腹痛,晚间重,进食可缓解,查体贫血貌,肝脾不大,右上腹压痛,最可能的诊断:A、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B、胃癌并出血 C、胃炎并出血 D、溃疡病并出血

E、胆石症并出血 4.青年男性上腹痛,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复合性溃疡,判定其发病机理最可为:A、遗传因素 B、幽门排空障碍致胃窦潴流,胃泌素分泌增加所致 C、十二指肠液返流,胃粘膜屏障受损,H离子回渗所致 D、壁细胞总数增加,高胃酸分泌所致 E、长期吸烟 5、女性、45岁,心窝部疼痛反复发作一年,体检上腹部轻压痛,最可能为:A、胃癌 B、胃息肉 C、胃溃疡 D、胃平滑肌瘤 E、胃体胃炎 6.男性、35岁,上腹隐痛半年,无节律性,一个月前钡餐检查,见胃角部有2.5cm突出腔外的龛影,近3天来每天解成形黑便一次,量不多,血压正常,血红蛋白95g/L,最可能的诊是: A、慢性浅表性胃炎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胃角溃疡 D、胃癌 E、胃粘膜脱垂症

麦芽糊精

方便面(粉)应用固化工艺麦芽糊精为原料的特性:除能给方便面(粉)增强营养外,其特性在方便面(粉)中发挥如下作用: 1、通过固化工艺麦芽糊精的分子网络与面(或粉)中淀粉分子网络组成相交叉相互贯穿的新网络,对面(粉)团起着增强弹性作用,使面(粉)条爽滑,不断条等。 2、由于固化工艺麦芽糊精粘度大,可使面(或粉)中各种成分粘结在一起,形成组织细密的面(粉)团,加强咀嚼弹性,减少复水时间等。 3、固化工艺麦芽糊精可提高抗老化(α化)的性能,阻止或减少已α化的面(或粉)条的淀粉分子重新聚合为β化(老化)的现象,这对各种方便食品增强适口性,减少冲泡时间起着关键作用。 4、由于固化工艺麦芽糊精分子90%已α化,应用在各种方便食品中,可改善冻融的稳定性,确保在储藏或货架过程中保持原有的风味等。通常,方便食品中可应用固化工艺麦芽糊精10-50%,可见,仅在方便食品中,固化工艺麦芽糊精的用量之大。各种食品应用固化工艺麦芽糊精为原料制成各种“糊”的特性: 食品乳化剂的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添加剂网时间:2010-10-29 10:23:00

刘艳群,刘钟栋(河南工业大学,郑州450052) 1 食品乳化剂的现状 食品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和疏水(亲油)部分组成。由于具有亲水和亲油的两亲特性,能降低油与水的表面张力,能使油与水“互溶”。它具有乳化、润湿、渗透、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滑等作用。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有多种功效,是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饼干、人造奶油、冰淇淋、饮料、乳制品、巧克力等食品。乳化剂能促进油水相溶,渗入淀粉结构的内部,促进内部交联,防止淀粉老化,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风味、增加经济效益等作用。 世界上食品乳化剂约65种,FAO/WHO制订标准的有34种。2001年全世界年产乳化剂27.6万t,2002年产29万t。全世界每年总需求约8亿美元,耗用量25万t以上。消费量较大的5类乳化剂中,最多的是甘油脂肪酸酯,约占总量的53%;居第2位的是卵磷脂及其衍生物,约占20%;蔗糖脂肪酸酯和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约各占10%;丙二醇脂肪酸酯约占6%。 我国在1981年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只有单甘酯和大豆磷脂两个品种,到2002年,我国允许使用的乳化剂达到29种。分别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山梨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辛,癸酸甘油酸酯、改性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一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一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钾、聚甘油蓖麻酸酯,由此可见,乳化剂的发展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是属于较快的,乳化剂的品种增长见图1。 到2004年底。我国乳化剂的4个主要品种。产量已达4万t/年(包括复配产品),其它25个品种产量、用量尚无法统计。据估计:我国年产蔗糖酯约150万t,Span、Tween系列约2000t。所有的食品乳化剂的产量都比l0年前翻了一番,产品竞争相当激烈,乳化剂产量增长态势见图2,销售额增长态势见图3。 单甘酯在食品乳化剂中占50%以上的份额,产量在2万t左右。但我国早期食品乳化剂的应用中单甘酯并不突出。单甘酯的发展可以归结为3个原因:f1)原料和产品的价格优势;(2)使用、储藏较方便;(3)单甘酯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且自从20世纪9og代,我国自行研制出分子蒸馏装置。单甘酯粗制品比例逐步减少,分子蒸馏单甘酯占领国内乳化剂的主要市场,现有年产15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20多套,年产3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3套。据称已有年产5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年产6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设备建设已列入国内企业的发展计划。2002年乳化剂的总销售额约4亿元(包括复配产品),其中单甘酯及其复配产品销售额达到1.9亿元。酪蛋白钠、Span、Tween系列产品,蔗糖酯和硬脂酰乳酸盐(酯)产品的销售额约1.5亿元。 2 几种常用食品乳化剂发展趋势 2.1 传统产品 2.1.1 单甘酯单甘酯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乳化剂。占乳化剂用量的一半以上。它是甘油单硬脂酸酯的简称。又称丙三醇单硬脂酸酯,单硬脂肪酸

急性消化道出血问诊技巧(2020完整版)

急性消化道出血问诊技巧(2020完整版) 概述 消化道(gastrointestinal, GI)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前往急诊室就诊或因其他原因住院期间会出现出血症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年患病率为100 ~200/10万,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年患病率为20 ~27/10 万。 鉴别上消化道出血及下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因为两者的鉴别诊断范围和治疗手段各不相同。消化道出血可能会诱导轻微疾病,也可能会危及生命。 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快速进行评估和治疗。最初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部位及寻找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初步评估将指导初始液体复苏,医院内的分诊影响诊断及治疗的及时性。 开始问诊

评估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第一步是对出血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指导的复苏。 医生应首先进行重点病史采集,获取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和血压),然后插入静脉导管进行补液治疗。初步评估以下内容(表36-3 )。 1.确定患者是否有大量失血。 2.寻求线索,以确定出血是正在进行还是已经停止。 3.确定出血是起源于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

问诊框架 在初始评估和恰当的液体复苏操作之后,应该采集更完整的病史资料,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通过患者的症状及既往史可以确定引起出血的原因。 本次出血情况、既往出血情况、近期消化道症状、既往史、用药情况及社交史能够帮助大部分出血病例判断最有可能的出血来源位置,并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应收入重症监护病房还是应收入普通病房。 1.既往消化道出血史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可能提示本次出血的潜在原因。 2.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导致溃疡或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从而引发或加重上、下消化道出血。抗凝药(肝素、华法林)可能会加剧消化道出血,但不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找出预警症状 消化道出血应该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某些症状和体征提示消化道大量出血或提示患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应将这类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表36-4,见下文)。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 )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在上腹 部偏左。 (2)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时发 病. (4)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体征

(1)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偏左 上腹。 (2)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应包括溃疡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溃疡的分期:活动期(A1 A2)、愈合期(H1 H2)、瘢痕期CS1 S2)。对胃溃疡应常规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

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

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 l、前言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它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其原料是含淀粉质的玉米,大米等。也可以是精制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等。目前,我国各地生产的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玉米,大米等为直接原料,酶法工艺生产的。 1970年Veberbacher对麦芽糊精做出如下定义:以淀粉为原料,经控制水解DE值在20%以下的产品称为麦芽糊精,以区别淀粉经热解反应生成的糊精产品。美国则把玉米淀粉为原料水解转化后,经喷雾干燥而获得的碳水化合物产品取名为“麦特灵”(MALRIN),其系列产品的DE值从5%到20%,其商品规格简称为 MD50,MD100,MD150,MD200等。 由于麦芽糊精以独特的理化特性,在食品工业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麦芽糊精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也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2、麦芽糊精特性 麦芽糊精的主要性状和水解率(DE值)有直接关系,因此,DE值不仅表示水解程度,而且是掌握产品特性的重要指标。了解麦芽糊精系列产品DE值和物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正确选择应用各种麦芽糊精系列产品。 麦芽糊精的DE值在4%一6%,其糖组成全部是四糖以上的较大分子,DE值在9%-12%时,其糖组成是低分子糖类的比例较少,而高分子糖类较多。因此,此类产品无甜味,不易受潮,难以褐变。在食品中使用,能提高食品的触感,并产生较强粘性;DE值在13%一17%时,其甜度较低,不易受潮,还原糖比例较低,难以褐变,溶解性较好。用于食品中,能产生适应的粘度;DE值在18%一22%时,稍有甜味,有一定的吸潮性,还原糖比例适当,能发生褐变反应,溶解性良好。在食品中使用,不会产生提高粘度的效果。 酶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与酸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会析出长链直链淀粉成分,故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物,从而大大提高了麦芽糊精的商品价值。 酶法麦芽糊精放在水中,下沉很快,落在水底中,并能逐渐往上返,同时渐渐溶解,其溶解度略低砂糖,但水化力较强。一旦吸收水分后,保持水分的

胃溃疡PBL案例

案例摘要 案例摘要: 刘文进,男性,36岁,海口市龙塘镇人。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7年,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于2013年6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病人自29岁开始常感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每于饭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曾多次在当地街道卫生所看病,被诊断为“胃病”,服用胃得乐、胃必治等抗酸药后病情好转。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发现柏油样黑便3天,伴头晕、心悸、乏力,无呕血。患病后曾经在镇医院治疗,腹痛、拉黑便等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逐到我院门诊治疗。本次住院经胃镜等系统检查,提示为胃窦部慢性溃疡病变并出血。经抗酸、止血,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物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案例将要讨论内容的摘要 I 基础医学:胃的解剖形态、分部及体表位置。胃组织学;胃粘膜组织学的结构特点。胃粘膜屏障与胃溃疡关系—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消化性溃疡病理。消化性溃疡常用药及止血药物的药理机制。 II.临床医学部分:腹痛的常见病因。腹痛伴便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腹痛的辅助检查方法。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Ⅲ.医学人文部分: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消化性溃疡的方法。讨论在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如何更有效地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第1幕(1学时) 案例描述:刘文进,男性,36岁,海口市龙塘镇人。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7年,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于2013年6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主诉间歇性上腹部疼痛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 辅导注意事项及提示用问题:

①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疾病”知识点了解甚少。讨论的知识点侧重于病历覆盖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同时游览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从消化管组织学知识点向临床---消化管疾病拓展。 ②案例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刘先生因上腹部疼痛、黑便来医院就诊。其中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黑便。注重引导学生讨论黑便与其伴随症状的病因。 ③上腹痛的常见病因及其其伴随症状的分析。 主要讨论方向: ①该患者入院求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②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有哪些? ③这些可能原因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④还需要哪些病史方面的资料? 第2幕(1学时) 现病史:病人自29岁开始常感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每于饭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曾多次在当地街道卫生所看病,被诊断为“胃病”,服用胃得乐、胃必治等抗酸药后病情好转。近1个月来上腹痛加重,呈持续性隐痛,有阵发性加剧,疼痛有时可向后腰部放射,尤以进冷食后明显,同时伴有嗳气,反酸但无恶心、呕吐。最近3天出现柏油样黑便,伴头晕、心悸、乏力。患病后曾经在镇医院治疗,腹痛、拉黑便等症状未得到缓解,逐到我院门诊治疗。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及食欲欠佳,但无发热,咳嗽、呕血等现象。 既往史:无高血压、药物过敏史,家族性遗传病史;也未患过肝炎、结核病等其它急慢性传染病。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刘先生身高 1.68米,体重61公斤。慢性病容,神志清,自动体位,查体合作。体温36.5℃,血压 98/60mmHg,,呼吸20次/分。全身皮肤、

消化性溃疡的规范化治疗

案例分析-----消化性溃疡的规范化治疗 王日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也包括食管溃疡、胃空肠吻合口溃疡;其局部粘膜损伤超过粘膜肌层,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因此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比女性多见。消化性溃疡也是全球常见病,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目前进行的规范化治疗也是近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大进展,因此了解对其规范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首先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之后结合案例分析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规范治疗措施。 第一部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原则对于消化性溃疡,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和十二指肠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能够抵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和损害,以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2受体拮抗剂( 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 PPI)的问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的广泛应用及对幽门螺杆菌( Hp)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生中作用的认识,使近二十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PPI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进行规范化治疗意义重大。 一、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主要是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失衡,导致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使黏膜组织受到损伤的结果。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受到胃酸、胃蛋白酶、和摄入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足以抵抗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形成溃疡,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导致溃疡形成。也就是说溃疡的发病与否,取决于黏膜的侵袭力的强弱和黏膜自身防卫能力的强弱,其中有侵袭力的因素包括:微生物(Hp)、胃酸、胃蛋白酶、胆盐、胰酶、药物(NSAID)、乙醇等。黏膜的防卫力指:粘膜屏障、粘液、HCO3—分泌、前列腺素E的细胞保护和细胞更新、表皮生长因子和黏膜血流量等。当侵袭力超过防卫力作用时就会产生溃疡。目前认为的病因有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病最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 2.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3.胃酸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麦芽糊精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过滤应用

麦芽糊精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过滤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通过对麦芽糊精生产工艺的描述,重点分析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脱色过滤工艺点,并通过对活性炭过滤器结构图和活性炭膜堆滤芯原理的阐述,并将传统和现行先进的麦芽糊精活性炭脱色过滤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活性炭纸板过滤器的独特优势和其应用工况。 关键词:麦芽糊精生产工艺,麦芽糖浆过滤方法,糖浆过滤,糖液过滤,脱色过滤板,活性炭脱色过滤,活性炭脱色过滤器工作原理,活性炭脱色过滤器的作用,脱色过滤袋 麦芽糊精是一种由淀粉水解所产生的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和糊精所组成的淀粉糖,DE在20%以下。 一、生产方法及特点 1、酸法:产品中DPI一6所占的比例低,含有一部分分子链较长的糊精,易发生混浊和凝结,产品溶解性能不好,透明度低,过滤困难,工业上已不采用此法。 2、酶法:酶法生产麦芽糊精DE在5—20之间,产品中DPI—6在DE中所占比例高,产品透明度好,溶解性强,室温储存不变浑浊,是当前主要的使用方法。 3、酸酶法:生产DE值在15—20的麦芽糊精时,先用酸转化淀粉到DE值5—15,再用α—淀粉酶转化到10—20DE值,产品透明度高,过滤性能好,不变混浊,但灰分较酶法稍高。

二、麦芽糊精的生产工艺 1、酸-酶法:将淀粉乳先用酸转化到DE值5-15,然后现用淀粉酶继续转化至DE19-21。 2、酶-酶法:将淀粉乳糊化,用淀粉酶转化至DE2-5,加热灭菌凝结蛋白质,降温至80度,再加酶转化至DE20。

在麦芽糊精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其中有多道过滤工艺,而碳脱色后的过滤对麦芽糊精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常规使用活性炭颗粒或者粉末进行脱色,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活性炭泄露。流到下游导致第二次污染,所以需要再加一道捕集活性炭颗粒的过滤工艺,去除活性炭,这里常规会用滤芯过滤系统或者袋式过滤器。 而现在国外比较先进的过滤工艺是,直接使用由深层过滤纸板和气雾化的活性炭制作而成的活性炭膜堆滤芯,也叫活性炭圆盘滤芯,或者活性炭碟式滤芯来达到过滤和脱色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讲授主题:消化性溃疡 学生:护理大三学生 讲授地点:护理系

讲授时间: 授课老师: 课程负责老师: 本次教学目的: 1、掌握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熟悉消化道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检查。 3、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预后和预防。 学生行为目标: 1、给消化性溃疡下定义 2、分析消化性溃疡发生原因,解释发病机制 3、列举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区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4、分析辅助检查结果 5、列举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6、应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于实际案例 7、理解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指导及预后 授课内容目录: 1.介绍消化性溃疡是人群常见疾病。这节课主要简要讲述消化性溃疡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重点讲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2.内容详细目录 一、病例回顾、疾病介绍及流行病学特征5分钟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0分钟 1、病因 2、发病机制 3、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30分钟 1、症状:腹痛、其他(反酸、嗳气等) 2、特殊类型的消化道溃疡(无症状性溃疡、老年人消化道溃疡、复合性消化道溃疡 3、并发症: 三、实验室检查即其他检查10分钟 1、内镜检查 2、钡餐检查 3.实验室检查 五、治疗要点:15 1、降低胃酸的药物治疗 2、保护胃黏膜治疗

3、根除螺旋杆菌治疗 四、护理评估、诊断及措施30分钟 1、护理评估 2、护理诊断 3、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及预后:5分钟 六、总结与提问:5分钟 3.小结 讲授难点:消化道溃疡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讲授重点: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

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 定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在所有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常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1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 (1)呕吐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是否经过胃酸的作用。出血量小,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呕吐物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吐物呈鲜红或有血凝块。 (2)有呕血者一般都伴有黑便,通常幽门以上大量出血表现为呕血。 2 黑便或便血 (1)上、下消化道出血均可表现为黑便。 (2)黑便色泽受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影响。通常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出血量大、速度快、肠蠕动亢进时,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类似下消化道出血。 (3)有黑便者不一定伴有呕血。通常幽门以下出血表现为黑便。如果幽门以下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血液反流至胃,可兼有呕血;反之,如果幽门以上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可不出现呕血仅见黑便。 3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1)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

出汗、口渴、黑蒙、晕厥、尿少以及意识改变。 (2)少数患者就诊时仅有低血容量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而无显性呕血或黑便,需注意避免漏诊。 4 其他临床表现 (1)贫血和血常规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上消化道大量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升高,止血后2~3天可恢复正常。但肝硬化患者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2)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数日至一星期。 发热的原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3)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分解产物被肠道吸收,引起血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常于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小时可达高峰,3~4天后降至正常。若活动性出血已停止,且血容量已基本纠正而尿量仍少,则应考虑由于休克时间过长或原有肾脏病变基础而发生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过程】 1、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紧急治疗期、病因诊断期和加强治疗期。(1)紧急治疗期:患者入院6~48小时,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出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针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评估,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PPI、生长抑素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2)病因诊断期:入院48小时内,急性出血得到控制,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行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内镜

消化道出血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肝硬化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在药物治疗方面常常要用到生长抑素类药物,如思他宁等,为了迅速达到一个有效的血药浓度,我们常规在静点之前静推之,然而在缓慢静推的过程中患者却会出现很严重的恶心呕吐,从而不利于止血并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出血。我的经验是在推之前,一定给患者提前半小时用一支胃复安或恩丹西酮预防呕吐用。这样的话,会减少生长抑素静推中副作用的发生。 胃复安在胃肠出血中是禁用的,说明书上有,所以静推生长抑素前用胃复安不可取。 1. 可以用胃复安,可以避免在呕吐时腹压增高,易导致出血 2.建议下胃管,好处:避免呕血时窒息,便于观察出血情况,用冰盐水反复洗胃和注射药物治疗,抽出胃内血液为急诊胃镜做好准备。 很多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时并不表现消化道症状,而是以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例如出现眩晕、一侧肢体无力、胸痛、甚至癫痫样发作。我们病房刚刚出现一例:患者男性,82岁,经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而收入院。入院后48小时突发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但测量血压是80/40mmHg,心率120次/分,查血红蛋白4.8g/dl,故考虑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但家属拒绝急诊胃镜、血管栓塞和手术治疗,最后患者于入院60小时后死亡,直至死亡,患者才出现黑便。所以当老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表现时,如果出现血压降低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当警惕消化道出血。 同行们说的都很好,我只说一点,对于消化道出血,特别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补液、输血不能太多,血压不能维持太高,否则出血会无法收场。 1. 首先要判断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对静脉曲张性出血,我们先上施他宁(微量泵注入6mg/24h)或善宁、洛赛克等,如不能止血,插三腔二囊管,24小时内不能止血,予以急诊内镜止血。对于非静脉曲张性出血,药物控制不住,行急诊内镜止血,仍无效,转外科。 2. 三腔二囊管止血效果确切,在静脉曲张性大出血时,要争分夺秒(迅速准备),因为病人出血时间久了,处于休克状态,不能配合,更无法插管。此时,不必在水盆内检查有无漏气,以免延误时间。但插管时不能太急,因为此时病人往往有呕血,太快会刺激病人的呕吐、咳嗽,反而欲速不达。有时插管困难时,口服一支利多卡因,可减轻反射,有利于插管。 3.用冰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洗胃,对渗血时止血效果可(我们科冰箱内常规备有冰盐水) 4.脑垂体后叶素在静脉曲张性出血时和ss的效果象仿,但剂量一定要足,我们在经济条件差的病人用微量泵注入140u/12h,但年龄大于55岁和有血管硬硬化糖尿病等病人不用。 5.输液速度和量以维持收缩血压90~100mmhg,心率低于100次/分为宜 还是比较全的,补充一个治疗方法:介入血管栓塞。对于出血难以控制,有无法耐受手术的病人,可以考虑介入治疗--胃冠状静脉栓塞,尤其对于胃底静脉曲张效果良好。(而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困难。)我院做的比较普遍。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处理经验是先判断病情、出血量;然后建立静脉通道。一般情况下质子泵抑制剂大多数出血都能止住,再加上生长抑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能止住,三腔两囊管现已很少使用。实在不行可以内镜下止血。手术治疗一年难得碰到。 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在临床处置病人时亦应想到胆道、胰管的出血,有时出血量还不少呢。我就管过一个病人,有黑便,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乳头的肛侧见到出血灶,仔细查看,发现血是从乳头处流出来的。后来该患者到南京就诊,确诊为胆管出血,为胆管癌(手术证实)。还有不要忘记十二指肠的寄生虫的存在。我在一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胃镜检查中就发现了钩虫的存在,经肠虫清治疗后出血停止。以上情况,请大家在临床工作中给予重视。 消化道出血不宜常规静脉使用止血药,止血芳酸、止血敏等药作用机理为抑制纤维蛋白原溶解,而消化道出血病人除肝硬化、血液病之外,往往凝血功能正常。老年患者出血之后血液浓缩,出血期间卧床休息,加上全身止血药使用,极易产生静脉血栓,而导致器官栓塞。我们见两例患者,一例出现脑卒中,另一例出现心梗。我们这边的经验是洁维乐加局部止血药,如云南白药、止血宝。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多个病因:1、食道胃底静脉破裂2、门脉高压性胃病3、消化性溃疡4、急性胃粘膜病变。如果患者以呕鲜血,黑便甚至是暗红色便为主要表现考虑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可能性大。而单单以黑便为主诉,病因判断就要通过内镜检查。但不管病因是何种,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对以上4种病因导致消化道出血均有效,但预后不太一样。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应注意一种少见病-Dieulafoy’s病,并且目前报道呈增多趋势。Dieulafoy病是又称消化道粘膜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其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粘膜血管先天或后天畸形和行走异常所致,可见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诊断主要依靠胃镜,确诊率为74%- 86%。本病特点如下:(1)出血部位隐匿病灶多位于胃小弯侧;(2)病灶小,直径约3-5mm,为孤立性粘膜糜烂或浅小溃疡,典型者中央可见裸露血管或血凝块及血痴;(3)全有全无症:出血期可见各种出血征象,静止期则胃镜下难以发现任何异常。因此常常被误诊。治疗上出血量少者首选内镜下止血,其方法有激光,高频电凝,局部注射,药物喷洒等。对于血量大者,宜行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必要时可行病灶局部楔形手术切除。 应掌握胃镜检查时间,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时间越早越好。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48h后的确诊率;25~48h行急诊胃镜检查的确诊率也明显高于48h后的确诊率。急性胃粘膜病变仅表现为粘膜浅表性出血,X线检查难以发现,即使内镜检查也应尽早进行。因胃肠粘膜的再生能力很强,在有效的治疗下很快会愈合,致48h后检出的阳性率就会明显降低,故急诊内镜检查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来说,止血药无非分为两类:作用于血液系统,比如纤溶抑制剂、凝血酶、云南白药等;作用于血管的,收缩血管的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以及减少内脏血流量的生长抑素。 前几日,我科收治一个病人,男性,55岁,体型肥胖,因"黑便一天"入院.原来患有"肝硬化慢支肺气肿"病史,入院综合治疗后,出血止,黑便转黄,但仍有上腹部不适纳差气喘症状.昨日下午,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出汗呼吸促,家人找医生看,(病人不是我们组的)管床医生看后,考虑是否为肝性脑病?肺性脑病?急查血气分析血氨血氧饱和度予吸氧降血氨支链氨基酸等处理,40分钟血氨汇报:正常,此时

最新消化性溃疡的案例(建议收藏)

模拟病人 一患者病情 3床朱美华女 65岁江苏泰州人,于2012—09—17入院,主诉,上腹痛及上腹不适一月。入院诊断:胃溃疡......感谢聆听 【现病史】患者近一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后 疼痛明显,偶有嗳气、返酸,无呕吐,无黑便,体重亦无明显降低,予以药物(具体不详)口服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不明显,一周前患 者自觉上腹部胀痛症状加重,在姜堰人民医院就诊行X线检查提示 龛影,建议行内镜下治疗,现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胃溃疡”收入 病房。患者发病来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精神一般,食 纳有所减少,大小便正常。......感谢聆听 【既往史】否认肺结核、血吸虫,伤寒等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 史不详,否认有糖尿病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病史,否认有手术病史,否有有外伤及输血史。否认青霉素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感谢聆 听 【家族史】否认有相关家族性遗传病史。 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程度: 1:饮食情况:平时饮食规律,以米面为主,一日三餐,饮食清淡易 消化。

2:休息与睡眠情况:睡眠每天约6—7小时。 3:排泄情况:大便基本每日一次,尿量1500ml每日。 4:日常活动与自理程度:与平日一切自理,疼痛时需他人协助。 心理社会资料:患者稍有焦虑,缺乏相关知识,很担心经济问题。二、身体评估 体温 36.5℃脉搏 65次/分呼吸 16次/分血压 9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可,自主体位,全身皮肤 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前区无隆起,心率65 次/分,律齐,腹软,疼痛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范围较局限,局部有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全腹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 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次/分。四肢关节活动自如,无 畸形。......感谢聆听 三:实验室及其他诊断性检查结果 X线(2012-09-13,外院):X线检查提示龛影,建议行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未见异常。 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56 ng/ml、甲胎蛋白:2.8 ng/ml、糖 类抗原125:5.6 U/ml、糖类抗原19-9:16.74 U/ml,病原四项提示: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e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 (+),大便 隐血试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3.18 *10^9/L、红细胞计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09-02T09:41:46.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克强[导读] 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人类的常见病。 王克强(江西省金溪县中医院江西金溪 344800)【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8-0098-02【摘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种种,但治愈率并不高。本文通过对其难治性的原因分析后,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一些确有成效的对策,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关键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原因对策消化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人类的常见病。作为一种常见病,为什么治疗中存在一系列困难?本人十余年来对此病的难治性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商: 1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原因 1.1 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不彻底 1.1.1 根除Hp用药不规范 虽然大家都知道根除Hp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重要性,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真正坚持根除Hp的三联治疗方案的患者并不多,坚持四联疗法的患者更是廖廖无几,这与部分医务人员消化专业知识有欠缺之外,还与患者嫌服药麻烦有一定关系。 1.1.2 根除Hp时忽视了其耐药方面的考虑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Hp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10%—20%,硝基咪唑类中甲硝唑最高,为10%—70%,B-内酰胺类中的阿莫西林耐药性新近出现,但巴西报道说其达29%,喹诺酮类以环内沙星为代表,其耐药率也达10%,随着该病耐药率的逐步提高,给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增加了难度。 1.2 不能随时追踪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少数具有较为典型的症状外,多数轻重不一。部分患者服药后,自感症状减轻或消失,便以为用药有效,加之消化性溃疡多数并不危及生命,胃镜复查又不愿意接受,于是,自认为基本治愈而自行停止用药,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病情的完全康复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1.3 应激与心理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已是共识。大量临床观察资料表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容易患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后再遭受精神应激时,溃疡又容易复发。应激和心理因素可通过迷走神经机制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粘膜血运的调控。 1.4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1.4.1 症状缺乏特异性 近十余年来,老年人消化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老年人该病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者比例较高,加之老年人各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感觉泛化,疼痛更加无规律,且老年人本身及家属多不同意胃镜等检查,增加了该病的诊断难度。 1.4.2 思想上麻痹大意 多数人只注意到心肺疾病等老年性疾病,很少有人认识到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人中同样重要,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也存在这一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此病在老年人中的诊治产生了空白。 1.4.3 其他因素 老年人往往有多系统慢性疾病缠身,要长期服用非留体抗炎药(NSAID),而长期服用NSAID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妨碍溃疡的愈合,增加溃疡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老年人经常忘记按时服药,少数老年人还认为长期服用西药有害健康而干脆故意不按时服药,这都是此病在老年人中难以治愈的原因。 1.5 球后溃疡 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X线与胃镜检查往往出现漏诊。因该病夜间疼痛与背部放射痛更为明显,必然给此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从而不利于治愈;其次,该病对药物治疗也不理想,易并发出血,成为该病难治的第二个原因。 1.6 幽门管溃疡 幽门管溃疡也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与节律性疼痛,胃酸增多显著,而且对抗酸药反应又较差,既往在治疗胃酸方面没有特别加强用药,质子泵抑制(PPI)在部分地区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应用,故也是难治性溃疡的原因之一。 2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对策 2.1 坚持规范用药,按规律服药,兼顾耐药菌,彻底根除Hp。目前多主张以PPI为基础和胶体铋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两大类,替硝唑抗Hp作用强,Hp不易产生耐药性,可代替甲硝唑;初次治疗挫败后,可用PPI、胶体铋剂合并两种抗菌药物的四联疗法。 2.2 及时追踪观察病情变化,不能仅根据症状得到改善后就立即停药。治疗期间要复查胃镜。Hp阳性者,在抗治疗结束后再给予2—4周抑制胃酸分泌治疗;Hp阳性溃疡者,DU疗程不少于4—6周,GU不少于6—8周。 2.3 尽量减少或消除精神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抵抗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随着医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人们应更加以饱满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2.4 重新认识此病在老年人群中的严重危害性。首先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尤其是广大医务人员。其次,要有爱心,要多关心、帮助老年人规律服药,对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2.5 对于球后溃疡、门管溃疡等几种特殊位置的溃疡,首先要加强检查,仔细发现,注意相关鉴别诊断,减少漏诊、误诊;其次是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坚持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