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社区交往

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社区交往
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社区交往

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社区交往

——基于南京市东山新区个案的实证研究

李远行/陈俊峰

2012-9-21 14:32:18 来源:《开放时代》(广州)2007年4期第50~61页

【作者简介】李远行,陈俊峰,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30039

【内容提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社会与地理现象。当前我国居住空间分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居住空间分化对社区交往行动与社区建设有怎样的影响?居住空间如何优化?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is an unavoidable

social-geographical phenomenon in the urbanization and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 What are the feature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China? How do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change the interactive space in community? How to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space?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to communities, the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se questions.

目前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而从空间角度切入分析居住空间分化对居民交往活动影响的成果相对较少。本研究将空间—社会视为辩证统一过程,在讨论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化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对居住社区交往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与认

识这一现象,本研究在南京市东山新区进行了调查。

2001年南京原江宁县撤县建区,成为南京市城区的一部分,东山镇(原县政府所在地)也随之成为南京的一个新市区。2002年9月,江宁区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江宁区规划局委托有关规划编制单位共同开展东山新市区的规划编制工作。2004年7月,新的2003-2010年东山新区规划通过了南京市规划局和江宁区政府的共同评审,并于2004年9月被确立为东山市区新的规划编制。新规划中的东山市区范围在原来东山镇范围上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新区空间范围为:北起绕城公路,东到环城东路,南端到绕城二环路,西至三山(将军山、翠屏山和韩府山)的西沿。

东山新区是南京市江宁区发展最快速、最成熟并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居住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江宁区已经售完入住或在建的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该区域,因此它是江宁区的人居中心地带,其中的人口密度、产业集中度、空间开发程度以及居住形态的成熟度都是江宁区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本研究对东山新区127个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围合式住宅区进行了调查。然后选取四个划分标准,包括:住宅价格(分为单位均价与单套住宅总价)、居住区性质(分为商品房与非商品房两大类)、居住区内部设施及服务(主要从容积率、绿化率、内部配套设施及物业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及性(主要指社区对周边原生山水资源,也包括经过一定程度开发改造的山水景观的接近程度)。根据上述标准将所调查的住宅区划分为高档、中高档、中档、中低档与低档五个层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首先将东山新区居住区划分为五个层次,然后在各个层次的居住区中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子样本,构成调查的总体样本。调查过程中有效回收文卷242份。

一、“门禁社区”与社区围合

目前对于“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y)尚无明确定义。弗兰纳根对美国郊区的“门禁社区”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它是居住联合体(residential association)的一种类型,它在通往社区的道路上设置大门;限制进入口数量;社区四周建起围墙和篱笆;雇佣私有的保安,使用摄像头和红外线探测器等。①结合中国居住社区现状,“门禁社区”概念具有更强的弹性,其基本特征是围合与门禁,前者是指社区四周有自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围合起来;后者是指社区入口处设有大门,并设置门卫②。按照这种标准来看,弗氏所描述的就是一种严格的或高级的“门禁社区”。正如“门禁社区”这个名称所表明的,它通过围合(walled)与门禁(gated)等方式达到对居住社区的空间可及性的控制,并进而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排斥的有效形式。③

目前东山新区的居住社区绝大多数都是“门禁社区”。根据对东山新区居住社区分化层次的划分,我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6个高档居住社区,10个中高档居住社区,10个中档居住社区,4个中低档居住社区,5个低档居住社区,共 35个社区。通过对外来者及我们进出这些居住社区的难易程度④进行观察以及笔者与门卫(社区门口执勤人员)和保安(社区内巡逻执勤人员)等的访谈,发现东山新区不同档次居住社区的空间可及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表一东山新区居住社区可及性差异状况门禁控制高档社区中高档社区

(%)(%)100 100

(%) 100100 0 20

有门卫 100 60 3010080

严格盘问 100 40 80 0 20

无事可进入⑤080 40低档社区

有保安巡逻 100 中档社区中低档社区(%)(%) 门卫是居住社区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安全控制措施。由表一可见,本研究抽取的各个档次居住社区都设有门卫,设置门卫已经成为东山新区居住社区的普遍做法,这既是出于保护社区居民安全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其它功能需求,如有的社区门卫兼作传达室,负责收发信件、社区消息和通知的发送,另外也有的负责社区住宅维修管理等等。在调查中发现,中低档和低档居住社区的门卫大多数只设1人,且多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基本都是坐在门房里,工作态度也比较散漫。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绝大多数中档以上的居住社区门卫都是年轻人,穿着比较正规的制服,配有对讲机等设备。中高档和高档居住社区的门卫往往是两人同时上岗,一人在门房里主要负责来客登记等事务,另一人则在大门处站岗。⑥从目前东山新区居住形态来看,尽管不同档次居住社区的门禁形式与职能存在较大差别,但总体上门禁社区已经取代原来的非门禁居住聚落⑦而成为主流。门禁社区一方面从物质空间形态上通过围合、入口控制等形式强化社区内部整体性和统一性,另一方面也增加对外来者的空间排斥,或隐或显地将(部分)外来者当作不受欢迎的人。

中高档居住区“21世纪现代城”保安换岗时的情景。(陈俊峰摄)

对外来者进入严格盘问主要是对于外来者的身份、来意、是否与区内居民联系等进行问询或登记。从表一可以看出,不同档次居住社区门卫在执行此项职能时存在很大区别。外来者进入高档社区都需要通过门卫的盘问和登记,东山新区有些高档社区的门卫会具体查问外来者联系的是哪一家业主,通过电话业主进行确认后才放行。反观中低档和低档社区门卫对外来者基本不作查询,进入自由。

从外来者进入社区的目的看,大致分为有事和无事两种,前者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或居民的戚友。后者进入社区,既未与社区居民联系,也无其它明确目的,从积极方面看,允许这种性质的外来者进入可能促进人们对该社区的了解,增进交流与互动,是社区对外开放性的表现。调查发现,高档社区基本不允许这种性质外来者进入,表现出极强的封闭性特征。这从以下访谈内容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被访者1(“中国人家”门卫):

我们这个小区门卫管得很严,一般外来的人不能随便进,除非是业主的亲戚朋友或者事先已经跟业主联系好的。像这样的小区,不论是业主还是我们物管都对安全特别重视,如果有外人随便进去,甚至出了问题,那就要追究我们的责任。

被访者2(“太平花园”居民):

高档小区的门卫管得要严多了。有一次,我和朋友听说百家湖印象威尼斯很不错,就打算去看看。在水秀苑酒店那里有一个门岗,没拦我们。但我们再想上印象威尼斯的那个岛,门卫根本就不让进,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中低档和低档社区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门卫基本不对外来者进行查问,因此无论是有事还是无事的外来者从大门进出都是比较自由的。这两类社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尽管这种开放并不一定是居民自愿的,甚至会带来很多问题。

被访者3(“外港新村”居民):

我们这个小区人员复杂,小区里面也和大街似的,各种人都有。门卫对行人基本不管,也管不了。小区里有个菜市场、修理部、小吃部,很多小区外面的人来买菜啊、修东西啊,门卫不好管,管多了也影响那些人的生意,会造成矛盾。

设立保安巡逻制度是东山新区很多新建商品住宅社区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东山新区居住社区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一个新形式。尽管保安巡逻并非严格的门禁控制,但由于巡逻保安的职责之一是外来者进行“监控”⑧,因此可以看作是门卫职能的补充和延伸。

被访者4(“明月港湾”保安):

我们这个公司(明月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南京这里都是有名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巡逻搞得好。这个小区分成几个巡逻的片区,每个片区都设有打卡器,每隔半小时左右巡逻人员要去登记打卡,为了防止偷懒误工,像我专门负责三栋楼的巡逻,对不熟悉的外来人我就会上去询问,如果是无所事事或者是

有制造问题的嫌疑,就请他离开。

从外来者的角度来看保安巡逻,或许可以更加贴近被排斥者的心态。

被访者5(东山新区“太平花园”居民):

今年3月份,我去瑞景·文华玩,正好顺着坡路上去到北门,当时那个门还没修好,也没门卫,我就进去了。没一会,一个巡逻的保安直接就奔我来了,问我干嘛的。我说来玩的。他就问我从哪个门进来的,登记没有。听说我是溜进来的,他用对讲机叫了另一个保安过来把我带到保卫处,说了我一顿,把我“撵”出来了。当然,我不能说他们这样做不对,但我也不觉得我不对,我就是听讲那里面挺漂亮的,想进去看看,有什么错呢。

早在近一个世纪前,齐美尔就曾经对门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门是活的,而墙却是死的。正因为门可以打开,跟不能活动的墙相比关闭门户给人以更强烈的封闭感,似乎跟外界的一切都隔开了。⑨现实层面上的生活同样地在任何时候要么在门内要么在门外,而借助门它把它分离的存在引入世界或者把世界引入它分离的存在。⑩门作为将人类在空间上进行划分的边界点,它在进行分离的同时也意味着连接,不仅将某些人分离出去,也将个人的不同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并通过对另一些人的打开而展示出不同群体之间的会聚和区分。

弗兰纳根研究发现,美国郊区住宅区大多都是“门禁社区”,它是不同阶层争夺空间的结果,并成为类似于军事驻地(garrison)的私人居所,除了经过同意的服务人员允许进入,其他穷人一律被排隔(wall off)在外。(11)在江宁这样的郊区,很多中高档和高档居住社区为弗氏的观点提供了生动的示例,一个个高级

小区逐渐变成类似于军事驻地的“堡垒”。弗氏进而认为,“门禁社区”泛滥“不仅是企图创造秩序的城市政策失败的象征,也是试图保持经济机会合理分配的市场失败的象征。”弗兰纳根把这种失败称为“体系性”失败(systematic failures),作为这种失败的表现与结果的不平等的生活机会反映在“门禁社区”上就形成了不同社区图景的并置。(12)虽然“门禁社区”保证了邻里的高度同质化,却将不同阶层的人分隔到不同社区,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分层对立,并使得居住隔离形式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社区交往的空间分隔与公共性

居住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构成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行动的基本空间。在这里,人们通过各种互动形式形成交往关系,所谓交往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个人与各种社会群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是交往活动的社会形式。(13)任何现实的交往关系都必须依托具体空间才能发生与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居住社区的“门禁化”、公共空间的切割都直接影响到人们交往行动的形式与内容,也使社区的公共性受到压制。

不同层次居住社区在空间上的分化与隔离的内在原因之一,是对交往空间的防卫性控制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开发商开发产品的过程中就已经被加以考虑。高档居住区“复地·朗香别墅”,景观和建筑极尽奢华。(陈俊峰摄)

被访者6(江宁某房地产公司部门经理):

房地产规划的一个“潜规则”是:一个社区里面也有不同,但差的房子都是

放在靠近马路、噪音比较大的一些边角上。有人说:“规划就是鬼话”,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江宁毕竟是郊区,农民复建房多,开发商开发的盘子都尽可能离得远一点。如果离这样的小区近了,都觉得对产品的档次有影响。如果实在离得近,就用高墙隔开。这就好比“脏水理论”讲的那样,一桶干净的水加入了一点脏水,或是一桶脏水加入一部分干净水,终归都是脏水,这对价值的保持和提升总归都是不利的。

被访者7(“天地新城”销售部负责人之一):

本公司搞的复建房被放到小区外面,中间以墙隔开。就我的了解,不仅我们公司,其他房产公司一般都尽量将两者隔开,如果实在不能隔开,就将安置房集中在一起,放在小区里位置比较差的地方。

在开发商的眼里,像农民和低收入、低层次的人被视为“脏水”,而“干净水”必须和它们分开,分隔的方式主要有“尽可能离得远一点”、“高墙隔开”、“放到边角、位置差的地方”等等,通过这些分隔手段将居住空间处理成为具有防卫性的“领域性”社区,它既是对具体的居住地理空间的分化式区划(这里体现了政府与规划部门的政策以及开发商的利润最大化策略),更是对不同层次群体的空间可及性的控制,通过对居住空间的规划、开发上层层隔离,包括对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的侵入和瓜分,以实体空间为依托的交往空间也被进一步分隔开来,并加剧了不同档次社区及不同层次的群体之间交往空间的闭合趋势。

被访者8(“天地新城”居民):

我不是看不起农民,但是和他们一来确实没什么话好说,谈不来。而且他们的素质确实比较低,随地吐痰、乱扔东西、说话比较粗,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住在一块呢?再者,我上班和住家的地方都不可能和他们在一起,所以根本没接触的机会。我们这个小区里面差不多都是像我这样的人,农民很难住进来,见都见不到,就谈不上来往了,这很现实。

被访者9(“翠屏国际”之“帝景天成”业主):

现在江宁的小区规划有不少问题,比如别墅区和公寓社区放在一起有问题,因为住在别墅和公寓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别墅业主都是有车的人,可能更希望安静,不被打扰,要求居住环境安静、享受、安全、比较封闭,不希望小区里面太多人流,噪音大,影响居住质量。公寓业主对邻居之间的交往要求相对较多一些。

分隔的交往空间在住宅开发的过程中就已经被着意打造,然而,这经常是开发商针对业主们防卫性的和反应性的交往心理的一种回应,他们只管自己空间及邻近环境的极端保存,例如在美国,有所谓的“不要在我的后院就好”(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的态度。(14)这是一种防卫性的交往关系,时常表现为集体的个体主义。现实交往空间的存在是人们展开交往的重要前提(实际上,虚拟交往也被层级化与社区化,这在下面将会谈到),当实体的居住空间被有效地“纯化”后,人们的交往空间就被限制和规定。现实层面的互动首先要有现实的“遭遇”,但正如被访谈者说的“见都见不到”,交往自然就无法进行。其次,在“遭遇”之后,要“谈得来”。“谈得来”不仅是表明“谈话”行动发生,更意味着一定深度的沟通,而人们之所以能够交往,主要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而且是在一定

程度上是共同拥有,一组庞大而‘并不明确的’(nonexplicit)背景资料和知识作为沟通的指引”。(15)哈贝马斯把这些背景资料称为“生活世界”,“交往者属于生活世界,而且生活世界是交往参与者理解过程的背景。”(16)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整体上日益多元化,并呈现“断裂”特征,对于江宁这样的郊区而言,存在着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失业或低度就业的弱势群体,“断裂”在郊区以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同阶层的人实际上已经成为生活在不同时代的社会成分,他们共存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不同社会成分的诉求共存在一时,而这些诉求本来是应当居于不同的时代。在一个断裂的社会中,社会中不同部分的要求的差异,有时会达到一种无法互相理解的程度。(17)不同阶层的“生活世界”断裂了,那么,出现“没什么话好说,谈不来”的现象就是必然的。

被访者10(“成山公寓”居民):

百家湖那里当然不错啦,人家条件好。但那里的物管费我受不起,我住进去不能生活,我更愿意和现在的穷朋友一起。说到底,还是要看什么身份讲什么话,什么人靠什么人,没办法比。人家小车开着,你怎么办?我们这里小三轮、自行车照骑,那里就不是这样。我就不太愿意和百家湖那里的人多来往,谈不来。

被访者11(“明月新寓”居民,某纯净水公司送水工):

我在这里送水快两年了,也认识一些好的小区里面的业主,但就是送了几次水,不面生了。其他交往谈不上,也不太可能哪。一是人家比较忙,再说他们认识我也没什么好处。平时不干活就和我们那个小区里比较熟的人联系,大家都差不多,在一块玩得也自在。

被访者12(“成山公寓”居民,清洁工):

哪个不想认识几个有钱有势的呢,关键是人家不可能跟你多废话。像“天元城”那样的小区想进去都不容易。刚拆迁那会儿,我和老婆商量到别的小区买房子。有一次,我们转到“市政天元城”售楼处,那里的售楼小姐看我们穿着,态度就不是很客气,估计感觉我们买不起那里的房子吧。

前面已经分析过东山新区中低档与低档社区的居民在居住空间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并有被逐渐边缘化的趋向,在居住空间上他们被高档和中高档社区阻挡和排挤,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被允许进入,实质性的交往也很难进行。当与较高层次社区的交往被隔断后,他们的反应往往是“自我隔离(self-segregation)”,这个概念本来是美国学者对种族歧视环境中少数民族群体面对社会排斥的社会与心理反应,是指某群体自愿与主流社会相分离的过程,群体成员找不到满意的方式与其他群体相处,他们就通过这一过程努力限制与群体外成员的接触。(18)在东山新区的中低档及低档社区中,人们的交往关系具有明显的“自我隔离”倾向,不同的是,隔离并非完全来自于自愿,它往往是人们处于居住空间分化结构中的劣势地位而采取的维持交往的策略性反应。这种反应既可能来自对他人态度的认知(“人家不可能跟你多废话”),也可能来自对自身现实状况的“自知之明”(“他们认识我也没什么好处”)。在“说到底,还是要看什么身份讲什么话”的话语背后,是对自身身份地位的明晰确认,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存在于不同身份的群体之间的交往鸿沟的自觉意识。当与纵向层面的交往空间被切断后(不论是现实的,或是意识到的),人们转而向内,开始在本社区内部的同质群体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交往领域,而这种交往空间的“内卷”常常显得并非完全是“迫不得已”,在某种意义上,它体现为“一种被排除者对于排除他的人们

所进行的排除。”(19)也就是说,社区居民社区交往的需求是存在的,只是现在被压抑了。

人们共同居住在一个社区中客观上总会面临一些公共性问题,即对大家都会产生影响的问题。居民们住在一起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联系,会产生一些与大家都有关的事务,如治安、环境等方面的事务。但这些公共性问题的存在只是产生社区交往行动的一个必要基础,而并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因为人们可以在不通过社区公共行动而靠自己个人去应付。比如说如果社区治安不好的话,居民通常会通过安装防盗门去应付;如果公共环境卫生不好的话,就把自家卫生做好。也就是说,在缺乏公共意识的情况下,他们便采取搞好自身状况的措施来减缓由于公共事务的糟糕而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因此,靠天然的地域关系形成不了社区,也谈不上社区居民公共性。公共性是指社区的居民去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中的公共事务。但没有共同的交往,就形成不了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公共事务。过去在旧的城市四合院中,大家住在一起,知根知底,互相交往频繁,并且有共同利益,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了很强的共同体意识。而现今的城市生活中,居民们虽然住在同一区域中,但周围的人并不熟悉,再加上居住空间的分隔,难以形成交往和联络,因而形成了现在这种有共同的地域空间却没有社区联系的格局。

三、社区交往行动的差异与社区分化

交往行动是发生在各交往主体之间的实践活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交往建构和体现着人的社会关系。(20)在现实层面上的交往行动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居住社区以及被称为“第三空间”的其他场所(包括旅游、购物、休闲等活动发生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

在工作场所和“第三空间”的交往行动日益增加,甚至成为人们交往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居住社区交往行动问题不仅是个从未停止过讨论的“老问题”,如今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住宅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快速分化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又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邻里关系是在持续的社区交往活动中不断地建立起来,是社区交往行动的结果。从总体上看,东山新区社区邻里关系相对较为熟悉,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准首属关系”(quasi-primary contact)特征,这是由美国学者H·甘斯提出的概念,认为生活在郊区或外城的居民之间的互动比次属交往(secondary contact)更为紧密,但比首属交往(primary contact)要更具有防卫性。因此,城市化引起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既没有造成社区的衰败,更不会使社区趋于消失。(21)(22)然而,甘斯对美国郊区社区生活方式的描述是以美国特有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展开的,所以在讨论东山新区社区交往问题时,就有必要将研究放到中国社会,尤其是社会急遽分化的现实中来考察。

就现实层面的交往行动而言,东山新区各个层次的居住社区交往行动可以分为非白发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前者是由社区或街道发起的,大多为主题式活动。如东山新区“太平社区”2003年上半年文化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社区利用社区内各种宣传栏、板报、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造就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意义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例如:组织翠屏小学学雷锋义务活动;“三·八”露天歌舞,植树活动;大型“六·一”汇演;“五好家庭”表彰会;“中国你好”主题会;拔河比赛;我为夕阳送温暖等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

居民的赞誉,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组织发起这些社区活动是东山新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到底有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

被访者13(“太平花园”居民):

依我看,有些活动就是在搞“花架子”,好像在刮“阵风”一样,搞一下就歇的了。给我的感觉特别像是在“演戏”,组织的人费劲,参加的人费劲,我们看着的人也费劲。

目前,东山新区大多数小区的非自发性活动主要由街道办和居委会发起,这些活动往往都是被作为社区工作来开展,尽管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上力求创新,但对于社区居民的交往而言,仅仅得到“居民的赞誉”毕竟不够,更何况这种所谓的“赞誉”往往只是组织者的自我评价,在居民看来,这些“阵风式”的活动却是“花架子”,难以深入人心。此外,由于这类活动大多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如针对老人的“老年文艺演出”、针对弱势群体的“送温暖”行动等,在东山新区的中高档居住区中并未开展起来。

社区的自发活动又可以分为日常交往活动与自发组织活动。前者是非组织的、自然发生的各种交往行为与活动,它是日常化的,分散发生的。后者则是由个人或群体、非正式组织等发起的交往活动,它往往是主题式的,集中进行的。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东山新区社区的日常交往活动在总体上呈现两个特征。其一是日常交往活动的频率比较低、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其二是日常交往“老龄化”,大多数社区的老年人日常交往相对较多,而且往往较为熟识。社区内很多公共空

间常常只能看到老年人和孩童的身影。

被访者14(“成山公寓”居民):中低档居住区“成山公寓”的入口处,从居民混用各种交通工具自由进出的情形可以看出门禁相对较弱。(陈俊峰摄)

小区里面也没什么有意思的活动,下班没事了就偶尔到这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看下棋、打牌。其他活动组织的少,而且参加了经常也觉得意思不大。

被访者15(“章村新寓”居民):

这里有活动室,可以打麻将、打牌。但没什么人去玩,小区活动也少。很多人都只是面熟,不怎么来往,都在各忙各的生活。

被访者16(“经纬城市花园”居民):

有活动室,老年人去玩的多,交往还比较多,一般打打招呼,但熟人不是很多。

被访者17(“中国人家”业主):

交往较少,大多时候只有一些业主在会所吃便餐。现在邻居之间交往不多,并不是因为现在住的人不多,关键是大家都很忙,而且互相之间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也少。

可以看出,东山新区各个层次的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都比较少。范·克林格里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交往活动的自我强化的结果:“一加一至少等于三。”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存在截然不同的正负效应,即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而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在许多住宅区,由于人及其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过于分散,单项活动都没有机会相互交汇,以形成更大、更有意义和更富于激情的一系列活动。(23)人际交往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表现为在居住区交往空间(公共空间)内活动的人数过少,而时间上的分散则是指人们的逗留时间不够长久。由于居住社区的分化,人们的交往空间也按照社区等级的纹路而被分化和隔离,但中低档及低档居住区的社区居民迫于生计,往往无暇顾及社区的人际来往;而高档和中高档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时间和效率观念,即使有与他人沟通的愿望,但对于日常化的、琐碎的交往却有心无力,因此当我们在东山新区社区调查时,就经常发现社区内人们往往都自闭家门,难以交往。

东山新区的中档以上层次居住区在自发组织活动方面开展得较为丰富,效果往往也较好。例如“江南青年城”在2004年2月举办元宵焰火晚会、“翠屏国际”在2005年举办的新年焰火晚会、“经纬城市花园”小区多次组织“一日游”活动等。

被访者18(“翠屏国际”业主,网名“大漠风云”):

由我和另一个业主发起组织的“第一届翠屏国际城业主迎新春焰火晚会”在2005年2月9号隆重举行。头一天我就收到三十多位邻居的祝福短信。当晚一共有二百多位“翠屏国际”的邻居来到维也纳音乐广场观看焰火晚会,有很多邻居专门从城里赶过来,场面非常壮观,充分感觉到“翠屏国际城”的邻里之情和

文化底蕴。

与中高档以上居住区比较,东山新区的中低档和低档居住区自发组织的活动相对较少,不仅文化活动比较贫乏,更重要的是在社区的共同利益行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典型的例子是在东山新区的各档次居住区中都存在诸多问题,如社区管理、治安、房屋质量等等,中低档以下的社区居民往往都采取漠视和消极对待,除非问题直接与自己有牵连,才与相关负责者进行联系处理。他们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集体行动,面对问题和责任人他们往往以单个人而不是联结成一个整体来改变现状。与此明显不同的是,在中高档以上的居住区中,业主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他们愿意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网络)联合起来形成可以与开发商或物管对抗的力量,共同行动,形成合力。

案例:2002年4月,百家湖花园的十五位业主入住后发现,开发商承诺的“公园绿地”即将变成住宅楼,“家中见湖水”的期盼成为泡影。15位业主向开发商讨景观权赔偿,多次交涉无果后,汪先生联合其他意欲索赔的业主,以景观权遭到侵犯为由,一起将开发商告上了东山新区法院。二审后,法院判决开发商赔偿业主每人7万元。

在东山新区高档和中高档居住区中,业主的自发组织的集体维权行动不仅普遍,不仅有力维护了自身的权益,更在行动中强化了邻里交往和沟通,这种社区交往正在成为中高档以上社区业主交往行动的重要形式。

对于高档和中高档居住区业主来说,他们人际交往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被转移到工作空间,所以,他们的交往不限于某个地方,交往的地方性减少了,但交往得多的还是住在比较近距离的人。(24)因此,尽管他们的日常交往活动并不频

繁,但其自发组织的活动相对较多,而其交往方式也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层次较高,这无疑对业主的人文素质和经济承受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如参加“第一届翠屏国际城业主迎新春焰火晚会”的业主都必须交纳100~200元的费用,仅此就是大多数中低档和低档社区居民不愿也难以承受的。中低档和低档居住区社区居民之间交往则更为分散化而较少组织性,在他们的交往空间被压缩而自身又不得不为生存劳碌的状况下,就连日常交往也往往简化为点头之交。这不仅反映了社区居民的交往行动差异,更是社区基础分化状况的折射。

四、结语:居住空间的优化与社区和谐

社区概念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按照通常的理解,是指具有共同地域,有较深入的社会交往关系和具有一定共同体意识的居民共同体。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社区交往行动,就形成不了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公共事务,居民对社区的参与度就会很低,人们自然不会去关注社区的事情,也就不会有社区建设的愿望,社区的基础也处于分离之中,社区和谐更是无从谈起。

居住空间的分化不仅是阶层分化的一个缩影,更是“断裂社会”的一个象征。作为阶层分化的结果必然涉及到既有居住资源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因而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可以转化为社区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居住社区的发展应在公正与效率兼顾之中权衡更为合理的运作方式。从追求效率角度看,富人选择高档居住区,穷人选择低档居住区无疑有利于资源最优化配置。但当这种选择模式损害了社区其他居住成员利益时,就是不公正的和有失长远效率的。尤其是通过“门禁”和“围合”的方式形成居住区空间上隔离和交往行动上隔绝,由此导致的潜在性冲突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可能使其效率为零甚至是负数。因为处于同一地域空间中却又因享有不同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而被隔离和隔绝的群体之间爆

发冲突的几率很高。

因此,城市居住空间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正如K·林奇指出的,一个好的社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聚落,是可及的、分权的、多样的、有适应力的,并且对待各种尝试保持宽容的态度。(25)结合前面对东山新区居住空间分化的现状,并按照林奇给我们的提示,可以将居住社区空间优化的目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及性。一个社区居民接触其他的人、其他的活动、资源、服务、信息或其他地方的能力,并包括能够接触到的元素的数量和多样化的程度。这尤其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区居民而言,因为东山新区居住空间分化的最直接后果是降低他们对某些资源和场所及活动的可及性。

其二,适宜性。—个社区是否有适宜性,是指其空间及其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是指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的相符程度。(26)社区中的各种设施,特别是公共、半公共空间不仅承载而且限制人们的交往活动。适宜性既关乎交往的场所,同时也表示社区居民各种活动的形式及内容的协调程度。

其三,可控性。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社区空间安全性的控制;二是指社区居民使用和接近场所和活动的程度,以及对这些地方的创造、整理和修改是否是由那些居住其中的人来管理与控制的。这里主要指社区居民应该能够平等参与控制和管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只要这种参与不至于对别人造成损害)。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摘要:城市的居住空间是城市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各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同时还是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形成的统一空间系统。在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的分异化程度不断加大,甚至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了极化和对立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居住空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以解决城市居住问题。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现状;城市规划;调节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空间分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适度的居住空间分异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但是过度分异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通过城市规划的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 目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不断产生,并且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豪华居住区:主要是一些高收入阶层,他们并非城市的主体,但是豪华的特征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他们所居住的区域多是城市中最好位置的公寓或别墅。 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从居住条件来看:以上两种居住区划为中高档类型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 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

城市空间形态1

罗春生:《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控制初探》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sdpdi 发布时间:2008-08-03 9:24:28 阅读: 3861次 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控制初探 (佛山市顺德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罗春生) 【摘要】城市空间是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游憩、交通的载体。本文在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与控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找出控规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不足,探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体系与方法,依托控规图则其法定特性进行空间形态定性定量控制。 【关键词】控规、空间形态控制、控制体系 1、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培育优质、和谐的城市空间是人们共同的期望,城市虽然有一个好的规划蓝图,但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环境、规划管理、规划编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控制和培育优质城市空间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试图从城市空间形态与控规控制体系入手,在分析现有控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寻找出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方面的不足,进而探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控制体系与方法。 2、城市空间形态 “空间”的定义,源自于拉丁文的“spatium”,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我们这里讨论的空间是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的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点缀而成的城市空间;或是由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实体控制和影响的城市空间。她是大自然中

分隔出来的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定度的,是人们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活动使用的空间。城市道路如何规划、建筑如何布局、城市景致组织等城市外观是城市给我们的第一感觉,这些印象及认知可以称之为城市空间形态。 3、控规控制要素与体系 控规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划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与开发建设的衔接,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控规中首要内容就是建立控制体系,控制体系是影响控规控制功能发挥的最主要内部因素,包括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两个层面。控制内容是控规所控制的要素,它对控规功能作用的影响主要在功能作用发挥的广度上。控制方法是指实现规划意图选取的控制手段,它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作用发挥的深度有决定性的影响。控规的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是控制体系中互为联系、互为影响的两个层面。 3.1控规控制要素 规划控制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是规划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在构成都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控制。 (1)土地使用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其控制内容包括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 (2)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容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其控制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空地率、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等。 (3)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对环境的要求,对建设用地上的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辛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城市形态不仅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和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 状,还表示了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本文对呼和浩特城市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更好地把握处于转型期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特征。 一、奴隶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形态 中国奴隶社会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 些城市按照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来限制其规模大小,帝王都城方九里,诸侯的都城方七里及方五里.《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就是那个时代城市布局的大致志形。这种所谓的棋盘式的规划模式对以后历代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受单一的文化模式的支配,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在统一的内在模式支配下,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风格,呼和浩特城市发展也不例外。 (一)“里坊制”的城市布局形态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里仿制”城市形态形如“莱畦”发展到了顶端,这种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发展。 公元920年(辽神宗五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设天德军和丰州城。丰州城故址在现呼和浩特市东郊9公里处的白塔村北,是当时丰州滩上最著名的一座城市。自建城后,辽金元三代沿用,长达450余年之久。丰州城,呈方形,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城墙由夯土筑成,高达8米。沿城墙筑有马面和角楼。四面设城门,并筑有瓮城。人口最多时达到10万居民。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当时城市的建筑布局是仿照唐代中原地区的城市形制建造的。按照唐代城市的"里坊制",城内分别建有许多整齐划一的城市坊区。城市平面由东北坊、东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组成,名胜古迹万部华严经塔位于西北坊内。当时的官衙府第、店肆民宅、各色作坊、以及僧道寺观等都排列有序地分布在各坊之内。金代承袭了辽代的城市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在前代中原城市留下的遗痕里融入了新入主的民族带来的地方特色。 频繁的战乱,以及不活跃的城市经济,这一时期的城市形态突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强调对内的集中控制和等级身份的划分。用不同的“墙”进行隔离,用追求等级观念的思想来规划城市,以实现上述功能需求,是再好不过的方式。同时,在平面上而不是在起伏的曲面上构筑墙体和规划街道,当然,最容易选择的设计方案就是直线正交。于是,在坊墙约束下的城市大多呈现棋盘网格的形态。 元朝丰州经济、文化及手工业生产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坊制解体,封闭的城坊逐渐被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总第435期· 理论界2010第2期□秦红岭 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 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城市变得更加“分化”、“碎化”和“双城化”:一极是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典雅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防卫型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和社区,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聚居化的现象。如李志刚等学者对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城市从相对均质型的‘簇状’单位大院向异质型的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居住空间的转变。”〔3〕冯健对北京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指出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4〕沈关宝、邱梦华以广州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局部已出现极化与隔离的现象,严加防护、外人不得入内的高级别墅区和治安混乱、外人轻易不敢入内的城中村就是证明。〔5〕刘玉亭则以南京市为例,具体着眼于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状况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其中城市户籍贫困人群多分布在一些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关键词:城市居住形态;空间分异;空间融合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2-0192-03 注: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从事伦理学和建筑文化研究。 【社会观察】 192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城市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分异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动因 两个概念: 1.城市社会空间 城市社会空间可以看做是城市社会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是城市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在城市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即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变化赋予城市物质空间以社会意义。 它通常有泛指和特指两重含义。 ①城市社会空间泛指城市里面一切人类所感知或体验的空间。 ②城市社会空间特指城市里面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宗族种族乃至行为心理的社会群体所占有的空间,如唐人街、贫民窟、富人区等。 2.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是指原本同一体中的个体由于不断增长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差异产生新的社会距离,从而从原本群体中不断分开或异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不断分化和相对集中的演化过程。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因: 城市社会空间三个因素: 1.经济社会地位 由于人们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具有差异化的社会身份,进而以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为基础,产生经济社会地位。 2.种族 不同群体由于人种、宗教、国家和文化等特征而形成的种族差异,如非洲人等,这些种族群体在空间上的聚集从而形成了族裔社区。 3.城市生活方式 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活方式的人们常聚集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如老龄化社区、蚁族社区等城市社会空间。 二、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模型 同心圆 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物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五种力综合作用下,城市地域产生了地带分异,便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同心圆状地带推移。他认为社会经济状况随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并根据生态原则设计了表示城市增长和功能分带的模式。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此学说的缺点是: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其成功之处是:从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新的思想。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浅谈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其规划调节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c3336007.html, 浅谈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其规划调节思路 作者:李慧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快速变革,居住空间分异程度不断加剧,以至于一些区域局 部出现了凸显的极化与对立现象。本文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和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思路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分布;规划调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 现阶段,以不同收入群体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逐步加剧,并随之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划和类别: 豪华居住区:由高收入阶层所拥有,虽然不是城市的主体,但鲜明的豪华特征却将其凸显、标识出来。它们往往是城里位置最好的公寓或是市区边缘风景秀丽的高档别墅。 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从居住条件来看:以上两种居住区划为中高档类型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 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类居住区房屋基本陈旧,设备基本老化,设施基本不全,且人均面积较少、小区环境较差。 低档居住区:多为住房面积小、房屋质量劣、居室采光弱、环境卫生差的旧城区房屋、廉价私房或搭建的棚户、城中村及一些历史民居等。这里主要聚集着低收入阶层、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此类居住区大都缺乏生活配套设施,缺少公共资源,且人口密度较高。 政府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适房等。这类住房大都分布在城市边缘甚至更远的郊区,主要面向居住面积不足一定标准的城市低收入群体。 二、运用规划手段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思路

城市居住分异的模式总结

城市居住分异的模式总结? 吴启焰1 徐建平1 朱喜钢2、张京祥2 (1.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1) (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本文介绍近来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领域内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作者认为根据社会分异空间显征化的动力结构(如政治经济形态、城市和土地利用的开发与组织和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论)和表达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如各类型居住邻里的空间相互关系、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居住邻里建筑环境的差异)构成划分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的标准,可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划分为两大类型九小类。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 分异 模式 研究城市居住分异历史演化过程表明,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各项物质显征要素,以及社会分化动力因子都是处于一个交互作用且互为因果的社会空间统一体范畴之内。在特定的历史场合之下,这些形成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因子以及物化显征要素的组合,都反映城市社会空间本身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体现空间与社会互为因果解释的社会地域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用模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诸要素之间的基本因果功能关系,对掌握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演化过程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划分城市居住空间类型的标准 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研究中,我们从城市居住实体形态演化角度,探讨城市居住分异不同历史时期内,居住形式中的表征方式及演化的主导因素。 在此,我们从形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及社会效果两方面入手,运用类型定义手法,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划分为两大类型——动力结构类型及社会效果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与这两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由此形成我们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体系。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分异的动力构成作用机制及其空间表征结果——居住空间分异都各不相同。因此,促进社会分异空间显征化的动力结构(如政治经济形态、城市和土地利用的开发与组织和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论)和表达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如各类型居住邻里的空间相互关系、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居住邻里建筑环境的差异)构成划分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的标准: 1.1 政治经济形态 政治经济形态可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内确定居住分异的社会分化内涵,并以制度体制的形式保证社会分化的空间化过程顺利进行。如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通过资本与劳力之间的权力关系确定基本社会结构;然后以住宅市场分化形式,通过土地所有者、房地开发商、建筑承包商、城市规划设计部门、银行信贷机构和公房管理机构之间有机协作确保前述社会阶(级)分 ?本文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061002资助。 个人简介:吴启焰(1971—),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以及相关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多篇,个人专著《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于2001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Chiyanwu@https://www.360docs.net/doc/fc3336007.html,或chiyanwu@https://www.360docs.net/doc/fc3336007.html,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_王建国

中国科学 E辑: 技术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5期: 830~839 https://www.360docs.net/doc/fc333600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fc3336007.html, 830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王建国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6 E-mail: wjg-cw@https://www.360docs.net/doc/fc3336007.html, 收稿日期: 2009-03-18; 接受日期: 2009-04-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50125820)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 2006BAJ03A04, 2006BAJ4B067)资助项目 摘要在当今中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 相当多的中国城市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 伴随着城市规划的持续编制、修编和实施, 城市的功能结构、空间环境、街廓肌理乃至社会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而所有这些都直接发生在某一城市尺度、甚至是发生在某一城市的大尺度空间形态上. 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构成、演进和外显表征的描述和分析, 尝试建构城市形态影响要素模型, 进而讨论与形态密切相关的城市用地属性及保护、调整和开发潜力. 同时, 基于城市设计参与良好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和建设管理的专业特征, 提出针对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的量化评析技术方法, 从而为城市政府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 模型 数字技术 1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城市形态变迁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速度快、尺度大、历史肌理和结构的日渐破碎和异质化. 相当多的城市形态都发生了城市建成区整体层面上, 而不是局部性的改变, 而且, 跨越了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的城市尺度. 其中, 城市街区空间日益严重的异质性和急剧增加的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尤其具有决定性. 上述城市形态变迁表征的出现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城市化进程正在深刻影响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发展. 世界上城市和建筑发展大致走过了从“外延规模扩张”到“内涵品质深化”的过程, 由于社会背景、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世界各国城市化各具自身的特色. 如欧美基本上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自由放任到政府必要的引导和干预; 日本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下的快速集中型城镇化; 而第三世界国家则是在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基础上和政府管理能力不足乃至失控而导致的过度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加快, 从1978~2002年的24年间, 年均增长0.88%, 1980~2000年GDP翻两番. 有关研究预测, 2001~2020年GDP还将翻两番, 预计总体上城镇化平均增速会达到年均1%,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史无前例. 国家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 近五年城市化又有显著的发展, 到2006年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 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 地级及以上城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4292亿元增加到132272亿元, 增长1.1倍, 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53.4%上升到2006年的63.2%. 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到2007年的45%, 增速是同时期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被喻为“驶入快车道的列车”. 对于中国而言, 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层面上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用地建立具有合理紧凑度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格局下单位制社区的走向

·6· 一、单位制与基于单位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体制改革前,单位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态,而以单位组织为基础的社会体制或制度结构就是所谓的“单位体制”或“单位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所具有的“单位”现象,美国社会学家魏昂德(Andrew G·Walde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最早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学者路风概括了单位的主要制度特征,随后论述了单位制的形成和起源。他指出,单位制形成于社会主义中国对社会的重新组织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使得商品经济、市场关系、自由劳动、契约合意、私人资本以及社会结构自治都丧失了合法性,此时,单位体制成为整个社会运转的根基。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中的单位是调控整个社会运转的中枢系统,这种中枢功能不仅体现在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上,而且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上——以单位为主体的住房实物分配体制的实行对中国城市空间的塑造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那时,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单位出资建房,然后分配给职工居住,只收取极低的房租,住房的管理和维修养护也由政府和单位承担。在建筑空间的选择上,本着“先生产后生活”、“最小化通勤距离”等原则,以单位为分配主体的城市住房在地理位置上通常紧挨本单位的生产空间且相对集中,这样一来,中国城市中就形成了基于不同性质单位的居住生活空间,这便是“单位社区”的由来,其不仅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地域单元,而且成为计划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格局下单位制社区的走向 王 美 琴 (山东大学 社会学系,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体制改革前,中国社会特有的单位体制塑造了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随着社会的转型,特别是住房商品化体制的确立,原有的“单位化”城市居住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被重塑为以阶层为导向的分异结构。本研究通过对一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国有企业单位社区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与再生产过程中,许多类似的传统单位制社区已从“单位化”城市居住空间中的基本单元逐渐演变为住房商品化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分异格局中的底层聚集区。如何实现这类社区的重建与新生,将是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单位制;单位社区;居住空间分异;住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0)06-0006-04 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和管理单元。从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上看,体制改革前,中国城市社会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就是由性质、规模、位置等各不相同的单位社区组成的。这些不同的单位社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而在每一单位社区内部,同质性较强,因为每一单位空间不仅是单位成员的工作场所,还是居住场所,不仅是他们生产活动的区域,而且是生活休养的所在,在这一空间范围之内,单位为其成员提供生活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福利设施,承担城市中的大部分社会职能,单位职工不出社区,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生活在这里的单位成员因此更容易形成亲密群体。 在单位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生活空间就是依附于不同类型的单位形成的单位社区,其具有集中性、封闭性、排他性和自足性等特征。在每一个单位社区内部呈现出的是滕尼斯笔下的那种温馨的乡村“社区”的景象:成员的同质性高,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以邻里和朋友等关系相维系,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另一方面,单位社区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彼此之间形成较大的封闭甚至隔离。许多单位还往往通过“围墙”来实现其空间的围合性、封闭性、完整性,并以“院”的形式来组织单位内部的居住设施、生活设施及各项福利设施,单位的这一物 质形态与空间载体则被称为“单位大院”[1] 。 单位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结果便是“单位社 收稿日期:2010-05-14 作者简介:王美琴(1980— ),女,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资博士后。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基金(项目编号:200903097);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2010年11月第6期Nov.2010No.6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简述

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众多相关学科共同积极参与的研究领域,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特征,研究方法论呈现多元化,具有多重主体的视角。参与研究的相关学科及其分支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各学科的研究进展不同,使得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多角度和多阶段的进展状态。多学科研究进展中,研究范畴之间多有重叠,研究方法上相互借鉴,研究成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国外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这一理论起源于1950年代由马奇和马丁( March, Martin,1972)在英国剑桥大学创立的“城市形态与用地研究中心”。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由基本空间元素组成,它们构成了不同的开放与围合空间和各种交通走廊等,空间形态研究从不同规模层次分析城市的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试图描述和定量化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随后各种不同概念被发展用以定义和描述建筑和居住聚落(Steadman, 1983: Mitchell, 1990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空间语法”(spacesyntax,详见: http: //www. spacesyntax.com),这一概念可以被定义为描述、解释和定量建筑或聚落空间结构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强调分析空间集合的几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简述 何 璐 田大方 东北林业大学 何特性,更重要的是蕴涵其间的社会与人类学意义(Hillier, 1983)。 以上讨论的城市形态理论提供了广泛的方法来剖析城市物质环境,尽管它们有重合之处,但根据所侧重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相关的理论概括起来可以被分为三类: 1.形态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研究、市镇规划分析,建筑学的方法和空间形态研究。“形态分析”依靠从二维到三维的城市地图、规划与建筑设计和城市实体研究,其目的是解释城市现象和剖析其中隐含的规划管理、建筑师、业主和各种相关专业人员在城市形态变化中的作用及责任。 2.环境行为研究:它关注于人的主观意愿和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过程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及相关人员的访问。 3.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它关注政治与经济因素和相关的社会组织在“城市过程”(urban process)中的作用,定量的方法在这里是主要的分析工具。 二、国外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向区域化、信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机制也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从一国一地的研究转向跨国、跨区域的研究。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将成为西方学术界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理论不断涌现。理论都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而且它们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消长兴衰。因此,西方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机制和新特征,将会成为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相对有限的可借鉴经验的条件下,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工作方法往往同时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问题,对不确定性的充分认识对提高中国城市研究 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近年来,对于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重点也在发生变化。较早研究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著作或论文中,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比较大,一般将整个中国城市的演变作为研究背景或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城市产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历史时期,重点研究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武进,1990) [1]。有的研究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实体空间,从整体上介绍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段进,1999) [2]。这种全景式的研究,时空跨度大,涉及内容广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范例,但是难以对其中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进行放大和专门研究;这些研究多是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而最近十几年是历史上中国城市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以上的研究对于我国城市发展中最新的特征和规律没有涉及。相关的理论概括起来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1.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武进(1990)、段进(1999)、邹怡等(1993)[3]、苏毓德(1997)[4]、李加林(1997)[5]、陈勇(1997)[6]、王富臣(2002)等都是从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理论研究的。归纳众多学者的表述,虽然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可以发现观点都比较接近,城市空间形态的物质要素主要有道路网、用地和具有明显特征的功能单元等组成。在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论述中,很多学者也提到了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心理生理、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文化及管理制度诸多非物质要素。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元素集合不断扩大。 2.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模式:朱锡金(1987)、武进(1990)、段进(1999)、陈友华、赵民(2000)、栗峰(2004)等对于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建成区的外在形廓进行描述、概括、分类、比较等,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并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