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学习识人

向古人学习识人

向古人学习识人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对白,“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虽是调侃,却说明了人才的珍贵。记者对农资企业进行走访时,众多管理者对此深有体会,纷纷表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

然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楚庄王识别直言之人、魏文侯识别德高之人的故事或许会给管理者一些有益的借鉴。

楚庄王:识直言之人

楚庄王刚刚即位时,因为朝政混乱、羽翼尚未丰满,就来了个“以退为进”之计。他整天吃喝玩乐,不问政事,并发布了一个告示:谏者处死刑。事实上,楚庄王是想借机发现能直言进谏的勇者,以共谋大业。

一天,重臣伍举冒着被诛杀的风险,到楚庄王面前进谏:“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楚庄王回答道:“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接着,又一如既往,没有一些悔改之意。

随后,一位名叫苏从的大臣再次向楚庄王进谏,不过不像伍举那么委婉,而是直言进谏。

楚庄王觉得时机已到,马上启用伍举、苏从二人,委以重任。在两位重臣的辅佐下,楚庄王对内兴修水利、重视农商,大力发展生产;对外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问鼎周王朝,大败晋军。重内攘外的政策,使楚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善于发现能够直言的人,他们是企业中最为关键的人。这是因为,敢于直言的人,已经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而唯有置一己之私于不顾的人,才能真正担当起重任。

魏文侯:识德高之人

除了楚庄王,魏文侯也具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选出品德高尚的人。他对魏成子的提拔便是一例。

魏国混乱时,魏文侯准备提拔一位相国。但是,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到底该选谁?

最后,魏文侯选了魏成子。这是魏文侯考察两者周围的人的结果。魏成子周围的人,大都是天下奇才,比如卜子夏、段千本,魏文侯候经常跟他们商讨治国大计。而翟璜的左右,多为魏王的臣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位哲学家有言,如果想了解一个人,就从他最亲近的朋友开始。看来魏文侯深谙此道。

除了从周围的人去判断,魏文侯还特别看重个人的品德。魏成子虽然有俸禄千种,但是,其中九成都用来为国纳贤,仅一成用于自己。并且,在举荐这些人才时,魏成子没有任何的私心。而翟璜举荐谋士李克等人,主要意图却在结党营私。至少在德行方面,翟璜已经远远输给了魏成子。

对于管理者来说,能否选出品德高尚的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只有德高之人,才能以德服人、以德聚人、以德留人,进而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古人关于用人察人育人等名言警句

古人关于用人察人育人等名言警句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和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和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

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对新时期识人_用人的启示_彭雪莲

2006年第3期总第24卷(总第86期) 毕节学院学报JOUR NAL OF BIJIE UNIVER SITY NO.3,2006Vol.24General No.86 收稿日期:2006-03-02 作者简介:彭雪莲(1978- ),女,贵州安顺人,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对新时期识人、用人的启示 彭雪莲 (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毕节551700) 摘 要:在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史中就有许多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虽然很多观点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仍有一些观点闪烁着智慧的光茫,具有普世的意义,其精华仍值得我们去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观;标准;启示 中图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06)03-0075-05 所谓人才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知识、技能和智慧从事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在国家的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康熙指出 自古以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 。[1]303 明史<选举志> 指出: 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 也。 [2]258古人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在识别人才、衡量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等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有益的经验。 一、中国古代的人才观 (一)识别人才的标准 关于古人识别人才的方法, 吕氏春秋<论人篇> 的 八观六验 、 六戚四隐 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八观 是指: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在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当他在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言语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 六验 是指: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自我约束;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自持;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自制;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变其志。 八观六验 是贤主用来考察人的手段。除此之外,考察一个人还必须观察他的 六戚四隐 。 六戚 就是指他的父、母、兄、弟、妻、子。 四隐 就是指他的朋友、故旧、邻里和左右之人。内则观察他的 六戚四隐 ,外则用 八观六验 的方法进行考察,人的真伪、贪吝、善恶就没有看不清的。在古代,帝王拥有用人的最高决定权,孟子因此指出君主切忌凭个人好恶决定取舍,应该尊重国人的意见,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2]272金世宗完颜雍也说,自己判断人 不以独见为是也 。尤其可贵的是,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通过实践考察人才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 告诫人们,判断人时 无以毁誉定其身 ,不要轻信议论,要亲自考察。张居正 75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古代读心识人三大方法 选人先要识人。识人是一门学问。识人得首先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如何识人的理论书籍,如《易经》等。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人李悝、秦人吕不韦,三国时的诸葛亮等。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对识人和用人依然有古为今用的价值。 魏人李悝提出识人五视法: 一、居视其所亲。考察这人经常同谁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一个人平时喜欢亲近怎样的人,就可以略知他的人品。二、富视其所与。考察这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都花在哪些方面,大致能看出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三、达视其所举。考察这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任人唯贤。四、穷视其所不为。考察这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不是人穷志短,有没有牺牲原则巧取利益。五、贫视其所不取。考察这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吕不韦提出“八观六验”考核人的标准: 八观:在一个人仕途通达、处境顺利的时候,要注意看他礼遇的是些什么人;在他显贵、发达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举荐些什么人;在他富贵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供养、收养些什么人;在他听取

意见的时候,要注意他将采取些什么行动;在他闲暇无事的时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么喜爱和嗜好;在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他说些什么话、怎样说话;当他贫穷的时候,要看他不接受什么东西;当他的社会地位处在下贱阶层的时候,要看他绝对不做什么事情。 六验:当他高兴的时候,要检验他什么地方没有过分的表现、所坚守的事情没有因此而放纵;当他快乐的时候,要看清他的癖好;当他发怒的时候,要看清他的节制,能否保持理性;当他恐惧的时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自制力;当他哀伤的时候,要看清他为何哀伤,透过这种哀伤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当他处于苦难当中的时候,要看清他这时所秉持的始终不渝的志向。 诸葛亮提出识人七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一个人在醉酒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看一个人在物质利益面前的心态,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托付他办一些事情,看他是否讲信用。 要全面地考察一个人,不但要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要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从古人智慧看识人、用人之道 刘敏杰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实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燕昭王问为国。郭隗曰:“帝者之臣,师也;王者之臣,友也;伯者之臣,宾也;危国之臣,虏也。唯王所择。”(译文:燕昭王(战国时燕王)问郭隗(战国时燕人)如何使国家强盛。郭隗说:“三皇五帝将大臣当做老师一样看待,将臣子当做朋友一般交往;霸王对待大臣如同宾客;只有七国之君才会将臣下视同罪虏。成败之道在此,希望大王有所拣择。”) “帝者之臣,师也”,这大概是尊重人的最高典范了。比郭隗更早些时候姜太公对以人为本也为极精辟的论述: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译文:为天下人谋利的,天下人支持他,为害于天下人的,天下人摒弃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夺得天下的情势,就好比众人猎逐野鹿一样,因为天下人都有想分取鹿肉的欲望。就像同舟渡河一样,渡过了河大家就都受益,没有渡过河大家就都要受到损害。 对于选择人控才的标准,姜太公讲有六个标准:“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译文:太公说:“一是仁,二是义,三曰忠,四是信,五是勇,六是谋,这就是六种应该信守的品德。” 文王说:怎么能谨慎地选择具有“六守”的臣子呢? 太公说:使他富贵看他是否恃才而逾越本分;让他地位显贵,看他是否自满放纵;交付他权力,看他是否仗权专断;派他作为使节出使看他是否有所隐瞒;使他处于危险境遇看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看他是否方略无穷。让他富贵而他没有逾越本分,那就是仁;使他地位显贵而他没有娇贵放纵,那就是义;交付权力而他没有仗权专断,那就是忠;让他作为使节出使而他没有隐瞒,那就是信;让他处于危险之中而他没有惊慌失措,那就是勇;让他处理繁琐的大事而没有穷尽计谋,那就是谋。) 而用人的最高境界应该如姜太公所言: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动之则浊,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译文:天下百姓就有如流水一般,阻碍它就会停止流动,疏导它就会川流不息;搅动它就变得浑浊不堪,不去触碰它就可以说清澈明净。哎呀,多么奇妙啊!圣人看到它的开始,就已经推知它的结局了。)因势利导,才能发掘其潜力,才能充分利用优势,正所谓“介虫之捍也,必以其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译文:甲虫防卫,是用它坚硬的甲壳;必定用它毒的螫子,所以就

古人观人察人之法

古人觀人察人之法 《论语.为政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同搜,是隐藏的意思。)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孔子说:“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走过的道路,了解他内心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对招聘来说,面试过程中要要必须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视其所以,了解应聘者言行的动机。一个最基本的需要了解的是了解其应聘的动机。另外,在听应聘者回答提问的过程中,要了解应聘者语言的动机,这样更有利于判断其真实性。同时,面试官对其动机的判断不能仅仅停留在应聘者的语言上,更多的需要通过一些面谈技巧了解其真实动机。比方应聘者往往会说应聘这个职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很抽象的答案,面试官需要通过对应聘者所处情况的判断、细节的追问了解真实原因。更广泛地讲,面试官还可以通过对应聘者以往行为动机来更加全面地判断应聘者 的素质。 二、观其所由,了解应聘者的过往经历。了解应聘者学习、工作的经历是面试过程中的必须步骤。一方面是由于一

个人的过往经历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发展,如,家庭教育,受教育的程度,过往工作承担的职责和习惯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方式,经验和潜力。另一方面,在招聘中常用到的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以往成功的人以后更容易取得成功。所以尽量招聘在以往的学习工作中有成功经历的人。 三、察其所安,了解应聘者的内心安于什么。换个角度看,实际是了解应聘者内心所追求的东西,或者说是应聘者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深层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文化相吻合,公司的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也会降低。通过对应聘者过往经历,未来目标和理想工作生活状态的了解来判断应聘者的价值观。 以上三个方面用现代的词分别是动机、行为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的,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原因;行为是载体,是事实,是动机的结果,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价值观是最深层的东西,是产生许多行为的根本动机。通过这三者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判断应聘者是否诚实,是否适合岗位的要求。

庄子识人九法

庄子识人之“九征”法 干部选拔一定要知人善任,怎样才能超越人的表象而认识其本质,进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庄子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九征”即九种征验,“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远使之而观其忠。”忠诚,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之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忠”指尽忠于自己的上司、君王。而庄子的“远使之而观其忠”,是指权力中心有意疏远、冷落考察对象,看他是否依旧忠心耿耿,会不会立马牢骚满腹,由此观察他的忠诚度。在当代,“远使之”的观察点则落在考察对象是否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恪尽职守,是为自身的利益而谋官,还是时时处处都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群众。如果因为远离了权力中心,远离了领导层,就开始心理失衡、言行失度,甚至破罐子破摔,辜负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这样的人,其用心不言自明。 “近使之而观其敬。”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普通人大约都有这种“远则怨,近则不逊”的人性弱点,只有心怀无私的纯粹的执政为民的为官宗旨,才能无视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只有意在有所作为而非为个人谋利,才能专注于发挥自己所能,任职一方,造福一方。 “烦使之而观其能。”人是复杂的,又是独特的,能力总会有所偏长。如果要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人能力的考察不可避免。庄子的“烦使之而观其能”,即给考察对象安排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他能否游刃有余,借以观察其工作能力。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费祎就是一位能人。当时蜀国正值征战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琐碎。费祎担任尚书令,见识过人,且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常在早晨和傍晚处理公事,听取大家意见,中间接待宾客,宴饮娱乐,使人人尽兴而公事井井有条。除了天生异禀,这也是个人修养的结果。佛教上说“定能生

古人总结的精辟句子

人情是纸张张薄,事事如棋局局新。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世上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路行人。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曽见一人。胜者为王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在官三日人问我,离官三日我问人。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百炼化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君子落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平身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起,世间呆汉喝西风。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人情是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如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务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他酒价高。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秋至满山皆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美人卖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饭难。少时总觉为人易,华年方知立业难。用心计较般般错,退迟思量事事难。世上闲愁千万斛,不叫一点上眉端。毁身每是作恶日,成名皆在行善时。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万年。谗言败坏真君子,美色消磨狂少年。神仙难断阴骘事,黄天不昧苦心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平身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鬼神可敬不可谄,冤家宜解不宜结。

庄子的识人“九征”

庄子的识人“九征” 人力资源管理中,选、用、育、留是基本的环节,而选人识人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困难的。近期翻故纸堆发现,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如今管理学的教科书中讨论的种种管理艺术、策略和技巧,也就是常说的驭人之术,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典籍中,或是理论,或是案例,都早有过详尽的论述。 《庄子?列御寇》篇中,就说人有“九征”,即识人有九种方法: “远使之而观其忠(又曰:远使之以观其不二);近使之而观其敬(又曰:近之以昵,观其不狎);烦使之而观其能(又曰:烦之以事,以观其理);卒然问焉而观其智(又曰:设之以谋,以观其智。太公曰:事之而不穷者谋);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太公曰:使之而不隐者谓信也)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又曰:纵之以视,观其无变)”。翻译一下,就是: 远使之而观其忠——派他到远处任职,观察其忠诚度; 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 烦使之而观其能——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问其问题,观察其是否机智;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仓促约定见面时间,以观其信用; 委之以财以观其仁——托付大笔钱财,观察其是否是仁人君子;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告诉他情况危急,观察其节操;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故意灌醉他,观其本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与众人杂处中,观其为人处事态度。 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对古人的驭人之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单靠所谓的“驭人之术”是难以长久的,甚至是与现代人文理念背道而驰的。 驭人之术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区别,就是体现在是把人当目的还是手段。如果仅仅从“用”的角度,把员工简单当成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必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管理者在吸收古人驭人之“术”的同时,更要懂以人为本之“道”。真正把管理的落脚点定在“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是人”的根本理念上,走出就管人而管人,甚至“治”人整人的怪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记者寿。”对于管理者,更需要的是“自知者明”。能够对他人有所了解的人,称得上是聪明人。但只有能了解自己,才算得上“心有明镜”。知人者不一定能自知,胜人者也不一定能自胜。了解自己的优劣而能去面对的人,才能算是

国学大师之识人法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近日网络疯传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邵《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1、《吕氏春秋》提出的识人六验法: (1)喜。验其节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乐。验其癖性爱好,不玩物丧志。 (3)怒。验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惧。验其是否勇于负责,当铮铮好汉。 (5)哀。验其是否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6)苦。验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气度,能够吃苦耐劳。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评价甚高。 孟子: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2、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 (1)居视其所亲。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视其所与。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3)达视其所举。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4)穷视其所不为。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5)贫视其所不取。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3、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识人读心术

识人术 认识一个人很简单,你只要把握下列几条即可。 1.日久见人心,这是古人的话,这是古人用一生甚而是几生 所得的人生经验。再会伪装的人也会露馅的,而且人不可能总是伪装。如果总是伪装的,那其实就是真实的了。2.关键时刻见人心。当然那是真正的关键时刻,而不是自己 的情绪化认为的关键时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帮助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好朋友,平常你好,他好,大家好,互相忽悠调侃的那是酒肉朋友。你得势,就是朋友。你一失势,早就跑得远远的。 3.细节见人心。看一个人可以从细节方面看出这个人的心。 当然也有人故意在细节方面下文章,特别是针对女性的。 4.他处见人心。因为一个人总要恢复其自身的面目的,看人 不一定要看其对自己怎样,而要看其对待周边的人怎样。 包括父母、妻儿,亲戚朋友。如果连对父母都不好的人,你一般是要谨慎的。古人酿造就告诉我们修为先从自身开始,特别是从孝开始,从对待自己的父母开始。 5.静心见人心。人在静心的时候就能生出智慧来。有了智慧, 自然能很轻松地认出一个人的心。特别是如果话多的话就是存在一个显示心的机率,这下要注意自己了,要平淡、平静中生出智慧。 6.初次见人心。人有时候是有超感的,特别是心特别纯净的

情况下尤是。所以我们不容忽视自己的第一感觉的。有些人的超感是很强的。这些是我们现在的科学无法解释的。至于为什么,慢慢讲,可能和人的生命科学有关,也就是说人的生命里面其实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的生命的,而我们看不到其的生命是能看到我们现有生命看不到的东西的,他能接收到周边的内在的信号、信息的。也许就是那些所谓的潜意识之类的说法吧。可能和老祖先说的七魂五魄之类的相关。所以说现代的很多所谓的高端科学是可以在老祖宗的文献中找出原型的,比如心理学、侦探、政治等之类的。所以说我们真的先研究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再说,不能我们自己的东西,别人研究的还比我们深透。 道公家塾

识人——辨人七法

识人——辨人七法 热度 61已有 831 次阅读2011-3-14 10:28|系统分类:选拔招聘|关键词:辨人七法 结合我自己半年来的工作,对于“招聘面试问题”这一块,有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招聘的主题就是招聘进人,人是最重要的,招聘的成败关键在于对招人员的把控。 其次,我们公司一个大的用人方针还是从校园招聘,然后基层一步步培养,所以我觉得考察他们的德、性、行方面比较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简单的几个问题很难知道其具体的各种素质如何,但是,一个人的性往往是外展于形、言、行的,所以,考察其德、性、行等方面就显得比较直接和有效。如sunny说的一样,知性方演人生,一个民族因为优秀的民族精神,才会成就这个民族的伟大;同样一个人也因为其有优秀的品性,才会成为一个对他人、对公司、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这方面的考察,孔明的“辨人七法”是非常全面到位的。我个人的具体见解如下: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通过一些是非问题的询问,观察其回答问题的方式,对等问题的艺术,来评定其心中的是非观念,及其志趣胸怀。一个人的素质有多高最终决定了他能走多远,这一方面的考察是很关键的。我觉得可以用类似下面的问题来考察: 1、在工作中你看到别人违反规定和制度,你怎么办? 2、发现你的直接上司有受贿行为,你怎么办?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他擅长辞辩和善于应变吗?接连不断地向其提问,就可以在他的回答中发现其是否真的具有这方面的才能。善辩明变之才,绝非诡辩狡诈之才。善辩明辩之才,必当腹有才学、胸有韬略、脑有乾坤,以言理正,名亦顺,义必重,天下先,惟贤是举方能为众人所折服。 诡辩狡诈之才,只是腹中滥学,胸藏奸邪脑灌私欲,以言乖巧,名假借顺,义取轻,私利先,陷害忠良,蒙蔽昏君。这般人物,当属王莽篡逆、秦侩害忠之流也。 是璞玉方有雕琢的意义,不然浪费别人也浪费自己。所以,在招聘时,这方面的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类似的问题来考察: 1、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随机应变的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2、假如你是领导,你怎么培训你的下属?为什么不怕他超过你?到时他超过你,成为你的上级,你怎么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随机应变的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他真有学识吗?通过询问其计谋,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也可以了解到他是否具有真正的见识。“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说的是通过询问计谋而了解其学识。学识的多寡对识人关系极大。有识,才能看准方向,预见正确,提出的建议合理合情,拿出的方案切实可行,不会走大的弯路或走错路,以免除误入歧途、陷入困境。无识,就会看错方向,视线模糊,思想困惑,感情起伏不定,根本就提不出好的建议,也拿不出好的方案,甚或就是能够提出合理合情的建议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不能被顺利地采用、有效地实行,这样,等待他的只能是听天由命、自哀其怜,或者是一味地蛮干瞎闯,造成其频频地失败后而无所适从,无甚成就。对公司来说,得到的只是一个麻烦。 “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走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就不能肯定他究竟在往哪里走。”这里实际上讲得就是“识”的重要性。无识而又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就像划无舵之船的人,

教你如何识人用人

治理之道,就是善于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也就是使人人各得所宜,而都能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在很早年间,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得越深刻,便用起来就越得当。历来人们都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人才,又不及时地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又缺才,而又不及时地从其现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继续将其留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穷的。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产生了极为相近的一种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完善,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总之,国家兴亡,务在得人、用人。得其人任用之则存,失其人未任用则亡。何世无才,患在不识。 知人善用,择贤而任。要做到知人善用,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人才;所谓善用,就是正确地使用人才。要做到择贤而任,所谓择贤,就是要选择那些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所谓而任,就是将具有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任用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发挥他们应有的智慧与才能。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能力如何及其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呢? 其实,标准很多,方法也很多。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全面衡量人才的10项标准,以供明君参考:一、品德;二、能力;三、学识;四、交际;五、目的:六、行为;七、志向;八、专长;九、发展;十、成就。 举凡对那些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学识渊博、交际广泛、目的纯正、行为端庄、志向远大、专长精熟、发展全面、成就卓越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上上之才;而对那此品德恶劣、能力平平、学识粗浅、交际凡泛、目的不纯、行为不端、志向渺小、专长全无、发展没有、成就归零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下流之徒;再对那些具备10项标准中一两条或三四条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平庸之辈,或是一般性人才,对那些已具备10项标准中五六项或七八项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中才,或确定其为上等人才。衡量一个人的全面并定义一个人才的水准,是应有所变动的,因为人本身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坏的人也可能变好,好的人也可能变坏。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客观真实的眼光审视人,用全面公正的眼光定义人。观人要由表及里、注重表里如一,识人贵新不贵陈,用人须鉴古察今。以史为镜,明兴衰;以经为镜,通事理;以人为镜,知得失。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是一个人才和贤良,其方法举不胜举。下面,笔者就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用人的方法,再结合本人对观人、识人、用人总结出的一些浅显方法与见识,提出观人、识人、用人26法。特陈述如下,以供圣明的领导参考。

古人观人察人之法.

古人觀人察人之法 《论语.为政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同搜,是隐藏的意思。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孔子说:“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走过的道路,了解他内心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对招聘来说,面试过程中要要必须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视其所以,了解应聘者言行的动机。一个最基本的需要了解的是了解其应聘的动机。另外,在听应聘者回答提问的过程中,要了解应聘者语言的动机,这样更有利于判断其真实性。同时,面试官对其动机的判断不能仅仅停留在应聘者的语言上,更多的需要通过一些面谈技巧了解其真实动机。比方应聘者往往会说应聘这个职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很抽象的答案,面试官需要通过对应聘者所处情况的判断、细节的追问了解真实原因。更广泛地讲,面试官还可以通过对应聘者以往行为动机来更加全面地判断应聘者 的素质。 二、观其所由,了解应聘者的过往经历。了解应聘者学习、工作的经历是面试过程中的必须步骤。一方面是由于一 个人的过往经历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发展,如,家庭教育,受教育的程度,过往工作承担的职责和习惯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方式,经验和潜力。另一方面,在招聘中常用到的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以往成功的人以后更容易取得成功。所以尽量招聘在以往的学习工作中有成功经历的人。 三、察其所安,了解应聘者的内心安于什么。换个角度看,实际是了解应聘者内心所追求的东西,或者说是应聘者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深层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文化相吻合,公司的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也会降低。通过对应聘者过往经历,未来目标和理想工作生活状态的了解来判断应聘者的价值观。 以上三个方面用现代的词分别是动机、行为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的,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原因;行为是载体,是事实,是动机的结果,是价值观的表现形

曾国藩教你观眼识人

曾国藩教你观眼识人 曾国藩指出,眼神是我们判断人心地的重要依据。古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察,把眼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考察一个人眼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入手。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安详沉稳而有光,宛如晶莹玉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运动观物状态时,眼中光华生辉,精气闪动,犹如春水之荡清波。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以上两种表现,澄澈明亮,一清到底,属神正的状态。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像萤火虫的光,一点柔弱却又闪烁不定;处于运动状态时,目光又像流动的水,虽然清澈,但游移不定,没有归宿。以上两种目光,一种属于奸巧和伪善的神情,一种属于奸心内萌的神情。处于安静状态时,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运动状态时,又像受惊吓的鹿,总是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上两种神态,一是聪明而不行正道的表现,一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的表现。前一组神情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组神情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这两种状态都属于奸邪神情,由于

二者都混迹在清莹之中,因此必须仔细、正确地区分。按照曾国藩的经验,一个愚笨的人,在不断的训练中,如果大脑升华了,人也聪明起来了,眼神也会由浊而清。也许曾国藩本人就是一个由浊到清的人。 曾国藩7岁时,他父亲因多次童试未果。愤而设立私塾,起名叫“利见斋”,曾国藩就开始随他读书,前后共八年。他父亲自信心连遭重创,因此自卑,自认天分有限,教书的秘诀就是不厌其烦,重复是记忆之母。父子俩同睡一床,同行一路,时时不忘考曾国藩功课。他常自我解嘲地说,“因为我自己笨,所以教起你们这些笨弟子来,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曾国藩并不聪明(至少在童年时没有表现出聪明),才思也欠敏捷。一天,他与妹妹随父亲外出,一路上学习作对联。父亲随景出上联“狗尾草”,妹妹立刻接口说出“凤冠花”,父亲点头说:“也还工整。”曾国藩却答不上来。过一座桥时,父亲又命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未对出佳联。一天,曾国藩跑去对父亲说:“对‘听月楼’。”父亲一时间竟没想过来,继而点头赞许他的倔强。并说他的这种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他自己也讲道:“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岁时,他与弟弟曾国潢去衡阳,师从汪觉庵。弟弟聪明伶俐,深得汪觉庵的欢心,常受夸奖,而曾国藩却默不好言,

一眼看穿一个人方法 (识人术)

一眼看穿一个人方法(识人术) 识人术 善于识人是一种极高的智慧。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人云: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就我个人认为.只有一流的人。才能看一流的人才。二流的人,才识二流的货色。一流之人也有不同的类型。道不同不足相为谋。也不能识别他人是一流之才。古人中,诸葛亮有七句话。我印象很深:问之以是非,面观其志;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孔子也有三句奇绝话:“观其所由,察其所举,视其所安”。或曰: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总之方法千万条,都需要个人细心去品味。刘邵的《人物志》有八观之说,也值得一读。不过看人其实不能有教条。因为有些人深藏不露,不是眼力所能及。而要经过自己的接处与了解。我从十三岁开始读这些东西,想想略有所得,信手写一段大家见见。 我不喜欢骑摩托车比我快的女子,但极欣赏骑自行车比我快的人。我认为前者浮燥后者健康。我不喜欢染发,带大耳环衣着时髦入流的女人,这样的人必定少文化或非我同类也。注重外表的人。难能注重内在的气质。看一个女性,最

主要看她的手,是否养尊处优全写在她的手上。男人不一样,看一个男人,要看他读什么样的书,说什么样的话,失败后又是什么表情。才能看他的心胸与气量。生活中看他的袜子就能看他的品味。看他的对手便能了解一个人的身份。 他的眼神则能告诉你他的心术。看他的朋友或能知道他的交际方式。他的头发可以告诉你他平时吃得是否合理。 奉上欺下的人。最讨人厌。这样的人也成不了大器。不过奉上欺下。又对实用人才谦合的人。往往野心勃勃。可以彼此利用。如果你认为可以利用的话。 说话脸红,又最喜欢吹牛的人。心地善良,思想不成熟。 说话谦合。又有文化。可以成优秀的父亲。与为人师表颇为合适。 走路常低头。或有心机,抬头望天,往往高傲。脚步过快的人,略见性急。 大脚笨,小脚懒。手大有力的人。一般有豪情。女人肤色白有良缘。习惯早起的勤俭。睡觉时四肢张开、仰面脚天的情性较浓,但有气魄。比手划脚,喋喋不休的人:性格明爽快,好谈,有人缘好的面孔,有自己知道的事情急着要在对方未言之前,先说出来的个性。这种人探知他人秘密的意识特别旺盛。这种人最好不要告诉他什么密秘.因为太难闭嘴。 其实看人术与医学的关系非常大。一个人容貌憔悴,不是有什么发霉的运气。就是个人可能什么酒色财气的事。个

关于古人智慧的19个历史典故

关于古人智慧的 19 个历史典故 1、见微知著 商朝纣王即位不久, 便命工匠为他磨一把象牙筷子。 纣王的庶兄贤臣箕子感 叹说: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 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磨的杯。 有了玉杯, 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汤豆羹, 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 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 衣葛服,而要穿锦绣的衣服;也不愿再住茅屋陋室,而要乘华贵的车子,住高楼 广厦。这样下去,商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去征掠远方各国珍 奇异宝。” 果然,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他抓了上千万的劳工修建占地三里的鹿台,以 白玉为门的琼室, 再搜罗珍宝和奇禽异兽充塞其中。 同时在鹿台旁注酒为池悬肉 为林,使裸体男女在其中相逐戏,以供纣王取乐。 由于纣王的残暴,以致天怒人怨,在文王率部征伐下,士兵纷纷倒戈反商。 众叛亲离的纣王,最后被迫自焚于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2、病榻论人 春秋时,齐桓公由于有贤相管仲的辅佐,曾称霸于中原。 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去看望他,说:“仲父您病了,有什么话教诲我吗?” 管仲说: “我希望你能疏远易牙、 竖刁、 常之巫、 卫公子这些人。 ”桓公说: “易 牙用自己儿子的肉来孝敬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 管仲说: “如果他对自己儿子都很残忍, 对君主怎么能好呢?”齐桓公又说: “常之巫能预知人的死期, 能治疗我的顽疾, 难道不能信任他吗?”管仲说: “死 生由命,顽疾是身体上的毛病,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数,守住自己的根本,却依 靠常之巫维系健康,他将会因此而为所欲为了。” 齐桓公说:“卫公子启方,侍奉我已十五年了,为了我,他父亲死了他都没 去奔丧, 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 这样的人还不能信任吗?”管仲说: “人 最亲的莫过于父母,对父母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他人呢。”桓公认为管仲话 有理,便坚决地答应了。 管仲死后,齐桓公便驱逐了这四个人。但四人走后,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 寝,更没有心思上朝理政,且旧病复发,着实难受。但由于管仲当初有言在先, 所以也就强忍煎熬坚持了下来。 又过了三年,桓公实在忍不下去了,便说:“仲父的话也太过分了,此四人 有益于我而无害于国。” 就又把他们召回朝廷。次年,桓公病了,常之巫造谣说:“桓公将在某日死
1 / 13

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

识人五法 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即: 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魏文候请老臣李悝为他挑选的两位宰相候选人提出裁决意见,李悝说:宰相是君主的主要助手,应由魏文候自已而不是别人酌定。李悝提出了五种意见供魏文候参考)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也作李克。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李悝是魏国丞相。 —–谋断广角—– 李克识人:多方明察而断 领导者明断,起源于明察,而且一定要多方明察。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与综合,判断而决断。 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一分为三,同时被软弱的周王朝正式确认为诸侯。三国之中,只有魏文侯最有名声,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一时成为强国,连西面强大的秦国都惧怕魏国三分。 《史记》中记载一段故事,是说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大将李克。 李克列举了五条评判领导人(特别是作为一国宰相这样的主要领导人)的标准,供魏文侯作参考。结果魏文侯根据李克所提供的识人标准,录用了魏成子作宰相。 李克的评判领导人的5条标准是:

用人之先在于识人

用人之先,在于识人 古人云: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是指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能不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历来人们者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在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了人才,如果不及时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又缺才,如果不及时从其责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仍将其使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穷的。正因为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重要看得非常之清楚,所以都产生了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总之,国之兴亡,务在得人,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何世无才,患在不识。不能识人,害霸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信,害霸也。这是识人学的第一要义。 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得人者兴,失人者亡",自古以来是人们共识的一条真理。从识字与

识人的重要性 相比较而言,我们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人不易知,知人不易。 天下所须者才,而才诚难知也。普天下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确实太难了解、识别了。可以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但我们不能因为识人难,就不识天下才了。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几方皋。如果我们对社会存在的贤者不识,那就是国不祥之兆了。因为治国需要贤才。而平凡的人,难以发现杰出的人才。"唯知贤,唯圣知圣,凡人安能知凡人邪?正因为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了解贤德的人,圣明的人才能了圣明的人,平庸之贤怎么能够了解杰出失物呢?所以,对于识人者来说,要识贤,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为国家需要提供所需要的贤才。 知贤不用,国不祥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知贤不易。然而知贤却不用贤,这实在是人才的在大浪费,是国家的一种不祥之兆。 古人说:"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也就是说,国家大政,没有贤才就得不到治理;天下大事,没有贤才就不能成功。说明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我们讲识贤也正是为了举贤。常言道:"为国入宝,不如能献贤。"这就是说,给国家送宝物,不如去推荐贤才。其实,贤才,就是国之宝也。换言之,"国之宝器,其在得贤。"我们"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即说明人才是国家的珍宝,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