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壁垒分析

《以文化产业的某一行业为例,分析它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行业进入壁垒
一、含义
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与在位企业竞争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即它仅指新进入企业才须承担而在位 企业无须承担的(额外的)生产成本(J.Stigler,1965)。
二、形成原因主要有:
* 规模经济
* 必要资本量及埋没费用
* 产品差别
* 绝对费用
* 政策法律
* 既存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行为等等。



一、市场进入壁垒理论溯源

“市场进入(Market Entry)”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产业组织的一个基本范畴,指的是一个厂商(或企业)进入新的领域,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新进入的企业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也就会构成进入市场的各种障碍,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最早明确提出市场进入壁垒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贝恩(Joe S.Bain)。贝恩关于进人壁垒的研究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此后,芝加哥大学斯蒂格勒对进入壁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位产业中的厂商无须承担的。”‘嘶蒂格勒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解读进入壁垒,这对于以后的研究者有重要的启示。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市场进入壁垒的社会效应,冯·魏兹塞克认为:“进入壁垒使之必须由试图进入行业的厂商负担,而无须由行业在位厂商负担的生产成本: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一种扭曲。”该定义涉及进入壁垒的福利问题,如果进入壁垒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会产生。任何一个行业最初的、最基本的进入壁垒都来源于市场本身,而非法律、政策、技术等原因。当市场进入产生负外部性的时候,法律、政策的介入不可避免,由此形成了新的制度性壁垒。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进入壁垒分成不同的类别。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的贝恩把全部进入壁垒归结为三种:规模经济、在位厂商的产品差别优势、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贝恩最早对进入壁垒的分类,主要是从进入壁垒形成的原因着手的。此后,贝恩通过对大厂商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优势造成的进入壁垒进行综合,将各个产业的进入壁垒高度划分为三大类:非常高的进入壁垒、存在实质性的进入壁垒、中等程度到低等程度的进入壁垒。萨洛普则将进入壁垒分成无意的

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还有人
将进入壁垒划分为刚性进入壁垒、粘性进入壁垒和弹性进入壁垒三类。
对于进入壁垒的影响,学界一直在争论。不过,有一点已经达成一致,那就是,进入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而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又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进入壁垒是决定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由于缺乏进入威胁,在位者能够赚取超额利润,有可能导致在位厂商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上没有动力;在进入壁垒较低的市场上。大批的潜在进入者随时准备进入市场,与在位者竞争,并力图替代效率低下的在位者。可见,进人壁垒对在位厂商和潜在进入者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的构成维度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传媒产业进入壁垒进行研究。彭永斌认为,传媒产业进入壁垒是指进入传媒市场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它从新增传媒机构进入传媒市场的角度来考察传媒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传媒机构与新增传媒机构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传媒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传媒产业的进入壁垒可以分成制度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行为性进入壁垒等不同类型。其中,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仅次于制度因素以外,影响传媒进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能够遏制进入发生的行业中各种稳定的结构性因素或特征。在传媒产业中,也存在这些结构性因素或特征,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源占有、必要资本量等。

1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存在于任何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产业中。当每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其边际成本是指每多向一个消费者提供一单位媒介产品或一项服务而生产的成本。平均成本是指提供媒介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所有成本除以受众人数。在传媒的大多数行业中,边际成本往往很低,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果随着规模扩大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那么就会出现规模经济和更高的利润。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规模经济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重要来源。按照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最小单位成本所对应的产量属于“最优规模产量”。如果最小最优规模占全部市场的需求比重较大,那么规模经济的存在就会对进入产生某种阻碍作用。规模经济的存在

之所以阻碍对产业的侵入,因为它迫使进入者要么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
担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要么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两者都不是进入者所期望的。传媒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伴随着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也会出现批量扩大、费用递减和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传媒产业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国外的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报纸的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意味着报纸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发行市场中降低发行价格或者索取较低的广告费用,而发行量较少的报纸则不能这样做。所以,规模经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进入壁垒。模经济几乎可以表现在媒介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新闻信息的采制、印刷、发行、广告等等。当传媒发展存在纵向一体化时,其共享利益特别突出,因为处于同一利益集团的不同生产或分销各衔接环节可以进行一体化经营,这种共享资产导致非常可观的经济性。目前,中国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一些区域性媒介集团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媒介集团基本上都具有纵向一体化特点。很多媒介集团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

2 媒介产品差别
产品差别优势是指在位者在产品的价格一产量关系上要比潜在进入者更具有优势。在相同的销售成本支付下,在位者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需求,也就是说在给定产量下可以索取更高的价格。这样,潜在进入者若要获得与在位者相同的产品需求就必须支付更高的销售成本。当某一媒介能够为其受众提供一些独特的、对其受众来说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东西时,这个媒介就具有了区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差异化。不同的媒介产品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可能是另外一种商品的潜在替代品,即便只是无穷小的替代。”如果一种媒介产品难以学习和模仿,可替代性就小。这样,新进入的媒介进行同质竞争的可能性就相应变小,媒介产品差别优势就会产生。媒介集团的策略、信息不对称、受众的偏好、设计和生产技术、媒介集团的信誉都可以形成产品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单独发生作用。更多的场合是以一种交互的形式发挥作用。首先,媒介集团的策略性行为对于铸就媒介产品的差异,形成媒介集团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构筑的进入壁垒不易突破。媒介集团旨在扩大产品差异的策略包括商业秘密的保护、品牌战略、内容安排、广告、促销、公关等。一些媒介

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对媒介的受众定位、市场定位、栏目安排、内容设置等进行精心设计,打造媒介的品牌优势。
减少可替代性,从而建构媒介的市场进入壁垒。其次,通过服务铸造壁垒。媒介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媒介独特性、差异性的一个有力来源。可以增强声誉和竞争力。这一点往往为一些媒介所忽视,是以后媒介亟待加强的地方。其三,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创造差异。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媒介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形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产品差别是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往往对受众定位、区域定位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差异化程度较高的媒介产品。其可替代性就相对较弱,因此容易维持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受众,这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媒介来说,就会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

3 资源的占有壁垒
资源占有的多少,会影响媒介的竞争实力。有些资源对于在位传媒有重要的意义,而新进入的传媒缺乏这些资源,会对其资金链造成不利影响。首先,不动产资源是一种有形的壁垒。一些在位媒介靠长期的利润积累了足够的固定资产,如土地、厂房、设备等。某一新媒介要想进入市场,往往需要各种资源投入生产,如果这些资源为在位媒介所垄断。或者在位媒介已经同资源供应者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新媒介进入市场就受到资源的限制而被排斥在外,这势必增加进入壁垒。在法国,进入全国性报纸市场相当困难,其中印刷设备所要求的高投入,极端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技术现代化等因素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其次,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壁垒。信息资源是直接增加新进入媒介成本的一种方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调研数据对新进入者尤为重要。媒介产业对信息具有依赖性。如果在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在信息获取上处于下风,新媒介必然要面对极大的劣势。所以,信息资源壁垒是新进入者丝毫不能忽视的因素。第三,受众与客户资源是关键性的壁垒。新创办的媒介能不能在市场中站住脚跟,要看其能否打开局面,赢得受众,吸引大家的眼球。因为受众资源是广告客户所看重的,如果新创办的传媒拥有受众市场,那么它就可以吸引广告客户,就能够突破这一壁垒。物品可以分为“经验品”和“搜寻品”。媒介产品属于经验品,其内在特征(包括媒介产品的价值与功能等)在购买及消费前的检查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甚至需要用很长时间在一些重大现实的报道中得以体现。因为经验品的质量确认必须经过消费者一定时期的消费体验才能得以完成。当受众

对新的媒介产品质量尚未作出识别时,即使它的真实质量与已知媒介产品的相同,在相同的成本支付下,受众也不愿意选择前者。因此,当媒介产品的质量处于
有待确认的“等待期”内。它只能争取到较少的受众和广告客户。国外学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忠实于某些报纸的读者很难改变他们的嗜好。这构成了较高的报业市场进入壁垒。

4 必要的资金量
传媒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潜在的进入者如果要想在市场中站住脚跟。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较多的资金投入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壁垒。以报纸为例,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心城市,新报纸进入门槛很高。喻国明教授认为,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市场时候,启动资金只需要30万元左右。而到了2001年,《京华时报》的创刊时启动资金达到5000万元,两年之后,《东方早报》启动资金已经接近1亿元。在国外传媒市场上,新进入市场的媒介也会遇到资金投入壁垒。在美国,Wirth(1986)比较了创办日报、广播以及电视的启动资金发现,1984年,在美国创办一份日报的启动资金,大致为700万美元(发行量为2万份)至3650万美元(发行量为25万份)之间。而创办一个电视台的启动资金是报纸的十四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不等:创办一个广播电台的启动资金是报纸的十四分之一到十八分之一不等。Wirth还认为报纸市场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是因为新创办的报纸需要一定的资金去克服读者和广告客户对在位报纸的偏好。《今日美国》创刊时,仅仅对售报机的单项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在英国,《泰晤士报》1993年启动全面改版,仅每年需要的报纸品牌宣传、市场推广花费就达到人民币3.13亿元。这种高投入仅仅获得的是一种进入的资格,新创刊的报纸能否取得满意的回报,能否在竞争中立稳脚跟,还要看新进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目前,中国报业市场的“空白”领域越来越少,所以创办报纸的最低限度投资量逐年增加。高“门槛”的资金需求大大增加了投资的风险程度。即使媒介创办成功,在没有实现赢利之前,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大量的资金投入又形成很高的市场退出壁垒,这也是新进入者不得不考虑的。

三、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的双重效应

传媒产业的结构

性进入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传媒市场带来积极效应,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传媒市场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衡器,没有壁垒不行。壁垒过高也不利。
传媒产
业结构性进人壁垒有明显的积极效应。首先,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利于推进传媒产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中国传媒市场结构性进人壁垒较高,特别是一些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在产业之外筑起一道屏障,阻止低效率的新媒介进入市场,避免传媒产业形成小型化、分散化局面,提高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度,这对于形成规模经济十分有利。基于结构性进入壁垒产生的规模经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都是值得期待的,因为,“无论是从厂商利益还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规模经济所形成的进人壁垒都有助于福利的增进。”其次,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利于维护在位媒介的利益,减少在位媒介的现实竞争和潜在竞争压力。较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可以有效降低媒介市场竞争主体的数量,从单个在位媒介角度来看,较少的竞争者会使在位者获得更多的市场分额和赢利机会。同时,较高的进入壁垒也使一些潜在进入者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进入媒介市场。这样,传媒将面临较小的潜在竞争压力,即在位者与潜在进入者之间围绕进入(或业已存在的行业赢利机会)而展开的竞争。再次,较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可以防止过度进入与重复建设,使媒介市场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在中国广告公司市场,由于进入壁垒较低,公司数量剧增,市场重复建设严重,形成原子型市场结构。1983年,我国共有专营广告公司181家。从1983年到1992年增长了将近16倍,达3037家。1993比1992年多8007家,为11044家,增幅达264%。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25394户,比上年增加11886户,增长10.5%,广告从业人员940415人,2005年平均每个广告经营单位有7.5个从业人员。这种原子型市场结构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小广告公司应对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都很弱,同时对竞争秩序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过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也会给传媒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首先,过高的进入壁垒会造成媒介产品总效率的降低。因为,进入壁垒过高,就会导致市场垄断程度高,市场竞争不充分,受众在信息消费的时候选择余地相对较小。媒介产品不能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造成传媒产品总效率的损失。如果媒介市场进入壁垒适度,多家媒介竞争,可以构成产品的差异,从而提升媒介产品的异质性和高效用,使媒介产品的消费

者从中受益。其次,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过高,不利于媒介产业的创新经营和媒介技术的扩散。从理论上讲,较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利于媒介集团做大做强,在大规模的研究开发项目上,实力雄厚的在位媒介集团拥有资金和人才实施创新
战略和技术开发。但是,在现实中,较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使在位的媒介竞争压力变小,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没有足够的动力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所以就会导致技术停滞和低效率,不利于整个传媒市场的健康发展。如果传媒市场结构性进入壁垒比较适度,在政策支持下。适当的进人会迫使在位媒介不得不进行创新和采用新技术,不然就会面临被动局面,甚至丧失竞争优势。再次,过高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不利于媒介文化多元化发展。当代的媒介文化是一种开放多元的文化结构,高雅的与通俗的,国内的与国外的文化汇聚一体,呈多元融合的态势。媒介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过高,一些风格迥异,不同形态的异质文化很可能由于缺少传播平台,丧失展示与发展的机会。
总之,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过高与过低都不利于媒介的健康发展,保持适度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可以为传媒发展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使传媒产业内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降低资源重新配置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净收益。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传媒市场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在逐渐增高,这一方面限制了传媒产业的自由竞争,给传媒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也给在位传媒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传媒市场是一种规范化、法制化的市场,新的媒介以及其他产业进入传媒市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而不是混乱状态。因此,传媒产业的进入壁垒应该具有一定的“度”,政府和传媒市场竞争主体应该努力营造比较适宜的传媒产业进人壁垒,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形成激励机制,使传媒产业健康有序的运行





一、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壁垒

电信行业引入民营资本可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电信企业,有利于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有效竞争。但是电信行业作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引入民营资本还存在着诸多壁垒,这些阻碍因素主要来自民营资本自身、电信行业和国家政策体制3个方面。

(一)民营资本自身

1.民营资本的分散性

分散性是民营资本的三大特性之一,对于国内国外的民间资本都是如此,不过不同的是,国外的民间资本起步较早,经过漫漫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积累,通过兼并、并购等形式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财团组织,

集中度较高,而我国的民营资本起点较低,大都是具有浓厚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的小业主、个体户发展而来,资金来源有限,另外我国的民营资本发展时间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倡个体经济发展、允许私人办工厂以来,民营资本才开始有所发展,至今不过20余年的时间,
再加上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到位,民营资本的发展受到诸多阻碍,规模较小,资金分散。而电信行业具有明显的资本规模效应,需要巨大投资,民营资本的分散性造成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进入壁垒。

2.技术水平低。我国民营资本的持有实体大都集中在零售、服装、餐饮及简单的加工制造等行业和领域,科技含量低,并且是大都为外资品牌做OEM或ODM,长期与市场脱钩,对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够,而电信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特别是最近几年,电信业务的推陈出新速度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对于意欲进入电信行业的民营资本而言,它一方面要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要不断投入巨大资金和引入高科技人才用于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而我国民营资本的持有实体由于历史原因大都科技含量低,高科技人才引入困难,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更新方面与电信业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3.缺乏运营管理经验。缺乏实际的运营管理经验也是阻碍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壁垒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民营资本大都集中在零售、餐饮、服装等行业领域,而我国电信行业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一直处于国家的垄断和保护之下,民营资本的持有实体缺乏电信运营经验。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民营企业的歧视,在引入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人才方面也将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我国电信业的逐步放开,将会有更多具有竞争实力的外国运营商参与电信竞争,基于实践、在竞争中积累起来的运营管理经验更显重要。因此,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将成为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壁垒之一。

(二)电信业方面

1.电信行业的规模效应。电信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这种规模效应表现在两方面:资本规模效应和网络规模效应。首先,电信业具有很强的资本规模效应,投资巨大。据信息产业部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2005年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累计2246.4亿元、2173.4亿元和2071.3亿元,这动辄几千亿元的投资对于我国规模尚小的民营资本而言是无法承担的。即使民营资本采用参股的形式进入,也仍然面临着电信行业资本规模效应的障碍。由于资本规模较小,民营资本在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可能微乎其微,面对资本雄

厚的国有股而言,也不会拥有太多话语权,在电信行业充当毫无发言权的、“默默无闻”的小股东,电信业对民营资本的投资者将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其次,电信行业还具有网络规模效应即网络外部性的特征。电信行业存在着明显的网络外部性,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多,人们不但获得了网络的自有价值
,同时还获得了信息流通等多个协同价值,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网络覆盖范围广泛的电信网络。现有的电信运营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网络和用户规模,并且“坚持竞争、拒绝合作”往往是在位电信运营商的选择,这一特性无疑会把新进企业拒之门外。此时互联互通问题就显得异常重要,互联互通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必要条件,没有互联互通,新进企业就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这就要求政府管制部门和通信管理局加强对互联互通问题的管制,为民营资本的进入扫清障碍。

2.通信设备的专用性。专用性是指生产要素用途的指向性很强,一旦投入就很难再移作他用,从事其它生产活动,因此专用性越强就意味着该行业中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能做组织的纵向扩张,而不能从事其他性质的生产。对于电信行业来说,通信设备和电信网络的建设都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属于沉淀成本,一旦投入就很难挪作他用,或进行设备置换。另外,通信设备的专用性也意味着电信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门槛较高,总之,通信设备的专用性和电信行业较高的进入和退出门槛都将会制约民营资本的进入。

3.通信行业的公益性。通信行业属于公用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电信企业是企业但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电信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而趋利性是民营资本最根本的特征,追求利益回报是其投资的根本动力。意欲进入电信行业的民营资本大都是看中了电信业较高的利润水平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民营资本将会在经济发达地区或高利润的业务领域采取“撇奶油”的战略,这将损害电信业的有序竞争,因此,民营资本自身的缺陷也将阻碍民营资本的进入。

另外,通信行业还具有普遍服务的职责。普遍服务是政府意志,是政府要求电信运营商所尽的义务,当前我国现有基础运营商就是迫于政治和管制压力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当前我国现行采用的是按电信企业业务收入分片包干的普遍服务方案,因此,一方面如果新进入企业不承担普遍服务任务的话,对原有基础运营商是不公平的,现有电信企业可能会竭力压制新进入企业,对新入进企业

人为地设置进入障碍,从而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进入;另一方面,如果对新进入企业也有相应约束的话,将会一定程度上加重新进入企业的负担,造成一定的进入障碍。因此,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完善普遍服务机制不但可以促进普遍服务的实施,而且有利于为电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减少原有企业对新进入企业的阻碍。

4.市场环
境不确定。采用何种方式进入、涉足哪些业务领域、如何进入等这些都是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需要对电信市场结构、竞争环境有清晰的认识。自引入竞争机制以来,电信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并且从2004年以来,电信业就流传着电信企业拆分、重组的传信,这些传言虽然至今没有变成现实,但也有其存在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营资本投资者对市场环境的认识程度。另外,当前正处于3G上马的关键时刻,采用何种标准、3G牌照何时发放、如何分配等问题也都不确定,这使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考虑建网问题时无所适从,因为电信业具有全程全网的特性,建网的同时必须考虑与其他运营商在技术上的互联互通问题。总之,市场环境的不确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民营资本的进入。

(三)国家政策体制方面

1.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电信通信业的投资巨大,相应的投资风险也较高。政策法律环境是否透明、完善、稳定,是否能够给企业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是否能够保证新进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外资更是民营资本投资电信业所考虑的前提条件,因为长久以来,为了吸引外资政府部门往往给外资提供更多民营资本享受不到的优厚待遇,因此,公正、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更加重要。但是,作为电信行业基本法的《电信法》迟迟未出台,民营资本缺乏透明、稳定、平等的竞争环境。对未来自身权益是否能够得到法律保护的前景不乐观使民营资本投资电信业%





退出壁垒(BarrierstoExit),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退出壁垒有两种,即破产时的退出(被动或强制)和向其他产业转移(主动或自觉)时的退出。

定义
所谓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 退出壁垒有两种,即破产时的退出(被动或强制)和向其他产业转移(主动或自觉)时的退出。 从行业利润的角度来看,最好的情

况是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低,在这种情况下,新进入者将受到抵制,而在本行业经营不成功的企业会离开本行业。反之,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是最不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某行业的吸引力较大时,众多企业纷纷进入该行业 退出壁垒
;当该行业不景气时,过剩的生产能力仍然留在该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相当多的企业会因竞争不利而陷入困境。
内容
1.
专业化的固定资产:这种固定置产清算价值低或转换成本高则退出壁垒高。 2. 退出的费用高:如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安置费、大量的库存物品甚至包括由于纵向一体化形成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及市场网络等费用。 3. 和公司其他业务的战略关系密切:如退出某一行业会使企业在其他经营领域的产品、市场形象和营销能力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 4. 感情和心里障碍:管理者不愿从纯经济的角度理性的作出撤退决策,原因有对过去业务的执着和熟悉、对雇员的忠诚、对自己事业的担忧等。 5. 政府和社会约束:包括地方政府出于对失业率和经济增长指标的关注而对企业推出决策的否决或劝阻。
编辑本段代价
定义
退出壁垒的代价是指退出某一个行业所要付出的代价。
包括
退出壁垒的代价包括: (1)未用资产,退出该行业时,企业将蒙受重大损失。 (2)退出的费用,包括人员安置,库存物品处理的费用等。 (3)策略性影响,如企业形象对企业营销、财务方面的影响,等等。 (4)心理因素,如管理人员或员工不愿退出该行业。
编辑本段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关系矩阵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关系矩阵,它也是行业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行业利润的角度来看,最好的情况是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低,在这种情况下,新进入者将受到抵制,而在本行业经营不成功的企业会离开本行业。反之,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是最不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某行业的吸引力较大时,众多企业 退出壁垒
纷纷进入该行业;当该行业不景气时,过剩的生产能力仍然留在该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相当多的企业会因竞争不利而陷入困境。
编辑本段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
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主要有: (1)由埋没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企业投资后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变得特殊化,形成专用性资产。在很多情况下不容易将专用性很强的固定资产转卖给他人或其他企业。当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设备,这

些设备的价值就不能全部收回或完全不能收回。这部分不能收回的费用叫做埋没费用或沉没成本,它是企业退出产业时的一种损失,也就构成了企业退出时的障碍。埋没费用越大,退出越难,损失也越大。 (2)解雇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要给解雇工人支付退职金和解雇工资。有时为了让工人改行,还需要支付培训费用和行政费用。这些费用是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需要付出的代
价,也构成了退出壁垒。 (3)固定成本形成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如果企业准备退出,撕毁原本订立的购买原材料及推销产品的长期合同会被罚款,企业必须支付违约成本;企业的退出会影响职工的情绪,生产能力下降,财务状况容易恶化;退出表明企业没有发展前景,增加了企业转移出去后的融资困难,使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提高了融资成本,等等。 (4)结合生产形成的退出壁垒。结合生产在许多产业中存在,例如,在石油精炼产业中,从汽油到轻油、煤油、重油等多种油品都使用石油作原料进行结合生产。现在即使重油的市场需求显著下降,但降低重油的产量却有限度。这样,在结合生产的产业,即使一部分市场需求下降,但作为结合生产结果的一部分要单独退出是相当困难的。 (5)政策、法规形成的退出壁垒。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往往通过制订政策和法规来限制生产某些产品的企业从产业内退出。例如在电力、邮电、煤气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中,各国政府都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的退出。
编辑本段现状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健全,退出壁垒相对较低。当某一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时,社会有若干企业考虑退出该行业。由于政府对 退出壁垒
企业的干预较小,且各类市场发达,市场机制健全,经营困难的企业能够主动或被动地退出该行业。随着退出企业增多,产品由严重供大于求逐步回归到基本平衡,从而使行业利润率回升。采用利润率指标对主要工业行业退出壁垒进行总体把握,具体采用销售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动态地观察这两个指标的变化。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3年-1995年中国工业经营获利能力和投资获利能力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5年销售收入利润率比1993年、1994年分别下降1.12和0.73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比1993、1994年分别下降4.01和1.7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993年销售收入利润率超过5%的行业有15个,1994年降为10个,1995年仅有7个。净资产利润率超过10%的行业199

3年有20个,1994年降为6个,1995年降为5个。从两个指标的动态变动趋势看,三年来,销售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行业只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净资产利润率有波动,但1995年仍比1993年上升的有9个行业。1995年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净资产利润率比1993年下降50%以上的有15个行业。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经营获利能力、投资获利能力低是全局性的、非局部性的。利润率逐年稳步上升的行业
很少,在波动中有所上升的也不多,70%以上的行业利润率呈降低趋势,甚至呈大幅降低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如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及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其利润率往往呈现出下降或不稳定的态势。同样,一些传统的高附加值、高利润率行业,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服装及其化学纤维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利润率都呈显着下降趋势。中国工业企业获利能力普遍下降,反应了经济运行过程中退出机制失灵或退出壁垒较高,大部分行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编辑本段措施
中国许多行业退出壁垒较高,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重塑市场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应成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1.应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市场退出壁垒高,与政府直接充当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有关。因此,加快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体制的改革迫在眉捷。通过改革,切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使政府从直接管企业、管项目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重点关注行业规划化、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关注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力整体素质等经济运行环境和条件的营造,促使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优胜劣汰。 2.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市场经济的建设,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转制改造,实现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相分离,从而既使拥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能摆脱对政府的纵向依赖,又能使政府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而只以投入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在不改变企业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把国有企业塑造成市场竞争的主体。 3.加大企业兼并,收购和破产的力度。严格按照有关“公司法”、“破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企业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在强化主

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通过收购、兼并实现低成本扩张,对负债累累、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实施破产,特别是在中国的证券市场运行中,引入退出机制应毫不迟疑,对连续三年亏损,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按照有关制度应实施清盘,严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予以各种“庇护”和“重组”,使企业真正有竞争的动力、生存的压力。
完善产业组织政策,消除资本流动障碍
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解决产业发展中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这一矛盾,实现有效竞争所制定的政策总和。通常这一政策分为
反垄断与抑制过度竞争两种类型,结合中国现实,当前更适合于采取抑制过度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针对市场退出壁垒高的问题,现阶段产业组织政策可着重解决消除资本流动障碍的问题。如采取法令或政令的形式,加速设备折旧。根据不同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状况,规定不同的折旧率,特别是生产能力利用率严重过剩的行业,明确规定行业设备的报废量和报废时间;对一些过度竞争行业中的低效率、高污染企业,应限期改造、转产或淘汰。国家应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产业援助基金,对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实施设备报废、转产或退出的企业予以援助,以降低市场退出壁垒。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持续数年。当前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试点、推广完全积累式社会保障制度。这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每个职工及其所在企业必须按月缴纳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障费,同时记入职工的个人帐户,个人帐户由“空帐”变为“实帐”,从积累起来的财产,成为能够取得收益应付未来失业、医疗、养老保障需要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应遵循两项原则:(1)设立精简、高效的机构,以较低成本实现有效管理。(2)从中国国情出发,承认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社会保障待遇差别短期内难以消除。其管理方式可采用政府保障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基金经营机构分离的做法。政府机构负责制定有关社会保障的规则,而不插手经营,基金管理公司只进行基金的管理而不进行直接经营。其经营职能由社会上的各大信托投资公司承担,由其与其他法人组建投资基金,通过分散投资、合理组合,将风险降至最小,实现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旅游景区的进入退出壁垒

旅游景区的市场竞争状态既与市场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和景区产品差异化相联系,也与市场容量的大小相联系。在市场容量为一定的条件下,市场进入壁垒越高、市

场集中度越高,景区产品差异程度越小,市场竞争程度就越高。

市场进入壁垒是决定景区业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国内景区的市场进入壁垒主要是资本所形成的,政策和制度对景区的市场进入不会产生更大的市场壁垒。就总体来看,景区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是较低的。由于景区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资本的先期投入量较大,后期经营和运行成本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高,加之景区资产专业性较强,景区的市场退出壁垒较高。进入壁垒低和退出壁垒高是旅游景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不同的景区市场来说,市场进入壁
垒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景区企业由于类型、等级和规模的不同,景区功能上的差异性存在,使不同景区的先期投入量有较大的差异,市场进入壁垒大小是不同的。对于那些等级高的景区,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和设施使得这些景区的先期资本投入量以及后期运行成本较大,这类景区市场形成的市场壁垒较高,相反,对于那些等级较低的景区市场壁垒较低。

在缺乏政策和技术壁垒的条件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行为的多元化,导致景区进入壁垒弱化,景区的市场进是比较容易,形成景区的过度进入;同时,因为景区退出壁垒高,便得景区产业中过度进入的生产要素较长期地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形成资源的闲置。






进出壁垒的案例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进出壁垒的分析[1]
中国钢铁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逆集中化现象。产生逆集中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产业的进退出壁垒机制不完善,即进入壁垒过低,而退出壁垒过高。从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讲,在现阶段中国钢铁市场尚没有形成以竞争为导向的经济性壁垒;地方政府又从各自本位利益出发分化扭曲了钢铁产业应有的进退壁垒,从而使钢铁产业在近几年形成了企业过度进入状态。这种过度进入所带来的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过剩无疑为产业内恶性竞争埋伏下了爆发的根源。
一、中国钢铁产业壁垒的基本特点
产业壁垒通常可分为经济性壁垒和体制性壁垒、策略性壁垒三大类。经济壁垒包括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体制性壁垒主要是指行政壁垒。策略性壁垒是指在位厂商通过采取行动以提高经济性壁垒,或者声称将对进入者采取报复性行动,以限制进入者的进入。
由于中国经济管理模式已由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转向地方分权和企业自主生产的分散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有了投资和项目审批权。政府在决定

本地区企业的市场进入时具有主导力量,这种主导作用将导致地方政府容易站在地方本位利益的立场,鼓励一些新企业进入钢铁产业,并运用行政手段给新企业以信贷、税收等政策支持或者提供市场保护。同时,中国钢铁产业中的主体企业基本都是国有控股企业,各级政府对这些企业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因此,中国钢铁产业的进退出壁垒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行政壁垒。
二、钢铁产业进入壁垒过低的基本原因
1.市场利益的驱动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入
钢铁产业在近几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行业收益。2004年,钢铁行业息税前利润增长了188%之多,息税前利润率达到1
4.05%,较2003年同比提高 62.8%,而下游受钢铁成本影响很大的家电行业2004年息税前利润仅增长0.96%,息税前利润率仅3.08%,比2003年下降25.78%。 2004年全国汽车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仅为719.85亿元,比2003年减少45.52亿元,行业利润率也从2003年的8%下降至6.6%。利益的驱动和普遍对钢铁市场前景的看好,使钢铁产业产能及新企业进入处于一种急速扩展的状态,一方面是新企业在不断地涌入,另一方面是原有钢铁企业不断通过大规模改建、扩建的方式扩大生产能力。这为后来的以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过剩为主要特征的过度竞争展开打下了基础。
2.政府加快发展本地区经济的动因导致了钢铁产业的过度进入
首先,地方政府产业进入目标多元化引致了市场的过度进入。政府在进行产业进入决策时,目标是多元化的,它不仅要考虑企业市场进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行政目标,例如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以及通货稳定、本单位或本地区经济实力扩大、实际收入或隐性收入增加等等。而行政目标是与增加投资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密切相关的。在政府对进入具有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过度进入行为。
其次,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进入博弈引致了地方政府的过度进入。在市场进入中,中央政府与地区政府的博弈,主要表现在产业政策的管制与反管制方面。这种进入博弈存在的主要空间在于:中央政府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防止资源浪费,需要对全国性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的数量控制与市场准入;但地方政府从增加本地区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希望项目在本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在申报投资项目的时候,可以利用各种手段与中央讨价还价,以达到争取项目立项或中央投资的目的。而这种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是地方政府为了争取项目而不断采用政策措施降低产业进入壁垒的过程。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一)进入壁垒:是

新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障碍。
进入壁垒产生的原因:
分为经济性壁垒和非经济性壁垒
经济性壁垒:绝对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产品差异化,对特定资源独占优势
非经济性壁垒:政策法律制度,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
案例一:扬州氖灯成功运用进入壁垒的案例
1、 扬州氖灯运用了哪些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其市场份额占据整个市场的70%,海外市场也占据了50%的份额,可以有效的实施规模经济。
技术壁垒:通过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广泛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把提高技术和实施进口替代结合起来,放大技术壁垒的作用。
必要的资本壁垒:由于企业信誉好,能够较快的获得融资。并且
实施了先付款后发货的模式,可以有效利用资金,并减少资金的风险。
绝对成本壁垒: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线,并且企业规模较大,该公司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2、 扬州氖灯的案例给予中小企业以哪些启示?
首先,要对市场进入壁垒给予必要的重视,防止产品陷入过度竞争。
其次,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要拥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支配地位。
最后,成本优势永远是企业的竞争法宝。尤其对于像氖灯这样的中间产品而言,其购买商最看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品牌,产品包装等显性因素都不是考虑的重点。
(二)退出壁垒:企业退出某个特定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障碍。
退出壁垒形成的原因:沉没成本(资产专用性)、因违约成本及企业信誉损失所面临的退出壁垒(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行政性障碍(供电、水力、交通运输等是人民生活必需品,政府不允许退出)、市场发育不完善所造成的退出壁垒(不能有效的实行产权交易)
案例二:我国国有纺织业退出壁垒案例
1、 我国纺织业面临哪些退出壁垒?
沉没成本:纺织业的机器等生产设备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
劳动力转移障碍:我国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企业退出,劳动者的解雇和该行费用很大。
制度性因素,这种制度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创办的多元化目标和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因素。国有纺织企业的退出主要遭遇的是制度性壁垒

案例三:中国彩电价格大战
长期以来,我国彩电行业的趋同化趋势日益明显。产品差异程度低,产品结构的同质性,厂商在成本结构上的趋同性,导致了产业内企业间竞争手段单一,价格竞争是各厂商竞争最为主要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彩电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这就加速了厂商间的价格竞争步伐。我国彩电行业频繁进行价

格大战的原因主要是进入壁垒太低,以及产业资源由于政府干预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造成的。
1、 中国彩电行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有哪些?
进入壁垒低的表现:彩电行业进入的资金障碍较小;技术障碍较小(直接引进国外的专利技术,以技术引进代替自主创新的策略导致技术障碍较小);彩电行业的成本结构和产品品质具有趋同性,即产品差别较小);政策性进入壁垒较小;限制进入策略行为难以实施。
退出壁垒高的原因:第一、地方政府出于就业、财政方面的压力不仅阻止亏损彩电企业退出,还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保护它们。其二、国内产权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不完善。从经济性壁垒来说,彩电行业的资产专用性不强,可以转到VCD、电脑、手机等
其他产品生产上去。







报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是指“潜在企业”或新企业在同原有企业竞争中所遇到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规模经济 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总量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存在着整合成本效益。就是说当报业生产了A产品是具备了生产B产品的能力。比如说报业的品牌,作为报业无形资产的品牌是具延展性的,再A报成为一个品牌后推出B报,则B报天然的拥有了A报的品牌,这就降低了B报的生产,推广成本。当原有报纸实行纵向兼并行为,构建了从原料,生产,印刷,发行到销售的纵向整合时,这种规模经济将迫使新进入者建立同样的产业链条,否则就会面临成本劣势或经营风险。
规模经济导致新进入者面临这样一个矛盾:试图经由市场渗透逐步扩大发行量占领市场份额需要较长的时间,报业初始投资量能否支持完成这一过程是个问题。而大规模进入市场更需要庞大的投资才能进行。总之,规模经济提高了进入壁垒。
2.资本需求 报业市场的资本需求门槛越来越高,巨大的投资额对市场进入者是有力的进入壁垒。1998年《北京晨报》启动资金5000万元,2001年《京华时报》创刊5500万元,而2001年11月《经济观察报》创刊时,三联集团启动8500万元资金!(周伟.2002)最现实的进入壁垒可能就是资本需求。
3. 分销渠道 分销渠道能成为进入壁垒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理想的分销渠道已被先进入者占据。这时,新进者只能通过降价等促销方式打开分销渠道,尤其是建立全国性的分销渠道,遇到的困难将会更大。
《经济观察报》创立之初,不得不以比《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低4角钱的价格打入其分销渠道,

这无疑降低了《经济观察报》的利润。
4.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同资本需求一样,是最为现实的进入壁垒。由于媒介产业的特殊性,对媒介的政策管制也比一般的工商业更多。如对刊号的限制,对报团规模的要求,对资本进入的态度等都是报业面临的壁垒。
(2)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有如下几方面:
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型 资产专用性是指资产只能在某一行业内使用,当退出这一行业时,资产难以变现。资产低价变现的价格扣除资产折旧后的差额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则退出壁垒越高。
政策法律限制 对报业而言,退出壁垒可能不在于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而是报业作为一个产业还尚未发育成熟。这表现在对报业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属于政府,而
不是报业自身。其实质是报社产权主体的不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