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低音音箱摆位与设置

超重低音音箱摆位与设置
超重低音音箱摆位与设置

当你精心地调校一套家庭影院系统时,要为超重低音音箱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使家庭影院系统实现最佳的组合和音效,对于家庭影院用户来说这一直是个很大的挑战。

在这个挑战中,有两大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包围聆听区域的听音室边界和这些边界所包围空气储存能量的能力。这两大因素结合起来,就决定了聆听区域的独特的声学特性。

反复的试验是获得最佳音效的关键和实用的方法。现实中不存在完美的摆位位置,你只能寻找那些接近完美的位置。你需要画出许多张草图来,并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妥协。妥协不仅是听音室声学特性的结果,而且也是出于美观、实用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如老婆的偏好,你就不能不当回事儿。在有些家庭中,老婆的偏好可能还是最有决定性的因素。

本宝典之超重低音摆位秘籍将向各位看官介绍在一个听音室里如何摆放两只超重低音音箱。这里传授的招术不需要任何类型的测量仪器,你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就可以搞定一切。当然,你还要有最基本的测试信号,如一张测试CD大碟,或是含有大量低频内容的音乐CD唱片。如果你有一个可以准确测量声压的仪器,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你没有,也不要担心,后面我们自有高招。

一、听音室的控制

许多人都为其听音室的“理想尺寸”而感到自豪。一般情况下,听音室的面积越大,低频驻波能听到的问题就越少。为了得到平滑和均衡的低频音效,听音室的天花板要不低于3米,宽度要不少于3.6米,长度要不少于7.5米(如果想得到更深沉的低频,则要不少于9.1米)。听音室的各边长(包括对角线)不应是声波波长的整数倍,否则将会出现共振现象。当然,听音室越大,就越需要吸音设施,以减少声波反射的时间,但是驻波一般不会在大听音室内形成。另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要使用吸音材料,这样低频的衰减时间就大体与中频和高频的相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性的听音室”。

轻而柔韧的墙壁可充当很好的吸音壁,在这里低频音将穿过墙壁,再也不反射。由石膏板、木材和双层石材以正确的结构建造起来的墙壁可达到这种效果。一间世界级水平的听音室通常需要使用吸音/散音材料,以消除共振或回声。要当心墙壁中的小洞洞,它们也能引起共振。建造一间具有良好的低频响应、正确的内部声学特征和一流的外部隔音效果的大听音室是专业音响师的本事。

二、音箱的安放——使用脚钉还是隔震垫?

音箱可以安装在墙壁中的一个小洞中,音箱的前面板与墙壁平

齐。这种安装方式要求有专业音响师的技能,我们不做太多的讨论。主音箱必须与地板去除耦合效应。沉重而坚硬的脚架其顶部要不大于音箱的底部,以避免声音的衍射(这是梳状滤波的一种)。脚钉稳定效果好,但是使用地毯时则容易扎破地毯。

有些人建议在沉重的音箱下面垫阻震地垫来代替脚钉。不管采用哪种摆放方式,其目标就是要减少同步共振,或是减少在箱体、地板和墙壁之间传导声波。箱体和脚架的共振频率应当非常低。用拳头敲一敲箱体,要确认它没有一种共振的特性,向你的音响系统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听一听看箱体有没有振动。

三、音箱的定位

在进行超重低音音箱的摆位之前,我们先假定:(1)你有一双健康的耳朵,可以评估你的听音室的声学特征;(2)除非特别声明,你都是在使用两只超重低音音箱;(3)你有足够的测试信号软件,以测试你在聆听位置听到的声场不同位置的特点,以及听音室是如何影响音效的;(4)音响系统所有很必要的校正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超重低音音箱的摆位和校正可分成5步进行:

1.超重低音音箱的摆位调整;

2.聆听者的座位调整;

3.主音箱与超重低音音箱之间的相位调整;

4.各种参数的均衡;

5.超重低音音箱与

主音箱的增益匹配。

我曾见过在一个听音室里系统地调整音响系统,以确定多个超重低音音箱最佳摆位的不同方法。下面就是方法之一:

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的过程,你可能要一遍一遍地听同一个内容。当你厌烦时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以将听觉疲劳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每次测试的每一步都要做好笔记,要利用一些图表,尽量多记下一些细节,如音箱的摆位和设置参数等,这样当你感觉音效还不如一个小时以前的,你就可以再调整回到以前的状态。切记,在这里你要与许多变量打交道,记录下每样参数可以使调整的过程更快更高效。

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将你的整个听音室的地板用胶带纸贴分成许多约0.2平方米(约为20厘米×100厘米)的区块。这些区块划分完成后,你的聆听位置就可以在这些区块里测试。如果你担心这样会在地板上留下胶带印,可以选择那些不会留下印迹的胶带。

2.制作一张表格,系统地记录下你在每个区域里聆听某一只超重低音音箱的感觉。如果你没有记录下这些数据,你很容易把你在每个区域里聆听的感觉忘记掉。

3.如果可能,将这些聆听区块里的座椅搬走,将两只超重低音音箱摆放在聆听区域的中心,朝向听音室最长边的中心轴线。

4.将两只超重低音音箱的增益向下调,并将它们的相位设置为0°,将解码器上的均衡设置为“平坦”位置,将测试音乐通过左、中、右声道音箱回放,提高两只超重低音音箱的增益,直到你在混音音效中听到了它们的声音。然后再把增益调高一点儿,然后再调低,直到你刚刚听到它们出现的混音音效时。

不要担心,后面还要进行最后的微调: 现在你所做的就是要从超重低音音箱中获得合理的、管用的回放音量。一旦这个音量设置好了,关闭所有的声道。这时我们假设超重低音音箱的分频点设置为80Hz或附近位置。

5.将你的CD或DVD播放机设置为循环播放状态,然后在每一个区块聆听,记录下你的听觉感受。

你马上会注意到在某些区块里,声音的平衡感要比其它区块好得多。在你的表格中记录下来。一旦你在每一个区块都试听过后,走到前面,沿着你已经选择好的轴线方向移动超重低音音箱离墙更远一些。然后在听音室的各个位置上再试听一遍,记录下每一个区块里的感觉,记下在哪些区块里的音效听起来尤其好或坏。用不了多长时间,听音区块音效好和坏的模式就会出来了。反复地进行上面的过程,直到你对超重低音音箱摆位的音效满意为止。

最后,记下每只超重低音音箱聆听效果最好的区块。从你记录的表格中,你将找到超重低音音箱的最佳位置。

6.在找到了听音室中音效最好的区块后,将超重低音音箱移动些位置,再进行一次聆听测试。这次,再走到最初的聆听区域的区块

里,这时,你会发现,移动一下座椅的位置会改进在聆听区域里的超重低音音箱的音效。如果你受到墙壁或其它物体的限制而无法移动座椅的位置,你可以跳过这一步。

7.一旦你找到了超重低音音箱和聆听位置的“最佳效果”地点,再把所有的声道都打开,再调整超重低音音箱的增益。揭掉胶带纸。

四、分频点的调整

8.在第4步中提到的80 Hz的低通滤波分频频率对于你的音响系统是最佳的分频点。但是假如你需要调整它,或是对调整分频点感兴趣,下面就是一些找到新的分频点的快捷方法。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你需要将主音箱和超重低音音箱都运行起来。如果你计划把主音箱设置为“大”模式,就要把它们设置到这种模式。

你坐在聆听位置,让一个助手将解码器的超重低音音箱低通频率向下调整,直至你听到超重低音音箱和主音箱的声音明显地分离开来。然后再让你的助手把超重低音音箱低通频率向上调整,直到你感觉超重低音音箱和主音箱的声音完善地融为一体,实现了平滑的过渡。

我曾经利用音乐和粉噪声信号成功地完成了上述步骤。一旦你设置好

了分频点且音效最好,再挪到另一个座位上,重复上面的过程。这样你最终将找到一个综合音效最好的分频频率。当你进入均衡阶段时,你会发现有必要再对分频点进行调整。

五、相位/延时调整

9.你可能会发现调整相位设置(一般都在超重低音音箱上调整,必要时也可在解码器上调整) 将会使主音箱/超重低音音箱的综合音效更加均衡。试验能马上显示是否有改进:你可能会在某一个相位上听到更多或更少的低频。改变相位会对你听到听音室的声学音效产生正反两面的影响,这样你在聆听位置所听到的音效也会不同。要进行相位调整,你必须清楚这样做会带来喜忧兼半的效果。

像前面说过的那样,你坐在聆听区域的不同位置试听,让你的助手调整一只超重低音音箱的相位(将另一只关闭),反复试听,直到获得最佳的音效。然后再对另一只超重低音音箱进行同样的试验,这时要把第一只音箱关闭。最后,再将两只超重低音音箱都打开,如有必要再对它们进行更多的调整,你会发现这一过程使用不同的测试软件会更有帮助。

尽管延时调整是出于不同的目的,我还是将它与相位调整归到了一起,因为当你调整延时参数时,你也就改变了相位。延时可以看

成是系统地摆放超重低音音箱或降低各超重低音音箱之间信号传送路线差异的电子方法。

延时调整可以以不同的目标来进行,这在专业音响和家用音响领域都经常使用。有些人发现忽略掉相位设置,把精力都放在延时上会更好办一些。在各超重低音音箱音效的集成过程中,延时可以用来使来自超重低音音箱和主音箱的直射声同时到达聆听位置。知道了声音的速度,你可以很快地算出多种摆位方式下信号传送距离的差异(这样就算出了延时的多少),但是如何算出在图39a中的延时数量呢?对于这种特定的情况,假设前超重低音音箱和左中右音箱的摆放模式可使其声音同时到达聆听位置。计算声音从左、中、右和前超重低音音箱传送到聆听位置的时间(以ms为单位)或距离(以英尺或米为单位)。然后再计算出后方超重低音音箱的延时。

例如,假设你的左、右、中主音箱/前方超重低音音箱离聆听位置5米远,而后方超重低音音箱离聆听位置1米,那么5m–1m=4m。因此你需要对后方超重低音音箱进行4m的延时。这样,从主左、右、中/前方超重低音音箱和后方超重低音音箱发出的声音就可同时到达聆听位置。

六、均衡设置

10.均衡。做这一调整要特别小心:它产生的声音问题可能和解

决的问题一样多,尤其是在错误应用的时候。有些解码器能做得很好,但也有的做得很糟糕。要清楚它的局限性,并切记它均衡的是超重低音音箱的直达声而不是你的听音室!

在动手之前,有几点要牢记在心。一个均衡器是一个对频率做出调整的电子设备,它无法纠正时间方面的声学问题。没有模拟均衡器可以对频率响应曲线中特殊陡的曲线进行均衡,所以你只能把精力放到使频响曲线变得平坦,或使波峰降低方面。

多年来,我曾经见过多种不利用测试设备而设置一个均衡器的技术。下面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里假设你使用的是一台参数均衡器。这种均衡器在微调超重低音音箱时是最好的设备,它可以调整超重低音音箱的增益、带宽和频率。结合到一起,你就可以有效地调整低频频谱。

说到这里,你已经完成了许多工作,可有效地改进超重低音音箱与你的音响系统的集成。你已经了解了听音室空间的一些知识。当你的参数均衡器的均衡尺都设置为0时,播放你的测试软件,听一听在频率响应中有没有波峰存在。如果需要,可以在聆听区域的每一个座位上都进行一次这样的测试。

我们首先要对可听到的共振多费点心。将主音箱和超重低音音箱都设置在开启状态。选择一个正确的波段点,调整出一个适当的增益值,如+3~+4dB和一个较高的均衡值Q。然后慢慢地调高,再调低频率大小,你要仔细地找到那个增益最明显的频率点,你可能需要做几次。

一旦最大的频率增益效果找到了,你就找到了共振频率。慢慢

地降低那个频率的增益,直到波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衡而中性的声音。现在改变均衡Q值,直到你听到的声音更加的平衡自然。如有必要,再调整增益值。对其它稍低振幅的共振频率重复上述的过程,直到你满意为止。现在在聆听区域的各个座位上再试听一下。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聆听区域的所有的座位上,找到一个你听到的可接受的频率响应的折衷位置。这可能根本无法做到。相反,你可能在聆听区域里只能找到一个座位能达到可接受的音效。但遵照这种方法,你就可以找到超重低音音箱最佳表现的摆位和参数设置。

在各种不同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方法

在各种不同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法 导读 无论在种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要遵守必要的原则,这些原则告诉大家在各种不同的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法。这些法是广大音响工作者和声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如果不遵守这些原则,在布置音箱时随心所欲,就不可能得到好的声音效果。 一、直射式全频音箱尽量避免界面反射 直射式音箱是声音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扬声器直接与空气耦合音箱;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扬声器喇叭口直接向外设置的音箱。这种音箱主要依靠声波的辐射特性,使扬声器直接向空间发送声能。在一般情况下,直射式音箱的低音辐射角度比高音辐射角度大,如果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低音打到地上被反射后,传给听音者,而此时,由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所走过的距离短于反射声所走过的距离,音箱低音的直达声先期到达人耳,反射声随后到达人耳,会出现低音“先来后到”的现象,导致低音重影。大家知道,低音成分的多寡对于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影响很大,而且低音本身就有浑浊之感,如果低音出现了重影,就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浊。 直射式音箱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否则听音区听到的低音会被加重,并有含混不清之感。如果房间的地面采用对声音强反射的硬质光滑材料,那么低音浑浊现象会越发重。 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现这种情况,在距离不高的房间中,用直射声音箱(尤其是全频直射式音箱)放音,经常会出现低音听起来浑浊的现象,而这种低音浑浊现象是用均衡器衰减声音中的低音成分所不可能解决的,声音中没有低音则

已,一有低音声音声音就浑浊,其主要原因就是低音的反射声成分太多,低音存在重的重影现象。 为了充分减少低音反射的不良影响,在布置直射式音箱时要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 一是不要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最好用金属架将音箱垫高40cm以上,布置距侧墙大于40cm,距后墙大于20cm以上的位置,由于音箱距离反射界面较远,因此低音反射声被明显减少。 二是如果音箱前地面为强反射材料(硬质光滑材料,如地面),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时,也可以采取在音箱前铺吸音地毯的法来吸收低音的反射声,但低音不可能被充分吸收,还存在少量的反射。 二、气流式低音音箱可以利用地面反射 气流式音箱是扬声器的声音不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按照专业术语说,它是一种扬声器振膜(纸盘)不直接与空气耦合的音箱。在专业音响领域,气流式音箱一般为低音音箱。现代的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只有低音才可能产生的大幅度振膜振动,实现强烈的空气气流变化,借助这种气流变化来加强低音的传播。气流式低音音箱不仅由于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低音传得更远,还由于其优异的额声学特性式得低音更加丰厚动听。 气流式低音音箱在布置和安装面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即可以吊挂在空气,也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 但一般地讲,将气流式低音音箱放在地面上效果会更佳,这是因为,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气流传播的式,故其低音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使存在声辐射现象,但声辐射所占比例也很小,故达到反射界面后的反射声含量也很小,低音反射音

超重低音音箱

超重低音音箱,俗称低音炮,对营造震撼的气势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牌号以AV功放加五只音箱与低音炮组成套餐形式推销家庭影院产品中,低音炮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配置了,实际上,设计规范、制作精湛、效果出色的低音炮.其在家庭影院系统音频重放中的效果相当迷人.只可惜市场上的低音炮效果出众者价位令一般人难以接受.价位实惠者效果却难以令人接受,世间的事往往就是不能令人如意.不过,善于动手的影音爱好者却“自已动手,丰衣足食”,基于此,本文拟就低音炮的设计原理做简单的介绍,供有兴趣音参考。 一般而言,从低音炮的构成来讲,低音也分有源与无源二大类,所谓有源低音炮指包含功率放大器的低音炮,其中电路部分除功率放大外.通常还具有音频频率滤波(滤去低音以上的音频频率成分),相位调整。音量调整等单元;而无源低音炮即与一般音箱无二,由单元与无源功率分频器组成,其中分频器是一低通滤波器而已。使其重放频率范围仅为超重低音音频。下面就低音炮的-大单元音箱,功率放大分别做以介绍。 一、低音炮箱体设计原理和分类 就低音炮设计原理,可大致分三大类,即密闭式音箱、倒相式音箱以及带通滤波式音箱 1.密闭式音箱

顾名思义,这种音箱箱体是完全封闭的,与一般的所谓闭箱结构上一样,见图1。 密闭式音箱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瞬态响应比较好。即听感深沉、清晰。不足是,在相同的体积下,与其它类型的音箱相比,其低频下潜截止频率要高于其他音箱,因此,如果要获得更低的低频下潜频率,通常需要较大的箱体容积并选用口径较大的喇叭单元,而且音箱的效率即灵敏度要低于其他类型音箱。 在箱体容积设计方面,有一个工程设计数据供参考.当喇叭单元的谐振频率Fs低于50Hz时,箱体容积最好能够大于1.4立升。Fs大于50Hz 时,箱体容积最好能够大于2立升。 闭箱在制作、调校时通常还需要在箱体内填充大量吸音棉,材料以玻璃纤维,长纤维羊毛为主,能够改善音箱的柔顺性,也可达到等效增加

音箱的摆放方法及技巧

1、直射式全频音箱尽量避免界面反射 直射式音箱是声音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扬声器直接与空气耦合音箱;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扬声器喇叭口直接向外设置的音箱。这种音箱主要依靠声波的辐射特性,使扬声器直接向空间发送声能。在一般情况下,直射式音箱的低音辐射角度比高音辐射角度大,如果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低音打到地上被反射后,传给听音者,而此时,由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所走过的距离短于反射声所走过的距离,音箱低音的直达声先期到达人耳,反射声随后到达人耳,会出现低音“先来后到”的现象,导致低音重影。大家知道,低音成分的多寡对于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影响很大,而且低音本身就有浑浊之感,如果低音出现了重影,就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浊。 直射式音箱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否则听音区听到的低音会被加重,并有含混不清之感。如果房间的地面采用对声音强反射的硬质光滑材料,那么低音浑浊现象会越发严重。 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现这种情况,在距离不高的房间中,用直射声音箱(尤其是全频直射式音箱)放音,经常会出现低音听起来浑浊的现象,而这种低音浑浊现象是用均衡器衰减声音中的低音成分所不可能解决的,声音中没有低音则已,一有低音声音声音就浑浊,其主要原因就是低音的反射声成分太多,低音存在 严重的重影现象。 为了充分减少低音反射的不良影响,在摆放直射式音箱时要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一是不要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最好用金属架将音箱垫高40cm以上,摆放距侧墙大于40cm,距后墙大于20cm以上的位置,由于音箱距离反射界面较远,因此低音反射声被明显减少。 二是如果音箱前方地面为强反射材料(硬质光滑材料,如大理石地面),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时,也可以采取在音箱前铺吸音地毯的方法来吸收低音的反射声,但低音不可能被充分吸收,还存在少量的反射。 2、气流式低音音箱可以利用地面反射 气流式音箱是扬声器的声音不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按照专业术语说,它是一种扬声器振膜(纸盘)不直接与空气耦合的音箱。在专业音响领域,气流式音箱一般为低音音箱。现代的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只有低音才可能产生的大幅度振膜振动,实现强烈的空气气流变化,借助这种气流变化来加强低音的传播。气流式低音音箱不仅由于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低音传得更远,还由于其优异 的额声学特性式得低音更加丰厚动听。 气流式低音音箱从外观上能够很容易地被辨认出来,它是一种低音扬声器背面向外、正面向内(反扣)或不能直接看到低音扬声器正面的音箱,目前最常见的是扬声器内藏式低音音箱和扬声器反扣式低音音箱两种。它们主要依靠声音传播的气流特性,向空间连续不断地送出一个个低音气流团,借助于气流团来传播声波,而不是靠简单的波辐射特性向空气发送声能,低音可以传得更远。 气流式低音音箱在摆放和安装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即可以吊挂在空气,也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 但一般地讲,将气流式低音音箱放在地面上效果会更佳,这是因为,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气流传播的方式,故其低音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使存在声辐射现象,但声辐射所占比例也很小,故达到反射界面后的反射声含量也很小,低音反射音量适度。低音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可以充分发挥地面的作用,相当于把地面作为低音号角的延伸,如此大的低音号角使得音箱的低音下限频率声音的声阻更加匹配,低音听起 来越发厚实、丰满。 3、听音区域要充分获得音箱的直达声 直达声是从音箱发出直接到达听音者的声音,其主要特点是音色纯正,即音箱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听音者听到的几乎就是什么样的声音。直达声没有经过房间的墙面、地面和顶面的反射,不存在由于室内装饰材料对声音反射后产生的声缺陷,它也不受室内声学环境的影响,所以音质有保证,声音保真度高。现代室内声学设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听音区域充分利用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尽量控制反射声。 就一个房间而言,判定听音区域是否能获得所有音箱发出的直达声的方法很简单,一般采用视觉法即可。在听音区域如果听音者能够看到所有音箱的整体,且位于所有音箱共同交叉辐射的区域就可以获得音

低音炮正确摆放

低音炮正确摆放 为什么要加个低音炮?是不是超低音单元越大越好?低频糊成一片怎么办?低音炮相位怎么调整?本着实用的目的,雷鲸电子通过专业角度,直接就朋友们疑惑或者遇到的问题来解读一番。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低音炮,它是大家的一个俗称或者简称,严格讲应该是:重低音音箱。重低音其实是电子音乐里,低音音乐的一个叫法。这个词语第一次是被创新开发出来的,而“低音炮”这一个乡土化特色的词语则是由麦蓝(即现在的麦博)开创性地提出的。 就人耳可闻的音频分析而言,由重低音、低音、低中音、中音、中高音、高音、超高音等组成,有强化音节节奏的效果。 简单讲,低音是声音的基本框架,中音是声音的血肉,高音是声音的细节反映。重低音喇叭人耳的可闻是极其有限的,反而是人的其它感官会感受得到,这就是震撼的感觉!就音响与家庭影院反映的音频节目源的需要来说,重低音只是在特定的节目源存在并需要还原的,有它,可以使节目源的还原更加结实,无它,就给人缺乏力量、能量的感觉。比如,在电影院或者在现实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飞机起飞时那种力量与能量的震撼,但是如果我们的家庭影院没有配置重低音喇叭音箱或者配置不合理,人们就无法感受这种震撼,但也仅此而已。 为了还原逼真的多声道音效,低音炮不可少 低音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音质,能增加声音的低音质感,有效强化音节节奏的效果。有它,可以使节目源的还原更加结实,无它,就给人缺乏力量、能量的感觉。比如,在电影院或者在现实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飞机起飞时那种力量

与能量的震撼,但是如果我们的家庭影院没有配置超重低音喇叭音箱或者配置不合理,人们就无法感受这种震撼,但也仅此而已。 低音炮主要分为两大类,它们是无源式(PASSIVE)及有源式(ACTIVE)两种。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三件头的带超低音音箱和两个小型主音箱的"3D"卫星系统(Subwoofer/Satellite System),在这种系统中只用一个超低音箱,因此超低音是单声道(L+R)信号,在分音点以上才有立体声效果。 不要以超低音单元的大小判断低音炮的好差 许多用家认为,超低音喇叭上头所配备的单体尺寸一定是越大越好。其实这个问题牵扯到超低音本身的驱动功率、箱体的型式、单体的效率与瞬时表现等因素。大尺寸单体固然能够以更大的面积来推动空气,进而产生更具份量的低频,但大单体拥有远比小尺寸单体更重的音盆重量,想要将它推出更强的低频,在放大电路部份首先得具备更强的输出功率。 再者大尺寸单体的瞬时表现往往不比小口径单体,因此在低频传递时的速度感部份,与较小口径单体相比之下往往显得不够迅速,甚至会产生声音“拖尾”的现象。因此采用大尺寸单体的超低音多半只提供更大的低频份量,在速度感部份可就无法像小口径单体那样的轻盈敏捷。 依照这样的单体特性,曾经有厂商在一只音箱上头,利用多个小口径低音单体排列成与大口径单体相同甚至更大面积的超低音喇叭,借由小尺寸单体较好的控制力与瞬时表现,加上多个单体排列成与大单体相同的空气驱动面积,形成速度快、且能够产生与大口径单体相同能量的完美超低音喇叭。但这样的超低音喇叭在单体、箱体与AV功放等都得相当考究,先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光是在售价部份可能就无法让一般消费者所接受。

超重低音音箱

高保真音箱制作实例精选(5) 超重低音音箱 科林 也许有的朋友用普通的立体声音箱欣赏电影和动态较大的交响乐时会觉得缺少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因为普通的立体声音箱的频率下限通常都在100Hz以上,所以,用它重放电影或者动态较大的交响乐时,是听不到那震撼人心的超重低音效果的。在本期,笔者介绍一款超重低音音箱,供读者参考。 扬声器选择 超重低音音箱一般都工作在大功率、大动态下,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的音盆振膜会进行大幅度的往返运动,若扬声器性能不佳的话,很容易产生杂音甚至损坏。因此,低音扬声器尽量选用名厂的产品,在该款超重低音音箱中,笔者选用的是惠威公司生产的10英寸低音扬声器,型号是D10。该款低音扬声器的振膜材料采用矿物混合类高强度、高阻尼材料,这种材料的振膜硬度较大,不会在运动时产生多余的振动,使重放出来的声音准确、干净。音圈采用ASV铝骨架材料,机械强度高,承受功率大,很适合在大动态条件下工作。另外,该款扬声器采用了大口径100mm音圈与大型钕铁硼磁路系统相配合,在钕铁硼磁路系统中有一个金属导磁板,该金属导磁板不但可以将钕铁硼磁路封闭,使磁路具有防磁效果,还可以在磁隙当中形成稳定的具有对称漏磁场的对称驱动磁场,使长冲程音圈获得对称驱动力,减少音圈电感和音圈运动中产生的反电动势之间相互调制,确保重放声音的准确性。D10扬声器参数如附表所示。

箱体制作 超重低音音箱通常都在大动态环境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音箱的箱体一定要坚实,在受到剧烈振动时也不能有丝毫的变形。这款超重低音音箱的箱体材料采用了厚度为20mm的松木板,其高、宽、深分别为420mm×300mm×350mm(有效容积约28L)。为了将低频信号充分地释放出来,笔者在音箱的前面加了两个小口径倒相管,并将该款音箱的内部设计成迷宫倒相式。前面板尺寸如图1所示。倒相管长度以及音箱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将箱体用铁角板固定后(详细方法见本刊7期文章),再往音箱内部倒入2kg熔化的沥青,把各板交接处灌实,如果沥青与木板不易粘连,则可以事先在需要灌沥青的地方错落地钉一些小铁钉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朋友是用纯沥青进行浇灌,据笔者试验,这样的效果不是太好,应该用沥青与锯末以及细砂子的混合物来灌注,它们的比例为沥青∶锯末∶细砂子=4∶1∶1。待沥青凝固后,即可在音箱内部后壁以及左右面贴上一些吸音海绵,然后就可以安装扬声器以及进行外观装饰工作了。

营造最佳的听音环境 正确的音箱摆放技巧

随着社会影音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音响系统的“听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消费者往往通过更换、升级音箱来达到提高“听感”的目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音箱发烧友来说,他们动辄投入上千上万的资金到音响系统中,以提高系统音质。然而,正当人们把心思放在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音箱时,而忽视的音箱的摆放问题。 音箱摆放位置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平衡性、声场的深度和环绕声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正确而有效的摆放方法,有助于优化音箱的声音效果,不花一分钱就达到“升级”音箱的目的。 1、音箱的正确摆放 根据房间声学环境(如房间的大小、房间的封闭性及装饰)的不同,音箱的摆放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你可以尝试音箱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摆放方法,直到你感觉已获得最佳音效为止。 从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来看,大致有2.0书架式双声道和2.1、4.1、5.1、7.1等X.1声道音箱,它们各自对应的音箱数目也就有2、3、5、6、8个之分。这样,如何正确地摆放它们、使之按照你的愿望发出“天籁之音”,就不是一件简单甚至可以忽视的事情了。尤其是多声道音箱系统,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声音定位准确且完整的音场,这对于PC影院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而要达到目的就有赖于音箱的正确摆放。

对于音箱的摆放方法,目前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杜比实验室推荐的“专业”摆法,有常见的七种典型居室空间摆法,即所谓的轴线内侧法、正三角形法、三一七比例法、三三一比例法、长后墙摆法、贴墙摆法和菱形摆法等。下面我就按照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类型,结合这些常见的音箱摆放方法进行通俗的阐述。 (1)书架式2.0音箱的基本摆放 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摆放在显示器两侧,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5~2米为宜。注意音箱应与后墙、侧墙相隔一定距离(20~50厘米以上),因为一般的2.0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如果音箱紧靠着后墙,倒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声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些音箱更是必须借助墙壁的反射、叠加、混音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音箱也不要离侧墙太近,以防侧墙体的反射作用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与强度而影响音质。然后使音箱与聆听者构成一个45°角的正三角形,并尽量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聆听者坐在所谓的“皇帝位”上,即可得到最佳听音位置和回放声效。除了角度不变外,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7.1声道音箱全解析

7.1 声道音箱全解析 很多人听过商场演示的7.1 声道音响效果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设备买回家,却总是无法调出一样棒的效果。实际上7.1 声道音箱的摆放很有讲究,交给专门机构设计需要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现在你只需花上10 分钟浏览本文,便可省下这笔钱。考虑到大多数人家中的音箱还停留在“ 5.1 ”甚至“ 2.1”时代,因此在谈7.1 声道音箱的摆放方法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解释“为何要用 7.1声道音箱”这个问题。 目前在多声道环绕格式中有四大阵营:SACD的5.1 、DVDA udio 的5.1 、DTSE S 5.1 与Dolby Digital EX 5.1 。其中,DTSE S 5.1 与Dolby Digital EX 5.1 才是电影使用的多声道环绕格式。AV功放对DTS或Dolby Digital 音频格式作声轨译码后,通常会加上 DSP(Digital Surround Processing) 的音场处 理模式,让音场、音色等更接近大型剧院的效果,而此时高端AV功放便会将5.1 声道的音轨经过数码音场处理程序转换成7.1 声道。同样地,针对DTS 5.1 与Dolby Digital 5.1 的环绕格式,DSP也能将其转换成7.1 声道。 或许有人会问:“7.1 声道与5.1 声道差别在哪儿?” 7.1 声道使用两对后置环绕音箱来代替5.1 声道中的一对后置环绕音箱。 想象一下,如果在你身后没有环绕音箱,声音定位难免会有所偏差,没有立体感可言;而改用两只环绕音箱可修正相位差,配合其它六只音箱可实现紧密的声音定位感、包围感与空间感。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调整得当,7.1 声道的魅力恐怕让你再也不想回到5.1 声道的家庭影院。 音箱摆位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音箱进行摆位、安装以及调试之前,还需要做一些“热 身 活动”。可别跳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准备工作,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听音需求,以便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音箱摆位方案。 Hi-Fi 、家庭影院或两者兼顾? 有人偏爱唯美的纯音乐,有人喜欢还原真实的电影配乐,不同听音喜好对音箱的摆位要求有所差异。因此,音箱摆位之前大家最好对自己的听音需求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如喜欢Hi-Fi 多一点还是更加中意家庭影院效果,抑或两者兼顾等。这里有一套国外设计公司开价1200 美元的检测题,可以帮助测试者快速了解自己的听音需求,大家不妨自测一下。 ?你在客厅听纯音乐和看电影的时间比例各占多少??你更看重以下哪方面的音效:

超重低音摆位与设置

超重低音摆位与设置 当你精心地调校一套家庭影院系统时,要为超重低音音箱找到一个最佳地位置,使家庭影院系统实现最佳地组合和音效,对于家庭影院用户来说这一直是个很大地挑战. 在这个挑战中,有两大因素是不可或缺地,包围聆听区域地听音室边界和这些边界所包围空气储存能量地能力.这两大因素结合起来,就决定了聆听区域地独特地声学特性. 反复地试验是获得最佳音效地关键和实用地方法.现实中不存在完美地摆位位置,你只能寻找那些接近完美地位置.你需要画出许多张草图来,并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妥协.妥协不仅是听音室声学特性地结果,而且也是出于美观、实用及其他方面地考虑,如老婆地偏好,你就不能不当回事儿.在有些家庭中,老婆地偏好可能还是最有决定性地因素. 本宝典之超重低音摆位秘籍将向各位看官介绍在一个听音室里如何摆放两只超重低音音箱.这里传授地招术不需要任何类型地测量仪器,你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就可以搞定一切.当然,你还要有最基本地测试信号,如一张测试大碟,或是含有大量低频内容地音乐唱片.如果你有一个可以准确测量声压地仪器,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你没有,也不要担心,后面我们自有高招. 一、听音室地控制 许多人都为其听音室地“理想尺寸”而感到自豪.一般情况下,听音室地面积越大,低频驻波能听到地问题就越少.为了得到平滑和均衡地低频音效,听音室地天花板要不低于米,宽度要不少于米,长度要不少于米 (如果想得到更深沉地低频,则要不少于米).听音室地各边长(包括对角线)不应是声波波长地整数倍,否则将会出现共振现象.当然,听音室越大,就越需要吸音设施,以减少声波反射地时间,但是驻波一般不会在大听音室内形成.另一点非常重要地是要使用吸音材料,这样低频地衰减时间就大体与中频和高频地相同.这就是人们所说地“中性地听音室”.轻而柔韧地墙壁可充当很好地吸音壁,在这里低频音将穿过墙壁,再也不反射.由石膏板、木材和双层石材以正确地结构建造起来地墙壁可达到这种效果.一间世界级水平地听音室通常需要使用吸音散音材料,以消除共振或回声.要当心墙壁中地小洞洞,它

[烧友必读]音响二十要--刘汉盛

音响第一要:音质 (1) 音响第二要:音色 (2) 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2) 极低频 (3) 低频 (3) 中低频 (3) 中频 (3) 中高频 (4) 高频 (4) 极高频 (4) 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5) 音场位置 (5) 音场的宽度 (6) 音场的深度 (6)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6) 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7) 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7) 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7) 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7) 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8) 音响第十一要:解析力 (8) 音响第十二要: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8) 音响第十三要: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8) 音响第十四要: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9) 音响第十五要: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9) 音响十六要:细节再生 (10) 音响第十七要:空间感 (10) 音响第十八要:整体平衡性 (10) 音响第十九要:器材个性 (11) 音响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荐 (11) 结语 (12) 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

超重低音音箱制作

超重低音有源音箱 门宏 为提高现有音响设备的听音效果,增加一只超重低音有源音箱,组成3D放音系统,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150Hz以下的低音波长很长,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用一只超重低音音箱与原有立体声音响设备相配合,即可欣赏到具有超重低音震撼力的影音节目。本文介绍一款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工作稳定、效果良好的超重低音有源音箱,供爱好者自制。 一、 电路简要工作原理 超重低音有源音箱电路见图1,它包括低通滤波器、缓冲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三大部分。取自原音响系统左、右音箱的L、R声道音频信号,经R1、R2混合后进入低通滤波器。由于R1、R2阻值很大,又是从扬声器端接取信号,所以不会对左、右声道的立体声分离度产生不良影响。电阻R3~R5、电容C1~C3、集成运放IC1-1等构成三阶巴特沃兹有源低通滤波器,具有每倍频程18dB的阻带衰减特性,转折频率为120Hz,将音频信号中的中高频成分滤除,只允许120Hz以下的低音信号通过。集成运放IC1-2构成放大倍数为10倍的缓冲放大器,既隔离了功放电路对有源滤波器的影响,又提高了驱动电压。IC2为功放集成电路,输出功率100W,完全能够满足家庭听音条件下对超重低音效果的要求。电位器RP用于控制超重低音音量的大小。 以上电路采用±15V和±38V电源电压。电源电路见图2,这是一个典型的整流滤波电源,其中,±15V电压是分别从±38V电压经简单稳压后获得的。

二、 元器件选择 有源低通滤波器IC1-1和缓冲放大器IC1-2,采用双运放集成电路TL082或LF353,该集成电路内含两个完全一样的运算放大器(图3),其输入级采用结型场效应管,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噪声系数。功率放大器IC2采用傻瓜型功放集成模块“皇后”AMP1200,额定输出功率为100W,仅有输入、输出、正电源、负电源和地5个引脚(图4),使用极为方便。如不需要如此大的输出功率,也可采用“傻瓜”175(输出功率75W)或150(输出功率50W)集成功放模块。电源变压器T采用150W、次级电压为双27V的普通电源变压器即可。组成有源低通滤波器的阻容元件R3~R5、C1~C3数值要准确,可采用精密的金属膜电阻和误差小的聚丙烯电容。滤波电容器C4~C7的耐压应为工作电压的两倍以上。扬声器BL采用阻抗8Ω、功率70~100W、口径6.5~12英寸(视音箱大小而定)的低音扬声器。其余元器件参数见电路图所标示。 三、 制作步骤与调试要点 制作时,首先制作印制电路板。电路板共两块,滤波放大电路的电路板如图5所示;电源电路的电路板如图6所示。其次按图示将各元器件焊入相应的电路板。第三步,用2~3mm厚的铝合金板制成一底座。然后如图7所示,将电源变压器T、集成功放模块IC2以及两块电路板固定在底座底板上。“皇后”功放模块背面的金属板已与其内部电路隔离,可以直接固定在铝合金底板上,并应保持紧密接触,以

课件调音台各个按键功能经典.doc

(一)调音台输入部分的插座、功能键 ①卡侬插座MIC:此即话筒插座,其上有三个插孔,分别标有1,2,3。标号1为接地(GND),与机器机壳相连,把机壳作为0伏电平。标号2为热端(Hot)或称高端(Hi),它是传送信号的其中一端。标号3为冷端(Cold)或称低端(Low),它作为传输信号的另一端。由于2和3相对1的阻抗相同,并且从输入端看去,阻抗低,所以,称为低阻抗平衡输入插孔。它的抗干扰性强,噪声低,一般用于有线话筒的连接。 ②线路输入端(Line):它是一种1/4"大三芯插座,采用1/4"大三芯插头(TRS),尖端(Tip)、环(Ring)、套筒(Sleeve),作为平衡信号的输入。也可以采用1/4"大二芯插头(TS)作为非平衡信号的输入。其输入阻抗高,一般用于除话筒外的其他声源的输入插孔。 ③插入插座(INS):它是一种特殊使用的插座,平时其内部处于接通状态,当需要使用时,插入1/4"大三芯插头,将线路输入或话筒输入的声信号从尖端(Tip)引出去,经外部设备处理后,再由环(Ring)把声信号返回调音台,所以,这种插座又称为又出又进插座,有的调音台标成“Send/Return”或“in/out”插座。 ④定值衰减(PAD):按下此键,输入的声信号(通常是对Line端输入的声信号)将衰减20dB(即10倍),有的调音台,其衰减值为30dB。它适用于大的声信号输入。 ⑤增益调节(Gain):它是用来调节输入声信号的放大量,它与PAD结合可使输入的声信号进入调音台时处于信噪比高、失真小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可调节该路峰值指示灯处于欲亮不亮的最佳状态。 ⑥低切按键(100Hz):按下此键,可将输入声信号的频率成分中100Hz以下的成分切除。此按键用于扩声环境欠佳,常有低频嗡嗡声的场合和低频声不易吸收的扩声环境。 ⑦均衡调节(EQ):它分为三个频段:高频段(H.F.)、中频段(M.F.)、低频段(L.F.),主要用于音质补偿。 a.高频段(H.F.):倾斜点频率为10kHz,提衰量为?15dB,这个频段主要是补偿声音的清晰度。 b. 中频段(M.F.):中心频率可调,范围为250Hz?8kHz;峰谷点的提衰量为?15dB;这个频段的范围很宽,补偿是围绕某个中心频率进行。若中心频率落在中高频段,提衰旋钮补偿声音的明亮度。若中心频率落在中低频段,提衰旋钮补偿声音的力度。 c.低频段(L.F.):倾斜点频率为150Hz,提衰量为?15dB,这个频段主要用于补偿声音的丰满度。 ⑧辅助旋钮(AUX1/AUX2/AUX3/AUX4):调节这些辅助旋钮,等于调节该路声音送往相应辅助母线的大小其中AUX1和AUX2的声信号是从推子(Fader)之前引出的,不受推子影响。AUX3和AUX4的声信号是从该路推子(Fader)之后引出的,受推子大调节的影响。前者标有Pre,后者标有Post。 ⑨声像调节(PAN):它用于调节该路声源在空间的分布图像。当往左调节时,相当于把该路声源放在听音的左边。当往右调节时,相当于把该路声源放在听音的右边。若把它置于中间位置时,相当于把该路声源放在听音的正中。实际上,这个旋钮是用来调节声源左右分布的旋钮,它对调音台创作立体声输出极为重要。

音箱摆位规律

音箱的摆位是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可以认识的。下面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谈谈音箱摆位的规律性认识。 人与音箱 音箱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两只音箱声音的平衡性、营造出的声场深度、重低音的效果与中音的音质。正确的摆放方法是先以人为中心(或以主机为中心)两音箱左右对称地大幅度调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移动推敲,直至所得到的声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为止。 人是听的主体,码放音箱的位置自然与聆听者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应该处在两个音箱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音箱的距离应比音箱的音距大一些。至于两个音箱应相距多远,以1m~1.5m为下限,因房间与人而异。若就将它们放在机箱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当然此时双耳离音箱也过近,听到的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个电容分频,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两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人到音箱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不过一般人很难察觉。此外相距太近,能清晰地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人与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实地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广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对于那些采用SRS、APX、BBE等三维音效与音效增强技术的音箱来说,人与音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音效场在两只音箱前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纵深距离后才能形成,距离太近,音效必将大打折扣。 那么音箱应放多高呢?绝大多数音箱的音色都是会随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的,不信您可以试试: 先把它放在地上听,然后再抱到桌上来,两次所听到的音色是不会相同的。书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下并将其架起为宜,将低音喇叭的高度尽可能提高,最好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设计在上方的原因。 喇叭的指向性因摆放不同声音的中高音部分、声场的结像力以及聆听者感受的声音空间宽阔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音箱的偏中摆放也影响到人所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之比。当音箱方向偏中摆放时,使一些音箱有了更好的表现力,这时声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听者的,声场虽然变窄,但这可以增加声音的结像力,使声音更加清晰、层次鲜明,无拖延滞后之感,高音同时也得到了增强; 相反,减少偏中的角度,人会听到更多的来自墙壁的反射声,感觉出更大的声场范围,声场的空间纵深感也得到了增强。当音箱平摆,没有向中偏向时,高音虽平滑了,但结像力可能有些含糊不清、声场虽也扩大了,但又会缺乏精细之处。总之,偏向角的取向是一种折衷的方案,要随音箱性能、房间的大小与聆听者的个人喜好来定。对于一些音箱来说,人与音箱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时,所听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过大的摆放必将加重高音的效果,这是没有必要的,一切都应依实际而定。把握好偏中角度后,还要注意使两个音箱的偏中角保持一致,否则声音的最佳点会有明显的偏移。 音箱与建筑 房间的墙壁对音色的整体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响。音箱靠近墙壁,低音声波经过了墙壁的反射后被人耳听到,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墙壁与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

自己制作超低音音箱

此文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制作超低音音箱的方法,超低音音箱又叫做辅助低音喇叭,是一种专门用于重放低音效果的音箱。 在本文的开头我要郑重的提醒大家,虽然我们尽可能的把自己动手制作音箱的方法介绍的更加简单,但是亲手设计和制作一部超低音音箱(又叫做辅助低音喇叭)绝对不会如同从商场里买回一个低音喇叭然后塞到木头箱子里那么简单。当然,因为只需精心的制作和调试一只扬声器,而不需要为不同音域发音设备的配合而手忙脚乱,所以制作一个超低音音箱又要比制作一个全音域的音箱要容易的多。同时,由于超低音音箱的放音频率范围处在人耳可辨声频谱的低频区,人耳对于这个频率范围内声音的敏感程度要大大低于中频和高频区,所以自己制作出一部能让自己有点成就感的音箱还是有可能性的。 实质上超低音音箱的工作原理有点类似于汽车引擎里边的活塞,活塞在自己有限的行程内往复运动,而超低音音箱则在有限的频率范围内工作。显然,超低音音箱工作的目的是将你音响系统的低音范围下潜的更低,这样一来你的家庭影院系统将带给你更加震撼的效果。一般说来,超低音音箱放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 至 100Hz之间,因而要制作一个超低音音箱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个个头足够大的低音喇叭。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一些所谓超低音音箱和发烧友们眼中真正的超低音音箱是有所区别的。你从那些市售的音箱中所听到的音效其实是依靠其频响范围内的波峰推动的,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对于音频采样的还原效果却毫无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商家则利用普通消费者对技术不甚了解的空子,将这个问题隐瞒过去,或者绕过这个问题,而诱导消费者把超低音和低音效果混为一谈,并且极力向消费者展示其产品的低音效果,由此误导消费者。而当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测试这些音箱时,你会发现,在超低音的频率范围内,这些所谓的超重低音音箱根本无法完成一架真正的超低音音箱所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无论是低音炮还是超低音音箱都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从基本的数学理论到实际的技术参数都可以在资料当中查到,这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初步判别产品的真伪优劣。判别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观察并分析这个音箱所使用的扬声器的规格,一般情况下,这个规格参数是由扬声器厂家来提供的。 如果打算自制一台超低音音箱的话,那么首先就要明确自身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需求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扬声器,之后为之配上一个合适的外壳,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波单元。在下面的页面中我们将讨论一下如何选择上述那些部件,并且介绍一下自己制作发烧级超低音音箱的方法。 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次DIY的目的是设计制作一台既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提供线性的声压级别,同时又能提供精准的音频采样还原效果的超低音音箱,从摇滚乐中快速变化的低音鼓到声音频率变化平滑的爵士乐再到家庭影院级电影声效中雷鸣般的爆炸声,都应该能够真实表现出来才行。要想将快速低音鼓和雷鸣般的爆炸声在超低音音箱中完美的表现出来绝非易事,因为二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其中的后者,爆炸声的效果需超低音的声压周期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然而想准确再现低音鼓的声响效果,使其听起来没有一种迟滞或者拖沓

环绕音响及摆放规则

何为环绕声?环绕声就是在重放中能把原 信号中各声源的方向再现,是欣赏者有一种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包围的感觉。环绕声是立体声的一种。环绕音响则是将音响按照一定摆放方法 形成的环绕立体声。 普通的立体声是平面立体声,电影院或家庭影院仅仅在听众的前方设置“左-右”双声道或“左-中-右”三声道,随声听领域仅仅在听众的左右设置双声道;而环绕声,属于球面立体声,至少要有三个声道,并且听众必须处于各声道的发声点包围之中。在环绕声中,除了听众前方“左-中-右”三声道外,其它的声道一般都被叫做环绕声道,但是在7.1以上声道环绕声中,左中和右中声道不被称为环绕声道。 摆放法则 2.0音箱摆放法则 般而言,HIFI电脑常用的音箱有2.0、5.1 以及7.1几种,对 于2.0音箱的摆放其实比较简单,一般以使用者 的头部为中轴线,把音箱放在显示器左右两则, 为了保证两边声音的平衡,

两只音箱到中轴线的距离应该一样,并且两音箱间的距离不能太近, 理论 上是越远越好,以获得更为广阔的音场,但是这个理论只适用于 家庭影 院,因为电脑音箱的功率远远没有家庭影院的大, 放得太远是 不切实际 的,所以两只音箱的距离在 1~2m 的范围内比较适合。 5.1音箱摆放法则 与前方的两个主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 可能相同,也可将中置音箱稍稍后移一些, 正面平行,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声音回放效果。架得太高,声音会显 得像是 从上面压下来的,放得太低就会造成对白被矮化 7.1音箱摆放法则 7.1音箱的摆放,重点放在四个环绕音箱上。可将其摆放或挂在 聆听者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的两侧位置(墙上或音箱架上) ,朝 对于5.1音箱,它则在 4.1音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 个 中央声道的中置音箱,专 门用以播放电影对白和人声 等音效。对于中置音箱,可 将其摆放在显示器的上方或 显示器前的桌面上,要求它 左后置 前中萱 右前置 可在同一平面上且高度尽 但其正面仍与前置主音箱

音响摆放位置教程

音 响 摆 放 位 置 通 俗 教 程 在音响诸事中,音箱摆位占多少分量?假若您要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要让音响好声,空间条件、器材的搭配、音箱摆位以及用家微调等四大项缺一不可。其中,音箱摆位是不需要花钱但又可以让音响好声的方法,所以我愿意说音箱摆位不是占二成五的重要性,而是占五成的重要性。假若您不信,请仔细地把各种音箱摆位方式试过,我想届时您的想法就会改变了。 在告诉您如何实施“摆位8法”之前,我还要先向读者们揭示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音箱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牛。或者,我更要说,空间、音箱摆位与聆听位置的选择是三者互动的,尤论您的宁间条件是如何的恶劣,如果能够找到三者互动的最佳平衡点,就能够让音响发出好声。 此处“音箱摆位八法”中,我把原来的“上柜法”去除,以“耳机摆法”取代,因此还是保持8法。 第一法:三一七比例法 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两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也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约1:1.25:1.6或约l: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这是音响论坛经常推荐读者尝试的摆法。 第二法:三三一比例法 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

(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也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适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也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美国TAS杂志总编喜用此法。 第三法:螺孔摆法 方法将音箱摆在房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后将两音箱尽量靠两翻墙(如房间很宽则不需要紧靠侧墙),两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要大于45°。聆听位置要在投射交叉线交点之后0.5—1米之间。 效果:此法专治高音太尖锐、中音太瘦、低音不够的缺点。而且,面对许多恶劣的环境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是“音响论坛”针对普遍不良空间所提供的有效摆法。 第四法:正三角形法 方法: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米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米以上)。第二个条件是将两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第三个条件是两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大些。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这也是Venture音箱老板杨和光喜喜欢的摆法。 第五法:长边撂法 方法将音箱反其道摆,以房间的长边为音箱后墙,其余按照正三角形摆法: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尺距离。 效果:中频与低频量感会增强,音场深度会较差。如果第一到第四法都无效时,可以尝试使用。 第六法:菱形摆法 方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间使用。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二边靠墙处。音箱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

重低音蓝牙音箱和一般音箱的区别

重低音蓝牙音箱和一般音箱的区别 近两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重低音耳机,很多人对于听音乐的感觉重视了很多。而现在,我们不喜欢戴耳机了,希望能在办公区域或是家里都能有一个音质好的重低音蓝牙音箱,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极致的感觉,能让我们在办公或是休闲时,也能有那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重放低音其实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它给扬声器设计师和音响发烧友添了不少麻烦。但这也是一种挑战,潜在的回报充分证明,努力改善低音重放是值得的。 重低音蓝牙音箱可以使用DSP独立分频系统来分辨各种音频,是特别有特点的音响,听过一次就不会忘的那种,整体的调音方向可以说是极尽所能的讨好大众消费者的听音观。 (MONPOS鑫宝视 Stylebox P5重低音智能蓝牙音箱) 在每个房间,无论是音乐厅还是普通家庭的客厅,都存在驻波现象,它是引起低音重放问题的主要根源。驻波频率与房间的尺寸有密切的关系。在室内空间很大的音乐厅里,驻波频率发生在最低沉的低音区和次声区,低于低音乐器的最低频率,因而不会对低音重放造成不良影响。 低频下潜深,泛音足,就是俗话说的那种拳拳到肉的感觉,低频敲下去的形状甚至都能清晰的传达到你的眼前一样;中频方面不论是乐器还是人声都有不错的分离度,调用到多种乐器的大编制乐器也能将各个声部的表现刻画的一清二楚,呈现出足够多的细节;而高频方面,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亮”,浓郁的低频环绕当中依然能够清晰可闻,不受干扰。

将超低音音箱摆放在墙角处。这种方式有助于避开室内的声反射,使重放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晰和鲜明。但此时室内模式获得更强的激励,会使低音响应变得不够平坦。由于整个系统中超低音音箱距听音位置最远,听到的低音会比主扬声器的声音稍有延迟。摆放时,超低音音箱应与墙壁至少保持10cm距离。 而一般的音箱,只是一个播放了音乐的音箱,有些音质不好的,甚至会有杂音。这也就是为什么重低音蓝牙音箱会销售越来越好的原因。 音箱音质的好坏往往能影响我们对一首歌曲的喜爱,而一款好的重低音蓝牙音箱,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听感提升,尤其是在播放节奏感强烈的音乐类型时,MONPOS鑫宝视坚持“音响的本质,在于还原真实的声音”,带给人们完美的生活享受,随时随地“响”您所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