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规划模版

畜牧业规划模版
畜牧业规划模版

规划参考样本

畜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立足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我县畜牧业,特编制本发展规划。

一、畜牧业产业形势

(一)畜牧业现状

“十一五” 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围绕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奋斗目标,采取了一系行之有效的振兴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实现了全县畜牧业生产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畜牧业生产指标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后,我县畜牧业生产连年发展,节节攀升,生产指标稳定增长,到2010年底,生猪出栏44.12万头,比2006年的26.86 万头,增17.26 万头,上升64.2%;年末存栏生猪34.17万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猪2.29 万头,分别比2006年的存栏生猪22.38万头、能繁母猪0.77万头增长52.6%和194 %。2010年的肉猪出栏率达56.4%。这说明,近5年来,全县生猪生产的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羊出栏15.71万只,比2006年21.67万只减少5.96万只,年末存栏16.12 万只,比2006年27.9万只减少11.8万只,这说明,山羊生产发展问题突出,不容忽视,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策。

家禽出笼149.8万只,年末存笼251.7万只,禽蛋产量3650 吨。比2006年的出笼121.8万只、存笼115.6万只、产蛋量3546吨, 分别增长22.9 %、117.8%、1.2%,养鸡业发展势头良好。

畜牧业产值达到5.64亿元(可比价),占农业总产值的34.29%。按可比价计算,比2006年的4.33亿元增加1.31亿元,增长30.1%,畜牧产业已成为修水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之一。

2、标准化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畜禽养殖业的意见”总体战略部署,我县畜牧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比重逐年增加。近年来,根据修水山区的特点,狠抓了小户连片型、小区连户型、大场大户带动型三种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万头猪场2个,千头及其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31个,5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80户;50头以上的山羊养殖户207户;蛋鸡年存笼500只以上的大户83户,肉鸡年出笼2000只以上的大户186户,“猪沼X”模式养猪大户1043户,家庭牧场示范户97户。在典型示范的带动下,促进了小户向大户集中,小规模向大规模扩展的走势,2010年规模养殖大户出栏的畜禽数量占全县畜禽出栏总量的46%以上。

3、生产模式单一,没有脱离小农思维

目前,我县畜牧业养殖水平不高,多数农户仍沿袭传统的饲养方法。每户每年养1~2头猪,2~5头羊,4~8只鸡,规模养殖少,散养居多,加上饲料成本高,自繁自养少,良种普及率低,适应市场能力

差,低成本养殖综合技术明显滞后,绝大多数农户对畜牧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头脑中还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小农思想,特别是随着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增多,散养户逐步萎缩,农村养猪户不足50%。

4、体系不健全,产业后劲不足

畜禽养殖科技含量、新技术技广和应用、良种普及率、畜禽出栏率与先进县市相比都偏低,疾病预防与控制还存在一定差距。畜牧兽医体系不健全,兽医人员出现“两低一大”的现状(科技水平低、工资待遇低、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阶段畜牧科技服务推广工作的需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不适应当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缺少畜牧龙头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制约了畜禽产品附加值提升和畜牧产业链条延长。

(二)畜牧业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1)草地优势

修水地处赣西北边陲,位于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之间,与湘、鄂两省毗邻。县域面积450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200多万亩,农作物秸秆50多万吨,仅此两项,理论载畜量100万个单位,

(2)秸秆优势

在修水县,农民有饲喂草食家畜传统习惯,黄港、上奉等重点产粮乡镇的农业主产区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为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3)品种优势

修水杭猪:该猪原产于我县西港、上杭等乡镇,历史上是修水及周边县市的当家品种。杭猪是宝贵的遗传资源,该猪遗传性能稳定、繁殖能力好(年产仔2.5窝)、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母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优良地方猪种,先后载入《江西地方畜禽品种志》、《中国猪品种志》《联合国基因信息库》。为加强杭猪的保护和开发,1958年建立县杭猪场,1991年改扩建成县杭猪原种场,现饲养核心群母猪100头。

修水黑山羊:修水黑山羊肉质鲜美,有较高的滋补功效,在县内外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经过长期的选种培育,形成了修水黑山羊这个优良的地方品种。该羊性格温驯,合群性强,母羊腹大,乳头短。公羊体大结实,采食力强,雄性旺盛,屠宰率可达45%以上。

修水黄羽乌鸡:修水黄羽乌鸡主要分布在我县黄坳乡境内,该鸡主要特征是:乌皮、乌舌、乌肉、乌骨、乌爪。黄羽乌鸡具有肉质嫩滑,香气浓郁,味道鲜美,甜而不腻,脂肪少,滋补性强,市场价每市斤高达50元。

修水(山口)番鸭:番鸭又称“洋鸭”,原产中美和南美地区,修水饲养番鸭已有百年历史,经过精心选育,已成为地方特色品种,主要分布在山口等乡镇。该鸭全身黑色,冠及脸部有红色肉瘤,体型较大,耐粗饲,生长快,6月龄体重可达3公斤,脂肪低,瘦肉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4)气候优势

我县属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地带,其主要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47天;平均年降雨量1614㎜,全年日照时数为1573.1小时,有利于各种动植物和饲料牧草的生长。

2、产品优势

修水地处边陲山区,地域跨度大,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水质条件,具有奇特的物种,在偏僻的地方由于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工业污染几乎没有,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十分优良,是发展绿色畜牧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优势地域,尤其对于以发展资源、气候、生产条件为基础的特色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环境,饲料资源相对丰富,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

修水县2010年被列为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2011年又拟列为全省26个南方草地建设县之一,以及全省20个生猪养殖大县之一,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

4、基础优势

全县拥有36个乡镇畜牧水产站,争取国家项目新建8个乡镇站办公楼,从事畜牧兽医的技术员468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3人,技术员435人(含村级防疫员361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防治,动物防疫和畜牧技术推广网络,有效地连接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高养殖的现代化程度。

(三)畜牧业前景分析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多年下发了一号文件,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发展,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省委提出了“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列为四大主要产业之一,作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特别是近两年成立了畜牧产业化推进工作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各级党政对畜牧业的高度重视,为我县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2、市场潜力大,发展畜牧业前景广

我县面积大,人口多,且与湘鄂赣三省九县毗邻,畜禽产品需求量大,而且价格好,一直供不应求,发展畜禽养殖业具有市场潜力好,增收空间大的优势。目前由于政策优势及市场潜力,养殖效益显著,发展畜牧业形势看好。目前已成为广大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投资取向之一,也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强势产业。

3、交通网络畅通,破解了制约畜牧业的瓶颈

随着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县乡公路的改造,城市建设扩展新农村建设和村村通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已大大降低我县畜禽养殖成本,破解了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打开了畜禽直销沿海的通道,降低了畜禽、饲料等调入和畜产品外销的成本,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县畜牧业发展,加快畜禽贩销合作组织的建立和经营。

二、畜牧业发展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快速扩张饲养总量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为目的,按照“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畜禽养殖,主攻生猪生产和山羊饲养,发展特色家禽和绿色蜂蜜,大力扶助畜禽龙头企业,鼓励创办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拓展外销渠道,不断延长产业链,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促小区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畜禽养殖实现人均出栏一头猪、半头牛和羊、十只鸡和鸭,努力把我县建成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优质山羊及特色家禽供应基地。(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8512”目标,即全县生猪出栏80万头;山羊出栏50万头;肉食品加工10万吨;畜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按畜禽饲养品种规划

1、生猪:到2015年,全县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40万头出栏80万头,其中出栏三元杂交肉猪比例达到80%以上;能繁拇指存栏达到6万头,标准生猪人工授精站达到30个,人工授精配率达到80%以上。以江西鸿伟绿色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发展到10个,建5个年出栏肉猪万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年出栏3万头以上的养猪大户5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发展到1500户。全县猪肉产量达到12万吨,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0%以上。生猪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5%,养猪年为农民人均收入递增200元以上。带动我县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相应的其他产业发展。

2、山羊:2015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60万只,出栏肉羊50万只,年末存栏能繁母羊10万只,山羊产值达到8000万元。山羊除继续抓好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金堂黑山羊与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外,迅速推广山羊冻配技术,品种改良面达到80%以上。全面推广山羊舍饲,建立山羊楼式栏圈,推广山羊秸秆养羊养殖模式,大力种植优良牧草,积极推广山羊快速育肥技术。

3、家禽:到2015年,家禽饲养量600万羽,出笼500万羽;禽蛋产量达到5500吨;家禽生产以江西皇傲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年发展养殖大户150 户,饲养规模达180万只,以公司为龙头兴建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园,年出栏肉鸡达100万只以上。生态鸡养殖形成产业化生产,创立生态蛋品牌,通过质量认证,年提供生态蛋3000吨以上。开发加工肉鸡系列产品,如黄坳乌鸡汤、白条鸡、分割鸡、真空包装标签鸡,鸡系列快餐卤制品2000吨以上。

4、蜂蜜:到2015年养蜂蜜3万箱,产蜜900吨,养蜂达到1000户。创立绿色生态优质蜂蜜基地,开发加工蜂王浆、蜂花粉、蜂膏等系列蜂产品500吨左右,进入国家重点养蜂县。

(二)按生产、加工、流通、饲料加工等环节规划

1、到2015年,从畜牧生产方面主要规划建立六种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模式:

(1)新建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小区50个。其中特色三元杂交肉猪养殖小区30个、牛羊养殖小区10个、家禽养殖小区10个;

(2)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其中生猪万头养殖场4个、生猪千头养殖场16个、3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5个、万只家禽养殖场5个;

(3)新建标准规模养殖大户1500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1000户(年出栏肉猪50-999头)、肉羊养殖大户350户(年出栏肉羊50只以上)、家禽养殖大户150户(年出笼家禽2000羽以上);

2、到2015年,从饲料生产、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主要规划如下:

(1)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全县逐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改良天然草场,开展人工种草养畜。2011年至2015年期间年平改良草场2万亩,共完成10万亩,到2015年全县累计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0万亩。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秸秆科学处理后养牛养羊,过腹还田。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全县年平均秸秆处理利用15万吨以上,到2015年秸秆处理饲用率达到50%以上。

(2)加快畜禽配合饲料推广步伐,加速饲料加工营销体系建设。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全县规划建立饲料加

工及饲料原料生产企业3个,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到2015年实际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其中江西鸿伟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生产20万吨以上,全县畜禽配合饲料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狠抓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培植和壮大后续财源。“十二五”规划期间一是抓以江西鸿伟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条向两头大大延伸,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二是抓以江西博莱农业集团、江西兴源牧业有限公司等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以及江西皇傲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修水众兴养殖场、修水万年生猪养殖公司、修水田园生猪养殖公司、修水宏发养殖场的建设,推动全县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全县规模养殖畜禽量占全县畜禽总量的50%以上,使畜牧业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按年度规划

1、2011年度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出栏优质肉猪60万头;山羊饲养量达到40万只,出栏肉羊22万只;家禽饲养400万羽,出笼235万羽;禽蛋产量达到38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5万吨,全县畜牧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以上。

2、2012年度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10万头,出栏优质肉猪65万头;山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出栏肉羊25万只;家禽饲养量450万羽,出笼250万羽;禽蛋产量达到42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5.5万吨,全县畜牧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3、2013年度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20万头,出栏优质肉猪70万头;山羊饲养量达到50万只,出栏肉羊38万只;家禽饲养量500万羽,出笼380万羽;禽蛋产量达到45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6万吨,全县畜牧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

4、2014年度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30万头,出栏优质肉猪75万头;山羊饲养量达到55万只,出栏肉羊42万只;家禽饲养量550万羽,出笼450万羽;禽蛋产量达到50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8万吨,全县畜牧产业综合产值达到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以上。

5、2015年度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40万头,出栏优质肉猪80万头;山羊饲养量达到60万只,出栏肉羊50万只;家禽饲养量600万羽,出笼500万羽;禽蛋产量达到55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2万吨,全县畜牧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四)按区域规划

根据我县的地理及各种因素条件,2011年至2015年畜牧产业的发展应采取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方针。即全县稳定发展优质三元杂交肉猪和优质山羊养殖,加快发展特色家禽。低山和二高山地区以养猪养羊为主,高山及二高山提倡以养牛养羊并重,城区附近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以养禽为主,适度发展特种养殖;在饲养方式上,生猪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以及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草食家畜养殖方式以种草圈养为主,放牧为辅,大力推广山羊“秸秆养羊”养殖模式,全县主要发挥千家万户的自然优势,走小群体,大规模的饲养管理模式。其区域规划如下:

1、生猪生产规划区:以太阳升、四都、宁州、黄沙等乡镇为重点,稳定发展生猪,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有所上升。主要工作是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全面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努力提高生猪出栏率。

2、山羊生产规划区:以余塅、东港、布甲等乡镇为重点。区域内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资源丰富,各种农作物秸秆充足,农民有养羊的习惯和积极性。近几年来,区域内有关乡镇引进南江黄羊、金堂黑山羊、波尔山羊等优良种肉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取圈养,开展

秸秆氨化、微贮,来发展肉羊生产。

3、家禽生产规划区:以义宁、宁州、太阳升、四都、黄坳、黄沙、杭口、何市、上奉、上衫、路口、古市、马坳、渣津等乡镇为重点。要求每年发展500羽以上的养鸡专业户10户,年出笼5000羽以上的专业户2户。力促黄坳、大椿、何市等茶园养鸡小区上规模、上档次、见效益、积极扶持黄坳乌鸡、上奉板鸭、山口番鸭特色养殖基地,要求建立桑园养鸡、茶园养鸡、果园养鸡和黄羽乌鸡等养殖小区25个,小区家禽养殖规模达到5万羽以上。

4、综合养殖规划区:以义宁、宁州、庙岭、太阳升、四都、竹坪、征村、杭口等县城周边乡镇重点,结合蔬菜自给工程,作为县城畜禽产品供应区,除发展各自的主攻项目外,还要搞好综合养殖、培植集旅游、休闲、生态养殖于一体的农家健康畜牧小区。同时要求建立养蜂、养鹅、养兔、番鸭、野鸡等特色养殖小区10个

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一)畜禽规模养殖基地计划

重点开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大户养殖基地,“十二五”期间主要建立四个产品规模养殖基地,具体规划如下:

1、优质肉猪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太阳升、四都、庙岭、宁州、马坳、竹坪、西港、溪口、征村、黄港等10个基地。

2、优质山羊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黄港、港口、布甲、东港、余塅、漫江、复源、马坳、黄港、大椿等10个基地。

3、特色家禽产业基地。重点建设上衫、路口、古市、渣津、马坳、宁州、太阳升、上奉、黄坳、山口等10个基地。

4、绿色蜂蜜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复源、东港、余塅、上衫、布甲、黄港、黄坳、黄沙、竹坪、马坳等10个基地。

(二)畜禽产品开发加工计划

1、肉食品加工业

重点以江西国鸿集团旗下的江西鸿伟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开发加工主体,公司已在太阳升工业园区征地200亩,拟建设屠宰场生产加工厂房12000平方米,现电房360平方米,锅炉房720平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原料及辅料仓库4000平方米,成品仓库3000平方米,办公楼2000平方米职工宿舍4000平方米,食堂1000平方米。购买国内先进的屠宰加工生产线2条,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60万头,冷冻库库容达1500吨;力创“国鸿”牌无公害猪肉,推进肉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计划2011年出栏肉猪3万头,主营业收入达6000万元;2012年出栏肉猪6万头,主营业收入达1.5亿元;2013年加工猪肉2万吨,主营业收入达4亿元;2014年加工猪肉6万吨,主营业收入达7亿元;2015年加工猪肉10万吨,主营业收入达10亿元。

2、饲料加工业

重点以江西鸿伟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开发加工龙头,公司拟在太阳升工业园区新建饲料主车间2000平方米,卸车车间600平方米,原料仓库2000平方米,成品库1800平方米,机修备件库160平方米,地磅库房48平方米,车库740平方米,锅炉房200平方米,水处理间120平方米,风机房80平方米等工程建设。购进1条年加工20万吨饲料的国内先进饲料加工设备,带动饲料加工的发展,计划2012年竣工投产,2013年达到

10万吨;2014年达到15万吨;2015年达到20万吨,年产值3.5亿元,盈利0.8亿元。

3、禽产品加工业

重点以上海耀宁投资有限公司在修水独资创办的江西皇傲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开发加工主体,突出做大做强修水黄羽乌鸡的保护与开发加工项目,该项目是修水县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投资分两期,各期均为3000万元,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750万元。建设期为四年。第一期: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结束,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包括一个品种资源场、一个育种场和一个父母代种鸡场、以及10个商品肉鸡场的综合大型鸡场,每年可生产黄羽乌鸡肉用鸡100万羽以上。第二期从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结束,将建成成品肉鸡屠宰加工厂1个、乌鸡饲料厂1个、乌鸡熟食品厂1个和乌鸡汤罐头厂1个,年产值达到1.2亿元,年盈利1200万元。

4、地方特色风味加工业

引进和扶持地方特色风味产品加工,突出修水地方特色风味,做大做强山口番鸭、西港乳猪、上奉板鸭、修水腊肉、绿色蜂蜜等地方特色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产品,在县城打造地方风味特色小吃一条街,使特色养殖效益明显提升。

(三)产业招商计划

精心策划,搭建反应快捷的招商平台,成立产业招商领导小组,设立招商办公室,分项目编制招商设计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目标、一个规划、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套机制”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着力在以下七个项目开展产业招商:

一是畜禽综合交易大市场建设项目;

二是牛、羊屠宰加工厂建设项目;

三是修水黑山羊系列产品加工项目;

四是大型饲料生产加工企业项目;

五是中粮公司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六是天津宝迪公司10万头种猪养殖项目;

七是蜂产品系列加工项目。

(四)产业政策项目计划

为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成立修水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对口上级产业政策扶持建设规划,积极跟踪国家对产业扶持政策措施,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2-3年时间争取列入国家生猪养殖大县项目和国家南方草地建设与保护县。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改善生产条件

用好、用活、用足中央和省财政政策,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树立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着力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是把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二是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三是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择优扶持的原则,重点加大在畜禽品种改良、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流通、畜禽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

相对少的投入换取较快的效益;四是把项目建设作为畜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精心组织实施畜禽良种选育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草场建设保护、种草养畜、科技培训及防疫检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充分发挥重点建设项目对畜牧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合理规划,严格控制养殖污染

各乡镇要划定养殖区、控养区、禁养区,合理规划养殖用地,保障养殖场建设用地需要。县城和集镇规划区域内、城镇饮用水源地、文物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周边,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为禁养区;城乡结合部、村庄密集地、工厂、企业附近、生态植被脆弱地区为控养区;其它不影响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地区视为适养区。

(三)突出规模养殖,快速扩张饲养总量

1、做大龙头企业。要把大力扶助龙头企业作为扩张产业规模的关键来抓。重点扶持江西鸿伟、九江博莱、上海耀宁、万年、田园、兴源等龙头企业建设,对龙头企业在产业化项目、标准化猪场扶助项目、沼气建设等项目要予以优先申报安排和全力争取;信贷、国土、林业、电力、交通等部门对龙头企业在资金扶助、用地、用材、用电、道路建设等方面要实行“一厂一策”予以重点安排和提供最大优惠,各相关部门要真情相帮,倾力相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猪、山羊养殖。

2、培育规模大户。各乡镇政府、挂点蹲村的各部门要主抓培植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或圈养山羊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对投资创办规模养殖的产业大户,要在项目选址、用地留转协调、用电用材等建设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农业信贷、劳动就业、扶贫、移民等部门要用足用活有关政策,提供资金扶持,各乡镇力争每年新增规模养殖大户不少于20户,培植一批产业带头人带动产业发展,不断扩张饲养总量。

3、鼓励生态养殖。把生猪、山羊、家禽养殖与种植业、渔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羊、禽)沼鱼、猪(羊、禽)沼果、猪(羊)沼菜”等生态环保降本增效的养殖模式;农业部门要全力争取和安排沼气建设项目,积极引导规模养殖户利用沼渣、沼液建设绿色无公害蔬果基地。

4、发展特色家禽。鼓励发展黄羽乌鸡、山口番鸭、上奉板鸭等地方特色家禽养殖,做大地方特色品牌。着力培植家禽规模养殖大户。

(四)做好良种推广,加快繁育体系建设

5、抓好杭猪原种场选育扩繁。加快博莱集团万头杭猪养殖场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年育杭母猪不少于500头,达到年向社会供应良种杭母猪3000头以上。

6、扩大现有种猪场供种能力。着力抓好兴源牧业公司、万年养殖公司和田园养殖公司3个二级种猪场的扩繁建设,不断提升供种能力,达到年供应良种二元母猪5000头以上。

7、积极发展母猪养殖专业村。按照统一栏舍建筑标准和饲养规范要求,每个生猪养殖重点乡镇至少发展一个200头以上的母猪养殖专业村,着力培植30头以上母猪养殖专业户10户。

8、提升良种山羊繁殖能力。扶持建立金堂黑山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良种山羊繁殖场;抓好修水黑山羊的提纯复壮、杂交改良工作;山羊养殖重点乡镇要新增50头以上良种山羊繁殖户20户。

9、推广两个“杂交组合”。中大型规模养猪场以重点推广“杜长大”外来纯三元杂交商品猪为主;养猪专业户和散养户以推广“大长杭”普三元杂交组合,积极推广具有市场潜力的优良品种。

(五)突破销售瓶颈,拓宽贩运流通渠道

10、加强县内市场销售。县工信、畜牧、物价、工商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县内定点屠宰企业的管理,畜牧部门要严格县外调进生猪边界过境检疫的检查,县内屠宰企业原则上不得收购贩运外县生猪,切实做好县内生猪屠宰销售工作;引导定点屠宰企业与养殖户签定订单生产,确保生猪适时出栏,充分维护养殖户利益。

11、积极拓展外销市场。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组建贩运队伍,培植物流运输企业,加强与大中城市屠宰、肉食品加工、活体出口企业的对接,多种途径搞活流通,挤占市场份额,逐步形成大发展、大流通格局。

12、搞好信息收集发布。进一步健全完善生猪、山羊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生猪、山羊供求信息网站,及时全面掌握和发布生产与供求信息,积极引导县外流通组织、企业采购部门到本地贩运采购活体产品。

13、做强地方特色品牌。要着力扶持九江博莱、江西鸿伟、上海耀宁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抓好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创建独具地方特色的猪肉、鸡肉、羊肉品牌,以品牌促市场,以市场促加工,以加工促产业发展。

(六)健全保障措施,巩固提高养殖效益

14、强化动物防疫。加强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防疫检疫执法水平,提升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15、严格质量监管。建立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加大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等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不法行为,逐步实现养殖全过程质量监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16、构建饲料生产体系。一是加强饲料营养与配方的研究,经审批其与本地饲料品和养殖水平相适应的系列饲料配方。二是大力发展本地小型饲料加工企业,加大秸秆、糠饼类饲料的开发利用力度,重点发展蛋白质饲料的研发生产。三是结合秸秆养羊示范县工程的同时,全面推行种草养畜工作,大力开展以黑麦、鸭茅、白三叶为主要品种的“四边地”人工种草活动。四是积极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业结构稳步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

17、抓好技术服务。加强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保障应有待遇,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有计划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技术服务队伍;加强与对口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广养殖新技术。对规模养殖大户要实行“一户一人,分工负责,挂牌服务”的帮扶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技术保障,不断提升养殖效益。

(七)落实激励机制,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28、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模式,多方整合资金,组建商业性信贷担保公司,构筑融资平台;鼓励通过干部担保、连户担保、龙头企业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多层次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19、对新引进良种公羊、祖代公猪和新增能繁母猪30头以上养殖大户实行一次性补贴:祖代公猪1000元/头,母猪100元/头,良种公羊150元/头。

20、对年向县外销售肥猪或山羊1万头以上,家禽5万羽以上的贩运大户(或协会)授予“营销能手”称号,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

21、鼓励养殖龙头企业和外来客商、务工返乡人员投资创办“冷鲜肉”、“肉食品深加工、家禽深加工”项目,

对活体深加工企业正式投产后,前三年缓征企业所得税,实现税收县享部分50%返还奖励企业。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 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中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 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全 2

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当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 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中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中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中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 3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安徽省“十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新时期安徽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特编制《安徽省“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畜牧业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是我省畜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畜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贡献较为突出的时期,畜牧业呈现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强劲势头。 1、实力增强,贡献巨大。2005年,全省实现肉蛋奶总产量516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22%,总量全国排名第八。其中肉类总产量382.9万吨,禽蛋产量122万吨,奶产量1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2.9%、13.6%和168.3%。饲料工业产量167.9万吨,增长4.6%。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份额大幅提高,全省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54亿元(当年价),占农业总产值比重33.3%,比“九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 全省从事畜牧业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劳动力600多万人,年转化粮食100亿斤,常年出口畜产品货值6000多万美元。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84.3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2.3%,占人均纯收入7%。在畜牧业发达县区,农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现金收入已占整个农业生产现金收入的50%左右,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2、结构调整加快,节粮型养殖提速。畜牧业向适合资源禀赋的节粮型畜牧业方向转变,与市场需求结构逐步适应。肉、蛋产量比,由2000年的3.8:1调整为2005年的3:1。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64%下降到60%,节粮草食性的禽肉、牛羊肉比重由32.5%提高到39%。长期相对滞后的奶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5年产量翻了近1.7倍。草食畜禽的发展,拉动了我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每年人工种草面积超百万亩,三元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源市和平县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总规划

河源市和平县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总规划(2011-2021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全县生猪出栏11.08万头,存栏9.62万头;肉牛出栏0.15万头,存栏1.3万头;羊出栏0.1万头,存栏0.49万头;三鸟出栏521.5万羽,存栏132.8万羽。肉类总产量16214吨,其中猪肉8350吨 ,牛肉403吨,羊肉11吨,家禽肉7450吨,蜂蜜产量33吨。水产业专业化水平不高,以山塘水库养殖为主,主养品种为四大家鱼,经济鱼类养殖较少,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不高,2010年水产品总量为 3100吨。目前,和平县养殖业已初步进入由传统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由分散经营逐步向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的发展阶段。 二、产业发展思路 和平县作为广东省生态发展区域,要根据各镇产业现状和实际需求,统筹全县、科学规划养殖业发展布局。养殖业的发展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坚持以生态优先,打响生态品牌 ,依靠科技,推广“就地结合、就地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渔业等紧密结合,因地制宜进行布局配置、合理衔接、延长产业链,确保循环农业模式中各流通量与接口间的相互匹配、 协调运行,实现循环农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 三、总体布局 根据《河源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土地拥有量和有效承载能力,和平县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实行分区管理,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功能定位,确定“三大区域”,即禁养区 、限养区和适养区,以确保珠三角和东深供水工程水源地的万绿湖和东江等水源保护区不受畜禽污染的滋扰。 (一)禁养区 该区域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含养殖户、散养殖户、下同),对已建的畜禽养殖场由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迁移。主要包括: 1、县城、各镇城市规划区内和城市建成区,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及各工业集聚区块(包括园区内及区块的规划控制范围内)。 2、东江干流(指东水镇、长塘镇和下车镇等东江干流)两岸1000米范围内陆区域,其他河流(浰源镇至东水镇、河明亮水电站至东水镇等浰江干流)两岸200米范围内陆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 区的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以县有关职能部门划定为准)。 3、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各级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各级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居民集中区、医疗区、温泉旅游度假区、游览 区、生态景观控制区及休闲的区域范围。

最新-大悟县畜牧业发展规划(8) 精品

大悟县畜牧业发展规划(8-) 大悟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19-2019)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十一五”的前两年,我县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禽饲养总量和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19年,全县出栏生猪3671万头、肉牛400万头、肉羊384万只、家禽375万只,分别比2019年增长201%、169%、173%和192%,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6%、81%、83%和92%;肉类总产量439万吨、禽蛋产量181万吨,分别比2019年增长190%和177%,年均增长91%和85%;畜牧业总产值达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2%。 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约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0%。 全县各类畜禽规模化(百千万规模)养殖小区(场)达32个,各类规模化养殖大户(指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肉牛10头以上、肉羊30只以上、肉禽2000只以上、或存栏蛋禽500只以上的养殖户)6000多个,生猪、肉牛、肉羊、肉禽、蛋禽规模化饲养水平分别达到40%、28%、70%、50%、33%。 当前,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小规模分散饲养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方式转变,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 “十一五”后期,我县畜牧业发展既具备有利条件,又面临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将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畜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畜产品消费需求空间仍然巨大,畜牧行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断提高。 不利因素是: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污染控制难度和治理成本不断加大,依法治牧、兴牧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编制大悟县畜牧业发展规划(2019-2019)。

2020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2020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畜牧站是我国基层畜牧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建设管理的好坏将会严重影响到畜牧产业的开展。下面是有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范文1 上半年,金川区畜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强化科技,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全区的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继续抓好畜牧业生产,切实落实好区上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年底畜禽总量达到83.5万头(匹、只)。 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和申报工作,全力抓好已下达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及早着手编制储备项目,勤汇报,多沟通,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养殖小区(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特别是抓好金川区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和金川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工作。 四是继续抓好畜种改良工作,确保年底全区肉羊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肉牛达到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以上、生猪达到100%、奶牛达到100%。 五是继续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尤其是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六是切实做好科技服务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养殖水平。 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范文2 为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及早谋划和安排好下年工作,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XX年工作总结和XX 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上报我县XX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XX年,畜牧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xx大、xx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大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进畜牧科技与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肉牛产业为重点,扩大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加快产业链建设,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有余,积极稳妥地开发无量山乌骨鸡产业,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农业部 2010年3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3)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3)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建设原则 (5) (三)建设目标 (6) 三、建设布局 (6)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6)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 (10) 四、建设进度 (13)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 (三)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进度 (14) 五、保障措施 (14)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4) (二)增强投入强度和优化投入结构 (14) (三)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4) (四)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15) (五)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15) (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 (15)

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结合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重点实验室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幅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规划和全面布局农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有利于突破体制局限,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农业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科技体系,这对于合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增强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涉农实验室、农业部命名建设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截止到2009年底,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32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5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68个,形成了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框架,支撑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稳定和加强了学科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发展和新兴学科培育的重要载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氰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X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25.3万头、牛0.55万头、羊7.3万只、家禽1675万只,肉蛋奶总产5.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5.2%,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3.2%,比“十五”末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 (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XX绿健种猪XX荣获“XX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肉鸡、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XX 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

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 (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XX温氏小王种鸡场、XX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XX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X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X小区(场)认证。 (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XX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XX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XX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XX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 (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年均增速达7.9%,农民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提高到2010年的20.25%。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农业部办公厅文件 农办牧…2011?52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组织做好规划贯彻落实有关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数量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受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我国粮食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制定《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本规划中的节粮型畜牧业,是指充分利用牧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等非粮饲料资源,在减少粮食消耗的同时达到高效畜产品产出的畜牧产业,主要包括奶牛、肉牛、肉羊、绒毛羊、兔和鹅等。 一、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基本形势 (一)发展成就 1.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市场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粮型畜禽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产量逐步提高。1980年到2010年,牛奶产量从114.1万吨—2—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2011-2015年)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天下、稳民心和事关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为全面推进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引领下,我区生态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1.畜产品供给稳定,产业贡献突出。2009年全区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5571吨、3927吨,均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比2005年分别增加30.3%、21.7%,产品供给稳定,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奶产量因养殖效益低和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低于规划目标;全区畜牧产值 2.7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2.生态规模养殖快速推进,发展空间有效拓展。通过大力推进农牧结合的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改造、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等工作,拓展了畜牧业发展空间,全区新建和改扩建种养紧密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牧场7个,完成了存栏生猪200头以上、奶牛20头以上的18家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2009年瓯海区开展温瑞塘河畜牧业整治,全区关、停、转、迁养猪户526户转移生猪计98591头。生猪规模化程度达到77.5%,肉禽和蛋禽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93%、99%。全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也已超过80%,有效推进了“生态区”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 3.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区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已达28家,全区现有畜牧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5家,区级3家。畜牧专业合作社19个,社员650个,出现了一大批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养殖和加工企业。种苗、饲料、养殖、销售、加工紧密结合、利益联结、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畜产品及饲料等加工得到较快发展,拥有利河伯、一鸣、爽康、磅称、五谷等多个畜产品及饲料著名商标。 5.兽医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管成效显著。在全区实施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建成了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测、动物防

养殖业规划报告

园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园区内农业板块所开展的有蔬菜瓜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但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禽养殖业却未建设。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在形成支柱产业的同时,开展特种养殖,养殖具有独特的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的服务于园区旅游项目的品种,以增加园区的可看性、可玩性,最终以“乡村动物园”的形式展现。 畜禽养殖业在贵州特色山地农业发展项目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内及其附近多以山地夹杂小平地的地形为主,且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是做畜禽养殖的理想场地。养殖业投资较种植业安全、保险,进入门槛较低、投资周期短,竞争小、市场大,是实现短、平、快的最佳涉农产业。 二、养殖品种选择 1、猪的养殖品种的选择:从直接经济效益的创收角度来看,三元杂交猪的养殖是实现最快最大收益的品种。经实地考察,朱家场镇的温氏养殖小区养殖场以及霖峰种猪养殖场等均以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为主。三元杂交猪的长势快、抗体良好、适应性强,因此可作为养殖的首选品种。生态黑猪、宁乡土猪、生态野猪等品种生长周期较长,但品质良好,可作为特种养殖亮点吸引游客,丰富园区元素,增添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其饲料来源于主要有玉米、小麦、青草、秸秆、

粉渣、豆腐渣等,自配饲料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运用生态养殖方式进行饲养,产出优质、放心、健康的产品。 2、养殖牛的品种选择:肉牛养殖的品种有西门塔尔、利木赞、鲁西黄牛等。其特点为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在考察朱家场青山养牛场时发现,其养殖规模为200头的西门塔尔品种,据养殖场负责人余总介绍,其巴西玉米草青饲料的配套种植为0.5亩/头。在对新晃县肉牛的养殖业的走访考察时发现,其养殖的品种以利木赞为主。另外以养殖新晃本地的具地域特色小肥牛为辅。因此在养殖牛品种的选择上首选西门塔尔以及利木赞利润空间较大的品种。 3、鸡的养殖品种选择:养鸡主要是为丰富园区的元素以及增添园区的旅游项目。在品种选择上有生态本地鸡、麻鸡、野鸡、乌骨鸡等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品种。特色品种的养殖作为食材独具特色,其口感以及保健作用是肉鸡等品种所不能比拟的。鸡的养殖较简单,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卫生疫病,在保证卫生的条件下,其饲养就相对容易进行,鸡主要以玉米、稻谷、幼虫、青草、菜叶等常见食材为主,也极具经济效益。 4、鸭的养殖品种选择:鸭的养殖主要也是丰富园区元素。作为特种养殖其可选择的品种有生态大余鸭、本地土鸭、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doc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下面是我整理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篇一 有机畜牧业,是指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农药、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饲料来饲养,牲畜福利能满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的畜牧业。当前,国际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机畜牧业的发展给餐桌提供了良好的有机食品,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发展有机畜牧业,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州有得天独厚的高原优质牧场,具备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越条件。20xx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进展情况、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有机畜牧业工作进展情况 20xx年河南县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于20xx年10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xx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

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榜样。一是得到了省州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20xx年河南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厅下拔专项资金40万元。20xx年又被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分别下拔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州、县政府每年从支农支牧资金中专列经费,使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前期经费得到了保障。二是用规划指导有机产业发展。河南县政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基地的所有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依据。三是逐步推进与有机畜牧业相适应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为新牧区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结合,确定了"生产点、生产服务区、生活区"相分离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思路。四是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给所有牲畜都佩带二维识别码,使牧户养殖、畜群防疫情况、企业屠宰加工情况、流通环节销售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耳标实现动态管理。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每一个牧户,逐渐实现"从草场到餐桌" 的全过程监管。五是科学规划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编制出草原防火、动物防疫、欧拉羊良种繁育、有机畜牧业业体系和产业化加工等到方面的项目可研报告。 2、存在的问题 (1) 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机生产技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夏秋草地

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摘要]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的同时,给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环境自身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如果养殖业发展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后,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一个地区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威胁到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一个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规划工作,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针对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污染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规划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50-01 近年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积极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的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威宁现代畜牧业蓬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该县农牧部门积极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项目整合扶持、土地流转和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全县养

殖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发展到190个。该县实行“中心(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乡镇(村)+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采取核心示范带动分散农户方式,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管理,统一防疫,统一建表、卡、册管理,控制好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现阶段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承载力状况分析 当前在进行畜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在现有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畜牧养殖业,畜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消耗的大量环境资源,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不能科学处理,严重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甚至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现阶段,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承载力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 规模化畜牧业产业中,每天会产生大量粪便,尽管土壤能够消化粪便,但是粪便过于集中,超出了土壤可承载能力,土壤消耗能力远远低于粪便的产生速度。过量的畜禽粪便在土壤上堆积,会危害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在这种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也会达到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 1.2 对水源造成的影响 以规模化养猪和养鸡为例,在猪和鸡的日粮中含有大量

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1 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 究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专题一:“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1.“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产业内部、外部环境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2.“十三五”国际农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科技发展、贸易和支持政策变化特点与趋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国内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专题二: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研究 3.“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判断研究。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对“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做出判断,提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4.“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从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和统筹国内国际战略布局五个方面研究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其中,具体指标需要给出量化测算。 5.“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重大政策创设研究。根据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性判断、发展目标要求,聚焦重大核心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若干重大工程、重大政策。 专题三:推进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6.“十三五”谷物及口粮安全形势研究。研究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生产和需求形势、自给率。 7.“十三五”主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增产潜力研究。基于全国800个产粮大县承载能力的分析,做出增产潜力的分析判断,揭示制约因素,提出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8.农垦培育国际大粮商研究。基于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形势,从完善产业链条、整合市场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培育国际大粮商的政策建议。 9.农业灾害风险管理与粮食安全对策研究。建立农业灾害损失的定量评估模型,分析各类农业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10.食物结构调整与消费引导研究。从平衡膳食、营养干预等方面提出食物结构调整方向,提出新形势下中华饮食的对策建议。 专题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 11.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研究。按照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各区域水土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产业集聚特点,并据此提出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日期:2010-03-29 14:26 发布单位:农业部畜牧业司

农牧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 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面临规模养殖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压力大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逐步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农

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十大关键词

(原标题: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十大关键词) 畜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逐渐上升为主业。日前,农业部畜牧司马有祥司长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三届七次理事会暨2015全国畜牧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了畜牧业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粮改饲 2015年秋收至今,粮食滞销、粮价下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种粮大户更是忧心忡忡,而反观粮食进口量则是逐年上升。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要求,并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十个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这种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的新方式,可以实现就近转化增值,同时,草食家畜养殖场粪便经过处理后,就近消纳利用,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在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成为了今年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发展的亮点。 在十三五规划中,粮改饲还要在玉米、牧草方面加大力度,扩大规模,同时在奶牛养殖方面开展振兴农牧计划。 关键词二:粪污资源利用 畜牧业粪污治理不单是畜牧业生产上的问题,也是整个生态环境和健康养殖的大问题。目前,全国畜牧粪污总量可达38亿吨,现在利用率只有50%,未来将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改造,继续实施无害化处理与合理利用,争取将有效利用率提高至75%。 关键词三:秸秆饲料化利用 全国共有500个县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总产量可达8亿吨,而在饲料中利用的为2.2亿吨,仅占27.5%,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将这个目标量达到34%,秸秆将成为畜牧业的香饽饽。

XX县“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畜牧发展规划目录 一、我县畜牧发展现状 (3)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3) (二)“十三五”工作回顾 (4) 1.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4) 2.积极争取生猪活体储备项目 (4) 3.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全面提升 (5) 4.优良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5) 5.圆满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任务 (5) 6.动物及动物产品监管到位 (6) 二、存在的4个问题 (6) 三、畜牧发展“十四五”规划 (7) 1.指导思想 (7) 2.畜牧业总体布局 (7) 3.畜牧发展目标 (8) 四、畜牧发展方向 (9) 五、保障措施…………………………………………………… 10 1.成立领导机构 (10) 2.加强业务培训 (10)

3.加大宣传力度 (10) 4.严把产地、屠宰检疫关口 (10)

XX县“十四五”畜牧发展规划 XX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下,走过了辉煌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发展,XX县畜牧业有了质的飞跃,为地方经济、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年来,全县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区域重大动物疫情事件。现将“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如下: 一、我县畜牧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XX县是全市畜牧发展大县,畜牧经济是我县农业经济五大支柱之一。近年来,我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畜牧养殖与环保理并重的环保理念,按照“抓好生猪生产、巩固牛存栏,着重发展禽类养殖”为总体思路,引导全县畜牧业树立工业化管理思维,以“五化”为标准,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升级上档,以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XX县是XX市畜牧生产大县,是XX省黄牛改良示范县、秸秆养牛示范县,是XX市畜牧业“一个板块、两个产业带、三个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畜牧业基本形成“六基地两

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延云教授

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延云教授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不仅与民生息息相关,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条战线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中,农产品加工是一种对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程技术,是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李延云教授在宏观上长期致力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应用技术上,把农业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等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了用科技服务“三农”的梦想。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李延云,1955年生,山东夏津人。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的项目建设评估专家,农产品加工学科带头人。曾先后在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国家和区域性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的战略研究、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和咨询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一、二、三等奖等6项;主持了《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开发》等10多项课题研究;主持完成一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课题、主持完成国家、农业部的软课题项目20多项;主持完成国内外各种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除此之外,他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

究》、《果蔬实用贮藏技术》、《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微生物脱毒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等专著9部。其中《蔬菜热风与冷冻脱水技术》两次印刷3.9万册、《农作物秸秆微贮技术》3次印刷4.5万册、《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技术》2009年被新闻出版署、农业部、中宣部联合推荐为《全国服务三农优秀丛书》。 从事农业工程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开拓 身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研究软课题研究学科带头人,李延云却是学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的。虽然对于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的设计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因为农业工程是一门需要生物、经济、食品、系统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边缘学科,所以大学毕业踏入这个行业之后,他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了使自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地为农业工程事业做贡献,他勇于在实践和理论中学习新的知识,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由于农业工程的学科特殊性,以前从未纳入过我国的教育体系。为了适应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的新课题,李延云系统学习了各个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翻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完善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并勇于承担了一系列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科学研究难免一次次的失败,他从不气馁,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验室到项目现场不断地进行试验,不断地破解着一个个难题,自我充实和提高。此外,他还组织了产品研制和重点技术攻关,比如在棉籽饼微生物脱毒工厂化开发项目研究中,经过一个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带领全课题组人员参加了产品的原理分析、菌种筛选、工艺参数、生产线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